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论文范文

2023-03-21

地理学科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历史与社会是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它以历史、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支撑,旨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明确学科知识、厘清教材逻辑、渗透学科方法、体现育人价值。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教材逻辑;学科方法;育人价值

一、缘起:让人难以释怀的“半坡人培植了小麦”

2016年1月,笔者有幸担任某区教师招聘面试评委。面试时间15分钟,包括模拟上课、说教学设计思路两个环节,面试者有40分钟的准备时间。应聘者的课题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下)第八单元“文明探源”第三课“中华文明探源”第1课时“中华文明的曙光”。毕竟是三取一,面试者因紧张出现口误的现象不少。不过,有一个细节着实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讲述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作物时,三位面试者中有两位说到了“半坡人培植了小麦”,并且还作板书(面试要求必须有板书)。因此,笔者推断这不是一般的口误。

由于有纪律要求,评委无缘与面试者有任何言语交流。但是,“半坡人培植了小麦”终究让人难以释怀;同时,三位面试者的模拟上课及所阐述的教学设计思路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材逻辑未厘清、学科方法未渗透、育人价值未体现。而这些直接关系着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追问:值得探讨的“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2014年以后出现的新词。《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自然无“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概念。但课标指出:“历史与社会是在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以历史、人文地理和相关学科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它以历史、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支撑[1]1;”旨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5。”

浙江省教研室牛学文老师认为,“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知:区域认知、人地观(生态意识);历史意识: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国家认同;综合思维:古今综合(纵向)、中外综合(横向)、时空综合(纵横);社会实践:图表实用 、资料(史料)实证、社会活动”[2]。

张华中老师借鉴台湾课标把“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定义为:中学生为适应现代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核心历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以及认同和融入历史的态度。[3]

结合上述两家之言,笔者试着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定义如下:初中生为适应现代生活及面对未来挑战,所应具备的历史与社会核心知识、核心能力和核心态度。其中,核心知识包括区域知识、时序知识、人物知识、史观知识;核心能力包括运用地理学科知识认读、分析区域的能力,运用时空知识准确表达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的能力,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解决现实问题或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核心态度包括求真求实、社会责任、民族自尊、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地和谐、绿色发展等。

三、思考:探寻学科核心素养的备课对策

“半坡人培植了小麦”,如果在现实课堂上,学生可能会当场质疑:“老师,在书本哪里?”“老师,书上是粟呢?”“老师,小麦就是粟吗?”对此,教师可以立即纠正。但是,学科核心素养隐含在教材逻辑、学科方法、育人价值中。

如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笔者的经验是,把功夫下在备课上。试以“中华文明的曙光”这一课时为例,对此作一阐述。

(一)厘清教材逻辑,传递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知识”

“半坡人培植了小麦”首先涉及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新石器时代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农作物的栽培。教材有类似的表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伴随着农畜牧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改进,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出现定居聚落。原始聚落犹如星星之火散落在大地上,为人类迈向文明社会积蓄着力量。

审视教材逻辑,第八单元“文明探源”是课标中“主题二 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的起始内容,上接“主题一 生活的时空”,重在探寻人类文明的“源”。教材单列一课“中华文明探源”,从实物资料、口述资料两个维度叙述文字产生以前的中华文明之源。前者侧重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成果,后者则倚重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中华文明的曙光”的教材逻辑又是怎样的呢?教材展现了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人们生产、生活的画卷。按笔者的教学实践,教师至少可以理出以下教材逻辑(见表1)。

社会是特定时空里人们生产生活的总汇,这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理念。表1的第一栏大致勾勒了新石器时代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先民的生产、生活画面。从中可知,这样的生产生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紧密相关。事实上,三位面试者因为自身的知识结构里没有这样的图谱,因此没有一位能将第一栏中的框架完整呈现,所谓的板书多为碎片。至于第二栏,虽为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终因面试者没有引导学生建立与第一栏内在联系的意识,形同虚设。

表1简要呈现了“教材逻辑”,至于呈现形式,按“先学后教”的原则,教师可以先出框架(见表2),具体内容则让学生先自学、再释疑逐步完成。考虑到学生是刚接触历史部分的学习,学法也可以是先教师示范、后学生仿学。呈现形式,当然还可以是思维导图。呈现时间,可以是随堂板书,也可以上课时下发任务单。

说到底,表1体现了教师的学科专业功底,表2理顺了“教材逻辑”。通过教与学,学科核心知识由教师转给学生,是谓“传递”。

(二)渗透“论从史出”,传导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能力”

史料是历史学科的命脉所系。“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上述笔者整理的表1并非简单罗列,列成两栏是为了方便说明问题。第一栏解决“是怎样的”,第二栏要求为“是怎样的”提供依据,即隐含着“论从史出”的学史方法。事实上,教材一直在贯彻这样的意图。除了第二栏中的七幅图,教材另给三幅图:图8-39 龙虎堆塑(河南濮阳)、图8-40 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玉龙)、图8-41 安徽含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玉龙),并设思考题:“对照图8-31(引者注: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说一说以下这些文物(注:即前引三幅图)是从哪些流域发掘的。你能从这些文物的图案中观察到什么共同的信息?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111如果完成了表1与思考题,其实也就完成了对“论从史出”的传导。同时,“时空知识”在这个思考题里也得到了无形的对接。

那么表1中的空白栏是否表示没有相应的考古成果呢?当然不是。实际教学中,此时学生会顺势问“证据呢?”这考验教师备课时的预见性。如长江流域的陶器制作工艺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找书本第112页“图8-43 浙江河姆渡出土的刻有蝉纹的象牙盅”作证据,也可与第一课“图8-12 黑陶钵”作比较。没有现成证据,可借助学生的所见所闻。当然,教师可考虑具有区域特色的“证据”。试举一例:关于新石器时代出现城市的论断,教材提供了黄河流域的平粮台古城遗址,似乎成了“孤证”。事实上,教师可以图文并茂地补充良渚古城遗址资料。

从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考古学家们历经18个月,初步探明了良渚古城概貌。古城南北长1800~1900米,东西宽1500~1700米,总面积290多万平方米,布局略呈圆角长方形。良渚古城是长江下游第一次发现这一时期的城址,是同时代面积最大的古城。专家称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

——摘编自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于杭州学生而言,良渚文化遗址近在咫尺。这样的资料权威、接地气,不仅能激发学生去走访遗址的热情,也能在学习历史的入门期无痕地烙下“史证”意识,是谓“传导”。

(三)坚持“求真求实”,传承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态度”

历史教学的价值追求到底是什么?笔者还是认同任世江先生的观点:“求真、求实应该作为评价历史教学的通用标准,也应该是平时课堂教学坚守的底线。为什么说是底线呢?求真、求实就是要求教学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不能在史实方面出现解释性错误,不能出现错误性的理解。”“如果教学内容偏离真实,那么历史课就根本谈不上启迪智慧。”[5]

教材在第二课“早期文明区域”展现了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中美洲文明的典型遗存,并给出了以下结论:“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各自独立产生,交相辉映。但我们也从各具特色的区域文明诞生过程中发现一些共同的现象,那就是阶级的分化、国家的出现和文字的发明,这些都是人类迈进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4]108对照这些“重要标志”,中华大地上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展现的画面的确尚未迈入文明时代,称之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显得真实可信。那么,前引专家观点“良渚古城的发现改变了原本以为良渚文化只是一抹文明曙光的认识,标志着良渚文化其实已经进入了成熟的史前文明发展阶段”,突破了教材的叙述,如何看待?我的观点是,首先,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衡量标准不是唯一的;其次,考古发现常新,教材更新相对滞后,只有“历史真相”不变;第三,这也恰恰表明,“中华文明探源”工作依然是在路上的事业。

这就是“教学最大限度地接近真实”,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育人价值因此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牛学文. 从学科核心素养到历史与社会教学关键问题[J].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6(4):13-14.

[3]张中华. 基于实践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刍议[J].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9):36.

[4]义务教育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七下)[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5]任世江. 编余杂俎[M]. 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236.

地理学科论文范文第2篇

高效课堂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的特点,那就是在课堂上,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说、写、做,让学生展示、讨论、探究、交流,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

我在实验班10

3、107班先试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展示—合作交流—总结”,课堂上教师基本不讲,课堂教学活动全由学生来完成,试图使课堂体现现代教学模式的特点。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我发现:学生对认知目标应付,抓不住重点,教学目标起不到指导学生自学的目的。学生自学带有盲目性,达不到自学的目的和效果。学生展示的不到位,合作交流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针对这种状况,我思考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深入领会学习目标,使学生自学目标具体,避免出现盲目性,展示不到位时如何点拨的恰到好处,哪些知识点需要合作交流并使其有深度和广度。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在实验班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为:出示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合作交流—展示—教师点拨—达标测试—总结七个环节。在课堂教学的具体环节上,当学生自学并完成自学题目和合作交流后都要展示学习成果,不完整的让其他同学补充,不恰当处教师点拨、引导并予以纠正,教师的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教学《中东地区》时,针对中东向西到欧洲的石油输出路线,学生提出有经过苏伊士运河近道,为什么还要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学生讨论交流后说法不一,这时学生急需知道原因,我便从“苏伊士运河是人工运河,河道浅,大油轮不能通过”进行点拨,学生精力集中,听后恍然大悟,非常高兴;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享受学习、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同样是展示学习成果,“自学”后展示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经过一学期的实践磨练,实验班有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学习能力有所加强,由于参与了知识的探究,对问题的认识更深刻了,也对自己更有信心,并且表示很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如103班的王永福、杨发海、杨红丽、廖泽等学生无论是知识还是能力都有很大进步。两个实验班在期末统测中的成绩与其他非实验班同类班级成绩相比明显超前,这说明在学生素质和考试成绩这两者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可以实现两者兼顾的。

我现在实践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依然在摸索阶段,这还没有达到是真正的“高效”。如何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把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与我的课堂教学协调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是个难题,也是一个摆在我眼前的迫在眉睫的问题。我参与,我探究,我不放弃。

地理学科论文范文第3篇

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人力资源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 运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改革传统课程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 从而更好地达到课程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目前,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主要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这种模式下的教学首先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 以课件或网页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后, 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 (或自己查找信息) 进行个别化或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 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和反馈。

作为21世纪的地理教师, 笔者也对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作了一点尝试, 下面以“陆地水环境”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谈谈对此的看法。

考虑到当今互联网已广泛使用于不同领域, 在制作课件时本人没有使用惯用的幻灯片 (powerpoint) 和Authorware而是采用了网页制作。制作网页可以使用Microsof frontpage或者Dreamweaver等不同的软件。这一次我选择了用Office自带的frontpage来制作。

1 以结构完整、系统严谨的课件展示教学内容

课件首页以一幅精美的与水有关的图片突出主题, 配以轻快的音乐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课件的每一页均显示标题“陆地环境的组成——陆地水”, 以动态广告字幕形式出现, 增添了课件的动感。标题下是课件的六大组成部分, 分别是“知识概要”、“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知识总结”、“课后作业”, 六部分内容以不同颜色的文字显示, 并超链接到相应的页面。每个页面的下方设计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主页”和“退出”按钮, 方便师生教学过程中的使用。课件设计简洁, 内容清晰, 使用方便。

2 充分体现“学教并用”的教学理念, 实现课程整合的目标

在进行课件设计和制作时, 考虑到平时授课多以教师讲为主, 学生自主学习, 探索发现的机会少, 这次尝试冲破传统的框框, 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时注意到“学教并重”, 尽可能地使计算机既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也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的工具。因此课件从“知识概要”、“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知识总结”、“课后作业”六部分出发, “知识概要”部分先从整体上出发, 指导学生认识整章书的要点, 在此基础上突出了本节书的知识概要, 并指导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主要方法, 一目了然地展示了知识的梗概、教法与学法。在后面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页面也充分体现“学教并用”的理念, 教与学的思路清晰, 先展示教师的教学构思,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思考, 自主学习。

3 运用形象直观的图片与动画增强课件的吸引力, 增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件的主体部分“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两页中均添加了直观性强的图片 (如地表水——江河、湖泊、冰川;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及其补给源等图片) , 插入了flash动画 (地下水——潜水与承压水喷水的动画及水循环演示动画等) 。动画演示时配以录音进行解说, 使学生在平时自己使用在这个网页时也如同老师在亲自授课, 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更好地理解知识难点。

4 运用信息技术把课件发布到指定网站, 提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把制作好的课件 (网页) 发布到指定的网站 (如学校的校园网、教师个人博客等) , 只要把网站地址告诉学生, 学生就可以利用课内或课外时间上网浏览, 自主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在博客或在BBS留言的方式提出问题与见解, 实现师生之间相互交流, 相互促进, 共同解决问题, 共同提高能力的目标。

5 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 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

为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有更多的素材, 制作课件前就得搜集大量的素材制作好相关的素材库, 并把素材库上传到网上指定的位置让学生进行浏览分析。另外也可以在课件中列出一些相关的网站并制成超链接, 通过在课件点击就可以打开有关的资料, 节省学生自己查找的时间, 也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搜索。通过提供的这些教学资源, 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生当中展开讨论, 促成学生的创新学习与实践学习。

6 有的放矢, 优化教学

课件设计从教师教学使用和学生自主学习使用两个角度出发, 如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则直接从“教学过程”这个页面开始, 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 从形象感知入手, 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领悟学习方法, 完成学习目标。如果是学生课后或课堂上自主使用课件, 则可从学生自己选择的页面开始, 实现因材施教, 避免课堂教学一刀切、难于顾及不同层面学生要求的不足。

7 重视信息反馈, 及时解决问题

课件里安排了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 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堂上使用课件可以直接通过提问、练习等方式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 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若是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使用课件, 则可以通过留言、BBS等提交练习的答案, 老师可以在网上进行评分或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各种解决的办法。

以上是笔者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时的一次尝试, 通过这次尝试, 笔者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巨大力量。把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 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可以实现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能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因此,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今后教学改革中优化教学, 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方向。

摘要:本文介绍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点认识与看法, 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次尝试说明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强大力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学科,整合,尝试与看法

参考文献

地理学科论文范文第4篇

1 巧用诗词名句, 培养地理情感

气候、景观等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枯燥, 底蕴厚重的中国诗歌, 有很多是描写人文景观、气候特点的, 它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大量的辅助材料, 使地理教学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活泼。恰当地运用诗歌能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直观, 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地理教学中, 同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热情, 培养学生热爱地理科学的情感。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的诗句, 利用这句话在学习水循环这部分知识时, 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结合今天所学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评价一下李白的这句话, 从地理角度出发, 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理解这句话?通过这些小问题, 不仅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明确了外流河的水源补给、水循环的基本环节、黄河的发源地等地理知识,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这部分知识时, 我利用毛主席《送瘟神》中的一句话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毛主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话反映了我们今天学的哪部分知识, 是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有这种体会呢?这样, 既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和掌握了地球自转速度的有关知识, 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的学科思维, 而且能让学生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感受地理。巧用语文中的名词佳句设计地理问题, 不仅使学生在诗词的陶冶下对地理学习热情提高, 课堂也会更加深化,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学素养。

引用诗词名句是运用诗歌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内容, 为地理教学服务, 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诗文赏析, 轻松愉悦的学习地理知识。只要我们合理地摘选素材, 精心设计, 恰当安排, 诗歌一定会对地理教学增色添彩。

2 结合历史事件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据调查学生对地理兴趣的热点首先在文化地理、风土人情方面, 同时建构主义的课程观, 强调用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 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 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 以此支撑并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跨越时空, 面向世界。

例如:讲述世界主要航线时, 可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历史知识, 在地理课堂上可以结合历史事件给学生讲清“好望角”、“西印度群岛”、“麦哲伦海峡”、“火地岛”名称的由来, 激发学生兴趣, 利于学生对地理事物的掌握。在学习“洋流”知识时, 洋流的名称的记忆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活动——结合历史猜猜看, 来使学生倍感兴趣。从非洲掠夺黑人到美洲的“三角贸易”, 欧洲的奴隶贩子利用洋流运输贩卖黑人到美洲, 你能结合奴隶贸易线路图说明那些奴隶贩子利用了哪那些洋流吗?同样也可以结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我国明朝的郑和下西洋, 从1 4 0 5年到1 4 3 3年先后航海七次, 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除当时具有的先进航海技术和帆船外, 还借助于季风 (东北季风、西南季风) 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如果郑和要从我国东南沿海出发南行, 几月份走最合适, 为什么?这样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辅助地理教学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同时也给地理课堂注入了活力。

新课程认为, 因地制宜的、因时制宜的开发好地理课程资源, 利用历史知识的地位和作用, “史实”往往会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合理借助数学图形, 使学习简洁、严谨

心理学认为, 长时间单调的刺激, 大脑皮层会产生抑制, 使人易于疲劳, 难于是注意力集中。地理学习中大量的文字语言和感性的图像会使学生产生注意力疲惫现象, 以数学学科中简洁的函数图像可以清晰将地理学科中一些复杂的地理规律呈现出来, 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应的地理知识,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 对地理教学中一些难点的突破起到重要的作用。

不同节气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昼长时间的变化规律是地球运动这部分知识的重点。如何能让学生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重点内容呢?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下面的两个数学函数图像就可以轻松的解决问题了。

合理借助数学中的图像来突破难点, 不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 促成三维目标的实现, 同时, 数学图形的严谨还有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提高。

4 合理运用物理学科中的公式和法则突破难点

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知识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之后才能理解。在教学中巧妙地应用一些物理公式、定则可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易于理解。

高中地理教学中“季风环流”这部分知识既是一个难点内容。尤其是对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学生理解困难。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我引入了物理课中比热公式解释海陆差异。学生利用公式Q=c mΔt很容易就能理解陆地与海洋相比由于陆地比热容小, 所以同样吸收热量, 就比海水升温幅度大, 所以夏季同一纬度地区陆地上空气温高于海洋上空气温, 进而在陆地上形成低压区而海洋上则形成高压区。这样夏季风就形成了。同理可以分析冬季风的形成原因。地理课堂还可以活用物理中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知识。例如气旋、反气旋知识的学习同样可以借助物理中的左手定则、右手定则来学习。具体方法是:北半球用右手, 表示气旋时大拇指向上, 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 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表示反气旋时大拇指向下, 表示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用左手, 表示的方法与北半球相似, 地理课堂巧用物理公式和定则来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 提高了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技巧性, 为学生学习地理找到一把新钥匙。

5 结语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解释分析地理原理、成因、规律的形成过程, 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多了, 从而使得难点内容不再难了。

古人云“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完善和提高自身知识能力的结构水平, 不断地进行学科教学的改革和探索。不断地发掘和积累与地理教学有关的内容, 并将他们丰富到地理课堂教学中来, 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身边, 尽情享受地理学习带给他们快乐, 使他们学习地理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和更加丰富的学习手段。

摘要: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它与多门学科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在地理教学中, 教师合理、恰当的借鉴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 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而且能为地理教学增色不少。

地理学科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地理故事;效率;问题

初中阶段学校会开设地理课程,也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之一。地理学科具有独特性,学生通过对地理学科的深入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但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是过于抽象,比较复杂,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课堂中。会出现课堂气氛压抑,师生之间无法进行很好的互动,学生对本学科的积极性下降的情况,不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学习地理的方法固然有很多种,但是要根据地理学科的实际特点以及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来看。巧妙地运用地理故事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特殊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可以发挥其功效,让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积极性有所提升。

一、地理故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1.巧妙运用地理故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

兴趣的培养在学生学习阶段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学生在学习上一旦有了主动性,就会在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发现捷径。巧妙地运用地理故事,让学生先集中注意力,对课堂产生好奇心理,从而来激发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仅凭借讲解教材上的知识难以让学生进入到学习氛围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进入到地理知识中。教师通过对故事的讲解,设立疑问、分析疑问和讲解疑问的过程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这样会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在牢记地理知识的同时对知识更加理解。

2.巧妙运用地理故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大家都学习过地理,也都有了解,地理知识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说在进行地理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把地理教学和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而不是单单教会学生啃书本,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地理没有益处,地理教学也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了,就不能符合新课标中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巧妙地运用地理故事,是激发学生兴趣,对地理深刻认识的载体,促进学生地理知识的学习。

3.巧妙运用地理故事,缓解课堂枯燥氛围

人在有意识的专注做某件事情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相关调查表明,中学生专注力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一节课的时间一般为45分钟,如果教师的教学时间过长,会引起学生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的现象。因此课堂氛围的活跃程度是影响学生知识积累多少的决定因素。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下,学生可能连30分钟都难以坚持。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中,多注意观察学生对自己的回应,及时对课堂气氛进行调节。在气氛较为紧张的时候,教师可根据讲解的课程穿插一个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小知识或者是小故事,让学生紧张的神经进行放松,从而重新活跃课堂气氛。

4.巧妙运用地理故事,拉近学生与老师间的心理距离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就是很容易凭借心里想法去做事,例如我们常见的就是我喜欢这个教师的上课风格,或者因为这位老师知识渊博,而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程,相反对于不喜欢的教师可能就失去了对此学科的兴趣。若是地理教师平时爱讲小故事,幽默风趣,自然而然就会受到学生的尊敬,教学效果也会得到良好的回应。

5.巧妙运用地理故事,对学生进行品德方面的渗透

地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三个维度的立体化课程目标。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觀对思想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大。其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导着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对自然与人文多样性的尊重。课堂是进行知识传播最好的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这个平台传播一些公益思想,让学生对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进行集思广益,构建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德育贵在于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没有说服力的说教相当于空谈,是达不到德育的真正效果的。地理课程中有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供学生去学习和理解。例如在讲解某种生物濒临灭绝的时候可以适当渗透要保护濒危动物,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的培育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对学生渗透要服务国家的德育理念,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进行加强。

地理教师想要在课堂中巧妙地运用地理故事,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1)对小故事的日常积累,巧妙地结合小故事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将地理故事合理地引入到课堂中。要有设置悬念意识,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提升学习效果。(3)对学生定期进行检测,检测是对学生学习掌握程度的检验。教师应该在学习完一个单元或者一个章节之后对学生复习和检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结果。(4)优化课程设计,运用故事起到点缀作用。故事具有趣味性,虽然在课堂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是教师要把小故事作为课堂的点缀,把握好一个“度”。故事过多对于学生来说会容易忽略课堂知识的学习,学习的重心就容易偏移。

二、选择地理故事的原则和要求

1.运用地理故事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做到不能与教材的中心内容脱离。讲地理故事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讲故事的过程也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听地理故事的同时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在了解故事的同时对教材内容记忆深刻。

2.地理故事必须要满足符合科学性和地理学科的特点,具有教育意义。故事内容不能过于牵强附会或者过于庸俗,更要杜绝封建迷信的信息掺杂在地理故事里。

3.讲地理故事要避免长篇大论,这样不仅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要尽可能短小而精悍。

三、地理故事如何实际运用到教学中

1.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手段,构建故事情境

初中阶段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都想去摸索,有浓厚的兴趣。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可将地理教材知识与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换一种表达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加的学习效果。比如,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得到启发,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大有益处。

我们以《地球的运动》这一节课为例子,地球的运动给我们的直观感觉内容是较为简单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差问题。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本节课的知识,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先播放一段哥白尼“地心说”的故事,将当时的情景再现并抛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情境中,这样既具有直观性也具有趣味性。想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教师也可以搭配教具地球仪进行演示。由此可见,多媒体在实际教学应用中辅助教学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2.激活思维巧用故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地理课程较为复杂,有相关调查表示,不喜欢地理课程的学生还是不占少数的。但是听故事是每位学生都最爱,因此,将地理知识融入故事中,结合初中生的特点,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下面我们以《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课为例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鸡、山谷等内容。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一部电影《红河谷》中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片段,影片中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位前来勘探地形的英国人,并从他们山上搜出一张地图,但是藏族人对这个地图一脸懵懂,只是从表面上看是一只蝴蝶的图案。然而,也就是这几张蝴蝶图案就能够让英国的军队对根本不熟悉的地形顺利地进入。这个故事很生动地将学生引入教师设定的故事情境中,在听完故事之后,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教材的阅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将地理故事和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模式下枯燥的课堂气氛,让知识由浅入深地对学生进行渗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的扎实程度。

3.突破难点巧用故事,促进认识能力

学习源于思考,思考源于有疑问,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疑问”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善于设置疑问。在不脱离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将地理故事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的拓展和延伸,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

下面以《海陆的变迁》为例子,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也相对来说比较大。本节课需要学生对海陆变迁以及大陆分离的若干种可能性进行分析,达到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分析等能力的目的。在进行本章节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沧海桑田”这个成语故事,提问“沧海桑田”是什么意思?然后进行成语的讲解,“沧海桑田”原意就是指海陆的变迁,然后也可以结合喜马拉雅山上厌食症的海洋生物化石等对故事进行扩大化,让学生对海陆变迁更加深入地理解。

4.鞏固练习借用地理故事,调动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一些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将地理知识融入小故事中,从而达到让学生感受地理知识,了解地理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即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能调到学生的积极性。

在《多变的天气》这一课的讲解中,本节课的知识点是需要学生区分“天气”和“气候”;对天气符号的认识以及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可以编个形象的故事,对新知识进行强化。可以将不同的天气转变为“人”进行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对不同天气的认识,并进一步讲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有哪些。所以说,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学生也可以在考试中更容易想起来教师当时是用这个小故事引导的本节课内容,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一举两得。

在大力推广新课改的今天,不难看出,合理巧妙地运用地理故事是学习地理学科的一种教学手段,值得广大地理教师去实践和应用,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更新。更大限度地利用好着一教学手段,并发挥其优势,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和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进农.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6).

[2]张恒会.巧用教学案例 激活地理课堂[J].地理教育,2011(4).

[3]王永耕.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实效性的提高策略[J].华夏教师,2016(8).

[4]刘晓冬.打造双赢的地理课堂[J].教学研究,2010(5).

[5]张娜娜,李文.中学地理课堂深度教学目标拟定与教学模式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Z1).

上一篇:地理学毕业论文下一篇:教学地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