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论文范文

2024-02-22

设计美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大审美经济形态中,设计美学观念的创新是推动设计实践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波司登公司的个案分析,论述了定位准确、梯度清晰、与时俱进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设计美学观念;创新;设计战略;波司登公司

我国企业界现在广泛地讨论着一个话题,就是如何更快地由“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设计”,即通过优秀的设计来迅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一方面可以摆脱长期处于国际分工中产品加工的窘迫境地;另一方面改变当前企业之间价格战的恶性循环。因此,设计战略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列为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所谓设计战略,首先可以被解释为以设计作为企业的发展战略,即战略是主体,它和管理﹑销售等企业发展战略处于同一层面;其次设计也可以作为战略的实施主体,即设计内部如何分步骤地实施战略。无论是哪种解释,设计战略都需服从于企业核心战略目标——为企业争取到更多的市场份额。本文论述的设计战略两者兼有,但因论点和取材的关系将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是实现“制造”向“设计”过渡的出发点,也是在大审美经济时代以创新设计满足消费者情感需求的关键,只有通过定位明确、梯度清晰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才能使企业的设计实践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不断拓展产品的市场份额。江苏省常熟市波司登公司以设计美学观念创新为出发点的设计战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

常熟市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四,社会经济发达,常熟最大的民营企业波司登公司,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仅有8台家用缝纫机的山泾村村办缝纫组。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著名的从事羽绒服装科研、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企业。企业的业绩可从一系列数据中得到展现:

2007年,波司登公司与美国杜邦、日本伊藤忠一起成为全球三大的羽绒制品生产基地。年产销量近3000万件,员工16000余人,其产品连续12年(1995-2006)全国销量第一,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中国服装企业十强。据国家统计局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波司登”羽绒服市场占有率高达45%。200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利税收入13.4亿元,完成贸易出口额2.9亿美元。“波司登”品牌获“首届中国服装品牌价值大奖”,品牌价值高达102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防寒服领域的领军品牌。

波司登公司发展的重要经验是:始终坚持以设计美学观念创新为出发点的设计战略,引导企业成为大审美经济时代羽绒行业的时尚先锋。

一﹑波司登公司将设计美学创新作为企业设计战略出发点的原因

(一)设计美学对设计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美学是以人类审美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人类的任何设计活动均不同程度地具有美的因素,因此,设计美学正是两者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设计美学对于设计实践的指导作用首先表现在其研究的内容,设计美学主要研究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二是功能与形式的关系;第三是主观创造性与客观约束性的关系。有人又曾概括了西方设计史中美学与设计实践的密切联系,第一:一些美学观念成为艺术设计直接表现对象;第二:著名设计流派和思潮与相应的美学流派和思潮关系密切;第三:某些美学原理和原则指导着设计实践;第四:著名的设计师具有明确的美学理念[注:参见凌继尧《大审美经济中的艺术设计教育》一文,《装饰》,2006第8期,第90页。]。在西方现代设计史诸多实例中功能主义设计是比较典型的,正是基于古希腊美学家苏格拉底“效用即美”的观念,贝伦斯等设计师与德国AEG公司合作,形成了影响世界设计史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潮。

(二)设计美学观念的创新是推动设计实践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诚如上文分析,设计美学对设计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它的创新则会给设计实践的持续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西方现代设计五彩缤纷的发展面貌为我们呈现了设计美学创新的力量,工艺美术运动遵循的是自然主义美学理念,新艺术运动是唯美主义观念在设计领域的反映,而“效用即美”的观念成为现代功能主义设计的美学基础。即使是同一设计师在不同阶段也会以不同的美学观念作为其设计创新的动力。如著名建筑师赖特,他一生的设计风格从自然主义﹑有机主义﹑中西部草原风格﹑现代主义等等都体现了他对不同美学风格的追求[注:参见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波司登公司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显然也反映了这一规律,他们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羽绒服“防寒加审美”的设计美学理念﹑生态美学设计理念以及抑菌、保健功能的设计美学理念。由此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品牌效应深入人心,在逐渐占据了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同时,也引领了整个羽绒行业的时尚化趋势。

(三)波司登公司将设计美学创新作为企业设计战略出发点的原因分析

1.只有通过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才能摆脱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局面

服装与纤维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行业的产品高度依赖于审美,属于“高审美依赖度产品”。因此,这些行业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羽绒行业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并壮大,作为新兴产业,羽绒服一出世便在暖﹑轻﹑松﹑软等特点上超越了棉袄﹑棉大衣等传统冬季防寒服。到九十年代初,全国已经有数千家羽绒制品企业,市场的极度膨胀迷惑了许多企业,产品始终停留在以“保暖”为目的的初级目标上,没有认识到服装产品只有不断更新设计美学观念才能保持产品的生命力。由此企业间也开始陷入了“反季销售大甩卖”等价格战中,当时企业亏损面达80%。波司登公司率先从这种恶性循环的价格战中醒悟,于1995年提出了“防寒加审美”的设计美学新观念,开始实施“羽绒时装”设计战略。在形式上借鉴时装简洁﹑贴身的流行款式,以“轻﹑薄﹑美”的外形审美特点替代了过去“厚﹑重﹑肿”的形式,选用色彩丰富的进口面料,在制作工艺上则把含绒量由60-70%提高到90%,这样从功能﹑形式到色彩都体现了“羽绒时装”的设计美学观念。特别是国内首次推出的套裙式与大摆连衣裙式羽绒服,一改羽绒服只能冬季穿的历史,使羽绒裙装成为冬﹑春﹑秋三季均可穿着的高档时装。这一设计美学观念的革新很快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当年一举创下了68万件销售记录,市场占有率达到11.21%,企业也从当时行业的一个小字辈上升为全国第一。

2.在大审美经济形态中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是促进消费的重要途径

大审美经济形态是继农业经济形态和工业经济形态之后产生的新的经济形态,其最重要的特征是超越以产品的实用功能和一般服务为重心的传统经济,代之以实用与审美﹑产品与体验相结合的经济[注:参见凌继尧著《艺术设计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在这一经济形态中消费者更加重视产品的实用﹑审美与体验的价值。大审美经济形态产生于上世纪70年代,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将近二十年,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作为“高审美依赖度”行业的羽绒服产业自然是率先感受到了大审美经济形态的热度,因此,波司登公司“防寒加审美”的设计美学新观念契合了经济审美化的需求,产品市场占有率从不到10%上升到45%就是最好的说明。

二﹑波司登公司设计美学观念创新历程与经验剖析

(一)波司登公司设计美学观念创新历程

成功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除了有明确的定位以外,还要有梯度清晰的规划,波司登公司以“防寒加审美”作为设计美学创新基本理念,运用设计美学多元化的特点,把“审美”作为设计美学观念创新细化的突破口,以“时尚化﹑休闲化﹑运动化”为目标,相应建立了一系列不同市场定位的二线品牌,如雪中飞﹑康博﹑冰洁与冰飞等羽绒服品牌,从而完成了1995年开始的第一次设计美学创新,到2000年为止,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上升到了26.7%,其中各个品牌审美特点如下:

“波司登”以雍容﹑华贵﹑典雅为特点,定位于高档次,满足国际市场;

“雪中飞”以运动兼休闲为特点,缤纷跳跃的色彩符合运动一族的喜好;

“康博”以休闲为特点,适合居家郊游﹑穿着。其中男装占70%,女装占30%;

“冰洁”与“冰飞”以时尚﹑前卫为特点,定位于都市防寒服,适合都市青年自由﹑前卫﹑不拘一格的审美喜好,其中女装占70%,男装占30%。

进入新世纪,自然生态保护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波司登于2001年提出了“绿色环保”生态设计美学理念。率先推出了无污染、无公害、天然时尚、具有保健功能的“高鹅绒绿色环保羽绒服”,采用环保面料TTU做内隔层,具有隔色﹑透气﹑吸热的特点,在羽绒的加工上提高其抑菌、抗菌能力,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追求,在设计上将自然与时尚巧妙结合,使消费者在寒冬腊月也能享受回归自然的轻松和愉悦。这次设计美学的创新不仅引发了国内羽绒行业的绿色革命。而且“波司登” 品牌通过了中国和美国的绿色认证,为实现品牌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并2001年8月与美国杜邦公司开始了独家品牌合作。

2003年至2005年,波司登公司实现了第三次设计美学观念创新,将国际先进的抑菌、保健功能设计美学理念引入了羽绒服设计领域。它买断了国际高科技生物技术ChitosantéTM生态抑菌技术,并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联合研发成功了具有抗污﹑透气﹑具有很强自洁功能的纳米技术羽绒服面料,革命性地推出了具有“三拒”(拒水﹑拒油﹑拒污)﹑抗菌功能的标志产品——波司登﹑雪中飞纳米·抗菌羽绒服,实现了防寒服抗菌﹑护理﹑保养﹑洗涤等功能设计方面的重大突破,率领中国羽绒服行业全面进入纳米·抗菌时代。

波司登公司通过三次递进有序﹑梯级清晰、与时俱进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在设计战略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企业产品销量连续12年全国第一,市场占有率高达45%。而且品牌的国际化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国际市场份额与品牌声誉上获得了明显的提升,2006年还荣获了“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

(二)波司登公司以设计美学观念创新为出发点的设计战略成功的经验剖析

1﹑把设计战略转化为企业系统的组织推动力

设计战略的成功不仅需要正确理念的引导,更需要企业组织架构的配合、运营系统的支持[注:参见[英]汉纳根著《掌握战略管理》,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早在1995年,波司登就提出了“以设计为先导,以设计师为导向”的理念,目前公司设计总监还兼任公司副总经理。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市场调研系统,一般在每年10-12月份产品旺销季节,设计师﹑市场部和售后服务部门开始进行市场调研;一月份信息汇总,完成调研报告并确定每年200多个款式的研发计划;二月份设计师做方案,与结构工程师和工艺师密切合作完成样衣;三月份公司以总经理和设计总监为核心召开面谈会议,包括研发设计﹑销售﹑市场﹑行政﹑工艺﹑生产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以专用表格的形式,对200多个款式进行相关要素评定,最后确定投放市场的40至50个款式,九月份新品面市。

公司研发中心设计管理采取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设计师参与产品的市场调研与分析、设计研发、产品设计工程师制版、工艺师打样、审美效果认定、生产及市场意见反馈处理的全过程。确保设计美学效果与产品的一致性。研发中心每年与法国娜丽罗荻公司互派人员开展合作交流,国际最新时尚款式与流行趋势会被吸收到设计中。

此外,波司登占领国内设计美学创新的制高点,由设计总监朱琳领衔,波司登每年三月份在北京的“中国国际服装周”会代表中国防寒服向世界发布流行趋势,1997年至今已经连续十一年,这也体现了波司登设计美学观念持续创新的激情与动力。

2﹑对设计美学创新的特性与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

功利性﹑社会性﹑多元化是设计美学的几个重要特性,波司登作为一个拥有最大规模制造基地的工业品牌,同样需要最大规模的市场作为支撑。因此,在设计美学观念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功能与形式、主观创造与客观约束等矛盾时,它都能够以市场意志加以化解。体现在设计上,则把“防寒加审美”的基本创新理念贯彻在历次设计美学创新中,事实上借助科技的力量,波司登羽绒服在功能设计领域的探索程度远远超过对时尚款式的追逐。从最初的保暖到集防寒抗菌﹑护理﹑保养﹑洗涤等功能设计一体,具有自洁功能的纳米·抗菌羽绒服,实现了羽绒服功能设计的革命性跨越。即使是在各种变换的款式中,它还创新结构设计,活里活面,一胆多用,不仅方便洗涤,还可以一衣多用,使羽绒面罩能适应春秋季节穿着。设计总监朱琳曾说:“为了保持波司登的规模,我们必须紧跟市场需要,我们甚至考虑设计一个款式能够适应十几岁到八十岁这么广度的消费者,甚至一个款式怎么做到男、女都可以穿。”正是这种努力,2001年,有一个款式销量超过了50万件。这种时尚观念显然是基于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正如总经理高德康所言:“‘名牌’就是‘民牌’,波司登始终注重还有多少中国消费者没有享受到冬季的时尚”[注:参见张鸿雁《波司登旋风》,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而面对审美需求多元化、个性化与企业批量生产的矛盾时,波司登则采用多项目、多品种、小批量,缩短上柜周期的方式予以化解。目前公司每年上市的款式已由过去40-50个增加到100多个,有的款式只生产200-300件,新品上柜时间缩短到了十天。

随着我国经济审美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审美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设计创新战略将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而确立定位准确、梯度清晰、与时俱进的设计美学观念创新思路必将对此产生深远影响。

(责任编辑:楚小庆)

设计美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要战略实施好。我认为,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和重视“创新设计”的价值,实施“创新设计战略行动计划”,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引领和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

一、时代的挑战

人类已进入了全球网络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网络、云计算、云服务、智能技术等发展日新月异,全球网络和现代交通物流已将整个世界连成了一体;宽带、无线、视频、传感等技术创新,使得信息的获取、传输更加快捷;机器感知、知识信息的存储能力空前地提升,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宽带互联网、物联网、全球定位、云计算、云存储、智能电网等成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这跟工业化时代是不同的。信息知识大数据成为可以共创分享、永不枯竭、可无限创新增值的核心资源。这与工业化时代也不一样,工业化时代最重要的是矿产资源、机器装备、资金和劳动力。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制造不仅为13.6亿中国人,也为全世界提供了价廉物美的产品与装备。我国科教投入大幅增加。特别是最近十几年,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创新能力总体上还比较薄弱,多数企业仍以跟踪模仿为主,不仅科学原创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少,而且缺少自主设计创造引领世界的产品、技术装备和经营服务模式,总体上还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中端。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更不是一个创造强国。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球经济衰退和艰难复苏的进程,必然会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进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4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要使下一次制造革命在美国发生。最近,制造强国德国推进实施以网络智能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日本提出重点发展协同机器人和无人化工厂,以便进一步提升它在全球市场当中的竞争力。

随着生产力要素成本的上升、西方发达国家回归实体经济,我国必将面临发达国家重振高端制造和新兴发展中国家低成本制造竞争的双重挑战,形势还是很严峻的。我们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自主集成创新,创造引领世界的产品、工艺装备和经营服务模式,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引领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最终实现绿色低碳、科学智能、可持续发展。

二、什么是好设计

无论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还是制造服务、商业营销、房屋建造或者是城市规划,凡是有目标的创新活动,实际上在实施之前必须先有创意和构思、设想与计划,无一例外。所以,设计实际上就是提出创意,设定目标,并且通过计划与规划指导实施,满足和引领多样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各类创新活动。设计是一切创造性实践的先导和准备,设计本身实际上就是创意、创造,是综合与系统的集成创新。设计蕴含着人们对未来梦想的追求,设计创造价值,设计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当然,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进化,设计的价值也不断拓展进化。一项好设计首先要满足和创造应用功能。设计必须考虑产品在制造过程、包装运输、运行管理、经营服务的安全可靠与成本效益。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蒸汽机、纺织机械、机床、火车、轮船等设计,它们体现和推动了工业社会注重功能效率的价值观。

好设计必须要体现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受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期的设计体现出多样的社会价值。比如文艺复兴时代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展现、推动了欧洲人文主义的复兴。1919年成立的德国包豪斯设计学校,他们倡导面向大众,采用新材料、标准化等方法来降低产品的造价,特别是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而不是物,设计师是为社会工作,不是自我表现的艺术家,并且倡导团队合作的精神。包豪斯设计理念主张技艺统一,培养技艺结合的设计人才,反映了当时德国工业社会注重制造品质、工艺技术,同时考虑经济合理性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传统的德国制造质量。

好设计还要体现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无论是日用品、家用电器、商用设备还是产业装备,在设计创新结构功能的同时,还往往通过工业设计优化选材、色彩造型、人机功能等,展现产品的美学特征。好设计往往还可以创造和引领社会的时尚和设计取向。

好设计也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企业和设计师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这是工业社会后期形成的一种新的自然和社会道德伦理。

当然,好设计还可以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创造经济和品牌的价值,创造新的市场。还可以创新制造和营销服务模式,甚至改变产业和市场的整体格局。比如1908年福特公司设计推出了简洁实用、便于维修的T型汽车,并且采用了流水线装配,引入了泰勒制管理,大幅度降低了成本。当时每辆车的价格350美金左右,一般的家庭都能够买得起。1921年销售量已经占世界的50%以上。截止到1929年,累计销售1500万辆。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巨额利润,也使福特成为当时全球汽车的第一品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使美国由此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设计推出的系列产品创造了令人赞叹的品牌价值,引领了智能终端的新时尚,也改变了人们的娱乐与生活。他创造的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终端制造商能够完全摆脱,这需要新的超越者。

三、创新设计导致科技和产业革命,推动人类文明进程

创新设计可以导致科学原创,导致新的重大发明与创造。1895年,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逊想要测量电子飞行的轨迹,但当时没有办法。有一次他休假登山,山大概有两千多米高,因为山上的饱和蒸气压比较低,所以经常有云雾。他联想到,在实验室里是不是可以创造云雾室?云雾室后来成为探测、研究带电粒子和射线径迹的重要仪器,至少有6位科学家因为云雾室的实验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创新设计还可以革新产业技术,创造全新的商业模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例子是微软的比尔·盖茨。他早在1973年就已经认识到了软件的价值,认为好的软件可以使电脑操作变得很简单。而当时多数人还以为电脑必须要用很复杂的编程。当时,MIT的一位校长曾说,世界上只要8台计算机就够了,普通人不会使用计算机。但是比尔·盖茨比较先知先觉,他认为只要有软件解决了人机界面的问题,就可以使计算机被所有人使用。他领导设计开发了DOS系统,实际上是为IBM开发的,但是与IBM签合同的时候,他设法争取到了在IBM以外市场销售的权利。结果第二年,比尔·盖茨就靠IBM市场以外的软件销售赚了20亿美金,淘到了第一桶金,后来推出了Windows,还推出了IE、搜索引擎、办公软件等。电脑操作系统的设计开发,不仅使比尔·盖茨发了财,而且把电脑推到了每个人身边,创造了财富,影响了时代,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下面讲淘宝。淘宝为什么也是设计的案例?马云创立领导阿里巴巴公司,在商业信用不发达的大环境中,设计并且建立了网络信用体系:实名注册,第三方支付,七天无条件退货退款,更重要的是双方互评信用,数据永久保留,这就是大数据,并严格监管,违规出局。因为有了信用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使得有了四亿多网上交易的活跃用户。在交易双方不见面、产品实物看不见,只看到产品照片的情况下进行交易,这实际上是马云设计并由阿里建立的信用体系在那里起作用,赢得了四亿多人的信赖,创造了过万亿的年度交易,改变了中国商业的版图和业态,创造了网上就业、创业的机会,带动了物流,改变了亿万人民的生活。在现有大数据的基础上,马云又成功开辟了网络金融、网络保险业态。没有这个信用大数据本底,网络金融、网络保险业态不可能成功。更重要的是,他的成功促进了金融业改革,推进了中国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依托科学原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创新设计可以导致产品、工艺技术和产业的变革。反过来,科学原创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依托创新设计。只有当核心技术重大突破与设计引领的重大系统集成相结合的时候,才能够发生产业革命与人类文明的转型。在这里,我要适当地修正一下过去科技史里所讲的一个观点,即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第一次产业革命。我觉得这个说法至少不太全面,应该修正成为:蒸汽机和工作机器的发明与创新设计以及制造应用推广导致了第一次产业革命。这才是比较客观的。电机、电器、电力系统的创新设计、发明制造和普遍应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因特网等创新设计、制造应用成为信息网络时代的标志,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

四、设计的发展趋势

与工业时代的产品不同,电子信息网络时代设计的产品装备已经不是仅仅属于物理环境中孤立的、固化的产品和装备,而是能感知、能升级、有智能的产品与创新。比如,苹果手机及平板电脑,不是一个固化的产品,你可以不断地开发它的新功能,可以不断地通过全球网络找到新的软件来丰富它的功能、内容。云计算、大数据、网络智能、分子剪裁与组装、3D+X打印、激光与束流加工、生物与仿生技术、纳米与低维材料等,将改变设计、研发、制造、服务的过程。有人认为,工业时代的设计还是有局限的,你要先想一想能不能制造出来,不能造的你就不能设计。有了3D打印和其他手段以后,你想得出来的基本上都能做出来,设计就更自由了。全球设计资源的共创分享、网络协同设计、云计算、虚拟现实等将成为全新的创新设计的方式。在农业时代,设计师就是工匠,工匠就是设计师,两者合一。在工业化时代,设计师分离出来成为职业设计师,跟工程师是分开的。到了信息网络时代,又重新以新的方式整合起来,人人都可以参与设计过程。除了设计师外,制造工程师可以实时参与,销售工程师也可以实时参与,使用者也可以实时参与。设计过程已变成了一个全球网络交互合作的设计。对于创新设计、智能产品和系统,人们更加注重设计制造过程和运行服务的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用户体验和生态环境友好。

由于资源紧缺,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化,使得绿色低碳、高效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发展理念,设计成为绿色低碳、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源头。因为设计往往决定了产品和系统全生命周期的资源能源消耗水平和排放的总水平,今后的设计观念不是看产品制造过程中消耗了多少能量,也不是看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每小时要消耗多少燃油,而是要看整个生命周期对环境总的的影响究竟怎么样。

未来的设计将不只是依靠个人或者单个团队创意设计,它已经发展成为多领域多学科协同、全球网络协同创新设计,不仅需要科学、艺术、工艺、成本、营销、服务的综合协调,还需要依靠包括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人文艺术、生态环境等信息知识大数据支持的全球网络协同创新。有许多信息看起来是不直接相关的,但从中挖掘出来的知识可能导致创造性的设计。

未来设计面对的不是局部市场,而是全球市场。未来设计不仅要满足中高端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还要满足普罗大众可分享、差异性的需求。未来设计必须要满足和引领个性化、多样性、定制式和全球绿色智能制造服务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与协同方式。所以,未来的中国设计不是中国元素越多越好,而是要看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份额是不是越多,占有的时间是不是越长。能走向世界的中国设计,才能真正代表中国。

未来社会和世界将是多元的、包容的、和谐的世界,所以未来的设计必须更加要注重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价值的和谐协调、综合提升,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以后的创新,不一定是“985工程”大学毕业生就一定做得最好。这种情况其实已经发生了。过去你进了MIT等名校,你就得到了其他人不能比拟的创新资源、创新信息。现在有了网络以后,信息的公开性、共享度大为提高了。所以,形势正在发生变化。

五、实施创新设计战略行动

谈到创新,现在只念“老三条”不够了,即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再创新,我认为,还要讲创新设计。要增加对创新设计的投入,创造有利于设计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保护知识产权,建立一套相应的体制机制;制定发展路线图,实施创新设计的战略行动;改革设计教育,不光是改革设计专业、设计学院的教育,还要改革所有的教育,在所有的学科里面都要引入创新设计的理念和思想,培养创新设计人才;要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鼓励创新设计的良好文化氛围,加快提升我国创新设计的能力与水平。

创新设计教育要以人为本,要从娃娃抓起。各级各类学校应该要着力培育创新设计的自信心、想象力与创造力,特别是娃娃,我们现在的问题是灌输太多、模仿太多。改革设计教育,促进技术艺术、经济社会、人文环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复合型的创新设计人才,引导创新设计人才与产业、市场的紧密结合,与经营管理人才、创业人才的紧密合作。优化设计创新的团队,提升创新设计的资源开放共享水平,为全社会网络创客创造更加公平友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培育造就世界级的设计大师、各具特色的国际化的设计团队和引领国际的设计流派。我觉得不是只想要引进设计大师,而是要致力于培育、造就设计大师。大师是很难引进来的,引进来时多也已经老了,也许只能够讲些老话了。

在全球智识网络时代,创新设计必须要面向世界、开放合作。要在发掘、弘扬中国设计文化资源的同时,充分吸纳集成国际的创新设计资源和成果,使中国设计的自信心、想象力、创造力得到更充分的激励、提升和自由发挥,并且要以多种形式引进国际的优秀设计人才和智力,引进境外的资本来华投资创办设计企业,鼓励支持中国设计人才、成果、企业走向世界。也只有走向世界的中国设计才能代表中国设计。

浙江大学有求是创新的优良传统,又比较早地创立了设计专业和设计学院,正在为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国际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浙江省、长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省区,观念创新,政策措施有力,产业需求迫切,企业机制灵活,理所当然应该在创新设计、促进打造经济升级版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头,发挥引领与带头作用。希望中国的设计界与全社会各方面团结合作、共同努力,为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人类共同持续繁荣的美好未来谱写中国设计、中国创造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夏鲁惠]

设计美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历经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时代。1973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未来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其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中提到“后工业社会”认为此阶段的社会主要是以无形的的知识作为消费核心,注重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商品的信息价值将迅速增长。因此,在此消费时代下,企业的竞争关系日趋激烈,为了在众多的群里中脱颖而出,各家企业纷纷导入CI系统,借以提高其品牌影响力及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VI;美学;特征

一、CI系统概述

CI是Corprate Identity的简称,即企业识别系统。日本品牌形象设计专家中西元男说:“有意识地、计划地、战略地展现出企业所希望的形象,通过公司内外产生最佳经营环境,这种观念的设计就叫CI”。简言之:“为企业改头换面,换血强身,就是CI。”CI系统设计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分别由MI理念识别(Mind Identity)、BI行为识别(Behavior Identity)和VI視觉识别(Visual Idengtity)三大部分组成。企业理念识别即MI是整个CI系统的核心和灵魂,包含了企业统一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企业精神、人才管理策略、长期的发展战略、企业口号、品牌定位等方面,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标语为“心系中华、有所作为”,华为公司自创立以来就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不懈的创新精神,现如今华为公司跻身于世界前五百强企业,而华为公司的员工更是把这种创新精神进取的精神作为日常工作的动力,可见一个企业的意识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强化着企业的形象。企业行为识别即BI是企业与员工的行为规范,对内行动包含:员工教育(即服务态度、服务技巧、礼貌用语、工作态度、员工福利)和工作环境等;对外活动包含:市场调查、产品销售、公共关系、流通政策、广告宣传、社会公益活动等,BI能够促进员工更好的理解企业理念并贯穿于工作生活中,从而起到增强企业凝聚力的作用。企业视觉识别即VI是最能够直观地、具象地展现企业的个性与面貌精神,是基于MI、BI的基础上加以视觉化、如企业在推广过程中的标志、字体、标准色、辅助色、辅助图形、吉祥物等,就是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的产物,实际上就是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视觉符号,人们能够通过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清晰的感知到品牌的市场定位、精神面貌、文化理念、经营模式等相关信息,从而塑造出统一的视觉形象效果。人类社会自诞生以来就伴随着“美“而开展活动,即审美活动,追溯人类社会的审美活动轨迹,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就有了审美活动。无论是人类祖先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在荒野燃起篝火跳舞,还是在寒风刺骨、饥寒交迫的边疆,我国著名诗人王昌龄吟唱出:“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赞歌,这种审美活动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产生变化。至今,不难发现美学存在于各个行业中,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更是将“美学”贯穿于整个设计系统的始终。

二、VI设计的美学特征

1.真与美的结合

在哲学上,“真”即真理,表现为认识与客观事实的符合。企业的“真”在哲学上,“真”即真理,表现为认识与客观事实的符合。企业的“真”首先表现为尊重事实和客观规律,进而大胆探求并坚持真理。而企业VI识别系统的“真”则表现为通过企业的视觉传达部分,将企业的理念、经营方针、宗旨等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中国银行的VI正是具备了好的设计的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原创也就是不抄袭、不模仿:第二,识别,即有个性,不雷同;第三,份属,即合身份、创文化。而VI的美则表现在,当用统一的视觉形象来表达企业的目标、宗旨和企业哲学时,人所产生的一种审美心理感受其本质是人由于发现或进达于事物本质时而获得的一种美感体验。企业在运营中必須规划以下几件事:(a)我们是谁?(b)我们做什么?(c)我们如何做?(d)我们要朝哪里发展?在这里,真与美有机地结合起来。理论美学的创始人哈奇生(F.Hutche-son)曾对“美中寓真”这一证关系的审美特征给予充分的描述和歌颂,他说:“能够让我们在其中见到这样一种迷人的具有统一性的多样性,并由此在我们心目中产生非常巨大的愉悦。

2.系统性与动态性的结合

VI识别设计是由功能各异的多元子系统所构成的多元复合系统,是系统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审美整体。在哲学上,系统性是指由若干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它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功能性和稳定性等特点。与其他设计相比,VI设计之所以给人的印象更强烈、视觉效果更丰富,原因在于它所构成的是一个系统的视觉整体。在VI中,一切应用要素都以基础要素为核心向外扩展。从视觉心理学上讲,人的眼睛倾向于把任何个刺激式样看成现有条件下最简单的形状。因为形状和色彩表现的越体,它越具有简单性,也越易于为人的眼睛所把握。皮亚杰对整体性和连贯性也有着深刻的分析,他说:“所谓整体性,是指内在的连贯性。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速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要求产品在销售的过程中能够瞬间传达某种意义。企业的VI设计所塑造的美学形象作为这样的符号体系,“展示着明确而清楚的视觉力结构,并通过这种生动形象的结构,使受众得到较强的商品和事物独特性的信息与感受。”它们是企业“产品的风格和它的审美倾向在一定文化背景下,通过工业生产,在产品上留下的时代信息和企业特征”。在市场中,消费者有时对企业的宗旨、价值观的内涵无法直接了解,但通过企业的美学符号体系,企业内在的理念就可以潜移默化地以自身体验的方式为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同。正是这种理性与感性、言说性和非言说性的证统一,构成了V识别中的美感交融性,为企业的美学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

三、小结

VI企业识别设计以其本身的视觉形式美以及真与美、系统性和动态性、言说性和非言说性的有机结合的审美特征,最终杂株形成一种综合表现力。企业VI识别不仅体现出企业独特的美学风格,帮助消费者建立品牌意识,构成他们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依据,而且造成了特殊的符码化消费,消费者“消费”符码,是从符码获得一种价值或以此体现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从而获取交往效益,或以此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

参考文献

[1] (日)中西元男.创造现代企业的设计[M].中国摄影出版社,1994:34-40.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0.

[3] (美)贝恩特·施密特,视觉与感受—营销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张静芸(1992),女,汉族,甘肃庆阳人,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宁夏理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数字媒体。

设计美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设计与美学的基本概述,然后分析了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原则,最后分析了建筑设计和美学内容之间的结合。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美学;建筑设计;结合

引言:

建筑美学对于建筑设计空间结构优化、绿色节能环保的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实际设计之中,设计者则需要在技术应用、设计理念等方面采取合适的策略,并结合本地区的地域特色、文化条件等开展合理设计分析,实现建筑设计与建筑美学的有效融合。

1建筑设计与美学的基本概述

从茅草屋到现在的高楼耸立,人们在建筑设计的创新变化上花费了很多心思,建筑设计每一次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物质条件进步下实施的,美学在当中充当最后的添加剂。在以前,人们对所使用建筑的最大要求就是满足实用性的功能,居住建筑只是人们遮风挡雨的地方,但是现在人们对于建筑更加注重美感。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新时代,人们运用科学技术来完善建筑设计施工,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现代建筑设计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就按照各项设计要求,将建造施工过程中和后期使用过程中所要面临的问题做了提前的设想,并且提前预设好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通过文本说明和图纸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得整个工程建设可以顺利进行,建造的建筑物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艺术美学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而且对建筑整体形象有着决定性作用,并关系着城市的整体风貌,所以应重视美学在建筑设计当中的应用。

2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就是将地域文化充分的展现出来,而在整体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格外关注地域和文化特点的有机融合和分析工作,因为地域文化比较多元化,并且不仅仅意味着传统文化,在实际的地域文化中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更新与发展。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域文化本身也在发生着各式各样的转变,相关文化的融合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因地制宜的过程中需要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整体的发展更加便利,也随着人们对于建筑物水平要求的提升,而满足实际的需求。

2.2生态性原则

在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信息时代,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明确了物质文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建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将生态美学引入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形成的过程包括设计、施工等。建筑是否具有生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设计者在设计中应考虑生态材料的选择,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应同样注重生态。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建筑的生态美学,将自然形态引入建筑中,采用模块化手段进行设计就显得更为重要。

3建筑设计和美学内容之间的结合

3.1美学结合建筑设计

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实践美学应用有效合理的统一起来,新经验的主观判断紧密结合,是保证建筑设计理念的最基本点。同时,在建筑整体风格部分的设计中,要尊重设计团队的整体设计智慧和艺术魅力。通过设计实践证明,建筑风格是建筑设计中的灵魂所在。通过对场地的分析,以及建筑功能分析,运用建筑技术和美学理论将建筑的艺术美完美呈现,是作为建筑师的基本素养,认识和更好地诠释东方建筑的基本结构美学,在建筑语言的搜集上,应以古典主义为创作平台,尽量保持建筑转角的结构,准确定位建筑的门窗位置。这是提高建筑审美特征的基本保证。在印象主义的基础上,设计建筑语言,设计更多的艺术建筑,提高建筑的审美情趣。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应注意理性与主观性的结合。

3.2建筑设计与当地环境的融合

建筑理念和地域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也是对于当地环境的融合与发展,“天人合一”的理念需要充分的发挥出来。例如,内蒙古的标志就是草原文化、西藏就是高原和纯净蓝天的象征,西湖就是杭州的代表等,一个地区的环境就是长期人为作用和互相影响的结果,自然环境经过了长期的积淀,既影响了人的生活环境,也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想要体现和融入地域文化,就应该先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例如,内蒙古人传统的是马背上的生活,其更加适应广阔的环境,因此建筑物不能像传统的建筑物一样,需要在空间和层高方面进行扩展,以保证更加自由的室内活动空间,符合大部分人的需求。蒙古包式的建筑物的设计也是现代建筑和地域文化结合的重要体现之一。另外,在苏州园林水乡更加体现了小桥流水的情怀和特色,也需要更加柔美的人文环境,因此在南方等区域的建筑物的设计应该减少棱角分明的建筑物体系,应该以传统园林特色等为主题进行相应的改造等,这些都是建筑风格的探索和地域文化的延伸,呈现出鸟语花香的园林环境。

3.3结合的韵律性

韵律性更多的表现在美学上,美学上的韵律性是指物体的元素与元素之间重复出现之后形成的一种特征,这种特征在任何物体和任何事物中都有广泛的存在。在当今时代的建筑设计中需要更加注重韵律性,通过有序或者无序的变化展现出来,给人们不同的美感。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本身存在着节奏性,能够体现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同时通过具有韵律性的建筑物刺激视觉感官。建筑室内设计也可以通过对室内空间内部进行遮挡、封闭、镂空等手段体现不同的层次感。在建筑设计和美学的相互影响下,通过应用韵律性达到建筑设计中所需的美学性,将二者之间相互融为一体给人以艺术美的呈现。

结束语:

建筑设计过程中如何结合建筑美学,这需要我们冷静的思考,在具体设计方案中融入艺术特色来体现建筑美学精髓,使之设计作品达到甲方满意,从而能够改善城市面貌的建筑形体艺术,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在这样的前提下就需要设计师深入研究,做好美学和建筑设计之间的融合。使我们的建筑方案更加具有时代特色、更加具有地域特色、更加具有文化特色,成為这个时代的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1]对于建筑设计中融入建筑美学的有关探讨[J].赵微.居舍.2020(07)

[2]关于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的探析[J].冯军.中华建设.2021(03)

[3]关于建筑美学与建筑设计结合的探析[J].程睿琳.建材与装饰.2019(27)

设计美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審美观念在发生着变化,美术设计作为一种美学与视觉上的艺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人们审美水平以及对美学的追求不断的提高,对美术设计的效果更是追求完美,这就使得从事美术设计的设计者们要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和基础,还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发挥自己的想象,只有不断的进行创新,才能设计出更好的美术作品。

关键词:创新性 美术设计 创造能力 作用

美术设计不仅仅锻炼人的创新能力,还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美术设计是一种审美艺术学科,不仅能作为人们放松解压的一种生活方式,还能成为体现人们智慧的舞台。所以,美术设计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们所选择的的职业,我们会经常看到一些广告设计,画展,影视宣传,建筑绘画等等,这些都是美术作品。目前,很多专业美术院校的发展非常迅速,要想设计出好的美术作品,就要有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通过自己的创新、积累素材,才能提高美术设计水平与质量。

1 美术设计创新性的概念

美术设计首先呈现出的是一种设计构想,然后将这种构想计划通过设计者的表现手法和审美润色,将其设计的作品形象化,给人们以视觉的感受。通俗点说就是设计师们将抽象的设想变为实物,既满足了人们审美的需求,又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那么,美术设计的创新性就是指在美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将作品的每个元素,在其表达方式上进行创新,这种创新不仅仅能提高美术设计水平,还能提高所设计作品的质量,这是美术设计发展关键。

大部分人们都认为,所谓的创新性就是单纯的将色彩、形体、素材以及风格上进行改变,或者将作品融入一些新的元素,这仅仅是美术设计的简单变换,并不是更深层次的美术设计。美术设计不单单需要扎实的基础功底,更需要设计者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展动向,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和思维动向,更要与时尚接轨,这些方面都制约着美术设计的创新。所以,美术设计者们要理解美术设计创新性的概念和内涵,才能更好的创新。

2 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美术设计中,其设计主要集中在体现美术作画的基础上,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美术设计在作画中体现仅仅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房屋的建设和装修,园林的设计和城市的绿花,广告的设计和海报的宣传等等,这些方面中都融入了大量的美术设计,并且有些更是以美术设计为基础和主线。创新性是美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2.1 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精神思想

美术设计不仅仅是欣赏美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美术设计者们通过对大量作品的收集整理,进行分析和学习,将自己的美学意识激发出来,用自己独特的美学思维方式,将作品展现出来,那么创新就是美术设计者对现有水平的提高和创作总结,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有效的提高其能力和水平,提高作品质量。一个好的优秀的美术作品能够在生活中唤起人们的共鸣,会使得人们站在欣赏的角度去品味作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这样的作品更是设计者智慧的结晶,所以,创新性还能提高美术设计者的精神思想。

2.2 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

美术设计是思想的结晶是智慧的体现,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美术设计水平在不断的提高,运用了现代化手段进行美术设计,其效果和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质的飞跃,这样就给予美术设计者们更广阔的设计空间和想象空间,这样就使得各种各样的美术作品呈现在人们面前,例如,时装秀,无论是样式、款式还是色彩都给人一种视觉冲击,让人们徜徉于这些美的境界中。舞台设计、电影海报、工业作品的设计等等,这些都在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我们的审美思维,这些都是美术设计者们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体现。

2.3 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

人们现如今的生活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所体现的是人们的个性,对此,人们对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来改善我们生活水平的正是这些好的美术设计产品,法国著名的美术设计大师打破了传统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将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融入服装设计,抓住了时代发展的特点,改变旧的设计方式,解放设计思想以及传统观念,进行创新活动,将服装设计引领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道路,在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工业设计、戏剧美术设计、环境艺术等等都是美术设计的代表。在这些美术设计中,任何一种设计都需要创新,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

3 如何提高美术设计中创新能力的方式

任何一种行业和技能都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美术设计也是一样,要想提高美术设计的创新能力,展现出美术设计的创新性,这就需要美术设计者们掌握积累大量的美术专业知识,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改变现状提出新的观点的设计。例如舞台设计,设计者们要掌握大量的舞台设计方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进行改变和创新,还需要设计者们具有观察能力,仔细观察生活,掌握潮流的动向与发展,抓住大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积累生活经验,进行思考,这样才能拥有创新思维,在认识生活和社会的基础上,才能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和创新,这样设计出的作品才能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

4 结论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们审美需求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不断进步,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呈现出多元化、多彩化的特征,我们所使用的产品各式各样,这一切都离不开美术设计,而且还要求美术设计中必须融入创新元素,所以,美术设计者们在设计时就要注意创新性的融入,要重视和认识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的作用,充分的认识到创新性在美术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在进行美术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发挥想象,需找突破点,不断地创新,提高设计产品的质量,使得美术设计在向前发展的同时,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张进平.关于艺术设计学科专业建设的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2] 李丽娜.浅论当代中国工艺美术之传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2).

[3] 史俊棠.史俊棠先生谈及陶艺名家、高级工艺美术师胡洪明先生[J].收藏界,2009(11).

[4] 俞明海.创新思维——现代设计教育的重点[J].双语学习,2007(7).

[5] 金彬.高校油画教学中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0).

[6] 王子林.简论高师美术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4).

[7] 王光时.简析舞台美术设计形成视觉冲击力的基本要素[J].黑龙江史志,2008(13).

[8] 唐伟臣.舞台美术设计构思札记[J].戏文,2006(3).

[9] 刘绍东.浅论舞台美术的意境[J].青年文学家,2011(4).

上一篇:室内装潢设计论文下一篇:公共设施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