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考试总结范文

2023-07-06

答辩考试总结范文第1篇

1 考试考核范围及方法的设定

我校《中鉴》的实践考试考核内容包括显微鉴定与性状鉴定两大部分, 显微鉴定包括基本技能操作与未知粉末药材的鉴定, 性状鉴定为快速识别药材考试。方法为答辩式考试, 同时制定了评分标准。在学期开始就交代给学生, 以便在平时注重学习、训炼。

2 考试考核的具体操作

2.1 显微鉴定基本技能操作考核

一次成功的显微鉴定实验, 实验材料的准备是基础, 显微制片是关键。我们主要考核药材制片技术及制片质量, 同时考核显微镜等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最佳工作状态调试等。操作的同时要回答问题, 如制片的注意事项、常用的透明剂及其优缺点以及克服办法、使用仪器的注意事项。

2.2 未知粉末药材的显微鉴定

粉末药材包括单味粉末、复方混合粉末, 编号, 学生随机取样, 自选试剂制片, 镜检根据观察到的特征, 分析、判断、作出结论——此粉末为某药材粉末或某某药材的混合粉末。

2.3 快速识别药材考试

我们以任务驱动答辩式替代了过去答卷式考试, 如某单位现购进一批药材, 请你鉴别药材的真伪及纯度。准备几组备考药材, 将参考的学生也分组, 考试中, 学生只识别出药材的真伪还不够, 还要回答教师或其他学生围绕被考药材提出的有关问题。因此, 学生必须具备与药材相关的知识。如学生识别了黄连, 问:“其规格、质量如何?为什么?”答:“其属于味连, 质量最佳。因黄连主成分为小檗碱, 小檗碱色黄味苦, 黄连质优条件即是断面色越黄、味越苦者为佳, 在三种规格黄连中, 味连断面色最黄、味最苦, 故质最佳。”中药材中相似易混品较多, 如山药与天花粉、金钱草与风寒草等。一组易混药材同时只考一种, 这样可增加识别难度。如识别山药, 问:“为什么确定为山药而不是天花粉?”答:“天花粉、山药饮片虽均为白色、富粉性, 但山药是单子叶植物根茎, 断面可见到细小的‘筋脉点’散列, 而天花粉为双子叶植物的根, 断面可见到小孔状的导管呈稀疏放射状排列, 以此可与山药区别”……

针对目前药材市场上伪品、掺伪品较多, 我校《中鉴》教改创新点之一即是模拟药材市场情景教学。我们的识别药材考试在考正品的同时, 还设立了伪品、掺伪品、伪制品。如药材草乌饮片中的掺伪品, 与草乌饮片一同加工后均为乌黑色, 不易查出, 但学生识别了。问:“为什么认定是掺伪品?”答:草乌块根属于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不发达的类型, 其典型的性状特征是维管束不发达, 横切面观呈小点状, 中央有较大的髓, 而此伪品横切面上维管束较长, 并呈辐射状排列成密集的纹理, 中央髓较小, 分析其为双子叶植物的根茎, 故为掺伪品。”经鉴定, 掺伪品为草乌同科植物草玉梅的根茎饮片, 与草乌性味、功效、主治均不同, 不可混用……

2.4 结果

参加考试240人, 合格率达到100%, 优秀率达90%以上。

3 体会

“答辩”, 是相对起诉而言的, 现在答辩用于很多场合, 如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等, 它的作用是测试答辩人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在高专生的实践考试中尝试应用了答辩, 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同时也产生了深刻的体会。

3.1 答辩式实践考试能够保证教学成绩的真实性, 并对教学直接反馈

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发挥其反馈功能。答辩式考试使参考者会即是会, 不会即是不会, 无作弊间隙, 可消除答卷式考试有时存在的作弊现象, 并对教学直接反馈。

3.2 答辩式实践考试有力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理论不付诸于实践即是空理论, 知识不运用于实际工作即是死知识;没有理论做依据的实践是盲目、没有知识做指导的工作是蛮干。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二在于它的导向作用, 导向不同, 培养和造就的人才也不同。答辩式实践考试同时检测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 缺一方成绩都达不到合格。因此, 其能够促进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并重提高, 同时也能够反应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如何。

3.3 答辩式实践考试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及思维的灵活性

考试的重要意义之三在于它是评价、改进教学, 使教学成为有利于培养社会需求人才的基本途径。我校改革后的《中鉴》教学是根据需要, 优化组合、打乱顺序、比较鉴别, 从理论到实践, 从课堂到市场, 不局限于书本, 将市场及实际工作情况融入教学中,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拟定解决方法, 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答辩式实践考试是其催化剂, 它能够提高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 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能够促进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质量的提高。

3.4 答辩式实践考试是引导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提高综合素质的又一有效方法与手段

教育模式的转轨不仅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 还要求教师探究与其相适应的方法及手段。考试的重要意义之四在于它设置需要解决的问题, 激起学生探讨问题的浓厚兴趣, 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兴趣盎然→学习热情提高→思维开阔→大胆质疑→互相切磋→互相启发, 这就造成了活跃的学习气氛, 久之, 学生不但知识增加、巩固,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教学成绩得到显著提高, 而且学生的参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摘要:《中药鉴定技术》 (下称《中鉴》) 是高职高专中药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课和主干课程, 在中药类毕业生的知识架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 我们潜心研究, 探索改革, 勇于实践, 在对本门课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基础上, 又在实践教学中首先尝试应用了答辩式考试方法, 收到了理想的效果。本文试图总结其特点, 以期对高职高专深化教学改革、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途径稍有启示。

上一篇:假期考试总结下一篇:考试语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