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论文范文

2023-03-01

资本主义论文范文第1篇

与传统慈善相比,现在的慈善资本家更倾向于用商业模型及最新技术手段,来解决社会问题

从比尔·盖茨到比尔·克林顿,从EBAY到GOOGLE,从杰夫·斯科尔到特德·特纳……当今世界上那些最富活力的慈善家们,几乎尽收他的眼底—英国《经济学人》驻美国记者马修·毕索普(Matthew Bishop),利用自己的记者职位作为有利观察平台,遍访那些被他称作慈善资本家的富人、明星们,总结他们的慈善经。由他与一位同事合作撰写的《慈善资本主义:富人在如何拯救世界》的问世,在世界各国公益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亿万富豪、纽约市长、慈善家迈克尔·布隆伯格盛赞此书:“这本书太棒了!对于那些充分理解改革创新就要承担风险,并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的年轻一代慈善家来说,本书是部很好的指南读物。”

马修·毕索普,一位具有典型的英国知识分子气息的人,拖着英式腔调,用很长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北京柏悦酒店举行的“瑞银成善之美慈善论坛”中间,马修·比索普与本刊记者侃侃而谈,谈他视野当中的慈善资本主义最新趋势。以下为采访内容整理:

《中国慈善家》:《慈善资本主义》出版以来,这个领域还有哪些新趋势出现?

马修·毕索普:这本书所叙述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平常,全世界的富人们越来越趋向于捐赠钱财并且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真正推动一些变化,而不仅仅是把他们的名字镌刻在大楼上。最有趣的例子是一些富人试图在慈善捐赠和创造利润模型之间做出平衡,利用商业模型解决社会问题。在教育领域和小额信贷领域,都出现了这种更可持续的慈善模式。

在非洲,穆·易卜拉欣的故事非常吸引人。他是非洲最成功的亿万富翁之一,在手机推广领域,他说他遇到的最大的商业问题是腐败,他从来没有贿赂过任何人,但是他认为腐败问题成为阻碍他的商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所以他设立了高达500万美元的“非洲领袖成就奖”,用于表彰政绩优秀、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并在任期结束后自愿离职的非洲国家领导人。候选人需是最近三年内离任的领导人。除颁发“非洲领袖成就奖”,穆·易卜拉欣基金会还公布非洲管理指数,通过88个指标给非洲50多个国家打分,涉及安全、法制和人权等多方面,在非洲掀起了一场关于政府治理的竞争。

此外,大量的互联网企业现在正在改善信息的传播,这也是慈善资本主义的一个很大的发展趋势。信息的有效传播往往也代表着政府的治理水平。美国的阳光基金会就在向公众公布政府的各项数据。

在世界各地,那些可以上网的人,如果看到哪条道路需要修整,他们就给那条路拍张照,标明地点,发布到网络上,之后他们会追踪政府修路的过程。这实际上有利于全体公民更好地问责。

印度有一个慈善捐赠创建的奇妙的网站,叫“我贿赂了”(I paid a bribe),每个人都要求公布一个正在进行的贿赂,他们需要公布贿赂的地点和数额,并在互联网上显示出一个印度贿赂问题的热点地图。腐败问题由之急剧减少。

所以,较好地利用技术手段,尤其是移动电话技术,实际上可以推动社会向更加负责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上讲,微博拥有很大的潜力推动这些改变。

人们也正在更有效地利用社交媒体,比如慈善机构一直在利用互联网募集资金,人们的捐赠途径拓宽了。同时,捐赠者和慈善机构的联系也更加密切了,捐赠者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他们的钱用到了什么地方,是否被正确地使用了。

这些类似的趋势还有很多。

慈善正在利用技术进行多种实验。新技术可以召集更多的公众,制造更多的信息,很多社会变革有了公众的支持就更容易推进;同时,如果从公众那里得到反馈,就更容易分辨一些想法是否合适,以及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慈善家》:谁是美国现代慈善家的代表?

马修·毕索普:慈善发展有着时代特色,而比尔·盖茨和比尔·克林顿应该可以代表这个时代。慈善事业可以通过商业手段进化发展。25年后,慈善资本主义的发展会更辉煌,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会成为慈善家,越来越多的慈善家会相互合作。卡内基和洛克菲勒需要为身后的钱财做规划,现在的情况则是,人们在年轻时就变得富有,他们可以使资本在短时间内通过金融手段升值。马克·扎克伯格在20多岁就创立了脸谱网站,并且已经向纽约的学校捐赠了1亿美金。

现在的年轻富翁在有生之年有40到50年的时间捐出他们的财产,成为好的慈善家,投身慈善事业,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这是过去25年间最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关于钱财的,而是企业家的思想的改变,个人商业资本的想法越来越多地投入慈善,他们参与度越高,就越可能推进慈善商业的专业化。

《中国慈善家》:富人在改变世界,像盖茨基金会这样的组织可能正在改变非营利组织的生态,并且影响了制药业的商业发展。这是慈善事业的发展方向么?

马修·毕索普:在中国,盖茨基金会希望激励中国的牛痘疫苗公司成为世界疫苗产业的主要力量,帮助他们和世界其他地区比如非洲获得更多订单。

慈善事业面临的挑战是慈善家需要让他们的捐赠更加具有战略目标,而且慈善家也不会轻易更改他们的目标,所以面临挑战的NGO部门需要作出长期计划。

《中国慈善家》:你觉得现在的慈善机构应该注意些什么,比如透明度和治理?

马修·毕索普:世界上的每个人都能够更加透明,更不用说基金会了。相比之下,基金会在透露他们的失败经验时做的很不好,实际上,很多想法尝试之后并不成功。在商业领域,成功者乐于谈论他的第一桶金,以及他在以前的失败中得到了哪些教训。但是在慈善领域,人们耻于谈论失败,即使他们同样承认,比起成功,失败的经验更为宝贵。我经常说的一件事就是,设立一个慈善事业败局奖,奖励给那些伟大的失败者。我也很想比较商业领域和慈善领域的各种不同,包括失败的经验。

《中国慈善家》:能讲述一个伟大的失败案例吗?

马修·毕索普:Ebay的首任CEO杰夫·斯科尔曾经想在线上建立一个网站,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村民们出售手工产品,非洲的村民可以把手工艺品出售给美国人。但是没有成功,因为物流费用太高,而且很多快递公司也拒绝接手这样的业务。看起来这是个很好的主意,非洲人出售手工艺,到达美国的消费者手中,没能很好推进的原因是,供给很难保持稳定。但是我认为,他的想法真的很开放,也许还有很多人都有这样伟大的想法。

还有一个例子是凯斯基金会的“玩耍力量”。凯斯基金会的想法是,儿童可以在玩耍中作出某些贡献,把水泵给孩子们做玩具,教会他们使用。但是实际操作中,水泵被成堆放在一起,这个想法无法付诸实行。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维持的过程设计,如果水泵坏了谁来负责修理?所以水泵坏了之后就被遗弃了,没有人能够修理。

人们谈论失败时往往感觉尴尬,但其实他们可以得到不少警醒,因为这些失败经验给人很多启示。

《中国慈善家》:你认为美国和欧洲的慈善家有什么不同?

马修·毕索普:美国在20世纪出现了很多世界慈善家;而在欧洲,由于民主社会主义的兴起,政府在社会福利投入中占有更重要地位,所以很多慈善家的位置被政府所取代。欧洲的税收和美国一样高,因此富人也寻求各种途径有效使用手中钱财。我并不是说美国的税收很高,但是美国的税收政策促使富人们寻找各种可能设立基金会,防止钱被政府收走。现在欧洲出现了慈善的复苏,因为欧洲政府发现慈善在某些社会问题领域解决问题的效率更高,所以欧洲正在追赶美国的慈善发展。

《中国慈善家》:卡内基的慈善和比尔·盖茨的慈善内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马修·毕索普:其实卡内基和洛克菲勒所做的慈善和盖茨的慈善没有太大不同,他们都是需求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他们都有长期目标。我认为最大的不同是,比尔·盖茨现在是全职的慈善家,卡内基直到60多岁退休后才成为全职慈善家。卡内基基金会现在仍然在筹集资金,但是盖茨基金会就是在散财。卡内基基金会实际是慈善事业的受益者。至于洛克菲勒基金会,他们虽有长期愿景,却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

《中国慈善家》:相比美国,中国可能还处于卡内基的时代?

马修·毕索普:某种程度上是这样。现在中国政府理解到一点,允许个人慈善出现,这对社会更为有益,也不会降低政府的地位。个人慈善也需要知道它应该找到合适自己的位置,以在将来发挥更大作用。最近几年内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建立信任和自信,到那时,政府和慈善事业可能会变得更加大胆,就像美国现在这样,更多的企业家会涌现,更多的商业和慈善商业完全是原创的或者创新的。

《中国慈善家》:你对于中国慈善事业有什么期待?

马修·毕索普:相比五年之前,中国的慈善事业有了很大的增长,过去可能是更为传统的慈善事业。中国的慈善事业在未来五年到十年的发展将成为世界关注的话题,中国将找到合适的慈善事业模型。

(文章由本刊记者曲哲采访整理而成)

马修·毕索普 《经济学人》驻美国记者、

《慈善资本主义》一书作者

资本主义论文范文第2篇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二者关系的基本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定义

1、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认识资本主义首先就要对资本主义的含义有清晰的界定,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描述并不拘泥于直接使用资本主义这个字眼,而是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资本主义所有制、资产阶级社会等词来表达。

2、对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最早应该追溯至空想社会主义。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空想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也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代名词。对于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也见于马克思的著作中,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当时流行的5种共产主义进行了批判,并重点阐述了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1、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发展了社会生产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不仅继承了以往社会创造的生产力并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是社会化的大生产,其最初表现为工厂手工业的发展。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交往的愈来愈密切,原来的小规模个体生产变成了有分工的机器大工业,同时也把封建统治的一切关系都破坏了。

2、资产阶级打破了封建割据,建立了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并使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由于生产能力的大大提高,为了销售产品、寻找原料,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正如《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的这一特点,同时也影响了各民族的精神、文化、交往。

3、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孕育了社会主义的因素。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因素是从资本主义内部孕育起来的,他通过分析人类历史上一阶段的社会更替,认为新的社会是在旧社会内部慢慢积累到一定程度,直到具有变革的能力才发生了社会新的阶段代替旧的阶段。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如此,前提条件是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首先是从资本主义内部酝酿产生的。

总之,资本主义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从前一切社会所不能比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三)“两个必然”理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公开发表。它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创造了历史前提。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并没有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相反,由于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加剧,生产资料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这样资本主义的矛盾也就越来越突显。

2、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前提,也是劳动者受剥削、受压迫的经济根源。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反映,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不可避免的。

3、社会主义在资本主义的土壤中发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共产党宣言》用唯物史观考察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历史,指出现代资产阶级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然而,它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也生产了其掘墓人——无产阶级。“只有大工业才能发展那些使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消除成为绝对必然的冲突”。马克思以唯物史观的方法看待人类历史的更替,认为废除先前所有制关系,并不是共产主义所独具的特征,并指出新的阶段是对旧的阶段的继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这两种相对高级的社会形态更是如此。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这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加深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胚胎内部开始孕育新社会的因素,社会主义一定是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土壤中发生发展,而不可能另行创造出新的文明。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自由人的联合体”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使然。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他们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分析,提出将来的理想社会将是“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恩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空想社会主义,而他们的思想中也已经包含了这样的特点。

社会主义要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制度,这也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实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这样说的:“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在那个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的阶级利益的阶级形成之前,是不可能消灭的。”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基本思想

十月革命的成功,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性事件。但是俄国是一个经济文化各方面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对于如何搞好国家建设是一个前无古人的难题。同时对于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列宁在俄国建设过程中,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方针,其思想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中国也极具参考价值。

强调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列宁指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方面异乎寻常地加快了历史前进的步伐,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空前的飞跃;另一方面,它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困难,继续比较容易”相反,是“开始容易,继续比较困难。”为了保卫苏维埃政权,1918-1921年初,苏维埃政府推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工业国有化,余粮征集制等。待革命胜利以后,列宁毅然改变政策,以俄共十大和论《粮食税》为标志,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了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他指出:“社会主义无非是从国家资本主义垄断再向前跨进一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的物质准备,是社会主义的前阶,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在这一级和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之间,没有任何中间级”。

列宁的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根据俄国实际情况,探索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如何充分利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因此在理论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

(一)建国初期的基本认识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但是如何在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个难题。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想外国学习的口号,向外国学习,包括向苏联社会主义学习和向外国资产阶级学习两个部分。

(二)改革开放时期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

20世纪70年代以后,“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由对抗更多地转向共存,相互受益。

就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问题上,邓小平以其战略的眼光,敏锐地觉察并紧紧地把握时代主题的转换,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从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世界经济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的认识出发,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思想和实践的重大突破。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我国经济。邓小平为我们打通了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道路,并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利用、吸收资本主义的方向。因此,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立在科学、开放、务实的基础上,从此以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上了迅猛发展的道路。

四、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实践意义

(一)全球化视野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问题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经济利益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大大增强,双方的和平共处也因此得到了全所未有的经济基础。同时,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阶级结构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而且,资本主义意识到了其自身不可调和的矛盾,并试图进行改善。如实行股份制,让普通大众参与进来,实行国家福利,加强国民生活保障等。这一趋势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矛盾越来越激化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当代资本主义正在酝酿社会主义的因素,而且越来越明显,但是要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仍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人类进入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

西方出现了所谓“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将逐渐融合为一种新型的社会制度”的“趋同论”。“趋同论”的核心观点是认为“社会主义将最终和资本主义融为一体”,其本质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它歪曲了社会主义“和平共处”的理论,把“和平共处”看成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和平融合”,它适应了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的需要,把自己当成“和平演变”的工具;它适应了社会改良主义的需要,把自己当成麻痹人民群众革命斗志的工具。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批判的态度,避免被这种理论侵蚀。

五、结论

对于当代中国的建设来说,研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之间关系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这些结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中国目前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而在今天全球化的历史条件下,关起门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己不可能。这种新的形势向我们国家改革和发展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与西方资本的同时不会被西方渗透。第二,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该如何对待和怎样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谭培文,陈新夏,吕世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人民出版社,2005.

2、邓小平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4.

3、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译文收入人民出版社,1956.

4、侯衍社.马克思视野中的资本主义及其未来走向[J].烟台大学学报,2004(1).

5、吕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2007(2).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文理学院)

资本主义论文范文第3篇

美帝国主义的历史性衰落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200,5年2月1日至4日,澳大利亚http://www.wsws.org网站分四次发表澳大利亚社会主义平等党书记尼克·比姆斯在1月29—30日的澳大利亚社会主义平等党党员代表会上所作的题为《关帝国主义的历史性衰落与社会主义的前景》的开场报告。比姆斯在该报告中考察、分析了美国全球霸权兴起、演变的全过程,并认为当前美国军国主义的爆发是美帝国主义历史性衰落的产物。比姆斯认为,“二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巨大优势是维持世界资本主义秩序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之一。现在,美国为了挽回霸权颓势,日益追求扩大全球经济不平衡的单边主义,因此美国不仅不再能够保证全球稳定,而且是世界政治中最不稳定的爆炸性因素。

作者:尼克.比姆斯

资本主义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为了回应管理学界关于管理实质与职能的争论,本文陈述了我们对管理定义以及管理职能的基本意见。我们认为,根据逻辑简单性原则,管理应定义为“是人们为了有效地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的调配与控制的过程”。管理职能包括“策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同时,对于争议的问题也陈述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管理的实质;管理的职能;逻辑简单性

一、问题的提出

管理是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的一项活动,是为了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条件。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群体组织的出现,管理工作逐渐演变为一项独立的活动。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管理活动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应当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从有人类历史活动开始,就有管理活动。在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有关管理活动的记载和论述也是文化内容中的重中之重。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可以看成是社会管理思想。小到个人生活的管理,大到家庭、企业、组织、国家乃至天下的治理,都是管理所研究的范围。管理学应当是研究管理活动的本质特征、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有关方法的科学,是人类管理经验的总结的基础上人类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成果。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科学也会不断地发展。所以出现不同的理论观点、不同的思想主张、不同的原则方法是不足为奇的。但是,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人们普遍认为管理科学的正式产生应当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算起,即从泰罗《科学管理原理》(1911)的问世算起,为此,泰罗也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这种尊称的获得与人们对科学的见解有关,即认为科学必须是通过严格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这一观点也是科学界所认可的。不过一门科学的产生往往不是个体现象,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出现的普遍现象的反映。在泰罗时代,与其同时或稍前稍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许多管理学家,如(法)亨利·法约尔、(德)马克思·韦伯、(英)林德尔·厄威克、(美)切斯特·Z·巴纳德等,他们都对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后,随着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的迅速发展,管理科学也与其他科学一起迅速发展,并成为当代科学群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突出地表现为各种管理理论的不断涌现,就西方管理科学的发展情况来看,除科学管理理论之外,又相继出现了行为管理理论、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等不同的派别。这些理论的提出,无疑极大地丰富了管理科学的内容,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需要研究的问题。特别是在我国管理学界,人们在引进和消化国外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1997年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管理学原理》指出,学术界存在以下七个方面的问题:(1)忽视理性的重要作用而过分注重经验;(2)任凭经验简单积累,对离散型的思维方式所导致的理论混乱局面,理论工作者一直无力进行成功的梳理;(3)随意使用“新潮”词汇;(4)管理理论越来越偏离管理实践的需要;(5)非理性的人本主义潮流利用了人们的情绪,而渐渐将管理引入一种新的神秘主义境地;(6)强调了企业的外环境而忽略了企业的内环境,将企业的命运之宝押在体制等方面,在实际的效果上形成了又一次淡化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强调环境影响的“工具论”的回潮;(7)几乎所有管理理论工作者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管理理论的主干思路在近几十年里几乎没有多大的进展。从“古典科学管理学派”到“行为科学学派”、“现代管理科学学派”,再到“综合的现代管理学派”,主干思路似乎已经发展到了尽头。之后出现的许多自称学派的理论体系,实际上仅仅是一些枝节观点,根本称不上是一种理论学派。最起码的是无法与前面的这样一些理论学派相提并论。我们认为,以上问题确实存在。但从学术发展的过程来看,也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问题是面对这些现象,学术界应当采取什么方法予以解决?有人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这是一种积极的推进科学发展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应当引起学界同仁的思考和讨论,共同探讨和厘清管理科学的基本概念,对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进行重新整合,以期使管理科学的理论概括更精辟、更深刻、更简明、更系统、更有说服力。这是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着这一原则,我们试图从管理的实质问题入手,对有些观点进行一下整合,抛砖引玉,贡献些绵薄之力。

二、管理的实质

科学研究中为了准确地揭示所研究的对象的实质,经常使用定义的方式对其核心概念加以界定,用以表达对象的本质特征及其与其他概念的逻辑关系。因此,不同的定义往往反映着立论者对于对象的不同看法或不同的理论假设。所以,厘清概念的工作不是无聊的消遣,而是“正名”,是认真的理论思考。特别在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论观点的争论时,每一种理论都不是无稽之谈,都有它的道理和依据。因此,理论的整合就要求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并根据逻辑简单性的原则加以概括。从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有关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人们对管理本质的看法是各式各样的。比如:MP·福莱特(1942)认为,管理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的艺术”。其基本观点是将管理界定为“完成工作的艺术”,并强调了“通过其他人”这一特征。这个定义的问题是排除了自我管理,即将自我管理没有包括在内。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单个人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如家务管理、饲养管理等对于非人的物的管理。P·罗宾斯和M·库尔塔(1996)认为,“管理这一术语指的是和其他人一起并且通过其他人来切实有效完成活动的过程”。他们强调的是“活动过程”,并突出了“和其他人一起”这一特点。同时,强调了“切实有效”的要求。“活动过程”的看法,无疑是可取的,但如果不和其他人在一起难道就不存在管理了吗?切实有效固然重要,但那些效率不高的管理活动,也不能被排除在管理之外。S·路易斯、H·古德曼和M·范特(1998)认为,“管理被定义为切实有效支配和协调资源,并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也是“过程”论,但他们强调的重点是“支配合协调资源”与“达到组织目标”这两个特征。我们觉得这一表述是比较精确的。还有R·普伦斯特和F·阿特纳(1997)认为,管理者是“对资源的使用进行分配和监督的人员”,而管理则被定义为:“一个或多个管理者单独和(或)集体通过行使相关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和控制)和利用各种资源(信息、原材料、货币和人员)来制定并达到目标的活动”。这一定义更为详细,突出了“行使相关职能”这一特征。以上定义反映了国外学者对于管理本质认识的变化和不断深入。我国学者在吸收和消化国外学者观点的同时,在他们所编著的教材中,也提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定义。例如:杨文士和张雁(1994)主编的管理学教材中认为,管理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徐国华(1998)等编著的教材中认为,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喻晓航、齐善鸿(1997)编著的教材认为,“管理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某项活动的最佳的目标而进行的包含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能的综合性的活动”。这个定义符合逻辑简单性原则。周三多教授(2000)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定义的基础上,为管理提出的定义是:“管理是指组织中的如下活动或过程:通过信息获取、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职能的发挥,来分配、协调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以实现单独的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该定义详细地罗列了管理的职能,并且是目前我国学术界比较认同的观点。但在他编著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一书中,又有不同的表述,认为“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这个定义强调了协调活动,也具有逻辑简单性。

综观上述有关管理定义的各种论述,说明管理学界在不断地寻求对管理的本质的最简要的科学的表述。面对以上有关管理实质的不同陈述,我们能不能综合各家之长,求得一个相对简要且能深刻揭示管理的本质特征的定义。这里我们冒昧地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供大家讨论。我们认为,从以上学者的论述中,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管理是一种过程;又认为管理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还认为管理与对于相关资源的调配有关;同时管理有许多职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另外,在这些不同的职能中,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最为核心的职能。我们认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五大职能中,其中最重要的是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计划、组织和领导只不过是实现控制的不同方面而已。因此,我们可以简要地将管理的定义表述为:“管理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这个定义避免了关于人数是单数还是复数的争议,也消除了有效和最佳的要求。关于职能种类的问题,我们想作进一步的辨析。

三、新定义的特点及管理职能的辨析

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在自己的课堂上不得不对管理的定义和职能方面的争论,进行认真地思考和辨析。我们认为,将管理定义为“是人们为了实现预期目标,对于相关资源进行调配与控制的过程”。甚至再简单一些,将“调配与控制”简化为“调控”,也是可取的。因为在这个新的定义中包含着下述特点:首先,它汲取了“过程论”的观点,虽然没有出现“活动”二字,但是,只要一讲到“调配与控制”或者“调控”,人们就会知道这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次,定义突出了“调控”的实质,因为“调配与控制”正是所有管理活动的最本质的特征。特别是从上个世纪中期,随着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的提出和成功应用,使人们耳目一新。许多管理学家也重视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来阐述管理学的问题,例如将企业看作是多因素的、多层的、多功能的、动态的、开放型的社会技术系统。而控制论又和有目的活动有关,控制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所进行的调节与选择的活动过程。此外,我们强调“实现预期目标”,是为了突出一般的管理活动。如果强调科学管理,可以增加“有效地”这一副词,所以“有效地”三个字可有可无。但是,管理的目标问题非常重要,它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的归宿,是不能省略的。另外,定义用相关资源概括了管理的对象。其中包括有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总之,在新定义中大体包含了管理活动的所有要素:管理者是“人们”;管理目标是“预期目标”;管理对象是“相关资源”;管理职能是“调配与控制”或“调控”。这个定义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周详性和逻辑简单性。

当然,定义只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的特征,有一些特性是定义所不能涵盖的。例如,管理的手段(工具)和有些职能,在我们的定义中没有反映,更重要的是没有必要出现。在讲到管理的实质问题时,有的学者非常重视,甚至以罗列职能的方法来定义管理。我们也赞成将管理的职能特征作为最重要的“种差”。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合乎“属加种差”的逻辑规范的科学定义。但是,从管理学的历史上看,人们对于管理职能看法一直存在着分歧,最常见的有三职能、四职能、五职能和七职能之说。那么,究竟哪一种提法比较合适,这也是有必要深入讨论的问题。目前管理学界关于管理职能的分歧,突出地表现在对其种类的划分上。从管理科学发展的历史来看,法国著名的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最早提出了企业基本活动和管理的五种职能。基本活动包括:技术、商务、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而管理的职能主要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是长期以来为多数人所认同的划分方式。不过几乎在同时,英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则认为,管理有三大职能,即计划、组织和控制。他又提出了与其相对的三项原则,即预测、协调和指挥,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与完善。我们认为,厄威克的看法是非常精辟和深刻的,他不仅抓住了管理的最重要的职能,而且揭示了管理职能与其相关活动的关系。后来大多数教材将管理的职能压缩为四种:即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从上世纪中期,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将管理视为“决策”以来,人们纷纷将决策从计划中提取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职能。这样在四职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决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信息和创新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所以人们又将信息的获取与创新作为管理的新的职能。这种与时俱进的努力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由此而来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概念上的重复、交叉和逻辑上的混乱。例如,当人们将计划作为管理的首要职能时,并没有忽视决策的作用。因为决策与计划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决策是形成计划的前提,它与厄威克讲的“预测”相类似。计划是决策的逻辑结果,所以不提决策并不意味着排除决策,只不过是隐含着决策而已。如果将计划和决策都作为管理的职能,难免有重复的嫌疑。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一个新的概念来概括两者,即“策划”,这样也许比较妥当些。也有些学者将人员配备、指导、指挥、激励等作为管理的职能。但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其实人员配备是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指导、指挥和激励是领导的主要作用。如果将它们与组织和领导并列作为管理的职能,显然是一种重复,因此可以完全省去。

信息获取是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先决条件,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作为一项单独的管理职能提出。关于创新的问题,有的学者将其作为管理的重要职能,并认为这也算是一种管理理论的创新。但是,当我们仔细翻阅有关管理创新的内容时,觉得它们完全可以放到组织变革之中去。因为,所谓任务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均属于组织变革的问题。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喻晓航在其《管理学原理》中,统计了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国外十三种管理学著作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其中组织、计划和控制为多数学者所认可。指挥、激励、人事、沟通等,所涉及者均在三至五种以上,如果将这几种职能归纳在领导之中,其统计数也在十种以上。这远远地超过了对其他职能的认可。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值得强调的管理职能理应概括为“策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种。根据逻辑简单性原则,也不需要再增加其他项目。至于这些项目之下的细目问题,尚可以进一步商讨。在知识激增的情况下,在各种观点层出不穷的时代,从逻辑简单性原则出发,对相关的概念和原理、原则进行整理和综合是很有必要的。它对于形成管理科学的范式以及该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会有所帮助。最后大家看到,这里我们对于管理职能整合的结果和以往大多数管理学的教科书的四职能归纳几乎没有区别。唯一的变化是将“计划”改成了“策划”。其实不做这样的变化也没有关系,因为计划中包含着决策。这种螺旋式的回复现象,是否可取?或者这种回复是否意味着大家有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达成新的共识?这些问题有待于学界学者的思考和讨论。

参考文献:

[1]喻晓航,齐善鸿.管理学原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3.

[2]周三多.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4,183-184.

[3]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

作者简介:高彩霞(1964-),女,南京师范大学人事处,210046。

资本主义论文范文第5篇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第一课,在讲这节课时,我用大量史料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包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起了很好的作用。

一、国内

(一)经济方面:

材料1.(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农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少一耕稼之人。——光绪《大清会典事例》

材料2.清代沿用明制设置的钞关,大有增加,计共设户关6个,工关5个……清代税关对商船缴税亦极为苛重,全国又缺乏统一税率,以致各关税吏敢于巧立名目,动辄以商人违反规定为由,没收财货。……李人龙奏称,关税害商,有单书之弊、盘货之弊、包揽之弊、关牙之弊、量船之弊等五弊。在这样的苛税下\"商贾望见关津,如赴汤蹈火之苦\"。——彭雨斯主编《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

材料3.(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习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李文治编著《中国农业史资料》第一辑

设问,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答案:

1.材料1中雍正帝是如何看待农工商关系的?他重农抑商的根据是什么?

(1)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重农抑商。

(2)他认为农业为四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民富国宁。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

2.材料2和3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清政府广设钞关,不法官吏巧立名目,对商人苛征杂税;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3.这种现象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根据上述分析,引导学生得出:鸦片战争前,清政府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结果导致土地高度集中,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经济落后。

(二)政治方面:

材料4.为大府者,见黄金则喜,为县令者,严刑非法以搜括邑之钱米,易金贿大府,以博一喜。至于大饥人相食之后,犹借口征粮,借名采买,驱迫妇女逃窜山谷,数日夜不敢归里门,胥差又至矣,门丁又至矣,必罄尽其家产而后已。——《张享甫文集》

引导学生分析,设问:

1.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清政府贪污行贿成风。

2.本质上反映了什么?政治腐败。

(三)外交方面:

材料5.大皇帝君临万国,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帝百姓。

材料6.英王乔治三世于1787年任命马戛尔尼率团使华,要求中国扩大通商,优待英国,并允许英国派使臣驻华。还准备提出六项具体的要求,(1)英船能到浙江、天津等处停泊;(2)在京设立商行;(3)将舟山附近小岛一处给英商停歇和储存货物;(4)在广州附近拨一块地方给英商居住,或准许澳门居住,给英商出入方便;(5)英国自广州下澳门,由内行走,货币不上税或减少上税;(6)确定船只关税条例,照例上税。

乾隆帝在致辞英王的第二道敕谕中说:\"昨据尔使臣以尔国贸易之事,禀请大臣等转奏,皆系更张定例,不便准行。向来西洋各国及尔国夷商赴天朝贸易,悉于澳门互市,历久相沿,已非一日。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币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今尔国使臣于定例之外,多有陈乞,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且天朝统驭万国,一视同仁,即广东贸易者,亦不仅尔英吉利一国,若俱纷纷效尤,以难行之事妄行干渎,岂能曲循所请?念尔国僻居荒远,间隔重瀛,于天朝体制原来谙悉,是以命大臣等到向使臣等详加开导,遣令回国。恐尔使臣回国后禀达未能明析,复将所请各条缮敕,逐一晓谕,想能领悉。\"——《东华续录》(乾隆朝)卷四七

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1.上述材料5反映了什么现象?

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虚骄自大,愚昧无知。

2.材料6第一段反映了英国什么要求?

要求扩大对华贸易通商。

3.英国为什么提这样的要求?

因为英国的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4.材料第二段反映乾隆帝怎样对待英国使团的?

乾隆帝坚决拒绝了英国使团的非分要求。

有何意义?

在当时有维护中国主权和抵制外来侵略的意义。

当时清政府实行外交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在当时推行的是对外限制政策,实质上是\"闭关锁国\"。

如何评价它?

清政府把自己封闭起来,固步自封,根本不想去了解外国,以\"统驭万国\"的\"天朝\"自居,表明了统治者虚妄无知。

从长远来看,对我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从长远来看,以\"天朝物产丰盈\"拒绝通商交往,顽固地维护封建的经济基础,不利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国丧失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清政府对外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更加落后。

二、国际方面

材料7.(英国)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运往各地销售。——《共产党宣言》

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1.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现象?

英国使用国外的原料、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

2.其本质是什么?

英国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而积极对外扩张。

3.结合世界史有关内容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18世纪60年代到1840年,英国的工业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随着工业革命的扩展,资本主义各国大肆进行殖民侵略扩张,抢占市场,形成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4.当时英国的国情如何?

(1)政治: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国力强盛。

(2)经济:繁荣,是\"世界工厂\"。

(3)对外: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而积极对外扩张,抢夺殖民地。

(4)思想文化:产生自由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繁荣,科技领先。

根据上述分析,引导学生将鸦片战争前中英情况归纳为下表:

从此表可以分析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可能性、根本原因。

再给出关于鸦片输入的有关材料:

材料8.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

单位:箱

材料9.苏州之南濠,湖广之汉口……近来各种货物销路皆疲。凡二三十年前,某货物越万金交易者,而今只得半之数。问其一半售于何物,则一言以蔽之:鸦片烟而已。——林则徐《湖广奏稿》卷五

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鸦片大量输入,并逐年上升。

2.结合课本内容分析,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

三、关于鸦片输入的危害

材料10.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1831年)岁漏银计一千七八百万两;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1834年)岁漏银二千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至三千万两之多……若再数年,银价愈贵,奏销(国家开支)如何能办,税课如何能清,设有不测之用,又如何能支出?——1838年黄爵滋上道光书年份一两白银兑换制钱数1823-18241249文1828-18291337文1833-18341363文1838-18391638文

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社会现象?试分析其对中国经济产生的直接影响。

(1)鸦片大量输入,并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银价上涨;

(2)破坏了我国传统的商业活动,造成商业萧条;

(3)危及清朝的税收和财政支出;

(4)农民以白银交纳国家税收,实际上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材料11.现在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为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生等,绝无食鸦片者,甚属寥寥。——《查禁鸦片烟案》。《鸦片战争》(一),第414页

材料12.马克思:\"中国人在道义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浸渗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

——《鸦片贸易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6页

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最初主要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及其依附者吸食鸦片烟。

2.产生怎样的后果?

鸦片输入导致清政府政治更加腐败。

材料13.林则徐:\"迨流毒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奏稿》,第601页

设问,引导学生分析: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鸦片输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减少清政府财政收入,削弱军队战斗力,危及清朝统治。

2.作者主张如何?由此引发什么运动?

严禁鸦片。引发中国的禁烟运动。

由上述分析可引导学生总结得出:鸦片输入给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人民的身心造成巨大危害,所以中国开展了禁烟运动。可耻的鸦片贸易不仅给英国资产阶级带来血腥暴利,而且是英国政府重要的财政收入,因此为了保护其非法的鸦片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政府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上述材料,学生不仅自己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提高了历史的可信度,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自己分析材料得出结论,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沙洲中学)  责任编辑:蔡世华

上一篇:信息技术论文下一篇:消费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