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论文范文

2024-05-19

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里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除了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之外,高校大学语文素质教育还存在着教材问题、教学方法、师资配置等方面的不足。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试给出对策:以一为主,多种为辅,选编校级教材;授课形式多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加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选拔与培训。

【关键词】大学语文 素质教育 课程设置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4年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双导师制”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JSJYYB-152。

大学语文,是普通高校面向非中文专业的理、工、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

其实,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的目的应该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也就是对民族语言、文学、文化的兴趣。正如陈思和指出:“语言文学,正是这个人文传统中最为基础、最为感性、最贴近审美情感的部分,也是与我们民族的日常生活最为贴近的部分。”[1]爱因斯坦也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

然而,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境遇很尴尬。除了在课程设置上的不足之外,高校大学语文教育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教材问题

当前《大学语文》教材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选文太陈旧,许多课文中学已学过。如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第九版)中,就有《蒹葭》、《我与地坛》、《饮酒》、《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赤壁赋》等篇目是高中语文教材内容;邢福义主编《大学语文》中,亦是如此。二是内容太多,课时少。大学语文只有36个课时,教材内容繁复。邢福义教材共43篇课文,徐中玉教材89篇课文,在规定的课时内远远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三是没有凸显时代感。相较于高中语文老师把周杰伦的歌、方文山的歌词搬上课堂,大学语文教材选文略显陈旧。

二、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缺少现代性和互动性。现在的大学语文多是大班教学,一二百人在一间阶梯教室里听课。由于受场地和时间得限制,老师们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既没有中学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又没有百家讲坛般的风雅有趣。因此,学生对这门课的喜欢程度大打折扣。

语文教学更离不开交流和沟通,加之大学课堂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包容性的地方,应该多鼓励学生主动回答问题,教师应适时引入谈论法等,积极引导学生发表看法。这样的大学语文课堂才能够充满活力。

三、师资配置

目前,全国把“大学语文”列为全校必修的院校约为40所。高校大语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年龄偏大,学历基本不高,学科背景比较单一,还有很多是本科毕业后在其他教学岗位上转调过来的,还有从中学调动来的老师、从其他教学或行政岗位转过来的情况。

这些因素其实已经影响到了大学语文素质教育,甚至成为其继续向前发展的障碍。笔者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试给出解决办法:

一、以一为主,多种为辅,选编校级教材

当前的大学语文教材版本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版本多达十几种以上。大部分教材是按照文学史的顺序,选编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作品;还有一些教材是按体裁分类,以诗歌、散文、小说几大块构成。还有教材是按照主题编排的。

在这种情况下,精选一种质量过关、有影响力的教材非常必要。精选一种为主,几种为辅。建议编写校级教材,选编具有本校特色、老师们自己擅长、兼具人文性與实用性的课本。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二、授课形式多样,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曾有研究者指出:“大学语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思维方式’方面的深度训练和‘文化视野’方面的空间拓展。”[3]笔者曾经在自己的大学语文课堂上探索多样的授课形式:

1.开展专题讲座。

譬如陶渊明的作品。学生对陶渊明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形象上。事实上,这种解读存在许多误解与偏颇之处,正如鲁迅先生所评价陶渊明的。因此笔者做成讲座《品读真实的陶渊明》,从陶渊明“少年家居读书时期”、“中年时仕时隐时期”、“晚年隐居不仕时期”讲起,选取每个时期代表性的作品,剖析陶渊明作品中的思想内容,进而分析他当时的心境,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

2.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讨论。

邢福义所编教材中有一篇《伤逝》,这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涓生与子君冲破封建礼教,追求恋爱自由和个性解放,却因无聊烦琐的家庭生活和失业所导致的经济困顿而不得不以悲剧告终。作者把同时代人描述的自由恋爱的颂歌作为时代的悲歌来表现,体现了作者对于妇女寻求自身解放的深刻思考。

在讲授完课文之后,我引导大家讨论“造成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同学从涓生和子君生活的时代原因的角度剖析;也有同学从涓生和子君的性格弱点的角度分析;讨论使得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选拔与培训

当前高校大语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要过滤教师队伍,引进有古代文学、现代文学、文艺理论等学科背景的高学历人才。因此,应该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并且建立起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另外,也应该注重理论研究,多开展针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学术交往活动。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大学语文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们相信,各大高等学校在重视、多加投入,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程之后,必将能迎来大学语文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陈思和:《大学语文实验教程·序言》,张新颖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1页。

[2]爱因斯坦:《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引自《大学活页文库·第一辑》,华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页。

[3]杨林:《大学语文教育中“语文—人文—文化”内容拓展模式》,《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第2期,第146页。

作者简介:

赵婧(1983年5月-),女,安徽萧县人,安微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古代文学的教研工作。

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大学语文”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本文认为要着重从强化母语教育、充分利用教材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几方面强化大学语文教育,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强化;大学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一笔无法计量的财富。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典籍,精彩的文化艺术,智慧的哲学宗教,还有道德伦理等,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精粹和智慧的结晶,是国家发展的根基。为了民族的振兴、历史的传承和提高人文素质,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大学语文”课程介绍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和杰出的历代作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大学语文”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动力和基础。在当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光大辉煌,应该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和立人之本。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大学语文”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学生通过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阅读,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握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

要更好地发挥“大学语文”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大学语文也要加强课程自身的建设。

1.强化母语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构成。

“汉语能力是人生的核心竞争力”。语言影响思想,语言就是思想本身。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母语是构成民族文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元素,母语就是祖国,母语里有文化的故乡,母语承载着民族凝聚力。保护母语,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安全的首选要件。换言之,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最具生命力的语言系统之一,是中华民族身份的首要标志,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直接载体。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说:“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这句话的理论内涵是在表明:母语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基本符码。因此,在我国当下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中,怎样强调母语教育都不过分。而“大学语文”,就是高校完善汉语母语教育的最佳课程平台。

汉语作为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象形文字,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语言。从母语教育的角度看,汉语的形意特点使之具有工具性、文化性和审美性等多重属性。其中,文化性是衔接工具性与审美性的桥梁和纽带。汉语“说”与“写”的表情达意功能要得到完美发挥,必须借助文化蕴涵来融通工具与审美的语用效果。强化大学语文课程的母语教育性质与学习效能,是提升中华民族母语水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提高国家软实力和国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2.强化大学语文教材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导向性资源平台。

大学语文不是中、小学语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里的内容延续,也不是文学专业知识对非中文专业学生的普及化,更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技能的补偿和提升,而是对基于母语教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固本强基的系统工程。为此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串连起不同时代、不同人文领域的经典文本;也要精选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代表性文化典籍。在此,世界性是对传统经典性的对照和融通,能够促进学生由“学”到“思”、由“思”到“智”,以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现行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古代的經典作品是其中的重头戏。像《大学》《论语》《尚书》《周易》,还有优美的诗词、散文和古典的小说等等,这些作品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能够体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教师把这些优秀的作品作为授课的媒介,能使学生深刻的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精神修养;在接受西方文明的同时,感受到与之相比毫不逊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强调大学语文教师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引领者。

大学语文教师是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和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是大学语文教师要的一个基本前提。在知识结构上,一要有良好的母语运用能力,听说读写的水平较高;二要专业基础扎实,学术视野开阔,有辩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论判断和分析能力。如近年来,某些学校包括高校教师让学生穿“汉服”对孔子像行跪拜礼的行为,实际上是在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化、简单化和粗鄙化。“汉服”与“汉朝之服”都分不清楚,既蒙蔽了学生也降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应有水准。在授课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历史文化去分析作品中包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跳出单纯文学赏析的老圈子,追求别开生面,以开放性的眼光启发学生多角度看待事物。大学语文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联系实际,鼓励创新;不仅立足分析文化现象,更着眼于培育人文精神;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学、文化史的了解,更教给学生“以史为镜”来分析当下问题,认识当今社会。在教学手段上,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普及传统文化。以教材为依托,以互动式教学为主,把教学从传统的课堂模式上走出来,提供更加开放、互动的学习空间。可以设计文化专题研讨,也可组织经典文本讨论,引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和培养学生自主研读、探究的兴趣与能力。

当然,各高校因课程目标的具体差异,会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有所取舍,但无论怎样,都不能背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宗旨,我们应寻求一条更加科学有效的路径,让大学语文课程在传承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张扬民族精神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福贵.大学语文教育的学科定位与功能特性[J].中国大学教学,2014,(1):48.

[2]杨晓敏.高校语文教育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探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29):12-13.

作者简介:黄丽萍,江西工程学院公共课部 副教授。

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作者结合多年大学语文教学经验,分析和探讨大学語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相互融合的有效教学实践,积极践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新理念,铸魂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同志为新时代高校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课程思政”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两门重要课程,其中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可行,而且具有独特优势。笔者结合多年大学语文教学经验,分析和探讨两者的关系及相互融合的有效实践,践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新理念,铸魂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语文课程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分析

(一)大学语文课程特点分析。

大学语文是高校面对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素质课,兼具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与审美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尊重生命、同情弱小、包容他人等人文精神,在塑造学生高尚心灵、提高人格境界等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大学语文受众面广、实用性强,以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大学语文是一门公共必修课,通常安排在大一新生进入大学的第一、二学期,第一学期理工类学生开设,第二学期非中文专业的文史类学生开设,覆盖面广。大学语文包含丰富的名篇经典和美文佳作,通过感官的、形象的、直觉的方式以情感育人,使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思想洗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真善美”入脑入心,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理想信念,励志勤学,激情奋斗,绽放青春光芒。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分析。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习近平同志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度重视,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思政工作及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要求、新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融入性、显著的民主性和主体性等特点。政治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引领功能,是完成政治任务的重要手段;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的规定,为统治阶级服务;融入性是通过充满、饱和、融入、弥漫等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并达到实际效果;主体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行为者,是具有主体性的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把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性在平等与互动中得到彰显。

二、大学语文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相融合的可行性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这就是说,高校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虽然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不同学科,但两者之间互相融入、水乳交融,关系密切。

(一)大学语文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一致。

当今时代,各类信息层出不穷,不同价值观念鱼龙混杂,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虽然能更快捷、便利地获得信息和知识,但容易迷失,甚至被一些负面信息影响,给其成长带来不利。一直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其实“大学语文”课程也具有相同的使命和任务。大学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引导、启发和感染等方式塑造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人文精神,铸就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人格境界的青年一代,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殊途同归。当前,大学语文教育多注重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及语言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的增强,缺乏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大学语文蕴含的大量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许多契合点没有得到有效挖掘。因此,将两者有机融合是一种能够有效推动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不断培植思想政治教育成分,用真理说服人,用真情感染人,用真实打动人,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大学语文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大学语文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能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以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为例,学校采用校本教材《大学语文新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内容分为上编美文品鉴(诗词曲、文、小说、戏曲等)和下编应用文训练(日常文书和行政文书、学术论文等),既有遭遇贬谪仍乐观豁达、不懈奋斗的诗人,又有弃笔从戎、一心报国的爱国主义词人,还有一系列生动、传神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富于魅力的文人事迹和壮美瑰丽的经典作品无声地抚慰着读者,不断激励人、感染人,使大学生自觉地感悟其中所传达的自然美、生命美、道德美和爱国主义情怀,逐渐内化其中蕴藏的充满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因子和道德观念,形成认知,达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可以说,大学语文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所谓“润物细无声”,在思想融入方面,大学语文甚至有比思想政治教育更突出的优势,这种隐性的方法反而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三、大学语文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生动实践

(一)挖掘文本资源,凝练思政育人映射点。

大学语文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和课时安排,认真挖掘文本资源。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学校“大学语文”课程课时有限,共有8次课,16课时。笔者根据教学安排,选取8章教学内容,并凝练课程思政教学要点,总结出相应的思政映射点(如表1)。

大一,学生刚刚入校,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高度可塑性的时期,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规范教学内容,挖掘思政内容,在大学语文诸多篇目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开掘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点带面,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要将每个大学生都培养成政治家、理论家,而是希望通过教育,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人格。大学语文正是致力于在大学生“拔节孕穗期”种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学科。

(二)创设特定情境,以情感助力思政育人。

“大学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湖北大学教授杨建波曾说:“大学语文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大学语文是一种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往往将“深刻的道理蕴含在具有美学特征的人物、意象、叙事、情感中濡染接受者,审美的话语是柔性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而影响的效果又是细腻而深入的”[2]。曾经有这样一则故事,二战时,有一个士兵身受重伤落下残疾,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几度想要自杀。身边的朋友想尽办法劝说,说尽各种人生道理也无济于事。有一天晚上,这名士兵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茫茫夜空,星光闪烁,万物寂静,不再有苦难、丑恶、自卑,有的只是光明、欢乐、愉悦,他顿时觉得世界无比奇妙和美好,瞬间放弃了自杀。真正能够打动人、改变人的,是发自内心的美好情感,不是空洞的说教。因此,笔者在讲授“大学语文”课程时,时常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其中。比如,在讲述《红楼梦》宝黛在桃花树下共读《西厢记》时,笔者通过播放富有感染力的图片、音频、视频创造美好青春、诗意流淌的意境,继而让学生表演《西厢记》剧本片段和根据《题都城南庄》改编的剧本《人面桃花》片段,在背诵台词的过程中,亲身感受剧本优美动人的语言和古人科举考试的不易,了解古人的文化生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课后,学生反响非常好,对此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注重课外实践,精心开辟育人第二课堂。

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要想取得很好的效果,仅仅依靠上课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共16课时,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情况下能够用于融入思政映射内容的时间是有限的,必须利用课外时间开辟第二课堂。2020年上半年,各大高校纷纷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线上授课。在此,笔者也进行了尝试。笔者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分享并推荐阅读书目资料。除了上传经典文学作品和应用文写作资料之外,还上传了《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平“语”近人》等相关书籍,引导学生课余时间翻阅,除了读“圣贤书”以外,两耳也要闻窗外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扩充更多精神内核。除了引导学生看相关书籍之外,笔者还与时俱进,给学生分享抗击疫情中出现的丰富的思政育人因素。比如,新冠肺炎疫情使生命变得脆弱,要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中国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增强制度自信;钟南山、张文宏、广大医护工作者及党员志愿者等“最美逆行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社会责任感,要增强社会责任感,担当尽责,砥砺前行,贡献青春力量。实践证明,学生受到触动和鼓舞,不做漠不关心的“旁观者”,有的还投身于抗疫一线。

实现大学语文教学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必须因事而谋、因时而进、因势而为。大学语文教师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弘扬、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赋予大学语文教育新的风貌、特点和魅力,实现大学语文的教育增值,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学习强国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source=share&art_id=16861669131730076633 &showmenu=false&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t=15433908 97407&share_to=wx_single.

[2]陳进.论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8(04).

[3]朱迎玲,刘亮亮.大学语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辨析[J].语文建设,2014(11Z).

[4]王春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高教学刊,2020(22).

此文系湖北省高校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语文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编号:S201913256030)。

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本文针对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大学语文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功能、定位等问题,提出大学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素质课,是理工科大学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 大学语文 功能 定位

教育部自1995年倡导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欣喜之余,我们也发现,一些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在决策层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确切内涵认识不足,有的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不过是高校评估中的一项指标;有的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仍是知识教育,没有升华到“人的全面教育”理念的高度,只注重高等教育的工具性,导致教学实践的功利化倾向:一方面人们高喊“素质教育”的口号,各种被冠以“人文素质教育”的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另一方面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类课程却在不断压缩,导致课时严重不足;而作为人文素质核心课程之一的大学语文更是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那么,理工科大学在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着误区?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在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应该怎样定位?这些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途径及意义

教育部部长周济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大学教育使大学生“不仅应该有较多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素质,而且应该有良好的道德、情感、品性,或者说是一个健全的人。”其中良好的道德、情感、品性的养成便来自于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必须长期一以贯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办学思想,而不是一个行政命令,也不是一段时间内开展的一项活动,这是一个塑造人格的教育,是教会怎么做人的教育,绝非很多人理解的一种才艺教育。另外,具备人文素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而人文科学知识中最首要的就是文史哲知识。而这种知识如果仅仅从各种活动和讲座中得来,难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系统,知识的人格化也就很难实现。任何一种活动和讲座都替代不了课堂系统地学习人文知识,领会人文精神。要想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必须重视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系统足量的开设,为学生搭建一个人文素质教育平台,让学生通过系统的人文知识的学习,领会人文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完成人格提升。

大学教育阶段和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有很大的不同,它是青年人走进社会前最后一道接受正规教育的关口,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联系密切。尤其是理工科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很多学生甚至一些教育者,都会产生只要学好专业知识,不做文人不必学人文的想法,导致了有知识没文化的结果,有的产生悲观厌世情绪和许多不健康心理,其作为一个“全面的人”的发展受到限制,对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教育有三种境界:第一,使学生具备谋生手段——独立出来;第二,社会发展的建设者;第三,“全面的人”。什么是“全面”的人?“全面”意味着全方位,要具有深湛的知识学养,不俗的能力,宏伟的理想,健康的情感,博雅的气度,高尚的人格。培养“全面的人”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由此看来,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我们的教育仅仅停留在第一或第二种境界,学生只知道“何以为生”的本领,却不知道“为何而生”的意义;使学生明白“为何而生”就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层内涵。这在理工科的大学更具有迫切性。首先,从个体角度讲,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本成型期,是他们对教育成果进行“反刍”和内化的时期,更应该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其次,从社会角度看,未来是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科学和人文是未来人的两大价值支柱。“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科学是求真,但科学不能保证其本身方向正确,这既包括研究方向,也包括研究成果应用的方向。”显然,科学需要人文导向,求真需要求善导向。”最后,从就业的角度看,学生就业后真正完全从事本专业的人毕竟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随着社会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转换自己的从业方向。一个人的科学与人文知识越宽,融会贯通的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就越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既能把大学生培养成品格高、气质雅的人,又能为其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多岗位的创业基础。

二、大学语文是理工科大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大学语文课是理工科大学推进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众所周知,理工科大学设置的面向全校的、旨在提高学生全面人文素养的课程大致有以下几门: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两课”、大学英语。仔细分析一下这些课程的内容就会发现,“两课”的目的旨在使当代大学生成为党和国家所需要的具有较高政治理论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政治色彩、理論导向浓,其学习直接诉诸人的理性,根本上还是为了树立一种“他律”意识。大学英语课程在四六级、考研的导向下很大程度上已经剥落了其人文色彩,更多属于一种语言工具性的学习,因此在人文素质的提升方面,其教学很难进入“自由王国”的阶段。

由此看来,担当着人文素质教育重担的核心课程,就非大学语文和传统文化课莫属了,但是传统文化课程重在从文化的本源、风俗器物等方面探讨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其学习也更多以理性思考为指归,知识性强。那么,大学语文课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就彰显出来了。这门课程,既没有了初高中语文面临的升学考试压力,而且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程度的语言文学功底,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唯一可以直接诉诸人的感性的课程,具有审美与陶养情感的功能。而且,这种功能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理工科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对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终极目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与定位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始,国家教育部提出并实施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基于对大学语文课所承载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认识,一些高等院校将大学语文课逐渐地从选修课变成了公共必修课。但大学语文课程课时的缺少也为素质教育目的的实现造成许多先天不足;特别是在一些理工科院校,由于对这门课程的功能与定位认识不足,致使该课程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些都为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困难。

那么,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理工科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具有那些功能?该怎样定位呢?弄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也就明白了大学语文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使命,这一课程的建设就有了一个导航系统。具体说来,大学语文的功能既体现在工具性层面,也体现在价值层面,但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价值层面。因为前一层面更多的体现为求真,后一个层面更多体现为求善与求美。

从工具性层面来看,大学语文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第一,在具体知识的梳理和传授方面,大学语文能帮助理工科学生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发展,有一个大致的系统的了解,增加文学素养,同时也为以后这方面的自我修养提供了指南。第二,大学语文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文字表达形式,便于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文章者,天下之公器也”。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这在现代社会尤为突出,文字交流是最重要的社会交流形式。大学语文教学虽然不再像中学语文那样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但它仍具有此项功能。第三,大学语文能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思维向度,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众所周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内部综合及相互融合,才能培养集成式的创新人才。既是物理学家又精通音乐的爱因斯坦说,物理给我以知识,艺术给我以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它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科学发现中需要直觉和灵感,而直觉、灵感很多来自人文和艺术,其中包括文学。

从价值层面来看,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传承文化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养情感三个方面。

第一,文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民族文化重要的承载方式,也是人类在历史的纬度中为自己的生命与智慧做的存根。在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家的情况下,文学这种社会作用尤为突出。《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的孔子的一些讲话;《孟子》是孟轲(孟子)的学生记录的孟轲与学生谈话的精髓。这样,孔孟之学构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的内容,即儒家学说。《道德经》是老子的智慧之文,《庄子》是庄子汪洋恣肆的美文,老庄之学构成了道家文化的主流内容,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囊括了风雅颂,一部《史记》既是“无韵之离骚”,又是“史家之绝唱”;而且,在一切传统文化领域,文学对人文精神的阐释是最具活力的,因为文学是通过具体的活生生的形象反映传统文化精神的。

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通过学习与欣赏,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中国古人追求读书的博、雅境界。“博”主要是知识的占有,“雅”就是精神旨趣和风仪气质了,“雅”很大程度上包括一个人的审美情趣。知识广博却对美无欣赏与驾驭能力的人,作为生命的个体,其生命质量不能保证;作为未来改造社会的人,给社会带来的隐患也是不堪设想的。蔡元培倡导“革命不要忘了美育”,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用一句话来概括美育之于人的意义:“慢慢走,欣赏呀!”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大家都像爬山的人一样渴望最早到达山顶,他们只想着怎么使自己的攀登技术不断提高,却忘了欣赏路边的风景。当代的理工科大学生虽然生活在象牙塔之中,但是就业的压力,使他们学习的功利化倾向尤为明显,专业知识、外语、计算机是他们学习的核心内容,而恰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审美教育是非常薄弱甚至是缺席的,这必然导致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退化。没有审美眼光的生命不会感动,更无法催生出思想和创造力。大学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一些与时代相关,与生命相连,美而有韵的名篇佳作的细读,把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从无意识深处唤醒。“从而让学生能在一片弥散审美意象的诗意空间去体悟宇宙、人生、历史和世界。”使他们最终滋生出一种诗性的生命情怀。一个懂得欣赏美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雅人,才接近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三,大学语文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作用还体现在陶养学生的情感。这里的情感,用夏中义先生的话说,指向三个层面:“情感、情怀、情操”,“情感是有对象的,你爱大海,你爱祖国,爱你的家人;这爱所以发生,因为你是有情怀的;对这情怀的坚持,就是情操。”它包括个体在社会中基本的情感需求,也包括与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相结合的高级社会性需要,如道德感等。情感陶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让受教育者学会爱和担当,学会有尊严的活着,这也是我们素质教育的最終目的。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生活本身并不会自发地教育人,凡是放任自流的地方,年轻人的心灵在每一步都会遭到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教育更应该重视和加强情感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的引导。语文的文以蕴情、以情动人决定了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个性与灵魂。国内有心理学家提出情感教育过程即:“情动、感受—体验、理解—价值体系化、人格化”三个相互关联并逐步过渡的环节。具体到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就是我们通过美的文学作品来感动学生,感动之余他们必然会有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进一步内化,就玉成了其内在精神和气质。文学为何能如此打动人?因为好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在审美关照中反映出人类永恒的种种生存状态,探究生存的智慧,经典的作家,“有能耐将理念体味转化成一种心境,再用意象或有乐感的韵律,娓娓道出”,从而达到“情理互渗,诗哲合一。”“幽寂而不枯燥,澄明而不浅薄”,因此更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通过对亲情、友情、爱情、乡情、人生际遇等佳作的学习与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不但要懂得什么是爱,还要懂得爱需要能力与艺术,不但要知晓什么是人生,还要思考如何勇敢地面对;通过对文学佳作的学习、理解、体验与思考,学生会逐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拥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爱国情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明白做人与做英雄的真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名利有一种超脱、恬淡的认识。拥有一种人道主义的情怀,学会辨是非,知怜悯、懂宽容。通过情感熏陶,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情感和谐发展的人,成为一个懂情感会担当的人。

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功能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大学语文课担负着健全人教育的责任是一门综合素质课。它是以了解文学知识为基础,以文学发展脉络为主线,通过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的解读与欣赏作为切入口,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实现完全自由的、非功利的学习,充分感受语言文学的魅力及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在真善美的体悟中,提高人文、文化素质,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完成一个“健全的人”的塑造。因此,在理工科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中,大学语文课应该作为人文素质核心课给予充分的课时保证,以利于实现课程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林亦农.大学语文教育三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期.

[2]周冶南.课程设计高教提速与广义语文课程设计[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罗毅.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与人文素质教育[C].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

[4]教育部部长谈素质教育与大学文化建设[J].科学时报,200-4-6.

[5]赵惠霞主编.大学语文[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赵惠霞.美育与心灵家园建构[J].哲学研究,2002年第9期.

[7]罗开瑞.工科大学大学语文教改与素质教育浅探[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8]敖桂华.人文素质的提高呼唤语文教育[J].光明日报,2005-12-7.

[9]杨叔子.科学人文和而不同[J].科学时报,2002-6-14.

[10]夏中义.大学新语文[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大学阶段作为强化现代教育立德树人效果的关键时期,如何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大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彰显这一阶段语文教育的成效就成为了现代大学语文教师探索的主要问题。基于此,本研究围绕当代立德树人背景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意义、方法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后续大学语文教育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大学语文;生命教育;渗透]

立德树人,作为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过程中的关键内容,随着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日益完善,基于立德树人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也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大学语文作为大学阶段教育中比较基础的内容,如何通过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方式优化这一课程教学立德树人的效果呢?下文笔者就将围绕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立德树人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最近大学语文基于立德树人理念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比较受重视的教育内容,其内容大都覆盖生命的意义、生命的质量等层面,正确的在大学语文教育中渗透面向大学生群体的生命教育,不仅能将生命的真正意义灌输给大学生,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代大学生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帮助学生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生活、学习中蕴含的挑战,构建属于自己的人生。所以,在基于立德树人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紧握大学语文学科的优势,正确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就成为了当下大学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立德树人下大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方法

回顾过去的大学语文教学,虽然在立德树人理念的驱使下生命教育已经开始逐渐被渗透到了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去,但由于我国大学语文教育受重视度不够、融合生命教育的时间不足等因素导致实际融合教学环节大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收获更好的大学语文教学成效,笔者建议教师们就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出发,将生命教育以更贴合语文教学的方式融入到课程中去,想必就能获得更好的大学教育立德树人效果。

(一)从朗读出发,提高课程的情境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机会,所以,在未来立德树人背景下渗透生命教育时,教师就应从紧握大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尝试应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蕴含着生命教育意义的阅读情境,借此让学生们在阅读的同时对文章中蕴含的生命教育内容感同身受,进而实现这一课程教学环节渗透生命教育的效果。比如,在大学语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这一文章的主旨出发,运用多媒体设备将这一文章的背景呈现在学生面前,凭借这些背景资料为学生营造更具生命教育意蕴的课程氛围,进而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内容,实现生命教育在这一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合的目的。

(二)从案例出发,提高学生的分辨力

自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大学英语改革以来,大学英语中能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也大大增多,所以,在未来优化这一环节生命教育渗透时,教师也应从教材中提及的案例出发,帮助学生在理解教材案例的基础上强化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收获更好的生命教育渗透效果,凸显这一环节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渗透的价值所在。比如,在讲解大学语文“我与地坛”课程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文章内容在网络上搜索真实发生的素材、案例,借助这些素材将生命教育渗透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白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自我、面对他人,进而收获预期的生命教育目标。

(三)从实践出发,提高学生的领悟度

在上述渗透生命教育举措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去,促使学生们在实践经历中深化自己对生命教育的领悟度,继而彰显立德树人背景下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意义。比如,在未来设计大学语文“礼记·大同”课程时,教师就可以结合这一课程中蕴含的生命教育素材,通过开展“探寻《礼记》”主题调研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能强化他们生命教育能力的活动中来,在活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领悟,彰显这一环节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目的。与此同时,在这一环节学校、教师还可以积极地与社会公益部门相联合,为学生提供更多能深入到语文材料所描述情境中的机会,继而提高这一环节教学的成效,提高这一环节生命教育渗透的效果。比如,在讲解大学语文“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看守所等机构中去,让学生通过与犯人的间接接触、了解他们背后蕴含的生命教育意义,继而提高语文教学环节生命教育渗透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等教育体系日益完善的今天,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教育的点滴中去也就成为了未来这一教育发展的必然,所以,本文围绕上述意义和渗透方法分别进行阐述,希望从中能有助于后续大学语文教育的革新,打造能更加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人才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莉.基于生命教育视角探究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觀察,2020,9(02):97-99.

[2]姜国乔.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策略探讨[J].文学教育(下),2020(01):84-85.

[3]石洋.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生命教育[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9,36(10):165-166.

[4]庞玲.生命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08):103-104.

作者简介

耿巧丽(1979.04—),女,汉族,讲师,唐山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

语文教育大学语文论文范文第6篇

提高人文素质并不是新话题,但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人文素质,则需要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人文素质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但其核心之一应该是语文素质。

首先,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我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采用的是南京大学出版社王步高教授等主编的教材,本书共安排精读课文诗、词、散文、小说等97篇,泛读课文575篇,容量很大。我们在处理这套教材时,以古典诗词的教授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这样问我:“学古典诗词有什么用?” 叶嘉莹教授为我们给出了答案,用她的话来说,古典诗词具有巨大的感发力量,自然界、人事界的万事万物感发着作者,作者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感发读者。这种传递实质是精神活动的传递,实质是让读者学会如何去感悟世界、人生、感悟生命。

在教学过程中,发生过一件让人印象深刻、不得不反思的事情。我请同学们做这样一个练习:结合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分析“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所选为一首送别诗,孟浩然在烟花三月将与诗人离别,诗人运用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表达对友人的祝福和惜别之情。有一个学生的作业是这样的:我看不出这首诗中有任何的情。我就举了一个例子,如果好友要远行,而你非常舍不得他离开,你到站台送他,会一直看着他远行的火车消失在视野内,这是人之常情。其实这就如诗中所描述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虽是在写景,实是借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但那个学生听后却说,我不会,他走了就走了。我一时无语。我想这样“例外”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这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个抉择,他1902年到日本留学,当初希望能够走医学救国之路,可幻灯片事件中那些麻木的看客,让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来唤醒那些麻木的灵魂,因为人不能机械麻木地生活。难道文字背后负载的东西真能有那么大的魔力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阅读古典诗词就是在和先贤们的灵魂对话,分享他们对于宇宙、人生、生命的感悟,这些感悟对我们当下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当然这些作用对人的影响是浸染的、是潜移默化的,不能立竿见影。所以一部分崇尚实用主义的学生,肤浅地认为学文无用,思想上对大学语文这门课程不重视,学习的效果是可想而知。

其次,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大大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情感,促使其情感智慧的提升。情感智慧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它反映的主要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而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

现在,大学生普遍感到人际交往困难,一些大学生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意志薄弱,轻生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情感智慧亟待提高。如何提高?多阅读古人的经典之作是途径之一。古人和今人其实会面临同样的人生困惑,如《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宣扬的就是老子的处世哲学。人生难免会处于逆境,会处于低谷,先贤告诉我们,这时就要学会转化,要学会“曲”。又如《史记》中的人物列传,司马迁记载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他们人生转折时的抉择,他们起伏曲折的命运,对我们今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古代有很多人在经历了命运的沉重打击后会开始怀疑是否有天命,这就如我们平素所说是否是“命中注定”的,现在也有很多人有这种想法。但苏轼却给了我们另外一个答案,读一读他的《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历经人生磨难后的旷达。在他看来,没有天命、没有命中注定,关键在于当事者的态度,只有旷达之人才能笑对命运,成就不平凡的人生。遇到挫折、困难时,不妨读读苏轼、读读陶渊明,从他们的作品中,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最后,通过学习大学语文,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是所有人的共同财富,但是只有当你自己能去阅读、欣赏她们的时候,这些财富才能说已经变成你自己的。有人说现在是“读图时代”,对于画面,大多人能够欣赏,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对于文字却不尽然。我曾经这样问我的学生,你们读了《行行重行行》,感觉它的语言是不是很朴素自然?下面有的同学就开始摇头。我就将曹植的《美人篇》那些精致华美的诗句和《行行重行行》进行比较,学生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精致华美的诗句应是这个样子的。语言是思维、表达的工具,对于语言的面貌没有基本的界定,是无法进行真正的阅读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的。

有的同学不愿意学习古典诗词,认为大学语文应该学习现代散文和小说,因为后者是他们认为可以读懂的。古典诗词,即使知道字面意思,也不懂诗词所蕴含的美感,就感觉这些东西学起来没有意思。究其原因,缺乏基本的文学素养。而大学语文恰恰可以帮学生们补上这一环节,使他们可以从诗中发现美,获得审美愉悦。如我们讲曹植《七哀》诗,这是首思妇诗,诗中的女性就是诗人自己(已经讲过香草美人的传统),结合曹植的生平来欣赏,如后四句“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实质是曹植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可曹丕父子一直不给他任何的机会,“君怀良不开”形象的表达了曹植空等中生命流逝的焦虑、无奈。学生们听完后,显得若有所思,他们实质是被曹植的悲惨命运打动了。上完这一次课,学生们实质就是进行了一次审美活动,并从中获得了审美愉悦。

参考文献:

[1]蔡运桂.艺术情感学[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9.

[2]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M].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7.

(叶华利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绩效技术教师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语文识记指导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