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思想范文

2024-04-09

儒学思想范文第1篇

以下报告和论文更加引人注意:杜维明的《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创新》,李泽厚的《关于儒家与新儒家》,庞朴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汤一介的《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探讨》,谭其骧的《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域差异》,蔡尚思的《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演变》,朱维铮的《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陈俊民的《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理想人格》,包遵信的《十七世纪中国社会思潮》,孙长江的《中国的改革与民族文化传统》,冯天瑜的《中国文化——一个以伦理意识为中心的系统》等。(有关论文或摘要,均收进会议文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此书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儒家传统,结论无一相同,认识差异很大乃至全然相反。

分歧的见解和评估,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

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儒学传统?

在与会学者中间,大致有三种看法:

多数学者认为有。理由是,自孔子开创的儒家成为显学以后,尤其在西汉独尊儒学以后,它就支配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后来学说有变化,学派有分野,都只出于儒者对传统精神的理解不一致,就是说都在维护一以贯之的传统,而非否定这一传统。但持如是观的学者,对这“一贯”传统的评价,则极不一致。

部分学者认为名有实无。理由是,孔子死后儒家便陷于分裂;西汉开始推尊的经学,既非孔学,也非儒学;它作为统治思想的表现形式,自汉至清最重视的都是统治术,因而只有在“通经致用”名义下学随术变的传统,可说没有一贯传统倒是在儒学名义下的一个传统。

有的学者认为从来没有。理由是,所谓儒学自始便是邹鲁文化的一种表现,以后传播地域也限于古代中原地区,不足以代表多民族文化组合的中国文化传统,也不足以代表不同区域文化组合的汉族文化传统,即使在中原也有多种文化同时存在;历史上少数民族王朝无不贱儒,汉族各王朝实际尊奉的也主要是佛道而非儒学;因此,从文化的时代差异和空间差异来考察,只能说存在的是一种用表面尊儒以容受多种文化共存的传统。

儒学传统的内涵

承认儒学传统存在的学者,涉及这一问题,便异说纷纭,几无同解。

有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有说是人文思想加王权主义的。有说是伦理中心主义的。有说是注重实践和道德理想主义并存的。有说是一贯重礼的。有说是以“天人合一”作为社会价值取向的。有说是尽量使外来文化因素“俯就我范”的。有说是重实用而轻理想、重经验而轻学说的。有说是以兼收并蓄的“和合”精神为特征的。有说是孔子思想的。如此等等。有趣的是还出现估计类似而评价相反的情形,例如同样认为儒家传统的内涵主要是“和合”精神,有的认定这一精神表现为不排斥异己文化,有的却认为在“和合”中表现的常是顽强的排斥性。

但有一点,则为与会学者所同,那就是无人否认儒学是个复杂系统,其内涵的确包容着不健康东西乃至封建毒素。即使对儒学传统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的学者,也认为它涵盖着必须扬弃的不良心态。

还有一点也为与会学者所同,那就是无人否认儒学是个变化着的系统。因而,即使只从否定方面论述儒学传统的学者,也认为其中某些内容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历史发展中变成了应该否定的传统。

不少与会学者对近年孔子和儒学研究的一种只褒不贬的倾向提出异议成批评,认为那属于非学术趣味,不应鼓励或提倡。

儒学传统的正面和负面

与会学者对此评估也很不一致。

首先关于两面的理解不一致。有的认为人文主义传统是优秀的,王权主义传统则应予以否定。有的认为这个传统中重人生重道德的一面要肯定,轻自然贱科技的一面则是谬误。有的认为大丈夫精神、农民式的坚韧性格属于儒家塑造的较健康传统,而封建意识形态则为其负面。有的认为既统一尊儒又宽容多种文化的传统可以批判继承,而用“大一统”思想窒息多元文化的发展则非否定不可。等等。

其次关于两面的评价不一致。有的认为从孔子开始的儒家传统,最强调的是纲常名教,因而始终都是糟粕远胜于精华,从现在看没有值得发扬的因素。有的认为儒家精神的基本方向,从孔子起便代表着一种涵盖性很强的人文主义,力图通过道德理想来转化现实政治,这种“圣王”思想是儒学的真精神,而它的负面则是可以消解的封建余毒,违背儒家的本来意愿。有的则认为腐朽和神奇没有绝对界限,古之精华在近代可变成糟粕,反之亦然,需要的是对两面都从变化角度进行具体评估。等等。

鉴于争论很大,有的学者建议,应该重视儒学传统和其它文化传统的比较,尤其需作中外文化的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以确定它在不同时期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比较在三十年代已有过,结果论战一通,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关键仍在于指导思想,在指导思想上不统一,就不可能达到见解一致。但后一意见也遭到驳难。有的学者认为,在学术研究上不能预设框框,只能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学术问题上,见解一致是相对的,因为真理不可能穷尽,所以关于儒学传统正面与负面的论辩应该容许,不应急于见分晓。

近代反儒学传统如何评估?

与会学者看法也大不相同,主要分歧在于对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意义和效益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儒家传统,在“五四”前后,经历了暴露弱点的一段历史过程,主要是统治势力使儒学政治化,同时又受西化思想的冲击,因此人们普遍注意的,是长期存在的传统负面即封建意识形态,而忽视儒家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持这种意见的学者,认为当时中国第一流的知识分子形成联合战线,对儒学进行猛烈的批判,有其很健康的意义。继承五四精神,就不但要否定封建遗毒,更要对塑造中国文化的泉源活水即儒家真精神有全面深入的把握,否则就不能实现创新。

一种意见,认为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发聋震聩,意义伟大,但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是有缺点的,例如他们强调两汉以后统治阶级尊奉的都是假孔子,就没有重视孔子思想在历史上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的事实。持这种意见的学者,认为近代现代思想史,已经证明孔子思想长期成为妨碍中国近代化过程的阻力,继承五四精神,就要继续否定儒家传统,否定要击中这个传统的要害。

一种意见则认为,在近代批评或反对儒家传统,早在晚清乃至更前面已经开始,到五四时期不过是又一次集中爆发。然而五四以后争论仍在继续,例如东西文化的争论就是晚清“中体西用”争论的变相继续,“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的论战更是晚清体用之辩的直接继续。这都证明“存在决定意识”的真理性,当近代化和现代化没有实现以前,意识形态领域内对儒学传统的论辩不可能停止。同时,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的现代化,不可能同步,观念落后于社会变化,或者出现“提前量”,都是可能的,也由此得到证明。持这种意见的学者认为,只有撇开感情因素,对近代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相互联系进行客观的历史的研究,才能给予近代反儒学传统的争论,以合乎实际的评估。

然而,无论持何种意见的学者,都不赞成近年孔子研究中的一种意见。这种意见把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贬得一无是处,甚至认为那是一个很大的历史错误。与会学者认为这是违反历史的情绪化表现,不利于对孔子和儒学的科学研究。

儒学可能再发展吗?

近年国内外若干有影响的学者,提出和论证“儒学第三期发展”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不同反应,在中青年学者中间争论尤烈。

本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虽然没有以此为议题,然而对此持不同见解的学者都出席会议,就使他们得到机会,直接申述己见和交换彼此看法,因而会上会下讨论乃至争论十分热烈。各种观点,归纳起来,可分五种:

一、以杜维明为代表,认为儒家传统在现代有再生和创造性转化的可能。他是近年预测儒学将有第三期发展前景的著名学者。他认为,要区分两种情况,即政治化的儒学和儒学力图用道德理想转化实际政治。尽管近代各个层面的儒学都在堕落,但对儒学的基本精神作全面深入的照察,可以看到它仍有第三期发展的前景。这个前景取决于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动向。这种人文主义涵盖着三个哲学课题:一是主体精神,即个体在人际关系网络中如何独立自主;二是主体精神与客观精神的联系;三是对超越精神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无尽追求。他认为,如果承认儒学传统在过去和现在的作用都极大,那末通过知识分子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继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代表的优良传统,扬弃其中为害甚深的封建遗毒,引进西方文化而又清除其中的浮面现象,将使中国文化得到创新。

二、以李泽厚为代表,认为儒学传统是中国文化心理的现实存在,并非绝学,因而要求守住它或抛弃它都没有意义。李泽厚最近发表的《中国思想史论》,被有些青年学子认为是转向新儒学的表现。他在讨论会上所作的《关于儒家与新儒家》的报告,即对此提出答辩。答辩引起与会学者更多的质疑,主要是他阐述的“西体中用”概念。会间在分组讨论中,他又进行答辩。他认为,他既不同于传统儒学,也不同于现代新儒学,他主张要回到历史,回去研究中国的传统,甚至不顾因此被人误认为新儒家。因为他觉得,“中体西用”,“西体西用”,都会阻碍现代化的道路。要把体用关系处理好,就要了解中国传统,然后才能打破传统,作出选择,真正地进入现代文明。因此,他认为,儒学已侵入中国人无意识的深层,对它主要应作清醒的自我意识和历史的具体分析,以首先了解它,而后促进它的转化或革新;仅以情感的价值判断,来替代客观的科学描述,倒正是儒家传统的弱点在否定传统中无意识地出现;今天应继承的是五四时期批判传统的变革精神,但这仍与儒家的实用理性密切相关,恰好说明中国民族有善于舍弃固有观念以接受外来事物,“尽弃所学而学焉”的传统。

三、以孙长江、包遵信等为代表,认为只能用现代化的实践,才能检验儒学传统是否具有真理性。他们认为,儒学作为已经腐朽的封建传统学说,已经没有再生或转化的余地。从十七世纪西方进入近代化,而中国的优秀学者仍在尊儒崇道的历史来看,儒学早在三百年前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阻力。那以后的经学家,都致力于从书本而不是从实践来检验学说理论的是非,因此他们的努力,只有利于维护过时的腐朽的传统,使只适用于封建统治的许多观念,仍然保留在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中间,乃至使中国出现“被现代化”的趋向。否定儒家传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所在。而这些事实,也正是儒学没有任何前途的实践依据。

四、以李侃、龚书铎等为代表,认为近代民族觉醒不能从传统文化吸取精神力量,因而只有建设现代新文化的实践过程,才能对儒家学说有科学的总结。他们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实际是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延续的、以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学说为代表的封建文化。它的积极因素已随封建制度衰朽而丧失活力,沉积为保守的历史惰性和习惯势力。用这一套治国修身的“天朝”无法抵抗外国侵略的历史事实俱在,与民族危机相伴生的文化危机更说明传统文化不能引导民族觉醒。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精神遗存和民族心理,好坏两面都有。只能通过现代新文化的建设实践,才能对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予以清理和分析,吸收和扬弃。

五、以朱维铮为代表,认为历史上不存在一以贯之的儒学传统,现在我们所讨论的儒学传统,实际是清代提倡的那套程朱理学传统,因而目前讨论儒学有没有发展前景,很难得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他认为,儒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容着从孔学到经学到理学的不同形态,每种形态都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在整个传统的结构及其变异没有研究明白以前,任何关于儒家传统的解释,都不能说是信而有征。因此,我们可以承认儒家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关于这个传统的内涵与外延、意义与价值,却不必匆忙作出结论。任何不同意见,都有助于人们对于儒家传统的反思,所以期待的不应是结论,而是学术的宽容,学者的雅量。

研究儒学的困难和问题

困难何在?与会学者有不同看法。或以为在于材料,涉及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凭滴水当然不足以知大海,掌握所有材料而后再发议论,也必定“以有涯随无涯”,不可能的。或以为在于观念,国内外学者之间,海峡两岸学者之间,信念各异,参照系不同,研究同一课题,也因此难得一致看法。或以为在于语言不同,使用同一概念,却各有各的定义,因而昔人所讥的“聋子对话”,在儒家传统的讨论中也时常出现。或以为在于价值取向不同,有的重视历史本身的探究,有的着眼于现实需要的满足。

于是便给研讨儒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如何克服情绪化的倾向,二是如何排除非学术的干扰,三是如何掌握最起码的史料,四是如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五是如何确定足资参照的架构。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给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出席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的学者们,都认为儒学传统是什么的研究,关系着中国文化传统的确切估计,当然也影响着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正确研讨。他们希望而且相信,随着传统文化研究拓广,这一课题定能得到深入发展。

儒学思想范文第2篇

摘要:关于儒家思想的运用,现在早已被广泛运用到道德建设、工商文明、世界和平与社会和谐等等方面,其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应用也必将越来越受到关注。旅游开发应该以“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体系为指导思想,在求真的层面上讲“天人合一”,在求善的层面上讲“知行合一”,在求美的层面上讲“情景合一”,从而最终实现旅游开发者、游客乃至政府、社区居民以至整个社会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并将旅游活动的教育功能推广到整个社会。

关键词:真善美;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旅游开发

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特别是对汉族影响深刻,关于儒家思想的运用,现在早已经被广泛运用到道德建设、工商文明、世界和平与社会和谐等等方面,甚至还有学者将其扩展到了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领域。

但综观旅游业,儒家思想的运用也只是停留在生态保护层面,似乎还没有将其提高到一种意识形态的地位。儒家思想在旅游开发方面的应用必将越来越受到关注。这里所谓的意识形态的地位,指的是要将儒家思想作为一种内化的思想认识,也就是说,要将儒家思想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提高到一个指导思想的地位。不管是作为旅游开发者还是游客,都应该将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庸内化到自己的思想当中,然后明确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将思想外化为行动。

在这里,要借用第三代儒学研究学术代表人物之一的汤一介教授所建立的哲学体系——“真善美”的思想核心。真,天人合一;善,知行合一;美,情景合一,正所谓“合而不同,儒之大者”。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起旅游开发思想认识领域的一个指导体系——真善美思想体系。

1 汉族,中华民族族体的主体部分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汉族始于黄帝时代,历经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逐渐形成。汉族的族源以华夏民族为主,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开始。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国曾长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文化价值观。汉族的意识形态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兼受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影响。

2 儒家思想对汉族,乃至整个中华民族都起到了深刻的影响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2.1 儒释道三元一体的格局

目前,儒、释、道作为文化意识形态,并没有在当今社会中消失。它们不仅仅是作为历史的积淀,深藏在民族心理之中,更不只是作为文化的遗产停留在学术研究的范围内,而是作为人生价值以及道德准则活生生地存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受到儒家思想影响之深。在这里,重点探讨儒家思想,有关佛家和道家就不赘述了。

2.2 儒家的价值

儒家的价值与中华民族的一般价值在时间长河的历史进程中已经混合在一起,难以把这两者分割开来。对于整个中华民族而言,儒家思想是我们生活的文化环境,是我们所能体验到的客观的历史的生活态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道德准则、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的文化基础,以及作为支撑我们的社会正常运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因素。

2.3 儒家思想“文本”存在着诠释的多种可能性

对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其方法论得自现代西方哲学家伽·达默(Hangs-Georg Gadamer)的“哲学解釋学”(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的启示。这种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来自解释者的理解和阐释,它由解释者的历史处境即历史进程的总体性所决定。比如,黎江雷就在《管理哲学·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一文中将儒家思想诠释为一种“管理哲学”。马克·詹金斯在《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一书中提到:企业的思想方式与环境融为一体的话,就能够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奠定基础,这是因为思想方式是特殊的,从而是珍贵的,而且当它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企业的文化结构得以建造的时候,企业是非常持久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想方式对于一个企业有多么重要。不仅如此,思想方式、意识形态不光只是在企业运营当中起到重要作用,在很多方面与领域当中,思想意识形态都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这里就包括旅游开发领域。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思想意识形态,必然会对旅游开发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

3 “真善美”体系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

3.1 “真善美”体系概述

3.1.1 儒家思想以中庸为核心

中庸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在孔子与其弟子的谈话录《论语》中。杨朝明认为,中庸是指以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这也是儒家的道德准则和思想方法。“中”谓中和、中正,“庸”谓常、用。这样,“中庸”不仅成为儒者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以及待物处世的基本准则,而且也成为一般人的社会心理积淀。这就体现出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其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

3.1.2 中国文化的三个“合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体系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体系是由第三代儒学研究学术代表人物之一的汤一介教授所建立的。刘成纪在他的著作《中庸的理想》中指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存在的基本命题,而这些基本命题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大多可以从真、善、美三个层面来概括,它们分别代表哲学、伦理学、美学三种知识方向。就中国文化的特质而言,它在求真的层面上讲“天人合一”,在求善的层面上讲“知行合一”,在求美的层面上讲“情景合一”。

3.2 “真善美”体系在旅游开发中的具体运用

3.2.1 “天人合一”——真

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所谓“天人合一”,就是重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孔子提出天道和人道的观念,天道即自然的规律法则,人道即人类社会的规律法则。他主张喻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简而言之,就是天人之间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是合二为一的。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首先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天人合一”。这是因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大都是不可再生且稀缺的,而且越稀缺的旅游资源其吸引力越大,品位越高,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开发必须是科学而可持续的,因为只有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特别是那些稀缺性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只有这样其才能真正为旅游业所用,才有持续开发的可能性。

这就要求我们从意识形态上树立起一种“天人合一”的天人和谐观,并以此为核心的旅游开发指导原则。这不仅仅是说,旅游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要与作为旅游开发对象的旅游资源“天人合一”,与自然相和谐,而且旅游开发者还得在开发过程中将“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其开发规划设计思想当中,不仅自己的开发行为要与“天”合一,而且也要尽量使自己开发的旅游项目体现出能让游客与“天”合一的效果。简而言之,就是要开发出能够使游客时刻意识到自己应该自觉与“天”相和谐,自觉地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在无意识中就能与自然相融合的效果。

这就对旅游开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关键就是要将“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物化。理念的物化主要应该体现在旅游景区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基础设施的材料选择、体量大小、样式设计等等都应以与周围环境相和谐为要旨。理念的物化还应体现在旅游项目的设置上。这里要重点指出,旅游项目的开发应突出其参与性,特别是民俗风情的开发,更应强调使游客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的调动。

3.2.2 “知行合一”——善

张永桃指出,古代的所谓知,既是指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又是指对道德的认识。所谓行,既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行动,又是指道德行为和践履。“知行合一”是一个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并用实践检验知识正确性的双向互动过程,也是将伦理道德运用于实际,并做到言行一致的重要问题。

“知行合一”原则在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多侧重于道德责任方面。作为旅游开发者,就要在开发过程中将道德观念放在重要的位置。切记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不惜破坏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与不当开发都会带来不可预计的后果。应该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行动的指导原则,从而外化到行为当中,切实做到“知行合一”,将道德的善由内而外地作用在自己的行为上,进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始终以善为本、以善为首,合理开发利用,否则,一时的获利只能带来一系列的破坏,造成的只能是接下来的一连串的负面效应,这样的旅游开发势必不会长久,只可能是昙花一现,没有持续下去的内在动力。

另一方面,旅游开发者在自己“知行合一”的同时,还要注意到,如何才能使游客也做到“知行合一”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旅游开发者加强其开发项目的教育意义,加强宣传,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自觉意识到应主动“知行合一”,以善为本,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损害旅游资源的事情发生。

3.2.3 “情景合一”——美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在《姜斋诗话》的第二卷中写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巧者便为景中情,情中景。情景一合,合得妙语。”其实,“知行合一”“情景合一”都是“天人合一”的进一步发展,“知行和一”是“天人合一”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体现,而“情景合一”就是“天人合一”观念在审美方面的体现。

从旅游开发的根本目的——开发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来说,做到“情景合一”是十分必要的。让游客的感知和认识与旅游大环境相和谐,喻情于景、情景交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游客的需求得以满足,使其满意度大大提升。人的情感与思想是最难控制的,通常都捉摸不定,但是,人的情感与思想都会外化到行为当中,这就为旅游开发者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做到情景交融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也就是说,可以通过物化的形式,将游客的情与景融合在一起。对于旅游开发者来说,就是要尽量开发出能够使游客积极参与其中的项目。

另外,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则要在景区的核心景点处兴建能够促使游客喻情于景的设施,以激发游客的情感,最直接的应用就是在核心景点处兴建精心设计的观景亭等旅游基础设施。

4 结论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者是有机结合、不可分割的,这三个观念表现在旅游开发方面的指导作用与要求是整体性的,要结合起来发挥作用。其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割裂。在旅游开发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其兴建要与自然相和谐,其设计也应反映出实用性,体现突出旅游资源的教育意义;项目开发方面,应突出所开发旅游项目的参与性,能够使游客自觉主动地与自然相和谐。同时,还要加强理念的宣传,广泛采取电视、电台、报刊、网络、多媒体等等形式,进行理念营销,突出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从而影响游客的行为,使其也做到“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这里提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三大“合一”理念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旅游开发过程中三大“合一”指导原则的运用,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真善美体系内化为意识形态,进而外化为行动,从而最终实现旅游开发者、游客乃至政府、社区居民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将旅游活动的教育功能推广到全社会。

参考文献:

[1] 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儒学与道德建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儒学与工商文明[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儒学与世界和平及社会和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 休斯頓·史密斯.人的宗教[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5] 陈荣富.比较宗教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6] 钟国发.神圣的突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7] 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8] 牟钟鉴.宗教与民族[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9] 黎江雷.管理哲学·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 马克·詹金斯.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1] 杨朝明.儒家文化面面观[M].济南:齐鲁书社,2000.

[12] 刘成纪.中庸的理想[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13] 方克立.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 张永桃.儒学源流(第一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15] 尚久玉.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6] 西美尔.现代人与宗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7] 约翰·希克.第五维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18] 卓新平.世界宗教与宗教学[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9] 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通联编辑:唐一东】

儒学思想范文第3篇

D.《论语》

标准答案:D

2.(本题分值:2) “今之学者为人”中“为人”指的是什么? A.做人 B.做给自己看 C.作为

D.做给别人看,沽名钓誉

标准答案:D

3.(本题分值:2) “古之学者为己”中“为己”指什么?

A.学习修养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要求,是为了自己的一种完善 B.为自己名利

C.一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D.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

标准答案:A

4.(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是什么? A.修身 B.齐家 C.治国

D.平天下

标准答案:A

5.(本题分值:2)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出自哪部典籍? A.《论语》 B.《孟子》 C.《礼记》

D.《史记》

标准答案:A

6.(本题分值:2) 根据钱逊教授所讲,五四运动爆发的第二天,谁在清华大学抄写了一张《满江红》的字报? A.巴金 B.郭沫若 C.闻一多

D.钱钟书

标准答案:C

7.(本题分值:2) 下列哪项不属于四书? A.周易 B.中庸 C.大学

D.论语

标准答案:A 8.(本题分值:2) 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原则? A.“用力少,见功多” B.“重义轻利” C.“以义导利”

D.“以义为本”

标准答案:A

9.(本题分值:2) 中国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 A.人生 B.理论 C.儒学

D.传统道德

标准答案:A

10.(本题分值:2) “身心和谐”中“心”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 A.心脏 B.人的精神 C.心思

D.心情

标准答案:B

11.(本题分值:2) 儒学的根本是()? A.民与君

B.三皇五帝与大同社会 C.人与仁

D.人与人

标准答案:C

12.(本题分值:2)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个是局限性,还有一个是()? A.重复性 B.时代性 C.象征性

D.历史性

标准答案:B

13.(本题分值:2) 从儒家历代圣贤的智慧资源中提炼了三条“为富之道”,哪个不属于? A.戒奢寡欲,洁身自好 B.富而无骄,富而好礼 C.以财发身,兼济天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们如浮云

标准答案:D

14.(本题分值:2) 从历史渊源考察,中国的情、理、法中“理”的含义说法不正确? A.天理 B.道理 C.公理

D.公共道德

标准答案:B

15.(本题分值:2) 儒学的核心是()? A.人与仁 B.民与君 C.仁与礼

D.人与人

标准答案:C

16.(本题分值:2) 下列哪个不属于中国文化的三大思想源头? A.儒 B.道 C.佛

D.法

标准答案:D

17.(本题分值:2) 治学的三个层次是知、懂、还有一个是()? A.思 B.熟 C.透

D.通

标准答案:D

18.(本题分值:2) “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出自哪部典籍? A.《论语》 B.《礼记》 C.《周易》

D.《史记》

标准答案:C

19.(本题分值:2)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是哪位先贤讲的?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标准答案:A

20.(本题分值:2)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哪部典籍? A.《礼记》 B.《论语》 C.《孟子》

D.《周易》

标准答案:D

21.(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所讲的待人处世的最根本原则是什么? A.不卑不亢 B.忠孝两全 C.推己及人

D.重义轻利

标准答案:C

22.(本题分值: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先贤讲的? A.孙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孔子

标准答案:D

23.(本题分值:2) 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是什么? A.爱学习 B.爱民族 C.爱国家

D.爱人

标准答案:D

24.(本题分值:2) 做人就是要处理什么样的关系? A.人和事的关系 B.人和人的关系 C.人和动物的关系

D.人和自然的关系

标准答案:B

25.(本题分值:2) 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是什么? A.文化 B.历史 C.哲学

D.儒学

标准答案:B

2.判断题(本题总分2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总计20.0分) 1.(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道德是天生的,无需修养和教育的

标准答案:false

2.(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儒学是为己之学

标准答案:true

3.(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中国人讲究历史观念,把自己放在历史中间寻找自己的价值

标准答案:true

4.(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研究、学习儒学必须是和自己的思想行为相结合去体会、运用

标准答案:true

5.(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儒学的特点是,它讲的道理都是很高深的

标准答案:false

6.(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传统文化有两重性质,要加以推陈出新的改造

标准答案:true

7.(本题分值:2) 根据钱逊教授所讲,中国古代讲义利关系,是要求人们“义以为上”,不要私利

标准答案:false

8.(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儒家治国的基本观念是,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基础在于包括老百姓和领导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标准答案:true

9.(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仁要从推己及人做起

标准答案:true

10.(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讲的“为己”是指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名誉、名利等

标准答案:false

3.多选题(本题总分3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总计30.0分) 1.(本题分值:3) 以下哪些内容是出自《论语》? A.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B.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C.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标准答案:ABC 2.(本题分值:3) 儒家思想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A.现代新儒学的阶段 B.宋明时期 C.先秦奠基时期

D.汉唐时期

标准答案:ABCD

3.(本题分值:3) 儒家政治学思想是()? A.仁政 B.王道 C.礼制

D.大同

标准答案:ABC

4.(本题分值:3) 下面哪些不是中国史学的一个很大特点? A.记事 B.做人 C.记人

D.做事

标准答案:BD 5.(本题分值:3) 我国古人追求的不朽有哪些? A.立言 B.立命 C.立德

D.立功

标准答案:ACD

6.(本题分值:3) 钱逊教授的主要著作有哪些? A.《论语浅解》 B.《先秦儒学》 C.《近现代中国哲学》 D.《中国传统道德》

E.《中国古代人生哲学》

标准答案:ABDE 7.(本题分值:3) 钱逊教授认为,儒学的基本出发点是()? A.人和禽兽是一回事 B.要认识人和禽兽的区别 C.要学会做人

D.修身是根本

标准答案:BCD

8.(本题分值:3)

钱逊教授从哪些方面论证了儒学与人生? A.人生价值观 B.待人处事原则问题 C.谈个人修养

D.谈人生态度

标准答案:ABCD 9.(本题分值:3) 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关于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下面哪些不是的? A.爱学习 B.爱人 C.爱自己 D.爱祖国

E.爱民族

标准答案:ACDE 10.(本题分值:3) 根据钱逊教授所讲,关于推己及人正确的说法有哪些? A.推己及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仁要从推己及人做起

C.推己及人道理很简单,但做起来很不容易

D.推己及人的原则已被世界所注意

标准答案:ABCD

钱逊教授认为,儒学的真正本质是什么? A.一种政治学说 B.一种关于人生的学问 C.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 D.一种伦理学说 用户答案: B 4.(本题分值:2)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出自哪部典籍? A.《汉书》 B.《周易》 C.《孟子》 D.《论语》 用户答案: D 5.(本题分值:2)

道德原则不是天生的,需要()? A.培养 B.修养和教育 C.修养和教导 D.学习 用户答案: B 6.(本题分值:2) 道德原则是()? A.天生的 B.后天的 C.不是天生的 D.相对的 用户答案: C 7.(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所讲的待人处世的最根本原则是什么? A.不卑不亢 B.忠孝两全 C.推己及人 D.重义轻利 用户答案: C 9.(本题分值:2)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哪位先贤讲的? A.荀子 B.孟子 C.孔子 D.老子 用户答案: C 11.(本题分值:2)

儒学讲仁,孔子讲仁学,讲仁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什么? A.学习别人 B.做自己的事 C.从自己做起 D.照着别人去做 用户答案: C 12.(本题分值:2)

下面哪位是儒学的奠基人? A.孟子 B.荀子 C.孔子 D.老子 用户答案: A 13.(本题分值:2)

上个世纪,中国哪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研究了周易哲学,研究基督教哲学,参与、组织翻译了许多基督教经典著作。并用信、知、行来总结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 A.杜维明 B.冯友兰 C.谢扶雅 D.熊十力 用户答案: C 14.(本题分值:2)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体现的基本精神是()? A.中国历史 B.中国哲学 C.中国文化 D.政治 用户答案: C 15.(本题分值:2)

从历史渊源考察,中国的情、理、法中“理”的含义说法不正确? A.天理 B.道理 C.公理 D.公共道德 用户答案: B 16.(本题分值:2)

儒家重视科技及在物质上的实用,提出()原则? A.“用力少,见功多” B.“重义轻利” C.“以义导利” D.“以义为本” 用户答案: A 17.(本题分值:2)

“身心和谐”中“心”在儒家思想中指的是()? A.心脏 B.人的精神 C.心思 D.心情 用户答案: B 18.(本题分值:2)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是哪位先贤讲的?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用户答案: A 19.(本题分值:2) 儒家政治理想是()? A.仁政 B.王道

C.大同、大一统 D.礼制 用户答案: A 20.(本题分值:2)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哪部典籍? A.《礼记》 B.《论语》 C.《孟子》 D.《周易》 用户答案: D 21.(本题分值:2)

治学的三个层次是知、懂、还有一个是()? A.思 B.熟 C.透 D.通 用户答案: D 22.(本题分值:2)

儒家形而上学哲学重点是在()学科中进行展开的? A.理学、心学 B.自然学 C.心理学 D.科学 用户答案: A 23.(本题分值:2)

从儒家历代圣贤的智慧资源中提炼了三条“为富之道”,哪个不属于? A.戒奢寡欲,洁身自好 B.富而无骄,富而好礼 C.以财发身,兼济天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们如浮云 用户答案: D 24.(本题分值:2)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一个是局限性,还有一个是()? A.重复性 B.时代性 C.象征性 D.历史性 用户答案: B 25.(本题分值:2) 儒学的根本是()? A.民与君

B.三皇五帝与大同社会 C.人与仁 D.人与人 用户答案: C

2.判断题(本题总分2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2分,总计20.0分) 1.(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做人的观念实际上已经成为了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传统,已成为一种民族意识 用户答案: True 2.(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儒学的真正本质是一种政治学说 用户答案: False 3.(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讲的“为己”是指为了自己,为了自己的名誉、名利等 用户答案: False 4.(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儒家治国的基本观念是,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的基础在于包括老百姓和领导人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 用户答案: True 5.(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研究、学习儒学必须是和自己的思想行为相结合去体会、运用 用户答案: True 6.(本题分值:2) 儒学的根本是人与仁 用户答案: True 7.(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儒学的特点是,它讲的道理都是很高深的 用户答案: False 8.(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传统文化有两重性质,要加以推陈出新的改造 用户答案: True 9.(本题分值:2)

钱逊教授认为,中国人讲究历史观念,把自己放在历史中间寻找自己的价值 用户答案: True 10.(本题分值:2)

做人就是要处理的关系是人和事 用户答案: False

3.多选题(本题总分30.0分,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题3分,总计30.0分) 1.(本题分值:3)

我国古人追求的不朽有哪些? A.立言 B.立命 C.立德 D.立功

用户答案: ACD 2.(本题分值:3)

儒家思想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A.现代新儒学的阶段 B.宋明时期 C.先秦奠基时期 D.汉唐时期 用户答案: ABCD 3.(本题分值:3)

儒家政治学思想是()? A.仁政 B.王道 C.礼制 D.大同

用户答案: ABC 4.(本题分值:3)

以下哪些内容是出自《论语》? A.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B.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C.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用户答案: ABC 5.(本题分值:3)

上个世纪,中国有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名叫谢扶雅,他研究周易哲学,研究基督教哲学,参与、组织翻译了许多基督教经典著作。他运用什么来总结了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中国文化? A.信 B.懂 C.知 D.行 E.通

用户答案: BCE 6.(本题分值:3)

传统文化的两重性有哪些? A.局限性 B.重复性 C.象征性 D.时代性 用户答案: AD 7.(本题分值:3)

以下哪些内容是出自《周易》? A.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C.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D.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用户答案: ABD 8.(本题分值:3) 治学有哪三个层次? A.知 B.透 C.懂 D.熟 E.通

用户答案: ACE 9.(本题分值:3)

如果孔子的思想是仁学,关于仁的最基本的一个内涵下面哪些不是的? A.爱学习 B.爱人 C.爱自己 D.爱祖国 E.爱民族

用户答案: ACDE 10.(本题分值:3)

儒学思想范文第4篇

1.0 分

    A、李大钊和陈独秀 B、冯友兰和熊十力 C、郭沫若和辜鸿铭 D、严复和康有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

绝大多数上当受骗者具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1.0 分

    A、想占便宜 B、不精明 C、太善良 D、不道德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

“现象背后一无所有”是谁提出的:()

1.0 分

    A、黑格尔 B、歌德 C、胡塞尔 D、康德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孔子之前即已存世的经典不包括:

1.0 分

 A、诗经    B、尚书 C、易经 D、春秋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儒家所谓的“素”指的是:()

1.0 分

    A、仁心情感 B、仁爱情感 C、朴素淡雅 D、仁爱教育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6

孟子认为不能称为“性”的有:

1.0 分

    A、口之于味 B、目之于色 C、四肢之于安佚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7

我国古代第一篇自觉的文论是什么?

1.0 分

    A、《天涯论》 B、《典论论文》 C、《国语》 D、《警世恒言》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性是体,情是用”是谁提出的:()

1.0 分

    A、孟子 B、孔子 C、王夫之 D、朱熹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

下列著名人物中,被后世称为“亚圣”的是:()

1.0 分

    A、荀子 B、老子 C、孟子 D、孔子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0

"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是由下面哪位哲学家提出的:()

1.0 分

    A、黑格尔 B、康德 C、孔子 D、笛卡尔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1

在中世纪时期把整个欧洲统一起来的是什么?

1.0 分

   A、文明 B、军事 C、政治  D、经济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2

孟子哲学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1.0 分

    A、心性论 B、道德论 C、礼之论 D、法论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3

下面对“修身俟命”中的“俟”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0 分

    A、等待 B、姓氏 C、多音字 D、大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4

被称为“群经之首,百行之源”的是哪一部典籍?

1.0 分

    A、《周易》 B、《诗经》 C、《尚书》 D、《春秋》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5

孔子一生做了三件重要事情,其中属于政治活动范畴的是:() 1.0 分

    A、创立儒家 B、删定六经 C、著书立说 D、游说诸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6

“五四运动”是什么时候爆发的?

1.0 分

    A、1910年 B、1920年 C、1921年 D、1919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7

“回到本真”是哪个哲学流派的口号?

1.0 分

    A、分析哲学 B、语言哲学 C、后现代主义哲学 D、现象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8

功利境界是:

1.0 分

    A、错误的 B、正确的 C、发展阶段 D、最低境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19

孔子的政治活动是:

1.0 分

    A、恢复周礼 B、游说诸侯 C、创立儒家 D、删定六经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0

大学的“三纲领”中统领性的纲领是:()

1.0 分

    A、亲民 B、明明德 C、止于至善 D、以上答案都正确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1

所谓“绝地天通”,即斩断人和神之间的:()

1.0 分

    A、隔阂 B、感情 C、血缘 D、冲突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2

儒学的创始人是:()

1.0 分

 A、孟子    B、孔子 C、庄子 D、荀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3

孟子的哲学政治思想中最高的原则是什么?

1.0 分

    A、法律 B、礼 C、道 D、仁义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4

我国的思想文化三足鼎立的格局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1.0 分

    A、1919年 B、1923年 C、1921年 D、1910年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5

儒家认为“立于礼”的前提是:()

1.0 分

    A、仁 B、爱 C、义 D、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6 现代著名哲学—现象学的大本营在哪里?

1.0 分

   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D、德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7

大学作为一种学制从西方引入后所失去的大学精神是什么?

1.0 分

    A、求实进取 B、居安思危 C、居仁由义 D、好学力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8

中国古代的由汉儒创作出来的额帝国宪法叫什么?

1.0 分

    A、《史记》 B、《白虎通译》 C、《资治通鉴》 D、《永乐大典》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29

下列对于语言和言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1.0 分

   A、语言是属于个人的 B、言语具有普遍化的特点 C、人在说语言,言语在说人  D、言语遵守语言的规则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0

下列对《周易》古经里的“言”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1.0 分

    A、假借字“愆”,表示罪过,过失 B、说话,言说 C、衍文

D、语助词,无义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1

《周易》的第一卦是:()

1.0 分

    A、乾卦 B、坤卦 C、屯卦 D、师卦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2

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功在某种意义体现了两种精神,即:()

1.0 分

    A、洋务精神和创新精神 B、维新精神和创新精神 C、洋务精神和维新精神 D、改革精神和创新精神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3

从正面看一个君子,一个仁者,他的底色是什么? 1.0 分

    A、勇敢 B、诚信 C、仁爱 D、智慧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4

“无为为之之为天”是下面哪位名人提出的:()

1.0 分

    A、庄子 B、孟子 C、孔子 D老子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5

诚者,()之终始,不诚无()。

1.0 分

    A、人 B、物 C、道 D、成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36

在儒家的思想当中认为我们人类一切行为的本源是什么?

1.0 分

    A、本性 B、本心 C、本真的仁爱 D、本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7

“经世致用”是下列哪一个学派的传统:()

1.0 分

  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佛家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8

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的开创者是谁?

1.0 分

    A、笛卡尔 B、索绪尔 C、卢梭 D、苏格拉底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9

一个宗族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规则,这样会造成疏远,古人用什么来来磨平这些?

1.0 分

    A、仁 B、乐 C、爱 D、责任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0

儒家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1.0 分

 A、空    B、浩渺 C、虚 D、真诚无妄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1

对于“君君、臣臣”,理解正确的是:

1.0 分

    A、君要像君 B、臣要服从 C、诸位君主 D、众多臣子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2

周公在中国思想史上最大的一个贡献是什么?

1.0 分

    A、治理作乐 B、辅佐成王 C、绝地天通 D、做《周易》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3

下面不属于《诗经》中的表现手法的一项是:()

1.0 分

    A、赋 B、比 C、对偶 D、兴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4 中国儒学未来10年的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是什么?

1.0 分

    A、创教,干政 B、创教,退政 C、宏德,创教 D、干政,宏德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45

儒学有两条原则,即正义性原则和:()

1.0 分

    A、实用性原则 B、适当性原则 C、适宜性原则 D、实用性原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6

在某种情况下,礼可以:

1.0 分

    A、损益 B、改变 C、推翻 D、以上都可以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7

“天命玄鸟”的“玄鸟”是指:

1.0 分

   A、鸦 B、凤 C、燕  D、青鸟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8

儒家所认为的本源是:

1.0 分

    A、思维 B、万物 C、天地 D、德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9

礼的本源是:()

1.0 分

    A、仁 B、直 C、义 D、爱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0

20世纪以来的三大哲学思想运动都是什么?

1.0 分

    A、分析哲学,现象学,后现代主义 B、分析哲学,语言哲学,现象学 C、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后现代主义 D、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中心主义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 分)

1 孟子的老师是子思。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朱熹所说。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孔子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君子之所以不同于他人是由于保持了心性。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兼爱是孟子的主张之一。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九三”是阳爻。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

“博爱”一词最早出现于对西方的翻译。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有涯”是庄子说的。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现代大学所培育的主体应该首先是至高无上的学者,这样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鉴卦整体上来说是一个凶卦。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凡是属于本体性的东西都是不可定义的,可定义的东西都是形而下的东西。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人是情绪性的存在,也就是情绪化的存在。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寻求知识和寻求智慧不是同一个层面的,他们有可能是相反的路径。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西方和中方对人和神的看法的共同点是人和神是有血缘关系的。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一种人文哲学。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黄玉顺所谓“思无”不是一个存在者,而是指大本大源。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中国在前现代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现在就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蓍筮讲究虔诚,不宜反复卜筮一件事。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不可能同时处于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这样的人不存在。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有研究表明,西方宗教的教众的数量是在逐年下降的。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

天命之谓性。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

汉语中的“大学”原指古代的一种学制。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

王阳明认为“致知”是对知识的追求与获取。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 西方人实现现代化,近代化要做的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

现象学的态度来说,母爱的本质并不是母爱,而是其他目的。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6

“一体之仁”是道家讲的仁爱情感的一个方面。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7

孟子的政治哲学上的观念是非常保守的,不适用于现代。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8

《周易》第二卦是坤卦。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9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出自《中庸》。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0

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就经济而言是成功的。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1

“君子四德”最早是在《左传》中提出来的,它的本意是仁义礼智。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2

《易经》讲到龙的有两卦。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3

“至圣先师”是人们对老子的称呼。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4

我们常说的中国有56个民族和中国只有一个中华民族,这两种表达是矛盾的。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5

蓍筮在周代代替了龟卜,成为占卦的手段。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6

儒家把世界的本体看作是我们人的心性本体。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7

理性主义的开启人物是黑格尔。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8

礼泛指一切法制规范。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9

蒙卦是《周易》中的一卦。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0

所谓文明国家可能不是在现代产生的。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1

“子”在古代是对学问高的人的尊称。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2

从中国哲学的角度来说,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3

“子”在古代表示很受尊敬的先生。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4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句话出自孟子。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5

良心德性这个本体是人人都具有的,我们所有做的是要去培育它。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6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理性崛起,百家争鸣的时代。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7 卦辞就是对整个卦的吉凶的一个判断。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8

最懂得《周易》的人就是最会算卦的人。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

“爱优先于恨”是马克思在情感现象学中谈到的。

1.0 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0

“容隐制”在中国古来就有,一直持续至今。

1.0 分

儒学思想范文第5篇

我们祖先凭借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科技成就,我国古代科技成就曾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它却没有像西方一样孕育出近代科学,反而在明清之际变得停滞不前,其原因何在?下面我就从多个角度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来加以探讨,希望能从这些发展特点中找出中国古代科技兴衰的一些原因和启示,为今天科技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一是中国古代科技自成体系,独立性和排外性强。中国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地形上又多是平原和丘陵,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农业生产和各种手工业生产为主要的生产活动形式,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缺少交流的情况下,中国各学科独自发展,自成体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科技体系,例如医学,特别是中医理论。

另外,中国古代科技体系一经形成后便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自成体系,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它又具有保守性和排外性。随着这一体系本身的形成和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它的保守性、排外性日益突出,这使得与原体系不同的科学成果和科学思想的出现就成为很困难的事。与此同时,它对外来的科学技术的吸收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排它性。当然,如果外来的东西不会影响到这个体系本身,就可以顺利地被接受并融化在这个体系之中。例如原产美洲的花生、玉米、烟叶、番薯等农作物传入中国后迅速得到种植和推广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但其他与原体系不同的科技就难以吸收了。例如,明清之际传入中国的西方科技知识,就没有被中国科技体系所吸收。原体系的保守性与排外性显然成为其吸收新知识的一种障碍,从而导致中国科技在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

二是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大一统的结构体系特征。从秦始皇开始,中国就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封建国家,统一的封建国家可以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这样一方面为古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古代科技也必须服务于大一统封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家治理的需要。我国古代科技中的天文历法、农学、军事、地图绘制、水利工程、数学、皇宫建筑等学科,由于适应

了国家的需要,受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而得到大力推广和发展,使得这些学科打上了大一统科技结构体系特征的烙印。同时,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封建王朝的兴衰密切相关,大一统的科技是中国特有的。

三是中国古代科技以官办为主。长期以来,观测天象、编制历法等工作,以及和它们相关的大型天文仪器的研制,大规模的天体测量,水利工程的兴修和一些大型著作的修撰等方面的工作,都是在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下由政府组织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的。另外,绝大多数核心技术也都掌握在官办手工工场及其人员手中。多数对各门科学技术有重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或技术专家都出身于官僚家庭,有的就是当时的高官。在小农经济的大背景下,大部分的科技成就也只有在政府的组织实施下才能取得。中国古代科技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方面都具有官办性质。

四是人和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是指导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思想之一。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着重研究事物的整体性,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整体和谐的思想,把自然界看做是一个有机整体,立足于从整体上来把握事物及其规律,强调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特点,都是基于对人类社会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强调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讲究“天人合一”。我国的中医理论就是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宇宙观的代表性成就。

五是中国古代科学儒学化的特征非常明显。科技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必然会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成长于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古代科技亦是如此。一方面,儒家文化对科学家产生了影响;另一方面,儒家文化对科学研究也产生了影响。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明显的儒学化特征,中国古代科学的许多方面都与儒学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六是中国古代科技与政治密不可分。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政治制度息息相关,研究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不能脱离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中国古代科技从产生之时就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功利性。古代科技中的天文历法是中国古代建立“天人合一”政治哲学体系的有力工具;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关系到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和赋税的征收。所以与农业有关的学科历来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古代科技由此被赋予强烈的政治文化色彩,这就使得中国古代科技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制度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到了明清时期,政治上封建专制不断强化;在文化上采取“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在对外关系上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在经济上重农抑商。这些措施严重阻碍和束缚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使得我国科技在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学。由此可见,中

国古代科技受制于封建皇权政治的需要,被赋予极强的政治功利性,与政治密不可分。

七是中国古代科技应用性强,忽视理论研究,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我国古代发达的学科都与实际应用有关。例如古人认为天体现象能反映天命,关系王朝的兴衰,所以天文历法历来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而天文历法测算需要数学,数学学科因此发达。古代数学除被应用于天文历法外,也与土地丈量、地图测绘、赋税计算、水利工程建设等实用事务有关。例如《九章算术》完全是为实用目的而写的。而农学、医学是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实用性学科,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造成中国古代科学实用性强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科技部门是直接为国家治理服务的,当时政府注重的是科学技术的应用,而不注重探究事物的原因。另外,古代的知识分子重视读经书,他们关心的是功名和业绩,而很少自觉地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也不重视理论的研究。

八是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集中于与农业、国计民生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医学等领域。

九是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中国古代科技主要采用对传统典籍的整理和对经验的总结,缺少科学实验,轻视对理论的概括和研究。

十是从科技应用上来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例如《九章算术》主要解决土地丈量,谷仓、堤坝、河渠修建,收税等实际问题,为数学学科发展而研究数学的极少。

十一是从分布领域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医学以及数学等领域,其他领域涉及较少。

十二是从发展水平上来看,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遥遥领先于世界,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科学。

总之,中国古代科技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自成体系而且独立性与排外性强,与政治联系密切,以官办为主,形成了大一统的结构体系。在思想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学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在应用上,学术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国计民生,实用性很强。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对传统典籍的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科学实验,轻视对理论的概括和研究。在发展水平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遥遥领先于世界,但在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没有形成近代科学,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遗憾。今天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需要从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以早日实现“中国梦”。

(责任编辑庞丹丹)

上一篇:软件项目论文下一篇:入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