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歌词专业声乐教学论文范文

2023-10-29

朗诵歌词专业声乐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在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审美情趣、表现方法、民族风俗环境下,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但是我国的民族声乐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欠缺,因此,探讨民族声乐的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 声乐教学 师范性 教学法

一、高校民族声乐的教学现状

在这几十年中,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得到了显著的发展,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综观各高校的民族声乐课程,其设置涉及到了政治理论、文化基础、民族音乐理论、西方音乐理论、专业理论课等各个方面。具体而言,在音乐理论课中有《视唱》、《练耳》、《乐理》、《曲式》等等,但是比较少有高校开设了《中国传统乐理》、《民族音乐理沦》这样的课程。在基础技能课中对中国传统器乐课的开展也不够重视。对于民歌基本理论知识和经典传统民歌的演唱教学虽然有所设置,但是学时太短、所涉及的知识面有一定的局限,导致学生很难深刻地理解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内涵并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特点。

我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和优秀的地方民歌及演唱方法。但在现行的民族声乐教学中,我国的音乐学院却没有针对学生的“民族性”及其个人的风格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体系,没有形成完备的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受到制约。另外,声乐表演是一项综合的艺术,在技术水平发挥的同时,还要情感真实、分寸得当、形式优美,技术与艺术两者要平衡、協调,而教学中却存在着重技术轻艺术的现象。

二、高校民族声乐教学方法的探究

1.更新教育思想

民族声乐教育要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氛围,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培养能演唱多种风格作品、理解和尊重各民族音乐文化、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首要条件是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彻底摒弃“一元论”观念,在学生中普遍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树立各民族音乐价值平等的观念,培养能演唱多种风格作品、理解和尊重各民族音乐文化、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教育理念上从过去的单一西方文化视野走向多元文化价值观,树立多元的民族声乐教育理念。一方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继承中国传统演唱技巧中合理、科学的成份,探寻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吸取传统声乐理论中的精华继承和发展传统声乐理论中的宝贵经验,进行传统声乐理论的实用性探索,探寻传统声乐理论的当代意义,同时还要吸取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养分,要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氛围。

2.改革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民族化、多样化、世界化”的原则。民族声乐课程的内容应采掘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华,彰显我民族音乐文化特色,应该把这些不同民族的声乐艺术纳入到声乐教学中来,重视展开各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建设。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理解和尊重本民族以外的各民族音乐文化,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念。除了掌握本专业的教学知识与技能外,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史等学科的知识与理论。

3.在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培养和提高全面的艺术修养,音乐素养和文化素质,对民族声乐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音乐知识的单一化,艺术修养的片面性,文化水平偏低的倾向,单凭感觉记忆以及模仿能力去学习、掌握知识会受到局限,无法系统总结前辈的演唱经验,以致宝贵的资料没有记录下来而失传。有些学生只对本地区、本民族、本剧种的传统曲目和剧目较熟悉,对新创或其他地区的声乐作品和剧目就无法胜任。声乐艺术各门类和流派虽然不尽相同,但又是相通的,全面学习和了解,从中可以起到相互借鉴、取之精华、取长补短的作用。培养民族声乐学生,除学好本专业主科和专业基础课外,还要开阔艺术视野、向不同音乐表演专业学习,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以及对相关艺术的熟悉和了解都是丰富音乐知识、陶冶审美的所必不可少的课程。如果不提高文化素质,学生就难以理解和挖掘歌词的内容含义,尤其对古诗词歌曲和艺术歌曲的演唱,因此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必须提高文化素质,它对今后艺术道路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4.丰富教学方法

教师要在课堂中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中,示范教学法对一些初学者来说是很重要的。示范包括发声、语言、速度和力度变化及情感表现等多个方面。示范可以让学生听到正确的声音效果,加强学生对正确声音的感知能力及理解能力,从而明确正确的声音概念,让他们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要求。示范包括发声、语言、速度和力度变化及情感表现等多个方面。教师能在示范中做一些对比,在做出正确示范的同时也把学生的错误模仿出来,这样会使学生有一个比较鲜明的对比,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辨别声音好与坏的能力。另外,教师可以用心理教学法及时地对学生出现的不利于歌唱学习的心理进行调整,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歌唱心理。因为人在歌唱中的感觉、想象、思维、情绪等心理活动以及意志、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会使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肌肉组织、内分泌腺及代谢过程都发生变化而直接影响着歌唱生理机能状态。当学生一唱到歌曲的难点时,不自觉就会产生恐惧心理,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不能给学生施加压力,而要采用鼓励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歌曲教学法在民族声乐教学中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发声曲时总是在不断地重复几个母音,不带有感情色彩,找不到兴奋点,但是一到演唱具体歌曲的时候,因情感、旋律都发生了变化,原来发声唱不好的母音,在歌曲中往往却容易解决。另外,恰当地使用教学语言对于民族声乐的教学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保证目的明确、语言精炼、用词准确、生动、易解。

参考文献:

[1]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3]刘朗.声乐教育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朗诵歌词专业声乐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老公转发微信朋友圈,慷慨激昂,胡搅蛮缠,不讲道理,贼心不死,喝了酒,语无伦次,不顾家庭,没原则,看了就生气:当我老的时候,要这样的一个糊涂蛋的老男人,牵着我的手走路,如同牵孙子、孙女一边走一边说:慢点,别着急,我在你身边呢!小心,别摔住了!这段话说到我们每一个女人的心窝子里了,讲得如此的有理有据,一句话新闻,那就是头版头条,太有可读性了,太耐人寻味了!可回忆一下我自己在年轻风华正茂、似水的时候,我为自己的丈夫都做了些什么?_?!除了惯坏我的脾气,对他无理取闹外,没给他分担过什么!可也没给别人的丈夫添过什么麻烦!当我老的时候,我会好意思说:什么人的幸福,不是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那就叫幸福!是拥有一颗男人爱的心!!我无怨无悔问过我自己,也不曾经一次、两次试问过自己,我读懂过他的心了吗?不管他有

男人的心,同女人的心一样,我了解我的男人,他,没有女人的心能够包容、容忍。如果想要抓住男人的一颗善变的心,靠得不是咱们的美色和持家有道的理念,你要学会怎样去理疗、抓住了他的心,叫他心甘情愿为你付出,男人的心是一颗善变的心,你越管教、你越唠叨、你越说服教育他,他越牛筋皮条,有时候还得去放手——男人们这一颗如此冷漠、坚强的花心!

人跟人不一个文化程度、一个经济基础的层面,永远记住,上亿的人不会给一个存款一百万的人做什么好好朋友,一个当大官的偶尔遇见了你这样的一个老百姓,那是苍天有眼啊,咱们老百姓的福气,因为,你一个人代表不了劳苦大众,他不会给你某个人带来什么,一个好官,他考虑的是天下的老百姓!有钱的,当官的,他们完全和咱们老百姓不一样的一个裙带关系,咱们小女人,有时候还不如一个老百姓,考虑的是如何去咱们只要经营好这个家,做一个耐人寻味的女人,有理性又有感性,才能一直到当我们老了的时候,相互同他手牵扯着手,不是他牵着我们的手,而是不能叫你心中他,不能有半点的丝毫感觉,咱们那一双辛辛苦苦了一辈子的老榆树皮手,他不牵,哼,活不成!

朗诵歌词专业声乐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首先从声乐钢琴伴奏的内涵和意义进行诠释,从而引入声乐钢琴伴奏专业技术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主要分为两方面的技术展开讨论:钢琴伴奏弹奏技术(触键与踏板)、视奏技术,本文对这两方面的声乐钢琴伴奏技术的入手、掌握进行分析,这两种技术是构成钢琴伴奏的主要框架结构,因此对这两种技术的熟练掌握对声乐钢琴伴奏水平具有重要的提升效果。

【关键词】声乐钢琴;伴奏;弹奏技术;视奏技术

一、声乐钢琴伴奏的内涵和意义

声乐钢琴伴奏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伴”上,在声乐演唱过程中,声乐钢琴伴奏者为了引导、协助主演唱者,为了增强声乐过程的整体质量与效果,钢琴伴奏者通过利用钢琴的旋律、和声和协调的融合功能,来实现乐器对声乐的配合价值。这个伴奏过程主要通过钢琴的音乐功能得以实现,主要体现在钢琴伴奏的前奏、间奏和尾奏等环节中。声乐钢琴伴奏对声乐的演唱具有渲染、强化和提升的价值与意义。

首先,声乐钢琴伴奏在前奏中可以较快地渲染出声乐演唱的气氛和情感。引导和提示演唱者较快地进入音乐意境中,协助演唱者根据钢琴伴奏来准确把控演唱的节奏,无论是在高音、低音或转音的关键点都能准确控制音准,使演唱者可以投入到更多的情感,从而加强演唱效果,使听众也身临其境,融入其中;钢琴的间奏伴奏效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间奏的配合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听众情感的升华,对眼唱者的表演效果具有补充和强化效果;最后的尾奏以钢琴特有的缓慢、优美的音质配合结束演奏过程,对整个演唱具有提升和补充效果。

另外,声乐钢琴伴奏的另一个重要价值体现在复调的补充作用,复调指的是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它包括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复调为演唱音乐注入了新鲜活力,有利于音乐旋律层次的推进,深刻歌词和旋律所表达的意义。在声乐伴奏中效果最好、使用较频繁的就是复调伴奏,演唱者的重唱和轮唱的效果与复调的伴奏效果类似,是将复调和旋律声部的共同演绎,二者之间的协调配合效果有利于渲染气氛、加强音乐效果、升华旋律所产生的情感与意境,为听众留下了充分的情感感受空间,提升了演唱作品的完整性、表达性和生动性。

以上是对声乐钢琴伴奏对声乐表演和作品表达的促进作用和意义的分析,那么,如何充分体现出钢琴伴奏对声乐演唱的作用十分必要,这是每位声乐钢琴伴奏者所努力和思考最多的话题,下文对声乐钢琴伴奏的技术进行探索和讨论,旨在为声乐钢琴伴奏者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参考。

二、弹奏技术

触键和踏板是构成声乐钢琴伴奏者弹奏技术的主要两部分技术要点,这两个技术对于伴奏音质和音乐效果具有紧密的关系。

(一)触键技术要点

在伴奏前要丰富自我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地域的音乐区分能力,从而为弹奏技术奠定基础。从不同年代阶段可知:巴洛克年代的音乐风格华丽、庄重,这就要求钢琴触键时干净果断,突出音乐的干脆性;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多样、理性,这就要求触键时强调独立性,一般较少采用踏板这一技术;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注重情感抒发和表达,音色丰富,这就对触键和踏板的使用频繁率提出了新要求。其次,触键和踏板技术的娴熟依赖于伴奏者对力量、情感和音乐层次的控制上,需要将三者融合后的分寸感拿捏到指尖,从而演绎力度恰当、层次分明的音乐;若想实现钢琴伴奏音乐的连贯、优美和整体效果,需要伴奏者具备较高的慢触键技能,给下键的演奏留有均匀的节奏感,即通过利用手指的“软触键”来减少“力”对音乐造成的不适冲击感;重视臂、腕和手指三者之间的力量转换特征,在锻炼过程中有意地注重三者的配合和放松能力,使三者随着音乐节奏的改变能够游刃有余地改变指尖力度和重心。

(二)踏板技术要点

踏板技术除了要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来完成,还要注重和声的变化来完成踏板技术,加强了和声的清澈度和透明度。踏板技术在诸多经典的音乐中得到体现,例如在G·玛蒂尼的《爱情的喜悦》中就充分利用了突出旋律为主的踏板技术;在圆舞曲或者突出节奏感的音乐中,也可以通过利用踏步方法来改换节奏,如《西班牙女郎》。踏板的使用要尤其注重干脆、利落和彻底的特点,从而保证音乐在听觉、视觉上都给人清澈纯净的感觉,踏板的这一使用特点适合于不同音乐风格中。

三、视奏技术

优秀的声乐钢琴伴奏在具备高水平的弹奏技术基础上还需要具有快速的视奏能力。声乐钢琴伴奏需要一定的时间限制,且曲目复杂,这就需要伴奏者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视奏、合伴奏相结合,即对伴奏者的视奏能力提出更标准的要求。高能力的视奏伴奏者具备快速的接受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合奏的快速应变能力,具有高度合作精神。这一能力是建立在长期的锻炼过程中所养成,需要声乐钢琴伴奏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努力。

首先是建立在大量的音乐作品的积累和学习基础上,需要对不同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唱法,甚至每个作曲家的音乐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第一,对一个全新的作品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乐谱,一般的读谱方法为先通读一边,从作品的段落、节奏和风格类型进行整体的掌握;然后识谱,在读谱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钢琴弹奏,在练习几遍之后了解该作品的重难点部分,通过反复的练习来提升作品的表现效果。第三步是再读谱,再读谱这一环节不用于前两步,而是最作品进行深一层面的考究,趋向于掌握更为细致化、琐碎化的作品信息,例如掌握作品的演唱背景,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思考如何能够将作品表达得更为生动和完善。第四步,可结合同时代同作曲家的作品对比该作品进行分析,并充分利用踏板和触键的技术来表现作品。最后一步是再识谱,这一步是对第二部识谱的深化和解决化,是在经历过对作品的反复练习之后对重难点部分的克服,是找到解决方法的环节,在经历过这些步骤之后就可以熟练地掌握作品。

参考文献

[1]土毓.弹好声乐钢琴伴奏必备的基本素质[J].大众文艺2009(09).

[2]何扬.弹好声乐钢琴伴奏的点滴体会[J].音乐天地2008,(10).

[3]田昊.对声乐钢琴伴奏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4.(02).

朗诵歌词专业声乐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合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能力目标以及当前幼儿园对教师声乐能力的具体要求出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确定“专业教学而非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形式。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创新思考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线的专业幼儿园教师,因此在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技能课程,是训练和提高学生音乐演唱水平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主要课程。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前教育专业的基本能力目标以及当前幼儿园对教师声乐能力的具体要求出发,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创新诉求

我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起步相对较晚,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阻碍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将阐述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来表现其创新诉求。

(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

就目前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着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教学目标指导着教学思路,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学目标的制定,主要从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两个方面出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就要根据声乐教学内容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但在目前的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专业的声乐技能、能够运用声乐技能完整并富有表现力的演唱声乐作品。众所周知,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没有学习过声乐课程,没有声乐基础,从而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很难达到教师的专业标准,导致学生的积极性降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不是一线的声乐教师,而是一线的幼儿园教师,因此用声乐专业学生需要达到的目标来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不合理的,这是教学目标的定位模糊。

(二)授课形式乏味单一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每个班级学生人数为40-50人,每周2节声乐课,通常由1个专业声乐教师负责教学,主要采取集体课的授课形式。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中也无法给学生足够多的教学指导。集体课上,教师要照顾到所有学生是很难的,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也是少之又少,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学到技能要点,不能掌握正确的声乐技能,从而影响学生声乐能力的发展。

二、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创新策略

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问题出发,本人认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可以有以下两个创新策略:

(一)确定“专业教学而非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

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声乐教学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声乐更是幼儿园教师的必备技能。准确定位声乐教学的目标,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重中之重。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创新思考中,应从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大目标下进行统筹定位。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目标应明确定位界限,将针对声乐专业学生和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目标区分开来,紧扣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这一背景,尽量符合幼儿教师的发展需要,更要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与能力需要,最终确定“专业教学而非专业要求”的教学目标。所谓专业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专业的教学水平进行教学;非专业要求指的是学校不需要达到声乐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在该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声乐训练为主线,加强对学生声乐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既让学生的声乐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艺术素养,将学前教育专业的特色与声乐教学内容相结合起来,重点训练学生的儿童歌曲演唱、声乐表演能力、声乐教学能力等。

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清晰,对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有所帮助,更能够帮助教师确立合适的教学模式、厘清教学结构与教学思路,从而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

(二)采取丰富多样的授课形式

单一的集体课授课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消极影响,但就目前的教学条件,声乐课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授课形式呢?什么样的授课形式效果最好呢?本人认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采取的授课形式可以丰富多样的,具体可以是以下三种形式:

1.大班授课。大班通常是40人以上的班级规模,适用于理论性的课程。声乐教学强调的是讲练结合,要先让学生声乐基础理论,再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基础理论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什么是声乐?”、“什么是呼吸?”、“什么是共鸣”等理论性的内容,只需要进行基本的讲解与巩固,也就可以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这样既可以节约教学的时间,又能够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

2.小班授课。小班通常是20人左右的班级规模。在声乐训练中就可以采取小班授课的方式,把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声乐训练,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小班授课形式下,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歌唱,要突出学生的特长,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在训练中获得一定的进步。

3.现场授课。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声乐教学能力,因而要通过现场授课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在现场授课中,进一步引导学生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岗位需求,引导学生观摩幼儿园教师是如何开展声乐教学,幼儿园教师需要具有什么声乐能力,幼儿园教师如何用音乐组织活动,并请学生模拟进行练習,从而训练学生的实际声乐教学能力。

三种授课形式的重点不同,作用也是不同的,在教学创新中就可以将三种授课形式相结合运用。

朗诵歌词专业声乐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中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目标定位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教育部门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当中, 指出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始终肩负着向社会输送一线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通过对该文件的解析, 可以看出, 高职是一个向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场所, 也是我国一线服务人才的培育摇篮。但事实上, 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内容、使用教学方法上会参照本科类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 甚至出现了盲目跟从普通高校精英教育模式的现象, 缺乏对自身定位的正确认识, 也没有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教育体系。而在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中, 仍随处可见应试教育的影子, 高职院校的定位模糊, 甚至与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中产生很大的重叠, 导致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无法凸显出来, 教学任务模糊化。笔者认为, 高职院校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包括职业定位以及学术定位这两个方面。必须以学生就业作为教学的导向, 通过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及技能, 以此提升学生的岗位就业效益。同时, 为了满足学生在就业的知识需求, 教师还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专业素养等综合能力, 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 以此满足学生在未来工作当中技术改造、管理及创新方面的能力。

(二) 教学内容中的问题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 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 通常都是依据教材内容来展开教学活动, 导致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知识累积不够扎实, 存在走马观花的现象, 声乐教学的实践活动也由于课时原因常常被一刀切, 促使很多学生在学年结束之后, 无法良好的掌握声乐技巧, 自身的音乐素养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事实上, 教师就不仅要重视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培育, 还必须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比如沟通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教学技巧等等。但是, 当前我国大多高职院校的音乐声乐教学都是校方专业音乐学院的教学方式, 盲目的模仿高效音乐教育的手法, 与高职院校音乐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 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在课程设置上, 教师存在主观性, 设置的教学内容页缺少针对性, 并没有深入到整合的层面之上, 无法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 开展合理的教学活动。其次,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倾向于形式主义, 教师在设置课程时过于敷衍, 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导致高职院校的音乐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最终导致声乐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益整体较低。最后,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选择的曲目也不符合现代职业岗位的需求, 大部分选择了艺术价值高的民族、美声唱法的歌曲, 忽视了对通俗唱法的教学。但是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达不到民族和美声训练条件, 受到的教学效果并不佳。

(三) 教学方法中的问题

在我国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当中, 教师一般都会遵守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声乐教学, 先选择短小、精悍、具有代表性的曲目来训练学生的发声方法及技巧, 并掌握基础的声乐呼吸方法。但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 对学生专业能力及表演技巧不够重视, 促使学生就业之后无法尽快的适应岗位。其次, 在高职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声乐教学当中, 由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主要依据练声——唱歌——练声者三个程序来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循环反复、不断强化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声乐技巧。有经验的声乐教师认为, 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是最佳的教学方式, 但是,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多, 传统的一对一授课方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逐渐演变成了一对多的授课方式。这样的授课方式由于学生数量较多, 教师无法兼顾到, 促使部分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极易出现走神和不认真的情况, 教学效果自然不好。

(四) 评价体系当中的问题

通常,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都是通过期末考核的方式, 直接将1-2首歌曲作为考核内容, 促使学生会过于注重对歌曲的技巧累积。事实上, 这种评价方法过于片面, 促使学生过于重视对声乐技巧的联系, 对声乐情感以及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 导致学生毕业之后缺乏上岗的能力。其次, 高职院校的声乐评价主体较为单一, 通常都是由教师对学生予以单方面的评价, 且评价的结果也过于依据教师的个人经验来给出的。实际上, 评价是一种双向活动, 不仅教师向学生进行评级, 也需要学生之间的评价, 更需要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评判。这样, 教师就能在学生的反馈当中知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弊端, 从而为改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供更多真实、可靠的参考信息。

(五) 师资力量中的问题

当前, 我国大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团队当中, 大部分的声乐教师都是毕业于师范音乐学院等本科院校, 只有少数教师是毕业于专业的音乐学校, 促使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也容易受到师范类学校的惯性思维影响, 同时, 这种单一化的教师团队, 促使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具有非常大的师范性 (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水平高) , 但是却缺乏良好的实践能力, 也没有及时的从师范性教学思维及时向高职院校转变, 对高职院校的定位把握度不够。其次, 很多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都是来源于相关专业的应届硕士或者是本科毕业生。但是, 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而应届毕业生的专业实践经验和教学基本功存在不足之处。在实际当中, 学校对企事业单位人才的引进力度较弱, 导致高职院校师资团队中的实践经验的欠缺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因此, 学校应该加强对双师型、复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 并明确高职院校声乐教育的定位, 以此为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 声乐教材中的问题

我国高职专业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育的时间较短, 只有三个学年。而学生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的时间也只有两个学年左右。且当前高职院校的声乐教材使用的都是艺术类本科院校惯用的教材, 其通用性强, 却缺少高职院校的特点, 比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声乐实用基础教程》、中国音乐学院的《民族声乐教材》等等, 这些教材的内容量多且杂, 也不符合高职院校艺术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习内容中也没有划分重点, 促使学生学习过程中无法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习任务繁重, 极易对声乐教学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对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中声乐教学的改革

(一) 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高职院校要认清自己的定位, 高职院校与普通的高校不同, 要明确与岗位需求相对应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也应该侧重于对学生教育能力的培养, 进而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满足市场的人才技能需求。因此, 教师在声乐教学过程中应该更侧重对学生登台演唱和策划设计能力的培养, 进而提高学生在市场当中的综合竞争力。同时, 教师还应该运用多媒体手段、网络技术来激化学生对声乐学习的热情, 以此构建起“课堂+舞台+讲台”的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职业能力。最后, 高职院校应该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声乐人才培养的实施方案, 通过企业推荐、学校引进以及校企联合的方式来开发出适用于高职学生的教学项目, 以此为学生的实践多提供机会。

(二) 构建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特色的课程

高职院校还应该着力于课程体系域教学内容的改革, 积极构建基于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 对职业岗位与相应能力进行准确的定位与分析, 积极构建适应岗位要求的课程项目包括系统和课程体系。教师还应该将声乐训练搬出琴房, 将声乐与实践活动结合到一起, 将声乐教学与舞台表演融入到一起, 一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从而充分发挥出声乐教学的魅力, 活跃声乐教学课堂的氛围, 为学生构架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有计划、有引导的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积极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以此充分发挥出学生对歌曲的创造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将教学活动延生到课堂之外, 让学生在课后对某个方面的音乐知识进行和搜集与整理, 从而作为自己学习的大纲与方向, 并有选择的选择合适曲目来进行声乐训练, 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这样,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能在自我探索中发现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优势点。

(三) 教学方法方面的改革

教师还可以通过与校外企业进行项目合作的方式,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表演经历。同时, 参与各种形式的声乐活动, 还能让学生对声乐表演的策划、排练及演唱流程予以了解, 即便在就业之后也有丰富的策划经历满足工作需求。其次, 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去糙取精, 并在教学当中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 以此达到改变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模式, 进而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质量。结合我国当前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现状来看, 教师可以使用小课堂的教学方式, 对学生的声乐教学使用微格教学法和传统声乐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在分方向的教学阶段, 教师可以通过任务驱动法、训练集合方来开展教学活动, 并基于精益求精的原则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以此调动学生对声乐知识的学习兴趣。在艺术实践阶段, 教师可利用项目教学法, 通过模拟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某个工作项目作为学习的主线, 构建起整个教学设计, 以此实现对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整合, 以此提升声乐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 评价方式的改革

评价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以及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程度。因此, 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评价应该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技能型应用性人才为教学目标, 并通过自评、教师考评以及互评的方式来检测学生, 并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更为全面的依据。首先, 教师可以依据声乐教学的课程设置来选用考试方法, 通过作品分析、歌词朗诵以及演唱的手段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以及临场发挥的能力等综合实力。另外, 学校还应该建立起教师与用人单位合作的评价体系, 通过行业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共同考核, 以此来缩短课程与行业应用之间的距离。这样, 学生不仅能在课程当中感受到行业的分为,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还能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性予以检验。在对专业课程进修考核时, 可以依照课堂抽查、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核鉴定三部分一定比例的方式来进行。在分方向教学阶段, 可以由课堂抽查、过程性考核这两部按一定的比例来组成。在对表演实践课程考核时, 可以由学生进行互评、教师审评以及行业评价这三个方面来进行。

三、结论

总而言之,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中仍存在不少问亟待解决。需要教师依据我国高职教育的国情进行深入的探索, 以此对推动声乐教学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特别是在我国高职院校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仍不够成熟的阶段, 更需要通过深入的探索和长期的摸索来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声乐教学的发展。只有这样, 我国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推动社会的发展。

摘要: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当中普遍存在定位错误、教学内容滞后以及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导致我国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较为低下, 为了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笔者提出相应的剞劂措施, 以此达到提升我国高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教学,探讨

参考文献

[1] 廖果.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改革刍议——以声乐教学为例[J].企业导报, 2016 (18) :107+109.

[2] 康康.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改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 2014 (04) :29.

[3] 陈哲.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改革探究[J].高考, 2016 (33) :186-187.

[4] 张喜梅.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分析研究[J].黄河之声, 2014 (21) :38-39.

[5] 康康.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改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 2014 (04) :29.

[6] 李静.高职高专音乐表演专业声乐人才培养研究[J].黄河之声, 2013 (12) :18-19.

上一篇:水污染与水体保护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自主阅读能力培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