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

2023-07-12

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第1篇

一、活动宗旨

营造“人人读英语”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对象 三至六年级的全体学生

三、活动时间

2017年4月10至14日。

四、 活动形式

本次朗诵比赛分为预赛、决赛两个阶段 预赛由各带班老师负责

1、初赛

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选出3-5名选手参加复赛 。 2 、决赛 决赛内容 第一部分

参赛选手选用的作品内容要求积极向上,主题不限,可选用他人优秀作品,鼓励原创作品,相应加分,朗诵时间为3分钟,可以以纯音乐为背景,可以自带光碟或自己配乐或他人伴奏,根据个人情况进行才艺表演。选手的最终得分取平均分

五、注意事项

凡进入决赛者需在4月6日前上交朗诵材料同时注明姓名、性别、班级。

六、评分标准 自选内容朗诵

语音语调准确自然4分 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4分 仪态整洁端庄大方2分. 角色朗诵

朗诵流利发音标准 4分; 很好的体现了角色的语气神态和意境 (4分) 有适当的肢体语言 2分 奖项设置 按年级

一等奖 两名

二等奖 四名

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第2篇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全校教师的普通话朗诵水平,使教师们能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充分展现自己的风采,学校面向全校教师开展一次“普通话朗诵比赛”。

二、参赛要求:

1、以办公室为单位,人人参与,集体朗诵。

2、朗诵以《普通话新考纲》为题材,也可以自选或自创材料,要求积极健康,内容充实,每个组朗诵时间不少于3分钟。

3、朗诵形式不限,如配乐等,自备伴奏载体。

4、比赛时间定于这星期五业务学习时间3:00,地点阶梯教室。

5、比赛顺序赛前抽签确定。

三、奖项设置及评审办法

本次比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比赛评委由学校普通话测试员和校级领导担任。

四、评分标准:(十分制)

1、普通话声、韵、调准确,语言流畅 3分;

2、作品思想进步,内容富有人文精神 2分;

3、处理符合作品意境,感情丰富,有表现力 3分;

4、现场效果(包括语音语速、朗诵形式、整体配合、精神面貌等)2分。

【范例】

一,活动目标:

为提高教师文学素养,磨砺教师表达能力,提升教师基本功素质,学校将举办教师朗读比赛.

二,活动安排

1,比赛时间:期末段,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比赛地点:图书馆二楼阶梯教室

3,比赛内容:比赛朗诵内容范围为汉语散文,诗歌等,具体内容自选.

4,参赛人员:45岁以下中青年一线教师.45岁以上教师以及职员可自愿参加.

5,评 委:由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和教师代表组成评审委员会

三,比赛要求

1,教师朗诵内容要求积极向上.

2,以教研室为单位,比赛形式自选(可个人展示或集体成员朗诵).

3,个人展示需通过各教研室自行安排时间组织初赛,推选优秀者参加学校比赛,参赛人不低于本组人数的20%,集体朗诵人数不得超过4人.

4,各组于6月30日前将参赛名单及朗诵材料上报教育科研室.

5,评审委员会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评分.

6,教师朗读时送交评委一份朗诵材料.

7,教师可自备的配乐,课件等辅助资料.

四,评分标准:

1,仪表形象:(10分)

服饰大方,自然,得体,举止从容,端正,精神饱满,态度亲切.

2,语言表达:(30分)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楚,准确,语言生动,语气,语调,声音,节奏富于变化,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切合诗歌朗诵的内容,能准确,恰当地表情达意,舒心悦耳,娓娓动听.

3,态势神情:(20分)

姿态,动作,手势,表情,眼神能准确,鲜明,自然,形象地表达朗诵内容和思想感情,渲染气氛,增强表达效果.

4,朗诵效果:(30分)

朗诵有感染力,声情并茂,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5,时间要求:(10分)

个人朗诵时间为3-5分钟,集体朗诵时间为5-10分钟.

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第3篇

为了庆祝祖国60华诞,歌颂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为了在校园深入推广普通话,为树林学校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展示舞台。我校将举办“迎国庆、颂祖国”朗诵比赛,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读书的热情,展现学生个性才华,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学艺术素养,努力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主题:

传承文明、继往开来,选取优秀文学作品或符合时代精神风貌的原创作品,颂扬民族精神,展现时代气息,抒发爱国爱家的真情。

三、比赛时间:2009年9月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四、比赛地点:学校前操场

五、评委:仁怀付、吴振彬、耿涛、刘学峰、马连红、石倩、马娟、李敏、焦捷、吴刚

六、评分标准:

1、普通话语音标准,声音洪亮清晰,感情表达符合朗诵内容。(3分)

2、朗读正确流利,不破句,停顿恰如其分。(2分)

3、朗诵内容积极健康。(1分)

4、动作协调、感染力强、台风好。(2分)

5、着装整洁大方。(1分)

6、注重礼仪。(1分)

七、具体准备:

主持:王斌

统分:姬素玲、赵淑华、周莉

制奖:赵淑义、李树林

后勤:陈稚峰、张光辉

八、奖项设置:

小学部: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鼓励奖1名。 中学部: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九、报名及比赛办法:

1、各班选1到2篇文章参加比赛,并以班级为单位,于9月23日前将名单和文章名称上交。

2、作品:朗诵作品的选择可为中国古今优秀经典篇章,也可是原创作品,作品要求主题鲜明进步,内容健康真实,感染力强,有利于弘扬传统文明,体现时代精神。如是原创作品,在报名时请说明,并将原创文章认真誊写一份上交,比赛时酌情加分。

3、形式:单人、双人、集体(不超过5人)均可。

4、每班限报两篇文章。

十、备注:

1、望各班提前做好准备,保证比赛高效、积极地开展。

2、未尽事宜另行商榷。

树林学校

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第4篇

我们的朗诵组活动是以短小精悍、词语优美又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歌或小散文为作为基本学习内容的。朗诵活动具有独特的促进学生语言发展和想象力的功能,组织好朗诵活动的关键在于以真实、感人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用有效的启发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力的效果。

本学期将安排以下活动:

第一、二周:优秀朗诵作品欣赏,初步了解朗诵类型

第三、四周:优秀朗诵作品欣赏,了解朗诵的基本要素 第

五、六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七、八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九、十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十

一、十二周:练习朗诵,掌握朗读技巧

第十

三、十四周:朗诵比赛

第十

五、十六周:自选作品,朗诵

第十

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第5篇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件精神,配合我校感恩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通过诗歌朗诵,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培养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主题:歌颂祖国,歌颂家乡,积极向上的学校生活

(注:诗歌长短不限,在时代上可以是古代的也可以是现当代的。)

三、活动时间: 9月29日下午

四、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五、活动对象:

七、八年级全体学生。

六、比赛规则

1、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少年儿童朗诵。

2、参赛采取抽签为序。

3、参赛选手必须脱稿朗诵。

4、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

5、每号选手朗诵时间3—4分钟

6、参赛选手必须仪表大方,着装整齐,符合诗歌表现内容。发音清晰,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朗诵效果。

7、每班报三个节目,参赛人数不限。

七、评奖办法:

1、评分采用百分制:

2、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取平均分,按分数从高到低取前五名进行奖励。 “祖国颂”朗诵比赛评分标准

一、主题内容(20分)

1、内容(10分):紧扣主题,充实生动,有真情实意

2、主题(10分):寓意深刻,富有感召力和警世作用

二、普通话(40分)

1、发音(20分):语音准确20分,较准确18分,基本准确15分,不准确不得分。

2、语速(10分):语速恰当、声音洪亮,表达自然流畅10分,因不熟练,每停顿一次扣1分。

3、节奏(10分):节奏优美,富有感情10分;节奏鲜明,基本有感情8分。

三、表达(30分)

1、表达(10分):表达自然得体,动作恰当10分,表达较为自然大方,动作设计合理8分,表达基本自然,动作较少6分。

2、感情(10分):处理得当10分,处理一般6分。

3、感召力(10分):富有创意,引人入胜10分;有创意,有一定感召力8分。

四、台风(10分)

1、上下场致意、答谢(5分)

2、服装得体,自然大方(5分)

五、补充说明

1、比赛共设评委10人,采取平均计分。

2、评委打分原则从70分起,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上一篇:教师教研活动总结下一篇:科技下乡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