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治理技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废气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1 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的现状分析

目前, 工业废气治理的常用方法包括五种, 即生物分解法、活性炭吸附法、等离子法、植物喷洒液除臭法和UV光解净化法。实践证明, 在这五种方法中数第五种方法实效最好、成本最低。结合查建平、唐方方和傅浩对2003~2008年我国30个省区以及向书坚、吴淑丽对中国除西藏和青海的29个省市区1998~2009年的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的实证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 现在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并不乐观, 主要原因在于工业废气治理以传统技术为主, 轻现代先进技术。

上述五种方法中, 前四中的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较第五种而言较为低下, 且成本相对较高, 其优点在于便于应用, 人工技术要求比较低。因此受到现在的很多企业的青睐, 在废气治理过程中仍然以采用前四种技术为主, 对UV光解技术的应用尚在尝试阶段。其原因在于:

一是技术引进的成本较高, 企业不愿损害自身盈利来化解环境危机。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 万事利当头。作为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的企业而言, 盈利是其第一要义, 在未意识到环境重要性的时候, 盈利的过程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是非常常见的。久而久之, 随着时代的发展, 环境条件日益恶化。企业受到政能府的压力, 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环境污染, 但若是要企业花大成本在废气处理上有违其追求利益的初衷, 其中庸之道就是退而求其次, 选用时间成本与人员成本较低的传统技术。由此看来, 重视先进技术的应用与开发是提高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的重要方面。

二是应用先进技术的人才缺失, 先进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相应的人才支撑。现有的劳动力水平较低与技术要求较高的矛盾还是相对激烈。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赶超发达国家, 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但在高等教育的质量上却备受质疑, 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劳动力的不匹配是其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方面。专业技术型人才的缺失, 导致我国对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都处于瓶颈期, 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具体到工业废气治理新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同样面临着如此困境。若想提高工业废气治理的技术效率, 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基于以上两点, 我国的工业废气治理仍以传统技术为主, 而轻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 从而导致我国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难以提高, 使得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不断加大。

2 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

2.1 废气治理技术应用率与创新率低

传统的废气治理技术多具备投资成本高、具有二次污染的风险、净化效率差等特征, 使得工业废气治理只是“治标不治本”, 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如前文所述, 对于无二次污染、净化效率高的先进技术并未得到普遍应用, 我国在技术方面多以引进为主, 自主开发的较少, 这样就造成了技术成本的提高, 加大了企业引用新技术的难度, 这是造成废气治理技术效率低下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来讲, 我国技术开发人才的缺乏使得我国难以突破技术难关。因此, 要想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得到提升, 工业废气问题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其关键在于先进技术的应用与新技术的开发。

2.2 政府强制力度不够, 企业的废气治理责任意识较差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 我国已经转变为以第二产业工业为主, 第一、三产业为辅的产业格局。而在第二产业中, 又以传统工业为主, 新兴工业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这样的格局, 使得工业废气的排放量不断加大。但是在工业化早期, 由于自然环境破坏程度较低, 人们并未意识到工业废气对于环境质量破坏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剧, 空气质量指数逐渐降低, 自然环境的保护开始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此时, 政府对环境治理的法律文件、政策等方面才逐渐开始加以研究, 企业废气治理的责任意识也还未被激发, 仍然以破坏环境来换取高额利润, 使得工业废气治理速度远不及工业废气的排放速度, 因此而导致了我国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不高。因此, 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 政府要重点突出对工业废气治理的政策走向的探讨, 加大政府的强制力度。

2.3 工业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新能源的利用率不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显示, 2004年我国工业活动引起的直接二氧化碳排放占总人为排放量的90%以上。由此可见, 工业碳排放是我国人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同时, 也表明我国在工业能源的应用上多以煤炭为主, 忽视新能源的利用与开发。中国年均人为碳排放总量位居世界第二, 政府多次将控制温室气体作为行动指南, 这也是政府为优化能源结构所作出的努力。但是由于我国能源开发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能源的利用方面, 还是继续沿用最为原始的煤炭、原油等等, 而对新能源如生物能、水能、风能的应用却相对较少, 又或是还有许多新的能源并未得到开发, 这是造成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同时, 也是造成工业废气治理的技术效率难以拔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 结语

综上所述, 工业废气是影响我国空气指数的关键因素, 但是我国现在的企业废气治理的技术效率还有待提高, 影响技术效率提高的因素主要在于废气治理技术应用率与创新率较低、政府强制力度不够, 企业的废气治理责任意识较差、以及工业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 新能源的利用率不高三个方面。要想通过减少工业废气来改善空气质量, 其手段决不能离开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重视先进废气治理技术的应用与开发, 从而降低企业废气治理成本, 促进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同步提升;二是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 以国家强制手段提高企业的废气治理责任意识;三是优化工业能源结构, 加大风能、电能及生物能等新能源的利用。

摘要:随着人们对气候异常问题的日益关注, 导致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工业废气的治理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分析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的现状出发, 究其影响因素, 为后续提高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提供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 查建平, 唐方方, 傅浩.中国工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碳排放的约束条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04) .

[2] 向书坚, 吴淑丽.中国工业废气治理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08) .

废气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治理原则:

1.依据国家和当地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要求对工业污染进行治理,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妥善解决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产生的污染物,避免二次污染。

治理目标:

鉴于制药厂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列出,所以根据制定依据中的排放标准,各个项目应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制药厂废气治理技术的选择:

1.吸附脱附处理活性炭是最为传统的处理有机废气的物质,它对与某些特定VOCs因子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且可以脱附再生,但是运费较高,二次处理麻烦。而且一般认为硫化氢,胺类,醛类本身就不适合用活性炭吸附;并且高挥发的物质(如乙醇)基本不被活性炭稳定吸附;高分子的挥发性低的物质容易吸附但是脱附非常困难。

2.催化燃烧法不仅能耗大,而且丙酮燃烧后会产生剧毒物质二恶英,所以也不适用。

3.低温等离子废气治理工艺+复合光催化工艺本方法是针对医药化工等行业的独特特点的降解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首先用低温等离子体产生高能量电子,直接分解废气因子中的有害气体,使其降解成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再利用光媒触的作用,降解尚未完成的各类有害气体,从而达到治理效果。

废气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1 人造岗石生产工序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岗石生产过程中存在有机废气危害, 因工艺设备、布局、人员暴露时间等不同而存在差异。综合考虑各种工艺设备和岗位特点, 产生有机废气危害严重, 对作业人员影响较大的工序可以归纳为:大理石粉体配料搅拌工序、成型固化工序。上述两道工序应成为企业治理和控制有机废气的关键点, 也是政府部门职业危害监管的重点环节。

(1) 大理石粉体配料搅拌工序为了使最终产品纹理色泽多样性, 岗石生产通常加入一些如镜玻、白玻、石英砂等配料, 再与聚酯树脂 (固化剂、促进剂、偶联剂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粘合剂) 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这过程中由于原料搅拌的密闭性不够, 聚酯树脂会散发有机气体, 影响作业现场人员的职业安全健康。

(2) 成型固化工序人造岗石生产的关键核心所在就是成型固化, 大理石粉体经与配料及聚酯树脂充分搅拌后, 注入磨具内, 再经过密封室内的振动加压成型机, 在真空环境下振动、加压成型, 压力参数为130Mpa。该工序中, 由于加温加压, 不饱和聚酯树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也会产生有机气体挥发到大气中, 形成刺激性气味, 影响作业现场人员健康安全, 甚至对大气环境造成破坏。人员长期接触这种有机废气会导致眼睛疼痛, 喉咙疼痛, 对人体血液、内脏的危害是慢性的, 影响男性的生殖系统, 最严重的后果会导致白血病、癌症。

2 粉尘有机废气危害防护现状

贺州市目前有30多家人造岗石生产企业, 产量居我国前列, 30多家企业的职业危害防控差异不大, 广西某石业有限公司是众多企业的典型代表。下面以该公司为例, 分析有机废气危害的现状。

(1) 有机废气处理设施情况企业在配料搅拌和成型固化环节均会产生苯、苯乙烯、二甲苯、丙酮等有机废气, 企业对有机废气的处理认识不足, 针对性不强。广西某石业有限公司搅拌固化车间主要采取自然通风, 虽然属于标准车间。但是根据广西某石业有限公司委托广西磊大技术服务公司开展的2015年度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 有机废气中含有苯、苯乙烯、二甲苯、丙酮等有害物质, 其中苯乙烯超标严重, 苯乙烯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严重超出国家标准。

(2) 个体防护设施情况广西某石业有限公司拌料成型车间主要使用的是广州市保为康劳保用品有限公司制造的滤材N95型口罩, 该类口罩为防尘口罩, 不能防有机器废气危害。因此该车间作业人员属于完全暴露在危害之中, 没有按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是绝大部分企业的通病。

(3) 企业职业安全管理情况目前公司未设立专门的安环部门进行管理, 只是指定了车间主任兼管, 为根据公司实际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未能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 只有入职时公司级教育, 缺乏日常培训教育。

3 有机废气危害防控对策

要想彻底解除有机废气的危害, 必须从管理与工程技术改造入手, 以管理为基础, 以技术为手段, 综合推进治理。下面就从管理与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3.1 有机废气危害防控的管理对策

(1) 强化企业职业防治主体责任的落实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加强职业危害防治责任意识, 了解职业危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建立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及相关的制度、操作规程;设置或指定安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落实专人管理。

(2) 加强职业危害意识培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要求, 一是企业主要负责人与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班, 学习职业危害防治知识。二是企业落实新入职员工“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日常培训, 提高作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治意识, 转变其对安全监管的抵触情绪, 树立安全工作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思想, 真正使员工意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 从而自觉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3) 企业要加强日常管理首先要保证安全工作经费投入保障, 有针对性的采购劳动防护用品, 并加强员工佩戴防护用品的管理;其次严格做好职业健康监护, 尤其是接触有机废气的作业人员, 要严格按照职业健康体检规范要求, 定期安排到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体检,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杜绝职业病的发生;三是要加强对制度落实的检查, 采取重点检查与全方面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促使规章制度得以落实。

(4) 强化政府监管一是加强宣传培训, 通过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高企业主体意识责任;二是采取产业政策引导, 鼓励企业技术改造, 对于技改成功的给予适当奖励, 激发企业技术改造意识;三是加强监督执法, 对拒不落实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进行行政处罚, 情况恶劣, 整改无望的企业则提请人民政府依法关闭。

3.2 有机废气危害防控的技术对策措施

设备安全可靠, 是本质安全化的基本要求, 只有通过技术改造, 才有可能实现本质安全化。岗石生产企业也只有通过技术改造, 才有可能消除有机废气的危害, 从而保证生产安全, 防止职业危害。

针对岗石生产企业目前的现状, 在不改变目前的生产设备工艺的条件下, 以消除作业现场有机废气, 不对室外大气构成污染为原则下, 由于工艺的现状, 不可能采用密闭、水幕消除有机废气, 只能采取负压收集有机废气在经过技术处理方式进行改造。

目前处理有机废气有固体吸附处理、催化燃烧处理、液体吸收处理、生物处理、光催化氧化处理等技术, 但这些处理技术要么是会造成二次污染, 要么就是不能适应工业大规模的处理要求, 因此这些技术不适用于岗石企业有机废气处理。目前国内先进的处理技术还有低温等离子处理技术,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又称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 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通过介质放电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 高能粒子与有机污染物分子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等离子体物理化学反应, 从而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无毒无害物质。

低温等离子体去除有机废气有两个步骤:一是利用高能电子的瞬时高能量来打开有机气体分子的化学键, 使之直接分解成单质原子或无害分子;二是在大量高能电子、离子、激发态粒子和自由基等活性粒子的作用下氧化分解CO、H2O等物质。

低温等离子体方法处理具有节能减耗、处理彻底和无二次污染的优点, 应该成为岗石企业消除有机废气的优先选择。

岗石生产企业由于工艺设备特点, 产生的有机废气危害严重, 控制有机废气对作业人员的危害和防止有机废气对大气污染, 可通过负压收集处理、加强个人防护、加强作业车间机械通风、加强日常管理等措施的实施, 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 督促企业加强主体责任意识, 落实专项整改资金, 使企业高度重视有机废气的危害, 积极采取工程、管理和个体防护措施, 能有效降低有机废气危害风险, 预防职业病发生。

摘要:由于人造岗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安全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甚至污染大气环境, 为有效控制有机废气的危害, 对人造岗石生产过程产生有机废气的作业及特点进行分析, 研究了人造岗石生产企业危害严重的原因, 并提出防控有机废气危害的建议对策, 以期为改善人造岗石生产企业职业危害危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造岗石,有机废气,职业危害,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文俊.企业安全管理对策研究[J].企业管理, 2011, (12) .

[2] 王广喜, 孙晓兵, 张竣尧.有机废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净化技术[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3, (08) .

废气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但是线路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非常严重, 废气、废水的产生种类多、数量大, 必须得到有效的治理。

1 废气治理措施

线路板企业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生产过程排放的粉尘、硫酸雾、氯化氢、非甲烷总烃。

一般来说, 粉尘通过喷气式集尘机收集;硫酸雾、氯化氢采用逆流式洗涤塔处理后达标排放;非甲烷总烃采用活性炭吸附处理。

(1) 喷气式集尘机。

喷气式集尘机是采用高压空气喷射, 瞬间震落粉尘的外面过滤式集尘机:采用超级文氏管和分级效果良好的上部入气方式, 以防止刚震落时粉尘集尘性能的降低, 且可加长粉尘震落循环时间, 大幅度提高集尘性能和过滤速度。采用的喷气式集尘机可把集尘循环缩短, 以震动粉尘而防止风量变动, 使高速过滤变为可能。喷气式集尘机集尘效率较高, 可达99.5%以上。

(2) 逆流式洗涤塔。

废气经由填充式洗涤塔被洗涤液中和 (利用填充物增加接触面积) , 去除有害物质。采用气液逆向吸收方式处理, 即吸收液雾撒而下形成小水滴, 气体由塔底逆向而上, 使气液充分接触。采用具疏松表面的填充滤料, 较大的表面积可使气体、液体的停留时间延长, 提高吸收效率。 (如图1) 。

其中, 中和药剂为碱性。该设施对硫酸雾、氯化氢的去除率在90%以上。

(3) 活性炭吸附。

非甲烷总烃利用活性炭吸附去除, 处理流程如图2。

利用上述处理方式, 非甲烷总烃去除效率可达90%以上。

为有效保证活性炭吸附器的正常运转和吸附效果, 应加强日常维护工作, 定期更换活性炭。

此外大多数线路板企业使用的部分原料为化学药品, 所以会产生异味。因此, 药品运输和储存需采用密封形式, 生产加工保证在室内发生, 并设有抽风系统, 以使产生的影响最小。

污水处理过程中会有恶臭产生, 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建议线路板在污水处理站周围加大植树绿化, 对易产生恶臭的调节池加强管理, 正常使用污水处理设施, 并及时运走污泥。

2 废水处理设施

(1) 污水处理站处理目标。

生产工艺废水和废水处理系统排水处理后水质一般须达到国家综合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 中的一级标准, 即:

如果项目在太湖流域等有特殊要求的地方, 污水排放标准还要更加严格。

(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其说明。

废水主要分为各类各类高浓度废液和清洗废水, 此外还有含铜废水、含镍废水、含氰化物废水、公用工程废水及生活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总铜、总镍、总氰化物、COD、SS、NH3-N、TP、总氮等。

线路板企业的废水宜根据废水性质的不同分别处理后再混合处理, 其中一类污染物要单独处理, 车间口达标。

一般情况, 线路板企业的水质是这样的:显影废液、去膜废液中溶解了大量的干膜, 因此COD污染浓度极高, 这些干膜的主要成分为含羟基之压克力树脂、环氧树脂、氨基甲酸乙脂树脂等, 其可与碱性的显像、去膜废液发生反应, 生成有机盐溶解在水溶液中, 而这些含羟基的树脂则不易溶解于酸性的溶液中。应用这个基本原理, 在处理去膜废液时可加入酸于废液进行酸化, 将废液之pH值由碱性调整至酸性, 此时废液中的有机酸盐因酸的作用, 产生逆反应回复成树脂状的膜渣析出, 并悬浮于废液中, 若能有效的分离去处这些悬浮的膜渣, 则可大幅的降低废液的COD污染浓度。去膜显影废液可进入去膜显影废液贮槽, 调节水质、水量后进行酸化压滤, 去除大部分COD, 在集水池A和废气处理系统排水、其他清洗水混合, 利用生物法去除COD后进入综合废水调节池。

高酸更新液、高碱更新液、黑化废液含有Cu2+离子, 进入各贮槽内调节水质水量, 进入集水池B调节pH, 利用微电解膨松床去除部分Cu2+和COD, 再进入批式沉淀槽进行混凝沉淀, 出水进入综合废水调节池。

磨刷含铜废水中的Cu以颗粒的形态存在, 在铜粉回收机利用沉淀的方法回收大部分铜, 出水排入综合废水调节池。

黑化清洗废水、含铜清洗水含有Cu2+, 但浓度不是很高, COD和SS浓度也不是很高, 直接进入综合废水调节池。

综合废水综合调节池出水, 进行混凝沉淀反应 (包括混凝、pH调整、絮凝、沉淀) , 这时水中pH值可能稍高, 利用酸中和后再排水。 (如图3) 。

沉淀池及澄清池产生的污泥自流到污泥浓缩池进行污泥的浓缩脱水, 脱水的对象是污泥中空隙水, 浓缩是减少污泥体积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浓缩池的上清液自流到调节池, 浓缩后的污泥由泵送入机械脱水装置, 机械脱水装置采用厢式压滤机。

脱水后的泥饼含有铜, 是危险废物委托相关单位处理, 过滤液返回调节池。

从技术上说, 本方案采取的工艺较为可靠, 酸化压滤能有效去除去膜显影废液中的COD, 而混凝沉淀则是去除Cu2+的成熟工艺, 且除上述工艺外, 另加以微电解膨松床、曝气池等处理措施, 保证污水达标排放。

以上是总结普通线路板企业提出的废气、废水治理方案, 希望能够对线路板企业在设计建设和环境保护过程中有一些帮助。

摘要:线路板主要用于电子产品制造, 是所有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基础零件, 线路板的生产量日益增大, 但在线路板的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污染物, 本文总结了线路板生产过程中的废气、废水环境污染物, 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关键词:线路板生产,环境污染,废气治理,废水治理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监督管理司.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培训教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 刘仁志.印制板电镀[M].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8, 10, 1.

废气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1 我国石油化工废气处理技术现状

1.1 物理法

物理法是指运用吸附的方法或过滤的方法对有毒气体进行物理的处理,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成本低,一次性可处理大量气体,缺点是能处理的气体有限。吸附法指用活性炭吸附石油化工产生的有毒气体,活性炭能够吸附的气体包括: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等。尤其是对二氧化硫的吸附效果出色,而且成本比较低,因此好多石油化工企业运用活性炭的方法来处理产生的二氧化硫;过滤法是指运用玻璃纤维对有害气体进行过滤,研究表明玻璃纤维对能过滤掉92%的0.2微米的毒害气体,尤其对苯的过滤效果出色,研究表明玻璃纤维能过滤到气体中95%以上的苯含量,而苯是全世界第二大的致癌物质,因此玻璃纤维在处理石油化工企业废气方面的作用相当重要。

1.2 化学法

化学法指利用催化剂的方法对有害气体进行分解,通过催化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把有毒气体分解为无毒气体。催化分解法对温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不同气体的催化温度要求各不相同,因此这种方法必须在能控制温度的室内环境中进行。例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H2和3NNO分解成NN2+NCO2+NH20;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使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这两种毒害气体转化为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虽然催化方法在处理废气时的效率比较高,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缺点,例如在分解一种有害气体的同时可能会产生另外一种有害气体,例如在分解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加剧温室效应。

1.3 生物降解法

生物降解法指通过微生物把一些有害气体降解为无害气体,具体实现方法是把微生物放置在潮湿容易生存的环境中,与有害气体混合,条件满足时就能对气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降解。常见的方法有生物滤池法、生物滴滤法和生物洗涤法。与废水生物处理过程的最大区别在于,废气中的有机物质首先要经过由气态到液态的转化,有机物溶液体中才能被微生物分解转化。特别要指出的是不同的有机物需要不同的微生物条件,例如氧气、水分、二氧化碳的含量的不同都会对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造成影响。生物处理法的优点是效率高、处理简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缺点是对处理环境要求比较高。

1.4 新兴的一些处理技术

除了以上这些传统方法以为还有一些新兴处理技术,例如放电等离子法处理0、OH等活性气体,等离子是物质出去液态、气态、固态的第四种状态,具有导电性的特点,科学研究正是利用了等离子的这种特性来处理废气物体。优点是处理效率高,缺点是成本较高;光催化法最早的应用是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在石油化工废气处理中光分解法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将NH3和甲醛甲苯等有害物质降解成无害物质。光分解法的优点是升本低,缺点的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

2 我国石油化工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动向

我国未来的石油化工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会朝着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处理与回收并重、加大技术创新、处理流程优化这几个方向前进。

2.1 加大资金的投入

废气处理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而且一些处理机器价格非常昂贵,在处理的过程中还要对处理厂房进行投入,例如微生物处理法需要大面积的地方来供微生物进行生存繁衍。因此,充足的资金是石油化工废气处理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是石油化工企业拿出专门的资金来进行研发和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在废气处理方面基于一定的政策性补贴。同时,石油化工企业还可以引入社会的投资资金,然后企业给予一定的分红奖励,以此来共同应对资金方面的困难。

2.2 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石油化工的废气处理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研发工作,目前已经有好多企业把人才战略作为解决废气处理的战略工作。废气处理需要的人才主要是化学、微生物等方面的人才。一方面可以与高校展开合作,联合培养废气处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引入这方面的人才,企业方面需要开出优厚的待遇条件来招揽人才。人才战略对废气处理的技术升级,难点的有效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处理与回收并重

石油化工企业在处理废气的同时如何实现变废为宝,把工业废品转化为可利用的工业原料,实现处理与回收并重是废气处理的重要思路。例如熄灭炼厂火炬,将废气中的硫化物直接转化为工业硫酸、FCC再生烟废热锅炉,丙烯氰尾气生产化工产品等等。这些都是废气处理与资源和能源回收并重的实力。

2.4 加大技术创新

传统的活性炭吸附法、催化法、生物分解法等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石油化工企业急需技术上的突破来寻求更好的废气处理方法,因此加大技术创新是石油化工企业废气处理未来的重要方向。例如前面讲到的光分解方法,放电等离子处理法等都极大地提高了废气处理的效率,同时降低了处理的成本。

2.5 处理流程优化

目前石油化工企业的废气处理流程比较繁琐,以二氧化硫的处理流程为例,要经过甲醇吸收、分子筛吸附、一级吸收、二级吸收、三级吸收、一级碱洗、离心分离、干燥处理等多重工序,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率低下,资金投入过大。如何简化处理流程,用更少的流程处理更多的废气,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可以有效降低废气处理的成本。当然,这个是需要人才、技术、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够实现。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废气处理技术的现状,包括物理法中的活性炭吸附方法、玻璃纤维的过滤方法,优点是成本低。可批量处理,缺点能处理的气体有限;化学方法中的催化剂方法,优点是成本低效率高,缺点是可能产生二次毒害气体;以及生物降解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效率高、处理简单,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缺点是对处理环境要求比较高;以及新兴的一些处理技术,包括光催化法和放电等离子法等,分别介绍了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接着,本文对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废气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动向展开了讨论,主要的发展方向是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处理与回收并重、加大技术创新、处理流程优化等,然后分解对这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废气处理,技术的现状,发展动向

参考文献

[1] 敖国顺.石油化工废气处理技术进展概述[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

[2] 袁朝兴.中国石油化工废气处理技术经验谈[j].科学时代,2014.

[3] 于勇,王淑惠,潘循哲.低温等离子体降解芳烃类物质中的竞争反应[j].环境科学,2000,21(3):60-63.

[4] 李锻,刘明辉,吴彦,等.双极性脉冲高压介质阻挡放电降解氯苯和甲苯[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1):23-26.

[5] 冯春杨,赵君科.脉冲电晕技术在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的应用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4,4(1):59-61.

[6] 曾向东,林大泉.石油化工废气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动向[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2.

废气治理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1 改良西门子法分析

现在多晶硅生产中, 大部分企业选择用改良西门子法, 即利用HCl (Cl2、H2) 与冶金级工业硅作为原料, 在高温条件下, 将HCl与粗硅粉进行合成, 制成Si HCl3 (TCS) , 并对Si CHl3进行化学精制提纯与多级精馏处理, 确保其质量分数可以达到99.99%以上[1]。经常上述处理后, 在还原炉内1050℃硅芯上用高纯H2对Si HCl3进行还原处理, 最终生成高纯多晶硅棒。在对生产尾气进行时, 即对尾气中含有的Si HCl3、Si Cl4、HCl、H2、等进行还原处理, 然后进行回收后返回生产流程内, 其中Si Cl4在氢化炉内用超高纯氢气转化成Si HCl3返回流程, 确保整个生产流程为一个闭路循环。另外, 无论是选择用何种生产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合成Si HCl3、精馏提纯、还原以及尾气回收等工序, 均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气, 其中主要包括Si HCl3、Si H2Cl2、Si Cl4、HCl、N2、H2以及少量金属氯化物, 使得废气具有毒性, 并且具有易燃、易爆等特点, 必须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并提高生产安全性。

2 多晶硅生产废气处理技术分析

2.1 燃烧法

燃烧法的实施原理, 即在有氧与助燃条件下, 将废气通入燃烧炉内产生高温水解反应, 直接将废气转化成含有二氧化碳、氯化氢、少量氯气与蒸汽的高温烟气。谈后对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换热、拦截以及降温吸收处理, 将其中含有的热量吸收掉, 并回收烟气中含有的盐酸与硅酸盐, 确保剩余烟气经过淋洗处理后可以达到排放标准[2]。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 此种方法在实施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并且目前实施应用中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可以实现二氧化硅、盐酸以及蒸汽产生热量等副产物的回收。但是其所需前期投资较大, 处理工艺较多, 对设备运行与管理均有较高的要求。

2.2 碱洗法

此种废气处理方法实际应用中与水洗发具有一定相似性, 生产常用碱液包括Na OH溶液或者Ca (OH) 2溶液。在对多晶硅废气进行处理时, 即对碱液与废气中存在的氯硅烷与氯化氢在几级串联淋洗塔内或者密闭反应釜内进行水解中和反应, 产生Na Cl、Na2Si O3或者Ga2Si O4、Ca Cl2以及少量Si O2、H2O。经过处理后废气中主要含有H2、N2以及水蒸气, 可以达到正常排放要求[3]。多晶硅生产废气进入到碱液淋洗塔内, 经过反应生成Si O2、Na Si O3与Na Cl等, 然后将其输送到废水处理单元, 淋洗塔输出的尾气可直接排放。其中涉及反应:Si HCl3+2H2O→Si O2+3HCl+H2, Si H2Cl2+2H2O→Si O2+2HCl+2H2, Si Cl4+2H2O→Si O2+4HCl, HCl+Na OH→Na Cl+H2O, Si O2+2Na OH→Na2Si O3+H2O。

2.3 干法回收

还原反应后还原炉内尾气温度较高, 使其冷却到常温后, 输送到装填钯催化剂脱氧换热器内, 使得H2与O2反应生成水, 然后将剩余气体输送到下道工序。Si HCl3与Si Cl4混合物被送入到分馏塔内进行分离, 并对回流比进行控制, 可得到质量分数在99%以上的Si HCl3与质量分数在95%以上的Si Cl4。然后将分馏出的Si HCl3返回到还原炉, 用于生产多晶硅循环使用, 反应式为:3Si Cl4+Si+2H2→4Si HCl3。

3 多晶硅生产废气焚烧处理优化分析

焚烧工艺优化, 可以在保证满足环保性与安全性要求基础上, 对废气、废液等进行有效治理。处理流程为焚烧、余热回收、二氧化硅回收、急冷、盐酸回收、淋洗塔与排放。多晶硅生产废气经过缓冲后, 进入到焚烧炉内进行高温氧化反应处理, 对氯化硅烷进行彻底分解, 生成Si O2、HCl等。焚烧炉内出来的高温烟气中含有大量热量, 将其通入到余热锅炉内进行降温处理, 同时回收其中余热, 可以利用烟气余热来对脱盐水处理, 将其变为蒸汽回收利用。烟气经过余热锅炉处理后, 通过过滤器进行气固分离, 对烟气中含有的Si O2粉尘进行消除处理, 进入到急冷塔内, 利用水喷淋降低烟气温度。喷淋降温后盐酸利用石墨换热器与冷却水换热冷却后继续进行喷淋降温, 并回收烟气内含有的盐酸。最后烟气中含有的少量Cl2与HCl通过碱液淋洗塔淋洗后, 利用气水分离器处理后排放。

4 结语

对多晶硅生产废气进行有效处理, 对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选择废气处理方法时, 需要结合实际生产情况, 对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确保所选方法应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不但要保证废气的合理处理, 还可以对副产品进行回收利用, 在总体上提高生产综合效率。

摘要:多晶硅生产会产生大量废气, 对生态环境污染较大, 在持续发展背景下, 必须要采取措施对生产废气进行有效处理。目前已经有更多新型技术被应用到多晶硅生产废气处理中, 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降低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并通过处理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危险, 对提高生产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多晶硅生产废气处理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多晶硅,废气处理,西门子法

参考文献

[1] 四季春, 董辉, 哈莹, 廉景燕.多晶硅生产中废气的处理[J].现代化工, 2013, 02:86-88.

[2] 许红霞.多晶硅生产中废气处理工艺设计[J].轻金属, 2013, 04:71-73.

上一篇:解剖生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