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范文

2023-09-08

幼儿绘画范文第1篇

第二阶段 练习简单绘画技能,进一步提高幼儿绘画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思想容易分散,教师在传授技能时要注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以游戏的口吻、形式练习,使他们玩中有画、画中又玩,并注意由易到难。如:练习画线条,可以叫幼儿添画下雨天的雨,先让幼儿观察下雨,引导他们看密密的雨点好像一条条线,然后书空练习,再到纸上画,边画边讲“雨点落到伞上、落到地上、落到小树上”;也可以叫幼儿添画篱笆,先让幼儿欣赏一种小动物,启发幼儿在草地上筑篱笆,别让小动物跑走,让幼儿悬空握笔边唱边画:“画横线、画横线,横线画得平又平;画竖线、画竖线,竖线画得直又直。”练习多次,然后用笔在纸上添画篱笆。又如:练习画圆,可以叫幼儿画一袋小圆糖,先让幼儿观察糖是圆圆的小小的,然后请幼儿尝一尝,尝完之后让幼儿书空练习,最后教师请幼儿在剪好的“糖袋”上画小圆糖。 2.同类教学内容相对集中。如:这一阶段全部练习画线条,变换形式进行,可组织画下雨天的雨、面条、小蜡笔、梳子、电线、小草、游泳棒、鞋带等。这样幼儿所学技能得到及时地巩固,为以后的主题画打下基础。 3.教会幼儿正确的作画姿势和使用工具的技能。对刚学画画的孩子,教师除了在技能上作指导外,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画画姿势,这不但为了使他们能够握笔自然,能画好画,还有利于保护视力,为日后入小学学写字打好基础。正确的姿势为:肩平、背直、头正、两脚平放,小腿与大腿成直角,身体稍向前倾,眼睛离桌面保持18—20厘米,胸部离桌子有拳头空隙。画画时,左手按在纸上,右手握笔。(小班幼儿由于身高原因,允许站起来画。) 第三阶段性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运用已学会的简单技能,进行主题画。

1.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习惯。提出绘画主题以后,怎样使孩子完成命题画呢?人脑中可以产生对未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但不可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从已经感知事物的大量形象中抽取有关内容,经过粘合、夸张等特殊思维方式才能形成。小班又注意力容易转移,观察不仔细,他们只对表面的、活动的、局部的某些物体感兴趣。他们的知识贫乏,所以为小班幼儿选择观察的范围要小,尽可能让他们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并指导幼儿用笔画下这些形象。如:组织幼儿画“小蝌蚪”,教师可以在自然角饲养一些小蝌蚪,让幼儿平时经常去观察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和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姿态,然后再画。

幼儿绘画范文第2篇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和深入, 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于是, 就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来学各种特长。为此,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因为我一直认为绘画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作重要作用, 在真实的幼儿教育工作中, 我更深深地体会到绘画活动能培养幼儿美的感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也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每当我看见孩子们在教室里静静地、认认真真地绘画, 并能画出一幅幅内容丰富、布局美观、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的画和孩子们绘画时脸上还不时地露出满意的微笑时, 我感到无比欣慰。因为孩子们喜欢绘画。

二、观察实录

在大班上期的一次美术活动中, 我想, 孩子们已经过了一年的美术培训, 掌握了绘画的一些基本技能。于是, 我画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房子框架, 然后提问:“你们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我的房子变成一座美丽的农家小院吗?”。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房顶画上五彩的草或瓦片, 檐下是美丽的窗和墙;门前有小池塘, 塘面上有鸭妈妈带着鸭宝宝嬉戏, 塘里有鱼......;鸡妈妈带着自己的宝宝有的在草丛中捉谜藏、有的找虫子吃;房子的左右、后面有各种树、竹, 美丽的山;空中有......”。于是, 孩子们高兴地说:“老师我们一起来做画吧!”我说:“好吧!”

孩子们迅速准备好材料, 找好自己喜欢的颜色。我用鼓励的语气对孩子们说:“把你们刚才说的, 自己想到的画出来吧!”。 (这是我第一次没教孩子怎么画, 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想的来画) , 就这样孩子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准备画了。可我的话刚说完, 大部分的孩子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然后齐刷刷地望着老师, 说:“老师只画这么点吗?其他的我不会!”。孩子们求助地声音此起比伏, 这使我吃惊不小, 我只是要求他们把自己想到的画出来, 他们居然说画不来;以上说到的山、树、瓦........都画过, 平时他们都画得象模象样的, 但现在却难得他们无从下手。这不由得使我重新审视我的绘画教学。在反思中, 我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平时大多数都是在机械的模仿老师的绘画, 这样的方法必须改变。但现在孩子们的问题也必须得解决。我决定还是先不教孩子们怎样画, 而是逐个来到有困难的幼儿面前, 引导和鼓励他们将自己心中想到的说出来。终于, 有的孩子开始慢慢地画了。

虽然有的孩子画得并不美观、也并不怎么得体, 但他们敢于大胆地画, 敢于想到什么就画什么, 这也是让人为之鼓舞的进步。

三、观察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 我开始换一种眼光来看待孩子们的绘画。我平时觉得孩子们小, 没有一点绘画技能就让他们跟着老师画。乍一看, 孩子还不错。但将所有的画仔细观察, 分析一下, 就不得不承认孩子们只是在机械模仿, 而不是用“心”去画, 他们的画都是千篇一律。原来一直以来, 都仅仅是在模仿老师的画, 所不同的只是不同的人在画而已。是什么扼杀了孩子们灵动的思维?是我吗?是我教育的吗?是我示范的错误吗?

可以负责任的说, 我一直都比较重视培养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来也没有以我的范画标准来评价孩子们的作品;在平时的绘画活动中也经常鼓励幼儿敢于突破老师范画的限制, 如有突破的作品便会大加赞扬, 看来收效甚微。回顾起来, 总结出以下的原因:

1. 从孩子们在幼儿园的第一次活动开始, 老师认为孩子小, 没有一点基础。

于是, 便教孩子先模仿老师的画, 有时甚至手把手的教幼儿如何画才象老师的画。长期以来, 养成孩子们机械模仿的学习方法。

2. 在提高孩子绘画技能的同时, 如过分的强调他们的大胆绘画时, 作品就变得没有主题、杂乱无章。

这是可避免地要限制幼儿的随意性。这样, 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幼儿的个性的发展和表达。

3. 长期以来, 孩子绘画的参照物主要是老师的范画, 而对所画内容既没有真实感, 又没有去真正理解。

于是, 作品就缺乏个性化, 便形成了千篇一律。

鉴于以上种种原因, 种种问题, 我们不得不再次认认真真地思考幼儿园绘画教育的目的究竟何在?

四、理论支持

《幼儿发展纲要》中, 艺术部分的表述是“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 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由此可见, 艺术领域是一个个性化极强的领域, 在幼儿阶段其主要目的在于“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教师要“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由此可见, 幼儿绘画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在于要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艺术家、美术家, 而是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激励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五、对策措施

教师要系统组织有针对性的活动, 启发幼儿用眼、用心去观察, 并用心去绘画, 积极鼓励幼儿个性的表达和创造性的发挥, 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记实:《美丽的大海》

我把准备好的碟子放给孩子看, 电视屏幕上只有大海和沙滩, 还有动听的音乐, 什么也没有。然后亲切地问孩子:“这是老师画的大海, 你们觉得怎么样?”。孩子看后, 你看我, 我看你, 然后望望老师, 我用微笑、好奇、鼓励的目光看着孩子。有的孩子便大声地说:“老师您的画一点也不美!”。有的还说:“您的画太没意思~~~”。还有的孩子甚至说:“老师您好笨呢!”……于是, 我大声叹气地说:“嗯!我也觉得自己画得不美, 没意思, 甚至很糟, 也很笨, 但是我确实画不出了, 孩子们帮帮我好吗?”。我用乞求的眼睛望着孩子们。这下可热闹了, 有的说:“您可以在海里画好看的鱼、五彩的石头和水草, 画成美丽的海底四界”。有的说:“您也可以在海面上画各种各样的大轮船、小轮船、游艇、帆船……”。有的说:“您可以在海的远处画轮船;近处画游泳的人、冲浪的人;沙滩上画五彩的太阳伞, 伞下有的穿着好看的游泳衣、有的坐在椅子上乘凉……。”有的说:“沙滩上还可以画美丽的商店, 沙滩上还有许许多多大人、小孩在捡美丽的贝壳、还有玩沙的小朋友……”。有的还说…………。我鼓掌说:“现在把你们想到的画出来吧!”。孩子们满怀激情、胸有成竹地开始在纸上画了。我巡回观察、指导孩子作画。过了一会儿, 一幅幅布局合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线条明快、色彩鲜艳的绘画作品就呈现在我的面前。

启示:机械模仿是目前幼儿绘画活动中的一种普遍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能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深受幼儿及家长的广泛欢迎。但它限制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 对幼儿今后的发展十分不利, 也与新的幼儿教育观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不相吻合。要改变这种状况,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从幼儿初学绘画开始就要充分采用启发式教学, 通过自然观察、作品欣赏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幼儿的想象力, 让他们体会到艺术创作的乐趣。

2.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表现方式, 不求完美, 但求神似。

幼儿绘画范文第3篇

我国幼儿早期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国及省市级名目的比赛此起彼伏,幼儿绘画也不例外年轻的家长们都望子成龙,谁都不愿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给孩子报名学习。但是,怎么才能让孩子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不是在父母或老师的强迫下被动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解幼儿绘画的特点后,为了使幼儿积极主动的学好绘画,我们就要寻求培养孩子学会绘画兴趣的法。

一、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源泉。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也说:“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千姿百态、斑驳陆离、纷繁变换、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活动的最好课堂,我们应经常带幼儿参加户外活动,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幼儿经常多看,经常参与社会生活,丰富其感性认识,增强其审美感受能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二、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幼儿美术教学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如果像以前那种依样画葫芦,幼儿简单地服从教师的命令,像木偶一样,他们就会兴趣索然,要使幼儿绘画兴趣始终高涨,教育内容、方法应该多样化,应在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运用一些趣味性的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用鼓励的口吻,激发幼儿想象力,引起幼儿作画兴趣,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很自然地接受绘画技能。在系统学习中,要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孩子从“游戏行为”一步一步过度到“学习行为”上来, 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并通过传授一定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启发孩子们形象思维的活动。画画是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手段之一,在美术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心理特点,把他们天真的奇想引向生活、自然、社会美的生活欣赏和追求,把他们技巧的粗拙,逐步提高到精巧的水平,从而提高创作素质。

三、多鼓励,培养幼儿绘画的自信心。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和自我评价的正确认识、体验和充分估价。幼儿需要鼓励和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教师要适时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树立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要尽可能避免指责的话语,那样容易挫伤幼 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要尽量找出你赞赏的地方,一旦幼儿作品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

四、通过实物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热情。

幼儿天生比较好动、喧闹,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注意到这一点,挖掘教材中适合与幼儿活动的一些因素来激发幼儿对学习的热情。比如,我在上《手指印螃蟹》这一课时,想到部分孩子们虽吃过螃蟹,看到过螃蟹,但很少有人会去注意、观察过螃蟹,于是我特地从市场买了一只螃蟹回来上课,以供幼儿观察。实物摆在眼前,幼儿的兴趣就来了,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并进一步认识了螃蟹的特点,通过实物这一直观的材料展示,轻松地打开了幼儿观察学习的兴趣,幼儿学好了知识,对画好螃蟹就没有问题了。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幼儿感性认识

多媒体的出现,开拓了幼儿的视野,使幼儿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能够更直观,记忆更深刻,教师也能更方便地进行个别活动操作。例如欣赏课,需要孩子去欣赏一名大师的作品,如果用挂图让幼儿欣赏,会让幼儿觉得索然无味,而且很难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到作品中,这样一来,就大大减退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是在大屏幕上欣赏大师的精彩作品,幼儿还一边听着悠扬的音乐,那样就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向往。

六、利用户外活动来指导幼儿绘画。 针对我们幼儿园每天都有户外活动时间,而且幼儿也喜欢到外面去跑跑跳跳的,结合幼儿这一特点,于是我把美术课引到了户外,带孩子走出教室,感受更多花卉美丽的颜色和千姿百态的形状;落叶飘飘时,我会带领幼儿去拾树叶,把形状不

一、颜色各异的树叶带回教室,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它们的美,然后把他们的美画出来。

七、多鼓励,少批评,逐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自信心。

幼儿需要鼓励和赞赏,当他们作出一幅画时,教师要适时说些肯定和鼓励的话语,帮助幼儿树立对绘画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师看幼儿的画,要尽量找出好的地方,如“颜色很美,画面很丰富。”或者是“画得很生动”等等话语,一旦幼儿作品受到老师的承认和赞许,他们会表现出更大的创作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对绘画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就会越画越多,越画越好。越来越喜欢美术课了。

八、正确评价孩子的作品

1、是千万不要以“像不像”来断定孩子的作品。教师或家长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能单纯地以画得“像不像”来确定一张画的好坏,应认识到:更可贵的是幼儿的创作兴趣与绘画热情。在孩子的早中期,作品大多是夸张变形的,这些无意的变形是他们内心的独白,是心理发展的必然。突破像不像的局限,他们能够更加大胆自信的表现自己。如果我们总是以“像不像”来要求他们,必然使他们的信心受到打击,自主性将逐步的受到抑制,画起来畏手畏脚,无从下笔,所以要多给孩子一些肯定和鼓励。

2、是对儿童绘画,我们不能有太多的功利心。有些家长让孩子学习就是为了让孩子将来成为一名画家,或升学时能够加分,强迫他们去画,学不好就横加指责,弄得孩子学画画有很多压力,很被动的学习。儿童从事绘画活动本是很自然的行为,他们常常是在涂涂抹抹中不知不觉地成长起来的。我们不要给他们施加过多压力,使他们过早地背上沉重的学技能的负担。当儿童产生了绘画的积极愿望时,他们就会画得很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美术创作的动力和基石,一个成功的幼教工作者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幼儿对学习的持久兴趣,激励幼儿不断处于较佳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并乐此不疲。

幼儿绘画范文第4篇

一、活动意图:

我园三年来以线描画做为幼儿园的园本特色。幼儿对绘画也非常的感兴趣,基于此我园决定开展这次的“童心画世界”绘画比赛

二、活动时间:2013.11.28

三、活动地点:连江县新小星星幼儿园

四、活动主题::“童心画世界”中班幼儿绘画比赛

五、活动准备:横幅、评分表、橘子等

六、活动人员安排:

1.主持人:叶守平

2.评委:黄玲希、周爱清

3.拍照:杨玲玲

七、活动过程:

1.主持人讲话

2.集体表演

3.赛前规则说明:

(1)安静的进行绘画

(2)用油性笔进行绘画

4.在音乐的背景下自主进行绘画

八、奖项设置:

幼儿绘画范文第5篇

A. 利用“熟悉产生好感”诱发兴趣

人们对家乡话和家乡菜的兴趣就是这样形成,中班幼儿对绘画方面的兴趣也是如此,孩子们在小班绘画的基础上,很愿意接受我的建议:在自己的画中添上以前会画的:云、小草、小动物、简笔画小人等。

B.利用“快乐提高兴致”强化兴趣

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我总是高高兴兴地,故作惊喜地引导幼儿参与绘画,这是极有效的情绪感染法,在引导幼儿绘画狮子时,我先画了一个狮子的鼻子,“咦?这是什么?”这时候小朋友们回答说:西瓜、饼干、麻子------,接着再画眼睛,凶凶的又象什么?嘴巴一画,小朋友们惊呼:“老虎!”我不动声色的继续边画边说:“三样圈起来是什么?”外面的卷毛一画以后,小朋友们立即想去体验。

让孩子们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些活动,谁都愿意再次体验快乐的事,有利于绘画活动的再次开展。

C、利用“新奇吸引注意”深化兴趣

兴趣总是从“注意到”开始的,不一般的色彩、形状都能引起孩子的注意,一幅美的范画出示引起孩子们“哇”的一声哗然,就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孩子们看见“公主与王子”的范画后,不禁感叹:我喜欢------,于是我引导幼儿注意到外部的轮廓与布局,引导幼儿学习渐变色。孩子们在兴趣的诱导下专注地构画着充满童趣的公主与王子。

D、利用“爱屋及乌”拓宽兴趣

能为幼儿在已有的兴趣上增加一些新的兴奋点,比如在绘画蜘蛛网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了解了蜘蛛的外形特征以后,提问:我们用直线、曲线还是放射线?孩子们立刻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上一篇:幼儿急疹下一篇:教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