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

2023-07-29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第1篇

一、考核项目:包括民主测评、政治思想、基本项、加分项四项内容。

二、各项目分值:

1、高级人员:民主测评占10%,思想政治表现占10%,基本项占55%,加分项占25%。

2、中级人员:民主测评占10%,思想政治表现占10%,基本项占65%,加分项占15%。

3、初级人员:民主测评占10%,思想政治表现占10%,基本项占70%,加分项占10%。

三、各项分值及总分值的计算办法。

(依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试行办法执行)。

四、各项分值的评定办法。

1、民主测评:学校统一制票,票分甲(100)、乙(80)、丙(70)、丁(60)四个等级,由全体专业技术人员无记名投票,以票数分等级依据省办法〔(甲票×100+乙票×80+丙票×70+丁票×60)÷总票数〕评定。

2、政治思想表现:由考核小组成员对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其本人平时的具体表现各自分别打分,最高分为100分,计分时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平均计算。

3、基本项考核:基本项考核总分为100分。科任教师依据学年考试成绩评定。毕业会考科目科任教师以87分为基本分。以全县13名为分界线,每靠前一个名次增加1分,推后一个名次减少1分,但最高分不得超过100分;非毕业年级统考科目的以80分为基本分,以全县13名为分界线,每靠前一个名次增加1分,推后一个名次减少1分,;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学辅助人员由考核小组根据工作业绩打分确定,不能高于教学成绩优秀者。

4、加分项:基础分数为40分,每学期超假一天扣10分,旷工一天扣20分。作业、教案(含导学案)评定为A等者得40分,B等者得30分,C等者得20分,D等者得10分,学校教学辅助人员按B等评定。本教育教学课题、论文、优秀教学案例加分:结题或在公开刊物发表,国家级加9分,省部级加6 分,地市级加3 分,县级加2分,多篇文章只加最高项的一次分数。获得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称号(辅导奖除外)加分:国家级加9分,省部级加6分,地市级加3分,县级加2分,校级加1分。多次获奖以最高分为主。在全县篮球比赛、田径运动会及校园艺术节比赛中进入前五名者,依次为第一名加10分、第二名加9分、第三名加8分、第四名加7分、第五名加6分。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加6分,不累加。

五、考核结果评定优惠及限制对象

1、凡是因人为因素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及学校声誉受到严重影响者,不得评为优秀。

2、旷工者一票否决,不得评为优秀。

3、一学期请假超过10天者,不得评为优秀。

4、在名次相同情况下,发表论文多者优先。

六、考核结果评定的照顾和限制原则

1.如果在当年职称晋升中,各项累计贡献总分排名居于同级人员第一名,却没有考核优秀等次,可以在当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但不能享受与考核挂钩的奖金。

2.一个人同一职务任期内不能享受三次以上优秀。享受优秀等次人员取排名下一位。

3.如果在当年直接获得县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则不能在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享受优秀等次人员取排名下一位。

4.如果有与考核挂钩的奖金,谁考核排名在前谁享受。

大庄中学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第2篇

一、考核项目:包括民主测评、政治思想、基本项、加分项四项内容。

二、各项目分值:

1、高级人员:民主测评占10%,思想政治表现占10%,基本项占55%,加分项占25%。

2、中级人员:民主测评占10%,思想政治表现占10%,基本项占65%,加分项占15%。

3、初级人员:民主测评占10%,思想政治表现占10%,基本项占70%,加分项占10%。

三、各项分值及总分值的计算办法。

(依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考核试行办法执行)。

四、各项分值的评定办法。

1、民主测评:学校统一制票,票分甲(100)、乙(80)、丙(70)、丁(60)四个等级,由全体专业技术人员无记名投票,以票数分等级依据省办法〔(甲票×100+乙票×80+丙票×70+丁票×60)÷总票数〕评定。

2、政治思想表现:由考核小组成员对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其本人平时的具体表现各自分别打分,最高分为100分,计分时取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平均计算。

3、基本项考核:基本项考核总分为100分。科任教师依据学年考试成绩评定。毕业会考科目科任教师以87分为基本分。以全县13名为分界线,每靠前一个名次增加1分,推后一个名次减少1分,但最高分不得超过100分;非毕业年级统考科目的以80分为基本分,以全县13名为分界线,每靠前一个名次增加1分,推后一个名次减少1分,;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学辅助人员由考核小组根据工作业绩打分确定,不能高于教学成绩优秀者。

4、加分项:基础分数为40分,每学期超假一天扣10分,旷工一天扣20分。作业、教案(含导学案)评定为A等者得40分,B等者得30分,C等者得20分,D等者得10分,学校教学辅助人员按B等评定。本教育教学课题、论文、优秀教学案例加分:结题或在公开刊物发表,国家级加9分,省部级加6 分,地市级加3 分,县级加2分,多篇文章只加最高项的一次分数。获得与教育教学有关的称号(辅导奖除外)加分:国家级加9分,省部级加6分,地市级加3分,县级加2分,校级加1分。多次获奖以最高分为主。在全县篮球比赛、田径运动会及校园艺术节比赛中进入前五名者,依次为第一名加10分、第二名加9分、第三名加8分、第四名加7分、第五名加6分。班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加6分,不累加。

五、考核结果评定优惠及限制对象

1、凡是因人为因素使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及学校声誉受到严重影响者,不得评为优秀。

2、旷工者一票否决,不得评为优秀。

3、一学期请假超过10天者,不得评为优秀。

4、在名次相同情况下,发表论文多者优先。

六、考核结果评定的照顾和限制原则

1.如果在当年职称晋升中,各项累计贡献总分排名居于同级人员第一名,却没有考核优秀等次,可以在当直接确定为优秀等次,但不能享受与考核挂钩的奖金。

2.一个人同一职务任期内不能享受三次以上优秀。享受优秀等次人员取排名下一位。

3.如果在当年直接获得县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则不能在考核中评为优秀等次,享受优秀等次人员取排名下一位。

4.如果有与考核挂钩的奖金,谁考核排名在前谁享受。

大庄中学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第3篇

姓名 任广

中学一级级教师受聘职务

考核时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

云南省 人事厅 制

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填表说明

1、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整洁。

2、基本情况、职责和任期目标、履职总结由本人填写。履职总结应反映:履行岗位职责、任期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取得成绩(成果)的数量、质量及实际效果、个人所起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经验教训、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3、“基层考核意见”和“单位考核意见”以记实填写,并明确考核等次: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4、政治表现定性考核,业务实绩定量考核。定性考核具体要素、标准以及结果的分析处理,定量考核具体要素、标准及档次分数线的确定,可根据系列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意见及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

5、在确定最终考核档等时,被确定为“优秀”的人员必须是政治表现考核为合格、业务实绩考核在优秀分数线以上;政治表现考核不合格或业务实绩考核在不称职分数线以下者,均应定为不称职。

6、参与各层次考核的“参加人数”,须占“实有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考核结果方能有效。

7、对“优秀”和“不称职”者,必经业务主管部门认可。

履职总结

完成的主要技术工作、成果及论著登记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第4篇

在ICT发展的过程中, 数据通信技术是数据传输的重要基础技术,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 《路由与交换技术》是整个数据通信技术的核心课程, 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路由与交换的原理, 常用的路由与交换协议, 并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网络拓扑的设计以及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

在教学中, 通过大量的实验, 使得学生掌握路由器、交换机的配置,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也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因此, 有效的教学与考核十分重要, 是整个教学设计的重点。

二、课程发展过程

我校从2003年开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招生, 《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的开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课程开设较粗放, 实验环境不足, 授课内容按照路由技术、交换技术分开开展;第二阶段, 逐步依托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CCNA课程进行授课, 将CCNA认证作为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 并引入思科的PT模拟器以及物理的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实验, 利用思科教学平台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通过E-learning进行在线学习的考核, 并引导学生获取不同等级的职业资格认证;第三阶段, 近年来, 随着国内信息化的突飞猛进, 国内的网络设备厂商逐步占据了国内的主流市场, Cisco在国内的产品占有率逐步降低, 学生在工作后更多的面对国内厂商的设备, 特别是华为设备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同时, 华为也有一套完整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行业认可度较高, 因此, 我们引入华为的HCNA的路由与交换认证, 将华为的认证内容引入到教学中, 教材也选用了华为的HCNA教材, 在课程标准中, 删除了思科专有的协议内容, 如EIGRP和IGRP。结合华为的HCNA, 为了培养学生掌握路由与交换技术以及进行网络项目的能力, 从学生学习和实际工程项目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

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三个部分, 即二层交换式网络配置与管理、三层交换式网络配置与管理、网络互联与广域网架设。从工程设计角度对内容进行整合, 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模式改革

(一) 实验模拟器与设备相结合

本门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 并锻炼配置与管理的能力。因此, 从早期的思科的Packet tracer到现在华为的eNSP (Enterprise Network Simulation Platform) , 一直都是实训室电脑上必备的软件, 同时还会结合Wireshark等抓包分析工具来分析协议中数据的交互。教师在完成课程知识的讲解和操作演示后, 学生需要按照课堂布置的实验要求, 完成技能训练, 通过练习掌握配置命令, 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 利用实验室的网络设备, 要求学生分组在真实的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网络配置, 锻炼学习调试设备的能力。

(二)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提升学生专业水平。我们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通过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 建立课程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借助平台开展,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 利用平台进行课程预习、课上教学、课后考核等环节,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提升, 同时, 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一) 考核与认证、竞赛结合, 以证促学, 以赛促教

本门课程在教学设计上紧密结合了华为的职业资格认证, 因此结合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 允许学生考取对应的职业资格认证, 如HCNA、CCNA, 进行学分置换, 同时引导更多的学生在进行本门课程的学习中, 按照中级的职业认证标准加深学习的难度, 通过认证的学习和获取促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结合各级各类技能竞赛, 如省技能竞赛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赛项、华为杯网络技能大赛, 将大赛内容引入到教学中, 并组织学生参与竞赛,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 历年来学生获得各类竞赛奖项十余项, 同时, 不少学生考取了CCIE、HCIE、HCNP、HCNA等各种认证。

(二) 技能考核与理论考核结合

本门课程重视学生的技能, 但是同时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吃透学懂, 因此考核方式的设计尤为重要。为了通过考核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熟练技能, 在考核方式的设计上, 采用了形成性考核的方式, 学生的日常考核占总成绩的40%, 包括考勤、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学平台视频的观看等环节。期末考核既有技能考核也有理论考核, 要求学生不但能进行设备的配置, 还需要掌握理论知识。对于教学中的知识点, 在考核形式上均通过这两种形式结合来完成。

五、结束语

通过对《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提升了教学效果, 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教学改革是不断持续和完善的过程, 技术发展始终在前进, 只有不断探索和改进, 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 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摘要:《路由与交换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课程的技能考核是本门课程考核体系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技能考核的设计与组织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 因此, 对接职业资格认证, 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组织技能考核, 搭建考核体系, 对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确保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技能考核,职业资格认证

参考文献

[1] 孟祥成.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社会科学, 2015, (S2) :319-320.

[2] 郭坤, 张婷.试论中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考核体系的构建[J].科技展望, 2016 (22) :332-333.

[3] 邱云芳.《交换路由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福建电脑, 2016 (9) .

[4] 唐敏, 尚勇, 林昕.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物联网技术, 2014, 4 (2) :85-87.

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第5篇

2、基于STEM教育的中小学未来教室展望

3、实施新标准 推动文科专用教室建设

4、走出教室,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5、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一体化教室建设刍议

6、教室是特殊的心理辅导室

7、浅谈智慧教室环境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8、浅谈农村小学完美教室文化建设策略

9、智慧教室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因素探究

10、借助未来教室提升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

11、未来教室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12、未来教室环境下的教师角色转变与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提高研究

13、怀化辰溪县举办虚拟实验室试点校教师培训会

14、微课在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室的应用

15、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16、“未来教室”来了,“未来教师”来了吗?

17、“科普教室”启动仪式暨“生活医学常识(中医)”课程培训在徐汇区社区学院举行

18、信息化时代下多媒体管理发展方向和对策

19、多媒体语音教室的管理与维护

20、浅析高校多媒体教室维护和管理

21、培养独立而成熟的读写者

22、数字化地理教室发展策略探析

23、智慧教室对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

24、智慧教室的有效管理与优质服务

25、智慧教室建设中的SWOT分析

26、“幸福教室”:素养导向的学校整体改革实践

27、缔造完美教室,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行动研究

28、兰州市信息化地理专用教室的建设与使用研究

29、浅析平板电子教室的构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

30、新高考背景下如何选课走班?

31、建立“技能教室”,培养蓝领人才

32、基于移动物联网的智慧教室设计与实现

33、现代多媒体设备在高校中的运用

34、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热的理性思考

35、加快南通地区数字美术教室建设步伐的必要性阐述

36、“互联网+”视域下民族高校智慧教室研究

37、智慧教育的教室空间设计

38、基于学科教室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39、解读美国康州教室文化的构成

40、浅谈资源教师自身素质在资源教室运作中的重要作用

41、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社会化的探究

42、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空间重构

43、理想的教室,没有相同的面孔

44、数字化教室的分类及建设

45、中小学数字音乐教室音频传输技术的应用

46、智慧教室建设与应用思考

47、论网络教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48、关注“特殊教育需求”,促进资源教室可持续发展

49、基于录播教室环境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校本实践研究

上一篇: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下一篇:专业技术护士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