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

2023-09-07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第1篇

科室:

姓名:

分数:

一 判断题(正确用“√”,错误用“×”共计40分,每题2分,)

1、化学泡沫灭火器可扑救一般油质品、油脂等的火灾,但不能扑救醇、酯、醚、酮等引起的火灾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

)

2、开启氨水、浓盐酸瓶应该在通风櫉中进行。 (

)

3、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废液,不得倒入同一收集桶中。若某种废液倒入收集桶会发生危险,则应单独暂存于一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

4、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黄磷、碘甲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氰化物等具有剧毒性。

(

)

5、气体钢瓶使用后,可以不关闭阀门。 (

)

6、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属于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发生热爆炸。(

)

7、对固态酸、碱可用手直接操作。(

)

8、创伤伤口内有玻璃碎片等大块异物时,应在去医院救治前尽快取出。(

)

9、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

)

10、Hg通常经过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

)

11、实验室的废液可以放入同一个废液桶中进行处理。 (

)

12、禁止穿拖鞋、背心、短裤(裙)进入实验室,高跟鞋可以进实验室。(

)

13、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烟气窒息致死。(

)

14、丙酮、氢氧化钠、氨等具有低毒性。(

)

15、打开氨水、硝酸、盐酸等药品瓶封口时,应先盖上湿布,用冷水冷却后再开瓶塞,以防溅出,尤其在夏天更应注意。 (

)

16、铬化合物中六价Cr毒性最大,有强刺激性,引起蛋白变性,干扰酶系统。 (

)

17、HCN进入机体,抑制呼吸酶作用,造成细胞内窒息,从而引起组织中毒性缺氧,全身性中毒症状。(

)

18、实验室毒物进入人体有三条途径即皮肤、消化道和呼吸道。 实验室防毒应加强个人防护。(

)

19、对剧毒品采取必要的保安措施,防止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发现剧毒化学品被盗、丢失或者误售、误用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

)

20、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实验仪器在夜间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连续运转,如果必须在夜间使用,应严格检查实验仪器的漏电保护装置及空气开关等工作正常。(

) 二.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计30分,每题3分)

1、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 (

) A. 可以用明火加热

B. 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 C. 不可猛烈撞击

D. 加热时使用水浴或油浴

2、往玻璃管上套橡皮管(塞)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

A. 管端应烧圆滑

B. 用布裹手或带厚手套,以防割伤手 C. 可以使用薄壁玻管

D. 加点水或润滑剂

3、溶剂溅出并燃烧应如何处理? (

)

A. 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

B. 马上向燃烧处盖砂子或浇水

1 C. 马上用石棉布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的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灭火 D. 以上都对

4、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以对容量瓶、量筒等容器加热

B. 在通风橱操作时, 可将头伸入通风柜内观察 C. 非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时须从后向前把里面翻出来脱下后再扔掉

D. 可以抓住塑料瓶子或玻璃瓶子的盖子搬运瓶子

5、以下药品受震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 过氧化物

B. 高氯酸盐 C. 乙炔铜

D. 以上都是

6、超级恒温水浴使用时错误的操作是: (

) A. 超级恒温水浴内应使用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B. 恒温水浴内去离子水未加到“正常水位”严禁通电,防止干烧 C. 可以使用自来水

7、一般无机酸、碱液和稀硫酸不慎滴在皮肤上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 用酒精棉球擦

B. 不作处理,马上去医院 C. 用水直接冲洗

D. 用碱液中和后,用水冲洗

8、混和或相互接触时,不会产生大量热量而着火、爆炸的是: (

)A. KMnO4和浓硫酸

B. CCl4和碱金属 C. 硝铵和酸

D. 浓HNO4和胺类 你未作答 标准答案:

9、[单选题] 下列何者是会发生爆炸的物质? (

) A. 氧化锌

B. 三硝基甲苯 C. 四氯化碳

D. 氧化铁

10、领取及存放化学药品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确认容器上标示的中文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用药品。 B. 学习并清楚化学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

C. 化学药品应分类存放。

D. 有机溶剂,固体化学药品,酸、碱化合物可以存放于同一药品柜中。三

简答题(共计30分,每题15分,) 1. 实验室如何预防中毒?

2. 哪些物品容易引起实验室失火?如果发生火灾该怎么办

2

)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第2篇

摘 要:针对目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设施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化学药品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执行力度欠佳、安全准入制度缺失等方面的问题,从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实验室安全专项经费投入、落实危险化学品信息化管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与完善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等方面,详细分析了实验室安全问题的症结所在,探讨解决实验室安全问题的具体措施,从而构建起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和窗口[1],实验室建设是提高高校综合实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内容。随着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与高校实验室条件装备快速发展不协调的是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成为实验室健康发展的不和谐音[2]。高校实验室中存在多种易燃、易爆、有毒、辐射等危险化学品,很多实验室存在高温、高压或者超低温、真空、强磁、微波、辐射、强电和高转速等危险的实验环境,危害性大[3-5],稍有不慎,极易酿成安全事故,危害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使实验室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保证实验室安全、高效、可持续运行和发展,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安全管理体系[6]。

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责任主体不清,制度不健全

多头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经调研,国内很多高校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部门,多由不同的职能机关处室及学院分块承担,政出多门,责任不清[7-8],部分高校实验室安全由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或国资处负责,部分是由校教务处及科研处按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分类管理,还有一些高校的校综合治理委员会或保卫处等部门也参与实验室安全的管理[9]。出现多头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现象。表面上看,似乎有人管理,但又未管理到位。一是专业人员缺乏。管理处室内专职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缺乏或者严重不足,且安全管理人员无相关的专业背景,管理效果不佳,不利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管理无法可依。调研发现:不少学校无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管理办法老旧,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无规范的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无完备的监督检查制度和切实可行的事故应急预案,导致实验室安全管理无法可依。

2.设施陈旧老化,经费不到位

高校资金有限,偏重于将其大量资源配置到科研领域,对实验室安全的整体投入不足[7-10]。主要表现:高校很多实验楼相对老旧,房屋设计之初并非为了建设实验楼宇,后由于房屋用途调整,经过简单装修改造,便用做实验用房,导致洗眼器、高清监控、烟感等多项安全设施不到位。实验室水、电、气管道的布局不符合安全标准,私拉乱接电线现象严重,通风设施老旧、效果不佳,实验区和办公区混在一起,存在安全隐患。学院或实验室无专门的危险试剂存放库房,危险化学品大量存放在实验室内,不符合存放要求。气瓶多散落在各实验室内,气瓶不固定,性质相冲的气体混放,无专门的气瓶房,且室内鲜有气体泄露报警器、易燃气体报警等用气安全设施。

3.存在潜在危险,监控不严格

一是购买审批不严。药品采购管理源头多元化,多数销售市场未具备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部分实验室购买危险化学品时,并不关心销售方是否具有许可证,只关心其价格[11],且教师在药品请购中往往采取“先上车后买票”的现象,导致管理人员非常被动。二是使用监控不严。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台账记录缺失或较为粗略,导致很难实时掌握药品的使用明细,从而影响各实验室药品年度使用量登记和其他统计工作。实验室药品库存不清、时间不明、超量存放、随意取用等,给实验室安全和校园治安带来较大的隐患。三是危废处置不严。危险废物无法保证妥善处置,师生安全环保意识缺乏,部分实验室仍存在随意倾倒废弃物至下水道的事情[7],很多实验室危险废物的收集过程混乱,不按相应的规范做好记录,包装物、标签不符合规范,导致废弃物无法安全转移和运输。

4.缺乏安全意识,教育不深入

一是培训不深入。目前,虽然多所高校开展了多形式的安全教育,但是工作还不够细致和深入,很少有完整的安全教育教学计划,缺乏成熟的安全教育体系,实验室安全教育师资力量和教材不足[12],往往使安全教育形式化、表面化、内容空泛,安全教育无法深入人心[13]。二是技能未掌握。据统计,实验室安全事故90%以上都是由于人为主观原因引发的[13]。实验室人员没有掌握化学试剂使用、仪器设备操作、三废处理、事故应急措施等相关知识,一旦发生危险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因此,建立一个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强化安全意识,对于保障实验室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立完备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

为确保各项科研任务的完成,实验室安全运行是前提保障。高校应结合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际存在的问题,开展广泛的管理改革措施调研,从而建设适合高校校情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

1.体系建设,制度先行

优秀的管理体系需要健全的制度作为保障,制度建设贯穿于整个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全过程。高校应在认真梳理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对其他高校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充分调研,对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从而建立较为系统、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总体而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需要从如下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顶层设计,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实施;二是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三是引入责任明确、奖惩分明、措施有力的监管评价机制,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实行安全隐患通报制度和重大隐患约谈制度;四是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废弃物处置管理。各项制度的制定都需参考国家和地方相应的法律法规,全面细致地规范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使各项工作有据可依,各项流程更具操作性,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2.经费配套,设施保障

为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杜绝实验室将废物随意排放,规范危险废物处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以下简称学校)设置了实验室废物处置专项经费[14],并逐年加大危险废物处置专项经费投入,从废物处置费用部分由学校承担逐步过渡到由学校全额承担,从而彻底杜绝实验室随意倾倒废物的现象。为了满足学校日益增加的实验室废物存放的要求,学校还设置了专门的危险废物存储库房,各二级学院配有专门的危险废物管理专员,负责定期将散落在实验室的危险废液收集整理完后运输至库房进行暂存,等待厂家来校进行安全转移。从而避免废液大量堆放在实验室,保证实验室的安全运行。学校还设置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常规专项经费,费用主要用于对所有的化学类实验室实行监控全覆盖;整顿建设气瓶房;配备防爆灭火设施;配置钢瓶固定支架;化学楼宇配置复合式喷淋洗眼器和急救药箱等,安全设施的完善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最大限度保障实验室人员财产安全。

3.信息建设,手段提升

为了全面监管化学药品的安全,学校也开发了具有化学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废物回收等监管功能一体化功能的化学品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化学品的全过程管理。通过招标优质的危险化学品经营供应商,作为学校的签约供应商,将其销售的危险化学品导入学校危险化学品管理平台。学校教师和由教师授权过的学生可登录危险化学品管理平台进行检索所需药品、加入购物车和确认订单等操作,危险化学品订单生成后,由学院和学校两级管理部门审核后,厂商安排送货事宜。平台中还能对实验室内的化学品台账进行实时监控,课题组可借助管理系统更新库存台账,方便快捷。化学品到货后,各实验室药品保管人员负责在系统中点击确认收货,完成药品的入库台账登记;在使用过程中,保管员需做好化学品出、入库数据的实时网上更新,使各级安全管理员实时掌握各实验室化学品储存状态,直至化学品用完或完成废弃物处理过程。同时,平台中有很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实现化学品的订单统计、存量统计和废弃物回收统计等功能。实现化学品流向的在线监控,对于高校规范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4.教育培训,安全准入

一是培训多样化。学校还不断扩充完善实验室安全教育形式和内容,通过组织相关实验室老师编写建立安全教育题库,编制安全教育手册、开辟实验室安全教育网站及宣传栏、开展安全讲座、组织安全技能培训、開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等形式在师生中开展全方位宣传和培训工作。学校还制定了各类安全事故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有效地提高了师生的应急处理能力。二是考试准入制。学校借助已建立的安全考试系统,建立校、院两级的培训体系,每年定期对理工类研究生实施严格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对考试合格学生颁发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准许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并打算逐步将培训范围扩大到需要进入实验室进行毕业设计和参加开放实验的本科生。实验室安全准入制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专业化和规范化,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搭建一道有力的安全屏障。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校通力协作,常抓不懈。在争创“双一流”名校的背景下,建设一流的实验室显得尤为必要。在学校高度重视的前提下,构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全方位加强安全管理顶层设计、完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和各相关制度、加大对安全管理保障经费投入、加快危险化学品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加强安全教育体系构建等多项措施并举,共创安全。高校只有创建符合高校自身实际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实验室安全、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才能使实验室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吕长平,周凤莺,何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学刊,2016,38(14):150-153.

[2]王杰.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8):148-151,170.

[3]毛磊,童仕唐,龚佩,等.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10):223-225.

[4]郭万喜.高惠玲.唐岚,等.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98-200.

[5]孙建之.董岩.地方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5):286-288.

[6]李勤,史天贵,戴方震,等.创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促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354-356.

[7]黄坤,李彦启.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80-283.

[8]吕长平,周凤莺.何喜.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2):242-244.

[9]邵凯隽.孟军.王世泽.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3):235-240.

[10]刘玉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初探[J].实验室科学,2015,18(4):203-205.

[11]龚守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构建途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4(2):242-244.

[12]黄凯.北京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8):1-4.

[13]周利刚.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38-240.

[14]刘青,孙学文,毛荣.石油高校实验室废液处置管理初步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25):255-257.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学技术处}

[责任编辑:卜 珺]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第3篇

一、主管领导必须切实抓好安全教育,树立“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各实验室(中心)主任负责本室安全,同时要指定一名安全员,协助室(中心)主任负责本室的安全工作,并对本室的日常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做好安全记录,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主管领导要把实验室的安全列入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安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办法。

二、员工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增强安全责任心和自觉性以及自我防护能力。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精心操作,不违章作业。操作中要做到严、细、稳、准、轻拿轻放,做到不损伤仪器设备,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发现他人的各种违章行为及时制止,发现不安全隐患要及时上报。

三、实验室人员要严格执行实验室规则,对振动、噪声、高温、高压、高速转动的设备,以及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各实验室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

四、实验室对高压气体钢瓶必须分类保管,直立固定。严禁氯与氨、氯与乙炔、氢与氧、乙炔与氧等混放在一个房间内。氢、氧及可燃性气体钢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米。

五、实验室对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剧毒等物品,要分类妥善保管。严格执行《危险化学物品管理办法》,按章领用、存放、退库。对剧毒药品,各实验室随用随领,余量退库,不得擅自处理。

六、实验室要遵守国家环保规定,不得随意排放废气、废液、废渣和噪声,对三废要妥善处理,不污染环境。经常保持实验室设备、设施、室内、室外环境清洁卫生。对高温、辐射、噪声、粉尘、腐蚀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环境,切实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七、实验室要根据各自的特点,经常检查仪器设备、设施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八、实验操作必须在项目负责人或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操作规程进行。危险性的实验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并要有项目负责人或实验技术人员的监护,否则不得进行实验。

九、每次实验结束和下班前,都要切断电源、气源、水源等,熄灭火种、关锁好门窗等。

十、严禁乱拉乱接电源和超负荷用电,经常检修、维护线路以及通风、防火设备等,实验用电炉要指定专人管理,不得作生活用。

十一、随着公司实验室中信息类设备的增加,各实验室要切实保护好信息类设备中的信息安全,防止泄密,加强实验室信息(包括技术、专利等)的安全保密工作。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第4篇

一、 实验室和相关设施应经常清洁、整齐、每次使用结束后,工

作人员要进行常规整理和检查。实验室定期由监督员及各实验室负责人检查安全、卫生情况(日查和月查结合)。

二、 室内仪器设备应布局合理,便于操作和维护。检测样品的摆

放要与相应的仪器设备协调一致、合理。验货样品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时妥善的处理以保持室内整洁和安全。

三、 进入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

四、 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用餐、大声喧哗和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

五、 实验室内不准存放与实验无关的其他物品,非实验室人员未

经允许不准进入实验室。外来参观者须经领导批准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按各类实验室的不同要求着工作装进入室内。

六、 实验室完成检验测试工作后,要将仪器及周围环境清理干净,

关闭电源、水源和气源。

七、 建立卫生责任制,每日由卫生负责人清洁打扫。每周一上午

进行全面大扫除。

八、 遇有上班时间停水,各实验室工作人员要在下班时检查水阀

并确保已经关闭。遇有突然停电时所有仪器的电源开关要及时关掉,以防突然送电损坏仪器。

九、 实验室附近应有必要的灭火设备,并且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掌

握使用方法,能够处理初期及小型事故。

十、 大型仪器设备和电路必须保证安全接地。特别是精密仪器必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文第5篇

一、制定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计划,报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批准后实施;

二、培训内容: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办法、标准、本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紧急事件的上报和处置程序、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生物安全操作规范、仪器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菌(毒)株及样本的收集、运输、保藏、使用、销毁、实验室的消毒与灭菌、感染性废物的处置、急救等;

三、每年组织全员(包括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样本运送人员、保洁员等)的生物安全培训、考核;

四、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专项生物安全培训;

五、培训应该由取得实验室生物安全师资培训合格证的人员进行;

六、培训后应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形式可采取多样化,如笔试、口试、实操等;

七、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关岗位的上岗证;

八、建立并保存生物安全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档案;

九、做好生物安全培训需求和效果的评估工作,为制定培训、考核计划提供依据;

十、对新上岗、转岗的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生物安全手册等的培训,明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

十一、进入实验室的外单位人员(包括进修、实习等工作人员)的由所在科室,根据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生物安全培训,所有工作均在带教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期间不得从事危险性较高的工作;

十二、当有关部门新颁发、修订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进行修改后应组织开展相关内容的培训和考核;

上一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下一篇:酒店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