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升级软件工程论文范文

2024-05-07

软件升级软件工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于我国计算机系统软件设计研发,特别是软件工程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因此,采用合理的方式将现代软件工程应用在软件开发中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对现代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

引言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人类对计算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计算机进入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小到一个人的生活起居,大到国家的安全工作,都会应用到计算机,正是由于计算机的重要性,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系统的开发。软件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工程在现代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发展离不开软件工程的发展,提高软件工程的质量才能使计算机能够适应现代化的需求。提高软件工程技术的效能,进而提高计算机的效能,使其能够更好为人们服务。笔者就软件工程在计算机的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1现代软件工程的概况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软件的应用范围也正在不断的扩大,比如,商务领域、交通领域以及家电领域等,软件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对于软件工程来说,软件工程是一类求解软件的工程,其用于构造模型和算法,用于计划、资源、质量和成本等的管理,用于指定规范、设计范型、评估成本、权衡结果,所以软件工程能够应用于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管理学等原理,通过借鉴传统工程的方法,创建软件以达到提高质量并且降低成本的目的。现如今,一些传统软件工程方逐渐被淘汰,现代软件工程的方法能够适应社会科学水平迅速提高的背景,所以现代软件工程受到大力推广以及广泛应用。但是由于科技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过快,导致了我国现代软件工程存在着较多的不足,所以需要对现代软件工程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指定相应的现代软件工程在软件开发中合理应用的策略,进而促进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

2现代软件工程的应用原则

2.1实用性原则

在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工作中,实用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软件开发的价值。实用性原则可以促使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工作人员,在实际设计和研发工作中,更加重视高效便捷的服务性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计算机系统软件的研发设计工作中,还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将实用性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可以有效地降低系统开发的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扩大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工作的经济效益。

2.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工作中,需要坚持的基本原则。在将更为专业的现代软件工程技术纳入到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工作时,设计团队的工作人员,要根据基本的规范和管理流程,结合用户提出的性能需求,不断优化系统软件的设计成果。遵循科学性原则,可以进一步规范软件开发项目、各项技术的应用模式,确保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稳定工作,可以取得更优秀的发展成果。

3现代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软件开发行业为了能够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不被淘汰,因此进行了较大的改变。通过使用传统的软件工程已经无法满足全球化发展对软件开发行业的要求,必须要对软件进行创新,利用新型软件技术对软件开发行业带来的影响力,来促进软件行业的发展。其次,由于国内的软件开发技术相比国外的很多国家来说能力较差,所以很多软件工程项目的进展需要转移到国外进行。比如,将根据功能等方面将软件工程分为几大部分,然后将各个部分分配给较多国家的软件外包公司来完成,这样的方式,有效的表明了我国软件工程信息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4现代软件工程存在的问题

4.1制定不合理的软件项目目标

在进行制定软件项目目标时,管理者没有更多的切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缺乏大局意识,在计算机项目管理中使用了错误的方式,进而未能提前制定好适合软件发展情况的项目目标,导致软件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开发成本、工作进程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偏差。

4.2设计的软件功能实现和操作方式不够人性化

很多软件是依据用户的需求来设计的,在进行现代软件工程的时候,如果没有按照用户的要求以及实效性切合实际的来对软件进行测试,就会使得软件工程的生产结果供大于求,对软件开发行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严重的损失。

5现代软件工程应用于软件开发中策略

5.1以切合实际情况为主,在现代软件开发中使用最合适的现代软件工程方法

软件体系结构是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必经之路,因此软件体系结构对于现代软件工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软件体系结构的侧重点仍然在然间的分层法结构上,所以在软件开发的时候所得到的数据大多数仍然是从数据库中寻找到的。虽然我国现代软件工程作为新兴的软件工程,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软件工程,但是我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仍然较为传统,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或者创新。较为传统的数据库在更新数据方面较慢,并且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地发挥,仅仅只是在处理数据以及保证数据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通过良好的现代科技坏境,将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与现代软件开发技术更好的结合起来,使得现代软件工程的储存数据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并且对软件开发的操作进行了规范化以及系统化的调整,有利于现代软件开发中对软件开发的应用。

5.2完善软件管理

在计算机硬件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进一步优化软件性能,完善软件管理,可以提升用户在操作时的感官体验,提高工作效率。借助合理的管理手段,可以优化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流程和开发模式,增强软件设计成果与市场环境的适应程度。例如,根据不同用户的操作习惯,对用户浏览和操作界面等进行优化设计,提供更多个性化标签,可以提高软件的性能,进而提高计算机系统软件开发的效益。在此基础上,持续调整和优化软件开发技术,可以促進软件工程技术应用和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使应用了软件工程技术开发设计出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更加实用。

5.3创新软件工程理念,把新型的软件工程理念加入到现代软件工程中

依据相关研究表明,现代软件开发在计算机领域、医疗卫生行业以及交通信息行业等较多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现代软件工程设计的很多软件能够改变各行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不仅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的提高,还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有了显著的提高。在实际生活中,很多软件开发公司由于没有做到对现代软件工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化处理,导致软件的开发效率下降,并且使得软件所带来的效益与预计差别太大。比如,现代软件开发中的现代软件工程对进医疗卫生事业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对所开发的软件进行规范,可能会导致开发的软件所带来的效果不符合医院工作的全部要求,对医院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必须要创新科学的软件工程理念,将新型的软件工程理念贯彻到现代软件工程中去,并将科学的软件理念作为基础,进而实现现代软件工程开发出来的软件的应用成果。

结语

在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一些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现代软件工程开始广泛的应用于医疗卫生行业以及交通信息行业等社会中的各行各业。在现代软件开发中,创立创新现代软件工程理念是十分必要的,根据理念并且切合实际的选择现代软件工程的方法来进行现代软件的开发,不仅能够避免低质量的软件带来的经济效益损失,还能够有助于现代软件工程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广南.计算机系统软件及科技成果转化信息管理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7(12):112-113,116.

[2] 苏兴龙.基于计算机系统的电子文档保密软件设计与实现[J].电子设计工程,2017(10):57-60.

(作者单位:江苏高速公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软件升级软件工程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计算机的需求,实现计算机软件交互的有效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构建虚拟试图,简化计算机状态特征,进而增强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为此,本文主要围绕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机操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嵌入式实时软件;计算机软件设计;具体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大力发展,使得计算机技术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已在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计算机软件系统予以不断优化,能够降低软件产品出现纰漏的情况,保证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性能。在计算机系统中,嵌入式微处理器内核是促进通信任务顺利管理的关键物质基础,嵌入式实时软件主要包括两个内容:硬件、软件,其知识体系较为多元化,应用于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对软件系统予以强化,还能够提高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整体控制水平。由此可见,将嵌入式实时软件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嵌入式实时软件的技术特点

(一)具有操作性

嵌入式实时软件具有一定的操作性,科学、合理的应用于计算机软件中,可以有效保证软件系统的安全运行。嵌入式实时软件能够依照实际情况,把相关的工作任务予以科学的分配,将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的功能予以拓展,进而让其在所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二)具有时限性

嵌入式实时软件同时还具有时限性的技术特点,在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时,要对时限要求进行密切关注,科学控制计算机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充分实现二者之间的统筹发展。如果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中与相关要求不符,就会在时限控制方面有一定的难度,阻碍计算机软件系统中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具有可靠性

嵌入式实时软件不仅具有操作性、时限性的技术特点,还具备系统可靠性,在操作安全的环境中,合理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可以确保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出现不良影响。因为要想提高嵌入式实时软件系统的应用效果,就应该为其构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嵌入式实时软件应用于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意义

嵌入式实时软件主要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在计算机系统中合理应用,不仅可以保证计算机软件系统功能的顺利发展,还能对软件系统中的整体控制能力加以深化。嵌入式实时软件并不是单纯的PC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编程、处理器等诸多环节。一般情况下,嵌入式实时软件可以对多项任务予以同时下载,通过较为明显的层次化模块结构,将计算机技术与操作系统进行统筹发展,并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运转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便于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运转效率。不仅如此,将嵌入式实时软件应用于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增强计算机软件的质量。

三、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一)对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划分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成熟,人们越来越重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优化,愈发依赖嵌入式实时软件;人们不仅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功能的优势,还鞥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加以强化,从而实现计算机软件的多功能性。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应用时,首先要与计算机中的应用程序基础进行充分结合,之后做好有关嵌入式实时软件特征的应用,同时划分软件系统,最后简化和优化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计算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对各个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进行有效性转化,做好数据信息的执行与保障工作,并且要对数据结构进行及时切换,实现各项数据的划分与应用。要想充分体现计算机应用系统功能的特征,就需要对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功能结构进行不断的完善,在处理用户接口任务的过程中,要对该任务进行合理化的控制与应用。为了能够实现计算机软件中资源结构的简化与共享,就应该与计算机软件设计的过程相结合,促进应用程序的规模化应用,积极优化计算机CPU资源的设计,以便于充分满足计算机系统的功能特征,实现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性应用。

(二)存储任务组织与映像布局

计算机软件系统在存储映像布局过程中,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设计,优化处理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该数据在转换阶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任务组织的应用,并在管理中做好系统功能性的应用。从嵌入式操作系统功能来看,主要具有极为稳定的系统结构,可以对计算机系统予以优化布局,对计算机存储器的使用过程进行准确的判断,然而在存储映像布局过程中,要体现计算机系统的功能性特征,综合分析物理零地址,实现应用程序指令的调取工作。除此之外,对代码予以执行处理时,要对嵌入式系统进行综合性的启动与分析,进而实现对映像布局存储的规模化分析,并且在控制向量速度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系统功能性的分析与应用。

(三)实时性应用和任务调度

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应用主要由软实时性和硬实时性两部分组成,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实时性体现在极端与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这种情况,计算机系统在运行时要进行优先调动,并对系统予以优化。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软件系统应该严格遵循“多元化优先”的標准,将工作任务的实际要求作为核心依托,科学控制计算机技术,同时进行级别调整。当完成任务拆分之后,要依照具体情况,对关键性任务的回应时间予以减少,使工作效率有所提升。所以,要科学应用任务调度,以便增加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另外,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可以实现对时钟服务的价值,加深对系统时钟的管理,确保系统时钟价值得以最大化发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应用嵌入式实时软件时,要构建虚拟视图,将结构设计过程予以分层,并且还要结合计算机软件的系统性功能。在应用过程中,要符合计算机系统实时性的要求,使计算机软件设计充满灵活性,增强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可拓展性,从而提高计算机软件的系统性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燕贞.计算机软件设计中嵌入式实时软件的应用分析[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08):82-83.

[2]陈嘉楠.嵌入式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1,33(13):1-3.

[3]黄建钟,王平,张颖豪,粟晓航.嵌入式实时软件在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0(22):22-23.

软件升级软件工程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计算机软件技术是计算机的核心,其开发技术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运行。目前,在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把握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现状;应用;发展

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概述

计算机作为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代表,已经普及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也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计算机与数据通信、与医疗卫生、与文化教育以及与财务控制等行业紧密联系,计算机的发展已经作为一个风向标引领着人类向新的发展方向前进,从而改变了历史以及人们的生活。计算机软件技术作为计算机发展的动力与核心,它的开发方式与发展以及应用状况都直接影响着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共同组成了完整的计算机的使用功能,但软件是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的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部分,系统软件为计算机软件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可以支持多种软件运行;应用软件是计算机常用的工具软件,用来解决各种问题。

目前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方式有三种常用的方式,分别是:第一,生命周期开发方式,这是一种典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式,以时间作为开发的标准,对计算机软件的各部分进行分解,最后形成不同的时间段,从而将每个时间段开始与结束进行严格的定义,进而细化和确定软件开发的周期;第二,计算机软件原型的开发方式。在第一种软件开发方式的情况下,一些特殊的情况无法使用周期开发方法,因此,专业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原型的处理,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原型化的研究与处理,确定软件自身的需要经过系统的修改以及评审,最后完成软件开发;第三,计算机软件的自动化系统开发方式。这种开发方式节省了人力,在专业人员的要求之下 ,软件工具会自动对开发的内容进行自动的分析、自动进行设计程序与编码,最后自动完成系统的开发,这种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方式基本都是通过计算机自动来完成的。

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

在全球化的发展下,我国的经济与科技教育在国际化的大环境下等到了持续的发展,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方面的投资获得了企业方面大量的投资,在科研方面与人才支持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支持,而且在软件的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对新软件研究的突破。但是,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与信息化的影响,我国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仍然受到了众多的挑战与巨大的压力。首先,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缺乏核心的技术。相比较世界其他的发达国家,我国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方面的起点低、起步晚,开发能力与技术有限,因此在软件的创新技术研发上面突破较少,没能够形成较强的软件开发核心技术,这给我国的软件产品的质量带来了参差不齐的影响,也未能够满足现代网络化与数字化发展的要求。所以,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行业必须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究,通过分析成功案例来找到软件技术的关键。其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方面的人才结构不合理。目前计算机软甲开发技术方面的基础性技术人才较多,虽然基础性的技术人员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一些具有高级技术的人才还是比较缺乏,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若要引进一些高素质和高技术的相关人才,需要投入高额的费用,且如果研发的周期太短,则影响研发的效果,这使得一些企业和部门难以对相关人才引进推行,从而造成计算机软件开发队伍的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平衡。再次,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产品体系有待提高,虽然我国对软件产品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是核心的技术和产品仍然非常的缺乏,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品牌与技术,造成了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产品体系结构不完善。最后,计算机软件开发在我国没有良好的开发环境。目前对硬件技术的投入远远的高于软件技术开发的投入,这是造成了软件开发技术受阻的重要原因,当然还有其他的因素也对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造成了严重影响,比如软件开发市场的竞争有失公平,对软件技术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不足以及价格的诱惑等,使得难以对我国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的前景与发展进行开拓。

三、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以互联网的使用为代表,目前互联网的使用已经普及至全球范围内,不但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与共享,而且拉近了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主要体现在,互联网的连通作用遍布世界各地、对连通的信息并没有进行统一的控制、互联网平台向人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信息量既大又快。在互联网的带动下,新一代网络通讯的信息传播模式与传播工具均发生了变化,其产品的形式也发生了改变来适应发展的需要,各种各样的通讯设备开始嵌入计算机的软件,从而推动了计算机软件的快速发展,尤其以无线网络和无区域网络设备为发展的代表,进而使得社会全面进入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时代。

计算机最主要的功能是为人的生活所服务,因此,发挥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的作用,需要调整方向,以网络化、智能化、开放化与融合化等的实现为目标。网络化是指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交流、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因此,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必须以网络化作为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智能化是指在现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情形下,一旦人工智能软件开发成功使用,将会极大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开放化是指为了开发便于人们操作的技术而实行软件产品标准与技术的开放;融合化是指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自动化与电气化与软件系统相融合,即实现计算机硬件技术与软件技术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凯英.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无线互联科技. 2013(01).

[2]梁华.浅论近年来软件开发技术与应用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23).

[3]赵晓津,刘云.浅谈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4(04).

软件升级软件工程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人类信息化意识的不断强化,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深入,软件行业面临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数据体量激增、开发量级不断迭代增长的新局面。如何通过创新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管理模式及方法,提升软件工程的管理水平,有针对性的优化短板問题,提升行业竞争力,成为软件开发企业的当务之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在分析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技术的现状及相关应用后,针对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朝着服务化、开源化和群体性的发展趋势,从大数据系统的项目规划、成本控制、过程管理以及工程集成等方面对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探究,并从工程管理和项目控制两个项目管理领域的主要方面提出分布式软件开发、一体化过程管理的模式,以及人员培训、进度管理和成本控制等管理控制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系统;软件工程;管理模式

1   引言(Introduction)

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今随着数字化设备的广泛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大力发展和5G等通讯技术的普及,数据正在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资源,依此构建的各类大数据系统也应用而生。软件工程在各类大数据系统中的使用既遇到了一些难题也带来一定的机遇。生产软件的传统模式从正向工程开始,随后维护软件、开展逆向工程和再工程,而大数据系统的生产软件模式将从逆向工程开始。因为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软件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源,加上不断开发和应用大型软件的关键技术的突破,挖掘数据软件和集约化生产软件将越来越重要。各大软件生产企业为了保证应用新型软件的效果和安全性,应该加强对软件工程的管理,尤其应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软件产生的管理环节,对行业之中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判断行业中虚假,以及与时代发展不符的信息,企业应该对自身和其他公司存在的差异加以分析,尤其可以有针对性的优化短板问题,进而提升行业竞争力。

2  大数据时代软件技术发展概述(An overview of softwa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the era of big data)

2.1   大数据时代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生产生活中出现了大量数字化的信息,这给人们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带来极大便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人们生产生活有严重影响,使社会更快速的向科学顶端发展。除此之外,目前广泛应用网络技术,通常会使很多学科间的界限逐渐相似。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大部分信息及类型不同的数据成为主要基础,推动各个行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生产流程产生极大变化。但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将带给企业一定的挑战,同时带来一些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应用大数据的基础上,人们能够更加便捷的获取各类需要的信息及资源。在企业发展、提升市场中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信息化以及智能化等方面计算机系统也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1]。

2.2   我国软件技术发展现状

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下,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实体企业经济受到一定冲击,发展变得缓慢,传统行业应用信息技术能够进行深刻的变革。目前我国各个行业都认识到了计算机的优势和特点,从而推广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并对其进行创新。企业有效应用软件技术,能够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使人们生活更便捷。目前软件技术朝着大数据及物联网的方向发展。通常这些大数据来自人们日常生活,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分析并优化用户产生的数据,以此来研究用户实际需求,并且可将企业的洞察力提高。

2.3   软件中的大数据

目前我国各个领域开始研究和应用互联网技术,不同行业都具备自己的数据资源信息库,使得互联网服务过程中产生大量数据和信息。比如软件工程行业能够产生密集式数据和中流式数据,能够在挖掘特征、分析数据、监测状态等服务项目得到良好应用。因为传统软件的设计师及用户对于使用功能方面有着共同的要求,因此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更关注编程准确率以及使用功能的效率性和便捷程度,没有考虑到用户规模以及需求量不断扩大时,访问数据也会变多的情况,如果数据预估值超出测试最大值或最小值,那么就难以保障软件运转情况,使用软件程序周期也会降低[2]。在开发软件工程的过程中应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后,管理者更加重视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产生的效果,目的是通过大数据系统中密集式数据和中流式数据,按照相关标准分类整理产生的海量行业数据,并将线上项目的服务效率和水平提高,从而来满足用户使用要求和消费要求,其更重视用户应用体验,结合用户体验后的回馈信息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和完善软件实用技能,调整用户运用难度和处理数据难度。目前软件工程行业开展的重点工作是怎样打造大数据网络平台,使其变为服务性质较强的运营平台,数据服务平台中将有效分析数据作为一个主要板块,另一个主要板块为实时的、真实的数据信息及价值,软件在开发后应该在短时间满足行业内有效储存、分析、管理和处理大量信息的服务功能要求。

2.4   软件工程的应用

(1)生活中的应用

软件工程这一学科兼具专业性及创新性,能够代表社会发展中的某个领域,达到这样的高度主要是因为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了管理理论。软件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不是非常难以了解和掌握,所以在生活中也较为常见,尤其现阶段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人们通过手机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进行购物,在人们购物过程中使用手机扫描条形码和二维码来付款和转账,这样的形式能够避免零钱丢失等问题,并减少旅游中需要携带的物品数量。

(2)课程设计中的应用

在课程设计方面,教师应基于软件工程角度,有效引导学生,学生可更加系统、全面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教师在对题目进行选择时,应该遵循课程设计方面的原则,并在这一过程中应该重视以下问题:应该站在专业角度,学习更加专业的内容,在这样的形式下能够使课程设计具备相应含金量,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除此之外,应该保证选择课题具备独立性和完整性,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社会调查,使用所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应该规范和指导整个设计过程,确保设计程序更加详细,在这样的方式下确保软件工程达到预期效果。

3  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技术及应用(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 big data system)

3.1   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技术

(1)软件服务工程

在研究软件工程范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软件服务工程。软件工程朝着服务化方向发展,将其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作为开发软件的基本原则,根据服务项目内容向用户提供服务[3]。因为软件工程有不同的主题,从而应该在不同程度上调整其服务内容,投入更多的技术来维护软件工程。在开展服务工作时,开发软件人员应用分布式应用程序,使用虚拟操作开展管理工作,以此来服务于用户。应用软件工程技术时,根据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可编程网络数据,确保软件的互操作性,根据动态场景变化情况主动协调数据,以此提升软件系统集成度。

(2)软件开源

软件开源对于用户对于软件技术的体验较为重视。研究软件开源的过程中,使用基本方式方法,尽管会获得一定成果,但不会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部分研究人员进行软件工程技术研究时,也会将软件开源作为工作重点,划分开发项目为多个模块,并安排研究人员来研究每一模块。

(3)群体软件工程

这一软件工程是利用网络发布形式来开发软件,具体实际应用中使用工程“众包”模式,以充分发挥软件开发技术的作用。群体软件工程属于分布式开发软件模型,运行这一工程项目时,通过网络能够实现,合理分配各项任务,开展创造性查询,利用“众包”应对开发区案件遇到的困难及问题[4]。此外,开发软件过程中,任何阶段都可以通过“众包”开发软件工程。

3.2   软件工程技术的具体应用

(1)应用软件服务工程技术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软件能够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利用开发阶段、系统编程语言及数据系统等工具对软件项目进行开发,保证其具备维护性以及实用性,实际开发时,服务是软件核心,应用期间不断调整使用软件时出现不稳定性及安全性问题,保证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效率及质量,在实际中应用虚拟化集成技术,实现软件功能和分布式使用程序,确保准确传输各类数据,在生产生活中实现软件的管理过程[5]。基于大部分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为在管理方面实现整体业务的标准化,很多企业根据自身发展开发相应的软件应用程序,而且为有效处理堆積数据造成的集群现象,工程师在处理数据时需要优化处理数据的整个体系,软件技术能够支持大数据的发展,并不断提升工程师对整个数据处理体系的优化水平,同时,大数据也将促使软件工程技术的和管理模式的不断迭代发展。

(2)应用信息安全技术

大数据时代,本地网络是落实软件项目的一个重要条件,一般情况下本地网络不会受到恶意病毒攻击,企业在应用时可防止受到网络影响出现计算机中毒情况。而且用户应用软件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数据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数据单元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互联网平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较强,病毒和木马在开源时就可入侵计算机,这将威胁着数据信息的安全。大数据使人们生产生活更便捷,但在人们防御信息安全方面也带了一定挑战。随着物联网、5G技术不断发展,人们需要重视和思考怎样使软件避免病毒的攻击。人们应用网络平台会面临信息安全问题,尽管目前各类防护软件能够缓解木马和病毒入侵的问题,但因为计算机具备的特征,其自身还有很多漏洞存在着,所以黑客很容易入侵。针对这样的情况,软件技术向人们提供服务时,也要重视信息的加密传输,确保黑客不能轻松获取信息。

(3)应用虚拟化技术

虚拟化技术是指企业将真实资源虚拟化为数字资源服务于用户,使用虚拟技术进行生产经营时,将有效实现合理分配数据资源。虚拟化技术通过软件技术的支撑可更好的服务与用户[6]。大范围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将传输信息的速率提高,更便于用户维护数据,因此虚拟技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例如,VR技术,使用这一技术可以呈现物体的立体图像,帮助人们还原丢失的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发现虚拟技术带来的优势,将虚拟技术深度融合到大数据环境中,加强企业发展推动力,使虚拟技术更具科学性。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虚拟技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可使软件自身具备的功能更加丰富。

4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管理模式及方法(Management mode and method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the era of big data)

4.1   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的管理模式

在大数据系统中,软件工程由原有C/S模式发展为B/S

模式,目前软件工程发展更注重服务性质,即为软件服务工程。这一设计模式将服务作为基础,可以迅速建立使用及共享服务,并且按照需求来分配,以符合分布式程序进行开发。这一模式的特征是使应用服务化和资源虚拟化,提供给外界统一的服务接口,以此来处理大数据条件下分布变化及动态的情况,解决异构系统数据和整合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用于服务的软件设计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7]。

项目管理受到费用、进度和质量的制约,为了满足客户及其他利益相关者要求与目标,需要规划、指导并监督很多活动。项目管理研究有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系统工程,另一个是项目控制,图1为大数据软件工程管理控制要素。从图1可看出,这两方面存在重叠部分,系统工程能够向重叠部分输入技术,项目控制输入规划、进度和费用等内容。利用文档来体现出工程管理工作,其中包括系统文档树和工程管理计划,“文档树”指的是用树形结构来描述项目需求,一系列面向系统工程的文档,系统工程文件在自定结构化形式中存在联系。系统工程师作出提案环节以工作说明书及合同数据清单为基础准备文档树,有利于后期确定成本和进度需要的文本化任务。项目经理批准文档树后,应该在生命周期内进行及时更新维护。工程管理计划指的是项目工程中的任务及进度要求,以及如何管理及实现工程任务的文档。系统工程师在提案过程中以工作说明书和合同数据清单为基础,描述工程过程和计划、集成、组织、控制、检测系统工程需求为管理项目计划。项目经理在批准工程管理计划后应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及时更新和维护。

4.2   大数据系统软件工程管理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服务软件工程主要基础是及时、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以在较短时间内搭建共享网络数据信息的途径,例如线上服务共享资源平台可以使用分布式软件。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机整合移动通信服务口和传感器服务接口,其中包括虚拟化资源,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互联网行业、个人生活,以及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管理人员需结合用户具体要求指导、监督和控制软件体验活动,避免出现资源信息泄露情况。此外,管理人员也要将录入项目进度、成本及策划性能等管理控制内容作为工作重点,同时也要重视录入技术人员信息。

(1)培养技术人才

技术创新与人才建设不可分割,利用电子及IT产业培养人才的模式,对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进行培养,构建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团队,不断完善团队,促进企业创新,保证人才竞争公平公正公开,此外,应该构建培养人才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机制,提升人才的竞争意识,更符合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除此之外,不断优化培训模式,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条件及形态特征,使教学模式更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电子信息工程发展。

(2)优化市场竞争标准

根据目前规范使用有关法律法规来打击伪造以及盗窃等问题,规范市场行为,共享信息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对知识产权加以保护,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可以在技术方面支持企业和个人发展,有利于提高现代化工程的凝聚力,优化市场竞争标准,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

(3)严控软件技术质量

近几年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能够突出大数据时代具备的特征,传统制造业使用新型技术手段进行升级和转型,人们有着越来越多样和个性的需求,因此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功能不同和类型不同的各種软件。基于这一条件,应该不断优化和升级各种软件系统,满足现阶段市场不断增长的要求。除此之外,因为应用软件引发的运行质量和系统安全等问题,是很多用户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保证应用软件的水平,防止损害系统,工作人员在设计软件最后环节加强对于质量的监管,并开展严格、仔细的软件测试工作。

5  大数据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方向(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ig data softwa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5.1   开放式发展

大量数据流是大数据技术发展前提,从而应不断创新升级技术,找到最佳的开发途径。网络技术的发展表明在开放的环境中计算机可以相互通信、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有效应用软件功能等。网络运行能够提升利润,满足用户各类需求,将资源利用效率提高。

5.2   在其他领域中融合

目前很多领域应用软件工程技术,因为这一技术会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软件工程技术在生产生活中都能发挥巨大作用。运行应用程序,可通过数据平台收集并分析信息。

6   结论(Conclusion)

大数据时代,我国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因此提升了研发和使用各类软件的速度及范围,在系统中应用软件的效果会对系统运行水平有直接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应该保障软件质量,将测试软件工作做好,结合软件用户要求和软件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管理方式,保证科学、准确管理软件工程,发挥出软件的功能。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汪鸿彬.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J].信息记录材料,2019(6):81-82.

[2] 冯骥,冉瑞生,张扬.大数据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3):19-21.

[3] 居朝洋.大数据背景下的软件工程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9(6):76.

[4] 李佳.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研究[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3):176.

[5] 方玉杰.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9(6):8;10.

[6] 钦道理.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J].门窗,2019(20):238.

[7] 刘晓霞,贾冀哲,徐嘉拓.关于大数据系统中的软件工程管理方法探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5):40;42.

作者简介:

成安霞(1973-),女,硕士,讲师.研究领域:大数据,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库开发.

软件升级软件工程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以及就业导向性,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竞争力,为企业提供符合其发展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本文着重分析了双三位一体教育模式下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具体包括课程内容、设置原则、设置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实施方法,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资料和信息。

关键词:高职;双三位一体;软件技术专业

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是各大高职院校的一个主要专业,其设置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大量具有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为当前正处于蓬勃发展中的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运营等产业提供专业性人才,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针对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取向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学生没有进入軟件行业,这一结果说明当前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就业导向方面出现了问题,导致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难以与市场完成有效对接,说明高职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市场需要,不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基于这种情况,许多高职院校通过引入“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将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市场企业对应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及工作环境结合起来,提高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变,提高计算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根据企业相关岗位的工作需要对对应技能进行综合训练和强化训练,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工作实际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学习掌握,为学生后续参加工作后顺利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双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始终坚持对学生实用技能的训练,这是符合当前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就业需求的,因为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如果在教学中不能根据市场企业的发展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往往不能顺利适应,影响到学生就业和后续发展。

1 高职软件专业“双三位一体”课程设计原则

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实践,目前双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发展成熟,并形成了其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双三位一体分别是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企业、市场三要素积极参与的培养体系,以及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企业、具体案例积极参与的课程。双三位一体教学过程中,均以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为主体,结合学校、老师、市场、企业以及具体项目的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从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1)以学生为主体,学校、企业、市场三要素为一体的导向性。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市场提供符合其需要的专业性人才,这也是保证学生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基于此,老师在设计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时候,需要将市场要素充分考虑进来。也就是说,要积极研究市场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发展需要和学校教学定位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设定和开展,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市场导向性,从而有效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市场需求,为学生的后续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以学生为主体,校内教师、企业教师结合企业实际项目案例为一体的课程内容。学生就业以后需要参与到具体的工作项目中去,因此其实践操作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其就业效果和工作情况,基于此,在计算机软件技术的课程教学中,需要将学校老师和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纳入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参与到企业具体的项目工程中去,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充分锻炼其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操作技能。

2 “双三位一体”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计目标及其内容

2.1 课程设置目标

在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下,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校、企业、市场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基于此,针对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满足市场需要、企业需要,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为导向和基本目标。具体来讲,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需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完整的软件系统开发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形成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型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是导向工作系统的教育,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要注意将教学融入具体的实践、工作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根据需要来学习课程,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这种实践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学会如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2.2 课程内容设置

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到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要考虑到相关企业具体岗位对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的要求。具体来讲,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目前针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人才的技能要求大多集中在基本的程序设计开发、网页的设计、管理和运营、关系数据库的建立和运营、数据库的开发和应用等,此外相关企业还需要能够实施软件工程开发、WEB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的开发和应用、操作系统的设计和运营等,部分企业还会要求计算机软件技术人员能够进行虚拟现实,这主要集中运用于游戏设计开发等。

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内容,需要以软件开发为主线,这是因为当前市场上对于软件开发具有较大需求,很多企业对于软件开发人才具有大量需求。基于此,需要将软件开发融入以上课程内容的教学中去,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软件开发的基础操作和相关的理论知识。此外针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需要始终按照市场环境需要和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来控制教学内容进而教学方法,保证学生能够顺利掌握相关技术,为其后续就业打下基础。

3 “双三位一体”下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实施方法

3.1 以工作过程为起点,打破传统课程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是以学科体系为起点组织知识,引导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全面系统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未能将学生与实际工作过程紧密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良好,但是无法将其与实际工作环境和内容联合起来,理论与实践脱节。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提高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联系,特别是在双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下,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的开展要从与实际工作内容为出发点,也就是以工作过程为起点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通过将具体的工作岗位及其实际操作引入教学,帮助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操作技能,为学生后续就业提供良好基础。通过引入工作实际环境及其技能要求,有助于打破传统课程环境下学生单纯学习理论知识、不能学习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的缺陷,有助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迅速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际训练来验证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际训练,这一以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都得到有效强化,最终将大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后续就业提供积极作用,促使学生在工作中占据有利地位。

3.2 以行动为导向,凸显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教学特色

高职教育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要以具体工作需要和实际操作为导向,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具体岗位的技术和理论知识。也就是说,要引导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也就是教学倾向于“通过行动来学习”。此外职业教学的就业导向性非常强,因此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与工作体系相对接,要充分满足对应工作岗位对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知识要求和技术要求,因此需要依据工作岗位的内容、性质来设置课程体系。这是实现从工作组织到课程组织的第一步,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深入下去的关键环节。

3.3 以情景为依托,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和关键能力

职业教育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动态地与情境相联系地学习知识。在双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下,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要始终与市场、企业需求为导向,保证教学内容符合实际需要。另一方面,工作过程中对员工的要求是多方面的,需要其具有各方面能力。这些能力的范围较广,具体包括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落实能力等,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能力,这是本专业学生参加工作后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能否胜任工作岗位的关键能力。基于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好对学生关键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考察,尤其是需要做好考察,具体方法包括设置相关的考试和技能考察,在此基础上针对学生的综合技能进行提高。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技術的学习和掌握,促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顺利进入工作角色,有效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实现良好的就业效果。此外还要针对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等进行提高,因为工作不仅仅是完成具体任务,还要包括与其他部门、其他人员的沟通和协作,因此引导学生掌握沟通技能,对与其后续发展具有关键影响。

4小结

基于“双三位一体”的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需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环境和企业相关岗位需求进行科学设计,课程内容要具有高度实用性,这有助于保证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技能进行积极学习,以工作实际需要为导向,帮助学生尽早熟悉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需要,这有助于学生后续就业,达到高职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旷文兵.SPOC支持下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学习模式[J].科技视界,2018(31):174-175.

[2] 李改,邹小青,张志强,宋海生,曾爱林.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为例[J].福建电脑,2018,34(10):47-48+76.

[3] 兰碧莹. 大学计算机SPOC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4] 程响林.以能力本位的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课程设置研究——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视界,2014(29):224-225.

【通联编辑:光文玲】

软件升级软件工程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针对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办学的特点,从多方面改革和创新办学模式,突出实践在教学中的地位,探索和形成适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证明,改革和建设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 实践教学;软件工程;改革和建设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ching//Tian Shengwei, Yu Jiong, Palidan, Qian Yurong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software,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China 830046

1 培养目标定位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极为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我国软件人才紧缺和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这已经成为制约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3年,教育部会同科技部等九部委共同制定《关于加快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也是贯彻落实《振兴软件产业行动纲要》的具体措施。

新疆大学软件学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成立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唯一的示范性软件学院。自2003年成立以来,学院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与产业互动、面向需求、多元合作、质量第一、品牌运作、改革创新”的思路办学,在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紧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32号),抢抓机遇、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积极探索多种合作办学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坚持教育改革与教育创新;拓宽软件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渠道;着力实现软件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2 实践教学建设

与常规本科教育不同,软件学院的定位是面向市场的,培养的是软件工程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实践教学在培养方案中凸显出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建设好实践教学建设方案,对于培养高层次的软件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2.1 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以知识集成的培训教育理念,在逐步引入、消化、吸收成功的国内外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紧紧围绕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工作角色(Job Role)3个关键要素,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实用、应用、复合、先进、系统”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在培养学生扎实基础的同时,按照对知识认知的规律,所有专业课程的学习均采用“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螺旋式迭代体系予以推进。在具体的实践案例中,积极吸纳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从而使学生获取经验、提升眼界,为激发其创新思维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密切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留出可以灵活应变的模块予以响应,以此体现学院课程体系的“敏捷性”。所有的专业课程均实行16周学制,利用2周的时间进行专业实训,保证学生“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学习过程。

如表1所示,课程体系的建设上,重视培养学生扎实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在教学时间和学分方面予以倾斜,实践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实践的总学时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33%以上。

2.2 实践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是培育创新、团队精神、沟通协作的重要基础环境。依据学生年级和学习层次不同,基地分为多个层次:1)校内普通计算机实验室基地,主要完成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等课程设计的常规实训场所;2)校内高级实训基地,提供高档服务器、大型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嵌入式开发平台,主要面向复杂应用程序和硬件实训;3)校外企业实训基地,提供软件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直接面向市场的实训;4)内地发达地区的知名实训基地,提供前沿的全面的软件项目的开发、管理和测试实训。多层次的基地,充分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实训课程和任务从低层次的程序设计实践、利用开发工具开发小型应用软件,到中等层次的中型应用软件、嵌入式设计,甚至复杂的多架构、大型数据库软件和软硬件结合的复杂应用,都能够在这些基地内完成。

2.3 认证培训建设

多数IT企业认可一些知名的认证证书,原意接纳拥有证书的毕业生。学院积极与著名IT企业合作,推广专业的认证。这种合作使得在校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完成市场上最具代表性的认证培养。双证在手,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也有了更多议价的空间。

2.4 创新工作室建设

为优秀的学生提供场地、设备,创建工作室,能够有效地将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凝聚起来,形成合力,为完成小型甚至中型的软硬件项目提供良好的平台。同时,工作室也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协作和管理能力的有力物质环境。

3 实践教学实施

3.1 课内实践

学院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C程序设计、C++、C#、JAVA、开发工具和应用数据库等课程,全程安排到机房授课,学生人手一机。教师在授课的间隙,会让学生在自己的机器上进行代码调试,教师直接点评,从而让学生做到课程当堂实践,加强对课本中的知识的理解,大幅度提高授课质量。

3.2 校内小学期实训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每个学期的17~18周,开设小学期,集中时间进行实践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会利用开发工具或实验平台,结合本学期的理论课程,完成小型软件或模型的设计和实现。

3.3 自治区内基地实训

在二年级假期,组织学生到IT企业接受企业真实生产的实训,较全面地掌握IT企业的运作,项目洽谈、立项、分析设计、实现、测试与维护,让学生充分理解软件工程项目的完整流程。在企业中重点突出项目的分析设计和实现方面的讲解和实践。

3.4 内地基地实训

为了面向市场、紧跟技术前沿,三年级学生在暑假到内地知名IT培训机构进行实训,重点学习软件工程项目的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实施和管理方法,同时以一个具体项目为实例,教授学生实践。

3.5 认证培训实施

学院与上海EMC、Oracle、QAI、Cisco等公司合作,进行技术认证培训。

3.6 创新工作室实施

学院将专业研究方向相近的学生组成团队,并为这些团队提供5间办公用房和计算机设备,成立多个创新工作室,促进学生利用工作室承接各类校内外的开发项目。

4 改革与建设成效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改革,学院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的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取得良好的成效。

4.1 参赛获奖

学院组织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级别的全国各类大赛获奖项50余项,如2010“国信蓝点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中分别获一、二等奖;在2009年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发起的首届“中科杯”全国软件设计决赛中获得三等奖;2008年获得全国ITAT职业技能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008年获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一等奖。参赛队伍包含了985、211大学在内的全国数千支代表队,竞争异常激烈。由于学院学生在平时学习实践过程中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因此比赛屡次名列前茅,成绩斐然。

4.2 创新实践

经过精心培育,“掌心工作室”“Iveely工作室”“点动工作室”和“甲骨文俱乐部”等一批学生自发组成的“工作室”和“虚拟企业”茁壮成长,成为学院创新型实践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些“工作室”和“虚拟企业”中,主要由三年级学生为成员的“掌心工作室”已培育成熟,现已注册公司,承接项目10余项,经费近40万元,未出校门就已经走上创业之路。

4.3 毕业和就业

近3年,学生毕业双证率(毕业生和工学学士学位)达到88.8%,总就业率100%。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分布在一线城市和自治区大中城市。由于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无需企业二次培训即能胜任工作,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市场成为毕业生方的市场,供不应求。许多用人单位到学院招录学生,却苦于无人可招。

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在软件学院中的改革与建设是成功的,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范明.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J].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51-256

[2]刘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65-67

[3]杨全胜,等.计算机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内涵与人文内涵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6):70-72,103

上一篇:现代文化艺术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经济增长居民消费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