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

2024-03-08

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中药抗疲劳的调节机制、中药抗疲劳的方药筛选原则、中药抗疲劳的实验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并就现代科学与技术发展趋势对未来的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研究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运动医学;运动性疲劳;中药;综述

Review of progress made in researches on kinetic fatigue resistance by

u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ZHENG Wei1,YANG Hong-bo2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2.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Qujing Normal College,Qujing 655011,China)

Key words: sports medicine;kinetic fatigu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overview

疲劳又称疲乏,是一种主观不适感觉。但客观上会在同等条件下,失去其完成原来所从事的正常活动或工作能力,身体功能暂时降低的现象。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运动性刺激所引起的组织、器官甚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运动性疲劳造成机体的代谢失衡和医学问题,具有如下几点特征: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免疫功能下降、神经内分泌功能抑制、造血系统功能抑制、机体抗过氧化能力下降等。运动性疲劳可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中枢疲劳即运动神经中枢紊乱,造成运动神经兴奋性下降的现象;外周疲劳主要表现为肌肉疲劳肌力下降运动性疲劳。运动性疲劳是体育与健康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运动医学的重要课题。追溯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历史大都从1815年Mosso的手指肌力描述和1903年谢切诺夫的交替性、重复性力竭肌肉工作开始,运动性疲劳研究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1],国内外的学者对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理、消除疲劳和恢复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获得了许多研究成果。由于人体是非常复杂的有机体,运动性疲劳发生机制、消除和恢复具有复杂性、多因素性和可变性的特点,还需要采用现代科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基础,同时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确切的临床疗效和完整的系统理论,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把中医药学开发和使用到体育运动中去,有着雄厚的基础和光明的前景。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批有远见的运动医学工作者开始致力于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近30年来取得诸多重要进展,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在随着竞技体育高速发展,竞争也愈来愈激烈,人们在引进和采纳先进的训练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应充分运用中药治疗运动性疲劳和充分挖掘人体的运动潜能,提高运动能力。本文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1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机制

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先后提出多种运动性疲劳机制,主要有10类:能源耗歇学说、代谢产物堆积学说、免疫功能紊乱学说、中枢神经失调学说、内环境稳态失调学说、自由基学说、保护性抑制学说、突变理论学说、离子代谢紊乱学说、堵塞学说[2-3]。近年来,运动医学界对运动疲劳的研究水平已深入到分子水平,外周疲劳和中枢疲劳的机制被运动医学界认为是两个主要运动性疲劳机制,目前已成为运动医学研究的热点。

1.1外周疲劳机制

外周疲劳机制又称为外周疲劳-肌肉疲劳链机制[4-6]。近年来,有关外周疲劳机制的研究和综述文献[7-12]比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肌细胞、T管及肌浆网、线粒体和横桥等部位。外周疲劳指人体运动时,因肌肉能量物质变化而引起外周细胞内外液改变,从而导致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的现象。研究的重点是:运动时肌肉中能源物质的代谢、调节,肌肉pH值、温度,局部肌肉血流、肌电图等。一方面能源物质下降,包括磷酸原贮备减少、糖贮备减少、脂肪利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代谢产物积累,引起一系列生化反应,加速疲劳的发展。此外,体液减少和无机盐丢失、血清酶活性升高、线粒体变形等都会导致机体的疲劳。

1.2中枢疲劳机制

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学者雅柯夫列夫[13]提出,在运动性疲劳的发展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起着主导作用。日本学者胜木[14]指出:疲劳是高级神经中枢的抑制作用。中枢性疲劳是人体活动时,因中枢神经细胞“能量消耗”过多而导致机体活动能力下降的现象。1990年,Green归纳出中枢神经系统疲劳产生的原因有:棘突衰减、传入抑制、运动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神经分支点兴奋性丧失、神经肌肉末触传达衰减[10,15]。学者们认为中枢疲劳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近年来化学因素与中枢疲劳关系的研究较多,且成果丰富。从目前的结果来看,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氨、多巴胺、Y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以及氨浓度变化可能是导致中枢疲劳的化学因素[8-10,12]。

2中药抗疲劳的调节机制

2.1中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的认识

中医关于疲劳机理的认识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中医经典文献对疲劳有很多论述。中国古代没有“运动性疲劳”概念,《黄帝内经》中疲劳通常被称作“罢极”、“疲极”、“倦怠”和“困薄”等。“疲劳”一词始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而《诸病源候论》中也提出了“五劳”、“六极”和“七伤”的概念[2,12]。

2.2中药抗疲劳的调节机制

根据中医的整体观,疲劳被认为是由血气、精髓虚竭,脾胃气弱或肾气不足,或阴不足、阳有余等原因引起阴虚生内热;疲劳与形体、精气和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特别是竞技体育运动中的大强度或近极限强度的训练、激烈的竞技、超负荷,对筋骨肉和脏腑功能的影响很大,精气和能量的耗损更大,更易引起疲劳。

中医认为运动耗伤脾肾元气;运动致心肺血气不足、肝失疏泻。精神情绪高度紧张致使机体处于一种暂时的不平衡状态,需要肝的调节。疲劳的整体功能状态改变,有赖于五脏的共同调节,在体力性疲劳状态中肝居于核心地位;在精神性疲劳状态下,以心为重;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虚痨状态下,以脾肾为关键,也有赖于心肝和肺的协调。因此,鞠宝兆[16-17]提出中药消除疲劳-五脏调节的观点。认为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核心,内藏精气神明,外司形体百骸。体力与脑力的产生均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纽带,通过五脏功能的相互协调而实现。杨育周等[18]提出了健脾益肾抗疲劳的观点,认为运动性疲劳与脾、肾关系密切,与其他脏腑也有一定关系,尤其与肝关系密切。

3中药抗疲劳的方药筛选原则

鞠宝兆等[16-17]提出了中药抗疲劳的方药筛选原则:根据辨证立法和以法选药的原则,针对疲劳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运动训练的实际,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依据疲劳表现的体力性疲劳、精神性疲劳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不同分型特点,分别确立以疏肝解郁、养血安神、补益脾肾为主的调补立法原则。同时结合现代生物科学研究疲劳成果和中药现代药理作用[19],使所选中药和方剂发挥最大的效应。张宗国等[20]提出了不同运动类型疲劳恢复的中药补剂分型基本框架,对中药抗疲劳的方药筛选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4中药抗疲劳实验研究

鞠宝兆等[16-17]提出了中药抗疲劳的系列方药,如抗体力性疲劳方药、抗精神性疲劳方药、调治慢性疲劳综合症方药、调理肝脏方药、益气养阴方药等。实践证明,传统的中医药在抗疲劳方面有着独特的、多方面的效果[21]。为使运动员更好地达到超量恢复、消除运动性疲劳,中药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自20世纪末,我国运动医学界十分重视并致力于借助中药来消除运动性疲劳与提高机体运动能力的研究。陈晓铃[22]总结出常用的增强机体抗疲劳系统功能的中药包括:具有抗缺氧作用的中药如人参、红景天、刺五加、三七、麦芽、当归、熟地、龙眼肉等;具有抗自由基氧化作用的中药,如人参、灵芝、丹参、冬虫夏草等;具有增加血红蛋白含量的中药,如党参、大枣、当归、熟地等[22]。近年来,在中药抗疲劳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2008年杜朝辉、韦会平[23]从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种类、主要剂型两个方面综述了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研究现状,归纳了10种具有抗运动性疲劳单味中药和40种左右具有抗运动性疲劳功能的复方中药。

4.1复方中药

复方中药是抗疲劳中药的主要形式。目前研究较多的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复方中药有40种左右,体现了抗疲劳复方中药的配方组成以补益、调理为治疗原则。研究的主要模式是通过人体试验或动物模型实验,获得一系列生化数据加以分析判断。魏纯镭及其合作者[24]用正交试验设计对中药“健力方”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得到质量可靠、稳定、符合试验研究目的任务的最佳配方。通过最佳配方对动物进行急毒、长毒及抗缺氧能力和抗疲劳能力的实验表明,“健力方”安全无毒性,具有提高运动能力、消除运动后疲劳的作用。邓运龙等[25]研究了服用耐力复合胶囊对军事五项运动员大负荷专项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补血耐力复合胶囊能有效维持军事五项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提高铁蛋白含量,增加体内铁贮备,有显著的抗自由基作用,能有效维持机体的最大摄氧量、平均功率和总功率,提高无氧最大功率。邓运龙等[26]还开展了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对铁人三项运动员机能和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补血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与“铁红强”都能提高铁蛋白的浓度,增强有氧耐力,效果较明显;补血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与“铁红强”服用导致了SOD浓度都明显降低;“铁红强”能够降低MDA浓度;两种药物对提高最大摄氧能力均有促进作用,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和耐力胶囊效果要好于“铁红强”。邓运龙等[27]研究了“301牌依康颗粒”对提高专项训练期军事五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301牌依康颗粒能提高大负荷训练期军事五项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能有效防止大负荷训练期免疫功能的明显下降。张宗国[28]研究了“八珍汤”加减味中药补剂对男子古典摔跤运动员体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八珍汤”加减味中药补剂具有提高机体有氧代谢能力和促进体能恢复的功效。他还研究了加味“八珍汤”中药补剂对男子古典摔跤运动员血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八珍烫”加减味中药补剂能够降低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血清CK、BU值和尿十项出现的阳性率并能显著提高HB的含量[29]。李骁君等[30]研究了复方理气中药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血清GH水平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方理气中药可以促进女举运动员大强度运动训练后即刻血清GH和皮质醇(C)水平显著性升高,同时可以促进女举运动员的内分泌功能。邓运龙等[31]报道了温阳激活颗粒和滋阴修养胶囊对军事五项运动员睡眠和血清睾酮及抗氧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补剂“温阳激活三颗粒”与滋阴修养胶囊显著改善大负荷训练期运动员的睡眠质量和效果,而且能显著提高运动员血清睾酮水平和机体的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张晓东等[32]报道了关于应用口服复方中药消除CBA联赛中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研究。通过对比CBA运动员联赛前后血红蛋白数值,发现口服复方中药具有延缓体力性疲劳的效应;大强度训练后,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和尿蛋白数值说明口服复方中药可以使机体更快地恢复。林松毅[33]报道了人参等复方中药功能液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发现人参等复方中药功能液具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还具有推迟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出现和促进疲劳消除的积极作用。李丽[34]探讨了中药(非禁用药物)补气活血方对抗运动性疲劳,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何昌谋和李爱萍[35]报道了复方丹参制剂对大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实验研究,发现复方丹参制剂有一定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4.2单味中药

除了中药复方外,也有单味中药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2004年王玮等[36]综述了抗运动性疲劳单味中药的研究进展,概述了淫羊草、人参、芦荟、枸、枸忙、银杏叶、绞股蓝、虫草、灵芝和红景天等9种单味中药对运动性疲劳的预防与体力恢复作用。李靖和张蕴琨[37]曾综述了中药红景天在体育领域的研究进展,并指出大量研究证实:红景天提高运动能力的作用与其能改善实验动物及人体的一般健康状况;能增强心肺功能、提高缺氧耐力;能加速有氧代谢供能以及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贾建昌[38]对红景天抗疲劳作用机理进行综述,指出,红景天能够通过调节机体能量代谢、清除代谢产物、调节机体的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从而达到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抗疲劳的机理对于其近年被用于运动领域抗运动性疲劳有一定的指导价值。曾明等[39]报道了兰州百合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兰州百合多糖具有抗疲劳作用,中剂量组为最佳用量,高剂量无明显优势。杨宏新等[40]开展了肉苁蓉抗运动性疲劳机制的实验研究,观察肉苁蓉对负重游泳小鼠肝脏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糖原及一氧化氮合酶3(NOS3)的影响,发现肉苁蓉可降低LDH5活性,上调NOS3的表达,促进肝糖原合成,发挥肝脏保护和促进体能恢复作用。柳丽等[41]研究了雪灵芝对抗大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发现灌服雪灵芝大鼠组与对照组相比,运动至力竭时间显著延长;大脑组织MDA、NO、LD含量降低;SOD、Na+-K+-ATP酶、Ca2+-ATP酶的活性提高,证明雪灵芝有抗疲劳、促使疲劳消除的功效。崔丙权等[42]研究发现余甘子水提取物能延长小鼠的抗缺氧时间和游泳时间;显著提高小鼠血中血红蛋白含量、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肝糖原含量;显著降低血中乳酸、尿素氮含量,显示余甘子具有显著的抗疲劳、抗缺氧功效。陶曙、江月仙[43]报道了桑椹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证实桑椹有抗疲劳功能。林宣贤[44]报道了金樱子鲜汁抗疲劳和降血脂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金撄子鲜汁具有增强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也具有明显降血脂功能。

这些研究证实了许多单味中药也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其作用主要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减少氧自由基生成;清除代谢产物堆积;调节内分泌系统等途径[34]。

4.3中药有效成分

传统中医药一般直接使用中药材通过炮制等方法制备,随着中药现代化的推进,现代中药,更多采用中药有效成分成药。因此,抗运动性疲劳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将成为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研究证明具有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中药有效成分主要有人参皂甙、淫羊藿甙、绞股蓝皂甙、葛根素、姜黄素、灵芝多糖、虫草多糖、猴头多糖、红景天苷、枸杞多糖[45]。近年来,有关抗运动性疲劳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有了新进展,杨鹃等[46]研究了香菇蛋白多糖的抗疲劳作用,小鼠实验结果证实香菇蛋白多糖有抗疲劳作用。20 mg/(kg•d)为最佳用量,高剂量无明显优势。现代药理学证明肉苁蓉具有抗疲劳作用,但其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不明确,为此,李永超[47]对肉苁蓉有效部位抗疲劳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证实肉苁蓉B部分抗疲劳作用与其增加能量储备,减少过度运动后不良代谢物生成,提高机体组织对过劳的耐受力并即时清除运动中产生的大量自由基有关。高晓旭[48]研究了北五味子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和活性,小鼠实验研究证实北五味子多糖具有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张钟和吴茂东[49]研究了大枣多糖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抗疲劳作用,结果显示,大枣多糖对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具有抗疲劳作用。刘古锋等[50]研究了附子多糖对力竭运动小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附子多糖能够通过提高小鼠机体抗氧化酶的活性,对抗力竭游泳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对抗运动性疲劳的产生。王建治[51]研究了姜黄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发现姜黄明显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产生,加速疲劳消除。惠飞虎[52]研究了中药酚性化合物对运动训练大鼠某些激素水平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中药酚性化合物注射可以提高耐力性训练大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水平,使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下降得到了缓解,在心、肝、骨骼肌组织的抗脂质过氧化和清除自由基方面明显增强,从而延缓运动性疲劳产生。潘华山等[53]研究了人参皂苷Re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e能降低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血清、肝和骨骼肌MDA含量,提高红细胞、肝和骨骼肌SOD活性,从而达到抗疲劳的作用。

这些有关中药有效成分的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是符合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潮流的,因为只有在化学成分明确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在分子水平、细胞层次、动物(人体)整体阐明其作用机理。

521世纪中药抗疲劳研究及应用展望

当今在竞技体育领域兴奋剂已走向末路的情况下,抗疲劳中药的使用的范围和量会越来越大。有的中药虽然具有激素的的功能,但本身不是激素,这是它与兴奋剂的本质区别。近十几年来,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54],如认同运动性疲劳和中医的虚症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主张通过调补来消除疲劳,提高运动能力;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作用机制研究更加深入。但抗运动性疲劳研究也面临一些难点,如运动性疲劳迄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理论;运动性疲劳的诊断无统一标准;动物研究多,人体研究少;中西医相结合存在差异等[55]。21世纪的医学已进入组学时代、个性化治疗时代,运动创伤病理学将会更快发展,对疾病的研究不仅在器官-组织-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而且深入到分子水平;对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现代药理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6]。因此,必须运用现代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最新理论和方法及现代生物基因工程等最新技术开展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57]。同时需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选择方药,力争做到辨证施治,实现个性化治疗[58],全面提高抗运动性疲劳中药治疗的现代化科技水平,更好地服务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Asmussene. Musclefatigue[J].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1979,l1(4):313-321.

[2] 方磊,房敏,刘玉超. 中医疗法治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12):1305-1310.

[3] Weist R,Eils E,Rosenbaum D. The influence of muscle fatigue on electromyogram and plantar pressure patterns a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incidence of metatarsal stress fractures[J]. Am J Sports Med,2004,32(8):1893-1898.

[4] Edwards R H T. Biochemical bases of fatigue in exercise performance:catastrophe theory of muscular fatigue[G]//Knuttgen H G.. Biochemistry of exercise.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1983:1-28.

[5] Karlsson J. Localized muscular fatigue: role of muscle metabolism and substrate depletion[J].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1980:1-42.

[6] Maclaren D P M,Gibson H,Billings M P,et al. A review of metabolic and physiological factors in fatigue[J]. Exercise and Sport Sciences Reviews,1989:29-66.

[7] 冯炜权. 对运动疲劳机理的再认识[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4):433-443.

[8] 吕莹,牛英鹏. 运动性疲劳的机制[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3):61-64.

[9] 陈祥塔,赖月波.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和消除[J].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8):171-174.

[10] 张蕾,邓树勋. 运动疲劳与神经递质的生理学研究(综述)[J]. 体育学刊,2002,9(2):118-120.

[11] 刘庆山,姜慧,樊云彩. 躯体性疲劳机制研究的进展与思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1):11-16.

[12] 柏友萍. 中西医结合:再论运动疲劳机理[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1(1):93-98.

[13] 冯炜权,冯美云,宋成忠,等. 运动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95.

[14] 运动生理学教材编写组. 运动生理学[M]. 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197.

[15] 吕荣,姜文凯. 神经-肌肉疲劳的生理学研究进展[J]. 体育与科学,2001,22(3):34-36.

[16] 鞠宝兆. 中药抗疲劳机制及方药的筛选规律[J].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3656-3657.

[17] 鞠宝兆.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药调节机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1):25-26.

[18] 解丽芳,郭义,王玉兴,等.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8,17(1):67-69.

[19] 刘晓莉,张琴. 复方中药消除运动性疲劳的优势[J]. 中国临床康复,2003,7(4):649-650.

[20] 张宗国,任建生. 不同运动类型疲劳恢复的中药补剂分型——中药补剂基本框架的确立及应用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73-75.

[21] 魏源. 运动性疲劳研究进展的综述[J]. 体育学刊,2001,18(2):11-15.

[22] 陈晓玲.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疗法及营养补充[J].中国临床康复,2006,19(10):158-160.

[23] 杜朝辉,韦会平. 抗运动性疲劳中药研究现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2):260-265.

[24] 魏纯镭,朱淦芳,徐珊,等. “健力方”抗运动性疲劳的药效实验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2):40-42.

[25] 邓运龙,黄世林,王晓波,等. 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对军事五项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身体机能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7,26(4):479-481.

[26] 邓运龙,黄世林,王晓波,等. 补血耐力复合胶囊对铁人三项运动员机能和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571-2574.

[27] 邓运龙,田亚平,张海忠,等. 301牌依康颗粒对军事五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25(6):427-428.

[28] 张宗国. “八珍汤”加减味中药补剂对男子古典摔跤运动员体能恢复的应用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39(6):62-65.

[29] 张宗国. 加味“八珍汤”中药补剂对男子古典摔跤运动员血尿指标的影响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066-1068.

[30] 李骁君,王广峰,赵兰革,等. 复方理气中药对女子举重运动员血清GH水平及内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17(4):40-42.

[31] 邓运龙,程昭寰,张海忠. 温阳激活颗粒和滋阴修养胶囊对军事五项运动员睡眠和血清睾酮及抗氧化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1):113-115.

[32] 张晓东,李骁君,郑鑫,等. 关于应用口服复方中药消除CBA联赛中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的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0(2):48-49.

[33] 林松毅,刘静波,程胜. 复方中药功能液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 食品科学,2005,26(11):224-227.

[34] 李丽. 补气活血方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6,23(3):65-66.

[35] 何昌谋,李爱萍. 复方丹参制剂对大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27(4):49-50.

[36] 王玮,金吉中,郜叶红,等. 抗运动性疲劳单味中药研究概述[J]. 中药材,2004,27(2):138-142.

[37] 李靖,张蕴琨. 中药红景天在竞技体育领域中的研究近况[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1):27-30.

[38] 贾建昌,韩涛. 红景天抗疲劳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2005,18(11):45-47.

[39] 曾明,李守汉,曾爽,等. 兰州百合抗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1):110-112.

[40] 杨宏新,杨勇,闫晓红. 肉苁蓉抗运动性疲劳机制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4):24-28.

[41] 柳丽,黎霞,张丽. 雪灵芝抗大鼠运动性疲劳的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2):246-248.

[42] 崔丙权,黄伟侨,林元藻. 余甘子抗疲劳、抗缺氧作用实验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2008,10(6):26-28.

[43] 陶曙,江月仙. 桑椹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11):674-675.

[44] 林宣贤. 金樱子鲜汁抗疲劳和和降血脂作用的动物试验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1):78-81.

[45] 李丽,常波. 浅谈中医药在运动性疲劳中的应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23-24.

[46] 杨鹃,吴谋成,张声华,等. 香菇蛋白多糖抗疲劳作用研究[J]. 营养学报,2001,23(4):350-353.

[47] 李永超. 肉苁蓉有效部位抗疲劳作用机制研究[D].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

[48] 高晓旭. 北五味子多糖理化性质、结构及活性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09.

[49] 张钟,吴茂东. 大枣多糖对小鼠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抗疲劳作用[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1):94-97.

[50] 刘古锋,吴伟康,段新芬,等. 附子多糖对力竭运动小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5):529-531.

[51] 王建治,王长虹,周福波,等. 姜黄对小鼠运动性疲劳的影响[J]. 医药导报,2009,28(12):1530-1532.

[52] 惠飞虎. 中药酚性化合物对运动训练大鼠某些激素水平及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09,30(7):916-917.

[53] 冯毅翀,赵自明,陈媛,等. 人参皂苷Re对运动性疲劳模型大鼠MDA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6):542-544.

[54] 孙志权,陈会良,顾有方. 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8,15(2):157-158.

[55] 高顺生. 中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面临的难点与对策[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3):59-62.

[56] 董志民,陈素红,吕圭源. 与抗运动性疲劳相关的中医药理论及药理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4):135-136.

[57] 冯连世. 21世纪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研究展望[J]. 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14-15.

[58] 闫慧,卢贺起,魏雅川. 中医对个体差异与运动性疲劳的认识[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16-17.

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地方政府贯彻执行高等教育差异化发展战略,落实“科学定位,分类指导,多元发展,特色办学”的应用性高等教育发展方针,破解高等教育趋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需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作为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在办学层次、目标定位等方面区别于其他高校,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势必与其他高校存在差异。如何充分调动教师队伍建设的活力,创新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对于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具有重要作用。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要善于挖掘人力资源的创新潜力,进一步强化教师认同感;进行教师职业发展管理,提高核心创新人才竞争力。

关键词: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建设

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创建的背景和发展目标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改革事业的进步,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部分高校对自身定位模糊,在专业上追求“大而全”,在学生数量上盲目扩招,高校间没有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出现同质化倾向,人才培养质量日趋下降。针对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应对,出台一系列改革举措。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高等教育提出五个方面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也提出:提高教育质量,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明确了“十三五”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

二、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还在起步和发展的阶段,“凝练特色、服务社会、提升水平”仍需不断探索和创新,依然存在着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不紧密、对外开放性不够、专业建设特色不鲜明、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分类管理不科学等问题。如何紧紧抓住“地方、特色、高水平”三个关键词,依托地方、立足地方、服务地方,构建优势、特色学科群、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其他学科协调发展,最终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根本保障。

1.教师队伍的数量、质量不能满足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需要

获批立项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建设的高校教师队伍现状和其他本科院校一样,依然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整体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领军人才引进困难,教师来源单一等等。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性质,核定的编制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扩招的需要,受编制数量限制,无法突破编制大量引进师资力量,部分高校专任教师总数按照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合格的“生师比”还有差距。安徽省地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周边发达省份,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够,领军人才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教师的来源比较单一,基本上都是从学校直接毕业就在大学任教,其中本校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大,造成很多高校教师学缘结构不尽合理,存在近亲繁殖现象。大多数教师从未走出过象牙塔,缺乏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不像国外有些大学的教师实行聘任制,来源广泛,政府、企业或行业优秀的人才都可转型或者兼职到大学任教。

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教育部在2014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作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服务型人才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更是以“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高层次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更加注重创新多类型办学的特色化发展模式。目前,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普遍存在的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基于教师现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局限实践应用型课程的开设,从而阻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毋庸置疑,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队伍的素质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队伍不仅需要专业型、知识型的人才,还需要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3.教师个体职业发展规划和学校整体发展目标缺乏相对一致性

职业发展规划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个体职业发展规划要基于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和评定教师个人职业选择的主、客观因素,确定学校和教师双方都能接受的职业生涯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取得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

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基于目标定位的重新调整,全面的教师队伍培训与开发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与健全,教师在追求职业发展时,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缺乏相对的一致性,从而形成了大部分教师缺乏主人翁意识,有的教师认为建设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自己无关,只是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的事情,自己完成教学、科研任务,评上更高一级的职称就可以了,价值观念与学校的核心发展战略不符。实现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发展目标,离不开教师这一核心竞争力的密切配合,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如果长期不能适应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必定会导致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

4.主干、特色学科与边缘、新兴学科的教师认同感差异明显

一所高校不太可能所有的学科领域都处于一流水平,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更是强调发挥主流学科的特色优势,通过带动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使学校的整体学科地位得到提高。在安徽省立项的八所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中,有一所综合类高校,一所师范类高校,其他诸如建筑、农业、医科、理工、中医药、财经等六所高校专业特色都较为明显。这种情况下,人文社科类学科总体上是依附于学校的主干学科,整体实力相对较弱,发展相对不平衡,劣势比较明显[3]。如此一来,主干、优势学科教师发展多元化,占有优质资源较多,公共课、边缘、新兴学科的教师发展空间相对狭小,职业和文化认同感与主干、特色学科存在着差异。教师队伍缺乏职业和文化认同的高校组织,同时也会导致其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成为阻碍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前进的绊脚石。

三、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进一步扩大专任教师总数,保障人才培养的需要。打破常规,积极探索灵活的工作方式,建立科学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根据学科整体布局和优势特色学科发展需要,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教学、科研团队,构建领军人才、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构成的高层次人才体系,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学科专业教师团队,扶持一批基础薄弱的学科和新办学科,形成多学科联动发展,从而实现教师队伍水平整体升级。加大校外兼职教师的聘用力度,聘请企、事业单位人才、行业、政府管理专家作为学校客座教授,兼职教师。

利用各类人才项目,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为复合型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制订青年骨干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训,选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访学,到相关企业顶岗,挂职锻炼,支持教师开展外部横向课题的研究,鼓励产学研结合,推动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行业、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联动发展,促进教师队伍从以教学为主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并重转变。

2.更新建设理念,凝聚教师队伍文化认同感

教师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启动和中坚力量,决定着学校特色发展的走向。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要发挥特色优势,要以有高度文化认同感的教师队伍为支撑,从根源上打造学校共同的核心价值观[4]。

文化建设是组织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维度。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从侧重对“事”的理念中解放出来,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强化自身组织的文化建设,推动特色文化的凝聚和引领作用,有意识地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生活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统一的文化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研讨活动,让教师对学校的特色文化深化理解、凝聚共识[5]。充分尊重教师的个体化差异,个人的独立性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个人的首创性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学校建设、发展和改革事宜,让教师在学校的特色发展工作中获得良好的正向体验,以此提升教师的获得感和参与价值。

推动组织文化建设,营造学习型组织文化,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为教师快速成长创设良好的能够激发其创造动机和发挥其创造潜能的宽松、自由、科学的环境氛围。

做好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培训。针对相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建立专门的教师帮助机构,通过有组织的形式与青年教师共同规划其职业生涯。建立教师职业发展规划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体系,解决教师职业发展规划与学校目标定位的矛盾,提升不同学科地位上教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提高教师队伍主观能动性

目前,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还处在全面推进阶段,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使其真正具有地方特色,走向高水平,还离不开教师队伍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和发挥。应该改革落后、固化的人事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灵活的人事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学校人才数据库,精确掌握学校人才队伍的数量、结构、分类以及分布等情况,分析数据,运用分类管理、分类评价、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等人事管理杠杆,采用目标管理和合同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以制度约束、激励、促进教师队伍资源优化配置。

建立完善教师队伍的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机制,为教师提供不同的发展平台。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大职能,高校教师被赋予多种角色,难以兼顾所有,“个体差异性”决定着“术业有专攻”,应该关注不同能力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特点,实施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充分尊重教师个体发展,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科研型、教学科研型、产学研型。

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结合教师岗位设置和知识工作的特点,以及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活力。通过创新绩效考核形式,探索发展性评价,对高层次人才采取更加灵活的弹性考核机制,形成适合高层次人才成长与发展的考核机制。在具体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强化师德考核;突出教学业绩,强化教学质量;调整科研导向,弱化量化指标;探索发展性评价,引领全面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创新实践能力和产学研合作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均应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实行聘期考核,注重考核结果反馈应用,实行人才的动态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考核机制,促进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及合理流动,激发人才活力和内生动力。

改革教师系列职称评审制度,改变“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科研”的评审体系。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评价倾向,遏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鼓励潜心钻研、厚积薄发;评聘结合,改变“一聘定终身”的现象;建立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晋升的关联机制,开展“双师型”教师职称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认证机制,鼓励教师各展所长、各司其职,以满足学校培养多元化人才的需要。

创新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是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发展与壮大的关键环节,基于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刚刚起步并逐渐深入,教师的队伍建设尚有很多值得挖掘的东西,需要我们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开拓研究。

参考文献:

[1]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的意见[Z].2014.

[2]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

[3]李治国.行业特色大学人文社科类教师职业压力及缓解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6(10).

[4]郑志生,邬志辉.学校特色发展中的教师文化认同问题及解决[J].教育科学研究,2017(2).

[5]曹如军.高校协同创新中的组织文化建设[J].高教探索,2015(11).

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文章从核心期刊上发文量、承担课题和学科建设情况等方面,对“C9联盟”大学体 育科研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在分析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C9联盟”大学体育科研发 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C9联盟”大学;体育科研;现状;发展对策

The Status Quo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in Sports Scientif ic Research of the “C9 Alliance” Universities

ZHANG Jianxin1,SUN Qilin2,WU Lingmin1

(1.P.E.Dept.,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Xiangtan 411 104,Hunan China;

2.P.E.Dept.,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 i 200030,China)

Key words:“C9 Alliance”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atus quo;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1998年5月4日,原国家主席江泽民 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 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985 工程”也就应运而生。[1]然而,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学 科建设方面还需经受诸多考验与挑战。体育科研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一环,肩负着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重任。高等学校作 为人才荟萃之地,知识密集、学科齐全、设备集中,强大的科研队伍、广播的交叉学科知识 ,先进的科研设备等条件,对于开展体育科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体 育科研的开展现状,对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 以第一批启动的9所985大学体育部门公开发表在CSSCI、核心期刊的体育论文、承担的 国家级课题和学科建设情况为研究对象;9所大学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 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且这9 所高校在2009年10月14日共同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组成类似于 美国“常春藤联盟”的“C9联盟”。以下简称“C9联盟”大学。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查阅体相关论文,了解当前我国高校体育科研的研究内 容、方法以及趋势;通过维普网、中国期刊网和CSSCI中心查询“C9联盟”大学的CSSCI和核 心期刊的体育论文发表数量;通过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网站收集“C9联盟”大学立项的国家级课题;通过访问9所大学官方网站了解学科建设情况 。

1.2.2 访谈法 通过访问和电话访谈获得文献资料法难以得到 的信息。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数据用Excel2007进行常规处理。

1.2.4 对比分析法 对所获得结果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爬 疏影响“C9联盟”大学体育科研的因素。

2 结果与分析

2.1 “C9联盟”大学CSSCI、核心期刊体育论文发文量比较

2.1.1 “C9联盟”大学CSSCI和核心期刊体育论文发文量总体特点与分析 科研能力是一所大学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所大学师资水平高低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目 前高校体育科研水平能力评价体系中,论文数量和发表刊物的级别是评判科研能力的重要 指标,图1和图2显示了9所大学13年间发表在CSSCI和核心期刊上论文的情况,两类文章均呈 转念上升的趋势,在2008年达到巅峰。CSSCI期刊论文从1998年平均的0.22篇,到2008年达 到了8.11篇;而核心刊物论文则从1998年的平均0.44篇,到2005年的平均7篇,在2008年 更 是达到了12.89篇。经济全球化意味着人才的竞争将是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自中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培养创新人才的呼声已成为国人的共识。“C9联盟”大学从自身发展出发,顺应时代要求, 注重师资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水平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这不仅有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 这对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有着重要作用。不过两类文章均在2008年后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这或许与2008年夏季奥运会在中国举行有关。但无论何种缘故,这种现象都值得“C9联盟 ”警惕,应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图1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CSSCI年发文均数

注:数据来源于维普网和中国期刊网图2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核心年发文均数

注:1)数据来源于中国期刊网;2)核心文章数包含CSSC文章数。 2.1.2 “C9联盟”大学CSSCI和核心期刊体育论文发文量对比分析 图3,图4反映了各所大学分别在过去的1998-2010年间发表CSSCI和核心论文情况。13年 间,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发表CSSCI文章分别为73篇和66篇,处于各高校的前列;在已发表 的核心论文中,浙江大学以159处于第一位,清华大学以122篇处于次席,而中国科技大学则 以4篇排在最后一位,其他几所大学发表的论文基本上是随时间的推移逐年增加。浙江大学 是9所大学中唯一设立体育本科专业的大学,也是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的大学 ,有多年专门从事体育研究的体育人才和各种研究条件,独树一帜的专业特色和多年的体育 文化积淀促进了体育科研的顺利开展。清华大学作为我国大学的排头兵,学科门类齐全,师 资实力雄厚,硬件条件完备齐全,这对于体育科研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1.3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间发表CSSCI期刊比较与分析 在表1可以看出,“C9联盟”大学在已经发表的313篇CSSCI刊物论文中,9所大学均有论 文发表的体育类刊物只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而集中发表论文刊物前3强的是体育与科学、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发文量均在30篇以上,分别为49篇、31篇和30篇。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和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的发文量也在22篇以上。CSSCI刊物发文量较多的学校中,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 大学发表在各类期刊的论文比较平均。但其他学校则在刊物上有所偏颇:西安交通大学在西 安体育学院学报发表论文17篇,高达发文量的48.6%;复旦大学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发表 论 文13篇,占发文量的43.3%,如果去除非体育部门人员所发文章,比例则更高;上海交通 大 学在成都体育学报上发表论文14篇,也占已发表论文的41.2%。究其原因,一方面这些论 文 性质可能符合了这类期刊的要求;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录用中的“关系”也可能存在 。

图3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发表核心与CSSCI论文比较 图4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CSSCI论文发表情况折线 表1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间CSSCI发表期刊

分布统计 体育与

科学上体

学报北体

学报武体

学报中国体

育 科技成体

学报天体

学报西体

学报体育

科学体育

学刊本 校

期刊其他清华大学1485382816434北京大学6111211232浙江大学53961577142410上海交大13641421111复旦大学6131118南京大学15317223214西安交大2531117213中国科大22哈工大3211112合计493130292928222214131036 注:一些刊物是后增补成CSSCI的,所以文章数是从其成为CSSCI之后统计的,如“西安体育 学院学报”。

2.1.4 “C9联盟”大学体育部门与非体育部门人员在发文中对比分析 从图5可以看出“C9联盟”大学发表在CSSCI期刊的论文,复旦大学非体育部门人员发表 体育论文数量所占比例是9所大学中最高的,共21篇,占其总数的70%;南京大学次之,为17 篇,占其总数的42.5%;清华大学非体育部门人员在论文发表数量上接近总数的1/6,为10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体育部门人员所发文章比例占50%;哈尔滨工业大学无非体育部门人 员发表体育论文;其他学校所占比例较低。加强交叉学科的建设,特别是引进本校其它学科 的高水平人才加入体育部门的科研机构,提高本单位科研水平是目前很多高校采取的措施。 一方面,它可以提高本校在同等院校中的科研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水平人才可以带动本校 的科研水平。因此,研究型大学在加大体育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加强与非体育部门的合作, 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提高学校科研人员整体体育科研能力和水平也势在必行。不过,复 旦大学非体育部门CSSCI期刊体育类文章占据70%的比例也明显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 体育部门人员科研的不作为。

图5 “C9联盟”大学体育部与非体育部发表CSSCI论文对比 2.2 “C9联盟”大学承担三类体育学课题的分析与比较

2.2.1 立项课题的数量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间,共立项课题9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 课题体育学项目14项、全国教育规划课题国家级项目5项、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 学课题77项。“C9联盟”大学中有6所大学获得过这三类课题的立项,其中清华大学 以总数2 9项名列第一,北京大学以28项列第二,浙江大学以27项列第三,但仅有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 题的北京大学,在国家级课题方面明显比清华大学的8项和浙江大学的6项偏少;而上 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分别以5项、4项和3项分列第4至第6位。截止到201 0年底,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仍未获得此三类课题的立项。表2 “C9联盟”大学三类体育学立项课题国家社 科基金

课题全国教育规划

课题国家体育总局

课题合计清华大学532129北京大学22628浙江大学62127上海交大1225复旦大学44西安交大33总计1457796 从表3可以看出,“C9 联盟”大学这三类课题的立项从2002年起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从2001年的3项,到2002年到 达9项;此后“C9联盟”大学这三类课题的立项保持在较高数目上,在2006年更是达到最高 点,获得16项课题立项。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国家鼓励争创一流大学、一流专业的政策相关 ,“C9联盟”大学体育提升了对体育科研的重视程度和加大了对科研的投入力度。科研条件 是保障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支撑系统和技术平台,是支撑课题完成的重要基础。浙江大学和 清华大学具有体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大学,其科研氛围、师资队伍、各种用于体育研 究的软硬件条件在9所大学中相对更好;北京大学位于我国首都,在我国教育史的地位首屈 一指,其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软硬件条件齐备,有较好的科研氛围和实力;上海 交通大学位于我国沿海城市上海,这里经济基础雄厚,其研究条件优越,确保了其较好的科 研条件;且上海交通大学是9所大学中最早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的大学,这些都为就为 课题的申报和完成和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也与国家体育总局加大了体育社会 科学和软科学课题的立项数目,以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被列为国家体育总局体 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关,国家体育总局对这类重点研究基地的大学在课题立项方面有 加大的倾斜度,三所学校在13年间,获得了68项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社会科学和软科学课题 。表3 “C9联盟”大学1998-2010年分年度立项课题情况19981999 200020012002 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总计清华大学1241315233429北京大学12454243328浙江大学12123324322227上海交大415复旦大学11114西安交大1113合计1223981281610781096 注:表2、表3的数据来源于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 公室和国家体育总局网站。

2.2.2 课题负责人的分布情况 从表4可以看到,在 立项的96项立项课题中,共涉及到62位项目负责人,其中,主持承担7项课题的1人、5项的1 人、4项的2人、3项的4人,2项的10人,1项的44人。的主持承担两项课题5人次,主持承担 三项课题的有1人次,主持承担4项课题有1人次。清华大学的仇军以承担7项课题位于榜首, 浙江大学的丛湖平以承担5项居第二位,北京大学的董进霞和调离浙江大学之前的凌平分别 承担了4项课题。课题项目负责人能力水平是课题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学科带头人通常都 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能迅速的瞄准学科前沿的理论热点、难点和疑难问题 ,因此能保证选题准确性、科学性、学术性和实用性。因此,学科带头人在高等学校科研工 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带动一个学校的科研水平的提升。清华大学、北 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在这一点较为成功;其二,科研团队也对课题的立项起到 了很大的作用。随着不同专业的深入研究,分工也越来越精致,体育研究也已脱离了传统小 作坊的运作方式,单靠一人之力很难完成整个工作,依靠团队的力量共同攻关成为当前科研 中的重要一环,一项课题从申请到立项再到最后的接结题,往往需要很多人共同参与才能顺 利完成,可以说,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对于课题的完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除此以外,科 研团队还给相关人员提供了提高的锻炼机会,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团队科研能力乃至一个 学校科研能力的整体水平的提升。

表4 “C9联盟”大学主持国家级课题人员统计 人7项5项4 项3项2项1项清华大学1159北京大学11119浙江大学11139上海交通大学11复旦大学4西安交通大学3合计11241044 2.2.3 课题类型分布情况 表5反映了“C9联盟”大学立项课题内容分布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C9联盟 ”大学的立项课题在体育社会与文化领域最多,为34项,体育产业经济领域有25项,体育训 练与竞赛、学校体育领域也均有11项。清华大学出了体育心理领域外,其他6个领域均有立 项课题,多领域的研究除了说明学校本身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多样性以外,也跟学校所具备 的研究条件密切相关。清华大学具备和国内专职体育院校相媲美的研究条件和实力,有很多 国际上先进的运动训练、检测系统,这对于进行高水平的实验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而 还主持了5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浙江大学在7个领域均有立项,主要集中在体育社会文 化、体育产业经济领域,分别有10项和8项。可以说,体育社会文化、体育产业经济是浙江 大学的研究特色所在。这可能与学科带头人的本身具备的优势有关。另外,王健教授主持的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未统计在此数据中。北京大学立项课题也涉及4个领域,这也跟北 京大学自身具备的条件有关:北京大学属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师资队伍雄厚,其文 科水平在国内排名第一。表5 “C9联盟”大学立项课题内容分布情况体育社

会 文化体育产

业经济体育训

练竞赛学校

体育体育

法学实验

研 究体育

心理清华大学866333北京大学14612311浙江大学10832211上海交通大学14复旦大学13西安交通大学12合计34251111852 2.3 学科建设情况

2.3.1 学位点建设 大学的学位授权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学科建设的水平。“C9联盟”大学比较注 重学位点的建设,除了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外,其他大学具有至少1个体育学二级硕士 点;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还是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 单位。在博士点建设方面,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也是成绩斐然:浙江大学在原有体育人文社 会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的基础上,于2010年获批了体育学博士学位的一级学科授权。不过,浙 江大学虽然在学位点建设方面有突出成绩,但其体育系和公共体育部却不是学校二级单位, 而是归属学校二级单位的教育学院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作为一级学科的体育学在浙江 大学并没有获得相应的地位。清华大学清在原有体育教育训练学博士点的基础上,于2009年 申请到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并于2010年获批了体育学博士学位的一级学科授权,还与生物 医学工程研究所、人文学院等联合招收并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而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虽 然没有获得体育学博士学位授权,但通过与校内高等教育研究院的合作,自2007年起开始招 收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

表6 “C9联盟”大学体育学学位点和研究基地情况 学校名称硕士点博士点研究基地国家级

精品课程清华大学一级学科一级学科

博士后流动站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大学体育浙江大学一级学科一级学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交大一级学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大学 体育西安交大一级学科大学体育北京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体 育南京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哈工大体育教育训练学 2.3.2 基地建设 “基地根据其建设目标可分为教学基地、科研基地、产业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等[2 ]。科研基地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依托,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一流科研基地 可 以促进学科的快速发展。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都拥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 重点研究基地,推动了高水平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创造;上海交通大学 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引进相关人才,并在体育文化研究 的课题和论文方面均有所突破。 大学可以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基地,并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讲授方法,丰富学 科内部知识体系的、促进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学科体系的优化。“C9联盟”大学中,上海 交通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大学体育》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精品课程 ,对于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团结协作的教师梯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3.3 学科梯队建设 拥有一支研究方向稳定、学术底蕴深厚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队伍,以及结构合理、团结 协作的教学和科研梯队是学科建设成功的关键。“C9联盟”大学体育的学科梯队建设较为成 功。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体育系拥有1名国家教学名师和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80名教 师中有教授5人占6.3%、副教授31人占38.7%、讲师及以下职称44人占55%;教师学历结构 为博士学历3.75%,硕士学历23.75%,本科学历及其他72.5%;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14人 占17.5%,36~45岁29人占36.25%,46~55岁24人占30%,56岁以上13人占16.25%,其中 教授的平均年龄为56.8岁。如果说,“二级学科至少应有‘一正三副’,一级学科至少有 ‘三正高’及其梯队群体”[3],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科梯队建设方面还是比较成功 的,欠缺之处在于教授 平均年龄偏高、以及硕士和博士学历结构偏低。除了清华大学之外,其它大学在学历结构方 面都存在偏低现象,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甚至还没有体育博士;而且,清华大学和北京 大学的讲师职称结构过低,不利于梯队建设;另外,虽然9所大学都有体育学科或学术带头 人,但半数以上学校还是缺乏在国际和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与学术团队。表7 “C9联盟”大学学科梯队情况学校名 称领军人数与国家级

科研教学团队各级职称人数教授 副教授 讲师及以下博士学

位人数 清华大学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11291812北京大学634107浙江大学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人员1人1150339上海交大国家教学名师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531443复旦大学324251南京大学421191西安交大736414哈工大636272中国科技大学41912

3 “C9联盟”大学体育科研的发展策略

3.1 拓宽国际视野 在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是加快建立高水平科技创新队伍 、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学术带头人的重要途径。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研究型大学,参与国际 科技合作与竞争已成为是其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之一。 “C9联盟”大学作为我国顶尖大学,也需顺应时代要求,加快国际化的进程。要根据实 际情况,在体育学科规划制定过程中必须首先要牢牢树立国际化的概念,紧跟学科国际发展 的最新趋势,把握住各学科国际最新发展的脉搏;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体 系,多“走出去”;以兼职、客座教授等灵活的形式邀请具有国际背景的海外优秀体育学者 讲学,加大与国外著名大学之间的体育人才交流;围绕国际上体育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 问题,根据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和学校重点学科的优势,从中凝练出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性 的体育交叉学科方向,高标准地开展学科国际化建设;积极承办大型的国际性、全国性的体 育学术研讨会,设立国际体育学术沙龙,为国内外师生搭建体育学术交流和争鸣的平台,努 力提升在国内外的体育学术地位和知名度。

3.2 加强交叉学科建设,打造具有校本专业特色的体育科研方向 与体育院系相比,研究型大学均有其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且拥有处于国际国内前沿的 研究成果、一流的学术团队和学科建设经验,有体育院校和科研机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C9联盟”大学应充分利用综合性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科研条件完善的优势 ,加强学科之间的协作,进行高学历的跨学科复合型体育专门人才的培育。应依托自身特色 和优势,从中凝练出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性的学科方向,高标准地开展体育科研,使之能够 尽快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兴的、边缘的 学科专业,从而构建出既符合国际学科发展趋势又颇具本校特色的复合型体育学科体系。如 清华大学可大力培养体育建筑、人体运动信息检测与仿真、纳米陶瓷运动材料等方向的人才 ;北京大学可培养高级体育管理和运动医学方向的人才;复旦大学可培养体育新闻方向的人 才;上海交通大学可培养运动生物医学等方向的人才;等等。

3.3 加大学科梯队建设力度 大学体育的学科建设,是衡量大学体育综合实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标志。而学科建设的核 心是队伍建设,其中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团队的培养又是队伍建设的关键。只有具备一流的学 科带头人、一流的师资,才能构筑一流的学科,产出一流的成果,造就一流的人才。“C9联 盟”大学体育要制定人才激励政策,多种途径引进国内外知名体育学者以及有潜力的中青年 体育学者,把最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使师资队伍国际化、高层次化和多元化。并将学科带 头人、学术骨干及研究队伍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学术研究团体。要“改变‘单 打独斗’的科研方式,建设复合型科研创新团队,形成‘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学科人才 结构”[4]。

3.4 搭建科研平台 科研经费、科研基地、科研资料等在内的科研硬件条件是搞好科研的必备条件,科研基 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C9联盟”大学体育应根据自身优势,遵循“借东风、 保重点”的原则,合理地配置现有人才、物力、财力资源,优化整合现有的实验室和科研机 构,并借助校内其他学科的优势资源,建设若干个体育科学研究基地,为学科人员从事体育 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除了巩固现有研究基地外,“C9联盟”大学体育应从自身情 况出发,根据本校的特点和优势,因地制宜,建设本学校的优势研究方向;应主动联系学校 其他优势研究基地,借助物理学、医学、材料学等优势学科的资源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

3.5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高等教育区域化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 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形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地方特色,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反过来 也会促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所在区域高等学校的发 展水平。[5]“产学研”结合正是实现高等院校与社会经济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 通过“ 产学研”结合,高等院校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可更直接地利用社会广泛的 各类资源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科研成果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并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作为 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C9联盟”大学体育应积极主动参与“产学研”合作。这一方 面是需要体育管理层更新观念,另一方面也需要管理层和研究者通过各种模式和方式发挥自 身的服务作用,服务社会,引领体育学科、产业进步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http://www.moe.edu.cn/ edoas/ website18/37/info3337.htm,2009-10-17.

[2] 龚月聪,王家平.加强基地建设,促进重点学科可持续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 3(3):60-63.

[3] 余国扬. 高校学科建设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43- 48.

[4] 杨桦.关于加强体育学学科建设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1-5.

[5] 王新德,等. 产学研合作中高校信息平台的构建[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5) :110-113.

投稿日期:2010-11-1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8年度国家一般 项目“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与高校体育改革”(项目编号:BLA080062),主持人:孙麒麟;2 009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大学职能视角的研究型大学体育发展研究”(项目编 号:B09006),主持人:张建新。

作者简介:张建新,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校体育管理。

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由于多方面的条件制约,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试图深入分析内在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探索能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方案。

【关键词】中医院校 大学英语 改革 教学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教育界不少专家也针对人才培养定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国的全日制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类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目标为培养创新拔尖人才;第二类为单科性或多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目标为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第三类为职业技术型院校,目标是培养管理、生产和服务等一线人才。其中,中医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定位为第二类,即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适度培养部分基础性复合型人才。这也就要求,中医院校要探索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用中医药发展需要的人才。

大学英语是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因此,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贯穿始终,教育部于2007 年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贯彻《课程要求》,实现大学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全国各高校均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行了努力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由于多方面的条件制约,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本文将深入分析内在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并探索能解决问题的建议与方案。

一、中医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1)大学英语教学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脱离人才培养目标。中医院校以培养中医药人才为目标,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及专业能力,大学英语教学应当积极服务专业发展,适应并满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需要。但是从目前来看,大部分中医药院校依然把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教学也过分强调四六级通过率,这种课程定位脱离人才培养目标,也脱离学生实际水平,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同研究型本科院校比较,中医药院校学生英语基础水平相对薄弱,个体水平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普遍不高。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和中医药关系不大,学习英语用途不大甚或无用,而学生所用教材又和研究型大学相同,教师也基本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这样必定出现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教学效果不佳。

(3)教学方法简单,师资力量需要加强。大部分英语教师都熟悉大学英语的教学情况和模式,但教师普遍存在学历不高、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课堂上常用的方法依然是以单词、课文、语法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而不能主动有兴趣地主动参与其中,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策与建议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中医药院校也在积极寻求转型发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今后岗位需求的中医药人才。在此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也需要积极探索改革思路,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

(1)准确定位,优化课程设置

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医药人才,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大学英语教学则既要能满足部分学习能力较强、有继续深造目标的“学术型”学生的需求,又要能培养出实践能力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临床型人才。这就要求,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丰富、和完善,加强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要重视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的学习,重视听、说、读、写、译的教学,通过音频、视频和网络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学习地道的英语表达,使学生熟悉英语的思维方式,提高英语听说能力。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未来职业所需要的英语技能。要灵活地把英语运用到专业知识当中去。把中医辩证论治的思维同英语的实际运用、词汇教学以及语法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到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 也可以联系到一定的专业知识,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能加强他们的专业思维。对英语学习有浓厚兴趣并有继续深造、有意愿从事对外交流需求的学生侧重专业英语、翻译类的教授,为学生通过各类考试和考取证书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为这类学生提高英语高级技能提供学习机会。

(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中医药院校的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制约作用。首先,教师要加强再教育,通过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吸纳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整体提高教师的学历结构,更新教学观念,摒弃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索知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果。要通过聘请重点大学的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学术讲座等形式,对年轻教师实行以老带新,使年轻教师可以从经验丰富的教师那里学习经验,从而能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并提升个人业务水平。

(3)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学习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意义。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和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中,要改变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通过主动思考、查阅资料、同学间探讨或者求助老师等方法来解决问题,使他们由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思考寻求知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结语

中医药对人民健康起着巨大的作用,中医药院校对培养合格医学人次责任重大,大学英语作为本科院校的必修课程,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立足实际,首先注重自身业务能力发展和提升,更新教学观念,为实现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清. 新建本科高校大学英语形式互动教学探析[J]. 临沂大学学报,2014(5).

[2]贺金玉. 中国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实行)[M]. 背景:高教教育出版社,2004.

[4]张锦辉.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改革论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

中医药大学论文范文第5篇

大学的存在一般有三个层次的形态:第一层次是物质形态,第二层次是人在物质空间中的活动形态,第三层次是超越物质形态和活动形态的人文形态。如果一所大学徒有亭台楼宇、运动场馆、花草树木等各种硬件设备,那么,再漂亮的高楼大厦等物质形态也不成其为大学,因为这仅仅是物质的,仅是基本的条件而已。她还必须有大学人与大学建筑空间的交互作用,通过相互作用的活动形态,大学建筑的文化意味才能得到活化,获得现实的意蕴。但这些还不够,如果仅止于此,则大学的存在依然是现实的、平面的、单维的。大学存在的根本样态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大学之人与物、当下与传统的交往互动,并且不断地将人与物活动的精神丝丝缕缕沉淀于其中,使得大学的人文意蕴不断增殖、拓展,滚雪球似地延伸,让每一个走进大学的人不仅能从大学人的直接活动中感受到大学存在的当下品格,感受到热情、活泼、无条件追求知识和真理的意志,更能亲切地感受沉淀在大学人与物之中的那种大学历史深处的幽雅、博大、精深,以及无处不在的过往大学人求知问学的精神影像。大学不仅是当下的,更是历史的,大学不仅积极地传承与创造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和思想传统,而且也不断传承和创造自身的文化生活传统,从而使自身成为历史的、人文的存在。作为学校中的个体虽是偶在性的、短暂的,但一批批、一代代的大学人薪火相传所营构出来的大学精神形态,却使偶在性、短时性、个体性的大学人在大学的人文样式中获得了精神的永恒。①

大学的最高样式是“人文形态”的,怎么才能实现大学的人文形态呢?方法固然很多,但就大学生的人文形态形成来说,笔者认为大学语文是实现这一愿望的最好课程。

“大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素质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帮助修课同学改善其语言文字的表述、交流与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来说,是一时一刻也缺少不了的。哲人海德格尔有个重要的论断:语言是存在的家。在我们说话或写作的时候,无论说什么话写什么文,如何说话写文,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我们所拥有的话语资源决定的,话语资源越丰富,表情达意就越丰富。我们生活在语言筑就的“家”中,话语潜移默化地滋润着我们的人生,我们拥有何种品质的话语资源,意味着我们拥有何种品质的人生。尽管我们从小就在一笔一画、吐字发音、字词句篇的阅读、训练中接受积累语言资源,但是,上了大学,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语言资源仍然很贫乏,中小学教育在这方面所能达到的水准,与实际需要和社会的人才尺度相较,尚有较大的距离。基础教育并没有把这个“家”营造好,需要继续营造,从而充实自己的人生。所以,大学语文的语言资源积累价值继续存在,大学语文这门课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日益凸显。

邵龙宝说:“造成目前大学素质教育中健全人格教育的相对缺失,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重要的一点,便是我国目前高等院校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实用功利,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道德教育体系中成了稀缺资源。这既表现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薄弱、学生人文素质的缺失,又表现为他们对人文精神的渴求。”②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2001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程特点的界定,它适应基础语文教育,同样也对大学生的语文学习有指导作用。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认为,大学应该提供这样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不仅赋予她们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使她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为此,他建议大学要加强人文学问的传授,要求学生“除主修像化学、经济学或天文学等一个专业外,还要跨越不同的学科,从道德哲学、伦理学到数学逻辑,从自然科学到人文,从历史到其他文化研究广泛涉猎”。③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世界文明各具特色,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孕育了各自优秀灿烂的文化,凝结了各民族具有特色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哺育了无数优秀的人物,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尊重各民族的历史,弘扬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其中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人格教育备受重视,然而,人格教育的主要任务是由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来承担。虽然政治理论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着许多人格教育的因素,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课程着眼于政治理论的内容多,针对于人格教育方面的内容少,在诸如属于人格范畴方面的兴趣、性格、能力、情感、意志、自我调节等方面的教育相对不足,这中间主要缺少的是必要的人文教育课程。

其实,关于健全人格教育方面的资源相当丰富,世界文明不说,就说我国,除了提到的政治理论书籍以外,还有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它们都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源。中国的古代教育就十分注意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来对教育对象进行人格教育。周代的教育课程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御”、“书”、“数”是实用的技艺教育,而“礼”、“乐”则是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人文精神教育。孔子办教育,更是把学生的人格培养放在首位,他将人文精神的教育贯注在“诗”、“书”、“礼”、“乐”的教育过程之中,因材施教,培养出了许多既有渊博历史文化知识又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此后,历代教育开设的课程虽有不同,但以人文精神为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却始终是核心内容。中国近代的新式学校教育,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前身。在中国近代新式学校的教育中,有各种培养专门人才的学堂,如军事学堂、实业学堂、商务学堂、铁路学堂、外国语学堂等等。这些学堂,除开设有专业课程之外,以传统人文精神为内容的汉文、经学也一直贯穿于教育的始终。如张之洞就一再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在《劝学篇》中指出:“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④将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视为一切学问的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为变法需要,开设了许多新学堂,在这些学堂的教育中,人格教育也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如梁启超就任湖南时务学堂总教习时,就亲自制定了一个《湖南时务学堂学约》,规定学纲十条:立志、养志、治身、读书、穷理、学文、乐群、摄生、经世、传教,以达到“共矢宏愿”的教学目的。而他们开设的课程,便有传载中国人文精神的诸子学、经学等。

当然,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与中国古代和近代教育有着极大的不同,那个时代的教育思想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但是,他们以传统文化来传导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一点却是值得充分借鉴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民族思想情感的精髓,是我们对于自然与人类社会认识的结晶。它虽然是适应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模式和那时的社会需要而产生、发展的,其中有着许多糟粕,但也不乏积极向上的人文精神。只要我们“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⑤,对于当前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还是有非常积极的教育意义的。例如儒家提倡的“君子”人格,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而且许多方面体现出非常积极的人文精神。在志向方面,儒家要求人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它主张以仁爱待人,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在个人情操上,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孟子将那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称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在立身方面,孔子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在诚信方面,孔子一再对学生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 (《论语·卫灵公》)面对困难曲折,孟子告诫人们:“天将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这些人文精神,培养了古代一大批知识阶层人才高尚的节操,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值得当代大学生学习的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不仅限于儒家经典,在其他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那里也有许多。如道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否定贵贱高下的等级区分。墨家主张“兼相爱”,强调人生在世要“以行为本”,意志坚强,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屈原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屡受打击却至死不渝,在“漫漫其修远”的人生征途上,“上下而求索”;在污泥之中而不染,情愿“伏清白以死直”,而不改变自己的情操。还有匡衡凿壁偷光读书,李白蔑视权贵,范式一诺千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勾践卧薪尝胆,苏武北海牧羊保持汉节,苏轼在人生遭受挫折时对于自我的调节,以及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对于友情和爱情的追求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当今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极好资源。

利用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应该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编写大学人文教材,纳入基础教育课程系列

现代社会的功利取向使得人们只重视看得见的东西,表现在大学课程的设置上,过分强调政治、外语和专业,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认为,大学培养的是专门人才,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行,人文课程的设置会影响专业课程的学习。其实,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人文教育和知识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健全的人格,不仅有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学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所以,在大学开设优秀传统人文精神教育课程和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古代人格教育的成功表现之一,就是有许多优秀的教材,《礼记》中的《曲礼》《少仪》和《内则》,《大戴礼记》中的《保傅》和《曾子事父母》,以及《颜氏家训》《三字经》《千字文》《童蒙须知》《弟子规》等,都是有很好影响的教材。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传统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封建主义的东西而受批判,结果,在大学的教育中,除了中文和历史专业的有关课程与优秀的传统文化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外,工科、理科和其他的文科专业都与其处于“绝缘”的状态。因而,要利用优秀的传统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首先应编写一套能够充分反映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人文读本,将其纳入教育课程,在大学普遍开设。⑥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当代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和理科的大学生,由于很少接触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古典文献的阅读能力不高,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不强,加之人们阅读兴趣的改变,过去那种由教师板着面孔进行枯燥说教的形式已很难为学生所接受。我们应了解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优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确立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提升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质量,以图全面解决大学生的价值困惑问题。而优秀人文精神课程的教学也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课堂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中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的教材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堂外进行阅读。如果教材内容枯燥,形式呆板,不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就会排斥教材的课外阅读,这样,优秀传统人文精神课程教学的目的就会落空。如何整合语言、文学、文化,怎么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品位,让学生有兴趣,这是所有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教师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大学语文不仅仅是中学语文的延续,而是另辟一条新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对中国语言文学概貌有个了解,并教他们掌握最基本的欣赏角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一个真正有文化“根”的中国人。因而,优秀传统人文精神教材不仅内容要生动、有趣,而且文字也应生动,才能对学生有吸引力。

(三)加强大学教师自身修养,重视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播

德高望重才能为师,教师人文精神的失落,势必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大学教师不了解自己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最大的绊脚石。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教我们堂堂正正做一个人。人才的培养,人格教育是第一位的,要让孩子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然后才是知识教育。大学教师应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了解本民族文化与他国文化的关系,了解传统,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懂得成为中国人意味着什么,中国人在全球化进程中应做出什么贡献。如果我们不知道中国文化是怎样来的,它有什么优点和缺失及发展趋势,不知道它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不把中国文化当作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那么,中国文化就会失去其创造的活力与对话的权利。

(四)结合各项活动,将人文精神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人格的教育不可能像有些知识课程的教育那样,只要教育对象用功,便能收到好的效果。由于人格表现在动机、兴趣、态度、能力、性格、气质、认识、情感、意志、价值观、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等各个方面,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关涉到人格,因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也具有其他课程所没有的优势,它可以不受时间、场合的限制,全方位进行。我们可以将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利用大学语文等课程进行传授,也可将人文精神注入其他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将它贯穿在学校和学生组织的各项活动中。比如,诗歌、散文的写作和古代优秀诗歌的阅读朗诵比赛,就优秀传统人文精神的某些内容进行辩论等等,将优秀传统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教育落实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汉语文是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母语,是操持这种语文的所有成员维系民族及国家认同、弘扬中华文化、构筑心灵世界、深化意义探究、传承民族精神的共同基础和必要条件。汉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升,是关乎民族振兴的大事业。大学生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各类高等院校中开设“大学语文”类课程,则是大学生深化语文学习之不可或缺、行之有效的手段。“大学语文”课程包括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一是通过文学及文章的鉴赏,使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为充实、丰富、健康;一是通过对文章写作要领及语言表达技巧的体认,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水平。它不同于中文专业课程,不是简单的写作训练,也不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史知识的压缩本,更不是思想文化的启蒙讲堂,甚至也不应画地为牢地界定为纯粹的文学鉴赏,而应程度不同地包含上述所有内容,并突出对“好文章”的引导性、示范性解读。

我们要什么样的大学语文?专家认为,这是大学新生进入大学以后第一门强化母语运用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要让学生懂得大学生和中学生比,并不是“进一个门出一个门”的简单问题,而是本质上的跨越。中学是无心看风景,大学则是要培养个人的审美情怀。首先是人文修养上的跨越,从此以后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有修养的中国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认为,现在一般大学生的基本文字能力不尽如人意,不光是理科专业,甚至是文科的学生也很缺乏,而这种基本的能力是为各个学科能力的学习奠定一个基础,就像数理化是很多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一样。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就与其他的课程不太一样,人文精神通过大学语文这门课来形成非常重要。但大学生现在的艺术和文学素养光靠大学开两三门课是学不好的,要将课扩大到各门课的课上课下。总的来说,大学语文这门课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对于我们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我们国家优秀传统的继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如何安身立命?对于我们国家包括整个人类,是一个单纯的英语的世界,还是一个保持多元文化生命的世界?从这些方面来讲,大学语文课程,它在超越了中学语文课程之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专家们认为,不仅是大学语文,还有中小学语文,从国家整体普通话战略建设上,它涉及到保卫汉语的问题,涉及到整个国家民族,我们应当意识到这不只是一个面子问题,甚至是生存问题。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⑦高等教育要塑造合格人才,就必须打破急功近利的狭隘功利主义,回归大学的本体育人功能。大学要不负众望,就应不断去追求、探索,从而使自己不仅成为传播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殿堂,而且成为实践美德、追求高尚的精神乐园。

注释:

①刘铁芳.守望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邵龙宝.人文素质教育让大学生走出价值困惑[N].中国教育报,2005年2月1日第3版.

③陆登庭.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挑战[A].北京大学高教所编.大学校长论坛[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④张之洞.张之洞全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⑥张汝伦.我国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出路[J].新华文摘,2005,(20).

⑦徐中玉 齐森华.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杨传凯信阳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所,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上一篇:针灸临床论文下一篇:留白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