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文化论文范文

2023-05-20

森林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历史文化的厚重是当今社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因素。邯郸是赵文化的渊源之地,赵文化是邯郸人最为骄傲的历史文化,是现今邯郸社会发展、经济腾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根基。

在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上,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程裕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教授、河北CI策划咨询中心主任梁勇等专家学者分别就赵文化的兴起及历史地位、邯郸与赵之天下与天下之赵、赵文化与邯郸市城市营销等进行了研究探讨,并对赵文化的特质进行了概括。

历史学家定义赵文化特质:开放,进取、包容

著名学者李学勤在演讲中指出,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当今之世,区域文化的研究以及区域文化的开发对当地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赵文化因其独立而突出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精神,近几年广为专家学者关注。赵文化具有双重特征,它既深烙着华夏文化的精髓,又带有明显的戎狄文化,是这两种文化相互交融的结果。而在赵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赵国的建立,以及作为赵国的首都——邯郸这个城市在当时的繁荣,以及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影响,也正是这一文化的产物。

赵文化最重要的特质就是开放。不同区域文化区域相互融合的结果,决定了赵文化的这一特质。其次,赵文化是进取的文化,它借鉴了所融合的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中最先进的因素。从这层意义上说,赵文化也是一种具有两重性的包容文化。这种开放的、进取的、包容的文化精神对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相当强的可借鉴意义。

怎样来看待这一问题?赵氏作为一个宗族在古代的兴起,本身就和北方的草原文化有关。所谓草原文化,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新的经济学科和欧亚学的一个中心内容,学界称之为欧亚学。欧亚学专门研究欧亚大陆的历史和文化,这一文化对于草原文化有着很特殊的解说和定义。草原文化是处于广大沙漠或者森林地区边缘的草原地区形成的 文化,这个特点符合欧亚大陆的特点。中国一直到欧洲有很多沙漠地区,这个地区的边缘就是草原地区。欧亚大陆是连续的,而处在这种被沙漠和草原分割出来的地区形成的文化,就是我们在欧亚学中所说的草原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亚洲,特别是东亚地区的文化,是从中国开始发展的。赵文化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氏的兴起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在远古时期,通过草原文化的欧亚交通带和世界联系的一个重要表现。

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融合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并没有仅仅局限于国内,事实上,这种影响远远波及欧亚大陆的很多地区。赵氏的兴起在两个文化交流融合之间起着重大的作用。赵文化根本的精神就是开放进取、融合交流,甚至可以说,赵国建立的过程,就是两个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

可以说,邯郸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的交融之地。两种文化在此融合消长,形成了赵文化强烈的开放进取精神。总结和弘扬赵文化的内涵,对邯郸的复兴,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梁启超——赵文化研究的始作俑者

赵文化研究的发起者是梁启超。1903年11月2日,他发表了《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对赵国历史人物进行新的评价。他是近代关于赵文化研究的始作俑者。

赵文化的研究有明确的学术史起点,它的学术史又呈现出鲜明的特点。有明确的起点,而且是由梁启超这样的文化学术大师来开创的,这在我国是第一个。梁启超对赵文化的研究和中国近代学术思潮、和中国近代新史学是紧密相连的,这一点是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研究,例如楚文化、山东齐鲁文化、秦文化等先秦历史文化中,没有一个能相提并论的。这是赵文化研究的一个特点。

森林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以我国现行的《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和《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这2个标准为依据,用采用野外调查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瓶山森林后发现该公园四个景区中,的优良级旅游资源占75%,普通级旅游资源占25%,综合评价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研究认为银瓶山森林公园应明确定位为:以森林旅游活动及森林生态保育为主要功能;突出“生态旅游、滴翠银瓶”的形象;依托深圳、东莞、惠州三个城市作为一级目标市场的、大众化的、经济型的周末度假公园。

关键词: 森林公园; 风景资源评价; 规划定位;银瓶山;广东园林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2-06-20

修回日期:2012-10-05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户外活动日益成为了城市居民生活、休闲的基本需求与主要休闲方式。对现代都市人来说,有着“天然氧吧”美誉的森林,正在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人他们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森林公园作为受特殊保护的林地和游览观光的特定场所和受特殊保护的林地,己经成为森林旅游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

我国森林公园建设起步较晚,但却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自从1982年建立第一处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尽管起步较晚,但却以惊人的速度飞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 583处,总规划面积达1 677万hm2 [2]。至2010年底,珠三角地区有各类森林公园223处,总规划面积37.92万hm2,2010年接待游客达5 200多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11.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和47.1%[3]。

森林公园在规划前,通过对风景资源进行的评价,可使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更科学、更合理和更具操作性。国内外学者对风景资源的评价和旅游规划都开展过了相关的研究和总结,如:但新球通过对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的评价,提出了环境容量、和风景资源容量的概念、测算方法及其及风景资源在公园开发中的应用问题等[4];美国学者Clare A.Gunn 1979年出版的《旅游规划》研究认为对旅游系统功能有特别影响的要素是: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资本、劳力、社区、组织(或领导)等 [5];还有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Calgary University)商学院教授Donald Getz(1986)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旅游规划模型”[6] ,国内学者刘秀晨等也对城市近郊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的评价与规划进行了研究[7]。但目前国内森林公园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存在临着不少的问题,如对森林公园的景观评价、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等重要环节的研究仍不够详尽等。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也存在规划深度不足、定位不够准确性欠缺等问题。因此,我们本文对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就其公园的功能性质、形象和客源市场等规划定位问题试作了一些探讨。

1 研究区域概况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位于珠江三角洲中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2°51′N–~22°57′N、东经114°05′E–~114°15′E,西距东莞市区38 km、距广州100 km,东南距深圳市38 km、香港九龙80 km,东距惠州市30 km,总面积为12 350 hm2,分为谢岗、清溪、九栋和樟木头四个片区(图1)。境内地势主要呈东面及中间高,南北两侧低的走势,最高峰也是东莞市域的最高峰,为谢岗镇的银瓶嘴(图2),海拔898.2 m,是东莞市域的最高峰,海拔超过600 m的山峰共有 60多座。基岩多为花岗岩、变质砂页岩,山顶、沟谷多裸露岩石,土壤是山地红壤、黄壤或赤红壤。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阳光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等特点。年均气温21-~22℃,年降水量为1 800 mm,多集中在4-~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9%。公园群山环抱、山高沟深、森林茂密,具备让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良好条件,在当地有“植物王国,雀鸟天堂”之称。其中有15种国家保护植物,、39种野生兰花,、50多种珍稀植物。园内主要野生动物资源有陆生脊椎动物173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种。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项目与内容

包括森林公园资源类型的分类与质量评价(含区域环境质量、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的质量评价)、旅游资源单体定量评价及公园的功能性质、形象和客源市场等规划定位问题。其中自然景观资源研究项目分为地文景观、天象景观、水文景观和生物景观4类;人文景观资源研究项目分为历史文化类、宗教文化类、景观

建筑类3类。旅游资源单体研究项目分为资源要素价值、知名度影响力和附加值3类。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资料的调查与收集

公园的自然地理情况、森林资源概况和社会经济条件等数据,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获得。有关公园的现状和历史资料,通过查阅档案资料等多种途径收集。

2.2.(2) 质量评价资料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森林公园资源类型的分类与质量评价依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8]相关标准,旅游资源单体定量评价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9]相关标准,通过量化计算资源质量,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森林公园资源类型及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2.2.(3 )公园规划定位的分析

规划定位问题的分析主要依据森林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及旅游开发利用条件等因素,按公园的功能性质、形象和客源市场3个方面进行定位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森林风景资源分类

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规定的风景资源类型分类体系,对银瓶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类整理为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两大部分。

3.1.1自然景观资源

(1)地文景观

有名的景点有10多处,分别是:谢岗片区的仙猴石、爆石、金蟾吐丹、蟾蜍石、外星坑、石鼓、石象、石龟、石鳄、石狮、一线天,清溪片区的爆石等。

(2)天象景观

园内主要的天象景观有:谢岗片区的银瓶彩虹、仙猴望月,九栋片区的簕竹排雨景、九栋云霞,清溪片区的紫烟阁星辰、铁场朝晖、罗马夕阳和樟木头片区的上南云海等。

(3)水文景观

园内水资源丰富,沟谷溪流纵横交错,常年水流不断。10多条溪流如条条银链绕山,奇险幽深;较有名的瀑布有:清溪片区的黄茅田瀑布(号称东莞第一瀑),谢岗片区的双叠瀑布、孔雀瀑布、百丈瀑布、马嬷射尿、白龙飞瀑、龙头瀑、三十六级瀑布、双尾山瀑布、银山瀑布等。

(4)生物景观

A. 植物景观主要有:谢岗片区的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群落景观“春来红”(图2)、穗花杉Amentotaxus argotaenia、苏铁蕨Brainia insignis、华丽杜鹃Rhododendron farrerae山顶杜鹃、岭南佳果园、古枫树Liquidambar formosana;清溪片区的仪花Lysidice brevicalyx、润楠步道、莞香Lysidice brevicalyx园、杨桥古藤Tetrastigma planicaule;九栋片区的阴坑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沟谷阔叶林壳斗林;樟木头片区的耀佛丛林。

B. 野生动物景观:野生动物较多,其中不少种类颇具观赏价值,如赤红山椒鸟Plammeus fohkiensis、红耳鹎Pycnonotus jocosus、红喉歌鸲Luscinia calliope、黄眉姬鹟Ficedula narcissina、叉尾太阳鸟Aethopyga christinae等。园内谢岗片区还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南方波鱼(Rasbora steineri)景点。园内昆虫的种类繁多,游人可见各种各样的蝴蝶在山谷中轻歌漫曼舞。

以上自然景观主要集中于谢岗片区。

3.1.2人文景观资源

(1) 历史文化类:历史文化类包括芒头坑古村落、小尖山仙宫岭、观音山老仙岩、石下岭太平天国遗址、东江纵队遗址、樟木头古道、麻竹坑石台阶等。

(2) 宗教文化类

此类景点分布在樟木头片区,主要有:观音寺、观音广场、耀佛丛林、菩提径、佛缘路等。

(3) 景观建筑类

公园内已建有近20座亭台楼阁,有古树展览馆,还有一些水库大坝。

上述景观资源组合成湖光山色、鸟语花香等美景(图3)。

图2红花荷群落景观 (曾焕忱 摄) 图3 景观总体风貌(图片来源:东莞市林业局)

3.2 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3.2.1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

经东莞市林业部门组织有关专家采用国标《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对银瓶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进行等级评定得分,其分值N按下式计算:

N=M+H+L

上式中:M、H、L的分值由风景资源质量考核专家综合评定,其中M代表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分值;H代表森林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L代表森林公园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

根据N值将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划分为三级:一级为40~50分,为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高、难以人工再造的风景资源;二级为30~39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应在保证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N值为20~29分的属国家三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

(1)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

对银瓶山森林公园各类风景资源评测计算,其M值为21.3 分(表1)。

(2)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在公园内通过随机抽样测定各项环境质量,其中空气、地面水和土壤质量的测定方法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9-12],结果各项指标均达一级标准;对公园7个监测点进行负离子含量监测结果平均为4768个/cm3,平均细菌含量为760个/m?。据此评出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5.5分(表2)。

(2)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在公园内通过随机抽样测定各项环境质量,其中空气、地面水和土壤质量的测定方法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9-~12],结果各项指标均达一级标准;对公园7个监测点进行负离子含量监测,结果负离子含量平均为4 768个/cm3,平均细菌含量平均为760个/m?。据此评出公园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5.5分(表2)。

根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又称为“极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统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一级旅游资源统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经综合评分,银瓶山森林公园四个景区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占75%,普通级旅游资源25%。

3.3 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的规划定位

森林风景资源是森林公园藉以吸引游客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在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规划中,首先要对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做出进行尽量客观的价值评估。由依据上述对旅游单体的评价及对整个公园质量等级评定可知,旅游开发可以依赖的景观条件是优良的,在此基础上提出银瓶山森林公园的规划定位对策如下。

3.3.1功能性质定位

基于银瓶山森林公园拥有优良风景资源,“东莞第一峰”也座落在园区内,且地处东莞、深圳、惠州三市接壤边界地区,与东莞、深圳相距均为38 km,距广州、香港在100 km范围以内等特点。我们认为宜将其功能性质定位为:以“东莞第一峰”——银瓶嘴等典型地貌和人文景观为特色,以登山游览、溯溪探险、科普教育、文化体验、健身康体、休闲娱乐等森林旅游活动及森林生态保育为主要功能,依托深莞惠的城郊综合性大型森林公园和区域性生态绿地。

3.3.2形象定位

森林公园的形象是旅游者对于公园的综合感知印象,是构成其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者决策、消费选择过程和旅游效果的重要因素。据调查,银瓶山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是对喜欢亲近大自然和登山健身运动的游客是最有吸引力的因素。因此,综合考虑银瓶山森林公园旅游单体的状态及风景资源质量等级后,我们认为银瓶山森林公园整体形象宜定位为:“生态旅游、滴翠银瓶”,这个定位既体现公园的性质,又突出景观特质。

3.3.3市场定位

目前银瓶山森林公园主要客源来自为东莞、惠州及深圳的市民,他们不但拥有区位便利优势,同时拥有充实经济条件优势。仅2011年元旦三天假期,银瓶山森林公园迎客就达6.9万人次,莞惠深的游客占比达90%,组织形式以家庭游以及团体游为主,游览形式以登山和观光为主,以一日游方式为主,借双休日及节假日出行[13]。从潜在的客源上来说,仅东莞市户籍人口就超过出180万人,外来暂住人口460多万人,常住人口600多万人。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因此,深圳、东莞、惠州3个城市是银瓶山森林公园的一级目标市场;其次在公园辐射100 km范围内的香港、广州这两个特大城市应作为二级目标市场。

2010年深莞惠常居人口有2 317.5万人[14],他们常居繁杂的城市环境中,紧张的城市生活需要向往清新的空气、自然的环境,需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予以调节一下精神和情绪。以森林景观为主的银瓶山森林公园空气清新,环境古朴天然,不需要耗费巨资盲目营建人工景观,应该侧重于双休日度假、科普教育、休闲娱乐、野趣探险方面的旅游形式开发,经营类型定位以大众化的经济的周末度假型公园定位为佳。公园根据自身的特点因天然条件形成自己的身特色,为普通市民提供多样化的旅游服务是最佳的选择。

3. 结语

运用上述两个国标对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进行评价,均表明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一是按GB/T 18005-1999,对其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总得分为34.8分,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处于较高等级;二是按GB/T 18972-2003综合评价表明,得出该公园有3个片区为“优良级”旅游资源,1个片区为“普通级”旅游资源。总体而言,银瓶山森林公园风景资源景点的总体质量较高,其中生物资源尤为丰富且价值很高,而资源结构中人文资源稍为逊色。

根据以上风景资源评价的结果和银瓶山森林公园的定位分析,我们建议银瓶山森林公园今后应围绕规划定位目标充分发挥其生物景观、水文景观资源丰富的特点优势,加强人文景观建设,以森林文化游为主体、结合民俗文化旅游,将银瓶山建设成深莞惠地区森林风景资源一流的、大众化的、经济型周末度假公园。就目前银瓶山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现状来看,近期应该着重开拓完善一级目标市场。

参考文献:

[1] 李长荣.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

[2] 国家林业局.“十一五”森林公园建设成就回眸[EB/OL].http:// 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72/content-491344.html

[3] 广东省林业局.《珠江三角洲地区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EB/OL].

.http://www.gdf.gov.cn/index.php?controller=front&action=view&id=10013308

[4] 但新球. 公园规划中环境容量的测算与应用—以湖南大庸天门山森林公园规划为例[J].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1994, (4):56-59.

[5] Gunn C A . Tourism Planning. NewYork, Crane,Russak, 1979.

[6] Getz D. Models in tourism planning towords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ourism Management,1986, 7 (1): 21-32.

[7] 刘秀晨. 法海寺森林公园规划. 中国园林, 1988, (4): 9-12.

[8]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GB/ 18005-1999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9]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10] 国家环境保护局, 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095 - 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S]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1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3838 -2002,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S ] .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12] 国家技术监督局. GB15618 - 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S] .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5.

[13] 中共东莞市委,东莞人民政府.东莞年鉴,2011.

[14] 广东省统计局. 广东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2号)[EB/OL]. 2011-05-11. http://www.gdstats.gov.cn/tjgb/t20110511_83329.htm.

审稿编辑:杨学成 杨宏烈

作者简介:

曾焕忱(1963- ),男,广东人,

高工,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硕士,从事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研究,

E-mail:dgzsb2@126.com

何国强(1963—),男,广东人,华南农学院林学系(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毕业,深圳大学园艺中心风景园林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植物栽培与应用.E-mail:hgq@szu.edu.cn

森林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森林资源资产会计作为规避、防止森林资源破坏、提供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信息的会计,森林资源主要包含了两个部分,即森林资源成本会计和森林资源价值会计。前者所提供的信息在合理配置森林资源,助推森林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大有裨益。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十三五”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规划》文件的提出,我国森林面积日益扩大,林业结构发生了深层次的变革,推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森林资源状况需要森林资源资产会计的监督或是反映。基于此,深入研究森林资源资产会计的实物和理论是现阶段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森林资源资产的概念和特征为切入点,提出了构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体系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体系

森林资源是林业企业的不可或缺的生产经营对象,是林业会计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然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国际上还缺乏一个森林资源会计核算方面的会计准则。作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我国林业财务人员对森林资源会计核算理论取得的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并立足于实际,构建具有科学且具有可行性的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一、森林资源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森林资源资产的概念主要是在森林资源上衍生而来的,森林资产属于由物质结构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且该资源展现出物质财富特性和内涵的财产。作为一种特色的资产,森林资源即具有一般资产属性,还具有生长周期长,容易受自然因素影响,并有效将生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融合一体的特征。所以在培育和种植森林资产的过程中管护难度大、风险大、投资回收期限长。立足于自然层面来分析,森林资源有着支持生命生存的重要意义,能够支持人类、动物等生命持续生存需求,达到发展森林资源发展和演化的目的。

(二)特点

1. 价值的依附性

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确认,通常除其自然生长禀赋所确定的之外,其余价值的衡量一般依据其转换价值来实施评价,而这也是其传统森林资产价值核定的重要方式。因此森林资产价值的确定,均需要基于森林的整体产品而实施。

2. 收益长期性

较一般农业生产周期,林业生产周期比较长,森林资源资产价值具有较强的依附性,森林地面所附属林木以及森林资源产品的生长、利用、开发的周期直接影响了森林资源投入到资产的收益,较一般资产收益期,森林资源经营的收益可能是其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并且由于森林资源的特殊性,资产流动性差,变现能力弱。

3. 地域的差异性

众所周知,森林资源的位置是固定在地球的经纬度上,由于地域的差异性,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理条件、温度条件、光照条件以及降水条件等,造成森林资源资产生产经营的适用性和限制性,同时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性对森林资源资产的运用和评价提出了不同要求。

4. 计量的复杂性

森林资源资产是以可靠计量的,这种计量具有双重属性, 一方面可以用货币指标来衡量,另一方面还可以用实物指标来衡量。纵观传统林业会计核算,森林资源资产被视作为一种资源,并且这种资源是进行货币度量的,在资源统计资料中以实物指标记录方式存在的。随着我国森林资源资产化核算的深入推进,使森林资源能够以货币度量,如此一来夯实了其资产的基石于森林资源资产货币计量过程繁琐、复杂,并深受多重因素的影响,比如,自然增值的因素、人工投入因素、时间价值因素、天然因素等,所以货币指标度量只存在相对准确性,为确保度量的精准性需补充实物量指标。

二、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体系构建举措

(一)森林资源资产会计主体的确定

纵观单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林业部门主导的,为确保相关管理工作的推进,更好地计算相关企业单位对森林资源的破坏成本。基于此,林业部门要立足于实际,专门设置一个“森林资源会计科”由这个部门来核算单位管辖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资产会计业务。与此同时,并将企业单位作为其内部核算单位,根据林业部门的要求,定期提供或是上报森林资源保护核算资料。另外林业部门还要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的对象进行明确,基于此这就要求核算人员以森林资源的类别为核算对象,我们可以核算对象划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即森林保护、森林破坏、森林旅游资源、人工林资源、自然林资源等,对于林业部门来说,在各个类别下要结合实际,将企业单位作为具体的核算对象,从企业单位的角度来说需将具体项目设置为会计核算对象,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明确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核算主体,在具体的工作中做到各司其职,切实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夯实顺利有序开展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

(二)森林资源资产的核算范围的明确

林业会计核算人员资产化管理森林资源,一是必须要保障核算范围内的森林资源具有资产性质,换言之也就是可以借助货币价值来衡量。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得知,森林资源资产的构成存在一定的复杂性,森林资源一方面包含了自然界的實物,如:微生物、动物、植物,另一方面涵盖了我们的劳动价值,加之其存在自然增值的特征,决定了森林资源生长周期较长,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衡量森林资源资产价值的难度系数。另外,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森林资源还受市场供求的变化、经营管理者投入资金、精力、稀缺程度的影响,导致在具体的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中不能达到精准需求,存在较为明显的不确定特征。立足于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范围而言,在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中还涵盖了林地、林木以及森林景观等,所以会计核算人员在开展会计核算工作前,必须要保障核算对象是隶属于森林。与此同时,林业单位还要确保对森林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拥有权、控制权以及使用权等。还要确保森核算对象的货币价值,追本溯源主要是因为森林资源管理和会计核算需以货币价值为管理基础。比如,在某林业单位拥有一处森林景观,其可以结合实际进行经济运营,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经济效益的获得充分说明了林业单位可以资产化管理该森林景观,并将其纳入核算资产范围,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获得良好的经济收益,在这过程中若森林资源遭受自然或是人为因素的损毁,就不能将其看作资产,所以就无法将森林资源纳入到会计核算中。

(三)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的内容

森林资源成本、森林资源利润、森林资源收益、森林资源收益是森林资源资产会计的核算主要内容。一是森林资源价值又包含了三个层面,即自然林资源、森林资产、人工林资源价值,其中自然林资源的会计核算,需要依托级差地租的理论,在具体核算中采用出让价、标定价、基准价等途径,估计自然林资源的确定价格,在具体的核算中,核算人员需要依次将其列作,自然林资产、森林资产、土地资源、消耗资产开展会计核算。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作为可再生性资源,森林自然资源投资大、生长周期长、风险与收益并存。对人工林资源计价核算,可以采用调整报酬折现法、机会成本、重置成本、历史成本、补偿成本等方式对森林资源的价值进行确定,并将其列作人工林资产、森林资产开展人工林资源会计核算。针对森林旅游资源的计价核算,有关单位经过利用、开发森林旅游资源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汇收价值、科学研究价值、游览观赏价值,基于此会计核算人员根据上述三个方面对各个森林旅游景点的价值进行确定,并进行会计核算。二是森林资源收益。主要是对会计主体保护森林资源所得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森林资源损害补偿收入、森保业绩卓著奖励等进行直观的反映,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一定要做注意其收益,不是企业单位直接利用森林资源所获得的收入,其经济收益是企业单位所获得生产经营收入,这种收益是无法与森林资源成本进行配比的。三是森林资源成本,具体包含了森林资源机会成本、森林资源支出成本、森林资源破坏成本、森林资源消耗成本等,会计核算人员在森林资源成本的核算中要需根据以上四个层面来进行核算。四是森林资源利润,企业单位在扣除了森林资源税金或是成本的净额,森林资源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对会计主体保护资源的绩效进行了反映。

(四)森林资源资产的计量

所谓资产的计算,会计核算人员在入账资产的时候,根据金额数据的分类进行报告或是记录。未来现金量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历史成本等。作为最大限度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会计核算人员需采用科学地计量方法,现阶段在森林资源资产计量中主要历史成本为主要方法。我们深知,森林资源涵盖范围非常广,比如森林无形资产、森林景观资产、森林环境资产、森林物质资产等,计量森林资源资产需要遵循“效用价值原则”、“市场价值原则”等,根据不同的森林资源成长周期特征,科学的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进一步修正日常历史成本资料,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确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林地资产、林木以及森林景观资产评估方法。

森林资源成本(清算价格法、重置成本法、序列需工数法)森林资源收益现值法(年金资本化法、清算价格法、收益现值法)森林资源市价法(现行市价法、市场价倒算法)。核算人员评估林业可以采用林业费用价法、年金资本化法、林地期望价法以及市价等,还可以采用无效果评估法来评估森林环境资产价值,也就是参照森林资源产生的生态效能,比如,改善气候条件和河川水温状况、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等环境价值进行评估。

(五)森林资源资产会计的信息披露

作为一项最特殊、最重要的资产,森林资源资产价值评估、消耗以及形成都直接影响了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会计核算人员为更好地对森林资源资产情况进行披露,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必须要详细记录森林资源的基本情况,如,蓄积、面积、林龄以及林种等,同时还要在报告中对森林资源资产变动重大事项进行说明,如,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毁损情况、资产出售以及生产消耗等,对于会计核算人员来说,还必须要在资产负债表中,做好“森林资产\"项目的设置,通过调整项目,对企业森林资源资产的价格和价值进行披露,一方面,会计核算人员还需在“资本公积”项目内,直观明确的反映森林资源对企业现金流量的影响的;另一方面,会计核算人员还要在现金流量表的自然增值情况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栏中要设置“森林资产在损益表中反映森林资源资产出售、毁损源资产出售收到的现金”项目。披露森林资源对企业经营损益的影响,会计核算人员可以在“营业外收支净额”中设计“森林资源资产明细表”作为资产负项目下设置二级项目,其中森林资源资产毁债表、出售的附表,全面反映了人工林资产、天然林资产、林损收支净额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森林资源资产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作为一项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理论研究,在新时期下构建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体系大有裨益。完整全面的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体系,一方面包含了森林资源的价值。资产实物以及森林资源的变动核算,另一方面包含了森林所提供的森林社会文化价值核算、经济产出核算、森林生态保护的支出核算、多种生态服务核算、林业投入产出核算。因此,我们在构建森林资源资产的会计核算体系,要结合实际,勇挑重担,克服困难,不断完善体系。

參考文献:

[1]王晶.森林资产会计核算体系构建[J].现代管理,2015,5(03):37-43.

[2]吴雅文,章雁.森林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新会计,2019(05):36-38.

[3]郑剑锋.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探究[J].纳税,2019(32):148.

[4]姜刘志,徐婷婷,杨道运,等.森林资源资产与负债核算体系构建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山东林业科技,2018,48(06):5-11.

[5]胡业生.林业企业森林资源核算体系研究[J].绿色财会,2017(03):3-6.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漓江源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可视化决策系统研究与应用”(项目编号:桂科AB1850011);广西林业推广项目“漓江源头主要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与示范”(项目编号:GL2019KT17)。

(作者单位: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谭新艳为通讯作者)

森林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森林调查是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对森林的动植物和环境进行调查,其目的是掌握森林资源的情况,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确保森林资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作用,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森林调查的内涵入手,对森林调查设计方案的制定进行了详细分析,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森林规划;调查;设计;方案

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林业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完善的法律法规不仅能够为森林资源的开发提供政策指导,也能够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在整个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撑,也为发展多样化的林业产品打下基础。

1   森林调查的内涵

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是开展森林调查的基础和前提,制定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前要对调查目的和森林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保持成本较低、保证误差较小的情况下进行森林资源的信息收集,同时还要对最佳样品数和单元面积进行设计规划。调查目的的确定是整个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关键,只有明确调查目的,才能对森林调查的内容进行设计、对调查方案进行统筹优化,切实保证森林调查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避免产生较大的误差[1]。

应由专业人员来进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由于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并掌握了森林的实际情况和动态,能够将调查目的和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保证森林调查的效果。掌握森林的变化情况是森林调查工作的基础,进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技术人员首先应结合当前的森林生产现状展开规划,将调查目的和实际森林资源利用相结合,达到森林资源调查服务于森林资源应用的目的。其次,遵循国家法律法规是制定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要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森林调查的规划设计。最后,以往的森林调查资料和森林调查的规划设计方案对于当前森林调查的规划设计有重大的参考作用,技术人员要根据当前的调查目的和需求与以往的森林调查规划设计进行结合,充分应用遥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和设备来进行规划,减少由于地形和气候因素等条件的限制而增加的森林调查难度。

2   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实施

2.1   充分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和各个行业的结合愈发深入。因此,保持对新技术、新设备的热情,树立创新、探索理念,不断将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于森林调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如传统森林调查中的手工绘图已经淘汰,手工绘图不仅操作难度大,且存在较大误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森林调查中发挥着独特作用,计算机绘图为森林调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森林平面图的绘制变得简单、准确,误差较小,极大地提升了绘圖效率和调查效率。此外,随着我国发射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定位技术和遥感技术等在森林调查中的应用更为普遍,这些新技术的应用都极大地方便了森林调查工作的实施,使得森林调查工作更加科学、高效。

2.2   立足实际情况

森林调查的规划设计要根据森林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当前林业生产的需求进行制定,尤其是对采伐强度的制定。采伐强度一方面要满足经济的需要和人民对林业产品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符合林业资源的实际情况,保护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3]。因此,不同地区的采伐强度制定要遵循不同的标准,对于不同性质的林业资源有不同的采伐强度。整体上,林木的采伐强度要遵循从实际出发和因地制宜的原则,综合考虑采伐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进行规划设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森林资源调查创造了众多条件,如调查地有近期拍摄的大比例尺航空图片也可以直接采用。另外,在进行森林资源抽样规划设计时,要明确总体和单元,以整个调查对象为总体,以不同类型和不同区块为调查的单元,在不同调查目的和不同调查内容的背景下,各个单元和整体的数值都会产生变化。

2.3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森林调查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要求森林调查的规划设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有充足的法律法规知识,具有学习理念和创新精神,能够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并能熟练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保证森林调查的水平和效率。所以,必须提升森林调查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组织相关的培训,完善考核制度,为人才的成长提供途径。此外,还要设立专项资金,及时更新专业设备,增强森林调查规划设计和开展森林调查工作的科学性,降低误差频率,取得准确的森林资源数据和信息。

2.4   坚持可持续和绿色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森林调查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体现在对以人为中心和保护环境这两方面的重视程度。在进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结合森林的实际动态来对整个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把握,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在森林调查整体工作中充分体现,不仅满足人民对林业产品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对森林调查进行科学规划能够保证森林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森林资源的信息和数据收集打下基础。必须结合森林发展的实际情况,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只有与时俱进,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加强学习,提高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保证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 1 ] 苏晓颖.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应用探讨[J].民

营科技,2018(10):86.

[ 2 ] 冯仲科,杜鹏志,闫宏伟,等.创建新一代森林资源调查监

测技术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林业资源管理,2018(3):5-14.

[ 3 ] 潘文君,张宏波.基于信息技术的森林资源调查新体系[J].

民营科技,2017(10):112.

森林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法》的重點内容之一,对森林采伐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管控森林资源的采伐额度,以保障森林资源的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蓄积量。目前,我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并不完善,需迅速建立完善的采伐限额体系,更好地保护森林,促使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鉴于此,阐述了森林限额采伐的必要性,分析了森林限额采伐的现状及对木材生产管理的影响,提出了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的对策,旨在探讨森林资源保护中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采伐限额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是管控森林资源采伐数量最有用的方法,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拥有稳定、充足、高效的森林资源,有助于推动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目前,工农业生产所需的木材数量持续增大,造成森林资源的管控越来越难,不但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的需求,而且还要保持森林资源长存不灭,确保森林可以不断地使用。实施森林限额采伐是对资源消耗的控管,从而保障森林资源持续提升、林木采伐管理的加强。森林资源消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森林采伐,唯有对伐区施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才能有效地对森林资源的锐减进行管控,实现森林资源的永续使用。基于此,探讨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保障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施行,使社会对木材的需求得到合理满足,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保障,推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1 森林限额采伐的重要性

采伐限额制度是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森林资源进入法律化管理的基础,是养护、使用和发展森林资源及推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的重要保证,是社会与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迫切需求。推行采伐限额制度是保护天然林工程的基础。实施保护天然林工程从根本上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不但保护了生物多样化,还推动了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1]。对天然林实施重新归类,可改变森林资源的经营模式,推动天然林资源的发展和保护。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以满足国民和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产品的需求。如没有施行采伐限额制度,将无法开展天然林保护工程。避免森林资源过度消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采伐限额制度,这是《森林法》所规定的。因而,施行采伐限额制度是管控森林资源大量耗费的最有效措施[2]。

2 森林限额采伐的现状

限额采伐是采伐森林资源的最大限度,我国对森林采伐所规定的限量标准具有较强的法律约束力,人人都应遵守。但在经济利益下,很多个人及单位无视法律,过量采伐,从而做出违法违规的事。每个单位都有其自己的采伐限额制度,同时都有违规现象出现,部分单位为了不超出采伐量的额度,在规定限额制度时会随意增添数量,由于林业有关部门管理审批不清造成违规现象发生。有些地方私自过多地采伐木材,并且将木材出售。部分地区为抢购木材,不对流进的木材进行管理,使这些木材并没有归纳入采伐限额管控之中[3]。

3 实施森林限额采伐对木材生产管理的影响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森林资源的消耗起到控制作用,有利于提升森林综合水平,有效地管控可贵的森林资源,推动森林资源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采伐限额制度对森林资源的管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因此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有效增进森林的经营,促进社会主体发展体系。

加强采伐意识,制止乱砍滥伐行为。森林的采伐额度不断减少,采伐的方式及生产人员都发生了较大的调整。资源管理和监督的人员持续增多,业务员的素质与水平也持续提升,采伐限额制度的施行、林业政治的管理、资源管理机构、公安机关人员及设备措施不断壮大,工作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管控和砍伐区域生产管理的力度不断增强,资源管理的不断完善,资源保护的管理任务落实。林业有关部门主管进行指导与检查,提高砍伐区的整体水平。砍伐区检查需通过生产部门的逐步检查,由资源科做最后的验收,且由监督办进行抽查。接受伐区检查及我国林业局派遣监督办的检查等。经过相关部门的指导,使伐区管理制度更加完备,砍伐区工作更加规范[4]。

4 实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的对策

4.1 签订森林保护协议

对森林采伐区进行隔年抽查,对因特殊需要而禁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止采伐的木材进行调研,并适当地减少,适量补偿木材经营者,有效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加速森林树木的生长,允许将木材放在市面上销售,为森林资源和经济效率共同进步提供有力的保障[5]。不同地区采伐时间不同,林木采伐限额也很难进行验收,因此,林业应根据各地区具体的采伐规定,采用和林场签合同的方式,指明双方的责任,使林场工作人员时刻警示自己不为经济利益进行违法采伐,更有效地避免森林出现大量采伐的现象。

4.2 依法惩治乱砍滥伐

因森林资源的生长周期较长,大量地采伐林木使森林资源恢复慢,导致可使用的森林资源急剧减少,因此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及完善必须受到重视,如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规违法现象发生,应依法严惩,以便保证森林采伐管理制度的施行。制定合理有有效的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对森林的资源起到了极重要的保护作用,使森林采伐限额制度走向高效、正规化,不断地完善法律,坚定使用依法治林,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6]。

5 结语

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实施,控制了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对于森林资源的采伐限额,有关部门应严格按要求执行,采取合理的方法,减少过度采伐,充分完善法律的制约,加强依法治林的合理管理,有利于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施行,对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使森林资源合理地经营,积极促进社会主义发展体系,对我国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共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文剑,徐静文,张红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能否起到保护森林资源的作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7):128-136.

[2] 谢守鑫.试论森林采伐限额是最基本的生态红线[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4(2):54-58.

[3] 石水霞,朱廷旺.古浪县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35(14):95.

[4] 胡尚升.黟县森林采伐管理建议[J].安徽林业科技,2017,43(2):38-40.

[5] 董会书,马云龙.林业采伐管理在当前时期中的改革机制研究[J].种子科技,2016,34(9):64.

[6] 孟记住.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7):76-77.

(责任编辑:刘昀)

上一篇:文化产业管理毕业论文下一篇:侨乡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