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论文范文

2023-03-07

深度学习论文范文第1篇

基于深度学习的历史主题教学是以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以提升学生历史关键能力为落脚点,达成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将历史大概念、大线索凝练成历史主题,教师围绕历史学习主题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聚焦关键历史史实,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以扩大历史认识的广度,拓展历史思维的长度,挖掘历史思想的深度,从而形成自身的感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深度学习。笔者试以“棉花的魅力”为主题,应用于高三二轮复习专题复习课“西方工业文明”,采用多元视角、问题延伸和链接现实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历史主题情境下充分思考和内化知识,推动学生深度学习,增强教学实效。

一、引入主题,以多元视角扩大历史认识的广度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和证据意识在新情境下对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历史认识的广度和深度”[3]。高三二轮复习课采用不同视角的材料展示历史的多元化,有利于促成学生深度学习。关于“工业革命为何率先在英国开启”这一问题,在不同的视角下有不同的认识,2018年全国卷I第34题对此进行了考查。据此题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多元的视角使得研究更加深入而全面。笔者根据本课主题,创设了全新的历史情境,从“生产成本”和“技术革新”的视角进行深化。

材料1:棉花对于欧洲人是一种异国事物……据说许多欧洲人想象棉花是植物和动物的组合—一种“植物绵羊”。中世纪的欧洲还流传故事说,小绵羊长在树上,夜里弯腰喝水。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材料2: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使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摘编自[法]埃里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

为了引发学生的兴趣,笔者首先抛出疑问“古代欧洲人眼里的棉花是什么?”。通过阅读材料不难理解,当棉花在东方世界广泛传播时,欧洲人对棉花的了解仍处于想象的阶段,“在棉花种植、生产和消费的网络中,欧洲人一直处于边缘地位”[4],甚至对棉花一无所知。新航路开辟后,广泛出现在英国市场的棉纺织品引领了新的消费观和社会新时尚,这给英国商人带来了巨大财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敏锐的商人察觉到了消费者对棉纺织品的狂热,由此拥抱棉花,开启了本土化的生产。可是结果大不如意,原因何在?

材料3:1620年后,伦敦的工资水平继续上升,在17世纪末远超欧洲其他城市。与此同时,大量劳工涌入伦敦,尽管如此,需求推进型的工资上涨仍然不可避免。

——摘編自宋李健《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一个全球视角的内生分析模型》

通过解读材料可知,工业革命前,英国工人工资水平不断上涨,昂贵的劳动力无疑增加了棉花制造业的生产成本。18世纪中期以前,世界各地的棉纺织业都是传统手工业,对劳动力的依赖性很强。为降低生产成本,英国率先开始了生产机械化的尝试。一系列机器的问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改变了传统棉纺织业的落后面貌。技术的革新使棉花制造业的生产成本一再降低,推动其高速发展。

棉花的无限魅力促使英国棉纺织业率先以创新引爆革命,以技术驱动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领头行业,以致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过程就是棉纺织业发展的过程”[5]。

二、深入主题,以问题延伸拓展历史思维的长度

“深度学习一定不是以知识获得为目的的学习,而最好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展开的学习。” [6]深度学习是高阶思维养成的学习,强调运用高阶思维解决现实问题。二轮复习课围绕梯度问题展开,启发学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下探究再生问题,使学生能够透过不断延伸的问题拓展思维的长度,帮助他们深度学习,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入理解“棉花的魅力”,可以通过高考真题进行实战,并将真题化为思考的养分,层层延伸问题,启发学生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拓展他们的思考空间和思维长度,推动学生在二轮复习的高原上再攀高峰。

2012年江苏高考历史第14题考查了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此题反映了一个重要信息:英国棉纺织业的爆炸式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棉花满足饥饿的工厂。“蒸汽动力的使用使英国原棉消耗量急速增长,1760年仅消耗170多万磅,1780年扩大近4倍(655万磅),1810年消耗1.24亿磅。”[7]那么,棉花从何而来?

(2016年海南高考历史第13题)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棉纺织业技术不断突破,创造了惊人的生产能力,同时暴露了国内市场原料严重供应不足的弊端,不得不依靠海外市场。“18世纪初,英国的原棉进口量不足500吨,到1800年突破25000吨,再到1860年,超过50万吨。”[8]棉花以前所未有的的魅力占据了世界市场,保障了英国棉纺织业的高速运转。英国所生产的棉纺织品物美价廉,横扫世界市场,成为“世界工厂”。物美价廉的英国棉布出口销往中国的情况如何?

(2015年全国卷Ⅰ卷历史第28题)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 )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商人欣喜若狂:“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英格兰西北区域以“棉都”著称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出产的精美棉布,在中国市场却沦为“无用”的包装布,可以想见中国自然经济强劲的抵抗力。中国传统手工业能否最终抵抗住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呢?

2014年广东高考历史第38题引自《盛世危言》的材料很好地解释了这个现象。中国大门被打开后,外国棉纺织品源源不断的涌进来,中国传统手工行业遭到沉重打击。据统计,“1842年中国常年的进口值中,棉制品仅占8.4%,1867年上升为21%,到了1885年就以35.7%的优势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9]那中国传统的棉纺织业最终的命运如何呢?2020年江苏高考历史第6题考查了19世纪末手工织布一度的兴盛和繁荣。西方经济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使中国传统手工业“纺”与“织”分离,简化了手工织布业的生产程序,客观上提高了手工织布业的专业化生产程度,推动了手工织布业的发展。

棉花以其无穷的魅力使英国一个在古老世界被棉花“边缘化”的欧洲国家,在棉纺织业发展过程中改变了以棉花为生产中心的古老中国,构筑了以英国棉纺织业为中心的全球棉花网络,中国被迫向近代化转型。

三、升华主题,以现实链接挖掘历史思想的深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是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10]深度学习是落实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认识知识蕴含的历史价值,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运用高层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素养的人”[11]。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活动的历史。在二轮复习中,需要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挖掘历史思想深度,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感悟当下,促成历史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才可能培养学生成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现代人。

工业革命引发了棉花制造业的空前繁荣,世界棉花工业和经济贸易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巨变。2021年广东省高考适应性考试第19题以棉花贸易为切入点,要求考生从四幅图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注重考查历史核心素养和历史关键能力。分析此题,本文认为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就题论题,而应该联系时事热点审视历史,挖掘历史思想的深度。当今世界局势波谲云诡,国际关系错综复杂,棉花贸易这一命题呼应了今天中外贸易(尤其中美贸易)摩擦的社会热点,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外贸政策和外交政策的灵活性;也可以从中窥探大国博弈的影子,呼应新冠疫情下中国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共同抗疫的声音和行动。再从“新疆棉事件”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中外结合、古今贯通的深度学习,感受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活的时代感。今天,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棉花消費国,在全球棉花产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引领全球化发展潮流,同时深受全球棉花产业格局变动的影响。为升华主题,笔者重新设问: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大国兴衰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及其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影响。

反思此题,高中历史考查的不再是基础知识,而是深层能力和核心素养。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服务现在,启迪未来。因此,二轮复习应该链接现实与时政热点深度对话,挖掘历史思想的深度,推动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度学习,进而促使他们理解历史知识的现实价值,提升他们认识现实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历史的育人功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于深度学习的历史主题教学模式着眼于引导学生对关键知识价值的探究和内化,培育学生高层次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够更新传统教学理念,促成历史核心素养的生根发芽。笔者依托历史主题,借助深度学习理论进行教学,打造了一定深度的二轮复习课堂,课堂气氛和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但不足之处显而易见,主要有三:一是课堂上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二是自身知识储备不足,难以用接地气的个性化解读使学生达到高认知的状态;三是深度学习理论知识薄弱,未能行云流水的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这一教学模式只是笔者初浅的小尝试,还需继续努力探索前行。

【注释】

[1]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第32页。

[2]窦桂梅:《做有专业尊严的教师》,桂林:漓江出版社,2015年,第150页。

[3][10]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17—18、6页。

[4][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一部资本主义全球史》,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年,第28页。

[5]马瑞映、杨松:《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业的体系化创新》,《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第184页。

[6]李松林、贺慧、张燕:《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样的学习》,《教育科学研究》2018年第10期,第57页。

[7][英]B.R.米切尔:《英国历史统计》,剑桥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330—332页。

[8][美]龙多·卡梅伦、拉里·尼尔:《世界经济简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第181页。

[9]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第8—9页。

[11]钟启泉、崔允漷:《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4页。

深度学习论文范文第2篇

纵观当下小学教育,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学科教学单一,教学模式化,知识碎片化,学习浅显化等等。尤其是语文学习,一篇一篇课文,一节一节语文课,学习机械化、技术化,一学期一学期看不清楚语文能力的提升。为了给学生创设更加广阔的学习天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造就学生现在和未来必需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研究、实践深度学习。

一、深度学习视角下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其实就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笔者认为应包含三个层次:学科特色核心素养、跨学科的共通素养以及自我发展素养。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学科素养是主干部分。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是从“学科教学”转变为“学科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素养引领”的转变,旨在彰显育人价值,探索深度学习,让学生健康发展、幸福成长。这也是践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精神,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语文学科教学之中,进行深度实践的重要举措。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的根本是促进学生形成稳定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必须关注人格的四层要素:志向(愿望、兴趣、理想、信念等)、经验(知识、技能、熟练、习惯等)、反映(情绪、思考、体悟、感情、意志、记忆等)、气质(性别特质、年龄特质、身体变化等)。北京清华附小提出学生发展的五大核心素养:身体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和学会改变。笔者所在学校提出:宽和心态、问学精神、和谐融通、审美情趣、学会改变。这一切,最终都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小学语文素养是以小学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指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和理解。笔者认为,学生年龄越小,越应当去学科化,培养共同素养。随着年级升高,语文核心素养逐渐细化。

(二)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与浅层学习进行比较,在诸多方面都有较大差异,如:学习的状况,记忆的方式,思维的层次,等等。深度学习是一种自主、批判式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理解、思维过程。它通常是个人在与他人分享学习和互动中发生的,其形成的知识是可迁移的,包括学科内容的知识及如何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国内提出的问学课堂、助学课堂、导学课堂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理念。美国课程学家拉尔夫・泰勒曾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深度学习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提升学习力、思维力、表达力,使得学习成为有意义的过程。语文的深度学习,旨在让学生在语言的海洋里感受多元的文化,接受情感熏陶,在阅读与实践中体验、思索,做一个完整的人。

(三)深度学习与素养提升的关联

深度学习基于真实的问题与情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关注学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一生有用的带得走的能力。深度学习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快速提升。在深度学习的视角下,教师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科书,从学生的视野出发,构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与多元思维方式的语文课程,进而推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主探究和自我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这种摸索、探究、积累、体悟,自我发展与超越的学习过程,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有力抓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把合作性动手探究活动和阅读文本、写调查研究报告以及小组讨论、专家指导结合起来,把学习引向广阔的自然和社会生活实践,学生综合能力、语文素养必然大大提升。

二、深度学习与语文核心素养的相融相通 (一)深度学习的原则

康德说:“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深度学习旨在让学生达到深层的学习水平。

1.问学有机结合:不代替学生思维。“发明千千万,起问在一点。”“问”为“学”指明了方向,是“学”的思维起点;“学”是对“问”的探索,是经历解惑的过程,能够促进思维的发展,催生人的智慧,获得解惑的快乐。问学相融,相辅相成,螺旋上升,同构共生。“问学”既是提问,更是一种思维品质,是合乎儿童天性、顺应儿童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是深度学习的关键。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这些真实的问题是学生的关注点所在,他们必然邀请同伴合作互助解决,甚至进图书馆、博物馆查阅资料,向教师、专家等咨询请教……问学,学生的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均能得以提升。

2.探究深度推进:不代替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苏教版小语教材一篇篇有价值的经典课文,尤其是那些文质兼美、能为学生精神打底的优秀课文,必须使用好。如《只拣儿童多处行》《望月》《黄果树瀑布》等,仅一两个课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就要靠教师创造性地拓展、加深,把短课变为长课,甚至空间变换。教师要多为学生搭建学习、探究的平台,给学生分组,设计评价量表,督促学生全员参与,深度探究,合作前行。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理性地调整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方向,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形成能力。

3.全心自主学习:不代替学生成长。学习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语文学习不是只给学生一个个答案,而应当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主体性行为的合理让渡,为学生主体性成长提供了空间,教师不再“以教代学”。原来本该由学生自己承担的学习行为,比如自学、质疑、合作等到回归学生本体,学生自己去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情操陶冶都有积极的影响。教师对每个个体都要关照到,让他们参与到深度学习中去,全面得到成长。

(二)建立与核心素养契合的语文学习架构

课程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在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总和。教师应当成为课程的开发者、使用者,用课程促进学生的生活体验,满足学生理智生活、情感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需要。为此,必须建构与素养提升契合的语文学习。建议从三方面着手:

1.提供深广的学习内容:让学习丰富起来。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身心健康的人,其价值是为了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基。教学目的就是使得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生活两个世界中,彰显个性成长与生命成长,增强对幸福生活的敏感,收获对自然、人生与社会的独特理解,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为此,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学生观、教师观,把语文的浅层学习与深度学习,项目学习与主题学习等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必备的共有素养,同时关注学生差异,彰显学生的个性。

2.追求幸福、自由、智慧的学习,让学情真正发生。幸福、自由、智慧这三者,分别是对学生在道德学习活动、审美学习活动、认知学习活动中的终极关怀。首先,“立德树人”第一,引领学生认识到幸福的真谛就是精神世界的丰盈,由他律到自律,团结合作,追求卓越。其次,“自由”是审美学习活动的终极追求。体味、感受、体验……丰富情感,陶冶性情,让学生自由徜徉、欣赏、创造。最后,乃是“智慧”,教育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诵读记忆固然必要,更多的还是要发展和创造,从要学,走向会学,乃至学成。

3.教师行为的合理让渡:让学生成为自己。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小学语文学习中,教师虽然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他们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成长和发展的内因,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健康地成长。

三、语文深度学习的支架与建构

语文课程最终会留给学生弥足珍贵的东西,这种东西一定是深藏在课程核心的、赖以影响学生后续发展的精神财富,语文的深度学习便是如此。

(一)深度学习支架建构的基本流程:

发现问题、确立专题→下发量表、自主学习→驱动问题、深度学习→完成量表、细致指导→成果展示、项目反思。

教师与学生一同阅读教材,发现问题,师生共同拟定一个学年的语文深度学习专题内容;下发设计的深度学习总表、单项评价量表、过程及成效考核表(见表

1、

2、3);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同伴互助、教师引领、专家指导下深度学习,并完成各项量表;完成各项汇报材料,进行成果展示,同时撰写学习反思,促进深度学习再度发生。

由三张表可以看出,深度学习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更多关注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表现,以整合的方式推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素养可学、可评、可测,可提升。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合作,既训练了运用语文的技能,同时陶冶人性,促进生命个体成长。

(二) 深度学习的具体设计与实施

深度学习要在教材基础上加以选择。因此,教师要依托教材,带领学生共同选择,确立研究主题。

1. 设计过程。开学初,先让学生整体阅读苏教版五年级教材。教师精选具有典型性和范例性的内容,学生从中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存在问题较多的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教材共有53篇课文,其中《精读与略读》《神奇的克隆》等23篇课文让学生自读自悟即可;《望月》《水》等30篇课文需要精读。师生最终确定开展深度学习共6个专题:“珍惜水资源”“走向大自然”“月亮的研究”“长征行”“追寻一个名人”“说名道姓”。这6个专题学习时间不一,短则一周,长则贯穿一个学期。每一专题学习都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如以“追寻一个名人”系列活动为例,凡教材中涉及的作家高尔基、萧红、冰心或者课文主人公钱学森、诺贝尔、法布尔、海伦・凯勒……以及《中外名人故事》中选择的爱因斯坦、钱学森、乔布斯等均可选择。确定研究主题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持续学习,教师、专家等进行协助、帮助、扶助。

2. 整合教材,实施深度学习。

(1) 根据儿童发展需求,整合取舍现行教材。根据儿童发展需求选择教材,删减增修。保留文质兼美,富有童趣的文本精读,补充优秀的文学作品。细读文本,让学生感受人性的温暖,感悟语文的温度,转化为精神力量,转化为自己的智慧。如,增加20首古词,20篇小古文,阅读《童心里的诗篇》50首小诗,必读书目《三十六计》《海底两万里》等6部。

(2) 利用儿童生活资源,充实优化课程内容。课堂只是小天地,课外乃为大课堂。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学习一篇课文带动几篇,或者学习一篇课文带出一本甚至多本专著。通过比较阅读,拓展阅读,有效充实课程内容。带领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之路,阅读之旅,实践之程,才能刺激学生发展和创造的能量,成为他自己。

(3) 合理改进学习方式,共建动态共生课程。“一事一物皆课程”。我们把课程视为师生、教材、环境等协调运作的动态生长过程。在学校系列成长课程的基础上,设臵班本课程,如:《两河读书乐》《秀秀成语》《校园小向导》等。让读写课、演讲课、表演课成为常态,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阶段,阅读苏教版五年级教材,先学习《朝代歌》,了解不同时期出现的名人(时间4周)。

第二阶段,细读文本(课文),寻找作品或专著,进行阅读、摘抄等(臵于大背景下的阅读,时间2个月左右,地点自选)。

第三阶段,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开展活动。通过讲故事、看电影、写感想、开演讲会、写研究报告、表演、参观、访谈等促进学习(时间1月)。

第四阶段,整理研究成果,汇报、展示,互相评价,撰写学习心得,提出新的问题(时间2周)。 这样的设计与实施,真正关注了儿童成长,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注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独特理解、质疑、应用上来,这种动态的运作过程,适用于不同学生的发展,真正通过深度学习,促进每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我们应该让学生思考,我要成为一个什么人,我将来想做什么。想通了、坚定了,学习就会成为自觉行为。

深度学习论文范文第3篇

什么是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学科的深度学习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教学学习过程。”

不要浮在表面的学会知识,要让孩子真正的体会数学的魅力,学会实际应用学会的知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是为了得到个人的发展而学。让学生去体会,去参与,去挑战!教师不要自己去钻研,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

深在哪里?

深并非指学习内容的难度,对他的衡量主要是从学习行为的投入度,学习兴趣的激发度,学习内容的理解度,学习结构的关联度,学习思维的活跃度,学习资源的生成度,学习反思的批判度,学习意义的体验度。学习应用的迁移度和拓展的延伸度等方面进行。

也就是说老师要做到深入教学,只有有了深入教学才有可能使学生进入深入学习。只有学生进入了深入学习以后才能实现老师的深入教学。这四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深度学习论文范文第4篇

读《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有感

盐城市神州路小学史益飞

单看书名,《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就具相当的吸引力。该书共收集了王崧舟、窦桂梅、闫学、武凤霞、刘发建、郭初阳等6位名师最具争议的6堂课的课堂实录,并附有或褒或贬的评课文章,其针对性、理论性、建设性,无论对名师本人,还是对广大一线教师,都是极富启迪的。

———摘自窦桂梅为本书作的序《赢在课堂》

这一个月,我一鼓作气先读完了《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深度解析》,并且在学习笔记上做了记录。掩卷后,仍回味无穷:读此好书,好不痛快!

我的收获:本书有三大看点,都能给人启迪,都能触及灵魂。

一看:观点交锋

短兵相接的观点交锋,是本书最具看头的部分。这里,既有反方针锋相对的猛烈批判,也有正方(名师)据理回应的温文而谈或重拳反击(期间不乏两方阵营助威者的摇旗呐喊),更有第三方(多为学者)“通览、俯瞰式”的冷静分析。

交锋一:一堂作文课能否承载生命之重?

(推荐阅读)反方:作文教学,不该如此沉重!

交锋二:语文教学,要加法还是要减法?

(推荐阅读)反方: “好极了”还是“糟透了”?——从另一个角度看窦桂梅老师执教的《晏子使楚》

交锋三:工具性和人文性如何同构共生?

(推荐阅读)第三方:从“文本统一”走向“教学统一”——透过“王闫之争”再看“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交锋四:如何解读文本的价值取向?

(推荐阅读)反方:谁侵犯了谁的权利?

交锋五:语文,该如何面对那段悲壮的历史?

(推荐阅读)反方: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疼——读《语文,该如何面对那段历史》有感

交锋六:课程的语文,还是个人的语文?

(推荐阅读)反方:关于笼中鸟的多角度思考——兼与郭初阳老师商榷 二看:课堂实录

1、王崧舟老师的《亲情测试》(又名“爱的抉择”)

教师让六年级学生在一张纸上写下这个世界自己最爱的五个人,然后再一个个划去,划去一个就代表这个人不存在了。这“残酷”的一节课让所有小学生在课堂上泣不成声。孩子们经历一次从未有过的亲情考验和生死考验。最后,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把这节课的体验写成作文,也许因为感受强烈,所有孩子都交出了不错的作文。

2、窦桂梅老师的《晏子使楚》

教师围绕自己提炼的文眼“尊重”展开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由对宴子的尊重,走向对人的“尊重”的思考;由对人的尊重,导向对国家的“尊重”的思考;由对国家的尊重,引向首要是自我的尊重的思考。

3、闫学老师的《冬阳·童年·骆驼队》

教师本着“语文就是人‘道’”的理念,引领学生“走进童年记忆”、“体会童年往事”、“触摸氤氲在文字中的思绪”,任孩子们在课堂上自由放飞思想。

4、武凤霞老师的《检阅》

教师认为《检阅》“文本本身存在问题:博莱克的命运操纵在儿童队员们的手中!文章所体现的尊重是伪尊重!”。于是,在“走出文本。升华认识”课堂学习最后环节,教师为“博莱克”代言:“我选择不参加这一次检阅„„”,并布置以下作业:既然博莱克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那么,《检阅》这篇文章就可以重写。我们不妨做一些假设:假如博莱克参加了检阅前的那场讨论,他会怎么做怎么说?假如博莱克选择不参加这次检阅,同学们又会怎么说怎么做?事情会如何发展呢?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是这些出属于自己的《检阅》,我期待着不同版本的问世。

5、刘发建老师的《狼牙山五壮士》

他有意回避了杀敌的血腥场面,引入“日寇行礼”的历史细节,教学重点从感受五壮士痛击敌人和对敌人的仇恨,转移到体验他们爱人民爱民族甚于爱自己的生命的崇高情怀和英雄气概上„„

6、郭初阳老师的《珍珠乌》

教师认为“《珍珠乌》中作者的沾沾自喜与津津乐道,实有‘欣赏囚禁’的嫌疑;《珍珠鸟》一文,实是研究中国作家自由缺失的下意识表现的最好案例„„”于是,课堂上,他带领学生去“颠覆”课文,把学习变成一场思想的历险——作者的信赖变成了居高临下的恩赐,小鸟居住的笼子变成了专制的代名词,小鸟的不逃亡成了逆来顺受的象征„„

三看:教者反思

1、王崧舟:唤醒沉睡的言语生命欲求——对《亲情测试》作文课的存在性思考

2、窦桂梅:思想与精神的生长——关于教学《晏子使楚》的三点想法

3、闫学:语文就是人“道”(节选)——我的语文教学探索与

4、武凤:艰难的突围——《检阅》教后记

5、刘发建:不再展现历史的血腥

6、郭初阳:笼外之笼——我是如何解读《珍珠鸟》的

我的观点:汲取名师课堂传递的现代思想

1、名师课堂,历来备受争议

备受争议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相对于普通课堂,名师课堂总有与众不同之处。与众不同的“新事物”,少不了要接受普通大众“严格审视”的眼光;这与众不同之处,虽然彰显名师渊博丰厚的文学底蕴,体现他们思想的广度和深度,甚至是充当“课改先锋”时过人的胆识与张扬的个性。但是,名师立足的是小学课堂,对象为小学生,其教学多少有“拔高”“揠苗助长”等嫌疑,更可被一些人质疑成“以教师为中心”;太多人把名师课堂当风向标,以为一线课堂都应、都会跟着它走;批判能吸引关注眼球。

2、汲取名师课堂传递的现代思想

名师课堂,向来只可观摩,不可照搬。所以,大家抱着欣赏的心理观课便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课普遍能传递出名师们这样一种脱俗、宏阔的教育情怀:课堂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地方,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素养,以高瞻远瞩的目光庇护孩子精神之树的生长,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所以,我以为,学习名师的教学技巧、教育机智其次,最主要的,是汲取他们课堂上“秀”出的民主、自由、

儿童意识等现代思想。如此,不管面对何种生存环境,我们都能扎扎实实为学生服务,不抱怨,不放弃,不随波逐流,勇于、乐于承担播种现代文明精神的道义责任。

我的方向:在不断学习中进步,在不断思考中积淀

摘录书中的两段精华文字与读者共勉

1、赖配根在《教育从儿童出发》中说得好:教育到底从哪里出发?

如果坚持从成人世界、成人逻辑出发,当然就会要求在课堂里尽量增加非此即彼的道德教条。如果从儿童思维、儿童意识出发,那么我们就要一面尽量保持儿童对世界美好的想象,一面把丰富而不是简化的人性呈现给他们。

现代教育应该属于后者。

孩子们所能经历的悲哀或者其他情感,永远只能针对他们身边、嵌入他们生活的人物、事物和事件。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只有那些以儿童思维为基点,有机联结了儿童需要、儿童经验的教学,才会是有想象力的,有人性力量的。否则,教育不但无助于把历史精神传承下去,而且无法为学生精神的丰富提供养料。

2、魏勇在《让学生有思考的欲望和能力》中高屋建瓴地指出:对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不缺乏字词句的灌输,他们缺乏的是思考有价值问题的机会„„在日本,把“使学生思考明晰起来”定为国语科教学的第一目标,特别强调培养人才的独立思考能力。国语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站在“阅读即思考”、“语言即思考”、“作文即思考”的立场上认识教学,指导教学。欧美诸国教师重视指导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不囿于课本„„从根本上说,决定学生的语文素质的不是字词句功夫,而是思考的欲望和能力。

深度学习论文范文第5篇

【2017中公遴选·策论文写作】

精准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导语】2017各省遴选考试在陆续进行,由于遴选考试信息非常繁多,中公公务员遴选考试网会及时公布最新的遴选考试信息,便于考生查阅。

古人说:“病有标本”,“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者,是谓妄行”强调了抓事知标本、找根源、抓关键的重要性。中组部在广西百色市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中再次强调了聚焦贫中之贫、坚中之坚,以钉钉子精神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为打赢深度贫困攻坚战指明了方向路径、提供了方法抓手。那么,如何让党中央精心设计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呢? 对标惠民政策抓机遇。唯有认真对照国家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发展需要探索出性价比较好的发展思路,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本地特色,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因此,要读懂、悟透上级政策,特别是在脱贫攻坚进程中,要熟悉掌握脱贫政策,领会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抓好打赢深度贫困这个关键,集中火力、精准发力,把各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到位、精准落实到村组户;要用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等脱贫“大招”,以搬迁促发展,能搬多搬、应搬尽搬、支持搬鼓励搬,切实帮助“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搬出深山、拔出“穷根”;要抢抓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基金、“组组通”公路建设大决战机遇,建设好基础配套设施,为丰富群众越来越高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场所,为发展生产、养殖、旅游提供资金来源和便利的交通区位条件。

对标根源问题抓整改。马克思曾说:“问题就是时代的声音。”只有找准“痛点”、瞄准问题“靶心”,才能改出思路、改出成效。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聚焦“病根”开良方,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方式解决久贫不变的问题;要聚焦形式抓实效,聚焦扶贫工作不上心、不主动、应付了事、唱功好做工差、说得多做得少等问题,坚持用心用情用行动帮扶,把帮扶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要聚焦应付抓常态,走访不是进村入户拍完照片就了事,而是要把帮扶对象当亲戚,根据每家每户的实际情况实施结对帮扶,及时跟进,定期“回头”看成效,坚持一包到底,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形成帮扶常态化。

对标既定目标抓落实。若既定目标没有落到实处,再好再细的目标都只是一纸空文、一个泡沫。因此,脱贫目标要实,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两不愁”相对容易,实现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难度较大。苦难面前要始终保持“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斗志,把总目标分解、任务细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把财力、物力、人力资源集中到脱贫攻坚战这场硬战中,发挥相互监督、竞争、激励的作用,有效地推进政策落实到地到户到人。

http://lxks.offcn.com

对标示范典型抓突破。“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领头羊”强调了抓工作要抓关键的重要性,只有抓好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才能形成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创造新业绩、实现新突破。要引导学习姜仕坤、廖俊波、黄大发等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向榜样学习、争当脱贫攻坚先锋的良好氛围,激发党员干部向先进典型学习的热情,扩大示范带动效应;要有担当精神,为担当者担当、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开“绿色通道”,提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发挥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带动作用,切实解决好“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的观望现象,实现全民参与会战的新突破。

上一篇:毕业活动论文下一篇:老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