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哲学论文范文

2024-01-15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从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和现代医学模式四个时期的演变入手,通过对影响人类健康和导致疾病的各种因素的哲学分析,以及对整个演变过程的哲学分析,揭示了现代医学模式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关键词】医学模式演变 现代医学模式 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

医学模式( medical model)又叫医学观,是人们考虑和研究医学问题时所遵循的总的原则和总的出发点,是指人们用什么样的观念与方法来看待、研究和处理健康和疾病问题,是对健康、疾病等重要医学问题的总体观,是我们在医学实践中贯穿始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迄今为止,医学模式大致经历了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生物医学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等四个时期的演变。由于医学包括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因此说,每个时期医学模式的形成都是人们在医学实践中,通过发现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不断深化和完善对疾病本身的认识而建立起来的。在对医学模式的建立和演变的认识中,人们从唯心主义的观点逐步到唯物主义,其中还渗透了辩证法的思想,最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在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

一、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唯心主义的医学观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是远古时代的医学模式。远古时代,人们认为世间的一切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主宰,疾病乃是神灵的惩罚或者是妖魔鬼怪附身,故把患病称为“得”病,对待疾病则依赖巫术驱凶祛邪,而死亡是“归天”,是灵魂与躯体分离,被神灵召唤去了。这种把人类的健康与疾病,生与死都归之于无所不在的神灵,就是人类早期的健康与疾病观,即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很显然这种医学模式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医学观。在这种医学观下,人们治疗疾病的方法,往往是拜神、逐鬼,和求神保佑。

二、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迈进

人们的认识并不止于此。随着社会的發展,人们想去探求、揭示疾病的规律,想去认识是什么样的原因使人患病。比如古希腊的医学就认为,生命是由土、气、火、水四种元素组成,四元素与冷、热、干、湿四种物质配合成四种体液,即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痰。四种体液的协调与平衡决定人体的体质和健康。其中,不平衡导致了疾病。在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看来,人们健康的好坏是有条件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生活态度,即取决于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平衡,如睡眠和清醒,工作和休息,吃和喝,爱情生活和节欲,精神压力和休闲等。

中医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构成。人体各器官又与这五种元素相对应。他们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保证人体健康。认为致病因素有内因:喜、怒、忧、思、悲、恐、惊,也有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外因有可能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产生平衡或非平衡状态,当不平衡时,人们就会得病。

不难看出,这一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与自然哲学靠得很近。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的整体观、辨证论在某个角度上是以自然哲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疾病规律的。不仅人是一个整体,而且人与外部环境也是一个整体;不仅人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需要内部平衡,而且与外界环境也要平衡、要适应,甚至这种平衡有时还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把影响健康的客观因素,全面的、联系的统一到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中去了。由此看来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正是运用朴素的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观解释健康和疾病现象, 把哲学思想与医疗实践联系起来, 以直观的自然因素现象说明生理病理过程的一种医学模式。

三、生物医学模式——唯物主义观点的确立

生物医学模式( biomedical model)是指建立在经典的西方医学基础之上尤其是细菌论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由于其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并用该理论来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保健制度,故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

从18世纪下叶到19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的研究逐渐从宏观步入微观,并已进入分子水平,比如显微镜的发明,创立了细胞学说;工业化、都市化导致的传染病问题日益突出,推动了细菌学的发展,人们不仅发现了细菌的存在,而且通过培养基认识了一些使人致病的细菌。这些使医务人员对抗感染治疗、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提高到细胞分子水平。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一系列成就,传染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控制;可以从基因水平上认识到每个人和每个人易患性的不同—这个人可能是肝易损人群,那个人可能是肝不易损人群—这些都可以从基因上找到依据。与此同时,一些医学基础学科,如生理学、病理学、寄生虫学、药理学、免疫学等都在蓬勃发展。生物学的长足进步,促使人们开始运用生物-医学的观点认识生命、健康与疾病,认为任何疾病都能用生物机制的紊乱来解释,都可以在器官、组织和生物分子上找到形态、结构和生物指标的特定变化。

不难看出,生物医学模式以物质分析为基础,通过观察和试验结果,运用机械唯物主义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不仅使人类深刻的认识到致病和影响健康的、客观生物因素,也极大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无论人们怎样认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或不足,但在认识致病和影响健康因素的方法和途径上,无疑是进步和科学的,是唯物主义的。

四、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医学的系统整体观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有了更大的进步,一些由生物因子(细菌、病毒、寄生虫)所致的疾病已被控制,而另一类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精神病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同时,人们还惊讶地发现,曾经为人类健康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生物医学模式,在这些疾病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为这类疾病的发生原因主要不是生物学因素,而是社会因素或(和)心理因素所致。于是,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和内科教授恩格尔(O.L.Engel)在1977年“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需要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的文章,提出了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影响的医学观,这就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即现代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的提出应该说并没有否定生物医学模式,而是对以往的模式进行哲学上说的“扬弃”,并非“抛弃”,属事物的螺旋式上升。这种模式强调医学的系统整体观,其中生物、心理、社会3个要素组成现代医学模式系统。3者之间有着特定的联系,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同的。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只是导致机体健康或疾病的原因和中介。生物学指标是人体健康与疾病的重要标志,是医学研究与医疗诊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物因素仍是医学的中心,在现代医学模式中其核心地位仍是不可动摇的。生物因素的核心地位,决定着它对社会、心理因素的制约作用。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建立,比生物医学模式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现代人类与疾病和健康因素有关的系统问题,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鲜明的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这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全面的、联系的、辩证的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观点,也符合医学实践的实际,它将促使人们的医学理念发生深刻的变革,并为人类的健康带来更大的福祉。

五、现代医学模式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坚持从意识到物质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实在,强调认识是人对客观实在的反映,申明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进一步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把运用于认识论。

从医学模式演变的过程看,医学模式演变的过程,也就是人类认识自身疾病与健康的过程,亦即对医学的认知过程。医学包括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医学的认知是医学实践中对许多客观存在的致病因素和影响人类健康因素的认知,而建立在医学认知基础上的医学模式,又对医学实践起着指导作用。神灵主义时期,人们对医学的认知是空白的,所以只能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上;自然哲学时期,人们已经探讨疾病发生的条件、影响健康的因素,以及怎样才会导致疾病的问题,这种认识已经带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的特点,是医学认知上的巨大进步;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是建立在对客观存在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现代医学模式并不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完全抛弃,而是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完善,它不仅考虑的了生物因素,还综合了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这种考虑是基于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的医学认知。纵观医学模式的整个演变过程,不难发现,每个时期医学模式的建立,是医学认知和医学实践交互作用的过程,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所强调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重复的过程。而医学模式的每次演变,都使人们对医学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更科学。

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的现代医学模式,必将在医学实践中引发人类医学观的深刻变革,也必将推动医学科学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辰.医学模式转型有多难[N].健康报, 2009,1(23):3.

[2]王泰智,沈慧珠译.自从有了哲学家[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48.

[3]张养生.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系统认识[J]. 陕西中医,2002,23(9):819.

[4]李宏字,梁斌.用自然辩证法指导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代医学模式的形成[J]. 医学与社会,2005,18(7):2.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朋克养生”;青年文化;晚期现代性

作者简介:胡冰,华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传播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文化传播、广告史学(E-mail: 554538661@qq.com;福建 厦门 361021)。

现代性毫无疑问是西方现代文化的核心所在。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78页。对于现代性的讨论自17世纪理性启蒙运动起一直延续至今。包括笛卡尔、卢梭、波德莱尔、西美尔、韦伯、吉登斯、鲍曼、葛兰西、阿多诺、福柯等先哲们的思想观点不仅成为解析西方现代文化性质、经验及其发展趋向的重要理论源泉,同时也成为我们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语境中认识并反思我国新型次生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及发展趋势的重要启示与借鉴。广泛流行于当代青年群体中的“朋克养生”现象既是一例,它以“一边作死,一边自救”“一边放纵,一边自嘲”的矛盾风格和激烈的表意实践获得当代青年的广泛认同和情感共鸣。虽然这种文化形式看似谐谑不羁甚至荒诞另类,但却成为折射时代与社会变革语境中当代中国青年文化心理、透视其文化发展需求与趋势的重要研究样本,值得深刻讨论与反思。

一 “朋克养生”现象的起源

“朋克养生”一词起源于2017年的一次偶然事件,一位摄影师拍摄到了曾经炫酷硬朗的黑豹乐队鼓手如今却以大肚松垮、手端保温杯的形象示人,来自摇滚与现实的吊诡反差迅速在青年群体中引起了广泛讨论和热烈共鸣。于是,类似于“网吧包夜前做眼保健操”“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夜店后夜跑,蹦迪带护膝”式的“朋克养生”行为在95后、00后中广为流传并延续至今。通过文献梳理可知,“朋克养生”的相关研究极为稀少,目前的成果主要由以下几部分内容构成:其一是从亚文化与网络传播视角对“朋克养生”现象的特征与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朋克养生”作为后现代经验与网络亚文化的结合体,是混杂且矛盾的立异文化表达,其抵抗性、依附性、娱乐性等特征均传达出后现代鲜明的文化本质。胡良益:《亚文化视域下网络“朋克养生”现象的后现代透视》,《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第68—69页。而“朋克养生”的性质则是“通过矛盾表征实现娱乐、立异和权力等意义上的复制,以持续且温和的反叛造就了欲拒还迎的牵扯力,这是对主次结构矛盾的一种印证与解构,也是青年想象性解决矛盾的文化实践”胡良益、刘永宁、吴春梅:《“朋克养生”的青年亚文化现象解析》,《当代青年研究》2019年第1期,第75—79、86页。。其二是从健康传播的视角提出朋克养生所表现出的风格化、抵抗性、娱乐性和象征性的亚文化基本特征和影响,并为健康的有效传播提供参考。汪莉:《健康传播的亚文化特征——以养生朋克为例》,《传播与版权》2018年第8期,第131—133页。其三则是从科普视角对“朋克养生”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进行考察。靳慧:《“朋克养生”真的是在养生吗?》,科普中国,( 2019-4-24)[2020-01-02],http://www.xinhuanet.com/science/2019-04/24/c_138001295.htm.总体来看,对于“朋克养生”现象的研究尚处在初始阶段,系统性的研究相对匮乏。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各领域改革的持续深化,以及传媒环境的巨大变迁,当代青年文化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多元性、复杂性与矛盾性,它与传统的青年亚文化分析框架之间发生的“转向”和“偏离”,使之缺乏足够的解释力苏宏元、贾瑞欣:《后亚文化视阈下网络“丧文化”的社会表征及其反思》,《现代传播》2019年第5期,第12—19页。,而“后现代”自身作为一种“内在于现代性本身的反思性”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第67页。也从来都不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哲学立场和解释框架。因此,本文认为,应当回归至现代文化的元概念“现代性”,即作为现代的性质和经验层面来系统剖析“朋克养生”现象的文化传统与内在价值,同时注重考察其与我国传统文化、当代文化的互动关系,从而推进对这一问题的本质认识。

二 现代性的二元对立范式与晚期现代性的潘多拉魔盒

(一)现代性的二元对立范式

从思想史的角度看,对于现代性的讨论基本构成了17世纪至今现代文化与当代知识话语的核心。而传统视阈中现代性的思维范式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思想段落:首先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文化與理性主义传统。自笛卡尔伊始开启的“理性时代”变革了延续一千多年的君权神授、土地贵族式的传统生活方式,树立了反愚昧、反迷信的理性大旗,开启了一条唯理性奠基而成的通往真知、自由与进步的理想之路。虽然“让我们成为自然的主人和拥有人”这一早期的现代性夙愿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毋庸置疑,但它同时却也将传统、权威、感性及自然推置真理的边缘地带甚至对立面,书写了早期现代性的二元对立范式。其次,18世纪后,个体与社会的关联愈发凸显,战争的无情与战后社会的动荡使得个体变成一个个在心灵上无家可归、支离破碎的存在物,自主理性的光辉越发薄弱,普遍性的精神危机也越发深重。以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等为代表的思想家对启蒙运动的遗产,即科学进步塑造的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现代文明始终抱持着敌对的态度,并认为这一文明形态限制了真正自我、善德以及个性的发展。卢梭对于工业与现代文明的反思无疑是深刻且具有前瞻性的,尤其是在科学主义独大,单向度价值体系膨胀,道德与生态危机频发的今天,然而,将近代文明认定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将科技进步与堕落、虚假和邪恶等同起来,无形中也构建了一种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标准。再次,则从19世纪伊始至今,工业化、自动化、信息化催生了技术理性与功利主义的全面崛起,其与文化之间日趋深化的间隙与隔阂也促使先贤们对于工具理性及大众文化的批判炮火更加猛烈。虽然不乏本雅明式的文化主义倡导者对大众文化的充分肯定,但总体而言,无论是波德莱尔在美学和物质文明上对现代性激烈又割裂的矛盾态度,还是西美尔对金钱文明与文化普遍价值的对抗性解读,抑或韦伯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20世纪霍克海默、阿多诺的反启蒙运动,以及伯明翰文化研究的文化主义和结构主义,仍旧是二元对立范式的延续。即使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后工业乃至“后人类”时代(post-human age),虽然个体认知与社会环境在主客观层面都更加趋向于多元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技术主义、功利主义与消费主义日趋深化,甚至成为一种集体认同(group identity)的当下,对于看似多元的新生事物的认知依然难以避免地在“天真乐观的技术乐观主义(Technological Optimism)与韦伯式的文化悲观主义”顾忠华:《韦伯学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Cultural pessimism)之间来回摇摆。综上所述,三种主流的、不同特征的二元对立范式(见表1),构成了现代性视阈下社会文化现象认知与解释的基本路径。

(二)晚期现代性的潘多拉魔盒

也许,自柏拉图理念论伊始,西方世界即被一分为二,理念与现实世界永远对立存在。或者如同鲍曼和列维·斯特劳斯的观点,自西塞罗传统开始,我们的文化形式都是心灵无意识状态的投射,它表征为文化集体性与个体性之间的二元对立。Lévi-Strauss. Struc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 and London:Basic Books,1963,p21.然而,面对当代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差异化与多元化并存的文化情境与层出不穷的新生文化事物,二元论体系是否能作出全然的解释还是已然面临“范式危机”?而借用我们举凡是新生现象就归因于后现代的解释套路是否能够真正说明问题?尤其是发生在我国当前社会情境中的具体文化现象?

吉登斯曾在《现代性的后果》中这样告诫我们:由于非常具体的原因,现代性的本质一直没有被人们好好把握,我们现在不是在进入一个后现代时代,而是在进入一个晚期现代性时代……而现代性的那些主要特性却还仍在黑暗中藏而不露。(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1页。由是观之,虽然我们自西学东渐以来的现代化改造已逾百年,但是似乎我们对于现代性的认识仍旧不足,现代性的本质依然在潘多拉的魔盒中游移,而后现代不过是现代性的一个阶段,我们所谓的后现代也不等于后现代性,因为我们毕竟还身处在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工业社会结构之中,物质生产与社会体系的信息化转型尚未结束,我们面对的仍是一个尚未见定数的未知文化图景,这在近年来屡屡爆发却又令人措手不及的全球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与疾疫危机、精神与文化危机事件中即可得见,况且这一转型也并不等同于哲学和认识论上的转型。由此,及早的给现代性画上句号,或者用后现代的激烈的否定性、非中心、不确定性或者对现代性进行消极解构与破坏是否全然合理也是个颇费猜测的问号。因此,后现代毋宁说是晚期现代性对于前期现代性的持续性批判与反思,即“内在于现代性本身的反思性”。那么,潘多拉魔盒中所謂的晚期现代性其主要特性是什么?它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它又有哪些新的特点?

20世纪以降的西方先哲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哲学也许已经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以吉登斯、鲍曼、葛兰西、贝克、霍尔等为代表的“现代性的反身性”“流动的现代性”、霸权文化理论等观点即为我们揭示了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立场外的第三种可能性,它们以一种协商代码或协商立场身份“出圈”,构筑了大众文化作为文化霸权控制者与反控制者的双向运作话语实践,即“它像是在两者之间的一块谈判场所,其间主导的、从属的和对抗的文化与意识形态价值,以大众文化形态各异的特定类式,‘混合’在不同队伍里了”Tony Bennett.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Turn to Gramsci ,in John Storey, ed.,“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A Reader,London:Prentice Hall, 1998,p222.。同时,这种多元主义式的“混血”(hybrid)特质,在我国传统文化脉络中也并不陌生,农耕文明构造了以血缘亲属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原则和生命情感秩序,“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则为“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特质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在儒、释、道文化体系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了高度的统一与升华。虽然这种非二分法式的认识论在近现代改造世界的“技术进步论”进程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滞后,但是在多元文化、边缘文化解释力日趋增强的今天,尤其是在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市场经济、弘扬社会主义理想与贯彻市场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与挑战日趋深化的当前,传统文化思想不仅成为织造当代复杂文化症候的重要成因,同时也成为我们洞察我国现代性文化图景,解析其本质属性的重要理论关照和诠释密码。以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青年亚文化“朋克养生”现象为例,它以怎样的文化表征呈现?在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着当代青年怎样的社会心态和价值观?它蕴藏着哪些发展趋向及文化隐忧?仅仅停留在传统的亚文化解释框架,以及惯性的后现代式归因或者非此即彼的现代性二元阐释窠臼,都将对特殊时期青年文化的内在特征及意义研判不足甚至出现误读。

三 从二元对立到自洽共生:“朋克养生”现象的表意与实践

“朋克养生”诞生后,以“熬夜”“脱发”“养生”三大关键词在内的“居家搖滾”“脱发金属”也被发掘和热捧,这种看似荒诞不羁、充满矛盾的行为方式不仅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话语活跃于各大社交平台,同时也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成为当代青年特殊的文化表意与实践方式。(见表2)

(一)异质文化的拼贴与共生

朋克养生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即是对于内容风格迥异,文化景观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样式的刻意拼贴。众所周知,兴起于美国和英国无产阶级中的朋克(punk)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的音乐领域,其主旨诉求是对抗一些包括前卫摇滚(progressive rock)、重金属(heavy metal)等在内的即存的流行音乐形式,随后,朋克音乐逐渐演变为广义的朋克文化风格和文化形式(punk culture)。我国的养生文化则源远流长,在秦汉以前就已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思想与方法体系,并见诸于《管子》《老子》《庄子》《黄帝内经》《淮南子》等多部经典之中,如养生在《管子》中 被释义为“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道家则对应为“重人贵生”的理念,并主张通 过 表2

“朋克养生”行为的典型表现胡冰:《大陆台湾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心理与行为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年,第209页。

“致虚极,守静笃”的静养方式来实现“身不朽”的状态。谭华:《体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1页。《淮南子》则认为,养生就是“体道”,即“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矣”。将体与道有机融合在一起的生命哲学也成为我国古代圣贤立身行事、治国理政的智慧结晶。可以说,我国养生文化体系不仅包含了对滋养、延长生命本体的深入思考与总结,同时也凝聚了对内在于生命的情志、德行、精神、以及与治国相统一的人生哲学的沉思与实践。两种文化相比较起来,朋克文化是年轻人解构主流霸权、追求思想解放的代表性文化,其风格热烈、尖锐、简单甚至粗暴。而我国的养生文化则流露着平和、圆融、中正且内敛的民族气质。那么两种形态各异的文化形态又为何会拼贴为一种奇特、另类甚至有些怪诞的新型文化呢?

总体而言,它是我国持续改革开放与国际政治、经济地位不断崛起后在文化领域折射出的多元文化交融与民族文化崛起的双重成果的共同映现。一方面,改革开放及全球化战略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迁正如同毛细血管般渗透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以“穿着另类”“纹身”“酷”等符号为表征的朋克文化在社交媒体和商业浪潮的依托下,轻而易举便赚走了青年人的眼球。虽然这使得青年有可能面临被西方与商业文化洗脑的风险,但是它也在客观上扩充了本土文化的自足性,丰富了青年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正如吉登斯的观点,由于文化价值观的多元性,全球化不可能仅仅是西方文化对他者文化的弱肉强食,它也是一种世界相互依存的形式和意识。陆扬、王毅:《文化研究导论》,第68—69页。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在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快速提升,本土文化强国意识的不断觉醒,文化不再沦为为经济搭台的工具,而是成为拉动本国综合实力,甚至完善全球治理的核心驱动力。这一重要转变在当代青年的文化心理与身份认同层面也折射出深层涟漪,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日常学习、工作、消费、娱乐等多重面向中更深刻地体认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一百多年来,中国持续发生的西化和现代化运动带来的“外国的月亮更圆”的惯性逻辑逐渐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中国人心理景观中的那条源远流长的大线索被接续起来,它不再模糊、混乱、断裂,而变得清晰、亲切、充满认同感胡冰:《大陆台湾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心理与行为研究》,第211页。。

这二者交织在一起,便构成了这种既热烈又平和、既尖锐又圆融、既粗暴又内敛的“朋克养生”现象。从表面上看,这两种文化似乎矛盾对立,但实际上它们却是自洽共生的,正如陈丹青所述,在复杂时代与社会情境中人的心理线索也很复杂,它们既通向熟悉亲切的、有认同感的历史景观,又会迷失在异己的、陌生刺激的新奇景观,陈丹青:《退步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1—262頁。这两种文化景观在一系列不断变化的话语和实践中建构一种协商立场(negotiated code or position)或者自洽文化。当然,二者也并非是一种温和的兼容模式,相反,在协商立场的背后,正如葛兰西洞见资产阶级文化联系工人阶级文化的后果时指出,“资产阶级文化将不再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在本土文化日益蓬勃的今天,外源性文化对内源性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也逐渐从绝对冲击转变为有限刺激,并逐步演变为一种融合与自洽甚至革新式的文化颠覆。广泛流行在青年群体中的“朋克养生”现象既是青年一代通过开放、发展和多元自洽的方式,打破以往你强我弱、非此即彼的传统逻辑,尝试以新型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扭转传统西方文化象征权力的一次积极尝试,它不仅避免我们再次陷入全盘接受或否定的形式合理化窠臼。与此同时,我国青年文化格局中不自觉的西方中心主义也在悄然破解,他们正用一种新的方式探索着晚期现代性的本质规律,并在实践中摸索着本土文化的突围之路。

(二)割裂时空的穿越与共时

“朋克养生”既是两种不同文化形式的拼贴融合,同时也是一种游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美以及我国先秦时期的“穿越式”身体行为实践。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与美国朋克音乐都是对长期盘踞在音乐界的摇滚神话的一种愤怒呐喊与颠覆,而朋克音乐之所以受到青年群体的热捧,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以英国朋克为例,战后英国经济的衰落、殖民地的分崩离析与美国的崛起使得英国“日不落帝国”地位倾覆,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失业率不断走高,学生运动与社会运动频发,整个社会弥漫着不安、失落与焦躁的情绪。以往动听的摇滚solo和整日传唱你情我爱的摇滚英雄显得格外刺耳和不合时宜,于是朋克以一种粗糙到近乎暴躁的方式迅速获得青年们的认可,它利落干脆、单调却饱含能量,不羁的表情与近乎扭曲的身体姿态都成为对传统英国的猛烈抨击与挑战。The clash、Sex Pistols、The damned、Elvis Costello都是当时的典型代表。在现代性的视野中,朋克音乐不仅是年轻人对传统社会与保守文化的反叛,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制度与近代工业革命持续累积的一系列内生性与外部性矛盾在文化领域引爆的结果。中国养生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和体现,它融汇了以儒释道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体系和生命哲学,并深刻地浸润在我国历史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等各维度之中。虽然在工业社会狭隘的“工具理性”视角下,传统文化好似“无用”,但它却是真正支撑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与精神家园。

那么“朋克养生”为何又要选择在这两种相互割裂的时空当中穿越游走呢?如果说两种文化形式的拼贴是不同文化景观的多元映射,那么在不同时空中的文化情境中穿梭则是当代年轻人对现代性晚期中越发膨胀的工具理性独大局面的批判,以及对去现代性、去工具化的传统文化或脱域文化的一种回归向往。当前的我国社会正处在经济转型与社会变革的重要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唯经济利益为坐标的价值体系不断膨胀、信仰与人文精神式微、社会矛盾与风险丛生。青年们在时代的洪流中一边分享着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一边也要着手应对来自学业、职场、情感、价值观等各方的冲击与挑战。这种“人类在面对他的自由(可能性选择)状态时所呈现的焦虑状态”(美)罗洛.梅:《焦虑的意义》,朱侃如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页。一方面是存有的(being)、开放的,另一方面又是非存有的(nonbeing)、压抑的,这种焦虑的状态使得青年既无法做出激烈的、革命式的对抗,也无法处变不惊。这就好像当代青年的脱发现实一般(55.68%的大学生有脱发困扰《大学生脱发调查:超5成大学生有脱发困扰,熬夜失眠为主要原因》,中国青年网,(2019-05-27)[2020-02-2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4648112811540711&wfr=spider&for=pc.),它既不是一种需要严阵以待、谨慎应对的绝望重症,但却也足以让人低落忧郁。这投射在青年亚生文化层面即是形形色色的无力颓废、自嘲戏谑、麻木消极、温和抵抗的文化补偿形式。

例如“丧文化”既被认为是“索然无力”的乏力颓废,“自我蔑视”的无奈逃避,“悲观自嘲”的自虐反讽。刘楠:《“丧”文化的网络媒介呈现与引导研究》,保定: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但不同的是,“丧文化”更多表现为一种话语和态度,而“朋克养生”则一边借用对朋克时代大声呐喊,敢于愤怒与叛逆精神的追缅来补偿自身的麻木消极,一边通过致敬养生行为来表达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生命观的认可与回归。这两种时空文化看似割裂无关,但却在本质上指向同一个共时性镜像,既是对现代工具理性独大局面的批判以及对前工业时代、民族传统文化中朴素价值观的某种回应与向往。它通过生产一个看似矛盾的时空景观暗示了一种脱离现代大工业系统的假设与可能,构筑了一个“去现代性”的脱阈文化或者“第三空间”来替代当代社会的工业化形象。它采用了一种更加艺术性、具象化的生活者的眼光,通过饱含着青年的想象、激情和创造力的身体实践,去检视当代社会的各种科学主义、实证主义和机械思维方式,并尝试以此回归人性、抵抗个体生命的虚空和惰性,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同时,它也成为晚期现代性青年文化发展需求与趋向的隐形书写。

(三)在线“拟剧”社交与线下理性反哺

无论是生产、传播还是消费,社交媒体无疑在青年亚文化的养成中发挥了重要的“培养皿”与“增殖器”作用。有研究认为,社交媒体有可能造成青少年的碎片化思维和历史感断裂;在社会参与方式的变化上,圈子传播限制了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多元性。杜涛、王欢:《“进步”的幻象:社交媒体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第76—81页。社交媒体使得当代文化也从审美文化转型为消费文化,从而呈现出一种物质主义倾向。常博、朱雯文,谢亚乔:《社交媒体的使用对青年女性物质主义观念的影响——基于“间接影响模式”的研究,人民网,(2018-12-27)[2020-01-02],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8/1227/c423651-30491893.html.虽然这些问题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但是也不应忽略,社交媒体在建构社会多元文化、参与公共社会讨论、推动公共文化建设、话语抗争等事务中发挥的积极意义。黄鸿业:《社交媒体对青年价值观的解构与重构——以网络话语抗争为视角》,《当代传播》2017年第2期,第79—83页。 同时,正如保罗·威斯利的观点,消费文化与市场虽然不是最好的文化解放路径,但是它却提供了非此即彼之外的多元选择空间,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一条走向民主与自由的重要道路。Paul Willis.Common Culture,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1990,p60.尤其是对于亟需话语平权、关注和认同的当代青年而言。因此,如果不再次将大众看成一盘散沙,而是尊重文化自身发展的动态性规律和活力,青年在社交媒体上的文化阵地及其社会意义也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乐观。纵观“朋克养生”发展历程可知,其传播与消费历程基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调侃传播。“保温杯泡枸杞”事件一出,立刻在社交媒体上诞生了以“熬夜”“脱发”“养生”为主题的热帖,少数网络意见领袖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发表的调侃、戏谑以一种非正式话语的形态进一步扩大了“朋克养生”的传播速度与范围。第二步是在线“拟剧”社交。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人就像舞台上的演员,要努力展示自己,并以各种方式在他人心中塑造自己的形象。这一理论在“朋克养生”现象中得到了再次体现。在流量的带动下,“朋克养生”不再仅仅是少数人的调侃笑料,是否拥有朋克品味抑或养生需求也无关痛痒,它迅速演化为年轻人通过线上自我“理想化表演”,建构自身或炫酷朋克、或荒诞幽默、或理性自律等理想化形象的重要舞台,并借此成为青年们获得关注与认同、有效拓展社交能级、收获身份与情感认同的重要道具。虽然这种社交手段很有“拟剧”的性质,但它却成为时代与文化情境下青年们满足自身情感需求,实现安全感和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它也不再停驻于网络文化层面,而是迅速向消费市场进军。QQ广告与凯度发布的《Z世代青年消费力白皮书》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95后、00后的年轻人来说,消费不单单只是为了获取物质层面的满足,更多是为了扩大社交圈、自我愉悦和探索存在这些深层次的情感诉求动机……65%的90后、95后渴望和朋友拥有共同语言,而“买买买”,恰恰是一种了解圈子潮流、寻找共同话题的有效途径。《这届年轻人的消费更“社交”了》, 互联网数据资讯网,(2018-12-22)[2020-02-02],http://www.199it.com/archives/811228.html?weixin_user_id=2bo6ETQjkpkBcCeV_lbdT9Xotuaz88.第三步是理性反哺。伴随着话题的广泛传播,关于“朋克养生”的讨论也愈发深入和理性,大范围的情感共鸣使得“脱发”“失眠”等各类早衰问题不再是一种戏谑话语,也不再仅仅是社交与消费跟风,而是成为青年群体与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严肃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正视并理性对待自身的健康问题,积极、理性的生命观与价值观开始自主萌芽。调查显示,从消费者对于“养生”的搜索量来看,90后及95后的年轻消费者对“养生”的偏好度明显上升,甚至超越1990年以前出生的消费者,“少年养生派系”正在形成。《中国养生产业是怎样风靡起来的?》,界面新闻,(2018-09-15)[2020-02-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675133986073200&wfr=spider&for=pc.由此,在线“拟剧”社交对青年线下的理性反哺机制也就此形成。一定程度上,民族传统文化也在趋于理性的思索和体认中得到接续。

席勒曾提出,经济实力与信息控制、形象制造、舆论建构的融合已成为新权利的本质。如果将商品经济、媒介权力与网络意见领袖看作为晚期现代性操控青年文化的“统治话语”,那么我们在“朋克养生”现象中却看到了一个终由青年群体自己主导的开放的、多义的“协商式”解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青年不再是轻易被操纵的“文化傻瓜”,他們有自己价值判断、自我表露、释放压力的标准和方式,尽管它看起来有些像酒神狄奥尼索斯一般地放浪形骸,但是它却也能在反思与实践中使生活重回正轨,并且继续怀抱希望。而晚期现代性视阈下的青年文化除了可以和权力结盟,同样也可以成为反抗权力、催生自主理性萌芽的阵地。

四 “朋克养生”背后的价值反思

青年历来都是最有活力的社会群体。作为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年,不仅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感受着社会变迁中的八面来风,同时更是以其特有的精神风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公共生活的样式、形态和未来发展方向。闫文捷:《社交媒体使用与当代中国青年的公共参与》,光明网,( 2019-03-27)[2020-02-02],http://www.gmw.cn

/xueshu/2019-03/27/content_32687590.htm. 面对流行于当代青年中的“朋克养生”文化,一方面应当深入思考其所蕴含的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的新思想与实践价值,保护并激励先进青年思想与文化的发展与成长,同时也应当审慎辨别、警惕对待其间可能滋生的各类负面价值取向。

(一)避免精英制下的文化审判

尼采曾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要学会用艺术家的眼光考察科学,用生活者的眼光考察艺术。当我们用教师爷的态度对“朋克养生”不屑一顾,简单地把它等同于00后的“自嘲与调侃”抑或抵抗与妥协的文化斗争时,我们也不妨检讨自己,是否在“为某种自我中心的权力目的,误用理性和知性”?Jung C G.psychology and relig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38,p14-15.是否在晚期现代性的各种实证主义、科学主义以及机械技术理性逻辑的泥淖中渐渐失去想象力、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使孤独的情绪和寂寞的灵魂无法得以妥当安置?金戈:《简评诗化哲学》,《探索者学刊》1998年第4期,第32—38页。弗洛姆曾在论述西方寡占性资本主义发展特征时提出,西方文化最常运用的机制便是自动从俗(automation conformity),即个人全盘接受文化模式所提供的人格类别,他丝毫不差的变成所有其他人的样子,以及他们期待的样子。(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刘林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185页。这与我们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五光十色的西方文化时的姿态有些相似,在商业主义浪潮的推送下,我们甚至忘记去深思熟虑就已经用热情的消费主义拥抱或者沉默不语的态度默许了它。在不知不觉中,我们便步入了经由他者构建秩序与规则的文化格局中,而我们的“精英”作风非但没有致力于反思和打破现代性的“铁屋子”,反而促进并且加速了它行驶合理化的过程。当代青年作为“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乔东亮,李新利,李雯:《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人民网,(2018-05-26)[2020-02-05]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516/c40531-29993969.html.,这些新兴的知识人群是福柯式的个体化群众,他们厌恶任何知识理念规导欲望个体的的生存旨趣 刘小枫:《拣尽寒枝》,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第25页。,而朋克养生行为恰恰是他们借助欲望个体的基质,即对身体的革新主宰来争得个体生存意志自决权的非常手段。因此,我们不妨收起好为人师的作风,将年轻人的“朋克养生”现象看作为他们的在时代洪流中努力辨识自我的一次积极尝试,哪怕是交织着矛盾、青涩,有些推拉撕扯的自我,也不妨将它看作为新型知识分子努力用艺术性和生活者的眼光反思晚期现代性带来的社会矛盾与问题、创造自己的自由生活经验,并运用独特的身体话语应对外来文化冲击、接续民族文化记忆,革新文化样态的一次文化实践。

(二)谨防在消费民主中走向拜金主义

英国早期朋克乐队The clash曾是直面社会矛盾、替弱者声援的代表,他们曾勇敢地将斗争的炮火对准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都市喧嚣、种族歧视、恐怖主义、帝国主义等现代性顽疾。而被称为朋克灵魂的主唱、节奏吉他Joe Strummer在死前留下的“the future is unwritten”的名言,不仅成为朋克迷心中永恒的经典记忆,同时也是鼓舞一代代青年勇敢追梦、奋勇向前的励志格言。然而到了90年代的美国,朋克音乐早已经没有了反抗意识,转而成为兜售另类、夸张的视觉与听觉符号、博取关注以通向财富的文化快餐。朋克精神不复,对于许多当代青年而言,他们“目测”到的朋克文化只是物质主义与商业文化大潮之下标榜另类、个性的品牌标签和文化符号而已。养生现象也如出一辙。在消费主义的带领下,养生精神似乎从持之以恒的、主体性的、克己自治的身体与文化哲学被等同于“花钱就能保健康”式的简单粗暴的、单向度的消费指南。这在市场中充斥的各类昂贵的养生茶、按摩仪器、保健食品保健药、健身美容服务中即可见一斑,它不仅与修身养性的生命旨趣相去甚远,还在一张消费购置的安全网之上更加放肆地鼓励青年人尽情娱乐、消费身体和自我放逐。更加令人担忧的是,在消费主义的浸染下,青年们将各类文化现象、本质以及所有千差万别的因素、事物特有的价值统统“夷平”为“万能”的金钱,将之当成为是换取一切文化、个性,调解一切生活矛盾的等价物和万能工具。然而,秉持着“金钱是我们时代的上帝”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将金钱的本质从一种纯粹的手段和前提条件转化为最终目的,用各种五光十色的骚动不安和狂热不休将生命的本质装点成为一部看似丰富的永动机,不仅无法对抗生命本身的无聊感,反而损害了青年人作为新兴知识人群特有的价值意识,丧失了个体本性释放与价值观自决的真正可能,更无法对抗现代性的根本痼疾。因此,应当在贯彻市场经济政策的同时,谨防消费民主带来的拜金主义对青年造成的负面倾向,通过主流价值观引导与多元青年文化孕育,使得青年切实领会技术与商业时代“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从而真正做到在时代洪流中找到自我、解放自我,并且通过小我与大我的有机融合,肩负起民族文化振兴的重任。

(三)甄别文化创新中的伪个性倾向

虽然我们乐见于“朋克养生”中的文化创新与实践方式,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仔细甄别个中的真伪实情。阿多诺在分析文化工业时代的文化产品特征时指出,标准化和伪个性化是它们的核心特点,如果说青年人尴尬的脱发现实本身就是晚期现代性社会压力在年轻人生理与精神层面的无情写照,那么为了求得关注和认同而炮制出另类的“朋克养生”式话语与社交方式,将人的本质需求和自我解放诉诸于物质欲望与消费民主,这之中的“伪个性”嫌疑也着实令人担忧和伤感。自卢梭起便满怀着对差异尤其是个性差异的尊重,并且寄望于通过对人权的真正解放而打破现代性的藩篱,信息与网络世代的到来虽然大幅度地提升了信息传播与分享的自由权限,但是距离真正意义的本心与自我个性的确立依然遥远。“朋克养生”现象中的“伪个性”诉求即是当代青年真正自我与独立人格缺位的表现。通过依靠文化形象嵌套的方法来复制自我个性,并以此来实现自身对生命情感的追求,不仅会使青年在人格成长的过程中失去“方向感”,而且也会进而忘记自己的人生使命,走向理性解放的反面道路。因此,應当及时并仔细甄别新生青年文化样态的本质及其发展走向,准确把握现象背后青年的核心心理特征及情感诉求,通过针对性地引导与培养青年网络文化及媒介素养,塑造健康向上的、独具时代与中国特色的青年文化阵地,进而为培养当代青年主体自觉、文化自觉、道德自觉的卓然自立人格提供坚实基础。

五 结 语

晚期现代性视阈中的“朋克养生”现象是当代社会语境中青年文化从二元对立走向自洽共生的一种文化表意与实践。在其异质文化的拼贴与共生、割裂时空的穿越与共时、拟剧社交与理性反哺等特征背后,蕴藏的既是当代青年在当前多元、复杂的文化情境中直面冲突,积极融合并进行文化突围的努力尝试;也是青年在时代转型的洪流中用自我身体行为实践,对现代工具理性独大局面的检视与批判,對朴素价值观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向往与回归;同时,它也是青年在信息与消费时代运用多义协商、解码的方式催生自主理性萌芽,反抗权力的积极探索。面对这种新生文化样式,首先,应避免用精英制的眼光对其进行非好即坏的文化审判,应当回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理性、客观地分析,辨识当代青年在“朋克养生”行为背后的心理认同机制与文化发展需求,应积极肯定新型次生文化中的想象力、创造力、反思能力等进步意义。其次,应警惕“朋克养生”现象对青年群体带来的消极影响,努力甄别其中的伪个性倾向,积极调节、引导并强化当代青年树立正确、完善的核心价值观,以避免其陷入消费与拜金主义陷阱。最后,应当深刻体认并反思由“朋克养生”现象折射出的当代青年文化体系中存在的矛盾与冲突问题。由全球一体化、市场经济现代化与保护并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深化民族文化认同之间的矛盾与间隙也同样折射在青年文化领域之中,应当激活并培育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青年理想信念、主流文化体系和行为实践方式,从而使青年真正肩负起“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李贞:《习近平寄语青年》, http://www.qstheory.cn/201904/30/c_1124436575.htm,2019年4月30日。的历史重任,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青年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 陈 雷】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3篇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度,这神秘有一部分体现在养生之道中。自古以来,中国就重视养生保健,以求长寿延年。在《庄子?养生主》中,有一篇妇孺皆知的故事,叫做“庖丁解牛”。庄子以厨工分解牛体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方能“游刃有余”,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结。“养生主”的意思就是养生的要领。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不要受其他的影响。

时隔二千多年,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多元并举,养生保健的食品、刊物、节目层出不穷,铺天盖地,让我们眼花缭乱,心生迷惘。本期视点将带您聆听专家对于养生的权威解读,助您了解科学健康的保健方式,希望能给您做个向导,让老年朋友们不至于在养生保健中迷失方向。

现状:养生保健的“迷宫”

近几年,国人的保健观念随着保健品市场的变革,也在逐渐发生着转变。过去老百姓把一生积攒的钱,用来养老治病,却不肯将少量的钱用在保健上,如今,“投资健康”、“防病于未然”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据权威部门预测,到2010 年,我国的保健品消费额将突破1000 亿美元,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人的保健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变化。

有需就有供,保健品和保健书籍应时势之需,铺天盖地席卷了食品与图书市场。媒体也开始大做养生保健的文章,宣传保健知识,推销保健产品和书籍。

国人,尤其是老年朋友们面对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面对数量如此巨大的保健信息与产品,从一开始的欣喜逐渐变为迷惘,甚至有些恐惧。

谈到“全民养生热”,就必须谈到洪昭光。

2003 年初,由于“非典”暴发带来了一场空前的健康危机,引发了国内对于健康传播的广泛关注,健康传播进入了一个新兴时期。这时,一位医学专家以其风趣幽默而又深刻实用的健康知识讲座征服了社会,在一段时间里,他的讲座讲稿在社会上流传,以后又被整理成书,被不同的出版社争相出版。

洪昭光是北京安贞医院干部保健科的教授,近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大众科学健康知识的普及工作,在全国讲演数百场,从中南海到居民社区,从人民大会堂到厂矿油田,到处都有他的足迹。他提倡预防为主、“治未病”的理念,引导大家以理性、科学的方式保健。《登上健康快车》、《健康忠告》、《健康快乐一百岁》等10 余本科普健康书籍,总发行量超过300 万册,各种相应手抄本千万册,创造了大众健康领域的奇迹。

2006 年,中医养生类出版物异军突起,出现了“刘太医”( 刘弘章)、中里巴人这样一些很有市场号召力的“养生大师”。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出版了“刘太医”系列的《刘太医谈养生》、《病是自家生》、《是药三分毒》三部书,以讲故事的形式谈养生方法,令人耳目一新。不仅在内容与形式上下了功夫,而且为使广大读者相信他的保健之道,“刘太医”还在自己的职业背景上进行了包装:家族从1475 年就开始治疗癌症、“金朝时期著名医学家刘完素嫡传后裔”、“明朝永乐太医刘纯第24 代后裔”、“瘤科世医刘凤池的孙子”……如此显赫的“家世”让不少读者,尤其是一些有疑难病症的老年患者趋之若鹜。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调查,刘太医的许多观点都与现代医学相悖,甚至是反科学的。比如,“不能吃豆腐:豆腐是炼丹的产物,内含氯化镁,是不能吃的。因此爱吃豆腐的人,易伤肝肾。”再如,“不能吃晚饭:建国后苏联专家提倡一日三餐,影响中国人民‘改变’了不吃晚饭的习惯。到了1959 年人民公社大食堂,‘多出来的’晚饭吃空了粮库,因此1960 年开始三年灾害。”这些荒谬的言论在一段时间内竟然得到了不少读者的拥护。

2007 年4 月出版的《求医不如求己》一书,作者叫做“中里巴人”,主张利用经络激发人体的潜能,这本书成为当年最畅销的一本养生类书籍。然而, 经络到底能否如“中里巴人” 所说的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打通”,至今还没有得到科学的证明。

这类畅销养生书籍几乎都对现代医学和科学理论发起了挑战,他们的观点与提倡的养生方式,尚未得到时间的检验。但是为什么此类书籍一旦出版,就洛阳纸贵,很有市场呢?

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社会在飞速发展,温饱问题解决后,百姓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二是当前中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医疗制度与养老体系,看病难看病贵、养老难养老贵的问题始终在困扰着广大百姓;三是现代医学虽然在不断进步,但依然在很多疾病面前束手无策。因此,寻求经济实用、简单有效的保健养生方法便成为大家的普遍愿望。有些人则乘虚而入,大肆推销自己伪科学的养生之道。

另外,由于媒体的信息泛滥与过度宣传,老百姓对于普通的保健常识和保健食品由原来的欣然接受逐渐变为了质疑,甚至是反感。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在激烈的广告市场竞争中,为获取经济利益,不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自己宣传的保健品不严格把关,造成对消费者的误导。同时,有些保健品的生产厂家并没有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或批准,就流入市场,商家为赢得一席之地,过度宣传或虚假宣传也是屡见不鲜。据统计,目前中国保健食品经由卫生部批准生产上市的就有1 万余种,还有很多没有经过审核的产品从各种途径进入了消费者的手里,这对老百姓而言,不能不说是很危险!

由于目前医学界对众多的保健知识是见仁见智,众口不一,有的甚至是矛盾的,没有一个权威的定论;对市场上的众多保健食品,相关的部门与专家也缺乏及时而具体的了解与指导,难以拿出一个令消费者信服的指导意见。那么普通消费者到底该吃什么,到底该如何锻炼,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老一辈革命家是如何养生的

王敏清(原中央保健局局长)

现在市场上的保健品很多,也很乱。关于养生方法,媒体宣传得也是越来越细,保健品的广告铺天盖地席卷而来,都说得天花乱坠,导致老百姓“不知道该怎么活着”,盲目选择保健品,根本没有主心骨!今天吃维生素片,明天又是深海鱼油,后天还吃螺旋藻……身心两方面的负担越来越重。我认为,目前在中国的保健和养生方面,无论是知识宣传还是食品推广,都存在着“三多” 问题。

一是空话、大话多。有的减肥药或是减肥机构公然宣称可以超速减肥,这就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大话!说这些对于老百姓当前的保健养生毫无帮助,反而容易混淆视听,喧宾夺主。

二是套话多。就是僵硬的公式化保健标准开始束缚人们的正常生活。比如膳食结构中应该有多少的百分比,还有书本规定每天应摄入多少克……这些都不大实际,老百姓中有几个人每天会这么吃饭?这种僵化的条条框框缺乏人性化,从不结合具体特定人群的实际。比如说我吧,每顿饭必须得吃肉,有时还经常吃肥肉,而且每天必须喝白酒,但我体重50 年来始终保持在62 公斤左右,从不感冒,血压一直正常。所以老年朋友们丝毫不必拘泥于那些僵硬的死公式!因人而异,只要总量均衡就可以了。

三是误导多。有一些人在媒体上宣传什么“倒走法”,这是一种危险的锻炼方法,稍有不慎,就会摔倒,我的亲家就是因为倒着走而造成了骨折的。

如今真正能做好保健并因此而健康长寿的人实在少之又少。目前人们为了健康滥用保健品的现象随处可见。其实只要身体没有不适、没有疾病,而且饮食与起居均正常者,大可不必服用保健品。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们,全国解放前生活极其艰苦,吃的小米都是发霉的,更不敢奢望保健品了。解放后,生活条件好了,他们也大多不用保健品。然而,他们大多数人都活过了八九十岁。这是极有力的证明。他们平时就是一日三餐好好吃饭,都是很自然地吃饭,都喜欢吃自己爱吃的东西。比如毛主席爱吃武昌鱼和辣椒,有时吃河里的泥鳅,但从来不吃复杂的东西,只要可口就足够了,哪有什么保健食品?邓小平、杨尚昆等也是简单地合理地膳食,从不吃所谓的保健食品。所以,老一辈革命家们生活简单,饮食可口富于营养,平时运动,仅此而已。革命岁月中,他们生活条件艰苦,但却锻炼了人体机能,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自然,不断提高生存能力。

“人是社会的人”,想要保健养生,就必须了解、接触、融入社会,更要融入大自然、顺应自然,提高自身的机能。徐特立先生是不折不扣的长寿老人,当被问及他的养生之道时,徐老只说了三个字——“不享福”。他平日从不坐车,国家配给他的专车他很少乘坐,平时都是步行。这恰恰说明:生命在于运动,而不在于保健食品!

至于自己是否需要用保健品,最好听取医生的建议,不可人云亦云地行事,更不能听从商家的夸大宣传和广告,误将保健品用作治疗疾病的“灵丹妙药”。吃了不需要的保健品,反而会影响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有些孝顺的儿女,不管父母需要不需要、爱吃不爱吃,给老人买许多钙片、深海鱼油、人参等保健食品。结果,反倒影响了老人的正常食欲,甚至出现腹泻、流鼻血等不适,着实让老人受了罪。

老一辈革命家们的养生经验告诉我们:一是要与时俱进,因人而异;二是要遵从自然规律,不要被有限的知识所束缚;三是要多多接触大自然,增强免疫力。

只要做到上述几个方面,保持健康的心态,相信大家一定能够成功养生!

保健品,选择要清醒

徐华锋(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

众所周知,国内的保健食品(含饮品等)市场虽然起步较晚,但产品却很丰富,在各个商家的宣传中,保健品被赋予了各种功效,这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一些困惑,有不少老年朋友一直在问:“究竟什么是保健品?保健品到底有没有效?”

目前很多人把保健食品当作药物来用,这是一个误区,也是不科学的。保健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效,适用于特定人群。而一般食品不具备特定功能,无特定的人群食用范围。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将其直接用于治疗疾病是错误的,保健食品只是人体机理的调节剂、营养补充剂,药品是直接用于治疗疾病。

保健食品按功能分为:人体机理调节型、延年益寿型、减肥型、辅助治疗型、其他营养型等。

保健食品无论是何种类型,都出自保健目的,不能速效地起到想象中的作用,但长时间服用可有一定效果。总之,保健品的功能高于食品,低于药品。

切不可得病之后,期望能通过服用保健品而达到治病的效果。保健品是平时使用的,得病之后当然要看病吃药!

当前保健食品市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信息的不对称。也就是广大的消费者缺乏一个能够了解保健品和保健方式的正规渠道。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关注保健,于是各类保健信息蜂拥而至,但真正全面了解保健品的人并不多。其实中国是全世界保健食品审批最严格的国家之一,中国的保健品管理实行的是审批制,上市之前国家有关部门将对送审品做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送审周期一般要在一年左右;而批准上市之后,卫生部监督中心、食品药监局、质检部门还会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查;上市后每5 年,国家还会对保健食品的批准文书进行重新审核登记。

我国对保健食品有两个最基本的要求:第一,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第二,功效确切。到目前为止,中国有1 万多种保健食品是经过严格审批后上市的,当然,还有很多未经审批和实验的保健品在市场上销售,这些保健品无效但又吃不死人,所以很容易鱼目混珠。人们缺乏相关方面的信息,因此使判断力受到限制,导致选择盲目,保健方式缺乏科学理性的态度。

第二个问题是,有些保健食品还有保健书籍对于该保健品或秘方的效果宣传过于夸大,导致大家眼花缭乱,不知到底相信哪一家好!其实保健品就像人们平时锻炼身体一样,要持久才能见效,而且有些保健品或秘方所宣传的那些效果根本无法短期就见效,还是有不同的特定的消费人群的。这就需要大家对保健信息进行甄别,到底发布者有没有保健经验或从医经验,到底保健品有没有国家审批的批文。

选购保健食品前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看清“蓝帽子”标示。正规保健食品的外包装上都会印有象征通过国家审批的“蓝帽子”标示,以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第二,看清适用人群。所有保健食品都有其适用人群,比如珍奥核酸就不适合尿酸高的人群服用。

保健食品经常以其“吹牛”、“夸大其辞”、“忽悠”的宣传而被人们所诟病。然而业内专家指出,除了企业自身自律性不强外,政策因素造成的过度竞争也是引发虚假宣传的原因之一。保健品行业在中国发展不过十几年的时间,还处在亚健康状态,有很多方面不够完善。保健食品的国家标准体系正在制定当中,从今年开始将有近40 项有关保健食品的标准陆续出台。

关于保健,老百姓尤其是老年朋友一定要从养生和养性两方面入手,单纯依靠保健品是不科学的。从身心方面保持平衡,多与自然和社会进行畅通的沟通和接触,由内而外,理性保健。随着国家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消费市场的逐渐理性,相信“忽悠”现象会越来越少,对保健食品,大家还是要理性认识,科学选择,合理食用!

黄昏无限好,只因有夕阳

——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秘书长赵仲龙

文/嘉然

立夏始过,带着对“如何才是老年人的科学保健方式”的疑问,记者在阳光明媚的下午采访了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秘书长赵仲龙。走进赵仲龙的办公室,一眼便看见桌上堆积如山的大量文件和书籍,虽然午休时间刚过,但办公室内已是一派忙碌的气象。赵仲龙正在用MSN 和同行们交流,同时还编辑着自己的书稿。

谈到人们当前的保健养生现状时,赵仲龙不住地摇头。他说:“现在是伪科学大行其道,那些所谓的‘专家’都在忽悠老百姓!特别是在图书市场上,由于现代科学、医学在某些领域的局限性被极端观念钻了空子,老百姓急于寻求养生的‘终南捷径’,所以那些诸如中里巴人、‘刘太医’之流的江湖骗子和伪科学书籍占据了图书市场的高地。某些媒体出于追逐利益的本性很自然地会把保健品推广给大众,有的甚至会制造一些新的“医学名词”,比如‘亚健康’。”赵仲龙说道:“有些话我也不好说太多,总之卫生部等医学权威部门从没提出过什么‘亚健康’身体状态。”如果您以媒体宣传的标准衡量自己,发现已经属于“亚健康”状态时,因为没有病症表现,所以不好去医院开药,只能选择保健品,那么到底选择哪种保健品合适呢?自然是哪种知名就选哪种了!于是,保健品就逐渐地蔓延开来。

那么,到底有没有权威的保健养生之道呢?

赵仲龙明确地告诉记者:“当然有!那就是科学保健!什么是科学?权威的、主流的就是科学的!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养生保健的基础!”说到这里,赵仲龙拿出一本手册,封面写着《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由于这里面包含了66 条知识技能,故大家都简称它为《66 条》。这就是卫生部于今年1 月4 日发布的2008 年第3 号公告的内容,而赵仲龙正是卫生部组织的编写此册的诸多执笔专家之一。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各种养生方法层出不穷,正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为了提出更为科学、理性也更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维护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卫生部组织专家经过反复研究和筛选,出台了中国公民应当掌握的66 条健康素养要点。赵仲龙又强调说:“这66 条是绝对的权威科学!切实做到这66 条就能健康长寿!”

那么,如此权威的66 条又是围绕着什么核心形成的呢?最基本的科学养生方式到底是什么呢?

赵仲龙看出了记者的疑问,笑着说:“你们从来没人想过问题的关键!自古以来,多少帝王遍求长生之术,但又有几个是长寿的?但是你看看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们,还有那些老战士、老学者们,哪个不是长寿的健康老人?季羡林先生为什么长寿?依我看,关键在于心理健康!”

这66 条全部源于四个健康生活方式,简称“四大基石”,共十六个字: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在这四个健康生活方式中,赵仲龙认为心理平衡至关重要。他谈到现代社会的人们普遍存在浮躁情绪,而浮躁的核心在于焦虑。他说:“ 咱们老年人的病有多半是‘ 自找’ 的!

老年人贵在知足常乐!不少老年股民猝死交易所,还有不少老年人存在婚姻问题,更有的和年轻人比时髦!”其实,人生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风景。赵仲龙说:“黄昏无限好,只因有夕阳!心态是决定生活方式的关键因素。”因为不少老年朋友容易发怒生气,赵仲龙特别提醒大家——情绪是不应该被别人控制的!

所谓“境由心造”,应该自己掌握自己的情绪,自己给自己快乐的理由,否则气伤肝,气滞血淤,必生大病,还谈何保健?赵仲龙即将出版的新书就叫《想不快乐都难》。

至于不少老年朋友担心的饮食问题,到底吃什么好?赵仲龙认为应把握量和度,没有过于僵化的限制,只要总量平衡即可。其实关键在于运动,切忌“多吃少动”。人是动物,所以只有动才是生存之道!赵仲龙呼吁大家不要被所谓的“专家”蒙蔽,要相信权威,养生保健从来没有“终南捷径”,《66 条》也只是一种习惯,帮助大家建立一种生活方式,点滴的积累才能最终达到真正的健康!

“黄昏无限好,只因有夕阳”,让我们一起形成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欣赏只有我们老年人才有的夕阳红吧!

贴士:

赵仲龙,现任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兼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科普创作协会副秘书长等。主要作品包括《解读生命丛书》、《健康的误区》、《身边的传染病故事》、《少儿健康快车》、《不活九十多就是您的错》等。曾多次策划央视保健节目,并在《万家灯火》上做长期的养生讲座,得到广大观众和读者的好评。

众说纷纭的养生大法老年朋友应该信谁?

文/ 翁维健(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当前国内的养生局面,有如战国七雄纷争于天下,诸子百家鸣放于世人。面对这种现状,一心想着延年益寿、长命百岁的老年朋友们感到既无奈,又惋惜,不知到底该信谁。

形成当今养生混乱的局面有两方面原因。

主观原因在于流传在社会上的中国式的养生内容本身就很繁杂,可说是中西兼容,包罗万象。

由于对生命现象的研究不仅涉及医学,还涉及到社会、人文、伦理、道德等诸多文化方面。因此,自古以来,除医学专家对养生有发言权之外,道学、佛学、儒学、易学、武学、食学、民俗学等各路专家都参与养生理论与实践方面的讨论和辩论,于是就形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现象。如:武学和体育专家提倡“生命在于运动”,劝世人坚持按气功、武术或现代体育各法来锻炼身体,通经活络、“有氧代谢”、强健体格。中医食疗专家推广药膳;

美食家推广宫廷御膳;西医营养学家推广“居民膳食宝塔”。民俗专家总结了民间各方面的养生情况,提出“乐而康”、“康而乐”的养生方法,认为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吹打拉弹唱等皆为养生的好方法。

西医没有“养生”的概念,只有“保健”一说。

近年来出现的保健科普专家所倡导的保健方法,皆以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生理、病理、药理等科学实验为依据,引用国际流行的保健知识与技术,推广给民众。也有不少西医学者有时引用一些中医养生理论,这是难能可贵的。

造成养生混乱的客观原因在于五花八门的养生保健产业的无序兴起,以及媒体的热炒。近年来,基于广大民众健康意识的不断增长和需求,各式各样的保健中心、基地、俱乐部等纷纷建立起来,邀请了各路养生专家,运用各种养生保健方法为消费者服务。如今有些僧、道除了诵经之外,也热衷于养生事业。不少旅游胜地的和尚、道人都在向旅客诊脉断病、传授养生功法、出售秘制养生茶、酒、丸药等保健补品。

目前,广播、电视媒体在提高收视率的前提下,扩增了养生保健节目;书刊业在追求发行量的前提下,将养生保健类内容定为组稿的主攻方向。于是,各路养生保健“专家”有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且几乎都有动听的头衔,什么首席专家、资深专家、国家级专家等。近年在社会上涌现的养生专家呈现出以下趋势:非医学专业的专家多于医学专业专家,自诩为草根民俗派的专家多于学府书斋派专家,胆大开放的专家多于稳重保守的专家。

纵观当前出现的养生保健理论,基本达到共识的内容是:要认知健康的重要性;养生保健重于治疗;心理平衡、营养平衡、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生活规律、劳逸结合、按时体检、有病早治等。于是这些“专家”,仅就这些内容说事,互相抄袭,低水平重复,有如炒冷饭、盖浇饭般的来回折腾。

但炒作者不顾养生保健的书刊已经堆积如山,该出还是要出,因为只要有万分之一的人出钱,老板就有钱赚。只要有人在电台、电视台讲演,媒体就会有高收听率、收视率,广告费就会攀升,也就有了经济效益。

养生保健热炒后的今天,受影响最大的还是咱老年朋友!为何如此?一则离退休老人空闲时间多;二则人都怕得病;三则都很容易被媒体忽悠。

于是就出现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健康行为”,不能够养生的“养生行为”。有的老人追求“清静虚无”,每日闭门谢客,打坐养神;有的老人笃信“生命在于运动”,就终日在公园里摔打筋骨;也有的老人要“乐而康”,就夜以继日地下棋或搓麻将;更有些老人们听信养生怪招,习练怪功,如倒行、倒立、学狗爬、驴打滚之类;还有少数的老人则迷信养生秘方偏方,每日人参、鹿茸、各种“鞭酒”不离口,以壮阳补肾、延年益寿。

在当前众说纷纭的养生大法面前,老年朋友到底该信谁的?

笔者认为,世上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和一种药物能适合所有的人,也没有任何一种养生保健方法适合所有的人。这里涉及到一个根据不同时间、地域、季节和人的体质、年龄,而各有不同方法的问题。古代医家说:“得当者为宜,失当者为忌。”因此,中医的养生原则,历来主张审因施养,辨证施养。尽管千百年来,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诸多养生之术,如加强道德修养,情趣调养的“神养”;气功锻炼的“气养”或“心养”;形体锻炼的“形养”;

平衡膳食的“食养”;适当用药的“药养”;选用推拿按摩、针灸、沐浴等法的“术养”;以及调整生活起居的“行养”等。然而这些并不是全为一人所设,也不要求一人要采用如此多的养生方法。确定养生行为常常是知易行难,就以上所说的古今中外养生大法,莫说全套功法用在一人之身,哪怕是单项内容,老人也难以做到。

如今,包括笔者在内,都已经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如果我们天天琢磨和习用这些养生大法,有这种必要和可能吗?养生大法可“知”,但不必及深;

可“信”,但不必执迷;可“行”,但要有度,总之根据自身条件顺其自然。一句话,就是:养生之道,不管别人怎么说,一定要让自己活得自在一些,潇洒一些,活得有尊严,不要活受罪!

曹灿:乐观生活,养生“度”为先

到今年10 月,我患淋巴癌就已经整3年了。

有人说:“癌症患者有三分之一是吓死的,有三分之一是治死的,还有三分之一是活下来的。”这话也许有些调侃,但我认为我还是挺过来了!以前我不是很注意自己的保健养生,但得知自己患病后,我开始有所行动了。万事开头难,开始关注养生保健后,我发现媒体宣传的保健知识是五花八门,我一把年纪竟有不知所措之感!今天张三说这个东西对身体好,明天李四又出来说这个东西千万不能吃,吃了会致病,后天两人居然又一起出现在电视上进行所谓的“PK”!在这些视听媒体提供的信息轰炸下,到底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我可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关于防治癌症方面的知识宣传更是乱得可以!包括那个灵芝孢子粉,有朋友向我推荐,说得很神,我确实也吃过一阵,但真的没发现什么效果。那么,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我看,凡事都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您应该制订一个结合您自身作息规律和身体特点的保健计划。我每天7 点来钟起床,必须喝一杯白开水,然后遛弯。回来歇会先吃个苹果,然后吃早饭,每顿早饭肯定煮一个鸡蛋,有时喝奶有时则喝豆浆。饭后煮个西红柿。晚饭后再去遛一个小时的弯。这就是我的作息规律。然后再根据这个作息规律制定每天的生活计划,使生活充实有序。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保健呢?我没有具体的方法,只秉承一个原则——节制。节制的生活态度决定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衣食住行。有个笑话,也许您听过:四个百岁老人在一起交流长寿经验,第一个老人说:“我呀,吃饭少一口。” 第二个老人说:“我饭后百步走。”第三个老人说:“我睡觉不蒙头。”第四个老人说:“我老婆长得丑。”

这个笑话说的也许有些片面夸大,但关键都是在于把握生活的“度”,也就是保持节制的生活态度。

吃饭也好、睡觉也罢,包括运动,甚至性生活,都是要把握自己的度。孔子说“过犹不及”,凡事都不可太过,我们老年人更是应该如此!我甚至在戒烟时都是循序渐进的。

另外,我认为心理因素也很重要,对于保健养生至少能起到30%的作用。得知自己患癌症后,我没有害怕,躺在床上想:“我这一生并没有什么遗憾,一辈子平淡但很充实,儿孙绕膝,也算怡然自得。”想到这里,也就睡着了,从此一直都睡得很香。心理负担放下了,干什么都有乐趣了。到了我们这个年龄,就要顺其自然,对于媒体宣传的保健知识不能轻易照搬照用。有时您特别想吃一种东西,也许就说明身体此时很需要它。有的人又抽烟又喝酒也能活八九十岁,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我始终相信:只要我们凡事把握一个“度”,顺应自然,心态平衡,相信科学,就一定能够健康长寿!这就是我的保健之道。

贴士:

《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 条将保健食品定义为:“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相信“准字”号

梁宏恩(离休干部)

我和老伴都有心脑血管病,近五六年来除了定期就诊之外,一直吃一种含鲨烯和维生素E 的心脑血管补氧胶丸,效果还不错。各种胶囊、口服液、药片我们试过很多,优胜劣汰之后,最后选定了这一种。很多人都问我选择的标准,对于保健食品,只要是正规的,医生一般不干涉,也不建议什么。我作为一个外行,有自己的选择标准:一是对症,二是看准包装上的“卫食健字”。有这个批号的是在卫生部注册,获得专家认可和生产许可证的,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就是它们上市的通行证,是质量的保证,是值得信赖的。

我喜欢看保健书,通过这些书,全面了解了心脑血管病和老伴的颈椎增生病的来龙去脉、治疗和保养方法。这对帮助老伴减轻病痛、减少我们的发病次数,还真挺有效的。我也喜欢听健康讲座,比如保健品公司办的讲座,洪昭光教授的讲座等等。

讲得比较专业,通俗易懂,普及的健康原理简单易行。

凡是热衷保健的人,家里几乎都有几台保健仪器,我家也不例外。什么红外线的,电磁疗的、烤电的,针灸的,这些仪器针对不同部位的病灶,对吃药是个补充,也能减少身体的疼痛。我并不是对每台仪器都同样使用(当然这也不可能),而是有针对性地分出主次。该怎么选择?我的回答是和选择保健品一样,既要对症,又要看清仪器包装上的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标志和“药管械准字”(这就像保健食品的注册号一样,是专家颁发的通行证)。

我的这些观点和选择方法,也不一定对所有人都适用,但这些年来,感觉对自己的健康还是挺有帮助的。

养生也要独立思考

高和(北京)

医学和养生按说都应该是很科学的学问,但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虽然经历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发展,对于复杂的人体的认识,只能是微乎其微。很多疑难病症连发病的原因都找不到,而怎样一种生活方式能对治疗有好处,能让身体更好,人们一直也都在摸索之中。所以,我的观点是,养生也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我平时也喜欢看保健类的书籍,但我的原则是,看书不盲从,要分析,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比如说,我患有糖尿病和痛风,饮食列表一定要看,什么东西含糖量高,什么东西含酸量高,一定要心中有数。但对照几本书看下来,发现它们之间所列的东西并不一样,有的东西这本书放在中糖类,而另一本书则放在低糖类,那么我就做一下实验,吃完一种东西,在一定的时间里测一测血糖,看它到底怎么样。这并不是说有些书编写得不严肃,可能人与人的吸收能力不一样。对于一些新的理论应该及时了解,并加入自己的分析。比如,根据以前的理论,糖尿病和痛风不宜做剧烈运动,但最近有新理论说,多出汗可以帮助排糖和排酸。过去只注意多喝水从尿里排解,没想到要利用皮肤的排解功能,经实验,我的感觉还不错。对于糖尿病,过去的理论是建议多测血糖,现在有一种理论是不要太多,因为多测血糖会增加心理负担,反而会使血糖升高。我试着一段时间不测,但后来一测有些过高,心中发慌,又增加了测试次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心理承受能力都不一样,所以,养生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独立思考。

美国:渴求健康知识医疗咨询走俏

文/陈松

健康保健书籍在美国很畅销,无论是美国的书店、药店、报刊亭,健康图书、杂志总是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近几年,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美国报刊业一片衰落,为了挽救市场,各大媒体想尽办法来吸引读者,其中之一就是:加大健康、科技等“软性新闻”报道的力度。有调查显示,自1992 年以来,美国报纸、杂志的读者数量在总体上持续逐年减少,但是有两个例外,那就是:老年读者的比例保持稳定、健康报道的比例上升。与此同时,有关医学知识的图书、音像制品、互联网上的医疗咨询服务也十分红火。

为什么美国人对健康知识那么渴求?答案是多方面的。首先,医疗费用昂贵,参加医疗保险的人看病也要自己掏较大比例的挂号费、药费、诊疗费、护理费。美国正在酝酿的医疗保险改革,可能会使医疗费用中需个人支出的部分增加,因而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注意自我保健。此外,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及癌症等“富贵病”在美国非常流行,使美国人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习惯,他们对东方饮食习惯、中国的草药针灸、印度的瑜伽等保健方法越来越感兴趣,各种医学保健知识成为美国人追求的时尚,而不仅仅是老年人才关心的话题。

大多数美国人在满足衣、食、住、行等需求后,自我保健意识增强、家庭意识回归。同时,越来越多的病人渴望对自己的病情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这样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医疗开支都有益处。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医疗保健类信息成为美国人多年来持久不变的关注热点。由于健康资讯的市场吸引力大而受到媒体的重视,医疗保健方面的文章、报道始终保持较高的质量。首先,作者的专业水平高,很多畅销的图书都出自知名的学者、医生之手,从而保证了医药保健信息有很强的科学性,作者同时也为自己培育了很高的知名度、可信度, 树立了个人品牌。

其次,美国科普读物在保持科学性的同时,可读性也很强,医学科普文章尽量把难懂的专业问题说得通俗、浅显、有趣、生活化,很多书籍或文章设计非常精美,而且配上照片、图解,让枯燥的专业知识浅显易懂。美国出版行业推崇的这种“读者友好型”出版物大受欢迎。除此之外,美国的医学科普读物读者面广,不限于老年人,有针对各种不同人群的健康读物推出,比如有专门为儿童、主妇、家长、男性、孕妇、白领,或者各种病人而出版的报纸、杂志、书籍,内容不仅涉及疾病的防治,还涉及到生活方式、保健养生、心理健康、环境中健康危害的防护、运动与健美、家庭保健、性健康、医学科学等等。总之,健康类书报刊品种繁多,针对性强,尤其是很多出版物定位准确,内容详尽,提供“小众化”的保健资讯,所以很实用,也很有吸引力。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4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古琴与中医都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源于古老的中国哲学,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各自形成了别有特色的理论体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古琴艺术与中医养生息息相通。寿源于德,养生先要养德;未病先防,养生即是养性;即病防变,养生更要养疾。古琴历来是文人逸士养生之益友,修身之雅器,笔者试从其艺术本体精神对中医养生的作用来探讨两者之间的联系,说明古琴特立独行的艺术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融会贯通的特征。

关键词:古琴;中医;养生

Guqin Ar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Healthcare

QIAN Xin-yan

一、琴学医道,异曲同工

古琴,又称七弦琴,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相传为伏羲所造。古琴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它那清幽脱俗的声音早已和悠久的中国文化,尤其是和独具特色的中国哲学,美学,伦理学及其他人文思想融合在一起。古琴有别于其他乐器,它是自古文人用来陶冶性情的专有的圣洁之器,文人用它来抒发情怀寄托理想,会友时互通心趣,独处时修身养性,琴远远超越了音乐的意义,成为中国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征。“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它不是大众的表演艺术,不在于“他娱”的表演意图,而是以“自娱”养生之修行为主旨,它的目的更在于“养生”、“修德”等。《左传•昭公元年》载:“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韬心也”

(注:参见[清]纪晓岚等总撰,齐豫生、郭振海、夏于全等主编《经部•第十五辑•春秋左传(四)》,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宋朱长文《琴史》也说:“君子之于琴也,非徒取其声音而已,达则于以观政焉,穷则于以守命焉”

(注:参见苗建华著《古琴美学思想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认为琴的主要功用是教化和修身。因此,古琴艺术一般不称“琴艺”,而尊为“琴学”。

中医学也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之上,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更有丰富多彩的养生方法流传至今。而“医为艺海第一门”,祖国医学其实也含有部分技艺的特质。中医养生理论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协调,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统一。《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注:参见[唐]王冰注《黄帝内经》,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这里的“道”就是养生之道。养生保健讲究和谐适度,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注意调节,“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身体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在养生活动中,精神养生被称之为“千古养生第一法”,是全部养生之道的核心,《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注:同上。)提倡清静养神,淡泊宁静,平和少欲。

琴学理论和中医养生观可谓颇有相通之处,同源于包容性及强的中国古代哲学。例如,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上看,古琴的外表就蕴含了天文地理、社会关系之种种,乃天地宇宙之缩影,古琴的创制包含了天地、人事、阴阳、律历等道理。蔡邕《琴操》云:“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下曰滨。 池,水也 ,言其平;下曰滨,滨,宾也,言其服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圆下方,法天地。五弦宫也,象五行也。大弦者,君也,宽和而遇;小弦者,臣也,清廉而不乱。文王武王加二弦 ,合君臣恩也。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注:参见蔡仲德编《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页。)。在古琴的演奏中,也讲究主体精神状态与客观环境的交融,还体现在主体的身心统一,心手相应,甚至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而在中医理论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更是辨证论治的前提。中医把人体看成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有机联系,《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因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

(注:参见[唐]王冰注《黄帝内经》,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只有把天道、地道、人道相互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观察,才能正确地把握医道。再如,从阴阳五行的哲学原理来看,所谓“圣人制琴以阴阳相配,故有中和之声……”,琴面拟天,为阳,琴腹拟地,为阴;制琴木材有阴木、阳木之分,松透者为阳,坚实者为阴。阴阳学说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运用于养生活动的各个方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违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注:参见[唐]王冰注《黄帝内经》,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也说明调和阴阳是养生的根本。琴有角、徵、宫、商、羽五音,应木、火、土、金、水五行。而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也与此相应,并且把五脏的功能活动及人的五志(怒、喜、思、忧、恐)和五音的外在变化联系起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角谓木音,调而直也;角乱则忧,其民怨;征谓火音,和而美也;征乱则衰,其事勤;宫谓土音,大而和也;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为金音,轻而劲也;商乱则陂,其宫坏;羽为水音,沉而深也;羽乱则危,其财匮”。

(注:参见[唐]王冰注《黄帝内经》,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0页。)从而产生了音乐疗法,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克疗疾养生。由此可见,琴学和医道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 寓乐于教,琴能养德

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首要养德。古代学者早就提出“仁者寿”的理论。孔子在《中庸》中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注:参见[宋]朱熹注《四书集注》,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大德必得其寿”,古代医家也认为养德、养生没多少区别,《医先》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

(注:参见[唐]克军著《康乐人生:中国古代养生文化》,广陵书社,2004年版,第75页。)《遵生八笺》也强调:“君子心悟躬行,则养德、养生兼得之矣”。

(注:参见[明]高濂著《遵生八笺》,甘肃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因为人的健康与德操大有关联,《孙真人卫生歌》说得好:“世人欲识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注:参见[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这是修身养性的至理。孙思邈还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充,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注:参见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民族音乐研究室编《中国古代乐论选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第249页。)指出养德的重要性。

“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

(注:参见陈戌国点校《周礼•仪礼•礼记》,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366页。)自古以来音乐与“德”就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古人十分重视乐的教育作用,《礼记•乐记》中记载:“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也者,圣人之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移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注:参见蔡仲德编《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页。)指出音乐是道德操守的精华。健康的音乐具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改善人的品德操守,能够深刻激发人的情感,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蔡邕的《琴操》记载:“昔伏羲作琴,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注:参见叶朗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2003年版,第318页。)桓谭《新论•琴道》云:“琴七丝足以通万物而考至乱也。八音之中惟弦为最,而琴为之首。琴之言禁也,君子守以自禁也。大声不振华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八音广博,琴德最优”。

(注:参见苗建华著《古琴美学思想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40页页。)古琴,向来是礼乐教化的工具 。古人认为,琴具有天地之元音,内蕴中和之德性,足以和人意气,感人善心,颐养正心而灭淫气。琴曲淡和微妙,音色深沉、浑厚、古朴、淡雅,唐人薛易简在《琴诀》中说古琴音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魂,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

(注:参见王洪图主编《内经》,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第805页。)因此,无论弹琴或是听琴,都能培养人高尚情操,陶冶性情、提升修养、增进道德,使人外而有礼,内而和乐。《史记•乐书》云:“音正而行正”,通过琴乐感通精神,影响行为,端正人心,从而达到养德养生之目的,的确有一定道理。

三、中正平和,琴能养性

养性,指的是调理人的性情、情绪。养生自然包括养性,养生与养性是统一的,养性是手段,养生是目的。性情的修养水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理健康。我国古代医学和养生理论十分重视精神健康,认为精神是人身的主宰,《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注:参见[唐]王冰注《黄帝内经》,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素问•举痛论》认为:“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注:参见[唐]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提到:“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注:参见谢思炜撰《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9页。)因此,历代医家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的根本之法,强调修性安心,情绪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使意志和精神不为外物的荣辱所干扰,使得五脏安宁,形神合一,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琴者,心也。清代曹庭栋在《养生随笔》里明确指出“琴能养性”,白居易的琴诗《五絃弹》吟到:“一弹一唱再三叹,曲淡节稀声不多。融融洩洩召元气,听之不觉心平和”。

(注:参见苗建华著《古琴美学思想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页。)

古琴“中正平和、清微淡远”的艺术风格和传统养生观不谋而合,尤其“和”一字更是以琴养性的主题。明末著名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里说道:“稽古至圣心通造化,德协神人,理一身之性情,以理天下人之性情,于是制之为琴。其所首重者,和也。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循徽叶声,辨之在听,此所谓以和感,以和应也。和也者,其众音之款会,而优柔平中之橐龠乎?”

(注:参见[明]张介宾著,孙国中、方向红点校《类经》,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25页。)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在《类经附翼•律原》中说:“乐者,天地之和气也。律吕者,乐之声音也。盖人有性情则有诗辞,有诗辞则有歌咏,歌咏生则被之五音而为乐,音乐生必调之律吕而和声”,“律乃天地之正气,人之中声也。律由声出,音以声生”。

(注:参见叶朗主编《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秦汉卷》,高等教育出版,2003年版,第318页。)“和”, 当为古琴艺术重要的内涵,又正合医家调摄精神的养生原理。和谐优美的琴曲正如《新论•琴道》里所说的:“大声不震华而流漫,细声不淹灭而不闻”,

(注:参见杨坚点校《吕氏春秋•淮南子》,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9页。)即低而不晦,高而不亢,大声不烈,小声不灭,清而不历,平而匪和,温润醇雅,中声为节,以养生气,《吕氏春秋》称之为“适音”。该书的《侈乐篇》说:“乐之有情,譬之若肌肤形体之有情性也,有情性则必有性养矣”,

(注:参见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28页。)指出通过“适音”调节人的情性而养生。因为古琴曲大多由非韵律性段落构成,重意不重形,琴曲发展手法和结构完全由乐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发展来决定,起、承、转、合随意发挥,不注重小节,给人一种前后一体,贯成一气的自然推进之感。因此,琴音在听觉上不引起律动感,速度适中而有节制。与韵律性音乐易使人“惑志”、“丧业”不同,其一旦在听觉上被认同,便有一种冲和无碍,真气运行,神清气爽的感觉,使得五脏相合、血气和平,这正是古琴中正平和、自成风骨的艺术特点。

四、 畅情舒郁,琴能养疾

未病先防,即病防变。俗话说“三分病七分养”,调养的意思是调整自己的生活和精神,形成对治疗疾病有利的内、外环境,保持最佳身体状态和精神状况,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调养疾病是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不赘言。

琴者,情也。琴能养疾首先表现在琴能调畅人的情志,抒发情感,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对情志性疾病的调养十分有益。并且琴中五音对应人身五脏,“宫”与“脾”相通,助脾健运;“商”与“肺”相通,舒达气机;“角”与“肝”相通,解郁制怒;“徵”与“心”相通,通调血脉;“羽”与“肾”相通,养神宁志。宋欧阳修在《送杨置序》中记载了他曾郁郁不得志,幽忧不平, 患上情绪病,后来通过琴声疗疾而痊愈,并把此法介绍给朋友杨置。其中谈到:“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 宜哉。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听之以耳,应之以手,取其和者,道其堙郁,写其忧思,则感人之际亦有至者矣。……予友杨君……以多疾之体,有不平之心,居异宜之俗,其能郁郁以久乎?然欲平其心以养其疾,于琴亦将有得焉。故多作《琴说》以赠其行……”。

(注:参见徐公持编著《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8页。)说明疾病的产生与忧郁的情绪有关,药物只能化解病痛,而琴声却能使内心平和,从而达到治本的效果。琴能养疾其次还表现在弹琴可使人精神专一,杂念皆消,从而心静神凝,精气内敛,同时还能活动手指,增强手指功能,可谓是动静结合,心身双修。名士嵇康既是著名琴家又是养生家,他的传世名作《养生论》提出“清虚静泰”的养生观,主张老庄的“无为”思想,“蒸以灵芝,润以醴泉,晞以朝阳,绥以五弦”使精神“无为自得,体妙心玄”,

(注:参见谢思炜撰《白居易诗集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37页。)神、意、心、身皆静,物我两忘,可使真气运行无滞,外无六淫之侵害,内无七情之干扰,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白居易晚年得风疾,古琴亦是他的心灵安慰,他写到:“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已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消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

(注:参见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976页。)抚琴静中有动,心静而手指在运动,使用指甲和指尖弄弦。按照中医理论,指甲是经络的末梢;指尖,也是十二经络中一些主要经络的终点末梢。弹琴中不断地按摩和运动这些末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和血脉,古琴不但治疗了欧阳修的幽忧之疾,还使他的手指拘挛得到治疗。他在《琴枕说》中写到:“昨因患两手中指拘挛,医者言唯数运动以导其气之滞者,谓唯弹琴为可”,他弹琴月余,便恢复了手指的灵活。由此可见,弹琴静中有动,动中求静,做到精气神三者统一的艺术理念和中医理论强调对精气神三者的调摄,使得“调阴与阳,精气乃充,合神与气,使神内藏”的养生目的是一致的。

五、结语

综上所述,古琴与中医同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俱强调天人和合、心身平衡的中国哲学精神,在“养德”、“养性”、“养疾”三方面,古琴艺术表现了非凡的魅力,在倡导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自然的多层次、多功能的协调统一方面,古琴与中医是如此的相通,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特质。古琴艺术与中医养生既古老又时尚,穿过悠久的历史,历经沧桑流传至今,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无论从艺术审美观还是养生保健的方法论来看,传统的东西总是带有特定的文化基因和民族心理,两者在当前多元化的社会中都属于非主流产业,也曾一度面临濒危的尴尬,因此,如何以正确的态度挖掘整理文献资料、做好名家的传承工作以发扬光大这两门宝贵技艺是目前当务之急。

养生哲学论文范文第5篇

2、中医养生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3、《四季食疗与养生》 等

4、中医特色护理的临床体会

5、养生食疗产业发展现状探究

6、试述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

7、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年龄、性别、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及其意义

8、对中职中医美容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9、传统观念影响下的受众及媒体接受意识

10、中医药院校科学与医德教育融入“四大支柱”的思考与实践

11、中医康复学概念内涵与外延探究

12、品读《北大蒋文跃的中医养生课》

13、食疗处方调治优势在临床推广的实践与体会

14、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

15、中医养生美容的国际化

16、食疗,补肾的最佳方式

17、中医保健中的民事侵权法律问题初探

18、浅谈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19、中医康复保健专业的特色班级创建探析

20、中国版本图书馆 月度CIP数据精选

21、京朋汇 让中医走近你我身边

22、基于CNKI的中医养生保健文献计量学分析

23、创业新宠——养生保健行业

24、乾隆皇帝的饮食养生实践

25、中医护理在现代养生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26、从中医角度看“药食同源”

27、中医药防治慢性病的优势

28、大众传媒在中医文化传播中的社会责任与行为研究

29、中医食疗在老年人养生与防治疾病中的意义

30、四款养生菜备受中医青睐

31、我国传统体育与养生食疗健身策略研究

32、聚焦健康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33、移动互联网下的中医智能养生平台开发

34、共谋养生大业 同赴财富盛宴

35、中医养生保健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

36、中医养生的市场怪象戏说与愚弄

37、“疯狂养生”背后是现实的荒诞

38、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数据精选7

39、《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食养食疗类目的适用探讨

40、中医养生学简史:推开历史那道门

41、中医药是健康中国建设的生力军

42、护理学专业突出中医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43、开一家中医养生馆 把握未来十年赚钱商机

44、百瑞源:三位一体模式

45、根据节气养生最科学 打响下半年的健康保卫战

46、小心用化工原料调出的紫砂壶

47、张悟本:“食疗第一人”火爆过后的反思

48、开一家中医养生馆比药店更赚钱

49、正确解读中医养生理念

上一篇:人才培训论文下一篇:图书馆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