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

2023-07-13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一.实训目的:

实习是机械学生不可缺少的实习环节,学校安排本次实习是在学生完成所有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后进行的。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实践,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建立电工电子应用的概念。 本次的实习要提高自己对社会的认知能力,让自己迅速适应社会,跟上电子信息前进的步伐。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业务水平,尤其是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培养自己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神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二,实训设备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

三,实习内容:

5周周二

1.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

老师讲解原理、连接电路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实践操作

①.实习目的:

(1) 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 (2)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了解按钮开关的构造与作用;

(4)掌握三相电动机点动控制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

(5)掌握交流接触器常开、常闭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

(6)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线路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实际电路接线图的知识;

(7)理解点动控制线路的概念。

②.实习元件: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

③.点动控制原理:

当按下启动按钮SB后,接触器KM的吸引线圈通电,常开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定子绕组接通三相电源,电动机启动。松开启动按钮,接触器线圈断电,主触点分开切断三相电源,电动机停止 4.实习过程:

(1)按点动控制线路进行安装接线,接线是先接主电路,后接控制电路; (2)线路接好后,对照电路原理图仔细检查;

(3)先自己用万用表测试电路是否通畅,有没有出现短路的可能!然后找老师进行电路连接核对;

(4)实习完毕,切断实验线路三相交流电源,拆除电路; (5)收拾实验台,整理工具后。 5周周三

2.电动机的长动控制电路

老师讲解原理、连接电路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实践操作

①.实习目的:

(1) 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长动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 (2)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了解按钮开关的构造与作用;

(4)掌握三相电动机自锁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

(5)掌握交流接触器常开、常闭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

(6)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线路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实际电路接线图的知识;

(7)理解自锁的概念。 l②.实习元件: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

③.长动控制原理:

接通电源开关QF,按下起动按钮SB2时,接触器KM吸合,主电路接通,电动机M启动运行。同时并联在起动按钮SB2两端的接触器辅助常开触点也闭合,故即使松开按钮SB2控制电路也不会断电,电动机仍能继续运行,按下停止按钮SB1时,KM线圈断电,接触器所有触电断开,切断主电路,电动机停转。 4.实习过程:

(1)按长动控制线路进行安装接线,接线是先接主电路,后接控制电路; (2)线路接好后,对照电路原理图仔细检查;

(3)先自己用万用表测试电路是否通畅,有没有出现短路的可能!然后找老师进行电路连接核对;

(4)实习完毕,切断实验线路三相交流电源,拆除电路; (5)收拾实验台,整理工具后。

2.电动机的正反转电路

老师讲解原理、连接电路的方法和步骤,自己实践操作

①.实习目的:

(1) 学会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的接线和操作方法; (2)了解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构造; (3)了解按钮开关的构造与作用;

(4)掌握三相电动机自锁和互锁的工作原理、安装及操作方法;

(5)掌握交流接触器常开、常闭触头在电路中的应用;

(6)通过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自锁线路和互锁线路的实际操作过程,掌握由电气原理图变换成实际电路接线图的知识; (7)理解自锁和互锁的概念。 l②.实习元件:

十字改锥、一字改锥、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热继电器、导线若干、交流接触器

③.正反转控制原理:

四.实习总结

这一周的实训使我对实际生活和生产车间的电有了一点的认识,让我从中得到了锻炼,对以前的知识加以巩固,还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团体间的携手和作能力。

一周的电工实训进行的紧张有序,使我们有在车间实习体验。这次实训是对实际条件下的依次模拟考核,使用的电压380伏,所以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弄不好会有触电的危险,还有烧毁仪器,在实训开始前老师告诉我们,安全放在第一,不能马虎,开电的时候要检查一遍,还要通知其他人,以免触电,老师又讲了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然后我们按分好的组开始做试验。

刚开始作一周实训,以为要做很多试验,发下材料一看才四个,这次电工实训一共有两次试验,第一个试验是电动机反-正转实训,我们上学期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我想应该没问题,可以做起来,可一做不是那一回事,接完后电机不转,发现是接触点不能吻和。我们将电压改变后,电路恢复正常工作,电机开始反-正转。这让我懂的接线必须认真,不能马虎。在做任何事都必须认真做。是我感受颇多。

第二个试验电动机既可点动又可自锁控制线路实训,这个试验线路和上一个没有查别,在加上已经做过二个试验,我们对电器的应用有一定的熟悉。操作起来就比较顺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让我对电机有了新得认识,可以顺利的进行调控。

通过几天的实习,使我懂了许多许多的道理,真可谓是“受益非浅”啦,这次我们的实习任务,虽然算不上很重,其任务就是按图安装一些简单的照明电路。原理谈不上很复杂,但是真正要安装起来那得费一把劲,由于是两位同学共用一个工位,最重要的是双方协作精神,这一点我体会最深。

做工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项工作需要特别的细心,弄不好的话很容易让自己做的一切从头再来。首先,必须把安装的器材清好检查是否完好,再次就是要运用巧劲把每副夹子上好,牢固,一下午下来人累得是筋疲力尽,但看到自己安装的效果,还是感到很欣慰的,再过一年半我们就要步入社会,踏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但我感觉到一周的学习期就是以后生活的写照,我会运用自己的书本知识和实践能力去撑稳,那在江中的风帆„„

我们的老师总是先给我们讲一些理论的内容,再准备让我们接线。刚开始接线时我们就按着图接下来,一点秩序也没有,所以接好了的线看过去乱乱的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想到都觉得好笑。

也因为电工课我们了解到了很多我们平时都不会认真去注意的常识,比如安全用电常识、电工基本操作(怎么连接导线)。总之,感觉学到的东西还是蛮多的。两次的电工对手亲身体会到整体思考的重要性,布一块好板就必须要有整的逻辑思维,布板要注意各元器件的空间排布还要注意到布线时线与线不能相交且要注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以及时代的进步,很多行业领域的发展水平与过去相比得到了不小的突破與创新,各企业的经济发展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近年来,很多供热企业逐渐提高对集中供热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重视与研究。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涉及到的技术手段以及难点问题等,相关科研团队也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从而为集中供热系统的平稳运行提供有利的保障。本篇文章就电气自动控制在集中供热系统中设计和应用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对相关人士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自动控制;供热系统;设计

集中供热系统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人们生活与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多供热企业都提高了对集中供热系统设计与电气自动控制应用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传统的设计方案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下供热系统的需要,相关科研团队应该对设计方案进行创新与完善。另一方面是由于电气自动控制在应用过程中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而不能发挥出真正的效果,需要系统设计团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此来保证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1 集中供热系统的简述

集中供热系统具有设备多、热参数多、信息传递滞后和系统呈现非线性等特点,供热企业要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集中控制供热设备,就必须提高供热系统电气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所以,加强集中供热系统的电气自动控制,对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有重大意义。

集中供热是指热量通过多个管道将被集中所产生的热采用传输模式传送到一个城市或区域,满足各个地区的热量要求,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由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另外,集中供热系统的能耗需要燃料热源产生的热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水渗漏比较严重,水分补给量很大,所以还要包括能源消耗,水耗。能源消费的比例高于热电水能源消费总量的百分之九十左右,在这个热量消耗里面热能和电能的比例已达到98%以上。

2 电气自动控制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问题

电子自动化控制的设计与应用会受到外界因素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问题,导致集中供热系统不能平稳运行,既影响了用户的供热效果,又降低了集中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需要相关工作团队能够对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首先,想要保证电气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行以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就必须先保证配电的线路与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良好。评判电气设备绝缘性的标准有很多,其中包括测量耐压、泄露的电流和绝缘电阻等。保证了设备绝缘性的标准就能够让设备持续保持稳定安全的状态。

其次,在供热系统的用电问题中,安全的距离也是关乎到人身安全的一大重要因素。安全距离是指物体或者人等在和带电的物体之间接触时不会有危险发生的距离。一般带电体与带电体、人体以及地面之间应该保持相应的距离,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危险情况的发生。

最后,安全载流量就是指能够允许持续稳定通过导体的电流量。如果通过导体的电流量超出了安全的标准,那么导体将会因为太热而让其绝缘性遭到破坏。严重时还很可能会导致漏电的情况,从而引发出火灾。

3 集中供热系统中电气自动控制的设计和应用

3.1 注重系统模式的研究

要想让电气自动化控制在集中供热系统发挥出最佳效果,那么相关工作团队就要对系统模式与自动化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与掌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集中控制方面。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本质是对系统内部环节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科学合理的应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集中控制模式,不仅能够利于中央控制的有效运行,还能对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了解集中控制系统模式的运行原理,能够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控制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控制承载力,对供热效果的提升以及用户的满意程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其次,在换热控制方面。集中供热系统管理团队需要对换热调控模式的应用要点进行深入的研究,明确换热调控模式与集中供热系统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积极配合热力站的需要。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换热控制模式的效果,对集中供热系统的平稳调节提供保障。在集中供热系统的温度、水量以及热量方面,相关工作团队还要提高对网络化水电阀门的重视与研究,同时还要时时掌握自动减压泵的调控状况,从而为电气自动化控制设计与应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最后,在智能控制方面。智能化控制系统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强的模式,对系统化结构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会受到智能化操控环境的影响而出现各种情况,需要相关工作团队能够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另外,合理的利用智能化控制模式还能有效的提高系统故障的处理效果,对集中供热系统的智能化操作提供着有利的保障。

3.2 注重主要控制设备的研究

集中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需要调节的热力参数主要是温度、一次网的流量、二次网的循环流量和管道内压等,控制这些热力参数的电气自动控制设备主要有:

第一,中央数据处理器(上位机)。中央数据处理器的操作系统可以实时处理信息,应具有Internet接口,也可进行无线通信,也应具有USB接口,数据信号可以通过多通道输入及输出。

第二,电动调节阀。电动调节阀遵循标准信号动态调节系统,供热系统压力波动对它的影响很小,调节过程更稳定、更节能。

第三,变频器。变频器用来改变泵类的转矩,具有可以自由连接的输入输出端口,能切换电机数据和命令数据,变频器具有过压/欠压保护、接地故障保护、短路保护及电动机保护等功能。

第四,现场控制器。在有些情况下,为减轻中央数据处理器的工作量,每个换热站应设有现场控制器,实时采集和分析运行参数,如电流、泵的工作状态、回水/出水温度、水位/水压等。现场控制器接收和记录换热站传来的运行参数,包括温度、压力等。除此之外,现场控制器分析采集参数后,记录参数并根据上位机下发的程序发出一些控制指令。需要强调的是,在一次网和二次网的管道上都要装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电动阀等控制设备。

4 结束语

如今,很多供热企业在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都能对电气自动控制的应用要点和原理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对于影响电气自动控制效果的不利因素,相关科研团队也能根据集中供热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对不利因素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科学的优化方案,提高电气自动控的应用价值。另外,对于集中供热系统中电气自动控制设计与应用中存在的细节问题,相关工作团队也能对其进行及时的分析与处理,以此来保证供热系统的平稳运行。一些供热企业还会将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应用其中,并对相应的控制技术进行创新与完善,以此来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媛.电气自动化控制在集中供热系统中的设计和应用[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2):21-21.

[2]李营,孙义佳.集中供热系统中热网的电气自动控制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7).

[3]张旭.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热网的电气自动控制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4).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的“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引入了项目教学法;进一步阐明了“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条件、应用举例和项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机床电气控制;项目教学法;应用

项目教学法的核心是不再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或者说不是简单的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去寻找得到这个结果的途径,最终得到这个结果,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学习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各种能力。教师已经不是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学生具有90%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显著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本文章“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改革为背景,探索和分析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课讲解干瘪、无味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仍然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虽然黑板粉笔改成了多媒体教室,增加了一些继电器器件以及部分机床电路原理图的图片展示和动画演示,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仍然很少,加之大多数学生实际接触真实机床的机会很少等原因,最终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纵使教师精神饱满,富有激情地不断重复讲解,并以考试作为手段,配有部分内容的实训实验,但单调和枯燥的讲解和部分不切实际的实训内容,还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也沉闷乏味,毫无生气。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通过机械似的记忆来掌握主要的授课内容,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达不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实训内容较少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实训条件的限制,对于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实践环节往往是敷衍了事,对实训环节更是有心无力,最终导致了实训环节在“机床电气控制”教学中的缺失,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效果。比如,作为一所高职院校,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中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虽然是很多的,但是目前能够用于“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的设备却很少,只有一个有两类机床共40套仿真设备的实验室,这两类机床虽然是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中很重要的部分,但是其他机床实验设备的缺失,使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总是存在遗憾。

(三)理论教学和实践过程脱钩

目前,阜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教学基本沿用了理论教学加实践教学的模式,理论与实践分时段进行。一般教师在安排教学时总是会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进行实践环节的锻炼。这样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分开易导致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上的脱节。首先,“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中有很多的机床电气控制原理图,学生在对机床的外观、动作方式没有任何直观概念的情况下进行理论学习,接受知识很被动,没有自己的主观理解,课堂内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其次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不同步,在实践课需要与理论结合时理论知识近乎忘却,实践课程无法及时享用理论课程的成果,实践课教师在安排实践内容时无法实现最佳效果。另外,实验室机床设备的仿真模型化,也使“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实践教学和工厂的实际机床脱钩。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状况,可以尝试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教学之中。

二、项目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课程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效果,达到高技能高职高专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依托校内的实训基地实验室硬件条件,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到“机床电气控制”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效果比较显著,从教师到学生反应都很理想,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参与性、互动性和课堂气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仅如此,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较大提升。

(一)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条件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而成为了教师指导、监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在具体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

人是决定事件成败的关键,项目教学中的“人”就是指教师,引入项目教学的关键就是教师。项目教学法虽然也讲求理论,但主要是要做实践项目,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需要花费教师更多时间和精力,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和实践业务水平要求也更高,教师不仅需要精通教材内容,更需要熟悉实际的操作过程,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要想实施项目法教学,就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特别是实践能力,然后才是对教材理论的理解,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才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关键所在。

2.必须具有开展项目的实践条件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好的教师也不能纸上谈兵。“机床电气控制”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各类机床的结构、外形、工作原理十分的复杂,如果没有实际的机床供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是不可能发展提高的。对于开设机电类专业的学校,实验室建设在专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项目教学法也注重实践条件,实践条件决定了教师项目的选择,决定了最终实施的项目好坏,实施项目与实际工厂中的设备的区别,也必然直接影响着最终教学效果的发挥。

3.项目教学不能脱离教学大纲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项目教学法,大家的目的都是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能的高职高专人才,都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项目教学非但不能脱离教学大纲,反而应该确保所选择的项目能够将教学大纲要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够在具有一定难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考核方式要合理公正

项目教学中,考核必须要合理公正,必须兼顾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评分标准必须明确,对完成项目的评价必须合理公正。项目教学具有重过程轻结果的特点,教师在进行项目评价考核的过程中更应该要合理公正。具体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教师的指导性评价和学生的自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二)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机床电气控制所涉及的机床较多,每一种机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和适用场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并掌握知识,必须以每一个机床作为一个项目进行实践操作。比如,对于普通车床,设立了识读并检修普通车床CA6140电气控制电路项目,共6个学时。根据课程标准,这个项目确立的知能目标是:掌握常用普通车床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识读方法,会识读普通车床的电气原理图,会处理普通车床的常见电气故障。根据知能目标,将整个项目分为若干个阶段任务,并在每一次上课前以项目单的形式发到每一个同学手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预习和查找资料。

第一阶段:总体认知阶段,学生的任务是:(1)观察实验室内车床CA6140的外形、动作方式、工作过程;(2)找出车床上面(包括车床内部)的所有的低压电器元件及控制柜并明确每一个低压电器元件的作用;(3)根据实际操作,领会低压电器元件在电路图中的位置和作用。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总体观察普通车床的工作方式、运行过程并对其上面的低压电器元件利用已经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是分析普通车床CA6140原理图,学生的任务是:(1)根据前一阶段得出的结论对普通车床的电路进行设计并和实际电路图进行对比;(2)分析理论中的电路图与自己所设计电路图的区别,找出其优点所在;(3)看懂并分析电气原理图,掌握普通车床CA6140的工作原理。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对自身所设计的电路和理论上的电路进行比对、分析,得出自身设计的缺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掌握掌握普通车床CA6140的工作原理,同时,学生之间也会交流和合作,共同评定设计的好坏,该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阶段是故障检修阶段,通过实际车床的操作和原理图的分析设计,让学生学会对普通车床CA6140进行检修。学生的任务是:(1)分析普通车床CA6140的故障现象;(2)根据故障现象,对实际所设置的故障进行检修。在这个阶段中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仪表的使用,针对各种突发性问题需要自主寻求解决方法,这一阶段的实践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很大作用。

最后,根据项目完成的情况,教师集中讲解和点评。当然在前几个阶段,教师也要参与并实时地进行指导,但应突出学生在项目完成中的主体地位。

三、项目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项目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而设计的,它以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形成直接经验的形式使学生掌握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在项目教学中,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性活动,注重的不再是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整个过程。因此,在项目的具体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选择项目要合适

选择项目要合适,必须实用、优秀,并符合学校实验室条件。项目的选择是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的效果。项目的确立必须充分考虑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同时还要考虑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要尽可能囊括全部的教学知识点,难易度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另外,在项目的选择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入企业人员参与,这样选择的项目才更符合社会生产的实际。

(二)教师指导要把握好尺度

教师在项目教学中的身份是组织者、监督者、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发生错误和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纠正、指导和帮助,教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指导也应因人而异。项目教学法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发现和运用知识,从而提高操作技能并完成自我能力的提升。教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多做启发性指导,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

(三)项目教学中必须进行实时总结和点评

每个学生在基础知识、自身经验和接受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使得学生在同样的项目中所获得的结果也不同,实时的总结和点评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项目完成的最佳方法和技巧,找出自己的不足,以便更好的完成项目并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践证明,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机床电气控制”教学中,改变了传统教学说教式的被动学习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 刘成晔,蒋科军. 项目教学法在“汽车构造”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5).

[2] 张莹.浅谈高职院校的项目教学模式[J]. 江苏高教,2008(1).

[3] 程少伟.谈行为引导教学法之项目教学法应用[J]. 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4] 蒋庆荣.以项目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制定依据;注意问题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机械设备的安全性及使用效率,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机电一体化已成为现代机械工业发展的整体趋势。从电气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看,在保证电气相关工作质量的过程中,其基本前提在于掌握电气控制设备的路线设计,以此来保证电气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在这一问题上,本文从电气控制方案的制定依据、电器控制的线路设计要求及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电气控制的线路设计进行分析。

1.电气控制方案的制定依据

受电气设备种类及使用方式的影响,电气设备有着多种控制方案,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气线路设计时,需本着简便、可靠、经济、实用的设计原则进行设计,以此来发挥出电气设备的操作优势。一般来讲,电气控制方案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1控制方式需满足设备的拖动需要

在判断电气设备控制方式科学与否的过程中,其主要评判标准在于电气设备创造的经济效益。简单的电气控制逻辑与稳定的生产设备工序,多适用于继电-接触控制方式,这也是较为合理的;相反,若加工程序多变,设计人员则需要考虑采用编程序控制器。

1.2控制方式需满足电气设备的通用化程度

在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中,所谓的通用化是指生产机械加工中面对不同对象时的通用化程度。如某些加工一种或者几种零件的专用机床,其通用化程度低,这种设备可以保持较高的自动化程度,因此,这类机床一般适用于固定的控制电路;但如果是用于单件小批量零件加工的通用机床,则需要结合着加工对象来选择与之相符的加工程序,如数字程序或者编程控制器,以此来体现电气设备运行中的灵活性与通用性。

1.3科学稳定的电路电源

在选择电路电源的过程中,若电气设备控制电路整体比较简单,则可以使用电网电源,若电气设备中的元件比较多且设备内部电路比较复杂,则需要设计人员对电网电压进行隔离降压,以此来减少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针对自动化程度高的生产设备,设计人员需要考虑直流电源,在节能安装空间的同时,还能便于操作、维修。

2.电气控制的线路设计要求

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气电路设计时,其设计顺序一般按照主电路、控制电路、设计电路、信号电路及局部照明电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且在初步设计完成后,需要设计人员结合着电气设备的使用功能,对其进行检查,确保线路设计符合要求,并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完善与简化。

2.1控制线路的设计要求

在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案上,主要取决于电气设备的实际操作,换而言之,不同功能的电气设备,其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要求不同。但从整体设计规律上看,其电路设计仍需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第一,设计方案的制定,必须满足生产机械的工艺要求,确保电气设备能够按照工艺顺序准确、可靠地运行;第二,在电气线路设计上,应确保整个线路简洁有效,且尽量选择常用的、经过实际考研的设计线路;第三,线路设计应满足操作调整与检修方便的原则;第四,确保所设计的线路具备必要的保护装置及连锁环节,确保出现错误操作时,设备能自动断电,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五,设备线路的设计,必须安全可靠,以此来保证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

2.2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方法主要由经验设计法语逻辑设计法两种。首先,经验设计法。所谓的经验设计法是指结合着生产工艺的实际需求,依据电动机的控制方法,选择典型环节路线直接进行设计。这种路线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结合着电气设备的实际要求,将各个独立控制的电路设计出来,然后结合着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对各个分部的电路联系进行确定。这种设计方案的优势在于简单有效,缺点在于线路设计需要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来设计,且需要绘制大量的分部线路图,设计时间上比较长。其次,逻辑设计法。所谓的逻辑设计法是指采用逻辑代数的方式进行电气线路设计,这种设计方法的优势在于线路结构合理,可节省所用元件的数量。在逻辑设计法中,需要设计人员明确控制对象的运行信号,尤其在整体逻辑变量系统设计上,对整个运行元件的使用性能进行分析,进而明确控制对象每个动作的启动、停止信号。

3.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结合当前社会经济的實际发展趋势不难看出,线路设计是进行电气设备设计、生产和调控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电气设备正常、可靠、安全运行的保证。由此可见,保证电气控制中线路设计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对电气控制线路的安全运行有着直接作用。

3.1尽量减少线路连接导线的数量

设计人员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中,应从电气设备各个元件的实际占地位置出发,在符合线路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配线时的连接导线,避免导线引起不必要的故障。

3.2正确连接电器线圈

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上,电压线圈受自身阻抗性能的不同,无法进行串联使用,避免造成两个线圈电压分配不等的现象发生,即使是两个同型号的线圈,在面对额定电压的前提下也应避免这种连接。这是因为电器动作的发生有着一定的先后顺序,当一个接触器运行时,其线圈阻抗会增大,且线圈上的电压将增大,导致另一个接触器无法吸合,情况严重时还会出现线圈烧毁的状况。与此同时,电感量相差悬殊的两个电器线圈,也不能并联连接。

3.3避免寄生电路的出现

顾名思义,所谓的寄生电路是指线路运行中意外接通的电路,这种电路在运行中,除了降低设备元件的运行效率外,还会加大机器的磨损程度,增加设备的运行成本。此外,在线路设计上,设计人员还应最大限度的减少电器数量,采用标准件和相同型号的电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触点以简化线路,提高线路可靠性。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气设备已成为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推动作用。做为电气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电气路线设计对整个电气设备的整体运行有着直接影响作用。这就要求电气线路设计人员能够深入电路设计研究,结合着电气设备的实际功能及自身的工作经验,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确保电气线路设计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科]

【参考文献】

[1]莫少荣.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基础的探究[J].科技传播,2011(02).

[2]陆斌.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08).

[3]杨春光.小议电气设备的故障维修与检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

[4]孙丽英.电气设备故障维修与检查的技术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9).

[5]顾卫东,陈玉光.浅谈电气控制系统常见的故障现象及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9).

电气控制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一、系统构成分析

如下图1所示地铁车辆电气牵引系统的构成主要就包括了司机控制器、PWM指令器、高压箱、ATO装置、制动装置、驱动装置、接地装置、VVVF逆变器、滤波电抗器、制动电阻及牵引电机等内容。车辆电气牵引系统大都是采取直流牵引电机所构成, 高压箱的构成主要就包括了充电设备、高速断路器与主隔离开关三部分所构成, 在地铁车辆中大都会配置两台受电弓, 以避免某台受电弓出现故障而导致逆变器与辅助逆变器的运行受到影响。牵引逆变器在输入一侧具有支撑电容, 利用该电容能够切实保障逆变器所输出的电压足够稳定, 并且还可发挥出较好的能量缓冲效果。另外, 滤波电抗器和电容还可一同构建起一项维持系统电压良好稳定性的装置设备, 进而便可确保逆变器能够得以正常运行。

二、运行安全保障

在地铁车辆的牵引系统当中, 其构成部分主要就包括了一系列的设备与各项电路系统, 要保障牵引系统的而稳定运行就必须要确保这些设备与电路处于良好的运行性能状态下, 在众多的设备类型中, 制动装置地铁车辆在减速与停车时所必须要用到的一种制动设备, 因此其对于保障地铁车辆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通常而言, 在城市地铁车辆内基本采用的都是电制动形式, 总的来说就包括了再生制动和电阻制动两类, 另外还有辅助的机械制动方式, 通过多种手段来最大程度的确保地铁车辆能够得到及时、精准的制动, 借助于车辆制动系统可实现对车辆运行速度的精准控制, 对车辆制动力亦可做到高效化的调节, 由此也便能够确保地铁车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当中可安全停车, 并且也可在遭遇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制动, 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电气控制

(一) 牵引控制

在地铁车辆运行阶段当中, 制动装置经常会对牵引逆变器发出操作指令, 而后牵引逆变器再与制动控制装置相结合来获取到操作指令信号, 进而完成对车辆的牵引控制。然而在实际运行时, 车辆运行速度经常会受到系统限制, 一旦其超出标准运行速度后, 系统也会自动将牵引力减小, 同时切断牵引力, 直至车辆行驶速度回归正常后再重新连接牵引力。另外, 即便不具备自动控制系统, 车辆限速功能仍然可以得到有效发挥, 由于车辆在行驶至坡道位置时, 常常会开启高速行驶模式, 进而促使地铁车辆能够得到和坡度水平大致接近的加速度, 以保障车辆的平稳运行。

(二) 交流传动控制

地铁车辆电气牵引技术主要以牵引变流为主, 此项技术是采用较大功率的半导体器件为基础, 此外较常用到的还包括有叠压低感母排技术、光纤传输技术、冷却技术、隔离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 均在地铁车辆牵引系统中有着大量的应用, 借助于对此类技术手段的合理运用, 可确保地铁安全、高效的实现牵引控制, 并且还可实现对直流电的精准转换。牵引变流技术可利用水进行冷却, 而后经由散热管道与冷却风来实现对电器牵引系统的降温处理, 减小系统的负荷压力, 保障车辆的高效制动。另外, 交流传动技术同样也能够给予地铁车辆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以充分保障, 交流传动控制技术本质上是来源于逆变器的一项集合技术, 借助于对异步电机控制技术、粘着控制技术、参数识别技术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综合应用, 来促成对电流影响的有效控制, 同时在地铁车辆的运行阶段, 常常还面临着一些十分复杂的问题, 而通过应用交流传动技术便可促使相关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三) 电制动控制

地铁车辆的制动主要是凭借的电制动与机械制动两种方式, 而前一种又可具体细分为再生制动与电阻制动两种, 然而在具体的制动阶段当中, 此两项制动方式是有着明显优先级差异的, 通常而言, 在针对车辆实施制动控制处理时, 需先采取再生制动, 而后再实施电阻制动, 最后一步才是机械制动。然而为了能够实现更快速的制动并尽可能降低能耗, 一般会将多种制动方式同时予以应用, 以期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地铁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与电气牵引的工作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整个电气牵引系统在实际的地铁车辆运行时有着极其关键的作用价值。系统可借助于电气控制手段来促成对地铁车辆牵引与制动的全方位控制, 这将会对地铁的平稳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 有着巨大的现实应用价值。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 城市交通建设事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 目前在整个城市交通的建设发展领域内, 地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价值, 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 保障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也是确保城市交通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整个地铁运营阶段中, 牵引系统将会对地铁运行的安全与效率产生巨大影响, 只有确保地铁牵引系统的正常工作, 方可实现地铁的稳定运行, 而电气控制又是影响牵引系统的一项决定性因素。对此, 本文将重点针对地铁电气牵引系统的电气控制展开相关的探究工作。

关键词:地铁,电气牵引系统,电气控制

参考文献

[1] 王平.地铁电气控制的原理图设计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6, (12) .

上一篇:实验实训总结下一篇:桥梁实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