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范文

2023-09-20

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企业文化、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一、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不断积累、技术的不断创新、组织的不断变革,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不竭之源,谁做到了“永远领先半步”,使企业在知识含量、技术含量方面有足够的储备并不断超前,谁就拥有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的把握。企业任何实践都需要相应文化的指导与支持,所以企业的最终发展必然回归于文化的发展。

(一) 中国传统文化

有人说,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之为“德性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 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为主体的、广义的、深层的文化,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统作风、群体意识及整个企业人员的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经营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灵魂,具有很大的渗透力和凝聚力,是维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员工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之中,并决定着企业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个企业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素质、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风格和企业作用等。从层次上划分,其表层是物质文化,如企业发展速度、产品和服务质量、标语图徽、员工着装等;中间层次是制度行为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公司章程和员工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最里层的是精神文化,即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等,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

(二) 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

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最根本的问题是企业文化的中国化和本土化。要想发展、繁荣中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吸收国内外企业文化的优秀部分;另一方面要把我们好的传统继承下来,在融合的过程中创新,实现两种文化的对接和超越”。

传统是一种历史的长期积淀,传统文化是一种相对永恒的东西。从经济的角度说,每一个时代都必然要遇到前人留给他们的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从总体上看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家族为本位、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的。其中充满了矛盾,也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从总体上看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家族为本位、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这一基本精神而展开的。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忠厚、勤劳敬业、成人达己的处世哲学,家族、重集体、重社会、重国家的伦理观念,顺应自然、少思寡欲、修身立德、厚德载物的人本思想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公而忘私的主人翁意识和团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等传统美德,对企业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如重人情、讲面子、裙带关系、嫉贤妒能、消极避世以及“自私、贪婪”的人性恶习与传统信仰衰落等消极文化因素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也很大。所对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充满了矛盾,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积极影响

1、“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考虑一切的根本,企业的管理者要在企业中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文化氛围,其含义包含三点:第一,“企业即人”。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因此应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因素放在中心地位,时刻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第二,“企业为人”。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满足社会的需要,并提高员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企业为人”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舍弃后者而取前者。第三,“企业靠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全体员工,必须依靠全体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实行全员参与,以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促进最终目标的实现。

2、“刚健进取”的民族精神。早在古老的《周易》中,就对刚健有为、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作出了经典性的表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中华文化精神的重要内涵,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鼓励企业的全体员工愈在挫折厄运面前,愈要有抗争的勇气和力量,愈要有坚韧的探索和持久的忍耐。

3、“和谐合作”的思想方法。注重和谐与合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精神,孟子在国家事务管理方面提出上下和谐的思想,阐述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著名命题。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建立一种“和合”的文化氛围,对它的各项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邓荣霖等(2006)在研究中国情境下不同的文化类型、组织结构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的不同影响时,设想中国企业的员工会更加适应那些强调和谐人际关系和集体目标的组织文化,从而将具有这两方面特征的组织文化作为研究的重点。

4、“崇德重义”的企业伦理。我国的传统文化中高度推崇道德和道义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周易》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这个意思。体现在企业伦理上就是“价实”、“货真”、“量足”、“守义”,这既是企业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是企业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消极影响

常建坤(2006)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时发现,中国文化对企业家创新精神所起的正面影响要小于西方文化。

1、求稳怕乱,反对一切变革创新。“先王之道”不能违,“祖宗之法”不可变,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信条。在我们今天的企业里,低头干活少说话,本本份份随大流,仍然能得到好评,过上安稳日子,还往往能被选为“先进”,推为“优秀”。而不安于现状,总想越出些“规矩”、弄出些“新意”的人却不被看好。在民族文化心理中,“离经叛道”最为世情所不容,也往往最伤当权者、管理者的感情和神经。由此形成了停滞的、僵化的和消极的企业文化,成为创新的重要阻力。

2、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以“安贫乐道”为尚。我国传统文化有“崇德重义”的道德规范,但它把义和利绝对对立起来,反对人们要求改变自身生存条件的愿望和为此所进行的斗争。既然功利和人欲被看作是恶的、应该抛弃的东西,力量的培养、知识的研求,也就必然被忽视。从社会效果来看,这种文化效果流行的结果,造成知识分子空谈心性、轻视实践的性格,偏重向内心寻觅“天理”、“良知”,而鄙视向外界探索客观世界,以致阻塞了探索知识、改造世界的雄心和锐气。

3、强调群体意识,忽视对人的个性的认可与培养,不利于企业员工个体意识的发挥。这种思想意识的长期影响,使人们难以坚持个人的看法,企业家不敢大胆实施自己的改革方

案,不愿显示个人的力量,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培养企业员工的主体意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提倡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因此要培养其主体意识,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参与意识。员工应关心企业发展,参与企业管理,企业对于员工的建议应及时、正确地接纳和反馈,避免不同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这样员工才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并勇于承担责任;独立意识。员工能够自由迅速地就某些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出决定,并对所做的决定负责,将企业的长远利益与个人价值实现相结合,企业充分尊重每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在企业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每个员工提供发展自我的空间。

2、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企业创新环境的建设包含硬环境建设与软环境建设两个方面: 硬环境建设主要是指建设创新工作赖以进行的各种物质环境条件。如创新所需的工具、设备、仪器,创新试验的条件,创新资料,信息沟通和管理方式与手段,工作场所及生活环境等;软环境即企业内的创新氛围,主要指一种对创新的无形推动与激发力量,大多数人愿意在有情趣、有事业目标和创新气氛的环境中工作,而不仅仅满足于完成例行工作。

3、创新价值观的培育和提炼。企业的群体创新应当包括集中群体创新和分散群体创新。群体创新文化无疑十分需要集体主义精神,因此,企业发扬我国传统文化重视集体的思想,营造群体创新文化,使企业员工以企业利益和发展为己任,团结协作,努力创新。

1]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2008年8月版

[2]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2页

[4] 黑格尔:《哲学史讲学录》第1卷,第8页

. [9]邓荣霖,吴欣,郑平.组织文化、组织结构与绩效: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22).

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摘 要】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认证,在基础教育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立足“大课程”观,放眼课程改革的全局,统摄课程实施的各环节,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思路。课程概念上树立“大课程”观,课程目标上确立“文化人”的培养目标,课程形态上强调“一主多副”原则,课程资源开发上注重价值性与可利用性,课程效能上推进“深度教学”,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向基础教育课程的渗透效能的现实要求。

【关  键  词】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础教育课程;大课程;渗透;融合

【作者简介】 龙宝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原理、课程与教学论。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认证,是整个民族文化延续的血脉,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文化精髓的汇流带与集结点。作为民族生命延续的重要媒介——基础教育课程理应责无旁贷、不辱使命,自觉肩负起继承、弘扬与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然而,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优秀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生存空间受到无形挤压,面临着被弱化、被边缘化的新危机。正如有学者所言,“仅从国际视野思考课程改革是不够的,如果能增加传统文化的审视点,课程改革会更加理性,更有接受性。”因此,妥当处置好优秀传统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间的关系问题,确保国家立德树人目标的顺利达成,就成为摆在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者面前的实践难题之一。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颁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正式提出了“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课改方向,这无疑是复兴、重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得力举措。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不断增强课改的文化视野与本土关怀意识,利用科学的方式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形成新课程改革与旧文化延承之间的和谐统一与水乳交融关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只有立足“大课程”观,放眼课程改革的全局,统摄课程实施的各环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有可能顺利融入到基础教育课程的机体与血液中去。

一、课程概念的拓展

课程是什么?知识技能抑或生活经验,学科科目抑或社会文化?这是一个对课程研究者而言极富挑战性的话题,学者对该概念的理解更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随着“大课程”概念的出现,这一话题大致有了一个公认的答案,即课程不仅包括人类社会发展中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生活经验、学科体系,及人类为得出这些认识成果而进行的思考、探究实践,更包括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积淀起来的先进文化与优秀成果。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学习者面对的“大课程”其实就是指一个社会延续中建构起来的文化体系。而在“小课程”概念中,“文化”为“知识”所取代,“经验”为“技能”所取代,“思考”为“思想”所取代,整个课程体系沦为死板的知识、技能、信念、思想等静态认知成果构成的混合体,“课程”原本具有的丰富内涵、鲜活活体、探究过程、开放品性等被阉割了,由此,这一狭隘的“课程”理解成为束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镣铐。其实,知识、技能、思想、经验等都只是“文化”的一个构成要素,它只有在人类文化的体系、流转与创生中才能存在并产生意义。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文化的所有构成,包括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异域文化与土著文化、全球文化与本土文化等都应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构成要素。在这一意义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元素,所谓“渗透”,其实质是要回归本然的基础教育课程内涵与原貌。这就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者在意识中必须清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额外任务”、“附加内容”,而是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任务、原本构成;在课程的目标、文本、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自觉弘扬、更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当然使命与责任担当。从这一角度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站在“大课程”的高度与视域中开展改革,必须自觉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机融入到基础教育课程的每一个“缝隙”与“链条”上去,全面体现“文化课程”意义上的“大课程”精神,努力开拓新课程改革的全新局面。

二、课程目标的明确

在《纲要》中,国家清晰地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即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方式创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目标是对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扩展与延伸,是对“三维课程目标”的补充与细化。应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从形式上看是“三维”的,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就其实质内容来看,它主要解决的是育人的问题,即到底要培养出什么样的新人的问题。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不仅要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知识人”、“世界人”、“道德人”、“学习者”、“实践者”,更要培养出扎根历史文化、传承优秀文化、认可民族身份的“文化人”。对中小学生而言,最有意义的教育资源、发展资源是其生存其中的“文化场”,他们主要受教育的方式就是沉浸在这一文化场中,接受整个文化场的洗礼与熏陶。民族文化就好似空气一样分布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成为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营养。走进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教化与润泽,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下成长为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者与发展者,这就是新课程改革应该确立的新目标。中小学教师与课改工作者也必须在这一课程目标的指引下,科学设计符合学习者成长规律的阶段性课程实施计划,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提供多样的植入点,帮助学生顺利成长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卫士与接班人。

一方面,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总目标是将中小学学生培养成为认可并践行民族核心价值观,承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民族精神的“文化人”。应该说,核心价值观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要旨,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等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精华。借助基础教育课程,将这些传统美德与价值观念传递给青少年,把他们培育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新生代,对整个中华民族生命力的延续与进化而言意义重大。

另一方面,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的总目标应该在中小学课程中分阶段地融入、落实,以循序渐进地达成培养优秀“文化人”的教育追求。正如《纲要》所言,“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而言,在基础教育各阶段,优秀文化教育目标的设计是有梯度的,与之相应,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也是有差异的:小学低年级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感受——亲切感,故在课程实施上必须体现突出直观、生动的特点;小学高年级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故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传统文化素材是其主要实现途径;初中阶段的课程目标是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故组织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讨论就显得尤为必要。一句话,不同课程阶段的传统文化教育子目标在学生心理发展链条上构成了“情感——认知——理解”的推进序列,为学生逐步进入传统文化圈层,承领优秀传统文化搭建了一道教育阶梯。

三、课程形态的选择

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模糊性、广博性、多样性的特点,如何借助有效课程形态,将之有机整合、融合渗透到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实践难题。在中小学课程实践中已经出现了四种典型的课程形态,它们分别是:开设专门课程,如中华经典诵读课、中华传统文化课等;开设活动课,如组织学生开展传统礼仪教育活动,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等;开设校本课程,即结合地域特点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如开设剪纸课、手工课、经典阅读课等;开发以校园文化为载体的隐性课程,即利用学校墙体装饰、师生服饰、传统教育活动等来渲染校园的传统文化气息等。这四种课程形态是有效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我们建议在基础教育课程实践中按照两条原则来优选、优化、重组课程形态,全力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果。

首先是“一主多副”原则。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实施中,课改工作者要坚持以专辟课堂为主体,按照系列化、主题化、阶段化的思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化为一个个主体教学单元,并将之科学组织到基础教育课程的各个阶段,形成明确的传统文化课程主线,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同时,中小学教师还必须清楚:主题化的专门课堂只是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教学的引子,学校必须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传统文化课程,如第二课堂、社区综合实践、环境课程、孔子课堂、研究性学习等来有效支持专门课程的开设,确保课堂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正如有学者所言,“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绝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而是要加强公民文化自觉和文化坚守的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敬畏、崇尚、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在“一主多副”原则的指引下,全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会形成一个“糖葫芦串”式结构,随之,一个主线清晰、渠道多元、相互支撑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会逐步形成。

其次是全身参与原则。在传统文化课程实施中,为了确保课程实施效果,教师必须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以期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实践证明:仅仅有学生欣赏活动、思维活动或体验活动的参与,都无法达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只有全身心参与,激活人的全部器官,文化教育活动才可能达到最优的组合联动效果。对传统文化课程实施而言更是如此。传统文化是隐性与显性的统一,要将之植入到学生的心田中去,仅有学科课程的支持肯定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善于组合各种课程形态,构筑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课程形态体系,进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我们建议:在课程实施中,中小学教师既要善于利用学科课程来引发学生大脑思考参与,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还要善于利用文化亲验活动引发学生感知觉,甚至包括“第六感觉”的参与,促使学生形成鲜活多元的知觉感受,甚至还要利用活动课程引发学生全身感官的参与,努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决定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就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是拓展传统文化课程实施空间,提高课程实施效能的重要途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延绵在国人的生活世界中,还被固化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史料中,存活在民间艺人、网络世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要将之载入青少年的课堂中,使之服务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就需要对之进行激活、选择、加工、利用、拓展,使之以鲜活课程资源的形态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为此,中小学教师在授课之前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些资源分布在哪里,教师或学生可以利用哪些方式将之呈现在课堂中,应该采取何种手段使之服务于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育。在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中,中小学教师一方面要关注课程资源的价值性,另一方面应该关注课程资源的可利用性。

首先,所有传统文化都具有教育价值,但在价值大小上有差异,教师应善于选择那些教育价值较为集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将之列入教育资源栏目中来。一般来说,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较大,它们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创造力与文化生命力。例如,天人合一、注重和谐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内核之一,将与之相关的文献典籍、创造发明、建筑设计等列入课程资源,就有利于学生事半功倍地掌握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基于此,教师在遴选、开发课程资源时一定要选择价值浓度高、代表性强的传统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对象。

其次,传统文化都可以转化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堂,但不一定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适宜做课程资源来使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遗产不一定都适合转变成为课程资源来使用,例如昆曲、四合院建筑等,它们尽管也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来使用,但可利用性较小,一般在中小学传统文化课堂中只作一般性介绍而已。相对而言,剪纸艺术、腰鼓、中国画、扇子舞、民间字画等,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在中小学中的可利用性较强,可以直接服务于中小学生个人才艺培养与精神陶冶。

所以,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一定要同时兼顾价值性与可利用性,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实际效能。

五、课程效能的实现

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教育效能是整个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生命线,事关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品质。效能就是效果、效应、效力,是课程实施向学习者身心中渗透、内化的程度与水平。在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效能提升中面临的最大瓶颈是“形”“神”分离问题,即在中小学课程实施中过于关注传统文化教育的表面效果与形式化做法,如校园装饰、诵读表演以及传统文化对学校教学生活的点缀作用等,其结果,学生经历传统文化课程学习之后常常是仅仅知其“形”、观其“貌”,而难以理解其真意、深意,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的渗透力较为微弱,“文化人”的培养目标难以达成。据此,我们认为:要提高传统文化向基础教育课程的渗透效能,教师必须改进教学的方式,推进“深度”传统文化教学,大力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效能。所谓“深度教学”,它是指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不能停留在杜威所言的“告知”水平,也不能停留在“观赏”水平,而要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的生成背景与发展简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与发展前景,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验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努力突破仅仅关注传统文化外观的认知水平,突破仅仅停留在感到传统文化“有趣”“有感觉”的感性水平,实现对传统文化灵魂与精髓的把握与吃透。应该说,只有借助这种教学,传统文化向基础教育课程的渗透目标才可能高效达成。

参考文献:

[1] 杨立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改革[J].教育评论,2008,(1).

[2] 宗河.《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印发,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4-4-2,(1).

[3] 晋浩天.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得其形而遗其神”[N].光明日报,2014-4-23,(6).

教育部:信息化教育破解“缺师少教”难题

在日前召开的2014年度中西部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透露,截止到今年10月底,全国5.9万个项目教学点中除了西藏等偏远教学点,其余均已全面应用信息化开展教学,破解了中西部地区偏远教学点的“缺师少教”难题。通过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均衡。

教育部从2012年底启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刘利民表示,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开展以来,开设了多种形式的电子课堂,改善了一些偏远地区长期无法开设美术、音乐、英语等国家基本课程的状况,缺少教师的情况也通过远程教育得到解决,教学点的课程逐步变得丰富起来。

刘利民表示“我们从教学点做起,动员广大教师参与这项工作,把好教师、好课堂的资源汇集起来,让每个课程至少有一个优质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最终要形成覆盖中小学所有年级、所有学科、所有版本的电子课堂。”

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中,已有73%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达220多万间,占教室总数的59%,34%的学校实现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

摘自:《中国教育资源网》

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任何一种文化模式都不可能是凭空全新产生的,企业文化也不例外,企业文化的形式及其内容一定有其历史渊源和路径依赖性。世界上大凡有生命力的管理思想,都是基于本土文化之上的。所以,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原有企业文化中优秀内容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要继承和发扬企业文化中被证明正确的核心的价值观,这些观念被认为是保证企业长期稳定经营的基础。同时必须记取:作为一个文明发展古国,历史文化传统有益于今天文化建设之处多矣,把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与我国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从而为我国企业进行文化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人曾说,世界上所有民族中,有三件最可怕的事情:一是科学技术的生产力;二是永不磨灭的犹太精神;三是中华民族的同化力量。中华民族历经风雨,最终仍然傲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一种强大文化融合征服力量。所以,中国的企业进行文化建设是有资源优势的,如果能够吸收国内外的优秀文化资源尤其是整合传统文化,必将在该领域大放异彩,中国企业发展不可限量也。海南航空董事长陈峰师承国学大师南怀瑾,深感“国之兴衰在民之觉悟”,把儒、释、道学的很多行为法则引入了企业。外界还传说,海南航空中层以上干部会见客人时以佛家手势代替握手礼。湘财证券则在公司里建设了易学博物馆,八卦、天象成为令大家心灵相通的语言。

企业文化的精神气质可以融合全球,但是其表现形式一定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释道三家。

儒学思想和企业文化

儒学“六术”——仁(爱)义(杀);礼(外)乐(内);圣(行)智(明)后来变成了“五行”。其实管理哲学说到头不外乎这“六术”。仁,福利、自我实现;义,忠诚纪律;礼,组织、形象;乐,和谐、交流、舒服;圣,知行合一;智,正确决策,用人得当,开发培训。

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学者彼得"伯格教授认为:“儒家文化展现出了经济的动力。中国移民在世界各地都很成功,尤其是在东南亚,便是个例证。”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大大得益于儒家文化。

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首先将《论语》运用到企业管理,他开设了“《论语》讲习所”,倡导“论语主义”、“道德经济合一说”、“义利两全说”、

“论语加算盘说”,认为“论语中有算盘,算盘中有论语”,即讲道德、信用可以带来物质利益,而在牟利时要讲究道德、信用。他说:“我的经营中虽饱含着辛苦和惨淡,但是由于常遵孔子之教,据《论语》之旨,故使经营获得了成功。”日本东芝公司总经理土光敏夫,丰田公司创始人丰田佐吉、丰田喜一郎等人都喜欢《论语》,丰田喜一郎还将“天地人知仁勇”用作自己的座右铭。日立公司创始人小平浪平把儒家的“和”、“诚”列为社训。住友生命的会长新井正明以“其身正,不令而行”为座右铭,松下幸之助则认为,企业家要仁爱惠众,生产出象自来水一样多而便宜的产品以回报社会。目前在日本,不少企业家把《论语》作为日本工商企业的“圣经”,把其中的思想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方针。松下电器公司迄今还在其商业干部学校中,把儒家经典作为商业道德课的教材。

韩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真正祭祀孔子的国家。每年春秋两季,韩国都要在成均馆的大成殿举行孔子的祭祀典礼,政府派高级官员参加。韩国成均馆大学安炳周教授认为,儒家思想对韩国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他指出:“儒家思想对防止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私欲、利己主义等不良倾向和社会思想的堕落,可以起到调节作用。因为在价值观方面,儒家文化倡导为别人作牺牲和忘我精神是受到普遍尊重和赞扬的良风美德,这些传统思想正是西方所没有的。”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包罗万象。作为企业文化之根基,儒家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基本方面。

一、天人合一

德国波尔教授指出:“儒家的人文主义哲学是与天道哲学相通的,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它沟通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和顺应。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避免人类在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谓“天人合一”有三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是重视人文,以人为本。“天人合一”思想,它说明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周围的一切的关系。

“天人合一”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主要体现在“取诸社会,还之人群”的企业经营哲学。它要求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看作是一个不断满足社会正当需求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简单制造或销售某种产品的过程。从企业构想,到商品服务的设计、定价、促销、分销的规划与实施的全过程,不仅要努力满足社会和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欲望,并由此获得利润,同时还要求整个经营全过程都要与消费者和全社会的长远利益相符合、相一致。正确处理企业自身利益与消费者的正当需求和全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做到诚信经营,统筹兼顾,求得三者或者多方利益的平衡、统一。

中国的传统儒商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儒商精神首先是引道入商的大气魄。即“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经商绝不仅仅是为了赚钱,经商的同时还要有大眼光、大手腕、大气魄,具有大商贾的长远战略目标,就如同《商道》指出的“财上平

如水,人中直似衡”,而北京同仁堂历代恪守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传统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更是这方面的典范。

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段话清晰的表达了人类期望“天下一家”的共同愿望和追求。

企业固然要赚钱,但是更应该是提升人类的生存质量,为人类的美好明天而奋斗。其实这在西方诸多大公司已经得到很充分的体现。

一个企业未必要树立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使命,但是追求一定要高远。《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就是这个意思。这就要求企业,当自身利益和消费者、社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企业首先考虑和保证的是社会整体利益,其次考虑和保证的是消费者的利益,最后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这话说起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具体的利益纷扰中能够主动去做也不容易。

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子贡有一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就是自己所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去加在别人头上。这条原则被认为是道德的底线和黄金律,也就是做人的起码标准。1998年,全世界100多个宗教组织代表集会发表“普世伦理宣言”,将中国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进宣言。

在社会交往中,一个人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在运作企业中也应该有这种观念,现在企业提倡双赢其实就是这个思想的引申。

四、感恩

西方有感恩节,中国自古也不缺乏感恩意识,中国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等,都与感恩有相通之处。但是中国的感恩意识在伦理本位的社会中太具体太功利。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做企业实际上是在做人。人是企业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一个无所畏惧一个不具有感恩意识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这样的人组成的公司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君子施恩不图报,知恩不报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他日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一个知恩感恩的人,时刻都想着为恩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会做出任何有损于恩人的事情;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不仅不思感恩、报恩,当个人利益与恩人的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会不惜损害恩人的利

益而保全一己之私,这样的人最不可信、最不可靠!因此,报恩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品德。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有一次家中失盗,一位朋友闻讯后写信来安慰他,他在回信中写道:“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份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面对失盗,罗斯福没有怨天尤人,反倒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这又是一种怎样的气度和智慧?

蒙牛集团更是把感恩报恩当成做人的原则,他们把每年的感恩节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对待。“经营人心是蒙牛的终级目标,而感恩心是蒙牛文化的灵魂。蒙牛举办感恩节的目的是:关注员工的健康,提高生活的质量;营造心灵之间的感动,实现蒙牛人的伟大使命。”牛根生如是说,什么是中国人最深层的文化呢?那就是一颗真诚的感恩心。“以蒙牛事业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为己有。”源自对员工的感恩;“提供绿色乳品,传播健康理念”源自对消费者的感恩;“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源自对客户的感恩;“财散人聚,财聚人散”源自对股东的感恩;“关注环保,回报社会”源于对社会的感恩;“98%的品牌是文化,98%的矛盾是误会”源自对蒙牛事业整个价值链条之间的相互感恩。

佛教精神与企业文化

佛教精神不是简单的佛教教义,而是佛教信仰者身上所具有的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这种处世态度对于在具有深厚东方文化传统的中国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有着许多积极意义。以下即是就佛教精神对于企业文化的积极意义所作的阐述:

1、经世济众

为自己和别人解脱痛苦,是佛教蕴含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佛教虽则分为大乘和小乘,但是即便是小乘在追求层面上也讲究“穷则独善,达则兼济”,所以他们的自力拯救不能理解为只是追求自我个人的解脱,而是把自我拯救建立在通过个人努力并引导众生共同努力基础上。自度度他、自济济人,或说通过超度他人以求得自己的超度、通过救济别人求得自己的救济,这是佛教中经世济众的基本精神。

企业应该吸纳经世济众的精神,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通过产品来为别人提供服务,当然对于企业的经营方式、所经营的产品,都要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香港李嘉诚先生就曾经力排众议,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提案。企业经营的产品只有是利他的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才会给企业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带来更稳健的经营风格,才能使企业获得更长期的利润。企业树立了经世济众的精神后,通过一定的途径,让企业员工和社会知晓、认同这些精神,会为企业本身的经营带来极大帮助,也会对文化整体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

2、众生平等

佛教教义不要求人绝对服从于某种意志或力量,在佛教中,没有创世者与被创造者,没有领导与被领导。佛教中佛与佛弟子的关系,不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而是先觉与后觉、师与徒的关系。释迦佛创立了僧团组织后,没有以领袖自居,而是把自己当成僧团中的一员,与普通僧众一道,持钵乞食,赤足云游。众生平等是佛教的一大特质和基本精神。

对于企业文化而言,众生平等应该作为其基本精神之一,应倡导企业内部员工平等相侍。要本着“皆为赤子”的情怀,把企业的各级领导者看作是具有不同分工承担不同任务的普通一员,领导者不是带领团队去执行他所决策和定义的工作目标,而是与团队的其他人员一道去共同实现大家所认可的工作目标。同时,企业应尊重每位员工在企业的发展权利。

3、重智尚真

佛教作为宗教希望寻求的是人的终极归宿,但是佛教却不是一种盲目信仰的宗教。佛教强调发挥人本身具有的智慧,通过现象来看本质,洞彻声色,证悟真如。佛教之所以重智尚真,在于佛教自认为其所认知或了悟的是客观的真理。佛祖不是真理的创造者,只不过是真理的发现者。佛教更强调“以法为师”。

重智尚真对于企业文化的价值,在于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不为事物表象所迷惑,崇尚真理、质问权威的精神。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是企业永葆青春的法宝。在企业文化中应该鼓励员工去发现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并及时去修补经营中存在的错误和缺陷。对于企业已有的文化要不断地在企业经营中去加以检验,以便适当扬弃。敢于对企业已经形成的企业文化挑战,就是企业文化中重智尚真的重要体现。

纵览古今,很多佛教信仰者以特有的佛教精神为人处事,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同样有很多人借助佛教精神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焕发出了独特魅力,为打造百年老店奠定了深厚的企业文化基础。双星集团在企业文化里引入佛教精神,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为佛教精神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树立了典范。

道家理念与企业文化

小鹿吐出了满嘴的达梨薄草,孔雀不再舞蹈。

蔓藤甩掉褪了色的叶子,仿佛把自己的肢体甩掉。

那野鸭不理藏在荷花丛里的叫唤的母鸭。

它只注视着你,藕从它嘴里掉在地下。

——《沙恭达罗》描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道家讲究自然,崇尚朴素无为。而这种无为实质上是一种逆向选择,也就相对应的是有为。所谓无谓,并不是指无所事事,无所作为,而是指不乱为,不妄为,要遵照自然规律的要求去作为。

《老子》一书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和“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成都恩威集团就是根据“善利万物”、“柔韧”、“不争”、“处下”等道家理念确立了“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博大宗旨。

记得曾仕强在一次讲课中讲到,中国人下象棋都取黑子,以让代争,这其实就是道家文化影响所致,道家是有自己的特点和魅力的。同时,道家注重生命的反省;让人回归纯朴和安详。道家的特色是柔、是自然、是无为。道家针对一切社会弊端进行最深刻的讽刺嘲笑,道家不主张无谓的争斗,更倾向于虚静。所有具有道家精神的人,更容易以“出世精神做人,入世精神做事”。

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摘 要: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校的一门主干必修课。本文针对课程开设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其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大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国文化概论 素质教育 价值意义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育部于1999年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确定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课[1],在高校开设该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之一,作为一门了解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熏陶人格气质、修养的基础性、综合性的人文类核心课程,中国文化概论与大学生素质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此门课程的开设“虽不能产生明显的实际利益,但它的价值是无形的、间接的,它对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伦理行为的完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学习传统文化是让我们了解过去,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

一、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与大学本科毕业生相比,在缺少学历优势的情况下,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支撑。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掌握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应具有很高的素质素养。因为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可以在短期内很快培养,而一个人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所以,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会综合考量一个人的素质。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大学生是用人单位的首选,并且此类大学生在毕业后更能适应社会发展,能做出更大的贡献。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識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只有努力开拓出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学生走上社会才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只是为了应付工作而没有人文素养的底蕴,那么,培养的不是社会人才,而是职业的工具。高职教育者都应该意识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上。

近年来,高职教育的功利性日益明显。我们过于片面地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似乎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学、就业、晋级、升迁等。某些大学生在所谓的现代意识的掩饰下,对传统文化表现出冷淡与漠视,对传统道德表现出叛逆与背弃,物质化、功利化倾向明显,个人行为失范、个人主义现象不容乐观。教育不能把受教育者仅仅作为有用的工具培养,而必须把他们作为一个完整而丰富的人培养。教育部于2014年3月26日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在各阶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做到三个“全覆盖”,即学科课程全覆盖、教学环节全覆盖、教育人群全覆盖。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进高校课堂必是未来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现状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基础性课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存在若干问题,现状令人担忧。

(一)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不受重视,日益边缘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而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重视不够。因此,某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够合理,专业课程学时长、学分多,比重大;人文课程学时短、学分少,比重小。中国文化概论也被相应地边缘化。有的高校将其课程性质改为公共选修课,有的高校只在个别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理科类专业不开设。有的高校压缩课时,有的以讲座形式授课,而有的甚至不开设此门课程。笔者假期到广东的5所兄弟院校考察,5所院校均未开设此课程。在宁夏开设此门课程的高职院校也是凤毛麟角。目前,在宁夏职业技术学院,这门课程课时的压缩使得教师讲课时倍感压力(16课时),需要讲的内容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无法深入,学生不能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就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中国文化概论课便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高校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建设,学生也就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部分学生致力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训练,忙于各类等级考试,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热情并不高。职业教育长期对人文素养教育不够重视,必然会导致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大学生缺乏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必然会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中国文化概论与西方文化课程的冲突。

一些大学生对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渐渐变得陌生,而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情有独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却不感兴趣。这种盲目的崇外,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类课程和西方文化类课程的态度有所偏移。学生在选修课中多会选择“美国文学”、“外国名著导读”等,而选修“论语导读”、“古代诗词欣赏”、“国学导读”等的较少。西方文化和中华文化都有其精髓的地方,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类课程,可以拓宽知识面,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能忽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大学生有义务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三)学生素养低。

目前部分高校在教育教学中偏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科学技术的精神价值,忽视能力培育过程中心灵的教化、人格的培养和科学思维的养成。因此一些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人文素养偏低。有的大学生精神无聊,沉湎于网络游戏、上网冲浪、交友聊天。因此,在高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正如科学院院士、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不打自垮。”[3]因此,中国文化概论等素质类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设置的作用意义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修身、养性、立志、齐家、治国、安邦的大智慧,这些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今天仍然影响、制约着当代中国人。在高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对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努力弘扬传统文化、倡导中国文化之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实问题。在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中,那生动的文化掌故,鲜活的文化现象,浓郁的文化情绪,深邃的文化哲理,能升华人格、提高境界、振奋精神。因此,通过中国文化概论课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涉及伦理道德、文学、史学、哲学、宗教、教育、科技、书法、绘画、建筑、饮食等多方面,同时向大学生传授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可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爱国情怀,从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进一步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更好地为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服务。

(二)了解既往传统,认清当前国情。

理解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恰恰是认识过去。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同时带来因袭的重负。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对今日中国的影响,可以说是准确认识当前国情的必经之路。通过系统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伦理道德、重和谐统一、重实际与稳定、重人文教化,以及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贵和尚中、求真务实等民族精神,对中西文化的异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会通等,往往会有更清晰的认识,获得更深刻的体会。只有熟悉传统、深刻理解、把握传统,才能辨别良莠,更好地变革传统,认清传统因袭的重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培养学生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

“和”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渗透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天人合一”思想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人与自然要互相理解,结成友谊。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际关系的和谐更为中国人所看重,重和谐和协调,不走极端,强调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同他人、群体的存在和发展统一起来,使双方处于和谐的关系中,而不应分裂与对抗。这种思想便衍生出“亲情仁爱”、“血浓于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优良传统。以“和”为内核的中国文化,构造了特殊的民族心理,孕育了中華民族博大的胸怀和豁达开朗的性格。当今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民族地区,家庭孩子在一到三个之间。但是整体来说,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染有自私、偏执的毛病,待人接物时一般只考虑个人利益和个人感受,不善人际沟通,缺乏团结协作的精神品格。应该说,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贵和”的和谐精神,可以将其内化在自己的行为中,有助于大学生完善自己的身心人格,培养他们和谐、宽容的人文品格和健康的人际关系。

综上,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传播,更是精神的培养、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终极价值的叩问。中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国人知识的积淀和经验的总结,她富含生命哲学,是对人生价值、意义的思考。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立昕.“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6(11):118-121.

[2]许晓晴.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270.

[3]葛夏文.中国文化精神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S2):275-276.

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摘要:青岛黄海学院将高校语言文字工作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结合,以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国学院为平台,以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为媒介,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面上推广、点上突破;六艺并举、四书奠基”的育人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语言文字;传统文化;育人模式

一、背景与现状

语言文字工作具有基础性、社会性的特点,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和支撑力量。高等学校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做好高校语言文字工作,是社会和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陈春雷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素质是大学生基本素质基础中的基础,对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然而,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却不容乐观,多数本科高校缺乏相对完善的语文类公共课程体系,人文教育受到某种程度的冷落,语言文字工作近乎处于被边缘化的位置。

2016年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弘扬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发展。树立和增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探索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开展育人工作,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青岛黄海学院历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语言文字工作的有机结合。2011年学校在校园内立孔子铜像,建六艺坛、群贤道,以国学经典名句融入校园文化建设。2012年9月成立国学院。2013年起举办国学研修班和淑女礼仪班等特色班级,同时面向全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近七年的辛勤耕耘,深入开展国学教育,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成为学校四大办学特色之一。201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时得到评估专家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在工作实践中,学校语委办与国学院通力合作,将推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切结合,并不断进行积极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

二、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育人模式主要思路

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开展层面来看,高等院校承担着语言文字教育与普及任务。学校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作为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在对大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方面,既有一般普通高校的共性,也有体现自身特点的个性。总体而言,将语言文字工作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诗教、书教、礼教、乐教等相结合,渗透孔子“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面上推广、点上突破;六艺并举、四书奠基”(四书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六艺则指礼、乐、诗、书、画、舞等“新六艺”)是我们经探索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模式。

三、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育人模式实施措施

以语言文字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高校的文化使命。学校在实践探索中,以国学院为平台,面向全校开设《国学基础》课程及开展传统文化讲座,实现国学教育的有教无类(面上推广);同时举办国学研修班、淑女礼仪班等特色班级,进行以“四书”和“新六艺”为载体的精英教育,实现国学教育的因材施教(点上突破)。

(一)有教无类,注重推广普及,《国学基础》课程写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将《国学基础》课程列为通识教育选修模块的必选课程,从而为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育人提供了制度保障。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国学基础》课程得到日趋成熟和完善,课程在内容上以《论语》《大学》等经典章句为核心,结合礼教、诗教、书教,从而使学生国学课堂上感觉不到枯燥无味,而是能够充分领略到国学经典文句的隽永与诗词的无穷魅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还曾探索将书法教育融入学生第二课堂,由国学院专业书法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书法,书写内容以古典诗词为主,柳公权云,“心正则笔正”,许多学生因此爱上书法,进入国学院深修有得。

(二)因材施教,开展精英教育,特色班级课程别开生面备具语言之美

如果说《国学基础》课程是面上有教无类的推广普及,那么国学研修班和淑女礼仪班的举办,则是点上的提高升华,是开展国学精英教育的有益尝试和探索。特色班课程别开生面,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言文字工作的深度融合。特色班的学生是从全校各专业选拔而来,修满两学年8个学分之后可获得国学院结业证书。

对特色班学生的培养讲究“四书奠基,六艺并举”,四书的讲习不求面面俱到,以领会宗旨,得其精要为纲领;六艺的课程则相对活泼生动。礼仪课程将古礼和现代商务礼仪相结合,体现古礼的内涵及现代的应用,国学课堂庄严诚敬,上下课行礼蔚成风气。音乐课程则包括了古筝、古琴等,俗語讲“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乐教室中时常传来琴声阵阵,学子流连其中,耳濡目染,身心愉悦。“国魂凝处是诗魂”,《诗经》是深受学生喜欢的课程,《论语集联韵译》、《道德经集联韵译》则是国学院的特色教材,将经典的精华依韵集联,更加体现了语言文字的简约深美。学生自发成立了“国风诗社”,聚会研习,不亦乐乎。书法课程将许多学生带入书道之门,使其小有所成。国画课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致良知》则是国学院的灵魂课程,每次上课时学生都齐声诵读《教条示龙场诸生》,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和表达能力在此课程中得到了大力提升。此外,国学院还开设了茶艺、舞蹈等特色课程。

(三)寓教于乐,传承吟诵艺术,使传统绝学焕发生机

吟诵艺术与古典诗词的结合,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之美,通过对古典诗文的吟诵,“能够重回诗歌产生的‘声音现场’,更为深切地理解和体会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诗教、乐教,寓教于乐,寓教于美。旧式正统教育传播国学,吟诵堪称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新中国成立后吟诵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当代更堪称绝学。

为传承吟诵绝学,国学院先后邀请中华吟诵学会理事林打打,琴岛吟诵社社长王畬来校讲学、授课。国学研修班、淑女礼仪班一时吟哦之声不绝,莘莘学子从对吟诵的不解、质疑,到欢喜信受,传习成风,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学校曾同时邀请青岛市古琴协会名誉主席、著名古琴家姜抗生先生与林打打老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当时由姜先生抚琴,林老师吟诵《诗经·关雎》篇,希有难得,一时成为美谈。

四、语言文字工作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育人模式实施成效

(一)经典育人成效显著,特色班级成果喜人

语言文字是国学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论语》等国学经典则将语言文字之隽永与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完美融为一体。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使我们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与可喜成果。

2015年,中国孔子基金会授予学校孔子学堂“最具人气奖孔子学堂”称号;淑女礼仪班学生参加山东省大学生中华传统茶艺表演大赛,获团体与个人三等奖。2016年,国学院学生参加山东省首届《论语大会》,一路过关斩将,获得省级二等奖的佳绩;团中央授予学校“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称号。2017年,《国学基础》课程获得学校优质课程建设立项。2018年7月《国学基础》课程获得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立项。2019年4月山东省首个高职高专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承调研报告出炉,学校的办学经验得到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认为成绩突出、特色鲜明,可作为典型案例向各高校复制、推广。

(二)诗教书教结出硕果,吟诵绝学后继有人

诗是最美的语言。诗教与礼教、乐教、书教相结合,则成为语言文字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的载体与媒介。学校的诗教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2013年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学校国学院“中华诗词培训基地”称号。2014年山东省诗词学会授予学校“齐鲁诗教先进单位”称号。吟诵绝学也“后继有人”,2015年国学院选拔学生参加青岛大学生国学经典吟诵大赛,喜获二等奖。2018年国学院学生参加“读中国”山东省大学生诗文诵读大赛,获得原创本科高校组三等奖;参加中华经典吟诵大会,经专家团品鉴,被中国孔子基金会评为“吟诵传习人单位”。

五、結语

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中蕴藏着中华文化深厚的精神基因,做好高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可谓使命光荣、任重道远。青岛黄海学院将语言文字工作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果,得到了社会肯定,为探索新时代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定位与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春雷.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养模式改革探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8(10):82.

[2]杨叔子.国魂凝处是诗魂[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5.

[3]王伟.传统吟诵的当代价值[J].郑州师范教育,2016 (1):79.

[4]刘勇刚.论吟诵[J].文学与文化,2016(2):35.

传统文化范文第6篇

摘    要: 如何提高对外汉语传统文化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留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从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拓展教学途径、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找准切入点等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 对外汉语    传统文化    教学思考

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积淀着数千年悠久的文化遗存:苏州古城及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水巷风貌、古典园林、古朴凝重的“香山帮”建筑、“百戏之祖”昆曲、苏州评弹、名家辈出的吴门画派、精细雅致的传统手工技艺(如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御窑金砖)等。长期以来,因其在江南地区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吸引了众多海外留学生前来学习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

在学院的课程设置中,中国传统文化课通常安排一个学期,供中高级汉语水平的长期汉语研修生和本科生选修。一般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每班40人左右,每周2课时。由于课程内容具有范围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学生的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学习需求和汉语水平存在差异性,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要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必须意识到对外汉语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该与国内传统的文化教学有不同的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此有一些思考,现加以阐述,求教于方家。

一、转变教学理念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是培养留学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国际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很多高校为留学生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课通常是由一位教师主讲,偶尔穿插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比如讲完饮食文化跟学生一起包饺子喝工夫茶;讲传统节日时带着学生贴福字写对联;介绍完传统曲艺教学生画脸谱……一学期下来,学生浮光掠影地被动接受了一些碎片知识,肤浅地了解了一些表面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的体验,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面向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应打破“碎片知识+文化活动”的传统授课模式,抓住一条主线,分层次按专题地进行拼盘授课。

苏州古典园林追求雅逸脱俗,与民俗文化相互渗透,融摄了中国文化中文学、哲学、美学、画学、书学、戏剧、雕刻等艺术门类及建筑文化、植物学、山水文化学、生态美学等最精华的内容。我们利用地域优势,尝试以一个古典园林为主线,从园林的物质要素、其体现出的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及从中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三个层面,分成园林选址、景观设计、园林建筑、园林里的动植物器物符号、园林里的诗文戏曲、园林里的书法绘画、园林的文化主题、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在园林艺术里的反映八个专题。根据专题内容选用实地探访、问题式、任务式、探究式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三个层面八大專题互为关联,层层深入。在每个专题教学中,始终以园林开篇,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专业进行知识链接,以点带面,这样既保证了所学知识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又拓宽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以园林里的诗文戏曲专题为例,教师先引导学生关注园林里的木雕。“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园林中的雕刻有时与文学直接融为一体,在梁柱、门窗裙板上以单个的故事片断或者连环画的形式大量雕刻取材于文学名著、传统戏曲故事的图案。网师园“击鼓骂曹”、“孔明出山”、“草船借箭”、“古城相会”、“黄忠请战”、“单刀赴会”等木雕,怡园“过五关斩六将”木雕,拙政园“凤仪亭”、“遇艳”、“解围”、“报第”木雕,陈御史花园“武松打虎”、“宝玉黛玉读《西厢》”、“妙玉独行”、“赖婚”、“听琴”、“拷红”、“送别”等木雕,留园“大闹天宫”木雕等均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然后给各学习小组分配任务:①认领一本书或一部戏;②通过电视剧、电影、说表艺术等渠道了解整部小说或戏曲的故事梗概;③搜集相关的木雕图案,判断木雕图案的内容;④介绍其中某一人物及你们对他的评价;⑤将小组学习成果汇总成PPT,在课堂上展示,和其他小组成员分享。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自主学习成果,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部小说和一部戏曲进行详细讲解。木雕图案既渲染了建筑的意境,又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大家整堂课都沉浸在文学与戏曲的艺术氛围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以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为前提,实现各得其趣、各悟其妙。

二、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广泛性和专业性等特点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形式和学习环境的多样化。

经验证明,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与教师堂上互动式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比“满堂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强化教与学的效果。课前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个人或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比如:看视频学唱一句昆曲;参观某个博物馆,将主题展品拍照做成相册并配文字说明;游览某个园林,找出老师给你的表格中所列出的动植物图案和器物图案;走一圈环古城健身步道,在图上标出八大城门的位置和名称,等等。完成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了解专题背景、主动进行知识储备的过程。课堂上学生各自汇报学习成果,比一比谁学的昆曲最像、谁找到的文化符号最多。老师只负责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比较。因为学生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所以课上总能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问题。诸如为什么这些动植物符号有祥瑞之义、为什么那些器物符号可用来表达文人风雅、为什么有些符号意义相对稳固得以延续而有些符号意义却在不断叠加或者变化、为什么现在昆曲没有京剧那么流行、古琴如何表达自我心意,等等。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答疑解惑过程正是引导学生从理解文化的物质层面向理解文化的精神层面深入的过程,让学生“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教师的角色从课堂主导者转换为课堂参与者,与学生共同探讨中国文化如何通过生动的共性的东西阐释,并引导学生将中国文化和本国文化进行比较。比如在园林的景观设计专题,讲完园林景观设计的几大要素,让学生比较中国园林景观设计和欧美古典园林、日本园林在景观设计上的不同,并试着找出形成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

多形式的教学方法应该有与之相匹配的多元评价方式。我们用调查报告、图文展示与表达、资料汇编、论文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在计算课程总成绩时,增加课堂参与、课后任务(个人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的比例。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轻松氛围、课后的自主学习让不同汉语水平、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各尽其兴、各享其乐。

三、拓展教学途径

整合社会资源,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吴文化展示窗口和苏式生活体验地去实践体验。比如,到社区活动中心跟老苏州一起聊聊老底子大户人家的生活习惯;去职业技术学校跟那里的学生学习刺绣、微盆景制作等手工技艺;去观前街老字号选购特色商品;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工作室采访,等等。大家在课堂上相互介绍体验和感受,每个人都能体味到浓浓的“中国风,苏州情”。

邀请专业艺术人才和民间手工艺人走进课堂。比如,请苏州昆曲学校的学生来为同学们展示上妆、配假髻、着装、走步,介绍记谱方法,让学生面对面听赏,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昆曲之美。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間。建教学微信群,定期推送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章和视频供学生观看学习,同时可以在这个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讨论,让课堂上未尽兴的话题在课后继续。推荐合适的APP和微信公众号及网站提供的其他教学资源。总而言之,运用文字、声音、图片、影像及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起整个课堂。

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

在学生看来,受欢迎的文化课教师博学多才、谈笑风生、重于启发、善于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联想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是确定这门课的横向纵向坐标,即选取哪些内容、从哪个点切入、希望学生达到哪一层面的要求。其中最关键的是在讲解每个文化专题时能够找准切入点,带学生一起深挖,探究各文化现象背后深层次的东西(比如自然观、宇宙观、思维方式、政治环境、民族心理、文化心态、审美情趣,等等)。

讲到“昆曲之美”时,因为语言的障碍,教师暂时抛掉曲词的文学性,单纯从音乐性这个方向介绍这门艺术。在课堂导入环节,老师手拿鼓键子,请一位同学量一量长度,随即抛出问题——猜一猜为什么一定是七寸六分长,然后板书“七情六欲”一词,告诉学生,在昆曲舞台上,鼓师的地位相当于交响乐的指挥,掌握整场戏的节奏,他使用的鼓键子长七寸六分意为打出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七情六欲。接下来老师边描述场景边打鼓点,让学生熟悉的人物一一出场,这时要提醒学生注意鼓点的快慢轻响必须与戏曲场景、人物的情绪配合得严丝合缝。让学生懂得,在人物未出场前就把人物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昆曲的细腻之处,也是其成为“百戏之祖”的原因之一。从鼓点节奏这个点切入,瞬间打消了留学生的畏难情绪,也让接下来的教学环节能够顺利进行。

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普及传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和引导学生转换“由自身特定视界出发去关注他者”的视角,体味细腻深远的中华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减少文化误读,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华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曹林娣,王兵,齐慎.图说苏州园林·木雕[M].合肥:黄山书社,2010.

[3]王雪松.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层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6).

[4]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5]李颖.传统文化因素与对外汉语教学[J].枣庄学院学报,2010(03).

[6]刘畅.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语文学刊,2016(23).

上一篇:腊月二十六范文下一篇:消防工程现场评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