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管理论文范文

2024-03-20

资本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企业集团已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形式,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企业集团更具发展潜力。随着企业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集权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集团管理模式的主流。在集权管理模式下,集团的核心企业成为整个集团的投资决策中心,核心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集团产品的最终成本水平。因此,战略性成本管理不仅事关企业集团成本领先战略的实施,也是集团核心企业在集团成本管理方面能够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

一、企业集团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对于什么是战略性成本管理,不同学者的解释略有不同。桑克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工具,是在战略管理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我国夏宽云认为,战略成本管理是在创造企业竞争优势的同时进行的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企业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达到企业有效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笔者认为,企业集团的战略性成本管理包括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对成本问题的考虑:企业集团经营领域的选择;企业集团产品方向的选择。

二、企业集团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

(一)成本效益观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集团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现代企业集团不仅要关注产品生产成本的高低,更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经济效益,为提高经济效益实施成本管理。

(二)成本回避观

成本回避的核心是要求早期避免成本的发生,使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向预防性发展。成本回避观是将成本降低的视野重点转移到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以及采购阶段,实行事前管理。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牢固地树立“成本决定生产”而非“生产决定成本”的思想,充分地考虑市场定位、产品形象,确定合理的产品成本,剔除产品多余功能,消除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无价值作业工作量,从而为产品成本的降低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全面成本管理观

全面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加。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各个方位、各个过程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管理需求,必须相应采取有很强针对性的方法进行操作。

(四)成本的系统观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成本的系统管理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它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中心,强调成本管理的综合性。其二,它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强调整个系统成本管理的动态化。

三、企业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和控制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管理,这对于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企业集团尤为重要。以战略为导向实施资源规划,以预算为基础实施成本控制,以激励约束制度为保证实施成本奖惩,应当是企业集团成本管理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一)企业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

以战略成本为导向实施资源规划,要求企业集团运用战略成本管理理论进行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战略成本预测与战略成本决策、战略成本计划与控制以及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战略成本管理解决的是企业战略层面的成本管理问题,核心工作之一就是以战略为导向制定资源规划。企业集团战略层面的并购重组必须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研究并购战略的投入产出比,准确计算初始并购成本、启动成本和正常运营成本,正确评价初始并购成本、启动成本及正常运营成本间的关系,做好经济效益的综合测算,避免只图并购成本低廉,并购后投入大、产出小的情况发生。

以战略成本为导向实施资源规划,就是要以成本为出发点,完成战略成本计划的编制工作,并据此进行战略成本控制,以达成战略成本管理的目标。战略成本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明确企业资源配置的方向,将企业资源投入到对战略成功至关重要的价值链活动中。以战略成本为导向实施资源规划,所要解决的资源规划问题包括企业的资源规划和业务层的资源规划。

(二)企业集团战略成本管理的控制

1,日常运行层面集团企业成本管理应以预算为基础实施成本控制

从对企业日常运行实施价值管理的角度看,预算所能发挥的作用是非常积极和有效的,它能起到强计划性的作用,因此在日常运行层面集团企业成本管理应以预算为基础实施成本控制。以预算为基础实施成本控制,首先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年度成本预算,作为引导集团各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和全体员工成本行为努力方向的准则。编制科学合理的年度成本预算就是要通过对利益相关者论证集团企业未来成本行为的合理性,进而为集团企业的成本经营活动提供依据,同时为集团企业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标准,也是激励集团企业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的重要动力。

以预算为基础实施成本控制,应确保成本控制标准合理、明确、可度量等并附有相应的奖罚规定。年度成本预算对集团企业所有的活动都要产生影响,它应当与管理者和雇员的价值观相吻合,所确定的目标控制水平除了要与企业的战略成本计划保持一致外,还要注意与各分部和各职能部门成本预算目标的协调一致。例如对集团内单个企业来讲,当销售部门不能销售出更多的产品时,生产部门超出年度计划的生产安排就可能成为一种浪费。为了使集团各企业、各级管理部门和全体员工重视成本预算

2,企业集团战略成本控制

实行战略性成本管理,企业集团应确立“大成本”观,不断搜寻成本源、成本故障与比较成本,加强控制。企业大成本的实质不仅是指商品生产过程中或企业提供劳务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成本,而是指从建造生产商品的工具设施投入开始,到商品销售的货币资金回笼为止,企业所发生的一切耗费以及在资金调度、税收筹划等经济行为过程中所发生的机会成本与比较成本。根据企业集团成本管理的需要,可将“大成本”内容划分如下:

生产成本控制。由于生产成本的依附性和集团的不可控性,该项成本控制由集团下属企业完成。应遵循“目标一责任制与利润中心自主决策”及“集团考核”的原则,集团只抓目标成本的制定与考核工作。目标成本考核应尊重事实,不搞平衡,严格执行,及时纠偏。

工程成本控制。主要指集团内大型设备的购置成本控制、集团内部营业租赁公司租赁成本控制、新上项目建设成本及新产品开发成本控制以及老产品改造、厂房改扩建成本的控制。工程成本控制一是事前控制“成本源”;二是对发生额价值较大的进行重点控制。集团下属企业上项目先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企业集团根据总体规划统筹安排,适时审批。

资金成本控制。企业取得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包括资金占用费、资金筹集费及资金调度节支比较成本,由集团统一管理。一是集团货币资金统一集中开户,按现金支出计划统筹拨款;二是对资金使用实行成本管理,按市场利率计息。

税收成本控制。税收计算和缴纳,原则上由集团统一进行管理,但由于税费实行就地纳税及集团下属企业有可能跨地区经营,给税收成本控制带来一定困难,集团应尽力争取对未跨省界或地区界限的企业实行集中控制(或分片集中)。

资本营运成本控制。资本营运是通过资本流动、组合、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本使用效益的。企业集团资本营运主要包括企业的收购与兼并、企业重组等选择。由于资本营运操作的复杂性,企业集团应建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负责资本经营的日常决策与管理,或针对某项具体资本运作方式,成立临时组织进行操作。资本投入的选择,主要是考虑资本的投向及转向,实现资本的安全及增值效应;低成本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主要价值取向,同时应考虑对兼并与收购资本的预期收益,及对兼并与收购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的比较;企业的重组主要是通过调整企业资本结构,降低企业固定的利息费用,增大企业安全边际,缓解资金供需矛盾。

战略成本管理是为战略管理服务的、面向未来的成本管理。企业未来竞争环境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还缺少研究。今后对这方面的研究会成为一个重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企业集团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企业集团应对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环境影响应予以补偿,如何将环境成本纳入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四、结论

战略成本在企业集团中的作用非同一般,企业只有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要想降低成本,战略成本管理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加强对战略成本管理实施过程中风险防范的研究,将环境成本管理纳入战略成本管理体系,吸收其他学科理论的精华仍是企业集团战略成本管理不断完善的途径,是企业集团战略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资本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中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代表从2002年开始引入经济资本概念,探索经济分配方法,目前已经建立了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得失和问题研究,提出下一阶段改进的方向,一方面为本行经营管理献计献策,另一方面期望对目前正在探索经济资本管理的商业银行提供一些参考,从而提高我国银行业整体风险防范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思考

经济资本是商业银行用于抵偿“非预期损失”的资本数量和借以获取回报的资本性资源占用数量,是目前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普遍使用的一个管理参数。随着《巴塞尔协议》修订以来,建立在“资本至上”基础上的资本约束思想正成为国际银行业新的价值坐标,并推动着风险及价值管理理论和工具取得了革命性进展。21世纪初期,以建行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商业银行越来越广泛的运用经济资本预算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与效益约束机制已成为当今世界和国内主流银行的共同选择。经济资本概念的引入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

一、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机制

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机制是把满足股东回报(价值最大化)的要求和责任通过经济资本配置落实到银行的各级分行、各项产品、部门、客户以及员工等层面,把风险和收益的平衡通过资本的配置和资本回报要求联系起来。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运用以及相应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正有力促进我国银行业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向集约式、内涵式转变。

(一)经济资本将有力的约束银行可承载风险总量

经济资本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算和预测,直接反映银行的风险全貌,通过经济资本的配置能够实现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匹配。以经济资本分配系数为纽带,一方面可以确定在一定资本下,银行可以承载的风险总量,从而控制风险资产规模,避免以前那种不注重风险总量控制,无限扩充资产的粗放经营方式。另一方面,当银行风险资产规模迅速扩张时,经济资本总量接近或超过监管资本时,银行可以根据资本充足率情况及时补充资本金,否则其安全性将在战略上受到威胁。2009年前几个月,国内部分股份银行大量发行可转债就是因为在国家刺激内需的政策导向下,信贷资产扩张太快,不能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而原投资者又不同意发行新股,所以只能通过发行可转债的方法来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

(二)经济资本管理促进银行业务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设定,可以有效的传导商业银行的经营导向,从而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具体来讲,一是促进区域结构调整,根据经济资本回报率和资产质量设定不同区域分行经济资本增长率和经济资本区域调节系数,通过区域间经济资本增量和总量的控制,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信用风险体系健全、资产质量好的地区分行快速发展。二是促进产品结构调整,根据不同产品资产质量、违约概率、损失率、净回报等设定各项产品的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可以有效的控制不同产品的发展速度,从而提升银行产品的价值创造能力。三是促进客户结构调整,根据客户资信情况以及对银行贡献度大小设置经济资本分配折扣系数,从而鼓励经营部门和客户经理多营销优质客户。四是促进收支结构调整,通过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设置促进非利息收入的大力发展。

(三)经济资本管理促进银行不断满足股东回报率要求

如果银行不能产生与风险相匹配的资本回报率将导致股东满意度下降,资本退出,股价下跌,资本回报率对股价的影响就更加明显了。在以前没有进行经济资本配置的时候,商业银行很难通过一个分行创造的利润来计算该行到底为股东创造了多大贡献,因为账面上拨付的营运资金没有反映该分行的风险。经济资本净回报率(RAROC,=风险扣除后的净利润÷分行所占用的经济资本)就是反映商业银行以及其各级分行创造价值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经济资本净回报率计算结果,总行对于RAROC越高的分行可以分配更多的经济资本,或者进行资源倾斜,鼓励这些分行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

(四)经济资本管理促进银行理性定价和营销

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的实施为银行市场营销提供指引,为银行在营销中定价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在实施经济资本预算机制下,银行决策者判断不同业务、产品、客户的市场进退标准是经济资本回报的大小;银行对客户定价是基于满足经济资本回报要求的定价,即某项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在完全成本的基础上加上该业务所占用的经济资本乘以预期的经济资本回报率之和。反之,如果低于该价格,就不能满足资本回报的要求,就是毁灭价值。同时,对于多项产品、多个客户的营销中,银行应保留和发展较大资本回报的业务和产品,否则应予以收缩或退出市场。

二、当前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建行、招行、深发展等在国内较早推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的银行来看,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改进,有助于进一步完善该机制。

(一)基础信息薄弱,导致经济资本计量分配不尽科学

一是目前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准确性不够。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内部评级系统尚在建设之中,即使系统开发完成后,为使系统适于本行自身风险管理实际,还有一个经营数据积累、系统参数调整的过程。因此我国银行大多数采用的计量方法相对是粗线条的、平均意义下的系数法,这也是目前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准确性不够的原因。二是经济资本产品分配系数分类不细。由于我国银行经济资本计量和分配大多数采用标准法,所以在进行产品细化时要受到会计核算和风险预警评级系统产品分类的制约,产品的会计核算及其在风险预警评级系统的分类情况,最终确定了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的细化程度。三是对市场风险经济资本的计量不充分。目前,部分银行市场风险经济资本根据资金交易在险价值VAR的倍数来确定,其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二)经济资本配置方式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银行经济资本配置一般由商业银行总行来完成,各级分行不再对下进行经济资本配置,各级分行对其下级行处的经济资本管理主要通过产品计划来实现,使下级行对总行政策导向理解上存在不同程度误差。例如各个省分行对二级分行都采用贷款规模控制,而并非采用经济资本约束,容易造成贷款投向僵化,不利于结构调整,甚至背离股东回报要求。

(三)基层行不能有效的将经济资本管理融入日常经济管理活动

目前,银行的基层行在经济资本管理中,经济资本分配的政策效应主要通过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影响经济增加值计算结果来体现,经济资本分配系数是以某类产品的平均风险程度为线索的,但由于同一类产品中不同客户、不同地区的风险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实际的贷款营销及定价决策应以每一个客户具体的经营状况分析和判断为依据。由于不同的行业和具体客户的差异较大,基层行缺乏这方面的研究力量,迫切需要具体的指导意见,使以产品为线索的分配系数通过一定的调整过程落实和反映到客户上。

(四)对下级行的考核配套政策方面与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存在冲突

目前,部分商业银行总行、一级分行除了对下级行实现的经济增加值实行综合考核外,还建立了单项考核办法,形成了多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这些办法中个别指标与经济资本管理的要求不一致。如业务部门对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政策连续性的担忧,也可能影响其对贷款营销的态度。

三、完善商业银行经济资本预算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改进经济资本管理流程,强化对预算实施的动态监控

鉴于我国银行目前仍普遍实行以总分行制为主要模式的经营管理体制,总行在经济资本管理上应主要着眼于政策的研究与制定,立足于宏观层面总量分配与控制,而经济资本具体在业务、部门、客户上的分配摆布与调整优化则应充分发挥各级分支行的主观能动性,赋予其在不同业务、部门、客户间调整经济资本的充分权利,减少不必要的上报审批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市场反应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经济资本预算实施的过程管理,充分发挥各业务条线的职能作用,明确部门的经济资本管理职责,建立部门间定期分析研究解决预算实施问题的工作机制,保证经济资本管理“总量控制、结构最优”目标的实现。

(二)完善经济资本宏观管理参数,指导经济资本微观管理参数运用

一方面,应该在坚持方向的基础上,对经济资本管理机制中的有关方法和参数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完善。一是对经济资本管理参数需要动态调整。主要根据宏观形势、行业状况、区域经济、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发展变化定期进行调整和修正。二是提高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准确性。

另一方面,应加强经济资本微观管理参数运用指导。为确保在产品定价和客户盈利性分析等领域经济资本微观管理参数运用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应尽快提出微观领域经济资本分配系数细化的指导意见,包括细化系数的要求和方式等。

(三)加快风险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

一方面,积极推进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以此为基础逐步采用先进的计量方法。要确定和分解经济资本,首先要计算单客户和单笔资产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以及风险敞口等关键指标,因此,商业银行要在努力夯实内部评级基础,加快系统平台的开发和建设,提高风险计量的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要坚持“同步推进、配套建设”的原则,不断完善相关配套管理制度,通过加强对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模型的研究和加强非信贷资产的质量和风险评价体系建设,为充分发挥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在价值管理中的各种作用创造条件。

(四)建立和完善以经济资本分配为基础的RAROC管理体系

经济资本预算管理不能简单理解为建立一套算法或开发一个系统,经济资本的理念和方法必须运用到银行所有业务流程中去,并使之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目前,RAROC已在国际先进银行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其内部各个层面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银行应借鉴其成功经验,逐步建立以经济资本分配为基础、以RAROC指标为纽带,使各种风险紧密联系的统一管理体系。在单笔业务层面上,可用RAROC来衡量一笔业务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为是否开展该笔业务以及如何进行定价提供决策依据。在资产组合层面上,在考虑单笔业务的风险和资产组合效应之后,可依据RAROC衡量资产组合的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及时对RAROC指标呈现明显不利变化趋势的资产组合进行处理,为效益更好的业务腾出空间。在银行总体层面上,可利用RAROC进行目标设定、业务决策、资本配置和绩效考核等。

(五)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对经济资本管理的支持力度

要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资本分配和经济增加值的运作效力,必须实现信息基础质的提升。根据国外先进银行的经验,其经济资本管理一般都有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作支撑,如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内部评级系统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处理银行内部的资本配置问题,还可以对账面收益水平进行调整,得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从而经济资本占用及回报情况。因此,我国银行业下一步应当加紧进行内部评级系统、ERP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尽早进行经营管理信息的有效积累,改变目前信息散乱、整合困难、利用低效的状况。

(六)提高各级分支机构对经济资本预算管理理念的执行效果

经济资本管理机制微观层面的改进方向主要是指在银行的各级分支行、各部门、客户经理个人在经济资本计量、分配运用等方面存在的有待于改进之处,其执行者主要由各级分支行相关人员来承担。为促使经济资本分配系数在不同领域、层面和对象的正确运用,一方面总行必须加强政策指导;另一方面,各级行和各部门应继续加强对经营理念、经营政策、管理方法的宣传和培训,保障总行制定的经济资本管理政策顺畅、无偏传导,使各级经营管理人员能够正确理解政策、准确把握参数、熟练运用方法,在各个经营管理领域中算好帐、做好激励和决策。

参考文献: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新巴塞尔资本协议》,2001年1月版。

[2]陈建梁:《银行业风险评估理论模型与实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彼德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黄奇辅(Chi-fu Huang)等著,宋逢明译:《金融经济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6]Rajiv D.Banker;Robert S.Kaplan;S.Mark Young,《管理会计(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中国建设银行年报》:2004-2008年。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市分行)

资本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文化管理范式,是组织管理领域的一次革命。本文重点分析了文化管理范式产生发展的条件、价值观、原则和方法,强调管理理念应该进行一场从价值观到方法论的系统革新。

[关键词] 文化管理范式管理价值观管理方法论管理系统

文化管理范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吸收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先进最文明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方法,从而在管理过程和效益上实现最优化的一套系统的管理范式。综观目前学术界和业界对于文化管理的探讨,绝大多数还仅仅停留在企业文化学的层次上,更有人直接将文化管理等同于企业文化,造成认识上的混乱和偏差。另外,偏重于方法论而轻视价值观的浮躁风气也在业界盛行。须知作为一种管理范式,一种管理科学,文化管理更偏倚于管理价值观之角度,而非独方法论之范畴。鉴于此,本文试对文化管理范式做一宏观疏理,以期对文化管理学的发展有所助益。

一、文化管理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全球跨文化交流的发展,为文化管理范式勾勒了历史大背景。

世界有条件的国家无不鼓励国内企业向国外拓展,近年来中国也加快了海外投资的步伐。世界经济交流主要以跨国公司为媒介,在优势资源的吸引下,跨文化的经济活动无疑成为了推动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巨大动力。而经济与文化的联动效应,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经济文化活动的面貌,跨文化交流成为国际交流中鲜明的时代特征。面对这一客观变化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不得不改变视角,采取新的管理范式。管理者可以忽视甚至践踏廉价劳动力的人格(比如曾经报道过的一些在华合资独资的日韩企业,其管理人员对中国员工采取罚跪、扇耳光等的野蛮管理方式),但是,他们无法改变当地国的文化。采取野蛮愚蠢的本地管理方法只能让管理者品尝异地文化抗击力的苦涩滋味。因此,正视入住地的文化,尊重本土的行为方式和文化习惯,成了跨国交流与管理的一大课题。

2.市场经济自身运行的规律和文化消费时代的到来,分别是文化管理范式产生和发展的内外动力。

一方面,竞争促使人们改善管理,以赢得市场优势。一种新管理范式的诞生,标志着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管理科学发展的最新结果。迄今为止,管理范式经历了两次革新:从初期的经验管理演变为资本主义生产快速发展时期的科学管理,再从科学管理嬗递到当代世界一体化端倪凸现的文化管理。每一次管理范式的革新都以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是适应市场竞争的产物,反过来又引导和加剧了新的竞争。由此可见,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竞争的条件下,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必然会不断向前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向新的管理范式跃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又是面向“上帝”的经济,谁能满足顾客需要,谁就赢得竞争。产品质量、种类越来越同质化,“上帝”的品位越来越高,个性化需求越来越突出,迫使企业经营者挖掘和塑造自身独特的文化品质,以期赢得顾客。

3.现代发达的通信和网络技术,为文化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系统。

文化管理以三大系统为支撑:生产销售系统、传播沟通系统、学习开发系统。这三大系统的协调运转无不以现代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从某种意义来说,正是上述技术的运用才让文化管理方式得以实现。

二、文化管理的哲学基础

管理范式的革新首先是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革命。一种新的管理范式,必然有系统的理念为其指导,这样才能使管理达到自觉的水平。管理哲学,作为指导组织和个体行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既汲取了时代精神的精华,又包含有个体独特的理解与诠释。它成为组织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东西。当代文化管理范式的这种行而上的意识形态的东西,即我们称之为组织哲学的东西,是存在——人本主义哲学思潮。

存在——人本主义最初作为欧洲兴起的资产阶级用以反对封建神权,把人的主体地位及人的权利、尊严从天上降落人间的思想武器,经哲学家几个世纪以来的不懈努力和科学验证,也成为了当代组织成员向异化其主体地位的资本关系和组织关系提出抗议并维护其权利的武器。换言之,现代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必须意识到,为了整个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理性处理好同社会及其他组织的关系,处理好同本组织员工的关系。资本的本性必须有所收敛和妥协。凌驾于个体之上的组织必须充分考虑其成员的主体地位。用文化管理的手段,削弱社会关系和组织关系强加于劳动者身上的异化,以调动其工作主体性和积极性,产生最大的组织效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组织哲学的核心,是人性观,即如何看待进而如何对待人。而文化管理范式的人性观是“文化人”。文化人的人性观承认人的主体地位与权利,人与人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要看到个体的特质差异,同时也要看到个体自身具有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潜力,但这需要满足一定的物质和组织条件。要接受这样一种“有悖于资本性”的价值观,对狭隘自私的资本拥有者或管理者的确是一场意识上的洗礼,然而非如此不能把握文化管理之精髓。应该说,管理者的“管理人格”与员工的个体人格之间的对立是由社会关系或组织关系所决定的,但这种对立并不必然意味着冲突。文化管理,则是润滑协调两者矛盾的良剂。

三、文化管理的原则

1.组利益与社会利益、成员利益相协调的原则。在资本主义管理发展史上,资本及其代理人的本性决定了在其管理实践中,曾经长期漠视社会、公众及其组织成员利益。但资本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为自己悬挂了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市场竞争的法则唤醒了资本及其代理人的管理伦理和理性良知:谁不顾及社会利益谁就会被社会所抛弃,谁不考虑成员利益谁就得不到良好的生产力。在组织管理中,管理伦理涉及处理上述两类关系。其中,组织成员的利益与管理有效性直接相关。在知识越来越资本化的今天,脑力劳动的比重越来越大。根据心理学原理,智力和创造力的再生产不仅依赖于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还依赖于良好的组织气氛和环境。这表面上意味着组织收益的“额外损失”,但从长远看,却意味着双赢。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也是如此。因此,文化管理必须处理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2.吸取优秀文化成果与坚持自身独特性相统一的原则。文化,不管是从宏观、中观还是微观层面上理解,都意味着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因此,文化管理范式本质上与文明进步息息相关。如果不能吸取优秀文化成果,那就不能算作文化管理范式。优秀的文化成果是全人类共享的,但组织在吸收过程中却不能不结合本组织的特点,使共有的文化折射出自己的特色。不少企业在导入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由于过度依赖技术性和操作性,致使企业文化千篇一律,缺乏独具特色的内涵和表征,这与不能正确领悟和运用共性与个性的辨正关系是有关系的。由内向外统一的组织文化Identity,强调与其他组织有不同的特点。

3.组织发展与组织成员自我发展相促进的原则。文化管理还必须处理好整体与个体的关系问题。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本来是非常明显的:互为前提。但管理者常常站在组织的立场,一味强调组织发展,要求成员奉献于组织,而不愿意将组织成员的发展放在优先地位。这在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占主导的中国组织中,尤其突出。管理者很容易忽视一个基本的道理:没有个体的发展,最终也没有组织的发展。遵循这一原则,就是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而以人为本,又必须以树立正确的人性观为前提。

四、文化管理范式的方法论

文化管理范式的方法论基础已经从“老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发展到“新三论”——协同论、突变论和耗散结构论等自组织系统理论。自组织理论致力于讨论社会组织良性自运行的机制和模式。文化管理涉及组织管理有效运行的三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因此,关于文化管理范式的方法的探讨,也围绕着下述三个系统进行。需要指出的是,三个系统中所运用的方法,都统一于文化管理范式,在这里,只是为了叙述和理解的方便才分开来探讨。

1.生产销售系统的文化管理。毫无疑问,生产销售活动,是一个组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说,一切文化管理活动将围绕它来进行。

在生产销售中,文化管理主要处理人与工作的关系。在文化管理视野中,工作不应该成为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的机械行为。而要让人感受工作的价值和乐趣。要达到这样一种目标,要求管理者尽量采取人文关怀的态度,综合运用美学、心理学和企业文化学的方法,以改善组织成员的身心状态。诸如运用流程再造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的自主性;岗位轮换,减少工作枯乏感;运用美学技术,改善工作环境;塑造理念文化,明确成员的工作价值感等等。

2.传播沟通系统的文化管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组织对内对外都需要运用现代发达的传媒进行充分的传播沟通,以减少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达到管理信息和组织信息的传播沟通及时有效的目的。

在传播沟通系统中,主要处理组织内外社会关系。在这个系统中,运用的方法和技术主要是公共关系和组织形象设计。公共关系的职能是塑造形象和协调关系,让更多的客户和相关公众了解信赖和支持本组织。组织形象设计,吸取现代发达的工艺和传媒技术,让组织成员和外部公众对组织的特点和优势产生强烈的本体认同感。

3.学习开发系统的文化管理。在整个组织的资源构成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核心要素,无疑是人。因此,文化管理的核心也是关于组织成员的自主发展和成长过程。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比得·圣吉先生曾经指出:“发挥人们的创造力现在已经成为管理努力的重心。”

文化人的发展,经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这五项修炼,运用组织学习和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来实现。

上述文化管理的三个系统,是紧密相关的整体,如果用人体来做比喻,生产销售系统是人的胃,传播沟通是人的神经,而学习开发系统则是血管。没有胃,人体便没有能量,没有神经,人就无法活动并适应环境,而没有血管,人体就无法进行新陈代谢。因此,进行文化管理时,我们一再强调要系统的吸取和运用当代一切涉及管理的科学研究成果,诸如美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组织形象学等领域的知识,并将其贯彻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如此,方能体现文化管理之精神。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资本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提 要]运用CSS2013数据,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分析框架,探讨社会资本对居民环境关心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正向影响环境关心,社会参与负向影响环境感知,正向影响环保意愿。社会资本增强环保意愿的机制在于,社会信任可以增强环保意愿的自发性,社会规范则能增强环保意愿的互惠性,而社会参与会提高环保意愿的层次性。文化理性和行为价值会共同驱动居民的环保意愿,并对环境保护行为产生推动作用。培植和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升居民环境关心水平,从而推进公众环保行为。

[关键词]社会资本;环境关心;公众参与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实现了持续近40年的高速增长,但我国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限制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环境污染防治作为我国三大攻坚战之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也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和改善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守护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创造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议题。

保护环境需要公众参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环境关心能指导更能动的环境行为。环保意识较强的人将具有较多的环保行为,反之,环保意识较弱的人环保行为较少。因此,我国环境问题的缓解和环境保护的推动,需要更多的居民环境关心,从而带动更多的居民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促进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一种无形资源形式,以社会关系中的信任、规范和网络为载体,从人与人之间和社会结构中衍生出来的一种价值资源[1]。社会资本具有累积效应,它的动态性既表现在任何社会关系都是持续不断的人际互动过程,还反映在它的效应具有很强的延续性[2]。社会资本会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农民环保投资意愿、环境政策、环境治理绩效等产生重要影响[3][4][5][6]。社会资本对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公眾参与具有推动作用。那么,社会资本影响居民环境保护行为的机制是什么?社会资本是否是通过影响环境关心,来推动公众环保行为?换言之,居民环境关心除了受到个人的经济与社会特征影响外,是否也会受到社会资本变量的影响?因此,环境关心作为意识层面的表征,需要探讨社会资本对环境关心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制。

二、文献回顾与述评

(一)社会资本影响环境关心

当前学术界对社会资本与环境关心的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环境关心的影响因素与测量模型研究。尽管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公众的环境关心进行了研究,并没有对环境关心概念给出明确统一的界定。只在研究过程中采用操作性定义。环境关心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构成性概念,研究者对环境关心的测量极具复杂性。依据西方学者的研究假设,结合中国的国情,洪大用,卢春天,范叶超等建构了中国版的环境关心测量模型,从个人的经济与社会特征层面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探讨了性别、年龄、收入、教育水平、居住地、价值观与信仰、产业结构、居住地污染程度等层面对环境关心的影响[7][8]。这些文献对环境关心的测量奠定了基础,CSS2013的环境关心测量正是遵循这些理论模型建立的测量指标,数据收集具有科学性。

二是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探讨环保行为、环境治理绩效、农村环境保护等议题。现有的社会资本对居民环保意愿的研究文献,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旅游者、农民和城市居民等群体的实证分析[9][10]。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旅游者、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环保意愿有增强作用。社会资本有利于推动环境政策的执行与完善。良好的社会资本状况可以提高环境治理的绩效。社会资本在农村环境治理中通过规范机制、信任机制和关系网络机制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资本是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11]。这些研究结论中,不乏运用帕特南的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框架,比如颜廷武和韩洪云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研究社会资本影响环境关心的路径及作用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有力的理论框架。

韩洪云,颜廷武等学者已经论证,社会资本中的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对提高居民的环保意愿有促进作用。仅仅局限于运用社会资本解释环境关心中的环境行为或环保意愿维度,从环境关心的环境感知和环境认知维度的实证研究很少。并且,在社会资本对居民环境关心影响实证研究中,缺乏全国层面的权威抽样数据分析。社会资本如何影响环境关心的分析不多,仍具有较大的探索和研究空间。

(二)环境关心与社会资本的测量

1.环境关心的量化

环境关心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构成性概念,对环境关心的测量极具复杂性。根据学者们对环境关心概念的界定,本研究认为环境关心是指人们对环境状况、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以及个人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而做出贡献的意愿程度。这个概念主要包含心理感知和行为意愿两个层面,在概念操作化中具体表述为环境感知和环保意愿。

在CSS2013问卷中,对环境感知维度的考量,具体操作化为2个问题。问题一:“您觉得当前社会的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如何”。问题二:“和其他国家相比,您觉得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实力如何?”。

在CSS2013问卷中,对环保意愿维度的测量,主要量化了受访者对环保行为的看法和认同程度。具体探索我国居民如何看待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主动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状况;自身的环保行为受周围人的影响程度多大;环保行为与政府和自身的关系程度;对环保问题的主观评价能力水平;政府的环保意见采纳评估。这些问题提供的答案分为四个梯度的符合程度,完全符合赋值为1,完全不符合赋值为4。赋值越高表明受访者的环保意愿越强。

2.社会资本的量化

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的另一种资本形式。前三种资本形式具有很强的私有性,而社会资本寄身于个体或组织的社会网络结构中,具有很大的公共性和集体性[12]。本研究拟采用的社会资本的概念:社会资本指存在于社会结构之中的社会主体(包括组织和个人)间紧密联系的社会关系的状态与特征,其核心表现形式有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参与。

在社会资本的量化上,不同的学者会根据自己的选题,着重测量社会资本的某一维度或某些维度。帕特南和福山侧重于社会网络和组织,Hall既测量客观的社会网络和组织,也测量主观的道德规范[13]。张文宏测量了社会网络、社会地位和社会信任[14]。这些学者的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为社会资本的测量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帕特南、韩洪云和颜廷武的测量方法,本研究社会资本量化了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参与维度,其中社会信任包括特殊信任、制度信任和普遍信任的测量。在CSS2013问卷中,普遍信任测量的是受访者对教师、医生和陌生人的信任程度;特殊信任层面通过受访者自主评价对亲戚朋友、邻居的信任程度来进行测量;制度信任则测量了对警察、法官、党政领导干部及党政机关办事人员的信任程度。社会信任的答案选项分为四个梯度的信任水平,完全不信任赋值为1,依次赋值,完全信任赋值为4。赋值越高表明受访者针对该群体的信任水平越高。

社会规范状况主要测量了对互助和公平两个互惠规范的同意程度,问题操作化为,“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乐于助人的”,“大多数人都尽可能公平地对待别人”,这些问题提供的答案分为四个梯度的同意程度,非常不同意赋值为1,依次赋值,非常同意赋值为4。赋值越高表明受访者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度越高。

为了便于形成政策导向建议,社会参与主要测量了受访者的意见反映状况,是否参与过“给报刊、电台等写信反映意见”“向政府部门反映意见”。

三、研究问题与假设

只要人们开始管理自然资源,就难以避免卷入集体行为中。Jules Pretty等运用类型学的方法,说明公共资源管理组织通过社会资本的信任、互惠规范和网络推动自主合作,提高效率,逐步实现反应性依赖到独立意識,再到相互依存意识三阶段的过程[15]。社会资本在维持环境资源管理社团的生命周期、管理效果等方面有显著作用。社会资本有利于居民更好地利用公共资源,推动自觉的环境资源保护合作行为,为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正向促进作用。一是社会信任增强居民环保意愿的自发性。高信任水平,传播相似的主观思维判断。特殊信任越高的居民,一旦在亲缘关系和朋辈关系中接触到有关环保的意愿和行为,很容易自发形成自己的环境保护意愿。亲人与朋友之间的情感认同和相互信任,更有利于环保意愿的产生和强化[16]。制度信任水平高的居民,更容易接受环保法规、政策执行和环保标语等的号召力和约束力,自发地产生相应水平的环境保护意愿。普遍信任高,合作谈判成本低,更有利于参与者萌生合作环保的意愿,为环保合作行为提供了重要驱动因素。

二是社会规范增强居民环保意愿的互惠性。互惠的社会规范有助于建构个体的公平、互助型行动意向与行为模式,缓解集体行动的困境,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是一个具有“利他主义”的集体行动。互惠的社会规范可以指引居民把自我利益和公共利益结合起来,增强其环保意愿的互惠性取向。互惠的环保意愿,有助于居民加入到普惠的环保组织和环保行为中去。互惠是环境保护行为和环保社会组织的核心。对互惠规范认可程度高的居民,其环保意愿的互惠性取向更高,在集体性环保行为的执行性方面表现更为积极。

三是社会参与提高居民环保意愿的层次性。社会参与是环境保护行为形式与内涵的传播载体。在传播与分享过程中,具有公共性和集体性的信息之间产生着交互碰撞。通过社会参与促进信息流动和个体间的互动,不仅能够有效约束个体在集体行动中的机会主义和“搭便车”现象,还能在集体行动中让成员产生“从众心理”。居民环境认知的层次和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居民环保意愿的层次。信息和理性驱动个体在社会参与中形成价值内化和动态团结的特征。价值内化与动态团结,使得居民的环保意愿层次不断提高。在参与中,个体对环境问题的认知不断深化,环保行为的内容与策略不断更新,环保意愿的层次不断提升,有利于其环保行为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培植和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升居民环境关心水平,从而推进公众环保行为。

基于以上讨论,可以进行如下假设:

H1:社会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17],可以降低个体之间的交易成本,有利于推动互助共赢行为。假设社会信任水平越高,居民的环境感知乐观度越高,环保意愿越强。

H2:社会规范能够提高居民行为的可预测性和自控力。假设社会规范认同水平越高,居民的环境感知乐观度越高,环保意愿越强。

H3:社会网络可以增加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了互惠规范,从而约束和减少居民在集体行为中的机会主义和“搭便车”心理。假设居民社会参与频度和效度越高,则居民的环境感知乐观度越高,环保意愿越强。

四、数据与研究设计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简称CSS)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05年发起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型连续性抽样调查项目。该调查采用概率抽样的入户访问方式,调查区域覆盖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3年的CSS问卷主要包含A-G七个部分的测量,包含了我国受访居民就业、家庭、态度等方方面面的信息,数据研究价值很高。其中,A部分调查了受访者的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地位和居住地等信息,E部分包含受访者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意愿表达,F部分对受访者的社会资本维度中社会规范和社会信任的状况进行了测量,并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做了主观评价,G部分则量化了受访者对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个人感知,并调查了受访者的社会参与状况。故而,CSS2013数据非常适用于研究社会资本对居民环境关心影响机制,对题项进行筛选和剔除后,所用的问卷包含3个量表,分别是人口学统计量表、环境关心情况量表、社会资本情况量表。

(一)数据整理

CSS2013數据初始样本为10206个,在保留考察变量及剔除其漏答、错答等选项后,最终形成了有效样本9541个,涵盖27个变量。其中居民社会资本量表包含13个变量,环境关心量表包含8个变量,人口学统计量表包含6个变量。

对筛选后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测量,以确保环境关心量表、社会资本量表以及总量表有意义,测量指标与主题相匹配,这是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居民环境关心影响的前提条件。

1.信度

经测量,筛选后的2013年CSS问卷中,环境关心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36,社会资本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45,总量表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788,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0.7,而且总量表的系数接近于0.8,可见调查问卷的内在一致性良好,可用于数据研究(见表1)。

2.效度

经测量,在环境关心量表的效度分析结果中,KMO的值为0.822大于0.6,证明量表原始数据很适合做因子分析。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旋转成分矩阵可以看出,原始的8个变量可以分为2个类别,即降维成2个公因子。根据变量的具体内容,可以将这2个公因子作相应的类别命名。成份1为环保意愿因子,成份2为环境感知因子,成份1和成份2共同测量了居民环境关心的状况(见表2和表3)。

在社会资本量表的效度分析结果中,KMO的值为0.726大于0.6,量表原始数据很适合做因子分析。

根据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的旋转成分矩阵可以看出,原始的13个变量可以分为5个类别,即降维成5个公因子。根据变量的具体内容,可以将这5个公因子作相应的类别命名。成份1为制度信任因子,成份2为普遍信任因子,成份3为社会规范因子,成份4为特殊信任因子,成份5为社会参与因子。这5个因子共同测量了居民社会资本的状况(见表4和表5),其中成份1、成份2和成份4共同测量了社会信任维度的状况。

综上所述,经筛选后形成的新的2013年CSS数据证明其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所有的题项都指向环境关心和社会资本两个主题,内部一致性良好,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问卷的内容结构也比较好,问卷结构与测值之间的对应程度较高。该数据非常适用于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居民环境关心的影响。

(二)模型的建立

社会资本对居民环境关心的直接影响与作用,采用的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进行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是指含有多个解释变量的线性回归模型,用于揭示被解释变量与其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其数学模型为:y=β0+β1x1+β2x2+?撰+βpxp+?着

估计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未知参数β0,β1,…,βp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核心任务之一。由于环境关心会受到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变量的影响,在社会资本影响环境关心的模型中,控制了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变量。

五、结果与分析

(一)居民对环境的关心程度较高

从表6可知,在9541个有效样本中,环保意愿和环境感知水平的均值都大于2.5,这表明受访者的环境关心水平皆处于中上水平。

从环境感知维度看,受访者主要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和生态环境实力进行主观评价,以测量其对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程度及生态环境实力的感知状况。从表6展示的均值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处于比较安全的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环境实力处于中上等水平,即居民对环境感知的总体评价相对比较乐观。

从环保意愿维度看,大部分的受访者不认为发展经济比环保重要,在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上,我国居民的态度比较理性,公众的环境保护行为具有较大的自觉性。同时,大部分受访者不认为环保是政府的责任,赞同环保与自己存在较大关系,居民环境保护的主动性比较强,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和意识取向。

然而,在评论环保问题时,居民所表现的对环保问题的主观判断评价自信心不足,这表明,受访者的环境科学知识储备不足。环保知识储备不足导致居民发表环保观点和评论时的底气不足。同时,在向政府表达环保想法的过程中,居民认为政府的采纳工作不高,反馈态度不够积极。这很容易降低居民参与环境治理和环保政策执行的积极性。因此,在调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工作中,对公众环保意见及建议开展积极的采纳工作和正向反馈的态度,对于提高公众参与,增强自主环保意愿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关注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观能动性方面,数据显示均值相对较低,居民自主关注环保问题的主观能动性仍需要提高。

(二)社会资本积累较好

从表7可知,在社会规范维度中,均值都大于2.5,在3左右分布,即大部分的居民比较同意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乐于助人、公平待人的,对互助和公平这两个互惠规范的认同度比较高。

在社会信任维度中,特殊信任和制度信任的均值都在3以上,说明大部分受访者对亲戚朋友、邻居、警察、党政领导干部等群体的信任程度处于比较信任的水平,其中对法官的信任程度最高。相对而言,普遍信任测量的水平则不太稳定,受访者对医生、教师等信任程度较高,对陌生人的信任程度很低,处于不太信任的水平。可能对大多数人而言,信誉的规范作用尚未形成足够的个体间的信任基础,面对陌生人,大部分人还是以戒备心理待之。

在社会参与维度中,从均值显示结果来看,对大部分的受访者而言,其与政治、生活相关的社会参与度不高,均值不到0.1。可见,居民的社会参与积极性不高,向报刊、电台、政府等渠道反映意见的频率不高。

从均值来看,居民的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的积累状况良好,而社会参与的积累情况有待提升。社会信任中特殊信任和制度信任的高水平积累,预示着居民在特殊关系网络和制度中容易产生较大的依赖心理,是其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来源,也是其获取环境知识,提升环境关心水平的重要来源。

(三)社会资本对环境关心的影響

1.社会资本与环境感知

表8为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结果。从5个解释变量的标准系数大小来看,它们对环境感知的得分贡献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制度信任>社会规范>普遍信任>特殊信任>社会参与。

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参与对居民环境感知的状况都存在一定的贡献度,良好的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状况可以提高居民对我国和周边环境状况感知的评价水平,而社会参与会削弱居民对环境感知的乐观心态。在提升居民环境感知水平中,制度信任和社会规范的推动作用明显。

2.社会资本与环保意愿

在表9模型中,社会参与在涵盖所有社会资本变量的模型中被剔除了。从4个解释变量的标准系数大小来看,它们对环保意愿的得分贡献度由大到小分别为,社会规范最大,其次是制度信任,然后是普遍信任,最后为特殊信任。

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对居民环保意愿的状况都存在一定的贡献度,良好的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状况可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愿。相比于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发挥着更好的促进居民环保意愿的作用。

六、总结与讨论

我国居民的环保意愿和环境感知水平状况良好,环境关心水平呈提升态势。环保行为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可能性。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和社会参与对居民环境感知的状况都存在一定的贡献度,它们对环境感知的得分贡献度由大到小分别为:制度信任>社会规范>普遍信任>特殊信任>社会参与。良好的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状况可以提高居民对我国和周边环境状况感知的评价水平,而社会参与会削弱居民对环境感知的乐观心态。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对居民环保意愿的状况都存在一定的贡献度,它们对环保意愿的得分贡献度由大到小分别为:社会规范>制度信任>普遍信任>特殊信任。良好的社会信任和社会规范状况可以增强居民的环保意愿。

社会资本优化环境感知的路径在于,丰厚的社会资本有助于构建安全和睦的邻里社区,维持宜居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健康与幸福。生活在社会资本高、安全和睦的社区环境中的居民对国家和周边环境的感知评价相对应地处于较高水平。丰厚社会资本的地区,居民的健康和幸福水平相对较高。这一健康和幸福的状态,有利于居民对周边的环境感知做出一个积极正向的评价。

社会资本增强环保意愿的机制在于,社会信任可以增强环保意愿的自发性,社会规范则能增强环保意愿的互惠性,而社会参与会提高环保意愿的层次性。社会资本通过影响环保意愿的自发性、互惠性和层次性,改善居民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参与环保行为的主观能动性,使得环保行为的目的和益处得以实现。综上,培植社会资本,有助于推动公众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娄缤元,夏建中.从个人到社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取向的转变[J].新视野,2013,(5).

[2]边燕杰.论社会资本的累积效应[J].学术界,2018,(5).

[3]韩洪云等.社会资本对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

[4]颜廷武等.社会资本对农民环保投资意愿的影响分析——来自湖北农村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1).

[5]刘晓峰.社会资本对中国环境治理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

[6]虞慧怡等.社会资本对环境政策的影响研究进展[J].软科学,2016,(1).

[7]洪大用,卢春天.公众环境关心的多层分析——基于中国CGSS2003的数据应用[J].社会学研究,2011,(6).

[8]范叶超,洪大用.差别暴露、差别职业和差别体验——中国城乡居民环境关心差异的实证分析[J].社会,2015,(3).

[9]郝文斌,张会来.社会资本对大学生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

[10]李秋成,周玲强.社会资本对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4,(9).

[11]张俊哲,王春荣.论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创新[J].社会科学战线,2012,(3).

[12](美)罗伯特·帕特南,刘波等译.独自打保龄——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M].刘波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13]卢春龙.西方政治学视野中的社会资本理论[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5).

[14]张文宏,于宜民.社会网络、社会地位、社会信任对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15]Jules Pretty ,Hugh Ward.Social Capital and the Environment[J].World Development,2001,29(2).

[16]Feng Hao&Jay L. Michaels, Shannon Elizabeth Bell. Social Capital’s Influence on Environmental Concern in China: An Analysis of the 2010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J].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2019,(1).

[17](美)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刘 斌]

资本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个人资本社会化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成度非常低,个人资本社会化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这就要结合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基金运作水平和基金收益,在资本市场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投资工具和投资渠道,从而有效促进我国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

关键词:个人资本社会化 资本市场 机构投资者

个人资本社会化,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居民所拥有的个人资本,通过与其他各种形式资本的联合,以产权或股权形式表现出来的由社会共同占有使用的资本转化过程,从而使个人资本具有了社会资本的属性。个人资本的社会化与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的收入水平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闲置资金也逐渐增多,现代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又为居民手中的闲置资本社会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国有资本产权重组,大量集体经济的存在以及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条件下,个人资本可以通过股份制形式或其它产权资本的形式实现与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私人资本、其他个人资本以及外国资本的资本联合,不仅使个人资本的占有使用社会化,而且使个人资本的收益分配方式社会化。居民个人可凭借个人资本的股权享受资本经营的收益,从而扩大收入来源,共享经济改革发展的成果。

个人资本,可分为个人(家庭)生活资本和投资资本。个人生活资本指个人拥有的主要满足家庭生活的住房、教育、养老等基本生活需要的资本;投资资本指家庭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之后,追求于股票、债券、基金、外汇等投资需求,以获取资本回报、实现资本增值的资本。可见,个人资本社会化,主要指的是个人投资资本的社会化,是居民将个人闲置资本通过不同投资方式实现的投资及收益的社会化。

一、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的社会效应

资本社会化会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其作用体现在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它可以推动产权制度的变革,促进经济民主和社会民主发展。个人资本的社会化,使个人资本与其他形式资本通过股份制加以联合,对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乃至对于居民个人都有重要影响。

对企业来讲,个人资本社会化扩大了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说来,我国企业直接融资水平比较低,大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多依靠银行债务间接融资,而间接融资为负债管理和金融风险控制带来一定难度。股份制的发展,不仅可以规避这种金融风险,而且可以通过各类金融工具如证券投资基金、货币投资基金、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使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发展规模扩大,资金来源多元化。

对居民个人而言,个人资本社会化有利于拓展居民个人投资渠道,提高个人资本利用效率,提高家庭收入。居民将个人资本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资本投资,与其它社会资本——企业资本、人力资本等结合,通过社会化方式促进资本流动,获得价值增值。居民正是在个人资本社会化运动中享受经济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成果,作为个人资本的所有者,成为社会财富分配的受益人,并在财富分配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富裕起来。

个人资本社会化促进了个人与企业的投融资渠道,进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资本流动离不开资本市场,个人资本要获得股权、债权、外汇或其它收益,必将促进各类金融工具的产生发展。传统上,人们把银行储蓄作为个人资本社会化的金融工具,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投资理念的改变,单纯银行利息的收益已远不能满足居民需求,人们更加关注的是如何使自己的资本获得最大化的收益。证券公司、银行、信托服务、投资基金、股票、债券、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形成和发展,成为个人资本与企业资本及其它社会资本联合的桥梁,也成为个人资本社会化的主要方式。

可以看出,个人资本社会化的实质就是要改变个人资本的管理方式,通过参与社会资本的投资,使之成为提高居民家庭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种理财方式。银行储蓄、各类投资基金等为居民个人理财提供了理财服务的有效的金融工具,而证券市场则是居民实现财富增长的又一主要通道。个人资本经由资本市场获得了资本社会化之后的收益分配,正是对个人理财的一种回报。

二、我国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受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程度非常低,个人资本社会化的进程也非常缓慢。根据央行的统计,2006年10月底,我国居民个人储蓄已达15.8万亿元,巨额个人储蓄存款一方面说明人们的收入水平较以往已有大幅度提高,另一方面却表明人们投资消费结构失衡,仅将稳定安全的银行储蓄作为唯一的投资渠道。同时在资本市场,由于宏观调控紧缩,许多大型企业力争通过上市实现直接融资,而众多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只有依靠自有资金发展,贷款间接融资的规模渐趋减小又使储蓄存款盈利能力低下。这样,一边是居民个人资本不断沉积,一边是企业发展资金缺乏。金融资产分配失衡状态,正表明我国居民个人资本缺乏投资渠道,人们收入来源单一,我国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

(一)我国居民传统储蓄情结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受传统观念影响,我国居民大都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即使在收入水平提高情况下,人们也宁愿将多余的钱存入银行,认为这样不仅存取款自由,而且通过银行管理资金稳定可靠,还可以获取一些利息收入。尽管中央银行已8次降息甚至对储蓄存款利息征收利息税,广大居民依旧追求一种“稳扎稳打”的投资心态,认为通过储蓄可实现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不至于象股市、汇市那样冒险。而且,随着物价水平、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广大居民认为更有必要省吃俭用而不去追随什么时尚消费。这样使得储蓄转化为个人资本的沉积,谈不上将其社会化的追求。

(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对福利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教育体制等改革,使人们对于未来的考虑多起来,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增强,认为不可预知的生活风险增加。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公布第三季度居民储蓄意愿的调查显示,居民储蓄目的是要保持稳定,人们要攒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和预防意外。这一结果也表明,居民实际也想分流自己的储蓄,但面对孩子上学、养老、股市低迷等众多因素及多项制度改革,人们不敢去投资逐利,而是把银行视为“保险箱”,以备未来不确定风险支出之

用。因此,要改变我国居民投资理财观念,鼓励居民将个人资本形成社会资本,只有依靠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才能解决。

(三)资本市场不发达,人们缺乏可靠有效的投资渠道。居民储蓄水平高但资本社会化程度却偏低,这与资本市场的不发达有直接关联。央行8次降息的初衷就是要降低集中于储蓄的个人金融资产,促进居民增加其它渠道的投资和消费。实际上,在收入普遍增长、个人资产日益膨胀、银行利率低下、物价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多数居民会更加关注个人资产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希望能够寻求到低风险、高收益的渠道进行资本的保值增值。这种强烈的投资理财需求要求将个人资本社会化。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人们缺乏更多有效可靠的投资渠道,导致人们只有将不断增长的收入以货币形式存入银行,影响了个人资本的社会化。资本市场对个人资本社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备,资本结构和治理结构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内部人”控制、一股独大等现象表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加上证券市场法律监督力度不强,极易造成对中小股东的权益侵害。债券市场不发达,国债虽因其利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且免征利息税而备受广大居民欢迎,但发行量太少,收益水平较低,难以成为一般居民的投资渠道。随着人民币升值并不断在外汇市场连创新高,为居民提供有效的投资渠道,而多数居民是工薪阶层和农村百姓,处于内地的居民难以享受外汇收益,甚至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将促使居民把人民币作为存款币种,从而抑制了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的速度。

2、资本市场信用体制不健全。在证券市场,大部分企业信息披露不够充分和及时,融资者和投资者之间信息在许多方面不对称。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使许多公司在资本市场披露虚假信息欺骗众多投资者,制造假账隐瞒经营状态,一些企业存在大量不良贷款,有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市圈钱。这些因素使许多公司信用缺失,不得不把储蓄作为安全稳妥的投资渠道。

3、机构投资者发展滞后。机构投资者,包括保险公司,信托机构、证券投资基金、共同基金、货币基金等,这些机构把汇集起来的众多社会闲散资金在资本市场以股权或债权形式投资于债券、股票、房地产等项目来获取收益。就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发展状况看,证券公司的收益与股市交易是否活跃有直接关联,前几年股市呈下跌趋势,股民难以实现收益目标;保险公司主要提供的是投资者未来的保险作用,其附加个人理财服务才促使一部分个人资本社会化;货币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的短期有价证券,关注的是短期理财服务。而且,各机构投资者尚处于起步阶段,机构规模小,资金数量小,为其投资决策和投资组合造成一定难度。同时,股市发展状况又决定了各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状况。就各个投资机构推出的金融产品而言,虽然推出的理财服务产品可以说是灿烂若星河,但广大居民只能通过银行中介和代理人了解有关投资机构和有关金融产品的信息,难以与机构投资者直接联系,面对金融市场,在选择金融产品也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机构投资者作为专业理财投资机构,在其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管理人才较为缺乏,其推出的金融产品大多难以关注到广大个人投资者具体理财需求,也就难以做到为居民个人“量体裁衣”。这些也制约了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的途径。

综上所述,因为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资本市场信用体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机构投资者发展滞后,使广大居民投资渠道匮乏,无法在资本市场通过将个人资本社会化的方式实现个人理财,也就难以享受经济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我国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的实现条件

我国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存在的障碍因素影响了居民的投资和消费。经济发展要靠投资,在现阶段,就是要充分利用银行储蓄存款,促使个人资本的有效利用,在流动中得到增值。由此,要结合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资本市场发展,借助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为我国居民提供有效投资渠道,为个人资本社会化建立有效的外部市场条件。

(一)改革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GDP水平以近10%的速度增长,但公共福利与国民个体收益却非常滞后。要改变居民的消费投资观念,就要通过改革福利制度,提高劳动者个体收入,使老百姓在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减少支出,减少居民在今后基本生活方面的“风险”储蓄,从而能以轻松的姿态增加其消费倾向和投资愿望。因此,就要从宏观政策上对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加强社会保障功能,服务于经济建设。

(二)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证券市场秩序。证券市场是上市公司主要融资渠道,通过减持国有股,改革股权分置现象,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形成良好的信誉机制来防止大股东对市场的操纵。要加强对中小股东的保护,中小股东因为信息不完备,资金量小,自我保护的能力弱,在一些非正常交易影响下最易受到伤害。规范证券市场秩序,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并保证其有效实施来保护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够吸引更多投资者,使个人资本得以社会化,实现个人资本的价值增值。

(三)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参与投资者多是个人,承担风险的能力弱,容易“跟风”,也影响市场稳定,这就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在目前的投资机构中,投资基金成为实现个人资本社会化首选方式,国外和我国基金发展经验也表明,基金是最好的机构投资者。基金汇集了社会闲散资金进行投资,不仅扩大了企业融资渠道,改善公司资本结构,而且可以在证券市场发挥基金股权作用,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制约不规范交易,有助于保护各类中小投资者。因此,基金的设立与发展,有助于壮大机构投资者队伍,吸引个人投资者实现资本转移,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

(四)积极发展投资工具,引导民间投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家经济发展,人们的积蓄逐渐增多,期望进行投资,实现保值增值,但目前的投资渠道还是比较少。与其它机构投资者相比较而言,基金可以分散风险,具有专家理财优势,基金经理会根据不同客户需求,根据客户不同的财务状况进行储蓄、货币、股票、债券等不同投资组合,使个人资本收益得以最大化。而且,基金还会根据市场变化在系统内实施基金转换,以更好地把握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所以,提供和培养基金专业人才,提高基金运作水平和基金收益,从而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投资工具,促进个人资本社会化。

(五)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指的是原始收益人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未来有稳定现金收入的资产集中起来形成资产池,并交由专业操作资产证券化的机构(证券发行人),将其转化为可在金融市场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此完成融通资金的过程。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其它抵押贷款(如汽车消费贷款、学生贷款)、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具有收费性质的路桥设施、水电气的供应)等缺乏流动性,但可以产生稳定现金收入的资产,都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相对于股票、证券投资基金等金融工具,资产证券化具有预见性,收益稳定,信用度高;它促进了资产流动性,对企业来说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对银行来说可化解不良贷款,对投资者(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来说,证券发行人可根据不同需要设计不同证券化产品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通过资产证券化可丰富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多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渠道。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金融证券业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有效地促进居民个人资本社会化。

本文作者:

李晓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 

院硕士研究生

田广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 

院教授、副院长、研究生  

导师

责任编辑:姚开建

上一篇:资本利得税论文下一篇:资本成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