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议论文范文

2023-06-01

中学生议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中学生体育教学  学生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在初中时期都正处于从稚嫩向成熟的转变阶段,所以在此期间学生的心理状态比较脆弱。因此,中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通过教学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对学生的关心来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就中学教学的众多学科来说,体育教学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过程具有比较显著的积极作用,而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应用优势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优化改进。

一、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中学生的个人心理发展和身体健康成长不但受社会和家庭的制约,而且还受学校与个人等因素的影响。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竞争带来的就业压力、缤纷的网络世界带来的诱惑、社会生活带来的迷茫情绪等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在家庭因素角度,父母长辈对学生的溺爱和不当教育或是缺少对孩子的陪伴等会导致学生产生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在学校方面,过大的学习压力以及和同学之间的交往不当等情况也会使得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而就学生自身性格以及情感因素来说,不同个性的学生心理状态存在一定差异。

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措施

(一)帮助学生降低学习压力

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时,其心理健康情况也会有所变化。即使成年人在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心理問题,逞论尚处于身心发展不成熟思维初中学生。因此,学校在进行教育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将学生的学习压力把控在合适的范围内,使学生既能够将学习压力转变为学习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又保证学习压力不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劳逸结合,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运动锻炼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从而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二)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在初中的体育课堂当中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互动合作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的人际交往障碍,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团体性的体育运动时,学生能够通过切身经历提高自身参与感和团体意识,同时在进行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多,在进行这些互动时学生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都会有所提升。这样一来,在学生较高的交际能力支持下能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使心理健康状态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得以调整。

(三)缓解学生身心焦虑症状

体育课程中的运动环节能够使学生进行充分锻炼。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运动将自身的压力和焦虑情绪释放出来,从而使得学生的消极情绪得以宣泄,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将学生的负面能量消灭,进而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得到保障。

(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

在进行体育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的进行来完成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运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状态,也能够在合作活动中加强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使学生不在局限于自己的孤独情绪当中,进而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改善。

三、结语

结合上文叙述可知,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心理健康引导对于学生的成长发育意义重大。而在进行心理健康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初中体育课堂的优势作用,通过开展科学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舒缓学生心理压力,改善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借助活泼生动且富有趣味的体育课堂缓解学习压力和学生在成长、学习等方面的焦虑情绪,进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学生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何青.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J].广东蚕业,2018(01):95.

[2]刘辉.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32):150-151.

[3]晏广良.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08):125-126.

[4]吴琼军.浅析中职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新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9(21):82-83.

[5]冯亚光.快乐体育在中学篮球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2):102.

[6]申晨灿.提高中专体育教学趣味性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2011(S3):180.

[7]刘庆山.基于体育兴趣培养的中专体育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河南农业,2021(21):19-20.

中学生议论文范文第2篇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體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新的空间。引导中学生走出过去的传统的课堂,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开展自主性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1 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内涵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就是在运用网络优势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拨、帮助下,带着一种积极要求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与心情,用探究的方法,自主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疑问,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目的。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探索问题的学习过程,自主性学习是比较适合在网络环境中进行的,网络能解决研究所需的大量资源,能帮助中学生建立小组协作,能使教师实现异步指导。因此,开展以中学生为中心的、自主的学习,教师关键要设计一个学习环境,激发中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学习兴趣,让中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学生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学习资源,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愿望,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中学生在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中树立自主学习观。

2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方式概述

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中学生自主性学习,让中学生的“自主”唤醒和激发主动参与的意识,训练掌握认知策略,发挥选择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实施,增强了中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有利于中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更由于这种学习模式重视认知过程的中学生主体,因而有利于中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3 网络环境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

网络环境下自主性学习是指以网络为手段,以中学生为主体,是中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新知的过程。通过学习,提高中学生发现、吸收新信息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中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的环境下,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中学生自主性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3.1 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材料

这是中学生利用网络使用最多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课内学习的内容有限,距离现实比较远,中学生往往借助于网络将课内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利用网络虽然目前不能代替图书馆,但网络的确有图书馆所不具备的功能,如查询的快捷性、资源整理的便利性、资讯的即时性都胜于图书馆。比如应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工具进行搜索。

3.2 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自主探究

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使教育资源共享得以实现,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中学生可根据所作出的猜想,利用教师创设提供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交互功能强的网络资源和必要实物、学具,在小组学习中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求客观真理。在这一过程中,中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探究,是知识的发现者,由中学生通过网络访问教师放置在网络资源库上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中学生带着问题独立地通过网络的必要帮助,随机进入教师设置的学习环境中,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教师则是中学生探究过程中的指导者,要注意引导中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学习,注意培养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各类教育教学网站上提供的同步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对应教学内容的Flash、动画、图片等都可以有选择地学习。

3.3 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交流

这是中学生自主学习常常用到的学习方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许多问题不能深入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而网络能弥补课堂的不足,中学生通过人机协作进行自主探索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各种形式的协作学习,还可以通过网络将各自学习的结果进行网络交流。例如QQ、MSN等工具,不但提供了师生、生生进一步交流的渠道,还能使交流变得平等融洽,减少中学生的心理负担。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二职业中学)

中学生议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全面,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中学生体育学习力的提升也日渐提上历史的日程。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然后加深对学习力的理解,最后结合中学生体育学习训练的情况从中探讨中学生体育学习力提升的途径。

关键词 中学生 体育学习力 提升

《体育新课程标准》实施多年来,很多体育教师在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还没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特别是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模棱两可,存在着重育体,轻育心;重竞技,轻普及;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眼前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长远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等诸多问题。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另外,在长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影响下,父母对子女百般呵护,“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占据着每个父母的思想,孩子也就在父母的影响下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这门人生必备的课程。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内容陈旧,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它既不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既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应付的学习心态。有的教师没能正确解读体育课程标准,误以为强调主体教学、快乐教学等就可以不讲究知识与技术教学以及对学生的技能了,一味以迎合学生所谓的兴趣方式进行教学,那样的教学也就失去了知识传承的价值和体育学科的育人价值,更谈不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三基四结构的苏联体育教学模式至今已沿袭了几十年,在这种以—队列练习—准备活动—主教材的讲解、示范、练习—次教材练习—放松—整理活动为顺序构建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的教过多,学生主体的学甚少,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忽视了学生体育能力个性的培养。

学习型社会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它对学习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会的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应对新的挑战。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中学生体育学习力的提升也必将提上历史的日程。鉴于目前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加深对学习力的理解,并从学习力各要素中探讨中学生体育学习力提升的途径。

一、增强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

(一)体育学习需要的强化

1.强化生存的需要

中学生生存的需要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人类自身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身体健康程度,要有健康的身体就离不开体育运动,体育运动能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减少疾病、延年益寿,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把运动对于人类身体健康的作用表现的淋漓尽致。

2.强化关系的需要

中学生发展社会关系的需要,即要求与人们交往及维持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愿望。体育社会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体育事业自身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活动学习了解社会,学会适应社会,使自己成为一个生动的社会角色。

3.强化成长的需要

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即人们要求在事业、前途等方面得到发展的内在愿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更多的人拿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到发展完善自我的体育运动中去,表明体育运动正在为人们建立崇高生活目标发挥着重要的指点作用。体育活动大多是集体的对抗性的活动,在活动中人们加强了对集体、团体和家庭的信赖感和安定感。体育作为一种将体质、意志和精神的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教育手段,已成为培养现代人素质的催化剂。随着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深入人心,亿万人健身强体,发展完善自我的参与意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各种体育比赛,能培养人们的顽强意志,竞争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奋进拼搏精神,以及责任心,使命感和爱国心,并因此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培养体育学习的情感

中学生体育爱好是对于体育活动实践中行为的积极表现,他们通常不会盲目地偏好某项体育运动,而是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偏好那些具有潜在的生存优势和发展前途或者符合自己内在需要的运动项目,这样的偏好不会成为一种盲目的情感。当他们在某个项目的学习训练中表现出的行为状态经常得到肯定、赞许、鼓励、羡慕时,那么他的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强化。

(三)培养体育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有着不同的意义,是一种心理的倾向。结合体育学习的目的、学习内容、练习方法、教师个人风格魅力、师生关系等方面都能对中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坚持体育学习的毅力

(一)明确体育学习的目标

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要有目标意识,确立一个体育学习目标,有利于学习中的坚持;及时制定体育学习计划,多采用体育单元计划,并严格按照这个计划开展学习;确定学习范围,所用的体育教材和知识面要先确定下来,除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改动;注重体育学习的氛围和环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开展学习上的比赛,让学习的环境活起来;开展自我检查,阶段性的检查体育学习和训练的效果,并从学习的得和失中总结经验,指导后阶段的学习。

(二)坚持体育学习的过程

体育学科是不断掌握运动知识并在不断的身体练习的过程中去掌握运动技能,并通过运动技能的掌握进行其它方面的养成教育。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行为的自醒、自励、自控,它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对自己做出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使自己的注意力、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不断提高,促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取、持之以恒。

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可根据学习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提高学习的效果,比如完整练习法、分解练习法、重复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练习法、比赛练习法等。

三、提升体育学习的能力

(一)感知力的提升

敏锐的感知力大部分来源于先天,但是我们亦可通过后天的培养,来增强感知力。例如,从欣赏的角度观看各种体育比赛,不仅是团体的项目,还有个人项目,不仅有对抗性的,还有表演性的项目,久而久之,对于体育的感知力就会开发到愈趋个人的最好状态。当然,每个人的最好状态都不一样的,是不可盲目攀比。热爱生活、热爱运动便是培养感知力最舒适有效快捷的方法。

(二)记忆力的增强

记忆力的培养,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勤奋学习。学习的知识越多,人的记忆力也就越强。孔子早就说过:“多见而多识之”,“多学而多识之”,识就是记忆。增长同学们的体育理论知识,教会学生运用体育理论来指导其体育实践,是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体育理论能为体育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生以后的教学、训练、群体活动等,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增加体育理论知识记忆效果。概要记忆法,在一般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和细节都记下来的情况下,先记一个初略的框架,然后再设法回忆补充;选择记忆法,古人云:“少则得,多则惑。”体育知识学习更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趣味记忆法,“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倘若对体育某一项目或者模块特别感兴趣,其学习效果也往往较好;运用记忆法,我们一定要把所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参加阳光社团、各级体育运动协会,学校体育节、运动会,社区、市镇各级比赛,小型的单项比赛交流等,在运用中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三)思维能力的提高

中学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创设情境

一般地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日常体育教学中可通过故事、练习方法的灵活变通、游戏等情境的设置,视频、录像观看来促使学生思维内因的启动,从而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地方。

2.设疑问难

培养思维能力总是从问题产生开始的。在体育教学训练中可采用悬念式、引导式、联想式、开放式、检查式、拓展式等设问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在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提高思维能力。

3.连续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标志之一,就是要敢于凭借已知的知识,探究未知的问题,形成思维的连续活动。比如在篮球项目的学习中,基于对运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基础上,探索使用胯下运球、高低运球、后转身运球等技术组合的可能性;在掌握突分、策应、掩护等基本配合的前提下摸索全队的整体战术配合;这些思维的活动都属于连续思维的能力。

4.分析综合

思维过程中少不了分析综合。没有分析,认识不能深入;没有综合,认识不能提高。中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对相关知识的分析和综合,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并能在体有学习、训练、比赛、欣赏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体验,从而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

(四)想象力的提升

中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提高想象力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基础的肯定是多看、多思考,但还有更高的要求。想象力是中学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智能,是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

1.临摹仿效

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模仿往往是第一步。体育技术动作模仿是一种再造想象,通过模仿体育技术动作,你可以抓住运动技术外部和内部特点并通过自己的头脑跟身体将技术动作再造出来,决不是无意识地抄袭。创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对中学生体育学习来说如独立创造一样重要,只有通过模仿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动作之后,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来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

2.知识经验

学生发展想象力的基础是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实践经验,除了体育专业知识和与体育专业知识相关的科学知识之外,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特别是阅读文学书籍。文学艺术对培养和提高想象力有非常大的作用,因为它们的表现方式是最为形象生动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提高人们想象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关注中学生对生活的接触、观察和体验,并有意地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培养想象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3.发现问题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该都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要问个为什么。”中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对于已知和未知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要敢于发现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这是一种极有价值的智力素质,这里包括观察、好奇、怀疑、爱问、追问等等。对于中学生来说,观察怀疑、想象思考以及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所产生的种种追求,可以引导他们去选择新的目标,连续进行学习。

4.创造活动

中学时是创造力的萌芽时期,积极参加各种创造活动,是培养想象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中学生可以在体育学习训练过程中,参与对体育使用器材的开发,以及运动场地的合理开发使用,还有体育运动在各种综合性活动中的组织开展等形式来参加体育的各种创造活动。

5.正确幻想

幻想是青少年的一种宝贵品质。中学生的想象特点是大胆、无拘无束,因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很容易被激发的求知欲,好学、好问、好幻想。中学生朋友对周围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特别富于幻想。但必须把幻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并且积极地投入实际行动,以免幻想变成永远脱离现实的空想。

综上所述:中学生体育学习力是体育学习的动力、体育学习的毅力、体育学习的能力三者的交集,只有同时具备了三要素,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力。在中学阶段,当学生有了体育学习的努力目标,就具备了“应学”的动力;当学生具备了丰富的体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就有了“能学”的力量;而当学生的体育学习意志很坚定的时候,他就有了“能学”的可能性。当学生将三者集于一身,那么他们就真正地拥有了体育学习力。所以只有通过有效地方法,强化体育学习动力、坚持学习的毅力和提高学习的能力,才能不断提升中学生体育学习力。

参考文献:

[1]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

[2] 体育运动学校《心理学》教材编写组.心理学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3] 秦东红,张强.从学生体质下降看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观察与探索.2000.3.

[4] 郑雅云.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科教文化.2012.5.

[5] 甄志平,张梵.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现代化与人文性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1.

[6] 胡奇,赵海涛.体育态度研究进展[J].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报.2011.2.

[7] 邓琳.体育学习内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6.

中学生议论文范文第4篇

小学自然是一门建立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实验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是判断小学自然教学成果的关键。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特别是经验教师,他们对于自然课的实验设计都有比较完善的策略,但是教师的实验设计能力并不代表学生已经掌握或者拥有这种实验设计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显得十分必要。那么又是如何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呢?

一、学生实验设计能力需符合其认知规律

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中始终是处于互动的状态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时要考虑学生实际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类、总结发现实验合理性、可操作性以及实验的效果。

如《校园中的植物》一课,学生往往在教师的陪同下了解校园中的各种植物,教师会适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学生始终处于被动,能力无法提高,教师不如就让学生观察,反问学生你要观察什么?在这样的问题下,学生会下意识地观察植物各个器官,同样也达成了观察的效果,而且进一步促成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养成,潜意识中形成实验设计的意识。

教师在课堂中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在实验中学会用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结论。如《摩擦力》这一课,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脱口而出,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还有什么因素也会影响摩擦力呢?教师只要提供一个情景:推动讲台和课桌那个用的力气大?学生自然会联想猜测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质量有关,通过设计实验、模拟实验来佐证自己的猜测。这其实就是实验设计能力的养成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拥有了实验设计的能力。

二、实验环节意识缺失影响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的目的并不是完全为了得出所谓“正确的”结论,而是在实验过程中养成科学习惯,了解科学研究的步骤。对实验每一环节充分地认识其实就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时忽略了让学生设计实验这一环节,而是直接让学生上手进行实验,课堂看似非常热闹,但是细细推敲这样的活动就缺少了目的性。学生对于活动的任务不明确,计划不充分,实验过程就会流于形式或者活动杂乱无章。

如《水和冰》一课,水在凝固成冰的过程中温度是会逐渐下降、保持、继续下降,并且每个阶段温度下降的速率也是不一样的。为了能记录这些温度变化的过程,必须要确定记录的时间间隔,教师直接出示了实验的要求,尽管学生在整个实验中执行力很强,实验效果也不错,但是学生在活动中并没有提升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这样的实验课学生的设计能力、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并没有提高。

所以在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时教师更应该注意自己在课堂中引导者的身份,把生本主义放在心间,以学生的发展、能力的养成为主要目的。除了注重实验的环节外,更应该创设较为开放的课堂环境,不要害怕课堂会因为学生实验设计的讨论影响了整节课原有的设置和安排,其实正相反,学生对于实验的自主设计正是本堂课的亮点。

三、课堂师生本质交流加速学生实验设计意识

实验课的实验要求是完成实验的前提,但是实验要求的让学生明确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教师直接出示,学生按照实验的要求进行实验,从实验的过程来看,学生主动参与了实验,但是从本质来看,学生的思考能力并没有因此得到提高。在师生的本质交流中得出实验方案更能增强学生实验设计的意识,对于实验操作更能领会,实验设计的目的更为了解。

如2013年全国小学自然优质课展评活动中来自广西南宁的邓超老师执教的《在星空中》一课,学生对于北斗七星知之甚少,仅限于七颗星组成的形状,那么就利用学生对于北斗七星仅有的这些前概念来建构水平方向上七星的模型。再进一步,这七颗星离地球的距离是不同的,如何构建这七颗星的方位,是需要学生通过计算,测量大概距离,构建准确七星模型,进行摆放的,这个过程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要求,而是适时点拨,和学生有效交流,学生通过与教师交流得出建模实验的方案,在小组内有效实施方案,实验成功,而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实验设计意识得到提高,部分学生也拥有了实验设计的能力。

四、有效实验材料的选择促进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养成

实验课必然需要实验材料来支撑,而实验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使用的材料决定的。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需要花足够多的心思,有效的实验材料是可以给予学生在思维上引导和提示作用,这比教师讲述复杂的实验要求有效很多,也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即实验设计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在执教的课堂中实验材料比较单一,就是一种材料用到底,这也无可厚非,在有些实验课的确是只需要一种主要的实验材料,如《磁》这一课,学生对于磁铁的有效研究,发现磁铁两端的磁性较强,能够吸引较多磁性材料,以及在磁铁周围存在着特殊形态的磁场。这样的实验课是对这种具有特性的材料进行研究,使用这种材料足矣,但是有不排除使用其他形态的磁铁,多块磁铁共同使用的情况,这样的设计思路其实又开拓了思维的瓶颈,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会更加浓厚,自然会促成其研究还有怎样的实验方法。

其实在实验课中,教师应尽可能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让学生能够灵活地处理实验材料,这样的自然课堂不会只呈现一种实验现象,会有不同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也可能又意想不到的实验结果。如本人执教《地震》一课,学生在了解了板块运动的诸多形式后进行模拟实验,模拟不同种板块运动的方式。就尊重学生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并且让他说明选择这种材料的原因。在材料的选择的同时学生已经在思考设计模拟实验环节了。这样的实验就给学生带来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改进实验的效果,改变了材料是否需要改变实验的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无形之中也就促进了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养成。

【作者单位: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小学 上海】

中学生议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民消费 人均收入 恩格尔系数

一、引言

我国的发展迈入了新的台阶,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仍过度的依赖于投资和出口,为了提高国家的竞争水平,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必须将提高自主消费,扩大内需成为国家目前主要的任务。我国农村人口占据我国人口总数的一大半,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国内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农村消费情况直接体现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力量,所以为了进一步促进发展,国家对推动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为重视,对农村农民的关注度和投资力度加大,农民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目前农村消费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需改善。

二、农村居民之间的消费差异状况

(一)不同地区之间消费情况的差异

通过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按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及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这七个方面的消费支出指标,将我国31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分为四类,其中北京上海分为第一类,天津浙江和江苏分为第二类,广东福建山东辽宁海南重庆湖南内蒙古河南安徽四川江西湖北河北吉林黑龙江山西分为第三类,贵州甘肃云南青海新疆西藏陕西广西宁夏为第四类。北京上海属于国家的中心城市,各项经济指标都比较高,因此消费水平也比其他各城市高,天津浙江江苏沿海城市发展较快,人均纯收入高,因此消费水平也高,河南河北等这些中部地区城市,发展消费较为稳定,而贵州藏等地区由于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自然灾害,交通不便利等因素,使得发展较为缓慢,消费程度也较低,总体来说我国中西部地区消费程度偏低,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农村消费能力分布很不平均,对农村整体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这种差距。

(二)城乡之间的差异

根据《统计年鉴》给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恩格尔系数的数据表明,从1978年到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的一开始3倍的差距到2013年差距仍接近为3倍表明虽然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没有缩小,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指数已经超过城镇的指数,在未来的几年城乡差距缩小有望进一步实现。

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到2013年的37.7%。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不断的呈现下降的趋势,近几年较为平缓,恩格尔系数作为研究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数值越大代表贫困程度越大,59%以上为贫困,30%-40%为富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已经为富裕的程度。但由于贫富差距较大,人均达到富裕并不代表普遍富裕,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中,研究2000~2014年农村居民人居纯收入的发展变化,从2000年高收入户的人均纯收入为5190元是低收入户802元的将近六倍,到2014年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23947.4是低收入户2768.1的接近10倍,说明农村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仍然存在并且有增无减,根据边际消费递减理论,只有缩小贫富差距,才能有效的促进消费。缩短贫富差距的最直接的措施就是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近些年来,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近些年的数据显示随着收入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也确实有所提高,收入与支出之间确实存在这某种必然的联系,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对1978年到2013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数据用spss做相关性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明显看出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99.9%,显著性概率也小于0.01说明二者的是显著相关的,再对数据做线性回归,人均消费支出作为因变量,人均纯收入作为自变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线性公式表示如下,y=0.744x+48.762模型建立的标准误差为0.004,说明这个公式确实能很好地表达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收入水平与消费之间确实有很大的关系。

四、农村居民消费情况的发展变化

最近几年国家采取的各项扩大内需的政策下,如降低利率,降低资金使用者的成本压力,提高了消费的信心,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医疗保险公共服务建设等农民在食品方面的消费逐渐向多元化,丰富化方向发展。由主要消费食品为粮食蔬菜,变为粮食蔬菜虽然仍居主要地位,但相对变少,而瓜果坚果奶制品这些副食的消费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耐用品数量,新建住房面积以及住房平均面积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五、改善农村消费水平

(一)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保医保体制机制,普及农业保险,提高基础公共服务建设水平

我国的人口逐步迈入老龄化,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逐渐加大,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增加了农民的储蓄动力,降低了消费能力,只有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对农村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完善农村的养老金制度,减轻农民的家庭负担,才能提高农民消费能力,普及农业保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对各项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改善消费环境,农村居民有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保障之后,才能无后顾之忧,可以放心大胆的消费。

(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

在传统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大规模农业生产的新型农场。农民可以将合作经营,传统的播种、施肥、浇水、收获均由专门农用机械来完成,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收获后,农产品统一联系厂家出售,不再是从前的农民各自零散买卖,也充分提高了农民的议价能力。年终农民按照自己的土地数量百分比来分配利润。农民收入水平可以获得很大提高,从而大大提高消费水平。

(三)大力支持农村第三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发展

目前农村各种服务行业发展非常有限。随着现在农民收入的增加,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场潜力巨大。政府可以进一步的普及相关优惠政策,支持农村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补助,降低贷款门槛和利率等。大力鼓励发展农村餐饮、外出旅游等多个产业,充分满足农村群众的各种需求,使农民消费向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铁想,刘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变化对收入结构的影响-以陕西省为例[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5):27-3

[2]刘启欣.安徽农业科学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J].

作者简介:邹馨(1992-),女,蒙古族,河南平顶山人,辽宁大学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

上一篇:生物制药毕业论文下一篇:人事管理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