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设计专业毕业总结范文

2023-07-19

平面设计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1篇

广州市番禺创新科技园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对于华南地区写字楼来说,暖通专业主要考虑空调和通风。文章从房地产专业设计管理人员的角度总结了暖通专业在各设计阶段的重点工作并梳理了暖通专业与其他各部门的业务关系,对于立志于该行业的技术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可作为其他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

【关 键 词】房地产 暖通 设计管理

作为房地产公司设计管理人员,在设计管理时,我个人觉得应抓住设计各阶段的重点,理清设计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暖通专业设计管理可以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含扩初)、施工图设计、设计变更以及竣工图这条主线考虑,在这里就华南地区商业地产中关于暖通专业设计管理重点内容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和同行业人员进行交流,如有欠妥,欢迎“拍砖”。

华南商业地产在暖通设计上有其区别于全国其他地方的特点,它的暖通专业设计大部分只要求夏天制冷,部分高档物业有可能需要冬天制热,这样它的空调负荷选择以满足夏天制冷的设计参数为准,而放宽对冬天的要求。

作为设备专业的一个分项专业,暖通专业设计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各设计阶段的重点内容

1、方案设计阶段

根据建筑的类型、建筑的档次、建筑地点以及建筑物是对外租赁还是销售来确定该建筑所适用的空调形式,这是该阶段的主要内容。

对于目前中小规模写字楼来说,有预留空调主机位给客户自己安装空调和配套安装空调二种方式,二种方式各有特点:前一种方式灵活,便于客户根据自己的装修和布局进行空调布置;后一种方式对于租户来说减少了初投资,对创业型公司客户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由于写字楼客户众多,各自需独立控制、分开计量,另一方面也是从为了节约能源角度考虑,这种建筑应尽量采用VRV中央空调或者风管机、天花机等分散布置式空调,对于建筑外立面有特殊要求且建筑高度适宜的情况下可采取小型风冷模块式空调机组。

对于商场、酒店、高档/高层写字楼等建筑的空调形式需另行考虑。

2、初步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从使用的角度去审查图纸是否符合要求。

这个阶段主要审查设计院的初步图纸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中甲方的主要要求,着重注意空调主机摆放位置、外墙百叶位置、冷媒或冷冻/冷凝水主管垂直和水平走向、新风/排风系统划分和走向。

3、施工图设计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从施工的角度去审查图纸是否符合要求。

1 / 3

在设计管理和施工管理分开的项目中,设计管理工程师审查后,图纸转移到施工管理工程师,由施工管理人员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召开施工图会审。

这个阶段重点在于审查施工工艺、专业配合、特殊要求等问题。

二、暖通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关系

从施工工艺及实际使用上看,跟暖通相关的专业主要有建筑、装修、电气、给排水专业,其中暖通给电气、给排水专业提要求,装修专业给暖通提要求,暖通与建筑互相提要求。

在设计当中,暖通与建筑主要在空调主机位置、百叶位置、地下室层高问题上要进行协调,在不影响使用的情况下要协调解决立面外观、使用率、成本等问题;暖通与装修经常存在层高和造型的问题需要协调,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遵循装修先设计暖通再设计的顺序,建议装修在层高较小的空间尽量少做复杂的造型,以降低暖通施工的难度;而在施工过程中,暖通与装修的施工顺序却要颠倒过来,要暖通先行施工完吊顶内的工作然后装修再进行封板作业,这里经常发生工期冲突。

在初步设计阶段,暖通需要与电气专业、给排水专业综合审图,需要注意电气专业对暖通专业的用电点和给排水专业对暖通专业用水、排水点是否有遗漏。

三、暖通专业与营销的关系

设计管理与营销的关系,我的理解是“营销是设计的客户”,营销提出“产品”要求,设计通过评估后生产符合要求的“产品”。在方案前期,营销部门应该通过市场调研确定是否配置空调、配置什么档次的空调?设计管理人员从专业角度考虑该种建筑配置何种类型空调形式?设计需要服务于营销,营销需要给设计定位。

四、暖通专业与物业管理的关系

由于物业建设完成后需要交由物业管理公司进行打理,从物业管理角度提出的设计参考意见是设计方案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日后的管理和维护。

物业管理的介入在时间点应该在建筑方案阶段较为合适,物业使用的管理用房、工具房、垃圾站、围墙、值班室的空调配置等设计管理人员应充分听取物业管理的意见。

五、暖通专业与成本的关系

一个建筑工程的成本其实大部分是在规划、设计阶段确定的,所以这个阶段对成本控制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成本控制的水平与专业工程师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专业工程师的专业水平和对设计院的要求、审查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本。

对于华南写字楼的暖通专业需要注意的是人员密度这个数值。在空调冷负荷构成中,维护结构、办公照明得热量均比较容易计算得出,办公设备得热量、新风得热量、人体散热量所构成的冷负荷与人员数量息息相关,其中新风得热量更是占很大的比重。设计院在设计时套用的人员指标一般偏大,设计管理人员应要求设计院提供设计负荷计算表,重点查看人员密度这个数值。

人员密度数值的偏大直接导致空调设备装机容量的偏大从而导致造价上升,不利于成本控

2 / 3

制。

六、设计管理与施工的关系

设计图纸是施工的前提,设计管理对施工的工期、施工工艺、设备材料采购等都有直接的影响,设计管理应兼顾使用、成本、施工工艺、采购难易等多方面问题。设计管理与施工的关系应该是设计管理为施工提供条件,施工对设计管理进行反馈。设计管理应该能看出设计院图纸中影响施工的因素,而一些创新的设计、新型的材料、革新的工艺效果如何,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才知道,所以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联系紧密,有些项目把设计管理与施工管理整和为一个部门,是有利于项目的连续性的。

在一般写字楼的空调、通风专业上,技术比较常规,常见的新技术和新材料是风管以及保温材料及其安装工艺。

七、设计管理与设计院的关系

设计管理与设计院的关系是设计管理中的主要关系。设计院的确定是在建筑方案阶段,这个阶段侧重的是建筑的总体布局和建筑形式,设备方案是在建筑方案确定后才考虑的。

我觉得对设计院的管理主要从两方面去考虑。第一是合同内容,为了保护甲方的利益以及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同条款应尽量详细、准确,包括设计责任险的比例、重大设计质量问题的项目和内容、相应的奖励处罚措施,一旦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有合同条款可依。第二是设计过程中的跟进,设计过程中,甲方设计管理人员要与设计院对口设计人员保持顺畅的沟通包括电子沟通、当面沟通,使设计人员确实按照设计任务书落实设计,并对各专业内部协调的意见及时通知设计院,使设计院按照设计管理人员的整体思路进行设计。

平面设计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双创教育虽已在高职院校如火如荼的展开,但一直都是以就业的导向的,并未与专业教育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整体,教育效率低。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推动下,只有进行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整合,才能实现高效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具备双创能力、专业基础扎实的新型人才。本文构建了模块化的“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整合模型,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整合体现在知识的整合,技能的整合,表现在知识模块与技能模块的整合。重点研究了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整合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模块化;“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整合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各行各业充分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促进,相互交融。新工科背景下,传统的老牌工科专业面临着转型发展,如何培养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成了教育的关键。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扎根在专业教育的沃土当中,是机电一体化专业培育新时代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落脚点。

一、“互联网+”时代特征

什么是“互联网+”?阿里研究院认为,“‘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马化腾认为,“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从而在新领城创造一种新生态。“互联网+”将对人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时代将呈现出如下新特征:①大数据资源的出现;②传统产业的互联网化;③信息的自媒体化;④用户的中心化;⑤创业的长尾端化。

二、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区别

专业教育主要是通過课堂与实践等环节,完成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教授、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行业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更偏重于专业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我国的专业教育是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划分,为大学生提供专门教育。

双创教育的目的在于通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双创精神、双创技能和双创能力。双创教育特别注重创新创业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注重学生开创型、主动性的开发和提升,使学生具有双创能力、实战能力及敏锐发掘创新点能力,具备创造性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实现自身价值的能力。

三、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我国对双创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一直都是奉行传统的专业教育,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机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才开始重视双创教育。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双创教育都是作为选修课和网课开展,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教育体系,可以说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二者均保持着高度的独立性且缺乏关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积极实现“双创教育+专业教育”,即二者整合,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的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实现对专业知识认知的创新升华,实现专业教育新的社会价值,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整合是提高教育效率的关键。

1.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整合是教育效益增长的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人才的竞争,人才是由教育培养的,因此,这种竞争实质上是教育的竞争。我国的教育规模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像教育偏离社会、偏离以人为本的倾向,教育效率普遍低下等问题。为了提升教育的价值,借鉴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经验,在传统专业教育中增加双创教育内容,提升创业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成为提升教育社会价值,促进教育效益增长的有效手段。

2.专业教育+双创教育整合是就业的需要

“互联网+”时代随着国家间竞争和人才流动的加剧,大量依托专业知识的创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为全球的经济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传统以提供专业教育和专门人才培养的大学教育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和考验。培养具备“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主动精神”的新型人才是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互联网+”时代毕业生将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是工作岗位的创新者创造真。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近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凸显。大学职能转变为在研究和教学之外,还要承担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各专业学生的双创能力,甚至直接向学生提供创业机会。这就要求转变单一的专业人才教育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四、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的构建

教育目的是为了传授知识,培养人才。专业教育的目的是传授专业知识,双创教育是为了传授创新创业知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所传授的是不同领域的知识,为了研究不同领域的知识,根据赫伯特·西蒙的模块化概念,将不同领域的知识模块化。模块化的知识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子知识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必须与其他知识模块融合以构成更大的知识模块或知识领域。为了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在一起,将专业教育分为专业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将双创教育分为双创知识教育和双创技能教育。构建出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如图1,专业知识与双创知识在实际的讲授过程中,分散于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课程又是由不同的知识模块构成;专业技能与双创技能也要通过不同的实践环节来实现,每个实践环节都有相应的实践模块来承载特定的训练技能。将知识和技能模块化后,图1整合模型模块化后为图2。

[专业教育] [整合] [双创教育] [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 [双创知识] [双创技能] [整合]

图1 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

[专业教育] [整合] [双创教育] [专业知识模块1

专业知识模块X][…] [专业技能实践1

专业技能实践X][…] [整合] [双创知识模块1

双创知识模块X][…] [双创技能实践1

双创技能实践X][…]

图2 模块化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

五、机电一体化专业“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整合

新工科理念,是为应对新一轮科技变革而提出的。新工科专业,是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新工科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传统工科专业必须进行升级改造才能与时代接轨。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工程,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由机械学与电子学组合而成,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的一种。机电一体化专业是培养以机械学和电子学为基础,既懂机又懂电,熟悉现代机械制造的基础理论、懂得技术装备,能进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具备机电一体化产品和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传统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产物,随着时代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必须烙上“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物联网等时代印记,才能使冷冰冰的机器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面对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和日新月异的产业发展,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必须进行转型调整。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中高效植入双创教育,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适应新时代必经之路。依据构建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机电一体化专业要以专业教育为基点开展双创教育,把双创教育整合到专业教育的系列环节中,特别是实践性教学中,将双创教育贯彻于人才培育过程中。

1.把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与双创业教育的整合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是高校专业建设的战略性、统揽性工作,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纲领。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与双创业教育的整合,首先要把双创教育的理念整合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电一体化专业以创新为主线、以创业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依托、以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为总揽,开展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整合的课程体系建设。要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加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整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必须完成以创新创业为导向,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专业课程建设,包含课程理念、课程架构,课程内容等。致力于培育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专业素质、创新思维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使其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的产业运行规律和经济运行方式,做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各种准备,做到即便不创业也能在本职岗位上创新,并充分实现其人生的价值。要將专业教育与双创业教育整合后内容纳入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必须做到如下三点:

(1)以创新为主线寻找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点,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指以新思维、新创作、新发明、新技术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发展的源动力,教育的发展更要有创新。只有将大学教育目标定位为培养双创型人才、将学校办学定位为创业型大学,将创业基因植入个人人生规划之中,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双创教育成为专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将二者整合好才能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2)以实践为平台尝试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的路径,双创教育是一门实战性教育,不但强调过程,更注重通过能力的发挥与资源的整合并产生实际结果。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也已成为专业教育实战性的重要内容,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按照学科、专业大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增加综合性的实践项目比例,提高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质量,实践平台搭建将成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必经之路。

(3)以课程为载体探索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与双创业教育的整合机制,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最前沿、也是最关键的环节。本文在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加强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处理好通识教育、科学基础与专业教育等方面的关系,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尤其要结合国家政策发展与行业发展的实际构建平台,构建机电一体化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2.将双创教育内容整合到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大纲中

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大纲,整合了双创内容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大纲才能符合产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因而,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要在专业教育中整合入双创教育内容,课程内容要符合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实际,融入能够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双创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够基于专业背景敏锐发现和把握创新创业机会。

3.将双创元素整合到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建设中

机电一体化专业基础课程具有实际应用强、与企业联系紧密、与产业直接对接的特点,将双创元素整合到专业教育中,更具有可行性。专业教师需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典型的企业创新创业案例,在介绍专业知识同时重点要把学科发展过程中和社会前沿技术可能产生的创新创业点提炼给学生。学生通过整合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具有创业激情和创业意识,能够发掘出未来将要学习专业的创新创业点。

4.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特色创业课程

为了实现学生以创业为起点的高层次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成功率,不但要实现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还要增加符合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的特色创业课程,在该课程中介绍可以触发创业机会的每一个创新创业知识点和机会窗,把每一个创新创业点整合到专业知识中,实现专业教育+双创教育同步教育的双重目的。

5.将双创教育整合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中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包括专业课程的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三者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实习,可以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进一步熟练技能。学生围绕毕业设计题目,学习和提高研究设计、数据处理、资料统计、资料总结、论文撰写等综合技能,为创业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准备。在顶岗实习环节,学生通过接触企业生产实际,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双创教育高效整合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习中,将提炼识别的创新创业点整合到专业实习中,并进行重点实践。

六、结语

本研究课题构建的模块化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为职业院校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双创型人才提供了借鉴,从专业源头修复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之间的鸿沟,为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搭建了融合之桥。整合了双创教育的专业教育提高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效率,达到了高效教育的目的。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整合是巩固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实践行动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整合模型应用到机电一体化专业,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双创教育”的整合,为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及培养双创型人才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阿里研究院.互联网+:从T到DT[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5:2.

[2]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

[3]彭文博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

[4]张项民.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6.

[5]邵伟,张蕤.“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多维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12.

[6]刘阳.高校创业教育校内支持的困境与出路[J].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04.

[7]赵莹,王林桂,姚广龙,王健,余文刚,宋希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耦合性研究——以海南大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06.

[8]王元卓,于建业.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数据教学体系建设探析[J].大数据,2018,11.

[9]杨涛,杨晓培.民办高等教育如何走出窘途[J].职教论坛,2012,09.

[10]曾鸣.未来,是“互联网×”的时代[J].支点,2019,02.

课题来源于“天津市职成教学会、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年度科研课题”,“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研究”,课题编号XHXB2018B087

平面设计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现阶段我国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的研究尚少,项目组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求出各项指标的权重数值,使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和工程管理等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从早期的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后发展为土木工程专业,已积累了60年的办学历史,现已为福建省的建筑,交通及设计院等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随着我国对土木工程领域毕业生的需求量日益增大,提高该专业毕业生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毕业设计作为土木工程本科教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要求毕业生能够将本科阶段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一项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而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起到非常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以及提高办学质量和更好地发展学科,有必要建立一个科学、规范、操作性较强的指标评价体系,培养出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1]。笔者拟构建土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层次分析法(AHP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给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评定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一、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2][3]

1.畢业设计选题单一,有些缺乏实际的工程背景,有些则不满足经济性建设。这类毕业设计过于理论化和单一化,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实际工程问题,无法符合现在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高标准。另外,没有相应的工程背景,当学生不能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时,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2.毕业设计缺乏创新性。有些学生甚至照搬照抄别人的劳动成果,有些则是生搬硬套步骤方法,使学生丧失了创新意识,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些指导教师直接将没有经过修改和提炼的实际工程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题目的工作量和难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程度,这样也达不到毕业设计的根本目的。

二、AHP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AHP法)是指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问题转化为多层次单目标问题,最后选择出最优方案的一种评价决策方法。它具有系统性强,简洁实用,所需定量数据少的优点。近年来,AHP法已经在城镇规划、交通安全评价、经济管理、工程技术和能源系统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文献[4]~[7]分别介绍了AHP法的含义、步骤、实际应用等。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是:首先,由决策者提出要研究的总目标,然后选出该目标中包含的各个要素。其次,比较各个要素之间的重要程度,根据重要性组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该结构可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等层次组成。再次,对每个层次的各个要素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各个要素进行两两比较,通过计算得到每一层次相对上一层次的权重数值并进行层次单排序。为了使结果更加科学有效,还需进行一致性检验。最后,进行总体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得出各个要素的相对权重值。

三、研究步骤

(一)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在建立科学有效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时应遵循系统性、科学性、一致性、可行性以及简易性这五项原则。笔者通过参阅同类对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和理论,设立了3个二级指标和11个三级指标,构成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构造判断矩阵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由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表2的1-9及其倒数的标度法进行打分,然后将结果汇总,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每个指标的数值。

以二级指标B中各因素对应于一级指标A的判断矩阵A为例:

(三)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以判断矩阵A为例,计算判断矩阵A的最大特征根[λmax]和其对应的经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W=WB1,WB2,WB3T],此特征向量就作为二级指标的权重向量。

(四)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通过求解上述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经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同一层次各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为了评价上述得出的权重值具有科学有效性,还需对每一个判断矩阵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指标计算公式为:[CI=(λmax-n)/(n-1)],其中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计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R.I.是多次重复进行随机判断矩阵特征值的计算后取算术平均数得到的,表3是1~15维矩阵重复计算1000次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计算一致性比率C.R.:[C.R.=C.I./R.I.]。当[C.R.<0.1]时,则代表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要求,否则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的元素取值。C.R.愈接近0,表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愈好。

以判断矩阵A为例,进行一致性检验:

三级指标C中各因素对应于二级指标的判断矩阵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五)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评价指标体系中最后一级指标中各元素相对于第一级指标的权重,称为层次总排序。通过计算,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表。对层次总排序也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公式为:

上述公式中,CIi为单排序的一致性指标,RIi为单排序相对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经计算,CR=0.012285/0.7686=0.016<0.1,满足总体一致性要求。说明各级指标的权重赋值具有科学有效性。

四、各指标权重含义解析

1.从二级指标权重数值看,能力水平占的比例最大(WB2=0.648),然后依次是设计(论文)质量(WB3=0.230),选题质量(WB1=0.123)。表明应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水平。学生的能力水平涉及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软件制图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些都是检测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因素。三个指标中赋值最低的则是选题质量,然而选好题目却是完成毕业设计的关键步骤。选题好坏与否主要取决于该题目是否能反映当前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否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是否具有足够的难度和工作量。有些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单从理论角度出发,缺乏实际工程背景,或是设计内容用到方法较陈旧,都会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学生应该针对自己掌握知识的实际程度进行选题,除了设计类题目外,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加入各种类型的题目,使选题更加丰富,更符合“大土木”的特点。

2.三级指标中,能力水平指标下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权重赋值最高。可以看出现在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这对大学生独自分析和完成工作的能力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理论分析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关联性的运用以及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这里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见解的独特性以及创新性思维,不仅指不能与别人的旧理论和旧观点相同,还应该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较强的应用价值,否则该毕业设计(论文)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五、结语

本文结合土木工专业毕业设计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利用层次分析法简洁实用,系统性以及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优点,使整个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对成果的考核更加客观,科学与公正。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可以为社会输送适应力强,入手快,实践能力强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评价问题进行改进与探索,进一步完善该评价指标体系。

[ 参 考 文 献 ]

[1] 厉嘉玲,笪薇. 对开放教育本科畢业论文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1):48-50.

[2] 张晋元,芦燕,韩庆华.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创新与实践[J]. 高等建筑教育,2016(1):162-166.

[3] 易丹丽,张锋.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及对策探讨[J]. 大舞台(双月号),2009(6):161-162.

[4] 秦吉,张翼鹏. 现代统计信息分析技术在安全工程方面的应用——层次分析法原理[J]. 工业安全与防尘,1999(5):44-48.

[5] 董君. 层次分析法权重计算方法分析及其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2015(29):218+220.

[6] 郭金玉,张忠彬,孙庆云. 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5):148-153.

[7] 刘浪,王利. 层次分析法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J]. 成功(教育),2013(10):78-79.

[8] 徐萌萌. 基于AHP法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模型[J]. 教育与职业,2011(11):185-187.

[责任编辑:林志恒]

平面设计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4篇

单位名称:xxx公司

实习单位介绍:

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有着50多年的服装制造经验.是拥有上千人的大型国有企业.是广州市有关部门批准组建的以国有股为主体,吸纳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入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8000万元,拥有75000多平方米的厂房,5000多人的劳动工人,拥有ERp系统管理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出口最大500家企业和广州市出口50强企业之一,拥有时装、女装、休闲、裤业、运动等五个联系在一起的分公司.主要经营服装出口加工生意,主要从事各类服装、服饰制品、纺织制成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经营品种包括各种优质棉布、棉涤纶、毛呢、化纤、混纺织物、丝绸、裘皮等面料制成的70余个品种的服装以及床上用品、旅游用品及杂品等.市场遍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南美洲等国家.

实习目的:

实习在于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使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到服装企业生产一线实践的方式,对服装生产从设计、裁剪、工艺制作到检验、整理、包装的整个过程中所需的专业技能与生产管理能力得到系统的、强化的、实战的训练.实习内容:

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围绕服装专业高级技术岗位实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基础技能制定的,分为四个部分:

l、 服装顶岗实习CAD,包括效果图CAD、纸样CAD、放缩CAD、排料CAD.

2、 服装顶岗实习制板,包括服装制板(净样、里料、辅料、毛样)、工业制板

3、服装顶岗实习工艺,熟练掌握不同款式服装从准备工作开始到缝制的整个过程以及后整理的整个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环节的技术要求.4、服装生产管理,做到了解整个企业的生产特点,生产线的组织,各个阶段质量的控制方法等等.

实习体会:

我们实习所在的工厂是广州欧雅服装公司有限公司下属的时装分公司,具有所加工的产品种类繁多,变化快,且产品完成质量好,工艺规范等诸多优势,非常适合作为我们学习观摩的服装企业.这是我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踏上工作岗位,开始与以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从学校到社会,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后完全不同,一切都处在巨大的转变中. 刚一到厂的时候,我们先是整体的参观了整个厂区布局,对公司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工厂虽然规模庞大却也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复杂,各个生产部门都是有条理的,安排的方式都是有效率的,这些是我们以后需要去深入了解的,毕竟学校对于我们的培养得方向是高级技术岗位实用性人才,除了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外,更要对整个服装产业做到一目了然,才能从根本上推动服装行业的发展.

我们的日程安排根据实习内容规定的四个方面,实行的是分组轮换制,每一个阶段约为四周左右,在第一阶段,我被分到了公司技术部的制板室,这让我心中一阵暗喜,我喜欢打板师这个职业,因为我喜欢思考,对数字敏感,对服装的变化好奇,制板这门技术把服装款式设计的感性思维上升到了理性分析的层次.

可是在第一天的时候我就开始犯难了,一个难题摆在了我们的眼前,公司的制版方法与课堂上的理论有很大的差异:1公司比例制图方法与学校原型制图法的差别.2因为公司是以外贸服装加工为主,所以版型的设计是以客户订单和样衣为标准的,外贸服装严格的数据精确度如:前浪18.5,后浪30、袖笼高26.5……而且有许多专业名词使我们从未使用过的.3订单上所提供的尺寸都是成衣尺寸,不需要再在考虑原型法里所说的放松量,4订单上所使用的尺寸都是以英寸为单位计算,等等.这就使得我们必须要迅速的适应这一转变,换一种思维和方法制作出符合订单尺寸且外形美观的纸样.

其次,国外服装与国内服装在板型尺寸上有相当大的差异:1服装中休闲服居多,在尺码上较国内的大,及其宽松.2裤子不分男女以低腰为主.3除夏装外,服装面料较厚,衣袖普遍较长4在色彩的选择上一般以灰、黑色、墨绿色、石头色、米色为主,也有少量的纯白色.与我们国内的服装习惯用色、搭配都不大相同.5衣服上基本上都有口袋,数量相对来说比较多,并且许多都是立体口袋. 在连续试打了两个款式的样衣板后,才慢慢琢磨出一些滋味,其实,在制板的时候无论“原型法”还是“比例法”,各有各的优势所在,要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才能做出更精确,更美观的纸样.

在这期间,我们还参观了尼彼欧的CAD中心,尼彼欧使用的法国进口的力克CAD系统,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完整地服装CAD系统,真是大开眼界阿,在尼彼欧CAD的使用主要用于放码的,师傅做好的母板,用扫描仪输入进电脑里,再进行号型放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往用手工一两天才能完成的放码工作,用电脑几十分钟就可以完成,而且精确度还要优于手工.完成后的大货板(工业纸样)通过笔式绘图仪打印在麦架纸,而且绘图仪使用普通圆珠笔成本极低,一套完整的纸样只需几个小时就可以投入生产使用.

其次一般工厂都有纸样间用来保存纸样,多年来积存下来的纸样非常多,不但占用房间,保存困难,而且查询非常麻烦.使用CAD以后让所有的纸样都成为数字,不管有多少纸样都可以保存在计算机里,每时每刻轻松查询.

不过可惜的是,因为设备昂贵,我们不能亲自上手体验一下,只能期待以后的机会了.

在这时,担任我们指导的王师傅,感觉我们的基础实践知识的不扎实,提出要让我们到样衣生产线上去呆一段时间,详细地记录下每一道工序,从样衣制作的过程中去体会纸样.同时也是对下一个环节的学习.在外贸服装企业,客户是要检查样品的,因此,邮寄过去的样品一定要符合其在样衣订单里的要求,这样才能进行下面的步骤,但是这一过程是十分反复的,往往要经过几次甚至十几次修改才能做到最后的确认下生产订单.过长的时间的反复,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违背了“时间就是金钱”的现代市场准则,因此,这就要求业务部和技术、生产线各个环节更好的沟通协作,提高质量和效率;次一方面,还要考虑减少邮寄的时间和费用,降低成本.

因为工厂实际生产的需要,我们被调到后段工作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段在工厂里指的是锁钉、整烫、检验、包装等几个服装加工的后整理阶段.我待在检验的时间最长,体会也就最深:

检验是质量控制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完善的质量检验系统要完成质量是不可能的.质量检验与质量预防相比,虽然说是落后了一个节拍,属于事后把关,但是把关毕竟仍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控制手段.如果预防看作为是可以不发生质量缺陷,那么检验的积极一面就是为了下次不再发生.因此要对所有的产品作 100% 的检查,如果返修或重新整理,会影响出运. 正如一位师傅所说的那样,“一件衣服在工厂可能是百分之

一、千分之

平面设计专业毕业总结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的相关问题,提出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需要遵循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文章从课程设置特色化,课程内容职业化,课程建设模块化,课程实施项目化以及课程整合科学化五个方面来论述,并列举了相关课程设置的改革案例。

关键词:园艺技术 课程体系 实践技能 课程改革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园艺基本知识,掌握园艺植物生产管理、良种繁育、植物应用和设计等岗位能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园艺产品经营、生产管理、花卉苗木生产、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产品贮藏加工等工作,或在园艺生产资料经销、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园林绿化施工、花艺设计与制作等领域自主创业。

结合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形势发展与本专业特色,笔者分别从课程设置特色化,课程内容职业化,课程建设模块化,课程实施项目化以及课程整合科学化这5个方面来探讨高职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

1 立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特色化

该校园艺技术专业的设置以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以培养浙江省湖州市及周边城市花卉企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并以此为导向来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植物生产管理的特点,按照就业岗位群开设课程,突出课程设置特色化[1-2]。通过设定 “植物种苗繁育岗、植物生产岗、植物养护管理岗、花艺设计岗”四大就业岗位群,而建立起 “园林植物栽培管理技术、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园艺植物组织培养、花艺设计”4大核心课程。

课程改革可充分利用学院师资资源和专业群优势,突破传统园艺以单一种植管理为核心的技能,而是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在大二下学期开设分方向的两大模块化课程,第一模块以培养园艺技术创新创业型人才而设置的课程模块(如盆景制作、园艺产品营销、生态农庄规划、园艺产品采后保鲜技术);第二模块以培养园林植物应用设计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如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制图和设计初步、植物造景、园林工程)。模块化教学模式可有效利用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潜能,拓展就业面。

再如设立《园林植物配置和造景》,将课程从基础种植提升到绿化美化角度,注重生态效益,加强课程的实用性,与企业的高素质人才要求和环境要求相结合。《园林植物配置和造景》与本校所在分院的环境艺术专业,室内设计专业,建筑专业等存在着紧密的内在相关性,课程开发可促进所属分院专业间的交流和协同发展。

2 紧跟行业需求,课程内容职业化

园艺技术专业实践性很强,与行业发展联系紧密,课程的设置不能脱离行业和企业岗位性的需求。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加强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训练,积极探求校企合作模式或校研合作方式,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引进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共同开发课程。

例如,成立园艺技术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举行专业建设研讨会。一方面,邀请行业内专家、企业管理层以及教育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大纲的修缮,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实验指导书的修改等。聘请行业企业内的能工巧匠担任实践课的兼职教师,将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职业化需将课程内容与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联系起来,通过相关课程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园林绿化工”、“花卉园艺师”、“插花员”等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所需的技能,从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综合素质,通过技能證书考试,获取就业岗位能力。

3 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体,课程建设模块化

课程建设要突出模块化的教学特色,以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及拓展能力这四大能力分别来建立四大模块:职业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职业技能课模块(专业技术课模块)、综合实训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模块。

构建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体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通过合理配置,建立以模块为框架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把构成整体教学活动的课程分解为四大模块。模块化的课程教学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

表1 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框架

4 注重实践教学,课程实施项目化

项目化的教学能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教学做一体化,以岗位工作能力为核心,以生产流程为主线编排内容,将知识点项目化。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参与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获得职业能力。课程实施项目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训项目,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实践技能。

比如《园艺产品营销》这门课,单纯讲授理论知识很难让学生领悟园艺产品营销相关知识及技能。课程改革结合该校园艺专业学生在大学生创业园创办的花店,学生以自主创业的形式接受不同程度的生产性承包和经营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项目生产和管理。又如,结合《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的教学建立插花工作室,任课老师扮演经营者角色,学生以插花员的身份为工作室打工。直接参与承接会议、宾馆、婚庆、开业典礼等的花艺造型和陈设。

另外,课程实施需充分利用学校园艺技术专业教学实践基地。通过此平台,开展园林植物栽培实训、绿色食品无公害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等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研究、技术应用和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技能及综合素质。

5 归并课程内容,课程整合科学化

一些高职院校园艺专业课程体系太过注重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自身的专业特色,安排的课程门类太多,导致单门课程学时数很短,实验实训课时受到排挤,学生学不到核心技能,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3]。因次,课程内容的整合和归并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在课程的整合上有多种融合模式可供探讨。

5.1 职业基础课之间的融合模式

多数园艺专业的职业基础课都存在“学科型基础课各为体系;专业服务针对性不强;理论过深而应用性不够”等问题。为此,可将学科型专业基础课适当融合,为专业大类提供基础理论服务。例如,将植物学、植物生理学这两门课合并为植物与植物生理;将土壤肥料、农业化学、农业气象等课程归并融合为植物生长与环境。

5.2 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术课的融合模式

在园艺技术专业中,部分职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职业技术课(专业课)指向性很清晰,且课程内容重复交叉得很多。将此类课程进行合理归并,删繁就简,既能避免课程学时的浪费,又能增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解决针对性问题。比如可将职业基础课中的遗传学、苗圃学与职业技术课中的园艺植物育种技术等课程整合为园艺植物种苗繁育技术。

5.3 职业技术课程间的融合模式

调研职业岗位能力,按照生产过程及工艺流程的需求,将内在关系紧密的专业课程融合或部分融合,形成新课。比如植物栽培管理、花卉生产技术、苗木生产技术、园林绿化管理等课程进行整合,建成园林植物栽培管理及植物生产技术两门课程。又比如将园艺产品贮藏加工、植物采后技术、园艺产品营销学、园艺企业经营管理这4门课程中相似的内容进行归并,建立园艺产品采后技术、园艺产品营销管理这两门课程。

5.4 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职业化

园艺技术专业就业面应该是多方面的,传统农学专业在就业上会面临一些困境,为拓展就业面而开设的拓展素质的课程,需要在公共基础类课程的内容上有所铺垫。

将与专业关系密切,且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起基础作用的公共基础类课程职业化,也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4]。比如很多高職农业院校的园艺专业都设置了《插花与花艺设计》这门课程,此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美学欣赏能力以及一定的绘画能力,在公共基础类课程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应用美学、应用写作等课程建设,对插花与花艺设计这门课程的开展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5 行动体系课程的构建

行动体系课程的构建,是基于实践情境,以工作过程逻辑为中心的实践类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作用,教师在行动课程体系中扮演组织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职业活动来掌握专业知识,获得实践经验和技能。

行动体系课程的建立,一方面要依托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比如园林植物修剪比赛、艺术插花比赛、组织培养比赛、花园设计竞赛等校级、省级及国家级的比赛,通过职业技能比赛,让学生交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眼界;另一方面,注重实践活动体系化,坚持课程与实验、课程实习、生产性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相结合,实现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即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融入到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去。另外,教师需要设定开放实验课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适当机会可合并课程学时,带领学生参观花卉博览会或花卉苗木节等行业内交流活动,了解行业内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

参考文献:

[1]戴士泓.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胡燕燕.浅谈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

[3]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状况分析与改革建议[J].职教研究:河南农业教育版,2008(08):06-

08.

[4]赵秀娟等.园艺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4):32-33+36.

基金来源: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服务湖州地区园艺技术专业高技

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13JY05)。

作者简介:

周丽霞(1985-),女,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园林植物栽培与应

用。

上一篇:毕业生鉴定表个人总结下一篇:室内设计毕业论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