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课程范文

2024-03-20

人文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综合文科教育 教学改革 探索

人文地理学是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必修课,是地理学模块中的基础课之一。人文地理学课程在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中的地位决定了它不同于地理学专业的人文地理学,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基本理论使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地理知识体系,从而具备能够胜任中学地理教师的理论知识基础,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结合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能力目标,积极探索与此适应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实践课形式与实践内容。

一、突出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调整教学内容

(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调整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又作为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相比其他专业的人文地理学课程,其综合性这一学科特点更为突出,部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教育的核心课程交叉,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考虑到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尤其是后修的课程安排。在明确教学重点的基础上,根据后续课程的设置和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特色进行调整。首先,对于同思想政治模块、历史模块课程重叠的内容,适当删减,突出其综合性特点,完善教学体系。如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学生在修人文地理学前后,继续修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和世界历史时,都涉及到政治地理部分内容、人文地理学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此内容可以不作详解。其次,适当删减地理学专业性强的一些内容,如农业地理、工业地理部分,也可不作详解。再次,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把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与热点,进一步拓展学术视野。

(二)围绕教学要求,实时更新教学内容

人文地理学主要包括人口地理、经济地理(农业和工业)、聚落地理、宗教地理、语言地理、旅游地理、行为地理和政治地理等内容,涉及学科广泛。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保证教学质量,必然涉及到如何把握深度的问题。作为三年制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文科学生,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地理学科知识,但对于地理现象的认识、分析和解释能力与地理专业的学生有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深度。同时,人文地理现象发展变化迅速,如各国经济地位、政治体制、世界地缘政治格局不断发生变化,各种技术日新月异、现代传媒手段日益普及为人文地理学学科提供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为教学带来了挑战,如:如何兼顾教材的更新与稳定;如何保证在教学中及时获取新的信息,教学内容跟得上新的变化,避免传授的知识陈旧等。

二、遵循教无定法的原则,多种教学方法穿插运用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授理论的同时,适当开展实践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搜集整理资料、ppt制作、团队协作能力,逐步形成一边理论探讨,一边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

(一)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

1.课程导入时的讨论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都从“破冰”开始,“破冰课”指的就是这门课程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即第一堂课。所谓破冰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消除师生间的陌生感,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二是消除学生与课程教学之间的陌生感,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与方法,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破冰课”的效果怎么样会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顺利与否以及今后的教学效果,因此能不能上好第一堂课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破冰课”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取决于该课程学科特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及课程性质以及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等。本人通过几轮的探索与实践,确立较为有效的“破冰课”模式,根据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人文地理学课是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而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形成了班级学习风气、课堂氛围,这些情况要求教师在开学前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本专业本班级的各种情况,即备学生。在此基础上,结合人文地理学地域性学科特点,讲授绪论时,采用以生源地为单位的小组讨论的方式,如讨论自己家乡的农业、工业、宗教信仰、人口密集程度及其原因、民风民俗、旅游开发情况后派代表发言,轻松实现预期目标:一是使学生的注意力从假期生活引到课堂上来;二是通过同乡之间聊家乡、在全班讨论,轻松交代人文地理学学什么和为什么学、怎么学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其实人文地理学和我们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学过程中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主要有:对于国内外时事热点,运用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进行讨论,运用聚落地理学知识,从我国城市化进程角度分析土地城市化与人的城市化之间的矛盾;谈家乡的民俗民风、产业结构、资源特色、区位优势,分析家乡城市地域格局和前景;分小组讨论分析家乡的地名及其由来,从而掌握地名景观这一内容;上网搜集逆城市化现象资料,分析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等。组织有针对性的课堂讨论既能避免教师传授知识陈旧,又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通过鼓励调动同学们参与积极性。在讨论步骤上,先由同学们分组讨论,后由每小组代表发言,最后由教师点评、总结;对参与积极性高的、有自己观点的同学给予加分鼓励,刺激同学们讨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决定了其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及相关教育教学工作者的重要内容。

教学又是“教”与“学”的结合,在“教”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思维训练、利用ppt讲解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人文地理学实践课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实际上就是一个能力培养的过程。根据实践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如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上讲台讲解民俗;从自然、资源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差异、区位差异等方面,查阅城市规划资料,分析并解释呼和浩特市城市向东南发展的合理性;调查内蒙古自治区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的开发,分析客源市场的特点,总结旅游业对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发展的影响;比较世界三大宗教的中心思想和传播方式,分析佛教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调查内蒙古地区工业布局特点及其原因等实践教学的形式有演讲、讲课、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中还要求有ppt、文档,必须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并展示,引导学生从人文地理学视角思考当前的很多社会问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也训练了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了解人文地理学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如果仅仅依靠课堂理论教学,缺少适当时间、适当内容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不但不能突出人文地理学应用性,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也难以落到实处。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手段

对于三年制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而言,人文地理学教学中专业的外业实习不可能像地理学专业的人文地理学一样进行较系统的野外实践,但是在当下,光凭传统的讲授与板书结合的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很难吸引学生。而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又可以借助影音文件的优势,直接影响学生感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实现野外实践的不足。例如在讲述宗教景观、不同区域民居的比较、旅游景观等教学内容时就得利用影音和图片结合的多媒体课件进行生动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三、探索和建构新的考核模式,促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近几年,各高校都在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各高校、各课程的考核都改革了期末一卷定成绩的考核办法,人文地理学的考核也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考核体系。一是课堂出勤、平时作业、笔记、讲稿,按其质量和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二是实训即实践课成绩,按小组调查、实践作业、成果展示、ppt质量以一定比例计入总分。三是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成绩按比例计入总分。这样的考核方式既重视了理论教学过程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体现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重视了笔试答题思维、思路的培养。

基金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青年政治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应用性教学模式的探索(项目批准号:JYJG1302)

参考文献:

[1]刘杰.地方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以菏泽学院通识教育课程“人文地理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8).

[2]王文明,罗玉明,彭晓春.师专综合文科教育专业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兼论高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0,(4).

[3]徐丽华,岳文泽,陈鹏.论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9,(12).

[4]邱国锋.论人文地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8,(10).

[5]胡刚.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世界地理教学改革[J].池州学院学报,2011,(12).

[6]陆林,凌善金,王莉.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J].人文地理,2003,(10).

[7]王国梁.高校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7).

[8]李道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2).

[9]张理华,周葆华.人文地理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初论——兼谈黄梅戏形式文化区实践教学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10]高素芳.基于创新教育的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2,(6).

人文课程范文第2篇

[摘 要]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是高職院校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也是高职普通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核心课程。翻转课堂是一种重置课堂内外学习内容和时间的创新教学形式,任课教师把学习决定权交给学生,课堂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一起探究知识、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载体。为提高高职院校护生职业认同感,有机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护理“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课堂上应用翻转课堂模式,并引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有利于护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及医学院校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 翻转课堂;课程思政;妇产科护理学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质量工程建设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普通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研究”(JGZD202039)

[作者简介] 叶艳娜(1982—),女,广东东莞人,硕士,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卫生健康学院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妇产科学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依托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学时不少,学分不低,但发挥的作用却有限[1]。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以课程为主概念,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在大学教育中,它主要指学校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开设的一系列显性课程,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2]。课程思政是以思想政治为主概念,以课程为主载体,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3];是从育人维度展示课程价值,实现思政寓课程、课程融思政,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同致力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教学模式[4]。翻转课堂的授课形式为一种重置课堂内外学习内容和时间的创新教学形式,任课教师把学习决定权交给学生。课前教师借助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视频、教学资料、临床案例等资源,学生自主完成资源学习、查阅书籍;课堂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一起探究知识、共同协作解决问题的载体。本研究以翻转课堂为平台,实行专业知识和价值引领两手抓,有机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达到培养具备精湛技术和高尚品德的合格护理专业人才的目的。

一、课程思政历史沿革以及施行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藏性和渗透性,他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哲学、心理、历史等课程的教育活动,为了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效果,把德育和教学活动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美国联邦教育部在2002—2007年工作要点中强调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培养有爱国主义精神、负责任的新时代高素质公民为目标[5]。英国主张的是全纳教育模式,即尊重所有人融入主流社会的权利,以期利用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平公正。瑞士以日常生活作为有效载体培养公民的政治信念及道德素养。法国里昂大学的维茨查克教授认为法国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把重点放在重实践、突人权、弱宗教的基础上进行统一管理。德国思想家赫尔巴特坚持教师要以身作则,提倡生活、家庭、社会的立体教育观,借助管理、教学及训练等基本方法,特别重视建设社会、学校及家庭“三位一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格局[6]。日本的《21世纪教育目标的规划》明确指出:要保证人才健康成长,就必须加强培养其思想素质[7]。

近年来,随着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实行课程思政改革,相关学者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何红娟认为,课程思政是高校教育理念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复杂性本质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发展的必然,其理论基础是实现课程系统性与协同性的耦合、课程理性价值和工具价值的统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通,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转换、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教育共同体形成、课程资源开发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前提、根本要求、基本依托和必要基础[8]。邱伟光和石书臣认为,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内在德性,转化为自己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或能力,成为个体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9,10 ]。有学者认为,课程思政的实质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11,12 ]。部分学者提出,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以隐性思政的功用,与显性思政一道,共同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 13,14 ]。学者们一致认为,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内涵都是育人,二者的本质联系体现在任务和目标上的共同性、方向和功能上的一致性、内容和要求上的契合性;二者的不同则体现在思想政治内容、课程地位、课程特点和思想政治优势等方面[ 15,16 ]。

二、更新医学教育模式,课程设计融入思政元素

首先,更新本专业课教师育人模式,从授课内容和授课技巧的单一维度,拓展为思想政治品德、人文素质多维度,从而实现树人与立德双赢。其次,把课程形式从专业教学提升至专业与思想并驾齐驱的高度,从重理论讲授、技术学习和轻品德培育的教学模式,融合角色扮演、案例分析、数字资源分享等多种教学途径,在多种教学活动中促使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及思想、认知同步提升。

“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护理的核心课程,着眼培育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课程思政不应局限于教学环节,而是以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特点为基础,不能通过直接分割部分课堂时间或选取某一章节实施思想政治宣教,而是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载体,在课程教学各环节融入思政元素。课程思政不应局限于时间及地点,而是应该依据课程内容或教学模式开展专业思政教育,还可拓展至见习、实习过程中[ 17 ]。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护理人文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精神、操守、规则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建立人文关怀理念,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提升社会责任感。如教授“妇科护理病历”这一节时,结合妇科护理病历及妇科检查的相关专业知识特点,强调尊重患者隐私,不经患者允许,不能泄漏病史采集的信息(包括民族、性别、职业、地位、现病史、既往史、孕产史等),使护生既能清晰地掌握采集、书写妇科护理病历,掌握妇科检查操作的内容、步骤、注意事项,同时加强护生的职业责任认同感。此教学环节注重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敬业”与“诚信”。采集完整的妇科护理病历并完成妇科检查是诊治患者的关键,是护理人员高职业素质的内在要求,体现的是“敬业”的核心价值观;保护患者隐私是建立良好医患信任和关系的桥梁,是护理人员道德素质的基本需要,体现的是“诚信”的核心价值观。

三、创新授课形式,翻转课堂导入思想政治内容

利用翻转课堂,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开展创新教学模式。以翻转课堂为平台,真正实现角色转变和因材施教,实行专业知识和价值引领两手抓,有机结合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课堂育人、立德树人,加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达到培养具备精湛技术和高尚品德的合格护士的目的。

(一)创设翻转环境

拟订实施方案,进行理论学习、查阅资料、网上研讨、集体备课等,并对任课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提炼、收集相关章节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搭建网络平台(QQ学习群、微信学习群、乐学在线课程、腾讯会议账号和钉钉账号),将学生按照8人为一组分组学习,每组推举一位成员担任组长。

(二)课前预习讨论

培训学生网络平台的使用方法。任课教师在网络平台发布教学视频、教学资料、临床案例等预习资源,及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单(包括重点、難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并分享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学生须在课前完成学习资源预习、查阅资料等,并根据教师设计的讨论主题在网络平台进行讨论,形成基本知识框架和问题清单。

(三)课堂交流探讨

课堂上,教师以课前讨论的问题及思想政治资源导入,简单讲述课本的理论知识,采取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着重讲述重难点内容。随后,师生间互动,共同学习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每组推选一名成员总结。最后,教师根据学习大纲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每组选出一名成员发表感想,现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以羊水栓塞教学过程为例:课前1周,学生在线学习羊水栓塞概述、护理评估、护理措施(急救护理、病情观察、对症及用药护理、心理护理、产科处理的护理)的知识点及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课前2天,教师与学生互动讨论,组长记录组员感兴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知识及涉及的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课堂上,教师针对讨论中的存疑内容重点讲述,利用临床案例分析及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介绍进行讨论。在互动环境中,促使学生自主掌握、理解理论知识,促使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思维;从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及思维,培养治疗急重症患者不怕苦累的敬业精神以及与妇产科急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的技巧,从而达到强化知识、锻炼技能与提升职业素养的双赢。

(四)课后反思总结

课后,教师在网络平台发起讨论话题,引导学生总结及继续讨论。一个章节学习结束后,在线完成相关习题及思想政治教育感悟。随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进行反思,及时修改实施方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四、引入“互联网+”医学概念,完善课程学习资源

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先决条件。“妇产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局限于课堂的传统教学方法限制了高技能、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也限制了课程思政教学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互联网+”教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慕课、微课、公众号等各种学习平台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可填补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的资源空白。

自然科学有力量之美,社会科学有人文之美,文学有价值观教育[ 18 ],医学有医德教育。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永恒主题,医学院校以教授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教学目的,注重传道授业的同时还须重视价值引领。在高职护理教学课堂上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最终实现医学院校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暹.关于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42-43.

[2]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4):44-45.

[3]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3(1):31-34.

[4]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等.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5]斯日古楞,梁爽.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启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3):33124-126.

[6]陈湘瑶,张健国.国外思想政治教有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2014,24(4).

[7]叶超群,王习胜.近年来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皖西学院学报,2012(3)22-24.

[8]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5):60-64.

[9]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10]石书臣.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57-61.

[1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12]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2):114-119.

[13]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3):64-69.

[14]宫维明.“课程思政”的内在意涵与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6):66-69+91.

[15]邱仁富.“課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思想教育研究,2018(4):109-113.

[16]吴贵春.“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2):40-43.

[17]叶紫,张宁霞,刘婵娟.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升策略[J].医学争鸣,2018,9(2):72-75.

[18]程琳.略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实施核心价值观教育[J].青年与社会(下),2015(8):113-114.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Nursing Course in High Technical Institutes :Based on the Nursing Course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YE Yan-na

(School of Health, Dongguan Polytechnic College, Dongguan,Guangdong 523000, China)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人文课程范文第3篇

摘 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作为人类重要的人文学科——历史已经受到了冷落和轻视。而作为一门承载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教育学科,高中历史不仅仅要注重对课程知识基础、结构组成等的学习,更要注重实现历史课程文化的重建,让学生在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领略到历史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本文对如何在高中历史课程文化的构建中实现文化再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文化再造

在高中课程改革中,基础教育改革如何起到培养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等作用成为了历史教育最为基本的功能。当前,有众多的高中历史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产生了排斥历史、远离历史的感觉,并最终无法形成历史思维和历史精神。因而,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都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熏陶,让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文化再造成为历史教育承担的基本功能。

一、高中历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的内涵

在高中的历史课程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实现历史课程的文化再造,就要求学生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关注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关注世界存在的根本意义,并由此实现学生对自我价值、个人精神品质的培育和升华。

所谓“人文精神”指的是以历史、文学、音乐、美术等社会学科为基础,结合实际生活和内心感悟反省,形成自身独有的态度、价值观念、批判精神、道德情感等,并实现对自己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判断。

在我国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的历史都有着独立存在的依据和价值。从纵向来看,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从横向来看,各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开放,最终形成了开放性的历史发展大潮,为文化再造创造了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使得历史文化成为了人们的公共财产。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融合不同的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来进行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的感染,让学生从中理解历史人文的具体展现形态。

二、高中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和文化再造的危机

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关注点更多地倾向于经济、科技等领域,而作为人文精神重要代表的历史学科则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1.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受我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历史过分强调历史的知识内容的传递和工具性作用,让学生们成为了考试、得分的机器,而忽略了学生们个性的发展、智力的开发、思维的形成。另外,只注重历史知识的背诵,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使得学生们丧失了反思、质疑的思维能力,很难培养出探讨精神和批判意识,这都将严重制约学生的创造能力,丧失了历史教育的最终意义。

2.人文教育的个体关注度较低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人文精神底蕴的民族,中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教育传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人文教育起着一定程度的规范群体道德的作用。如传统的儒家思想贯穿整个封建历史,也延续至今。这种思想无形之中潜入了历史教材中,这种思想注重了人文的传承而疏忽了发展的个体性和历史的独特性。

三、高中历史如何加强人文教育和文化再造的关注

1.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念

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和学校都应当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采取多种教学的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历史问题的探讨和思考,鼓励他们解决问题,并提出自身的想法。教师应当对民族历史、国际历史中的整体框架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整个历史发展的条件、过程、结果作用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发展脉络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让他们培养历史责任和社会认同感,从而提高整体的思维能力,形成自身的整体发展意识。

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个人价值

要关注学生个体价值,教师就要在多样性、个性化的教学环境中,注重把握课程文化构建的意义,把历史教育的人文性和学生主体性、个体性相结合,历史教育的人文价值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校开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尝试让学生在开放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倡导自主学习,提高学习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何成刚.历史教育的价值:回归人文精神[J].北京教育,2002(5).

[2]郭元祥.高中课程应关照学生深层次的现实生活[J].全球教育展望,2003(8).

人文课程范文第4篇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其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一课程是建立在学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顺应社会的发展。《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人文教育的开展,也就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深入了解人生的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进行探讨。

品德与社会人文教育思想品德一、在教学中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一致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相统一。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要求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教育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对人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应当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但要符合学生的思想心理状况,而且还要适合学生的社会实际。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突出教育学生的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勤劳致富和社会责任感。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程中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和守法意识;面对社会经济增长带来的各种问题,教师在课程中还应该对学生强调社会、经济、人类和环境和谐发展。所以,要想《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教学中得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并将社会要求和个人道德要求相统一。

二、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必须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观,在教学过程中课程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方式,将学生自身的思想完善作为教育的首要目的。其次,对待学生应该更加人性化,根据不同学生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特点出发,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彼此心灵上的对话,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比方说,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对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利用网络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发现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利用课堂的时间来对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这些问题带来的巨大危害,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而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身体力行,实现学生自身思想品德和人文素质的提高。最后,当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应该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角色,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而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说教,在学习过程中帮助、鼓励和引导学生。教师应该迅速适应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课堂教学中成为教学的引导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也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体现。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教育的创造性思维

在人文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思想的开放,对现有的知识时刻保持怀疑的态度。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大胆的设想和怀疑是科学产生最先决的条件,同样,作为人文学科的《品德与社会》也需要学生大胆的进行怀疑和探索。要想实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需要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交流与融合,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独特的性格和精神。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老师不能成为传统教学观念中的塑造者,而是要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指引者,学生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需要老师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于那些典型的间接型问题,不能简单的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对错的分类,即使是那些需要划分对错的回答,老师也应该委婉的说明这只是自己的个人观点。在一些西方教育发达的国家中,这种教学方式普遍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发达国家中,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老师和学生之间总是处于一种平等交流的状态下。

而在我国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经常是一种高高在上说教者的感觉,总是不断地将各种课本上的价值观强行传递给学生,而与之不同的则被认定为错误的观念。这样长久下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开放创新性就会被不断的削弱。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自由的思想和和独立的精神,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让学生保持轻松的态度去上课,而且当在课堂上学生产生不同的想法甚至是比较奇怪的结论时,教师不要轻易去判断,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让学生大胆地讲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在挖掘课程资源中提升人文素养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课程中的人文精神的本质是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引导,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将课程资源传授给学生,所以,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相互结合,例如,对于那些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符的课程资源,可以将这些课程资源进行一定的调整。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并带着本身想解决的问题去调查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最后进行整理,使学生们都能积极地去参与课堂讨论。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伟大的先人》这篇课文时,活动前,教师组织学生调查收集以下资料:调查10个成人,看有多少人知道孔子、司马迁,他们对孔子、司马迁有哪些了解,读过孔子、司马迁的哪篇文章或哪部书籍,并做好记录;收集孔子、司马迁的名言和故事,并讲给同学听;最后引导学生整理和汇报调查结果。由此,思考为什么孔子、司马迁离我们那么久了,还有那么多人知道他们、纪念他们?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有关他们的介绍,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困惑和想了解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对司马迁及其《史记》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并探究在这些历史人物身上闪烁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总之,人文精神的渗透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绝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完成的,必须长期坚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融入社会,追求自由精神,探索社会正义,使灵魂得以升华从而为自身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雪松.浅谈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渗透人文教育的策略\[J\].才智,2013,(33).

\[2\]王建文.《品德与社会》课:别忽视情境创造\[J\].湖南教育(中旬刊),2009,(3).

\[3\]游学军.对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4).

人文课程范文第5篇

1 开放的课程教学

开放的课程教学反映在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资源的开放性。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倡导的是高效愉悦的政治课堂教学, 反映在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资源的开放性, 让活动成为课堂中心, 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 让创新成为课堂的灵魂, 实施开放性的课题德育教学, 拓展教学空间, 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 可以在课堂内进行, 也可以想课堂外进行。教学活动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可从教科书扩展到所有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时事政策教育、班级活动、党团活动等也要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结合应用性常识, 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 全面落实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政治老师不仅要结合教材, 挖掘教材, 联系学生生活中所遇到的有意义的素材, 最好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 或直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欣赏, 到工厂、农村去参观访问, 在开放的学习资源中, 动手动脑直接参与, 独立思考, 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2 教学的反思性

反思性教学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 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程情景作为认识的对象, 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义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与反思性教学的关系。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抛弃了以知识传授为本的传统课程理念, 确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 着力纠正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结果, 轻过程的倾向, 积极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结果, 又要注重过程。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 “教学评价要特别关注教师是否认为并完成本课程教学目标, 是否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 而不能单方面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衡量达标的标准”。因此, 要积极有效地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 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成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既关注教学结果, 有关注教学过程的研究型教师。

有效实施反思性教学有“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等方法。这些方法从实质上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人文性特色。“在讨论中, 讨论各方的立场得以展现, 在对话中对话双方的观点受到质疑, 在实践中实践者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 在反省中个体发现内心的矛盾与冲突”。通过这些方法, 政治教学克服了过去抽象的、过失的、空洞的和无力的弊端, 有关知识可以从“无活力的知识”变成“有活力的知识”, 从“专业知识”变成“一般知识”, 才能从我们的记忆的负担变成有兴趣地潜移默化的吸收。作为这种有效教学的条件, 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拿出勇气, 坦诚和耐心, 要能够面对那些自己不敢直面和坦言的东西, 耐心地听他人的困惑、痛苦和无奈, 作为教师, 特别要放弃久已习惯的权威地位, 以一种平等的精神来组织教学。扪心自问, 课堂里许多问题对于我们教师自己, 同样也是需要不断思考反省的, 生活的意义是要独立发现的, 谁也无法从外部给予, 把握这一点, 政治学科的教师就找到了有效教学的出发点。所以一个优秀的政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的一切活动中, 对自己的行为作了反省, 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3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在思想政治新课程里, 它提出了总的要求:把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放在首要位置, 强调学生既是评价对象, 也是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能力发展给予肯定性评价。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采取多种学习评价方式。这种开放的教学评价方式。它没有制定明确的评价措施, 也正是这样, 体现了教学评价的人文性,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放在了重点位置, 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自身不同的情况, 有的反应快、理解能力强, 有的记忆力好等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学生的评价也要有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要求, 才能反应出学生的真实情况。所以新课程标准重视了过程评价。在评价标准的范围上, 不仅包括学生评价标准的变革, 也包括了教师评价标准的变革。对思想政治课教师做出了新的角色定位, 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师, 必须是学科教师, 人生导师、心理健康督导教师三者的高度统一。

总的来说, 思想政治的教学评价就是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总精神就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摘要: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和教学过程的反思性。开放的课程教学反映在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和资源的开放性, 反思性教学从“讨论、对话、实践和反省”几个方面实施。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人文性,反思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

人文课程范文第6篇

1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人文精神属于精神文化范畴, 蕴涵在人文学科中, 是一种对人自身价值的尊重和追求, 并以人为本的思想。其中, 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人的主体地位, 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使其自身能够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注意要体现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大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 这样才能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当学生接受了人文知识后, 会在主体内部形成一种精神成果, 它是蕴涵于学生的内心之中, 能够让学生形成一种优秀的习惯, 并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表现出来。作为人文知识载体的人文精神, 是在人们不断的学习基础上, 通过个人自身的不断领悟而实现的。而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培养, 就是要将人文精神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积极作用。

2 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主体教学理念, 注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格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人为本”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 突出学生思想情感、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的培养, 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同时, 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要特别注重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品格, 也即塑造学生的理性、独立、自由的人格。从社会角度出发, 要重视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而对学生个人而言, 就是要注重学生的人格自由。要将高尚的道德品格作为大学生本身的价值追求, 当作一种对外界不良思想进行积极斗争的武器。

2.2 打造校园文化环境, 营造和谐人文氛围

高校思政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特别是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和谐的人文氛围, 这对大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并对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有着很好的作用。校园文化环境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效载体, 在开发校园文化环境的过程中, 要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并寓教育于文化中, 它将以一种间接、内隐的方式, 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起到课堂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然而,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营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和谐人文氛围。例如举办各种文体活动, 用来引导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2.3 注重人文精神方面的学科体系建设, 鼓励大学生践行人文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 建设符合大学生特点的人文学科体系, 重点强调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统一。因人文学科的合理科学设置对提升大学生的良好人格、道德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关键在于实践, 人文精神的形成虽与人文知识有着重大关联, 但当学生在已掌握了相当程度度的人文知识的情况下, 还不能说他们已具备了人文精神, 必须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真切的体会到, 只有实践, 才能让学生领悟到人文精神的实质和内涵, 让学生具备人文精神。同时, 在不断的实践中, 可以让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到升华, 并将这一感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内化为一种优秀的习惯。因此, 高校在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 要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环境密切联系起来, 创造一些适宜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环境, 要有计划, 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感悟生活, 激发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2.4 提升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 发挥引路人作用

教师在学生眼中往往是智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是非常深远的。因而, 高校教师, 特别是是从事思政教学的教师要注意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用自身积极的人格品质去引导学生塑造良好人格, 用高尚的灵魂去净化、提升学生的心灵。在思政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要在学风上形成典范, 发挥出教师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引路人作用。

2.5 创新教学方法, 加强人文精神培养

思政课程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能否接受来自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除了知识自身所蕴含的信息量外,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思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和保障。

首先, 实施情感教育。在思政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先导作用, 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促进人文精神的培养。实施情感教学, 就是要将情感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 关注学生人格的塑造, 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其次, 采取对话式的教学方式, 展开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对话式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观点、思想, 将教师和学生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目前社会上存在各种激励碰撞的思想, 在很多问题上都没有明确的是与非,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要讲究教学方式, 考虑师生间的情感, 尊重师生之间的人格, 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交流, 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通过达成思政教育的共识,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

最后, 人文精神的培养要贴近生活, 要与现实紧密相连。在思政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用现实中的生动例子开展人文精神培养, 这样有利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摘要:人文精神培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本文试从人文精神的内涵入手, 重点论述了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参考文献

[1] 徐金超.人文关怀: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取向[J].湖北社会科学, 2009 (8) .

上一篇:生活之趣范文下一篇:诗歌我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