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成本论文范文

2024-03-19

资金成本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企业投资决策作为公司三大金融决策中最为关键的决策,探讨机会成本对于投资决策的作用这一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本文指出机会成本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其次,基于对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混淆探讨了我国部分企业忽视机会成本的原因以及危害。最后,基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状况,呼吁企业充分尊重机会成本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机会成本;投资决策;资金成本;资本成本

一、机会成本概述

(一)机会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根据《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的定义,“机会成本就是对大多数有价值的、被舍弃的选择或机会的评价或估价。它是为了获得选择出来的对象能体现更高的价值所做的放弃或牺牲。”比如说,一个应届毕业生放弃手边可以得到的就业机会而选择考研,他的机会成本包括哪些呢?读研所需的教育成本如果用于其他投资用途便产生了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如果不读研而选择工作,这期间的工作收入带来了就业收益。投资收益和就业收益这两者之和构成了应届毕业生读研的机会成本。

(二)机会成本产生的前提

1.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在西方经济学中,由于经济资源的有限性才延伸出机会成本这一概念。社会的一项资源是有限且稀缺的,选择用它生产特定种类的产品时,同时也放弃了用同样数量的资源来生产其他产品来获得经济效益的机会。

2.经济资源的多用性

机会成本是对不能利用的机会所需付出的潜在成本进行衡量。只有当经济资源具有多用性时才可以进行比较和选择过程,否则当经济资源只能用于一种用途时,机会成本便无从谈起。

二、投资决策概述

(一)投资决策概念

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企业投资决策是公司三大金融决策(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股利决策)中最为关键的决策。

(二)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因素

1.货币时间价值

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在不同时点上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

2.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与投资决策有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它是评价投资方案是否可行时必须事先计算的一个基础性指标。

3.项目计算期

所謂项目计算期是指投资项目从投资建设开始到最终清理结束的全部时间,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通常以年为单位。

4.资金成本

从资金使用者的角度考虑投资前的融资成本和投资过程中的资金占用成本,包括投入和产出两个阶段的成本费用。

5.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只是一种是一种隐形成本,是决策者主观预测的结果。它不是一种实际的货币成本支出,因此常常被决策者们忽略,从而影响到如何选择出最优方案。

三、机会成本对于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意义

(一)机会成本在投资决策中是必不可缺的关键因素之一

力求机会成本最大程度地减小,是进行一切投资活动的重要标准。机会成本为如何做出合理且效益最大化的选择提供了易于衡量、可比性强、确凿有力的依据。如同经济学权威之作——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书中所指出的那样:“人们做出决定的依据离不开机会成本”。

(二)机会成本仅仅存在于做出投资决策前的分析过程中

机会成本只存在于确定投资决策前的分析过程中。一旦决策被选定时,就意味着已经放弃了用于该项决策的经济资源的其他用途可获得的收益。决策一经做出不得改变时,就意味着已然变为了沉没成本。同时,在决策过程中与之伴随的经济成本也完全消失了。

(三)机会成本体现投资决策的多样性

投资决策是在各个备选方案中挑选出最优方案,放弃另外一些次优方案。所放弃的次优方案的经济效益衍生出了机会成本这一理论。机会成本的存在就是对投资选择多样性最好的诠释。

(四)机会成本并非绝对第一考虑成本

机会成本是主观预测的隐形成本,会被人的认知能力和有关项目的信息获得水平等因素所限制。机会成本必须与其他影响决策的因素结合使用、综合考虑后才能选择出最优方案。它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四、机会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由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诞生,来源于古典经济学静态要素成本的资本成本彻底完成了向动态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的转变,因此机会成本实质上是资本成本。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要求的最低期望收益率的高低,投资的机会成本=项目最低期望收益率+风险报酬率 。机会成本体现着一个治理机制和决策机制健全的公司在进行企业投资决策分析时对风险机会水平报酬的充分考虑和尊重 。

所谓资金成本,是指资金使用者为筹措和使用资金而支付的代价,如向银行支付的借款利息。资金成本被广泛地运用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当在投资决策中利用净现值指标时,常以资金成本作为折现率;当在投资决策中利用内部收益率指标时,常以资金成本作为基准收益率 。

资本成本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财务学概念,而资金成本却是中国早期经济改革时期出现的适应特定时代特征的产物,是企业管理层单凭会计成本决定的投资成本,属于会计学概念。

与风险程度相匹配的资本成本应该取代资金成本成为投融资理论中的核心概念,然而我国不少企业将两者混淆,在过度考虑资金成本的同时无法意识到机会成本的重要性,从而可能导致企业过度投资失误、甚至危害企业前景。机会成本虽然不是实际支付的现金流,但是它能直接影响比会计利润更能检验企业经营质量的经济利润,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只有充分考虑和尊重投融资决策中的机会成本,方能在每一次投资决策中将经济收益发挥到最大,方能尽快全面充分地接受与国际接轨的现代财务管理中的资本成本这一概念。

参考文献:

[1]吴贺坤:《关于期权理论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上海:上海经济出版社,2010年第2版,第15页;

[2]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版,第32页;

[4]陈勇:《利用经济信息创造经济效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3页;

[5](美)彼得·纽曼(Peter Newman):《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词典》,美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版,第280页

资金成本论文范文第2篇

债券资金成本率=债券年利息* (1-所得税率) / (债券面值-发行费) *100%

当前, 债券筹资成本比较低。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其一, 免税费用主要是指, 在所得税前利润中, 完成债券利息投资, 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行债券筹资成本。然后是非免税费用, 由发行股票筹资支付给股东的利息, 作为利润分配的, 从所得税后利润中支出。针对企业法人与股份持有者而言, 存在两者的双重课税问题。所以, 相较于主权筹资成本, 企业债券筹资成本比较低。其二, 通过发行债券筹资还可直接影响股东, 使其获取财务杠杆收益, 在公司有所盈利的时候, 能使每股税后盈利余额有所增多。对于发行优先股筹资以及借款筹资, 这一点与其相符。其三, 与普通股及优先股股东的求偿权相比, 债权人更为优先, 由此作用于债权人, 使其风险小于股东风险, 进一步降低其资金报酬率, 也就是从筹资者角度来讲, 募集资金成本较低。

二、借款筹资资金成本

借款资金成本率=利息* (1-所得税率) / (筹资总额-筹资费) *100%

该资本也相对较低, 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其一, 借款所属类型为直接筹资, 获得比较少的资金费用。其二, 在税前, 完成借款利息的支出, 也就是免税支出。其三, 借款筹资直接作用于股东, 使其获取财务杠杆收益。其四, 债权人具有较小风险, 导致筹资者资本较低。

三、债务资金成本税收抵扣误区改进

债务资金在项目投资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 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资金来源, 在税前扣除资金成本, 直接对税收产生抵扣作用, 具有较低资金成本, 并发挥财务杠杆效应, 进而使其成为筹资首选。在项目投资的决策中应用资金成本, 通常应该充分考虑债务资金成本的税收抵扣作用。不过, 当进行实务操作时, 并未全面考虑税收抵扣作用, 极易导致项目投资决策出现偏差。

(一) 抵税有其前提, 即企业盈利充足

要抵扣债务资金成本税收, 必须建立在一定条件上, 即当年该项目的盈利充足可抵扣。如果当年的收入无法将包括财务费用在内的成本费用全部覆盖, 此时便发生亏损, 进一步出现在税前无法全部扣除超额费用的现象, 那么这个时候所得税便是零。通常情况下, 项目投资这一过程具有较强复杂性, 逐渐释放大多数项目投资效应, 在项目投资的初期, 就算并未盈利, 但如果整个企业是盈利状态, 那么仍然抵扣财务费用税收。反之, 若是整个企业是亏损的, 就算项目盈利, 仍旧不能发挥财务费用的税收抵扣作用。除此之外, 还需考虑当年亏损由以后各年弥补的情况, 如果可以完全弥补, 那么仍能考虑财务费用对所得税的抵扣。因此, 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 当考虑债务资金成本抵税问题时, 实际而言, 应该考虑企业整体盈利的实际情况, 不可仅考虑项目盈利情况。在此条件下比较容易低估债务资金成本, 致使项目投资决策出现偏差。

(二) 在考虑利息费用税收抵扣的同时也需考虑筹资费用及债券溢折价对所得税的影响

为安排借款, 其也所产生的必要费用, 即为筹资费用, 主要由长期借款手续费以及发行债券手续费等组成, 在资金成本中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还应考虑它对所得税的抵扣作用。折价与溢价都是发行债券的组成部分, 由其实质而言, 调整债券票面利息。企业今后各期多付利息所事先获得的补偿为溢价, 摊销溢价将直接影响当期财务费用, 使其有所减少, 进一步弱化财务费用税收抵扣作用, 在客观上可以发挥增加所得税的作用。然后是折价, 具体是指企业以后各期少付利息所预先给予投资者的补偿, 摊销折价同样会对当期财务费用产生影响, 使其税收抵扣作用有所提高。若是不考虑, 极易导致企业高估或者低估债务资金成本。

(三) 各期借款会计处理具有一定复杂性

通常而言, 项目投资计算期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建设期, 二是经营期, 而前者的终点便是后者的起点, 可将其称作投产日。在投产日以前, 为达到固定资产预计可使用状态, 所开展的构建活动, 需要将这时的资本费用实现资本化。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 这部分价值会随之利用折旧方式计算进费用中, 由此发挥税收抵扣作用。在投产日之后, 对于项目经营期来说, 此时结束其资产费用资本化, 立即将其计算到财务费用中, 产生税收抵扣的作用。

(四) 费用抵扣与利息实际支付的时间差

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 企业需要确定财务费用, 也就是包括溢价与折价调整在内的实际负担利息, 在将其计算进财务费用的当时便对所得税产生了影响, 并不考虑实际支付与否。例如到期一次还本利息的长期借款, 将抵税当作现金流出的节约, 可看作现金流入, 在借款期间发生在每一年, 但是实际支付却在债务到期时。在传统计算公式中, 并没有对此时间差进行全面考虑, 尤其是它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而是当进行实际支付时直接将其当作现金流出的节约。

四、债务资本筹集的风险控制

(一) 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之下, 对于自主经营、自我承担盈亏以及自我约束和发展的独立商品而言, 企业是其生产者与经营者, 必须依靠自身承担风险。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 当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将直接影响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 导致两者出现一定偏差。当面临风险时, 企业无计可施, 势必大为挫败。所以, 对其而言, 必须强化自身风险意识, 也就是承认风险、有效预估风险、防御风险以及科学处理风险。

(二) 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企业要占据有利位置, 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风险防范机制, 在第一时间通过合理筹资结构实现财务风险的分散。比如说, 通过控制经营风险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降低, 科学合理应用财务杠杆原理, 进行风险的有效控制, 督促企业根据市场需求, 进行生产经营, 在第一时间适当调整产品结构, 进一步提升盈利水平, 防止因为决策偏差引发财务危机, 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风险。需要建立健全财务预警机制, 确保随时都可以监管企业筹资风险。

(三) 将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为重要依据, 完成负债财务计划的合理编制

为此, 必须根据企业一定资产数额, 以其需求为准制定还款计划。若是出现举债不当以及经营不善等现象, 必定会对企业的信誉产生严重影响。所以, 企业通过负债经营加快发展, 有必要加强管理以及加快资金周转, 尽可能减少资金占用额, 在合理范围中尽量缩短生产周期, 强化生产效果, 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使企业谨慎负债。不仅要制定负债计划, 还需合理制定还款计划, 通过该举措为还款提供重要保障, 当企业处于负债状态时, 其速动比率不可小于1:1, 并且将流动比率控制在2:1左右。

五、结语

综上所述, 在目前的项目投资中, 存在债务资金成本税收抵扣的问题, 对此, 必须进行有效改进, 从而对长期借款以及发行债券这两者的资金成本计算产生有利影响, 使其克服传统公式的存在的误区, 并且全面、充分考虑与分析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提高债务资金成本计算的精确度, 在最大程度上防止项目投资决策出现偏差, 尽可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摘要:在税前, 确定财务费用, 即债务资金利益, 并将其扣除, 产生抵税作用, 相较于股权资金成本, 债务资金成本较低。对于项目筹资而言, 债务资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是其首要来源。不过, 在现今的相关教材中, 对于筹资费用以及用资费用, 并未全面考虑其税收抵扣, 该问题直接影响债务资金成本计算, 无法确保其正确性, 同时也对项目投资决策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基于此, 本文分析了债券筹资资金成本与借款筹资成本的计算, 并探究了债务资金成本税收抵扣的误区改进。

关键词:项目投资,债务资金成本,税收抵扣,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毅.水库工程非债务资金结构分析[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18 (5) .

[2] 王彦超, 姜国华, 辛清泉.诉讼风险、法制环境与债务成本[J].会计研究, 2016 (6) .

[3] 郑晶晶.管理层持股、企业避税与债务成本研究[D].福州大学, 2015.

[4] 杜晓梅, 张晓萌, 邹小军.浅析债务资本成本计算方法及对比[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5 (2) .

资金成本论文范文第3篇

政策环境相对宽松,外部约束趋于弱化

经过2003年一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外部政策约束因素趋于弱化,已经成为业界多数人的共识。

信托产品的审批环节相对简化。

目前信托投资公司的展业流程和监管部门的监管程序还是较为顺畅和相对宽松的。以集合资金信托业务为例,审批环节相对简化,一般无需监管部门审核批准,企业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尽管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一些地方的监管部门制定出台了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实行报备制度的规定,而且中国银监会也即将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对信托公司开展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报备制度等有关问题进行统一和规范,增设了监管部门有权对报备的信托计划暂停推介的规定,但原则上仅属于程序性的报告备案制度,与刚性的审核批准制度是完全不同的。

信托业务的合理创新空间较为广阔

2003年各家信托公司推出的信托产品,无论在制度运用、架构设计、使用方式、投资方向、业务范围、推介宣传、销售流通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创新。在展业过程中,通过财产信托与资金信托组合运用、优先收益权转让、提高单位信托合同销售起点以及伞型信托、信托池等方式,在严格遵守“一法两规”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较好地解决了信托规模的制约问题;通过发挥制度优势和资金优势,快速介入房地产投资领域、上市公司法人股收购业务、国有企业改制领域以及国有不良资产处置等众多其他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手段难以“染指”的创新业务和敏感领域,实现了超常的突破和成果;通过信证合作、信银合作,运用代理销售、资金托管、信托产品质押贷款等一系列方式,在取得合作双方战略双赢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托产品推介、销售和流通等环节上的瓶颈制约。

政府和监管部门对信托业采取了以扶持为主的政策导向

2003年信托业历经磨难和洗礼之后翻开了全新的一页。信托业的资产质量、治理结构、管理水平全面得以提升,自律意识空前强烈,监管机构、监管体系、监管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监管体系日趋规范,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监管理念初步形成,信托公司在将民间闲置资金转化为投资,在参与地方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以及为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融资平台等方面,都发挥了其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地方政府纷纷为信托投资公司创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与以前不同的是,2003年地方政府与信托公司所形成的和谐关系中,双方均更多的注入了市场选择的因素。

2003年以来,信托业的外部发展环境相对宽松,信托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市场开拓,已基本由外部约束为主,逐渐转化为内部约束为主。

市场需求持续扩张,信托供给渐成瓶颈

2003年信托业的迅速发展和信托市场的空前繁荣,导源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信托产品的巨大需求。一方面,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新领域急需一种全新的手段和机制加以解决和突破,而建立在《信托法》基础上的信托制度,恰恰提供了一种极为独特的财产管理制度,其信托财产权利与利益分离的特点、信托财产独立的特点以及其财产管理、资金融通、投资理财、和社会公益等综合功能所形成的制度优势,较全面地满足了深化改革中对制度创新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信托业是我国目前分业管理体制下,唯一能够联结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和实业投资领域的纽带,因此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必然会对信托的投融资功能产生巨大的需求。此外,我国居民巨额储蓄存款,由于投资工具单一,亟需寻找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金融投资渠道,也是2003年信托产品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面对日益扩张的市场需求,信托公司信托产品的供给能力却渐显不足。主要表现为:(1)一些信托公司的业务驾驭能力不强,某些重大市场机会难以把握,导致公司无法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特别是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手段的组合能力不强;(2)信托业历经整顿,导致优秀人才大量流失,虽然在2003年各公司在人才队伍的建设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仍然差距极大,数量不足,理财专家的专业素质尚有欠缺,信托财产的管理和处置能力受到制约;(3)信托业作为金融体制四大支柱之一,业态规模偏小,单一信托公司的资产规模体量不足。加之全面开展规范意义上的产业投资基金业务和公募性质的集合资金信托业务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尚未具备,导致其体制上的瓶颈约束。因此面对四大国有银行上万亿不良资产急需处置的巨大财产管理需求,2003年全年整个行业才区区百亿资金信托规模的信托业,则力不从心,只有“望市兴叹” 了。

资产管理业务竞争态势迅速激化

目前我国金融业务的交叉趋势已初露端倪,使原本就不存在的“信托公司一统资产管理业务天下”的格局被进一步突破。

以证券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为例,证券公司开展集合理财业务,业务模式与信托投资公司的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极其类似,已经与信托业某些业务领域形成交叉,因而必将对信托业产生一定影响。按规定,设立非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的,接受单个客户的资金,不得低于人民币10万元;设立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的,接受单个客户的资金不得低于人民币1万元。而信托投资公司将受到单笔信托资金不得低于人民币5万元的限制,因此,证券公司集合理财计划可以根据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投资者不同风险承受能力,设计不同的集合理财计划,增加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证券公司集合理财业务的这种灵活性必然会与证券投资信托业务争夺一部分潜在客户。证券公司办理集合理财业务时,可以设立限定性和非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其中非限定性集合理财计划的投资范围十分引人注目,由于其投资范围和投资比例极具弹性,因而使证券公司具有充分的空间通过设计不同的业务品种来满足投资者需求。同时,证券公司开展集合理财业务没有信托投资公司必须严格遵守的200份上限,所以证券公司集合理财业务可以通过开发更多的客户资源来筹集数目巨大的投资资金,而证券投资信托计划一定程度还要受到200份合同为一个投资账户的困扰。此外,证券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在营销渠道和客户资源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证券公司可以设立异地分支机构,通常都有众多的营业网点,而且存量客户资源较丰富,所以证券公司的集合理财计划可以相对容易的筹集规模较大的资金。证券公司集合理财计划在业务设计的技术层面也有一定有利条件,证券公司可以以自有资金参与本公司设立的集合性投资理财计划,并且证券公司所投入的资金在该集合理财计划存续期间不得退出,这样就会增加投资者对证券公司集合理财计划的信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无疑这一切均对信托公司的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业务造成直接的竞争压力。

除此之外,还有众多商业银行不断推出各类理财业务,如中国银行上海分行首家推出外汇小额集合资金管理产品---“日进升金”“聚宝盆”产品,收益率与国际金融市场上某一指数挂钩,处于浮动状态,最新发行的产品又进一步约定保底收益率,为2.63%。这些品种接受投资者的资金下限逐步降低,也受到投资者热烈追捧。对银行积极开展外汇集合理财,监管部门给予了默许态度;商业银行多方委托贷款业务目前仍有开展,例如建设银行成都分行这一业务的募集资金达到6亿元的规模;兴业银行与长城证券合作,为客户提供新股申购、国债回购、七天通知存款的综合理财服务,保底收益率为1.62%。

对信托公司构成竞争压力的还有业已存在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债券基金、平衡基金、指数基金、伞型基金、保本基金等,特别令人瞩目的是货币市场基金的诞生,在证监会的大力扶持下,首批三家基金管理公司同时发行,2003年12月11日,华安推出现金富利基金,招商推出现金增值基金,博时推出现金收益基金。华安现金富利基金首先成立,募集了42.54亿元,其中个人认购比例超过93%。货币市场基金有“准存款”的美誉。它虽然不能给基金管理公司带来较高的管理费收入,但基金管理公司的理财产品因此得以扩充完善,能够为客户提供金融领域全方位的理财服务,依靠丰富多彩的产品线展开竞争。一个资产管理业务主体多元化的格局正逐步形成,信托业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信托公司分化格局开始显现

截至2004年初,全国已经完成重新登记的信托公司已达56家。

可以说,以第五次清理整顿为标志的信托投资公司的阶段性整合已基本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全新的信托业阵容基本形成。

伴随2003年各家信托公司回归信托主业,不断开展和推出创新业务,各信托公司之间的差距逐渐显现,分化趋势开始形成,具体表现在下述方面:

核心盈利模式

对多数信托公司而言,成熟的核心盈利模式和有效的盈利手段仍处在探索阶段,盈利手段和业务模式基本被短期利益所驱导,缺乏成熟、系统的展业体系。与此同时,一部分信托公司由于基础较好,起步较高,通过一年多摸索和完善,已经初步形成符合公司自身特点和信托特色的信托投资业务体系,企业核心竞争力初具雏形。

产品科技含量

2003年各类信托产品层出不穷,创新亮点不断。但科技含量较高,风险防范严密,在实现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又能兼顾信托公司较高收益的信托产品大多集中在少数几家信托公司。而部分信托公司还仅局限于较为单一的管理佣金型集合资金信托业务,运用方式和投资方向也基本局限在传统套路上。

信托业务规模

进入2003年第四季度,全国资金信托发行规模“井喷”式增长,2003年第四季度可统计的集合资金信托发行总量达86.6亿元,其中发行量排名前五位的信托公司,共发行46.2亿元,占发行总量的53 %。伴随公募型集合资金信托业务的逐步推出,信托公司资金信托业务规模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其主流利润的来源。

整体资产质量

经过2003年一年多的运营之后,一些信托公司进一步调整结构、清理消化和扩大盈利规模,使整体资产质量得以根本性提升,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然而,一部分信托公司在2003年的业务开展中,非但原有的不良资产没有减少,新的不良资产迅速形成,各类资产安全性方面的潜在风险不断积聚,甚至个别信托公司因违规经营和管理不善已被暂停集合资金业务。

此外,各信托公司之间在内部治理结构、管理机制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化趋势。

创新与躁动相互交错

2003年中国信托业,全面发展,其所具有的创新天赋,被充分激发出来。从房地产信托到MBO信托;从外汇信托到法人股投资信托,一个个收益风险特征迥异的信托产品不断地推出。从产品设计上打破传统模式,先后出现开放式信托、“伞型”信托、可赎回信托、产权租赁信托、贷款+股权组合等不同模式;从投资方向上,信托产品已涉及房地产、教育、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银行信贷资产、银行票据资产、应收账款债权等众多领域;

历数经典者应首推停缓建工程信托。“烂尾楼”由于其债权复杂、产权不清、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先天的某些不足,一度成为房地产投资的“死结”。2003年衡平信托“精图大厦”烂尾楼信托方案一经面世,以其独特的破产隔离机制成为撬动“烂尾楼”财富的一个支点。该信托计划经过精心的设计,理顺原开发商与债权人债权债务关系,信托公司以受托人身份接受烂尾楼作为信托财产,以集合资金信托方式筹集续建资金并以售楼后的收入兑现投资人本金和收益,真正实现了投资人、开发商、债权人、信托公司、市容市貌等诸方利益的“多赢”;

其次是通过房地产融资业务,信托强势介入房地产业。2003年6月《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的出台,筑起了银行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高门槛。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房地产商的资金链立刻亮起红灯,信托投资公司利用其资金优势,解决房地产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又巧妙借助过桥融资的业务方式,最大限度地防范了自身的风险。目前信托资金投向房地产行业的比例不断增加,2003年第四季度房地产信托融资的品种数量和金额分别占到42.5%和40.4%;

第三是实质性推出资产证券化信托业务,尽显信托资产管理魅力。2003年7月,中信信托投资公司推出\"华融优先资产受益权\"信托,被业内人士称作准资产证券化业务。华融公司以《信托法》为依据,将未来若干笔资产的处置收入集中整合成便于投资的受益权,通过设立信托,调动市场资金参与资产处置,华融公司取得全部信托受益权,其中优先级受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该项目充分利用了信托制度所提供的操作平台,创造性地设计了新的融资工具,在资产处置或融资思路方面做出了重大创新。这种以资产处置为基础的信托业务模式,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及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资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对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多种工具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实现不良资产回收最大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优先收益权转让信托,在进一步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也使财产信托业务上了一个新台阶。

2003年各信托公司还综合运用多元化手段,先后推出了管理层收购信托、法人股收购信托、外汇融资信托等,不仅破解了国企改革难题,而且一定程度满足了境外投资需求。

应该引起关注的是,在2003年一片创新开拓的大好形势下,也夹杂着些许浮躁和盲目,有的信托公司对于信托创新的理解过于狭隘甚至偏颇,以至个别已经推出的产品极不严谨,风险四伏,甚至极个别公司以创新之名,行违规之实,须引起业界的高度警觉。

资金成本论文范文第4篇

近年来,为了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各油田企业不断加大保险资金的投入,保险资金已在原油开发成本中占据了相当比例,需要及时地加强管理,促进原油开发成本的降低。

油田企业保险资金投入与索赔状况

一般来说,油田企业的保险资金投入,整体上分为两部分:一是由中石化股份公司统一核定的安全生产保证基金(即安保基金),二是在地方商业保险公司投保的财产和运输车辆险。不论是哪一方面的投入,目前都在呈现逐渐膨胀的趋势,其原因是:中石化从维护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出发,扩大了安全生产保证基金的保障范围,增加了安保基金的硬性投入;地方商业保险公司从自身利益考虑,调用地方政府和权力执法部门等各种社会关系,迫使油田企业对部分低风险的资产也进行投保,使得车辆、财产等保险资金投入增加。

与此同时,各油田企业的保险索赔收入却没有同比例地增长。综合胜利油田上市部分2000~2002三年的统计数据,总的索赔率平均只有34.4%,最低年度的2001年只有25.25%。当然遇到自然灾害年度,索赔率也会急剧地高涨,如胜利油田1992、1997年的索赔率分别达到576.1%、208.75%。但是,这样的情况不可能、也不会经常发生,所以大量的保险资金白白地流入了保险公司。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企业领导的重视,决定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保险资金的投入管理。

油田企业保险资金投入管理现状

从管理的角度看,各油田企业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管理薄弱环节:一是没有对自家资产的风险种类进行详细地划分,究竟哪些资产需要投保以及投保哪些种类的保险,缺乏整体规划;二是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和制度不健全,无形中也给各种外来力量以空子可钻,缺乏硬性的制度、办法来堵塞这种漏洞。

在日常的管理和监督上,也存在明显不够到位的情况。首先,对涉险工作监控手段少,力度小,缺乏权威性。限于人员配备不够,制度不健全,对涉险工作的管理仅仅局限在审批付款上,没能真正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原则,指导下属单位开展涉险业务的管理工作。同时,各油田企业已经下发的有关保险业务的通知和文件,部分下属单位没有很好地贯彻,或者加以变通执行。其次,对涉保财产的风险评估、认定不到位。从各油田目前投保的险种看,对下属单位并不是普遍适合,风险程度也有所不同,但却千篇一律地进行了相同的投保。同时,由于缺少丰富的现场经验和相关的保险知识,对风险的评估和认定很难做到准确把握,也使日常的监督和管理失去了必要的基础。再次,保险公司对各油田保险市场的竞争激烈且无序,受安保基金的挤压,还在进一步加剧。由于份额分配不均,引起了地方政府和执法部门的干预,使得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受到了影响。

完善内部管理,降低保险资金投入

从缓解紧张的成本形势、降低不必要的保险资金投入出发,油田企业需要全面做好财产保险和安保基金的管理工作。

第一,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资产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的涉险业务职责权限和审批程序,堵塞管理上的漏洞,变人为操作为制度约束,降低社会力量的干预程度。

第二,对涉险财产进行分类分析。明确哪些是高风险资产,哪些是低风险资产,哪些是必须投保的财产,做到有实有据,账实清楚。

第三,积极开展保险支出管理。一方面做好对中石化的解释工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缩小安保基金的保障范围;另一方面要大幅度降低在地方商业保险机构的保险资金,一切以安全和成本的紧张与否为依据。成本紧张的时候,对低风险资产可以不投保或少投保,保证高风险资产投保;在成本宽余的时候,可以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扩大投保范围。

加强保险业务筹划,提高保险资金投入效用

1、开展“套餐”保险业务,进行单项索赔。所谓“套餐”保险,就是把单位的全部车辆和财产进行整体投保,在签定保险合同时,就要对全部的涉险事项进行界定,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保费投入控制在单项资产保费总和的60%~70%左右,一旦任何一项资产发生理赔事项时,都要进行相应的全额索赔。由于企业大多数资产都是无风险或低风险资产,进行整体全额索赔的概率很小。开展“套餐”保险业务,开创了保险公司和企业的“双赢”局面,于保险公司而言,扩大了业务范围,增加了业务收入;对油田企业而言,在减少了不必要保费支出的情况下,仍然为生产经营创造了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2、缩小投保范围,压缩保险资金,采用内部模拟投保。从各油田近年来的投保索赔情况看,综合索赔率高的年度主要集中在发生自然灾害的年份,索赔率高的对象主要是海上开发平台及海防大堤。因此,从企业的自身利益出发,可以压缩投保范围,对地方保险公司只投风险高、索赔率高的涉险财产种类,而对机器设备、房屋、管线等出险几率较小、索赔率低的资产实行内部模拟投保。

所谓内部模拟投保,实际是一种内部保险制度,或者是一种内部安全保护措施,就是对各油田财产除石化集团公司进行安保以及少量必须向社会投保的涉险资产外,不再对外投保,年初核定预算指标时扣除财产保险费项目,由各油田财务资产部门根据以往出险情况,预提部分涉保资金。下属单位出现事故或意外损失后,由油田财务资产部门对出险情况进行核定,确认后核销损失金额,核销部分不纳入年度考核。对管理完善,一年内没有出险的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而对于管理松散,经常出现事故的单位则要给予处罚。该种方式的优点是:促使各油田企业的下属单位加强资产管理,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保险资金投入,增加流动资金使用量。缺点是:不利于维护油地关系,正常的工作开展将会受到干扰;在出现事故进行核销损失时,缺少法定的依据,做出的裁决没有法律效力。

3、开展集中投保、集中索赔。在这种方式下,各油田企业成立一个统一的、跨部门的、非独立的车辆财产险业务协调组织,进行兼业代理业务,积极开展国家保险法律、政策的研究分析,深入进行油田投保财产、保费支付与索赔情况的调查研究,更新和完善油田的涉险业务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统一经办油田的涉险业务、保费支付和出险索赔,既节省人力、财力,降低不必要的保险资金开支,又加大索赔力度和及时兑现,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开展保险兼业代理,由于不是独立法人,不用缴纳营业税和所得税。难点是各油田企业存续与上市部分、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缺少机制保障,容易强调部门利益而忽视全局利益。

4、按照控股形式,组建专门保险公司。这种形式就是由各油田出资控股,吸收控股企业或其他社会企业投资入股,组建专门的商业保险公司。凡是油田涉险业务,一律都在该保险公司投保,参股企业保证一定的比例或份额。保险公司的运作严格遵守国家保监会确定的相关条例和法律,按照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日常业务管理。发生索赔事项时,由保险公司按照相关的条例、法律的规定进行相应赔偿;盈利由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留存和分配比例,股利按照股权构成进行对应的分配。以青岛海尔和大庆石油管理局为代表的国内特大型企业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尝试,胜利油田也正在积极地进行论证研究,这种形式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种“盈余归己”的模式可以很好地实现各油田主营业务以外的利润回报,避免了企业资金的外流,实现了生产经营资金的再利用。

从源头上进行治理,从模式上进行优化,以适量的保险资金投入,创造企业安全稳定的生产经营环境,是新形势下保险资金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向,可以很好地促进各油田企业原油开发成本的降低,也将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资金成本论文范文第5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石嘴山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注重在建章立制、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把主题教育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用规章制度固定下来,形成管长远、固根本制度成果819个,有效推动了主题教育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有力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固化经验,健全完善学习教育工作机制。把学习教育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不断健全完善学习教育工作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常学常新、常新常学。一是健全完善理论学习机制。将主题教育中采取的领导领学、主题学习、集中研读和研讨交流等有效学习方法上升为制度,建立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考勤、考核和督查通报制度;建立常态化干部教育培养机制,制定《2019-2023年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制度,把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二是健全完善现场教育机制。突出现场警示教育效果,健全完善现场警示教育机制,石嘴山市委常委班子集体到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现场接受教育、交流研讨,算清政治账、经济账、生态账、社会稳定“四本账”,进一步增强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集体到自治区廉政教育中心和石嘴山市扫黑除恶涉案财物扣押现场,开展“以案释法、以案明纪”警示教育,进一步校准践行初心使命的方向坐标,做法得到自治区党委的充分肯定。三是健全完善分类促学机制。在抓好分层分类学习上下功夫、建机制,街道社区推行“六学模式”,扩大学习覆盖面;乡镇农村通过“六重六亮”机制,推动主题教育扎实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挥22个网格党组织和14个党建工作指导站作用,推动学习不走样;对异地老党员采取“六送”机制,确保学习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流动党员中实施“风筝计划”,固化常态化学习教育、管理服务有效机制。

补齐短板,健全完善问题整改工作机制。坚持把检视问题整改和建立健全制度结合起来,在原有的制度中融入新要求新规定,持续填补制度建设短板漏洞,形成常态长效。一是紧盯上级部门反馈问题整改完善制度。对标对表中央、自治区巡视巡查、环保督察“回头看”、扫黑除恶等反馈的问题,及时查找现有制度的漏洞,修订完善了《石嘴山市坚决治理民族宗教领域突出问题指导意见》《关于推进乡村宗教事务依法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石嘴山市网上信访工作制度》等制度,有力推动了问题整改。中央、自治区巡视巡查、环保督察“回头看”、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等反馈的157条问题,已整改落实103条;交办的1016件信访件,已办结1007件;石嘴山市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進步示范市。二是针对本级部门查摆问题整改完善制度。根据对照党章、《准则》《条例》等规定检视出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修订完善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具体措施》《石嘴山市从严监督管理村干部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二十条》等制度,有效补强了工作短板。对192个村、社区309名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轮训,完成5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新建、改建34个村(社区)党员活动阵地;石嘴山市委、政府发文同比减少35.5%,市直部门发文同比减少32.1%;全市性会议压减45.5%,各类检查考核同比下降71.2%。三是通过下级部门反映问题整改完善制度。通过广泛开展“三听两问”征求意见,对基层反映的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基层党建主体责任缺失等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反思,修定完善了《石嘴山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加快推进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政绩考核办法》《石嘴山市直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办法》《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石嘴山市党员关爱帮扶资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等制度,有效填堵了风险漏洞。先后调整交流国有企业班子成员6名,提拔企业正副职6名,免去职务10名;全面推行部门党委(党组)书记党建述职评议做法,发放第二批党员关爱帮扶资金50人25万元。

持续发力,健全完善推动社会发展和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坚持把推动石嘴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作为制度建设的落脚点,积极推进制度机制创新。一是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制度机制。紧紧围绕全市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了《石嘴山市加快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石嘴山市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大武口区推进城市特色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等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措施,2019年石嘴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石嘴山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位列全区第一;黄河石嘴山出入境断面平均水质达Ⅱ类,获批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石嘴山经开区获评国家外贸型升级基地,净出口额增长58.1%;打造“珍硒石嘴山”区域公用品牌,龙泉村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二是聚焦为民办实事创新制度机制。健全完善为民办实事解难题长效机制,围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建立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事项和承诺事项清单,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践诺,集中解决了大武口区红领喜来、静和苑、民生小区、潮湖雅苑等住宅小区不能办理房屋不动产产权证问题;先后筹措1.2亿元完成公交国有化收购,投放新能源公交车230辆,大幅降低群众出行成本;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实现远程诊断中心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以上;在村(社区)改造建设20个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站(点),城镇养老设施和社区服务站覆盖率达100%;改建农户卫生厕所1.4万户、改造老旧小区20.88万平方米,有效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聚焦上下联动解难题创新制度机制。健全自治区与地级市上下联动解决问题工作机制,通过区、市两级相关部门积极协调、联动发力,影响石嘴山市搬迁安置劳务移民就业创业难、教师队伍结构失衡人才流失严重等一批难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健全市级与县区上下联动解决问题工作机制,通过建立协作配合、问题清单督办、限期销号等制度,群众反映强烈的一批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石嘴山市住建局、市自然资源局等部门与大武口区联动,完成沐春园、尚层龙城、盛世广场、半岛官邸等小区2000多户房屋竣工验收备案,解决了群众不动产登记证办理问题;石嘴山市民政局、市委组织部等部门与各县区联动,建立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清单,有效为村(社区)减负。

责任编辑:李 妍

上一篇:自律能力论文下一篇:资金安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