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观课报告范文

2023-05-11

小学音乐观课报告范文第1篇

研修期间,我认真的观看了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王艳玲老师的《认识倍》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王雪峰老师的《乘法分配律再认识》,深深的为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所折服。两位老师的课堂上,每位学生都在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学生在探索中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用华应龙老师的话来说:这堂课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特别是王雪峰老师的《乘法分配律再认识》,学生们侃侃而谈,为什么不能这样,学生陷入深度思考,然后提出有理有据的证明。感觉王老师把《乘法分配律再认识》这节课讲到“骨髓”里了。而王艳玲老师的《认识倍》这节课则用有趣的情景,吸引低年级学生们的全员参与,积极思考,让这节课富有鲜活的生命力。这两节课都让我对数学的“核心素养”,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为这几年我都在从事低年级的教学,下面我就王艳玲老师的《认识倍》这节课,谈谈我的观课感受:

一、 选择有趣的情景,让学生积极思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平台

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注意力的持久性差,不能一味的说教。而“倍”作为一个概念的学习,也不适合设计开放式探究活动。我教二年级的时候,对于“倍”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但是王老师通过两个活动的情景,把“倍”的概念轻松的呈现。第一个活动,王老师通过两只大象与四只猴子拔河问同学们:谁会赢?引发学生兴趣。学生们都说大象会赢,然后老师说,再来两只小猴子呢?„„在学生的不断的思考中,明白了谁是谁的几倍?我注意观察了,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分神,都在积极的参与。而第二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的独立操作,穿插了对独立思考的提示,对思考结果的两人交流及全班交流订正。这样设计能关照学生的学习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提供平台。

二、 运用情境中的变式,加深了学生对“倍”的理解

本节课思路非常清晰,就两个情景——“拔河比赛”“摆棋子”。但是王老师利用这两个情景的不断变化,让孩子加深对“倍”的理解。比如:拔河比赛:两只大象和四只猴子谁会赢?学生说大象会赢。老师说再加两只猴子,这个时候猴子是大象的2倍,谁会赢?大象会赢。老师又加了两只猴子谁会赢?„„这个环节中拔河双方小猴和小象的只数一共发生了五次变化,目的分别是明确标准、感知倍、理解描述倍的相互性、巩固倍的理解。在“摆棋子”活动中,王老师阶梯性的巩固了“倍”的概念。王老师通过三关,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关要求:有4个三角形,正方形的数量是三角形的3倍。第二关要求:有?个正方形,三角形是正方形的2倍。第三关要求:有8个三角,三角的个数正方形的2倍。三关摆棋子的要求,学生手、脑、语言共同发挥作用,进一步辨析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三、抓住“倍”概念的关键点,巧妙的让学生理解了“倍”的意义

小学音乐观课报告范文第2篇

1、学会3个生字,理解20个词语,学习排比句。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认识双关句。

2、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水平。

3、学习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

学生结合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简单汇报已有知识。

2、过渡:

(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师: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

(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一天,去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感受一下那激动人心的盛况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练习读课文,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⑴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⑵ 反馈自学生字词情况:

正确连线,解释词语,练习造句,找出近义词:

擎(qǐnɡ qínɡ)

檐(zhān yán)

瞻(zhān yán)

擎着:往上托;举。(造句练习)

瞻仰:恭敬地看。(造句练习)

分别找出“汇集”、“擎着”、“提着”的近义词。

2、质疑解疑:

简单问题当时解决,和理解课文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随着深入学习课文时再解决。

2、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

3、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

4、解决疑难,发现疑难。

三、交流

1、试说课题意思。

2、分段:

(根据会场、典礼、阅兵、游行四个动人场面可以分为四段。)

3、交流疑难,解决部分问题。随机学习生字新词。

四、阅读(第一段)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

3、选择一句,读出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

4、随机学习重点句。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

一、研读交流第二段

交流给“难忘镜头”配写的解说词。

1、交流“大典前的会场”的解说词:

⑴ 出示相关图片,小组代表解说,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从他们的解说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⑵ 出示填空,使学生明确开国大典举行的时间、地点、参加的人、参加的总人数等问题。

开国大典于__年__月__日在__举行,参加典礼的成员有__,估计总数__。会场在____。主席台设在____。

⑶ 说说从他们的解说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明确:可以从天安门广场布置和群众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天安门广场来参加开国大典场景来谈。

2、理清典礼过程:

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

(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鸣礼炮)──(宣读公告)。

简要叙述开国大典的典礼过程。

3、划出反映人们心情的句子,理解基础上练习朗读:

用“人民群众为„„而激动”说话。

随机点拨句子:这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4、描写人民群众的心情,课文用了哪些方法?

比喻:排山倒海的掌声;轰雷似的掌声。

排比:四个“传到”。体会排比气势,朗读排比句。

5、背诵6~8节。

二、阅读第三段

1、自由读,用一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划出写人民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成果:

欢喜和激动的心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选读句子。

三、作业

1、背诵6~8节。

2、完成作业本3、5题。

3、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

全场30万人,为___而___;为___而___;为___而___。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背诵6~8节。

二、阅读第四段

1、默读,划出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话。

2、理解。

3、朗读第14小节,读出欢庆的气氛。

4、读结尾两句,领会句子的意思:

“两股红流”指什么?这样比喻写出了什么?

“光明”指什么?象征什么?

读好这两句话,读出内含的意思

三、回归全文

过渡:1949年的开国大典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岁月流转,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中国科技的发展了,我们也实现了飞天梦;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也要举办举世闻名的奥运会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每到她生日这一天,我们就用最真挚的形式为她庆祝!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地回味那令人难忘的日子吧!

1、连起来说说课文记叙了4个怎样的场面。

2、整理语言,归纳主要内容。

3、作者为什么反反复复写广场的“红旗”、“红灯”,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反映了什么思想感情?

4、学习“单元提示”。联系这一课的学习,说说怎样凭借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四、布置作业

1、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

小学音乐观课报告范文第3篇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篇一

怀着满腔的热情和负责的态度,我圆满地完成了教育实习的各项任务,也深刻体验到了太阳底下最光荣事业的崇高与艰辛。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华师附属南国实验中学,实习基本资料包括三部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调查。基本情景如下:1、课堂教学:完成教案11份,上课节数为22节,其中11节重复课。2、班主任工作:管理班级日常事务,组织两次班级活动。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调查报告。下头我将从这几个方应对我的实习进行总结。

一、课堂教学

我教的是初一(3)班和(4)班两个班的数学,经过多次的教学实践,我的语言表达本事、课堂组织本事和教学方法等等都得到了相当大的提高。

从初见指导教师开始,我便进入了教师主角。第一天我就批改了两个班的作业,了解了各个学生的学习情景并建立了学生档案;第一天我就明白自我教学实习的资料--一元一次方程,这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备课。

教学实习之前我的任务主要是见习、批改作业和与学生沟通。我每一天都会听初一级两位数学教师的课并进行比较,学习老教师的言简意赅和年轻教师的课堂互动技巧。除此之外,我还争取机会跨学科听课,学习其他教师的课堂组织技巧,集思广益。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把出现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与指导教师讨论解决的办法,并进行个别辅导。有时也下班级利用自习课答疑,增进了我与学生之间的了解,为我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

我的教学实习从20NN年10月20日正式开始。备课时我阅读了许多相关的教学资料,认真研究教材,参考各种教案,并向明白教师请教经验,力求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理清教学思路。开始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我备课出现了重点不够突出,知识点讲解不够透彻的情景,在教师的指导下,我吸取了教训,进行了改善,并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备课本事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不知不觉地提高。在课堂上,我思路清晰,表达清楚,板书整齐,且已和学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他们都进取配合我的教学,基本上都能到达预计的教学目标。但也许是个人性格原因,我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是我有待改善的地方。

课后我认真及时地批改作业并做好记录,发现学生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哪些还需再次强调,这些都能够作为下一次课的参考。在改作业时,若有些学生多次犯同一个错误,我便会请他(她)到办公室,进行个别辅导,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学生。

我的每节课指导教师都会十分负责地坚持去听,做出全面细致地评价,细心地指出我上课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并给予有效的实际教学提议,鼓励我构成具有自我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教态、语言、板书、提问技巧、与学生互动、对学生的思路引导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班主任工作

从一踏进实习学校开始,我就开始和学生打交道,着手班主任工作。怀着对每一位学生都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我与学生同在的理念,我较好地完成了班主任的各项工作,得到了指导教师的肯定和学生的爱戴。

(1)在工作准备方面

我担任初一(4)班的实习班主任,首先我经过指导教师较快地了解了整个班的情景特点和和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然后,我经过与学生多接触沟通,细心观察的方法很快地熟悉和掌握学生的情景,慢慢地融入了这个班团体。和学生相处十分融洽。

(2)在班级日常管理方面

担任实习班主任期间,我的日常工作是:指导早读、早操、眼保健操和午读,检查卫生,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查看午休情景等。课间有空便下班级,跟学生聊天,并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爱好等,并且对后进生进行个别教育,促进其转化。

此外,是协助指导教师对班干的培养,因为教师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不能全部亲手管理班上事务,所以培养一批进取的团结的班干部尤为重要,到达让学生管理学生的目的。根据原先定下的班规,我们还及时执行加分和扣分的奖罚制度,促进学生自觉维护班级纪律。

(3)在班级活动方面

在实习期间,很庆幸与学生经历了几次活动--迎中秋庆国庆的主题班会课、拔河比赛、广播操比赛、校运会、羽毛球比赛、《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的主题班会。和学生一齐经历,与学生同在,我们的心渐渐融在一齐。

在校运会之前的几次活动中,我看到了班上学生个个多才多艺,机智聪明,综合素质高,这让我欣喜。但很遗憾在考验班级凝聚力的比赛中我们班的成绩都不能如人所愿,我和班主任指导教师都深刻意识到提高班级凝聚力迫在眉睫,要争取在接下来的校运会中取得好成绩。

在校运会的准备阶段,我们吸取前面的经验教训,重点训练学生的合作本事,提高学生的团体荣誉感,变队形时的默契和喊口号时的气势在不断改善。最终,在开幕式的入场表演中,我们班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班上的体育健儿也成绩骄人,获得了许多金银铜牌,获得了团体总分第二名。在这次校运会中学生的团队精神被充分调动起来,班级凝聚力迅速增强,这更增加了全班学生的信心。当我听到有学生对我的指导教师说"这次运动会取得好成绩,多亏了蔡教师!"时,我激动的心境难以用言语形容。看到他们渐渐成长,我也由衷地开心!

团队活动和主题班会也是实习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之一。经过组织班级的羽毛球比赛和《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主题班会,我的组织本事得到了较大提高,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可是自我在把握全局方面的本事还有待提高,期望自我扩大视野,提高各方面的本事。

三、教育调查

我们实习队的调研课题是《初一学生对初中学习的看法》,只对初一级学生进行调查。队友们进取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了问卷派发与回收,数据统计与分析,访谈及访谈整理与分析,最终顺利整理成文,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四、结语

本次教育实习,我顺利完成了检查、实践、提高的实习目标,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积累了宝贵的一线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并且体会到了"爱心"在师生中的关键作用,仅有对学生真心付出,才能取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但我还没有做到"爱"和"严"的很好结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爱要有个度,不能过分迁就,必须要和严结合,并且还要学习更多好的教育方法、教育机智,才能高效率地管理好、教育好学生。总的来说,本次教育实习是一次成功的实习。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篇二

__年级进行了一次统一考试。作为实习老师,我也参加了监考。从同学们的考试成绩看,授课效果还是十分不错的。

比教学工作更重要的就是班主任工作。在学校里,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十分琐碎。一名真正尽职尽责的班主任,在学生身上下的功夫比学生的父母还要多。我觉得,在班主任工作中始终要坚持“一个标准”,就是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同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则常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果处理有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和骄傲的性情,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所以做到一视同仁很重要。

__年班主任的培训,由学校一名具有38年班主任工作经验的老教师进行讲座。他在讲座中强调:面对一个全球化的新经济时代,面对一场世界性的教育转型,必然要带来“中国新教育风暴”。我国正迫切需要从工业化时期的教育向信息化时期的新教育转型,人们也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型──这就是新时代。当前正在由“以教学为中心”向“以导学为中心”转型,一个教师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一个全面呼唤“导师”的时代正在诞生,这就需要我国1000多万教师再培训、再充电,培养拥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难题──这就是新教育。

作为实习班主任,我也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带我的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对待学生,要打一巴掌揉三揉。”有一次,班里有一个同学上课睡觉,放学后我留下他谈了将近两个小时。起初是十分严厉地批评他,让他知道上课睡觉是不对的,随后语气渐渐缓和下来,开始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教育。在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了解到了这名同学的家庭及经济状况,也听他说了自己毕业后的打算,对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后来我又从侧面了解到,这个同学是班里的“典型”,是班里最“活跃”的分子。有了对这个同学的全面了解,对我今后开展班级工作是十分有帮助的。

体现教学工作的成果是讲一节公开课,而体现班主任工作的成果则是开一次主题班会。我开的主题班会的题目是《花季、雨季──把握今天,展望明天》。这次主题班会所倡导的思想是“把握今天,展望明天”,也象征着“把握现在,展望未来”。班会旨在让同学们认识到时间是宝贵的,应该珍惜时间。激发同学们对珍惜时间的敬佩感,让他们体会到因珍惜时间而获得成功的快乐。使同学们能够做到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让大家意识到珍惜时间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很多同学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从风度翩翩的主持人,到乐感十足的吉它手,所有同学都表现得很出色。同学们也从主题班会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认识到了时间的宝贵,也学会了怎样珍惜时间。从同学们在班会后各方面的表现来看,主题班会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在这次教育实习中,我们这些实习老师都十分幸运地赶上了两个大型的活动。一个是全校的课间操比赛,我经常带领自己的班级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放学时间练操,同学们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最后在比赛中获得了第二名,并且还获得了全校的精神文明奖。另外一个比较大型的活动就是观看“乐华”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这对全校师生都是一种教育。残疾人尚且能够自强不息,以他们惊人的毅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更何况是健全人呢?同学们在观看演出后都写了自己的感想,表达了自己努力学习的决心。在这两次大型活动中,我的组织、协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在我们实习期间,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会,我作为实习老师在家长会上也对自己的工作和班级的情况做了总结,会后也和个别家长进行了谈话,培养了自己作为老师和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的能力。

临走的前一天,我们班的同学和另外一个班的同学进行了一场足球友谊赛,我也上场参加了比赛,和同学们同场竞技,比赛最终以2:2战平。结果并不重要,过程才是最快乐的。

在这次实习中,我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也会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会不断努力,攀登人生的最高峰。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篇三

三年的大学理论学习,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冲击着我的脑袋,我曾感到迷茫和无助,但通过这次实习,很好的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运用在实践中,在实践中筛选、磨砺出适合自己的理论指导,给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的发向。

一、教学工作

首先,要认真在备课。

第一天实习,老师就建议我们,作为新老师,在备课时,可以采取集体备课,集体设计教案,制作课件,集智慧之所长。在备课时,不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多样性。备课前既要备教材要备学生。熟读教材、尊重教材,将教材中透漏出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备课时的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用教材语言用学生能读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呈现给学生。同时上课前一定熟悉教案,反复试讲,理顺教学思路,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设计的框架,提高教学德条理性和逻辑感染力,此外也要确定教学细节,尤其是新老师,避免上课时由于经验不足,无法应对各种状况外的事情。

其次,课堂上要“一心两用”。

第一次上讲课后,黄老师给我的评议是:教案设计得不错,有很多亮点,但你没有调动全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看到你的亮点。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任务,还要留意学生有没有开小差,如果学生没有听课,老师讲得再精彩也是徒劳的。此后,我每次上课,除了要用心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注重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在讲重难点时。由于经验不足,课堂的调控和应变能力还有欠缺,有待加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自己往往还不够清醒,不能很好的处理。我认为一个教师最主要的基本功还是体现在课堂的控制上,我应该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再次,要做好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支持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 1

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实习生,幸运的是每一次上课前与上课后都有老师的指导,我更是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做好课后的反思和总结,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纠正错误,完善自己,才会得到发展。

最后,认真对待批改作业。

作业折射出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批改作业,有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给予纠正。一发现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我就会在课余或课后找他们补习。有进步的,我会写上激励的评语,并在评语中强调订正的重要性,并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之,开导之。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要有这样的耐心,才能把学生的缺点纠正过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身!”通过这次真枪实弹的课堂教学,我更加看清了自己,看清了未来的路。

1、选择课堂教学最佳的方法

所谓方法包括教法与学法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的教材,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做到每一堂课都要精心选择最佳的教法与学法,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一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废除“注入式”,坚持启发式,“不在全盘授与,在于相机诱发”;二是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学习方法,讲清学习规律;三是培养学生“学贵有疑”的精神,让学生真正从单纯的“记忆型”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跃入“思维型”的新天地。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而且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和习惯。例如:书写规范行为,会话讲普通话行为,读书时做读书笔记行为,制定学习计划行为,读报纸、收听广播新闻行为,完成课业后整理好书桌行为,制作和创造行为,反省与评价行为等等。教师要善于对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和习惯进行校正和引导。

3、要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

语文课虽然要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就认识而言,记忆是低一级的训练,理解是高一级的阶段,再高 2

一级就是创造性的理解。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理解的能力,这就不能满足于老师讲多少,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想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使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进一步使学生具有独立地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越学越聪明,成为一个会观察、会思维、会想象的学生了。”

4、要把力量用在备课上

备课是上课的先导,要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要把力量用在备课上。不仅要钻研教材,而且要把教师、教材、学生三者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使备课为课堂上教师的循循善诱、学生的积极思维、由浅入深地认识事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5、提问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过去,我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提出问题,没有学生举手,只好自己回答。可是听霍老师的课却完全两样,霍老师提问以后,学生十分活跃;不但积极举手,而且发言还有创见。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霍老师告诉我:提问就是要让学生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就要动脑筋,如果问题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动什么脑筋就会觉得没意思;如果太难,学生会感到如同大海捞针,摸不着边际,失去信心。提问也是一种学问,要紧扣课文,有一定的深度,能使学生抓住要害,想一想能说出一、二。学生有好胜心理,是愿意思考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吃透教材,要了解学生。

二、班主任工作

实习中,我得到原班主任老师的悉心指导,她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机会,让我体验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

1、班主任工作实习情况:

(1)深入了解班级的基本状况。

通过找原班主任了解情况,找学生个别谈话,悉心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体思想,学习现状,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同时,还通过批改周记、作业,课余时间找学生聊天,深入班级,广泛接触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地拉近彼3

此的距离。这样,我很快就熟悉了班里的日常工作、班委的工作职责掌握,也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2)认真负责地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每天监督学生收作业、早读、早操、眼保健操;放学后,要监督学生整队离校,检查值日工作,检查门窗、电器是否关好等。工作虽琐碎,但更需要付出百分百的认真、耐心和责任心。

(3)处理好各种偶发事件。

由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时有发生,如争吵、打架、意外受伤等,我基本能做到沉着冷静,互帮互助,发挥我的教学智慧,有效地解决各种偶发事件。

2、反思总结

经过实践体验和反思总结,我总结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作好计划,繁而不乱。

班主任工作异常繁琐,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开展班主任繁重的工作之前,应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制定计划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跟着感觉走,就会使工作显得被动,更会使繁琐的工作显得更凌乱,以至工作难以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将来还可能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因此,开展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先作好计划。

(2)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深入了解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尤其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特征,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教育方式,对缺点多、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可以先与学生从情感上融洽,然后由浅如深,有层次地涉及教育的内容,而对那些产生对抗性心理的学生就可采取商谈式的教育方式。

(3)尊重学生,贵在坦诚。

在管理班级上,应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老师在建立威信的基础上,应该与他们平等、友好 4

的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出现问题时,千万不能立即就获从新生、斥骂学生,而是要先弄清事情的缘由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人无完人,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只要知错能改就可以了。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虚心地接受,没有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样多没面子”而拒绝接受。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4)善待后进,施予爱心。

对待学生不能有偏爱之心。在处理班上问题时,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就事说事,从不歧视后进学生,让他同其他学生在公平、和解的气氛下解决问题。当好学生和差生犯同样的错误时,不要因为他是差生而严加指责,或他是好学生而装作没看见。要坚持平等原则,实事求是,公正对待。平时多找后进生进行特别辅导,了解其家庭、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给他们爱心与关怀。并找出原因,耐心劝导,这样后进生会重新燃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积极地去发展他们自己。

(5)做好自己,为人师表。

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综合素质尚未成熟,思维活跃,很容易就会模仿身边发生的行径。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是在穿着打扮方面,还是在言行方面,无论是在教学能力方面,还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都以一名正式老师、班主任的身份要求自己,在班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支持。只有尊重自己、为人师表的老师,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爱戴与尊重,在班中建立起学生对自己的威信,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6)钻研教学,发展自己。

常言道:“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要教会学生知识,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知识。实习期间,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应首先把自己的学科教学搞好,积极钻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班里学生喜欢上你教的课,进而喜欢你、佩服你,使自己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对于班主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3周的班主任实习,使我认识到当一名班主任的不容易。班主任有时就像一名会计,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一个个小算盘,多听多看,一一入账,才不会出现糊涂账,才能经营得好。

三、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实习虽已经过去,可当我回过头来看一下自己留下的脚印,我们相信那不会是我们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经过实习,我加深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学的热情,对学生的关注,实习是短暂的,但从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知道自己是适合教师这个职业的,在平常的生活中要继续加大对理论的学习,向名师学习,向老师请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应用到现实的教学生活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为大四学生,虽然在校时间越来越有限,但学无止境,我会一如既往的热爱学习,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在将来的日子,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篇四

一、调查概况

20_年8月28日至9月30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镇江市南门小学过了我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我这一个多月的实习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教育实习,二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的工作实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工作,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我还利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语文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通过调查研究,我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状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二)调查方法抽样调查:以我实习的三年级语文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我的指导老师王燕老师、年级主任张俊妹老师、三年级二班班主任黄丽萍老师以及两位新老师:仲菲老师和孙琴老师。

三、调查结果

1、从语文教师的自身、教学等方面探究现今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首先,从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方面谈一谈语文教学的状况。经过一个多月的相处,我发现三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文化水平都是大专。经过从教导处了解的信息,在这所小学中拥有大专文凭的老师占多数,只有少数教师拥有本科文凭。这证明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文凭不高。另外,有些人的普通话不算很标准。这些状况比较让人忧心。其次,从现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面来看语文教学的状况。在教学方法方面,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基本都采用问答法、讲授法,少数有经验的老教师会采用自学辅导法、情境教学法以更好地达到效果。在采用教学设备方面,经调查发现,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原始的:老师讲学生听,他们很少使用多媒体、扫描仪等先进的手段。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球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学生多爱看一些图画,对图画的记忆倒很清楚,但却忽略了图画旁边的文字。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学生也就不作笔记了。他们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还是在认字识字一块,利用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无形之中就降低了写字的重要性,而很多学生的自觉意识不高,基本是老师写他们也写,老师不动他们也不会动,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只能舍弃先进的设备,转向老旧的方法了。事实也证明采用老旧的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

2、从学生的角度探究现今小学语文的发展现状我实习的年级是三年级,学生都在十岁左右,这个年纪的学生心智很不成熟。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不仅男生好动,女生也不容易安静下来,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的学生比比皆是,而三年级是个特殊的时间段,语文这门学科从这个年级开始,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这里他们上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是识字,更重要的是要开始学习如何使用语言,如果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根本掌握不了语文的知识的,这非常让三年级的语文老师头痛。所以上课时,吸引学生注意、维护课堂秩序就成了每个三年级语文教师的重头戏,他们努力以富于激情的声音、高低起伏的腔调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以游走于课堂每个角落的眼神、恰如其分的惩罚维持着课堂的秩序。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他们使尽手段、用尽方法,就是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语文学习上来。

在实习期间,我曾带领实习班级的学生去多媒体教室上过三次课。通过这几次课,我发现小学生对现代化的教学手法还是比较喜欢的,很感兴趣,可是他们自律意识比较差,到了新鲜的地方就东张西望、交头接耳,导致课堂纪律难以维持,另外由于学校资源问题,多媒体教室又是科学实验室,实验器材设备比较多,学生好奇心太强,尽管老师千强调、万强调,还是有个别学生会去拿、去碰。正因为这样,这所小学的语文老师都不愿意带着学生使用先进设备。

小学生年纪比较小,所以知识面比较狭窄,上他们的课就不能海阔天空地、一股脑儿地将语文老师所有知道的、关于课文的东西都灌输给他们,要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如果语文老师不管不顾这些,那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上语文课的兴趣,甚至讨厌起语文课来。实习期间,我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每一片叶子都做着相同的工作——把阳光变成生命的乳汁奉献给大树。”这里需要给他们拓展一下关于光合作用的含义,但是又不能讲的太过深入,不然的话不仅语文课不像语文课了,而且学生也理解不了。于是,我用我自己的语言比较浅层次的讲述了一下基本过程,只要求他们明白叶子做的工作是光合作用便成。

在学习压力方面,我是在小学实习的,调查的对象都是小学生,教育局明文规定他们的在校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个小时,回家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因为回家作业的总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所以划给语文的时间就更少了,所以我认为他们的负担还是很轻的。不过我不是他们,不能为他们立言,为此我专门进行了了解。据我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到的,大多数学生对回家作业的量还是很满意的,也能够及时完成,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迟交或不写作业。可是他们普遍都认为在校的课堂作业太多了,导致他们没时间玩耍。我了解到硬笔习字册是他们课后必须要完成的,大多数时候还要完成大练习册和补充习题的订正,有时候还需要在校完成作文的底稿或誊写。针对这种情况,我特地去问了几位老师,老师们告诉我其实他们并不想这样,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一是由于教育局给的回家作业时间太少,导致很多既定任务无法完成;二是学生本身回家作业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能利用课后时间让他们订正返工;三是学生的升学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成绩,放松作业这块,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学生家长也不能理解,这在前几届有过这样的前车之鉴。

3、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探究现今语文教学该往何处去。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

小学语文教学要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找出适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在思维方面的发展,引导他们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重视学生在言语上的发展,适时给与引导,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适时把握学生在识记能力上的发展,让他们多记多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一般特点:入学以后,他们的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老师和同学的相处中,他们逐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他们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的学业成败、社会技能的掌握程度,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在个性品质上的塑造,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注重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适时给予他们指导,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关心他人。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他们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

我认为,在现今条件下改善语文教学现状必须先从制度改革抓起,小学生减负不能光看回家作业量,最重要的是要关注教育局的既定作业量。其次要提升教师团队的学历水平和专业素质,要培养一批关爱学生的老师。最后就是,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制定适合他们的课程,让他们在身心愉悦中增长知识、获得做人的学问。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篇五

20_年9月26日至20_年11月11日,我在南宁九中进行了为期6周的教育实习。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在原任课老师和原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下,我较顺利地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

实习第一周的主要任务是听课,我听了多位老师的课有高一老师的课也有高二老师的课。这些老师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东西,比如张老师的幽默风趣,流利的英语口语;何老师的因材施教,王老师精美的ppt制作等等。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共上了六节课。院内实习的试讲与实际课堂有很大差别,试讲时把课堂理想化了,真正上课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开始上课时,只顾着把自己的课堂内容上完,语速有点快,没有顾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后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才改正过来。由于多媒体设备出了故障不能使用,第一次讲评练习时,因需要板书的内容较多,板书显得没有条理,课后指导老师建议我把黑板分成两块,一边专门写让学生记得知识点,一边用来写可以随时擦掉的内容,这样板书就一目了然了。这是我实习前所没有想到的。平时备课不仅要备书本,还要备学生,尤其是在讲课文的语言点的时候,要懂得预测学生会问到什么问题,这样上课才不会慌。

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有个特点,除了上阅读课,其他的课型的课堂气氛都比较活跃,所以我做了关于高中英语阅读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试图能从中找出上英语阅读课课堂气氛沉闷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虽然对本班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但由于缺乏经验,一开始我还是觉得无从下手。好在有原班主任的耐心指导,陈老师虽然年轻但是经验很丰富,她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在实习中开展了两次主题班会,第一次是以团结与责任为主题的主题班会,班会以游戏为主,由于是在室外进行,所以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有点乱。第二次是开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因为班会以心理小测试导入,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整个班会都比较顺利地完成了。

一个多月的实习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给了我一次真正走上讲台的机会。实习,不仅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记忆,更是我另一段人生的起点。不管怎样它让我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让我知道自己以后努力的方向,从这方面来讲我的教育实习的目的基本上达到了。

小学音乐观课报告范文第4篇

2012年3月20日,我到海口市一中参加了2012年中考政治备考研讨会并听了一节由一中王小妮老师上的月考试卷讲评课,对我进行今年的政治中考复习很有帮助。

年轻秀丽的王老师心平气和,授课清晰,构建了一节和谐的波澜不惊的评析试卷课。现谈谈我对本课的的感受:首先,王老师讲解了错的较多的单选题,并请个别同学来分析为什么错,错在哪。单选题讲后没听到她对如何做单选题进行简单的概况;然后,王老师讲析了两道简答题,一中出的月考题竟然没有和今年的中考题型接轨,今年中考才考一道简答题,作为市的重点示范学校应该对中考有所研究吧?纳闷之后有所启发,因为王老师讲解了如何做简答题的思路: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然后去找到考查的知识点是在哪年级第几课,并要求学生做好标记,然后运用课本知识点进行分析,如果是做评析题的话分析后要对正确的观点表示支持的态度。如果是做启发题的话,分析后要说明“我”应如何做。听到这,我想到了自己对知识点所在处的漠然,应该就在平时训练学生对知识点方位的掌握,每次考试后也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找每道大题相应的知识点,让其记在试卷上,找到后还应该读一下,如此多练后,到考场时也许能让学生快速找到知识点并胸有成竹答题;第三,王老师讲解了辨析题,同样是找出关键词,找出考查的知识点是在哪年级第几课,然后她还说明了做辨析题都要遵循的三段式格式,但是她对于如何做好辨析题没有更多地说明,也没有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王老师重点讲解了材料题,同样是要求找出关键词,记下考查的知识点在哪年级第几课,并说明了对于“谈认识”的题的

做法,至少要从两个方面去回答关于“如何加强”的问题,请一位学生回答了第三问题并肯定其书写答案的规范,还讲清了如果是对国家提建议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一些大的方面去思考。王老师对中考四个题型答题技巧都做了一番研究,给与会老师展示了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于如何做好每一种题型,她将自己的心得无私奉献出来,非常感谢王老师的付出。在今后的复习中,我需要更进一步明确每一个知识点的方位并强调学生也应该知道,而且我也应对每一种题型都好好研究,有自己的想法然后结合学情进行讲授,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成绩。同时,我有一个更深体会就是复习阶段一定要学生让少些郁闷,多些快乐,想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复习。因为在今天的公开课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中复习课和试卷讲评课的无味,不知今天上课的班中学生学习成绩如何,好像对政治课也没太多的兴趣。也许和我们农村学校一样,如何调动学生积极向学也是一中老师要做的大事。所以,我认为在课堂上要践行老师起主导作用而学生起主体作用的教育理念实属不易,没有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就不会有对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孜孜以求的钻研,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就不会有对其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考虑。如何教好才能如何学好,教师任重而道远。

听试卷讲评课后,市教研员吉老师做了2012年中考政治备考复习建议的专题讲座。要点有四个:

一、研究中考,明确复习方向;

二、制定复习计划,掌握复习策略;

三、热点内容的应考对策;

四、关注题型的变化。在本次会议中我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中考信息,那就是今年的中考政治和历史是合场分卷,分时段考试,如此就可以保证两科在公平的时间分配中公正地展示各科教师的教学成果,这样,我们政治科就不担心学生因为历史好得分先做而占用政治科的时间了,今年没教历史,所以要好好复习政治,争取和去年一样有个好的中考成

绩,好好地展示专业水平。此外,吉老师的第二和三个要点对我也很有启发,就是复习策略的运用,使我更加明确了复习时要指导学生有目录意识,在教辅书上标明课本的页数;在专题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点间的联系并及时找到能体现国家意志及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时政热点,所以,我应该好好地研究2011年国际国内省内十大时政、今年的两会、十七届三中全会及海南省的文明大行动;最后就是关注题型的变化,在今年的材料分析题中极有可能会多一道来自第一或第二模块的简答题。

已经教了七届毕业班,每届都是认真对待。同样要做好今年的中考备考,需要做好多项工作,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二要关注时政热点,三要研究题型和答题技巧,四要准备和课标考点相联系的练习题及时检测,五是要有认真、负责、良好的心态和灵活多样的教法,六是要关注学情,做好学生心理辅导,调动其向学的兴趣。

我相信:认真备考,踏实从教,会有所得。

小学音乐观课报告范文第5篇

一、园地是对知识的归类梳理,本课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 法复习汉字。通过词语搭配联系,学习准确运用词语,不断积累词语

。并练习各种词语搭配的题型。、了解词语重叠后在表达上的不同、并学 说这样的词,体会语言特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训练学生积极参与讨 论,能把自己想到的办法说清楚,能对别人说的办法进行评论。增强 表达的自信心,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

二、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设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发散思维 ,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性。

观评记录观课教师:曹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反复练习,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并在教学中注意了以下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情境图,启发学生兴趣;轻松式的谈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学习,感悟语言。实施自主学习,是新的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她在教学本课时,留出大量时间给学生朗读思考。 观课教师:张瑞老师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举一反三,通过反复练习,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情境图,启发学生兴趣;轻松式的谈话,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鲁教五.四学制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 生命》测评效果分析烟台市芝罘区南山路小学

王丹 我们通过评测环节的课堂实录来分析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一、画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理解“骚扰、挣扎”,学习“截”字,说出“截”字的偏旁部首、观察“截”的笔顺、写出“截”的伸展,读出四字词语的节奏感。1.“骚扰”能换个词语吗?怎样做就是“挣扎”?2.“截”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看老师写,注意观察“截”字的笔顺。

3.“截”字要写好,“戈”字部要伸展,横要长,斜勾要伸展。4.在练习本上写下“截”。5.“一截瓜苗”要读出四字词语的节奏感。

【效果分析:通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都能画出重点词语,这说明学生已经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在读课文时目标性明确。能够通过找近义词,以及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

鲁教五.四学制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 生命》测评效果分析烟台市芝罘区南山路小学

王丹 我们通过评测环节的课堂实录来分析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一、画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词语,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理解“骚扰、挣扎”,学习“截”字,说出“截”字的偏旁部首、观察“截”的笔顺、写出“截”的伸展,读出四字词语的节奏感。1.“骚扰”能换个词语吗?怎样做就是“挣扎”?2.“截”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字,看老师写,注意观察“截”字的笔顺。

3.“截”字要写好,“戈”字部要伸展,横要长,斜勾要伸展。4.在练习本上写下“截”。5.“一截瓜苗”要读出四字词语的节奏感。

【效果分析:通过教师巡视发现,学生都能画出重点词语,这说明学生已经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在读课文时目标性明确。能够通过找近义词,以及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理解词语,基本掌握解词的方法。写的“截”字规范、工整,戈字部写的伸展。这说明通过教师的范写和指导,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且书写姿势正确。通过读“一截瓜苗”也能够举一反三的读“茁壮生长、不屈向上”,读出了节奏感。】

二、借助重点词语,说说每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评测学生概括能力、预习效果。1.运用其中一个或两个词语,说说每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2.用简练的一句话来概括。3.试着用四个字给每个故事加标题【效果分析:在这个环节的学习中,通过借助重点词语的方式,让学生归纳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内容。学生思路比较清晰,能简洁完整地概括每个故事,还学会了给课文中的故事加小标题。】

三、通过学习“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评测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对课文的理解,指导朗读。1.想象一下飞蛾在作者的掌心里会怎样挣扎?(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力)2.飞蛾一边挣扎着,一边会对杏林子和自己说些什么?(考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3.令杏林子震惊不已的什么?(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生命本质的把握。) 4.小小的香瓜子是怎样掉进了砖缝中?(通过展开想象,考查学生对生命偶然性的理解。)5.杏林子连用两个“竟”字,表达了内心深处怎样的情感?(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作者情感的把握。)6.朗读这一自然段,应该怎样来读呢?【效果分析:研读“挣扎、掉”等重点词语,引领学生展开想象,切身地感受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偶然与执着。学生能够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读指导,读出了生命的真谛。】

四、通过“静听心跳”,评测学生的阅读能力。1.在这个故事中,作者提到了两种相对的生命态度,是什么?2.怎样做就是“白白糟蹋生命”?举例说明。3.杏林子坚定的选择了前者,出示杏林子的成就,你从杏林子的身上看到了什么?【效果分析:学生回答问题时,能结合具体事例阐述自己的见解,有理有据,表现可圈可点。通过杏林子的成就,感受杏林子对生命价值的体现,学生能够体会的到,但有时会有些词不达意,着眼点还不够全面,不够深层。】

五、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明白生命的独特与价值。“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1.什么是有限的?什么是无限的?2.在你的眼中,生命是什么呢?【效果分析:学生能够结合课文、课外资料及说出什么是有限的,什么是无限的。说明本节的内容学生能够吸收,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含义深刻的句子。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广度是无限的。但过于局限,若能引领学生拓展到课外的,生活中的,自身的事例,理解的会更深刻。】《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我设计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因为课堂上重点训练了第二自然段的感情朗诵,所以,随堂检测中抽查了学生对课第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抽查了两名同学,基本能够背诵上来。尤其是重点词语“挣扎、极力鼓动”等能够准确背诵。这说明学生理解了词语,感受到了飞蛾求生的强烈欲望,懂得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说明了语文课程的首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它告诉我们:“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个人认为,“从表达入手教阅读”恰是实现“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目标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充分阅读文本,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感受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所以,随堂检测中抽查了两名同学对“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一句中的“好好地使用”和“白白地糟蹋”理解。两名学生都理解很深刻,表述的很完整。还抽查了一名同学对“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决不让它白白流失,使自己活的更加光彩有力。”这段话的理解,学生提到要生命的长度我们无法决定,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广度,发挥生命最大的价值。理解深刻,表述完整,教学重点很好的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感悟人生。抽查三名学生谈谈自己眼中的生命,学会述说的内容给人无限的惊喜,在孩子的眼中一株小草、一朵鲜花、一个人、一匹马都以其独特的价值告诉了我们生命是什么!孩子们从文本引入生活,文采飞扬,诗意涌动。一切的学习只有最终融入到学生的生活才是有效的。如诗般的言语,神奇地点化着眼前的生命,孩子们似乎一下子就步入了一个神奇的生命林子。我觉得这就是读写结合,这种创作热情,使学生们陶醉在这一片生命的林子中。从表达入手教阅读实现了教师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使语文课回归它的本然状态,让语文课拥有了它本该具有的一种美丽风景!

页面: 1 / 3

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课堂 ——鲁教五.四学制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生命 生命》教后反思烟台市芝罘区南山路小学

王丹《生命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独特感悟,是一篇对生命的颂歌。作者通过生活中普通的飞蛾、瓜苗、心跳三件事物的细致刻画,以小见大,引领读者从三个事例中去感悟生命,从字里行间去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希望每个人都珍惜生命,坚强勇敢,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更加光彩。这篇课文,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较多,而四年级的学生生活阅历和积累又相对较少。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应不应该去领会这一切?这一切对他们来说是不是太过深邃?我觉得他们应该诗意地领会这一切,经由课文和其他文学作品,他们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开始这个问题的思考。如何让“生命”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是教学中真正的难点。

一、扎根文本,感知生命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阅读什么”的问题。扎根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薛法根老师提倡:学生已经读懂的,不必教;学生自己能读得懂的,不需要教;你教了,学生也未必能懂的,暂时不教。真正需要教师教的,就是学生自己读不懂,或者自以为懂了而实际上没有读懂的地方。这节课的核心,我围绕了一个核心展开:生命是什么?我先出示杏林子的照片,让学生面对面感受杏林子的阳光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接着出示杏林子一双饱受病痛折磨的手,与前者形成巨大的反差,激起学生心中无数的疑惑,再介绍杏林子疾病的相关资料,一时间,拉近了学生与杏林子之间的距离,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绝望、无助、彷徨、挣扎......然后,我抓住时机引领学生朗读课题,并进一步追问:你想通过课题读出什么?引发孩子们关于生命的第一次思考:生命是什么?活着是为了什么?这就与课文第一自然段的问题不谋而合: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贯穿在全文之中,文章的全部文字,都是对这个问题的答复,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原本高高在上的问题变成了来源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共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这三件事让学生思考。整节课,创设出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可感可触。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于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感悟到:生命是飞

蛾求生的欲望,生命是砖缝中不屈向上的小瓜苗,生命是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这是立足文本对“生命是什么”的原生态的解读。

二、品读文本,感悟生命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是有限的,仅仅是个例子,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如何超越文本,打破文本的限制呢?回归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必然。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阅读教学将是死水一潭。这就要求教者具有一种透视文本的阅读眼光,找到文本与生活的链接点,选准切入点,在学生所不能达到的地方穿针引线,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获得拨开迷雾、豁然开朗的阅读快感。比如,让学生想象作者掌心中的飞蛾会怎样的挣扎?它又会对自己和杏林子说些什么?砖缝中的那颗种子是怎么掉进了砖缝中?它存在的短短几天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谈出自己的感受。飞蛾、瓜苗都是寻常的生命,但正是因为他们的脆弱与顽强;偶然与执着才会令作者震惊与敬畏。这样,学生对生命是什么又有了深层次的思考。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

三、回归文本,善待生命语文阅读教学适度扩容、拓展是必要的,但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果。因此,回归文本就是牵着风筝的那条线,任凭风筝飞得再高,教师都应紧紧抓住文本的线。文字是帮助我们了解文本、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重要工具和依据。只有带着学生认真研究这些符号,踏踏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们才能对文本有真正的理解。这课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找出感动的句子;其次让他们驻足品味——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味,交流自己的理解;最后跳出文本——汇报自己的感悟。学生们经历了沉潜、品味、醒悟的心路历程。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隐藏着作者对自我生命的深刻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作者藏在其中的言语意图。如:“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或是白白糟蹋它。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有限的生命可以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要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面对生命,人们有两种选择:“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那我们生活中有没有糟蹋生命的事例呢? 在“好好使用”和“白白糟蹋”之间杏林子坚定地选择了前者,我适时地补充杏林子的材料,让学生走进杏林子,感受杏林子生命的价值。可见,课外资料的引入必须立足文本,选择时机,将阅读引向深入。这样,学生对生命是什么又有了深层次的思考:杏林子的作品是有限的,对我们的影响是无限的;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广度是无限的......四、拓展迁移,思考生命 生命的深处是花园,不能因一节课的结束而停止探寻。它需要我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发现,去体悟。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书写着生命,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在演绎着生命的精彩。正如金子美玲的诗《向着明亮那方》,作为补充,既丰富了课文,又深化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于是发自内心而又富有哲理的诗一般的话语便层出不穷了:生命是温蒂死后留下的眼角膜;生命是沙漠深处一丛翠绿的仙人掌;生命遇到困难时别人伸出的援助之手......这些拓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对生命的思考,这节课仅仅是个开始,在漫漫的人生路上,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最终靠学生自己。反观这节课的教学,因为“生命是什么”这个话题太厚重,我牵的太多,放的太少。这篇课文带给我的思考是必须学会从容地面对生命的风雨。一个人的一生中难免要面对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上课亦是如此。

页面: 2 / 2

入情入境诗意流淌

——鲁教五.四学制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 生命》观评记录烟台市芝罘区南山路小学

车昀《生命 生命》观课记录表任课教师王 丹年 级四年级人 数30课 型精读赏析时 间2015年10月观察人员唐惠敏 于冬玲 车昀 赵辛 王晓丽 曹茜观察内容观察要点项目要点分值优良达标待达师 生 关系师生相互尊重,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有兴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学 生 参与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实现参与“面”和参与“量”的最大化。√学 生 能力读得入情,写得规范,想得丰富说得有理。语言表达完整、丰富、灵活有感染力。思维活跃、深刻,有独特的见解。书写端正、规范,整洁。朗读有感情。√情 感 态度学有所感,能获得人生感悟或精神引领。√王丹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是一堂很精彩的语文阅读课,感情强烈,令在场听课的教师为之动容,令上课的学生为之动情。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理解文本,感悟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入感情,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从宏观上把握文章的基本风格,在微观上吃透文章的具体内容,努力发掘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进入意境,才能形成师生的“双向投入”。试想一个演员要演好戏中的一个角色,如果不读剧本,对角色没有深入的了解,不知角色的喜怒哀乐,能把戏演好吗?角色能感染观众吗?王老师对《生命生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创作”,对“生命”的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深刻感悟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从文中的三个故事“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体悟出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偶然与执着、独特与价值。由于教师对教材内容深入解读,对课文感情基调的准确把握。因此,才有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触即发,才能保证教师在课堂上的张驰有度,挥洒自如,使得课堂激情飞扬,师生之间火花不断。

二、创设情境,忘我投入教师要有激情,首先要投入角色,孕育感情。如果教师缺少了感情,教学就会苍白无力,不能激动人心。在这节课中,王老师采用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步骤来创设情境,酝酿感情。例如,上课伊始介绍杏林子患病的资料,使得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迅速进入课文,提炼三个故事。接着深入学习三个生命故事,再度感悟生命,并结合金子美玲的诗《向着明亮那方》,进一步感悟生命的意义所在。最后,追问:生命是什么?整合课文,画龙点睛,使师生一起尽快“入戏”,进入“角色”,入情入境。

三、方法得当,感情强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感染学生。在这节课中,教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感人的教学语言和有感情的朗读。王老师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每次的朗读之前首先就要用感人的教学语言给学生激情,使师生同时投入感情朗读。例如第三个故事“静听心跳”中,如何好好使用生命,教师出示课件——杏林子生平创作的作品及成立残障基金会的事迹,教师组织了一段深沉的教学语言,投入的感情引领。接着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声中师生对生命的那种热爱之情洋溢着整个教室,感动着学生。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激情,这就是教学的艺术。王老师的实践证明:一个教师,只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就能让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王丹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是一堂很精彩的语文阅读课,感情强烈,令人佩服不已,我连着听了两遍。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对你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的张驰有度,挥洒自如,使得课堂激情飞扬,师生之间火花不断。在这节课中,王老师采用了“整体—局部—整体”的步骤来创设情境,酝酿感情。例如,上课伊始介绍杏林子患病的资料,使得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迅速进入课文,提炼三个故事。接着深入学习三个生命故事,再度感悟生命,并结合金子美玲的诗《向着明亮那方》,进一步感悟生命的意义所在。最后,追问:生命是什么?整合课文,画龙点睛,使师生一起尽快“入戏”,进入“角色”,入情入境。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感染学生。在这节课中,教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感人的教学语言和有感情的朗读。王老师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每次的朗读之前首先就要用感人的教学语言给学生激情,使师生同时投入感情朗读。例如第三个故事“静听心跳”中,如何好好使用生命,教师出示课件——杏林子生平创作的作品及成立残障基金会的事迹,教师组织了一段深沉的教学语言,投入的感情引领。接着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书声中师生对生命的那种热爱之情洋溢着整个教室,感动着学生。这就是课堂教学的激情,这就是教学的艺术。王老师的实践证明:一个教师,只要把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就能让语文课堂绽放出生命的光彩。

页面: 1 / 1

《雷雨》教学反思红运小学

赵红焱

雷雨这篇课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教学时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 谈话导入

二、 同学们,回顾以下,雷雨时,是什么样子的?有的说:“雷声轰隆隆。”有的说:“闪电咔嚓咔嚓响。”有的说:“先打雷,后下雨。”

三、

二、看图学文

本文的两幅图画描绘了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学习课文时,可以先看图,再到课文中去找一找描写景象的句子。

四、

三、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物都是什么样的?读读文,边读边画,找出来,感受一下。这样学生不但感受了不同景象,还能把描写景象的句子背下来。

五、

四、抓动词

本课“压”“挂”“垂”“坐”四个动词使用得特别好。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读,通过换词法,来感受词语使用得准确,同时,也学会正确使用动词。

五、遗憾之处

教学本课时,还没到雷雨季节,学生切身感受不深,上课时,也没找到相关的资料库。

大张楼镇小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

观课评课记录表

2016.5科目 语文授课人赵红焱 课

题 雷雨授课班级二一 授课时间2016年5月 整理人 赵红焱评课人王悦清、李西智、周爱娟、任中华、郝新玉 评课要点记录优点:1.备课很是认真,课前准备从分,课件设计很好。2.教态自然,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符合学生特点,有很好的亲和力,教学方法得当,设计合理,过渡自然,整节课学生能顺着老师的设计一步一步的完成教学任务。3.从教学效果看,能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又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他们的知识技能掌握得都很扎实,不足:1.在个别问题设计上还有待加强,学生活动还要大胆放手;2.合作学习体现不够充分;3.在指导学生自学方面欠缺。建议:1.本堂课小组合作学习体现的不明显。同伴间缺少一种合作交流。2.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看书。老师可以让学生打开课本自己看课本学习,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技能,更是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老师课前准备从分,课件设计很好。教态自然,能用普通话教学,语言符合学生特点,有很好的亲和力,教学方法得当,设计合理,过渡自然,整节课学生能顺着老师的设计一步一步的完成教学任务。能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也非常注重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通过这种形式既能关注到全体学生,又保证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课堂表现看,他们的知识技能掌握得都很扎实,不足:1.在个别问题设计上还有待加强,学生活动还要大胆放手;2.合作学习体现不够充分。 1

页面: 1 / 2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会写课文中的词语,指导不易写好的字。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得到启迪。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方法,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运用质疑探究、前后联系和情感体验等多种方法理解内容。3.学习本课,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从中受到做事要了解和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产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材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发兴趣。

1、出示幼龟图片,这是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的一只幼龟,每年的四五月份它们都要离巢进入大海,可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一次都要经历生与死的考验。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的文章《自然之道》,学生齐读课题。 2. 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依据学情重点指导。

(1)学生读词语,教师依据学情纠正出现的错误,着力指导难写的字“蠢”。学习多音字“吁”。

(2)理解重点词语“愚不可及”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检查预习,了解学情,针对学情进行重点指导,以学定教;其次,扫清字词障碍,为理解内容做准备;同时也为概括主要内容做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自主质疑。

1.了解题目意思,初识“自然之道”。

这里的“道”是什么意思?“自然之道”呢?学生理解,教师点拨。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巡视指导。

3.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学生自主概括——教师进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概括(学会一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初识“自然之道”,从题目字面上了解什么是“自然之道”,此处对“道”的理解仅仅是对题目的浅层次理解。整体感知课文,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通过对概括方法的引导与提炼,学生学会用简短的几句话说清主要内容,掌握概括内容的一种方法。这样设计旨在找准教学的起点,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疑促读,探究体验,深入感悟。】

(三)深入文本,体验感悟。

1.学习

三、四自然段:研究“救”的原因,体会我们救幼龟的“一片好心”,感受自然的神奇等内容。

(1)抓住有关词句,理解我们和向导救幼龟的原因。学生能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我们救幼龟的原因。

(2)抓住重点词“探”和“若无其事”等理解词义;结合词语,读懂向导口中“自然之道”的含义,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和体验。

有感情地朗读第

三、四自然段。

(3)教师小结:总结内容,归纳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预设学生质疑点,借助语言文字,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学会通过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深入理解词语并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突出第二学段的特点;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情感。】

2.学习五至八自然段:研究“害”的惨烈,突出对幼龟的“伤害”,体会愚不可及等。

(1)教师创设情境,默读课文5-8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体会幼龟受到的伤害及人们的愚不可及。

(2)结合有关重点句子理解体会、想象表达,读中感悟。

想象幼龟进入大海的情景,进行写话练习,通过“语言表达”丰富原文画面,以写促悟。

(3)感情朗读,触动学生情弦。

【设计意图:本环节着重突出以读促悟,读中悟情,以写促悟,写中生情。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理解内容,受到震憾,触动心灵,提高朗读能力。利用写话练习,实现写中动情、感受幼龟美好的愿望,体会“害”的惨烈场面,提高运用词语的表达能力,也为深入探究原因、领悟道理做好铺垫。】

3.探究“救”了一只,却“害”了更多只的多重原因,反复揣摩,触动学生“心灵”。

为什么这样一片好心救了一只幼龟,却害了更多的幼龟呢?

(1)探究原因:引导学生关注全文,学生在文章关键处反复揣摩,由浅入深地悟出“救一只,害更多”的多重原因,体会出人们的愚不可及,领悟道理。

(2)引导学生抓住“悲叹”等,角色体验朗读。到底是为何而悲、为何而叹?体会愚蠢,得到启迪。

4.教师小结:正如大家所言,大自然是那样的神奇,每种动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存规律,所以要多了解自然,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才能不违背自然规律,否则,不了解、不尊重自然,坚持已见,违背自然规律,往往事与愿违,“好心”也容易办“坏事”。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句深层探究自然之道,引发思考。在表达交流中,解决疑问,悟出愚蠢的多重原因及受到的启示,在入境体验与情理交融中,感悟“自然之道”的真正含义,触动心灵,受到启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摘录文中的好词佳句,体会用词的巧妙。 用理解“探”“若无其事”的办法。 【设计意图:从幼龟引入课文,激发了探究兴趣;课中探究,深入理解了幼龟入海的自然之道,悟出了人们愚不可及的多重原因,得到人生的启迪;课后拓展,再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学会分析。整个设计,从单元和专题的整体考虑进行了全面规划和构思,注重了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大语文观,注重了探究、体验,实现了对方法的学习和迁移运用,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自然之道》效果分析通过本文的教学,学生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篇课文读一读,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认真阅读,了解每部分内容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本文,不要过于追求主要内容概括得特别简练,学生能说出大致意思,了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概括的能力,直至最终做到所概括的内容正确、语言简练。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不要急于求成。

《自然之道》观评记录周广超:在理解词语方面她不是简单的告诉学生词语的意思,而是借助字典(自然之道)、联系上下文的方式帮助理解,在理解“若无其事”后用替换词语的方式理解“探”;同时还有

颜红梅:在对课文5至8自然段的学习中,能教会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以及段落,并在这其中通过朗读和想象画面,训练学生的在表情达意方面的能力。李玉丽:教师的语言太多,是否可以在引导学生的话语方面可以简略一点,把思考与发言的时间还给学生。

《 自然之道》课后反思

由情景进入文本为了突出重点,充分展开学生的自主探究,从根本上摆脱冗长的情节分析和烦琐的提问应答。我从图片导入: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并随机板书:然后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我们”在岛上都看到什么情景。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概括主要内容的一般方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语言文字的感悟向导的话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我从引导学生理解“若无其事”的词义入手,进而体会向导所说的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是哪样的呢?更好地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三、想象能力的培养文本有限而想象无限,许多文本会留下较多的空白,给读者以尽可能多的想象空间。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文本”的“留白”而展开想象的超文本阅读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学是一门艺术,要上好一节课,就要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设计进行“精雕细刻”,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我将在教学实践中努力锻炼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生命生命》观课报告

《生命生命》这篇充满哲理的散文,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静听心跳”三件小事,传 递着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的独特生命体验和感悟。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 刻的句子,如何让学生对“生命”这个如此宏大的话题有自主地、个性的感悟,是这节课想要 努力实现的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王老师通过“由题入手,关注生命”“品读词句,感受生命”“拓展资料,情感升华”“回归课题,感悟生命”四个层次,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品词析句,读出自己的感受,以课堂为起点引发孩子们对生命的感悟。能让学生对生命有所感悟,有了自己的见解,这是最大的进步。

从教学过程看,王老师的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一、注重读写结合。

在语文学习中,读和写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学完课文,王老师让学生写出想对作者说的话,学生在思考后,阐释了颇有见解的生命乐章。学生既受到了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教育,也学到了认识生命、歌颂生命的知识和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抓重点句段,感悟文章情感。

以读为本,注重自我感悟,是这节课的最大特点。如在“飞蛾求生”这个段落中,学生朗读重点句抓住“挣扎”、“极力”、“跃动”等重点词,在读中品,品中悟,体会飞蛾求生的欲望使作者震惊,悟到了作者对弱小的生命这种顽强生命力的敬意;在“瓜子生长”这个段落中,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出瓜子非一般的力量,学生入情入境,发出肺腑地感受到小瓜子顽强的生命力,领悟到生命力的价值不在于存活时间的长短,而在于是否在有限的生命中努力拼搏,让自己活得精彩,从而真切感受到生命的不屈与伟大。

三、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王老师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探究、感悟。学生通过读书,自主概括文中的三件事,并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朗读,谈体会,谈对作者的认识,谈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学生尽情地展示自己,大胆交流,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和发散思维,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和思考,懂得珍惜生命,让生命更有意义。 但是还有三点我认为值得商榷:

1、王老师的ppt设计上对于每个环节的要求字数过多,孩子看起来会不会一下子记不住。

2、遇到学生不会的问题,王老师硬是想让孩子说出来,是不是换一种方法,换一种问法更好。

3、在生字环节时间略长。

上一篇:初中语文观课报告下一篇:高中数学观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