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

2023-09-20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1篇

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服务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信社(农商银行)业务拓展空间进一步萎缩。

二是受城镇化影响,留守老人、妇女成为了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土地流转“高成本”,加之部分农户应对市场信息变化的能力薄弱,拍脑袋做决策,盲目投资,造成区域内“三农”经济活力不足、可持续性差,致使“贷款难、难贷款”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农业是仍属弱质产业,生长周期长、管理水平低,存在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又因社会诚信环境缺失,涉农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信社(农商银行)支持农村经济的积极性。

三、下一步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党建统领,坚守市场定位。乡村振兴是党的新时代伟大事业,也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农信社(农商银行)要强化党建统领,要牢固市场定位,按照“回归本源、专注主业”的要求,把“支农支小支微”

(二)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融合。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对此,农信社(农商银行),一是突出支持发展优势产业。立足各县(市、区)资源禀赋特点,以农产品品牌提升为导向,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打造好扶沟蔬菜、西华养殖、太康纺织、鹿邑尾毛等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二是突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围绕打造“三园一体”,重点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规模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并积极支持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模式的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切实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三是突出支持农业产业链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现代农业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并为产业链提供信贷、结算、咨询等一揽子服务,有效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

(三)创新服务方式,满足多元需求。在全力做好金融扶贫的基础上,围绕乡村能人、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农村电商等特定创业创新主体的金融需求,一是创新信贷品种。在继续完善“家庭贷、精英贷、白领贷、商圈贷”等10余个富有周口特色的信贷新品种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变化充分激活农村生产要素,创新推出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以便农户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二是强化科技运用。协调地方政府牵头,农信社(农商银行)为主导,加快农村大数据建设,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媒介,实现信贷业务网上申请、受理、审查、审批,进一步拓宽业务发展空间。三是创新服务手段。通过“三扫五进、网格化营销管理”等方式,对农户、产业户、龙头企业及外出务工人员实施智慧建档,因户施策,分层营销,批量授信,全程跟踪服务,进一步巩固农村金融主阵地。

(四)提升客户体验,强推普惠金融。按照“星级网点、特色银行”创建要求,加快物理网点改造升级,合理布放自助机具,并进一步完善手机银行、网络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服务平台的功能。组织专业人员研究上线网上商城手机客户端,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特色产业大客户共同搭建“云电商平台”,切实提高本地农产品竞争力。以金燕卡为载体,依托网上银行、小额信贷、代理业务、二维码支付等产品,积极优化产品组合,不断强化与医疗、教育、水电等行业的合作,让金燕卡账户成为各种产品的主绑账户,真正让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扎实开展“普及金融知识”宣讲活动,针对农户所关心的惠农政策、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通过发放宣传单、现场演示、文艺演出、有奖问答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多角度、全方位进行知识政策普及,进一步丰富群众金融文化生活。

(五)完善公司治理,调整战略规划。按照“双一流”银行创建标准和“六项机制”要求,站在健全公司治理的角度,加强分析研判、做好公司治理的顶层设计。强力推进文化建设,抓好干部员工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团队意识、行为规范、职业操守等层面的培育和提升,进一步增强服务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上下联动,谋划调整专项服务方案,并将工作责任梳理细化到相关条线部门,确保各阶段性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同时,强化协调,积极推进政府风险基金分担模式,建立“政府+银行+担保”“政府+银行+担保+保险”等合作机制,进一步降低涉农贷款风险。

(六)打造诚信环境,树立文明新风。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明确“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标准,不断修订、细化和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主动与组织部、乡镇政府联姻,向村两委派出“农信村官”,进村入户送信息、送资金、送服务,并对本村经济组织和农户基本情况建立台账,努力使“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评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的,要将评价结果作为确定授信额度大小、衡量利率高低等方面的参考依据,在贷款、利率、贴息补偿等方面给予优惠,以此来优化乡村信用环境。对不讲诚信的贷款户进行重拳打击、公开曝光,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舆论氛围,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PPP简介

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通常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的大部分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2. 银行:PPP业务主力担纲 2.1. 业务模式丰富 2.1.1.信贷模式 信贷资金参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是银行最传统、最主要的模式。商业银行信贷可以有两种模式参与PPP项目:其一是直接向PPP项目进行信贷投放,交易对手方是政府或指定机构;其二是向中标PPP项目的公司进行贷款,间接参与PPP项目。在实践当中银行一般倾向于后者,交易的对手方通常为实力强大的央企、国企,以及现金流充足或长期合作的民营企业,即使PPP项目遭遇失败,通常也不会对这些企业的还款能力造成太大影响。需要指出的是,银行通过信贷模式参与PPP项目实质与传统模式无异,只是换了一种形式而已。由 2.1.2.投贷模式

PPP项目一般以债权形式获取固定的利息收入,投贷模式是指商业银行以同时发放贷款加上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PPP项目。这种模式下,商业银行既发放了贷款成为了PPP项目的债权人,也动用了投行资金参与,成为PPP项目的股东。这样一来,商业银行除了获得固定的利息收入之外,还可以享受股息分红。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成为PPP项目股东之后,可以直接参与PPP项目的运作。

但由于监管对商业银行开展股权投资还有很多限制,因此商业银行往往通过间接方式参与。众多具有控股金融集团背景的商业银行,比如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可以通过集团化作战来绕开监管限制。集团旗下专业金融机构能通过自身的先进项目运作经验和优秀的项目团队指导PPP项目的推进和管理,有利于商业银行自身把控项目风险。一般而言,债权人与股东有不一样的风险偏好和战略目标,通过投贷模式搭建这个利益共同平台,商业银行不仅可以运用自身集团在信息、渠道、产品、客户方面的多元化优势成为PPP项目的牵头人,以更宏观的战略角度来评估项目,还可以在风险控制方面凭借自身成熟的风险评估和调查体系发挥有效的作用。投贷模式一般适用于需要金融机构参与管理监督的经营类项目,要求项目具有一定的成长性和盈利性,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经营风险。 2.1.3.产业基金

产业基金的模式适用于综合化、子项目多且融资需求庞大的PPP项目。这类项目少数几家企业和银行无法完成,因此需要从社会中广泛募集资金以弥补缺口。在这种模式中,银行一方面直接为基金提供信贷资金或自由资金支持,获得利息收入或分红;另一方面银行可以通过理财资金购买产业基金,从中获得管理费收入。 2.1.4.理财模式

商业银行通过银行理财参与PPP项目也有两种模式。一是直接模式,即银行理财资金直接对接项目基金、项目公司,形式包括产业基金、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其中理财直接融资工具,它由商业银行作为发起管理人设立、直接以单一企业的债权融资为资金投向、在指定的登记托管结算机构统一托管、由合格的投资者进行投资交易、在指定渠道进行公开信息披露的标准化投资载体,也是银监会重点推动的创新产品之一。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目前限制还比较多、流动性较差,且符合资质的企业更愿意通过发债的形式募集资金,因此规模还比较有限。此外,这种模式是资产证券化尚不成熟背景下的产物,将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不断推进而不断被取代。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2篇

一、青年教师的问题首先存在于教学环境上。

1、目前中小学部分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倾向较为突出。在教学中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即使是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也得不到保证,经常被挪作他用,例如用于补语文、数学、英语主科课程,或是用来开会,搞劳动、排练节目等。甚至有个别学校毕业班干脆取消体育课,学生体育锻炼的时间几乎为零。由于不少学校对体育不够重视,造成体育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精神,产生消极情绪。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导致原本就少的体育课处于一种“放羊”式的低效状态。

2、教学过程管理过于刚性。在体育教学组织过程中过分要求学生绝对服从教师的指挥,而这种不切实际的、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管理,严重扼杀了学生好动的天性,如在排队时要求学生整齐、安静、听话、不吵不闹,从而降低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和浓厚的兴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于是教师就粗暴、加压。然而,愈是卡、压、镇,学生就愈是不听从指挥,或是身顺心违,结果严重影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考核标准单一化、一刀切。多年来,教师一直以体育成绩的高低来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而体育考核却又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准,所有学生一个标准,造成先天素质好的学生永远好,那些先天素质差的学生无论怎样锻炼,也追不上他们,考核分数总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一些教师把体育课变成单纯围绕体育达标项目,机械、单调地重复各种达标项目训练,学生通过几年的体育课连篮球不会打、足球不会踢,前滚翻没学过。体育教学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和个性化发展。

青年教师的问题还存在于教学方法上

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对待学生的态度都是他们上初中,高中时老师的翻版。新教学理念和手段极其落后。做班主任的新教师仍旧让学生绝对服从,学生决不可以顶撞老师,或者为了讨好学生,一切服从学生。日积月累,学生和老师之间形成了矛盾或到最后学生无所不为。这一切给学生,同时也给新教师的以后发展留下了永久性的阴影,伴随他们一生。如,学生的叛逆,老师的报复心理,或学生的放任自流,老师的无所适从。

三、青年教师的问题体现在教学经验的缺乏上。

青年教师缺乏经验和知识结构上的不精确是很自然的事情。但由于对青年教师的培训,指导和管理上的漏洞,使得许多青年教师在工作中碰到了很大的困难与挫折,甚至他们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性,有的对这一工作失去了兴趣,或另谋他职。青年教师刚到工作岗位上,积极性很高,学习的劲头很足,但一进入课堂,学生听不懂他们的课,或组织教学存在问题,做班主任的老师和学生争吵,这以后,他们每天都在不满意,焦虑,无成就感中生活!他们的心理,处事

的态度都在发生变化。大多数的青年教师,抱怨声声,产生敌对情绪。学生在他们不断变化中一天天的长大,一天天的形成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试想:未来的老师和学生会给社会带来什么?

要切实解决以上问题我认为:

一、转变体育教学观念。体育教师应遵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育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多进行角色换位,从“主宰”转为“服务”,关注学生的需要和情感体验,给学生留有自主学练的空间,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同时要体现“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的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因人而异,以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二、优化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学校应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及其保养、维修。同时,将本校的传统、优势项目大力推广,进行各种单项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锻炼激情,带动校内体育文化活动的全面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3篇

1 主导产业存在问题分析

1.l发展滞后, 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林业休闲产品供给比较单一, 而且存在不同程度的雷同, 不能适应不同收入水平、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职业结构、不同年龄结构、不同地区的消费需求, 尤其不能适应农村休闲消费需求。据统计, 我国目前有“宋城”90余处, “西游记宫”800余个, “微缩中华景观”30余处, 文化附加值低, 缺乏特色, 与属地自然景观、社会文化缺乏和谐性和一致性, 为我国目前在WTO框架下发展林业休闲产业带来许多障碍。而CARNI-VAL等外国企业己经先期进入我国市场, 为我国林业休闲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1.2 文化附加值及生态文化教育功能低下

林业休闲人文景观、基础设施的生态文化和传统文化附加值较低, 对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的宣传不够, 不能满足休闲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生态建设既包括生态环境建设, 资源再生建设, 也包括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建设。作为多民族国家, 我国的林业休闲产业文化附加值较低, 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不适应。

1.3 休闲产品价格偏高, 投入不足

以高尔夫运动为例, 世界高尔夫运动已经由最古老、最贵族化的运动演变为大众休闲运动项目。美国高尔夫公共球场的费用相当于我国一场乒乓球的费用, 德国高尔夫公共球场价格相当于一张电影门票。而我国休闲消费支出普遍偏高, 超出中低收入居民的支付能力。需求价格弹性变化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价格总水平和消费品价格变化影响需求总量和需求结构。消费品的价格与需求负相关。一般地说, 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 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弹性大。而休闲产品如文化娱乐体育信息产品作为休闲产品, 涵盖了必需品、耐用消费品两个种类, 其需求受到价格的影响。文化休闲消费、体育休闲消费产品价格高, 抑制了中收入居民的消费需求。

1.4 管理体制落后, 产业发展缺乏规范性

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都存在事业化运营、企业化管理的共性问题。把文化和体育产业作为公益事业来发展, 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的市场需求严重错位。在文化、体育产业运行中, 缺乏必要的管理规制。体制落后, 管理规制缺位。我国没有把休闲产业作为一项独立的产业进行规范和管理。从统计数据即可看出, 在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年鉴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统计数据分类中, 还没有把休闲娱乐同教育文化统计区分开来, 因此, 休闲娱乐特别是林业休闲的可信数据的收集较为困难, 这说明, 无论在产业政策或产业自身的经营管理上, 休闲产业还没有占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位次, 因此, 在休闲经营管理上, 就相应形成了体制落后的态势。

2 支持系统存在问题分析

林业休闲产业相关支持系统发展滞后, 不能满足休闲产业发展需要。林业休闲产业对资源环境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必须选择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才能得以发展而林区在交通上往往发展较为缓慢, 影响了相关支持系统的建设。因此, 在基础设施、交通、邮电、餐饮、住宿等相关支持系统方面发展滞后。同时, 限于资金投入等因素, 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先发展休闲旅游主体产业, 后进行相关支持系统建设, 休闲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假日经济”之所以下滑, 支持系统不能满足休闲消费者需求是一个重要原因。

3 影响我国林业休闲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对制约林业休闲产业发展的障碍进行客观分析, 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降低林业休闲产业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影响林业休闲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经济社会发展因素

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包括收入因素和公共政策因素。

消费经济学认为, 只有以货币为基础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现实的需求。决定休闲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休闲需求收入弹性。支付能力与收入正相关。我国林业休闲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 它的发展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

林业休闲产业的公共政策包括, 林业休闲产业扶持政策, 法律规制, 产业创新支持, 金融支持, 闲暇时间等政策体系。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 并以某一方式作为主要问题凸显出来。如果这些问题成为普遍性的矛盾同时出现, 势必产生更加明显的负效应, 制约林业休闲产业的发展。

3.2 资源及环境因素

我国资源严重紧缺, 资源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成为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而自然资源是我国林业休闲产业的基础和载体, 直接关系林业休闲产业的发展。从森林资源分析, 人口密度与森林覆盖率等资源占有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目前, 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 但是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 距离世界平均水平相差很远。我国目前资源、生态、环境问题极为突出, 物种灭绝、森林植被破坏、旱灾、水土流失、人居环境生态指标严重偏低, 这一现象不仅在生态脆弱地区表现突出, 而且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同样存在。

3.3 制度因素

产业政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 经济产出率决定于投入, 包括资金投入和产业政策, 我国林业休闲产业缺乏明晰的产业政策, 必要的发展规划, 导致效率低下, 制约了林业休闲产业发展, 产业政策急需完善。现行体制下, 林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问题。产权不清和运行体制的不完善导致一些林业企业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 失去了监督的合理性, 也引起了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因此, 对制约我国林业休闲产业发展的诸多因素, 必须先从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方面加以解决。

3.4 其他制约因素分析

除了上述原因, 林业休闲产业发展还受到人力资源、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以下要素:要素禀赋, 需求情况, 企业战略, 组织与竞争, 相关与支持产业, 同时, 政府作用和机遇也会发生一定影响。而在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要素禀赋中, 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和人口统计属于基本要素, 通信基础、高级熟练劳动力、研究设备和专有技术则属于高级要素。

目前旅游人才紧缺的现象严重, 人才问题成为制约森林旅游开发和建设的瓶颈之一, 影响了林业休闲产品的有效供给。而在林业发展战略中, 科学技术水平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严重滞后, 也是林业跨越发展的瓶颈, 并制约林业休闲产业的发展。目前, 国际休闲产业已经实现了信息化, 而我国林业休闲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摘要:发展林业休闲产业对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和改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林业休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4篇

近年来,随着安康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以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产业和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对全市服务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10年至2014年,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129.04亿元、152.03亿元、172.49亿元、199.83亿元和225.4亿元,年均增长11.1%。虽然全市服务业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逐步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由于全市服务业起步较晚,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问题入手,力求寻找出促进安康服务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存在问题:

1、宏观看,全市服务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速度逐年下滑,与毗邻地市相比有一定差距。自2009年以来,全市服务业速度逐年下滑,增速从2009年的15.5%,经2010年的13.9%、2011年12.6%、2012年10.5%、2013年的9.5%,一路下滑至2014年的9.1%。

与毗邻地市相比,全市三产服务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2004年毗邻襄阳市三产增长11.0%、十堰市增长9.6%、南阳市增长9.6%、荆门市增长10.5%,达州市增长10.9%,安康增长9.1%,位居最后。

在全省各地市中,全市服务业发展靠后。2014年全市GDP增长11.7%,在全省十一个地市中排名第2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1%,在全省排名第7位。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三产占比逐年下降。近几年,特别是从2009年以来,全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阶段进入了全市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在经济中的份额逐年扩大,三次产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二产工业占GDP比重由2009年的35.2%提升到2014年的55.1%,提升19.9个百分点,三产服务业则由2009年的40.9%下降到2014年的31.4%,下降9.5个百分点。与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2009年全市三产服务业占比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到2014年反低于全省水平3.7百分点,而一产占比过大,2014年全市一产占比13.5%,高于全省约4.6个百分点。

从生产领域看,工业的快速发展,挤占了服务业比重上升空间。目前全市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工业是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14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7.1%,分别高于GDP与服务业增长速度5.4个和8.0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工业占GDP比重也大幅度提升。由于产业间的比重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服务业本身的发展速度,还取决于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速度。服务业比重的高或低有可能是服务业发展水平高或低的影响,还有可能是工业发展速度更快或慢“挤压”或者“放大”了服务业比重,全市的情况则属于工业的快速扩张使得服务业比重提升的空间相对收窄。

三是服务业内部结构失衡,发展过度倚重传统行业。2014年全市商贸流通、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产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75.3%,比全省65%高出15.3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卫生类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非营利性服务业比重高达到35.8%,比全省高出9个百分点。而现代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在三产中所占比重较小,如金融业占服务业的8.3%,比全省低4.7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营利性服务业只占整个服务业的8.1%,低于全省比重3.1个百分点。

2、从各级政府层面看,抓服务业发展的力度明显不足。

近几年,安康市突出以投资引领、工业突破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各级政府对投资、工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都有较明确的认识,因而在制定经济发展策略当中对投资、工业重视度较高,对于服务业发展的重视力度明显不足。

一是政府对服务业发展信息掌握不完善。目前,受服务业发展滞后及重视程度低的影响,尚未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服务业发展信息体系,导致政府不能全面、及时掌握服务业发展信息。

二是宏观指导缺乏抓手。根据国民经济分类,服务业包含15个门类49个大类,涉及面多、覆盖范围广,牵扯的政府主管部门多,没有综合协调机制,使得政府在宏观决策时缺乏抓手,对服务业发展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和引领。

3、从市场主体看,服务业发展存在“小、散、难、快”特点。“小”是指服务业发展的普遍规模较小,往往是根据市场发展进行判断而投入,几个人成立一个机构即可运营;“散”管理分散、行业分散;“难”发展难、壮大难,各方面扶持力度不如农业、工业的力度大,政府及金融、税收等扶持发展政策不健全;“快”是指行业发展变化快,尤其是家政服务、广告服务等新兴行业变化快,企业生老病死快。

4、从统计角度看,统计制度还不健全,现有的服务业制度还跟不上服务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家制度规定进入全面统计的规模以上服务业,除2个行业门类要求企业年营业收入达500万元或从业人员达50人及以上,其它门类要求企业年营业收入达一千万,或从人员50人及以上。进入全面统计的门槛较高,全市大部分服务业企业都处于发展阶段,收入和人员根本达不到规上标准,从而也就进入不了月报统计范围。规模以下服务业虽然省局进行抽样调查,但因人员等原因,还处于摸索探讨阶段。

二、建议

1、强化政府层面的服务业发展与管理机制。一是建立灵敏的工作协调机制,建立以政府主要领导或常务领导主抓的服务业发展综合协调机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区域服务业发展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推动政策,扶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强化政府各相关部门对本行业发展推进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在促进本行业服务业发展的责任;三是以培育市场主体为抓手,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各部门推进服务业发展、做大做强服务业企业的责任。

2、加强服务业统计力量,健全和完善服务业统计体系。一是加强服务业统计力量,建立一支强有力服务业统计调查队伍;二是进一步完善规模以上服务业调查体系,加大行业调查力度,扩大规模以上服务业调查覆盖面;三是完善部门服务业统计制度,整合部门服务业统计力量,充分利用部门行政记录,补充完善调查资料;四是切实利用抽样技术手段,加强限下服务业抽样调查工作,客观反映服务业整体发展状况。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5篇

1.1 移动支付发展的背景

随着电商不断地发展壮大和智能手机的普及, 移动支付渐渐地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现在人们出门消费, 只需拿出手机扫一扫, 便可轻松实现支付功能。在我国现阶段, 移动支付的操作模式主要是由第三方支付提供商起到一个中介的作用, 支付宝、微信支付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如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1.2 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分析

(1) 移动支付客户数量不断上升。在近些年间, 中国移动支付用户发展速度迅猛, 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就增长了将近三倍, 在2017年移动支付用户更是达到了6亿人。可以说, 将近一半的中国人都开始在使用移动支付, 可见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发展速度。移动支付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惊人的发展, 主要在于智能手机的普及, 用户的支付习惯由现金、银行卡迅速转移到了手机支付, 大大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

(2) 移动支付业务规模高速增长。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和用户规模的发展趋势类似, 都是在近些年迅速发展起来的, 在2017年交易规模达到200万亿元。对比天猫双十一历年销售数据, 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和双十一网购发展趋势的相似, 说明移动支付并不是自己发展起来的, 他的发展与现如今社会背景息息相关, 大数据的衍生和智能化为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3) 移动支付竞争激烈, 支付宝更受青睐。据相关数据显示, 2017年偏好使用支付宝进行移动支付的用户占比65%, 偏好微信支付的用户占比31%, 在如此多的移动支付平台激烈的竞争中, 之所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可以脱颖而出, 主要是因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淘宝和微信。在移动支付今后的发展中, 其他移动支付平台要想在激烈的竞争求得一席之地, 取得长远发展, 难度是非常大的。

2 移动支付面临的问题

2.1 网络安全问题

目前, 移动支付还在如火如荼地发展, 在应对、处置网络危机方面经验不足, 面临着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由于移动支付平台只是虚拟的账户, 不同于网上银行有“U盾”等介质保障支付安全。当平台系统出现漏洞时, 可能会使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网络黑客等手段侵入系统, 盗取客户信息, 威胁客户的资金安全, 这样不仅会给移动支付用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甚至在全社会引发信用危机。

2.2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完善的行业规范

我国电子支付领域是近些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逐渐发展起来的, 不具备完整的法律体系, 对于移动支付各方的权利及义务都没有明确的说明。一旦双方发生争执, 由于我国现在并没有有力的法律依据, 很难判决。

2.3 移动支付没有被很好地普及或利用

移动支付虽然在中国大范围内普及, 人们平时出门, 不管去何处进行消费, 甚至是在街边买煎饼都可以拿出手机直接支付, 但是毕竟移动支付发展时间较短, 仍有可能出现客户商家不对称的情况。当人们习惯性不带现金出门时, 在面对不支持移动支付的商家时, 可能造成不便。移动支付需要依赖智能手机的使用, 而现如今我国智能手机并没有普及到人人都会的程度, 尤其是中老年人可能依然是携带老年机出门, 在面对“无现金支付”时, 可能一时难以适应。

3 解决移动支付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移动支付行业的标准及规则

我国移动支付行业发展不断深入, 政府等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 尽心尽力为完善我国的移动支付监管体系贡献力量, 更好地解决纠纷, 避免监管缺失和多重监管情况的发生。我国目前移动支付监管工作已经到了一个新的瓶颈, 遇到的问题相对之前更加复杂化, 要尽快建立健全行业的准入、运行、监管和退出机制, 完善移动支付的监管体系, 防止人民的财产遭到侵犯。

3.2 提高技术, 加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移动支付平台应积极保护其网站的安全性, 加强防火墙建设, 随时修补漏洞, 防止网络黑客的入侵, 防止客户信息泄露。研发部门应加快相关技术的研发, 积极普及更先进的技术等, 为移动支付的安全进行提供多重保障。

3.3 完善认证机制, 降低信用风险

一是移动支付新用户在进行注册时, 应当积极进行实名认证, 保证每一笔支付、每一个支付终端都能找到对应的消费者, 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二是各商业银行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重视支付结算工作, 提高业务水平, 并可对用户采取相应的信用考核机制, 尽最大努力降低信用风险, 增强社会公众对移动支付平台的信任度, 推动移动支付平台更快地发展。

摘要:移动支付通俗来讲就是消费者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来进行支付, 以达到购买商品的目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爆发式发展,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动支付国家, 移动支付已全面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但是在移动支付发展迅猛的同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的一些制约性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移动支付的发展。

关键词: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丁国栋.移动支付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风险控制分析——以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 2018 (6) .

[2] 张朔.移动支付发展现状及前景浅析[J].纳税, 2018 (1) .

[3] 薛磊.我国移动支付发展与存在的问题研究[J].时代经贸, 2017 (34) .

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范文第6篇

1.1 保守的观念导致市场难以形成

虽然当前我国的桑蚕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 许多的产业从业者也获取了经济收益, 但是当前许多政府相关部门没有制定桑蚕产业长远发展的政策, 这就导致桑蚕种植难以形成一个完善的市场。许多的政府的领导部门发布的与桑蚕产业相关的政策不够的坚定, 所颁布政策经常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动, 当市场环境比较优异的时候政府部门往往鼓励桑蚕产业发展, 当市场环境比较的恶劣的时候又否定桑蚕产业, 这对于桑蚕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造成政府政策不坚定的原因是由于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观念传统、目光短视。除此之外, 许多的桑农们也缺乏长远的利益观念他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 随意的增加桑叶的摘采量, 导致桑树的成活率下降。

1.2 没有形成正确的种植观念

许多的桑农们并没有形成正确的种植观念, 他们在进行种植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桑树的质量, 而只重视桑树的数量。除了进行无节制的桑树种植之外, 许多的桑农们也没有提高桑树的管理的技术和养护技术, 其结果就是大量的病害现象的发生, 导致桑树的质量的下降。现今的桑蚕产业往往面对这样的局面, 蚕的数量跟不上桑树的数量, 大量的桑叶处于闲置的尴尬境地。造成这些桑农们无节制的种植桑树的原因除了桑农们目光短视, 没有长远的利益观念之外, 还有桑农们所处于的环境的信息相对的闭塞, 这种情况导致他们难以了解市场的环境, 只能按照传统的种植观念进行桑树的种植。

1.3 技术水平低下, 投入的财力不足

桑蚕产业想要长远的发展, 想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就应当进行科技含量的投入工作。当前许多的桑蚕产业的从业者们并没有极高的技术水平。例如许多的桑农的文化水平并不高, 他们在进行桑树种植的时候难免会犯一些低级的错误影响桑树的种植。除了科技水平不高之外, 由于桑树的种植是比较辛苦的产业, 许多的具有现代化种植理念的专业人才并不希望投身于桑蚕产业的领域。而且桑蚕技术的培训工作的落实也相当的困难, 由于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进入桑农的日常工作中进行指导, 但是现今的科技人员的人数并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 这就导致到了桑蚕技术的培训工作难以起到效果。还有进行桑蚕养殖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 现今许多的政府部门并不能保障资金的支持。

2 桑蚕产业发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分析

2.1 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工作, 转变传统的观念

当前许多的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和农民们并没有意识到桑蚕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许多的政府部门虽然意识到了桑蚕产业的重要性, 但是没有进行坚定的政策支持。为了应对着这种状况, 政府的宣传工作是极有必要的,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我国的省政府部门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宣传工作, 首先要做的是针对农民的宣传工作, 要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等传播媒介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工作。除此之外, 还需要对地方政府的负责桑蚕产业的具体工作的部门进行宣传和指导工作, 要让他们颁布正确的政策进行引导, 从而保障桑蚕产业的发展。

2.2 加强管理工作, 保障桑农们采用正确的种植方式

当前桑农们的种植方式是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的, 他们采用的种植方式是比较的传统的, 因此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桑树种植方式的引导工作。要让他们在种植的时候进行合理的规划工作, 摒弃重视桑树数量忽视桑树质量的种植观念, 还要让他们在种植之后, 形成正确的养护观念要注重桑树的施肥、防虫害、浇水、盖薄膜等等工作, 要让他们桑叶的质量得到极大地提高。除了形成正确的桑树种植观念之外, 还要让他们将桑树的种植和蚕幼虫的养殖相互的结合, 要充分的考虑到桑树的数量和蚕虫的数量的配套, 不能出现不匹配的现象产生资源的浪费。

2.3 投入财力物力支持桑蚕产业的发展

由于桑蚕产业是比较依靠科技的产业, 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的投入。但是当前许多的政府部门并没有大量的资金,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政府部们可以和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给予他们政策上的支持, 让他们提供资金一同参与到桑蚕产业的发展中。在进行资金投入上, 政府首先要最大限度的建立一个适合当前桑蚕产业发展的培训体系, 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要将重点放在桑蚕技术的推广上, 政府应当让大批的拥有技术能力的推广人员深入群众间进行技术推广。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一个健全的服务系统, 要建立基层建立服务工作站, 随时的解决桑农在种桑养蚕中面临的问题, 从而保障桑蚕产业的发展。

2.4 建立机构, 保障桑蚕产业的发展

想要让我国的桑蚕产业得到长远的发展, 我国基层政府应当建立一个专门负责桑蚕产业发展的管理机构。这个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 包括筹集的资金的管理工作、技术服务推广工作和种桑养蚕的宣传工作。这种专门化的管理部门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工作的效率, 让桑蚕产业的发展加速。除此之外, 还要建立一个桑蚕协会, 这个协会的构成由种桑养蚕的农民、政府代表人员和相关企业的代表人员组成。这种产业协会的形式对于桑蚕产业的发展是有着促进的作用的, 能够让桑农们拥有先进的种桑技术和育蚕技术。

结束语

桑蚕产业是我国目前的新兴产业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有着促进的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的桑蚕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国的各级政府采取契合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式。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进行宣传、技术研发和管理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国的桑蚕产业得到飞速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我国的农产品的价格不断的飙升, 当前我国农产品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桑蚕产业作为我国目前比较具有活力的新型农产品产业也处于发展的新兴时期。我国许多的省份已经将桑蚕产业作为省内知名的农产品产业进行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扶持, 许多的农民也因为从事桑蚕产业获得了经济效益, 提高了生活的质量。但是当前我国的桑蚕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暴露了许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没有形成市场观念、重视种植轻视管理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控制, 随意的致使他们存在于当前的桑蚕产业之中, 将会影响我国的桑蚕产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和桑蚕产业的从业者应当积极的寻找契合当前桑蚕产业发展方向的策略解决桑蚕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使我国的桑蚕产业得到长远的发展。

上一篇:毕业实习考核表自我总结范文下一篇:骨科专业技术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