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案例范文

2023-03-06

毕业论文案例范文第1篇

摘 要: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纷纷建立起心理问题应急处理预案。但是高校的心理相关工作重点大多放在危机事件的干预处理上,对于更好地调节学生不良情绪等一般性心理问题、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不够重视。本文通过分析考试焦虑学生的案例,初步探索结合学生个人情况,干预学生不良情绪、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 考试焦虑 案例分析

一 案例概述

1、成长经历

L,女,22岁。该生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离异,她由父亲抚养,哥哥由母亲抚养。母亲自离婚后从未看望过她,父亲将她安排在老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自己在其他城市组建了新的家庭,并且有了孩子,只给她少量生活费。该生经济比较困难,上大学后负担较重,平时生活很节俭。

刺激因素:

(1)从大三開学初该生就开始准备专升本考试,报了线上的培训班,但近期总是完不成自己制定的学习任务;

(2)该生最近发现她所认识的一些在名校读书的朋友在熬夜学习;          (3)最近得知家里一直陪伴她的猫因病不治而亡,心里非常难过。

目前的困难

该生主动前来咨询,自述自己近期夜里常常睡不着,或者睡着了又频做噩梦。因为完不成自己的学习任务而感到非常焦虑,担心如果不能通过专升本考试,自己将要怎么办。同时,对在名校读书还在熬夜学习的朋友表示钦佩和羡慕,但自己如果熬夜就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导致学习效率低,所以晚上睡觉时内心很矛盾,造成既没有学习又无法睡好的结果,形成恶性循环。

二 案例分析

心理学研究发现,考试焦虑与学习动机二者之间呈倒U关系,适度焦虑有助于增强学习动机,发掘内在潜能。但实际中,考试焦虑往往会造成学生的睡眠质量差,学习专注力下降,非但不能让学生发挥出自身潜能,反而更多地影响着学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本案例中,L因家庭、个人认知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其对专升本考试太过看重,引起了焦虑情绪,导致睡眠、学习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主要原因为:

1 心理因素

(1)认知方面:该生将专升本看作改变其人生轨迹的重要节点,对专升本成功带来的结果有过度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学校,向往更好的大学,如果不能专升本后继续读书,就不认为自己有踏入社会工作的能力。近期意识到自己现在的学习状态不够好,时间不够充裕,焦虑情绪的产生又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而其他人在熬夜学习,认为自己与他人差距越来越大,如此反复导致小李焦虑情绪愈发严重。

(2)原生家庭的影响:该生内心感觉自己是被父母抛弃、放任不管的,内心很孤独,缺乏依靠。家中一直陪伴自己的猫的死亡,让她非常难过,这似乎重现了自己被抛弃,孤独一人的恐惧感受。这也可能是其频做噩梦的诱因。该生自述高中时可以花钱去一所更好的学校读书,但是爸爸没有支持她,因此她想通过专升本来证明自己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好学校读书,同时迫切想要独立。

(3)个性方面:该生性格内向,不善与人沟通,与室友和班级同学关系融洽但不亲近,遇到问题时无法敞开心扉与人交流,因此无法得到良好的社会支持,情绪得不到释放和舒缓。

2 社会因素

(1)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高职院校学生初就业收入较低,达不到学生的心理预期,专升本成为很多同学的选择,导致竞争压力大。

(2)本校大三学生大多在外实习,同学之间心理和物理距离变大,朋辈间支持较少。

(3)家庭支持较少,与父母基本不联系,爷爷奶奶只能勉强照顾她的生活,对她的学习和心理上的压力无法提供支持和帮助,学生要一个人面对各方面的压力。

(4)其他支持体系未成功建立。该生主动去做心理咨询,但认为咨询师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而不愿意继续咨询;申请学费减免没有申请上,认为辅导员尽管了解她的处境,却没有帮她争取名额,而表现出对辅导员的疏离。由此早年的客体关系模式影响,对来访来说别人总是抛弃她的,不能帮助她的,所以在和外界互动的过程中,她会把这种客体类型投射给身边的人,认为别人都是帮不了自己或不愿意帮助自己的。这给她建立支持系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  解决思路与实施办法

1 理解关怀,重新建立信任关系

L同学自小就生活在离异家庭,母爱缺失,父亲又将重心都放在新的家庭中,导致小李内心孤独、自卑。作为辅导员应该从心理上理解她,生活上关怀她,主动约谈,倾听她心里的想法,给她提供倾吐内心、排解不良情绪的通道。首先当面交流学费减免情况,说明这个名额是根据评选要求公平公正地给到了更需要帮助的同学。解开L与辅导员的心结,重新建立信任关系。建立起信任关系后,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交流。

2 纠正认知,树立正确考试观念

L同学焦虑情绪的产生一方面是对专升本结果的过分看重,即对考试失利带来的后果严重性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是总认为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进度与别人有很大差距,即严重缺乏自信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专升本,从社会上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情况和统招专升本之外的升学渠道等方面,让L同学看到更多的可能性。挖掘学生自身的优势, 提升自信心。如该生能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并能努力按照计划学习不拖延;能坚持学习;有非常明确的目标;有相对充足的学习时间,虽然学生自己认为时间不够用,但相对于边实习边准备专升本考试的同学,该生有明显的时间和精力优势。正确看待与别人的差距,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比较意识,要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而不是专注于别人的学习。笔者:你知道国家现在高度重视高职扩招工作吗,说明社会对高职毕业的应用型人才有很大的需求。我们学校在高职类院校中排名靠前,你们如果毕业就出去工作的话也能找到很好的工作。

3 剖析需求,制定合理学习计划

L产生焦虑的一部分原因是自己有时不能完成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剖析原因,有相对充裕的学习时间,但完不成学习任务,那么可能的原因就是两点:学习效率低和计划的学习任务较重。针对学习效率不高,建议学生调整自己的焦虑情绪,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在学习时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与L一起根据考试时间和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在按部就班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 家校联动,共促学生健康成长

L产生焦虑情绪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家庭,其对校园爱情的向往和觉得自己找不到另一半的矛盾来源于自卑和对家庭关系的不信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后,联系其父亲,向其父亲说明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建议给予学生应有的关爱、包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并保持及时沟通。

四 工作成果与案例启示

1、工作成果

通过以上措施,L的焦虑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睡眠质量也恢复良好,并且其每天的学习任务完成度在逐步提高,自信心逐渐恢复,更多地专注于自己的学习而不是过度关注他人的學习方式。父亲和爷爷奶奶的关心,也让她在心理上感受到了支持。该生最终通过专升本考试,顺利进入本科学校学习。

案例启示

焦虑、暴躁、偏执等一般性心理问题在大学中是非常常见的,除了危机事件的处理,对于如何帮助学生舒缓不良情绪,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同样需要足够的重视。

(1) 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创建良性心理环境

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丰富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什么是健康心理,什么是心理问题,如何正确看待心理问题。增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和危机引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掌握解决心理危机的方法。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及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顺利开展,构建良性的心理环境。

(2) 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

辅导员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最重要的朋友及导师,作为辅导员应扎实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掌握相关工作方法,落实辅导员工作职责,辅学生成长,导学生成才。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愿意倾诉的人,我们才能准确地干预,合理处置相关问题,达到好的效果。

(3) 构建心理健康关爱网络,发挥朋辈互助作用

构建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多级心理健康关爱网络,充分发挥各层级作用,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的有利屏障。充分利用朋辈互助作用,提高班干部问题识别敏感度,培养朋辈辅导能力。同学之间共同上课甚至共同生活,最先发现问题的往往是同学,利用好朋辈互助作用,有利于心理问题的早发现及时干预。

(4)落实家校互联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结合很多案例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在家庭,爆发往往在大学校园。只有家校联合,建立并贯彻落实家校互联机制,辅导员和家长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才能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蔡莹.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与对策研究[J]. 决策探索(10):1.

林竹.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辅导员帮扶问题学生个案研究[J]. 高校辅导员, 2017, (004):76-79.

陈红义, 王波. 大学生考试焦虑所致心理问题案例分析[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 34(011):17-18.

【作者简介】王倩(1990—),女,工学硕士,助教,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毕业论文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挑选出来的案例材料,使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情境之中,通过组织学生对事件的构成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来源于国外,一般认为,哈佛商学院是管理学方面推行案例教学的先驱。1910年,学校开始实行案例教学法。到1923年,学校已有三分之二的课程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案例教学法在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进入我国的法学教育课堂。我国法学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在教育理论与具体实践上均不成熟,本文拟结合《国际经济法学》教学的特点和教学实践,对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作一探讨。

一、《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的价值分析

第一,激发学生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学习兴趣。作为研究国际经济交往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国际经济法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特点的新兴学科,其发展变化快、体系庞大、内容繁多,学生常望而生畏。另外,与传统学科相比,《国际经济法学》离学生的生活相对要远一些,学生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而言,这门课程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仅注重《国际经济法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灌输,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而开展案例教学则能有效地改变这种状况。来源于丰富多彩的国际实务的教学案例,不仅能使学生意识到《国际经济法学》的应用价值,而且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案例教学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状态下进行探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将知识传授转化为能力培养。与课堂教学中选用的案例相比,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所面临的案例更加复杂,因此,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已经成熟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让学生独立分析案例,提出自己的解决意见,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辨和综合分析能力对法律专业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案例教学无疑可以增强他们这方面的能力。尽管课堂上使用的案例与现实的案例相比法律关系比较简单明了,结论也相对明确,但与其他课程相比,《国际经济法学》的案例还是显得比较复杂,案情描述需要占用较大篇幅。因此,掌握如何有效地阅读和分析案例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第三,司法考试的考核目标决定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自2002年以来,在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后,无论法学院(系)是否情愿,其教学质量都必须接受司法考试的统一检验,成为法学院(系)学生就业的一道高门槛,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法学教育不能不关注司法考试的题型、内容和考核目标。司法考试从法律职业素质着眼,全面考查学生的法律知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法律事务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并不是传统法学教育方式所能达到的。案例教学法强调对案例的分析、提问、讨论、辩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契合司法考试的要求,促进法学教学模式与司法考试的接轨。

二、《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1.精选案例

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案例教学质量和效果。作为教学使用的案例,必须根据教学目的进行选择。在选择过程中,应主要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第一,典型性原则。所谓案例的典型性是指案件事实与所探讨的法律规则具有较强的对应性,案例能够较好地说明或解释一个或几个法律规则。由于受课时数的限制,国际商法的教学案例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关键在于所选案例能更好地适应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的需要。选用案例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所要传授的核心内容和基本理论选编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学生分析,以达到通过案例讨论使学生加深理解法学基本理论且能够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二,新颖性原则。也就是案例的选择应尽量反映现代生活中所出现的国际经济法新问题。因此,在案例的选择过程中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内容。国际经济法随着国际经济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选取一些新近发生的案例则可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学习世界贸易组织法之后,笔者组织学生讨论新近发生的中美两国贸易摩擦案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的理解。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和中国经济的良好习惯。

第三,启发性原则。一个好的国际经济法案例还必须蕴涵一定的问题,问题要能启发人们的思考,问题越诱人,就越能给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就越好。因此,对案例的选择应注重启发性。众多的国际经济法案例源于社会生活,教师应以有利于启发学生理解国际经济法的规范、原则、制度、精神为标准来选取,通过选择具有一定启发性和疑难性的教学案例,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思考角度和深度,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的思维能力。

第四,针对性原则。案例的选择应服务于教学需要,切忌脱离当前的教学实际。选择的案例在内容上要与课堂讲授内容相契合,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加深对课堂中某些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能利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国际经济法学》体系庞杂、内容繁多,而课时数又非常有限,这在客观上决定了课堂上案例的选取和讲授要紧紧围绕课程内容来展开,剔除那些无用的信息,使案情介绍言简意赅,力求知识点的集中,不必面面俱到。

2.运用案例

《国际经济法学》教学案例的运用,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呈现案例。一个成功的案例讨论,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这就要求教师应事先将案例呈现给学生,以使学生在课前充分地收集和阅读相关资料,进行深入思考。关于案例的呈现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口述或者通过板书、多媒体等载体展示;二是教师在课前事先给学生指定案例,让学生自己阅读案例、梳理案情并整理概括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我国目前的案例教学实践中,基本上都是采取第一种由教师展示案例的方法。对于第二种由学生展示案例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以使学生在梳理案情的过程中锻炼法律思维,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法律关系并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将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上,而不必在介绍案情及背景资料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在实践中值得推广。

第二步,分析讨论。分析讨论阶段是对课堂效果的检验,讨论越深入、辩论越精彩,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就越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整个分析讨论阶段,应该注意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讨论的主体。教师要充分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不必给学生过多提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深入的思考,注重课堂内容的开放性。当学生无从下手时适当予以提示,当学生思维陷入误区时适当予以引导。在学生发言不踊跃或观点碰撞不激烈时,教师可以适时进行提示,以促使学生积极发言,让观点激烈碰撞。法学理论在思想交锋中可以渐渐明晰,实务操作能力在唇枪舌剑中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步,总结评述。案例讨论是全班同学发散思维的过程,学生各抒己见,再加上有时对知识理解得不够,错误观点的表述难以避免,必然会出现观点分散的局面。因此,在讨论结束前,教师需要对案例讨论进行客观的总结点评,好的归纳总结是认识升华的必要保证。在总结评述时,教师应侧重于对学生分析思路和结论的评价,指出学生在辩论中的可取之处或不足之处,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在总结时,教师不要轻易指出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更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针对所讨论的案例还可以启发学生在课后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3.撰写总结

案例教学课后的总结撰写是案例教学的后续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要求每个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撰写一篇案例总结报告,以此使学生将讨论中迸发的思想火花用文字的形式进一步深化,一些尚不成熟的想法通过写作进一步论证成熟,对课堂上言犹未尽的问题进一步思考、拓宽思维空间,提高写作能力。教师可对学生撰写的小论文中所反映的问题,从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理论研究上进行指导和评价。撰写案例分析总结也有助于将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熟悉判决书、公诉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的写作。

三、《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应处理好的两个关系

笔者认为,根据我国法学教育的实际,在《国际经济法学》案例教学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不处理好这两个关系,案例教学法就难以有效开展,难以发挥作用。

一是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教学方法的确定并非是非此即彼的简单选择,而是一种多元化的结果。在《国际经济法学》教学过程中,确实要将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但也不可提倡了案例教学而丢弃了理论教学。法律理论特别是基础理论是整个法学学科的基石,是众多法律现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法律的最一般的原则,它对部门法的学习和法律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没有必要的理论基础作铺垫,案例讨论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没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养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课程的知识点,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概念、原理理解不透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不可能解决复杂的案例的。因此,只有将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是教与学的关系。案例教学法能够克服“填鸭式”教学的缺陷,但同时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有学生的积极思维相配合,否则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缺少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案例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变成“教师自己推举案例,对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模式。由于案例分析要比一般原理、法律条文的简单记忆难得多,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有畏难情绪,对案例不注意思考,在讨论过程中习惯于当听众,满足于教师给出的所谓“标准答案”,这些都影响了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讨论空间,使学生处在情绪饱满、兴趣浓厚、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之中,自觉参与讨论并各抒己见,以期达到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卫国.案例教学模式在教育学课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增刊),2002.

[2]杨桢.英美契约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焦小英,黄彬.课堂讨论教学中的控制艺术[J].教育科学论坛,2008,(5).

责编:路 童

毕业论文案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发展;畜牧技术;提升

1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畜牧技术推广现状

1.1 实用技术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缺失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畜牧技术推广主要是围绕畜禽品种改良、提升畜禽生产水平的一系列单项技术开展的,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但是,30年的畜牧技术开展也存在着诸多缺失,如畜禽品种质量较差、采用简陋的畜禽舍、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未被全面利用、没有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等,这些都说明了现代畜牧发展没有将实用技术全面整合利用,导致肉、蛋产量不高,畜牧发展受到制约。另外,畜牧业发展环节中的品种选择、饲料应用、饲养管理、环境控制、实验推广等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技术没有落到实处,也导致畜牧业不能全面发展。

1.2 标准化畜牧小区与污染治理技术的缺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当下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的县、乡两级由于资金短缺、小区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并没有将畜牧小区科学规范化的特点体现出来。畜牧业的生产范围扩大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其污染的量与质已经达到了工业污染的水平,在危害与治理难度方面甚至已经超过了工业污染程度,而我国对畜禽污染防御及治理的水平正处于刚刚发展的地步,技术还没完全得到开发与施展,于是,县乡中的畜牧区的畜禽粪便等污染物对周边的空气、河流的污染影响日益加剧,致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创新污染治理技术的实施。

2 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的畜牧技术提升方案

2.1 推广实用技术是基础

2.1.1 重视畜禽品种质量 选择仔畜禽时,应该从正规的有种畜禽生产许可证的场家引种,这样可以优化整个畜牧环境,降低畜禽死亡率,提高畜禽出栏率。

2.1.2 采用先进的畜禽舍,引进带有先进设备的畜禽舍,让畜禽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 尤其是在寒冬季节,更应该确保畜禽舍内的保温设施齐备,保温效果得到提升,畜禽生产性能也会随之提高,其生产周期会随之缩短。

2.1.3 使用正确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科学管理 把握创新管理技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认识畜禽饲养与饲料应用之间的关系,引进优质饲料,让畜禽更好的长肉、产蛋,提升饲料转化率,促进畜禽质量不断提升。

2.1.4 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 在生产中不仅要抓住重点,还要通盘考虑预防问题,将治疗与预防两个重要的内容重视起来,加大防治费用的投入,不断提升畜产品质量。

2.2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是重点 采取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方法,从环境控制、饲养管理、卫生消毒、疫病控制等重要环节入手,促进畜禽生产在量与质上实现新的突破;在蛋鸡、肉鸡、肉羊等养殖小区实行综合性的生产技术规范,发展现有技术的创新之处,对于各省、市、县、乡进行标准化生产试验的推广,将其中存在的产品污染与药残等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及时做出调整,加大试验过程中的改善力度,使新的生产技术能够获得大家的公认;建立省、市、县、乡畜牧业信息服务网站,将新型的畜牧业技术发展试点中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总结与交流,并在专门人才的帮助下将畜牧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实处,促进标准化生产技巧的完善。

2.3 推广标准化畜牧小区是核心 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讓畜牧生产小区化的生产方式变为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主要动力,使更加完备的小区化畜牧管理技术能够渗透到县、乡的畜牧业发展中去,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并促进畜牧业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应该对小区化的畜牧业生产建设标准与创新实施方案认识清楚,选取的小区地址应该与周边的公路干线、农村居住区的距离适中,尽量符合现代病害防疫的要求,在布局方面,要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与污道分开,并且配备粪污无害化处理场所及相关设备,将畜牧小区中的联动式的管理技巧顺畅地运用到细节中去,确保管理者能够将卫生防疫与严格的畜牧管理技术结合起来。

2.4 推广污染治理技术是保障

地方性的污染危害主要是由于畜牧业发展导致的,尤其是畜禽粪污与有害气体,都严重影响着周边的空气、水环境,所以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刻不容缓。

2.4.1 从生产源头上来减少粪污及有害气体的生产量与排放量 必须推广先进的生产工艺,提升饲料的转化率,降低氮、磷及其他恶臭气体的排放量,对粪污等污染物进行有效分离,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尿分离的办法,将畜禽产生的粪污进行一次性处理,不给周边环境带来危害。

2.4.2 推广先进的粪污处理工艺 对液体分级沉淀的污水处理技术、强制通风防渗静态垛堆肥等固体粪便处理技术、沼气技术、干燥技术等进行应用,提高污染废物的利用率,给民众带来更多的经济实惠。

2.4.3 将畜禽粪便中的可用微量元素提炼出来,制造有机、无机复合肥 因为畜禽粪便中多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可用的微量元素,制成肥料对农作物生长有很好的帮助,所以增强提炼技术,改变现有模式,是当下的一个重点。

3 总结

通过对现代畜牧业发展进程中我国各地存在的整体缺失现象进行了总结,将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预防性、施治性的技术缺失点呈现出来,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将畜牧小区建设中的畜禽生产、生活促进标准重视起来,提升污染治理技术,保证畜禽养殖在最优良的环境中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我国在现代化的畜牧业发展进程中走在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 刘春燕,黄国桢,周培. 都市畜牧业功能定位与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以上海市为例[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4家畜健康养殖模式专题[C]. 2012

[2] 沈启云,潘晓荣. 甘肃绒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之思考[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1畜舍环境与调控技术专题[C]. 2012

[3] 沈启云,王娟妮,贾玉峰. 试探宁县肉羊产业的开拓与发展[A]. 生态环境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和第七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T01畜舍环境与调控技术专题[C]. 2012

毕业论文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教育;德育实效

作者简介:唐彰新(1975-),男,广西全州人,广西玉林师范学院讲师,华中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德育;蒋关军(1980-),男,广西兴安人,硕士,浙江工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

建国以来,我国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如德育目标的“假、大、空”、德育内容的“繁、难、旧”、德育手段的“管、限、压”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德育工作的“失效”,那么如何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呢?我们认为,采用德育案例教育就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德育案例教育是指学校德育老师利用具有启发意义的、典型的德育案例作为教育资源,以案例的具体事实和问题作为探讨的基础,经过老师和学习者的双向互动来探究案例中存在的深层次的、复杂的道德问题,从而让他们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道德知识,提高道德思维力、道德判断力。那么德育案例教育能否起到这样的作用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马克思曾告诉我们:“……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下面我们就从五种教育理论来探讨德育案例教育的可行性、要义及其与德育实效的关系。

一、教育交往——提升德育案例教育实效的现实诉求

教育交往理论,其英文名称为Teaching interaction Thoery,该理论认为,交往是一切有效教育的必须的要素,[1]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与同伴、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与交流来构建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发展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独立人格;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和学习者都是主体,即老师是主导中的主体,学习者是学习中的主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尊重和理解;老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角色(如学习的促进者、巩固知识的辅导者、人生发展的引领者)来与学习者进行交流与对话;学习者则在民主、自由、轻松、愉悦、和睦的气氛中学会求知、学会分析和学会总结。这样,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显现,独立个性得以充分弘扬,个体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教育交往理论是对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单向的师生信息交流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它要求打破传统的那种老师高高在上的形象权威,打破那种对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的无限压制,打破那种你中无我、我中无你的独立的、断裂的和非本质的师生关系。因此,该理论为建立新型的、生态型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空间和指导思想。

而德育案例教育以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和现象作为教育资源,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讨论,并在师生的公共交流下来学习道德知识和获得道德能力。因此,在德育案例教育中,开展小组分析与讨论,通过合作、交流和沟通,来发挥集体的力量,用集体的智慧来达成对道德问题和现象的恰当认识。比如“讨论爱国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最后大家得出结论:大公无私是爱国(奉献青春),公私兼顾(既关心国家,也关注个人)是爱国,无公无私也同样是爱国(不给社会增加负担,这只是最低层次的爱国而已)。从而让大家共同意识到道德修养的层次性特点。由此可见,德育案例教育是充分利用了老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来达到对学习者教育的目的。而这种交流则是通过平等、民主、自由、理解、去权威、无中心等活动场域来实现的。即:在平等的交流中民主提问,在自由的讨论中互相理解,在理解对方观点中去权威以养成独立的思考能力,在独立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无中心思维模式,在无中心思维模式中形成尊重理解他人的个性张力,最终把这种张力升华为学习者平等待人、公平处事、真诚协作、乐于倾听和共享体验道德品质。

二、探究教育——提升德育案例教育实效的基本途径

探究教育理论,其英文名称为Inquiring teach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学习者是在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在自身的活动体验中,在个体切身的探索实践中才能形成对知识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因此,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习者单单学会一些死板的知识点,而应该是把知识点作为分析与理解问题的切入点,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形成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该理论也认为,学习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学习和习得了自身对外界事物和他人的情感、价值观和态度;该理论还认为,学习者虽然是一个不完善的个体,但他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他们同样有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因此,老师不能认定学习者永不成熟、不完善而加以管理和压制,而是设法扮演好他们的引导者、指挥者、合作者角色。

探究教育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从“做中学”的思想,也就是说,学习者依据问题境遇来开展学习,同时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以强烈的求知渴望来着手探究问题,形成问题假设,阐述研究结果,重构自我的知识系统或价值系统,并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境,在与老师共同回顾和评价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拓宽着知识和理解。[2]

“一个问题要与科学发现发生必然的联系,就必须与发现本身所提供的知识发生某种必然的联系”。[3]就必须对现存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批判,提出疑问。而在德育案例教育中,老师凭借那些富有启发意义的德育案例,让学习者来分析和理解,并通过思想投射来洞知他们在道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思维方式和思维策略。老师再依据学习者的道德现状和表现,精选某些有针对性的典型案例,以贴近学习者实际状况的这种“亲和力”,来把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为探究道德科学的“志趣”。例如通过对“雷锋叔叔是否还是今天的榜样”的大讨论,学习者就会自由表达各种观点,从道德过程的各方面来评价雷锋叔叔,而此后,德育老师因势利导,在与学习者一起回顾探究的过程中,认识到雷锋叔叔虽然离我们已很遥远,但是他的螺丝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依然放着光芒。不仅如此,甚至还会让学习者更深刻地认识到道德过程的“知、情、意、行、信”五端的各自意义和价值。因此,通过探究教育,就能很好地让学习者养成令人振奋的思辨理性、稳如泰山的探究毅力、和谐统一的集体情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

三、信息加工——提升德育案例教育实效的认知基础

信息加工理论,其英文名称为Information-Processing Theory,该理论认为,教育是学习者摄取信息的一种程式,教育过程可视为信息的流通过程。[4]老师在系统分析影响学习者学习和知识获取的内外部要素以后,就会将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各种要素模型化为一系列教育事实所构成的“流程”中,这种流程就是学习者学习的内部结构以及每个结构所完成的信息加工过程。该理论还认为,学习者学习首先是从“内外环境”中接受一定的刺激开始的,在接受刺激之后,感受器获得激活,对刺激形成“感觉记忆”,感受器再进一步有目的、有选择性地摄取相关信息以形成“短时记忆”,最后经过大脑的编码转变成为言语单元或句段图式,并经过学习者不断重复的学习后变成“长时记忆”,而这种“长时记忆”就成了我们平常所说的“知识或经验”。这种“知识或经验”一旦遇到类似的情景和事件就立刻引起感受器和效应器发生作用,具体表现在学习者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技巧、策略反作用于外界,从而获得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而信息加工理论正是用“程序性知识”来表征信息变动所生成的这种“知识和经验”,其特征是“一个条件产生一个活动”的产生式系统,而通过学习或积累而构成的多个产生式系统历经复习和巩固后,就贮存在学习者的记忆中,这样就形成了学习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对固定的方法和策略。

而德育老师采用案例教育,以鲜活的、现实中发生过的道德问题和事件来刺激学习者的兴奋点,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唤醒他们先前所储存下来的知识和经验,有针对性地分析和解答所面临的不同境遇。这有效化解了传统德育中只注重陈述性知识教学而忽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不足。突出强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知识储备形成程序性知识和产生式系统对于德育的意义。[5]例如,对“前几年南方出现大雪灾,公路不通,一盒快餐面可以卖到50元”现象的分析。学习者就能从所熟知的经济学、社会学和伦理学等背景知识来获得对此问题的全面认识。德育案例教育正是通过信息加工来唤醒学生的知识或经验,并不断强化这种知识或经验,最后促成学习者将道德知识或经验转化为一种相对稳定的道德能力。

四、自我建构——提升德育案例教育实效的内在机制

建构主义理论,其英文名称是Constructivism Theory。该理论提出,知识和经验并不是理解或解释现实问题和事件的固定“模具”,而是在一定的境遇下对现实问题和事件的一种特定解释,所以学习者内化知识和经验与否不在于老师,而在于他们依据自己平时的生活实践经验和需要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另外,该理论也认为,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者被动地、单向地学习,同时也是他们积极主动获取新知识并在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构建的过程,即“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赫尔巴特语),而这一过程就包含了新知识和经验与旧知识和经验的双向互动过程;该理论还认为,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中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是其对外界新知识和经验进行构建的基本条件,即学习者获取新知识和经验的生长点。故此,教育不是知识和经验的简单和单向输入,而是更深层次和更高目标的迁移与构建。

建构主义理论充分肯定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凸显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建构性、学习方式的互动性和问题和事件处理的情境性,它要求老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引导学习者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并对新旧知识进行符合自己认知方式的、有意义的构建。

而德育老师采用案例教育,以实际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为基础,巧妙设置环环相扣的典型案例,引人深思,启迪思路,是理解教学内容的时空“线索”,是引导学习者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6]例如对“什么是好朋友、好朋友如何体现,为好朋友是否可以做一切事情”主题的讨论,经过集体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如果是帮助好朋友做好事或积极进取,就可以为他做任何事情;如果帮助朋友做不正当或不恰当的事,那就是助纣为虐了。德育老师正是通过类似的案例来帮助学习者建构个人认定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提高学习者的问题判断和决策能力。另外,德育案例教育也能通过案例本身的情景式“问题链”来给学习者提供替代性经验,这类替代性经验能够帮助学习者在原来知识和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知识和经验进行相应的编码,从而促进学习者的思想转化和认知结构的重构。

五、批判创新——提升德育案例教育实效的新的生长点

后现代主义,其英文名称为Post-modernism。其特点之一就是批判与创新。该理论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应从优越的文化决定论中解救出来,应该充分肯定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和经验,并凭借老师的全面参与和引导来培养学习者的个性特质和批判思维;该理论也提出,教育课程的组织和设置应坚持开放性、合作性、灵活性、多样性、对话性和生成性;该理论还提出,教育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学习者学习的过程,而是老师传道、授业和解惑的活动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相统一的过程;是教育的双边互动中的自我创生过程(创生就是指创造性生成,也就是说学习者将知识和经验内化为自身的知、情、意的心理过程和外显的行为);是师生坚持以人为本,在平等交流和对话中携手探究知识,在相互启发中实现双赢的过程。同时,后现代教育理论还坚持“异质平等观”,主张去权威、非中心、拆结构、摈歧视,反对用统一标准评价教育,主张接受差异,保护学生的丰富性、多样性,提倡教育者把关注的视线投向具有无限发展潜能和各具独特性的学生个体。[7]由此可见,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以多元纷争的思维方式、非理性的研究视角、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对话创新以话语解构的方式审视教育[8]。

而德育老师采用案例教育,用鲜活的、典型的、有启发意义的德育案例来引导学习者自由民主地表达观点,这就像是在模拟游戏一样,能让学习者重复决策境遇或探讨新的解决问题策略,研究新的可能结局及其背后隐藏的理论基础,从而提升学习者的道德解决能力。另外,由于“案例是叙述发生在一定情境中的、蕴涵着一定的德育原理、能启发人思考的、具有典型性的道德故事,这个道德故事中可能也必须包含有一个或多个德育疑难问题或矛盾冲突。”[9]例如,“篮子里有一大一小的梨子,母亲叫女儿吃,女儿跑过去就拿了那个自己喜欢的大梨子,母亲于是就问:孩子,你应该拿小的啊!大的让给妈妈吃啊?老师不是教了你孔融让梨的故事吗?”这例中就出现了成人礼让道德和小孩诚实美德的矛盾与冲突。因此,在德育案例教育中,老师和学习者都应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以“相互倾听”和“共同探讨”的对话方式来促进“人人是中心”的氛围,通过相互支持、相互带动,共同寻找道德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案例、理论和策略在为学习者所认知、剖析、应用时都被解构了。在案例、理论和策略被解构的同时,德育自身所蕴藏的知识也被解构成了学思交融、教学相长、民主交流和批判创新。

参考文献:

[1]肖川.论教学与交往[J].教育研究,1999(2):58.

[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Education Standards.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pp.P24-27.

[3]周谦.学习心理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250.

[4]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9.

[5]徐延宇,汤小红.案例教学理论基础探悉[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6):38-40.

[6]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48-62.

[7]李三福.论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4(1):21-23.

[8]蒋关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后现代转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7):114-117.

[9]孙军业.案例教学[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13.

责任编辑时红兵

毕业论文案例范文第5篇

任何组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种非正式沟通途径。对于这种沟通方式,管理者既不能完全依赖用以获得必需的信息,也不能完全加以忽视,而是应当密切注意错误或不实信息发生的原因,设法提供组织人员正确而清晰的事实,加以防止。在非正式沟通中,小道消息属于一种特殊形式,它具有如下特点:不受管理层控制;被大多数听众视为可信;传播迅速;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小道消息的源头,有可能是官方的,也有可能是非官方的;或者是组织的,也或个体的。

让我们看看下面一件事情:

某公司班子调整已酝酿了整整一年,这一年干部们一直在等待和观望中工作和生活,小道消息时时传出,而且越传越神,连常委会议谁怎么发言都清楚。最近几来年也邪乎,某些领导干部也不讲什么组织纪律了,把人事消息当做感情送,常常向心腹透露,透露得越快,说明两人之间的感情越深。最近听说又研究了一次人事问题,这次人事会议之后小道消息传得很具体。李某在组织部当科长的同学打电话告诉他,说他有可能被提拔。这个消息在职工当中也不胫而走,议论纷纷,甚至于有人举报李某,人们一片哗然。过了一段,人事变动也未发生,之后很快就平静下来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非正式沟通传播小道消息的例子,可以看出,它对李某造成了很大影响,对他的提升很不利。

小道消息传播的目的,既有可能是官方故意传出来,主要是想得到对大道消息的补充、验证和说明;又有可能是某些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传播,或者毫无目的地传播。

小道消息所造成的结果是:引起公众反应,或者得到认同支持;或者无所谓;或者反对。总之,它的出发点不一定是最后的结果。有时候会发生这种现象,若干消息汇总在一起,使人们不得不信。但应切记,任何消息在未得到验证或未形成事实之前,都可能是小道消息。作为管理者,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小道消息,但小道消息却禁止不了。因此,管理沟通中所能做的是尽量合理控制小道消息,并正确使用或利用它,来达到组织所要的最终目的。通常,人们一提到非正式沟通,总会将其与小道消息联系起来。同时,对通过这一渠道散布的消息,人们总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持有怀疑态度。确实,不能否认,正式沟通的优点显而易见,它沟通效果好,信息准确,比较严肃而且约束力强,易于保密,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但也应看到,它也存在着沟通速度慢,很刻板,有时也可能会使信息失真。因此,组织为顺利进行工作,还要依赖非正式沟通来补充正式沟通的不足。

而事实上,我们也发现,通过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并非总是造成信息的完全失真。据调查表明,非正式渠道传达信息的准确率一般在80%左右,其通常的变化范围也在75%~95%之间,这大大出乎一般的意料。由此,可以引伸出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改变传统上对非正式沟通渠道的偏见,进而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在组织内有意地培养这一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合理有效地利用它的作用,来达到组织的目标。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有必要对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优点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首先,它具有及时性。通常组织内部信息都是通过组织内部的正式沟通渠道,或是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地进行书面或口头传播。因为层级较多,需要层层传达,势必造成信息传递的速度较慢,由此会导致一个时间差,即人们需要适当的信息的时刻和信息最终到达时刻之间的时间差。而非正式的信息传播渠道,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空缺,由于它是一种多方位的信息传递方式,即信息传递不仅可以是垂直的,还可以是横向的、斜向的甚至是跳跃的,信息通道全方位发散,使信息的传递更迅速。此外,这种信息由于是个人之间的私人交流,所以信息传递也不受时间限制,可以在24小时内全天进行有效传播,这无疑也加快了它的传递速度。

其次,它还使信息的传递者具有更大的参与欲望。一般来说,在一项正式的信息发布之前,人们总是最先从其它非正式渠道获得一定的信息。尤其是当它与个人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时,如公司将裁员、迁址、被兼并等消息,人们会更加关注事态的变化,期待着更进一步消息的传达,甚至是主动向上级部门询问消息的真实性、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最终影响或改变决策。所以,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人们会有更强的参与意识,而不是以往的(正式渠道)的被动接受命令或向上级报告工作结果。它使员工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有权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第三,非正式的沟通也有助于增进组织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道听途说,在多数情况下,非正式的沟通是一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非正式交流,当人们在一种轻松、友好的气氛中进行这种交流时,更容易表达个人内心的一些真实想法,缓解平时工作中所产生的压力,以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情状态,从而更有效投入工作。试想一下,当一位部门经理在保龄球馆或酒吧与其它部门经理、上级或下属相遇时,大家一起坐下来聊聊天,喝杯酒,通过这种方式所传递的信息和进行的感情交流可能远比在办公室或会议室里进行的沟通要好得多,不是吗?

第四,从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可以获得许多从正式渠道所无法获得的信息。因为尽管有许多关于公司的目标、宗旨、程序等已经以公司章程等形式规定下来,但仍有一些信息,如公司的背景、内部明争暗斗的人际关系、上司的喜好、或公司内部一些未成文的约定俗成的做法等等,是根本无法从正式渠道获得的,而这些有时却是员工在一个组织中工作所必须了解的。所以,需要从这种非正式的沟通渠道获得这一补充信息。

非正式沟通渠道的缺点也很明显,并且一旦发生作用,其破坏力是巨大的。因此,管理者在决定利用组织内部的非正式沟通渠道时,需重视以下三点:一是非正式沟通自发地存在于组织内部,我们无法规定它是否应该存在,同时也无法将它从组织内部彻底根除,那么,作为高层领导者,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它的存在,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加以合理利用。二是非正式沟通可以作为正式沟通的一个有益补充。虽然非正式沟通渠道有着以上的种种好处,但是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也应明白,非正式的沟通渠道远远不能替代组织内部的规范的、权威性的正式沟通渠道。它的作用只能是作为一种有效沟通的补充手段,来促成组织内部信息的快速畅通的传递。所以说,一个组织内的信息沟通绝不能完全依赖予非正式渠道。如果这样的话,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第三,建立通畅的正式沟通渠道,尽量消除非正式沟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非正式沟通往往是由于缺乏正式的信息沟通才产生的,并且由于非正式沟通的不规范性和不权威性,经常会引起信息的失真。当通过这种非正式的渠道所传递的信息严重失真,并引起组织内部的人心涣散、惶恐时,它就会对组织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此,作为管理者,首先应致力于在组织内部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当组织内的员工对组织的任何情况产生疑问时,有一个合法的渠道获取真实的信息,这样就能把非正式沟通给企业所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综上所述,应该承认,在传统的管理及组织理论中,并不承认这种非正式沟通的存在;即使发现有这现象,也认为要将其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但是,当代的管理学者知道,非正式沟通现象的存在是根深蒂固,无法加以消除的。应该加以了解、适应和整合,使其有效担负起沟通的重要作用。例如,管理者可以设法去发现在非正式沟通的网状模式中,谁居中处于核心和“转播站”的地位,也许通过这种沟通网可以使信息更迅速传达。也可以设法从非正式沟通中去发现所流传的信息内容。不过,这些做法也有其危险或代价:过分利用非正式沟通的结果,会冷落或破坏正式沟通系统,甚至组织结构。而设法自非正式沟通中探听消息,其结果会造成组织背后的一套“谍报网”和打“小报告”者,从而带来管理上的问题。随着人际沟通的日趋成熟,人们会逐渐改变对非正式沟通渠道作用的片面看法,既然无法从根本上消灭这种形式的信息传递,不如通过一些有效的合理手段对非正式沟通方式加以利用,以便充分完成组织内外的有效沟通。(作者单位: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

上一篇:毕业论文思路下一篇:金融学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