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专业调研报告范文

2023-05-14

电商专业调研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可行性方案

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乃至企业的经营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出现了跨境电商,跨境电商促进了我国外贸全新的发展,推动了商品在全球范围内的销售。但是,跨境电商在取得一定进展的同时,面临着缺乏跨境电商专业人才供给的困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目前我国跨境电商行业持续保持快速发展的脚步,各大城市相继建立跨境电商产业园,高职院校必须将如何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放在首要位置,尽快为跨境电商行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推动跨境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电商专业教学实际

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教育,除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更加强调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创建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但是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就业规划以及专业领域还不明确,培养的目标比较模糊,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有别于本科院校电商专业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电商交易模式和行为的教育方法,高职院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诸如运营网店等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在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实际教学过程中,开设的专业课程与本科院校基本大同小异,如此的教学设置,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学生毕业走入工作岗位的时候专业基础知识欠缺,实践操作能力也相对薄弱,学生就业前景不理想。

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特点,对于喜好的学习内容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而对于单调乏味的学习内容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相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普遍更喜欢实践教学环节。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非常明确,学校和教师如果能够结合跨境电商最新发展趋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针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专业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的设置与安排,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跨境电商企业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

二、我国高职院校电商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践教学平台

当前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完全忽略跨境电商的实践操作需要,使得学生在毕业后无法适应新时代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跨境电商教学应该不仅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融入大量的实践操作内容,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1]。现实状况是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在进行跨境电商教学实大部分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对于实训内容只是偶尔会有涉及,对于校内的实践内容,主要是以敦煌网、速卖通等软件平台进行实训操作,但是平台之间难以实现合作共享,学生进行实训操作需要成本较大,实训效率不高。

(二)缺乏明确的针对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外贸企业都开始逐步应用跨境电商平台,但是我国高职院校还没有开设专门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对于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国际商务和电子商务为主要方向。对于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还未形成针对专门的跨境电商发展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实现人才能力培养和跨境电商发展的统一。当前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对于跨境电商的专业改造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还在摸索阶段,仍需不断努力。

(三)跨境电商专业缺乏“双师型”教师队伍

当前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电商专业的教师大部分是国贸专业或者电子商务专业,仅有小部分的兼职教师来自于校企合作,在跨境电商企业工作[2]。总体来说,大部分的专业教师自身不具备在跨境电商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对于跨境电商的运营操作了解微乎其微,缺乏对跨境电商的最新发展趋势的掌握和了解。而来自跨境电商企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教学经验,教学效果不理想。由此可见,当前高职院校的发展,高水平的跨境电商师资队伍的严重缺乏成为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需要引起高职院校的充分重视。

三、教学改革形势下高职院校电商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可行性方案

(一)通过校行企共建,为跨境电商教学提供实践教学平台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电商专业跨境电商教学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践教学平台的现状,要加强校行企合作,构建跨境电商实践教学平台,为学生创建真实接触工作环境的机会。首先,高职院校要探究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的实践课程内容,与大量优质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为学生选择更多实践基地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同时,高职院校还要注重与跨境电商行业协会的合作发展。其次,实现校行企合作共建,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内容包括教学设施设备、教学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服务体系构建等内涵建设;最后,要实现将跨境实践教学与跨境电商创业平台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融入亚马逊、阿里巴巴、Wish等第三方跨境平台的内容,通过实践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创业,从事真实的跨境电商业务,同时鼓励学生在开展在线交易以及客户服务等业务内容的时候,提升自身对外语的运用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高职院校电商专业跨境电商教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要积极探究创新更加多元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对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目标。首先,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于无法去到校外参加实训操作的同学,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的结合,在线进行真实的跨境电商项目实践操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企业提供的资源,将真实工作项目作为有效的资源为学生进行教學,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内容,在实践操作中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4]。其次,教学过程中成立跨境电子商务创业班。学校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和学生通过跨境电商第三方平台成立自己的网店并进行产品的售卖,教师和学生通过真实的创业经历,可以促进其对理论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水平,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同时还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三)采取多元渠道,创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在高职院校电商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始终不能忽略教师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重视跨境电商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高水平的教师团队。首先,要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跨境电商企业的实践过程中,培养专业教师具有全球供应链以及跨境电商经验。教师在参与企业实践与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与企业专家以及业务骨干的沟通互动,提升自身全面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能够进行跨境电商理论知识教学,同时能够进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5]。其次,优化完善高职院校电商专业跨境电商教师培训体系,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实现院校教学资源与企业实践基地的有效结合,深度加强高职院校与跨境电商行业协会以及优质跨境电商企业之间的合作发展,为高职院校教师参加研修培训、不断提升自我提供发展平台。最后,高职院校需要发散思维,积极引进沿海地区优质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或者拥有在跨境电商企业工作经验的业务骨干来校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院校教师和学生及时掌握跨境电商最新发展趋势以及跨境电商平台的操作,引起学生对跨境电商专业以及其创业的关注,激发学生对跨境电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将学习效果评价作为重点内容之一,要逐步优化完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进行学习评价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进行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专业教师、学生以及企业导师。其次,确定评价内容,可以将评价内容划分为线上学习考核和线下学习考核两部分,其中线上学习考核主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学生在网络平台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勤情况进行综合评分,而线下学习考核主要是依托课堂教师为评价主体,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考勤等进行综合评分[6]。通过线上学习考核和线下学习考核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可以对于跨境电商教学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在设置专业教学内容时,要将教学内容与本科院校教学内容进行本质上的区分,突出高职院校教学内容的实践应用性,不能仅仅局限于理论基础知识,高职院校要积极与大量优质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了解社会最新发展形势下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最新需求,据此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这样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设计,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实践操作内容的添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熟练应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几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呈现欣欣尚荣的发展趋势,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高水平的全面发展的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在我国培养跨境电商实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就是高职院校。因此,我国高职院校要通过在教学改革中的有效转变,通过校行企共建,为跨境电商教学提供实践教学平台;丰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采取多元渠道,创建高水平师资队伍;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等多种可行性方案,优化完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弥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缺口,为跨境电商企业培养更多优质的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促进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桔华.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型外贸人才培养[J].河北职业教育,2021,5(04):33-37.

[2]梁健屏,吴崑.跨境电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1(03):138-141.

[3]何耀.跨境电商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21(10):141-142+158.

[4]庄志勤.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跨境电商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8):163-164+189.

[5]王锐,李医群,杨守双.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热点及趋势分析[J].高教学刊,2020(14):124-128.

[6]郭岩,齐晓明,张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文学教育(上),2020(05):180-181.

电商专业调研报告范文第2篇

这些年电商里面的专业人才都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为了节约成本,网店老板则通过将网店店铺装修承包给行南京淘大电商这样的第三方服务公司。

当越多网店老板由于公司员工的出走,而又招不到合适的人,那么在江苏地区很多网店老板就找到了电商代运营公司——淘大来完成相关网店的工作。因为他们提供了所有电商服务,而且可以为网店老板提高销售额,已经成为了网店老板心目中的香馍馍。

淘大可以通过自己很大规模的人力资源来降低了运营成本,以低廉的价格想网店老板提供第三方服务。

电商专业调研报告范文第3篇

[摘 要]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环境下,国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构建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搭建实践的平台等等,这些措施希望给高职院校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国贸专业;创新创业
一、现今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情况

现在随着行业背景的转化,跨境电商得以快速增长。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具备一定技能的人才。所以在人才培养标准确定的过程中,要转变传统以外贸业务为主的教学模式和相应的教学内容,相应的要突出跨境电商的内容,进行正确的定位。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教学中,把创新和创业教育和跨境电商相应的内容结合起来,培养具备跨境电商知识以及创新和创业技能的人才是重中之重。

(一)培养体系的人才定位不准确

现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在国际贸易中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非常迅速,很大程度上把外贸的创业门槛降低了,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高职院校在对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没有迎合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进行正确的定位。仍然只是培养人才传统的报关、跟单和业务开发等相关方面的技能。几乎没有涉及到开拓新兴市场以及创立小型的电商企业和风险防范相关方面的标准[1]。

(二)有关创新创业只是一种形式

现在整个国家提倡创新,高职院校也有一些公共选修课围绕创新创业教育展开。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评价体系和相应的标准过于形式化,缺少针对性。创新创业的教育和学生的专业结合程度比较低,并没有体现出国际贸易专业的技能要求和岗位特色。

(三)师资比较薄弱,缺乏实践经验

很多国贸专业的老师在毕业以后直接从事相应的教学工作,相对来说实践经验不足。虽然学校鼓励教师到企业去实践,但是没有完善的机制,教师的实践也仅仅是一种形式,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和具体实践脱节。学校没有相应的标准和体系,教师也没有掌握国际贸易最新的动态,不利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创新和创业的能力[2]。
二、国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分类

在创新创业评价体系中,一种是通过定性评价或定量评价来完成。一种是过程评价或者是结论评价。不管使用怎样的评价方式,对于国贸专业展开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均具有指导意义。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主要的區别表现在,材料的呈现方式和结论的评定上[3]。我们可以理解成是用文字或者是数字来描述。定性的评价,是总体上去把握评价对象的水平和性质,而定量则是使用数学方式去收集材料,处理材料,让评价更简便和客观的呈现出来。过程性和总结性的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的时间以及目标上,我们可以把这理解成关注过程,或者是关注结果。过程性的评价指的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整个过程上面的评价,及时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情况,并且及时调整。所以在时间和形式上都是比较灵活的,针对某一个主题去收集材料形成评价、而总结性的评价是事后的评价,完成了创新创业教育以后再进行的评定,把教学活动取得的成绩和预先设定的目标去对比,进行价值的判断。还有一种是主观的评价以及客观的评价。主要表现在群体角度以及范围上,关注学生的主观满意程度以及教师的投入度。对于国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来说,学校课程设置以及组织管理和时间安排等,这些内容大部分是以文本或者是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是客观的指标。而在评价的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创业意向和精神态度,设置学生能够接受的相关标准,保证评价的真实和全面性,提升评价的可信度。
三、“互联网+”时代,国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措施

“互联网+”背景之下,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把创新创业和行业需求结合起来。本次论文以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评价体系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一)转变评价观念

在国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于教师课程改革以及环境等,而很少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高校要关注学生的主体价值以及学生的获得感,转变评价的观念,由评价的主体单一性,逐渐走向广泛适用性,真正实现各个主体之间的平衡[4]。教育教学的效果不能仅仅依靠一个论文和一个试卷去进行评价,而是要有目标、有系统性地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整个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进而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所以在国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评价的过程中,要进行跟踪性以及持续性的反馈,以提升创新创业的质量。

(二)开发及创新创业以及专业能力一体化的评价体系

“互联网+”贸易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业态。显然传统的课程体系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为此我们学校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之上,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特点以及学校现有的条件,不断创新,把创新创业内容和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实现了前后相互衔接,层层递进的新的课程体系。以国际贸易专业跨境电商为主导,确定了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跨境电商业务能力以及外贸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的能力。相应对基础能力、专业课程、跨境电商课程进行系统结合和创新。基础能力,包括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财经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以及有关跨境电商实践的能力。评价体系,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以目标为导向,提高学生新的外贸技能。在互联网+背景之下,对学生考核和评价的过程中,也要采取灵活的方式。

(三)提高教师创新创业的能力

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是重要的实践者。教师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为此我们学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创新创业人员和企业的专家构成了三维教学团队,打造双师型的教师;更加注重实践能力以及职业能力和技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切实加强对学生在实践方面的教学。学校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升专业教师教学的水平。每年我们学校会指派教师参加以创新和创业和跨境电商为主题的相关方面的培训。另外也会要求专业教师深入到跨境电商的企业进行实践,每年最少要进行一个月的实践。学校聘请社会上的创业成功人士以及优秀的毕业生来学校做兼职的教师,举办培训讲座给在校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帮助和有针对性的指导。

(四)构建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针对在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上存在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展开深度合作。由学校的教师以及外贸企业家、跨境电商专家等,成立了创新创业工作室,给学生的实践搭建了平台。从国际贸易专业中,选择对跨境电商以及互联网有兴趣的学生,组成了创业团队。创业平台在运行的过程中采取了两种商业模式,第一种是创业平台和跨境电商相应的企业合作,企业提供产品,学校的创业团队负责产品销售运营和平台的维护,根据合同分配利润,学生和企业的参与性都比较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去避免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降低学生创业的成本,并且学生还能够亲自参与到跨境电商业务中,让学生熟悉相关的业务流程。另外对于企业来说也能够取得利益,实现了学校和企業的双赢。第二种是学校的创新创业团队和跨境电商工作室充分进行市场调研,结合产品的供应商,创业团队去完成文案设计以及产品的拍摄,上架处理订单和客服等相关的业务流程。业务流程熟练以后,脱离创业工作室进行自主创业。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但是这种模式的风险也是比较大。所以我们学校采取这两种模式来运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根据“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确定新的人才评价体系,把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培养优质的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2018政府工作报告[EB/OL].(2018-03-05). http://www.gov.cn/zhuanti/2018lh/2018zfgzbg/zfgzbg.htm.

[2]刘灿亮,陆改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构建——基于国际贸易专业[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40-42.

[3]邵月花.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融合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0):76-79.

[4]赵世磊,张彦卿,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职教通讯,2017(2):63-66.

【作者单位】

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325

【作者简介】

薛玉梅,1983.7,女,汉族,广东汕头,讲师,国际贸易教学、科研、高校管理。

课题:“互联网+”环境下国贸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编号:CYQN2017077)。

电商专业调研报告范文第4篇

(一)跨境电商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显示,近年来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持续呈现增长趋势,2018年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交易额达1347亿元,同比上升50%。亚马逊跨境电商平台估计,2019年和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分别达到10.8万亿元和12.7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却不断加大。据统计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短缺数量已接近450万,并还在以每年30%的增速扩大。既懂外贸又能在“速卖通”“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熟练操作的新型外贸人才一票难求。培养适应当代跨境电商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全国各所财经类高职院校眼下最为迫切的任务。

(二)高职院校增设“跨境电商”专业

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增补了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46个专业。同年10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名单,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名列其中。这意味着,自2020年起,跨境电商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在高职院校进行招生。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院校积极响应,申报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包括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徽商职业学院等。

(三)全国高校推广“1+X”证书制度

2019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尽管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刚刚设立,尚未参与1+X证书试点工作,但是从方案中可以看出,教育部主张大力培养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决心与行动力。在建设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借鉴“1+X”证书制度的思路和经验。

二、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要求需求供给不匹配

由于跨境业务涉及的流程比较复杂,相比于传统外贸人才,跨境电商企业当下更需要的是能够贯通国际市场营销、外贸磋商、网页维护、产品运营、国际物流、国际结算等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目前跨境电商行业十分稀缺的高端人才。而全国高职院校目前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大都只是简单的在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加上跨境电商基础理论课程,并没有突出跨境电商与其他专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达不到真正的复合型课程体系。并且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将各门专业课剥离开来,并不能真正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难度大大增加。

(二)实训实践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更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时更应该如此。但是,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下,总体而言学生的实训实践时间仍普遍地存在不足的问题。有些学校仅仅在某一学期安排一门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课,就当作完成了跨境电商人才的操作技能培养了,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中,理论课的课时相对来说也占了较高的比重。另外,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建立校内跨境电子商务实训中心或者创新创业外贸综合实训室等。有的院校虽然有专门的实训中心,但是实训软件单一甚至缺乏,同样无法满足日新月异复杂变化的跨境电商行业需求,实训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都大打折扣。除了在校内建设实训中心,校外企业实习也同样重要。但由于地域差异、企业规模等原因,除了广东省和浙江省外,其余省份院校大都难以大批量集中开展校外跨境电商实习活动,校外实训基地力量薄弱。

(三)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跨境电商是近些年才出现的行业,往年也未在高校中单独开设专业,因此高职院校中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教师们基本属于“半路出家”,不少老师都是从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等转行来的,导致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老师一无扎实的跨境电商理论知识,二无丰富的跨境电商实践经验,想要胜任复合型课程体系下的教学任务难上加难。部分学校为了弥补校内教师经验的不足,聘请企业人员入校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但是最终效果未必理想,原因分析有如下几点:一是受到时间的限制,每次课外讲座、培训等活动的时间不可能过长,开展的频率也会因为学校本身的教学资源安排以及企业人员自身的工作安排受到制约;二是企业人员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自身缺乏讲课经验,不一定能将所思所感按照学生习惯接受的模式呈现出来。

三、人才培养思路

(一)多接口,多元化

跨境电商专业既有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也有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属交叉学科,在培养模式上必须按照“多接口、多元化”的原则科学地严谨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多接口”是指在课程体系上要注重将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相结合,并且考虑跨境电商自身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设置符合专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相关课程,目标是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与市场上传统国际贸易磋商、跨境电商运营、客服、美工等多岗位无缝对接。“多元化”是指在培养方式上要注重将课堂理论学习、线上学习、校内讲座、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实践等有机融合,全方面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尤其是线上学习,是对课堂理论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对全社会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二)课证双行

借鉴“1+X”证书制度的思路,高职院校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时要注重打造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教学中引入技能证书,可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也更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当然,在引入证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证书的筛选工作,剔除社会价值低、学生参与度低的技能证书。

四、人才培养内容

(一)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跨境电商业务员和传统国际贸易工作者相比,在岗位技能要求上有着较明显的区别。跨境电商从业者除了能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磋商、报价、履约流程之外,更要具备产品图片编辑美化、产品上架、网络营销、利用搜索引擎优化排名、设置运费模板、网上发货及电子结汇等业务能力。因此,在建立课程体系时,可以将课程方向转向跨境电商线上交易平台的各个环节,在保留《国贸实务》课程的基础上,将《产品摄影》《网店美工》《网店运营》《网络营销》《跨境电商物流(海外仓)》等课程与《跨境电商理论》《跨境电商实务》一起逐步融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群。此外,借助院校参与电子商务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力量,将跨境电商专业中涉及电商运营的部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结合,将“X”证书技能培训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实现课证岗融合统一。

(二)优选教学软件平台

跨境电商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光靠课堂讲解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跨境外贸人才。在日常教学和综合实训过程中,都需要有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软件予以支撑。不少院校都建有外贸类综合实训中心,硬件设施齐全,然而在跨境电商相关软件投入上尚显不足。目前已有南京世格、步惊云等多家教学软件开发公司依托速卖通、亚马逊、WISH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发出相关教学实训软件,有助于学生在校内即可仿真模拟实际业务操作,在实训的过程中发现理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同时,注重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目前针对高职院校开展线上教学的平台有职教云、超星学习通等。教师可以通过自己上传资源或共享外校精品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上及课前、课后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获得学生的教学反馈。对于缺乏校内外实训资源的院校而言,录制相关实训练习视频和企业实操视频,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也不失为一种替补方案。

(三)优化整合师资队伍

高素质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面对跨境电商这个新增专业,大多数专业教师本身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较为缺乏。因此,必须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入手,定期安排团队教师参与跨境电商平台或行业协会举办的专项培训,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可以选派国际贸易骨干教师积极参加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店运营推广“1+X”师资培训,提升电子商务方面职业能力。注重培养专业带头人,鼓励教师外出访学、进修等。同时,聘请企业专家成为兼职教师,为教学团队注入新鲜力量。可以将企业专家与在校专职青年教师间形成导师责任制,一名专家负责2-3名教师的业务技能指导,促进教学团队整体快速提高水平。定期安排企业专家入校为学生讲课,并真正参与到学生校内实训环节。

(四)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企业数量日益增多,校内实习实训的渠道可以拓宽至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一大发展方向。院校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拓宽校企合作的范围,合作开展“订单班”,将校内实训课程的场地延伸至企业,为合作企业定向培养符合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鼓励合作企业实训导师积极参与到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在日常教学中体现X的重要性。

(五)支持开展创新创业

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号召下,学校可以成立校内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在校开展创新创业类项目研究。相关的创业课程可以融入学生三年在校学习课程体系之内,将创业与跨境电商专业课有效衔接。面向社会聘请跨境电商“双创”教育导师,具体明确导师留校指导的时间,提高指导老师参与度,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创业时遇到的难题。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可以纳入学分管理,转换成相应课程学分或者实习实训学分。当然,在建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双创孵化中心时,还需要考虑到合理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资金的支持,这需要政、行、企、校四位一体多方联动,共同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孵化体系。

摘要:近几年,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跨境电商人才急缺。2019年10月教育部公布高职院校增设“跨境电商”专业,同时全国高校大力推广“1+X”证书制度。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目前在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时面临的问题,摸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思路,并提出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具体内容。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艳萍.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外交流,2017(08).

[2] 陈伟.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跨境电商专业建设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03).

[3] 戴勇,张铮,郭琼.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4).

[4] 程凌燕.跨境电商背景下国贸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26).

电商专业调研报告范文第5篇

一、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问题

(一)教学设计不合理

高等院校虽然积极响应综合性、应用性本科教育改革活动,可是人才培育计划方面依旧没有高度贴合社会需求。国贸专业课程片面关注理论知识学习,学科基础、公共基础、专业必修三大课程占据了高校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再加上理论课、实践课并没有在同一学期开设,造成实际、理论的严重脱节。实践活动的开展依靠软件,学生自主练习也仅仅是按照教师指导、方案设计走流程,使得学生无法切身体会跨境电商实际工作特征,创新能力、应变能力过于薄弱。

(二)实践教学不熟练

高校教师基本是硕士、博士的毕业生直接参与学校面试、入职教学,对于创业教育、社会发展趋势等方面的了解相对有限。对于日常教学工作,比较擅长学术研究和理论储备,实践经验有限。而这些问题导致课堂教学只能够以理论知识为主导,难以深入浅出、化难为简的讲解实际案例,针对网站运营、网络营销方面的知识学习也都是来自网络平台、课本教材,无法短期内实现教学效果的大幅度提高。

(三)创业教育不及时

身处双创背景里,各大高校都已经开设创业教育,但也只是停留于理论环节,学生难以掌握创业的核心要点、更是无法发展创业能力。同时,人才培养的整体工作过于依赖理论内容、教学手段选择讲解式、学习效果评估沿用试卷考试,学生毕业只需要向校方提交实习成绩、毕业论文,使得学生外贸技能的测评与现实情况严重不符。结合毕业生择业情况进行分析,高校学生的首选是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不连续的创业教育,极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自主性发展。

二、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一)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

相关报告显示,电子商务、国际贸易这两项专业成为社会企业在跨境电商人才需求的首要位置,并且实际在岗需求为业务岗位,占据了全部人才需求的半数以上。而这个数据也表明了,国际贸易这一专业应该综合分析跨境电商的时代背景特征,最大限度地提高人才培养精确程度。有效突破以往国贸人才的培育体系,把传统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跨境电商的贸易人才培育目标准确分离,调整课程体系满足跨境电商的差异化岗位需求,增设专业课程,才能够实现高素质人才准确定位的目标。

(二)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因为国内的外贸企业基本都是中小型模式,使得国际贸易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时存在较多障碍。社会企业对实习生容纳数量非常有限,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国贸专业应届毕业生的统一化、规范化实习难度,造成了管理成本无法得到科学把控。处于跨境电商的时代趋势,必须积极应用、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优势,把以往把专业学生“送出去”的松散化实习转变成社会企业“引进来”的规范化、集中化实习。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数字贸易的驱动下,有效降低、把控校企合作的资源消耗,为今后探索高时效性、符合时代特征的校企合作体系开拓思路。概括来讲,数字贸易迅猛发展、便利化贸易改革,让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可以参加的校企合作企业不再局限在传统外贸企业,校方应该积极、主动的同跨境电商企业、相关平台合作,全面落实岗前培训以及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而国贸专业学生也应该凭借个人能力获得企业赏识,顺利就职于跨境电商企业,为所属企业贡献出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跨境电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此外,积极引导职业教育的相关机构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支持法律、税务以及金融方面的人才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资。

(三)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互联网模式冲击之下,社会企业开始呈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面对跨界冲突企业转型迫在眉睫。数字贸易的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外贸业务基本特征,增加了专业学生的创业机会。因此,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工作也应该适时的融入企业孵化观念。参照当前外贸企业的跨境业务开展情况,校方必须搭建综合化实践教学机制,有效区分实践、实训以及实验,借助于递进式、阶段式教学模式逐步推进、逐层筛选,把企业孵化观念引进校企合作项目中,关注专业学生的创业队伍建设,从而实现校内实训、校外实验有机融合的人才孵化营地。

结束语:

总而言之,跨境电商作为电子商务的延伸,更是现代化技术的典型代表。国内对于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探索、相关人才的培育依旧处于初期阶段。而想要为行业、社会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电商人才,离不开高等院校教学系统的变革,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观念,真正意义上实现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

摘要: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得跨境电商也快速崛起,社会对于跨境电商及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呈几何倍数增长。培育专业强、素质高的跨境电商专业人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更是带动社会市场转型的基础条件。基于此,本文结合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问题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跨境电商时代,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宗英.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路径[J].对外经贸,2018,(03):132-136.

上一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调研报告下一篇:乡镇宣传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