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学论文范文

2023-03-07

基础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为了实现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的结合,该文提出了一些具体实施方法。提出以院或系为单位,先向一个院系的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每个数学知识点到一个院系的所有专业的应用路径和实例”的广泛收集工作,再由数学教师进行 “一门数学课程对一个专业的应用路径和实例”的表格整理。最后,整理出的表格会反映每个专业在数学知识上的侧重点以及一些应用实例。这样,数学教师可以依据学生专业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并能在教学中适当给出一些数学知识点在专业课中的具体应用实例。成果编辑成册后,先由一些基础数学教师试用,再根据效果回馈,逐步完善。

关键词:大学基础数学专业 结合 应用路径

长期以来,大学的基础数学教学基本由数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授课,教师对学生的专业课知识了解不深,只能传授自己熟悉的抽象的纯数学定义和计算方法,大部分实例仅与基本的物理知识、经济管理专业有所关联,没有依据学生专业给出的实际应用。可以说,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是脱节的,成为独立于专业之外的纯数学教学。这是该研究者,多年基础数学教学经历的深切感受,对这种状况希望能有所改进。

和专业相结合的研究文献也有很多,文献[1-4]提出要依据学生专业,改革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但是怎么改,如何实施,都没有给出具体可行的方案,讨论宽泛,难于实现。研究者致力于给出在大学基础数学教学上如何结合学生专业的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步骤,才能真正有助于具体教学。

1 实施之关键:收集

1.1 收集的要求

要将基础数学与专业相结合,首先,要弄清各个专业课对基础数学的要求,而且越具体越好,具体到基本知识点,即数学课中的哪个知识点应用到专业课的哪个知识点,如能以实例的形式给出更好。仅大概地指出,如,基础数学课《高等数学》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在专业课《信号与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这样的泛泛而谈在教学中对学生是没有说服力的。而是更具体,比如,RLC串联电路的数学模型。将电压源看作激励,选电容两端电压为响应,若要求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方程是二阶线性微分方程,利用高等数学的求解方法,即可得到激励和响应的关系。这样具体一些,才能使学生具体感受到基础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1.2 以院或系为基本收集单位

收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善的,可以从较小的范围开始,从自己所在的大学开始调研,分学院弄清各个专业的情况,再选择3-4所与自己的大学所含专业类似的大学进行调研补充。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与之类似的电子类大学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这些电子类大学有很多相似的专业。通过网络,可以方便地找到每所大学的各个院系、专业以及每个专业的对应的主要专业课程。以院系作为基本的收集单位,然后再汇集整理,逐步完善。对于一个院的收集,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首先向一个院的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征集“每个数学知识点到一个院系的所有专业的应用路径和实例”,然后由基础数学教师来审核并作适合于数学教学的修改和补充,最后分课程整理出“一门数学课程对一个专业的应用路径和实例”。

1.3 向专业教师征集

以院或系为单位,首先向该院系的专业教师收集“每个数学知识点到一个院系的所有专业的应用路径和实例”。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为例,基础数学课程有四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专业有五个: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信息对抗技术。首先,我们制作调查表格,将四门基础数学课程的所有知识点分别列举出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该学院的所有专业课教师,请他们在每个数学知识点的后面,给出“应用路径”,即,写出这个数学知识点在哪个专业、哪门专业课、哪个知识点需要用到,即,尽量给出“详细地应用过程”,以实例的形式给出更好。在表格之前研究者会写明“要求”,并给出“范例”,指导专业教师按照收集要求进行填写。

一般一个专业课教师会同时教授他所在院系的几个专业的几门专业课,而一个数学知识点会在几个专业的几门专业课中都有应用,所以,研究者首先收集到的是:“每个数学知识点到一个院系的所有专业的应用路径”。之后,数学教师在进行整理时,才分开得到:“每个数学知识点到一个院系的一个专业的应用路径”。

1.4 向学生征集

前面提到,互联网上有很多学生问“专业课需要什么数学基础”的问题,大部分的回答也是学生给出的。笔者除了向专业课教师征集,也可以通过网络广泛向专业学生征集。可以通过学院的学生辅导员向学生发电子邮件,全面征集,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是对他们有利的事情,就像网络上已有的信息一样,应该会得到学生热情地响应。

这个工作还可以交给正在学习基础数学课程的大一或大二的学生(一般,大一学习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大二学习概率论、复变函数等),让他们自己向大三、大四的学长收集请教。并且,数学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机制,比如平时成绩加分等。这将既有利于全面收集,也有利于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1.5 完善

要收集的更加全面,就要扩大范围,向其他学校的类似院系发出邀请,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资料,然后由基础数学教师进行整理、比较、补充,不断完善。

2 基础数学教师进行整理

之前,收集的表格反映的是:“每个数学知识点到一个院系的所有专业的应用路径”。基础数学教师再根据这些表格分专业和数学课程整理,得到“一门数学课程对一个专业的应用路径和实例”,比如,通信工程专业下,有四门数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在这一个专业下,就得到四个表,每个表是一门数学课程在这一个专业的所有专业课中的应用情况。即,一张表格是“一门数学课程对一个专业”的情况。这就方便于基础数学教师教学。

对于那些回馈的表格上不甚清楚的地方,可以向相应的教师或学生再通过邮件沟通。

对于实例,数学教师要对已有的实例进一步修改成便于数学教学的形式。整理后,研究者希望每张表格都能包含一定的实例,对于实例太少的表格,数学教师可以按照表格上已有的“应用路径”,进行查阅,看有没有合适的实例。

3 成果呈现与试用

整理后,表格会显示出每个专业在哪些数学知识点上有侧重,教师可以在教学时有所偏重,针对学生专业,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学计划,而不是将所有的数学知识点都填鸭式地教给学生,也不知这些知识点对他们的专业作用有多大。现在的大学教育还面临着“课时压缩”的问题,在越来越少的基础数学课时里,填鸭式地教授所有知识点会让教学效果更差。

结果编辑成册后,只是初步完成工作。接着,必须进行试用。首先推荐给自己所在学校的基础数学教师试用,因为,一张表格是“一门数学课对一个专业”,所以,用起来也很方便,基础数学教师在面对一个专业的学生作一门基础数学的教学时,可以非常方便地按对应的表格指导教学。之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老师和学生对试用的效果评价以及建议,进行改进、补充。如果试用效果好,则进一步作其他院系的收集。

试用阶段,除了在授课中与专业结合外,数学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多种方式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为有了应用路径和专业实例,教师可以选择性地布置一些与学生专业课有关的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专业的实际问题,这种方式会很好地锻炼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由抽象的数学公式到具体的实际应用,是大学数学教育的缺失,这种方式恰好可以弥补。教师也可以将这样的习题的完成情况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此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

4 结语

可以看出,基础数学教学与专业知识点具体结合的难点是收集整理工作繁复。研究者以院或系作为基本收集单位,化整为零,首先,向一个院或系的所有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收集从“每个数学知识点到一个院系的所有专业的应用路径”,然后,数学教师根据各专业,分别整理出“每个数学知识点到一个院系的一个专业的应用路径”,从而得到“一门数学课程对一个专业”的应用指导表格,从而便于具体教学。对一个院系的收集整理完成后,还要进行试用完善,如果有实用价值,再继续其他院系。这样慢慢推进,才能落到实处,避免华而不实,无法实施。

参考文献

[1] 刘守宗,黄明湛.与专业相结合探讨工程数学教学模式[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9):123-124.

[2] 庄常陵.工科数学教学与专业相结合的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21):16-17.

[3] 饶三平,冯喜全.高等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模式的初步探索[J].科技信息,2008(33):21.

[4] 黄国栋.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结合探究[J].专业建设,2014,4:82-83.

基础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用数学方法和运算来分析求解经济领域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流,数学的引入,给经济学的发展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灵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数学在经济学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促进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基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实际运用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希望本文能够让读者认识到数学在经济问题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他们启发,在学习、运用经济学相关知识的时候,能够尝试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关键词】 基础数学 经济学 实际运用

1 导言

基础数学知识在经济中的应用是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数学知识来定量分析经济领域中的种种问题,已成为经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不是万能的,拥有全面的数学知识没有经济知识作为基础,数学知识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但是,没有数学却是万万不能的,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能够将已有的经济问题得以高效、明了的解释与处理。

2 数学反映经济现象的成因

通常情况下,经济现象的原因可以通过数学的作图来反映。最贴切的例子是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在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提到,在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物价的上涨会导致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减少,从而使货币贬值。要想恢复货币的价值,需要减少货币的供给,提高存款利率,鼓励人们存款。这个机理仅通过文字论述不太容易理清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GDP的关系。然而,通过建立坐标系的直线图可以很好地得到解释。货币需求随物价的上涨而减少,因为物价越高,人们对于消费就会越谨慎,越容易对物价持观望态度,因此对货币的需求也会减小。与之相反的是物价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物价越高,国家的中央银行越倾向于发行货币,从而鼓励消费,因此,货币供给增加。当由于除物价等其他因素导致货币需求减少时,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此时,所需要的货币供给量也会相应减少。然而,倘若中央银行对货币的供给量不能做到及时的调控,就会出现货币量供过于求的情况,从而使货币贬值。要想恢复货币的价值必须想办法提升货币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点的位置。因此,政府需要减少货币供给,使得货币供求重新恢复平衡。通过货币供与求的关系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出供与求的作用机理,清晰地反映出需要达到的效果,直观的反映出货币的供与求的宏观调控方向。

3 用数学解释经济中的问题

通过数学的工具不仅能够很好的反映经济现象的成因,也能够对经济中的问题做出很好的解释。用数学解释经济中的问題,不仅需要将经济中的条件转化为数学中的模型,更要求分析者能够准确的判别所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和所用数学工具之间的拟合度。比较大众简易的数学工具就是建立笛卡尔直角坐标系。通过建立坐标系的方式,能够将经济中的问题得以很好的解释。例如在选择货币政策时,可将笛卡尔坐标系进行应用。货币政策有两种,一种是扩张性货币政策,一种是紧缩性货币政策。两者的区别很明显: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给来带动总需求的增长;紧缩性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简而言之,经济萧条用扩张性,增加货币量;通货膨胀用紧缩,减小货币量。然而,在实际的经济问题中,常常需要我们根据经济数据来分析是经济萧条还是通货膨胀,比如CPI、GDP、汇率等,从而选出适合的货币政策。这时用笛卡尔坐标系可以简化推理的过程。

4 常见的基础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具体运用举例

4.1 经济学中的常用函数

“函数”是现代数学最为基本的概念之一,是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在数学中的完美映衬,也是经济数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现实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在一定的空间运动着,对种种不同量的假设与推测,是许多科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在经济分析中,对成本、价格、收益等经济量的关系研究,就要用到基础数学方法,来构建该问题的数学模型,找出该问题的函数关系。常用的经济函数有:单利与复利、多次付息、贴现、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利润函数等等。

4.2 经济学中的导数

“导数”是函数的改变量与自变量的改变量之比,在自变量改变量趋于零时的极限。它是纯粹从数量方面来刻画变化率的本质的,反映了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快慢程度。在经济问题中,经常会用到变化率的概念,而变化率又分为平均变化率和瞬时变化率。平均变化率就是函数增量与自变量增量之比,就像我们经常用到的年产量的平均变化率、成本的平均变化率、利润的平均变化率等等。而瞬时变化率就是函数对自变量的导数,即当自变量增量趋于零时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边际函数。经济学中常见的边际函数有: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边际需求等等。在我们的边际分析中,讨论的函数变化率与函数改变量均属于绝对数范围内的讨论。在经济问题中,仅仅用绝对数的概念是不足以深入问题并分析透彻的。例如:A商品每个单位价格为10元,涨价1元;B商品每个单位价格为100元,也涨价1元,两种商品价格的绝对改变量都是1元,哪个商品的涨价幅度更大呢?我们只要用它们与原价格相比就能获得答案。此时我们就有必要讨论函数的相对改变量与相对变化率,也就是经济学中的“弹性概念”。而常见的弹性函数有:需求弹性、供给弹性、收益弹性等等。对于商家来说,进行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商家如果离开边际分析而盲目生产,就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商家如果离开需求与价格的弹性分析,就不可能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4.3 经济学中的最值

在经济问题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使“产品最多”、“用料最省”、“成本最低”、“效益最高”等等。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中有时会归结为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例如:在分析收入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假定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产量最大就会形成收入最大的局面,但是,收入最大时的产量不一定产生最大的利润。而产量为多少时才能取得最大利润,就需要运用导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利用导数解决最值问题的步骤是:求一阶导数,找出可能取得最值的点,再计算各点的函数值,对其进行比较,哪个最大就是最大值哪个最小就是最小值。

4.5 经济学中的积分

“积分学”是微分学的逆运算,积分学的主要经济应用是对已知的边际函数求积分,得出总经济量函数。定积分是求原函数在某个范围内的改变量,是积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自然科学和经济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经济学中经常用改变上限的定积分来讨论总经济量函数问题。如某商品的价格p是销售量x的函数,此时我们要想计算当销售量从a变动到b时的收益,就需要用到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4.6 经济学中的微分方程

为了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联系及其内在的规律,常常需要建立某一经济函数和经济变量的导数所满足的关系式,由此而确定所研究的函数关系,从而根据一些已知的条件来确定该函数的表达式。以上一套套路,从数学上说,就是建立微分方程并求解微分方程。具体步骤如下:在相关的背景知识下,用数学知识来描述经济问题中的变量和参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微分方程;根据具体问题适当的调整假设使建立的微分方程,尽可能地使其接近实际,这样可以相对的减小误差;运用已知的条件和测量的数据,对所建的微分方程中的参数给出相应的估计值;继而分析比较方程中的结果与实际观测之间的差异,若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说明建立的微分方程符合实际问题,接下来就可以将它应用于对实际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或者预测中;如果微分方程结果与实际观测不一致,就需要重新检查方程在哪出现了问题,以便对方程进行调整修正,再重复前面的过程直到建立出一个经检验符合实际问题的微分方程为止。微分方程在经济学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有:分析商品的市场价格与需求量(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商品的销售量、进行成本分析、净资产分析、国民收入与储蓄、投资的关系分析等等。

7 结论

总的来说,用数学方法和数学运算来分析求解经济领域的实际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主流。而个人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问题,例如购物、贷款、股票、住房、日常锻炼等问题,为了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也可以求助于数学模型,用其做出较理想的决策。但是,经济想法是最重要的,没有经济的想法,不了解经济条件的内在联系,数学作为工具也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掌握经济知识,运用数学工具,才能够高效地解决经济问题。

参考文獻

[1] 初旭.数学统计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1):202-203.

[2] 胡孙阳.浅析经济学研究中数学统计方法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1):204-205.

[3] 解月.统计方法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商场现代化,2014(1):206-207.

基础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志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实践项目,志鉴事业的发展也是企业文化的发展。文章结合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探讨做好志鉴编修工作,发挥和拓展志鉴功能,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作用和途径

关键词:企业文化 志鉴 助力 企业发展

文献标识码:A

笔者所在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石化)始建于1973年,至今走过了40多年的历史,期间生产规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并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替代能源和新能源飞速发展,石油化工产能过剩、产品市场持续低迷。在新形势下,我公司通过走内涵发展之路,在产品技术含量、质量、性价比和成本竞争力上着力,努力培育发展增量;与此同时,随着城市的发展、国际化进程加快,处在城市中心、被周边社区和众多楼盘包围的广州石化,面临巨大的安全环保压力,民众和政府对生态环境要求零容忍、资源环境制约、生产结构不完善等矛盾和问题,倒逼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发展。2015年,公司明确转型升级发展目标: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型炼化标杆企业,努力实现企业与城市和谐发展。如何在此关键的转折点上突破挑战,找到可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和支撑,形成新优势、再创新辉煌,是企业发展中急需要解决和面对的课题。本文试图以《广州石化志》、《广州石化年鉴》(以下简称:志鉴)的编修,做好企业文化基础工作,发挥并进一步拓展志鉴功能,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方面进行探讨。

一、准确把握志鉴定位,为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服务

企业文化决定一个企业的走向,而编修志鉴是一种文化积累,志鉴具有记载、传承、发掘、创造文化的功能,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企业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人们可以从志鉴中全面系统地了解企业的历史和现状及其发展过程,了解创业者和几代职工在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进行的艰苦卓越的奋斗历程,可以综观一个企业的历史与变迁,从而使企业文化资源及其精神财富得以代代相传,为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对广州石化而言,经过40多年的发展,企业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在这个转折时期,文化的引领作用无可替代,编修志鉴是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是文化继承与创新的中枢和纽带,对于提升企业文化内涵、丰富企业文化底蕴,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准确把握志鉴的定位,对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实现“神形兼备,内外兼修,软硬实力兼具”的广州石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1.企业志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其包含了企业管理、经营理念、产品销售、职工素质、宣传及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这也是志鉴重点载录的内容。可以在志鉴资料的积淀中提炼企业文化,通过志鉴中记载的企业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在经验中总结、挖掘,并整合创新,凝练出既有石化行业特色又吻合时代特征的核心价值理念,成为激励职工的精神动力。同时,年鉴作为企业大型公报性资料,在信息功能、服务功能、宣传功能、展示功能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依托其特殊功能,为企业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成为企业与社会连接、沟通的桥梁。

2.志鉴是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作为管理者,要管理好企业,首先必须认真研读企业志鉴,了解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史,从历史的成功与失败中获得经验教训,掌握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只有对企业的发展做出长远的战略思考,才能引领企业在瞬息万变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不断地发展壮大。因此,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做好志鉴编纂这一企业文化基础性工作。

3.企业志鉴是反映企业发展的权威性历史资料。志鉴内容以文字、图片、表格等多形式的版式,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载了企业发展全貌,撰稿人所提供的稿件均经过各单位主管领导、编辑、总编、公司领导共“四关”审查程序,全方位对稿件质量进行把关,有效地保证了志鉴资料的准确性、系统性、权威性;这也是互联网信息难于取代志鉴资料的重要因素。

4.企业志鉴是可读、好用的工具书。企业志鉴记载的企业基本情况和基本数据,包含企业全方位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实在是一卷好用的工具书,给企业管理者、社会各界提供了研究企业、了解企业的窗口。随着志鉴资料的网络化、信息化及检索服务的便捷,能最大程度满足读者多方面的阅读检索需要;企业志、鉴能回答本企业甚至是行业的一切基本问题,包括专业术语、产品标准、行业年度宏观的发展态势等等。

二、发挥并拓展志鉴功能,为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服务

发挥志鉴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助力作用,是续修志鉴的重要课题和使命,编纂人员要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前瞻性,树立“志鉴发展要寓于企业发展”的理念,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与时具进、注重创新,广泛吸纳好的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拓展志鉴功能,使企业志鉴为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1.拓展为企业决策服务的功能。随着企业的发展,志鉴记载了企业各项工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误、教训,企业各级领导的决策,离不开历史实践积累,需要在分析、研究、总结过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拓展出新的思路,制定出符合科学发展的新措施。志鉴真实、准确的资料记载,为决策者提供了横向可比、纵向可鉴的丰富资料,从而优化决策。为此,志鉴需要进一步拓展这个功能,细化落实各项数据、增加各种调研报告和专题研究文章等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志鉴传统的“资政、存史、教化”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其职能逐渐有了发展延伸。续修志鉴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的实际和要求,相应的拓展功能,在着重记载企业主体业务、发展状况的同时应该兼具对企业未来发展有价值的经验、企业热点问题的变化、特色内容、发展趋势进行记载。建立一个可以随时备查的企业资源信息库,为企业决策提供全方位准确及时的咨询资料,并对事情全过程进行准确的资料记述,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规划未来。

2.强化为企业文化发展服务的功能。首先,要明确志鉴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志鉴的编修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需要,其担负着传承和深化企业文化的重要使命。其次,明确编修志鉴的意义在于传承企业精神,借鉴历史,扬长避短,其意义是在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服务。志鉴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以其鲜活丰富的内容充实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为企业“三个文明”建设提供了生动典型的活教材;同时也是企业情况的重要载体,是全面、系统地研究企业的全貌、变化、企业特色及其成因不可或缺的依据,是建设企业、发展企业文化的重要资源,是宣传企业形象的重要媒介,让社会各界了解和认识企业,扩大企业影响,为企业发展服务。

3.志鉴可以成为对广大职工特别是年青职工进行厂情、厂史、爱厂敬业教育良好的教材,发挥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教化作用。企业越是困难,越要凝聚员工的力量,激发员工的潜能,公司上下凝心聚力才能战胜各种困难,这需要依靠企业文化的支撑和保障。广州石化先后出版的四卷《广州石化志》和6卷《广州石化年鉴》,如实记载了企业建设、企业发展和壮大历程中各个时期广大职工建设工厂、创造历史的过程;记载了企业的艰苦创业史、开拓创新史、改革振兴史、企业发展的辉煌史;记载了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轨迹;记载了企业几十年历程中广石化人所创造的可歌可泣的不朽业绩;记载了在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个创业丰碑和在平凡的岗位中做出不平凡贡献的各类先进模范人物。这些发生在员工身边的人和事,成为对职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尤其是对年轻职工的教育提供了鲜活的史料和典型,是增强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生动、最具体、最亲近的活的教材,为广大员工努力奉献、积极进取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

三、探索企业文化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途径

1.围绕企业发展大局,融入文化建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必将逐步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志鉴编修首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承担传承文明的责任,融入先进文化建设,成为文化创新的源泉,志鉴事业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型标杆炼化企业,需借力文化的引领,企业文化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唯有文化才能实现旧有观念的更新、变革管理、提升员工素质,推动目标的实现。

2.抓住发展主题,突出文化特色。文化决定一个企业的走向,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来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续编志鉴应围绕企业发展主题和方向,突出现阶段企业的发展理念。例如广州石化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进行转型升级发展,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投入,优化结构,积极推行全面清洁生产和生产清洁产品来提升节能减排工作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双赢”,2015年实现盈利突破历史纪录;各项外排污染物总量大幅削减达70%以上。

3.营造企业与职工相携发展共赢的企业文化。职工绝大多数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投奔企业的,企业发展好了,职工价值在这里就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一家真正以人为本的企业,需要塑造一种能够促使企业全体职工衷心认同、促进职工奋发向上、确保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高、推动企业变革和不断发展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受益者最终是企业的全体职工。一旦职工对企业有了真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职工的特质、才华和能力就会转换成企业发展的丰富资源,员工的思想、个性、创新能力就能有效激发出来。企业应该把职工个人目标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把“生产产品的同时就是生产人才”的观念融入到管理实践中,努力营造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氛围,激励职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一个团结、竞争的工作氛围,实现公平竞争、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使贡献、责任、技能和报酬相统一;建立健全吸纳人才、适应人才流动的新的约束机制;鼓励成功,辅导成功,把职工的成功看作是企业的成功,使职工与企业同步发展,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职工的价值。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志鉴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实践项目,志鉴事业的发展也是企业文化的发展,做好志鉴编修工作,必将有力地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丰富企业文化内涵,加深企业文化底蕴,而企业文化的兴盛又促进志鉴事业的发展。可以预见,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离不开企业文化的助力,续修志鉴在企业新的发展史上必将有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莹.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建设.中国地方志,2004(2)

[2] 张春冬.对年鉴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新疆地方志,2009(6)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广州 510726)

(责编:若佳)

基础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借贷行业的触角已蔓延至全国高校,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大学生借贷业迅猛发展,并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校园贷”。一则则因“校园贷”而引发的悲剧现如今历历在目。究其原因,这与高校法律知识教育的一定程度上的缺失不无关系。在校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也使得高校“校园贷”事件层出不穷,未开设法律专业的高校在法律基础知识课程的设置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本文拟对我国各高校现行开设的法律知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进行深入探究,提出可行性改革措施,完善各高校法律教育知识结构,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素养,为各高校频发的“校园贷”事件提供一定的应对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 校园贷 课程改革.

一、“校园贷”在高校发展现状及危害

(一)“校园贷”发展现状

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无固定的收入来源,其主要的生活来源于父母,除了生活学习的一些开支,也并无更多的结余,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到处充满的诱惑,而大学也正处于价值观塑造的一个重要时期,面对网络媒体充斥的种种诱惑,囊中羞涩使得一些大学生将自己的这些欲望寄付于“校园贷”平台,校园各个角落都张贴着各式各样的小广告,不需要任何抵押,也不需要实质性的担保,零利息,先拿钱后还贷,仅仅需要一张身份证、一张学生证、若干亲朋好友的联系方式等一些简单的材料即可轻松借钱,但是事实上涉足校园贷的学生到手的金额却以手续费、服务费扣除大半,为了达到自己内心虚荣心或者其他欲望,去平台借更多的钱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据统计,通过网络贷款平台实现的消费能力带动了学生的消费欲望,消费欲望的不断高涨也带动消费能力,在两者的相互带动之下,直接就推动了校园贷的兴起发展。

(二)“校园贷”危害

1.学生本人逾期拒绝还款,面临被起诉风险

绝大部分大学生当违约发生时,大部分选择拒绝还款,因为高额的利息、手续费、催讨费已滚成一个巨大的债务雪球,重重的压在这些借贷者的身上,当面对巨额债务时,学生已陷入深深的恐惧,这时他们想到的就是逃避。据调查发现,借贷学生所借债务在校园贷借贷平台逾期时,他们更多的是采取逃避或者是在其他平台借款拆东墙补西墙等方式解决逾期问题,他们这时已然失去理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逾期不还款的行为已然侵犯债权人的合法利益,当债权人无法实现其中合法的债权时,只能向法院起诉借贷学生,寻求法律帮助,实现债权。

2.债权人采取非法途径实现债权,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甚至威胁人身安全。

当债权人不能实现自己的债券时,讨债方式无所不用其极,恶意电话、威胁短信、骚扰亲朋好友同学、甚至直接限制人身自由等,在面对债权人采取非法途径实现债权时,他们并不知道面对恶意追债行为时应寻求法律的保护,学校的法律知识教育的缺乏使得一些大学生并没有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识来保护自己,当他们面临非法追债时,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以何种途径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有些大学生在面对恶意催债的时候认为这些仅仅是债权人实现债权的方式,是自己逾期未还款造成的,在他们潜意识里,自古以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如果这时候去寻求法律的帮助,法院会不会判决自己偿还所有的债款,天平会不会倾斜于债权人,寻求法律帮助的后果会不会带来的是向债权人主张的债权,履行相应的经济责任甚至更严重的法律责任,这明显是法律素养低下的表现。大学生网贷平台违规催收行为,“裸条”贷以公开裸照等方式要挟借款人的催收行为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1]他们并不知道当债权人采取非法途径如电话短信轰炸、曝光“裸照”、限制人身自由、威胁亲朋好友等行为催讨债务的行为已然违法,而且债权人主张的债务并不完全合法,法律只保护合法债权,非法债权如高额手续费、服务费、违法利息、催讨费等并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

二、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育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流于形式,未注重实用性

现如今,未开设法律专业的高校各院系法律课程设置上存在着浮于形式的现象,教材选择内容上设置不合理。纵观各高校频发校园贷事件,各高校法律基础课程设置以及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上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法律基础课的设置,有些高校并没有高度重视起来,比如在课时的设置上,课程安排的时间上以及授课教师的专业性上。由于一些学校对法律基础课程设置意义缺乏了解,在课时的设置上相对较少,大学期间非法律专业的学生学习法律的机会少之又少,特别是一些基础法律的学习,即使开设一定的法律课程,也缺乏一定的实用性,更多高校只在大一选择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学生学习的时间也仅限于大一的第一学期,在短时间内学生难以对法律知识进行深入学习。较少的课时也使课堂内容难以延伸,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并不能的接受相关法律知识,公共课的属性使得更多的学生忽视系类课程,并不受学生重视。

(二)教材法律内容过于浅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理论知识往往滞后于现实实践操作,当然高校法律教材的课程内容设置也是如此,如现今社会较突出的社会问题,课程教学中并没有涉及,任课老师在课堂教學过程中,按照课本的法律知识点进行授课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教材内容的设计过于宏观,缺乏一定的实用性,当然法律内容的教学需要宏观内容的设计,但是也需要一定与现实生活有连接点的实用性内容。“校园贷”近年来异常凸起,学生只能通过网络获取相关信息,课堂已然无法获取其中相关法律知识点,教材内容的陈旧以及相关知识的滞后并不能让学生很好的去认识到校园贷的潜在危害,越来越多的学生身处违法的边缘,甚至以身试法。各高校在教材选用上多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课堂内容的讲授也就限于书本的内容,并不能结合非法“校园贷”来传授相关法律知识点。比如关于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之类的较为前沿的知识教材中从未涉及。[2]

(三)授课教师法律知识储备相对匮乏

非法律专业的院系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选用上并不是很重视,甚至有些开设法律专业的高校对于非法律专业院系学生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选用上也不是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在未开设法律专业各高校,对于刚入学新生开设的相关法律基础课程并未配备专业的法律教师团队,而是由具有思政教育背景的教师兼任,高校思政教育背景的教师担任;不难发现,一个学校的学生的法律知识学习薄弱与该校配备的法律专业师资力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高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法律课程很大的因素在于缺乏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师资力量,对于那些开设法律课程的高校,因没有培养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导致开设的一些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就整体而言,师资力量是影响目前高校开设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三、对策与建议

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身陷非法“校园贷”的囹圄无法自拔,高校法律课程设置以及相关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针对各高校现存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优化高校法律基础课程内容,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各高校在法律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基础课程内容的匮乏对于大学法律教育是非常不利的。

大学是大学生人生的一个新的起点,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对于大学生新生显得尤为必要,所以各高校在开设培育大学生法律素养时,对于教材的选择上,不要局限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可增设面向非法律专业学生的一些基础法律知识教材,内容应更具有丰富性,不要在内容的选定上完全是宏观上的法律知识设计,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达不到课程设置的预期目标,教材在内容的设计上应有更多的实例,基础知识也应更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法律知识融合于实例中,实例的设计上应更多包含现实生活、网络热点案例,结合案例去分析其中的法律风险,这样会让学生更直观的接受相关法律知识。各高校也可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开设的相关法律公共课的内容进行设计补充,完善教材内容。另外在课时安排上要与课程内容达到一定的均衡水平,切不可重思想道德修养内容教学,轻法律基础内容的教学。

(二)打造专业法律课程师资力量,充实法律课程教师队伍

现今各高校存在一个共性问题,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由没有法律教育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教师进行授课,在师资力量缺乏一定程度上的专业性。笔者认为各非法律专业在选用任课教师时,应对各教师的专业背景有所考虑,至少任课老师有接受过一定的法律知识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教师在授课时,对于“校园贷”相关的法律知识就可以从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校园贷的法律危害,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与哪些是違法行为,从而使得学生不敢以身试法的同时,也知道面对违法行为时,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对于那些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授课教师,高校应该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聘请法律专业的专家学者做相关讲座,如针对校园贷一系列法律问题做专题讲座;也可选派教师去其他高校学习;当然任课教师也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多与其他高校多学习、交流,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业务能力,最终形成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

通过推动高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与教材改革,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接受系统的法律基础知识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从内心深处信仰法律,让他们知道当他们逾期还款的时候,已然侵犯债权人的合法债权,逃避债务的行为并不会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同时也让他们知道面对债权人恶性讨债行为应积极寻求法律帮助,切实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及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孙结才.“校园贷”风险法律规制探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7(01).

[2]陈健,邹丹.高校法律基础课程现状研究[J].法治与社会. 2010(09).

基础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现代陶艺主要传达现代人的观念和心声,特别强调对泥、釉及成品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强调创新意识,以充分展示设计者的观念和材质的美感。这些特质正是把它引入设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关键词:设计基础教学;现代陶艺;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教学现状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根据调查发现,许多职校的发展方向与国家和社会赋予职业教育的任务严重背离。首先许多职业教育学校,教学方法仍然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考核方式以笔试为主,沿用普通教育模式。但实际上自70年代以来,国外职教界开始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特别是在艺术设计方向,职业教育的特点并没有体现,还是继续延续着传统的教育方法。

其次是在课程设置上,目前各校课程设置至今仍囿于“三段式”和“三大构成”的局限。这样的课程设置虽然优势和特点明显,但是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来看,并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只有将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

二、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基础教学问题分析

设计基础教学目标是培养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但作为职业教育必须重新审视自身,进行理性分析,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学科和专业的界限在日益淡化,且向边缘化发展。基础教学也应具有时代性、开放性和兼容性,这样才有益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如果基础阶段过于强调专业教育,无形中将抑制学生的发展空间和选择的余地,将使其潜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挖掘。这样即使学生将来毕业了,获得了一定的文凭,也较难适应社会发展。

三、把现代陶艺引入设计基础教学的思考

现代陶艺主要传达现代人的观念和心声,特别强调对泥、釉及成品的实验性和探索性,强调创新意识,以充分展示设计者的观念和材质的美感。从本质上说现代陶艺并不是以时间来界定的,而主要看作品中体现的观念和形式。这些特质正是把它引入设计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的原因之一,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创新意识。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幼儿园到大学教育中普遍实施陶艺教育,目的不只是为了培养艺术家,而是作为提高人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有效手段。借助陶艺这种手脑并用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此外,我国作为陶瓷古国,普及陶瓷艺术的知识、弘扬优秀传统的民族文化艺术也是每个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开拓教育对象的心智,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陶艺创作既是创造性活动,也是技术性很强的活动。从选料、成型到施釉、烧成,每个程序、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和变化的可能性。比如成型的方法很多:手捏、泥条、泥板、压模、挖空、拉坯等。其中任何一种方法都有着很多“意外”,为表达创作者的理念和创意提供了种种可能。因此,吸引着创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各种造型、施釉和烧成的方法,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乃至艺术天赋得以激发和释放。陶艺的介入为基础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介质。陶艺活动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会动脑与动手,设计思维和肢体的协调能力能够得到训练,这样不仅使设计基础教学的内容得到拓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职业教育教学中,通过基础陶艺课的练习,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而这种手头能力的锻炼不仅刺激头脑的思维,做为基础课的一部分,更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2.拓宽文化视野。陶瓷有着悠久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除了可以丰富学生技术知识之外,还能陶冶情操、优化知识结构、扩大其知识储备。很多学生在的创作中显得平淡和乏力,没有广博的艺术修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重要的原因。凡艺术大师无不是广泛涉足,博采众长的。这也是现在所倡导的“宽口径、厚基础”的提法相吻合的。虽然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并不是艺术家,但是有宽广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不正是使学生在职业化道路上有着更多选择吗?

3.塑造职业品质。在学习实践中,一些学生难以静下心来投入到设计中去,缺乏坚韧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激情。一件优秀的作品决不是偶然产生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特别是在市场的条件下,就业是一种双向的自主选择的活动,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必然将是一种优势。陶艺不同于别的材质,而是土与水、土与火的艺术。由于它的媒介物是可塑性极强的泥,可变性极大的釉料,以及烧制过程难以控制的火候,所以陶艺创作时常呈现出超越创作主体的艺术动机、艺术预期的现象。陶艺的制作有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品质。

4.提高学习效果。现代陶艺的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向过程,同时也是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性思考。现代陶艺是现代艺术设计的一部分。设计教育从本质上说是“训练设计思维能力和培养设计创造能力”的教育,建立起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核心的设计基础教育教学模式,一直是各类设计院校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现代陶艺的特定环境类似于一个工作室,教师与学生处在一个平等的空间中,在这种学习氛围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会更加的流畅。教师的引导更为直接,教学指导具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师的制作理念、制作技巧也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这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利于调动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創造性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上一篇:数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应用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