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教育范文

2024-05-04

医药教育范文第1篇

中国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以我国古代哲学为基石,并在我国古代文化的沃土中孕育、生长,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改革应当立足于中医药学科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及国家卫生政策的变化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演变的历史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最早模式是师带徒,这种模式又称师承教育模式,有业师亲炙、家学相传、私塾遥承等多种形式。伴随着我国中医药的发展,师带徒模式一直存续至今,在我国古代医学教育史上,通过这种模式曾经培养了一大批名医,它一度成为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扶植下,这种模式不仅得到了保存,而且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模式始于南北朝,至宋代已基本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学校医学教育体制。但从清末至民国,由政府举办的学校医学教育几乎中断,一些私立中医学校,如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广东中医专门学校的建立,方使中医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模式得以延续。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中医政策关怀下,中医人才培养的学校教育模式才得到了蓬勃发展。从1956年开始,我国政府移植原苏联医学教育模式先后建立了一大批中医院校,至今已经形成了多专业、多层次、多种办学形式并存的中医学校教育体系。

现阶段,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有两种基本的形态,其一是移植于前苏联的院校培养模式,其二是传统的师承培养模式。前者是我国现阶段中医人才培养体系的主体模式,我国现有绝大部分中医人才都是通过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后者虽然在我国历史上曾长期处于主流模式的地位,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缺陷,在现阶段只能作为我国中医人才培养的辅助模式而存在。师承教育模式和学校教育模式并存互补,是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突出特点。

我国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真正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从知识教育向能力教育,进而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改革涉及教育观念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学制调整等诸多方面。21世纪以来,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广度到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尤其是伴随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系统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一部分中医药院校中开展,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建立了一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从全国中医院校范围看,统览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总体上讲,最突出的特点是人才培养机制越来越灵活,长期一成不变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社会的变革已经深刻地渗透到中医学校教育中,中医人才的培养已经融入社会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大系统中,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但我们也看到,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许多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问题有:

培养目标不明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人才都具备相当多的西医知识,可以说是中西医两用人才。他们学习中医、西医的时间一般是:60%~70%的时间学习中医,40%~30%的时间学习西医,其结果是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走向社会,进入临床阶段后,普遍出现中西医两法都会、两法都不精的现象。实际上,学习西医知识技能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医作用,用中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还值得商榷。另外,长期以来,中医院校教育培养目标指向学术型人才,注重学术研究和学科知识的完整,忽视了能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临床实用型人才培养。中医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学制不稳定。中医教育的学制变动较大,出现过3年制、5年制、6年制、7年制等多种学制,这种状况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是比较少见的。目前,我国中医院校教育的学制状况是3年制、5年制和7年制并存。

招生政策不灵活。我国中医院校的招生对象长期以来均是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录取,学生在进入中医院校之前,没有接受任何中医专业的基础训练,中医传统文化底蕴薄弱。中医人才培养与体育、音乐、美术和戏剧人才培养相似,但招生制度一直没有变化,若能招收有一定中医基础训练、中医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学生,经过中医院校系统的培养,一定会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过度分化。中医院校的主干专业一般设有中医学专业、中药学专业、针灸推拿专业,教学机构也相应地设为3个独立的学院。学生自进入中医院校,便接受这种过度分化的专业学习,导致了专业知识结构的偏狭,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医人才。由于中医院校教育移植于原苏联医学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上分化过细,教学模式实行先理论后临床,不符合中医药学科理论与临床不分、各科融合的特点。

由于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尚存在诸多问题,以致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中医药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医药人才提出的要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北京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与其他中医药高校一样,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沿用原苏联的医学教育模式,几乎没有变动,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及招生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共同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大潮,学校也开始对原有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涉及招生、学制、课程、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局部的改革可谓持续不断,系统化的改革也在逐步开展起来。

20世纪末,学校原校长郑守曾主持开展了世界银行贷款教改项目—“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从此拉开了系统化中医药培养模式改革的帷幕。该课题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首次提出了以“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为核心理念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概念。同时,还相应地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如在实践教学中实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在整个医学教育过程中推行“循环两段式” 教学等,即把教学过程分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每次从理论到实践为一个循环,如此往复;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校坚持“边研究、边实践、边修正”的原则,把研究成果及时地付诸教学改革实践,使得学校中医人才培养现状得到了较大改观。由于学校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的特殊地位,这项课题研究及由此引发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动了整个中医药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热潮,在我国高等中医教育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21世纪初,伴随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的实施,学校又开展了新一轮系统化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次改革以学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院校教育—师承—家传”相结合的新型中医药人才培养实验区建设为基础,将改革背景和视野从校内扩展至整个中医药行业,以培养主动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临床应用型中医药人才为目标指向。与此前的改革相比,此次改革更加全面、系统、深入,步子迈得更大。其中,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成为最闪耀的改革亮点。

自2007年开始,学校在对中医名家子弟实行自主招生的基础上,首次开设“院校教育—师承—家传”相结合的中医专业教改试验班,探索中医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几年来,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各项改革,截至2010年,一期改革已基本完成,二期改革正在顺利实施,三期改革也已经启动。

中医专业教改试验班一期改革旨在充分结合现代高等院校教育的优势与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尽力整合中医人才培养的社会教育资源、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培养具有深厚的中医传统文化、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较强的中医临床实践能力的中医创新型人才。一期改革打破了传统中医院校教育封闭的教育体系,构建了融社会、家庭和学校为一体的开放式教育体系,以招生制度改革为起点,通过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相结合,选拔具有一定中医背景的高中毕业生进入教改实验班学习。培养方案以中医5年制培养方案为基础,配备中国传统文化学习指导教师、中医经典学习指导教师和临床指导教师,夯实中医药文化基础,充分利用中医名家家庭教育资源,结合社会的中医资源,早期配备导师,使其从二年级开始至毕业期间多年不断线地接触临床,并充分利用寒暑假期,跟师门诊,真正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二期改革是在一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内涵改革,旨在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培养有新的突破,实现传统文化素质培养与专业素质培养的有机结合,职业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完美统一。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而必修课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中医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二期改革重点是以必修课改革为切入点,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大幅调整,建立新的中医课程体系。主要措施有:将“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哲学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导论”“中外医学史”4门基础课程纳入必修课程,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中医思维的训练;将原中基、中诊、方剂、中药4门课程整合成中医基础学及辨证论治学基础,并增设临床前基础训练课、临床思维训练课,各门课程单独设立,统筹安排,以实现中医课程的整体改革。

中医专业教改实验班三期改革着眼于中医人才培养的新趋势,力求在现有培养体系外寻找新的改革突破口,“中医高中预科班”是三期改革的主要举措。“中医高中预科班”又称“杏林班”,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与中医药知识教育前移至高中阶段,旨在培养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初步了解中医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富有创新意识和立志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预备型人才。2010年底,学校已与北京宏志中学签订合作开设“中医高中预科班”协议,学校将在北京宏志中学选拔部分高中新生进入该实验班,拟开设“中国古代哲学基础”“国学导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医药学知识概论”4门中医预科课程,学生学完全部课程,颁发“杏林班”结业证书,经宏志中学推荐,通过与学校联合进行的面试后,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选拔测试。随着学校首个“中医高中预科班”的诞生,我国中医教育即将揭开新的一页。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中医药学科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模式转变和卫生政策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并随之不断变化完善。因此,进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充分考虑以上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中医药学科特点:中医药学基于经典而传承,源于实践而创新,它既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又脱胎于我国古代人文科学,且实践性很强,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有很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医药学的形成和发展表明,它是一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双重主导型的科学,体现了人文与科学的统一。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指导中医药科学认识健康、治疗疾病、预防保健的基本理念和思维方式。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领域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中医药学科的独有特点要求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必须具有其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特点。

社会经济发展: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要对现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而且还应该把它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中去考察。我国已经加入了WTO,市场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形式,高等教育将在市场经济中重新洗牌,这必然直接影响到新世纪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

医学模式转变:人类的医学经历了古代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生物医学模式以及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等不同发展阶段,医学模式的转变折射出人类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也反映出人类对医学人才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

卫生政策变化:卫生政策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而制定和调整的,涉及卫生事业的各个方面,现行的卫生政策包括目前我国的医疗模式、医师执业政策等,对中医药人才培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根据国家卫生政策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考虑以上各种因素的个别影响,而且还应当综合考虑其关联效应,正确处理中医知识学习与西医知识学习的关系、理论学习与临床训练的关系、学术型人才培养与临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系,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水平中医药特色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责任编辑:张 雯]

医药教育范文第2篇

一、妇科手术前注意事项:

1、检查:

在您手术前,医生会对您全身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尤其重视血压、心、肺、肝、肾等。如有影响手术的并发症会先治疗,后手术。局部检查包括腹部、外阴、阴道和宫颈的视诊,阴道双合诊了解盆腔脏器,必要时进行三合诊检查。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化验及尿糖定性,测定出凝血时间、血型,并进行肝肾功能、乙肝五项的化验检查。胸部透视、妇科彩超、晚期癌的病人进行肝胆胰脾B超检查、钡灌肠等检查。年龄大的病人还要做心电图、眼底等检查,已婚妇女做宫颈细胞学检查(TCT)。有些病人还需加做特殊检查,检查前注意事项会提前告知。所有检查将由医护人员陪同进行,请您放心。

2、思想准备:您的主管医生会向您及您的家属介绍病情,说明手术及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预料结果。如果您有任何疑虑,请及时与主管医生沟通。手术前日晚保证有充分的睡眠。

3、适应性锻炼:长期吸烟者,应立即戒烟,防止术后咳嗽、肺部感染和影响伤口愈合。术后病情需要较长时间卧床者,护士会在术前指导您进行卧床大小便的练习。

4、饮食管理:一般手术者,手术前日中午不宜进食太多,宜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如蒸鸡蛋羹等;晚餐应当以流质为主,如米汤;手术当日晨禁饮食。术前需8小时禁食,6小时禁饮,请您严格遵照医嘱,防止麻醉意外。特殊手术需严格肠道准备者,护士会具体指导您的饮食。

5、肠道准备:为方便术者操作及防止粪便污染手术野或手术损伤肠管,我们需要为您做肠道准备,根据手术需要,护士还可能会给您灌肠,灌肠时可能会有轻微腹胀,不会有其他明显不适,请您不必担心。 请您注意大便的次数及性状,如蹲位时间长,请您慢慢站起以防跌倒。

6、 皮肤准备:手术前我们会为您备皮以减少术后刀口感染,备皮后请您洗澡、更衣、洗头和修剪指(趾)甲,注意清洁脐部。

7、阴道准备及导尿;拟切除子宫颈者,手术日晨医生会给您做阴道消毒、填塞纱条和涂龙胆紫。术前还需留置导尿管,留置尿管前不必排尿。尿管不能自行拔出,如需拔出有护士为您操作。

8、配血:妇科手术前护士会为您采血做血型检查及交叉配血实验。以备术中用血,输血的相关问题医生会征求您的意见并签定输血协议书。

9、术前勿戴假牙和首饰,贵重物品交由家属保管。护士会监测您的体温,如有体温高、月经来潮、血压、血糖过高等情况,护士会通知医生,酌情停止手术。

二、妇科手术后注意事项:

1、饮食:术后6小时内请您禁饮食,6小时后可进水、米汤、肉汤、菜汤等流质饮食,少量多次进餐,肛门排气前请勿进糖水、牛奶、豆浆等易产气食物以防腹胀。排气后您可遵医嘱进如蒸鸡蛋羹、稠粥、烂面条、碎肉、碎菜、果泥等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术后应多进鱼、肉、蛋、奶等高蛋白及新鲜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食物以利机体恢复,贫血患者可多进动物肝脏、动物血、大枣、黑木耳、红小豆、阿胶、桂圆等补血食物,勿进酸、辣刺激饮食,注意饮食卫生。

2、活动:术后6小时请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6小时后垫枕头,翻身活动,或半坐起,开腹手术约2-3天后下床,腹腔镜手术24小时下床活动。请您根据护士的指导逐步增加活动量,减少肠粘连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3、手术后您可能会有腹胀、恶心呕吐、刀口疼痛等不适,医护人员会严密观察,及时解除您的痛苦,请您及时和我们沟通,配合我们的治疗。

4、休息与卫生:术后可能会有阴道流血,我们会每日两次为您做会阴护理,请您使用质量好的卫生用品,并及时更换。多饮水以冲洗尿道。每日开窗通风,限制陪人探视。勤刷牙漱口,减少感染机会。 产妇宣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管床医生: 管床护士:

科室主任: 科室护士长 : 科室电话 :

祝您早日康复!

宫外孕健康教育处方

1.术时如确诊输卵管存在炎症,术后应积极治疗,包括消炎、理疗、宫腔注药等。

2.出院休养期间,应多多活动,以减少盆腹腔粘连的可能。 3.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多吃黑木耳、海带、紫菜等富含铁质的食物,以纠正贫血。

4.口服避孕药或采用避孕套避孕3-6个月。 如计划受孕,应记录月经日期。一旦月经逾期,尤其出现一侧下腹隐隐胀痛时,必须立即就医。输卵管妊娠在流产或破裂前,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唯有通过妊娠试验,B超及妇科检查才能发现。

祝您早日康复!

产科健康教育处方

妊娠晚期健康教育

1、定时进行产前检查。

2、注意休息,每天应有8一9小时的睡眠,中午应有午睡。睡时取左侧卧位。

3、每天晚上9一10点之间数胎动1小时。每小时胎动3次以上为正常;少于3次或突然胎动剧烈,表示胎心异常,应速去医院就诊。

4、保持经常性的户外活动,心情愉快,也可做些适当的家务。

5、注意个人清洁,勤换衣裤勤洗澡。应采用淋浴或擦浴,不宜盆浴和性生活。

6、如有头痛、眼花,胸闷。阴道流血及腹痛等情况,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产后健康教育

1、休息42天,保证充足睡眠和保持情绪稳定,取会阴侧切伤口的对侧卧位,避免长时间仰卧。

2、产后饭菜应多样化,粗细粮搭配,荤素菜夹杂,应多进鱼、肉、蛋、奶等高蛋白及新鲜蔬菜水果等高维生素食物,多补充高蛋白汤类,如鲫鱼汤、乌鸡汤等,以利机体恢复及哺乳,贫血患者可多进动物肝脏、动物血、大枣、黑木耳、红小豆、阿胶、桂圆等补血食物,勿进酸辣刺激饮食,注意饮食卫生。

3、卧室必须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夏天应慎防中署, 注意外阴清洁卫生,经常更换卫生护垫,恶露约三至四个星期干净,颜色越来越淡,量越来越少,产后2周以上,恶露依然血性或出血如月经量,应即就诊,不可拖延。产后恶露未净时,不可性交。会阴有伤口,产道有损伤的产妇,更须推迟。及早起床活动,坚持做产后体操。

4、注意乳房卫生,每次哺乳前用清水擦净乳头。定时喂奶,多余奶用吸乳器吸出或挤出。不让小儿含着乳头睡觉,否则乳头浸软易破。如乳头破裂,涂以50%鱼肝油铋剂,吹干,在哺乳前洗去。如哺乳时疼痛厉害,可用玻璃奶罩,不让婴儿直接吮吸,或把奶汁挤出来喂婴儿。

5、产后42天复查,观察子宫复旧情况,落实避孕措施。哺乳期宜采用安全套及节育环等方式,避免口服避孕药,顺产后3月、剖宫产后半年可上节育环,剖宫产后严格避孕2年以上。

新生儿护理健康指导

新生儿护理:

1、正常新生儿应皮肤红润、哭声响亮、吸奶有力、呼吸平稳、每日大小便4--5次,每日共睡眠18-20小时,饥饿、大小便后会哭闹表示。

2、新生儿侧卧,24h内应有大小便,注意脐带有无渗血。

3、喂养:纯母乳喂养约2小时一次,纯人工喂养3-4小时一次,混合喂养时,每次先喂母乳再吃配方奶粉。

4、预防接种证请您妥善保管,到当地卫生院续接种。出生医学证明在您出院前办理,拿夫妻两人的身份证、填好的出生医学证明自填单及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票办理。

5、新生儿2-3天后可见生理性黄疸,由于肝脏发育不完善导致,约14天后消失,请勿紧张,您需要给孩子多饮水以促进胆红素代谢,并观察新生儿吃奶及精神状态。 如黄疸出现过早或程度重需要积极治疗。

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及注意事项

1、体温低: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在36~37℃之间,当进奶不足、外界温度偏低或有疾病时,即可表现为体温不升。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合并窒息的新生儿,以及有其他异常的高危新生儿,更易出现体温不升,测体温常在35℃以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不必惊慌,当然要去咨询医生,并且注意对新生儿保暖,但不能过分“捂”。随着新生儿月龄的增长,各个器官系统发育趋于完善,在出生一周后,这些现象渐渐消失。

2、“马牙”:有些新生儿牙床的黏膜上有米粒大小或绿豆大小的白色突起物,它就是人们常说的“马牙”,医学上称“上皮珠”。

3、“螳螂嘴”:即新生儿口腔两侧颊黏膜的隆起,它是口腔黏膜下的脂肪组织,可以帮助宝宝有力地吸吮。这两种现象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吸吮期的结束,就会慢慢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4、新生儿乳房肿胀:正常新生儿,无论男女,在出生后一周左右会出现双侧乳腺肿胀,大的如半个核桃,小的如蚕豆,有的还分泌乳汁,这是因为在胎儿时期,胎儿体内存在着来自母体一定量的雌激素、孕激素和生乳素。宝宝出生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被骤然切断,使生乳素作用释放,刺激乳腺增生,一般约2~3周便自行消退,不需要处理。有的家长认为把乳汁挤出来就好了,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因为挤压会使乳头受伤,细菌侵入,引起乳腺炎,甚至导致败血症,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5、“假月经”和“白带”:有些女婴的家长可能会发现,刚出生的女婴就出现了阴道流血,有时还有白色分泌物自阴道口流出。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由于胎儿在母体内受到雌激素的影响,使新生儿的阴道上皮增生,阴道分泌物增多,还可使子宫内膜增生。胎儿娩出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子宫内膜脱落,阴道就会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和白色分泌物,这一般发生在宝宝出生后3~7天,持续一周左右。无论是“假月经”还是“白带”,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家长不必惊慌失措,也不需任何治疗。

6、鼻尖上的“小丘疹”:新生儿出生后,在鼻尖及两个鼻翼上可以见到针尖大小、密密麻麻的黄白色小结节,略高于皮肤表面,医学上称“粟粒疹”。这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皮脂腺潴留所引起的。几乎每个新生儿都可见到,一般在出生后一周就会消退,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任何处理。

7、新生儿的四肢屈曲: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自己的宝宝从一出生到满月,总是四肢屈曲,有的家长担心,宝宝日后会罗圈腿,干脆将宝宝的四忮捆绑起来。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正常新生儿的姿势都是呈英文字母“w”’和“M”状,即双上肢屈曲呈“w”状,双下肢屈曲呈“M”状,这是健康新生儿肌张力正常的表现。随着月龄的增长,四肢逐渐伸展。而罗圈腿即“0”型腿,是由于佝偻病所致的骨骼变形引起的,与新生儿四肢屈曲毫无关系。

8、先锋头:胎儿在娩出过程中随着阵阵宫缩,头部受到产道的挤压,使颅骨发生顺应性变形而被挤长。同时,头皮也由于挤压而发生先露部头皮水肿,用手指压上去呈可凹陷性鼓包,临床称产瘤。一般宝宝出生后一两天自然消退。对新生儿健康无影响,不需要处理。

在你了解了新生儿的这些基本的、特殊的生理表现后,有助于家长们区分哪些是宝宝的正常生理表现,哪些是病理性的生理表现,以防止不必要担心或延误治疗疾病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

胎漏、胎动不安、小产、滑胎健康教育处方

妊娠期间,阴道少量出血称为“胎漏”,堕胎是指胚胎在12周以内自然损堕,如出现腰酸腹痛,胎动下坠,并有少量阴道出血者称为“小产”。小产连续3次以上者,称为“滑胎”,多由于母体和胎儿两方面的因素,导致冲任之气血不调,胎元失固,或禀赋虚弱,脾肾气虚,或血热,或跌仆损伤,或服药不慎等所致。其病位在胞宫。临床辩证分为肾气亏虚,气血虚弱,血热内扰,外伤损络等。对应西医学中的先兆流产、先兆早产、习惯流产。

1、指导患者做好孕期保健

(1)慎房事,早孕期及晚期妊娠主张禁房事。

(2)慎起居,生活要有规律,免负重攀高防止跌仆,保证睡眠充足。 (3)调饮食,合理膳食,富有营养,易于消化。 (4)重胎教,利优生,保持心情舒畅。

(5)宽衣带,衣服宜宽大、松软,勿紧束胸腰,以免影响胎儿成长及乳房发育。

(6)定期检查,确保优生优育。

2、妊娠早期不宜穿高跟鞋,忌烟酒,避免过劳及伸懒腰。

3、孕前检查,如有小产、堕胎、滑胎病史,则夫妻双方要做检查,找出滑胎的原因,有利优生。

4、孕期出现阴道出血,要卧床静养,及时就诊。

5、安胎失败者,劝慰不要急于怀胎,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消除紧张心态,下次受孕时间不宜太近,最少相隔1年,有利于肾气复原,恢复胞宫功能,防止下次胎漏。

崩漏健康教育处方

崩漏是以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如崩似漏为主要表现的月经病。多因肾虚、脾虚、血热、血瘀, 冲任不能制约经血所致。其病位在胞宫,与脾、肾关系密切。临床辨证分为血热内扰,气不摄血,肾阳亏虚,瘀滞胞宫等证。对应西医学中的功能性子宫出血。

1、注意劳逸结合,勿过度劳累,损伤心脾。

2、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3、对先天不足的少女,及早治疗其月经不调。

4、调情志,尤其对更年期妇女。

5、做好计划生育,避免房劳多产,以损伤肾气,冲任及气血。

6、可常灸足三里、肾腧穴,能健脾益肾,固摄冲任,生化气血,预防崩漏复发。

7、正确服用激素类药物。遵医嘱,按时随诊,以免造成反复出血。 饮食调护:饮食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为宜。忌煎炸、辛辣、活血等食品。气血虚弱者,平素应加强营养,多食鱼、肉、鸡蛋、桂圆、红枣、山药等滋补食物及新鲜蔬菜、瓜果;肾阳虚者饮食应热服。忌食生冷,可多食羊肉、狗肉类温补食物;肾阴虚者忌食辛辣刺激物,多食滋阴类食物,如甲鱼、黑木耳等,可用藕汁、梨汁代为茶饮;血瘀者忌食生冷、酸涩性食物。

祝您早日康复!

带下病健康教育处方

以带下量明显增多或色、质、气味异常,或伴全身、局部症状为主要表现,因湿热、湿毒或脾虚、肾虚等所致。病位在前阴、胞宫,与脾、肾二脏关系密切。临床辨证分为脾虚湿困、肾阳亏虚、肾阴亏虚、湿热下注等证,对应西医学中的阴道炎,宫颈炎,宫颈癌等。

1、外阴瘙痒者应嘱其勤剪指甲,勤洗手、防止抓破皮肤。

2、清洗外阴部应使用清洁干净的用具,专人专用,忌盆浴。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或使用卫生垫,清洗外阴,保持外阴干燥。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为宜。忌食辛辣、油腻、煎烤的食物。

4、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服温补脾肾、祛湿止带药者,忌食生冷,肥甘之品及饮酒。

5、局部瘙痒者,可遵医嘱每日用中药煎水坐浴熏洗,亦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外阴、阴道。

出院指导:

1、慎起居,避居寒湿之地,防劳累,节制房事。

2、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及措施,避人流,禁多产。

3、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内裤清洁,提倡淋浴。

4、避免不洁性交及乱交,丈夫有阴痒着,应同时治疗。

5、节饮食,定时定量,无过饱,忌生冷寒凉肥腻之品。

6、正确认识对待疾病,消除害羞,担心被人指责的心理,保持精神愉快。

医药教育范文第3篇

摘 要:中医药产业链涵纳中医药农业、中医药工业、中医药商业,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性工程。中医药产业链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也提出了挑战。高职院校应紧密契合中医药产业链,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实现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对接;更新教学理念与方式,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效;以实践体验促观念转变,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链;中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当前世界已进入由创新为导向的技术及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发展阶段,而中医药产业作为生物科技产业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典型”[1]。中医药产业链的形成与发展,为高职院校中药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中医药产业链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涉及到中药的种植、加工、销售。高职院校中药专业要抓住中医药产业链的发展契机,加快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

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要立足于中医药产业链的特点,抓住中医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实现人才需求与供给的吻合对接。

(一)人才培养契合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必须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目前,中医药发展已逐渐摆脱传统模式,进入大中医药产业时代,中医药产业链涉及环节众多,中药农业是产业链的源头环节,是中药原材料的种植生产。中药工业是产业链的中游环节,是由中药原材料向中药产品转化的必须环节,包括中药产品业、中药辅料业和中药包装业。中药商业是中医药产业链的下游环节,是中医药产业化必不可分的拓展和延伸,包括中医药销售、中医药文化业、保健康复治疗业和中药知识业等。中医药产业链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如“产品质量问题,规范建设问题,产业规模问题,应用市场开拓问题”[1]。高职院校中药专业的人才培养就是要立足于此,找准问题,准确切入,实现需求与供给的对接。

长期以来,中药原材料种植仍是小规模分散式经营,不少偏远地区的药农难以把握市场行情的变化,导致信息严重不对称,种出的草药卖不出去,市场需要的草药供给不足。高职院校中药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向中药原材料种植方面倾斜,努力促进这一方面人才的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很大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注重中医养生,但中医药的销售和市场推广普及尚显不足,高职院校也要注意这些变化并作出积极调整。

(二)课程设置兼顾深度和广度

高职院校中药专业要拓宽课程广度,为扩大学生的就业机会提供支持。课程设置可采用“平台+模块”方式,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职业技术基础课平台。模块分为专业必修课模块和专业选修课模块。保证各专业互相打通,成为互联互通的网络结构。同时要加大中医药产业链同步规划建设实训基地,将各专业实训室按照“基础平台、专业群公共平台、专业专用平台”[2]的方式加以整合。

课程设置要在主修专业方面深化,确保每个学生专业素质过硬,在面临工作机会时做到“你需要的就是我所学的,你遇到的困难恰是我能解决的”。因此,在主修专业方面,要从师资力量、实践基地、实训室等各方面予以充分保证。但也要兼顾广度,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拓展式教育。有些学生富有探索研究精神,适合做学术型和临床型人才;有些学生精通计算机网络,适合进行医药卫生保健等新兴电子音像传媒的开发;有些学生善于经营,适合从事医药加工和管理等工作;还有学生深谙人际交往之道,有商业头脑,善言辞,懂营销,适合从事医药销售业。这就要求学校开设各类丰富的课程,满足学生们多样需求。

二、更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

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是高职院校中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有效与否的关键。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就要立足于中医药产业链,更新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

(一)树立综合发展和创新创业教育意识

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要求高职院校中药专业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将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学校重点发展的目标,在做好专业教育的同时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3]。学校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中医药产业链的特点,认真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抓住机遇,灵活应对挑战。中医药产业链正处在发展初期,各个环节都存在发展机会,学校和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中医药教育观念,做专业医生是目标,从事中草药种植和中医药品销售同样也是投身中医药事业的方式,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每一门课程,认真备课和教学,切实保证教学质量,确保学生们学得好、用得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学校和教师更应从学生的就业实际考虑,树立综合发展的教育意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占得优势。

中医药产业链为高职院校中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活力,中医药农业、中医药工业、中医药商业的交织联合孕育了无限的创新创业可能性,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和推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学校和教师要认识到创新创新教育的意义,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中医药产业链的教学中,这一方面有利于改善专业知识的单调性和单线结构,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够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将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发挥自身优势,有利于实现从所学向所用的转化。

(二)实现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上下足功夫。教师要尊重學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安排课程进度和难度;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师生互动,多给学生发言机会,有些内容可以实行“学生讲、同学评、教师总结”的模式;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作用,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互联网+中医药”带来了中医药产业的突破发展,中医药产业链也因此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基于中医药产业链的高职教学也要顺应时代变化,在互联网上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发挥“互联网+教学”的优势。“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教师在互联网上教授,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习,信息在互联网上互动,线下的活动将成为互联网教学活动的重要拓展和补充”[4]。通过“互联网+教学”模式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更新学生对教学和中医药产业的观念,锻炼学生对“互联网+中医药”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中医药产业链背景下,高职中药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要打破统一要求,统一教材,统一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5]。有针对性地邀请社会专业人才参与到教学中来,如讲授中草药种植课程时,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药农授课;讲授中药产品加工课程时,可以邀请中医药加工厂高级技术员或企业主讲课;讲授中医药产品销售推广课程时,可以邀请有丰富销售经验的销售员教学。

三、以实践体验促观念转变

(一)加强实践教育,提供多样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中药专业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实践能力差,所学知识不能有效运用到工作实践中;二是对中医药产业链缺乏认识,认为学习中医药就是要当中医或者进医药厂工作,对中药种植、中医药产品销售存在偏见;三是就业观念落后,就业一定要到大城市,选择好的单位,普遍缺乏创新创业意识。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固守传统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较差”[6]。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提供多样的实践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育。

要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对有验证性实验的课程,如中药鉴定技术、有机化学等,要在一体化教室实行“理实一体”教学;对于中药药剂实用技术、中药栽培技术等,要在真实生产环境下教学。学校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与企业技术和管理同步的校内实训车间,保证校内实训车间的设备先进、环境真实,“对于顶岗实训环节教学采用教学过程和生产合一的产教融合模式,真正实现工作与学习无缝对接”[7]。

此外,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与有丰富中草药栽培种植经验的药农合作,选派学生到其中药栽培种植基地见习或进行跟踪式学习;与中医药产品的金牌销售合作,选派对销售工作有兴趣的学生当学徒,了解中医药市场现状和销售工作的具体流程。

(二)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指导活动

学校要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指明工作方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拓宽学生就业思路,改变传统落后的“铁饭碗”思想。邀请本校创业成功的大学生或者青年企业家到校,为学生们开展创新创业指导。

一些高职院校“课程模式不成熟、体系不明确、师资匮乏等一系列原因的影响”,加上“学校没办法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教师、学生创业经验均缺乏”[9],致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受到了阻碍。因此,学校提供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十分必要,首先,在校内要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有学生想建立一间中草药栽培实验基地,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场地,聘请技术人员提供相关指导。其次,学校要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定期开展活动,如参观中医药产品加工厂、中药栽培基地、中医药产品销售公司,学校要在资金和人脉上予以充分支持。最后,定期开设创新创业讲座,由党委书记和院长亲自授课,并邀请中医药产业方面的专业型、创新型人才进行宣讲。通过一系列基于中医药产业链的创新创业指导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医药产业的认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赵立春,于今,冷静.对基于地方高校建构中医药产业智库的思考[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116-118.

[2]赵宝林,赵波,朱晓玲,等.基于产業链的中药类专业群构建研究——以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4(2):87-88.

[3]安光.“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职教论坛,2016(36):34-37.

[4]白广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索[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6(2):1-5.

[5]占卫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0-15.

[6]王志学,廖俊杰,李桂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6):74

-78.

[7]沈伟,何方正,张钦德.中医药高职院校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4):154-156

[8]王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以成都创业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52-56.

医药教育范文第4篇

[摘 要]入世在给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我国高校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是政府和高校的共同责任。在政府发挥宏观协调与指导作用的基础上,一流大学承担起开拓国际市场主角的责任,这是我国高校应对入世挑战的主要策略之一。

[关键词]入世 教育产业 开拓国际市场 对策

[作者简介]李兵,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生(福建厦门 361005);袁建辉,湖南大学人文系(湖南长沙 410000)

正如有学者所言,人世的“积极意义在于会以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力量迫使我们不得不正视并克服制度上的缺陷,尽管它也可能带来的是阵痛”。笔者认为WTO作为强制性的外力对教育属性的内涵冲击最大。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CATS)及其附件对服务贸易的分类,教育被列为第五类,并分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其他教育五个子类。CATS还进一步对属于服务贸易范畴的教育进行了界定。GATS第一条规定“服务”包括任何部门的任何服务,但在行使政府职权时提供的服务除外,而“行使政府职权的服务”指既不依据商业基础提供,也不与一个或多个服务提供者竞争的任何服务。根据这一定义,我国除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等特殊领域的教育和义务教育之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教育服务贸易范畴。就目前的情况而论,教育服务主要是通过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跨境交付三种服务方式实现的,因此在开拓国际教育市场方面主要是通过吸引国外留学生、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和远程教育等形式进行的,留学生的境外消费是目前国际教育服务的重中之重。在加入WTO条件下,发展教育产业,开拓教育市场已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而深入探讨旨在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为成员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的WTO文件,是我国高校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理论准备。

一、WTO文件包含的开拓高等教育市场的良机

教育属于服务贸易的管辖范围,主要受CATS的约束。GATS将最惠国待遇、透明度原则和国内法律规定为一般的义务与原则,而市场准人和国民待遇原则需通过各国在减让表中作出具体承诺来体现,这些原则与具体承诺将直接影响我国高校开拓国际市场。

作为教育承诺的国家之一,我国可以充分利用最惠国待遇原则,为高校开拓国际市场争取更多的权利,使其能在与国外高校的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位置;我国还可以利用透明度原则,使政府主管部门及高等教育机构及时了解其他成员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政策措施,并向国外教育消费者宣传我国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及其发展现状。与此同时,透明度原则还有利于我国直接参与有关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规则的制定,为我国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争取到更多的权利,从而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透明的、可预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体制,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必要的制度与政策支持。CATS还规定了国内法规和资格承认纪律,其中GATS的第7条明确规定“一成员可承认在特定国家已获得的教育或经历、已满足的要求、或已给予的许可或证明”,并鼓励成员方通过谈判和其他方式互相承认学历。我国高校所颁发的学历文凭也将会得到更多国家或地区的承认,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通过不承认或无法获得学历证书所设置的教育服务贸易壁垒,为我国高校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和在国外设立更多的教育分支机构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如果说以上分析还只是从宏观层面探讨的话,那么根据服务方式分析各国在开放教育服务市场方面的具体承诺,则是从微观层面来探讨人世对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的影响。

要开拓国际市场,必须对GATS减让表中的具体承诺范围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使高校在开拓国际市场时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在国民待遇方面,不同国家对国民待遇的税制措施、补贴和赠与、表示资格和权力资格作出相应的承诺。截至2000年,在市场准入方面,在对高等教育服务作出承诺的21个国家中,有6个对四种服务方式作出了全部承诺。根据不同服务方式,作出承诺的国家数目统计如下:

从这一统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承诺开放教育市场的国家中,对境外消费,即以出国留学为主的服务方式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在已作出高等教育承诺的国家中,发达国家占将近一半(将欧盟的12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计算)。这也就意味着有能力支付境外教育消费的群体相当庞大,为我国吸引更多来华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市场资源。在跨境交付方面,作出承诺的国家也占了大部分,使我国可以在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为更多的国外消费者提供更为直接的服务。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主要是指高校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尽管目前承诺开放这种服务方式的国家极为有限,但发达国家的高校通过设立“附属学校”、“当地分校”和所谓的“联合安排”等方式,在不少国家或地区为国外的教育消费者提供服务,而且由于多种原因的驱动,在一些国家,外国的教育提供者数量呈上升的趋势。国内一流大学也可以通过在海外设立各种分支机构的方式,为境外高等教育消费者提供服务,这种方式将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充分展现其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活力。深究其中原因,是由于为适应越来越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需要,兼通中西的“中国通”将成为国外人才市场的一支数目不菲的生力军。而这类人才除通过来华留学培养以外,将有很大一部分由我国设在国外的高校分支机构来培养。

在教育服务方面,我国对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三种服务方式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承诺。虽然这些承诺主要是针对开放我国教育市场而言的,但在有限开放教育市场以后,我国高校可以学习西方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的有效经验,从而增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例如在商业存在这一服务方式上,我国承诺允许中外合作办学,使高校可以成建制、成系统地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资源,为我国培养更多的熟知国际经贸活动规则和文化教育交流惯例的国际型人才。此外,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名校、名学科、名专业,使我国高校在办学理念、管理机制和开拓市场等方面有一个参照系。这种“外力”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的各项改革,为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提供一个强大的动力。

二、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是政府和高校的共同责任

以人世为契机,全力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将是我国高校应对入世挑战的必然选择。入世实际上是一种政府行为,因此在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问题上,既要使我国一流大学承担起开拓国际市场主角的责任,也应该发挥政府的宏观协调与指导作用。

1.政府的责任

首先,转变政府观念应是开拓国际教育市场的

先导。政府签署人世文件,就意味着政府对世贸组织基本理念的认同与接受,并将忠实履行相应的承诺,这也意味着我国从政府层面接受了教育是一项产业的观念,并将它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这种认同有利于统一政府在对待教育产业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并最终落实到制定有助于发展教育产业的政策上,从而为我国高等教育开拓国际市场提供良好的软环境。

其次,政府有义务为高等学校开拓国际教育市场创造良好的条件。政府既是WTO义务的法律责任承担者,也是WTO法规向国内解释和宣传的中介者,应主动地向我国高校介绍和传播成员国在开放高等教育市场方面的承诺、政策与法规,以及已开放教育服务市场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为其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提供信息支持。更重要的是,政府应依据GATS中的有关学历认证的条款,通过与发达国家的谈判,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学历、学位、学分相互承认,为我国高校走出国门和吸引国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创造条件。此外,政府还应在修改有关教育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境外办学的法规条例,使高校在国外办学有法可依。

再次,政府的驻外机构诸如驻外使领馆的文化机构以及中资驻外机构等应协助高校开拓市场,以扩大高校的国际影响。同时,政府还应根据各高校自身的优势以及所预期拓展的市场进行宏观分类指导,使各高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2.高校的责任

首先,我国高校应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潮,主动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高校应学习西方高校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经验,通过在国外设立高校代理机构、积极参与高校的巡回展览等活动,将高校品牌直接展示在各国的学生面前,以吸引更多的国外学生来华学习。面对目前我国高校不可能在国外广泛设立中介机构的实际情况,应充分利用我国政府的驻外机构如大使馆、中资机构来宣传高校的资源优势、办学特色等。

其次,高校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合理定位。从总体上而言,我国高校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比较的劣势,如何在开拓国际市场中定位成为我国高校的关键所在。现阶段,高校应根据“加强周边,开拓发展欧美,兼顾亚非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交方针,结合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合理定位,并确定开拓市场的目标,然后充分利用WTO的游戏规则来拓展国际市场。在华人、华侨聚居的国家和地区开拓高等教育市场,将是目前我国高校开拓教育市场的主要目标。因为国外校友和华人、华侨对祖国传统文化有某种程度的认同感,希望了解祖国的语言、传统文化。

再次,在目前情势下,应巩固对外汉语教学、中医药和传统文化等学科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已有成果。我国高校应改革对外汉语教学,编制适合于进行对外教学的教材以及培训能够熟练运用双语进行教学的教师,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汉语水平考试(HSK)。更重要的是,我国高校可以依托诸如汉语、中医药和戏曲文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学科,通过与国外高校合作的方式,在一些国家设立诸如汉语教学中心、中医药教学中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等,直接在国外市场招收海外学生。

最后,我国的一流大学应以自然学科的优势作为未来开拓国际市场的突破点。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部分高校已经形成了以学科特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内涵的自身品牌。他们不但在人文学科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部分的自然学科方面也站在学术前沿,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完全可以与发达国家的一流高校媲美,已经具备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竞争的实力。如果这些高校能在专业、课程设置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充分利用入世所带来的契机,就有可能依靠这些强势学科的影响吸引大批学生来华学习,甚至可以通过与国外特别是周边的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以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将高等教育市场向国外延伸,应该说这是我国高校开拓国际市场的新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是我国高校应对入世挑战、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必然选择之一,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高校的发展还参差不齐。因此我们认为承担开拓国际市场的只应是一部分国家重点大学,而不能企求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高校去开拓国际高等教育市场。否则将会适得其反,还可能会导致国内高等教育市场份额全部丢失的尴尬局面。

(责任编辑:袁海军)

医药教育范文第5篇

(阴虚燥热证)

一、中医饮食疗法

此证型的2型糖尿病人群证见烦渴多饮,随饮随喝,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食疗应以养阴消渴饮为基础。

食疗药膳方为:

1.玉粉杞子蛋:天花粉、枸杞、玉竹煎水,沥出,打入鸡蛋,蒸。

2.杞蓣粥:山药、枸杞适量,加粳米,煮粥。 3.三豆饮:绿豆、黑豆、赤小,煎汤服用。 4.乌梅生津茶:乌梅、麦冬,泡水当茶饮。

5.石斛芩叶茶:石斛(干、鲜均可)、黄芩叶,开水沏泡,代茶饮。

主食以荞麦面粉为主。副食以冬瓜、南瓜、苦瓜、藕叶及绿叶菜等食物。

二、生活起居调养

1.生活环境温、湿度适宜,顺应四时及时增减衣物。 2.起居有常,戒烟限酒。

3.保持眼、口腔、会阴、皮肤等清洁卫生。

三、情志调摄保健法

糖尿病患者应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修身养性,陶冶性情,保持心情舒畅,调畅气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配合医生进行合理的治疗和监测。常用的中医心理疗法有五种:以情胜情法,劝说开导法,移情易性法,暗示解惑法,顺情从欲法。

四、运动疗法、保健操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适度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使血糖下降,增加热能消耗,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得到改善,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改善患者全身状态,预防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1)坚持做适合自己的运动,应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动中有静、劳逸结合,将其纳入日常生活的规划中。

(2)时间一般在餐后60-90分钟,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要定时定量,而且要持之以恒。方式可以选择步行、慢跑、

游泳、打太极、爬楼梯、骑自行车等。

(3)青壮年患者或体质较好者可以选用比较剧烈的运动项目,中老年患者或体质较弱者可选用比较温和的运动项目,不适合户外锻炼者可练吐纳呼吸或打坐功;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养身调心传统的锻炼方式适宜大部分患者;有并发症的患者原则上避免剧烈运动。

糖尿病神经或血管病变有足部麻木、发凉等不适者可每天做5分钟足部保健操,注意足部保暖。足部操具体动作:动作一:平卧,患肢伸直抬高45°,足趾作背伸跖屈;动作二:平卧,患肢伸直抬高45°,踝关节作伸屈活动;动作三:平卧,患侧靠床边,患肢伸直抬高45°并维持1~2分钟,再垂于床边1~2分钟。

五、中医适宜技术保健法 1.按摩

按摩腹部:双手掌互擦至掌热,左手掌压右手掌紧贴神阙穴(肚脐),从右上腹部向左上腹部,从左上腹部向左下腹部,用力推揉,适合于2型糖尿病腹满、大便不畅者。

2.艾灸

灸足三里: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足三里(外膝眼向下4横指),约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灸,每侧10-15分钟。适用于2型糖尿病乏力、抵抗力降低、下肢无力者。

3.穴位注射法

脾俞、胃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每次选取2--4穴,以当归或黄芪注射液,或用小剂量的胰岛素进行穴位注射,每穴位注射液0.5--2.0毫升。

4.足浴

推荐方:药物组成:当归,赤芍,川芎,桂枝,红花,鸡血藤,希莶草,伸筋草。

适应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下肢血管病变 用法用量:上述中草药加水5000ml煎熬,现配现用,水温38-42℃(注意水温不宜太热,以防烫伤),药剂以浸没两腿足三里以上为准,隔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总计5个疗程。

上一篇:国外投资下一篇:物流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