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消防安全措施范文

2023-04-07

防火消防安全措施范文第1篇

一是开展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对辖区建设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重点场所进行拉网式大检查,要求各村(居)委会、各企业、学校等单位强化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迅速开展自查自纠,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彻底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此次大检查行动,发现隐患8处,当场整改3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3份,进一步加强了我乡冬季消防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加大消防宣传力度。乡干部按照包村包组包户要求,进村入户开展普法宣传,发放消防安全宣传单,以增强群众的防火意识。共计发放宣传单4000余份,悬挂横幅2条。

防火消防安全措施范文第2篇

一、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

让学生们树立消防安全意识,了解如何预防火灾的发生,如何报警,以及在火灾中如何自救、互救等消防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

二、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

2、了解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三、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

班长:亲爱的同学们,火是人类的朋友,它带给我们光明,推动着人类社会走向文明。但是,火一旦失去控制就会造成灾难,古往今来,多少无情的火灾不胜枚举。为了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为此我们准备了这次《防火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主题班会。

(一)通过多媒体展示同学们收集到的有关火灾事故的新闻、图片。

(二)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三)了解一些防火安全知识。

1、着火了,怎么办?

发生火情,同学们一定要保持镇静。火灾初起阶段,一般是很小的一个小点,燃烧面积不大,产生的热量不多。这时只要随手用沙土、干土、浸湿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盖,就能使初起的火熄灭。如果火势十分猛烈,正在或可能蔓延,切勿试图扑救,应该立刻逃离火场,打119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队救火。

2、怎样报火警?

(1)牢记火警电话119。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山区,可以打锣敲钟、吹哨、喊话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一齐来灭火。

(2)报警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胡同、门牌或乡村地址。

(3)说明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怎样。

(4)讲清报警人姓名、电话号码和住址。

(5)报警后要安排人到街道口等候消防车,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

(6)遇有火情,不要围观。有的同学出于好奇,喜欢围观消防车,这既有碍于消防人员工作,也不利于同学们的安全。

注意:不能随意乱打火警电话。假报火警是扰乱公共秩序、妨碍公共安全的违法行为。如发现有人假报火警,要加以制止。

3、使用火炉要注意什么?

(1)在安装火炉时,同学们要提醒爸爸妈妈,安装火炉应与床铺、纸顶棚、木窗框等可燃物保持一段距离。农村使用的砖炉土灶,要远离柴草。

(2)炉旁不要放废纸、刨花等易燃物。

(3)烘烤衣物要有专人看管。

(4)掏出的炉渣要等完全熄灭后,倒在安全地方,特别注意不要带着红火倒炉渣。

4、点蚊香时需要注意什么?

夏日的夜晚,蚊子常常令人难以入睡,人们常用蚊香驱蚊。蚊香虽小,但使用不当也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入睡前一定要检查。

(1)蚊香要放在支架上。支架不要放在纸箱桌面或木制地板上。如果放在金属盘、瓷盘及水泥地、砖地上,则就安全多了。

(2)不要在窗台等容易被风吹到地方点蚊香。

(3)使用电蚊香,要放在远离纸、木桌等易燃物的地面上,不使用时,应该拔掉插头目,不要使用汽油、煤油和柴油助燃,以防它们猛烈燃烧引起火灾。

四、本次班会的效果

防火消防安全措施范文第3篇

摘  要:新形势下,一种崭新的消防防火安全管控模式——网格化模式应运而生,成为提升防火安全监管工作成效的重要保障,有关部门需正确认识到,采用此种安全管控模式的必要性,并了解其主要效能,由此使网格化管控模式的使用效果更佳。本文将以此为中心展开研讨,对网格化管控模式的具体效能加以分析探究。

关键词: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作用;分析

引言: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速度极快,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针对消防安全管控提出明确规定,对其相关职责也进行了科学划分,为有效预控火灾事故的发生,逐步加大了对消防防火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现行的防火体系也得以全面优化调整,民众的人身安全得到有力保护。但在社会经济结构不断变革形势下,消防安全监管模式却仍十分陈旧且一成不变,民众的消防安全理念也相对落后,这一问题致使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存有诸多纰漏和许多亟待改进的内容,针对这一现状,创新消防防火安全管控模式,现已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消防工作者需对其予以特别注意。网格化以其特有的快捷性、方便性、实用性等优势特性,在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得到高效应用,为提升消防工作的整体效率及水平,拓展延伸工作渠道,促进我国消防防火安全管理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及保障。

一、能够进一步提升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成效

因消防防火安全管控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为繁杂,工作量较大,使得这项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极易出现管理成效低、难以覆盖到方方面面等问题,进而致使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不断加大,新形势下,网格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通过在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实行此种新型管理模式,不仅能有效处理上述负面问题,同时还能进一步提升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成效。网格化管理就是将消防部门所管辖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在各个网格中设置网格负责人,由网格负责人开展分管区域内的消防防火安全管控工作,按期对区域内所有的消防设施加以巡查监管,针对极易发生火灾事故的位置,进行重点消防审查,在此期间,如若发现问题或隐患,应立即向上级负责人报告,与此同时,还需详实记录消防安全监管有关信息。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网格负责人可与所管辖区域内的广大民众,建立起互帮互助关系,同时也能促使民众踊跃参与进防火安全管控工作中,这是原有管理模式并不具备的优势。通过采用此种管理模式,网格负责人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消防防火安全信息,在对这些信息完成鉴别后,就可将其运用到实际的防火安全管控工作中,进而使这项工作更具有效性、持久性。除此之外,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合理运用,还能节省消防防火安全监管工作的时间成本,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网格负责人的工作踊跃性得到充分调动。

二、能够提高消防部门的监管质量

通过实行网格化消防安全管控模式,将消防部门所管辖的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子区域,并合理分配防火安全监管权责,能使消防部门的监管质量得以逐步提升,同时也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畅开展。具体到实践中,在各子辖区内配设消防站点,其数量要与该地区的经济建设情况、人口密度相符合,在此基础上,对各项消防防火安全管控工作加以全面监督管理,按期进行消防防火监督审查,针对部分较为关键的建筑设施,进行重点消防检查,及时指出存有的隐患问题,确保消防设施能够在火灾事故中切实发挥出应有的效能,保证消防设施不齐全、质量不过关等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在提升消防部门工作水平的同时,保障所管辖区域内建筑设施的安全性。

根据大量实践经验可以发现,实行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控模式,虽要将辖区划分成若干个子辖区,还要在各子区域内设置消防站点,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这项举措不仅不会对管理工作造成干扰,还能有效降低工作强度,减少工作量,帮助网格负责人开展更加全面的管控工作,有效提高消防部门的监督管控质量。除此之外,实行网格化管理模式,还能提升消防防火安全管控的动态性、实效性,确保网格负责人及时发现所管辖区域内的变化情况,继而在第一时间消除火灾隐患。

三、能使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整体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有效应用与优化完善,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革新进步,为使消防防火安全管控的整体水平实现质的飞跃,需将促进防火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当成重中之重,具体到实践中,应先搭建起内部信息监管平台,做好防火安全方面信息资料的搜集与归纳工作,在此环节,还需对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加以有效鉴别,对有关数据展开系统化分析,由此掌握所管辖区域内火灾事故的具体情况。通过利用大数据开展消防防火安全管控工作,可使各子辖区在某一周期内的发生火灾事故的时间、地点,引发火灾的原因等内容一目了然,这样一来,就能协助网格负责人确定防火安全管控重点地区,除此之外,还能有效消除火灾风险,保障民众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在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控模式得到有效利用后,所负责区域内的防火安全管控工作,就能得以顺畅开展,有关人员的沟通与互动,在内部信息监管平台上就能进行,在此形势下,防火安全管控工作的便捷性、灵活性,就能实现进一步提升,整体工作水平也能实现质的飞跃。

具体而言,当所管辖区域内发生火灾事故时,可通过在内部信息监管平台上发布消息,由此确保消防人员能够快速抵达现场,开展具体的灭火作业,通过实施上述措施,可有效预控火灾事故的蔓延,降低火灾事故对民众造成的经济损失、人身及精神伤害。除上述内容以外,实行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控模式,还能促进防火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加之此种模式与原有的管控模式相较而言,前者新增了较为完善的责任制度,能够对网格负责人的工作行为加以严格约束,还能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工作踊跃性。

四、能够促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在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每一名网格管理者的工作内容都十分固定,其工作职责与责任也很明确,这能良好地展现出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与岗位权责制间的密切联系,可使网格管理者形成权责意识,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同时也可保证在发生消防安全问题时,能够做到快速、精准问责。网格化管控模式与原有的管理模式相较而言,前者的权责机制更为突出,效果更好,优势也更明显,具體而言,不仅每一个网格都有固定的负责人,与此同时,还能通过实行岗位权责制,由此实现对有关人员的严格约束与管理,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促使其踊跃参与、主动配合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工作,继而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由此可知,提升管辖区域内消防防火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机制,是促进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性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保证此项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先决条件。

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工作需保证长期不间断地开展,消防管理有关部门需对其予以足够的重视,原有的管理模式是要求消防管控人员下沉到基层,按期进行安全巡查,此种管理模式不仅效率较低、成效较差,而且还极易出现一些巡查不到的“真空地区”。而通过全面实行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模式,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岗位责任机制,即可使所管辖区域内的各项消防安全管控工作得以顺畅开展,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消防防火安全管理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监管巡查的力度更强,管理效果更佳,同时也能做到在第一时间发现所管辖区域内发生的火灾问题,指出潜在的火灾隐患,由此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保证火灾事故隐患得到有效预控。

五、网格化在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为使网格化在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得到高效、科学应用,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有关部门应对网格化消防管理模式的运用予以特别注意,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的全面贯彻实行,并与公安、当地政府等职能部门联手构建联合相应机制,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所管辖区域内的各项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工作,与此同时,消防管理部门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机制,科学制定奖惩措施,以使每一位网格管理者都能明确自身权限与职责。其二,应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力度,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与保障,促使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得以快速构建,确保其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完成消防防火管理任务,保证各项工作的顺畅开展。其三,需认真做好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培育工作,新形势下,消防防火安全管理已实现优化升级、创新发展,据此,有关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也需不断进步与完善,其反应能力也需逐步增强,消防火灾风险隐患的甄别意识与预判能力需快速提升,为达到这一目标,需按期组织网格管理人员及其他岗位的有关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学习,以使人员的火灾风险隐患监管巡查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使火灾事故预警宣传的成效更佳,与此同时,还需做好现代化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促进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发展,使整体工作水平实现质的飞跃,保证消防安全管理各项工作的实效性、指向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实行网格化消防防火安全管控模式,既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有效预控火灾事故的关键举措,为使此种模式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有关部门需重视起这一模式的宣传与落实工作,同时还要构建起完整的责任制度与惩处措施,采取切实可行的网格化模式应用策略,以促进防火安全监管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发展,进而为民众的人身安全、生存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优化升级、创新发展得以快速实现。

参考文献:

[1]黄冷雨,缪旭锋,王家春.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网格化的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20,10(02):193-194.

[2]郭佳,李航,曹媛.解析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网格化的影响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0):27+29.

[3]钟江,莫健虎.关于网格化在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地球,2018(04):101.

[4]洪本生,廖艳琳.网格化在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7,43(27):242-243.

[5]刘丹. 网格化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分析[A]. 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探索科学2016年6月學术研讨[C].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管理科学和工业工程协会,2016:1.

[6]杨洋,顾常源.网格化在社会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15,13(03):33.

防火消防安全措施范文第4篇

(一)防火安全措施:

为了做好安全防火工作: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规定管理制度如下:

一、在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材料场、仓库区、易燃废品集中地点和生活区等,注意把火灾危险性大的区域设置在其他区域的下风向,各区域之间防火间距为:

1、用火作业区距在建建筑物和其它区域不小于25米,距生活区不小于15米。

2、易燃材料堆放和仓库区距建筑和其他区域不小于20米。

3、易燃废品堆放处距在建建筑物和其他区域不小于30米。

二、工棚或临时设施的搭建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临时设施应搭建在建筑物以外的安全范围并不要搭在变压架空线路下方,距离高压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6米。

2、临时设施离配电房不应小于12米。

三、临时性宿舍等建筑应符合下列要求:

1、每幢集体宿舍居住人数不宜超过100人,每25人要有一个直接出入的门口,门窗不小于1.2米,门必须向外开。

四、临时仓库的安全用电要求如下:

1、仓库或堆料场所使用的照明与易燃堆间距至少应保持1米的距离,安装的开关箱、接线盒应距离堆垛外缘不小于1.5米,不准乱拉临时电气线路。

2、仓库严禁使用钨钉,以防电气设备起火。

3、对仓库或堆料场内的电气设备应经常检查维修和管理应张挂醒目的防火标志,严禁烟火。

五、施工现场用电应严格按照用电的安全管理规程。

六、施工现场火火罪构的配备。

1、工地要有足够消防水源(给水管道或蓄水池)对有消防给水管道设计的工程最 1 好在施工时先做好室外消防给水管道与消防梢,以便在开工时即可使用。

2、临时木工间,油漆间每25平方米应配置一种合适的灭火器。

3、灭火器挂设的位置要醒目,以便于取用,不能将灭火器放在潮湿的露天曝晒、雨淋,以防失效。

4、灭火器根据使用要求,予以编号。

七、各级重点岗位防火安全责任制

工人进入场后,首先应组织工人进行安全防火知识教育,并在工地安全管理小组基础上组建安全防火小组,安全防火小组在队长(工程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并由工地防火员(安全员),班组防火员(班组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参加负责现场安全防火工作。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和有关批示。

2、组织制定岗位防火责任制,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安全防火宣传教育制度和安全防火检查制度等,安全防火有关制度及其他保证防火的安全措施。

3、划分防火责任区,指定区域防火责任人,明确职责逐级落实防火制度。

4、领导义务消防队,加强业务训练和管理教育,组织职工扑灭火灾。

5、组织安全防火检查,对隐患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并监督落实。

(二)防汛安全措施:

一、应急准备

1.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进行有效的监控,发现汛情及时启动应急措施,保证安全生产。

2.本项目部不定期对职工进行防汛、防洪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提高员工对事故的应急自救与处理能力。

3.使用竹(木)排进行水上抢险施救前,必须根据规定配齐救生设备,抢险施救人员必须穿救生衣,夜间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二、应急响应措施

1.结合实际、全面部署,全方位、高质量地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切实做到“思想、组织、措施、物资”四个落实和“人员、措施、工作”三个到位。

2.提高警惕,积极开展防汛防洪专项检查,对防汛准备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切 2 实做到早抓、早检查、早落实。

3.工程项目部要确保防汛防洪工作人员和物资的及时到位,并根据在建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汛防洪、防雷击、防淹溺和防滑等安全措施。

三、发生汛情、洪涝时的组织指挥

1.最高指挥为项目经理,项目部防汛防洪领导小组组成防汛抗洪指挥部。 2.防汛抗洪指挥部负责组织与协调工作,并根据汛情报告负责通知各有关单位(部门),主动与相关单位取得联系,争取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3.根据汛情报告和接到所在地防汛抗洪指挥部的通知后,负责组织本单位防汛防洪领导小组成员进入应急岗位待命,并接受所在地防汛抗洪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

4.在建工程所在区域发生汛情或洪水时,应立即用电话、电传向所在地防汛抗洪指挥部报告,同时报告公司安全监察部。

5.各施工队、材料点落实值班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汇报制度。

6.加强与当地防汛指挥部的联系,服从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有组织地投入抗洪抢险工作。

四、汛期和洪水来临期间的应急处置

1.项目经理在接到汛情报告后,尽速与地方防汛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防汛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主动争取地方政府部门和防汛部门领导的支持,坚决执行国家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调度命令,积极参与抗洪抢险,把握防汛工作的主动权。

2.防汛抗洪指挥部根据汛情报告组织人员开展防汛准备工作,及时转移和抢救施工生产、生活物资,并及时撤离险区人员。

3.防汛抗洪指挥部根据汛情报告通知各施工队,各施工队防汛防洪应急小组根据汛情报告,负责组织人员进入应急待命和戒备状态,并根据汛情和防汛抗洪指挥部的布置采取相应应急措施。

5.执行国家防总的指令,服从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组织本单位人员参加地方政府布置的防汛抢险、抗洪救灾工作。

6.执行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防汛调度指令,保证社会防汛抢险、排涝抗旱、抗 3 洪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的顺利完成。

(三)防毒安全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2、加强个人防护,接触有毒气体时戴防护口罩等。

3、定期测定空气中刺激性气体浓度,若超过最高容许浓度,应找原因,采取改进措施,消除毒物来源。

4、一旦发生气体泄漏事故,教育工人不要围观,听从专业人员的疏导,尽快撤离危险区域。

(四)防尘安全措施:

一、组织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防尘工作的关键。施工现场要有专人分管防尘事宜:建立和健全防尘机构,制定防尘工作计划和必要的规章制度,切实贯彻综合防尘措施: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做到定时定点测尘,评价劳动条件改善情况和技术措施的效果。做好防尘宣传工作,从领导到广大职工,让大家都能了解粉尘的危害,根据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做好防尘工作。

二、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防止粉尘危害的中心措施,主要在于治理不符合防尘要求的产尘作业和操作,目的是消灭和减少生产粉尘的产生、逸散,以及尽可能降低施工作业环境粉尘浓度。

1、对控制扬尘工作的职责进行分解落实即:项目经理→现场施工负责人→现场扬尘负责人→各施工作业片片长→各专业分包队伍、劳务分包队伍、作业班组负责人→工人,使本工地的扬尘控制制度做到层层落实,控制到位。

2、施工现场要每天洒水降尘,配备专用洒水设备及王辉武负责日常检查工作。

3、工地出入设置高压冲洗设备和三级沉淀池,并由专人管理。

4、工地主干道浇筑10~20cm厚的混凝土进行硬化路面。

5、工地的施工土方车辆离开工地时应及时冲洗,运载土方的车辆应检查车辆是否有覆盖。

6、土方开挖现场采用湿法作业,对扬尘如土方工程施工采取现场撒水。堆放的土方采取安全网覆盖,并定期进行撒水,并及时记录。

7、地下室等通风不良的场所施工采用通风方式,有效控制降低施工中产生粉尘浓度。

8、加强个人防护,粉尘作业的操作者在作业时,一定要带好防尘帽和防尘口罩。作业人员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就业后体检。

9、保护和美化环境,在工地出入口、施工主干道两侧及生活区栽花种树植草或局部草坪绿化,创建一个美好舒适卫生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10、项目部派设专人对生活区、出入口、主干道、施工现场定时进行打扫、洒水。

11、高层建筑清理现场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撒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12、水泥和其它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应采用严密遮盖,运输和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以减少扬尘。

13、工地上木工机械等易产生粉尘的设备是否安置在相对封闭的操作棚内,产生的木屑、废料等是否及时得到清理。

(五)防爆安全措施

若现场需要使用爆破用品需经当地有关部门审批,持有爆破证件人员实施作业,爆破用品实行申请制度,逐项登记,余品入库,专人看管,与施工无关的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携带入施工现场。

(六)防雷安全措施

1、 施工是重点设防雪设施,利用结构钢筋作引下线。

防火消防安全措施范文第5篇

冬季施工的危险因素较多,为保障冬季各施工项目安全、优质、高效的运行,保障施工机械、设备不受意外损坏,保障人身健康与财产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认真做好防人身事故、防火灾、防寒、防冻、防触电、防中毒等工作,做好施工人员的冬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交底,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结合实际情况和冬季气温特点,特制定本措施。

二、成立领导小组

冬季施工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各项目部是否落实冬季施工措施,并制定根据项目特点制定相应的项目部冬季施工安全措施或方案。对在建工程在冬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是否按照规范和公司要求开展。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是否及时。

三、冬季施工具体安全措施

1、防寒、防冻、防滑措施

(1)防止施工场地、运输道路积水和结冰,造成安全隐患;脚手架,脚手板有冰雪积留时,施工前应清除干净。

(2)工地临时水管应埋入冻土层以下或用草包等材料保温。水箱存水,下班前应放尽。

(3)霜、雪过后要及时清扫作业面,对使用的临时操作架和临边防护设施必须由安全管理人员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防止因霜、雪和场地太滑而引起高处坠落事故。

(4)对冬季回填土施工采用的机械设备必须做好防冻防凝安全工作,所有在用的施工机械设备应结合例行保养进行一次换季保养,换用适合寒冷季节气温的燃油、润滑油、液压油、防冻液和蓄电池液等。对于长期停用的机械设备,应放净设备和容器内的存水,并逐台检查做好记录;对于正常使用的机械设备,工作结束停机后要求将设备内存水放净。

2、施工现场及生活区防火措施

(1)临设采用轻钢活动板房的,必须使用玻璃丝棉、岩棉等绝燃材料作为填充物。

(2)加强防火安全教育,尤其是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区域,应对作业人员加强禁止烟火的教育。现场用火必须使用动火审批手续,建立各级防火安全责任制度;特别是新入场工人的安全教育。

(3)在操作电焊时,地线必须可靠连接(电气连接),防止打火;施焊结束后电焊机必须拉闸断电,检查施焊作业面确实无火灾隐患才能离开。 (4)在操作面上禁止吸烟,需在指定吸烟室吸烟。

(5)操作面上的碘钨灯应远离易燃物不小于50㎝,未经值班电工许可碘钨灯不允许移动。

(6)严禁使用1KW以上的高热灯具照明,严禁使用电炉取暖,特殊部位经审批后使用的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隔离措施。

(7)消防设施及器材应做到齐全、完好。在入冬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8)冬季施工宿舍内禁止采用燃煤取暖,防止发生火灾和煤气中毒事故。 (9)进行冬季防火安全教育,杜绝烫伤、烧伤等事件发生,并进行突发事件发生的医疗抢救、紧急处理教育。

(10)加强冬季取暖的统一管理,宿舍、办公室、库房等严禁接拉电热毯、电炉子等取暖设施;更不准用碘钨灯在室内、现场进行取暖。

3、防中毒措施

(1)生活区、宿舍、仓库等禁止生火取暖,以防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指定专人负责夜间巡视检查。发现使用生火取暖情况的,立即拆除并对其警告教育。 (2)宿舍严谨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并保证良好的通风。严禁乱拉、乱接用

- 1 (12)电焊机设独立开关,机外壳做接零保护或接地保护。一次线长度应小于5米,二次线长度应小于30米,两侧接线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的防护罩。雷雨天停止焊接作业,室内潮湿环境焊接应垫绝缘板或其它绝缘材料,并配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

(13)凡移动式设备或手持电动工具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做到一机一闸。

(14)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到不私拆、接电器设备,不乱动开关设备,发现问题断电后立即通知电工处理。非电工严禁进行电作业。

5、防坍塌安全措施

(1)冬季施工期间,施工现场还应防止土方坍塌事故及其他由于风雪荷载造成的模板、架体坍塌事故的发生。风、雨、雪天项目派专人观察土方开裂情况。

(2)随时掌握土方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撤离基坑人员,并采取支护措施,有效防止土方坍塌事故的发生。处于工程中的钢筋、架板、脚手架、平台上的雪荷载必须派人员及时清扫,避免因超载而坍塌。

(3)雨雪天气要停止室外作业,降雪量较大时要及时采取清理、加固等措施,防止雪荷载过大引发临设等坍塌事故。

(4)强化深基坑管理。加强对基坑壁的支护及降排水的检查,并设置观测点,随时观测边坡及毗邻建筑物、构筑物的变化,及时发现隐患,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发生坍塌事故;基坑周边必须进行有效防护,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基坑周边要设置堆放物料的限重牌,严禁超量堆放物料。

6、防人身伤害事故

(1)加强高空坠落事故及坍塌等事故的防治。对正在基础施工的工程,如果基底与周边高差5米以上,属于深基坑作业。必须加强对基坑壁的支护,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发生坍塌、滑坡事故;基坑周边必须进行

- 3

5、停止生产后应拉闸断电并锁好箱门才能离开。

6、机械操作工必须持证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7、非持证特种作业人员严禁操作机械。

8、强化起重机械管理。重点做好塔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高处作业吊篮等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测和维修,确保各种安全装置灵敏可靠,尤其做好设备基础的检查监控,提高设备抗大风、防倾覆、防坠落能力,保证起重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性能。严格执行塔机、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高处作业吊篮等施工机具设备告知、验收和使用登记制度,严禁物料提升机载人,以及施工电梯、高处作业吊篮超载和超员运行。

五、起重机械安拆使用安全措施

1、起重机械设备的拆装,必须由专业资质队伍依照编制的拆装方案进行施工,严禁无拆装许可证的队伍从事拆装作业。

2、各施工现场要严格落实群塔作业防碰撞措施,遇有4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立即停止塔吊拆装、顶升作业。

3、遇有6级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立即停止起重设备吊装作业和高处作业吊篮、滑板等高处施工,坚决杜绝违章作业和冒险施工情况的出现。

4、重物起吊时,不得强令吊装在雨雪天气、大雾天气、信号不清和机械故障时作业。

5、及时对起重机械进行维护保护,检查各部件的安全结构情况,做好对司机的冬季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

六、其它安全措施

1、冬期施工期间,遇有迷雾、大雪、或六级以上大风严禁登高作业。

2、施工现场供电线路,遇有六级以上大风、大雪天气应立即组织人员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修正。

3、冬期使用的机械设备在入冬前应结合保养计划普遍进行一次换季保养,

- 5救灾人员、设备和物资,一旦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时,确保能够高效、有序地做好紧急抢险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上一篇:消防验收防火报告下一篇:防火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