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金融学论文范文

2023-03-06

本科金融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就开始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截止到2013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已经突破了25万亿人民币。在现今国际金融市场,传统的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何更好的发展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通过中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现状,找出我国中资银行国际业务结构上的内外两大问题,揭示国际融资业务创新发展的阻碍表现在理念陈旧、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的核定没有统一的标准、风险控制手段落后等,通过一系列的针对性的对比研究,提出国内商业银行必须更新理念,从本源上指导贸易融资创新,以提高中资银行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国际贸易融资 创新

所谓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就是银行为跨国企业在进出口业务及其他相关国际业务中所发生的资金和信用融通活动提供便利资金。2013年末,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4.2万亿美元,越来越多的进出口商采用赊销方式结算,随着我国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企业对银行融资的需求大大增加,如何更好的发展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商业银行融资现状

(一)我国国际贸易业务发展趋势

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国已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如表,2013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3821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5097亿美元。①

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大大高于国民生产,外贸依存度极高,任何国际事件都可能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贸易,影响到我国出口企业的生存。2008年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美元处于弱势地位,人民币被动升值,中国出口受到极大影响,加之下半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我国中小企业面临销售无路,资金短缺等问题,仅2008年就有数十万家中小企业倒闭。再则我国国内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强化发展贸易融资也成为企业的迫切需求。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朝贸易融资形势的复杂化,多样化发展[1]。

(二)国内商业银行的融资信贷现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开展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一般以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为主打产品,主要是出口押汇、打包贷款、进口押汇等,此外,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成熟的产品,如福费廷、国际保理等也出现在国内商业银行的产品目录上,但其业务量根本无法与我国进出口贸易量相匹配。

商业银行贷款投向主要倾向于大中型规模的企业。我们都知道大中型企业的信誉良好,技术力量雄厚,经济效益好,相较于中小企业信用等级高,对于商业银行本身而言放贷于规模大的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较小,为此大中型企业成为商业银行稳定的客源。相比之下小型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陷入困境。然而小型企业在市场中的比重相当大,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社会就业等民生问题。

从行业方面来看,目前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多偏好于房地产等风险性偏高的行业,此外还有就是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房地产贷款在全部新增贷款余额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并处于增长趋势。此外,与房地产相关的钢铁,水泥等行业的投资项目资金也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可是目前这些行业产能已远远超过市场需求,因此银行贷款过于集中在这些行业,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新兴行业的发展。

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结构欠合理及其原因

近年来,商业银行的贷款期限结构越来越偏向于中长期贷款,并且中长期的贷款的增幅也比短期贷款大。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期限结构呈现出不合理的态势。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额度的不均衡,势必会增加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分析其原因,大体上有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

(一)外部因素

1.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我国经历过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现在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都相当不成熟,并且在许多方面都含有计划经济时期的烙印。

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发展差距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因其地理,气候,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并且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下,东部地区得到优先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将较多的资金投向了东部地区。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对信贷的需求远远大于商业银行的供给。

3.政府对金融资源的挤占和控制。政府时常以控股股东或者唯一股东的身份对商业银行的贷款投向进行干涉、控制。目前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实行限额贷款,规模管理重于比例管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全部职能。

4.受当前经济形势影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明显趋缓。

(二)内部因素

1.商业银行过于追求自身利益。盈利性是商业银行三性之一,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商业银行偏向于长期贷款。商业银行倾向于中长期贷款与其内部绩效考核制度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总行在对各分行进行绩效考核时只是去考核其即期利润目标,而忽略远期效益。

2.商业银行自身产权制度存在问题。商业银行产权不明晰也制约着其信贷结构的优化。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由国家控股,银行只有经营权,为此商业银行很难有效处理其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三者的平衡。贷款投向必然受到其控股股东的影响和控制。

3.商业银行的自身风险控制和审核制度不完备。目前多数商业银行对于其发放的贷款的监督力度还不够,多处于静态控制阶段,跟踪力度不强,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性。商业银行不够严格把握审核的标准与流程,也将阻碍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的优化进程。

三、国内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创新之路上遇到的阻碍

(一)业务创新速度慢,理念陈旧,无法跟上需求

国内商业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领域的新产品推出少,还没有大规模地成立专门的贸易融资部门,无法专门负责该项业务的营销推动和业务管理工作。大多数银行都没有意识到,现在的买卖双方在日益紧密的供应链关系下已经不再是单独的买方跟卖方。

(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的核定没有统一的标准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授信规模的核定没有统一的标准。事实上,在银行与客户的实际业务交流中,他们已经适应了以前的贷款种类项目,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总体发展过快,而很多客户并不能迅速适应这些新兴产品项目。各家银行一般都是根据自己银行对现今国际贸易融资融资业务的理解来制定相关的融资策略,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地了解现今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及走向,所以会产生出各种不同的国际贸易融资授信规模标准。

(三)国内银行、客户及国外银行间的法律关系不对称,可能产生业务风险

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借鉴了国外及港台银行做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由于我国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文规范银行、客户及国外银行间的法律关系,极大地增加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四)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欠缺

我国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欠缺,主要体现在各分支行之间的运行都相对独立,信息资源沟通不及时,难以形成和谐统一的管理制度。现在国内商业银行通过对客户资历的反复审核以及复杂繁琐的操作流程来控制风险的手段,会使客户失去耐心进而对银行失去信心。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提出的对策

(一)更新理念,从本源上指导贸易融资创新

在思想层面,我国商业银行要加快技术更新,提高创新能力,就要学习与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创新成果,树立供应链融资理念。依据《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在鼓励国内企业走出海外的精神下,由我国商业银行总公司给内地银行担保,银行在境外的分支机构在境外给企业解决贷款问题,大力发展银行融资风险较低的福费廷业务。据统计,在全部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的比率尚不到30%,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也为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转变原来“从大从强”的观念,树立起从广大中小型外贸企业中拓展市场的理念,要与国外商业银行开展合作,发展同业合作联盟。

(二)将风险管理体系程序化公开化

首先,风险管理必须覆盖银行的所有相关业务部门和岗位,做到“风险管理,人人有责”。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产生的风险,只能通过银行相关部门的再三谨慎来弥补。在银行内部设立风险评估,风险监督等相关部门,将银行业务的操作手续流程规范起来。其次,可以将这些业务的操作流程程序化和公开化,实行评分制度,来监督业务的运行。

(三)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市场营销能力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开放的条件下正逐步扩大,未来面临的竞争压力会更大,这就需要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树立可以保持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建立良好、公正、公平的晋升制度,用人所长,敢于创新、突破常理,使优秀的人才得以脱颖而出,为我所用。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岗前培训,为员工未来的发展指明一个方向;做好高层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薪酬分配,杜绝同工不同酬,缩短高层与中低层的收入差距。

营造良好的内部交流环境。对于员工来说,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组成为银行服务的一个小团体,而千千万万个团体足以组成一个庞大的金融帝国。银行要培养经营理念,充分理解市场、客户间的关系,明白以顾客为中心的重要性。要建立起良好的客户关系,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加强市场研究、细分顾客群体,提供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从“产品型”营销转向“关系型”营销,从而提升市场营销水平。

(四)技术创新

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借鉴国际上先进的创新技术成果,充分利用电子网络技术在贸易融资业务中的运用,构建出适用的融资系统,打造科学便捷的贸易融资电子化平台。大力开发网上银行,增加渠道服务项目及开发银企直联等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帮助客户降低操作成本,服务于贸易融资,提高银行效益。银行还要注意使用外部电子网络应用系统,倡导商业银行之间的协作和联合开发,以及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信息咨询公司的合作。尤其要借助电子计算机、远程通讯和一系列信息技术,科学地应用发明与创新的成果,以降低创新成本,使银行的创新活动突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参考文献

[1]刘经纬.我国X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0.

[2]倪创新.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04.

[3]胡黎明.我国出口项下贸易融资工具创新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4]金颖颖等.供应链融资援手中小企业[J].中国金融家,2009,(9):143-145.

作者简介:黄诚毅(1990-),男,汉族,金融学本科毕业,曾任职于上海浦发银行宁波分行客户经理,现南开大学金融学(在职申硕)。

本科金融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

[作者简介]胡琳,湖南农业大学研究实习员,湖南长沙410128;范婷,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教师,湖南衡阳421008

2008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大学生就业受到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大部分毕业生原计划到外贸、翻译、外事等领域就业,但在国内企业大规模裁员、外企纷纷撤资的背景下,英语专业毕业生显然举步维艰,他们的就业心理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及成因

金融危机的突然来袭,使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凸显并带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一)就业心理压力增大。情绪焦虑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金融危机的出现无疑是雪上加霜。个人前途与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去向的选择、就业与考研等问题。女大学生心理压力大于男大学生,农村学生的焦虑程度高于城市学生。大学毕业生的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大学毕业生既希望谋求到理想职业,但又担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不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害怕自己择业上的失误会造成终身遗憾而对择业准备感到无所适从;害怕被用人单位拒绝以至于十几年的寒窗苦读付诸东流等等。这些都是大学毕业生容易出现的问题。

这些80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前的焦虑与他们对风浪和挫折体验相对较少、适应能力和受挫能力较差形成了较强的反差。因此,当前一些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很不稳定,处于一种烦躁状态中。在就业的初期阶段,毕业生最突出的问题是目标焦虑,即对现实能否达到心理预期值表示担忧。受金融危机影响,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原本对自己比较有信心的同学也开始担忧起来。通过对衡阳高校的调查我们发现,金融危机前15%的毕业生都对自己的就业很乐观、很有信心,60%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比较乐观、有信心,然而金融危机后两项数字分别下降到6%和27%,而越来越迷茫的人数则由13%上升到45%。

(二)就业心理期望大幅度降低

在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况下,英语专业毕业生对就业的心理期望也明显降低。主要表现在对就业起点工资的要求、在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对基层工作的态度、工作是否专业对口、对首选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要求等方面的期望都有所降低。例如,毕业生在起点工资方面普遍降低了500~1000元。而对基层工作以前没有考虑过现在开始考虑的人占8%,连同一直在考虑的共占19%,一改以往基层工作“冷门”的情况。另有5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只要跟专业有关联即可,不需要专业绝对对口。金融危机前43%的毕业生对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具体要求,而金融危机后这一比例下降到29%,对首选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没有特别要求的由18%上升到34%。

(三)自负心理明显减弱

所谓自负心理是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在金融危机之前,部分英语专业毕业生受传统观念影响较深,认为英语专业是拥有牢固铁饭碗的热门专业,毕业时将一展宏图,理应谋到好的职业,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一种优越感。他们自我感觉良好,自视清高,在求职择业时好高鹜远,结果往往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良好的就业机会。金融危机爆发后,英语专业已被推上风口浪尖,即使自身再优秀也要冷静地想一想。很多优秀的毕业生在被问到关于是否创业的问题时,他们态度都很谨慎,“现在找工作都这么难,开公司又谈何容易”。原本有创业计划的同学也发现创业并不是一腔热情就可以,“现在市场不景气,还是先找份工作积累些经验,等经济复苏了再考虑创业”。

二、积极调适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心理

(一)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转变就业观念

1 正确认识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尽管当前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应当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正确认清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优势与劣势分别在何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目前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飞速发展的大好时机,必然需要大批量受过高等教育、有专业技能、讲究社会公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四有”新人。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国家更需要大批量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为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前景。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引进外资、出口贸易等外事人才需求旺盛,英语专业毕业生不必患得患失、畏缩不前或自暴自弃。其次,无论是国家,还是各级政府、组织、各类学校,都越来越关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教育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新增的就业岗位优先录用符合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此外,户籍的淡化、求职资格(2年)的保留,等等,国家有关政策正向着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方向倾斜。同时“双选会”的此起彼落,常设就业市场的先后开设,各级各类就业指导机构的纷纷建立,以及用人单位频繁地走进大学校门招聘求贤,更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多种选择职业的机会。

2 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如今英语专业毕业生捧着“铁饭碗”安逸过日子已成为历史,毕业生需要改变择业观,正视就业压力,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职的心理和行动。因此,毕业生要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要勇敢地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就业就是选择终生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择业观、就业观;要明白“先就业,后择业;先求生存后求发展”、“人在职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恰当定位,迎接挑战”等道理。同时,应该根据自己所学知识以及兴趣爱好,找准自己工作或发展方向。同时英语专业大学生要苦练内功,在校期间努力学好自身的专业知识,从各方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要注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去做一些与专业相关或与未来从事的行业有关的工作,提升自己的工作技巧,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不足,以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

3 降低就业期望值,拓宽就业视野。引导毕业生在正确认识社会需求与自身竞争条件的基础上,

以社会的需求作为自己求职的第一选择,适当降低期望值,先求职,有了立身之地,再寻求发展。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正视现实,不要过分看重就业起点,要正确进行社会定位,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树立主动竞争、服务基层、多渠道创业、自主创业的新观念,积极面对就业门槛,降低求职的心理预期,使自己的期望值与市场需求吻合。

(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就业教育指导

1 完善校内就业指导工作体制。面对社会需要和大学生自身特点,高校应将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整个阶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建立起一套实用而且完善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体系,将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发展、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职业中介等相关的服务引入校园,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拉近用人单位与在校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大学生创造和谐的就业环境。

2 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的适应能力。高校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整大学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把专业课程设置的纵向深入与横向拓宽统筹起来,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培养复合型人才。要顺应知识增长、学术发展的新趋势,开发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并适度适量地在大学生中开设实践型课程,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建立一批大学生教学实习和就业实习基地,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聘请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大学课堂,为大学生直接讲授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提高大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

(三)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功能。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还处在发育成长阶段,在运行中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主管部门都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功能,建立统一开放、多元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并保证市场体系协调、有序运转。

1 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应主要包括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校企联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省市主管部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以及由国家设立的全国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各个不同层次的就业市场要相互补充。同时相关部门要建立更多的专业性市场,以加强毕业生就业的针对性。在就业市场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注重各层次市场的信息网络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部门及教育部门等要联合编制信息,把职业情况、学校专业情况、计划招聘人数和就业需求人数等相关信息对应起来,以此沟通不同行业、不同系统的用人单位与高校之间的供求信息,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创造一个便捷的信息环境。

2 促进就业市场规范化发展。政府应当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办法,来加强就业市场的宏观调控。既要考虑毕业生能够在市场交易中形成合理的劳动力价格机制,并借此获得比普通劳动力更高的教育报酬率,又要考虑协调国家不同产业部门对毕业生不同程度的需求。特别要注重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资格、竞争方式、中介行为、运行秩序和争议仲裁制度。建立起统一的法律规范体系,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创造一个合理的制度环境。

[责任编辑:霁 月]

本科金融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金融专业金融教学;教学内容改革;教材建设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可称为金融经济时代,因此金融学课程在财经类院校本科教学的培养方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非金融类经管专业本科生一般都会开设金融学相关课程,有的称为《货币银行学》,有的称为《金融学》,并且在其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当前非金融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究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当前非金融类经管专业金融学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取和教学内容编排不够合理。目前国内多数院校都选择《货币银行学》作为财经类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的唯一课程。国内比较这方面的经典教材是黄达老先生主编的全国优秀教材《货币银行学》(2003年改版以后更名为《金融学》),其他各校自编教材从内容上看基本也秉承该教材的体系。这些教材基本都偏重于宏观金融,而对于微观金融则关注不够。而且全国同类教材结构体系过于趋同,缺少针对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特色教材。从各高校《货币银行学》或《金融学》的教学大纲来看,教学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五大板块:一是金融基础理论,包括货币、信用和利率等内容;二是金融市场和机构介绍,包括对不同金融子市场的简介、对不同金融中介机构的简介;三是货币理论和政策,包括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等相关理论和政策;四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包括金融抑制、金融创新、金融监管等内容;五是与国际金融相关的内容,包括外汇和汇率、国际收支平衡等内容。这样的内容设计看似面面俱到,但正因为内容过于庞杂,而非金融专业对金融学课程的课时安排一般只有一学期36课时或54课时,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就是走马观花式的简单介绍,难以突出重点和专业特色,学生学后可能就是记住一些专业名词,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特征和规律还是摸不着头脑,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2.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的组织未体现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目前国内高校非金融专业和金融专业本科生使用的《金融学》教材基本是相同的。对于金融专业本科生而言,《金融学》只是其专业基础课,在学习完这门专业基础课后,还将进一步学习金融学专业的不同分支学科课程,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央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公司理财等,会对在货币银行学中所学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而对于非金融专业本科普及金融知识式教学而言,由于缺乏后续课程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因而需要在这一门课内使其对金融运行规律和机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对社会上的金融现象基本可以做出较为正确的解读,并且对于其本专业的学习可以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而从目前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设计来看,显然难以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和效果。此外,授课教师基本来自于金融系或金融学院的专业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没有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有所侧重,而是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没有做到因人施教、因材施教。

3.教学内容改革没有跟上金融实践的发展。高校教学改革是年年在谈,年年在研究,但往往谈得较多的是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而对教学内容本身的改革却谈得不够。特别对于金融学教学而言,教学内容改革显然落后于我国金融实践的发展。一方面是我国的金融改革实践如火如荼、日新月异,另一方面却是金融学教学内容十几年没有太大的改变。这些金融实践的发展,需要在金融学教学中加以体现和解读,而如果沿用传统教材的内容体系,过于强调货币发展、银行运行和货币政策等内容,忽视对微观金融运行机理的分析,则会使学生因所学内容与实践脱节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达不到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

二、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方面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其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体制上的原因,也有认识上的原因。

1.新教材的建设因循滞后,缺乏前瞻性。从金融学教材建设来看,一方面过于注重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的延续性,没有根据我国金融实践的发展大胆进行内容设计方面的改革;另一方面国内社科领域的研究大多重务虚而轻务实,亦即重宏观而轻微观,致使在教材内容选择和设计上还是偏重货币均衡、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金融发展等宏观内容。而我国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以后,对于非金融专业学生感兴趣的有关内容,金融中介理论等微观金融方面的知识却没有在教材中得到应有体现。国内难以编出适合多种需要的优秀教材,而国际上一些优秀的金融学教材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直接作为非金融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因此,作为金融学教科书,教学内容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使学生学习后能基本掌握金融的运行逻辑和规律,不致投身社会后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金融现象而手足无措。

2.缺乏激励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创新的有效机制。实际上,即使在教材没有更新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根据金融实践的发展和各个专业的特点,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更新和重新组合,从而达到教学内容改革的目的。但从教师目前的现状来看,一方面自身知识结构没有随我国金融实践的发展进行及时追踪和更新;另一方面也缺乏主动进行大规模教学内容调整的动力和激情。

3.缺乏鼓励教学内容设计创新的教学管理体制。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的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要想取得理想的成效,还需要其他各个教学环节的密切配合,如大纲修订、课时安排、考核方式等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现在许多高校为管理方便,往往规定教授同一门课的老师必须有统一的教学大纲、进行统一制卷、考试、阅卷,这就极大束缚了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因为如果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就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选取和编排,这样就难以做到整齐划一,而创新又会冒一定的风险,有可能影响学生的评教结果,因此许多教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在落后的教学管理体制下沿袭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模式。

三、解决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对于我国非金融专业金融学的教学内容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设计要体现不同专业的专业特色。首先,要选编适合非金融专业学生的优秀教材。可以组织专家专门编写适合非金融专业的金融学教材,条件许可的要尽量选用英文原版教材的中译本或直接采用原版教材,因为我国现代金融理论基本都是舶来品,选用国外知名教材的好处是让学生直接接触到理论前沿,相对我国金融发展实践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其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内容庞杂的金融学内容可以进行适当取舍和调整,对于与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重复的内容,如货币的起源和发展、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等,应该略讲或让学生自学;对于无法在其他课程学到而又不像金融专业学生有后续课程深化拓展的金融基础理论和运行原理,则应精讲。再次,非金融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应该在传授基础金融理论和金融运行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有所侧重地进行内容设计和调整。不同专业的学生对金融知识有不同的应用需求,比如,企业管理专业需要强调投资和风险管理以及银行管理理论,而会计专业更需要掌握银行等金融中介的运行原理,财务管理专业则需要侧重公司财务和投融资决策,而国际贸易专业则对外汇和汇率问题、国际收支和国际金融体系有更高要求——这样的内容设计,既能达到传授基本金融原理的目的,又反映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金融学是一门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的学科,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学生而言,在使其掌握金融的基本理论和运行规律的同时,更应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对内容进行精选精讲外,还应结合实际,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能用所学金融理论分析现实中的金融现象。比如,讲货币政策,可以结合我国历次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整;讲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效应等相关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分析能力;讲股票市场,可以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变化讲解投资理财知识、风险管理理论等,这样虽然带有一定的功利心理,但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将来出身社会的应对能力,还是十分有帮助的。

3.建立有利于教学内容改革的相关机制。教学内容改革的主体在于教师,因此应建立相关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的探索。首先就是要改变当前的教学科研评价机制,使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付出的努力也能得到至少与科研方面相似的回报。当然教学研究和改革方面的评价可能不像发了多少篇什么级别的论文、拿到什么级别的课题那么好衡量,但只要管理机构有决心,也是可以通过设定指标进行评价的。其次,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学管理部门应对进行金融学教学内容改革大开“绿灯”,允许相关教师在内容设计、课程考核、教学方式上进行大胆的探索,为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改革营造较为宽松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邹晓平.“研究型”与“教学型”院校的主要分类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7,(5).

[2]何运信.非金融专业学科教学平台中“金融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7,(12).

[3]徐颖.教学型大学非金融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教育探索,2009,(1).

[4]张绍云,张家胜,陈会荣.《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

[5]陈晓群.新形势下金融学本科教学改革初探[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0).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财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ACJYYB2011112)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蒋少华(1972-),安徽安庆人,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从事金融学和金融市场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本科金融学论文范文第4篇

2、浅析大数据思维在金融学研究中的运用

3、第二届香樟金融学论坛综述

4、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研究

5、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6、“课程思政”理念下金融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及创新

7、行为金融学:理论探讨和现实运用

8、互联网金融背景下金融学教学改革初探

9、课程思政视角下金融学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10、金融科技引领金融学教学改革研究

11、“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12、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盛行原因及其风险防范

13、多元化教学方法在非金融学专业“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金融学类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思政与课堂教学融合的现状与价值研究

15、大数据思维在金融学研究中的运用研究

16、金融学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17、浅析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

18、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民办高校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9、基于整合思维的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人才培养研究

20、思政教育融入金融学课程建设的探索研究

21、浅析新形势下金融学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22、试论公司融资中行为金融学的应用

23、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思考

24、关于民办高校“金融学”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考

25、课程思政融入金融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26、大数据思维在金融学研究中的运用

27、“互联网+”背景下金融学智慧教学对策研究

28、现代经典金融学的困境与行为金融学的崛起

29、“数理金融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0、基于行为金融学的我国证券市场投资异象研究

31、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的风险管理理论比较

32、金融学的证券投资行为分析

33、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互联网+”金融

34、耕耘在中国金融学园地里的大先生

35、高校金融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探赜

36、人工智能时代金融学专业教学与培养的挑战与应对

37、金融学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挖掘与运用

38、金融学案例教学法探究

39、金融学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40、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证券投资分析

41、基于智慧教学系统的金融学教学实践与方法探索

42、基于PBL教学法的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43、仿真教学法在行为金融学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44、保险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行为金融学分析

45、浅谈金融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46、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股市投资行为探析

47、浅谈我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

48、行为金融学视角下的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

49、“金融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改革探索

本科金融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地方型高师院校在向应用型院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必然遇到诸多问题和困难。文章讨论了应用型数学专业培养的现状,阐述了“三分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了应用型数学专业采用“三分式”教学模式的必然性,从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和分级考核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提出了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地方型高师院校;应用型院校;分类培养;分层教学;分级考核

一、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化调整以及产业的加速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赋予了新的内涵,越来越迫切的需要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困难,一方面企业一线招不到人才的矛盾现象。因此,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为了推动职业教育向更高等级发展,为了建立新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核心思想是要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即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根据《决定》精神,升本的地方高师院校将转型发展为应用型本科院校[1]。地方型高师院校转型后怎样培养学生必将成为地方型高师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数学专业为例,在本科职业教育现状下,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的建设和培养方法。

二、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培养的现状

一直以来,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响应国家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为地方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等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随着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教师队伍数量已经相对饱和,再加上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大大降低了就业率。另外,教师资格申请制度的改革,加大了学生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难度,提高了教师职业的门槛。因此,减少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招生规模是地方型高师院校的必然选择,与此同时,发展非师范数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地方性高师院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的必然选择。应用型人才[2]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与区域经济建设相结合。然而,由于受到经济、制度、师资等因素的限制,应用型院校的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人才培养的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专业特色不鲜明、应用技术能力不突出等。应用型院校人才培养的“尴尬”现状,探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地方型高师院校的优势是师范教育,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培养必须以地方性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需求为目的,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宗旨。但是大部分地方型高师院校在转型后,没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没有结合地方需求教师的特点,对高中、初中、小学的数学教师的培养没有采取区别培养,对免费师范生和一般师范生没有采取针对性的培养,仍然采用封闭式的“一锅端”式培养。另外,对应用型人才定义的极端理解也会造成人才培养定位的不明确。部分人认为,高职院校才是“货真价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事实上,重点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高等成人教育以及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都属于应用型人才,只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层次和程度不同。重点本科院校侧重于研究型人才培养,一般本科院校兼顾研究和应用型人才培养,高职院校侧重于技能型人才培养。因此,地方型高师院校转型后并不是变成了高职院校,只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全面的综合素质。这一人才培养的特征,不仅要求数学教师要有深厚的数学专业知识功底,还要求具有较高的教师技能,然而,地方高师院校在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重视学术型而轻视应用型人才的现象。大多数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都重点引进学术型人才,而具有实践、推广和转化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师资力量薄弱,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学科教学法专任教师,这就是造成人才培养的“尴尬”现象的原因之一。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旨在促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和多样化人才培养,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对数学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分度不高,各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学习教材、学习课时等几乎一样。专业的课程科目设置过多,课程授课时间分布不均衡,课程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专业分类培养和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使得很多转型后的高师院校存在着“形转质不转”的现象。

(三)不重视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本科招生规模越来越大,而学生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则整体明显下降,生生之间的差距明显,整体素质较低[3]。转型后的地方高师院校尤为突出的就是厌学情绪严重、数学基础差、多级分化严重。目前,应用型院校几乎都在不同程度地在高等数学中的开展了分层教学,但迫于经济和教学场所的制约,数学类的专业课程几乎没有涉足。大多数数学教师采用固有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在没有经济和制度的驱动下,很难主动倡导或实施分层教学,大家都抱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做少犯错误”等思想。因此,没有学校政策导向和分配制度的保证,仅凭教师个人教学热情,分层教学是成不了气候的,这也是造成人才培养的“尴尬”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

“三分式”教学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学生的意愿,结合地方教育、经济发展的需求,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改革,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里探讨的“三分式”教学模式即分类培养、分阶段培养、分层教学。分类培养是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人职业倾向,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类别,制定相应的人才核心素养指标,围绕核心素养指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分类培养的核心是分类别指导,服务个性成长。分层教学是指在同类别人才培养模式和同一阶段人才培养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潜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表现,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实施分层教学培养。

(一)“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推进取决于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通力合作,学校一定要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布实施,坚持民主与集中制度,采用自愿申请和学校推荐两种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改革试点教学单位,遵循“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指导原则。

(二)分类培养的有效措施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的有效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新生入学后必须全方面的做好“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宣讲工作,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职业倾向,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通过分流测试确定人才培养类别。一般地,分类测试的时间定在大学一年级学习之后较好,这是因为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必须要经历一个过渡期,要给出充分的时间保障学生能顺利适应大学的学习要求。另外,人才培养的类别设置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保障具备充足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前提下进行相应的设置,一般分为三类:深造类、就业类和创业类。深造类指的是学生通过大学学习之后,将继续选择攻读研究生学习;就业类指的是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创业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之后,通过某种平台或载体,将个人或团队所发现的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的技术,以一定的方式,转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

(三)分阶段培养的有效措施

“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分阶段培养是指将四个学年进行有效的分割,突出每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地,可以采用“121”阶段模式,将四个学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第一学年,即通识教育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中主要扎好基础知识,做好未来的职业规划,确定下一步的专业发展方向。第二阶段为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即专业教育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已经进入了分类培养环节,主要提升专业核心能力和素养。第三阶段为第四学年,即能力提升阶段,学生在这个阶段主要发展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提升。

(四)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一般是在同类别和同一阶段人才培养中实施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扩招导致大学本科生水平普遍下降。另外,“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分类培养主要遵循的是学生的自主选择,这就使得在同一类别培养中的学生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保证“三分式”人才培養的良好效果,必然要进行分层教学及其分级考核。

四、应用型高师院校数学专业“三分式”教学模式的培养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模块化设置

从2007年免费师范生招生试点开始到现在,几乎每所应用型高师院校数学专业都有招收免费师范生,根据“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一般将数学专业分为三类培养:免费师范(就业类)、卓越教师(就业类、创业类)和复合人才(深造类)。

结合各自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传统数学专业课程设置基础上进行模块优化。课程结构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应用发展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包括“三基”,常微分方程和概率论或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里对传统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进行了拆分,对于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在必修课程中只要求学习概率论,在发展课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需求选修数理统计。对于复合师范生则要求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数学建模、数值分析、近世代数、初等数论等,对于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要求必修初等代数研究和初等几何研究,而对于复合师范生则要求必修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在专业发展课程模块中,可增设特色模块,如就业模块、考研模块、创业模块、专业素养模块、师范技能模块等。就业模块课程系列一般包括中小学数学教材分析、中小学解题研究、中考数学试题解析、高考数学试题解析、数学史、数学文化、竞赛数学、中学数学逻辑等课程。专业素养模块课程系列一般包括与之对应数学考研方向的一些后继发展课程,如数学分析选讲、高等代数选讲、统计学选讲、数值方法选讲、金融学选讲、教育方法论选讲、泛函分析选讲、偏微分方程选讲、计算机语言选讲、动力系统初步选讲等。师范技能模块课程系列一般包括试讲试教、教育见习、微格训练、几何画板、课件制作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也必须有区分度和较强的针对性,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重在培养教师技能实践能力,复合师范生重在培养数学软件能力和数学建模能力。免费师范生和卓越师范生,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师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讲试教、几何画板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数学建模、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复合师范生,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师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讲试教、数学软件、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教育见习、教育研习、教育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二)改变教学手段,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4-6]是一种现代先进的教育理论,它按照学生实际的知识层次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和考核,较好地发挥各个层次学生的能力。对于数学专业课程的分层教学,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开展,可以先选取实践、实验类课程开展分层教学,再用“以点带面”的传动方式实现全面分层教学改革。以“数学建模”课程为例,数学建模课程往往包含实验,需要学生应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不同,以及学习的目的不同,可以实施分层教学[7]。以数学建模竞赛为载体,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层,基础层不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为目的,重在培养一种建模的意识,以便在今后的教师岗位上培养中小学生从小建模的意识,使其“学会数学、会用数学”。第二层次是提高层,提高层是以参加数学建模竞赛为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强地借助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培养目的不同,其教学内容(数学建模模型、算法及其计算机编程能力)的选择也不同。实施的分层教学方式可以是开放的,即在设置教学层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层次之间要具有一种动态转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三)改变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式,实施分级考核

分级考核是根据分层教学效果,按照学生实际的知识层次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考核,以发挥各个层次学生的能力。事实上,分级考核是与分层教学对应的,是分层教学的必然产物。考核[8]的目的是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果在教学中实施了分层教学,那么考核也应该分级。分级考核的关键在于,对于不同层次,合理设置成绩评定方式和考核方式。数学类的课程大致可以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侧重理论,不进行实际操作,实践课既要讲理论,又要实际操作,两者的教学侧重点不同。理论课可以调整综合成绩的构成比例,增加课堂与平时测验成绩比重,将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音”方式,改成每章进行一次检测,由平时检测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共同决定。对于检测试卷和期末试卷仍然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且要做到分层次。如果是大类分层,那么每个分层都命一套试卷;如果是小類分层,在一张试卷中区分基本题、较难题和拔高题。对于实践课可以将分级考核形式更加推广,对于低层次采用开卷或半开半闭卷方式进行纸化考试,对于中间层次采用上机考试,对于高层次采用科研论文撰写方式考核,考核的内容也可以从课本上迁移到课外。

五、结束语

“三分式”人才培养改革是新时期地方型高师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作为应用型高师院校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专业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数学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了解数学、学好数学、精通数学已经成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新时代要求。由于受到教育资源、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素养、教师技能等方面的水平有显著性的差异,因此,数学专业采用“三分式”教学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也是应用型高师院校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但是,采用“三分式”教学模式,必须根据应用型高师院校转型发展的实际情况,遵循“试点先行、逐步推广”的指导原则,同时也要认清“三分式”教学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比如分层教学和分级考核将更加要求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专业水平。总之,“三分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和良好效果依赖于学校政策保障,依赖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勇于创新、探索的精神。“三分式”教学模式的改革最终将推动地方型高师院校实现新发展和高度。

参考文献:

[1]龚小兵.应用型院校数学专业师范生培养探究[J].高教学刊,2015(20):43-44.

[2]程兴中.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03):384-386.

[3]刘宁.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高教学刊,2017(3):150-151.

[4]张军侠,祝志勇,潘菊素,等.分类培养分层教学打造“卓越园林技师”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0):56-59.

[5]郑美玲.分层教学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审思[J].教育评论,2016(4):144-146.

[6]陈之辉.关于大学数学课程分层教学实施方式的思考[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19):43.

[7]雷秀红.在数学学科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J].教育,2018(2):68-68.

[8]赵刚.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40-240.

[9]蒋青松.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的构建与实证:以大学数学课程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3):4-6.

上一篇:金融电子化论文下一篇:国际金融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