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范文

2024-04-04

神经病学范文第1篇

(1.0分) 1.0 分 A、

图一黑色边缘在感受野之外,感受野受到亮光刺激,中心兴奋周边抑制,总体表现为少许兴奋

B、

图二黑色边缘与中心区域相切,左侧少许周边致被覆盖,所以中心区完全兴奋,周边抑制区抑制作用减弱,总体表现较强兴奋

C、

图三黑色边缘已掠过中心区将其完全覆盖,只有少量周边抑制区受到刺激,总体表现为抑制

D、

以上说法均正确. 我的答案:D 2 人脑中有( )神经元。(1.0分) 1.0 分 A、

1000万

B、 1亿

C、 10亿

D、 100亿

我的答案:D 3 电信号传递的衰减与()无关。 (1.0分) 1.0 分 A、

神经树突的半径

B、

神经树突的长度

C、

神经传递是否存在分支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 海兔的缩腮反射是研究习惯化极好的模型,缩腮反射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 (1.0分) 0.0 分 A、

喷水管皮肤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对刺激的敏感性降低

B、

缩腮肌肉对来自L7运动神经元信号的反应能力降低

C、

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发生了变化

D、

突触上的通道经过反复开放后使得单个动作电位引起的突触前内流增加

我的答案:D 5 不同的神经递质作用不同的受体产生的效果不会是()。(1.0分) 1.0 分 A、

兴奋或抑制

B、

反应迅速或缓慢、长期或短期

C、

反应强烈或柔和

D、

反应或不反应

我的答案:D 6 关于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 分 A、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脑是人体的中枢,分为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四部分

D、

周围神经网络覆盖了人体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答案:D 7 关于经典条件反射正确的是()。 (1.0分) 1.0 分 A、

只有高等脊椎动物才会产生经典条件反射

B、

经典条件反射包括延缓条件反射和痕迹条件反射

C、 遗忘症病人无法建立和保持延缓条件反射

D、

延缓条件反射和痕迹条件反射都属于陈述性记忆

我的答案:B 8 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控中错误的是()。 (1.0分) 1.0 分 A、

心脏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调控,前者是兴奋作用,后者具有抑制作用

B、

当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受到牵拉,交感神经会兴奋,血管会收缩

C、

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迷走神经紧张性减弱,交感神经紧张性会加强,血管会收缩

D、

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加强,心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血管会舒张

我的答案:B 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A、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肉纤维被称为运动单位

B、

脊髓中支配某一特定肌肉的运动神经元集结成群形成运动神经元池

C、

运动单位的募集遵循大小原则,即低阈值细胞首先被低强度的突触传入激活

D、

大小原则仅在肌肉的反射性收缩中存在,而随意性收缩中不存在

我的答案:D 10 下图()代表着微音器电位。

(1.0分) 1.0 分 A、 A段

B、

B和C段

C、 D段

D、

A和D段 我的答案:D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A、

树突的形状、结构和分布不是随意的,它形成的背后符合生理特性,是有计算且有意义的

B、

电信号的传递在神经元中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传递效果是不同的

C、

兴奋性电信号和抑制性电信号共同作用在突触后有可能整合表现为无信号

D、

两种不同分支的信号在突出后整合是线性叠加的

我的答案:D 12 在实验鼠体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会对皮层可塑性产生怎样的影响?()(1.0分) 1.0 分 A、

在对单眼剥夺同时,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眼优势的可塑性增强

B、

在对单眼剥夺同时,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眼优势的可塑性不变

C、

在对单眼剥夺同时,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眼优势的可塑性减弱

D、

眼优势的可塑性,实质上与神经生长因子是否存在,无任何关系

我的答案:B 13 中等多棘细胞无法接收()的信号传入。(1.0分) 1.0 分 A、

苍白球神经元

B、

黑质神经元

C、

皮层椎体神经元

D、

局部环路神经元

我的答案:A 14 以下哪一项不是小脑的功能()。 (1.0分) 1.0 分 A、

控制节律运动

B、 维持躯体平衡

C、

调节肌肉张力

D、

进行运动学习

我的答案:A 15 亨廷顿症的临床症状表现为()。(1.0分) 1.0 分 A、

不自主抽搐手舞足蹈,易抑郁

B、

肌肉僵直运动缓慢

C、

思维迟钝智能障碍

D、

安静状态时,手、头不自主震颤

我的答案:A 16 关于LGN两种放电方式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神经元膜电位处于相对超极化状态时表现为持续型放电

B、

神经元膜电位处于相对超极化状态时表现为爆发型放电

C、

细胞爆发型放电的原因是T型钙通道打开从而引起足够大的钙电流

D、

细胞持续型放电时T型钙通道关闭

我的答案:A 17 ()不能打开离子通道。(1.0分) 1.0 分 A、 机械力

B、

化学递质

C、 电压

D、 水分子

我的答案:D 18 在外毛细胞去极化的和超极化的过程中()。 (1.0分) 1.0 分 A、

外毛细胞去极化,内毛细胞灵敏度降低

B、

外毛细胞去极化,内毛细胞灵敏度升高

C、

外毛细胞去极化,覆膜和基膜距离变远

D、

外毛细胞超极化,覆膜和基膜距离变近

我的答案:B 19 帕金森综合征,()能够有效治疗。(1.0分) 1.0 分 A、 多巴胺

B、

L型多巴

C、

乙酰胆碱

D、

去甲肾上腺素

我的答案:B 20 中枢神经系统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1.0分) 1.0 分 A、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小脑

B、

脊神经在形态学上分为腹角和背角

C、

来自各个部分的感觉信息传入脊髓的背角

D、

内脏的活动主要由自主神经系统来控制

我的答案:A 21 有关脊髓调控的动作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1.0 分 A、

由于从脊髓到四肢末端的距离较长,因此经常采用多个神经元连接一条完整的通路

B、

脊髓控制的所有信号都需要首先发送至大脑,经解析后传回脊髓做出相应反应

C、 神经细胞与肌肉通过神经-肌肉接头相连

D、

肌肉终板具有阳离子选择性通道特异性通透

我的答案:C 2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恐惧学习属于情绪学习的一种

B、

海马体在情绪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

C、

情绪学习的周期较短,容易被轻易遗忘

D、

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会对情绪学习产生负影响

我的答案:A 23 关于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感受野的叙述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水平细胞的感受野在视网膜已知细胞种类中是最大的

B、

水平细胞可以产生动作电位

C、

双极细胞的感受野呈中心-周边同心圆协同效应

D、

双极细胞中的ON细胞和OFF细胞具有相同的Glu受体机制

我的答案:A 24 关于杏仁核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杏仁核的激活是情绪反应的原因

B、

情绪和视觉认知无关联

C、

杏仁核能够调节纹状皮层的反应

D、

杏仁核调控初级视觉皮层自上而下的反馈

我的答案:B 25 有关视觉认知层次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 分 A、

视网膜及LGN对同心圆视野敏感

B、

初级视觉皮层对狭长型视野敏感

C、

视觉皮层V2区对较为复杂的形状敏感

D、

视觉皮层V4区对人脸敏感

我的答案:D 26 细胞对下列离子的通透性最好的是()。 (1.0分) 0.0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27 关于语言中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语言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层次

B、

语言具有先天决定性

C、

语言具有左半脑优势性

D、

Broca语言区接收来自多个皮层的输入后经过整合处理再投射到Wernicke语言区

我的答案:D 28 树突小棘的主要作用是()。 (1.0分) 1.0 分 A、

传送动作电位

B、

合成蛋白

C、

接受其它神经元的输入 D、

接受外源营养

我的答案:C 29 如今很多智能化系统,下列属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化的是()。 (1.0分) 1.0 分 A、

人脸识别

B、

红外报警

C、

流水线机械臂

D、

声控开关

我的答案:A 30 下列不属与神经计算基元的是()。(1.0分) 1.0 分 A、

多糖分子

B、

微观层次离子通道

C、

神经元简化模型

D、

介观层次神经元集群模型

我的答案:A 31 有关小脑中动作电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1.0 分 A、

小脑中复杂峰电位信号的传递包含两种不同的动作电位

B、

神经元胞体被激活会产生电位

C、

浦金野细胞的树突被激活可以产生Na+电位

D、

神经元胞体产生的动作电位会激活该细胞的树突电位发放,两种电位最终混杂在一起

我的答案:A 32 听觉系统上行传递顺序是()。 (1.0分) 1.0 分 A、

耳蜗-上橄榄核-耳蜗复核-外侧丘系-听皮层

B、

耳蜗-上橄榄核-外侧丘系-耳蜗复核-听皮层

C、

耳蜗-耳蜗复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听皮层

D、

耳蜗-耳蜗复核-外侧丘系-上橄榄核-听皮层

我的答案:C 3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A、

皮肤感受起的神经游离末梢,是能够感受到疼痛,温度的

B、

皮肤下环层小体,对轻度的触碰是没有感觉的,对重压力和震动有敏感行

C、

皮肤上的神经末梢产生的感觉,主要是不同的膜受体和通道打开和关闭产生的效果

D、

炎症反应产生的痛觉是主要因为机体为了消炎调动大量巨噬细胞吞噬抗原产生热量

我的答案:D 34 体感感受器可分为躯体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0.0 分 A、

游离神经末梢是一种躯体感受器,能够感受到触碰压力,多为Aα神经纤维

B、

囊状感受器能够感受机械包括重力震动和触压,多为传入神经纤维

C、

肌腱感受的是肌张力,多为和传入神经纤维

D、

本体感受器又肌腱、肌梭、关节感受器,肌腱感受张力,肌梭感受肌肉长度,关节感受器感受躯体位置,传入神经传递都是相对较快的

我的答案:B 35 关于注意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 分 A、

注意力的控制由右侧后顶叶实现

B、

注意力的实施由右侧额叶和顶叶控制实现 C、

选择性注意使得事物更容易被检测

D、

选择性注意可以缩短行为反应时间,即加速行为反应

我的答案:B 36 有关基底神经节信号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基底神经节的信号传出包括直接和间接途径

B、

尾核与壳核通过直接途径将信号传至苍白球内侧部后再传到丘脑复合体

C、

间接途径为尾核与壳核-苍白球外侧部-底丘脑核-苍白球内侧部

D、

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调节运动

我的答案:D 37 在小鼠关键期内进行过一次单眼剥夺实验,然后又使其恢复;同一只小鼠在关键期之外,再进行一次单眼剥夺实验,它的可塑性变化为()。(1.0分) 1.0 分 A、

由于在关键期之外,所以不存在可塑性

B、

可塑性增强

C、

由于在关键期内做过单眼剥夺实验存在记忆,当再一次进行时此类实验是可能达到相同效果

D、

可塑性减弱

我的答案:C 38 信息传递存在多样性,下列信息中()不属于信息传递多样性的体现。(1.0分) 1.0 分 A、

乙酰胆碱受体存在N型、M1型、M2型

B、

信号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的转换形式不同

C、

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钙离子、谷氨酸等

D、

同种类型的离子通道,会存在不同的亚型

我的答案:B 39 ()是神经元所不具备的。(1.0分) 1.0 分 A、 细胞核

B、 树突

C、 细胞壁

D、 轴突

我的答案:C 40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由两个完全互不干扰的通路控制

B、

蛋白激酶C可以使AMPA受体受到永久性活化

C、

细胞质内的第二信使可以激活核区的CREB蛋白

D、

长时记忆的产生仅表现为突触联系增多而无分子水平的变化

我的答案:C 4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A、

人类耳朵外毛细胞要比内毛细胞多的多,所以外毛细胞对听神经的输入占据主导地位

B、

声波的机械能会转化为毛细胞膜的电压变化,引起听神经的动作电位的发放

C、

纤毛不同方向的牵拉造成了钾离子通道的开闭

D、

内毛细胞是编码声音的主要感受器

我的答案:A 42 视觉系统具有并行处理机制,关于其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使用两只眼睛观察可以产生两个并行的信息流

B、

给光和撤光中心神经节细胞能够独立感知明暗信息

C、

给光和撤光中心神经节细胞具有不同的感受野

D、 给光和撤光中心神经节细胞有着相同的反应特性

我的答案:D 43 有关内源信号光学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可以用于研究视觉信息处理机制

B、

可以检测脑功能的动态变化

C、

是通过检测血氧含量的变化来工作的

D、

原理是同位素标记的放射自显影

我的答案:D 44 在动物发育到超出关键期,即使成熟期也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改变其皮塑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 分 A、

在成熟期进行一些在关键期内发生的一些皮层可塑性相关实验,是可以发生可塑性的改变的

B、

在成熟期,进行有奖赏的诱导是可以改变可塑性的

C、

在成熟期,进行惩罚诱导是可以改变可塑性的

D、

在成熟期,弱视群体进行单眼剥夺是可以纠正的

我的答案:D 45 髓鞘起到的主要作用是()。(1.0分) 1.0 分 A、

传送营养物质

B、

传送带电离子

C、 绝缘

D、

接受电信号

我的答案:C 46 有关小脑的特性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小脑皮层区域包括分子层、浦金野细胞层和颗粒层

B、

颗粒细胞是仅有的兴奋性神经元,其它的小脑神经元都是抑制性神经元

C、

浦金野细胞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元它的功能是将信号传递到深部核团

D、

浦金野细胞主要接收来自平行纤维的远端信号输入以及爬行纤维的近段信号输入

我的答案:C 47 动物的每只眼睛视野都分为两个区域,靠近鼻子的一侧视野称为鼻侧,靠近大脑颞叶的一侧视野被称为颞侧。LGN也分为左侧和右侧,那么对于右侧LGN而言,它接收()。 (1.0分) 1.0 分 A、

右眼颞侧和左眼鼻侧信号输入,分别投射于LGN的

2、

3、5层和

1、

4、6层

B、

左眼鼻侧和左眼颞侧信号输入,分别投射于LGN的

2、

3、5层和

1、

4、6层

C、

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信号输入,分别投射于LGN的

2、

3、5层和

1、

4、6层

D、

右眼颞侧和右眼鼻侧信号输入,分别投射于LGN的

2、

3、5层和

1、

4、6层

我的答案:A 48 ()的病因是可以形成新生的非陈述性记忆。 (1.0分) 1.0 分 A、 HM症 B、 USN症 C、

Creatzfeldt-Jakob病 D、

Gerstmann综合症 我的答案:A 49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海马参与中、短期记忆

B、

长期记忆存储于海马中

C、

在记忆形成时前额叶皮层促进皮质元件向海马投射 D、

一旦皮质元件之间建立起联系,前额叶皮层会阻断向海马投射

我的答案:B 50 当脑干受损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1.0分) 1.0 分 A、

记忆部分丧失

B、

咀嚼功能受阻

C、 失明

D、

阿尔兹海默氏症

我的答案:B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乙酰胆碱与N型受体结合,结构改变使丝氨酸和苏氨酸负电基团暴露在通道中心处,所以该通道能够使合适的阳离子顺利通过,包括钠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 离子通道可以让所有离子通过。()(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 钙离子作为时空同步检测器在小脑的LTD中发挥作用。()(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 机械力能使某些离子通道打开。()(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5 体感皮层和各器官所占比例并不成对应关系,人类的嘴唇在皮层中所占的面积是很大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6 外毛细胞会增加内毛细胞的敏感性。()(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7 在间接通路中,在尾核和壳核处刺激,抑制经苍白球外侧, 再到苍白球内侧,再到丘脑复合体,最终表现为兴奋。()(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8 Hebb学说认为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最终是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部位,突触的联结强度随着突触前后神经元的活动而变化,变化的量与两个神经元间的反应程度有关。()(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9 左侧顶叶只接受右半视野的信息,而右侧顶叶同时接受左右视野的信息。()(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0 视觉功能柱在深度上面最优方向保持不变,在二维空间中方位保持连续的、周期性的有序的变化。()(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1 半侧空间忽视的病人一侧初级视觉皮层严重受损因而无法接收视觉信号。()(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2 对正常人和遗忘症病人同时进行镜像反转英文单词阅读的训练,发现病人的认知技巧明显不如正常测试者。()(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3 基底神经节中的中等多棘细胞与小脑浦金野细胞都是产生抑制性电位的神经元。()(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4 声波在耳中的传播经历过从空气到液体的过程。()(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5 钠钾泵是维持细胞膜内外电势差的重要结构,其中在排出3个钠离子和摄入两个钾离子的过程中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6 电突触是人脑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突触形式。()(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7 不同传入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是不同的,神经纤维传到速度快于神经纤维。() (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8 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看法是社会学层次的讨论对象,难以用脑这一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来表现。()(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9 程序性记忆包括运动技巧、认知技巧和情景记忆。()(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0 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强度有关,都是一种线性关系。()(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1 视网膜中主要的光敏细胞是光感受器。所有其他细胞仅通过与光感受器的直接或间接的突触联系受到光的影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2 毛细胞自身的电震荡特性和基膜上位置的特异性,是实现不同频率声波的特异性编码的原因。()(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3 小鼠的桶状皮层,是一个脑区对应小鼠一根胡子,由此可以判断胡须对小鼠的生理作用很大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4 大脑具有分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小脑有较大关联。()(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5 影响电信号的总和因素包括兴奋抑制整合,树突分支增和,传递方向的影响,离子通道分布的影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6 神经元的大小形状基本一致。()(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7 由于神经树突存在电阻,电信号的传递是不断衰减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8 蜗管里面是内淋巴液,鼓阶里面是外淋巴液。()(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9 所有的感觉信息,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等,都要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到大脑中。()(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0 抑制神经元在关键期对大脑皮层功能可塑性是非常重要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1 LGN细胞方位选择性的三种假说汇聚理论、皮层内正交抑制理论以及皮层内回馈理论都是主要的神经机制。()(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2 HM症患者在海马体功能完全丧失(切除或损毁)后无法形成任何新生记忆。()(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3 皮肤深处的环层小体,是可以检测到很轻的触摸的感觉。()(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4 由于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中都含有视色素,因此它们对于色觉都有显著贡献。()(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5 当眼球病变导致眼内压升高时,猫的X、Y细胞对视觉刺激的反应均有下降且下降程度相类似。()(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6 本体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多为C型神经纤维。()(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7 躯体神经从中枢神经元发出的纤维都是直接到达它所支配的效应器官,中间不经过神经节进行交换神经元。()(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8 视网膜具有双重性,暗视视网膜只使用视杆细胞,而明视视网膜主要使用视锥细胞。()(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9 视网膜的输出可以完全忠实地反应出当前的光强度。()(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0 特定的大脑核团执行特定的任务,它的病变造成功能丧失,表现的症状是相似的。() (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1 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不告诉别人,也没有方法被人破解。()(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2 神经元接受两个的独立的时间上接近的刺激后,突触后电位是呈现一个非线性的叠加状态。()(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3 声音信号从两个耳朵传入上橄榄核后的传递路径是相同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4 在小动物生长关键期内,将一只眼挡住(即为剥夺眼)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应的脑功能区会缩小,将剥夺眼恢复视觉正常环境,去掉挡光,在培养一段时间,对应的脑功能区又会恢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5 在肌肉训练的过程中长跑主要锻炼的是快速收缩易疲劳型(FF)运动单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6 脑的生物电信号可以被用来解读,从而控制机器。()(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7 谷氨酸对于任何受体来说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8 郎飞节位于树突上。()(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9 将黑猩猩置于人类的语言环境下使其进行学习,训练足够长的时间也可以使黑猩猩学会人类语言。()(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50 海兔的缩腮反射可以被5-HT受体、第二信使以及PKA调节,使得该反射反应敏感化。()(1.0分) 1.0 分

神经病学范文第2篇

(1.0分) 1.0 分 A、

图一黑色边缘在感受野之外,感受野受到亮光刺激,中心兴奋周边抑制,总体表现为少许兴奋

B、

图二黑色边缘与中心区域相切,左侧少许周边致被覆盖,所以中心区完全兴奋,周边抑制区抑制作用减弱,总体表现较强兴奋

C、

图三黑色边缘已掠过中心区将其完全覆盖,只有少量周边抑制区受到刺激,总体表现为抑制

D、

以上说法均正确. 我的答案:D 2 人脑中有( )神经元。(1.0分) 1.0 分 A、

1000万

B、 1亿

C、 10亿

D、 100亿

我的答案:D 3 电信号传递的衰减与()无关。 (1.0分) 1.0 分 A、

神经树突的半径

B、

神经树突的长度

C、

神经传递是否存在分支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D 4 海兔的缩腮反射是研究习惯化极好的模型,缩腮反射习惯化产生的原因是()。 (1.0分) 0.0 分 A、

喷水管皮肤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对刺激的敏感性降低

B、

缩腮肌肉对来自L7运动神经元信号的反应能力降低

C、

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发生了变化

D、

突触上的通道经过反复开放后使得单个动作电位引起的突触前内流增加

我的答案:D 5 不同的神经递质作用不同的受体产生的效果不会是()。(1.0分) 1.0 分 A、

兴奋或抑制

B、

反应迅速或缓慢、长期或短期

C、

反应强烈或柔和

D、

反应或不反应

我的答案:D 6 关于神经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 分 A、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B、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

脑是人体的中枢,分为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四部分

D、

周围神经网络覆盖了人体的每一个角落

我的答案:D 7 关于经典条件反射正确的是()。 (1.0分) 1.0 分 A、

只有高等脊椎动物才会产生经典条件反射

B、

经典条件反射包括延缓条件反射和痕迹条件反射

C、 遗忘症病人无法建立和保持延缓条件反射

D、

延缓条件反射和痕迹条件反射都属于陈述性记忆

我的答案:B 8 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控中错误的是()。 (1.0分) 1.0 分 A、

心脏受到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双重调控,前者是兴奋作用,后者具有抑制作用

B、

当血压升高时,动脉管壁受到牵拉,交感神经会兴奋,血管会收缩

C、

动脉血压降低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减少,迷走神经紧张性减弱,交感神经紧张性会加强,血管会收缩

D、

血压升高时,压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迷走神经紧张性活动加强,心交感神经紧张性活动减弱,血管会舒张

我的答案:B 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A、

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肉纤维被称为运动单位

B、

脊髓中支配某一特定肌肉的运动神经元集结成群形成运动神经元池

C、

运动单位的募集遵循大小原则,即低阈值细胞首先被低强度的突触传入激活

D、

大小原则仅在肌肉的反射性收缩中存在,而随意性收缩中不存在

我的答案:D 10 下图()代表着微音器电位。

(1.0分) 1.0 分 A、 A段

B、

B和C段

C、 D段

D、

A和D段 我的答案:D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A、

树突的形状、结构和分布不是随意的,它形成的背后符合生理特性,是有计算且有意义的

B、

电信号的传递在神经元中由外到内和由内到外传递效果是不同的

C、

兴奋性电信号和抑制性电信号共同作用在突触后有可能整合表现为无信号

D、

两种不同分支的信号在突出后整合是线性叠加的

我的答案:D 12 在实验鼠体内注射神经生长因子,会对皮层可塑性产生怎样的影响?()(1.0分) 1.0 分 A、

在对单眼剥夺同时,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眼优势的可塑性增强

B、

在对单眼剥夺同时,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眼优势的可塑性不变

C、

在对单眼剥夺同时,注射神经生长因子,眼优势的可塑性减弱

D、

眼优势的可塑性,实质上与神经生长因子是否存在,无任何关系

我的答案:B 13 中等多棘细胞无法接收()的信号传入。(1.0分) 1.0 分 A、

苍白球神经元

B、

黑质神经元

C、

皮层椎体神经元

D、

局部环路神经元

我的答案:A 14 以下哪一项不是小脑的功能()。 (1.0分) 1.0 分 A、

控制节律运动

B、 维持躯体平衡

C、

调节肌肉张力

D、

进行运动学习

我的答案:A 15 亨廷顿症的临床症状表现为()。(1.0分) 1.0 分 A、

不自主抽搐手舞足蹈,易抑郁

B、

肌肉僵直运动缓慢

C、

思维迟钝智能障碍

D、

安静状态时,手、头不自主震颤

我的答案:A 16 关于LGN两种放电方式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神经元膜电位处于相对超极化状态时表现为持续型放电

B、

神经元膜电位处于相对超极化状态时表现为爆发型放电

C、

细胞爆发型放电的原因是T型钙通道打开从而引起足够大的钙电流

D、

细胞持续型放电时T型钙通道关闭

我的答案:A 17 ()不能打开离子通道。(1.0分) 1.0 分 A、 机械力

B、

化学递质

C、 电压

D、 水分子

我的答案:D 18 在外毛细胞去极化的和超极化的过程中()。 (1.0分) 1.0 分 A、

外毛细胞去极化,内毛细胞灵敏度降低

B、

外毛细胞去极化,内毛细胞灵敏度升高

C、

外毛细胞去极化,覆膜和基膜距离变远

D、

外毛细胞超极化,覆膜和基膜距离变近

我的答案:B 19 帕金森综合征,()能够有效治疗。(1.0分) 1.0 分 A、 多巴胺

B、

L型多巴

C、

乙酰胆碱

D、

去甲肾上腺素

我的答案:B 20 中枢神经系统的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1.0分) 1.0 分 A、

脑干包括延髓、脑桥和小脑

B、

脊神经在形态学上分为腹角和背角

C、

来自各个部分的感觉信息传入脊髓的背角

D、

内脏的活动主要由自主神经系统来控制

我的答案:A 21 有关脊髓调控的动作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1.0 分 A、

由于从脊髓到四肢末端的距离较长,因此经常采用多个神经元连接一条完整的通路

B、

脊髓控制的所有信号都需要首先发送至大脑,经解析后传回脊髓做出相应反应

C、 神经细胞与肌肉通过神经-肌肉接头相连

D、

肌肉终板具有阳离子选择性通道特异性通透

我的答案:C 2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恐惧学习属于情绪学习的一种

B、

海马体在情绪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

C、

情绪学习的周期较短,容易被轻易遗忘

D、

一些激素如肾上腺素会对情绪学习产生负影响

我的答案:A 23 关于水平细胞和双极细胞感受野的叙述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水平细胞的感受野在视网膜已知细胞种类中是最大的

B、

水平细胞可以产生动作电位

C、

双极细胞的感受野呈中心-周边同心圆协同效应

D、

双极细胞中的ON细胞和OFF细胞具有相同的Glu受体机制

我的答案:A 24 关于杏仁核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杏仁核的激活是情绪反应的原因

B、

情绪和视觉认知无关联

C、

杏仁核能够调节纹状皮层的反应

D、

杏仁核调控初级视觉皮层自上而下的反馈

我的答案:B 25 有关视觉认知层次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 分 A、

视网膜及LGN对同心圆视野敏感

B、

初级视觉皮层对狭长型视野敏感

C、

视觉皮层V2区对较为复杂的形状敏感

D、

视觉皮层V4区对人脸敏感

我的答案:D 26 细胞对下列离子的通透性最好的是()。 (1.0分) 0.0 分 A、

B、

C、

D、

我的答案:A 27 关于语言中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语言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层次

B、

语言具有先天决定性

C、

语言具有左半脑优势性

D、

Broca语言区接收来自多个皮层的输入后经过整合处理再投射到Wernicke语言区

我的答案:D 28 树突小棘的主要作用是()。 (1.0分) 1.0 分 A、

传送动作电位

B、

合成蛋白

C、

接受其它神经元的输入 D、

接受外源营养

我的答案:C 29 如今很多智能化系统,下列属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化的是()。 (1.0分) 1.0 分 A、

人脸识别

B、

红外报警

C、

流水线机械臂

D、

声控开关

我的答案:A 30 下列不属与神经计算基元的是()。(1.0分) 1.0 分 A、

多糖分子

B、

微观层次离子通道

C、

神经元简化模型

D、

介观层次神经元集群模型

我的答案:A 31 有关小脑中动作电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1.0 分 A、

小脑中复杂峰电位信号的传递包含两种不同的动作电位

B、

神经元胞体被激活会产生电位

C、

浦金野细胞的树突被激活可以产生Na+电位

D、

神经元胞体产生的动作电位会激活该细胞的树突电位发放,两种电位最终混杂在一起

我的答案:A 32 听觉系统上行传递顺序是()。 (1.0分) 1.0 分 A、

耳蜗-上橄榄核-耳蜗复核-外侧丘系-听皮层

B、

耳蜗-上橄榄核-外侧丘系-耳蜗复核-听皮层

C、

耳蜗-耳蜗复核-上橄榄核-外侧丘系-听皮层

D、

耳蜗-耳蜗复核-外侧丘系-上橄榄核-听皮层

我的答案:C 3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A、

皮肤感受起的神经游离末梢,是能够感受到疼痛,温度的

B、

皮肤下环层小体,对轻度的触碰是没有感觉的,对重压力和震动有敏感行

C、

皮肤上的神经末梢产生的感觉,主要是不同的膜受体和通道打开和关闭产生的效果

D、

炎症反应产生的痛觉是主要因为机体为了消炎调动大量巨噬细胞吞噬抗原产生热量

我的答案:D 34 体感感受器可分为躯体感受器和本体感受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0.0 分 A、

游离神经末梢是一种躯体感受器,能够感受到触碰压力,多为Aα神经纤维

B、

囊状感受器能够感受机械包括重力震动和触压,多为传入神经纤维

C、

肌腱感受的是肌张力,多为和传入神经纤维

D、

本体感受器又肌腱、肌梭、关节感受器,肌腱感受张力,肌梭感受肌肉长度,关节感受器感受躯体位置,传入神经传递都是相对较快的

我的答案:B 35 关于注意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 分 A、

注意力的控制由右侧后顶叶实现

B、

注意力的实施由右侧额叶和顶叶控制实现 C、

选择性注意使得事物更容易被检测

D、

选择性注意可以缩短行为反应时间,即加速行为反应

我的答案:B 36 有关基底神经节信号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基底神经节的信号传出包括直接和间接途径

B、

尾核与壳核通过直接途径将信号传至苍白球内侧部后再传到丘脑复合体

C、

间接途径为尾核与壳核-苍白球外侧部-底丘脑核-苍白球内侧部

D、

直接途径与间接途径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调节运动

我的答案:D 37 在小鼠关键期内进行过一次单眼剥夺实验,然后又使其恢复;同一只小鼠在关键期之外,再进行一次单眼剥夺实验,它的可塑性变化为()。(1.0分) 1.0 分 A、

由于在关键期之外,所以不存在可塑性

B、

可塑性增强

C、

由于在关键期内做过单眼剥夺实验存在记忆,当再一次进行时此类实验是可能达到相同效果

D、

可塑性减弱

我的答案:C 38 信息传递存在多样性,下列信息中()不属于信息传递多样性的体现。(1.0分) 1.0 分 A、

乙酰胆碱受体存在N型、M1型、M2型

B、

信号从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的转换形式不同

C、

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钙离子、谷氨酸等

D、

同种类型的离子通道,会存在不同的亚型

我的答案:B 39 ()是神经元所不具备的。(1.0分) 1.0 分 A、 细胞核

B、 树突

C、 细胞壁

D、 轴突

我的答案:C 40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由两个完全互不干扰的通路控制

B、

蛋白激酶C可以使AMPA受体受到永久性活化

C、

细胞质内的第二信使可以激活核区的CREB蛋白

D、

长时记忆的产生仅表现为突触联系增多而无分子水平的变化

我的答案:C 4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A、

人类耳朵外毛细胞要比内毛细胞多的多,所以外毛细胞对听神经的输入占据主导地位

B、

声波的机械能会转化为毛细胞膜的电压变化,引起听神经的动作电位的发放

C、

纤毛不同方向的牵拉造成了钾离子通道的开闭

D、

内毛细胞是编码声音的主要感受器

我的答案:A 42 视觉系统具有并行处理机制,关于其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使用两只眼睛观察可以产生两个并行的信息流

B、

给光和撤光中心神经节细胞能够独立感知明暗信息

C、

给光和撤光中心神经节细胞具有不同的感受野

D、 给光和撤光中心神经节细胞有着相同的反应特性

我的答案:D 43 有关内源信号光学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可以用于研究视觉信息处理机制

B、

可以检测脑功能的动态变化

C、

是通过检测血氧含量的变化来工作的

D、

原理是同位素标记的放射自显影

我的答案:D 44 在动物发育到超出关键期,即使成熟期也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改变其皮塑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1.0 分 A、

在成熟期进行一些在关键期内发生的一些皮层可塑性相关实验,是可以发生可塑性的改变的

B、

在成熟期,进行有奖赏的诱导是可以改变可塑性的

C、

在成熟期,进行惩罚诱导是可以改变可塑性的

D、

在成熟期,弱视群体进行单眼剥夺是可以纠正的

我的答案:D 45 髓鞘起到的主要作用是()。(1.0分) 1.0 分 A、

传送营养物质

B、

传送带电离子

C、 绝缘

D、

接受电信号

我的答案:C 46 有关小脑的特性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小脑皮层区域包括分子层、浦金野细胞层和颗粒层

B、

颗粒细胞是仅有的兴奋性神经元,其它的小脑神经元都是抑制性神经元

C、

浦金野细胞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元它的功能是将信号传递到深部核团

D、

浦金野细胞主要接收来自平行纤维的远端信号输入以及爬行纤维的近段信号输入

我的答案:C 47 动物的每只眼睛视野都分为两个区域,靠近鼻子的一侧视野称为鼻侧,靠近大脑颞叶的一侧视野被称为颞侧。LGN也分为左侧和右侧,那么对于右侧LGN而言,它接收()。 (1.0分) 1.0 分 A、

右眼颞侧和左眼鼻侧信号输入,分别投射于LGN的

2、

3、5层和

1、

4、6层

B、

左眼鼻侧和左眼颞侧信号输入,分别投射于LGN的

2、

3、5层和

1、

4、6层

C、

左眼颞侧和右眼鼻侧信号输入,分别投射于LGN的

2、

3、5层和

1、

4、6层

D、

右眼颞侧和右眼鼻侧信号输入,分别投射于LGN的

2、

3、5层和

1、

4、6层

我的答案:A 48 ()的病因是可以形成新生的非陈述性记忆。 (1.0分) 1.0 分 A、 HM症 B、 USN症 C、

Creatzfeldt-Jakob病 D、

Gerstmann综合症 我的答案:A 49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

海马参与中、短期记忆

B、

长期记忆存储于海马中

C、

在记忆形成时前额叶皮层促进皮质元件向海马投射 D、

一旦皮质元件之间建立起联系,前额叶皮层会阻断向海马投射

我的答案:B 50 当脑干受损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1.0分) 1.0 分 A、

记忆部分丧失

B、

咀嚼功能受阻

C、 失明

D、

阿尔兹海默氏症

我的答案:B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乙酰胆碱与N型受体结合,结构改变使丝氨酸和苏氨酸负电基团暴露在通道中心处,所以该通道能够使合适的阳离子顺利通过,包括钠离子的内流和钾离子的外流。()(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 离子通道可以让所有离子通过。()(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 钙离子作为时空同步检测器在小脑的LTD中发挥作用。()(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 机械力能使某些离子通道打开。()(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5 体感皮层和各器官所占比例并不成对应关系,人类的嘴唇在皮层中所占的面积是很大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6 外毛细胞会增加内毛细胞的敏感性。()(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7 在间接通路中,在尾核和壳核处刺激,抑制经苍白球外侧, 再到苍白球内侧,再到丘脑复合体,最终表现为兴奋。()(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8 Hebb学说认为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最终是发生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部位,突触的联结强度随着突触前后神经元的活动而变化,变化的量与两个神经元间的反应程度有关。()(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9 左侧顶叶只接受右半视野的信息,而右侧顶叶同时接受左右视野的信息。()(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0 视觉功能柱在深度上面最优方向保持不变,在二维空间中方位保持连续的、周期性的有序的变化。()(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1 半侧空间忽视的病人一侧初级视觉皮层严重受损因而无法接收视觉信号。()(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2 对正常人和遗忘症病人同时进行镜像反转英文单词阅读的训练,发现病人的认知技巧明显不如正常测试者。()(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3 基底神经节中的中等多棘细胞与小脑浦金野细胞都是产生抑制性电位的神经元。()(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4 声波在耳中的传播经历过从空气到液体的过程。()(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5 钠钾泵是维持细胞膜内外电势差的重要结构,其中在排出3个钠离子和摄入两个钾离子的过程中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6 电突触是人脑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突触形式。()(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7 不同传入神经纤维的传递速度是不同的,神经纤维传到速度快于神经纤维。() (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8 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看法是社会学层次的讨论对象,难以用脑这一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来表现。()(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19 程序性记忆包括运动技巧、认知技巧和情景记忆。()(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0 音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强度有关,都是一种线性关系。()(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1 视网膜中主要的光敏细胞是光感受器。所有其他细胞仅通过与光感受器的直接或间接的突触联系受到光的影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2 毛细胞自身的电震荡特性和基膜上位置的特异性,是实现不同频率声波的特异性编码的原因。()(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3 小鼠的桶状皮层,是一个脑区对应小鼠一根胡子,由此可以判断胡须对小鼠的生理作用很大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4 大脑具有分类学习的能力,这种能力与小脑有较大关联。()(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5 影响电信号的总和因素包括兴奋抑制整合,树突分支增和,传递方向的影响,离子通道分布的影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6 神经元的大小形状基本一致。()(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7 由于神经树突存在电阻,电信号的传递是不断衰减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8 蜗管里面是内淋巴液,鼓阶里面是外淋巴液。()(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29 所有的感觉信息,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等,都要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到大脑中。()(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0 抑制神经元在关键期对大脑皮层功能可塑性是非常重要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1 LGN细胞方位选择性的三种假说汇聚理论、皮层内正交抑制理论以及皮层内回馈理论都是主要的神经机制。()(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2 HM症患者在海马体功能完全丧失(切除或损毁)后无法形成任何新生记忆。()(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3 皮肤深处的环层小体,是可以检测到很轻的触摸的感觉。()(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4 由于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中都含有视色素,因此它们对于色觉都有显著贡献。()(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5 当眼球病变导致眼内压升高时,猫的X、Y细胞对视觉刺激的反应均有下降且下降程度相类似。()(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6 本体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多为C型神经纤维。()(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7 躯体神经从中枢神经元发出的纤维都是直接到达它所支配的效应器官,中间不经过神经节进行交换神经元。()(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8 视网膜具有双重性,暗视视网膜只使用视杆细胞,而明视视网膜主要使用视锥细胞。()(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9 视网膜的输出可以完全忠实地反应出当前的光强度。()(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0 特定的大脑核团执行特定的任务,它的病变造成功能丧失,表现的症状是相似的。() (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1 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不告诉别人,也没有方法被人破解。()(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2 神经元接受两个的独立的时间上接近的刺激后,突触后电位是呈现一个非线性的叠加状态。()(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3 声音信号从两个耳朵传入上橄榄核后的传递路径是相同的。()(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4 在小动物生长关键期内,将一只眼挡住(即为剥夺眼)培养一段时间后,对应的脑功能区会缩小,将剥夺眼恢复视觉正常环境,去掉挡光,在培养一段时间,对应的脑功能区又会恢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5 在肌肉训练的过程中长跑主要锻炼的是快速收缩易疲劳型(FF)运动单位。()(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6 脑的生物电信号可以被用来解读,从而控制机器。()(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7 谷氨酸对于任何受体来说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8 郎飞节位于树突上。()(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9 将黑猩猩置于人类的语言环境下使其进行学习,训练足够长的时间也可以使黑猩猩学会人类语言。()(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50 海兔的缩腮反射可以被5-HT受体、第二信使以及PKA调节,使得该反射反应敏感化。()(1.0分) 1.0 分

神经病学范文第3篇

摘要:结合医用高等数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医用高等数学授课过程中构建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模式。建立了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库,引入了数学实验,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探究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学校综合型、创新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数学实验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019.03.017

A Casestudy Teaching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Experiment in the Course

of Medical Advanced Mathematics Based on PBL Teaching Model

ZHOU Yanli1,LI Xiang2,HOU Liying1

(1.Department of Arts and Sciences,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 Health Sciences,Shanghai 201318,China;

2.College of Science,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advanced mathematics and medical advanced mathematics,a projectdriven,problemoriented PBL teaching model is construct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medical advanced mathematics.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s realized by setting up the case database related to majors and introducing experiments into mathematical teaching.It is found that this type of inquiry teaching model can help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selflearning ability,to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medical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mathematical knowledge,as well as to promo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and sense.

PBL teaching model;casestudy teaching method;mathematics experiment

2014年9月,李克強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之后,关于“双创”的这一提法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引起社会和高校广泛关注。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发文倡导“双创”,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

指标,体现了国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视。创新是未来飞速发展时代的关键要素,创新在高校不仅仅是氛围营造和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教育教学方式须不断改革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种下创新的种子。笔者所在的学校也非常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不仅为学生搭建了许多“双创”平台,还为广大教师创造条件进行教学改革。笔者也积极响应号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将“枯燥”的高等数学变得“有味”。笔者讲授的医用高等数学是学校所开设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不仅能为学生的数理统计、物理、化学、医学统计学以及相关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思维、解题方法和数学知识,还能为他们将来成为医务工作者,在工作和科研中学会用数学方法和思维模式解决医学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

在医学领域中,医学学科的数字化发展使得生物控制论、数学生态学、生物数学、生命科学、数量遗传学、定量病理学等学科应运而生。从17世纪开始,有不少科学家利用数学知识研究医学问题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1-2],为医学成果的丰富、研究发展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这无疑用事实证明了数学在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巨大潜力。

传统的高等数学授课模式“定义—定理—证明—例题”的讲授套路,虽然能够传授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但过于沉溺理论推导细节,忽略数学与专业尤其是笔者所在的医学专业的融合,让学生很难体会到数学基础课在医学专业中的重要作用。这不利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工作中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医学学生归纳抽象和严谨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医学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对医学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1],这些不足不符合医学专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传统教学现状,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习成为一种主动、积极、愉快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问题为导向的(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模式,通过案例使数学知识和医用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通过数学实验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做到“以提出问题为核心,探讨问题为手段,解决问题为目的,在寻求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一、PBL+医学案例教学模式的构建意义

PBL教学模式是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学习情境,是以项目任务为驱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PBL教学法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首次提出,80年代后期在北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在国际上除了医学界普遍采用PBL教学模式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通识学科的教学工作者也在不断地尝试P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教师在具体的病例中提炼出典型的案例,由学生通过研究分析这些案例,提出自己的推理思路,给出最终的诊断方案。PBL授课模式,以项目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医用高等数学课程设置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奠定必要的知识理论基础。医用高等数学教学运用PBL 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问题,问题主要是通过案例提出,案例成为构建PBL教学模式的关键。

PBL+医学案例教学模式为医用高等数学教学开拓了新的思路,医学案例为医用高等数学课堂提供了保障,强化了高等数学和医学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创新了教学理念,更新和优化了教学方式方法,达到了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的目的[3-4]。

目前,PBL教学模式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我国最早在1986 年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原西安医科大学引进。这种教学方法先是用于医学教学,现已被广泛用于其他学科(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管理学科等),如文献[5]研究了基于PBL模式高等数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文献[6]把PBL教学法融入在《西方哲学导论》通识课程教学中,文献[7]探索了PBL教学法在微机原理课程中用法,文献[8]研究了大学英语分科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

二、建立数学与医学相结合的教学案例库

随着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发展,数学与医学学习研究越来越密不可分,如药物动力学、生物医学、数量遗传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等等医学分支都有数学的应用。在运用PBL思想开展教学的核心是基于问题的开展教学,医学问题的数理分析和数学归纳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对这样的数学医学问题按照知识点进行归类,结合医学专业构建相应的数学医学教学案例库。

对于数学医学教学案例的构建已经有许多很有成效的研究。如对于细菌繁殖问题,可以利用极限方法确定时间t后细菌的总量[9]。周期性静脉注射的一室模型[10],通过分析得知,随着注射次数n的增加,体内血药浓度有上升趋势,当n趋于无穷大时,体内血药浓度趋于一个稳太水平,同时利用极限找到了药物治疗浓度有效范围是最小有效浓度和最小中毒浓度之间。对于咳嗽问题的研究[11],利用导数知识可以确定单位时间内空气流过气管的气体体积最大值,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咳嗽时气管收缩(在一定范围内)有助咳嗽,能促进气管内空气的流动,从而使气管中的异物能较快地被清除。利用相对误差研究心输出量,这个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于危重病人的监护更是重要的生理指标,通过测量每分钟人体的耗氧量及血液中氧的浓度可以算出心输出量,由相对误差可以得知测量值的微小误差将导致心输出量计算结果的较大误差。单位时间血流量、心脏输出量的测定、药物吸收总量、药物有效性的测定、颅内高压与颅内容积的关系、医学影像中平面影像的面积问题及立体影像的体积问题、胰岛素平均浓度的测定、燃料稀释法确定心输出量[12]等等,这些医学问题可以利用定积分的相关知识解决。利用微分方程的知识,可以处理毛细血管中液体流速的分布问题、传染病的传播规律的研究、体内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血流速度、恒速静脉滴注的一室模型、主动脉压、肿瘤生长的数学模型、静脉输液问题、胰脏是否正常的判定等等。利用全微分、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可以讨论尿素的清除率。利用几何级数可以分析药物在体内的残留量的问题,在药物的治疗中调整维持剂量具有重要的作用[13]。

经过教学尝试与实践,通过PBL模式结合典型医用案例的教學模式,实现了高等数学与医学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创新了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实践创新应用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与数学实验的有机结合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医用高等数学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案例成为重要的纽带,也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增加了共性共识。但数学本身的抽象性还是给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MATLAB软件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可视化功能,可以进行数值计算、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图像处理、动态仿真、信号处理等[14]。将MATLAB软件引入到数学教学中开设数学实验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去认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过医用高等数学的教学实践,将构建的案例与数学实验相结合,既是理论知识、计算机应用与实际应用能力的有机结合,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平台。通过MATLAB软件可视化动态图形方式直观地展示结果,能够加深学生对高等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数學动力和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借助微分方程,使学生深入理解医药学的基本概念,如药物代谢动力学是研究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如利用静脉注射案例展现数学知识和数学实验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运用MATLAB软件进行数学实验,观察单次快速静脉注射、单次恒速静脉注射、周期性快速静脉注射、周期性恒速静脉注射的直观图形,通过图形能较简易地研究血药浓度的动态变化过程。下面给出对应的静脉注射类型的模型以及MATLAB软件作图。

单次快速静脉注射模型,此时不考虑给药速度和时间,瞬间完成给药,根据药物浓度变化率与药物排出率成正比,得出药物在体内分布与排除的微分方程模型

x(0)=D0

dx(t)dt=-k·x(t)

x(t)=V·c(t)

(1)

式中:D0为药物的初始剂量;k为药物消除率常数;x(t)为t时刻的药物浓度;c(t)为t时刻的中心室的血药浓度;V为表观分布容积。

由式(1)可得

c(t)=D0V·e-kt

(2)

利用MATLAB软件得到图1,图形的可视化结果与式(2)吻合。从图1可以直观地得出结论:单剂量快速静脉注射时,血液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减少。

当采用单次恒速注射给药时,可得图2,说明在注射时间内,血液浓度随着时间缓慢上升;注射结束后,血液浓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减少,表明药物最终从体内排出。

利用微分方程,我们还可以建立传染病模型,通过模型研究传染病的传播机理和传播途径,分析受感染人数的变化规律,寻找控制疾病蔓延的手段等,为疾病防控部门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定量依据,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更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案例教学法,高等数学成为医药学的有机载体,以应用为目的,体现了高等数学在解决医药学问题的重要性。案例与数学软件相结合,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奠定基石,为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有效手段,为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提供广阔空间。

四、总结

PBL教学模式是把提出问题(知识引入)、分析问题(知识构建)、解决问题(知识应用)整个教学过程置于具有实际背景的情境中,让学生置身于积极的问题解决者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自身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创新

能力和自学意识。医学数学模型案例具有实际应用背景,利于PBL教学模式情境设置。同时,问题是PBL教学模式的核心,恰好问题可以通过医学数学案例提出,这为PBL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PBL教学模式与医学数学案例相结合,体现了高等数学知识和医学专业知识的有机结合,更新了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手段,提升了学生积极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实践证明:在针对医学类学生的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基于PBL教学模式的医学案例和数学实验等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以及推动临床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从职业教育角度来看,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了职业情感、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素养,也是教师逐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自我培养创新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双德,王育强.生物医学的数学化及医科数学教育的改革[J].工科数学,2002,18(3):55~59.

[2] 洪俊田,增德辉.数学建模教学对医药类专业的重要性[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6,19(1):102-103.

[3] 陈利娅,赖霞.高等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3(4):32-34.

[4] 李明伟.试论“互联网+”思维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J].高教学刊,2017(2):112-113.

[5] 任秋萍,任世军,周光明.基于PBL模式高等数学课程的案例教学法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7,37(4):73-75.

[6] 秦瑜.PBL教学法在《西方哲学导论》通识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9):169-170.

[7] 胡树煜,王琢.PBL教学法在微机原理课程中的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6):206-207.

[8] 李立,杜洁敏.大学英语分科教学背景下学术英语PBL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35(5):55-58.

[9] Grossmon S I.微积分及其应用(上、下册)[M].周性伟,译.天津:天津大学科技出版社,1988.

[10] 方积乾.微积分初步与生物医学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2001.

[11] Ellis R,Gulick D.微积分[M].章平,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2] 李心灿.高等数学应用205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3] Goldstein L J,Lay D C,Schneidei D L,et al.Calulus and its Applications[M].3rd ed.[s.l.]:Prentice Hall,1982.

[14] 樊爱军,王开发.Matlab在医学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331-333.

(编辑: 程爱婕)

神经病学范文第4篇

《神经病学》学习型网络平台是以数字化资源库为主要内容, 应用其不但可以提高教师备课和教学效率, 而且方便检索、素材易于下载、运行流畅、兼容性强、方便维护、方便更新等特点。我校在构建《神经病学》学习型网络平台是为了让师生将多媒体资源组织成教案进行教学, 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资源的查阅、浏览及互动学习相关知识。《神经病学》学习型网络平台的建设目标充分考虑了《神经病学》课程的教学特点, 在重视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教学辅助手段的特点, 为广大教师提供高质量、高水平、丰富实用的教学基本素材, 并通过不断维护、更新、扩充和吸收等方式, 保持其先进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1.1 构建神经病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的思路

我校在开发《神经病学》学习型网络平台的时候将其设计成一个开放源码的网络教育平台, 包括系统管理和教学管理两大部分:系统管理功能包括: (1) 站点集成功能。平台集成了网站功能, 用户不必再单独建立网站, 可直接通过平台创建教育、培训类型网站, 网站可实现新闻公告、论坛、下载等常见功能, 用户也可以创建各种类型的栏目。 (2) 简便使用的设计。《神经病学》学习型网络平台最大程度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 在设计上采用了前台显示与后台管理合二为一的方法, 教师能够随时按照权限编辑平台中的任何内容。 (3) 动态模块化功能设计。《神经病学》学习型网络平台各种功能均实现动态模块化管理, 系统管理员可以灵活安装或卸载这些模块, 也可以随意意指定其显示的位置, 灵活地移动、关闭或修改。 (4) 权限角色管理。平台支持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等几种主要角色, 各角色拥有不同的权利。 (5) 多种模式化主题风格。平台支持风格与系统的分离, 提供多种风格供用户选择。 (6) 支持多语言。平台支持多种语言环境, 用户可以指定系统显示的语言类型。 (7) 良好的开放性。开放源码平台最大的好处就是其开放性, 用户可不必完全拘泥平台的形式和结构, 可完全根据自己的需求作二次开发。我校神经病学网络平台的内容资源库是一门课程的资源库, 教学管理它同样包含三部分:教学资源区 (包含素材库、教材库、视音频库、试卷库、案例库、个人收藏、搜索引擎等微教学单元教学素材) ;用户管理区 (一般用户和管理员可分别通过不同的通道实现系统管理、个人信息、帮助、备课工具下载、查询、其它教室、跨校修课、共享教学资源等功能) ;教师空间区 (包括课堂教学、布置作业、实时教学、解答问题、讨论交流、考试阅卷、题库管理、效果分析、配置教室、等) 见图1。

1.2 网络资源库的技术支撑:

服务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教学应用技术

这些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网络化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系统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软件基础。更值得一提的是, 基于网络流媒体技术的视频点播和视频广播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多媒体技术, 用来快速实现点播和广播视频教材、录像资料、视频专题和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学素材的浏览和检索等功能。《神经病学》学习型网络平台解决了教材库中课件播放的多平台支持、解决了文件的传输方法、读写冲突、数据的存储、服务器RAID冗余磁盘阵列、视频点播, 以及实时广播用的流媒体等技术问题。

我校综合性数字图像资源库:http://210.38.57.228/res/main通过常用的Web浏览器即可进行浏览, 不需要特殊的浏览器插件, 用鼠标点击图像的某一部分, 即可显示此部分的资源名称及进行图像的综合数据库资源查询, 所收集的图像质量很高, 导航系统完善。

2 神经病学资源库网络教学管理特点

《神经病学》学习型网络内容提供者查阅了国内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相关文献, 结合医科类专业教学资源的特点, 决定采用分布式的管理模式对分散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管理, 从资源使用和管理的流程出发, 包括资源目录树浏览、资源检索、资源前台服务管理、系统后台管理、资源列表统计、子库等主要功能。资源的类型包括有:文字类、图表、上传的图片、上传的*.ppt作品、上传的CAI课件、上传的文件、上传的视频、上传的音频文件、上传的动画、实时录播系统等多媒体, 同时还提供下载功能。

2.1 神经病学资源库网络教学的特点

网络教学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大, 学习者的离散化, 教学内容的形态需求复杂, 这就要求系统具有完全的开放性, 能够容纳和兼容各种形态的网上教学内容。不仅仅限于支持某些专用工具开发的教学内容, 不能只是支持某些文件格式。纯技术角度系统要支持开放的文件存储格式, 流媒体格式, 它也能管理所有能够在网上运行 (包括需要插件的文件) 的课程内容与文件格式, 不对教学资源作限定要求。

2.2 网络技术在神经病学课堂授课中的优势

在神经病学教学过程中, 由于涉及神经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起来显得困难, 有很多复杂的解剖关系讲起来比较抽象, 单凭教师用语言描述难以表达清楚, 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用生动丰富的图像替代枯燥的文字描述, 用大量视听信息、高科技手段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 通过图形、图像、三维动画使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 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在讲授脑神经、基底节一节时, 提供脑神经核在脑干中的位置关系图, 包括后面观、侧面观及感觉核与运动核位置关系对比等多幅图片, 并提供基底节核团间关系的影像剪辑;利用Flash技术, 结合二维、三维动画, 再配以音响效果, 可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提供大量的彩色图片, 帮助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视点对神经系统解剖关系进行清晰、准确地展示, 使学生能随模型的转动从不同角度了解基底节各核团间的解剖关系, 从而更容易建立各种结构的空间定位概念。

3 神经病学资源库网络教学的技术模式

《神经病学》学习型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了网络发布技术, 形成基于服务器数据库应用下的WWW教学环境。一般需要实现的用户界面, 可以提供一个可视化接口, 方便用来显示多媒体信息和收集多媒体数据, 它只与应用服务器打交道。而应用服务器是连接客户与数据库服务器的桥梁。应用服务器在实现某种应用任务时, 通过响应用户发来的请求执行某种任务类型, 其与数据库服务器相关联。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该层的结构组成通常可分为2个或以上的层次结构。

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静态或动态的Web页面, 接受多媒体教学信息, 将是以大量的交互式动态页面为呈现内容。动态页面是以数据库系统为基础。由于HTML只能开发简单的教学资源, 对于大量的、可以重复使用的教学资源, 通过建立教学资源数据库, 利用中间层结构与Web服务器建立快速连接, 根据用户请求灵活组织内容形成动态页面。在涉及到的数据库连接访问都可采用HTML的表单技术及ASP、API和DTC组件简便地实现。在开发建设系统过程中, 开发难点在服务程序, 如网络通信、进程协调、资源冲突等技术问题。其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主要有网络数据库的呈现模式、资源的共享与安全性、教材库中课件播放的多平台支持。

4 结语

本文分析介绍《神经病学》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课件、网络课程等) 的应用模式、教学模式和特点, 将应用技术开发和构架网络教学平台结合。随着医学各个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 要求与时俱进, 通过多媒体远程教育, 可使广大学习者获取并更新知识, 实现资源共享。建立一个先进的网络教学系统, 跟踪先进技术, 研究与应用先进技术来建设网络教学系统。

摘要:本文从教学资源库的构成、神经病学教学资源的组织及管理等方面对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行了讨论, 性能优越的Web技术创建的网络教学平台、资源建设平台、网络资源管理平台, 为医学网络教育开拓了新领域。

关键词:网络资源教学管理平台,医学网络教育模式,医学资源库整合

参考文献

[1] 杨国才, 徐要学.一个智能教学系统的设计模型[J].计算机应用, 1998 (10) .

[2] 吉逸, 金胜昔.基于Web的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2) .

[3] 袁鹏飞.SQL Sener2000数据开发从零开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 2004.

[4] Welling L, Thomson L.PHP和MySQL Web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神经病学范文第5篇

1 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术简介

Dellon三联神经减压手术由美国周围神经外科协会原主席、 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Dellon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发明,是针对性解决下肢或上肢神经病变的一种手术。 对于下肢、足背、足底及足趾麻木、疼痛、足下垂病人,常采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对于手部麻木的患者,采用正中神经、尺神经及桡神经感觉支减压三联手术,上述手术称为周围神经三联神经减压术。

1.1手术适应症

1糖尿病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良好,最好空腹血糖7 mmol/L以下 ,血糖正常应至少2周以上 ;2经过3个月以上系统的神经营养药物及改善微循环治疗, 疼痛与麻木症状仍无缓解者;3下肢血管没有明显狭窄或者轻度狭窄:下肢血管重度狭窄或者闭塞者,需要先行血管外科治疗,肢体血供改善后,仍存在有神经症状者;4神经Tinel征阳性:在神经走行叩击神经,引起肢体麻木、疼痛为阳性;5病人足部没有严重水肿。

1.2手术治疗效果

神经刺激征阳性(Tinel征)是预测手术效果的重要标志,指在神经走形位置,叩打或者触碰某点,可以诱发病人肢体麻木,即为阳性患者,手术缓解症状的几率至少在80%以上。 在世界多医学中心的研究中[1,2],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手术病人的感觉障碍缓解或改善可达70%~90%,下肢无力症状可缓解80%~90%;而同期药物对照治疗组上述症状缓解率为30%;在4.5年随访中,发现手术治疗组无皮肤溃疡和截肢者;而对照药物治疗组溃疡和截肢率为30%。 周围神经减压手术是防止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人截肢的最有效手段。

美国Dellon神经病研究所研究认为,已知的常见神经病变使神经易形成卡压,且神经卡压是病人症状产生的主要原因,尽管有些神经病变病因不明确,但仍可以通过神经减压手术缓解症状。神经减压术可以恢复感觉、缓解疼痛、提高力量、避免溃疡、预防截肢。 最常见的肌肉功能丧失由膝关节附近的腓总神经病变所致,病变后不能抬起大踇指,足部不能抬起,上楼困难。 随着病变时间延长,神经支配的肌肉将逐渐坏死,最后成为纤维组织。 所以,必须在肌肉变性坏死前进行手术。

2周围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方法

2.1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

针对足部神经病变的外周神经减压术[3],通过在患者小腿外侧、脚踝内侧、足背的三个微小的切口进行手术, 在这些部位解除神经纤维因通过狭窄管道造成的卡压,达到手术目的。

麻醉可根据患者情况,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或静脉全身复合麻醉等方法。

腓总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行长约为2.5 cm的斜行切口于腓骨小头下1.5 cm,切开全层皮肤和皮下组织,在腓骨长肌旁将腓总神经分离,在神经嵌压处将部分肌腱切断并松解腓总神经,沿腓总神经表面向远近端将神经束膜松解。

腓深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方法。 纵向行长约为2.5 cm的斜行切口于足背第一足趾和第二足趾之间,将皮肤皮下游离的腓总神经,向远近端全程将腓总神经松解,术中切断踇短伸肌腱卡压明显者。

胫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方法。 以弧形或沿皮纹行长约为3~7 cm切口于内踝与跟腱之间跗管处,将皮肤皮下切开,分离屈肌支持带,注意保护胫后动脉、胫后静脉及其分支,在其下方将胫后神经分离,找寻胫神经到足底内侧和外侧神经以及跟神经分支处,将神经周围的深筋膜切除,沿着神经走行方向将神经束膜游离并行松解术,皮内缝合并加固切口。

2.2正中神经、尺神经显微减压术

根据患者神经受累情况[4],选择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中的单根或2根神经进行手术。 手术时采用臂丛麻醉的方法。 上止血带,压力保持在250~280 mm Hg之间,直至手术结束。

正中神经减压术的手术方法。 做弧形切口于腕掌侧,在显微镜下将腕横韧带切开并显露,充分游离腕横韧带与前臂浅筋膜和掌腱膜后,将其部分切除,将正中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及屈指肌腱彻底进行松解, 之后用显微器械将神经外膜打开,行神经内松解术减压,将止血带松开后用双极电凝器止血,最后将切口关闭。

尺神经显微减压术的手术方法。 屈曲患肘90°,沿尺神经沟做弧形切口,将深筋膜、尺侧腕屈肌两头间的腱膜和上臂内侧肌间隔切开,将尺神经周围结缔组织彻底进行松解,之后用显微器械将神经外膜打开,行神经内松解术减压,再行尺神经肌下前置术,在肱骨内上髁远侧1.5 cm处将除旋前圆肌之外的屈肌总起点切断,将尺神经转移到肱骨内上髁上方皮下,在屈肌总起点切断处下置尺神经远侧端,然后缝合肌肉。

3国内相关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3.1基础研究

国内仅检索到的与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关的基础研究文献较少。

李淑媛等[5]研究表明,行神经减压术6周后,糖尿病DPND组SD大鼠机械痛阈明显低于术前及DPN组(P<0.05),脊髓背根神经节炎性反应及水肿现象较DPN组为轻,背根神经节中TNF-α 和COX-2的细胞因子表达低于DPN组,有统计学意义的是COX-2(P<0.05);DPND组与DPN组VEGF GAP-43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 可见,神经减压术可降低糖尿病大鼠由于周围神经卡压所致痛阈升高, 可能与其调节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的COX-2等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王晓康[6]研究表明,行外周神经减压术治疗4周后, 手术组大鼠患肢的痛阈值显著不同于术前和对侧非手术患肢大鼠(P<0.01);术后4周时,神经传导潜伏期在手术组、非手术组和对照组大鼠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行外周神经减压术可使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手术治疗4周时,明显提高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痛阈水平,但手术对神经传导潜伏期的作用未观察到,需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3.2临床研究

国内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较多。

张黎等[4]应用正中神经显微减压术和尺神经显微减压、肌下转位术治疗糖尿病上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结果表明,术后缓解了糖尿病上肢周同神经病变患者25侧手部麻木、疼痛等感觉功能障碍的症状,缓解了15侧手部力弱、运动功能不良症状;随访仅发现1侧手正中神经症状复发,3处出现切口愈合不良。 可见,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上肢周围神经病的效果较为满意,从改善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的比较看,前者为优。

陈业涛等[6]以采用Dellon三联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的40例糖尿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35例患者以渐进性小腿和足底、足背部麻木等临床表现起病,其余患者以渐进性疼痛起病;术后下肢麻木和疼痛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0%和92%,术后随访症状缓解的患者病情均较稳定,仅有1例患者的症状复发。 所以,周围神经减压术可以有效缓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麻木和疼痛症状,疗效较为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杨小辉等[7]应用双下肢神经松解减压术治疗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术后明显缓解麻木、疼痛症状的比例分别为93.3%和96.67%,10 g尼龙单丝试验阳性率达到93.33%,明显加快了腓总神经和胫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P<0.05),明显改善了两点辨别觉(P<0.05)。可见,显微外科手术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较为可靠,可明显缓解患者的麻木和疼痛症状,明显恢复患者的神经感觉功能。

周忠友等[8,9]应用微创神经减压术治疗2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变患者,治疗后手术组有11例患者符合临床治愈标准,4例患者符合显效标准,3例患者符合有效标准,2例患者符合无效标准,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有10例患者符合显效标准,分别有5例患者符合有效和无效标准,总有效率为75%,假设检验表明前者的疗效优于后组;于治疗前比较,手术组患者治疗后明显加快了神经传导速度(P<0.05)。可见,微创外周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创伤小,效果较为满意优于保守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徐祎等[10]采用Dellon下肢三切口神经减压术治疗具有神经卡压体征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结果表明明显 缓解患者 下肢疼痛 麻木症状 的比例超 过70%,缓解麻木症状比例超过80%,可见神经减压手术为治疗该病的一条有效途径。

胡锐等[11]采用神经卡压松解术治疗是否合并糖尿病的上肢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桡管综合征等)患者的效果,结果表明,合并与未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4.68±0.93)和(4.31±0.69),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3,P=0.48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9.32±0.89)和(12.96±0.78),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05,P=0.001)。 据此认为神经卡压综合征患者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效果不同,合并糖尿病者的疗效明显降低,说明其神经症状同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关系密切。

摘要:周围神经减压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周围神经外科协会原主席、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和整形外科Dellon教授发明的,是针对性解决下肢或上肢神经病变的一种手术。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符合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时,对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者常采用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对上肢周围神经病变者常采用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感觉支减压三联手术。同时作者结合文献阐述了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松解三联手术和正中神经、尺神经(肌下转位)显微减压术的基本步骤,归纳总结了国内与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关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献,以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预防糖尿病足和避免截肢的目的。

上一篇:社区就业论文下一篇:审计职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