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活动总结范文

2023-07-12

朗诵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与经典同行”诗文朗诵比赛活动总结

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朗读、欣赏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由政教处、教导处、语文组组织的学生经典美文朗诵比赛于4月17日下午在学校操场举行,下午1点10分比赛开始,到3点30分比赛结束。这次比赛得到了校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比赛在热烈的掌声中已圆满地落下帷幕。

在这次诗文朗诵比赛活动中,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现了我校学生的风采,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朗诵水平。从比赛整体来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活动的组织:

本次活动成立了活动组委会,制定了活动方案,活动按计划有序实施。

二、活动的开展:

本次比赛开展得非常顺利,这都得益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语文老师及班主任的辛苦付出。老师们在指导学生时明确了每个字的语音、高低、轻重以及范读给学生。使学生在朗诵时得以更好地发挥。

三、活动中的问题:

本次活动中亦出现了因经验缺乏等原因造成的一定的失误和不足,比如说学生着装没有统一安排;话筒导线连接出现问题;部分学生朗诵课文情感没把握好;学生心理素质不强;发挥失常等。需在以后的工作和活动中不断改进与完善,创造更好的活动效果。

为此,我们认真总结活动得失,研讨语文教学方法,营造课堂朗诵氛围,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为我校语文教学的进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断努力。

四、获奖情况

一等奖(3名): 二三班 、一二班、四一班

二等奖(8名):一四班、二一班、三一班、三三班、四二班、五二班、六一班、六二班

三等奖(优秀组织奖5名):一一班、一三班、二二班、三二班、五一班

五、活动反思:

1、为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培植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朗读活动可以形成系列性,每学期举办一次,本次可以拟定为首届,为了激励多数学生参与进来,参赛条件可以适当限制近两届的一二等奖获得者不参赛。

2、朗诵的篇章采取来自教材内和课外,仍进行两轮比赛,第一轮是教材内篇章,第二轮是课外篇章。选手两轮朗读的篇章抽签选定。可以采取配乐朗诵的形式。

3、奖项设置,除设一二等奖项外,增设优秀奖,给参赛选手适当的鼓励。

总之,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本次活动提前计划并筹备,整合各方面的智慧,讨论并确定实施方案,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活动的细节考虑全面,落实具体负责人员,使活动能有序开展,统筹规划。学生倡议与升旗仪式相融合,号召并激发了师生的活动热情,让每一个人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

朗诵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一、活动宗旨

营造“人人读英语”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对象 三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17年4月10至14日。

四、 活动形式

本次朗诵比赛分为预赛、决赛两个阶段 预赛由各带班老师负责

1、初赛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选出3-5名选手参加复赛 。 2 、决赛 决赛内容 第一部分

参赛选手选用的作品内容要求积极向上,主题不限,可选用他人优秀作品,鼓励原创作品,相应加分,朗诵时间为3分钟,可以以纯音乐为背景,可以自带光碟或自己配乐或他人伴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才艺表演。选手的最终得分取平均分

五、注意事项

凡进入决赛者需在4月6日前上交朗诵材料同时注明姓名、性别、班级。

六、评分标准 自选内容朗诵

语音语调准确自然4分 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4分 仪态整洁端庄大方2分. 角色朗诵

朗诵流利发音标准 4分; 很好的体现了角色的语气神态和意境 (4分) 有适当的肢体语言 2分 奖项设置 按年级

一等奖 两名

二等奖 四名

朗诵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一、比赛目的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是凝聚着中华古圣先贤无数智慧结晶的文化宝典。为弘扬中华文化,使与经典同伴、与圣贤为友的理念深入人心,更是为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展示我校蓬勃向上、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学校决定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特制定本次诵读活动方案。

二、比赛时间和地点

比赛时间:9月22日周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比赛地点:音乐教室

三、参赛人员 1—6年级全体学生

四、比赛方法

1、以班级为单位,全班派5名选手参与。

2、比赛顺序从1年级到6年级按年级段进行,并上报诗歌朗诵题目,上交朗诵材料。

3、比赛分低、中、高年级比赛,

一、二年级为一组;

三、四年级为一组;

五、六年级为一组。

4、各班诗歌内容自选,时间控制在3—4分钟。

五、比赛要求

1、各班要认真组织,做好比赛前的排练、指导工作。

2、如需配乐,请各班主任自行准备。

六、比赛评比标准,总分共计100分

1、朗诵者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20分)

2、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能很好把握诗词节奏。(15分)

3、能正确把握诗词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20分)

4、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整体感觉良好。(15分)

5、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10分)

6、精神饱满,姿态得体大方。(10分)

7、衣着得体整洁,自然大方。(10分)

七、奖励办法

分别评出低、中、高年级

一、

二、三等奖各一名。

八、评比委员会 组长:马占永

评委:张硕、梁素芬、赵平妙、杨静、刘春霞、王艳秀。 记分:宁晓、袁兴东、姬瑞福。

评分办法: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计分。

九、活动准备与分工

1、前期准备:李艳伟(活动方案制定评分表打印等)

2、主持人:李艳伟

朗诵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

1一、指导思想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学生读书的氛围,展现学生个性才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学艺术素养,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比赛目的

首先,通过比赛,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学生爱读书的习惯,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其次,检查学生课外朗读的成效,引起学生对朗读的重视,不断提升自我朗读的水平;最后,通过比赛活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参赛对象:一至六年级(每班推选两名同学)。

四、比赛时间:

10月15日(周五)附:(请各位班主任于10月13日前把参赛名单上教导处)。

五、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比赛规则:

1、朗读内容为课外诗歌、散文等朗诵作品为中国古今优秀经典诗文,散文、寓言故事,也可是原创作品,作品要求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真实,感染力强,弘扬传统文明,体现时代精神。

2、朗读必须使用普通话。

3。 朗诵时间:不超过4分钟。

4。 能够读出真情实感。

5。 赛后由评委负责评分及公布获奖班级工作。

七、评委:

刘福香校长、刁立成校长、孙业斌主任、李景艳主任、顾元宝主任、马博主任、张建华主任。

八、评分标准(见表格)

九、奖项设置:

全校按高中二个年级组,每组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3名。

诗歌朗诵活动方案2

活动目的:

1,通过诗歌朗诵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让他们通过诗歌的朗诵来赞扬祖国伟大,壮丽,富强的面貌,喜迎国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继承发扬诗歌文化加深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精神,学做国家的新主人。

2,配合全国第十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美化校园语言环境

活动要求:

1,以诗歌朗诵的形式表达少先队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二至六年级以班级的形式参加朗诵会。

3。各年级以年级组为单位参赛 ,中队辅导员负责组织,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

4。朗诵要求:(1)所选诗歌,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2)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3)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4)表达感情准确,自然; (5)服装统一。(6)时间根据所选内容在5—10分钟以内。

5。内容以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颂家乡的诗歌,散文及古今诗词均可;形式以朗诵为主,可配表演,尽量多样化。

6,所需音乐自备,诗歌内容于9月27日前交少先大队部。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四,奖项设置:以高低段组为单位参评,高段组设一等奖二名,二等奖 名。低段组设一等奖1名

活动时间:**年9月28日2:30分

活动程序: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全体起立,唱国歌

三,学校领导讲话

四,学生代表致国庆祝辞

五,主持人宣布诗歌朗诵开始

1,诗歌朗诵《 》(朗诵者 )

2,诗歌朗诵《 》(朗诵者 )

3,学前大班 《 》( )

4,诗歌朗诵《 》(朗诵者 )

5,诗歌朗诵《 》(朗诵者 )

6,诗歌朗诵《 》(朗诵者 )

8,诗歌朗诵《 》(朗诵者 )

六,主持人宣布活动比赛结果

七,颁奖

朗诵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全校教师的普通话朗诵水平,使教师们能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学校面向全校教师开展一次“普通话朗诵比赛”。

二、参赛要求:

1、以办公室为单位,人人参与,集体朗诵。

2、朗诵以《普通话新考纲》为题材,也可以自选或自创材料,要求积极健康,内容充实,每个组朗诵时间不少于3分钟。

3、朗诵形式不限,如配乐等,自备伴奏载体。

4、比赛时间定于这星期五业务学习时间3:00,地点阶梯教室。

5、比赛顺序赛前抽签确定。

三、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比赛评委由学校普通话测试员和校级领导担任。

四、评分标准:(十分制)

1、普通话声、韵、调准确,语言流畅 3分;

2、作品思想进步,内容富有人文精神 2分;

3、处理符合作品意境,感情丰富,有表现力 3分;

4、现场效果(包括语音语速、朗诵形式、整体配合、精神面貌等)2分。

【范例】

一,活动目标:

为提高教师文学素养,磨砺教师表达能力,提升教师基本功素质,学校将举办教师朗读比赛.

二,活动安排

1,比赛时间:期末段,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比赛地点:图书馆二楼阶梯教室

3,比赛内容:比赛朗诵内容范围为汉语散文,诗歌等,具体内容自选.

4,参赛人员:45岁以下中青年一线教师.45岁以上教师以及职员可自愿参加.

5,评 委:由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和教师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

三,比赛要求

1,教师朗诵内容要求积极向上.

2,以教研室为单位,比赛形式自选(可个人展示或集体成员朗诵).

3,个人展示需通过各教研室自行安排时间组织初赛,推选优秀者参加学校比赛,参赛人不低于本组人数的20%,集体朗诵人数不得超过4人.

4,各组于6月30日前将参赛名单及朗诵材料上报教育科研室.

5,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分.

6,教师朗读时送交评委一份朗诵材料.

7,教师可自备的配乐,课件等辅助资料.

四,评分标准:

1,仪表形象:(10分)

服饰大方,自然,得体,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2,语言表达:(30分)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语言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诗歌朗诵的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舒心悦耳,娓娓动听.

3,态势神情:(20分)

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眼神能准确,鲜明,自然,形象地表达朗诵内容和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

4,朗诵效果:(30分)

朗诵有感染力,声情并茂,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5,时间要求:(10分)

个人朗诵时间为3-5分钟,集体朗诵时间为5-10分钟.

上一篇:化妆活动总结下一篇:生日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