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

2023-03-05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现状为出发点,阐述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现状及对策的意义和价值,深入研究并分析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方法,旨在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引起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为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的发展提供参考,为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质量的提升出谋划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話语权

【作者简介】苏道佳(1981.08-),男,壮族,广西宾阳人,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改革论、英语翻译学。

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因独立学院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有较少话语权而被忽略。但是,随着独立学院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作用的日益彰显,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内涵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在高校教学环境中,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不但应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更要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不但要有教书育人的理念,更要以身作则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及科研成果。为了提高自身水平,外部应有政府的支持做教师们坚强的后盾,学校也应为教师们发展完善制度,鼓励英语教师的科研。下文就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现状以及对策进行分析研究,为提高广西高校英语教师科研质量的改革提供参考。

一、研究现状述评

在中国知网输入独立学院共找到28349条结果,输入广西独立学院共找到273条结果,再输入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却只找到了2条结果。其中,邱辉在《广西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困难研究》一文中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8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困难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文章分别从影响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给出了相应的启示与建议,希望从实际出发,找出原因,以引起政府、学校和个人的重视。王冠琪、周瑶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师参与度研究——以广西某独立学院为例》中以某独立学院教师参与度为例,分析教师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情况,并提出教师应如何有效参与第二课堂建设。

从以上研究现状来看,独立学院教师的科研问题确实从不同角度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但鲜有学者从话语权的角度对教师的科研现状进行详尽地研究,尤其是针对广西独立学院教师目前的科研现状及影响因子少有研究,未能从话语权的构建这一社会层面提出系统的构建策略,这样不利于广西独立学院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

二、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现状以及对策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水平的提高、改革形式的提升,我国高校教育改革逐步完善。因此,英语教师应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来适应新时代提出的挑战。其中,提高英语教师的科研水平就是得到社会以及学校认可的其中一个途径。只有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了,其专业水平的发展才能得到进一步的证明。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提高教学水平教书育人,科研实力也是证明自身专业发展的有力证据之一。目前,新时代的形势和要求使得教师的科研水平已经成为社会以及教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事实上,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尤其注重这一点,如何提升自己的科学研究水平,以便更好地促进教学非常值得深思。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既然科研能力对教师发展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如何能以研究者的姿态发展专业水平、发展个人修养、提高教学水平、进而提升科研能力呢?英语教师在高校中的科研现状如何,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的科研发展已经到了什么水平,广西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以及现状已然是什么情况?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地调查分析,并研究对策,提出建议,建言献希望能够帮助广西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提升科研水平,促进其英语教学。

截至目前,据权威统计,广西的高校已有82所,在校生高达82万人。其中广西的独立学院有9所,在广西高校数量中占比为11.0%,在校生超过9万人。可见,独立学院是广西高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独立学院和公办学校相比较而言,师资队伍以及科研成果都处于相对的劣势。打破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传统上的“教书匠”角色,是对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更高要求标准;“大学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英语教师的科研水平仍然是提高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科研话语权的获取亦是对广西独立学院获取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途径和有益补充。

三、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现状研究目标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独立学院教师的科研能力既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又可促进教师教学水平及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话语权构建的角度分析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科研话语权建设中的诸多影响因子,可以提出科研话语权的构建理论,解决制约独立学院英语教师队伍建设和职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高广西独立学院在国际、国内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1.研究内容。

(1)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现状:从已发科研论文的期刊级别和所主持项目的等级及经费资助情况入手,从而分析其科研话语权的占比情况;

(2)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丧失的影响因子:从师资队伍现状入手(个体认知、教师性别、职称现状及学缘结构、教师预期等),结合政府及社会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现状认知,分析构成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丧失的主客观因素;

(3)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的构建策略。

2.主要观点。调查研究广西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现状,就要先分析独立学院对科研的管理制度。很多独立学院在行政机构设置中没有专门的科研管理部门,有的是归教务处管理,极少会有完全独立的科研管理机构。因此,没有足够的相关管理人员,也就没有专业人员管理科研工作。管理人员的精力有限,会导致对科研工作简单应付的结果,例如传达通知,初步审核申报材料,组织专家评审会和最终立项的装订上报都简化;在科研能力的指导和引领上也是有限,例如解读申报指南,项目选题,撰写申报书,科研团队的配备等都得不到专业的指导。有些独立学院虽然出台了一些科研管理制度,但不够完善,没有精细化,缺乏一定的完整性、规范性、系统性,管理制度中对于科研活动的实施过程没有明确的制约,如中期检查形同虚设,完成与否并没有明确的惩治方法,对科研项目结题后科研经费的管理也没有明确制约,甚至对于项目负责人因主观原因放弃项目结题的做法,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办法。

除了以上所述,目前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的现状还有在科研项目的申报过程中,几乎没有只开放给独立学院申报的项目,独立学院只能与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竞争。在同样的申报门槛下,与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相比,不管在科研团队、科研经费配套、科研实施条件,还是科研底蕴等方面,独立学院的竞争力都很薄弱。大多数项目分配给独立学院的名额少之又少,有时整个学院只有1个名额,很多教师都没有信心,也没有精力为1個名额去奋斗,也认为辛苦用心写的材料最后被学校名额限制是浪费时间。甚至有一些项目直接将独立学院拒之门外,或者虽然给独立学院申报的机会,但多年的申报结果表明独立学院无一立项。如此恶性循环,导致科研人员更没有动力去申报。独立学院开展科研的渠道相对闭塞,使之失去了与其他院校同步发展或与更优秀院校缩小差距的机会。因此,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现状以及对策研究主要的观点有以下4点:

(1)教师的科研话语权乃独立学院核心竞争力之所在。青年教师在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中占比相应比较大,因此许多的教学任务是由年轻教师完成。除了许多的教学任务,还有备课、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还有指导课外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青年教师的工作状态已然是超负荷运行,基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及精力花在科学研究之上。

(2)影响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科研话语权有其主、客观因素。与公办院校不一样,独立学院主要为自收自支的非盈利民办机构,提高本校定位、发展学生生源成为独立学院的主要目标。因此,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是吸引学生生源的主要途径,所以独立学院大多的精力会集中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中。

(3)“走出去”是独立学院英语教师获取科研话语权份额的主要途径。独立学院应该完善制度,倾向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也该鼓励教师提升科研水平,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4)自身素质提高、科研能力培训和发表论文刊物及主持项目级别的提升是获取其话语权之方法和策略。

四、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现状研究思路

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科研话语权的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对象主要为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话语权问题。开展研究前,首先制定相应的研究方案,计划和措施,指导研究工作的实施。为了解教师科研话语权的现状,研究思路为:

1. 针对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科研话语权进行多维度的调查研究,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等方法获取相关详实数据,充分了解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科研话语权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影响因子的资料汇总和话语权语料库的建设。

2. 以充实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影响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科研话语权的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取证和多维度的详尽分析,归纳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旁落的影响因子。

3. 以科学全面的分析报告为基础,针对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的科研话语权旁落的症结进行多方探讨,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对策,以提高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份额,最终得到一份系统的、全面的、切实可行的对策报告。

(1)研究方法。

①文献法:可以从书籍、媒体网络以及相关部门、高校的存档资料中搜集有关独立学院关于教师话语权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并总结要点。

②问卷调查法:调查广西各独立学院中英语教师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比例、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年龄构成以及科研成果等。③分析统计法:对获得的数据分析统计,建立相关的材料档案以备查阅使用。

(2)技术路线。技术路线主要依托以下科研步骤展开:

第一,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论文公开发表现状进行多维度研究;

第二,对广西独立学院英语师资现状进行调查;

第三,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旁落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

第四,对政府或行会及各专业期刊对独立学院教师科研扶持力度进行调查研究;

第五,开展对提高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份额对策的研究。

五、结语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一大批由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创办的本科独立学院应运而生,并发展壮大。独立学院英语教师这一年轻群体,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刚刚起步,问题也比较多。要改善这一现状,急需教师自身的努力、学校的关注和政府的支持。对广西的9所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话语权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主要研究的问题有4个:1.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发展的现状;2.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3.影响广西独立院校英语教师科研发展的原因;4.解决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发展所面临困难的对策。

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知识经济背景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巨大冲击下,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激发,同时,其科研发展也遇到了某些困难,而这些影响分别体现在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能力、学术研究、专业道德、专业发展意识等方面;2.国家相关政策及文件的颁布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师发展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带给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发展更多的是压力;3.广西地处中国西南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广西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科研发展呈现出一定的不平衡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分别从影响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给出了相应的启示与建议,希望从实际出发,找出原因,以引起政府、学校和个人的重视。

参考文献:

[1]闭闲.广西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某民办高校为例[J].才智,2014(4):193-194.

[2]龚韶华.新升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科研能力现状及改进措施[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3):69-72.

[3]黄冰.广西区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现状调查报告[D].广西师范大学,2008.

[4]李秋颖.教师成为研究者:现实与展望[D].华东师范大学, 2001.

[5]焦蓬蓬,郭依正,周游.独立学院科研工作现状与对策建议[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2(5):506-508.

[6]王冠琪,周瑶.独立学院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教师参与度研究——以广西某独立学院为例[J].青春岁月,2013(12):181.

[7]吴心怡,霍一茗,吴真真.独立学院科研现状浅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3):170.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这种情况在我国也是一样的,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石油等能源的需求量长期居高不下。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当代中国石油的经济发展该何去何从?本文阐述了当代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对今后石油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石油经济 发展 能源 思考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需求量有增无减,能源危机表现得越来越明显,这也对中国石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抓住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中国石油才可以实现经济的突破与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制约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因素,并对发展中国石油经济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

一、当代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现状

1、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现状

从新中国成立60年至今,中国已经构建了相对完整、科学的石油工业体系。中国现在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我国的石油工业体系已经趋向完备,其发展目标也在与时俱进。现阶段,我国石油经济的发展目标更倾向于石油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加大了对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并积极研发新方法,提高产品的利用率。开发出了较多新能源资源,通过积极鼓励使用石油替代燃料的方法,来减轻对原油的依赖。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并逐步完善使之与我国石油经济发展更吻合。随着经济的发展,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逐步发展成了跨国大公司,并在国际石油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我国石油经济也逐步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

2、中国石油经济面临的挑战

(1)石油供需不平衡

现阶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石油消费进入了较快增长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原油的需求量大幅度上涨,石油供需缺口增大,制约了我国石油经济的发展。石油储量是固定的,而我国石油消费需求却与日俱增,因此我国石油经济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2)油价攀升

国际原油平均价格在不断增长,我国进口石油的价格就会不断升高。2002年时,我国进口石油花费127亿,而到了2009年,则花费了880亿美元。油价攀升会导致中国外汇支付大量增加。而随着石油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油价上涨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3)原油有限,使用无限

在世界范围内,原油的储量是有限的。但是对油品的需求增大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后果。目前,原油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并且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经济竞争和霸权主义等因素,我国可能会在多年后面临无油可买的局面。

(4)进口渠道单一

交通渠道的安全关乎我国石油进口的命脉。我国石油进口渠道多数是靠海运,进口渠道比较单一。而且海运的路线当中重要的关卡是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会受美国影响,如果遇到天气原因或者外交方面涉及到多方利益的时候,一旦发生冲突,我国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5)能源外交

现阶段,国际间的政治、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石油也不单单只是作为一种简单的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最为一种特殊的战略物资,石油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与国之间的能源外交也更加重要。

3、中国的油气资源与全球的对比分析

截止2009年底,中国石油的储量为29.7亿,居世界石油资源的第十三位。我国属于石油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为14.8,且石油资源储量品质也比较差,许多石油资源难以开发。国内外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論:我国油气资源的整体品味较差,低品位、低渗透的油气资源所占比重大。与全国油气资源相比较,我国的石油储量不多,储采比小,开采成本高,难度大。我国油气资源占全球油气资源总量比重低,我国油气生产速度要快于世界生产速度。未来我国石油经济发展会面临资源短缺、开采难度大、与世界脱轨等诸多问题。

二、制约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因素

1、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石油供需矛盾的激化

中国是人口大国,而且自然资源极度匮乏,对于原油的需求量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日俱增,这就形成了激烈的供求矛盾:石油的供应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石油的需求。油气后备资源不足的现象会给中国石油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据资料记载,按照目前的开采速度,中国将在15年之后面临石油资源枯竭的局面。我国石油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从2002年到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了近7倍,其需求量占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伴随着石油需求量的不断增长,我国油气资源匮乏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我国石油工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我国的石油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

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与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有差异,再加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现状和一些存在的问题等因素,我国石油经济体制改革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也就是说,我国石油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真正完成。现阶段,仍然有一些问题阻碍我国石油经济发展的步伐。

3、国际石油化工产业竞争加剧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上的石油大国利用自身的资源和技术的优势,不断对全球的石油市场进行垄断与控制,同时,随着中东产油国的石化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周边国家相继开展的石化产能迅速增加,这些产业大多都把眼光投向了中国,把中国作为他们的目标市场。

此外,随着世界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石油产业也越来越发达。石油化工领域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一些高新科技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国外大型石油化工公司和一些跨国企业的经营手段不断革新,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卓越的品牌效应,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了强势的地位,给我过石油化工公司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

三、中国石油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与应对策略

1、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社会发展的矛盾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自然资源极度短缺,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源的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为缓解这一现象,就要想办法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要大力贯彻节约观念,把节约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还要做到开发与节约并重,对于耗能高的产品要及时进行替换或淘汰。其次,要鼓励各行各业大力开展节能工作,鼓励研发与创新新型节能环保产品,还要鼓励研发不可再生能源的替代能源。第三,资源短缺的现状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还要加快推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循环利用具体贯彻到资源的开采、生产的消耗和社会消费等环节。还要积极开发新能源,不断寻找合适的替代能源。第四,要对现有的矿产资源进行合理的进行开发与管理。对于国内企业中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混乱,要注重加强整顿与规范,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要及时进行恢复,这需要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最后,作为较大的资源消费国家,要在全国范围内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理念,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例如,使用小排量的汽车,节水节电等。促进节约型社会的早日实现。

2、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增强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石油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我国的国情,要长期立足于世界经济大潮中,就要全面建立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其基本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理判断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水平

根据我国国情现状,结合消费者对石油的需求和石油产业的发展前景,预计到15年后,我国可能会面临石油资源枯竭的局面。到了国内资源枯竭时需要完全依赖石油进口,这会使我国石油经济的发展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因此,要加快建立起国家石油储备,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经济实力,这样才可以在国际石油市场上有好地应对各种经济危机和突发事件,并且有着较大的回旋余地,避免在石油价格波动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

(2)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石油储备管理体制

根据世界各国建立石油储备的经验来看,建设石油储备管理体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立法。我国要尽快出台与石油储备管理体制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石油法和石油储备法等法律条例,尽快建立石油储备管理体制并不断进行完善和修复,规范市场中的经营行为,切实维护我国石油经济稳定发展。

(3)确立我国的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

中东地区是全球主要的石油供应地,我国的原油进口也依赖于中东地区。预计到2020年,我国进口原油仍会有45%~50%左右来自中东地区,并且这种趋势会长期保持下去。今后,我国要对石油进口进行合理的战略安排和及时的部署,结合我国独立的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推进我国的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

3、建立中国石油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经济方面,要加强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石油产业的合作。引进石油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不断开发新能源,扩展经济新思路。还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主力解决石油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沙漠化的問题。大力推进科技研发,促进中国石油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国际石油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下,我国的石油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对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就要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建立石油储备机制,完善石油储备管理体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切实推动我国石油经济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伯安、张德胜:中国石油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

[2] 毛成栋、王琳、王健:高油价下我国石油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11).

[3] 郭文英:对我国石油经济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0).

(责任编辑:谌盼)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性规制;规制改革;规制困境;现实选择

[摘要]中国经济性规制改革是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展開的,其演进路径反映了制度变迁的阶段性特征。然而,路径依赖下的强制变迁特征导致规制供求失衡,规制改革面临诸多困境。因此,依据制约规制制度变迁的供求因素,寻求规制供求的动态均衡就成为经济性规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中国的经济性规制改革崛起于经济转型过程,是在扬弃计划经济体制和部分放開政府所有权的条件下自上而下展開的,改革起始背景与西方国家迥异,因而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改革进程。经济性规制改革的动态演进反映了制度变迁的阶段性特征,也折射出规制改革面临的诸多困境,这为寻求最优改革路径提供了思路。

一、中国经济性规制改革的阶段性

按照公共利益理论,政府规制是当自然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的市场失灵问题依靠市场个体无法解决的时候应运而生的,即政府规制是市场运行到一定阶段个体选择转向集体选择的自发产物。因此西方政府规制的逻辑起点是市场经济制度,而中国政府规制的逻辑起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的政府规制产生于政府有意识地推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经济性规制改革是在扬弃计划经济体制和部分放開政府所有权的条件下自上而下展開的,改革起始背景与西方国家迥异,因而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改革进程。

经济性规制反映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其改革的阶段性体现了中国经济管理中政府直接干预市场、限制市场以及政府选择替代市场机制等传统管理模式的渐趋淡化与政府放松价格规制、进入规制,实施激励性规制,引入竞争机制的新兴管理模式的渐趋强化。依据中国经济性规制改革的动态特征,本文将经济性规制改革的阶段划分为:改革之前(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规制阶段,改革初期(改革開放以来至20世纪末以前)——规制改革破冰阶段,改革中期(20世纪末)——规制改革迅速推进阶段,改革近期(2003年左右至今)——规制改革攻坚阶段。这一划分方法与我国学界主流的经济体制改革划分方法不谋而合,充分说明了经济性规制改革是制度变迁对政府规制变革的必然需求,反映了制度变迁的阶段性特征。

1.改革之前:严格规制阶段。

改革開放前,中国政府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之相应的经济性规制呈现“两严两缺”的格局,即严格的进入规制与价格规制,缺少独立规制机构和规制法规。在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规制方式下,企业失去自主权,只能依赖政府投资,造成严重的资金短缺。市场缺位使价格机制失灵,企业亏损依赖财政支出弥补,产业发展缓慢。按照制度变迁理论,当某种制度安排导致要素生产函数长期低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及与此相关的人们的实际收益长期低于其潜在收益时,就会构成制度需求的持久压力,从而引发制度变迁。发端于中国农村的诱致型制度变迁的成功为城市改革做出示范。然而,城市改革中涉及的每一群体或者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改革的阻力,因此,改革開始就是由政府自上而下强制推行的,是在政策法令指导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

2.改革初期:规制改革破冰阶段。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没有成功模版的示范效应下主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创新性实践。为使制度创新的交易成本最小化,制度创新主体必然要立足于政府政权巩固的政治优势,首先在理论上通过意识形态的制度预设和逻辑证明,来论证制度变迁实践的逻辑后果,以增进人们对预期制度绩效收益的广泛性认同。因此,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84年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概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经济性规制改革開始破冰,价格规制、进入规制逐渐放松,政府開始有步骤地放权让利,甚至開始了名义上的政企分開。由于改革之初并没有既定的目标模式,而是“摸着石头过河”,采取的是“试验田”的模式,同时考虑到改革的难度,因此本阶段的经济性规制改革采取的是增量改革方式,选择一些相对容易的领域率先进行单项改革,多数核心部分尚未触动,深层问题没有解决。

3.改革中期:规制改革迅速推进阶段。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開,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本质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步伐的推进,经济性规制改革进入迅速推进的实质性阶段。前期单独几项规制改革的效应已到尽头,在其他制度结构和整个制度环境没有出现突破的情况下,单这几项制度变迁已经出现了边际效率为零的状况,因此迫切需要进行经济性规制的全面改革。企业产权在这一阶段得到进一步明晰,基本实现政企分開,明确了规制者与被规制者的职能与定位,价格决定权也进一步分散化,沿着由计划到市场的方向转变。随着产权逐步明晰,政府退回到其原有的规制边界,市场的力量開始逐步显现。政府逐步进行结构重组,适时引入竞争机制,企图打破国有垄断的局面,如中国联通的成立标志着电信业进入双寡头垄断时期;均瑶集团注资武汉航空公司标志着民航业对民营资本開始放松;《外商投资民航业规定》将外资投资比例由35%提高至49%,这标志着民航业对外资准入限制也開始放松。这一阶段成立了多个规制机构,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992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1993年)、中国民用航空总局(1993年)、信息产业部(1997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1998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998年)、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2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等,规制机构的设立通过示范效应降低了后续改革的成本。这些规制机构或者在原有行政机构内部通过职能调整设立,或者通过行政部门重组、分流人员新建。虽然这两种方式减小了新机构设立可能遇到的阻碍并降低了机构运营成本,但也造成了规制机构对被规制企业与生俱来的“父爱主义”,使规制机构与垄断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政企同盟”,造成规制决策不能独立于被规制企业,规制机构的行政垄断严重,突出表现为“国家利益部门化”,即科尔奈(1992)所指的改革的“预算软约束”。

4.改革近期:规制改革攻坚阶段。

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对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全面的部署,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阶段。经济性规制改革经过前期的全面推进,“帕累托”式改革的能量已经基本释放完毕,后续改革将触动诸多利益集团的利益,面临较大阻力,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本阶段,电信业、民航业、电力业都通过结构重组,打破原有垄断格局,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而铁路和邮政两个中国规制改革相对落后的产业也基本实现政企分開,进一步明确了规制者与被规制者的职能与定位。在价格规制方面,改革基本沿着由计划到市场,逐步放開,并引入竞争的方向进行,即在充分考虑规制领域的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将价格决定权分散化。通过这一阶段的价格规制改革,电力、通讯、民航等领域引入竞争机制,使市场竞争成为价格的主要形成机制。

总体而言,西方国家政府规制是在动态螺旋向上中寻求市场经济最优功能,其经济性规制沿“较少规制一强化规制一放松规制一再规制与放松规制并存”的路径演进。而中国的经济性规制是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强经济规制及其相应的行政性垄断,向有关产业旧体制内行政垂直管理的规制放松与新兴市场发育所需要的再规制转换,其规制演进的阶段性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一方面,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制度中既得利益的团体,这些团体对这种制度或路径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改革,哪怕新的制度安排较之现存制度更有效率;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的信念、认知能力和知识积累状况制约着规制制度的供给节奏。因此,经济性规制改革演进所采取的“摸着石头过河”方式,体现了一种政治上的妥协与机智,或者说是一种绕过体制的迂回,于是很多时候改革措施都是增量式、补丁式或边缘化的。经济性规制演进的路径依赖特征也导致了改革过程中的诸多困境。

二、中国经济性规制改革的困境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自上而下通过政府推动的整体社会变迁,这就决定了经济性规制改革是由政府主导的强制型制度变迁。政府主导的规制改革不仅能够保证新规制制度的权威性和贯彻实施,而且可以使规制与原有制度间的摩擦得到控制进而减弱制度转换对体制改革以及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然而,一如“诺思悖论”所指出的那样——“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因此政府主导的特征性往往导致规制的供给与需求不一致,造成经济性规制改革中的诸多困境。

1.宏观调控泛化导致经济性规制越位缺陷。

经济性规制改革中的政府主导特性造成规制改革中规制行为与宏观调控相互交织,在实践中表现出高度相关性,特别是在纠正宏观波动为目的的宏观调控中,具有微观干预色彩的政府规制行为非常普遍。回顾中国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来的几次较大的经济波动,多次形成“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宏观调控的泛化应负一定的责任。目前中国规制体系并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其管理体制既带有转轨前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又带有不成熟市场经济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政府规制在宏观调控中越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和客观必然。当微观规制手段过度介入宏观调控时,将给宏观调控带来可能为被规制者所俘虏、产生寻租行为的严重后果;而信息偏在、利益集团参与以及市场消极反应等因素则导致规制失灵。在宏观调控中使用经济性规制手段,对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决策进行干预或限制,将直接剥夺或限制经济自由,造成比通过改变宏观市场环境而对经济自由产生间接影响更大的负面效应。因此,实行市场经济国家都会对经济性规制的边界给予明确界定。而在中国的宏观调控过程中则出于扭转经济波动的目的,经常忽略这一点。由此导致经济性规制范围上的无限延伸和时间上的无限延期,侵害经济自由,损害经济效率,危害放松规制的制度改革进程。

2.规制越位造成规制结构的非对称性。

规制过程是一个多元利益主体博弈的规制政策选择、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来自社会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的要求和压力、政治领导人的政治价值观、官僚政治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因素等,无疑会对政策选择、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中国宏观调控泛化造成的规制越位使政府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因而成为博弈过程的中心,最终决定着博弈结果与利益导向。从规范角度出发,政府规制作为调节政府干预市场与社会的一种特殊行为,“是创造性地实现公共利益整合、维护和分配的行为”,其目标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然而就实证角度而言,利益集团规制理论认为任何有效的联合都会通过政治程序来获得规制,规制动因转向为了财富再分配而俘获政治程序或主动创租、抽租的特殊利益。在现实中,政府在微观经济层面保留的相当权力以及行政垄断的大量和普遍存在,造成规制的非对称性,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阻碍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在经济性规制中,规制结构非对称性一方面表现在进入规制和价格规制的改革相对较快,而质量规制改革相对较慢,导致消费者对垄断行业提供的产品及服务质量不满意,普遍服务的原则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自然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准入规制比较有效,而价格规制则表面严格,实际并未真正奏效,尽管实行了价格听证制,但形同虚设,消费者的利益仍然得不到有效保护。

3.规制供给主导造成规制总量失衡。

由于中国的经济性规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因而规制更多地反映了供给方面因素的影响。制度的供给受组织结构的影响,处于层级结构较高位置的个人比处于较低位置的个人拥有更大的制度供给权重,因而组织的设立提供了一种产权结构,由这种产权结构规范了一组制度供给权重。在中国的经济性规制改革中,中央政府充当规制制度供给主体的角色,作为中央政府政治代理人的不同部门和地方政府组成利益集团享有较高的制度供给权重;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通过所隶属的行政主管部门间接影响制度供给;消费者集团则受困于“搭便车”等因素对规制制度施加的影响有限。供给主导的特征导致规制改革长期忽视社会对经济性规制的需求,造成供求矛盾,表现为规制总量失衡,规制过剩与不足并存。

经济性规制过剩主要体现在进入规制与价格规制两种基本规制手段的使用中。进入规制方面,虽然通过前期改革已经開始逐步放松,但各行业进入规制的放松程度并不一致。许多自然垄断行业仍然是国有企业居于垄断地位,市场准入实行较为严格的管理,全国范围内的业务经营许可制度尚未形成。价格规制方面,多个行业仍然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且长期形成的多头价格管理模式加大了价格规制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政府在价格规制领域的过分参与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合理价格区间难以确定,另一方面限制市场竞争,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另外,规制机构与国有垄断企业之间的“政企同盟”与政出多门、多头规制的现象,造成责、权、利严重不对称,规制主体的激励行为受到扭曲,阻碍了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建立。

与规制过剩同时并存的是经济性规制立法不足,缺少监管与独立的规制机构。西方国家的规制改革基本上采取“先立法、后改革”的路径,而中国的规制改革一直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先导性的立法支持,规制法律具有典型的部门立法特征,“国家立法部门化、部门立法利益化、部门利益合法化”成为中国规制立法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在中国垄断行业改革中,法律不是推进改革的直接动力,而更多地体现为对传统体制的肯定和维护,成为垄断行业改革的重要障碍。同时,中国法律缺乏对规制者权力有效界定,造成规制者、管理者和股东的角色错位,规制者丧失中立地位;而行政程序法与权力制衡机制的缺乏使规制机构较易成为被规制者(利益集团)俘获的对象,忽视公共利益。就规制部门本身来讲,一方面其规制职能被分散在不同的行政部门,规制机构和政府综合、宏观管理部门之间处于所谓“所有权、管制权、运营权和立法权”混合的状态,规制机构不具备完整的规制职能;另一方面,政企不分造成规制机构以管理者身份参与产业发展、调控、指导、执行等具体业务,政府不仅是市场的监督管理者,同时还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在这种情况下,规制机构的利益与被规制者的利益高度一致,规制权的中立性受到侵蚀,容易导致政府规制俘获的发生和规制成本的膨胀,规制失灵不可避免。

4.规制结构非对称、规制总量失衡共同导致规制改革偏离规制治理原则。

规制治理的功能是为规制活动提供“游戏规则”,以保证规制决策的科学化与规制活动的有效性,从而高效实现政府规制目标,即规制治理是对规制活动方式和规制权力运用方式的规定。在中国的政府规制实践中,宏观调控泛化造成的规制越位与规制结构非对称,以及规制总量上的过剩与不足并存最终导致规制改革严重偏离治理原则,表现出相关典型性悖论。首先,规制改革中设立的多个规制机构在体制上未能独立于政府,也未能独立于被规制对象,造成形式与实质背离。其次,自上而下展開的规制改革需要依靠政府的政治权威推动,其改革的手段本身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即政府以规制的手段来放松规制。改革过程中,行政力量取代市场决策、政府放权转化为政府投资、规制机构参与市场经营等行为导致表面上的规制放松却造成实质上的规制强化,与改革初衷背离。再次,规制结构的非对称导致垄断企业在各方博弈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政府与企业合谋不断维护并强化其垄断地位,造成民营资本难以与之抗衡,这与引入有效竞争机制、为垄断产业创造活力的改革初衷直接背离。

三、中国经济性规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经济性规制改革的目标在于实现规制政策的均衡。均衡一般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的净趋向为零的状态。政府规制均衡是与市场结构相匹配或对称并可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政府规制或规制结构。政府规制均衡存在形式上的和实质上的两种表现形式:从形式上来看,政府规制均衡是规制的净收益最大化和规制需求与规制供给相等时的一种状态,即变量均衡;从实质上来看,政府规制均衡是一种行为均衡,是在经济中的各种行为主体(厂商、规制者、消费者)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博弈从而实现的一种均势状态,即各行为主体无力也无意通过改变自己或他人行为来获得更多收益,从而不再改变自己的行为。前期经济性规制改革的演进及其面临的诸多困境表明,中国的经济性规制远没有达到政策均衡,需要依据制约规制制度变迁的供求因素构建和完善规制制度。

1.完善规制立法,明确经济性规制的合理边界。

中国经济性规制改革的演进路径及其现状表明,在走向规制型国家的过程中,与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处在市场机制较完备、法治较健全的环境条件下不同,中国的政府规制则处在市场机制不完善、法治不健全,旧有制度惯性、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尚有较大影响的市场环境中,其改革路径必然是从行政垄断向有效规制转变,在逐步放開市场的同时发挥政府对市场的补充及调节作用。因此,建立现代规制机制的关键在于以法律为先导,明确政府规制的合理边界,规范规制职能,建立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相互交融的调节机制。市场失灵是实施政府规制的原因,但政府在力图弥补市场缺陷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产生政府失灵现象。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未必能解决得好。因此,以法律为先导,明确政府规制的边界,确立有限政府的理念是进行经济性规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2.确保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构建利益协调的博弈框架。

在政府规制系统中,政府、企业、消费者三个主体的地位不同,政府以其特有的授权凌驾于其他二者之上;而企业和消费者,理论上处于平等地位。三者两两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闭合循环系统。政府本应处于其他二者之间的、不偏不倚的中立位置,是一个理想点的均衡。然而,处于经济体制转轨中的中国政府面临多元化的规制目标,自然而然会出现非对称规制、行政垄断,甚至是以放松规制的手段加强规制。这些做法都会使政府失去中立地位,使整个规制系统处于一种极度不稳定的状态。因此中国经济性规制改革的首要工作是取消行政垄断,确保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构建利益协调的博弈框架。

政府规制机构如何保持独立公正,作为中立的第三方为企业和消费者树立博弈规则至关重要。在经济型规制改革中,规制机构斩断一切与国有垄断企业的利益关系,对所有被规制企业一视同仁是确保规制机构独立公正的前提条件。在实践中,规制机构開放基础设施领域,放松进入规制,是瓦解政企利益同盟的重要举措。另外,确保规制机构的独立公正还需要政府引导各种社会力量参与规制博弈,构建利益协调的博弈框架。在消费者与企业的博弈中,由于分散的消费者群体组织成本高,“搭便车”现象严重,规制机构更应该扶植消费者群体组建大的消费者社团组织,增强与企业谈判的能力。只有在消费者与企业集团博弈充分的条件下,政府规制机构才更能显示处于中立地位,构建博弈规则,并予以裁决。

3.确立成本—收益分析的规制政策制定原则。

经济性规制政策的制定应当以规制绩效为目标导向,将成本一收益分析确立为制定经济性规制政策的基本原则,将政府规制的主观目的引向深入和延伸的分析,考虑不同风险之间的替代关系,对不同监管措施的成本有效性进行评估,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就现有目标的规制对社区成员的潜在的经济社会效果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从而使广泛的社会需求成为确定规制改革方向的基本依据。

具体改革实践中,在进入规制政策的结构方面,政府应当经过成本一收益分析,选择净收益大于零,且总体净收益最大的规制政策。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考虑现有市场发育程度、市场容量、市场发展前景、市场主体的进入能力、市场惯例等因素,采取有步骤、有重点的渐进式改革。同时要注意规制政策的时效性,在变革中寻找均衡路径,最终实现动态均衡。在价格规制改革方面,应区分价格规制的不同目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价格规制体系。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既要保证公共必需品的充分供应,又要刺激技术效率的提高,因此应该根据不同产业属性,采取相应的价格规制模式,同时根据产业特点确定规制价格的调整周期。

4.实现政监分离,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

规制改革是国家层面战略目标、企业利益即利益集团利益以及消费者利益即公共利益三方面诉求的综合考量,三方利益尤其是利益集团利益与公共利益存在内在矛盾。政府作为规制政策的供给者当面临多重目标冲突时,“常常选择相对低效率却更能保证租金最大化的产权制度”。同时,政府或规制机构只是理论上的规制供给者,实践中,规制的供给则需要通过三重委托一代理关系来实现。洛佩斯(Lopez)和密特拉(Mitra)指出,与工业化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影响政府决策的主要是寻租行为而不是社会福利,所以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上述三重委托一代理关系对规制的负面影响更大。因此,为确保规制绩效,对规制机构的监督至关重要。

经济性规制改革的有效保障是建立和完善规制权的司法审查制度,通过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制度,加强司法机构对规制立法、规制执法行为的审查,为被规制者和公众合法权益提供合理的法律保障和及时救济。同时,完善代议制度,使公民能够通过选票有效制约政府。在宪政框架下,规制机构无论是属于立法机关还是从属于行政机关,公民手中的选票对规制机构的独立公正形成了有效制约,通过公民→议会(或政府)→规制机构的代理链层级传递,以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为保障,实现对规制机构的有效制约。

[责任编辑 陈翔云]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盐渍土;分布;类型;土壤盐分平衡

盐渍土是一种在全球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是一系列受盐碱作用的盐土、碱土及各种盐化、碱化土壤的总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职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不完全统计,世界盐渍土面积为9.5438×108hm2[1]。除南极洲尚未调查外,其余五大洲均有盐渍土分布,且全球盐碱地以每年1.0×106~1.5×106hm2的速度在增长[2]。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又面临着人口剧增、耕地面积锐减等严峻问题。盐渍土是我国最主要的中低产土壤类型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但是,盐渍土理化性质不良,对生长于其上的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甚至导致作物死亡,严重影响产量。盐渍土面积及质量变动速度较快,受人为因素影响强烈,不当灌溉、过度砍伐、过量使用化肥等都会导致土壤退化,致使优良耕地发生次生盐渍化。相反,若能合理改良、利用盐渍士,则可有效缓解耕地不足的窘境。冈此,防止耕地盐渍化及合理改良利用盐渍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虽然前人对我国盐渍土的面积、分布、成因和改良利用都有报道,但是这些报道仅局限于某个地区或省份面积、改良或分布等某个方面的零星报道[2],而全面统计分析我国各省区盐渍土分布、类型并探讨其成因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全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盐渍土面积、分布、类型及成因,并分析了盐渍土盐分的来源及去向,结合自己的工作提出了防止土壤盐渍化及改良利用盐碱地的措施,以期为我国盐渍土的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收稿日期:2014-12-1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13ADA7B05);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3704130001)

1土壤中盐分的来源及去除

土壤中含有Na+、Ca2、Mg2+、、Cl-、等离子,土壤中离子通常维持平衡状态,也就是说产生和去除相当。然而,当产生大于清除时,离子就在土壤中积累,当离子浓度达到足以对土壤性状和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时,就形成盐渍土。而当清除大于产生时土壤中离子不足,就形成所谓贫瘠土壤,对植物生长发育同样不利,所以,农业生产要适当施肥。因此,了解土壤盐分来源和去除的途径,对于防止土壤盐渍化、改良和利用盐渍土及农业生产非常重要。

土壤中盐分来自于宇宙尘埃、火山爆发、岩石风化、不合理灌溉、海水倒灌、长期过量施用化肥等。宇宙尘埃、火山爆发所释放的可溶性盐分进人大气中,可随雨水等降落至土壤或海洋。岩石风化导致其中可溶性盐分解出来,形成尘埃被吹到空中,可再通过雨水淋溶到土壤中。海水浸渍可使得其中盐分滞留于滨海土壤,同时沿海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淡水导致的海水倒灌也可使土壤中盐分含量增加。除此之外,人类活动也会造成土壤中盐分的积累[3]。灌溉方式不合理是次生盐渍土产生的最主要的人为活动,大水漫灌、重灌轻排、长期使用高矿化度的水或含盐量高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均会使土壤中盐分积累,最终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生物量而过量施用化肥也可导致大量农田的次生盐渍化。王遵亲(1993)[4]的研究表明,在土壤盐渍化过程中,生物对盐分在土壤中的积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其分解产生的离子,如果不能被生物吸收利用,则进入土壤。

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盐渍土其盐分来源亦不同。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成土母质中盐分含量较高,加上水分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易随水流上行,并在地表浓缩、聚积;沿海各省土壤盐分主要来源于海水浸渍及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的海水倒灌;南于岩石风化等作用形成的盐类,以水为载体顺着地形坡向流动,更倾向于积累在地势较低、水流较滞缓的平原地区(如松辽平原、三江平原);主要灌区次生盐渍土中的盐分则主要来源于过量施肥、不合理灌溉等人类活动。特别是保护地栽培,连年大量施用化肥易使土壤盐渍化。

土壤中的盐分不断产生也不断去除,其去除途径主要是通过降水或淡水灌溉溶解盐分,流入土壤深层或汇人径流、大海。其次,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活动也可吸收、转化部分盐分。研究表明,植物在盐渍土改良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生物量大,可吸收部分土壤溶液中的盐分,一部分转化为有机物,另一部分储存在体内,当吸收了土壤盐分的植物被收获或被动物食用后,盐分即从土壤当中去除。当盐渍土被植物覆盖后,地表蒸发被植物蒸腾作刚替代,土壤返盐显著下降,土壤及周围生境大大改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植物的枯枝落叶在土壤腐烂后又进一步改善土壤结构和特性,连续在盐碱地种植耐盐植物,盐碱地可以变成耕地。

2中国盐渍土资源现状

2.1中国盐渍土面积及特点

根据王遵亲(1993)[4]的研究,我国各类盐渍土面积约为9913×l04hm2(现代盐渍土约3693×104hm2,残余盐渍土约4487×104hm2,潜在盐渍土约1733×104hm2),约占国土面积的1.03%,耕地中盐渍化面积为920.94×104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62%。我国土壤盐渍化受太平洋季风气候和欧亚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以及受复杂地质、地形的影响极为深刻,因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强烈的表聚性、类型的繁多性和积盐脱盐的反复性。

2.2中国盐渍土分布

盐渍土的形成及分布与成土母质、气候、地形、水文条件、人类活动等均有密切关系。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盐渍土在全国各个地区几乎均有分布,但大面积的盐渍土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和沿海地带及地势比较低,径流较滞缓或较易汇集的河流冲积平原、盆地、湖泊沼泽地区[5]。根据土壤化学性质,可将我国的盐渍土分为8个盐渍区:①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水浸渍盐渍区;②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③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耕作—草甸盐渍区;④内蒙古高原干旱—半漠境草原盐渍区;⑤黄河中上游半干旱—半漠境盐渍区;⑥甘、蒙、新干旱—漠境盐渍区;⑦青新极端干旱—漠境盐渍区;⑧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6]。

我国各省份盐渍土面积尚没有具体详细统计资料我们根据目前已发表的文章及有关资料,把我国各省份盐渍土面积总结列于表1。我国盐渍土主要集中于西部六省区(陕、甘、宁、青、蒙、新)其盐渍土面积约占全国盐渍土面积的66.6%,这些省份气候普遍干旱,蒸降比大,地形封闭或低平,有利于盐分的上升、聚积[7]。在该区域中,新疆盐渍化程度最高,其盐渍土面积占其总面积的6.61%,为其耕地面积的2.71倍,盐渍化耕地面积约126×104hm2,占其耕地面积的3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新疆的地质、地貌、气候等特点相关,该地区属于内陆盆地,河流多属于内陆水系,其前山带分布有大量岩盐、石膏,风化侵蚀后经地下水及地表水向下游搬运,使该地区土壤母质中普遍含盐,加之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土壤粘粒含量高、颗粒细,地下水毛细上升高度大,为土壤水盐上升运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极易产生积盐。除此之外,多年来该区内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灌溉技术落后,重灌轻排,导致大面积次生盐渍土的产生[8]。

东北三省(黑、吉、辽)也有大量盐渍土分布,盐渍土总面积约378×104hm2,占全国盐渍土面积的10.3%,占该区总面积的4.6%,其中盐渍化耕地面积122×104hm2,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5.7%。该地区地形开阔,但微地形复杂,区内河流及支流较多,加之夏季降雨集中,春季干旱少雨,使得地表水大部分不能通过河道或地下径流排出区外,而需靠蒸发调节水分平衡,造成区内闭流区及半内流区土壤盐渍化[54]。另外,土壤冻融也与东北地区土壤盐渍化有着密切关系,该区冻结期长,且冻结厚度大,冻结过程中,底层水盐不断向冻层运输并积累,春季气温同升,蒸腾强烈,使得冻层中的盐分向地表聚集,使土壤盐渍化[55]。虽然东北三省存有较大面积的盐渍土,但其盐渍土与耕地面积比值并不高,分别为12.43%、25.27%和22.25%,均略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由于东北地区土壤多为黑土,有机质含量较高[56],适于耕种,耕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较大。

我国沿海各省均存有大面积盐渍上,其中又以江苏面积最大,占其总面积的8.48%。该地带盐渍土形成多因江河泥沙入海后,海潮顶托淤积成陆,海水中盐分积累于土中,加之近年来滨海地区人为大量抽取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大面积次生盐渍土也由此而生。

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份土壤亦呈现大量盐渍化,这些省份地处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半原,土壤中砂壤土及壤土盐分含量较高,原因是土壤质地轻,毛管空隙大,水分上升较快,同时黄淮海平原地下水位较高,使得盐分上升于地表的时间短,加速了土壤的盐渍化。该地区春季干旱多风,冬季寒冷干燥,造成土壤表层积盐,降水主要集中于夏中秋初,且多以暴雨的形式集中出现,致使积盐、脱盐在一年内反复进行。该区中盐渍化程度以山东最为严重,其盐渍土面积占总面积的6.75%,占耕地面积的14.1%,而山东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区,近年来由于重灌轻排的灌溉方式,加重了其盐渍化程度。

高寒漠境地区也有盐渍土,主要分布于西藏,这与其特殊的高原地形、气候有关,在其高原面上,降雨量少,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蒸发剧烈,这些都为盐渍土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该地区高寒缺氧,辐射强烈,以致耕地面积极少,其盐渍土面积为耕地面积的8.77倍,远远高于全国其他省份。

南方各省份除沿海地区外盐渍土面积很小,这主要由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潮湿多雨,土壤中水分主要以下行运动为主,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可随水流汇入海洋,故一般不易导致土壤盐渍化

2.3中国盐渍土类型

根据全国土壤分类原则和盐渍土发生特点,中国的盐渍土分为盐土和碱土两类,其中,盐土又可分为滨海盐土、草甸盐土、潮盐土、典型盐土、沼泽盐土、洪积盐土、残余盐土和碱化盐土8个亚类,碱土可分为草甸碱土、草原碱土和龟裂碱土和镁质碱土4个亚类。

我国各省份主要盐渍土类型见表2。各类型盐渍土均有分布,但草甸盐土、滨海盐土分布较为广泛,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草甸盐土面积约为1044×104hm2,滨海盐土面积约为211.4×104hm2[23]。

草甸盐土主要分布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南起长江口,北至松辽平原,西至塔里木盆地,涉及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各地区草甸盐土分布情况存在差别,在水盐状况季节性变化较大的地区,如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草甸盐土多呈斑状分布,表聚性强;而干旱、漠境地区常年干旱,蒸降比大,草甸盐土则呈片状分布,常形成盐结皮或盐结壳,其含盐量可高达5%~10%或以上。

滨海盐土沿着我国1.8×104km的海岸线呈宽窄不等的平行状分布,在沿海各省、市、自治区几乎均有分布,但其特征、面积随海岸线长短、海岸类型的不同,存在很大差异。长江以北的沿海地区多为平原海岸,滩涂面积较大,因此盐渍土多呈片状大面积分布,而长江以南地区多为基岩海岸,盐渍土多呈斑状或窄条状分布。

我国大部分的次生盐土属于潮盐土,主要是受地下水、地表水以及人为活动等不良作用引起的,一般分布于主要灌区内,尤其是黄淮海冲积平原分布最为广泛,其次是内蒙古和宁夏的黄河河套冲积平原。

其余各类型盐渍土在我国也有零星分布,沼泽盐土多分布于封闭洼地,交接洼地以及琥珀洼地,典型盐土多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及漠境地区,碱化盐土多成片分布于土壤中有大量苏打积累的地区。

3展望

我国各省份均有盐渍土分布,盐渍土类型、成因及气候特点不同,因此,改良利用盐渍土技术和方法也不相同。目前,国内外盐碱地开发利用方法主要有:水利工程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58]。针对我国盐渍土资源现状,常用的改良利用手段有整地施有机肥、覆盖技术[59]、施用化学改良剂[60]、水利措施等非生物方法,也的种植耐盐植物等生物学方法。这些方法在不同盐渍化地区的使用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改良效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水利工程方法和物理方法见效快,但成本高,不可持续。化学方法在降低土壤含盐量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等后果。生物学方法是目前改良盐碱地最经济、最有效并可持续的方法。研究表明,盐生植物能够吸收、积累盐分,降低土壤含盐量,并能较快覆盖地表,抑制返盐[61~63],增加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64,65],改善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同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66,67]。

盐渍土的改良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治理系统工程,生产实践中,应各种措施合理配合,综合防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今后对于盐渍化问题的治理,应在长期监测的基础上,以动态的观点,适时地对改良措施加以调整和完善,加快盐渍土改良利用进程[68]。我们认为:改良利用盐渍土的措施首先应根据盐渍土类型、成因及气候特点,降低土壤盐的来源,然后根据盐渍土类型、含盐量、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当地经济结构选择合适的耐盐植物,并建立配套栽培技术(其关键是选择耐盐植物、多施有机肥、覆膜栽培,返盐期及时灌溉压盐等)进行连年种植,实现投入少、可持续的盐渍土开发利用良性循环。

中国经济现状论文范文第5篇

据我国人口结构数据显示, 我国自上世纪末就已经是典型的老龄化国家, 且相关老龄化程度正在逐年加深。这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变好, 寿命的长度也跟着不断加长。这就使得社会中老龄人口的比例迅速增加, 老龄化问题日趋明显, 我国整体的养老需求数量以及类别都在不断增加。在最新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中, 我国的60岁以上人口已高达13.26%, 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了2.93%;此外65岁以上人口也同比增长了1.91个百分点, 达8.87%。“老人更老”的现状令我国喜忧参半, 喜在这十分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 生活质量也远超以前;而忧在由于前些年的计划生育国策而导致长时间的低生育率催化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这使得我国养老与医疗健康体系面临着双重挑战。

由于我国地域广阔, 各地区所面临的养老现状也不尽相同。面对我国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 进行相应的社会养老机制的完善以及多种养老模式的探索并适当加快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进步是解决养老现状的有效途径。为了更进一步探讨者我国的养老模式以及社会养老现状问题, 本文将通过查阅文献以及收集相关一系列的资料对于我国的养老现状做出较为系统的阐述与说明, 并通过列举我国现行社会体制下的存在的养老模式的种类以及相关内涵, 为将来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关中国的养老现状提供合理性依据。

2 我国面临的养老现状

与其他国家相比, 我国社会所面临的老龄化现象具有一定的自身特征, 即老年人口绝对数值庞大、增长率高、各地区养老现状不同、养老需求存在差异等。为解决我国目前养老所面临的不容乐观的现状, 本文笔者在撰写前期通过查阅了众多相关国内外文献综述后发现, 西方欧美国家在处理社会养老问题上面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由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水平普遍优于我国, 他们的社会财富能够强有力的解决本国的养老问题。通过对于这些国家所采取的养老问题解决措施来看, 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国家以及政府的扶持与保障、社会资本有效注入共建完善体系以及居民自身对于国家政府的信任与依赖。而同样正是基于这三个方面, 我国均存在着不完善的现状与问题。

首先, 就国家与政府的领导角色而言, 由于目前我国仍为发展中国家, 各项社会的发展均需要政府的支持, 因此政府财力是面临着很大压力的。换句话而言, 由于现行的我国发展水平, 类似西方国家的社会高福利政策还不能够完全实行。就我国很多地区而言, 很多的当地相关部门尽管有心去解决当地的城乡养老问题, 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还是无法从根本上对于居民进行相应的保障。其次, 社会资本的引入体系也不够完善。由于养老服务具有很强的公益性质与行政性质, 因此我国众多民间资本不敢轻易尝试与政府部门合作, 这就导致了社会上企业有资本、政府部门有资源, 但是两者却无法广泛形成合作关系共同建立完善的养老体系。因此, 对于这种所谓的“雷区”而言, 运用PPP模式不失为一种高效的合作方式。政府与私企通过形成契约关系, 形成合作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第三方面, 我国是一个较为传统的国家。自古以来, 孝道便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内涵之一, 千百年来无数的中国人受到了此种文化的熏陶。正是这种思想的普及使得人们对于养老问题存在一种“避讳”心理, 即人们只觉得自己在家赡养父母是最合适的养老模式, 人们这种心理的形成不但不会解决我国现存的养老问题反而会增加社会的养老负担。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 总有人无法赡养自己的父母, 而他们对一些新型的养老模式又存在着抵触与不信任性, 最终使得一部分老人的养老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总体而言, 我国目前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都处于待完善时期, 相关的养老设施也较为不健全。这个现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上的经济基础相当不足、积淀不够。这种情况下政府与社会无法承受如西方高福利制度的养老模式的运行。

3 中国的养老模式

3.1 居家养老模式

作为我国目前存在最广的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 (又称家庭养老) 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这一养老模式充分体现出我国的“孝文化”内涵, 是目前我国老年人最为青睐的一种养老模式。这种以家庭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养老, 其方式是子女在家中通过向自身的父母提供生活上的基本补给与照料以及相关医疗方面的支持。作为老年人晚年生活的港湾与依靠, 家庭的氛围也同样十分重要, 它关系到居家养老模式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发展的变革, 家庭“小型化”现象开始普及, 子女外出打工谋生, 彻底打破了之前居家养老的良好氛围。家庭结构与规模的萎缩, 传统中的子女居家赡养父母的局面逐渐分崩离析。且随着“丁克家庭”概念的诞生, 很多人群面临着退休后无子女的状况, 一系列的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老年人在家面临无人养老的困境, 这种结构转型使得居家养老模式逐渐失去了优势。

3.2 机构养老模式

机构养老, 顾名思义就是以社会养老机构为载体的养老方式。目前我国现有的社会养老机构大致有敬老院、福利院以及养院等。这类机构一般都具有公立性质, 其发展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政府部门、社会企业的捐赠以及有关众筹。这些养老机构一般被分为两类:有偿与无偿。在这里, 老年人能够得到集中的基本生活照料。并且, 这些机构中还存在着一些娱乐中心, 丰富老年人的茶余饭后生活。随着现代生活观念的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了解此种养老方式。相较于居家养老模式, 此种养老模式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固定成本, 譬如入驻一些收费的养老院等。目前我国的机构养老市场存在着供小于求的局面。尽管此类机构的数量每年都在上升, 但是我国的相关老龄人口也在不断上升。在探究了我国有关公立养老院的现状后发现, 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设施破败、人员不够、缺乏资金等问题接踵而至。这些使得我国的机构养老的有效供给大大减少。但是由于人们的信赖度高、服务规范、收费合理还是受到了绝大多数存在机构养老需求的老年人的青睐。反观一些带有营利性质的民营养老机构, 因本身属于私人投资创立, 因此利润最大化是此类机构追求的目标之一。正是因为其带有很强的经营目的, 往往入驻的老年人都是自身条件优越的, 经济实力雄厚的人群, 而在我国这类人群仅为少数。这种公立与民营养老机构的现状反差局面值得人深思。最后, 本文还想说明:尽管机构养老模式已经在我国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 子女们不应把养老机构当成自己摆脱赡养责任的天堂。子女们应在物质照料的同时给予老人精神的慰藉, 因为这些精神方面的照料是任何机构无法提供的。

3.3 社区养老模式

作为我国近些年才兴起的模式, 社区养老模式可以说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短。因此, 该模式也还并未成为我国的主流养老模式。由于目前我国相关的养老社区建设规划标准还面临着缺失的局面, 普及率较低, 管理制度与相关资金出在缺口。因此, 我国这种社区养老体系还未正式形成。但是, 其发展历程短并不意味着其不重要。有关专家预测, 社区养老模式正是我国养老现状实现质的飞跃的重要突破口, 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在探寻它与其他两种模式的联系时, 普遍认为社区养老模式是居家与机构养老之间的承接点, 自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兼具灵活性与经济性, 能够高效的克服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所面临的问题, 是我国养老问题解决的新思路。

摘要:目前, 我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养老现状。由于我国于很早以前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因此社会上的人口老化现象愈演愈烈。基于这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 我们的社会养老问题也变得尤为严重。老年人口众多、低生育率、政府扶持力度不足、政策匹配不够, 这一系列我国的养老现状一直牵动着国家的心。经过专家预测, 作为我国的朝阳产业之一, 养老市场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力。为了更好地发掘出最合适我国实行的养老体系, 本文进一步对比了国外养老发展与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养老现状, 并通过列举当今我国养老体系中所存在的养老模式以及对应的内涵, 旨在为今后我国养老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养老现状,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勇.我国养老公共服务供给现状、困境与对策[J].北方经济, 2017 (11) .

上一篇:中国经济形势论文下一篇:中国经济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