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结构论文范文

2023-04-07

组织结构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多样的高等教育的需要与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包括宏观层面加快高等教育布局及政策调整,微观层面推动高校组织结构改革,并通过高校与区域的互动合作,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关键词:新时代 高等教育 内涵式发展 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困境与路径”(编号:AC180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树立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质量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十八大报告又重申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要求“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见, “教育内涵发展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进入中国教育改革视野已日益彰显。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多样的高等教育的需要以及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协调资源投入以实现高等教育的平衡与充分发展,各类高等教育又该如何加强内涵建设以满足高等教育的多样需求,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沿革

近年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成为学界热词,而综观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历史沿革,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不同时代特征代赋予的不同内涵。刘振天认为,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本質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统一…。张德祥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其本质的认识不尽相同。而我国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2002年初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这一时期的内涵式发展是以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为目的的一种发展模式。第二阶段是2002年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发展阶段迅速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内涵式发展是则是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的一种发展模式。而当前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发展这一观点已经得到普遍认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一个综合的概念,除了“质量”之外还应包括“结构、公平、制度”,并且各要素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具体内涵有所不同[2]。刘振天还提出,遵从内部规律、实现内在目的、受自身需要支配的高等教育发展,即为内涵式发展。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其实质在于回归高等教育本身。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主要是指以高等教育内部各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通过优化教育结构,挖掘自身潜力,增强发展能力从而不断改进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的发展模式。而要实现特色发展,则需要高校明确区域社会需求,找准“内涵”,深度参与区域社会经济活动。

2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征程中也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集中反映在以下方面:

2.1 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在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呈现出了高水平大学布局不平衡的特征。在国家最新发布的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中,西部高校仅占9所,占比为21.4%;在95个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西部高校学科仅占18个,占比为18.9%。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包括在于:第一,东西部高等教育的布局不平衡,我国优质高校大多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分布较少;同样在科类分布方面,东部地区科类分布上与社会生产部门的实际结合紧密,且在特定学科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修业年限和学业内容导向的把握上更为合理,对社会特定生产部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人才需求有一定的预测,而西部高校在科类分布上则与社会联系较少,时常存在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第二,西部地区内部高校的地域布局不平衡,高校多集中于相对较发达区域,多分布于省会城市,且高水平高校数量不多。

2.2 高校办学同质化现象严重

从高校内部来看,当前我国西部地区许多普通高校普遍存在自身定位不准,不顾自身特色,争相采用相同的办学理念、层次定位及学科布局,盲目追求规模大、层次高、专业全的精英研究型高校的发展模式。这往往会导致地方教育资源浪费, “千校一面”的现象严重;同时,由此引起的高校人才培养规格雷同、质量不高,科研成果质量低下、转化推广率低,提供的社会服务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也更容易导致高校间的恶性竞争与高校办学的恶性循环。

而从高校外部来看,办学同质化主要是由于两方面原因导致的。第一,当前大多数地方高校普遍缺乏办学自主权,从人事管理、资金使用到日常运营均受到政府极大限制,高校缺乏自主处置权,从而容易导致办学同质化;第二,政府评价模式及资源配置模式缺乏个性化和差异化,当前政府对于高校的评价机制较为单一,且多以学术型为导向,评价结果直接影响高校声誉及资源,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高校的特色化与多样化发展。

2.3 高校产出与地方需求脱节

从高校主要职能出发,高校主要为当地社会提供人才、科技研发成果以及社会服务三种主要产品。而当前许多地方高校面临着培养人才不符合当地社会需求,应用型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这导致了社会缺乏有用人才而同时高校毕业生却就业难的局面。同时,高校与当地产业及政府联系不紧密,不能及时为当地企业提供所需技术及研究成果,也无法及时为社会提供所需服务。这使得大学作为知识生产部门但无法实现知识产业化,形成与区域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这主要是由于高校办学同质化倾向严重,且大多数高校均按照学术型人才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而忽略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高校与区域互动较少,导致了高等教育产品与区域需求脱节,在区域社会发展中参与不足,其引领区域创新发展的能力无法得到体现。

3 多管齐下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就必须从宏观及微观的层面推动高校特色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活动,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3.1 充分发挥政府调节作用,优化高等教育布局

从国家层面来看,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首先需要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即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和科技的需求,按照不同级别、不同科类、不同形式及不同地区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促进其科学发展的改革过程。

其次是要加强政府的作用,调节高等教育资源分配。通过深入推进政府、高校及产业三方的合作,形成官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政府要在起到高校与企业间“黏合剂”作用的同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如通过制定知识产权政策、减免税收、保护创新组织建立的法律、完善风险投资制度等方式,在保障各地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同时,激发高校创新热情,促进高校社会参与程度,推动高校融入当地社会发展,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及效益。

3.2 改革高校组织管理,优势特色发展

高校必须要明确自身实际,特色办学,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益。一是要改变学校权利结构,建设强有力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领导层,引领学校发展方向;二是要改革学校组织结构来激励学校各层次人员的创新热情,形成创新动力;三是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给予校内人员更多业务自主权;四是要建立健全校内相关制度,确保人员的工作及福利的落实;五是要打造具备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也可以更好地激励与维持大学师生对自身学校定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3 科技创新与合作,提升产出质量

科技研发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既对人才培养起导向作用,又对社会服务起支撑作用,科研水平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在当前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急需通过科研合作来提升其科研水平及影响力。要推进科研合作,一是要积极寻求建立校内、校校、校企等科研合作机制,促进人员学术交流及各类科研项目的实施。二是通过建立重点研究中心,不断提升科研实力。三是要打造高校優质科研人才团队。培养具备主动性、求索心、文化适应性、工作胜任力等素质的核心科研人员,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3.4 提升服务区域创新发展能力,扩大高校影响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必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必须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把握区域社会需求,明确自身实际,特色发展,扩大高等教育的优质增量供给,从而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及社会服务的供需动态平衡,推动区域社会的创新发展,从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公平、优质、多样的高等教育的需求,改善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刘振天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价值论、本质论及方法论重建[J]大学教育学,2013 (6): 14-20.

[2]张德祥,林杰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质的历史变迁与当代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14(11):3-8.

[3]刘振天,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型时代中国高等教育价值革命[J].高等教育研究,2014( 35):1-7

组织结构论文范文第2篇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性

从企业发展历史上看,在生产力进步,企业壮大后,必须有相应的组织变革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实力。美国管理学家和工业经济史学家钱德勒(Chandler)发现了公司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密切关系,认为战略的变化导致组织结构的变化,反过来组织结构的重新设计又通过改进组织绩效而促进战略的实施。实际上,西方学者甚至提出结构可以决定战略。格雷纳(Greiner)在1972年提出了当一个组织的规模和年龄不断增长时,其自身也在逐渐成长成熟。这些渐变的改善过程有时会被一些剧烈的变革所打断,此时传统的管理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另一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也认为“战略追随结构”,环境服务于组织,战略必须适应组织结构,跟随组织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组织结构的设计和维护如此重要,使管理学家们坚信:在公司的经营战略和产品组合确定的情况下,组织结构选择对于公司的盈利性以及价值会有重大影响。总之,组织结构创新使企业组织形式挣脱旧的体制的约束,以动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成为真正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活的企业”。

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外部力量分析

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外部环境是独立于组织之外的权变因素,是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持续显现或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力量的总和。通常将环境分为一般性环境和具体性环境。一般性环境是指具有普遍意义的因素,例如经济、知识、信息化、网络化等,这些因素从宏观上对企业产生影响和作用,只要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企业都概莫能外。

1.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

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社会主宰力量由金钱转向知识。实际上知识经济时代反应了21世纪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社会强调知识的传递、扩散与应用,而为了促进组织知识的创造、整合和利用,使知识有效转化为企业的市场价值,企业必须进行必要的组织重组与重构。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管理的关键点就是如何使掌握着企业所需知识的个人在一种有效的组织安排中,自觉自愿地奉献个人知识,同时又如何使这些有价值的个人知识有效转化为商品,实现市场价值。组织结构应有助于企业成员间的知识共享和信息共享,有利于组织集体知识的形成。一般而言,灵活开放的、扁平的组织较有利于知识的形成、传递与分享。建立运行协调的团队是抓住最好的想法和思想的有效方法。

2,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技术导致全球商业变革,其中网络技术的发展是最明显也是最深刻的。网络,它无疑符合革命性技术的经典定义,它不但改变着人们的时空观念,也影响着企业组织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例如联想电脑公司高管就认为:在组织结构层面,信息技术使联想对组织的管理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从封闭孤立型的树状组织结构到开放协作型的矩阵组织结构的转变;二是由静态的“部门接口型”协作关系到动态的基于业务流程体系的专业化协同的转变。

企业的信息化过程,并不一定伴随着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和企业人员的精简。例如在本质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信息化依然很难削减组织人员,因为大多数的服务需要人的参与,而不是机器的替代。企业信息化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处理信息效率的技术层面上,还要考虑到组织结构的调整,以创造一种适合知识创新的环境。信息效率的提高,只是为共享提供了可能,要使之变成现实,更需要组织全体成员的合作。

实际上,信息化也好,网络化也好,都应该只是企业组织变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3.市场竞争的影响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检验一个企业成功或失败所需要的时间变短,换句话说,对许多企业来说,生命周期在缩短。企业创立和破产的频率均在加快,市场交易的不稳定性增加。面对复杂多变市场,如果企业组织结构无法及时调整,经营失败的概率会很大。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市场驱动型的组织形式,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在1999年,软件业巨头微软公司放弃了以技术为基础的组织结构形式,而改用以顾客为中心的结构。微软作为一个在软件业具有霸主地位的技术型公司,现在根据市场而不是职能去构建组织结构,将会有力地推动了市场驱动型组织结构的推广。在国内家电行业,为了在市场上获得最大的竞争力,海尔公司做了一个市场链,使内部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和同事的关系,完全变成市场的关系。

如今,内部导向(intenally driven)的企业往往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牺牲品。因为这样的企业经常以部门的利益和习惯作为决策基础,响应客户需求不够及时,从而丧失市场机会。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市场压力使其不得不用顾客导向来取代内部导向,通过不断了解、满足甚至超越顾客的需求来获得生存发展。

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组织结构变革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企业必须及时有效地调整甚至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以动态地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显然要合理地对组织结构进行变革,管理者就必须充分地了解各种外部力量对组织结构的作用点和作用力,在变革过程中,不断检测和探求外部力量变化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程度,从而因“力”制宜地应对外部环境变化。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商学院)

组织结构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组织结构转移是知识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结构转移者与组织结构接收者的一种互动。本文对当前国内外有关知识及其转移、组织结构及其转移和组织结构转移对组织变革、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此作简要评论,认为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结构的转移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具有知识转移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关键词]知识转移;组织结构转移;综述

[基金项目]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小企业动态国际创业模式绩效机制研究”(批准号:12AGL003);2010年广西教育厅科研资助项目“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民间资本助推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批准号:201012MSll8)

[作者简介]罗胜,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战略管理:

杨世信,广西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组织创新。(广西南宁530003)

组织结构是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转移和组织结构转移是企业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知识转移特别是组织结构转移对加快产业升级有着重大作用和现实意义,对深化组织结构转移的研究有一定帮助。

一、文献回顾

(一)关于知识及其转移的研究

1.关于知识内涵的研究。Polyani(1958)认为知识起源于个体的参与,并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类。显性知识是易于沟通和分享的知识,具有容易清晰表达、形式系统规范的特点。隐性知识是不易于沟通和分享的知识,多表现为个人经验和组织特定关系,一般依附在个人和特定组织中,难以清晰表达和分享。隐性知识不仅包括在实践中形成的非正式、难表达的技艺与技巧等“技术性知识”,还包括思维模式、信仰、观点和价值观等“认知性知识”。从拥有主体的角度还可以将隐性知识分为个人拥有、群体拥有和组织拥有的隐性知识(王立生,2004)。Thomas Davenport(1998)认为,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关联信息以及专家的简介等要素流动态的混合物,它起源于认识者的思想,并对认识者的思想起作用。在组织内,知识不仅存在于文档和数据库中,而且嵌入在组织的日常工作、过程、实践和规范中。

2.关于知识转移界定的研究。Singley&Anderson(1989)认为,知识转移是指将一种情境下获取的知识应用于另一情境,知识转移可以发生在企业内部,如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企业之间,如联盟企业之间。Gilbert&Cordey—Hayes(1996)认为,当组织认知到组织内缺乏某种知识时,便产生“知识落差”,需要将知识转移进来,这个过程一般有取得、沟通、应用、接受、同化五个阶段,认为只有当引入的知识经过同化成为组织内成员认可的规范,并影响和改变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时,知识的转移或者说组织的有效学习才真正完成。Liao S.&Chang J.&Cheng S.等(2004)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知识的来源者传递至知识的接受者的过程,并能协助其积累和更新的能力。

知识的转移不仅在组织内部具有普遍性,在组织之间同样具有普遍性。整理文献发现,对企业知识转移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企业内部、联盟与跨国公司内、独立企业间、国际购并活动以及网络中四个知识转移学派。独立企业间的知识转移学派中,S.Tamer Cavusgil等(2003)认为,隐形知识转移通过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创新绩效,隐形知识转移水平受企业间关系密切程度影响,同时受企业合作经历和企业规模的调节。Jan T.K.&Petter G。(2004)认为,组织文化可能是影响知识转移的最重要因素,而信息技术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不明显。

3.关于知识转移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对单个组织而言,知识的转移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Kogut&Zander认为,知识转移的目的是吸收新知识和有效利用新知识,通过知识转移,将那些使组织获益的知识加速应用,从而使组织获得竞争优势。企业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对企业提高竞争优势至关重要。而对多个组织而言,知识转移的目的是什么?Ostefloh&Frev(2000)认为,出于对所有权、特权地位、优势地位等的考虑,知识源往往不情愿将自己的知识与其他组织共享,或者担心共享后不能得到适当的回报,或者不愿意提供时间与资源以支持知识的转移。这与交易费用理论中的机会主义有关,也说明一旦知识能在不同组织之间转移,必定能带来某些好处,这些好处可能是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也可能是获得某种竞争优势,这些好处就是知识转移的激励因素。激励分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内在激励已经证明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而外在激励却不能有效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甚至有时还会对内在激励的效果产生“挤出效应”,抵制隐性知识的转移。作为显性知识的组织结构,要确保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等信息全面、系统地转移给其他组织,同样需要激励。组织的使命、共同利益和名誉既是知识转移的激励因素,也是知识转移的目的(Davenport,T.H.&Prusak,L,1998)。我们认为企业知识转移的目标是降低交易费用和代理成本、实现分工经济和规模经济、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主动积极性、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从根本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以及竞争优势。

(二)关于组织结构及其转移的研究

1.关于组织结构内涵的研究。目前,国际上对组织结构并无统一的定义。通过相关文献的学习和整理发现,人们对组织结构的认识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组织结构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的任务结构进行的空间结构安排,可以理解为组织的组织结构图。广义的组织结构是指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的任务结构和关系结构进行的有效合理安排。现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学者们普遍认为,任务结构的安排是对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工与协调的一种纵向和横向的安排,包括部门、岗位和权责等;关系结构的安排则是对组织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安排,包括部门之间、员工之间、资源与部门、员工之间等的相互关系,实质上这是组织内部的职权一职责关系结构。而本文认为,对广义的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构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不应局限于组织内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应该看到组织内各种要素与外部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相互关系,它包括本组织与外部组织之间、组织内要素与组织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影响到本组织在组织群体中的位置、本组织获得外部信息、技术等知识转移的强度以及本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用性与应变能力。这样的理解才能完整表达当前组织结构在组织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探讨组织结构转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组织结构是人们对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经验性、关联性结构安排,是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狭义的组织结构可以通过文字、图表等清晰表达,是一种显性的知识。广义的组织结构中任务结构和关系结构,大部分也是可以用文字、图表书面表达,但部分关系结构是无法清晰表达的,它具有隐性知识的特质。例如,在员工中的上下级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中,一般会描述下级要服从上级的命令,但在现实组织管理实践中,由于提倡下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灵活性,对下级服从上级的程度是不好把握的,也是无法明确表达的。

2.关于组织结构转移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检索发现,围绕知识、技术知识、组织结构和知识转移、技术转移、组织结构转移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可以用下图来描述。图中,方框之间的实线表示相关研究成果较多,虚线表示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箭头方向表示研究内容的迁移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知识、技术知识、组织结构领域及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研究,在知识转移、技术转移及其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研究,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而从组织结构、知识转移细化到组织结构转移领域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以“组织结构转移”为题名或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没有搜索到有关的学术性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造成组织结构转移研究缺失现象的原因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是学者们认为组织结构作为企业组织知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二是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属于显性知识,但同时有具有隐性知识的内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方式、路径又是有差别的,造成对组织结构转移的研究比较复杂而难以进行。因此,本文所选用的有关组织结构转移的观点和内容,基本上是在现有大量有关知识转移的研究中提炼整理出来的。由此可见,组织结构转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关于组织结构转移影响组织变革的研究

环境的多变性决定了组织变革的必然性,而信息化加快了组织结构转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一般认为,组织变革是组织为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及时调整并完善自身结构与功能,以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核心内容应包括任务、人员、技术和组织结构四个方面;组织结构调整是主要表现形式,任务结构、人员关系结构是核心内容,技术创新是重要手段和目的(Mosher,1967;Fried&Brown,1974;Salamon,1981;Harold Leavitt,1965,1983)。众多学者们对影响组织变革的因素进行研究,一般认为有两类因素:一是内部因素,包括领导判断、管理层的执行力、员工的反应、企业文化;二是外部因素,包括行业竞争环境、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企业间的知识转移等。

在对企业间知识转移对组织变革的影响研究中,集中在知识转移主体(知识本身)、客体(知识发出方和接收方)和转移情景三个视角。Raymond(2008)认为知识转移主体的模糊性与企业间知识转移存在显著负向关系。Cohen&Levinthal(1990)认为企业年龄与企业吸收能力存在显著负向关系,而企业吸收能力与企业间知识转移存在显著正向关系。Nahapiet&Ghoshal(1998)认为企业间的任务结构、关系程度和价值文化认知的相似程度与企业间知识转移存在显著正向关系。从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知识转移对组织变革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可以将组织变革看成知识转移的必然结果。基于对组织结构是组织知识的重要内容的认识,组织结构的转移对组织变革起重要作用的结论同样成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先进管理手段、智力资源的引入,组织结构的转移加速了企业组织管理上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趋势,加速了组织结构变革的弹性化、柔性化和扁平化趋势;而这些趋势进一步加速了组织结构知识在企业间的转移。

(四)关于组织结构及其转移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1.关于组织结构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组织结构变革是指为适应环境变化和战略目标需要而对组织结构进行适当的改变。组织结构变革的动机是为了适应环境和战略目标变化的需要;途径是通过改变组织内任务层级结构和任务关系,提高沟通效率,减少协调成本,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通过对相关研究的整理发现,企业组织结构及其变革对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关系、影响机制以及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等三方面。

一是关于影响关系的研究。Utterback(1974)等人认为企业整体技术创新与组织结构的整体安排密切相关。Damanpour(1991)认为组织结构的专业化、职能化、功能分化特征与企业技术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Lane&Lubatkin(1998)认为两企业的组织结构相似性影响组织间学习进而影响企业创新。Barnett(2000)强调通过改进组织结构形式可以提升组织技术创新能力。Van denBosch等(1999)认为组织形式和整合能力是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两个直接因素;而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创新绩效和财务绩效的重要因素(Lane&Lubatkin,1998;Vanden Bosch等,1999;Lane等,2006;Todorova&Durisin,2007;Vega-Jurado等,2008)

二是关于影响机制的研究。Morgan G.(1983)&Mumford M.D.(1988)&Damanpour(1993)等人分别从组织结构与个体、团队、组织的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认为组织结构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相关性。高玉荣和尹柳营(2004)指出组织结构的过度刚性或过度无序化都会给企业的创新带来负面影响,认为组织结构通过影响创新观念形成和创新执行力,实现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柯昌英和汪晓明(2004)分别阐述了职能制结构、事业部结构、矩阵结构和动态联盟等几种不同的组织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三是关于技术创新对组织结构的影响研究。MowervD.C.(1983)认为技术特点决定了组织结构的形式,不同的组织结构应与不同的技术要求相适应,一项新的技术可以带来一种新组织结构的产生。Damanpour(1991)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受到包括组织结构、运作过程、资源、文化、管理者态度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刘从九(2003)认为不同的组织结构反映的是不同技术特点,技术的发展趋势决定了组织高效性、柔性、扁平性、动态性和学习性的发展趋势。关于技术创新与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其他研究(见表)。

2.关于组织结构转移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探索。国内外关于组织结构对知识转移进而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探索很少,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结构转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可以通过知识转移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来反映其基本规律。Nonaka(1995)为知识创新型企业构建出新的组织结构模型——知识转化模型(SECI)。Cavusgil(2003)等认为企业间的隐性知识转移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相关性。Leiponen(2005)的研究结果显示,与伙伴组织间频繁进行知识转移的企业具有更高的创新能力,并且外部知识获得比内部知识获得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简评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们已经在知识及其转移、组织结构、技术创新能力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等领域取得有价值的贡献。通过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得出基本结论:一是组织结构不仅是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技术创新效率的重要因素,还是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作用的重要枢纽。二是在知识特征和行业既定的条件下,组织结构形式和转移情景是影响知识转移的重要因素。三是有效的知识转移可以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突变增加知识积累。四是知识转移具有普遍性。因此,组织结构作为组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结构的转移也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具有知识转移的一般规律和特点。这些研究贡献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国内外关于知识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并不多见,对组织知识与组织结构、知识转移与组织结构转移的关系也没有明确的认识,对组织结构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更是没有。因此,对企业间的组织结构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将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问题,这个问题的研究虽然可以借鉴知识转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的研究成果,但是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并不完全等同于统称概念上的知识。

组织结构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 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现有从电子商务移植过来的流程改造方法对于支持行政审批显示得脆弱乏力。该文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行政审批流程构造方法的建议,并通过比较,指出这种构造方法的特点。

[关键词] 行政审批 流程再造 方法创新

当今,全国各地纷纷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中心,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其中,项目流程再造是支撑中心业务运作的核心服务链,功不可没。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首创电子服务政务的流程模式,为集中审批、一站式审批和开发网上审批创造了业务基础条件;二是支持了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调整和整合政府内部职能、精简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时限、实行政务公开、强化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三是为电子政务的普及、行政审批规范化网络化打下了一定基础。然而,笔者在参观了一些国内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后发现,现有这种从电子商务移植改造过来的“客户式”、“扁平化”的流程再造方法,尚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渐进趋势,对于进一步整合政务资源实现网上审批目标也显得脆弱乏力,需要改进和创新。

1 现有行政审批流程在实践中面临种种尴尬

尴尬之一,现有的行政审批流程再造与行政管理组织结构完全脱节,与审批制度改革不同步。一方面,我们进行行政审批改革的依据是《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法》原则界定的各级政府审批权限,要通过我国现有并将长期存在的金字塔式、矩阵型的行政管理组织结构的各个部门来贯彻行使;另一方面,我们推行电子政务支持行政审批改革的依据也是《行政许可法》,政务流程再造目的在于支持电子政务的同时也支持《行政许可法》实施,而按现在的流程再造方法造出来的流程组合的综合构成是扁平化“虚拟政府”。两方面比较可见,双方存在交错矛盾,即“虚拟政府”支持《行政许可法》,但与实体政府分离。

尴尬之二,《行政许可法》的不完全实施制约现有政务审批流程再造的实现。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是我国行政机关的一场革命,在实施中暴露出不少疑难问题,在电子政务方面,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行政许可法》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不能为每一种审批不同情况提供具体答案,这就赋予了行政机关不设定许可的自由量载权(其中有来自自身集团利益的因素),从而给政务流程再造带来困难;二是《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应当推行电子政务,但电子政务推进尚缺乏实施的社会条件和配套改革措施,难以完全操作。如不少地方依据《行政许可法》推行网上办理许可证制度,实际上受社会诚信和资源共享等多种因素制约而卡壳。因此虚拟政府的审批事项是非常有限的。

尴尬之三,“虚拟政府”面对群众和实务政府,显得操作能力严重不足。直接表现在窗口服务人员身上。窗口服务人员的审批操作权是由“虚拟政府”授予的,就能力而言,对一般简单的审批事项(同政府部门之间的一般业务)尚可处理,但无能力处理重大复杂的事项(条理结合的业务)审批,很多事项必须返回到部门内部完成审批。由于“虚拟政府”无实际能力,为达到审批时限要求,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已建或筹划成立审批科,整建制迁入服务大厅,这又给机构改革带来新问题。且有的地方为了达到一站式审批,只允许一些相对简单的项目业务进厅(个别窗口一年到头没几项业务可办),导致服务面缩窄、不能达到阳光政务便民服务的目的。

2 改进行政审批流程构造方法的建议

上述困难对我们业界提出了挑战,迫使我们回到电子服务政务的源思路上来,检查的结果发现,问题出在电子与政务的结合部——流程再造的服务链条。根源在于构造方法有些脱实、不够适用。从电子商务移植改造过来的再造方法存在缺陷,它重视了每单个业务链、每单个平流层的再造,忽视了综合层、对流层再造,导致服务链难以完整,形成断层脱节现象(条块分离)。由于我们偏重于用电子考虑政务的视角来研究制作服务链,用电子商务移植改造的办法企图扁平化政务流程(行政体制改革难度远大于企业体制改革),结果是遭到政务体制的反弹,以上的几种尴尬表现就是反弹现象。既然现有的流程再造方法是科学成果,就应该继承和充分运用,既然现有的行政审批流程不完全适用,就应该找出适用的渠道和方法。于是,研究提升流程构造方法的任务就落在我们从业人员的身上,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任务。

笔者设想,架构矩阵式的行政审批流程可以排除现有存在的多种阻力,且对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推进网上审批将发生重要作用。基本思路是,根据我国行政分级管理的金字塔式结构,分层制作不同的由政务项目链条流程组成的块块板块,根据不同条条的系统管理结构,制作条条项目链组成的流程板块,所有的项目业务链均按现有客户关系式扁平化制作,所有的板块均预留有事项信息的进出口和进出综合信息平台的通道,所有的板块按进口出通道联接构架成矩阵型的流程结构。思路的核心是按扁平化链条构架流程版块,组成矩阵综合应用流程。预设的结果是,各政务信息业务流在矩阵中的对应的系统渠道中有序流动,在同一个内网综合平台(各级政府有自己的平台)上运行,在各自的外网上发布。

这种思路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从实践中发现得来的。现在许多地方都建立了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中心,即分层的块块系统,这些行政审批中心在处理条块结合问题上普遍感到棘手,有的采用保留专线的办法处理,有的干脆把条条审批系统移入大厅,在综合平台上运作,只是没有系统化规范化按矩阵结构的方法去构架和运作而已。

3 矩阵型行政审批流程的特点:

3.1 更加贴近实际政务

它继承了现有行政审批流程再造方法的成果,是现有流程再造方法的整合和提升,虽然这种方法再造的流程结果也是“虚拟政府”,但它更加贴近于我国政务管理的组织结构,贴实于行政审批的各种事项,也适应行政审批渐进改革的需求,成为依附在政务实体上的思维和灵魂。

3.2 可灵活组合各种条块审批事项

这种流程再造方法在梳理中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可减少条块间和部门间争权现象,增加条块适用空间,可大大减轻有关工作人员梳理审批事项的压力,增加审批事项上厅上网;有利于《行政许可法》的逐步实施和审批制度改革的分步推进,能较充分发挥电子服务政务的作用,使各级政府有序步入新公共管理,逐步从划桨型政府转向掌舵型政府。

3.3 可有效整合条块信息资源,直接为网上审批提供必要有力的支撑

按这种新方法架构起来的行政审批流程,可促进条块政务信息资源得到整合共享和诚信社会建设,起到了电子促政务的作用;这种方法架构的流程,具有“三通”(上下直通、左右灵通、内外互通)的特征,可使上下级政府审批互通联动,直接支持了网上审批推进,还有利于网络资源集约利用(部门内网可利用于审批),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再生。

3.4 要求IT技术创新应用

按照这种流程构造方式构造成的每一项目审批流程曲线,由于较多节点留有对接口,拐点增多呈明显鱼刺状,且链条网状交接,条块板块系统交汇等,对IT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组织结构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流程再造是对企业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本文分析了流程再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了组织创新的路径和流程再造的思路。

【关键词】组织创新;流程再造;结构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一、流程再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

1.流程再造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逐渐进入了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及高度竞争的变革时代。时代的变化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对企业原有的组织形式也提出了挑战。1990年,迈克尔·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再造:不是自动化,而是重新开始》的文章,率先提出企业再造的思想。1993年,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合著出版了《再造企业:经营革命宣言》一书,明确提出了再造理论概念,标志着流程再造理论的形成。根据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的定义,流程再造是根据竞争环境和顾客要求的变化,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的重新思考”和“彻底的重新设计”,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的工作设计模式。流程再造就是要把被职能制分割得支离破碎的流程重新整合起来。流程再造与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密不可分。流程再造后,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组织架构。

2.组织创新理论。人们对创新概念的理解最早主要是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是现代创新理论的提出者约瑟夫·熊彼特。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就是要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生产体系中去,以实现对生产要素或生产条件的“新组合”;熊彼特进一步明确指出“创新”的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的制造部门中尚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上新的发现的基础之上,并且,也可以存在于商业上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例如通过“托拉斯化”),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后来人们将他这一段话归纳为五个创新,依次对应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组织创新。其中,组织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并为其他创新提供动力。一般认为组织包括以下三个互相联系的三个要素:第一,制度创新。制度是企业的行动准则,具体包括组织机构设计、职能部门划分、岗位职责描述等文件。制度创新是组织结构创新和流程再造的保障,对流程再造和结构创新起支持作用。第二,结构创新。结构创新是企业在组织架构、岗位职责和权力分配等的创新。基于流程再造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向是精简企业管理机构,促进组织结构扁平化。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总部、团队和信息平台三部分。总部负责战略方向、营造企业文化;业务团队直接面向顾客,迅速响应市场;信息平台指支持监控平台和其他信息网络系统,由原来的职能部门演变而来。它避免各部门之间传递、复核、等待信息和业务活动所造成的时间、财力和人工等浪费。第三,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企业组织创新的动力和源泉。制度的强制性对企业组织创新起到了保障作用,但是强制性的制度需要借助于文化才能被认同,因为组织文化具有渗透性。而且制度不可能是完备的,需要组织文化去填补。组织文化创新指改变与组织结构不适应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组织变革应当以文化的变革为先导,凝聚变革的力量。

3.流程再造与组织创新的关系。流程再造和组织结构创新反映了在经济全球化、技术更新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顾客需求个性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流程再造强调以“流程”取代原有的“职能”,重构企业组织结构。可见,流程再造与组织创新密不可分。(1)流程再造是企业组织创新的途径。组织创新是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的重组和变革,目的是建立一个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适应环境持续变化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系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组织要有优化的业务流程、科学的结构、创新的制度和积极的文化。(2)组织创新是流程再造的必然结果。组织创新的目的是快速响应市场,它要求流程必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必须打破传统的组织结构中职能部门的界限,以流程为主线,以顾客需求为目标,进行组织创新。

二、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路径

(1)直线职能制结构。直线职能制结构是把直线制结构与职能制结构结合起来的一种组织结构,它以直线为基础,在各级行政负责人之下设置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专业管理。直线职能制结构管理层级多,信息不畅且容易失真、横向协调困难,各自为政,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决策效率低下。直线职能制结构是在以卖方市场为基础的经营环境下产生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随着买方市场经济的到来,直线职能制结构越来越表现出了对经济环境的不适应性。(2)矩阵型组织结构。矩阵制组织是对直线职能制结构改进后所形成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是职能型组织与项目型组织的混合体。项目组织与职能部门同时存在,可以同时发挥职能部门的纵向优势和项目组织的横向协调优势。但是,由于项目成员来自不同部门,且是临时组合,要求项目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和丰富的经验。(3)流程型组织结构。流程型结构是以流程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将各种管理职能集成为流程的一种组织方式。流程型结构强调以首尾贯通的整合性流程来取代过去的被各种职能部门分割的、破碎性流程,每一个流程都直接面对“顾客”(包括内部顾客),可以提高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

三、流程再造的内容

(1)对原有流程的整合。在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中,流程被职能人为地割裂。流程是按照内部指挥系统构造的,是条状的而不是网状的,条与条之间没有交叉,而且与外部市场没有接口,缺乏与供应商、销售商、顾客的联系。流程再造就是要打破原有的组织框架,使企业的流程向供应商、销售商和顾客延伸,从而可以直接从利益相关者那里获取信息,以增强市场响应能力。对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首先涉到的是“事项”的整合问题。即对直线职能制下分散且杂流的程进行删减和归并,使繁为简;即将相关专业的职能进行合并,删减不创造价值的事项。(2)对业务流程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为流程再造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啥默认为“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信息技术,要谈再造,无异于痴人说梦。”现代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通讯、多媒体等技术,是多种技术的组合,可以为企业流程再造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因此,企业在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时,一定要注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并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并进行组织创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大都实现了企业管理信息化,但相当多的企业只是将信息技术用在了原来的业务流程上面,而不是利用信息技术对原有和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再造和创新。例如,有些企业花巨资购置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但是却只是利用计算机替代原有的人工工作,而没有以此为契机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并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改变。信息技术建设的确提高了管理效率,但对企业的整体效率并未有多大改善,甚至带来了高昂的成本。因此,企业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组织创新离不开流程的再造,同样流程再造的过程其实也就是组织创新的过程,是组织创新的核心。不管是组织创新还是流程再造,都是企业对内外部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的一种积极应对。在目前极具动态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只有始终保持创新的积极状态,才能够不被市场所击败。

参 考 文 献

[1]马卫,罗爱芳.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中国电信的实践及启示[J].企业经济.2007(3)

[2]白景坤,张双喜.企业组织创新的系统思考经济纵横[J].2005(11)

[3]刘航.组织创新理论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

上一篇:车辆工程论文下一篇:工程咨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