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范文

2023-09-18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范文第1篇

-------------之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09级建筑工程管理(1)班

施祥

人类,作为地球的主人,自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与周围的地理环境发生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需要不断地向周围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同时,又将废弃物排放于地理环境之中;另一方面,环境根据自身的在不停地形成和转化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并不在乎人类的存在,不为人类的主观需求而改变其客观属性,也不为人 类的有目的活动而改变自己发展的过程,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既对立又统一的特殊关系。所谓对立,即人类的主观需求和有目的活动,同环境的客观属性和发展规律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认识环境,必须遵循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从事生产和活动,不然,就必然会遭到环境的报复和惩罚,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环境就会随之发生。所谓统一,即人类以环境为载体,总是在一定的环境空间存在,人类的活动总是同其周围的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类的活动不可能无止境地向环境索取,也不可能永远不加限制地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当人类的行为遭到环境的报复而到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时,人类就不得不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所能允许的范围。千百年来,人类就是在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发展起来的。当人类刚从动物分化出来,这种对立统一关系就已处于初级的状态。早期的人类已懂得猎取食物、取火、制衣、穴居,在各种环境中进行着生存竞争。然而,因其活动能力有限,只能以生活活动和自己的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时,人类同环境之间的矛盾尚不突出,人们的努力目标仅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地改变环境。随着人类活动能力的增强,使用的工具也日益改善,人类开始懂得改变环境,学会了农耕、养殖、穿衣、住房,人口得以大量的增加,特别是进入了农业文明,人们将大片的荒山、草地辟为良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丰收提供了保证。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与环境的矛盾却显得突出起来。由于不节制地毁林垦荒,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草原的毁灭招致荒漠的扩张,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又造成土壤盐化的形成。这些矛盾的激化,曾使繁荣一时的巴比伦文明古国变为一片沙荒,也使玛雅人经受不住干旱、洪水、风沙的侵袭,而不得不丢弃自己亲手创造的文明,离开了故乡,„„这就是早期的环境问题。遗憾的是,人们并没有引起警觉,并未认识到这是环境的报复。当时,人类生产力尚不发达,对环境的破坏尚不明显,环境问题尚未达到危及人类生存的地步,故人类仍是我行我素。到了时代,情况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的数量、生活范围和规模等已是今非昔比,“人定胜天”的思想占据了人们的头脑,人类在对环境进行改造的

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加剧。与此同时,环境的结构组成、物质循环的方式和强度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环境问题随之明朗起来,现代工业使大量埋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被开采出来,投入环境之中,并随着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又把废气、废水、废渣排放出来,其中许多废弃物难以处理、同化,使之对人体及生物造成难以忍受的危害。随着这些有害废弃物的不断累加,造成了环境质量的逐步恶化,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现代工业还带来了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农业现代化也派生出来许多方面的环境问题。可见,人类在发挥其积极作用,创造高度物质文明之时,也同样给环境带来消极的副作用,从1934年美国的“黑风暴”到我国大跃进年代内蒙古的“人造荒漠”; 从60年代的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以至当今世界性的人口的剧增、森林锐减、臭氧层出现空洞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无一不是大对人类的报复。这些都是人类与环境对立关系的具体体现。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50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5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时至如今,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我国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大气污染程度在加剧,北京成了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水环境污染也日益突出。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扩展。某些物种灭绝、植被破坏、土地退化,以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占我国1992年国民生产总值(GNP))的9%左右。国外有的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公害大国”。

(1)大气污染十分严重。

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二氧化硫)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城市尘污染。据参加全球大气监测的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5个城市的监测资料表明,总悬浮颗粒物年日均浓度分别在200~550μg/m3范围内,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卫生标准60~90μg/m3约3~9倍,这5个城市全被列入世界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之中,北京是世界上尘污染最严重的首都之一。

酸雨污染。由于我国迄今尚未对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采取有效措施,而煤炭消耗量不断增加,造成区域性大面积酸雨污染严重。广东、广西、四川盆地和贵州大部分地区形成了我国西南、华南酸雨区,已成为与欧洲、北美并列的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酸雨危害十分严重。除西南、华南酸雨区之外,近年来又逐渐形成了以长沙、南昌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以厦门、上海为代表的华东沿海酸雨区和以青岛为代表的北方酸雨区。

(2)水环境污染日益突出。

我国的水环境污染以有机物污染为主,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七五”期间曾得到较好控制,但近几年又有所恶化。全国七大水系中近一半河段污染严重,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淮河流域许多地区癌症发病率比正常地区高出十几倍到上百倍,一些村庄2/3的人肝肿大。除淮河之外,松辽水系、海河水系、珠江水系的污染也十分严重。据15个省市对29

条江河不完全统计,2800公里河段渔类基本绝迹,有渔业价值的中小河流50%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平均每年发生大面积污染死鱼事故约1000起,直接经济损失4亿元。同时由于河口的污染,溯河性鱼虾资源遭到破坏,产量大幅度下降,

部分内湾渔场荒废。我国湖泊普遍遭到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十分突出。

(3)噪声和固体废物污染亟待解决

全国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声级基本在70~76分贝之间,据42个城市监测,92.8%的城市交通噪声平均声级超过70分贝的限值;多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也呈恶化趋势。全国2/3城市居民在噪声超标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和堆存量以平均每年2000万吨的速度增长。1992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到6.2亿吨,堆存量达到59.2亿吨,占地5.5万公顷。城市垃圾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1992年达到8262万吨,造成垃圾包围城市的严重局面。固体废物中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扬尘污染大气,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堆存物污染农田,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并成为重大的环境隐患。目前全国遭受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的耕地已达1000万公顷,每年损失粮食120亿公斤。

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出现了由城市向农村急速蔓延的大趋势。据调查,乡镇企业现有1800万家, 1992年其废水排放量为36.6亿吨,全国2/3的河流受乡镇企业污染,污染土地2000多万亩。

近十年来,我国使用农药防治虫害效果显著,每年使用农药面积为23亿亩次,每年化肥施用量达2930万吨(折纯),但农药、化肥有效施用率仅为30%(仅为国外先进农业区的1/2),其余都挥发到大气中或随水流入土壤和江河湖泊,造成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农用塑料的大规模使用,对土壤物理性状有极大的影响,全国平均每亩农田残留地膜5公斤左右,地膜残留

率为20%~30%,对土壤破坏很大。农村环境问题如不及早重视和防范,将会造成比现在城市环境更复杂、更有害、更难治理和恢复的被动局面。生态破坏是涉及长远的根本性的问题,农村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需经过几代人才能恢复,甚至难以逆转!

我国的生态破坏态势日益严峻。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引起了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和自然生态严重失衡。

(1)物种灭绝

我国是世

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高等植物和野生动物物种均占世界的10%左右,其中约有200个特有属。然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了动植物生境的破坏,物种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物种已经灭绝。据统计,我国高等植物大约有46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占高等植物的15%以上,近50年来约有200种高等植物灭绝,平均1年灭绝4种;野生动物中约有400种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

(2)植被破坏

据1993年林业部公布,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3.9%。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但森林破坏仍十分严重,特别是用材林中可供采伐的成熟林和过熟林蓄积量已大幅度减少。同时,大量林地被侵占。草原面临严重退化,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放牧和管理不善,造成了13亿亩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加剧了草地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

(3)土地退化

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十年来土地沙漠化急剧发展,50~70年代年均沙化面积为1560平

方公里,70~80年代扩大到2100平方公里,总面积已达20.l万平方公里。我国还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水土流失面积约153万平方公里,40年来初步治理了50多万平方公里,而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79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退化问题也十分突出。如原来土地肥沃的北大荒黑土带,土壤的有机质已从原来的5%~8%下降到l%~2%(理想值应当是不小于3%)。同时,由于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调,全国每年因灾害损毁的耕地约200万亩。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全球环境正在急剧恶化,臭氧层破坏、热带雨林消失、温室效应和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以及横跨美国、日本、中国、前苏联等广阔地带上空的臭氧已经减少3%的警报,正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同时“贸易与环境”也是当今世界的又一热点。随着关贸总协定的控制领域不断拓宽,谈判范围已由货物贸易到劳务市场、由知识产权到环境保护。综上所述,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同时又面临着全球环境问题和国际贸易竞争的巨大压力。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于那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和相关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

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永恒的主题,它关注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的作用,在考古学领域,一般称这个研究方向为环境考古。随着现代环境危机的加剧,环境与人类关系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就是其表现之一,而这种战略的科学依据就是考古学、古环境科学、气候学等多学科联合研究的成果。欧洲的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随着古环境科学的发展和考古学研究的深入,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已经在理论和方法上更加成熟,并取得了相当多的重要研究成果。早在20世纪初,中国的考古学和古生物学、地质学学者就开始重视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随着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已经成为古环境和考古学等研究领域内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1]。在现有基础上,如果能够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借鉴欧洲的一些成功经验,将会把我国的环境与人类关系研推向一个新阶段。本文将从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两个大的方面简要介绍欧洲的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现状。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从多学科的角度联合攻关研究。主要是考古学、第四纪环境科学、古气候学等多学科结合。最常见的是在一个考古学研究综合项目下,设立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子课题,根据综合研究课题的目的和任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绝大多数考古学课题在设计阶段就将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其课题组成员不仅有考古学家,还有古环境、古气候等方面的专家。也有一种情况就是第四纪古环境研究课题,邀请考古学家参加,通过整理分析已有的考古学材料,进行综合研究。 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主要是结合考古发掘和综合研究项目的进行,采用自然科学方法,对考

古遗址本身、遗址周围局域范围内和区域内的古环境信息进行提取和分析,在结合考古学材料进行综合研究。

考古遗址中古环境信息的提取主要是指通过考古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骸,分析人类活动的特点和环境状况。

对考古遗址中土壤样品进行孢粉和植硅体等古植物遗存分析,通常能够提供遗址周围局域或者区域植被方面的信息。遗址周围的人类活动总是要直接(农业活动等)或者间接地(放牧,践踏活动增加等)影响植被组合。通过为人类提供食物或者为牲畜提供草料、准备建筑材料和燃料以及进行装饰或者仪式性活动等目的,也可以将植物采集或者搬运到遗址中。因此,孢粉和植硅体分析能够为认识古代的社会和经济生活提供证据。在英国Orkney曾经有一个考古调查和发掘项目“Orkney 古冢项目”[2],旨在加强对墓葬遗迹的管理,同时深入探讨青铜时代的丧葬礼仪和墓地的地貌特点。对一处青铜时代墓地的孢粉组合研究结果揭示:在这处墓地形成以前,这里曾经是开阔的草地,可能是作为牧场,还有零星的农作物种植在附近,这可能说明在聚落附近有足够的草场,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墓地,同时还反映人们更愿意将死去的人埋葬在聚落附近[3]。 此外,对考古遗址中保存的炭屑进行种属分析,还可以为认识古文化发展的环境背景特别是植被环境提供重要证据。对葡萄牙东部Estremadura 地区的Buraca Grande 洞穴遗址的炭屑分析,提供了重建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植被的资料,结果显示,植被变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松属和黄杨属植物的出现,第二阶段这种组合被更喜温的木犀榄属植物代替,考古遗址中木犀榄属植物的减少标志了第三阶段的开始。上述结果证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的气候较现在干冷,而全新世阶段的气候则与现今相似[4]。对考古遗址中出土的炭屑进行树木的种属鉴定,不仅能够为人类文化发展提供环境背景,还为第四纪的古环境重建增加新的资料,这可以说是环境考古研究对第四纪环境科学的重要贡献之一。对法国南部的Abeurador 和 Font-Juveanal 两处洞穴遗址出土炭屑的分析,结果揭示了13000年以来地中海西北地区的植被变迁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植物种类作为建群植物[5]。 考古遗址周围局域古环境重建能够获得人类与环境关系,特别是人类对环境影响的直接证据。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考古遗址附近湖泊类沉积物进行孢粉、植硅体、硅藻等生物指标的分析,重建当时的环境,特别是植被特征,分析其中的人类活动因素。在挪威西南部Jearen 地区,靠近史前时代遗址和中石器时代至中世纪遗迹的地区,有两个小湖泊,对其沉积物进行的孢粉等古环境指标分析结果清楚地显示,在大约距今3000年前后(大约公元前2500-2200年),混交林突然转变为石楠属植被。这个突然的变化,正好与学术界普遍认为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二段向晚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转变过程中农牧业经济的引入对应[6]。苏格兰东南部地区一些青铜时代以来的考古遗址周围发育了泥炭沼泽,孢粉分析揭示了晚全新世以来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有放射性碳测年结果的孢粉谱与考古和历史记录有比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比的结果表明,第一次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发生在铁器时代,这是导致这个地区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的一次重要事件,后来的几次森林变迁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7]。对芬兰东部的Karelia 北部地区一个湖泊(Poettoelampi)沉积物进行的孢粉和炭屑分析,提供了延续1300年的森林火灾的历史记录,在人类影响开始以前,火灾是控制这里的森林变迁的主导因素,但从大约公元1600年开始,由于刀耕火种农业在这个地区的开始,沉积物中的炭屑含量明显增多,而且孢粉和炭屑的分析结果共同证明,在大约公元1720年

到20世纪初,是刀耕火种农业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农业活动而引起的火灾发生间隔的缩短,引起了这里的森林结构的变化,云杉明显减少,松树成为主要树种[8]。

区域范围内古环境重建,能够为分析人类活动特点、古文化发展与变迁提供环境背景,比如农业起源的环境背景,古代社会复杂化的环境背景等。对第四纪古环境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能够为研究环境变迁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关系提供科学可靠的古环境资料。对全球范围内末次盛冰期以来主要植被演化历史的综合研究,为研究不同地区环境与人类关系提供了古植被方面的信息[9]。对考古学文化发展序列和古环境研究结果进行的对比分析表明,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衰落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其中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当明显[10]。对西北欧洲的全新世考古学文化发展及其古环境背景的分析,结果显示,全新世气候变化是古文化发展的一个主要环境因素[11]。西北欧洲的人类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划分为7个阶段:距今5900,5500,4500,3800,3000-2800,1500 和1100 cal.,将其与根据太阳辐射、冰期活动、湖泊海洋水位、泥炭发育、树轮生长等环境指标重建的气候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发现人类影响自然环境/土地利用的过程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尽管由于年代学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而使得精确的对比还比较困难,但是,在未来的研究中,随着对湖泊沉积的年层进行分析和高分辨率测年序列的建立,这个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 这里大致介绍了欧洲的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的主要方面,如果仔细检索现有的文献,我们还能找到很多相关的研究成果。由于众多考古学与古环境科学、古气候学联合项目的实施和一些科学研究结果的公布,在欧洲的学术界和公众中,环境与人类关系研究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其主要表现就是这类研究项目能够得到政府和基金会的大力资助,不论是考古学项目还是古环境、古气候研究项目,在项目设计论证的过程中就把多学科合作作为一个重点,从而保证了这类项目的顺利实施并不断取得重要成果。

我国从总量上看是“地大物博”,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具有战略意义的土地、水、矿产和森林等资源,人均占有量都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约束。

土地资源总量多、人均少、优质耕地少,可开发的后备资源少。近年来各种非农使用使良田大幅度减少,基本没有实现耕地动态平衡的目标;部分沿海省市的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0.8亩警戒线,全国666个市旗区低于这一警戒线。

水资源紧缺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河流断流、泉水干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污染更加剧了缺水危机。

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用量矿产,如富铁矿、锰、铜、石油等,储量不足,供给愈来愈依赖于国际资源的利用;我国继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2000年石油进口达7000万吨,这一趋势不可逆转。

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资源浪费问题严重,农业上大水漫灌较为普遍,亩均用水484立方米;工业耗水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三倍。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到20%,总回收率约30%,分别比外国先进水平低30和20个百分点。资源消耗速度是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倍多,单位产值能耗是国外的2-4倍。 1998年后,国家相继批准实施《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1998年全国性大洪水后国家启动了“天然林保护”32程,而后又开始实施六大林业工程,防止荒漠化、保护草原、水土保持等规划和计划相继开始

实施,我国森林覆盖率由13.92%提高到16.55%(按原来的0.3郁闭度计算,提高不足0.8个百分点)。然而,生态退化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水土流失和荒漠化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现有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38%,且以全年100万公顷的面积增加,土地生产力下降严重。有荒漠化土地26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土地荒漠化速度在加快,20世纪90年代达到每年2460平方公里。虽然不断治理沙化土地,但治理一亩退化1.3亩。其直接结果是沙尘暴发生频率加快,由20世纪50年代的5次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的35次,2000年则超过10次。草场退化、沙化、盐碱化明显,建设速度赶不上退化速度。草原面积逐年缩小,草原植被覆盖率降低,畜牧生产力不高,甚至赶不上一些发展中国家。 环境治理局部有进展,但整体在恶化。国家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加快环境立法,在政府结构改革中强化环保和国土部门、实施“三湖三河两区”及北京市和渤海的环境治理、大中城市的大气环境信息披露、排放总量控制、加大环保投入等,部分城市和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在恶化,大气污染加重,酸雨分布范围扩大,汽车尾气排放增加,地表水体污染加重,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明显,近海赤潮发生频率加快,70%的城市被“垃圾”包围。

环境污染还出现新的特点:一是污染结构由工业污染过渡到工业和生活污染并存,后者的排放总量所占比率迅速上升;二是污染范围由点状污染扩大到区域污染,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使用,湖泊富营养化日趋严重;三是污染区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逐步向农村乡镇转移,并出现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逐步加大。随着经济建设规模扩大,灾害造成的损失显著增加。我国每年由气象、洪涝、地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自然灾害死亡数万人。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400多亿元,全国损失3000多亿元人民币。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水环境问题时应做到:

1.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本和切入点,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使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条件、环境状况相适应。经

济建设要充分考虑水土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确定与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根据水资源条件确定重点

发展区域和发展重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

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对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

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果断地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小企业,加大污

染治理力度。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水利部“三定”规定的要求,全面开展水资源保

护规划工作,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的全国水资源规划体系。组织开展水功能区

的划分和控制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工作;做好江河湖库的水量水质监测和评价

工作,审定江河湖库等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及时发布水资源状况公报;维护江河湖库水资源的使用功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努力使水的资源属性与环境属性相统一。减少污染物排放是改善水环境的根本措施,实施总量控制、严格排污管理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流域水环境容量确定污染物允许排放量,以控制进入江河湖库的污染物。将排污总量指标层层分解,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根据上级政府制定的污染物控制计划,组织制定辖区内排污总量控制计划,并将排污总量指标分解到每个排污单位,纳入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的监督性监测与管理,控制退水中污染物总量不超过规定指标。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与可能适时适度调水,改善湖泊水质,防止湖泊富营养化。

2.建立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保护管理模式,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

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当前,尤其要注意强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供水与需水统一管理,水量与水质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努力提高水资源的科学有效利用和保护水平。

流域是一个完整的水资源系统,水环境状况是流域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当前应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作用,发挥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强化水污染治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改善流域水环境,加强地下水的保护、抑制超采区地面沉降。为了防治过度开采地下水资源引起的地面沉降,各级水利部门要认真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采补平衡分析,提出回灌规划,充分利用洪水及间隙期多余的水量,采取各种补给入渗技术回灌地下水,争取地下水早日恢复平衡,抑制地面沉降的发展。流域水环境监测网是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尖兵与耳目,应该优先建设,先行发展。重点加强现场测试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在有条件地区建设自动测报与预警系统。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水环境信息。近期应加强省际边界水体的监测,积极开展跨省的污染联防。

3.要大力做好节约用水和污水资源化的工作

当前,我国用水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大多只有0.4,而很多国家已达到0.7~0.8;我国工业万

元产值用水量为l03m3,是发达国家的10~20倍,水的重复利用率我国为40%左右,而发达国家为75%~85%。因此,要下最大的决心,做好节约用水工作,要把节水和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要以节水灌溉为重点进行灌区建设。节水工作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土洋结合、讲求实效、农民欢迎的原则。要把建立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社会作为全社会的共同目标。要大力提倡清洁生产和污水资源化。目前可将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作为低质水源,用于火力发电厂的冷却水、炼铁高炉冷却水、石油化工企业中一些敞开式循环水等,在石油开采中回用水还可用作油井注入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而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源、旅游水和景观水等。

4.依法治水,完善水资源保护立法及法律修改工作

依法治水,是改善我国水环境的关键所在,各级水利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取水许可审批管理的力度,强化取水许可的管理,严格控制取水量,限制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用水,还要对退水水质进行严格管理。对新申请取水许可证的单位,严格按照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必须提交取水和退水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报告,方可办理取水许可申请审批手续。对逾期仍超标排污的单位和企业,要坚决依法吊销其取水许可证。要尽快修改《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理顺流域水资源保护机构的内外关系,制定流域及区域各种配套法规,如:《供水水源地管理办法》、《水资源保护条例》、《入河排污口管理办法》和《保护水资源经济补偿办法》的起草工作,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制化、制度化。

另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对治污的投资比例提出明确规定。

5、团结协作,科学治理

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水资源保护是目的,水污染防治是手段。两者均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存在着区域管理难以解决的矛盾。因此水利、环保、农业、城建等各部门团结协作是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的组织保证,应各司其职,各用所长,统一规划,统一目标,统一行动,统一调度。水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涉及自然、社会、环境诸多因素,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是当务之急,应逐年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指导治理工作。

同时环境与科技又有着紧密的联系

1、环境科技是环保工作的基础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多年来,全国环境科技工作围绕重点环保工作和突出环境问题,组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在解决重大环境问题、建立环境管理制度、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开发污染防治技术、制定生态保护对策和措施,以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引领和支撑作用,为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科学、技术和物质保障。环境容量测算、土壤背景值测量、酸雨防治、湖泊富营养化防治、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等一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成果,为建立总量控制制度、

设立两控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以及推行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等奠定了科学和技术基础。在应对一些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中,环境科技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进一步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是加快推进历史性转变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进入了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做好这一时期的环保工作,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必须依靠技术进步;解决结构型、复合型和压缩型环境问题,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加快推进环保历史性转变,实现环保工作跨越式发展,必须增强环境科技创新能力。但是,环境科技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环保形势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是环境管理与决策缺乏依靠科技的工作机制,许多重大环保决策未经前期研究和充分论证。二是近几年环保系统科技工作大幅度下滑,重大研究和调查项目较少,基础数据严重缺乏,部分成果与管理脱节,难以满足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需要;环保标准体系亟待完善;污染防治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难以形成产业化,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达标不稳定。三是核与辐射安全研究水平较低,安全审评和监管缺乏独立核算、安全验证的能力,不能适应国家核能发展的需要。四是环境监测和执法的技术支撑不力,监测预警和执法的基础能力薄弱。五是科技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偏少,部分科研院所长期不做科研,游离于环保科技主战场之外。六是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环境科技投入机制,科研基础条件落后。这些问题已成为环保工作实现历史性转变的重要制约因素,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二、新时期环境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和第六次环保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以科技创新促进历史性转变,以科技进步带动环保事业跨越式发展。

4、总体目标。到2010年,通过实施环境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和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三大工程,在知识创新的关键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环保技术法规、标准基本满足环境管理需要,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使科技支撑和引领环保事业发展的能力有较大提高。 到2020年,建立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国家环境科技支撑体系。

三、完善环境管理科学决策机制,强化环境科技在环保工作中的基础地位

5、建立以环境科技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机制。环境管理决策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据。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专家参与管理决策机制,完善管理决策程序,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环保重大问题、重要工作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切实做到未经调查研究不决策、未经科学论证不决策。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决策及重要事项,要安排前瞻性的科研和论证,并作为环境管理决策的依据。总局成立由有关院士等高层次专家和人员组成的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对涉及国家环保的大政方针提出咨询意见,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议;成立由各领域专家组成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对涉及总局的重大决策和专项问题进行论证提出意见。各级地方环保部门也要结合当地实际需要,采取不同形式,积极建立专家咨询与参谋机制。

四、实施环境科技创新工程,搭建环境科技创新平台

6、以解决重大环境问题为出发点,突破环保事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围绕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和国务院《决定》确定的七项重点工作,制定并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集中力量优先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流域水污染控制、区域大气污染控制等关键领域的研究与开

发,组织跨部门、跨学科、跨地域的科技协作与攻关,尽快突破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关键性科技难题。

7、以环境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为先导,引领环保事业发展。要围绕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突出与实现历史性转变相配套的体制、机制、政策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前瞻性研究,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等制度的创新研究,强化与环境保护法规、规章、战略、重大规划以及环境监管体制相关的基础研究,集成现有科研成果和先进管理模式,为建立完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8、加强环境监测预警的技术创新,为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供技术保障。要大力推动环境监测的基础性研究,开展以环境监测方法、质控要求、技术标准、信息体系等为内容的科学研究,加快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系统建设进度,全面提升我国的环境监测预警能力和应急监测能力,逐步实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大面积、全天候、全天时的动态监测,为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提供技术保障。

五、实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工程,提高环境保护执法和管理工作的水平

9、以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为核心,全面推进国家和地方环保标准工作。各级环保部门要将达到环境质量标准作为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努力使环保标准与环境目标相衔接;污染控制工作要以达标排放为载体,通过执行环保标准,提高环境准入门槛,优化经济发展。要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一五”规划》,完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建立科学的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大力开展重污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工作。开展环境基准和环保标准理论研究。地方环保部门要强化环保标准管理职能,严格依法开展制订地方环保标准工作,监督环保标准在本辖区的实施,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环保标准实施监督机制,严格实施地方环保标准备案制度。

六、实施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工程,引导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发展

10、以建立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为目标,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完善以技术政策、技术指南、技术规范、技术评估和技术推广、示范为主要内容的国家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十一五”期间,总局将发布10项重点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一批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和工程技术规范;每年公布环境技术发展白皮书,筛选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发布相关技术指南;发布国家鼓励和限制发展的环境技术、装备目录;建立第三方技术评估与专家评估相结合,以第三方评估为主、专家评估为辅的新型环境技术评估体系;加强环保设施运营资质审核、注册环保工程师管理工作,实行动态跟踪考核。

11、以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示范为重点,加大环保科技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投入,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示范。有针对性地遴选先进成熟的环保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环保治理工程中推广示范,努力提高工程科技水平和建设质量。加强环保科技成果推广和环保科普工作,调动环保科研院所、企业、各类高校和学会、协会等组织参与科技推广的积极性,广泛开展环保科技成果推广和科普活动。到2010年,总局会同科技部建成50个环保科普基地。各地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建设一批地方环保科普基地,作为推广环保科技、提高公民环保素质的重要途径。

12、引导环保高新技术开发,促进环保产业发展。围绕国家环保目标和环保产业发展的需求,以环境技术管理体系为手段,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创建一批富有活力的环保产业化示范基地和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示范基地,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七、加强环保科技基础能力建设,增强

环保科研机构的持续创新能力

13、建设全国环境科技协作和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利用各种科技资源,实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强联手、形成合力、为我所用,形成全社会科技资源为环保事业服务的良好局面。一是要充分发挥环保系统科研院所具有的学科优势,强化其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的职能;二是要充分发挥中科院和高校在基础研究和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强化战略协作与合作机制,推动环境科学研究发展,充分调动其人才和科技资源,促进环保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三是要充分发挥部门和行业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科技人员的专业和技术优势,打破条条框框,实行开门搞科研;四是加强国际环境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环境问题研究,吸引全球环境科技资源为我国环保事业服务;五是要发挥各类环保社团组织特别是各级环境科学学会和环保产业协会等在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

14、强化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等基础平台建设。制定并实施《国家环保总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能力建设专项规划》。根据部门、行业和地方在技术、专业和区域上的特色,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到“十一五”末争取建成30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50个国家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础平台。要加强同科技、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沟通和对接,争取建设国家实验室、野外观测台站和重点实验室等大型科技基础项目,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野外实验提供物质基础。省级环保部门要强化所属院所科研能力建设,建立省级环境科研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以探析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的路径为线索,分析了延安时期艾思奇对文艺大众化的主要贡献。艾思奇认为,在抗战过程中要注重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融合,推进传统文化的发展要符合革命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在文艺大众化的实践中推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新文化体系。另外,艾思奇一直在报刊编辑和新闻出版等岗位工作,在《中国文化》《解放日报》等报纸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文章,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延安的文风,助推了整风运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延安时期;艾思奇;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

艾思奇是最早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及大众化的重要人物之一,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出了独特贡献。艾思奇作为一名知识渊博的学者,著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广泛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影响,奠定了艾思奇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特殊地位。作为一名“党的忠诚的理论战士”[1],他对党和人民充满挚爱,始终奋斗在文化战线,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因此,学者和“战士”的双重身份在艾思奇身上是相统一的。在延安时期,艾思奇通过多种途径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其思想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时期。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不仅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大众化,也使文艺逐渐走向大众化。他曾说:“文学也和哲学一样,是一种观念形态,前进的文学能使我们的认识更加坚定明确。”[2]298

一、注重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融合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国门洞开,各种思潮随之涌入,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一些文化复古主义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恢复旧的传统,对传统文化不加批判地继承。也有许多思想理论家试图为中国的文化寻找一条出路。艾思奇作为一名学者兼“战士”,本着对传统文化负责的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主张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践,促进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

(一)传统文化的发展要符合革命的需要

前进的文艺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文艺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独特的作用来促进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相结合。艾思奇《大众哲学》的出版受到了当时许多青年读者的欢迎。《大众哲学》将深刻的哲学理论寓于生动的事例之中,内容通俗易懂。他还撰写不少关于文化和文学方面的文章,受到了文艺理论界的赞赏。因此,文化界的许多思想家也都开始用通俗的语言来写文章,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倾向。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需要跟随着社会现实状况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与马克思的否定之否定理论是相契合的。如在延安时期,艾思奇曾分析了中国封建时代的家族制度,论述了封建社会不同阶级之间的伦理关系。他肯定了旧的封建伦理制度在历史上存在的合理性,但并不认为该制度将永远延续下去。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的急剧变化,艾思奇甚至已经开始呼吁建立新型的家庭经济关系以及新的社会道德观。他指出了旧道德与新道德的区别是“旧的道德观,不论是封建的或是资产阶级性的,都把道德看作永远不变的东西,道德的行为,必须得是一种适合于永远不变的善恶标准的行为”,而“共产主义者认为一切道德会随着社會经济状况的变化而变化”[2]410-412。从社会历史的发展整体过程来看,道德是会不断进步的。从局部来看,我们也不能否认人类社会存在道德停滞或者是落后的状态。艾思奇认为,“在社会发生革命的变革或者进步的时候,进步的阶级就是新的、前进的道德的担当者”,“革命的运动正是用大众的力量彻底扫除一切腐朽的恶德,建立新的道德生活,提高人类的精神文化的运动”[2]415。毫无疑问,艾思奇是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的变化,是马克思主义否定之否定理论在文艺大众化上的重要体现。

(二)在文艺大众化的实践中推动构建新文化体系

艾思奇从小就熟读国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经典文献,有着深厚的哲学功底,这为他以后成为一名著名的哲学家奠定了理论基础。艾思奇在上海时便和鲁迅等人有密切的文化交流,他们曾一起探讨关于“拿来主义”的问题。延安时期,艾思奇在《论中国的特殊性》一书中,既反对有些文化保守主义者借中国的特殊国情来反对马克思主义,又坚持文化唯物主义,理性地分析了中国的特殊国情和传统文化的特性,试图在文化冲突中对传统文化进行整合,从而建立理想的文化体系。艾思奇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实质上就是以儒家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体系,这个文化体系对中国的影响尤为深远。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以儒家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体系是适合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的。因此,在民主革命时期,艾思奇就试图打破这个传统文化体系,而代之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新文化体系。这个新文化体系既没有完全否定旧文化,也未全盘继承传统文化,而是把传统文化融合到马克思主义之中。

作为新启蒙运动的积极参加者,艾思奇在《中国目前的文化运动》里深刻分析了社会的性质,详细阐述了新启蒙运动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文化运动,其主旨就是抗战。艾思奇对文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作出重要贡献。艾思奇指出,抗战时期文艺发展的新方向应当具备三个特点。一是文艺的发展要与政治密切结合。抗战以后,在延安的文艺工作者中曾出现了脱离实际政治斗争的偏向,许多人用主要的精力去学习外国的文艺作品,并且直接照搬过来,还有许多文艺作品是表现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思想和情调的,这是不符合当时文化发展要求的。延安时期,应当在马列主义思想指导之下,把抗战、生产、教育作为文艺创作的主题。二是文艺要走向工农大众,这也是党领导的文艺运动的传统。在延安时期,文艺工作逐渐从知识分子的小圈子走向了工农大众,街头上和群众中的文艺活动成为主要的工作方式。三是关于文艺的普及化与提高的问题。在此方面,艾思奇贯彻了毛泽东的指示,强调要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从提高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文艺活动要反映群众的现实生活和群众的思想感情,使文艺活动更有生命力、感召力。文艺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适当提取旧有的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如歌谣、戏剧、秧歌舞等。从普及的方面来看,主要表现为文艺工作的对象要普及化,要使艺术与广大群众直接结合。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要想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传统文化,同样需要依靠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在文艺大众化的实践中推动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新文化体系。

二、利用报纸杂志推动抗战文艺大众化

延安时期,艾思奇是《中国文化》的主编,曾在《解放周刊》《新华日报》等一系列报刊上发表了几十篇通俗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章。如在《中国文化》上连载的《哲学是什么》《论中国的特殊性》,在《解放周刊》上发表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知识分子》等。艾思奇在报刊上不仅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相关内容,同时也促进了革命文化逐渐大众化。

(一)依托《中国文化》为主要阵地,肩负起抗战文化建设的任务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十分落后,在农村兴办的学校数量屈指可数,百姓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致决定要改善延安落后的精神面貌,加强当地的文化建设。1940年2月,毛泽东创办了《中国文化》杂志,这是延安出版的综合性理论刊物,艾思奇担任该杂志的主编。在创刊号上,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艾思奇是在《中国文化》杂志上发表文章最多的学者,还在该杂志上连载了他的“哲学讲座”,包括《哲学是什么》《什么是辩证法说》《论对立的统一》等文章,对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获得了高度的评价。

作为《中国文化》的主编,艾思奇积极关心各个领域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他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对广大青年学者和文化理论工作者的来稿都给予了耐心的指导和极大的肯定,对其不足之处也提出了合理的修改意见。他以包容的态度面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同时积极参与不同的思想文化论争。除此之外,他还支持文艺的多种创作形式,倡导《中国文化》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中国文化》刊行期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因此这个时期的文化建设主要倾向于如何让文化更好地服务于抗战,使文化成为一种力量,指导并鼓舞人们最终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艾思奇在文章中指明:“边区的文化,就是在坚持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首先,艾思奇呼吁要团结一切进步的文化人士和知识分子利用“文化武器”抗日。其次,艾思奇提倡“健全边区文化协会的组织及机构”[3],要不断发展完善新文化建设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研究中国文艺的各个方面。要加快建设文化团体和研究院校,不断提高文化的学术质量。最后,艾思奇还指出,青年知识分子是开展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播的主体力量。因此,务必加强对青年知识分子的教育,引导其深入人民群众。长征取得胜利之后,大量的青年知识分子涌入了延安。这些知识分子有着明显的优势和劣势,他们之前就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易于接受新事物,有坚强的革命性和坚决的斗争性。然而,他们更多的是接受理论的教育,未能深入人民群众。艾思奇指出:“过去已有些文化工作者和知识分子走上前线或者是农村,然而这种运动并不深入。因此,大众化的口号虽然已经提出,而文化工作者未曾真正深入大众。以后,应该用各种方法使文化工作者和青年知识分子深入群众,这一方面当然要他们本身的努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各方面的帮助。”[2]505他号召广大青年知识分子要加强实践,深入到人民群众中,更好地发挥其主力和桥梁的作用。

(二)开创《解放日报》的新局面,深刻阐释实事求是思想

《解放日报》是党中央于1941年5月创办的机关报。毛泽东十分重视该报纸。艾思奇担任《解放日报》副刊部主任,每日的工作量非常大,需过目四五十件甚至上百件稿子,对所有来稿的作者,即使其稿件未被录用,他也会一一给予回答,让作者知道自己的稿件为何没被录用。与此同时,艾思奇也在不断地加强和改进对文艺作品的报道。他著有许多关于文学的文章,如《论文化和艺术》《文学的永久性和政治性》《论文学的鉴赏》等。其中,在《文学的永久性和政治性》一文中,艾思奇阐述了文艺和政治的关系。他指出,从广义上来看,文艺的政治性可以起一种教化或者是宣传的作用。文艺也具有永久性。众所周知,像哲学、宣传品等可能会因为新时期的到来而略微逊色,然而文艺的价值并不会。这是因为哲学往往都是用较抽象的概念和思维来反映现实,文艺是以一个个生动的具体形象来反映真实,借助这种具体性会让读者感受到真切的实在。因而,任何的文艺作品其本质都是活的,而文艺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具体性来反映现实。艾思奇除了在报纸上设置基本的栏目外,他还根据抗战形势的需要开设了一个新的专栏——《军事》,刊登了许多关于抗战的文章。1941年,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拉开了整风运动的序幕。同年,毛泽东在中央研究院成立大会上作了题为《实事求是》的报告。艾思奇在整风运动过程中也撰写了许多文章来阐释毛泽东提出的实事求是思想,如《不要误解“实事求是”》《“有的放矢”及其他》等。艾思奇强调: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只是用中国的实际来解释理论原则,而且必须以理论原则为指南来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不能解决革命问题的理论,即使用极其丰富的例子来说明,仍然是死教条。[2]609为了整顿党的作风,艾思奇还出色地完成了毛泽东布置的任务,编辑出版了《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斯大林思想方法论》一书。这本书是当时干部必读的十二本文献之一,受到了广大干部的热烈欢迎。

《解放日报》在创刊的初期,曾因其党性较弱、脱离实际以及脱离人民群众等问题而被改版。改版后,《解放日报》的副刊从原来的第四版的下半版扩展到整个第四版,增加了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等栏目,丰富了内容。艾思奇在《解放日报》上刊登了许多关于整风的社论文章,把整风运动的相关报道放在了首要位置。这些社论重点阐述了整风的意义,交流了整风的经验,推进了整风运动的开展,促进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还开展了一项以自给自足为目标的大生产运动,以农业生产为主,兼办工商业、运输业和畜牧业等,倡导人民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所需的粮食产品。《解放日报》也报道了这一时期参与大生产运动的一些模范英雄,如介绍了劳动模范吴满有、模范党员申长林、模范小学教师陶端予等人的事跡,激发了边区群众向劳动模范学习的热情,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蓬勃开展。除此之外,该报还把全党和人民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问题反映出来,确立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贴近群众、贴近现实的办报方针,重视群众关于报纸的提议和建议,鼓励群众多来信投稿,使马克思主义文艺大众化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

[2] 艾思奇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 艾思奇.抗战中的陕甘宁边区文化运动[N].中国文化,1941-02-12.

【责任编辑:刘中雁】

【作者简介】 徐鋆(1996—),女,浙江衢州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范文第3篇

篇一:石头的故事

张凡是一个小偷,最近接到一个匿名电话,说陶景很有钱。听了这个电话,还不等他问那人是谁,电话就挂了。他半信半疑,通过一段时间采探,终于探听到陶景是本市一位著名作家,据说,每月光稿费收入就有四五万。这让他垂涎三尺。他还发现,陶景一般白天睡觉,晚上通宵写作。而他的妻子米美恰好相反,晚上早早就上床睡了,白天整天泡舞厅,而且暗中有个相好的,叫何东,是陶景的朋友。

张凡决定把偷窃行动定在晚上,这时,米美疯狂了一天,睡得很沉;陶景写作沉入思考之中,也如同睡着一般,自己进去,先捆了陶景,再捆了米美,哗啦响的钞票就会进入自己的衣兜。

计划定好,张凡马上开始行动。

当天晚上,他悄悄摸到陶景住的别墅。这所别墅在郊外,虽不荒凉,也不是闹市区,很适宜偷盗或抢劫。张凡用特制钥匙偷偷开了大门,轻手轻脚进了院子,靠近楼上,突然“啪”地一响,一个毛茸茸的东西跳到身上,一爪抓在他的脸上,很疼,吓得张凡出了一身冷汗,忙一闪身躲到了黑暗处。

陶景夫妻并没有被声响惊动,楼上很安静。

张凡停了一会儿,偷偷摸上去,靠近亮着灯光的窗子一看,原来陶景并没有写作,而是拿着一串钥匙递给米美说:“明天我要去开个笔会,保险柜的钥匙你拿着。”

“亲爱的,你走了,我一个人在家害怕。”米美撒娇道。

陶景不知从哪儿摸索了一会儿,拿出一把闪着寒光的匕首,递给米美:“别害怕,把它放在床头壮壮胆子。”说完,很爱怜地拍拍米美的脸颊,并没有去写作,而是和米美上了床,然后熄了灯。

张凡见了后,转身离开,他改变了计划:今晚情况有变,不能下手。明天晚上来偷,一个女人在家,还不是唾手可得一样方便。

篇二:石头的故事

第二天天黑不久,张凡就骑着摩托悄悄到了陶景别墅外。他知道,米美晚上一般睡得很早,所以,他决定早点下手,钱早些拿到手,心里踏实。

带着一种欢快的心情,他把车放在别墅外僻静处,又一次悄悄进了别墅。让他失望的是米美并没有睡,而是在打电话,一字一句听得清清楚楚:“喂,过来啊。今晚那书呆子走了。什么?你已经在路上了?你听说他走了?”电话显然是给何东打的,打完,米美关了手机,高兴地哼着歌。

张凡急了,心说得快点下手,迟了,何东一来,一切都泡汤了。他举起手,轻轻摁了摁门铃,不一会儿门开了,米美惊喜地道:“你来得真快啊。”但迅即睁大了眼:进来的不是何东,是一个黑衣黑裤的人,头上套着丝袜,嘿嘿地冷笑。

丝袜罩面的张凡进屋一脚踢上门,米美急了,忙向卧室跑去。张凡见了,急忙赶上去,一把抓住米美的睡衣,米美使劲一挣,睡衣“嚓”地一声被撕开落在地上。张凡的面前,是一具嫩白的身子。一时,他忘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狼一样扑了过去。

就在张凡把米美摁在床上又揉又捏时,米美猛地抽出了放在床头的匕首。可是,她快,张凡比她更快,闪电一样抓住了米美拿匕首的手,准备夺下匕首。米美急了,低下头一口咬在张凡手上,痛得张凡直跳脚,他奋力夺下匕首,红了眼,一下插进米美的胸部。

这一匕首显然捅在了致命的地方,米美哼都没哼一声,摇晃了几下,倒下了。

张凡在米美身上刚刚抽出匕首,门铃声响起。他忙一闪身出来,躲在门后。门铃响了一会儿,接着是锁孔转动的声音。门被打开,何东走进来,边走边道:“米美,路上堵车了,怎么?生气了?”话没说完,感到胸口一痛,一低头,一把匕首插在那儿。

临死时,何东才看清,刺杀自己的是一个蒙面人。

杀了何东,张凡擦擦头上的汗,忙在房子里翻箱倒柜,甚至连梳妆台后的大镜子也看了一遍,可是,一分钱也没找着。“他奶奶的,钱呢?”他仍不死心,又地毯式地在房子里搜索了一遍,结果仍是两手空空,沮丧之下,他摘下米美的碧玉耳坠,一转身消失在茫茫黑夜中。

篇三:石头的故事

侦查队长大刘接到报案,是在第二天早晨八点。报案的是一个看山人,满脸灰白,显然吓得不轻。据他说,他在盘山公路上看到一辆摩托车翻在那儿,散了架,一个黑衣人倒在摩托车边,满身是血,已经死了。

接到报案后,大刘马上开着警车,带着助手李语和其他干警,还有报案人,赶往出事地点。

出事地点在本市有名的风景区凤凰山北坡上,这儿山势陡峭,十分荒凉。而山的南边,却林荫遮蔽,特别秀美,成了部分有钱人盖别墅的好地方。一条公路从远处延伸过来,沿凤凰北山蜿蜒而上,翻过山顶,又下了南边别墅区,一直进入市区。

出事的摩托就倒在公路边,驾驶摩托的人倒在车旁,大张着嘴。看得出,出事的一刹那是十分惊讶的。大刘默默地观察着,这儿的山虽陡,公路却蜿蜒舒缓,加上是水泥铺的,不是一个应当出事的地方。

李语在那边忙着,仔细地擦净死者脸上的血,惊呼道:“张凡!”

大刘听了,忙跑过去仔细一看,络腮胡子鹰勾鼻,正是不久前刑满出狱的张凡。这家伙是飙车高手,过去曾多次仗着一辆摩托车和娴熟的技巧逃脱过公安的追捕,没想到现在却在这儿出了车祸。

大刘望望张凡,又望望公路上面的山崖,一路有摩托碰撞的痕迹,心里委实不解,这家伙怎么会在这儿出事呢?就在这时,李语在张凡衣袋里找出了两枚碧玉耳坠,还有一个丝袜头套,两人对眼望望,李语猜测道:“这家伙一定是偷了别人的东西,然后心慌意乱驾车逃跑,翻了车。”

大刘没说话,只是点点头。

李语一边继续仔细地检查,一边自言自语:“这家伙伤口不多,咋有那么多血啊?”

大刘听了,仔细看看张凡身上的血迹,突然注意到他的右手,上面一片淤青,不像是摔伤的,是牙印。

“糟了,城郊昨晚一定发生了血案。”大刘道。

李语抬起头望望大刘,看到张凡手上的牙印,脸色也沉了下来。这时,几个干警抬起张凡的尸体,往车上搬,一个干警不小心,险些被一块石头绊倒。大刘忙走过去扶住他,然后望望那块石头,还有旁边滚落的几块石头,默默无语。

篇四:石头的故事

大刘和李语他们回到局里,得到消息,昨晚城郊一所别墅里果然发生了血案,死了两个人。

原来,米美有个姐们儿,两人经常一块儿出去玩。今天一早,这位姐们儿来寻米美,大门开着,她走进去,门虚掩着,喊了两声米美,不见人答应,她推门进去,见一个男人倒在那儿一动不动,地上到处是血,吓得她一声大叫,连滚带爬地跑出来,拨通了报警电话。

大刘和李语听了,又忙驾车来到出事地点,那儿已经有一拨干警在忙碌着寻找线索。

米美死在卧室里,浑身精光,睡衣被撕掉,扔在地面上:看样子,有人入室想强暴她,遭到拒绝,歹徒就痛下杀手。突然,大刘想起一件事,忙看米美微张着的嘴,齿间果然有血痕,却没有任何伤口。

“是张凡,”大刘对李语说,“他手上的牙痕,是米美咬的。”

李语点点头,疑惑道:“这家伙一般只偷钱不劫色。”

“也有例外,譬如这次。”大刘道。

两人看着扔在卧室门口的睡衣,都不约而同地想到,可能张凡是入室盗窃的,进去之后,发现米美穿着一件性感的睡衣,一时野兽的特征大发,准备非礼,遭到拒绝,就杀死了米美。恰在这时响起门铃声,张凡无处藏身,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躲在门后,等摁门铃的何东进来后,也一刀杀了他。

可是,何东深夜来这儿干什么?米美穿着如此性感的睡衣,究竟是为什么?

“是幽会?”两人异口同声。

果然,找来米美几个关系较好的朋友,包括那个报案的,得到了证实,米美和何东有婚外情,而且时间已经很长了,只是瞒着陶景一人。“陶景晚上在书房写文章,一写一个通宵,这时,米美表面上早早睡下,其实暗地里悄悄出了后门,去和何东幽会。”那女人说。

大刘和李语点着头,案情的线索渐渐清晰,米美昨夜趁陶景去开笔会不在家,悄悄约好何东,而且早早洗了澡,穿上一袭透明的睡衣等着何东,就在这时,张凡出现了,见了米美准备实施强行性行为,米美不从,咬住了他的手,张凡于是抽出刀子,杀了米美,随后又杀了赴约而来的何东。张凡杀人之后,摘下米美碧玉耳坠仓皇而逃,逃跑途中出车祸而死。

“这叫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李语道。

可是,大刘拿着何东的手机,仍皱着眉头久久不语。

篇六:石头的故事

笔会还没结束,陶景听到凶信,就忙向家里赶。刚下火车,他听到妻子已死,一声惨叫倒在了地上,车站的人忙把他送到医院,经过一番抢救,慢慢醒来,泪水却止不住哗哗地流下来,引得医院的工作人员一个个都红了眼圈。

大刘和李语也闻讯赶到医院,劝他看开点,人死不能复生。然后告诉他,在房中,还有另一个人被杀,就是他的朋友何东。然后,大刘很谨慎地道:“据推测,你妻子生前可能有外遇。”

“谁?”陶景问,不相信地睁大了眼睛。

“可能是何东。”李语在旁边道。

陶景激动地吼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可这是事实。”大刘道。

陶景不说话,过了许久,抬起头来问:“请问凶手是谁?”

大刘笑笑,望着陶景,一字一顿道:“我们还想向你请教呢?”

陶景听了,傻呆呆地望着他们。就在这时,陶景的手机响了。打开手机,陶景脸上变了色,如碰了烧红的熨斗一样扔下手机,道:“何东电话,不……不可能。”

“是何东手机,但不是何东打的。”大刘冷冷地拾起陶景的手机,然后,从自己兜里掏出一个手机,正是何东的。

陶景气愤道:“你开什么玩笑,刘队长?”

“米美与何东的死,是你提前设下的圈套。”大刘道。

“凭什么?”陶景问,“总得有证据吧?”

大刘打开何东的手机,翻到一个电话号码,道:“你走的那天,给何东去了电话,告诉了他你去开会的事。”

“是的,朋友之间打个招呼啊。”陶景道。

“不,你的目的不那么单纯。你希望他早点赶到你家,最好在张凡作案时,或者刚作完案就赶上。这样,他就等于往张凡刀子上送。”大刘分析着陶景的心理。

陶景冷冷一笑:“刘队长是不是常常以猜测做证据?”

大刘对陶景点点头,又对李语笑着示意,李语小心地拿出一个袋子,打开,取出一张指纹图片,道:“知道这指纹是哪儿来的吗?在张凡翻车的公路旁几块石头上提取的。”

陶景一听,吓白了脸,汗珠一颗颗滚下来,瞪着眼睛良久道:“你们怎么想到石头的?”

“很简单,石头上有车轮的痕迹,说明摩托车在路上撞了石头。如果再加上是被放了气的车胎,能不翻车?所以,我们就猜测到有人做了手脚。”李语分析道。

陶景低下头,颤抖着手掏出烟,可怎么也点不着。大刘替他点上,他吸了几口,然后缓慢地交代了犯罪事实。当他得知妻子和朋友偷情后,怒火中烧。也就在这时,他听到张凡已经出狱,而且仍在暗中干着老营生,一个计划于是也在他的心中成熟。他给张凡去了个匿名电话,告诉他陶景很有钱。果然不久,他就发现自己被张凡盯上了。那晚,听到外面有响动,他猜测到可能是张凡上门,因此,特意告诉米美,自己明天去开笔会。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避免张凡当晚下手,可能伤及自己。

至于那把刀,是他特意买下的,为的就是让米美搏斗时用的。这样,就会将她置于死地。

第二天下午,他表面上走了,其实没走远。他想到,一旦案发,张凡被逮捕,很可能供出打匿名电话的人。所以,得让张凡闭上嘴。

他首先给何东打个电话,告诉他自己去开笔会。然后,等到天黑,张凡来后,把摩托停下,进了院子。他悄悄将张凡摩托前胎扎个小孔,才暗暗离开,去了后山山坡,在公路上放下一排大石头,自己躲在旁边。半个小时后,张凡经过,黑漆漆的夜里,跑漏气的车轮撞在石头上,连人带车,一声惨叫,滚下了山崖。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范文第4篇

2、试析海岩电视剧女性的形象类型与特征

3、加拿大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及对我国的启示

4、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自然—社会”的统一

5、论马克思的人类历史自然观

6、从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社会

7、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出场逻辑、构建原则与时代价值

8、自然美归宿存在诗化之路

9、当代中国财富分配、风险分配与人的发展

10、人与人关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殖民化

11、“天地万物与人原为一体”

12、文化学研究的状况和构架

13、环境会计:理论综述与研究展望

14、文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尺度

15、罗马法人格权与胎儿权利的神学基础

16、共同体与象征母系血缘:《乡土中国》的知识、秩序与道德

17、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理论

18、社区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社会服务需求调查

19、《流浪地球》对后人类时代中科技与人对抗关系的消解

20、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21、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逻辑路径

22、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

23、环境法律立法理念及内部伦理解构分析

24、数字时代社会“智”理适老化趋向

25、基于心理契约的广西中小企业人才流失对策研究

26、人与自然关系实质的探讨  

27、空间溢出效应视角下低碳技术创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8、“科学”与“人”:管理学中的两大主题

29、社会生产和分配的结合与人的生存和发展

30、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同向发展的价值追寻

31、关于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发展关系之思考

32、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全面考察

33、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理论缘起与实现理路

34、江南区域环境史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检讨和省思

35、论《巴黎手稿》中的生态自然观

36、英语文学中的气候书写研究述评

37、浅析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38、给排水专业环境监测与评价教学改革探讨

39、马克思经济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40、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哲学反思

41、论两种技术哲学融合的可能进路

42、以整体性视野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43、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蕴含

44、人与物之间:中国书籍设计现代性问题

45、新时期陕西作家与陕西文学

46、高等教育中人文与科学关系的历史探寻与现实突破

47、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48、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的深层生态批判

49、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内在逻辑与践行路径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范文第5篇

2、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问题

3、马克思的“类”概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4、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新型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6、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体育外交与冬奥会

7、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库切小说的生态伦理探究

8、马克思世界交往理论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9、互联互通新外交:“一带一路”建设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0、新时代一体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思考

11、将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何以”三问

12、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向

13、和合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4、论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15、人的解放视域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再厘定

16、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承继、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17、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及时代价值

18、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9、习近平:同世界各国人民深化友谊加强交流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人类命运共同体”:风险时代人类的“共同福祉”

21、从五四运动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2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

23、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金砖国家信任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24、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大同与真正共同体之会通

25、人类命运共同体破解全球化弊端的探究

26、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牢牢把握对外开放主动权

27、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8、体育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价值与实施路径

2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

30、《共产党宣言》对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启示

3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亚洲的传播

32、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中国实践

3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百年大党的中国方案和世界期待

34、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影响

35、“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近代思想渊源:李大钊的“世界大同观”

36、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传统思维的运用

37、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合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方法探究

38、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考

39、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意蕴

40、依托历史“典型”案例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例谈

41、希望之路助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42、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新发展

4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重要价值与实现进路

44、坚持胸怀天下 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5、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周泓洋教授: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文旅产业融合

46、加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7、需求层次论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

48、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空景观

49、“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范文第6篇

一、亚里士多德: 人类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 由于自然需要结合成城邦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 ( 人类在本性上, 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 , 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 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 那就是一位超人”。 (1) 首先, 亚里士多德要讨论的问题应该是为什么人类趋向于城邦生活是一种自然的需求, 因为人类的合群性是一种自然属性, 他提出即使是人类可以独立生活, 并不需要互相依赖, 但也是乐于社会的共同生活的自然性情, 他在《政治学》中提出“为了共同利益, 当然能够合群, 各以其分参加一个政治团体, 各如其分而享有优良的生活……但人类仅仅为了求得生存, 就已经有合群而组成并维持政治团体的必要了; 世间的苦难如果不太重, 生存的实际也许早已包含了一些良好的因素”。 (2)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人们生存的最终目的应该追求至善的生活, 也就是幸福美好的生活, 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出“每种技艺与研究, 同样地, 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 都以某种善为目的。所以就有人说, 所有事物都以善为目的”。 (3) 这种最终都是追求至善的生活应该是幸福且自足的, “人们认为, 完满的善应当是自足的。我们所说的自足不是指一个孤独的人过孤独的生活, 而是指他有父母、儿女、妻子, 以及广言之有朋友和同邦人, 因为人在本性上是社会性的”。 (4) 其实从亚里士多德在这里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人们由于自然需要结合成城邦。

既然人由于自然需要结合成城邦了, 对于城邦的政体, 亚里士多德提到, 城邦所有的政治性的组织都需要以政体为基础, 也正是因为选择了那种政体, 拥有最高管理权的那个组织也就在这种整体下决定了,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

最高治权的执行者则可以是一人, 也可以是少数人, 又可以是多数人。这样, 我们就可以说, 这一人或少数人或多数人的统治要是旨在照顾全邦共同的利益, 则由他或他们所执掌的公务团体就是正宗政体。反之, 如果他或他们只照顾自己一人或少数人或平民群众的私利, 那就必然是变态政体。在这些偏离了正宗的政体中, 一般公民的公共利益既然不受照顾, 那么他们也就不必称为“公民”了。 (5)

首先要提三种正宗政体以及它们的变态政体, 这三种正宗政体就是君主政体 ( 一个人统治) 、贵族政体 ( 统治者占少数) 、共和政体 ( 统治者占多数) , 这三种政体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应该照顾到全邦人民的利益, 为正宗政体。它们的三种变态政体是僭主政体、贵族 ( 贤能) 政体和共和政体, 有一个人 ( 君主) 进行城邦的统治, 君主像对待奴隶一样欺压百姓, 这其实就是僭主政体 ( 君主政体的变态化) ; 有产者 ( 少数) 执掌城邦最高管理权, 有产者欺压被统治阶级, 那就是寡头政体 ( 贵族政体的变态化) ; 无产贫民 ( 多数) 执掌城邦最高管理权, 多数人欺压少数人, 那就是平民政体 ( 共和政体的变态化) 。亚里士多德认为, 公民的水平高低决定政体类型, 也就是什么样的公民配得上相当水平的政体, 如果城邦人民都是无知愚昧的, 适合一个贤明、技艺高超的君主进行统治, 也就是君主政体; 如果人民都具有一定水平的技艺, 则适合共和政体。

二、霍布斯对亚里士多德的批判与观点

首先, 霍布斯沿用了格老秀斯人类社会发展“二分法”: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对于亚里士多德“人类在本性上是政治动物”的论述, 霍布斯提出了质疑, 对于人的本性, 霍布斯主张人性本恶, 人在自然状态中都是按照本性生存, 人性本恶。人在生存的过程中, 无休止的追求私欲和权利。

对于亚里士多德人由于自然需要, 结合成家庭, 然后是村坊、城邦。霍布斯认为, 政治社会的构建, 组成部分是来源于自然状态中的孤立的个人, 霍布斯还提到人与人之间能力 ( 自然属性) 都是均等的。

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 以致有时某人的体力显则比另一人强, 或是脑力比另一人敏捷; 但这一切总加在一起, 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到使这人能要求获得人家不能像他一样要求的任何利益。 (6)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能力的均等也就导致了不能使得一部分人有更大的能力统治另一部分人。在这一点上, 霍布斯与亚里士多德观点完全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因为人们追求至善也就是完美幸福的生活, 但霍布斯认为人与人之间根本就不存在至善的生活, 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这样阐述“因此, 任何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能同时享用时, 彼此就会成为仇敌。他们的目的主要是自我保全, 有时则只是为了自己的欢乐; 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 彼此都力图摧毁或征服对方”。 (7) 所以, 人为了自我保全, 为了私欲, 为例权利, 不惜一切, 攻击他人。在自然状态中, 如果没有一个权威威慑人们, 其实人与人是处在战争状态之下的。霍布斯提到“在这种状况下, 产业是无法存在的, 因为其成果不稳定……最糟糕的是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 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 (8)

但霍布斯认为人在自然状态中是自由的, 自然状态中是没有统治和约束的。自然状态中的人是享有自然权利的, 这体现在《利维坦》中“著作家们一般称之为自然权利的, 就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 (9) 正是因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中的这种自然权利, 使得人们按照自己所想对自我进行保全。

那么, 人与人之间是敌对的、战争状态, 人们为了满足私欲, 无休止的处于战争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 人类的生活缺乏最低限度的安全感和保障, 这并不是人们所想要的。霍布斯认为, 虽然自然状态使得人们处于战争状态, 但同样给人们提供了结束这种这种战争状态的途径: 订立契约, 建立“利维坦”式国家。霍布斯在《利维坦》中这样阐述“那就只有一条道路: ———把大家所有的权利和力量付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能通过多数的意见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的多人组成的集体”。 (10) 对于这种国家的形式, 霍布斯表示“这一点办到之后, 像这样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称之为国家, 这就是伟大的利维坦 ( Leviathan) 的诞生”。1○1

所以, 首先在人的本性问题上, 两人观点完全不同, 前文已经论述。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并不是孤立的状态, 他们有合群的需要, 而霍布斯所描述的自然状态中人都是孤立的。另外, 霍布斯认为正是因为自然状态存在的缺陷, 人类才寻求一种方式通过订立契约来建立政治社会,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类从自然会慢慢发展最终成为国家, 不论从人类本性来讲, 还是追求“至善”来讲, 都是发展的一个目标。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和政治社会之间是对立的两种状态, 而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从自然到最终发展成城邦是一种连续的发展状态。亚里士多德认为从自然发展到国家是为了追求至善、幸福生活, 而霍布斯所构建的政治社会则是相对专治的。

三、亚里士多德与霍布斯的政治观念对中国的启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在本性上, 也正是一个政治动物”, 也就是说政治性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 政治和人类个体是融合在一起的, 但霍布斯不赞同这种说法, 政治性并不是人的一种自然属性, 这也就意味着政治和人类个体是分离的, 但是人又生活在政治社会中, 两者并不能孤立并且单独存在, 所以人类个体与政治之间是相互对立但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从另外一个层面说个人的权利与国家的强制力 ( 政治权力) 存在着矛盾关系, 在这一点我国尤为突出, 发生在2015 年山东省临沂市的暴力强拆致人死亡的事件, 在类似的一系列事件中, 体现了我国在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的一系列问题, 如何解决好个人权利与国家的政治强制力的关系, 如何构建法治政府, 如何依法行政, 个人合法的权利诉求等等一系列问题值得思考。

另外, 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类追求至善、幸福的生活, 最终城邦发展成为国家对我们也有一些启示, 在这一点上也能跟前文联系起来, 如何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维护社会稳定, 都是当下中国法治道路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摘要:人类生存困境一直是西方对政治思想研究一个重要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典型代表, 而霍布斯是西方近代政治的典型代表, 对两人进行比较, 实际上是对西方古代与现代政治观念的比较。通过两人在人类本性方面的比较, 为我国当下发生的强拆事件在政治社会方面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霍布斯,人类本性,政治社会

注释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8:7.

2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8:130-131.

3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11:3-4.

4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11:18.

5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8:133.

66[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9:92.

77[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9:93.

88[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9:94-95.

99[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9:97.

1010[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 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 9:131.

上一篇:设计院院长述职报告范文下一篇:微博名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