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类论文范文

2023-04-11

数学类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师 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改革 路径选择

[作者简介]孙国春(1964- ),男,江苏如皋人,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副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江苏 南通 226006)

教育部于2011年10月颁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进行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如何体现《标准》精神,本文提出如下改革路径。

一、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定位选择

在价值定位方面,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存在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应以体现“师范性”为追求,即选择“实践取向”;二是认为要以提高“学术性”为重点,即选择“理论取向”。认识出现分歧实属正常,关键是两种取向都存在局限性。“理论取向”把自身封闭于固有的理论体系中,违背了实践能力只能来源于实践本身的哲学规律,忽视了“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①的客观事实,背离了教师工作的实践本性。“实践取向”将服务于教学实践作为教育目标,其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作为专业实践,需要教师基于自己教育教学实践的理性觉知和基于瞬时情景决断的教学机智②,它是一种在理论与实际操作之间来回修正二者的辩证张力,是一种“在行动中反思”的工作方式。③“实践取向”的缺陷是,没有给理论在实践中的作用以明确定位,极易使教育工作在滑向经验主义的泥沼中逐渐失去“专业”资格。

《标准》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④对教师身份的这种界定,为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价值定位提供了法理依据。

反思性实践者不同于感性实践者,教师不能仅仅通过模仿他人、重复自己去维持专业实践活动,也不能只靠直觉层面的技术打磨去获得教学行为的改善。反思性实践者必然是理性实践者,教师应该以批判的精神对待他人过往经验,通过合理取舍实现科学的扬弃;应该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身专业实践,通过理论与行为的来回修正实现教学的持续革新。概而言之,教师必须具备将继承精神与批判思维相结合、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相融通、实施行动与反思行动相统一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价值定位,既不能是“书院式”的封闭理论学习,也不能是 “工匠式”的機械技艺操练,应该在理论的基石上凸显实践导向。

二、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内容选择

遵循“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教师教育课程新理念,⑤在内容选择上,笔者提出三个原则:

1.从学科的视角选择有助于师范生解读和加工小学数学教材的课程内容。数学教师应拥有多少学科知识尚未达成共识。美国学者芬内玛(Elizabeth Fennema)等人指出,教师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学习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直接关系⑥。但是,曹培英通过现场观察发现,小学数学教师近一半的课后分析或多或少涉及学科知识的纰漏或对学科知识理解的偏差,⑦由此推断,本体性知识欠缺已经成为制约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为了解决新增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缺失的问题,一些高师院校恢复了曾经取消的《小学数学基础理论》,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是因为课程内容过于陈旧,未能包含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新增数学知识;二是因为教材叙述方式照搬其他数学课程,难以对解读、加工小学教材以方法上的启发。基于此,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除了应适度加强数学课程标准导读、小学数学教材比较分析外,应以课标为依据,精心选择学科背景深厚、知识内涵丰富、抽象程度较高的相关知识模块组成研究专题,如数系扩充、整除理论、方程与函数、几何测量、图形变换、坐标思想、极限思想、随机思想、数学建模、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师生共同参与研究,以探寻知识模块的学科背景、剖析蕴含的学科思想方法、揭示相关知识学习的难点关键,帮助师范生形成对学科知识的深度性理解和结构性认知,逐步学会解读、加工小学数学教材的科学方法。

2.从教育的视角选择有助于师范生分析和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从教育的视角看,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关于学生学习和学法指导的知识是教师教学中最有效也是最缺乏的教育知识。

基于上述认识,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除应精选小学数学课程理论、教材理论、教学理论中核心知识以满足教学基本需要外,应重点选择有助于师范生研究和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一是选择数学学习主要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提供研究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分析框架和表达方式;二是选择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典型案例,重点分析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和突破方法,体会小学生数学学习研究和学法指导的实践经验;三是收集关于数学关键知识学习和学法指导的相关信息,丰富分析和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储备。

这里所说的关键知识,是指多数小学生感到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大困难,不是因为障碍的存在而是因为障碍的积累;学生学习数学最大的乐趣,不是因为没有障碍, 而是因为克服障碍。⑧所以,分析积累数学关键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学生障碍信息及其克服方法,对提高师范生分析和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3.从实践的视角选择有助于师范生践行和反思小学数学教学的课程内容。从实践的角度看,选择恰当的教学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相关教学理论和小学教学实践,但是,选择安排具有情境性、参与性、研究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更有助于师范生反思性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可选择五个层次:一是研讨式观摩。组织优秀教师教学录像、现场教学的集体观摩和观后研讨,直观感受优秀教师的教学技艺和教育智慧,初步了解小学生的情意特点和认知方式,获得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感性认识和相关教学理论的意象性理解。二是仿真性演练。组织对小学数学教学(或片段)的仿真性演练和现场性评议,训练实用性的教学技艺和公开表达的心理素质,矫正偏颇认识和偏差行为。三是辅助性实践。通过担任小学教师课堂助理,参与小学数学课堂管理和学习辅导,体会小学数学课堂的真实情境,获得小学数学学法指导的初步经验,建构相关理论知识的实践意义。四是主体性实践。按照学校安排,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习,体验小学数学教学的复杂过程,感受小学生情绪表现的易变性和个体学习的差异性,体会课堂意外事件的频发性和有效应对的艰巨性,积累课堂教学的实战经验。五是反思性研究。组织对实习生课堂的教学诊断,拓宽教学思维的空间和视野,激发反思意识,培养批判精神,矫正偏差教学行为。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实践活动与知识学习的统整和融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循环互动。

三、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实施策略选择

1.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坚持开放性。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具有特殊性:在课程取材上,覆盖面比较广,包括多个学科、多种形态;在知识时效上,更新周期短,要求適应小学教学实践的最新要求。因此,在课程资源开发上要坚持开放性:在横向维度上,不能过分依赖教材文本、教辅资料,应将选材范围扩展到音像资料、网络资料等各种形态;在纵向维度上,不能自我封闭,应建立与地方小学、教研部门的互动机制,及时吸纳来自小学一线和教研部门的最新成果,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2.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强调协作性。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具有综合性强、知识更新快、实践指导要求高的特点,一名任课教师很难完全实现课程目标,必须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应根据课程改革和实践指导要求,选择学有专长的高师教师、具有真才实学的小学教师和教研员,组成学科知识和教育知识俱全、理论素养和实践智慧兼备、知能互补、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既考虑教师的个人专长确定分工,做到人尽其才,又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定期会商,凝聚智慧,通过集体协作,提高整体效益。

3.在课程教学方式上增加交互性。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目标指向是师范生的专业实践,而专业素养不能仅仅靠“外塑”的形式去达成,而“要从一种外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灌输’或‘训练’转变为一种内在知识、技能、态度和信念的‘发展’”⑨。仅采用批量生产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不够的,应运用网络技术的信息流转优势、适度借鉴职业教育的“师徒”模式,从如下方面增加教学的交互性:一是创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拓宽师生对话空间,开展同伴间的互助和教师个性化的引导;二是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师范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和上传课程信息,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更新和增值,也可以通过网上咨询、在线讨论等形式,及时得到教师的指点和同伴的援助,实现高效学习;三是在专业实践中,组织数量足够的导师队伍,采用小组式的“一带多”师徒模式,做到每位师范生至少接受一次教材分析、教案设计、课前试讲、现场试教、集中诊断、二次复教、课例论文写作等专业实践,反思研究的全过程辅导,经常参与或旁听导师主持下的专业实践研讨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师范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来回穿梭、在理性与感性之间往返角逐,以形成对理性教学实践的直观认知,发展理性教学实践能力。

4.在学业成绩评价上注重实践性。现行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学业评价,以闭卷考试为主,主要考查对理论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忽视了对学习过程和实践能力的关注,导致一些师范生课程成绩出众、专业实践平庸的高分低能现象,挫伤了师范生学习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积极性。为此,高师小学数学教育类课程的学业评价,除了应关注师范生对理论性知识的掌握情况外,更要关注师范生在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把师范生课堂学习表现、课外研修情况、专业实践效果、学科教学作品等列入评价范围,加强对师范生学科教育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力求通过评价的导向作用,有效促进师范生理性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注释]

①宁虹.重新理解教育——建设教师发展学校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1(11):50.

②孟凡丽,程良宏.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及其批评[J].教师教育研究,2010(4):14.

③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5.

④⑤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707321.htm#2,2011-10-08.

⑥(美)D.A.格劳斯.数学教与学研究手册[M].陈昌平,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22.

⑦曹培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6):41.

⑧张伟民.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学诊断能力及其提高[J].教师教育研究,2006(1):13.

⑨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2.

数学类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师范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验设计

一、引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和揭示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学科[1],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几年来在教学中发现,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各专业的教学内容相同,没有突出专业特点,也没能与专业实际应用情况相结合,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如本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该课程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理论知识的模拟和实证。这样的实践教学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帮助,但对于实际的运用却缺少训练。基于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一些与专业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尝试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1.实验内容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作为师范类数学,毕业后主要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免不了要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进行分析,需要用到统计知识。因而在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就业后的需求情况,结合教育统计与教学测评等内容,设计专业特点较强的实验题目(内容),如调查当地学生数学能力状况、调查某一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情况等。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教育统计研究的方法,不仅提高学生的能力,也为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软件的选用。目前,专业的统计软件有SAS、SPSS、Eviews、R等,这些软件的专业性很强,功能也非常强大。但本人认为作为非专业的一般使用者,选用Excel就可以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业软件对于非专业人员要运用自如有一定难度;第二,专业软件不少需要购买,且价格昂贵,一般人难以承受;第三,Excel软件是一款使用广泛的办公软件,且较易学;最后,Excel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函数,可以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决策辅助以及制图等功能,完全能够满足基础的统计分析工作。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建议选用Excel软件。

3.突出实用性,增加综合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实验主要以模拟和实证分析为主,缺乏结合实际、应用性强的实验。在设计实验内容时,应结合实际的应用,设计综合性、操作性较强的实验题目,以项目的形式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实验实训活动。例如设计题目《中学生数学能力的调查研究》,在此题之下可以分多个小题,如《中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调研》、《中学生性别差异对空间想象能力的影响研究》等等,让学生6~8人一组,每组选择一题开展研究。

三、实践实例

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利用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教育工作的需要,设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内容,并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下面通过三个案例说明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开展。

实例1:2011年全国五个自治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对比分析。

实验目的:(1)使学生学会利用相关资源收集、整理数据;(2)利用Excel软件描绘柱形图。

实验过程设计:

1.数据的收集。根据收集方式的不同,统计数据可分为间接数据和直接数据。实例1中的数据为间接数据,其收集的主要方法有:(1)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摘要》及各省、市、地区的统计年鉴等公开出版物收集数据;(2)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信息网等网站查询数据;(3)到各地方统计局查询统计数据。

在此实验中要求学生按5人一组,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查询相关数据(如图1所示),并对數据进行筛选、整理,得到2011年全国五个自治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数据。最后利用Excle软件绘制数据表,并录入所需数据,得到2011年全国五个自治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数据表(见表1)。

2.统计分析。利用Excle软件绘制柱形图。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菜单中的“图表”子菜单,并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柱形图,完成数据区域、标题等项的填选,最后得到柱形图(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2011年全国五个自治区中,广西的教育经费投入最多,西藏投入最少;另外内蒙古、广西、新疆的教育经费相差不大,西藏、宁夏相对较少。

实验小结:该实验是统计分析中的一个基础性实验,主要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图书、杂志等途径收集数据,并利用Excle软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最后根据绘制统计分析图,得出分析结论。类似的还可练习绘制饼状图、折线图、直方图等图形。另外,根据学生情况还可以适当深入(如三维数据图,多变量数据分析图等),但应保持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实例2: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目的:(1)学会制作统计表格;(2)学会利用Excel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3)学会使用Excel软件中的相关函数进行统计汇总。

实验过程设计:

1.制作统计表并录入本班学生某次考试成绩(表格前6行如图3所示)。

2.在“工具”菜单中选择“数据分析”子菜单,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描述统计”,点击“确定”后将需要进行描述统计的数据选入“输入区域”,依次选定输出区域以及需要输出的统计值(如汇总统计、平均置信度等),确定之后可生成描述统计表(如表2)。

3.利用COUNTIF等函数求出学生各分数段人数、优秀率、及格率等数据(如表3)。

实验小结:该实验通过对学生成绩的统计分析,教会学生利用Excel软件中的相关函数和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统计,对学生今后在事教育工作中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有一定帮助。在此基础上,還可以进行拓展,如分析多门课程成绩情况;分析各班级间成绩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生学习成绩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等问题。

实例3:中学生数学能力调查分析。

实验目的:(1)使学生学会调查问卷的设计,并了解开展问卷调查的流程;(2)利用Excel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实验过程设计:

1.设计问卷。中学生数学能力主要包括:数学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等,在设计问卷时,让学生分成4组,每组设计一类能力测试题。学生人数较多时,可分成8组,每两组负责一类试题,各组分别完成设计。各组设计好的试题,由大家讨论,挑选出部分题目,综合成为中学生数学能力测试卷。

2.分组调查。学生分组到各中学进行问卷调查。在实施调查前,先根据该校学生名录,采用随机数表法抽取被调查学生名单,然后根据抽样名单完成问卷调查,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最后,根据收回的有效问卷整理出相关数据。

3.方差分析。利用Excel软件数据分析中的方差分析模块,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分析内容可设置为性别对学生各种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年龄对学生各种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民族对学生各种能力是否存在显著性影响;等等。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内容进行分析,并完成分析报告。在之后的小组交流中,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分析过程和分析结果,大家再讨论分析是否正确、结果是否合理等。

实验小结:该实验综合性加强,在实验过程中涉及到抽样调查、数据预处理、统计分析等内容。该内容以项目进行,大项目中分子项目,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在这样的实验活动中,学生既学到了专业知识,锻炼了专业技能,又培养了团结协作、互相交流的品质。

四、认识与思考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本人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实践教学有一些初略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践教学的课时安排。由于概率统计的广泛应用,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应该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建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在师范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中总课时设置在80学时左右,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1/4左右,以保证基本统计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教学能收到实效。另外,由于实践教学是建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通过亲身实践,进一步掌握统计方法。因此建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集中在理论教学之后。

2.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对于非统计专业学生,在教学中不必过分强调对概率统计理论的理解,重要的是统计方法的应用,因此实践内容要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突出应用性,在设计时选择那些在他们今后的工作中能真正有用的教学内容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切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除了个人完成的基本实训内容外,应适当设计项目形式,有学生分组开展的实践内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能培养协作、沟通等能力,对学生今后融入社会,顺利开展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盛骤.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黄应绘.统计学实验(第三版)[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3]张磊,姜孟瑞.教育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张玉周.非统计专业统计学实验教学探析[J].统计与咨询,2010,(6).

[5]曾德强.在概率统计中引入数学实验的教学探讨[J].保山师专学报,2009,(5).

数学类论文范文第3篇

2、女生数学—性别刻板印象、数学自我效能感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研究

3、论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

4、浅谈在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能力及提升其数学素养

5、浅析小学数学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6、探析数学教育中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的关系及作用

7、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8、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9、“寻”数学 “做”数学 “悟”数学

10、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11、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12、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探索

13、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训练

14、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现状分析

15、初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观与数学教学刍议

16、谈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

17、教数学、想数学、学数学

18、基于PISA数学素养的数学化过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19、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0、渗透数学思想 发散数学思维 巩固数学能力

21、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及中职数学的衔接研究

22、数学理论与数学应用在数学教育中的关系与作用

23、用数学思想方法贯通中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24、玩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25、数学史融入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行为对学生数学科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

26、数学史与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课堂的实施

27、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的数学问题或数学结论的策略

28、谈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9、数学教学与数学体系——谈谈数学教师如何处理数学教学与数学体系的关系

30、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31、高校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数学史关系微探

32、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

33、渗透数学文化,提升数学素养把数学史作为一种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

34、让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一大亮点

35、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数学建模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的策略分析

36、初中数学教学应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37、数学阅读 数学文本与数学理解的视界融合

38、如何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39、将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融入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探讨和实践

40、抓数学教学本质还数学课的“数学味”

41、从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看大学数学教学改革

42、初中数学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之我见

43、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44、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运用

45、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46、谈初中数学教学应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47、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渗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48、数学思想数学活动与小学数学教学

49、浅谈2017年数学全国卷体现的数学思想与数学素养

数学类论文范文第4篇

2、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

3、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4、浅谈智慧课堂环境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5、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

6、多媒体在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中的运用

7、关于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探讨

8、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之路

9、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10、“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究

11、生本理念在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有效应用

12、“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途径

13、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初探

14、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实践探究

15、对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的研讨

16、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发展与探索

17、论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

18、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19、信息技术支撑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究

20、论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路径

21、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生活化特征

22、浅析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23、新时代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索

24、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一)

25、对新课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26、农村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法研究

27、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

28、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

29、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析

30、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研究

31、浅析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之我见

32、浅谈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33、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实践研究

34、探究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

35、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之我见

36、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37、浅议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

38、微课在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39、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40、开展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有效策略

41、探究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

42、浅析小学数学创新教学途径

43、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44、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五大切入点

45、关于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方法的思考

46、小学数学创新教学实践

47、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

48、如何进行乡村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49、新时代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索

数学类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话题,独立学院专科层次经济数学课程有其自身特点,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经济数学课程是本专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程主要是在高等数学的基础上加人一些经济方面的内容,把数学知识与经济现象相联系,因此,这门课程既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又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但由于教学对象数学基础差,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丧失了信心,从内心对数学课恐惧和抵触,常常使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教好这门课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一、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经济数学课程

独立学院是在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环境下催生出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经济数学作为独立学院基础理论教学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从教学大纲、培养计划的制定、到教材的选择、教法的改革,都处于探索的实验阶段,特别是独立学院专科层次的经济数学课程,同其他学校一样面临着共同的挑战,但其有自身的特点。

相对于高职高专的经济数学,独立学院的优势主要有:(1)学生入学时看中独立学院是本科院校,教学氛围较好,专升本几率大,因此他们的录取分数线比一般高职高专要高,(2)很多独立学院就是从专科学校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有办专科的多年经验,(3)多媒体教室与多媒体教学管理系统日见完善,已经可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有正规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图书资料齐全,学生与教师都能充分得到教学与学习辅导资料,(4)经济数学课程在学院内部本专科同时开设。教师多是常年从事经济数学及其相关课程教学的老教授,教学师资水平高,青年教师也逐渐成熟,常常可以借鉴本科教学的经验和成果来指导专科教学。

但同时也要看到独立学院经济数学教学的问题:(1)大部分学生由于文科出身,欠缺的数学知识太多,导致依赖性太强,不会自主学习,希望老师能讲解完一切问题,包括教材中习题的答案和已经一目了然的问题,(2)学院更重视本科生的培养,而专科生的教学质量却在下滑,(3)专科经济数学的教学基本上是本科经济数学课的压缩和简化。

二、独立学院经济数学教学的实践

独立学院的发展必须是两条腿走路,本科专科都要抓,同时在观念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和有效规范,让他们认识到经济数学是经济和管理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掌握了经济数学,就可以通过数理分析更轻松、更准确地学习经济学,因此,如果能激发并保持学习经济数学的兴趣,对学生学好其他专业以及顺利就业等都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教学环节,教学要坚持以“必需、侈用”为原则,以服务于专业为目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不再盲目,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因此在专科经济数学教学中,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适应少学时要求,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和数理统计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太注重课程各章节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也不能随意压缩教学内容,这时由于三个部分同在一本书中可以把不同部分的内容互相穿插讲解。

2、重视数学思维训练,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

学好数学的先决条件是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数学知识是次要的,而经管类专科生学习经济数学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对数学的思维方法不习惯或难以适应,虽然经济数学的专业知识在专科生毕业后的实际应用机会可能不大或不多,但是数学所带来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潜移默化存在的,时刻体现在一切思维或行为过程中,能够有成就的人往往是思考问题能力较强的人,学习经济数学正是增强这一能力的最好良方。

3、降低起点和难点,结合多种教学手段,使之易教易学

教学过程应由浅入深,深入浅出,面对专科生的实际情况把起点降下来,一直降到与他们中学水平接轨,中学数学是高等数学的基础,高等数学是中学数学的继续与延伸,在教学中把二者看成是相辅相成的整体,一些中学数学试题用中学数学的方法和理论不易解决或不能解决,只有用高等数学的思想方法才可圆满解决,另一方面,要尽量利用中学数学的总想、方法解决高等数学中的问题,以彰显中学数学的应用价值,对于难点内容更不能不讲了之,而应该把难点通过通俗语言和直观的画图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来。

4、注意与经济生活耜联系,注重数学的实际应用

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或强调经济数学在经济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经济数学课程内容改革的共同点,学不在多,学而有用。

一般教材中都是将经济知识单独放在一节作为专题介绍,这对于专科生来说就增加了难度,因为这些内容通常是很多基础知识的综合提炼,突然换了一种方式出现,学生往往很难适应,比如边际问题,其实边际就是导数,它们反映的都是某些量的变化情况,那为什么不能就在讲解导数定义时把边际提出来,这样还可比较两者的异同?

也可以把一些有趣的热门话题引入课堂,例如,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哪种还贷方式划得来、热门大片的票房营业总收入如何,确定录像带销售的开始时间等等。

三、结语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是显著的:(1)旷课、迟到的学生少了,课后问问题的学生多了,(2)考试成绩有明显的提高,(3)学院组织的数学竞赛,专科生参加的人数在增加,(4)与专业课老师交流,发现学生对经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加强。

经济数学的改革刻不容缓,关键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找到合适的教法,同时注重融人专业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独立学院经济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上一篇:数学家论文下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