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专业英语论文范文

2023-03-05

汽车专业英语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中专 汽车营销 教学研究 改进方法

职业中专汽车营销专业的开设目的在于培养专门的汽车营销人才、满足汽车市场的发展需要,但是,由于近年来生源质量的变化,汽车营销专门的教学难度不断增大,汽车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职业中专的教学质量不断下滑[1]。因此,需要对目前中转汽车营销专业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缓解市场发展和人才供给的矛盾,推动中职学生素质的不断提升。

一、中专汽车营销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问题

近年来,中专的入学门槛不断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但是和其他学校相比,中专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较差,一些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在接受新知识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另外,学生本身对汽车营销专业了解程度不够,没有将课本上的知识与实践进行联系,导致专业素养较低,不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

2.教学重点问题

一些中专学校由于资金不足、人力协调不足等问题,没有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只是单纯的传授一些理论知识,因此,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另外,学生没有明确自己学习的重点,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分数,缺乏实践精神和意识,对专业了解不全面。一些教师本身就没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心理预期严重不符。

二、提高中专汽车营销教学水平的措施分析

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学生在入校以后,会因为自身成绩问题产生自卑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在这种条件下,汽车营销专业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通过适当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教导,使其意识到汽车营销专业的意义,从而获得学习的动力。在引导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扬自身优点,克服消极因素[2],树立起正确的发展目标,更好的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获得对学习的认同感。

2.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职业中专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当合理安排课程分配,控制教学进度,延长学生对知识的消化时间。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特点,增添或者修改汽车营销专业的教学内容[3],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知识,掌握重点和难点。教师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因材施教,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教育,尤其是在课堂上,要创建起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3.创新教学方法

汽车营销专业和其他的科目不同,它注重的是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组的方式,将学生扮演客户、汽车销售人员等角色,在角色扮演中揣摩不同人的心理。从教学效果来看,很多学生能够掌握课本上讲述的谈判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不能得心应手,无法将理论与实践进行转化。教师应当向学校提出申请,增设一定的实践和实习课程,将学生推向社会,使其在实际的汽车销售过程中掌握技巧和方法,收获一定的经验。

4.重视课堂讨论

从课程性质来看,汽车营销专业本身对学生的口才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当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选用适当的语言表述出来,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课堂讨论的气氛应该尽量宽松,但这并不代表着教师要放任不管,教师应当合理的掌握课堂气氛的走向,适当的给予学生指导,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更好的掌握知识。另外,教师还可以举办演讲比赛或者其他灵活性的活动[4],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在课堂中获得自我价值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中专汽车营销专业本身就是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教师应当根据课程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此外,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实习机会,使学生参与到汽车销售活动中,在实践中获得经验,提高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得到更好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姚晓东.关于职业中专汽车营销专业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下),2014,11(06):133-134.

[2]黄见山.汽车营销专业教学中的有效训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05(13):55-57.

[3]叶燕仙,张志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体系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2,06(02):21-23.

[4]王蕾.浅谈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11):75-76.

[5]田朝晖. 团队互助模式在汽车营销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大众科技,2014,08(20):5-7.

[6]钟雪勤. 深入开展汽车营销专业校内实训教学的探讨[J].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6,01(28):16-17.

[7]关菲明,郑超文. 汽车营销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初探[J]. 交通职业教育,2010,04(10):66-67.

[8]欧阳娜. 高职汽车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J]. 中国市场,2015,12(05):13-14.

汽车专业英语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文化育人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改革,是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过度专业技能化而引发人文素养缺失的纠偏以及教育基本属性的自然回归。文化育人改革的顺利推进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各专业应在文化育人的推进中起核心作用,并在不断探索中提炼和形成专业文化。笔者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探讨其专业文化的形成以及专业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高职 文化育人 专业文化 传播

一、当前高职教育推进文化育人改革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从其诞生之初,定位就带有明显的“职业性”特征,因而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都比普通高等教育更彰显“职业化、技能化”的色彩。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这种特征和色彩不仅没有弱化,反而从形式、内容和手段上得以不断丰富和强化。正是由于高职教育对这种自有特色和个性的坚守和渲染,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教育中的文化育人责任与担当,这种忽視付出的代价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印证。随着工业文明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需求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文化素养高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更受社会的青睐,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这种变革中表现出了极大的被动和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背后无疑暴露出了当代高职院校学生所缺失的种种重要元素,一种信仰的缺失、一种时代精神的缺失、一种责任和担当的缺失、一种人文素养的缺失、一种职业操守和职业变迁能力的缺失。凡此种种缺失有极其复杂的成因,但高职教育中文化育人功能的弱化甚至缺失,毫无疑问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当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认清教育的本质功能,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高举文化育人改革的大旗,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回归教育的基本属性和功能,这将是学生之幸、教育之幸、社会之幸。

二、高职推进文化育人改革应明晰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一)明晰高职教育的文化内涵,并以此指导文化育人的建设

高职教育的文化核心应该是以“自强不息、创新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大学精神,从这个视角来审视,高职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应该是“殊途同归”的,都将以德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与此同时,高职教育文化也应包含其鲜明的职业特色的文化形式,那就是以“职业导向、经世致用”为主要内容的职教规律,这也是高职教育文化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文化的地方。因此,高职教育文化的内涵应该是“重德尚能,德业并进”,它应被视为高等职业教育可以一脉相承的文化。只有在正确理解高职教育文化基础上推行的文化育人改革才不会偏离轨道,既能坚守教育的本质属性,又能彰显高职的教育特色。

(二)构建和完善高职文化育人的建设机制

高职文化育人的顺利有效推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机制和制度保证。首先应该建立有利于高职文化发展的组织和决策机制,而且要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及顶层设计,需要有整合资源以及科学决策的组织统筹;其次应建立为高职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咨询机构,以加强高职文化建设规律的研究探索,确保高职文化的科学发展;再次必须建立以师生为主体、以大学精神为内核、以专业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模式;最后应建立一整套以文化育人为导向的高职育人综合评价体系。

(三)文化育人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文化的核心堡垒作用

学校的人才培养都是以专业为单位予以实施,因此,专业文化的形成及传播对学校的文化育人工程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各专业都应该在学校文化育人内涵的整体框架内提炼和总结本专业的专业文化内涵,并在专业教育中予以积极的传播和推进。

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凝练

(一)专业文化的界定

教育界许多学者都对专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虽然在文字表述上各有差异,但反映出的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专业文化应该是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以及从事专业教学和研究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该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工作作风, 体现专业成员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凝练

从专业文化应遵从大学基本精神的视角来看,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毋庸置疑应该传播“追求真理、人文关怀、理性选择、自由独立”的大学精神。此外,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也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理念。专业自身的文化理念应该包含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行为准则等多种元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主要是培养面向汽车销售、汽车技术服务类岗位的高素质人才,专业文化主要还是应该包容服务类岗位的人才文化属性。因此,专业文化理念可以高度的概括为“诚信、仁和、坚韧、担当”。首先,“汽车营销人”必须诚信,对企业诚信,对顾客诚信,对社会诚信,这是最起码的职业精神;其次,服务类岗位应该倾听顾客的心声,理解顾客的行为,包容顾客,也就是“汽车营销人”应该具有“仁和”的精神,这也是一种气质的体现;再次,“汽车营销人”在职场上经常会面临巨大的工作压力,经常会因为压力而破坏自己设计好的职业规划,阻碍了人生的发展。因此,“汽车营销人”应该体现“坚韧”的精神;最后,“汽车营销人”还应该具有“担当”的勇气和精神,勇于担起责任。在上述专业精神背后表现出来的行为准则应是“与人为友、仁爱宽和、挑战自我、激越灵动”。

四、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文化的传播路径

(一)打造具有高度人文素养和文化气质的品牌教师团队,充分发挥教师在专业文化传播中的主导作用

在文化育人的改革中,如果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自身都缺乏文化熏陶、文化素养,甚至缺失起码的师德修养,即使拥有再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育人也只是徒劳。育人先育己,专业文化的建设必须打造具有师德品格、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品牌教师团队。一方面可以借助外力,如聘请一些文化大师、名师做一些有关人文方面的专题讲座,多宣传一些身边优秀教师的人文事迹等;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评价教师考核体系中建立一种机制激励教师的文化育人行为。

(二)形成以专业文化为指引的专业行为准则和标准礼仪体系,约束所有专业学生的行为

1.打造专业的诚信文化,体现“汽车营销人”的诚信。如建立专业学生“诚信评分卡”,内容包含学生的考勤、品德操行、课堂行为等;建立班级“诚信指数观察站”并进行评比;开展“诚信”主题的演讲赛、辩论赛等,在专业内形成建设诚信文化的氛围。

2.严格制定学生的课堂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对学生课堂的着装、用语规范以及尊师态度都应该有规范的标准,并以此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同時还可以评比出“行为礼仪标兵”在宣传栏进行表扬和宣传。

(三)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推出一批和专业知识有交集的人文素质课程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沉淀,以岗位需求为依托,形成了较为稳定和成熟的课程体系。但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角度来看,稍显缺失。因此,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可以做出一些调整,开设一些和专业知识有交集的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如开设“演讲与口才”“汽车文化”“销售艺术”“中华文明赏析”等系列的专业课程,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为学生建立整体的科学和正确的方法论提供知识、思维和价值上的帮助。

(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灵活调整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及教学组织,有机融入人文精神和文化元素,推进专业文化育人

只要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组织,所有的专业课程都能够融入文化元素,这样大的文化渗透空间应该被充分利用并显现出文化育人的效果。例如,《汽车营销基础与实务》课程,就可以融入“汽车文化”“营销艺术”“成功汽车营销人赏析”等专题,传递色彩斑斓的汽车文化和营销文化;《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可以融入“诚信文化”“保险人精神”等精神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操等。

(五)充分利用实训课堂推进职场文化的渗透

首先,在实训课堂营造出真实、仿真的职业环境, 使学生在实训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其次,完全引入企业的管理规范和文化标准, 用职业精神和行为约束规范学生的实训,尽量使学生对职业形成认同感、自豪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

[2]余祖光.先进工业文化进入职业院校校园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22).

[3]夏伟,罗丹.高职教育的文化责任与担当[J].中国高教研究,2013(2).

[4]杜永兵.文化自觉视域下高职特色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3(7).

[5]林丽萍.专业文化:高等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纬度[J].现代教育科学,2009(4).

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复合型人才培养中拓展专业有限学分制下课程体系的优化配置及建设探索——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拓展专业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QCZ13YB07。

作者简介:

潘浩(1979- ),男,湖南常德人,经济学硕士,讲师,现就职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主要从事汽车后市场的科学研究和汽车营销专业方面的教学研究,承担和参与省市级科研和教研课题多项,并在《汽车工业研究》《特区经济》《汽车维修》《职业技术教育》《职教通讯》等杂志上发表论10余篇。

(责编 赵建荣)

汽车专业英语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也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同时职业教育包括了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而汽车专业是职业教育中的热门专业,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都开设了汽车相关专业,一些学校还将汽车专业作为重点专业群来发展,但是现在社会对中职汽车专业和高职汽车专业的培养和形式的认识有一定的误区。本文特从中职和高职汽车专业从发浅淡两者之间的差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同时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工作,按照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要求,不断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努力适应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企业经营需要,实施‘双转移’战略。社会对汽车行业前景相当乐观,汽车专业成为热门专业。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都开设了汽车专业或者专业群。但当前社会对汽车专业中职高职教育认识不清,有些认为中职汽车专业培养的学生跟高职汽车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培养效果相差不大。一些甚至认识中职汽车专业学生在中职就可以学习到的东西没有必要进读完高中后进入高职汽车专业学习,造成对中高职汽车专业的片面认识。从一些学校开设的汽车专业来看,一些学校汽车专业定位不准,课程设置一样,培养目标相同,层次不明,对中高职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认识不清,定位不准,不能充分发挥中高职的优势。因此搞清楚汽车专业中高职教育的差异和特征就很有必要。

一、中职汽车专业的现状

1. 中职汽车专业的设置

汽车市场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市场,所以大多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都开有汽车专业甚至是专业群。在教育部公布的专业目录中,汽车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重点建设和发展专业,它包括汽车汽车制造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 、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电子电器检测与维修、汽车装潢,汽车商务、汽车检测与钣金、汽车美容等汽车维修与驾驶、汽车维修与改装等各种子专业,涉及到了汽车制造、汽车维修、汽车改装、汽车美容、汽车商务和汽车钣金等几大方面。

2. 中职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

根据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势在必行,在我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体系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的中等教育形式,已是大势所趋。汽车维修企业不再延用传统的师徒制模式的培养方式,学校也不再是简单的理论知道的传授,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也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手段。为了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与对接,中职学校的汽车专业大都加强了与汽车企业资源共享,合作开发相关课程,引进企业人才校内授课,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甚至通过订单式的为企业培养人才。同时,采用到企业顶岗实习,实现工学结合,最后实现整个人才的完整培养体系已经逐渐形成,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二、高职高专汽车专业现状

1.高职汽车专业的设置

目前高职汽车专业设置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改装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整形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摩托车制造与维修、汽车类新专业。同样涉及到汽车制造、汽车维修、汽车改装、汽车美容、汽车商务和汽车钣金等几大方面。

2.高职汽车专业的人才培养

高职汽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汽车专业大专水平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掌握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性能等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汽车运用、检测与故障诊断、维修服务等方面实际操作技能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汽车专业中职与高职的差异

汽车专业高职与中职教育有本质上的区别。中职汽车专业培养的是有一定技术的一线工人,培养面向服务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高职教育汽车专业培养的是有一定专业技能、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全面型应用人才。总的说来两者的区别在于,两种教育的层次、重点、就业方向和对技能的要求不同。汽车专业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建立在必要的理论基础上的,而中职教育更是直接的职业技能培训。具体来说,高职汽车专业学生首先要学习机械、电子、电工、液压传动等基础理论课和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等专业理论课,在上理论课的同时或之后,学生要接受汽车维修工等工种的学习、培训和考核。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刚开始接触一些基本的文化课外,会简单的学习相关的汽车识图或者机械基础等内容就开始学习汽车专业课程,最后到了三年级会参加顶岗实习。当然其中也会有一些技能考证和工种培训。

1. 课程体系

中职课程体系大体分为:中职文化基础课、专业通用课、专业专门化方向课和选修课;高职课程体系大体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技能课和专业拓展能力课。课程基本内容大体一样,文化课作为必修课差异较大,专业课课程设置基本一样,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电控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汽车空调。课程内容大体相当,由于侧重点不同,所以课时不同,如中职和高职汽车专业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课时分别为216、108课时。

2.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汽车专业是培养适应汽车行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面向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汽车机电维修岗位,还面向汽车维修接待岗位和零配件管理岗位、汽车整车制造企业装配或装配质量检测岗位以及汽车检测站检测岗位。毕业生可在汽车维修企业或相关企业从事汽车发动机维修、底盘维修和汽车电气维修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也可以从事汽车零配件管理、汽车维修接待、汽车及零配件销售等服务工作。

高职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階段,高职汽车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汽车专业大专水平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文化素养,掌握现代汽车结构、原理、性能等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的汽车运用、检测与故障诊断、维修服务等方面实际操作技能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从培养目标上可以看出,中职汽车专业主要是培养的具有一定技术的一线工人或者技工。而高职汽车专业培养的是有一定专业技能、又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全面型应用人才。后者相对前者,在具体培养上,还侧重培养学生的管理、组织和沟通能力。

3.职业资格

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发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工种有汽车修理、汽车钣金等

交通部门发的:汽车维修、营运汽车驾驶等从业资格证书。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毕业生可申报汽车维修工种的中级工,而高职学校汽车专业毕业生可以申报汽车维修工的高级工或者甚至技师。两者生源不同,导致教学层次相差很大,学生接受能力也有差别。因此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件不同,从事的岗位也有一定差别,对应的技能要求也不尽相同,就业方向也会不同。

四、认清其差异的意义

1.掌握其差异,更好的服务汽车专业学生

中职汽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初中应届毕业生,部分是往届生,甚至有些初中并未毕业,因此基础较差,对于文化课和理论课都不太感兴趣,对理论内容接受能力较差。但是对于动手或者是社会实践就比较有兴趣,对技能的需求比较渴望。而高职汽车专业的学生生源基础相对中职较好,有一定能力接受的理论知识。也有一定的动力能力。因此,摸清两种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助于我们能够因材施教,找准其共性,更好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

2.谋划汽车专业中高职衔接,做大做强汽车专业

现在一些中职汽车专业和高职汽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在教学方式并无区别,也无各自特色。社会上也有一种中职和高职汽车专业是一种完全相同的职业教育的误区。这些种种认识不清,会对中高职汽车专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从整个职业教育来看,当前职业教育汽车生源有单纯的中职汽车专业生源、单纯的高职汽车专业生源和高职接受有汽车专业基础的中职汽车专业毕业生生源,或者是直接实行5年制高职。单纯的中高职汽车专业生源指是没能任何汽车专业背景的生源。前者是初中毕业生,后者是高中毕业生。而高职接受有汽车专业基础的中职汽车专业毕业生生源在广东已经开始试点,如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的3+X招生。

如何统筹考虑汽车专业中两者职业教育的衔接,例如,课程体系、技能培训的衔接就成为一个难点。不能是高职再对中职汽车专业相同内容的教学简单复制,必须有新的内容,例如课程的深度广度,和技能的强化训练等。

只有统筹考虑了本专业两种职业教育的差异,针对两种教育的不同特点,考虑到其汽车专业课程和技能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汽车专业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做大做强才有希望。

参考文献:

[1]刘维利,张伯俊.中职学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李美华.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3]赵新.汽车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思路的探讨

[4]陈道齐. 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课程设置优化途径探讨

汽车专业英语论文范文第4篇

一、人才培养方案由学校、企业共同制订

人才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主要课程、学制、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等方面,从一个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以看出该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和组织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各级各类高等院校都会根据自身条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制订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为教学工作提供依据。人才培养方案一旦制订下来,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必须围绕它来开展,足见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少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学院独自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过多地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的训练,培养出来的人才短时间内不能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还需进行岗前培训和再学习,这给企业和学生都造成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由于企业更加了解社会的需求,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可以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带入高校,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注重对自身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

二、师资队伍建设多样化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一支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的“专兼一体化”和“双师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专业分布合理、教育教学水平和操作技能较高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队伍,建设一支能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专兼一体化”的教师队伍,是指教学队伍管理一体化、教学管理一体化,主要由大专院校退休教师、企事业单位退休的技术人员、学校专职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

制订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积极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积极从企事业单位聘请兼职教师,建设“专兼一体化”的教师队伍,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双师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指具有“双师素质”的和能够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教师队伍。“双师素质”教师是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的技能训练;既具有從事高职学院专业教学素质和水平,又有在企业、工厂相关专业岗位的工作经验、能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 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要逐步成为“双师一体化”教师。

三、整合资源,教研室设置“双主任”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汽车电子教研室设置“双主任”。一个是学院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一个是以研发汽车电子产品为主的部门研发专家及主管经理,各自担负不同的职责。学院内的教研室主任主要负责日常教学的组织安排,企业的教研室主任主要负责学生的实习,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两个教研室主任要协商合作。除此之外,教研室主任还要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管理,形成教师队伍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四、成立校企一体委员会,制订各项保障制度

为了保障“一体三合四双”教学模式的正常运转,我们成立了校企一体委员会。企业和学院的高层领导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企业各部门的主管领导及学院处级干部分别担任委员。校企一体委员会成立之时就明确各自的职责,为保障人才培养顺利进行,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校企一体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并解决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汽车电子专业的“双主任”在校企一体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自己的科研小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制度,该小组主要成员由教师、企业研发人员等组成,定期召开研讨会议,使教师更加了解企业,使企业研发人员更加了解学校,为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一体三合四双”办学模式得到了用人单位、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并逐渐走向成熟。我院高职汽车电子专业已成为学院的特色专业并成功申报省级特色专业,这将更加有利于学院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汽车电子专业技术人才。

(责编 周继平)

汽车专业英语论文范文第5篇

2、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探究

3、浅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4、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环节设置的研究

5、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究

6、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理论力学》适应性教学改革

7、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8、应用型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国际化途径探析

9、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

10、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汽车服务工程人才闭环培养体系建设

11、关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化探究

12、浅谈新形势下汽车服务工程培养模式

13、加强我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

14、浅析构建汽车服务工程特色专业的主要途径与措施

15、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汽车服务工程人才的探索

16、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新

17、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18、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19、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对高职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思考

21、基于职业教育“1+X”体系下“人工智能+”汽车服务工程创新技术研究

22、“双融入式”产学研用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23、汽车服务卓越工程师的模块化培训探索

24、基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汽车理论》课程改革研究

25、基于CDIO理论的“前厂后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6、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7、民办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构想

2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法

29、“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课程思政的教育实践

30、“双一流”和“双万”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31、基于BOPPPS模型的汽车服务工程微课设计

32、学业产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汽服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与实践

33、汽车服务工程专业“3+4”中本贯通培养课程体系研究

34、汽车服务工程类专业实验教学方法探讨

35、科教融合背景下的汽车类专业实验体系构建

36、新工科背景下面向专业认证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37、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38、汽车服务工程:汽车产业高端价值链的创造者

39、以就业为导向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40、党建与业务融合推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41、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42、汽车电气控制方向教学资源建设思路探索

43、浅谈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改革方向

44、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规划

45、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与探索

46、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47、基于OBE理念的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48、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

49、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浅析

上一篇:英语专业导论论文下一篇:国际商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