改革汇报范文

2023-03-15

改革汇报范文第1篇

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亭湖区水利局)

一、主要做法、措施及取得成效。

1、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文件精神,2012年我区被列入第四批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为确保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作扎实开展并取得实效,我区成立了亭湖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总指挥,分管区长任副指挥,区委农办、区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农开局、国土局、农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统筹安排建设项目计划的落实、项目资金整合等工作,为此项工作有序推进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同时,先后制定完善了《亭湖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亭湖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管理办法》等多项工作制度,为农田水利建设工作规范运作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区2013重点县项目对南洋镇、黄尖镇、新兴镇约2万亩农田进行综合治理,新建排涝泵站7座、灌溉泵站12座、圩口闸25座,修建防渗渠16公里,配套建筑物32座。工程建设总投资3430万元,其中:省以上财政补助2400万元,区财政配套1030万元。目前,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0%。通过亭湖区2013年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重点县建设项目的实施,全区可新增灌溉面

积0.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1.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4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56,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万亩,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5万吨。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75万元,不但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还能发挥巨大的防灾减灾效益。

我区2014重点县项目,实施便仓片区、盐东片区2个项目片。基本完成便仓镇境内富民居委会、新桥、北李、新陈等村,盐东镇境内新园、桂英、塘西、坞港、曙阳、新民等村闸站工程配套;病险闸站的更新改造;农田灌溉设施配套;重点实施便仓镇境内陈台村和盐东镇境内艳阳、桂英等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片3万亩。兴建4m3/s排涝站5座1500kW、2m3/s排涝站2座200kW、6m3/s排灌站1座500kW、4m3/s排灌站1座200kW、14吋灌溉站1座、12吋灌溉站6座、4m防洪闸18座、Φ100涵洞一座;防渗渠15公里、配套建筑物30座;高效节水灌溉1000亩。项目按照省市要求,已将实施计划报送至省财政厅、水利厅。

2、河道疏浚工程。根据省委、省政府“按照畅通水系、恢复引排功能、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拆坝建桥、方便群众、继续疏浚整治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坚持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建立农村河道轮浚和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的部署要求,我区在2012年编制了《亭湖区2013-2015年河道轮浚规划》,2014年河道疏浚项目重点疏浚南洋镇、新兴镇县乡河道8条、70公里、120万方,整治全区村庄河塘35个村、60万方。目前,工程完成建设总量的98%。本

次规划河道经疏浚后,河道引排能力将得到显著加强,新增排涝能力130.5立方米/秒,新增排涝面积128.6平方公里,防洪排涝效益达700多万元;新增引水能力112立方米/秒,河道蓄水能力增加264万方,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5万亩;新增通航效益达100多万元,总经济效益达1000多万元。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省市统一要求,我局联合区发改委、卫生局等部门,组织人员深入村组进行实地勘察,走访调查,在全面掌握全区农村饮用水水质、水量、保证率和方便程度的基础上,编制了《亭湖区农村饮水现状调查评估报告》。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编制了《亭湖区“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亭湖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三期实施:2009年基本解决南洋、青墩、新兴、永丰、伍佑、步凤、便仓等7个镇78个村(居)7.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项目投资预算3756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2574万元,区、镇财政配套和受益群众自筹资金1182万元。2010年我区主要解决盐东、黄尖(含市开发区3个村)等镇27个村6.333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工程总投资3242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2116万元,区、镇配套资金1126万元。2011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解决便仓、新兴2镇1.64万饮水不安全人口,工程总投资808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548万元,区、镇配套资金260万元。工程于2012年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根据市人大“饮水安全盐阜行”活动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区于2010年底全面启动实施城乡联网供水工程。工程于2011年10月开工建设,2013年底全

面竣工,工程总投资约2.4亿元,铺设镇通村、村到户各类输水管约2800公里,工程已具备接通市自来管网要求。同时,我区已于今年6月上旬成立了亭湖区金大地水务有限公司,并与汇津水务公司签订了供水协议,汇津水务公司已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我区的青墩增压站进行了调试,南洋镇(原青墩镇)于7月15日上午接通了市汇津水务公司的自来水。其他镇将陆续进行对接。

4、饮用水源保护。为进一步加大《江苏省通榆河污染防治条例》贯彻落实力度,确保通榆河饮用水源安全,根据《盐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市区通榆河沿线堤防管理范围内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盐政办发

[2014]50号)精神,我区成立了由分管区长任组长,23个职能部门及单位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出台了《通榆河亭湖段沿线堤防管理范围内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专项整治方案》,对通榆河亭湖段堤防管理范围内影响通榆河水质的畜禽养殖及建材类55个生产经营项目开展综合整治,截止目前,已清理砂石建材场4处、畜禽养殖场2处、违章建筑14处。同时,区政府出台了《关于通榆河水面及沿线平交河道水上漂浮物拦截和清除的工作方案》,对通榆河水面及沿线所有平交河道水上浮莲、绿萍、垃圾等各类漂浮物实施拦截,并就地清除,禁止各类漂浮物进入通榆河河道。通过集中清理整治,使影响通榆河水质的畜禽养殖及建材类生产经营项目全部关闭、拆除或搬迁到位,努力把通榆河亭湖段打造成一条环境优美、水源清洁的绿色生态

长廊。

5、“十三五”拟开工重大水利工程(新洋港整治工程) 根据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总体要求,我区在《亭湖区现代化规划》及《亭湖区“十三五”调研报告》中,将新洋港整治工程列入到“十三五”期间计划实施工程。疏浚新洋港串场河至大新河段,提高新洋港腹部地区防洪除涝能力。紧抓沿海开发机遇,下迁新洋港闸,拓浚新老闸之间港道,提高新洋港地区自排入海能力,与新洋港腹部地区整治相呼应,实现新洋港一线全面治理。目前项目处于科研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症结

一是意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高。长期以来水利工程建设重建轻管思想比较严重,部分闸站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河道疏于管理。水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工业废水不能达标排放,工厂企业废水处理不到位,技改投入不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业面污染十分严重,秸秆、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投河现象十分普遍,致使水体富营养化。

二是机制不健全。全区没有真正设臵水利工程管理机构,管护体制、机制没有真正建立,持久高效的管护措施没有形成。同时,水环境执法难,没有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城乡联网供水实施后,各镇的小水厂处臵以及成立各镇供水机构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三是投入不足。全区出台了河道长效管护办法,按每公里2000元对交通要道沿线1.5公里范围内河道进行管护,面上落实

各地负责,从目前情况来看能够满足长效管护要求的主要为交通要道沿线河道和部分县级河道,整体管护率只有30%。

三、下一步对策建议。

一是健全管护体制。进一步落实《盐城市亭湖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的要求,加大管护资金投入,完善管护制度,明确管护责任,拓展多方筹集资金渠道,使各乡镇真正达到每亩耕地15元管护经费的标准,落实一村一名水管员。统筹兼顾,对所有河道实施管护统一标准,提高管护水平,满足所有水利工程管护要求。

二是拓宽筹资渠道。进一步探索政府和全社会联合办水利的路子,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以政府、农民、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新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及投资回报机制,调动民间、金融等其他资本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民营水利的发展,并通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提高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总体投入水平。

改革汇报范文第2篇

武宁县林业系统有3个国有林场(武宁县国营林场、武宁县生态林场、武宁县安乐林林场)和1个国有苗圃(武宁县桐林苗圃),参加本次林场改革的总人数为2247人(其中职工安臵的1302人、退休的787人、遗属抚恤的158人),截止2014年4月底止,职工安臵1287人,占应安臵的98%,退休人员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抚恤安臵154人,占应安臵的97%。

全县国有森林经营面积38.8万亩。其中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35.5万亩,占经营面积的92%。同时还有一处面积2万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九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我县国有林资产约在2.5亿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

我县的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是在2003年全系统企业改制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与完善。

1、 改革(制)的截止时间不变。

按照2003年《武宁县林业局企业改制方案》的规定即原定改革(制)时间截止定为2003年12月31日不变,凡因企业改制资金不足而推延兑付安臵费的,截止时间为2006年6月30日止,逾期不办理手续的企业不予支付利息。

12、 原定的安臵标准不变

因企业改制从开始至今已近10年时间,少数未签订《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的人员要求提高原定改制标准。我们坚持从稳定大局出发,确保不“翻烧饼”,认定维持原定标准延续推进。

3、 争取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是将国有土地全部进县土地储备中心,由政府统一组织拍卖,先后政府从土地拍卖金中注入企业改革(制)资金2200余万元;二是对2003年前企业欠社保的各项资金本金挂账(1200余万元)、利息缓交、滞纳金全免;三是化解债务。帮与相关银行协调由“江西长城资产公司”一次性按本、息总额的20%-30%清结。

4、拓宽筹资渠道。

一是采用住房臵换。职工原住公房统一组织人员估价出售原住户,以冲抵企业应付员工安臵资金(约抵400余万元);二是返聘缴交风险押金。对改后上岗人员不仅缓付安臵金,还要收取(股长以上人员1.5万元,其他1万元)上岗押金;三是收集单位其他资金。

三、完善和推进

启动林场改革后又新增了职工安臵237人、为职工解决两保186人、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32人,组建完成三个

公益型林场,安排返聘员工185人。

四、成效与建议

1、确保了大局稳定,由于领导重视、宣传到位、工作细致,企业改制与改革工作顺利完成,得到了领导的赞许,员工的赞同,做到了“零上访”。

2、确保了“三增长、两建立、一确保”。国有林森林资源有了一定的增长,企业效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职工收入有了一定的增加,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得到更加完善。

3、给林业发展带来生机,不仅减人减支减员,资源管理和服务更加到位,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4、要进一步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实现企业与银行债务的完全剥离;加大项目倾斜力度,实现经营管理科学,森林资源优质高效,永续利用的现代林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面落实职工权益,彻底化解债务,提高职工技能。

改革汇报范文第3篇

县委改革办:

按照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我中心对照《中共**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年工作要点》(和改组通[**]1号)和《**县**年度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责任分工方案》(和改组通[**]2号),对**年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做了认真总结,并对下半年工作做了详细安排,现报告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完善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服务功能,推动实体大厅建设

1.我县政务服务中心为更好的服务群众办事,于近期对进驻大厅各单位的各类事项进行了认真梳理,更新了办事指南,列出详细清单,并制作了大厅导视台、办事指南,详细介绍了楼层分布图,办公室、窗口布局等信息,同时为群众提供了详尽的事项名称、办理时限、办理条件、办理要件等信息。

2.进驻大厅的各部门均设置了业务咨询电话,为群众及时解答相关问题,能够做到工作时间内实时有人接听。为了方便进驻单位沟通衔接,县政务服务中心还制作了“中心通讯录”。

3.为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准确解答群众咨询问题,中心制定并完善了《**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制度汇编》,明确了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各项制度,突出限时办结、责任追究、廉洁自律等方面的纪律,明确了窗口工作人员职责,规范了窗口的办事程序及工作人员行为,完善了对窗口工作人员的考评体系。

4.由于我县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不多,业务办理未达到长时间排队办理的情况,所以未配备叫号机,遇人多时采取发纸条叫号的办法解决群众拥挤问题。同时,通过led显示屏、触摸屏、公示栏,使服务标识、指示标识清晰明显,为群众提供便利。

5.中心设置了综合服务咨询台,保障大厅正常秩序。由工作人员热情解答群众办事前的相关疑问,避免排队时间的浪费。服务窗口由于办理事项的不同会出现季节性、阶段性的忙闲不均,但工作人员都能做到业务熟练、服务态度端正。

6.加强规范化管理,一方面采取视频巡查和定时不定时到各窗口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予以纠正,实现对窗口人员的有效监督;

另一方面严格考勤管理,实行上下班指纹考勤制度,将考勤结果作为个人年度考核和“服务示范窗口”、“服务标兵”评比的重要依据,并将年度考评结果抄送窗口所在单位,有效杜绝了作风散漫、迟到早退及空岗现象的发生;

三是要求窗口工作人员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统一着装,文明用语,提高服务水平。

(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情况

一是制定方案。拟定了“**县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及电子政务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我县“互联网+政务服务”及电子政务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二是加强调研培训。为有效推进我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县相关负责同志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特别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相关工作人员,赴巴彦淖尔市调研,学习借鉴其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同时我中心接通了政务服务外网,对国土局、卫计局、水务局、文体局、农牧业局审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政务服务云平台操作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及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垫定了坚实基础。中心将利用政务服务外网系统,按要求与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数据联通,开始实现政务大厅网上办事、网上公开、网上监察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总体目标

下半年的总体目标是县本级政务服务事项清理优化完成,接入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县各部门政务服务事项全面公开,政务服务实现县各部门、有条件的乡镇联动和多部门联动,初步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二)主要任务

1.全面梳理规范公开服务事项。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梳理规范权公共服务事项,编制公共服务事项目录。

2.推进政务信息共享。按照“智慧呼和浩特”的具体安排,待全市人口数据库、空间地理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和宏观经济数据库四大基础数据库建成以及全市统一的电子证照库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完成后,我县按要求积极进行对接并纳入,逐步推进政务信息共享。

3.构建权威便捷的一体化政务服务管理体系。一是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应用。按要求接入集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网上办事、业务办理、中介服务、电子监管和数据共用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市统一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县乡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联动服务。利用统一的政务服务资源,积极推进平台服务向移动端、自助终端等方面延伸,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多样便捷的办事渠道,推动公共服务创新供给。二是推进“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

4.加强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明确中心职能职责,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快实体政务大厅功能升级,积极推动公共服务事项进驻,进一步提升实体政务大厅服务能力,探索将部门分设的办事窗口整合为综合窗口,部门原有窗口人员转入后台专职从事审批,变“多头受理”为“一口受理”,为群众提供项目齐全、标准统一、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实体政务大厅管理机构要强化对单位进驻、事项办理、流程优化、网上运行、驻场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推进政务服务阳光规范运行。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加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实现乡镇和有条件的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基本覆盖。重点围绕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扶贫脱贫等领域,充分利用共享的网上政务服务资源,推行基层服务网点与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无缝对接,推动县级行政审批事项受理窗口下移,建立“基层窗口受理、材料网上流转、主管部门审批、基层窗口反馈”的办事模式,让群众在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就近办事,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篇二)

今年以来,**街道根据区委改革办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准确理解把握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部署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突出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完善制度、督促检查,努力将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现将一年来深化改革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所做的工作

(一)高度重视深化改革工作

深化对改革工作的认识,健全改革工作机制。**街道确定了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机制、创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项目,并实行街道领导牵头推进的改革总体思路。改革工作实行制度化管理,及时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无论是组长、副组长,还是成员,只明确到岗位职务,不明确到具体人,以便于不管人员如何变动,谁到这个岗位,谁就履行相应的职责,避免因人员变动而不得不经常调整领导小组成员。

(二)认真做好改革日常工作。

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改革工作。今年,街道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召开会议4次研究改革工作,3月16日召开街道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议,学习了《四川省第十九次改革会议》精神,系统研究了街道**年的改革工作。5月10日又召开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第二次会议,会上改革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10月24日召开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联席会议,专题学习了《四川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条例》,就**年后两个月改革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11月21日,街道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时要求整改的内容进行讨论研究。会议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晓军会议主持,会议还就一年来街道改革工作进行了总结。

(三)扎实推进系列改革举措

一是深化联动工作制度,完善以“政府主导、村(社区)联动、现场督导、各尽其职、限时办结”为宗旨的联动工作制度,充分发挥联动工作制度在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指导、服务和推进作用,提高办事处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二是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通过与区级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多方努力,积极争取,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投资4000多万元,加快两个居民小区电力设施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先后对轻管所小区、**村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极大改善了居民居住环境,惠及1000多户居民,群众幸福指数大幅提升。三是推进环境保护治理体制改革。扎实开展“河长制”工作,长期坚持巡河制度,开展“五条沟、长滩河”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四是创新党建制度改革。一是通过摸底做实事党建“两学一做”台账、优化组织设置、“一支一策”等有效措施,加强了党支部党建工作。二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拟定考核工作实施办法,对支部书记及支委进行业务培训。三是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建立巡察工作制度。五是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改革。加强服务,狠抓项目跟踪落实。我们将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制度,采取“围墙内的事企业管,围墙外的事我们办”的方法,紧紧抓住每次机遇,紧扣每个环节,全程跟踪服务,确保每个投资意向都能签订投资合同,每个投资合同都能落实资金到位,客商每笔资金都能用在企业实处,实实在在地把企业引进来、办起来,让企业稳得下,发展好。组建专门工作班子,确定一名干部为联建责任人,实行“一事一议一结”服务,做到特事特办,努力做到优质服务“零距离”。克服过去的等招商,看招商,慢招商。今年共引进两个企业,引进资金**多万元,招商引资力度超过以往。

二、**年改革工作要点

街道办**年的主要构想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改革工作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在经济、社会、民生、生态等事业上统筹发力,建设幸福最美的**。

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提高产业发展有效供给。主动适应“新常态”要求,坚持将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以全力服务城乡新发展为方向,加强项目协调,坚持一线工作法,靠前作战,加强项目统筹,确保建设任务按时完成。

二是以精细社区管理为方向,根据区创建“文明单位”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门前三包”、城乡结合区域等cuos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确保市容市貌整洁有序。坚持斗齐短板,对于物业管理、环境保护等较差的工作,强化意志、增添措施、迎头赶上。坚持环境卫生常态化开展,加强小区建设和管理精细化工作力度,形成街道—社区—辖区单位—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多方联动的共建合力,完善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建设美丽**。

三是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提高民生事业有效供给。统筹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等领域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健全群众工作机制,以细化网格服务为突破,加强对信访热点问题的预警和排查。妥善处理由征拆引发、项目引起、环境影响等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问题。全面加强基层调解组织队伍建设。构建社会联动、多方主导的综合治理新模式。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局面。

四是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精简会议,少发文件和简报,严格加强办公用品的采购、登记、领用制度,减少费用开支。

(篇三)

按照市委、政府工作部署,**年住建系统积极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精神,实现“规定动作圆满办结、交办任务认真完成、自主改革成绩突出”。

一、完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年度任务

在有力的领导组织带领下,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市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审议稿)》已上报市政府,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将下发执行。**年,经过市政府已经先行调整海拉尔区规划执法权限,将市中心城区规划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将规划执法监察和沿街建筑门脸装修、广告牌匾监管职能一并委托海拉尔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并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作为其中一项,确定了改革试点地区及内容。至此,**年实现了以中心城区和推进集中行政处罚工作的旗市为重点,全面完成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工作任务,切实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二、认真做好立法草案调研起草工作

作为国家下放地市级立法权限第一年,住建委按照市人大、市政府工作安排,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聘请法律顾问协助,完成了《**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草案)》起草工作。于**年10月21日经**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年12月1日经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自**年3月1日起施行。

三、主动下放权力精简行政审批

自**年3月,我委全面下放了工程建设管理权限,将建设工程项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核发和房屋建设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下放至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建设局;

同时,建设工程社会保障费也由各旗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建设局负责收取和信息录入工作,两项主动深化改革做法,在全区率先垂范,极大地方便了工程建设管理。

(篇四)

**年以来,县农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县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决策部署,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业产能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速推进全县农业转身,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一是落实和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激活各项权能,加快推进确权成果在农业补贴、征地补偿、抵押担保、土地流转、互换并地、农业保险等方面的应用。正在建设县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管理应用平台,以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全覆盖;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目前在杨桥镇宁大村已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家,入股土地996亩,入股农户168户,试点工作正按照方案有序推进。二是积极支持适度规模经营。今年以来,新增农业专业合作社182家,家庭农场299家;

全县累计成立农民合作社3082家,培育家庭农场3338家;

积极组织国家、省级示范社和家庭农场申报认定,评选了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家。截至目前,全县现已流转土地107.58万亩,土地流转率达63.6%。三是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稳步开展,出台了《临泉县开展设立涉农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配合金融部门加快推进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成功争取到省担保公司在我县设立第一个县级办事处,上半年已为63家各类经营主体提供贷款2025万元。

(二)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一是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成效显著。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查、登记、核实、公示、确认环节已基本完成,仅集体资源清理出原村组干部“划田代资”土地、五保户宅基地、五保户土地29264.9亩,建设用地15060.19亩,自留地、滩地、荒地16570.67亩,沟渠、河塘、水面等面积104436.8亩,森林资源面积1695.61亩,清理出的集体经营性资产可为全县村级集体增收1700万元以上。二是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农村“三变”改革。出台了《中共临泉县县委、临泉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成立了以县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副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三变”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初步选择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三变”改革试点村。三是开展消除集体经济收益“空壳村”集中攻坚行动。加快推进空壳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挖掘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为发展集体经济奠定基础。创新财政支农项目方式,配合财政部门将财政投资新型经营主体项目转化为村集体股权投资,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

(三)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一是深入实施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创建。认真落实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绿色增效、品牌建设、主体培育、科技推广、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着力构建产品生态圈、企业生态圈和产业生态圈三位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突出抓好5个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主体、10个绿色增产模式示范点创建。二是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种肥同播、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模式,提高化肥利用率,开展蔬菜、中药材等高效作物有机肥、农家肥、土杂肥替代化肥试点,减少化肥施用量。加大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力度,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新型药械等植保新技术新装备,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用量。在专用品牌小麦基地开展飞防作业示范。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85%,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8%。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紧紧抓住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县契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工作;

推进农业综合执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农业综合执法内容;

加强了对乡镇农产品检测人员培训,全面开展检测工作,目前已抽样检测蔬菜2618个样品,检测合格2602个样品,合格率99.4%,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积极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检测工作和农资市场执法检查,检查市场98个次,立案1起,罚款1.5万元。四是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化利用。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升工程,在邢塘、杨桥、谭棚、高塘4个乡镇(街道)开展了**年午季小麦秸秆田间机械化收集试点工作,**年午季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量56.302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6%。成功组织参加了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五是积极培育农业品牌。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加强农产品质量认证,今年新认证“三品一标”3个,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加强农业品牌宣传推介,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示展销会,支持品牌农产品进超市和开展电商行销,扩大品牌农产品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

(四)开展大灾保险试点工作,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为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更好地服务“三农”,我县不断创新财政支农方式,启动特色农产品保险,相继推出了钢架(竹木)大棚蔬菜、露天蔬菜,以及果树等保险办法,同时还拿出了临泉县马铃薯价格指数保险方案,以此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给现代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五)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一是制定出台了《中共临泉县委临泉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即县委1号文件)。二是实施了品牌粮食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项目,在全县建立25万亩小麦绿色生产技术推广与服务项目区,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为加快绿色增产技术推广,探索构建生态粮食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粮食生产由数量向提质增效转变。三是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开展了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瓜果、水生蔬菜、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同程度增加,蔬菜面积21万亩、瓜果面积4.2万亩、花生面积3.9万亩、中药材面积3.7万亩,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建立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3个。大力发展适合临泉的特色经果林,木本油料林,建设薄壳山核桃基地,已栽植1万亩。四是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全县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70家,县级龙头企业74家;

上半年,新增省市级示范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目前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21家。四是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围绕“强龙头、建基地、创品牌、拓业态、促升级”,着力打造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创新链和主体链“五链一体”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体系。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8家,加工产值达到40.2亿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五是实施休闲农业加快发展工程。上半年,全县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接待游客100万人次,新增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20余家,申报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六是实施农业服务业发展工程。下发了《关于印发临泉县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办〔**〕39号),加大对网络销售农产品企业的扶持力度;

加快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促进经营主体和电商企业合作,上半年全县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1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持续上升。近年来,随着农民工工资增长和土地流转租金价格的上涨,农业生产的人工成本和土地成本刚性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幅高于价格增幅,日益成为制约农业竞争力的严峻挑战。二是农业供给侧粗放型生产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原字号农产品多、“大路货多”,名特优农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缺乏技术支撑、附加值低、市场影响力低。三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的步伐较慢。当前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机械化、信息化、品牌化和订单化大生产的需要。但在土地流转、结构转型过程中,受群众经济基础、文化素质、认知水平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推进改革的步伐较慢。

三、下步工作打算

**年下半年,我委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深化农村改革决策部署,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进一步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发展适应性农业,宜粮则粮、宜经则经,扩大优质大豆、薯类、杂粮等作物生产,大力发展蔬菜、中药材、经果林、食用菌等高效经济作物。出台《临泉县发展现代农业扶持办法》,通过强有力的示范引导、财政奖补和协调服务,促进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二)加快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培育和扶持发展粮油加工、牛羊肉加工、脱水蔬菜加工、中药材加工和食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

积极发展一村一品;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主食加工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精心打造现代绿色农业。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继续按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从田头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链条。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扎实推动农业绿色、生态、健康发展。

(四)积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成果,有序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积极探索“一户一块田”改革试点工作。**年10底前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召开农村产权制度动员会,在全县每个乡镇(街道)选择1个村开展试点。继续开展“劝耕贷”工作,全面了解融资需求,做好相关协调、对接服务,将我县“劝耕贷”工作做大做强。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承包权质押贷款工作,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抵押贷款业务。

(篇五)

县委改革办:

现将我局**年上半年深化改革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简政放权方面

认真贯彻全省作风建设大会精神,聚焦“怕慢假庸散”作风突出问题,在全系统开展“中梗阻”专项治理工作,向群众反映强烈的效能不高、服务不优现象和行为“宣战”,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使财政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优化办事流程,业务办理“只跑一次”。对内设股室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的运行流程进一步梳理,优化再造,按照“减程序、减环节、减材料”的要求,对原先重复提供多次的审报材料合并处理,累计精减5类9份材料;

乡镇的项目资金拨款程序减少了2个环节。对外将权力事项制作为“服务清单”全面公开,逐一明确业务办理的各个环节、责任主体、程序、时限,实行一股受理,一站办结,让服务对象最多跑一次财政局。

二是规范办事程序,主要领导“不见一面”。为减轻乡镇工作压力,提升办事深度,按照自愿委托、无偿代办、全程服务、高效合法原则,凡在全县各乡镇(中心)实施的政府投资项目,由乡财所全程代办财政相关审批事项。同时,规范办事程序,彻底消除衙门作风、“老爷作派”,明确所有业务一律由单位经办人员办理,谢绝单位领导亲自办理。

三是提高办事效率,资金拨付“最多三天”。通过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压缩工作时限。做到承诺办理时间少于法定时限,法律法规未设定办理时限的少于现有办理时限。目前,公开的13个事项中有9个事项可以实现即时办结;

资金清算期限压减2天,由原来每月最后5个工作日缩短为每月最后3个工作日;

资金拨款从原来实际执行超过7个工作日减少到3个工作日内。对经批准的紧急资金支付事项,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立即办理。

二、财税体制改革工作

1、推进乡镇财政预算改革。印发新一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按照权重比例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极大激发了乡镇发展活力,促进了乡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完善税收征管机制。进一步研究厘清国税、地税及其他部门的税费征管职责划分,着力解决国税、地税征管职责交叉以及部分税费征管职责不清等问题。

3、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将一般债务收支纳入一般公共预算,将专项债务收支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偿债资金按照《预算法》要求规范管理。

改革汇报范文第4篇

根据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通知》(冀发改价格〔2017〕1346号)和《廊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廊政办〔2016〕51号)等通知的要求,对于水价改革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局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由价管股、收费、检查等部门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价管股,办公室主任由价管股股长兼任。为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加快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现将我局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价格制定情况。2017年5月份由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制订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及奖补施方案,经县政府主要领导审阅由物价局、水务局、财政局联合发文,对我县农业水价作出了明确规定。

二、价格监督检查请况。2017年8月份我局制定了《物价局农业水价监督检查实施方案》。

改革汇报范文第5篇

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20号文件精神的

情况汇报

尊敬的王小刚主任: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10】20号)和《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阿府发【2011】2号)文件精神,我社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推进文件精神贯彻力度,更好地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推进我县供销社改革发展。现将贯彻落实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红原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属高原类型县,县政府设于邛溪镇,距成都450公里。全县辖9乡2镇33个行政村3个小区居委会,幅员84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903.3亩,总人口43000余人。近年来,红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了“建新村、强工业、兴旅游、重科教、保稳定、促和谐”的工作总体思路和建设全国藏区牧区县“统筹城乡发展高地、现代牧业示范基地、生态文化旅游胜地、团结进步和谐福地”的奋斗目标,大力发扬“不甘落后、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红原精神,凝心聚力,竞位争先,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红原。201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55499万元,同比增长15.3%。第一产业增加值达23269万元,同比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1441万元,同比增长31.9%;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0789万元,同比增长14.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258万元,同比增长55.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达66758万元,同比增长72.3%。牧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500元,同比增长2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428元,同比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82万元,同比增长19.0%。

近年来,中共红原县委、红原县人民政府在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始终把供销社作为重要的涉农部门,鼓励和支持供销社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骨干力量。 同时充分发挥供销社优势,积极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整合、优化传统经营网络,截止2010年,全县供销系统建立“三农”服务中心1个(包括:配送中心、庄稼医院);烟花爆竹网点2个(1个正在审批中)。

二、主要做法

(一)、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数据经营服务网络。结合我县实际,根据市场要求和农牧民购物需要,加快农业生产数据连锁经营配送服务体系建设,组建农资配送中心,对农资经营网点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务”的要求在刷经寺镇建设“三农”服务中心1个。同时,供销合作社配合相关部门作好农资市场的管理和整治,防止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为农牧民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三农”服务中心每年向农牧民销售各类农资达350余吨。并由县财政每年拿出农资综合直补金71400元补贴到农牧民手中,真正体现了国家的惠农政策。同时,县财政还拿出10万元农资储备资金,确保我县农资供应的顺利进行。

(二)、加快建设烟花爆竹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供销合作社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零售网点实行烟花爆竹点对点配送;配合有关部门和乡镇办严厉打击烟花爆竹的非法生产、运输、储存、经营行为;承担本系统内的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对零售网点的采购、运输、储存、零售一体化经营网络建设。 目前,我县县城已建立了烟花爆竹经营网点1个,为了方便农区农牧民购买,现打算在刷经寺镇新建1个烟花爆竹经营网点,手续审批中,力争10月前完成此项工作。

(三)、积极建设庄稼医院,开展“两放心”(放心使用化肥、放心使用农药)及“三到户”(质量承诺到户、技术服务到户、送货到户)活动工作;搞好配方施肥,化学除草,农作物地膜覆盖,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建立新药、新肥、新种子、新技术试验示范点。

(四)、为切实做好我县2010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验收工作,我县商务局协同县财政局于近日对我县的村村农家店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我县今年共建乡级店6家,村级店28家。在验收过程中严格按照《四川省2010村村农家店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相关要求,经验收合格乡级店6家,村级店26家。

三、主要问题

全县供销社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要使其真正担当起历史重任,还要付出多方面努力,特别是以服务“三农”主管道的要求去衡量,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从供销社自身来看,一是供销社经济总量不足,经济实力相对弱小,供销社在组织农村购销业务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二是供销社在联合、合作方面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合作社不合作,联合社不联合”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三是供销社供销社系统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方面与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着较大差距。

其次,从供销社发展的外部条件和环境来看,一是我县供销社成立不久,其职责划分不明确,致使已经出台的一些支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也不能得到落实;二是部分职能部门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社会各界对供销社还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对供销社的社会地位和新时期的价值、定位还有不少偏见和误解。

四、意见和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现就推进供销社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供销社在服务“三农”中的特殊价值。再创我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供销社根在农村,本在流通,质在合作,优势在网络,实践证明,实现了经营、服务和组织创新的新时期供销社,必会成为农民所需要、政府所信任、各方所依赖的服务“三农”的主管道。建议充分认识供销社在服务“三农”中的特殊性质、地位和作用,支持其通过改革发展,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二)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涵盖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惠及民生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要把这项展现出重要价值和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事业作为推进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建议将健全完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纳入全县“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由县发改委牵头,组织供销社和相关部门参加,依据我县“三农”工作实际,借鉴内地成功做法,抓住健全体系、拓展职能、整合资源等主要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大力加以推进。要重视发挥作为建设运营主体供销社的主导作用,对其进一步明确任务,注入资源,赋予相应的职能,引导支持其按照经营性与公益性相融合、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现代企业制度与农村改革经验相借鉴的要求,努力建设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供销合作社。

(三)加快推进供销社经济发展。供销社要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紧紧抓住各级政府经济发展“转结构调方式”的战略机遇,加快调整供销社经济结构,拓展供销社新的发展领域,扩大供销社经营规模,全面提升供销社经济总量,壮大供销社经济实力;要注重资源整合,大力推进系统内联合合作,要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全面实施“人才兴社”战略,加快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硬的供销社干部职工队伍。

(四)积极营造供销社改革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和省、州、县政府文件要求,加大对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支持和扶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级政府扶持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

红原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附件:

上一篇:工程汇报下一篇:研发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