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安全鉴定报告范文

2023-04-09

结构安全鉴定报告范文第1篇

式钢结构厂房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厂房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质量轻;(2)柱网布置比较灵活;(3)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

实习一直是我们工科生的一大重点,实习的目的一般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而这次的认识实习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这一点。总之,这次的认识实习非常有必要,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结构安全鉴定报告范文第2篇

1、材料及主要机具: 1)、砂、石、水泥均经试验符合规范规定:

水泥:P.C32.5复合硅酸盐水泥,进场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及复试试验报告。

砂:中粗砂,含泥量不大于3%。

石子:粒径0.5~2.5㎝,含泥量不大于2%。 2)、根椐图纸要求,混凝土地面为C25,经试验室出具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3)、主要机具:切割机、搅拌机、手推车、磅秤、插入式振捣棒、平板振捣器、铁锹、铁盘、木抹子、铁抹子等。

二、操作工艺

1、工艺流程:切割地面→剔凿混凝土边→搅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找平→抹面→养护。

2、切割地面:先用切割机把冻坏、脱皮、麻面和起砂的混凝土地整块的割下,混凝土地面冻坏的部分位置见图。切完后,把混凝土块清理现场。

3、剔凿混凝土边:切完混凝土地面后,把混凝土边剔凿,再浇注混凝土之前在剔凿处浇注同配合比强度的砂浆。

4、混凝土搅拌:

1)、加料顺序:采用自落式搅拌面先加1/2的用水量,然后加入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约1mim,再加剩余的水量,继续搅拌不小于2mim。 2)、搅拌时间:其搅拌时间约3mim。轻骨料混凝土在拌制过程中,轻骨料吸收水分,故在施工中宜用坍落度值来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并控制水灰比,这样节合实际且便于掌握。

5、运输:在初期轻骨料吸收能力很强,所以在施工中应尽量缩短混凝土由搅拌机出口到作业面浇筑这一过程的时间。一般不能超过45mim。

6、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一般从一端开始,并应连续浇筑。

7、振捣:一般采用平板式振捣器,但垫层厚度超过200㎜时,应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其移动间距不大于500㎜。

8、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杆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

9、抹面:

1)、第一遍抹压:用铁抹子轻轻抹压面层,把脚印压平。 2)、第二遍抹压:当面层开始凝结,地面面层上有脚印但不下陷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二遍抹压,尽量不留波纹。此时要注意不漏压,并将面层上的凹坑、砂眼和脚印压平。 3)、第三遍抹压:当地面面层上人稍有脚印,而抹压不出现抹子纹时,用铁抹子进行第三遍抹压。此时抹压要用力稍大,将抹子纹压光,压光的时间应控制在终凝前完成。

12、养护。

三、质量标准

1、轻骨料混凝土使用水泥、骨料、配合比、计量、搅拌、养护,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要求,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2、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及验评标准的要求,密度符合设计要求。

3、混凝土浇筑应振捣密实,表面密实光洁,无裂纹、脱皮、麻面和起砂等缺陷。

4、允许偏差项目:

标高;±10mm;表面平整度:10mm;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

四、成品保护

1、对现场的轻骨料要妥善保管。

2、地面养护期间不准上人,其他工种不得进入操作,养护期后也要注意成品保护。

五、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地面起砂:水泥强度等级不够或使用过期水泥,水灰比太大,抹压遍数不够,养护不好或不及时。施工要严格执行标准,认真操作,加强养护。

2、面层振捣或滚压出浆,应注意不得在其上撒水泥面,以免造成面层起皮和裂纹。

六、安全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设安全工长进行现场安全措施的落实与管理,对现场施工人员、现场机械设备及现场用电进行统一管理。要求参加施工的特工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施工前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

七、文明施工管理

1、小型工具、用具不乱丢乱放,用后及时送交仓库保管。

2、制定文明施工制度,划分环卫包干区,做到责任到人。

结构安全鉴定报告范文第3篇

1 研究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意义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建筑结构工程发展经验不难发现, 当工程建设达到一定的阶段后, 对其结构进行加固和改造就会变成最主要的建设方向, 而这点对于我国的建筑工程来说同样适用。尤其是我国的很多建筑物都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它们是不能够轻易拆除的。对于这些建筑物来说, 常常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及维修改造。在对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之前, 首先需要对其的结构进行准确鉴定, 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不过, 观我国在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方面的现状来看, 由于受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施工及管理上均存在很大的不足, 加之火灾、地震等灾害时有发生, 更加给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此背景下, 研究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2 我国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的现状

就我国建筑行业的当前实际现状而言, 发展生产和提高生产力的重心已经逐渐转移到了对已有建筑进行技术改造方面。通过技术改造, 可以在获取到更大经济效益的同时, 大大提高已有建筑的性能。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 改建一座旧的建筑厂房, 比建设一座新的建筑厂房约可节约40%的投资, 同时工期也可以缩短一半, 而所获取的回报却是3-4倍。同样, 对于普通的住宅建筑来说, 通过技术改造也可以获得很大的利益。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原有的城市建筑面积早已无法满足当今的城市人口需求, 加之城市房价的不断上涨, 更使得无房、缺房人口数量逐年增多。而为了改善这一问题, 缓解城市住房矛盾, 加大对城市现有房屋建筑的改造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对城市现有房屋建筑进行改造, 可以大大增加建筑的面积, 同时还不必投入过多的成本资金, 有效降低了工程造价。据调查显示, 在我国的城市房屋建筑中, 约有20%~30%可以用于进行改造, 而目前国家对于这方面工作也十分重视, 将对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研究列入了一项重点研究任务, 并对建筑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

3.1 建筑结构鉴定技术

通常情况下, 建筑结构鉴定技术具有三项基本原则: (1) 安全性原则:即是指在规定条件下, 当建筑结构遇到自然灾害或是受到外力作用时, 必须要保持稳定和安全; (2) 适用性原则:即是指在正常的使用条件下, 建筑结构必须要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使用需求; (3) 耐久性原则:即是指在正常使用及维护下, 建筑结构的材料性能即使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也不会影响到其整体使用和功能。鉴定一项建筑工程的结构是否需要进行加固, 首先需要确定其是否能够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承受得住各种可能会产生的作用载荷, 以及是否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足够的耐久性;另外, 由于在建筑结构的施工及使用过程中, 容易遇到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 所以建筑结构的鉴定还需要考虑到其的极限状态。目前建筑结构鉴定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传统经验法、概率鉴定法、统一回弹检测法、混凝土钻芯取样检测法等等。

3.2 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

目前比较常用的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主要有两种, 分别是: (1) 直接加固法:即是指根据建筑结构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加固措施; (2) 间接加固法:即是指根据建筑结构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外加预应力或者增设支点加固。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加固措施, 例如喷射混凝土加固法、外包钢加固法、增设梁垫加固法、增设扶壁柱加固法、预应力撑杆加固法、裂缝修补加固法、增改圈梁加固法、增改构造柱加固法、局部拆砌加固法、基础补浆注浆加固法、迫降纠倾加固法、坑式静压桩加固法、钢结构加固方法以及抗震加固方法等等。可见, 随着人们对建筑技术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各种新的建筑结构加固改造技术正在不断涌现。而在利用这些技术进行施工之时, 必须要先对其重点、要点及难点进行全面分析, 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以保障施工的高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 必须要提高对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的重视程度, 不断研发新的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 做好各个环节的施工工作, 从而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给予人们满足需求的建筑服务。

摘要:建筑技术的发展造福了全人类, 现如今, 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 通过该技术可以对一些成本高、周期长的建筑结构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维修, 从而既减少了资金投入、提高了建筑性能, 同时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鉴定,加固改造,进展

参考文献

[1] 万灿辉.浅析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J].江西建材, 2015, 24:130+134.

[2] 方友高.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的进展[J].门窗, 2015, 05:109+112.

结构安全鉴定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 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这对于提高房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我国建筑结构安全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来详细说明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设计;安全性;问题;措施

1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概述

分析确定结构设计安全性,应需在统计学基础上开展起来,分析汇总信息数据进程中,需以实际的施工情况和施工水准为契合点。并需在分析时考虑情况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建筑施工进程中选用的施工材料等。但由于学生学习进程中只涉及到书本内容,学习中实际内容涉及较少,因而很少考虑到施工中经济环境的现实发展状况或者相关的资源分布使用状况。多数设计结构都是凭借经验、建筑材料或者施工的实际进展水平开设施工,但是学生对这些因素的考虑有很多不细致的部分,这就导致建筑安全系统降低,或者出现工程造价偏高的状况出现。最近几年各地发展水平的创新与进步,都在客观上推动建筑工程的发展现状,但发展中很多问题也会凸显处理,比如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上参差不齐,引发很多质量安全问题。因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趋势下,努力提升建筑结构的质量是当前学生研究的重點议题,故此针对建筑结构的安全做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十分必要。

2 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分析

2.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水平不足

近几年,国内许多地区地震频发,因其较强的破坏力,给人们的财产与生命安全造成了重大危害。当发生大中型地震时,由于房屋建筑结构坍塌,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财产安全。由此可知,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对后续房屋的安全使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时,要掌握抗震性相关设计要求,提升抗震能力,不可以只注重外观,而忽略了它的实用特性。在灾难发生后才开始反思,为时已晚,已导致产生的损失难以挽回。因此,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中,必须认真考察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条件,掌握地震出现频率,对于不同状况应采取不同抗震水平进行设计。仅有如此方法可降低在地震产生后房屋建筑的坍塌几率,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2 建筑结构设计方面不合理

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是总体建筑项目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重要作用无可代替。建筑结构的工程质量问题始终是威胁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建筑结构在设计上的不合理,是项目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因设计经验、专业水平的不足,以及对建筑项目所在地环境的不重视,都会造成在建筑结构设计时产生与实际情况脱节现象,从而造成建筑结构在使用时安全隐患的产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当前,许多设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设计水平相对有限,只注重建筑的美观性及经济性,而忽略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控,从而增大了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安全事故的产生几率。

2.3 建筑设计中建材的控制不足

在建筑工程中,许多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均是由建材问题所致,建筑业属于成本较高的一个行业,许多建筑单位为了成本的降低,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在建筑结构设计时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缺乏控制力度,造成建筑材料质量的不合格,最终致使建筑结构中安全隐患的产生,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施工阶段安全事故的发生。

2.4 国家对于建筑结构设计缺乏足够重视

国家有关机构在建筑结构设计方面,仍存有一定的不重视性,特别是在抗震性设计方面也缺少有效监督,从而造成有的不良建筑企业抓住这个机会投机取巧,不根据章程与规范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进而造成许多安全性问题的产生,给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3 建筑结构设计中提升结构设计安全性的具体措施

3.1 完善概念设计

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主要是契合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主体理念,实际安全设计中要根据工程设计状况对建筑空间做好结构设计处理,设计规定设计前,要考虑环境限制因素,让总体设计与力学做好部分结合,并根据概念方式做详细计算,这样有助于总体把握建筑结构的发展进程,并从总体布局上设计和处理各个细节,通过合理设计理念,保障建筑结构的质量状况,进而有效推进建筑结构的施工进度。结构方案对安全性的影响好的结构方案是实现建筑结构安全性的首要要求,结构方案设计在整体施工中隶属于创新性的工作要求,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竖向结构设计中需切实完善水平分体系、基础类型、结构布置等相关选择性工作,选择过程中结构设计的稳定性或者结构传力途径能否做明确指引,结构整体的多余约束能否充分考虑是考虑的主体,比如局部的破坏力是否会引发整个结构体的连续倒塌这也都是要列入考虑范围内的问题。根据理解或者掌握,在特有建筑空间和环境下,利用结构总体系以及分体系的力学性关系,概念性计算方法、快速、有效的进行构思,通过比较、选择结构总体设计,这将更好的从总体性角度考虑布局和细节性措施,通过宏观控制让整个建筑结构体更具合理性。

3.2 做好建筑设计计算

良好的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施工要求相符合,更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做好精确计算和适度分析,通过科学的计算和设计让结构承载能力达到要求。换而言之即需要分析各个部分和结构的力学承载状况,针对实际施工状况进行设计。建筑结构计算设计进程中,需要测算出承载力和施加的数据变化状况,通过各类预算方式的适度添加,应对设计进行相应的应力设计,并以提升设计质量为前提。

3.3 遵循设计的规范和标准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为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要求,我国在推出系列性规定的前提下,做好建筑结构的技术性规范。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发展,设计规范应随着设计的进程逐年完善,因而作为建筑设计的相关人员需遵循国家的规范和标准要求开展施工,目的是减少安全隐患的出现,保障安全施工的顺利推行,为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质量标准,就要先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

3.4 做好软件设计把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结构分析中都依靠计算机结构和系统,这将摆脱过去大量手工计算的状况,最大限度的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由于计算机结构设计软件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有所渗透,建筑工程也在此其中。通过调研了解建筑工程技术提升能够让工作的应用率有所提升,目前常用的建筑结构计算机软件包括广厦结构CAD、ETABS和SAP2000。目前建筑结构内容日益复杂,难度也会日益加大。基于此,目前的建筑结构设计与人员需求相一致。因而为提升结构设计安全性要求,应开发适应人员计算的精度性要求,设计过程中要求计算机专业人员完成专业性软件开发,不断的推进的创新发展需求,做好对当前的总结,并在开发中做好创新发展的新举措。

4 结束语

21世纪以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改进之中,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住房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而房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房屋建筑的前提及重要保障,因此对于建筑工程设计者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总而言之,在建筑行业,建筑结构本身的安全性是整座建筑在建造当中的最基本的要求及前提,因此,建筑结构设计者茌对建筑结构进行实际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引起足够的重视,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不断地在设计中进行创新,以达到不断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系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玲梅.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的几点思考.江西建材,2016.24.16+18.

[2]陈源.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分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69-70.

[3]周其艳.如何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安全性分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7.83-84.

结构安全鉴定报告范文第5篇

1、班组进场前必须和项目部签订安全责任书,工人进场必须经项目部安全教育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并提交入职体检报告书,接受项目部安全技术交底。

2、班组每日进场施工前必须开班组会,对施工人员进行班前交底,做好书面记录,交底、接底人签字不准代签、漏签,项目部将不定期检查。

3、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保持现场干净整洁,材料不乱摆放。

4、在施工现场做好围护,并挂出标识牌,以免不明情况者进入施工现场,发生危险,影响施工。

5、施工完毕后我方将及时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6、电焊作业必须带好防护手套。

7、施工用电规范,接电需要有电工专人接电。

8、特殊工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9、酒后严禁上岗施工。

10、氧气、乙炔间隔5米,与明火相隔10米,氧气、乙炔不能在阳光下暴晒。

11、施工作业做到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12、支架组装焊接,要先划出定位线,组对时先点焊,经复查合格后再进行满焊,焊接质量必须符合焊接质量标准,焊缝高度必须达到,不得有夹渣、裂纹、未焊透等现象。应注意:

(1)焊接时需要两面焊,保证焊接质量。 (2)焊渣在补刷油漆前清理干净。

(3)焊接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焊、欠焊、裂纹、烧穿、咬边等缺陷。(4)焊接合格后的支架,分类堆放。

13、支架安装时,应采用激光水平仪定位,确保支架安装完成后再一条直线上,膨胀螺栓严格要求规格选

用,同时,每个支架不准少膨胀螺栓,支架安装标高误差在±1CM内。 禁止穿拖鞋或光脚,在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 高空作业要系好安全带,地面作业人员要戴好安全带,高空作业人员的手用工具要有工具套,在高空传递时不得乱扔。

16、吊机吊装区域内,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把杆垂直下方不准站人。吊装时操作人员要集中注意力并服从指挥者指令,严禁违章作业。起重作业应做到“五不吊”: 手势指挥不清不吊; 重量不明不吊; 超负荷不吊; 视线不明不吊;

捆绑不牢或重心不明不吊。

17、高空操作人员使用的工具及安装用的零部件,应放入随身佩带的工具袋内,不可随便向下丢掷。

在高空用气割或电焊切割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割下的金属或火花落下伤人。地面操作人员,尽量避免在高空作业的正下方停留或通过,也不得在起重机的吊杆和正在吊装的构件停留或通过。

构件安装后,必须检查连接质量,无误后,才能摘钩或拆除临时固定工具,以防构件掉下伤人。

设置吊装禁区,禁止与吊装作业无关的人员入内。

交底人签字:

交底时间:年月日

接受交底人签字:

上一篇:司法鉴定分析报告下一篇:查亲子鉴定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