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论文范文

2023-05-11

三个代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学习、研究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注重运用“三个视角”,弄懂弄通“三对关系”,真正把握“一个根本”。

[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识方法

党的十六大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六大后,中央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博大精深,而且是实践和发展着的科学。因此,要在较短时间内较为全面、科学、准确地把握它,我们就必须十分重视认识方法问题。笔者认为,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研究、宣传和实践等环节中,要注重运用“三个视角”,弄懂弄通“三对关系”,真正把握“一个根本”。

一、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具有“三个视角”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江泽民同志一时的即兴之作,还是我们党对自身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究竟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还是我们党长期的战略选择?从总体上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到底是什么关系?如此等等。要科学解答这些问题,必须具有历史的洞察力、政治的敏锐性和辩证的思维方式。通俗地讲,就是要求我们在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必须具有三个视角,即历史的视角、政治的视角和发展的视角。

首先,我们必须历史地看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清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基础和历史依据。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看,无论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当时要注意抓好的四件大事以及其后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文件,还是江泽民同志建党70周年讲话和十四大、十五大报告,都蕴涵了有关“三个代表”的思想积累与理论准备,直到2000年2月,江泽民在考察广东时正式提出“三个代表”的概念及其基本要求。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看,它是通过总结我们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13年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20年来、建国50年来,乃至建党80年来实践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并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P2)也正是从这一角度,他又进一步揭示出我们党自身发展的又一规律性,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P10)

其次,我们应该主要从政治的角度看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非一个普通的学术命题和一般的理论范畴,而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执政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庄严的政治宣言和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现实政治的需要。因为,从国际形势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但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从国内看,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即改革、发展与稳定,但改革处在攻坚阶段、发展进入新时期、稳定面临新矛盾;从执政党自身看,其思想、组织、作风状况不容乐观,且存在着脱离群众的危险。综观以上三个方面,中国共产党要继续走在时代前列,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要继续受到广大人民的拥戴,就必须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也就是说,必须始终成为“三个代表”。

最后,我们还应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大发展,它不仅进一步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且成为我们党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但它又是一个开放的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P11)“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P12)这一个“迫切要求”和两个“突破”,不仅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前人智慧的推进,同时说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身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理清“三对关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四个“基本”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政策之间的关系,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过程中不容回避且必须讲清楚的重要问题。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可概括为总体上属一个体系,但各自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说二者总体上同属一个体系,是因为二者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产生的基本条件(国情)、根本途径及方法论等都是基本相同的,二者要回答的主题从根本上看也是一致的。另一方面,二者又同中有异。它们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开创性的观点和学说体系;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新形势、新情况和新的实践经验,从“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这个事关社会主义存亡的问题出发,全面深化邓小平理论,并用前所未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从更深层次上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四个“基本”即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是一致的。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指引下,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集中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智慧,科学地概括出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了作为其理论创新总成果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并成为在新时期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指南。因此,任何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四个“基本”对立起来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当然,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的观点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四个“基本”所代表的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另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政策之间的关系也值得重视,因为它直接联结着最鲜活的理论与最现实的实践。对这对关系的解读,可从胡锦涛同志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一文中窥见一斑。胡锦涛同志说:“十六大报告鲜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P55)即:“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高举的旗帜,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旗帜,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中国共产党要走的道路,就是邓小平同志开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并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新世纪前五十年所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进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他还指出:“十六大报告通篇贯穿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的指导作用。”“十六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纲领。”(P55-58)2002年12月6日,他在西柏坡发表的《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讲话中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中关于“两个务必”的主张,关于“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观点,关于“不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的要求,等等,都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统领全局、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实践的具体体现。

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握“一个根本”

这个根本就是:“民本的思想、创新的精神、发展的要求。”“民本”,即坚持以民为本,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把人民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创新”,即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进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大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动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的活力。“发展”,即“全党必须在思想上不断有所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所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所创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使我们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P16)总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一个供经院式讨论的命题,而是实践上的总体要求,其生命力体现于党和人民伟大的实践之中。就是说,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审视世界,不断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使自己的实践活动真正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

注释:

①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②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③《人民日报》,2003年1月3日。

三个代表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教育部于2006年正式颁布新“两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课程之一,要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必须认真研究该课程教学过程的规律,科学设计教学环节,本文就此问题结合长期教学工作实践做了一些探索性研究。针对本课程规律和特点设计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巩固和学习评价四个阶段共12个教学环节,并对每一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及各环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作出详细说明。

关键词:课程;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规律

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党中央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教育部于2006年正式颁布高等院校新的“两课”课程体系,并组织编写出版了系列教材。这对于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新的“两课”课程体系中,设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从表面上看,《概论》课是由原来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合并而成,实际上从课程性质、内容结构、课程重点和教学要求等方面,《概论》课都作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因此,认真研究《概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虽然我们有许多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学者和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性研究,取得了不少和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和教学改革成果,但对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关注明显偏少,这不能不是一大缺憾。从教学论的角度来看,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能充分体现教学思想和教育目标,是否能充分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决定了课程教学的质量。为此,本文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际,对《概论》课的课程教学环节设计问题进行一些探索。

一、课程教学环节的概念

教学环节是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课程的特点所设计的教学程序和步骤。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应该有科学合理的教学步骤和程序,这是人们对教学规律多年探索形成的共识。

教学过程是由各个教学环节构成的一个系统,把各个教学步骤按一定的次序衔接起来,就是教学过程的结构。对教学过程的研究是充分认识教学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组织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标准。从总体要求来看,教学环节的设计就是如何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最有效地接受各种教学信息,并能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从具体要求来看,教学环节的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如何组织课前预习、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讲授重点难点、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何运用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的手段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如何利用作业和小论文检测学习效果、如何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等。

对于不同性质和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也应该有所区别,我们不可能用一个模式来统一所有课程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探索出教学环节设计的某些共性和规律:一是整体性。系统论的原理表明,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因此,我们在研究教学环节设计时不能只注重局部优化,而应重视整体优化。要从整体目标出发,研究课程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结合和相互制约的规律,使课程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整体效应。二是科学性。要实现整体优化,关键在教学过程结构的科学合理,要充分体现教育思想和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手段丰富,同时还要突出重点,各环节衔接自然,和谐流畅,教学双方配合默契,能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学积极性。三是灵活性。对于同一门课程,由于教学对象和教学时间的某些差异,也会导致教学过程的细微变化。因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并有相应的应变措施。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内容安排和形式安排需要根据教学过程出现的新情况作必要调整,而这种调整又不能影响教学效果,需要设计的灵活性来解决。

二、《概论》课程教学过程的规律

把握《概论》课程教学过程的规律是设计教学环节的前提和基础。由于《概论》课程自身特有的性质、特点以及与其它课程之间存在的特定关系,使这门课程形成了与其它课程所不同的特有规律。认识这种规律,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这些规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丰富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1、时代性规律

《概论》课程教学过程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特征,它能回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敏感问题,给学生指明分析判断问题的方向和方法,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和提高。这一规律要求《概论》课程教学要有时代感,要把教学过程同当代发生的各种新鲜事物,同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改革开放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必须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并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使之正确地认识社会,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

灌输是指利用课程教学及其他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使之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精神实质,以达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支配学生行为的目的。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时期,尽管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是主流意识形态,占有指导地位,但青年大学生不可能自发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灌输不等于强迫,不等于在教学中采取“填鸭式”,同样需要摆事实,讲道理,要用启发式的教学来达到教学目的。疏导是指对于学生难于理解的问题给予释疑解惑,引导他们按正确的思路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排除学习中的障碍。实践证明,灌输和疏导只有结合起来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知行统一规律

知与行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两个重要因素。知,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和起点。行,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和归宿。教师向学生传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这一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实践,这是政治理论教学的一条重要规律。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的学,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同时还要重视学生

的行,要指导学生如何用所学理论去做。作为教师在传播理论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加强品德修养,引导学生自觉改造主观世界,使他们成为言行一致的人,这是教师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教师还要注重自身言行,以榜样的示范作用去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这也是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特殊要求。

三、《概论》课程教学环节的结构设计

目前全国高校已将《概论》这门课作为“两课”中的必修课,教育部规定的教学时数为96学时。但是各学校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却有较大差异,有的安排64学时,还有的安排了72学时。由于教学时间长短不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也应有所不同。本课题以64学时的安排为例,将《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设计为课前准备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后巩固阶段和学习评价阶段,共12个教学环节。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课程教学时数的长短,对这些环节进行增删或拆并。

1、课前准备阶段

(1)预习自学环节。教师在课前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自学和预习,并给予一定的指导。通过自学和预习,可以节省课堂讲课时间,更容易突出重点,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自学和预习主要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但是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激励和奖励的手段来促使学生完成这一环节的任务。

(2)讨论思考题环节。在本课程开课之初,教师要把教学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以6人左右为宜,全班学习小组控制在10个左右。每个小组指定1—2人为召集人,负责组织学习小组的集体活动。讨论思考题以小组为单位,可以发挥互相交流、取长补短的作用,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本环节安排2次即可,次数过多或过少都难以达到目的。思考题的选择要以课程难点为主,要求有较大的讨论空间,增加教学信息量。

(3)案例分析环节。教师要结合课程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精心选择或制作案例。同时要根据学生没有案例分析经历的实际情况,明确案例分析的基本步骤和规范。本环节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承担一部分任务,分析结果要形成书面材料,并要指定一位发言人。案例分析材料篇幅不宜过长,内容也不必太多,但必须紧密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每次案例材料以3—4个为宜,几个小组同时对某一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引发各种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提高分析质量。

2、课堂教学阶段

(1)课堂教学环节。本环节是《概论》课程的中心环节,也是理论教学的基本形式。课堂讲授应根据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进行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讲解。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和深度、广度,讲课内容重点突出,循序渐进,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知识容量密度适宜,基本理论阐述清楚,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启发式教学,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以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简炼、条理清楚,板书文字要符合规范化要求。要重视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及时在授课中调整讲课的进度与讲授方式,力求使教与学两方面协调沟通,教学相长。鉴于《概论》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规律,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同时安排一些影像资料片的放映,活跃教学形式,充实教学内容。

(2)课堂讨论环节。课堂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学习的教学形式,是课堂讲授教学的延伸。课堂讨论的目的是巩固加深学生所学内容,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提高自学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课堂讨论的选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选择具有思考性、综合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要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本质内容及内在联系。讨论要在教师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教师要参加讨论的全过程,每个学习小组可指定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课前讨论的基本观点,其他成员可作适当补充。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及时引导学生围绕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活跃学术气氛。讨论结束后教师要认真做好总结,要抓住讨论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关键性的本质问题以及争论的焦点,进行明确的归纳概括并上升到理论。对暂不能作结论的问题应留给学生做进一步的探讨。本课程课堂讨论安排2次为宜,每次4课时。

(3)案例分析结果交流环节。在本科生中开展案例分析教学是改革教学方法的一个创新举措,《概论》课程的特点及其教学过程的规律决定了案例分析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在课堂教学阶段安排案例分析结果交流环节,要求在课前各学习小组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课进行互相探讨、互相交流,既检验理论学习效果,又锻炼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环节实施时,先由每个学习小组指定的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的分析结果和主要观点,时间不超过5分钟,然后小组成员可作适当补充,其他同学可提问,也可提出自己不同观点。教师可视具体情况,采取分散点评或逐个点评的方式,对学生的交流情况予以评价,对案例中的某些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补充讲解。本课程案例分析交流以2次为宜,每次4课时。

3、课后巩固阶段

(1)作业环节。布置课外作业是巩固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使学生进一步消化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布置作业一定要精心选择,不能只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要有启发性,有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作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可以布置简答题、论述题,也可以是小论文、心得体会,调查报告。本课程安排课外作业2—3次,每次作业量不宜过多。

(2)辅导答疑环节。辅导答疑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根据学生个人的情况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辅导答疑一般由主讲教师负责,也可以请助教帮助进行。就目前情况而言,本环节要安排专门的课堂教学时间有困难,因此可以考虑利用网络来进行。教师向学生公布自己的网页或电子信箱地址,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安排辅导答疑的时间。教师要认真做好辅导答疑前的准备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疑难问题及对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辅导答疑时教师要有计划地安排质疑,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开拓思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意记载辅导答疑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积累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3)教学实践环节。《概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实践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要通过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知识信息和体验学过的理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

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创造才能,适应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本课程教学实践要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院系和学生社团组织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活动,有计划、有步骤的把教学内容安排进去。教学实践可采取报告会、演讲比赛、参观访问或征文竞赛等形式。本环节应该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4、学习评价阶段

(1)随堂考试环节。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考虑到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已安排多个环节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了检验和测试,因此不宜再安排集中的闭卷考试。采取随堂进行的开卷考试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传统考试的包袱中解放出来。开卷考试要求教师在命题时注意考题科学性、教育性、现实性和针对性,要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要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思想问题、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命题,试卷内容以3课时完成为限。

(2)课程论文环节。以课程论文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政治理论课程考试改革的又一尝试。对于大学生来说,论文写作是学习期间的一项基本功。但《概论》课程一般是在低年级开设,此时学生对论文写作还比较陌生,通过课程论文可以训练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为其今后从事专业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一个基础。课程论文除了能有效检验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外,还可以促进学生研究能力的提高。课程论文环节可在结束课堂教学阶段之后及时安排,一般留两周左右时间由学生独立完成。论文题目可提供5—6个让学生自由选择,篇幅应在2000字左右。布置课程论文时要把写作规范和基本要求向学生明确,为了防止个别学生抄袭现象的发生,可利用考试时间安排论文答辩,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答辩对象采取随机抽答形式确定,答辩要求可参照毕业论文答辩规定的程序适当简化。随堂考试和课程论文不一定都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一个环节执行,但课程成绩的评定这两个环节应占较大比重。

(3)成绩评价环节。学生是评价对象的核心,因为教学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身上。但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不能只考虑考试成绩,而是要全面综合地对学生在各教学环节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教师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力求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概论》课程的成绩评价应包括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课程论文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考勤分、课堂讨论分、案例分析分和教学实践分等。具体哪个环节安排多少分,对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教学班级都可以进行调整,只要把握客观公正,又有一定的透明度,评价结果就能被学生所接受,使评价的激励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责任编校 植 予

三个代表论文范文第3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再次重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就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积极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全面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正确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理念的科学内容,是当前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本文试图说明作者对这一重要原则的粗浅认识,并说明这一核心理念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深刻影响。

一、按照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这一论述,首先说明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人”是目的。“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的都是目的性。即应该把人民和人视为一切经济和社会发展与改革活动的最终目的,应该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角度,去规划实施和评价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改革行为。这是由党的根本宗旨和国家基本性质决定的原则,是不容动摇的也不容忽视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要求。强调“本”是目的,就是强调人民(包括人)的利益是判断我们一切活动的价值标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既是一切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改革与发展的归宿或结果。

其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是主体。胡锦涛同志要求我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说的正是这层意思。什么叫“主体”?最一般的解说,主体是思想或活动的承担者,就是说,谁在思想,谁在活动,谁就是主体。这里说的主体,是生物意义上的主体,每个人、所有的人民,当然都是生物意义的主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存在。但是,主体还有一层意思,即社会意义的主体,是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人和人民。也就是说,作为社会意义上的主体,他不仅是一个生命存在,而且是一个知道自己从何处来,知道自己向何处去,并能努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到自己社会责任的人或人民,这个“人”是理性的存在,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生命的主人。是否坚信人民群众有能力作出正确选择,是否相信人民群众有能力“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有能力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否努力维护人民群众依法实行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都反映了我们对“以人为本”原则理解的深刻与全面的程度。因为如果我们一方面强调人民是主体,一方面又对人民群众的认识能力、选择能力有所怀疑,不注重有计划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的话,“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切为了人民的原则,就有可能落空,我们的所作所为就会直接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阶段,在经济社会正面临转型的历史时期,不仅社会各个阶层都在面临利益调整和变动的考验,各种传统的观念和外来的观念也在碰撞、整合,各种体制机制和文化变迁更可能成为社会矛盾冲突的导火索。在这样的历史性的变迁时期,努力扩大人民民主,按十七大报告要求,“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无疑是极为必要可行的决策,是“以人为本”原则,特别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精神的重要表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原则的一贯要求和创新发展。

“以人为本”,还有第三层含义,即强调人的动力性或工具性。“发展依靠人民”,“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成为人力资源优势”等主张,都说明了只有依靠人民大众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人的目的性。《国际歌》中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靠中国的最广大人民大众的奋斗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要靠中国的最广大人民大众,靠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努力来实现。没有人民大众的积极认同、主动参与,任何宏伟的计划或美好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尊重并发挥人民的创造精神,就是要真心实意尊重人、相信人、依靠人,让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用自己的诚实劳动去服务社会,创造美好的新生活。强调“人”是动力,说人有工具性,似乎与“人是目的”的思想冲突。其实,我们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精神、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产品交换、相互扶助的习惯,都是人的工具性表现。要反对的,是仅把自己当目的而把其他人视为工具的观念,是把人的目的性与动力性或工具性割裂开来的观念。总之,人是目的,人是主体,人是动力所在,这就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所在,是“以人为本”原则三位一体、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仅仅强调其中一点两点,而不能全面理解其中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全面落实这一项要求,就会导致认识与工作中的失误,也会背离党中央倡导“以人为本”理念的宗旨和目的。

二、全面学习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还必须解决的另一个认识问题,就是应该怎样科学把握“以人为本”中“人”的科学内涵。这里讲的“人”,是群体(人民)、类(人类),还是个人?作为人的本质,是生物性还是社会性?亦即人仅是具体的生物性存在,是依靠本能活动的动物,还是接受了社会文化影响的生物,是生物与社会的统一存在?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这里所说的“人”,应该理解为是个体与群体、生物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一的存在,即“人”是生活在“人民”和“人类”中的个体,也是由具体的个人组成的“人民”或“人類”;人和人民都是具体的生物性存在,具备一切动物的本能,同时又是一种文化和社会存在。每个人,所有的人类群众都是从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当中,通过学习继承乃至发展这些文化,实现自身作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属性,成为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自觉的生命个体和群体。全面认识“人”的内涵,必须摒弃简单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只有把人的个体存在和群体存在统一起来,把人的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统一起来,才能寻求到接近正确的答案。因为事实上没有任何个人,不是生活在人群与人类之中的,而抛开一个个具体的个人,“人民”或“人类”也会成为空泛的概念。所以“我们在,故我在”,“我”不能脱离“我们”而单独存在,“我们”又是由具体的“我”组成的,虽然每个“我”都会有生老病死,都会由存在到不存在,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则由于无数新“我”的不断加入而始终生机勃勃,但是“我们”还是与具体的“我”息息相关,没有所有具体的“我”,“我们”也无从谈起。

同样,也应该坚持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去认识理解“人”作为生物和社会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具体的生物性存在,这是人存在的物质基础,每个人又始终生活在人类生活中间,都无法摆脱与其生命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关系,这是人的社会本质。任何新生儿总是某个人的儿子或女儿,总是某个地区、某个村庄、某个人群的新成员,他总要受到他出生之前已经存在的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物质或精神存在的影响,并在接受吸纳、抗拒和改变这些影响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他自己的鲜明个性,并在自身的多重社会角色的逐步定位中,形成他独特的“这一个”,成为一个人类社会的新成员,成为人类文化与文明的传承者与发展者。所以每个群体中的个体固然是一个个别的存在,有各种各样的个性特征,然而这些个性特征又始终是人民、人群和人类影响的产物。当一个个具体的人故去了,因为人类还存在,这个人,如果他有某种独特的文化或社会贡献的话,如果他在某一人群中存在独特影响的话,就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存在而影响他人,影响人类世界,犹如中国的孔子、外国的柏拉图或马克思,至今还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种种影响一样。可以说,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始终不曾存在过与他人、与人类无关的个人,也不曾存在过享有个人全部权利,却与文化社会无关的纯生物性个体。从这个角度看,也许并不必去刻意追问“以人为本”中的“人”是单数还是复数,也不应非要摒弃“人”的社会文化内涵而去强调所谓的生物本能,因为这也许恰是一种伪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中的“人”是个人与人民的统一存在,也是秉承社会文化影响并始终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生物存在,目的是为了准确把握人的本质特点,真正把人作为一种理性的、情感的、自觉的生命存在来尊重、相信和依靠,而不是在“尊重生命”的口号下,贬低每个人的理性价值,把人混同于一般动物。如果不能全面把握人的社会存在的本质,所谓的“尊重”、“相信”和“依靠”也就都失掉了依据。因为主体作为认识与行为的担当者,无论是人民还是个人,其自身的主体自觉意识与主体行动能力,是从理念主体向现实主体转变的依据,不具备基本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不能承担主体责任的“主体”,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体。所以,应该坚持“人”作为主体的辩证统一存在的认识,坚持把人的目的性、主体性和动力性或工具性统一起来,坚持人的群体与个体、生物性和社会性统一存在的认识,全面把握“人”的存在形式,科学地指导我们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活动。

总之,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也是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发展各项事业,作好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认真学习、领会其科学内涵,并积极运用于各项工作之中,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任务,也是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挑战。

三、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去看教育,首先,应该进一步明确教育对社会经济与人的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应进一步学习领会“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的重大理论价值。既然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存在,既然人的社会本质并不来自生物遗传,那么一位位未成年人之所以能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长为人类社会有能力、肯负责的公民,在很大程度上应该说是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结果。因为,在所有普及了义务教育的国家,每一位未来的公民,几乎都是经由学校从家庭走向社会的,都是在学校里,或者说主要是在学校里,学习并掌握基础性的人类认识工具与认识方法的。是学校教育在为每个公民未来的发展奠基,也是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代人的未来发展,因而也就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或综合国力的核心因素。既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既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重要内涵,那么把教育视为发展的建构性目标,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内涵,就应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大众认识和发展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实施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主要以公共财政支持这一关乎全体人民福祉的大事,全面落实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要求,不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正确定位,也是推动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必要措施。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观察教育问题,还应该全面认识教育及环境对人发展的多方面影响。西方的建构主义等理论,比较关注发展主体在发展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比之于机械的环境决定论,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倾向,然而如果走向偏执,以为只存在发展主体主动地了解、接受或拒绝外在影响的过程,甚至认为个体的一切认识都只是个人主观建构的结果,那也会走向唯意志论或主观唯心主义的泥沼。因为,每个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都不尽来自生物的遗传本能,而是在环境与个人遗传本能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是环境影响与个人选择的共同结果。人们确实在努力“自由”地塑造自己,但这种“自由”又在相当程度上受制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与社会物质文化环境。如果不承认环境对个人发展的某种决定作用,不承认个人的“自由”发展其实有诸多限制条件,那么就无法解释“时代性”、“民族性”的影响,或特定地区(例如上海或北京)居民中存在共同特点的事实。

其实,正因为外在环境对个体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一定阶段会起决定作用,社会才会分外重视并积极发挥教育的多重影响,才会把教育视为“民族振兴的基石”而“优先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从党和国家、民众对教育的这种高度期望与信任中汲取力量,应该积极主动地为新一代的发展者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了解发展者的发展需求与发展基础,积极地把握党和国家、民众对下一代人健康发展的意愿,主动引导并及时帮助发展者实现符合历史潮流与人民心愿的发展。教育既然是民族振兴的奠基工程,那么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所奠之基础,就应符合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应符合未成年人幸福有为地度过一生的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教育,还要求我们树立大教育观念,要求教育工作者主动整合。社会、家庭、学校等诸多影响因素,为新一代人类社会成员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人的发展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与结果,儿童少年发展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学校教育,还有家庭、社区、网络、大众传媒等社会因素。比之于改革开放以前,当今社会更加复杂多样、色彩缤纷,特别是网络世界打破了现实中的国家疆界线,十大或更多社会阶层的出现,使社会的价值选择更趋多样,经济转型及社会变迁给民众既带来机遇和信心,又带来挑战和困惑……这些因素固然为未成年人增添了发展机会,同时也加大了选择困难,并向学校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当其中的一些困惑,不仅干扰未成年人,而且也在干扰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时候,这种挑战就更加严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应对挑战、克服困难、积极创新的实践过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利益多元的条件下,如何努力实现主流价值的追求;如何努力帮助发展者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实现民族振兴的过程中,贡献个人的聪明才智,追求个人的幸福生活;如何帮助青少年在纷繁多样甚至相互冲突的价值体系中,选择科学的价值理念,都是中国教育工作者正在面对并需要以创新态度去解决的问题。人类有过以集体主义选择为最高追求的成功的教育经验,也有过以个人福祉为唯一追求的成功的教育经验,迄今为止,还没有成熟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个人利益与国家、民族利益完美统一起来的成功的教育经验。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发展自己、积极创新的历史机遇。

作为专业化的社会教育机构,学校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地肩负着整合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影响的责任。树立大教育观念,主动地从社会发展需要的角度看教育,从儿童少年终身发展需要的角度看学校教育,主动配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去改革教育,主动去配合儿童少年终身发展的需要去改革教育,并通过这些主动的思考与行动,促成学校、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统筹协调健康发展,开创社会主义大教育的新局面,是当代中国社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时代要求。在这一积极变革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工作者不但需要承担主力军的责任,而且需要学会民主的工作方法,需要学会尊重发展主体,尊重与发展主体相关的社会力量,通过民主协商、沟通讨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从而使这种整合的努力真正发生效用,真正切实地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较少冲突、更加和谐的发展环境。

四、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教师,首先必须肯定教师作为人的权利与义务,要把教师当作人去尊重,而不是仅仅当作工具去使用。作为教师的人也是目的,也是主体,同时还具有动力性或工具性。当前,有一种过分强调特殊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义务和责任,而无视其基本人权的舆论:例如有些人主张追究因患者家属一再拒绝给患者做手术,而导致患者不治身亡的医生的责任,理由是所谓生命权大于擅动手术的法律责任;又有人不分具体情况,要求学校必须为校外闯入者造成的伤害事故承担赔偿责任,理由是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等,都是这种仅把从业者当成工具人,而无视其基本人权的表现。必须承认,任何职业的从业者,首先都是人,都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都只能依法承担责任和义务。“舍己救人”、“舍生取义”无疑是崇高的道德精神,也是应该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然而,这不是任何行业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或义务。所以任何人都无权命令他人去作奉献、作牺牲,而只能以自身的示范性行为去感召和激励他人来效法自己。那种认为只要你选择了某项职业,就必须如何如何的言论,恰恰反映论者只重视自己的人权,却把他人都看成工具的狭隘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人们尚不能真正“充分而自由”地发展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生存的联系,远远大于与个人兴趣爱好的联系,人们的“入行”常有诸多偶然或不得已的因素,如果一味要求从业人员承担超越法律规定的义务与责任,不仅不合法,而且会导致相反的后果。因为过高过重的超越法律规定的学习义务与责任要求,不仅会吓跑求职者,也会使在岗的从业人员不堪重负,让他们失掉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创造性工作的兴趣和动力。当前医疗和教育领域的从业人员中,较广泛地存在职业“倦怠”,甚至身心疲惫的现象,这些行业人员的子女中,有相当多的人,不愿“子(女)承父(母)业”,不愿选择在相关专业学习或工作,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这类缺乏全面人性关怀舆论的不利影响。

就教育事业发展而言,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就要全面深入地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要采取切实措施减轻教师的工作学习负担和社会压力。教育的领导者要站出来保护学校,保护教师,解除他们在学校改造、经济创收以及一味追求高分种种方面的压力。真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让校长、教师只做校长、教师该做和能做的事。为此,需要政府和社会、家庭也都做好自己该做和能做的事,从而真正实现学校、家庭、社會教育协调兼顾、和谐发展,实现几股力量拧成一股绳,都为学习者创设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都去努力促成他们主动而多样的发展。进入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在创设教育良好发展环境、保障教师作为人的基本权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诸如教师工资的国家保障工程,农村学校基础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决策,以及种种国家牵头的教师学习和培训计划等,都是这些切实努力的具体表现。但是,必须着重指出,由于对教育性质定位的认识不尽一致,由于种种追逐短期效应的行为还有市场,也由于“穷国办大教育”的现象并未彻底改变,当前在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界,前述某些过分强调教师超越法律责任以及不顾现实条件对教师提出过高要求的现象,还有所表现,校长、教师被迫透支个人健康、牺牲家庭和个人正当权益的现象,还有一定的普遍性,这是必须引起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是一个必须迅即创造条件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

当然,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作为受到社会委托专职从事未成年人教育和保护工作的群体,不论是社会公众或教师本人,都会对这一行业产生较高的道德期许,都希望从业人员能够更加专注、敬业地对待工作,特别是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更是满怀理想、憧憬步入学校课堂,他们大多对教师充满信任与敬仰。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教师确实应该用较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新知、追求发展,也应该自觉地用奉献和牺牲的榜样来激励自己,让自己成为值得学生和家长信赖、让国家和人民满意的人。但是,这些要求与期望,只能是社会倡导下教师本人职业道德和发展的自愿追求,而不能成为行政性强迫规定,因为如果成为强迫性的规定,不仅会限制教师作为人的选择权利,而且会成为教师个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成为人们逃避教师职业的合法理由。为此,作为教育的领导者,只有通过自身率先垂范的学习、牺牲与奉献行动来诠释教师职业道德的真谛,只有用自身的示范性行为感召和激发教师,只有积极营造有利于教师高扬师德的社会舆论和制度环境,才能让更多的教师主动地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地从“业师”走向“人师”,树立“立德树人”的自觉性,发扬“红烛”精神,为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殚精竭虑,奉献终生。

强调社会和教育管理者不能用行政命令去要求教师作牺牲,并不意味着社会和教育管理者不能创造条件引导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师德养成。毋庸讳言,由于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规律有一个认识过程,由于社会转型和利益格局调整的复杂影响,不仅师范院校招生、中小学教师队伍稳定的问题曾长期困扰教育主管部门,而且一些教师违背道德规范、业务素质不能适应教育教学要求的现象,也无法得到根本扭转。这些问题,固然需要有关方面采取坚决手段加以严格管理,更根本的,还需要采取国务院那样的恢复免费师范教育,为边远农村地区提供无偿的教师培训,大力表彰甘于奉献、努力进取的教育工作者,进一步依据《教师法》解决教师待遇问题等措施,并通过积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和风气的方法,从根本上营造出支持教师自觉努力、不断进取的学校教育文化与社会文化。这样才能保护优秀教师,规范管理,提高普通教师素质,鼓励和吸引社会上的优秀学子投身师范教育并终身从教,才会从根本上消除“劣币驱除良币”现象产生的土壤,才会有大批的优秀且勇于奉献的教师成长起来,迎来人们所期待的教育更加蓬勃兴旺的局面。

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作为人的复杂性,一方面在进入学校以前,儿童已开始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进入小学时,他们已经是初步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能力的个体,已经开始具有个性特征和选择意向、选择能力。所以,儿童并不是一张任由教师涂抹的“白纸”,而是初步实现社会化的未成年的“人”。但是除了所有儿童都具有的不成熟性之外,在独生子女环境和多元文化背景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儿童,由于受到网络文化与大众传媒的复杂影响,他们的选择意愿大大高于选择能力,任性和自私的表现相当普遍,加之父母乃至祖父母一輩呵护有加、期望过殷的“输不起”心理作怪,使得他们从儿童向学生的转变面临更多困难。因为,学生作为社会角色,不仅要享受种种社会权利,而且要承担多项社会义务和责任,后一点要求对习惯于“小公主”或“小皇帝”地位的中国独生子女们而言,应该说十分必要且确有困难。从这个角度说,未成年人还只是学习做社会主体的人,是学习正确认识和对待他人,正确认识和对待外在物质和文化世界,从而正确认识和对待成长中的自我的社会主体,是无法享有全部主体权利,也不能尽到全部主体义务的社会主体。事实上,无论从身心发展程度或法律规范责任的角度,未成年人都不能独立承担其思想和行为的后果,而努力呵护他们、教育他们,是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共同责任。

既然未成年人不是完全意义的社会主体,既然从儿童、少年到学生,从学生到社会公民还有复杂的转变过程,那么简单化地提倡让学习者“我的课堂我作主”,或者认为一切学习活动都是“本能”,不加区分地让所有孩子都“自主”学习等,就都有偏颇之处。因为,自主是未成年人重要的发展目标。尽管自发的“自主”是每个儿童都会的,而自觉的自主,在正确把握自我与外在世界关系基础上,能作出科学选择,并能承担其后果的自主,则绝对需要一个教育、学习、实践的反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及干预,甚至是某些惩戒和制止,都是必要和必须的。以实践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就是一味顺从儿童的自发性要求,或一味鼓励支持儿童的合理不合理尝试,不仅不符合儿童发展需要,而且违背“以人为本”原则的基本内涵。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过分强调未成年人的不成熟性,因而剥夺了他们选择、尝试的机会,这种偏差当然应该纠正;而目前又有不能正确把握未成年人主体的特殊性,进而淡化甚至放弃教育管理责任的倾向,也是必须警惕并纠正的。

当然,强调未成年人作为主体的不成熟性,强调“自主学习”、“主体性发展”,首先是教育目标和追求,而不是中小学教育的出发点。这并不是主张越俎代庖,让教师或家长代替儿童少年决定一切,尤其不是要剥夺学习者的选择、参与机会,因为主体意识也罢,主体行为能力也罢,都必须在学习者的认识与实践的反复运动中才能逐渐发展,才能为学习者所体验、感知、认同、内化。应该尊重发展中主体不成熟的需求和意愿,创设相对安全而可控的发展环境,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自我”,让他们有机会、有可能逐渐在学校、家庭、社会的保护下,走向社会,直面人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安排未成年人的发展活动,不仅需要成年人(包括教师和家长等方面)以高度负责精神进行科学规划,而且需要发展中的主体,即未成年人的积极参与。教育工作者需要落实未成年人实践、尝试的活动权利,还需要随着未成年人年龄增长,逐渐扩大他们在计划的制订与修改方面的权利,并让他们在参与计划和管理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做自己生活的主人,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的现在与未来负责。所谓“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当成人来教育”,说的就是这层意思。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在涉及未成年人利益的问题上听取他们的正确意见,说服他们接受教师或社会的正确意见,坚决杜绝一切可能损害他们根本利益的行为,都是“把学生当成人来教育”的具体表现。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深刻而系统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的重要发展。本文只是笔者个人的粗浅学习体会,并尝试据此分析了若干教育问题,不当之处,还望读者指正。

(作者系北京市教科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三个代表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关键词:家国同构;身家国同构;当代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5.030

《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是山东大学周向军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07BKS012)的最终研究成果。课题组主要成员有:陈桂香、张士海、李惠芬、高奇、赵蕾、胡和勤、陈家付、张俊国、刘文杰、郭鹏、王清涛、杨燕等。该成果作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12年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

一、本成果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通过该项目研究,准确地阐述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创新的历史进程以及这一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有机统一,科学地揭示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视域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地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提出切实可行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2.研究意义

第一,有助于推动并深化马克思主义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两者关系的研究。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联系中研究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和从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联系中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是学界的薄弱环节,开展并加强本课题的研究,将会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有助于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如何更好地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曲折,与马克思主义观的科学与否密切相关。这样一条经验,以往我们总结的不够。开展并加强本课题的研究,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总结方面有所贡献。

第三,有助于帮助人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本课题的研究,将包括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内涵、特征、基本内容及其在现当代中国实践中运用、丰富和发展的经验或教训等内容。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帮助人们理解和把握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高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努力方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四,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把握并更好地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都与坚持和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开展并加强本课题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角度深刻理解这些成果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在新的实践中正确地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这些成果。

第五,有助于澄清或纠正海内外特别是海外在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等重要问题上存在的的种种片面的、错误的甚至歪曲的认识或观点。

二、本成果的框架结构和重点内容

1.框架结构

本成果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导论”部分,系统阐述了本项目的研究对象和意义、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和重要观点。“正文”是研究的主体内容,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拓展;中篇,探讨了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拓展;下篇,探讨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拓展。“结语”部分,集中阐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与拓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在新的实践中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等等问题,实际上是对全书的一个概括总结和理论提升。

2.重点内容

本成果的重点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和内容结构的基本认识。

这是本研究的三个前提性的问题。对此,在导论中作了集中的阐述。

关于“马克思主义”。 综合以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界定(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到学术论坛上学者发表的看法;从词典上的解释到教科书的界定)加上我们的理解,我们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方法论的启示: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说明。比如,发生学意义上的考察和说明,主体性的考察和说明,结构性的考察和说明,特征性的考察和说明,主题性的考察和说明,体系性的考察和说明,功能性的考察和说明,形态性的考察和说明,等等。每一角度、方位的考察和说明,在其特定的意义上,都是合理的、有道理的。二是应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即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即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和继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运动形态和理想形态,也包括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即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继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再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是任何角度、方位的定义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可能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一切方面,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综合性的定义方法,尽可能避免片面性,做到全面性。尽管“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

作为本项目研究对象中的“马克思主义”概念,主要是在广义上使用的。关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试作出如下的界定: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为其后继者丰富和发展着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知识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里需要特别地指出,从广义上说,由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所以,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它的表现形态、具体内容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特征,比如,恩格斯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体系;列宁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是包括恩格斯的科学思想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党的十七大之后讲的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

关于“马克思主义观”。完整的马克思主义观应该包括三个基本内容:首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体系、性质、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它要回答的是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问题。这方面的看法属于认识论范畴。其次,如何看待和评价马克思主义。这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作用的价值评价。它包括: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精神文化发展史上的价值定位;关于马克思主义在推动和指导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方面的意义与作用的看法。这方面的认识应属于价值论。最后,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指对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不断用这种实践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等问题的看法。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实践论内容。马克思主义观就是由“认识论”“价值论”和“实践论”紧密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认识论”内容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基础,它直接决定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评价,而“价值论”方面的选择也直接决定着“实践论”问题。同样,来自“实践论”方面的认识也给予“价值论”以重要影响,并不断地丰富、深化着“认识论”内容。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人们有不同的看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我们认为,以上的概括,比较全面准确地揭示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本项目的研究就是在这样的理解上使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

第二,关于新中国成立前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与马克思主义观深化拓展的基本认识。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不断地深化和拓展。在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都程度不同地阐述了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观。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俄国并在俄国得以成功地运用和发展的时候,相应地,也就产生了普列汉诺夫、列宁和斯大林等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从马克思恩格斯到以列宁为主要代表的俄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得以形成和发展。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独具,内容丰富的马克思主义观。当历史确定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之后,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确立并坚持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新中国,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为当代中国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化和拓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三,关于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史轨迹的基本认识。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差不多30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从辉煌走向曲折,并在曲折中发展。在这期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深化和拓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并在实践中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成功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积极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缺乏经验以及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倾向等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开始出现曲折,直至出现“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挫折。在这一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辉煌走向曲折、并在曲折中发展的情况相联系,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观。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观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内容和特点。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至今,在又一个三十多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处于蓬勃发展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创立邓小平理论,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新局面。从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等严峻考验面前,依靠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格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引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发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科学发展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三十多年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这一时期的最重要的成果,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一时期,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发展相联系,中国共产党人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也得以深化和拓展,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也表现出不完全相同的内容和特点。

第四,关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重要经验总结的基本认识。

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在总结经验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发扬和光大了这一传统。可以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不断总结历史经验的历史,是在总结经验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总结,表现在政坛和论坛两个方面。所谓政坛上的总结,主要指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在其著作中的探讨与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的总结。这两个方面,有特别紧密的联系,其区别只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且时间越近,这种联系就越紧密,其区别的相对性就越明显。就前者来说,是从毛泽东开始的。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历史经验的杰出代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吸取历史经验,防止错误倾向》《总结经验,使用人才》《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等文章和讲话,都是他总结经验的代表作。邓小平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和他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思想,都与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鲜经验是分不开的。就后者,即就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的探讨来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是最早的代表作。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继续发扬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并随时进行理论升华,再用成功的理论与经验指导新的实践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特别注意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科学总结。这一总结,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表的一些重要文献中。考察这些文献,可以发现,就总体性的总结而言,影响较大的的总结有以下几次。

论坛上的总结,主要指学术界的学者在各种论著中、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做出来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的学理性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举行了不少相关的会议,出版发表了一批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上作了直接或间接的概括与总结。有的是总体性、宏观性的探讨;有的是专题性或单方面的探讨;有的结合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基本经验探讨;有的联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探讨;有的通过重点人物的研究,比如对毛泽东功过是非的评价或对邓小平历史贡献的分析等,进行探讨;有的通过对重大事件,如人民公社化的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的研究进行探讨。

考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可以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择其要者而言,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启示之一,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中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也是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启示之二,总结历史经验的关键在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发展是重要的。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是不是科学。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才是最重要的。启示之三,在所有的经验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启示之四,不同时期的经验总结,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启示之五,历史经验的总结,遵循着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实践永无止境,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无止境。认真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科学总结的历史及其启示,将帮助我们在今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更好地总结经验,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第五,关于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的基本认识 。

总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以获得许多条经验,就像人们已经总结的那样。其中,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要顺利发展并获得成功,必须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今天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应当好好地领会、理解、消化和运用这条重要经验,切实做到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首先,要进一步认识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极端重要,提高在这一问题上的理性自觉。从历史的视域看。在国际上,二十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无论是理论的创新与停滞、运动的成功与失败,还是制度的建立与破坏,都与是否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国内,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证明,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是不行的。只有马克思主义也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从一定的意义上,如果说没有马克思主义不行,那么,没有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更不行。什么时候确立并坚持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就顺利、就发展、就成功;什么时候我们偏离、放弃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什么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就受挫折、走弯路、就失败。由此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从现实和未来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机遇和挑战来自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能否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特别是化挑战为机遇,是能否更好更快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更好更快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所在。而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特别是化挑战为机遇,需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重要条件之一。

其次,要进一步解决怎样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问题。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个重要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解决,需要开展多方面的工作,作出多方面的努力。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着重指出以下几点,恐怕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向“老祖宗”请教。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们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创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除了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观点增添了新内容外,还留给我们一笔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财富,这就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笔精神财富,对于我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研究。二是向实践学习。从特定的意义说,我们的一切实践,归根到底都是坚持、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实践的成功,我们获得了确立并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宝贵经验;伴随着实践中的某些失误,我们又汲取了不能很好坚持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深刻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是十分有益的;汲取失误的教训,也是特别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就会使我们更好地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三是在破中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不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是在与各种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对立、斗争中发展的。我们要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必须同一切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作斗争,在批判中建设、在破中立,充分发挥反面教员的作用。四是力求持续优化。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观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确立是一个过程;坚持也是一个过程。历史上有过这样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在确立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之后,结果又往往走到非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上去。因此,我们要认真汲取这方面的教训,注意不断地学习、提高,始终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五是进行学理上的探讨。应当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平台,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观的科学研究,这样可以为人们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三、本成果的重要观点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内涵的界定,首先要解决方法论的问题。我们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至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方法论的启示: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可以而且应该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察和说明。比如,发生学意义上的考察和说明,主体性的考察和说明,结构性的考察和说明,特征性的考察和说明,主题性的考察和说明,体系性的考察和说明,功能性的考察和说明,形态性的考察和说明,等等。每一角度、方位的考察和说明,在其特定的意义上,都是合理的、有道理的。二是应特别注意马克思主义有狭义、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即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中义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即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和继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运动形态和理想形态,也包括原生态马克思主义(即作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继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再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不同含义的马克思主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是任何角度、方位的定义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不可能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一切方面,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采取综合性的定义方法,尽可能避免片面性,做到全面性。尽管“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

第二,对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我们试作出如下新的界定。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并为其后继者丰富和发展着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以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以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理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知识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三,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容: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关于如何评价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关于如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一步概括,马克思主义观主要包括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

第四,确立并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坚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条件和基本经验。

第五,改革开放以来,分别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都形成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重大创新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创新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条基本而又特别重要的经验。

第七,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创新过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有机统一过程。

第八,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事业必须坚持和发展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

四、本成果的重要价值、社会影响和效益

1.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从学术价值来讲,从总体上研究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总体框架和内容体系,为学术界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研究基础,拓展学术思路。从当前学术界的研究看来,马克思主义观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都在日益走向深入与广泛,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但是,把两者联系起来,考察两者的关系,特别是研究和探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则相对薄弱。在这个意义上说,本成果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从实践价值来讲,为当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供理论支持。本成果通过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研究,全面、深刻地揭示其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本成果阐明了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意义、基本要素、实现路径,有利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以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同时,本成果也有助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种种问题,有助于澄清或纠正海内外特别是海外在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重要问题上存在的的种种片面的、错误的甚至歪曲的认识或观点。

2.社会影响和效益

马克思主义观问题是课题负责人近年来重点关注的学术视域。课题立项后,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集中研究、联合攻关。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9篇;成功申报教育部建党90周年专项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发展研究》1项;撰写的课题研究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发展研究》一文成为教育部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

本课题最终研究成果正式出版后,将送有关党委宣传部门、政府文化部门等,供决策、指导工作参考;作为相关学科(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别是其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生(含硕士、博生)培养、教学用参考教材;作为各级各类党校、高校对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参考用书。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四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1.

[2][3]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4,5.

[责任编辑:张学玲]

三个代表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兵团精神对于兵团人凝聚力的产生、边疆的稳定,促进兵团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现阶段兵团理论工作者对兵团精神主要从精神来源、内涵、主题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出现了一大批成果。但研究中仍存在不足,今后研究还应从兵团精神的基础理论出发,结合现实需要,运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对其加以探讨。

[关键词]兵团精神;兵团文化;边疆文化

兵团精神是兵团人所特有的文化,是促进兵团建设生产的精神支柱。笔者通过对兵团精神研究的梳理,对近年来兵团精神研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回顾和总结。

一、兵团精神的主要内涵

关于兵团精神的内涵论述,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梁金贵的《兵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和张振华、张明玲的《试论兵团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弘扬》均指出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核心,最早产生于20 世纪50年代,它与新中国的屯垦历史紧密相连。半个世纪以来,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已成为兵团人自觉意识的主要内涵。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核心。具体表现为对兵团的热爱、对团场的热爱、对自己生活的热爱,坚信热爱劳动、建设边疆,就是热爱祖国、建设祖国。无私奉献是兵团精神的品格。兵团人最大的奉献就是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自身利益。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重要内容。

另外,张振华、张明玲在《试论兵团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弘扬》中还指出,兵团精神的四个层面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完整体系。热爱祖国是兵团精神的核心,主要体现在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上;无私奉献是兵团精神的品格;艰苦创业是兵团精神的重要内容;开拓进取是兵团精神的内在要求。因此,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完整体系,是兵团文化的核心。

王玉林在《论兵团文化及其发展》中指出,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是兵团文化的核心内容。“热爱祖国”是兵团文化的灵魂,是兵团人的精神支柱。“无私奉献”是兵团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兵团人的崇高品质。“艰苦创业”是兵团文化的实践特质,是兵团人的优良传统。“开拓进取”是兵团文化的时代精神,是兵团人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

张峥嵘、伏绍周在《把握兵团精神精髓忠诚履行屯垦戍边使命》中认为,王恩茂提出的经兵团党委审定的兵团精神的内涵最为规范、最具权威,即“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屯垦戍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奋进”。

麻霞在《兵团精神的价值体现》一文中认为,兵团精神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是中央四代领导集体关心和支持的理论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

王小平认为,兵团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精神,一种崇高的奉献精神,一种可敬的创业精神,一种豪迈的开拓进取精神。可见,有关专家和学者对兵团精神的内涵都给予了详述。

二、关于兵团精神的主体

梁金贵在《兵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研究》中指出,50多年屯垦戍边的实践告诉我们,兵团干部职工群众永远工作生活在新疆,长期坚持为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坚持为新疆各族人民谋利造福,是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内在要求。兵团各单位在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努力帮助和带动所在地区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分内之事,并和各族人民群众紧密团结战斗在一起,共同筑起戍边的钢铁长城。

王崇久在《兵团精神:新中国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一文中论述到兵团几代职工创造新中国屯垦戍边历史的每个时期,都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老一辈创业者大都是革命战争年代里出生入死的转业军人,全国解放后他们有功不居,从事甚至比战争还要持久的艰辛劳作。大批建设者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他们离别故土,西出阳关,投身火热却又艰苦的工作和生活中。如今的建设者们继续肩负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双重任务,仍奋力搏击市场经济大潮,内心聚汇着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理想追求。由此,有关兵团精神主体的研究专著和论文并不多,也没有涉及到所有的主体,所以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兵团精神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定的过程。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王崇久在《兵团精神:新中国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中论述了其形成发展,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把握边疆大局,于1954年10月命令驻疆人民解放军大部队就地集体转业,组成生产建设兵团,此后,一批又一批复员转业军人、城乡青壮年和大中专毕业生从祖国四面八方陆续来到新疆,加入兵团这支新中国屯垦戍边大军。这种服从和选择,注定了这群人毕生需要建立适应屯垦戍边的人生价值观。兵团在新疆屯垦戍边需要“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的艰苦创业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兵团在新疆屯垦戍边需要“为祖国站岗放哨”的高度负责精神。

彭清在《论兵团文化特色》中也指出,兵团文化就是伴随着兵团特殊的使命屯垦戌边而产生、发展的。1985年,解放军十多万官兵向大西北挺进,他们进驻新疆后,接受党中央毛主席的指令,就地转业,从此开始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屯垦戍边事业。

马永辉在《继承和发展延安精神凝聚屯垦戍边精神动力》中认为,兵团继承和发展了延安精神的精髓和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具体为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的求实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真理的精神,修正错误的精神等。而其核心是弘扬兵团屯垦事业中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并使之成为兵团人成就辉煌业绩的时代动力。

王玉林、席霍荣在《兵团文化问题研究》中讲到丰富和发展兵团文化时,指出兵团文化是在垦荒生活中和改革发展中丰富发展起来的。

向发平在《兵团精神与新时期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中指出,兵团屯垦戍边的实践是兵团精神产生的基础和源泉。50多年来,兵团执行“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任务,起到生产建设、保卫边防、安定团结的作用,履行着屯垦戍边的光荣使命。

张峥嵘、伏绍周在《把握兵团精神精髓忠诚履行屯垦戍边使命》一文中认为:“兵团精神是由几代军垦人在社会主义时期,在经济落后、环境恶劣、社会关系复杂、民族宗教众多的条件下,在半个多世纪的屯垦戍边伟大实践中,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造的。”

王崇久在《兵团精神:新中国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中认为,兵团精神是在屯垦戍边实践中孕育凝结的,在当代,兵团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内在一致性。

刘玉美和尹月梅在《兵团精神与新时期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中认为,兵团屯垦戍边的实践是兵团精神产生的基础和源泉,是凝聚人、吸引人、感召人、鼓舞人的精神动力,是兵团几代人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兵团的具体体现。兵团精神是新时期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涵。

三、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兵团精神不仅有着重大的意义,也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王江英在《论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中指出,坚持弘扬和培育兵团精神,是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坚持弘扬和培育兵团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壮大兵团的需要;坚持弘扬和培育兵团精神,是应对西方敌对势力、维护新疆稳定的需要。

王崇久在《兵团精神:新中国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中也指出,建设新中国的追求是兵团精神形成的目标和动力,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民军队精神是兵团精神形成的文化基因,英模的光荣之举是兵团精神形成的道德标准示范,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和团结和睦的纽带。兵团精神的主要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相联,具有内在一致性,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新中国屯垦戍边中的深化和展现。

赵子芳在《从文化力视角解读兵团多元文化的现实价值》一文中认为,军垦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成为展现兵团和兵团人的特点的视点和窗口,更有利于兵团人发扬兵团精神,坚定“屯垦戍边”的信念。

聂卫国在《大力弘扬“兵团精神”加强“八荣八耻”教育》中指出,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兵团精神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通过创造性的融会贯通,把弘扬兵团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充分体现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

蔡子童在《论兵团精神的哲学根基》中指出,兵团精神的产生与发展有着深厚的哲学根基。这根基就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自强不息的人生观、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兵团精神要不断丰富,兵团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始终坚持与时俱进。

麻霞在《兵团精神的价值体现》中认为,兵团精神的价值体现在:热爱祖国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艰苦创业体现了自强自立的拼搏意志,无私奉献体现了顾全大局的政治胸怀,开拓进取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特征。

杜鹃在《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抵制腐败——兼议兵团精神在兵团反腐倡廉中的作用》中认为,在兵团发展过程中凝聚而成的兵团精神,是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而这种精神在兵团反腐倡廉中起着重要作用。

四、兵团精神的现实传承

兵团精神的重大意义和时代价值决定了必须对其进一步弘扬,使之传承下去。一些学者也就此展开了探讨。

张振华、张明玲在《试论兵团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弘扬》中认为,传承兵团文化精神,首先要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兵团精神。兵团理念文化包括价值观,履行屯垦戍边使命,要有一种精神上的支撑。要建立促进兵团精神发展的良好机制。利用现代传媒特别是大众传媒进行宣传。兵团精神是兵团人的一座精神丰碑,兵团经济的腾飞决不能离开兵团精神的支撑。要形成全员参与的学习和传播机制,与经济活动结合,与文体活动结合,正确处理国家、团场、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发挥军垦优势,弘扬兵团文化。

王江英在《论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中指出,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兵团精神也随着历史前进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地丰富、完善着自身。兵团精神的这种与时俱进的品格,决定了对待兵团精神的正确态度,就是既要弘扬又要培育。所谓培育,就是要在弘扬兵团精神的基础上,吸纳体现社会发展方向的时代精神,赋予兵团精神现代性特点。一定要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结合兵团经济体制的深刻变化的实际,结合兵团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结合兵团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准确地认识和把握时代精神,并把它融入兵团精神之中,使兵团精神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例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兵团精神的核心内容,但是现在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显然具有许多新的涵义。面对日益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必须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路线的基本点之一。因此,兵团的自力更生,决不是同对外开放相对立的。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相辅相成,辩证统一。

王崇久在《兵团精神:新中国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中指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兵团主动适应国家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改革和创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更好地屯垦戍边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要求兵团直面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进一步弘扬兵团精神,进而把市场经济的利益本位和屯垦戍边的价值取向更好地结合起来。

张峥嵘、伏绍周在《把握兵团精神精髓忠诚履行屯垦戍边使命》中指出,继承和弘扬兵团精神的基本途径是: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抓手,夯实继承和弘扬兵团精神的道德基础;以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社会为重点,创造提升兵团精神的文化条件;以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为手段,提供提升兵团精神的思想保证。

武晓凤对于兵团精神的弘扬提出了以下建议:造就良好的社会环境,满足职工的适当要求,创造激励机制,采用多种方法传播兵团精神。

马志成《兵团精神贵在坚守重在实践》的观点是:弘扬兵团精神,贵在坚守,重在实践,关键在于做到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赋予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宣传教育与设置载体相结合,坚持树立典型与鞭挞丑恶相结合。

陈惠新在《弘扬兵团精神推动屯垦戍边新实践》中提到,兵团精神是对屯垦戍边长期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新时期为了推动屯垦戍边新实践,需要大力弘扬和提升兵团精神,把兵团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兵团精神是在屯垦戍边的实践中孕育凝结而成的,其形成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动力源泉;兵团精神是一幅战天斗地的历史画卷,需要全面理解其功能、内涵、弘扬兵团精神的重大意义,并在屯垦戍边新实践中进一步弘扬和提升兵团精神。

刘耀霞在《论改革开放条件下兵团精神的整合》中认为,兵团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可以用兵团精神作为社会凝聚和社会整合的重要资源;要通过发挥兵团精神的整合功能,弘扬和培育兵团精神,增强兵团社会的凝聚力,推进兵团事业的发展。

熊晓琼在《新时期弘扬兵团精神的制度伦理环境》一文中认为,为从根本上解决职工道德“失范”问题,大力弘扬兵团精神,新疆兵团必须把市场经济的利益本位和屯垦戍边的价值取向更好地结合起来,制定并完善一整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兵团制度体系。如果兵团社会体制出现不合理、不正义、不道德现象,则职工在弘扬兵团精神时就会出现价值取向上的混乱,个体行为将无所适从。

从不同的学者对兵团精神的研究来看,主要有内涵、形成发展、重要意义及时代价值等研究角度,并且对如何对兵团精神进一步弘扬也做了相应的阐释。但对兵团精神的实践主体方面研究较少,而且大多以实际事例加以说明。另外,在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方面可以再结合今年的兵团精神研讨会上的主题进行研究,比如兵团精神在构建兵团文化方面的作用、兵团精神在新时期下的新内涵,以及兵团精神与民族精神相结合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振华,张明玲.试论兵团精神的基本内涵与弘扬[J].石河子大学学报, 2006,(8).

[2]王江英.论兵团精神的时代价值[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4).

[3]梁金贵.兵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研究[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7).

[4]彭清.论兵团文化特色[J]. 兵团党校学报,2005,(1).

[5]吴重吞.用兵团精神推动兵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J].兵团党校学报, 2008,(1).

[6]向发平.兵团精神与新时期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4).

[7]王玉林.论兵团文化及其发展[J].中国农垦,2004,(4).

[8]王丽,王艳.兵团精神的弘扬与培育[J].兵团建设,2004,(6).

[9]熊晓琼.新时期弘扬兵团精神的制度伦理环境[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7,(10).

[10]蔡子童.论兵团精神的哲学根基[J]. 兵团建设,2006,(7).

[11]张峥嵘,伏绍周.把握兵团精神精髓忠诚履行屯垦戍边使命[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1).

[12]黄宏.兵团精神——我党精神宝库中的奇葩[J].兵团建设,2008,(2).

[13]王崇久.兵团精神:新中国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J].兵团建设,2007,(3).

[14]麻霞.兵团精神的价值体现[J].兵团党校学报,2008,(1).

[15]马志成.兵团精神贵在坚守重在实践[J].兵团建设,2008,(3).

[16]郭江华.兵团精神价值浅论[J].兵团建设,2008,(10).

[17]李成.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J].兵团党校学报,2007,(6).

[18]梁金贵.兵团精神与兵团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07,(7).

[19]赵燕秋.兵团精神与团场志[J].中国地方志,2000,(7).

[20]刘玉美,尹月梅.兵团精神与新时期屯垦戍边核心价值观[J].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08,(4).

[21]李书群,史建玲.大力发展兵团文化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提供精神支撑[J].兵团党校学报,2006,(2).

[22]杜鹃.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抵制腐败——兼议兵团精神在兵团反腐倡廉中的作用[J].兵团党校学报,1999,(2).

[23]尹月梅.关于兵团精神新内涵的认识与思考[J].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3).

[24]陈惠新.弘扬兵团精神,推动屯垦戍边新实践[J].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3).

[25]刘耀霞.论改革开放条件下兵团精神的整合[J].兵团党校学报,2008,(5).

上一篇:素质拓展论文下一篇:反邪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