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运输论文范文

2023-04-07

铁道运输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结课;原则;方式

一、初中数学教学结课所遵循的原则

1.巩固性原则。结课遵循巩固性原则是课堂结尾最基本的要求,一个教师在结课时都应该做到这一点,梳理所传授的知识的结构,将相关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分析比较,着重强调重要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等,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2.多样性原则。很多人在教学时都是用布置作业来结束课堂,其实,结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布置作业,它应该是灵活多变的,可以根据教师与学生的区别、课型与教学内容的差异,甚至不同的教学情境来选择相应的结课方式。满足多样性的原则。

3.概括性原则。一节课四十多分钟,教师往往向学生传授了很多知识,在课程的结尾,教师要学会对整节课所传授的内容进行高度地概括,语言要尽量简练,使学生能加深印象,掌握知识的规律和窍门,能做到学以致用。

4.灵活性原则。教学情况是不确定的,变化的,因此,数学教学中的结课要满足灵活性原则,对于意料之外的教学情境,教师要做到灵活应变,因势利导,尽量让结课做到圆满,使整节课都精彩纷呈。

5.发展性原则。初中数学教学的结课遵循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结课时对课堂知识进行延展和深化,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探究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

二、初中数学教学结课方式

1.归纳总结式。目前最常用的数学结课方法就是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式的结课方法要求教师运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将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所传授的知识有系统的、完善的印象,并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的归纳能力、概括能力进一步提高。归纳总结式的结课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总结不能平淡无奇,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准备,归纳总结的内容合理设计,尽量做到突出重点内容,有效归纳知识点,不要让学生搞不清楚整堂课要解决的问题,因为课堂内容太过平淡无奇无法让学生产生深刻印象和对知识的思考。二是不能前后陈述矛盾,结课内容一定要与课堂上讲的内容保持一致,如果结课内容偏离了课堂内容,就很可能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分析比较式。分析比较式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结课方式。在课堂的结尾,教师采用分析、比较的方式来区分知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让学生加深印象,这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也能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更多的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让学生的智力背景不断丰富和发展。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掌握各类知识的不同特点,将刚学的知识与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归纳和比较,让学生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的特点和规律。比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可以列个表格,分析比较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变化情况,内在规律等性质。这样一来,清晰明了,学生能很快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还能加深印象。

3.悬念探究式。初中数学的系统性很强,一堂课结束了,不表示知识就停止传授了,因此,在结课时采用悬念探究式,往往能起到延伸课堂的作用,教师在结课时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和诱导性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兴趣,他们会带着这些问题去积极主动地讨论,甚至去查找相关资料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就高涨了,学习的动力也大大增强了。

4.活动实践式。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实践息息相关。初中生相对来说还比较好动、比较活跃,如果能激起他们的兴趣,往往能起到激发学习欲望的效果。因此,初中数学的结课可以采用活动实践的形式。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来结束课堂教学,比如在结课时要求学生到父母工作的地方帮助父母进行相关数据统计,或去十字路口进行人流车流统计,对菜和日用品等进行登记,计算开支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能学到很多东西,能提高学生的活动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2]。

运用活动实践式要注意两个方面的情况:一要合理组织、精心设计,选择那些有意义的活动,尽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还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二要精心安排,不能刻意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活动要与教学内容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崔保忠.初中数学课堂结课五法[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老师,2013(04).

[2]何天明.预设或灵动,结在当下——初中数学几种新结课方式的设计与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3(04).

铁道运输论文范文第2篇

似乎任何一个投资市场都遭遇阻击,似乎每个地方的资金链都出现了问题。一夜之间,各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热得烫手,在政府警告高利贷之后,民间资金回撤到较为安全的银行。硬币的另一面,则是重点建设项目入不敷出、紧张万状。

据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王梦恕表示,全国范围内停工的铁路项目里程在1万公里以上,其中隧道里程约占5400公里。据报道,中华铁道网8月对23个铁路建设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今年铁路工程建设仅有三成正常施工,处于停工、半停工和进展缓慢的占到70%。铁路项目大面积停工,造成一系列连锁反应。不管是农民工,还是在编的工人,都面临停工、拿不到工资的局面。很快要到春节,矛盾一触即发。

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还是实行根本改革?有关部门与铁道部联手,进行了具有特色的保路运动。

政府采取抢救战术,方法是由政府为铁路债务兜底,而非改变铁路融资、管理方式。

10月10日,财政部与国税总局出台铁路建设债券利息所得税减半政策,效果立竿见影,铁道部发行的200亿铁路建设债券,中标利率分别为5.59%和6.00%,认购倍数则分别为2.84和1.67倍。10月18日,铁道部宣布,根据国家发改委10月12日下发的文件,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正式成为政府支持债券。这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明确中国铁路建设债券政府支持性质的复函》,明确提出“铁路建设债券具有政府支持地位”。国家发改委文件称,铁道部发行债券募集资金时,可向投资人明确中国铁路建设债券为政府支持债券。铁路债券背后的政府信用支持由隐性变成了显性。

新一轮保路运动是特色之下的规则破坏运动,也是通过政府信用聚集民财用于铁路建设的运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四大银行2011年中期的数据显示,银行对铁道部单一授信集中度正在触碰15%的监管红线;更糟糕的是,铁道部发债总额正在逼近净资本40%的红线。铁道部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铁道部资产总额32937.38亿元,净资产14019.37亿元,目前铁道部尚未到期的企业债券余额、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的余额分别为3730亿元、850亿元、550亿元。今年四季度,铁道部还将发行1000亿企业债,同时短融将有350亿到期,债券净增量将在650亿以上。

铁道部大规模发债缓解燃眉之急。

如不发债不贷款,工程停工,大部分将变成沉没成本,以往投入的万亿资金将打水漂;中国通过高速轨道交通建立统一大市场与集群式经济体的设想同样难以实现。因此,在危急时刻打破条条框框,实际上意味着由中央财政作支撑,聚集财富建设业已开工的工程。中央财政万一入不敷出,面对收益小于投入的项目,只能由央行充当出纳,通过印钱解决债务危机。

发放铁路债券固然有其必要,但铁路甚至不拿出一个支线工程来进行资金与管理的改革,是改革的怠惰。

雖然清末四川等地铁路民营有其恶果,贪腐多而效率低,但铁路国有的结果同样贪腐盛行,在当下甚至出现了层层转包的厨子,将总投资23亿的重要铁路项目违规分包给一家“冒牌”公司和几个“完全不懂建桥”的包工头;本应浇筑混凝土的桥墩,竟在工程监理的眼皮底下,被偷工减料投入大量石块、砂石。以未来牺牲人命的可能性换取腐败红利,可谓腐败之极,其毒性不在三聚氰胺之下。

可以设想,如果支线工程动用民间资金,建设股权多元化、允许民企控股的铁路公司,现行的大一统的铁路体制将被撕开一道鲜血淋漓的伤口,但控股企业将受到严厉监管,其效率也因为对资金负责而受保障。

保路运动绝不应该为资金而保资金,为央企而保央企,为利益格局而保利益格局,必须引入多元化的资金渠道与各种性质的企业,使中国的铁路建设、管理能够符合最起码的效率、市场、公平三要素。

铁道运输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风险

一、铁道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引发的风险

1.1施工前准备工作不充分

道建设与施工前缺乏有效的规划和引导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隐患和问题,导致铁路建设工程整体性的发展出错。铁路施工工程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这种工程建设主要依赖线路工程系统、通讯工程系统、信号工程系统、工程信息系统、设备供应系统进行全面的施工与协调发展,在这些工程设备与项目中,有任何一种没有调整好或者是准备充分就会引起发展的不足,导致施工企业和铁道工程单位出错,降低铁道工程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前期准备工作对于铁道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推动了整个铁道工程建设的发展动力。任何一个部门的管理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都会直接影响后续单位的作业,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亦会影响施工的进度安排和质量控制,进而影响运输安全。

1.2违规违章施工

在施工中都存在违章施工和违规施工这种现象,违规施工和违章施工本身是一种违法行为,因其自身具有不确定性因素,所以会导致铁路施工发生不可预期的事故或者后期的发展产生障碍。一些铁路建设项目发生事故后会发现其实存在违规违章建设的问题,但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在事前得到控制。究其原因,是由于某些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规章制度,技术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方法去操作和施工,影响了施工工程的质量,导致线路没有达到预期的承载力,降低了线路强度,从而引发事故。

1.3随意变更施工计划

铁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预先设计过程中的不可预期因素导致的建设障碍造成了施工计划的变更,施工计划的前期编制因为自身存在问题,所以很容易产生许多施工过程中的缺陷,建设单位为了弥补和修正这些缺陷,必须要做出计划的更新和变更,这就对计划产生了很多影响,导致了施工计划的安全受到了影响,因为某一个点的改变或者更新很可能产生很多新的风险与问题,铁路施工本身是一个复杂性的系统过程,因为某一个细节的变化很可能对整个铁道建设产生负面影响,从而扩大建设风险,降低安全程度。

1.4施工基础管理及施工组织薄弱

我国在铁道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投入了相当大的力量进行全面化的管理和维护,对组织管理和组织创新也进行了全新的发展定位,但是因为组织中人员的配给存在差异,人员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也存在高低和好坏,对铁道施工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和破坏,很多人员因为自身不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所以不能胜任当前的工作职位,工作职能也存在不足,导致了工作发展的水平降低。铁路施工的基础工作和基本管理环节因为需要整体人员的互相配合,所以人缘素质不统一,人员工作能力不协调会导致整体工作能力的涣散,降低组织协调性和组织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样还会引起较高的施工机械故障率和施工安全管理能力的降低,对施工人员的心态是一种考验,降低了施工调度的整体协调能力,留下了安全隐患。

1.5现场监管不合理

现阶段的铁道建设施工现场是系统化的一个整体工作环境,如果采用单一化的各部门独立负责制度,对铁道建设的现场管理会造成一定的障碍,个人管理能力也存在能力的高低,会引起组织管理的整体性不足。在铁道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安全防护人员本身缺乏专业素质和专业性的知识,在技术性问题和专业化水平上欠缺一定的知识,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引起了整个铁道工程建设的风险扩大。

二、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存在的原因

2.1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差

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和国际化,带动了施工技术的发展,对设备和施工单位的工程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工程素质的滞后导致了施工中设计与实际施工的矛盾,最终导致施工质量不过关,留下安全隐患。

2.2工作作风不谨慎

施工管理单位的干部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没有意识到安全和其他工作的关联,没有对施工单位进行及时而又行之有效的管理。两者都存在侥幸心理,对于一些关键问题的把握不到位,关键岗位的人员任用上缺乏公正性。从而出现了施工的准备工作不完善、违规施工、计划不科学、监管不力等后果,施工安全管理不合格,安全性也没有达到标准。

2.3施工缺乏整体意识

铁道施工本身是一个系统化和复杂化的施工过程,因为缺乏相应的科学化管理所以导致整体性较差,施工单位没有整体性管理的意识,从而导致各个部门施工作业的流程和步骤无法实现全部统一,部门之间缺乏配合,降低了工作效率。

三、铁道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途径

3.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道工程建设施工管理整个过程都必须保证在安全的操作下进行,而且对待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位员工都要树立一种“安全第一”的理念和思想,端正每一位员工的工作态度,提高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工作意识,改进工作模式和方法,协调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有效资源,严格审批每一个施工步骤,科学管理施工工作,每一位员工要尽可能的遵守工程建设规章制度,稳定好工程建设的步伐和节奏,管理人员要充分提高自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文化水平,将工程建设的安全防范工作放到最重要的地位,采用科学和可靠的模式与手段进行管理。

3.2保持施工安全管理的先进性

因为施工技术的标准逐渐提高,因此施工技术工艺也要相应的提高,根据现阶段施工工程过程中的一些要求的投入相应提高,铁道工程建设施工各个部门必须加大投资力度和资金支持力度,利用资金充实科学设备的购买和技术设备的储备,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改善工程施工的不足和缺陷,提高施工要求,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为铁路施工工程提供安全的保障,降低工程整体的风险,还需要采用先进的计算机仪器进行信息的储备和安全管理,提高现代化程度。强化施工部门和管理部门的整体合作,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施工部门在考虑有利于施工的基础上要考虑到管理部门的要求,管理部门也需要考虑到施工部门的特点,相互协调,寻找最优化的合作方式。

3.3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形式

目前铁路项目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施工点非常多,遍布全国各地,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组织形式,以此来为铁路施工服务。改变以前采用的分散、机械的重复式作业方法,采用集約化、规模化作业。在此基础上,根据各铁路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和需求,采用集中或分段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

3.4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严格把关

对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必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以此来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铁路施工的工程质量。针对铁路建设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必须投入相应的力量进行人员的培训与教授,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素质和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帮助铁道施工工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全新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充足的技术保证和支持。

铁道运输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KAQ模式;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随着高铁外交战略的推行,中国高铁正向泛亚、欧亚、中亚和非洲迈进。未来五年,铁路建设仍将是中国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头戏。高铁的发展,对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格外突出,但目前国内外现有铁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多是“能力本位”、“能力中心”模式;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着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所授技能的岗位偏向性太强,毕业生缺乏岗位迁移适应性及创新能力;过分注重狭隘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功利主义教育,忽视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弊端。因此,本文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铁学院)为例,探索建设基于KAQ模式的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以期培养知识丰富、创新能力强、具有岗位迁移能力的高铁复合型人才,适应新时代高铁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

KAQ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1 KAQ模式的内涵

KAQ模式是融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三位于一体全面人才培养模式[1]。指学校在创新思维与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构建符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开展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方案和活动,使学生具有宽口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升华,内化为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 KAQ模式的构成要素

2.1 知识要素。知识要素包括(1)工具性知识。主要指适应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前提性知识,包括基础性知识和文化知识。(2)专业性知识。主要指适应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本专业的常规技术知识和最新科技知识。专业性知识分三个层次:基础层次、中间层次、最高层次。基础层次主要指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如车、钳等方面的知识;中间层次主要指就业与创业所需要的专业技术知识;最高层次主要指创业所需要的复合性知识和高新技术知识。(3)相关性知识。主要指适应产业结构调整、技术结构提升所需的相关的专业知识、行业知识、产业知识。

2.2 能力要素。高职学生应具备职业能力、改革创新能力、敬业能力、应变能力等综合职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1)核心能力。主要包括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开发新技术的能力、现场组织与技术管理能力等。这些能力相互影响,其交集能力越多,表明核心能力越强。(2)关键能力。是指可迁移的技能、促进性的技能、一般性的技能。主指交流表达能力、数学运算能力、自我提高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它是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最深远的能力。(3)外围能力。主要包括自我推销能力、敬业能力、应变能力等。外围能力是形成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

2.3 素质要素。

素质要素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在内的全面素质。(1)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2)专业素质。专业开发素质、专业管理素质、专业自学能力。(3)创新素质。(4)人文素质。(5)身心素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在KAQ模式中,知识、能力、素质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构成人全面发展的整体。

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湖南省铁路发展规划》了解,到2020年湖南将新建2800多公里铁路。按每公里平均需要20名铁路建设、运维人员计算,将新增岗位56000多个,年均需要近6000人。至少10年内,全省铁路行业对高铁建设和运营维护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保持较稳定的增长,这为铁路院校铁道工程技术等专业群的发展带来旺盛的人才需求,广阔的发展空间。

学院利用南方高铁人才培养与技术合作基地平台以及参加“2016中国-东盟轨道交通高峰论坛”和“2016中國(长沙)国际轨道交通博览会”等高层次会议机会,充分了解整个轨道交通对铁路人才的需求动向,并派遣专业教师到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各地方地铁公司等合作单位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作进行实地调研,把握最新高铁人才需求方向及职业标准。

经调研发现,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是能胜任高速铁路建设施工、维修养护、监理等岗位工作,具有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测量、试验、管理及维修等一线作业技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就业岗位大致可划分为高速铁路施工与修理两大岗位群。高速铁路施工岗位群面向施工、建设、设计、咨询、监理、招投标等单位,第一层次岗位是测量工、技术员、施工员、试验员、资料员、计划员、统计员、调度员、材料员等,第二层次是安全员、质检员,第三层次是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总工程师、项目经理等;铁路修理岗位群面向铁路局、地铁、其他人型企业专业铁路部门等单位,第一层次岗位是线路工、路基工、桥隧工等,第二层次是探伤工、焊接工、工班长,第三层次是车间技术负责人、车间主任等。

相应的高铁岗位群要求学生具有工程识图,测量、路基、桥梁、隧道、軌道施工及维护、安全作业等专业能力;具有制作工作计划、查阅资料、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获取信息及信息处理、知识运用、创新等方法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沟通和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集体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职业能力。

基于KAQ模式的高铁工程技术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KAQ模式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湖南高铁学院高铁工程技术课程体系以专业群为依托,按“职业基本素质和能力一专项能力一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能力递进方式[2],结合铁路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新规章的要求,突出专业基本能力与关键能力并重,推行了“基础共享、方向分立、专业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通过加强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与整合,引入GIS地理信息系统、高铁精测精调等新技术,导入最新《高速铁路桥隧建筑物维修规则》、石墨烯等相关技术标准,重构课程及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与专业开发的素质,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变迁的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

1 课程体系设置

该课程体系坚持“岗位”导学原则,搭建了“公共素质+专业基础+核心岗位基础”的三模块基础共享平台,构建“专业基础特色+核心岗位特色”的专业方向模块,设置“横向+纵向”的职业拓展模块结合的“基础共享、方向分立、专业互选”专业群课程体系”(见图1)。

紧密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按照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三大模块构建。

1.1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体育、计算机应用、实用英语、高等数学、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毕业教育、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对学生基础类工具性知识、专业性知识的积累和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及心理素质的提升以及关键能力的培养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1.2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包括工程识图及CAD、高铁概论、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地质、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工程机械、工程施工图纸识读、铁路路基施工与维护、铁路桥梁施工与维护、铁路隧道施工与维护、铁路轨道施工与维护等岗位对接紧密的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及核心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1.3 职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职业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内容包括高速铁路维护、铁道工程试验与检测、铁路施工组织与管理、铁路工程概预算、铁路工程监理及实务、铁路工程法规、钢轨探伤等限选课和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体育课程、职业礼仪、社会实践等,这些拓展课程,以期为学生专业开发素质提升、核心能力及外围能力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平台。

此外,增加个性化第二课堂课程,如职业生涯规划、各类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辩论赛、演讲比赛、体育类竞赛等的专题辅导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关键能力、外围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提供大量的机会。

2 实践体系设置

本专业研究设置了与课程体系配套基于工作过程的“三模块四平台”实践教学体系。校企“雙主体”开发单项操作技能、综合技能、顶岗实践的三模块实践教学体系(见图2)。立足“共享平台”,开发工程CAD制图实训、工程材料实训、工程地质实训、工程测量实训等15个通用基础和桥隧构造施工基础实训、隧道构造施工基础实训、路基构造施工基础实训等通用综合技能训练项目。突出“专业特色”,开发钳工实训、城轨桥隧施工维护实训、精测精调实训、钢筋工实训等19个特定专业基础和特定专业综合技能训练项目。对接“岗位群”,设置测量工、实验员、监理员、施工员、预算员、制图员等通用岗位模块,设置高铁线路工、探伤工、桥隧工等特定岗位模块。

实践体系通过校企共同开发,与职业资格标准、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的对接,以通用基础模块和特定技术模块的结合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全方位实训,并通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和顶岗实训各单位的评价来进行考核,达到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目的。

该实践体系依赖专业群内各专业之间的互通与整合,打通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渠道,加上最前沿的技术方法在实践教学上的运用,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行业知识,专业知识和更前沿的专业技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

结 语

随着高铁产业经济的发展,现行铁路高职院校对铁路人才的培养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求,以高铁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培养怎样的高铁人才和如何培养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已是铁路高职院校面临的日益突出的问题。本文根据KAQ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基础共享、方向分立、专业互选”能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为一体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希望能为同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夏雪.基于KAQ模式的衛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 2012.5

[2] 刘娜.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 2013.3

铁道运输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实训是职业教育活动的支撑点,实训条件是决定职业院校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的因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高速铁道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为同类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高速铁道技术

一、铁路职业院校高速铁道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实训设备应适当超前,而经费不足成为突显矛盾

随着高速铁道技术的发展迅猛,新的技术和标准不断涌现,为了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科学的构建实训基地,而能够支撑实训基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保障就是要有先进的设备。设备分为三种:落后淘汰的、主流的和超前的。高职院校在采购设备时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购买能够支持新技术和新指标的超前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育经费的短缺一直是一个历史性问题,虽然近些年国家教育部逐渐的开始重视职业教育,也有专门的经费用于职业教育,但面对资金少,院校多,设备昂贵,院校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挪用专项设备资金等问题时,經费不足的问题时常现实出来,两者之间的矛盾也愈发突出。

(二)“双师”素质要求与实训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存在矛盾

学生要想获得强大的实践技能,离不开高素质实训教师的指导。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实习基地建设的基础。目前,实训教师往往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首先,实训教师往往理论强实践弱;其次,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实训教师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知识特别弱;再次,设备先培训后,实训教师对新设备很陌生;另外,忽视企业导师或兼职教师的培养;实训教师定位模糊,经常将那些专业不对口、业务能力差的教师转为实训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理念同实践教师能力不足存在着现实的矛盾。

(三)学校需要开展合作与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矛盾

各高职院校都在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出路,经过大量高职院校的探索得出结论: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为校企合作。总结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模式,大部分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广度”上,而没有“深度”的结果,也就是说校企合作无非是签订各种协议,根本落实不到具体的操作上来。企业虽然同意合作计划,但往往出于成本与利益的考虑而排斥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高速铁路系统设备一般都比较昂贵,属于国有资产,出于安全考虑,企业不可能允许大量学生进入现场学习,风险成本太高,这也是校企合作流于表面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校企合作的基础大部分基于个人感情的维系,一旦业务主要负责人发生人事变动,则校企合作就会停止,这种断断续续的合作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加强铁路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对策

(一)积极争取多元化投资

除了要争取国家教育部拨给地方专款专用的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外,还要自己想办法争取多元化投资。一般来说,这种方案都是学校提供实习场地,企业提供实训指导教师、实训项目、设备和技术支持,实现双方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和进步。另外,企业提供的资源,如设备、技术和项目都是比较贴近市场的,企业导师的实践能力又很强,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实训更有利于毕业之后直接上岗,扩大就业渠道。

前面提到了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企业要考虑自己的成本。从这一问题出发,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场地供企业建厂房和车间,给予企业一定的优惠侦测,例如减免场地费用、水电费用、人员費用等等,条件是必须允许学生在车间进行实习,这种双赢式的方式一定能够得到企业认可。最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生产过程平台,使得学生能够“零距离”接触行业,也有利于对于实践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

(二)大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日益受到职教界的关注。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达到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如果没有有经验的教师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就很难达到这一目标。独特的办学目标就需要有独特的教师和教学模式,而“双师型”教师正是职业院校的重要特色。

作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要成为真正的“双师型”,要求他们不能只是纯学者型、教学型、学术型的,而是精通教学、生产、科技、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既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要有熟练的动手操作和科技推广能力。“双师型”教师必须将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知识和能力吸收内化,并能有效地再现、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双师型”教师不但熟悉操作过程,而且要精通其原理,并能组织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不能仅限于基地的设备等硬件建设,与之相应的要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下大功夫。

(三)合理进行实训基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实训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选购设备,首先要考虑与现场的逼真性或近似性,使学生就业后能立即上手,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对接。一般情况下,校内的实训设备要和现场的真实设备一模一样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和现场设备的逼真性或近似性就意味着做到了适度的超前性或前瞻性。再者,技术指标是要有一定的精度要求的,但不必要求其绝对的精度,除非用于生产性技术服务。大批量的设备可以在性能指标上有所区别,分类购置、分档使用,以节省资金。购置设备时不能特意追求最低价购进,还要考虑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提高其“寿价比”。实训基地在硬件方面一旦建成,对实训基地的管理和使用等软环境则必须跟上,师资队伍、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必须与之配套,形成硬件和软件匹配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黄荣春.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姚丽梅,王玉生.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作者简介:

张宇,男,1985.12,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本科,山西人。研究方向:高速铁道技术。

上一篇:铁路技术创新论文下一篇:铁路运营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