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档案工作和谐社会论文范文

2024-02-06

民生档案工作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1篇

这次的实践活动让我了解到留守儿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为主,也有父母亲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留守家中。这些留手儿童平日相互来访较少,直接造成留守儿童的封闭心理。

留守儿童以隔代监护为主。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有一小部分跟近亲住在一起,还有极个别的留守儿童由其他人担当监护人。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能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父母关爱不够。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父母亲常年累月在外打工,甚至一年才回一次家,不能很好地和留守儿童维系亲情,沟通思想,鼓舞上进。有的留守儿童还会因为长期与老人住在一起,产生“隔代亲”现象,导致父母和孩子感情不深,彼此之间产生隔膜。

2、教育问题日趋明显。一是监护人教育难有实效。留守儿童多是隔代监护,祖辈与孙辈之间年龄相差在40岁以上,思想观念不一样,文化背景不一样,加祖辈多数受教育的不多,甚至有文盲的,因此是物质关心多,精神关注少,难以引导孙辈进行正常的学习。二是学校教育无法到位。留守儿童上学的地方离家里都比较远,上下学要在路上占相当多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多,老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家访。

3、人格发展不健全。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内心封闭,情感淡漠,缺乏安全感,心理承受力差,情绪消极,孤独,言语少,不合群,不愿意也不善于同他人交往,存在抑郁自卑,乃至愤世嫉俗的心理。

4、监护人精力能力不够。父母委托的监护人往往是女性或者是祖父、祖母等年纪较大的人,这部分人或者由于忙于其它的事或者由于要同时监护几个小孩或者是年龄较大而精力不够,投在留守儿童的时间和精力不多。其次,不少监护人的文化素质比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零距离接触,和留守儿童进行了心连心的交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努力学习,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影” 。力争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用真爱抚慰留守儿童脆弱的心,用真情为他们指明前进的道路。但是对于广大的留守儿童来说,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的关爱仅是一种弥补,是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一种弥补而已。我们也觉得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非常必要。建立起一个以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为中心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特别是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是有效填补留守儿童内心对爱、对亲情缺失的一种方式。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政府要有所作为,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要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在社会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对帮扶,也可以建立家长代管制度,教师要真心实意地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驱除他们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追求。家长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收获颇多。

1、锻炼品质,历练人生,大力弘扬奉献精神。短短的七天里,我们和孩子们进行了零距离的内心交流,我们将爱带进了这个美丽的小山村,我们让爱在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中得以传承。我们更多的是体验到了做为一名志愿者的感动和快乐,难忘的经历是人生一笔财富。

2、此次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事,学会了用真诚和微笑去帮助和感谢他人。我们收获了信任,收获了果实,也收获了快乐!

3、收获成果,再接再厉,将爱进行到底我们坚信,爱心事业不会因为实践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我们会继续努力,将爱传承!

民生档案工作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2篇

一、和谐社会建设对政法新闻报道的要求

(一) 为民众提供参与政策决策的新渠道

新闻媒体事关人民群众基本利益, 其在维护社会安定、引导主流舆论方向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政法新闻可以让新闻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取到国家的法律政策信息, 也可以了解一些事关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重大涉法案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政法新闻需要借助自身的传播功能, 为群众提供参与决策的新平台[1]。

(二) 提升民众的法治意识

法治社会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核心环节。公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的提升, 可以有效促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利用政法新闻加强法治内容宣传, 可以让公民对自己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 进而促进自身法律意识的提升。

(三) 发挥自身的监督功能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能。利用新闻报道的形式对一些群众不知情的事物进行展示, 可以让法制新闻更好地发挥出维护正义和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根据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求, 政法新闻需要成为推动执法公正、司法公正的重要力量。

二、以政法新闻“民生化”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

(一) 在政法新闻报道中坚持民本取向

政法新闻的“民生化”改革, 是对民生新闻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生动性特点急性吸收借鉴的新闻改革模式。从民生视角和普法工作两方面入手, 开展新闻报道, 可以有效拉近新闻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对于政法新闻的记者、编辑人员而言, 在政法新闻报道中遵循民本取向, 可以让政法新闻摆脱以领导为主的报导思维。以全国两会报道为例, 根据网络渠道所获取的调查结果, 保障性住房、收入分配、物价调控、反腐问题、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是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央视在两会期间推出的《聚焦两会》系列节目, 对两会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展示, 《小撒探会》和《我有问题问总理》等栏目也重点关注了一些热点民生问题。这种报导形式可以让新闻受众第一时间了解到政府在民生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这些措施所取得的成效。

(二) 从民众视角出发分析问题

以大众角度为新闻出发点, 可以让政法新闻借助平民视角赢得群众共鸣。对于新闻记者和编辑人员而言, 民众所需要的内容、新闻信息与群众利益之间的联系性, 是新闻报道中所不可忽视的问题。以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为例, 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后, 该栏目推出了与禁毒工作有关的节目, 节目首先利用故事口吻讲述了一些公安边防部队破获的大型毒品案件, 然后请专家利用法律知识讲解毒品的危害等内容, 这种新闻宣传形式可以让新闻报道更好地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三) 注重政法新闻的二次开发

重大政法新闻的二次开发, 也是促进政法新闻民生化的有效措施。利用延伸报道增加政法新闻的服务性, 可以让新闻在分析事物本质的基础上获得受众的认可。以中国青年报的《十九大报告为何不提GDP翻番目标》为例, 该新闻针对十九大报告中未提及我国未来GDP翻番这一目标的问题, 通过反映记者采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杨伟民同志的过程的方式, 阐释了这一问题的原因, 现阶段产能不足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通过质量、效率、动力方面的变革实现经济增长, 是我国当前所要采取的措施, 在十九大报告中不提翻番目标, 是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全面发展的表现。这种对新闻细节内容进行深入挖掘的方式可以让这篇报道的吸引力得到提升[2]。

(四) 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新闻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让微博、微信等工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公开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与群众之间的互动, 也可以让政法报道与民众之间的联系得到强化, 例如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官方微博“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会播报一些案件的进展及防骗知识、协查通报及报警技巧等内容。

三、结论

政法新闻的民生化改革是增加政法新闻活力的重要措施, 对政法新闻报道的正面作用进行充分发挥, 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

摘要:政法新闻报道是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政法新闻“民生化”改革的开展, 可以增强新闻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本文主要从和谐社会建设对政法新闻报道的要求入手, 对借助政法新闻“民生化”改革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政法新闻,和谐社会建设,民本取向

参考文献

[1] 李丹.浅析新媒体下政法新闻的困境与出路[J].新闻研究导刊, 2017, 8 (15) :230+275.

民生档案工作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妇幼保健;档案

近年来,肇庆市妇幼保健院遵循“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以建设民生档案,为幸福肇庆服务为最终目的,着力在民生档案上下功夫,不断拓展民生档案服务的覆盖面,创新服务手段,使民生档案为民生搭建幸福桥梁,并以“幸福档案”为突破口,拓宽档案发展的空间,不断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取得一定的成效。

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是一定时间内妇女、儿童个体身体健康状况的记录和反映,它真实记载一定时间内妇女、儿童个体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要素,成为妇女、儿童身体自我保健以及妇幼保健部门制定妇女、儿童防病治病措施的依据和参考资料。现一、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管理的现状。

妇女保健健康检查主要项目有:婚前医学检查、优生优育咨询指导、孕前保健、产褥期保健、心理疏导、产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妇女病普查普治、妇女“五期”卫生保健指导、宫颈癌防治、乳腺癌防治、产后42天妈妈随防、“地贫”防治等。近年主要档案业绩有:(1)2011年至2013年9月共为妇女优惠检查4892人次,全部建档;(2)2012年3月在市直单位的妇女中开展了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免费检测工作,完成了1982名35-65岁妇女的宫颈HPV免费检查工作,全部建档,档案显示检测阳性人数为144名,按档案提供的资料,对阳性妇女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与治疗。(3)2013年1-7月,全市共有25075名孕妇接受梅毒检测,全部建档,档案显示梅毒感染孕妇19人,按档案提供的资料,跟踪落实其所生的婴儿及时进行干预治疗;(4)2013年1-7月,全市共有24284名孕妇接受乙肝检测,全部建档,档案显示表面抗原阳性产妇3317人,按档案提供的资料,跟踪落实其所生的婴儿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3317人。(5)2012年10月到2013年9月,根据“地贫”档案资料,按政策帮助44名孕产妇申报“地贫”档案资料领取地贫产前诊断补助金,合计人民币76737元。

儿童保健健康检查主要项目有:生长发育监测、早期综合发展指导、神经行为评定、高危儿干预、水疗、体弱儿管理、儿童心理、神经行为评定,脑瘫康复训练、智能评估、语言评估、视力筛查、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儿童营养、儿童过敏门诊、感觉统合训练、智力测验、听觉统合训练等。近年主要档案业绩有:(1)2007年11月至2013年9月,儿保科共筛查新生儿144562例,全部建档,档案显示新生儿有苯丙酮尿症4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98人,按档案提供的资料,我院为患儿提供免费治疗87人,追踪随访147名儿童,使其生长发育均在正常水平。按照每例残疾人造成经济损失60万元计算,共避免国家损失约8820万元。(2)2013年,儿保科对4间幼儿园进行儿童集体体检,受检人数共923人,全部建档,档案显示新生儿有龋齿儿童173人,贫血儿童56人,按案提供的资料,我们对龋齿儿童进行龋齿氟泡预防活动。(3)2013年9-10月份儿保科对辖区内16间幼儿园儿童免费进行眼筛查活动,筛查人数共3951人,全部建档,档案显示有眼异常人数为1756人,按案提供的资料,针对视力、屈光异常者,我院提供了儿童增视服务项目。(4)按儿保科档案显示,我市的儿童听力行筛查率从2012年的23%提高到2013年的45.03%,通过对儿童听力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避免了婴儿“因聋而哑”的发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管理中的存在问题

1、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归档,归档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它有别于病案,病案是患者治疗疾病的证明和依据,2012年1月肇庆市妇幼保健院已全面启用电子病历系统,院领导非常重视,专门出台《电子病历管理规范(试行)》,规范电子病历的建立、打印、使用、保存和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而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是在妇女、儿童未发生疾病的情况下,通过健康检查的手段,筛查出疾病或者了解妇女、儿童的身体是否健康的基本情况,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而且健康检查一般人认为是无“大病”,导致医务人员甚至档案人员对这种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在完成妇女、儿童健康检查工作后,妇幼保健健康检查资料归档率不高。

2、负责妇幼保健健康检查的科室,因医院经费不足,未能开展档案系统管理,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开发利用。因为科室经济效益不高、工作繁琐,导致很多医务人员都不愿意留在妇保科和儿保科工作,同时,国家暂时对这方面的档案没有统一规范,不像电子病历管理一样进入计算机管理化,仍停留在纸质手工填写和纸质档案保管水平,个别人员书写字迹不够工整,对日后开发利用失去意义,另外,有些如B超、检验等报告结果在B超室、检验室保存一定时间后就难以查询,造成难于保证档案的完整性。

3、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妇保科和儿保科工作,兼职人员档案水平不高,对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缺乏足够重视,影响其工作开展。从事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管理人员都是由医务人员兼任,既做妇幼保健健康检查工作,又做结果登记建档及统计,没有接受过档案专业培训或仅接受较短时间的培训。个人素质的受限造成对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导致对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的认识不高并影响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二、改进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管理的办法。

1、重视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管理,严格收集制度。按照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目标开展好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从制度上对一些不完善的归档范围进行调整,对临床工作中可能形成较多妇幼保健健康检查资料的科室,如B超室、检验科、妇科、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等,要将其检查结果纳入归档范围,杜绝健康检查档案失管现象,同时,随时检查健康检查资料的记录和及时整理、归档,以防日久被人遗忘而丢失。妇保科、儿保科要与各科室保持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对各科室和科研人员档案查阅提供便利条件,使各科室医务人员对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工作予以配合支持,做到整理规范、管理科学,有效服务于临床医疗工作。

2、加强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衡量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高低,也是衡量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如何加强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管理,保证档案归档质量,医院要经常开展档案专题宣传,包括对妇幼健康检查档案知识的宣传,比如开展档案开放日活动,档案业务知识讲座等,提高医务人员对健康检查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多途径提高档案人员素质,同时,加强医院间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提高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管理水平。医院档案室有针对性地制定好年度培训计划,做好档案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档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档案人员专业理论、业务技能以及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稳定一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档案专业队伍,优化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

3、将现代化管理手段和计算机应用于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配备必要的设备、电脑、复印机、打印机、档案专用柜等,将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等同于病案管理,把健康检查的有关资料像病历管理一样输入计算机,采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数字化,从而实现档案资源共享和网络传播远程查询,这样对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的保管和开发利用都有很大作用。保证其资料的完整性和档案的严肃性、法律性,切实提高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管理质量的水平。

4、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的开发利用。妇幼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医疗工作服务,离开为医疗工作服务这个目的,妇幼档案管理便失去存在的价值,所以要求档案人员必须“换笔”,学会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和信息处理能力,即对信息加工、开发、传输、存贮、调阅等能力,也就是能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整理排序、归类处理,充实档案数据库,能对这些信息的意义与价值有进一步的认识,提出有针对性的编研,提供给医疗工作利用。

5、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检查档案专题编研工作。肇庆市妇幼保健院规模从小到大、设备从无到有、医疗技术从弱到强、医务人员从少到多,发展至今已是一所集妇女和儿童保健、医疗、预防、康复、科研、教学、基层妇幼技术培训和卫生指导于一体的三级妇幼保健院,档案人员可以借助自身室藏档案的宝贵资料,开展妇幼保健工作发展的专题编研工作,让科研人员更加便利地从专题编研档案中分析研究和掌握本市及各县区妇女、儿童身体和营养状况;妇女、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和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及排位,儿童生长发育评价,从而掌握科研资料,制订全市妇女儿童营养、疾病的干预措施和防病治病的新方法,切实降低妇女儿童的发病率,保障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共建幸福肇庆。

民生档案工作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4篇

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 我国档案管理正在向信息化迈进, 档案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化, 档案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管是任何部门, 都需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 发挥档案的价值。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建较晚, 服务对象比较广泛, 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庞大、项目繁多。虽然近年来其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仍然有很多问题存在。

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档案管理部门之间不够协调统一。现阶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 沟通和交流不足, 工作配合不一致, 整体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统一, 而且有关档案管理体系构建都是在部门内部针对专门问题而设置的, 没有实现全面、系统化管理, 导致档案管理比例失衡的现象出现。例如关于就业方面的档案管理, 相关负责科室主要针对我国当前较大的就业压力和就业情况进行档案管理, 造成就业管理处档案室内大多是有关就业压力的。而且就业管理处档案也占据了所有档案的一半以上。再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处档案室里, 其档案资料也都是关于退休职工档案的保管。另外, 由于各档案室之间是独立的, 每个档案都有自己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 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 就很容易造成各档案室之间出现档案重复管理和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各管理系统之间不能很好地兼容, 档案资源根本无法实现共享, 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不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很多领导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已经开始着手改进,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 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配合, 为整合档案管理资源带来了很大麻烦。

(二) 基本设施设备落后。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档案管理工作量特别大, 面对复杂的档案, 不仅仅需要人力资源基础, 还需要有效的设施设备做保障。但是, 由于我国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成立较晚, 档案数量很大, 档案管理工作压力大, 相关的设施设备没有及时补充到位, 硬件资源跟不上, 导致许多工作出现问题, 像归档混乱、归档延迟、归档错误、档案丢失等等现象。由于档案室没有实现统一管理, 各个档案室管理比较分散, 在硬件设施上不能进行统一采购和装配, 每个档案室内的设施设备几乎一样, 造成了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档案管理设备重复投资,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 有的部门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室, 往往将办公室作为存档的地方, 档案缺乏有效的管理, 很容易造成损坏或丢失。

(三) 数据库缺乏统一标准。我国目前档案管理基本上建立起了数据库, 除了在基层或者乡镇单位电子档案相对滞后外, 总体上都用计算机检索和存储代替了手工信息检索。但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因为硬件设备更新慢, 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水平有限, 还没有真正实现多电子档案的有效使用。同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工作至今还缺乏一个统一规范标准,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比较缓慢, 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此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档案管理系统每次调档时还得通过对档案目录进行检索, 查出档案资料后, 才能去档案库房调档给使用者, 可以说是数字信息化技术相对落后, 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 档案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量相对较大, 面对的档案也比较多, 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时间, 同时也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综合能力和敬业精神, 这样才能体现政府机构的公共服务功能, 为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保障。然而, 现阶段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人手不足、工作压力大、不够专业的情况, 无法有效地完成档案管理任务。尤其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繁琐, 需要管理人员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但是在面对太大的工作量时, 档案管理人员会感到自己的压力太大, 工作起来精神不振、感觉疲倦, 很容易在工作中出现疏忽大意、埋下隐患。再加上, 管理人员本身能力有限, 档案管理专业性不强, 导致归档整档中发生错误, 工作缺乏准确性, 从而使得档案管理质量相对降低。此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也不完善, 无法全面、有效地对各个部门的档案管理行为进行规范, 部门之间出现沟通难、埋怨多、推诿多的现象, 加重了档案管理的负担, 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处于混乱局面。

三、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 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发展规划。改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从整体上进行统一规划, 要摆脱以往那种各自为政的不和谐局面, 要制定出档案统一管理的计划和措施, 同时与其他部门在档案管理上进行合作, 在科学合理、相互配合的统一规划下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这样才能实现档案资源整合和共享利用。此外, 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系统的完善, 要加大力度宣传和教育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让人们尊重和支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工作。

(二) 完善档案管理的基础条件。一是要改善档案管理的环境, 要保证设施设备齐全, 可以采用办公和档案独立进行设置的办法, 在档案室配备能完全进行档案管理的电脑设备, 还要在档案库放置抽湿器、空调等仪器, 并且还要做好防火、防虫的预防和控制, 保证档案室和存放库干燥整洁, 为档案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环境。二是要增加人手, 档案管理工作比较复杂, 特别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涉及的档案资料较多, 档案管理人员压力较大, 所以领导要从以人为本和工作负荷的实际出发, 给予档案管理室一定人力资源做保障。三是要解决资金匮乏问题, 经费是开展工作的前提条件, 档案管理当前工作不能有效开展, 原因之一在于经费不够, 在档案管理上投入少, 效果也就不明显。

(三) 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涉及的内容较多, 所以其档案也就比较繁杂, 相比其他部门档案管理要特殊得多, 档案内容包含了多个领域。因此, 为了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整体性, 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确定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 并严格按标准执行。例如电子文档的生产、保管、传递以及数据处理和存贮结构等都要设定统一标准。

(四) 完善档案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一方面, 完善档案管理机构。要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避免一人多用, 要合理调配工作, 明确岗位负责人及其职责。另一方面, 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要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的现状, 修改和完善相关制度。同时, 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 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促进档案管理效率的提高。

总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积极改进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各部门之间档案管理要统一规划、整合资源, 完善档案管理的基础条件, 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 并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相关机制, 只有这样, 才能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稳定高效地开展。

摘要: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建较晚, 服务对象比较广泛, 档案信息资源庞大、项目繁多, 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只有实现对档案的有效管理, 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档案的功能作用。

关键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档案管理,制度,标准化

参考文献

[1] 付立宏.论档案馆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整合[J].北京档案, 2010 (11) .

[2] 王建伟.当前时期下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与途径探析.办公室业务, 2013 (17) .

民生档案工作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丰富,但资源分布分散,无法发挥其整体性优势,探索更加有效的整合机制已成当务之急。通过实地调研、网络调研、电话访谈等方法,对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现存主要问题,结合国内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情况,借鉴其整合经验,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来完善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机制。

关键词:涉外民生档案 档案资源 信息资源整合整合机制

涉外民生档案即涉及中外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并具有一定查考利用價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如涉外的婚姻登记档案、户籍档案、病历档案等,都可划入涉外民生档案范畴,其具有分散分布的特征。档案资源整合是把独立的、分散的、多样的档案个体整合成统一的档案资源整体的过程,它侧重于使档案资源由分散变成集中,由无序变得有序。[1]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机制的健全和有效运行是引导与规制相关管理主体进行资源整合的重要影响因素,决定着涉民单位和国家综合档案馆之间相互联结的顺畅程度。
一、整合机制的现状和问题

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和国家对民生档案工作的重视,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工作也形成了一定基础,但是资源整合工作还存在不少障碍。

(一)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机制的现状

1.管理机构的协同程度。涉外民生档案形成于基层各涉民单位,且分散保存于涉民单位和国家综合档案馆中。这些机构分布广泛,各自为政,拥有相对独立的涉外民生档案资源管理体系。在协同联动方面,虽然在纵向层级组织中存在一定的联动关系,如县(区)、市级的涉民单位之间的上下联动关系,但是不同系统(横向组织)的涉民单位之间没有形成协同协作关系,如民政部门与档案馆之间、公安部门与档案馆之间的协同相对欠缺。

2.涉外民生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程度。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需要多主体的参与,来构建包括涉民单位和国家综合档案馆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机制。目前,边境地区各涉民单位所形成和保管的涉外民生档案资源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资源互通和业务沟通。

(二)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机制的主要问题

1.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首先,相关管理主体的分散性决定了档案资源分布的分散性。涉外民生档案具有明显的分散性,少数涉外民生档案保存于县级、市级档案馆中,大部分则分散分布在各个涉民单位中。其次,协同协作欠缺影响资源整合工作。涉民单位与国家综合档案馆之间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不畅,缺乏长效机制,容易形成壁垒。[2]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档案资源整合的步伐。

2.缺乏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统筹兼顾各层次和各要素,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对整体进行宏观性规划和战略性构思。[3]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工作缺乏组织、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统一规划部署,没有建立统一的涉外民生档案管理议事机构或协调机构。另外,在资源整合规划设计上缺乏战略性指导,无论是实体整合还是信息整合,都没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长期规划。

3.缺乏整合技术方法的支撑。目前,边境地区的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尚未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对档案资源整合工作的支撑力度不够。涉民单位的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仅仅在纵向层级组织间实现互通,缺乏横向跨馆际、跨机构的协同联动。

4.缺乏法规和制度的保障。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关于民生档案工作的专门法律法规,民生档案工作缺乏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无论是国家法律层面的《档案法》,还是地方性法规层面的档案工作条例,抑或是机构制度层面的各种规范性文件,都缺乏对涉外民生档案工作的规范。
二、国内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经验借鉴

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许多地区将民生档案作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并积累了较多经验。

(一)重视民生档案资源的集中管理

重视民生档案资源集中管理,主要体现在拓宽民生档案来源,加大民生档案资源的收集力度,丰富馆藏。比如,上海市崇明县档案局将县城建档案室和县房地局保管的部分建房档案接收进馆,同本馆原有的相关档案进行整合。[4]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将大量民生档案接收进馆,使民生档案管理由分散变为集中。[5]南京建邺区档案馆接收了城市拆迁等多类民生档案进馆,增加了馆藏民生档案的比重。[6]

(二)重视专门档案数据库的建设

国内许多地区已经建立了各种专题性的民生档案数据库,更方便快捷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用需求。目前,民生档案数据库可以专门档案为基础进行建设,如浙江省嘉兴市已建立婚姻、知青、职工等近20种民生档案专题数据库。[7]南京市建邺区档案馆优先整理、编目、数字化公众利用率高的档案,建立独生子女档案、干部任免档案等专题数据库。[8]民生档案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为跨馆服务、远程利用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支撑,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民生档案远程服务是我国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浙江省德清县创建统一的档案资源共享技术平台,推行民生档案一站式服务;[9]嘉兴市档案局则在建设民生档案远程利用网络体系中,引进“电子章”技术,保证了民生档案服务的有效性与安全性;[10]上海浦东新区与国内13家外省市(区)档案馆建立民生档案跨省利用合作关系,应用了在线加密传输的信息化利用新模式。[11]

(四)重视相关法规制度建设

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是档案资源整合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2007年国家档案局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其中指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与相关专业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并完善民生档案管理的法规和制度。[12]北京市于20世纪末就通过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规定本市要建立能够实现档案管理机构联通和信息共享的档案信息网络。湖州市档案局制定出台了《湖州市档案局关于开展市级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这些方案和制度为档案资源整合提供了方向和制度保障。


三、创新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机制的建议

为保障档案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涉外民生档案利用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在不同层面上推进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一)建立健全机构协同机制

机构协同机制就是指各个机构通过配合协作以达成一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制度、体制。随着社会分工的明确化和专业化,使得管理呈现“碎片化”,机构协同机制的建立健全也愈发重要。

建立健全机构协同机制,既需要强有力的外在组织结构保障,又需要内部相关程序的支持,内外兼顾,才能有统一的规范和依据,形成一个整体的高效运行系统。在进行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过程中,应吸纳包括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各个主体要定位清晰,明确自身的职责与分工。地方党委和政府统筹规划,成立相应的议事机构或协调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整合实施计划,提高跨部门协同合作意识和加强协同制度建设。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尤其是涉民单位和国家综合档案馆要增强参与涉外民生档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档案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涉外民生档案工作的监督与指导,从源头抓起,实施全程管控。此外,还应将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建设纳入国家“民生/惠民工程”的整体框架体系之中,使其成为边境地区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一环。

(二)完善资源共享机制

档案资源共享就是将档案的使用权或知情权由档案形成单位或保管单位扩展到多个单位或个人共同所有。档案资源共享机制则是通过制度安排和计划实施,使相关管理部门协调合作完成资源共享所需的各项建设,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13]涉外民生档案作为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工作应坚持资源共享理念,以人民群众民生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涉民单位和国家综合档案馆之间的协同效应,努力实现涉外民生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

理顺关系,建立涉外民生档案资源统一管理平台可以促进资源共享机制的重塑和完善。首先,提高共建共享的意识,理顺不同管理主体的权责利关系,打破各自的利益藩篱,建立有效的跨馆共享关系。[14]其次,以档案信息化为依托,努力推进市、县级区域内跨层级、跨馆际、跨地区的馆际、馆室之间的涉外民生档案信息互联互通。

(三)形成技术方法创新机制

首先,运用现代资源整合技术。技术创新是档案资源整合的重要支撑,要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对本地区的涉外民生档案资源进行集聚、融合和集成。加快推进涉外民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大人才、物力、资金的投入,以适应当前大数据时代发展的需求;提高重视程度,将涉外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列入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涉外民生档案资源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专题数据库建设,搭建统一的资源管理平台,促进涉民单位、国家综合档案馆和社会公众价值共创的实现。

其次,推动资源整合方法多样化。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方法主要有实体整合、信息整合和“实体+信息”整合三种,应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本着先易后难、边整边用原则,能实体整合的则采用实体整合方法,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档案实体整合的,可以通过目录控制、电子数据和数字资源在线归集等方式进行信息整合。当然,单纯的实体整合或信息整合是无法适应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工作实际的,也无法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多元需求。因此,应结合地区实际和不同涉外民生档案种类状况,灵活运用“实体+信息”相结合的整合方法,充分发挥两种方法的优点实现优势互补。

(四)制定和完善制度的长效机制

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专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法律、监督和人才等方面去探索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的长效机制。

首先,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是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长效机制的根本保障。要把涉外民生档案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加强档案资源整合方面的制度建设,明确相关机构的权利与义务,落实具体责任,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工作提供法律法规保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同有关专业主管部门共同探讨研究,在遵循国家《档案法》及相关法律的基础上,联合制定有关涉外民生档案的规章制度、标准规范,对各类涉外民生档案的过程性规范管理和发展性开发利用做出具体的、明确的细则要求,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

其次,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档案资源整合是一项专业性工作,需要专业主管部门和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联合指导与监督。在涉外民生档案资源整合中,檔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监督检查,使指导工作和监督任务贯穿于始终,逐步实现涉外民生档案管理统一化、规范化。

再次,完善人才培养制度。要加强涉外民生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制定并落实人才培养制度,定期对现有民生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养涉外民生档案专业素养高且能够熟练掌握档案资源整合相关业务的专业人员。同时应注重引进和使用高素质人才,在人员变动时注意后续接任人员工作的连续性,保证涉外民生档案工作稳定持续发展。落实相关档案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从制度上保障人才支撑,提高涉外民生档案资源利用的服务水平。

*本文系2019年度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广西边境地区涉外民生档案资源分布与整合研究”(项目编号:2019-R-24)、2020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协同治理视阈下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机制研究”(批准号:20FTQ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安小米,钟文睿,白文琳,等.我国国家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建议[J].档案学研究, 2014(2):4-8.

[2]张素霞.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共享研析[J].中国档案, 2019(1):58-59.

[3]孔峰.顶层设计视角下的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机制研究[J].山西档案,2017(6):29-32.

[4]张利钧,郭焰.上海崇明县整合农民建房档案[J].兰台世界,2009(23):25.

[5]郭嘉.探索民生档案整合新机制:由人保局退管档案引发的思考[J].档案与建设,2016(7):70-72,64.

[6]孙连娟.探索民生档案工作服务和谐新城建设:南京市建邺区民生档案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档案与建设, 2011(2):62-65.

[7]梁永芳,屈军,高惠琴.张掖市开展民生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档案,2010(2):5-6.

[8]孙连娟.探索民生档案工作服务和谐新城建设:南京市建邺区民生档案工作的调研与思考[J].档案与建设, 2011(2):62-65.

[9]张弘.德清县民生档案建设面面观[J].浙江档案, 2016(5):31.

[10]李持真,黄永红.异地查档跨馆出证:浙江嘉兴实现区域内民生档案远程利用[J].中国档案,2013(12):28-29.

[11]章杨,张林华.长三角地区合作开展民生档案远程服务的障碍及策略[J].浙江档案,2018(12):11-13.

[12]李长青.我国民生档案法制建设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8.

[13]孙如凤.区域民生档案资源共享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7.

[14]明欣,安小米,余维健,等.民生档案信息资源跨馆服务协议研究[J].北京档案,2017(7):10-14.

作者单位:1.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2.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民生档案工作和谐社会论文范文第6篇

1 加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服务社会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婚姻登记档案是婚姻登记机关在办理结婚登记、撤销婚姻、离婚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过程中形成的历史记录,是证明当事人婚姻状况的真实凭证。婚姻当事人的信息,与个人生活诸环节密切相关,而且由于婚姻关系与财产关系的密切联系使其在公民办理财产分割、继承、申报登记等诸多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凭证作用。可见,婚姻登记档案的管理的重要性,直接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密切的关系。

2 婚姻登记档案管理现状

《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后,我通过对本市的调查,发现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普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保管分散、损毁遗失严重、利用不规范。

2.1 多机关分散保管

婚姻登记档案的形成机关是各级婚姻登记机关。2003年10月起施行的《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由市民政局设立婚姻登记处,统一办理婚姻登记;市辖区则是由县民政局设立婚姻登记处办理辖区内全部离婚登记、撤销婚姻登记和部分结婚登记、补发婚姻登记,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登记处办理本辖区内的结婚登记、补发婚姻登记。而由于一些行政区的变革,存在随意性,从而形成婚姻登记档案由乡(镇)、街道办事处、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档案馆多处分散保管的现状。

2.2 档案遗失损毁严重

据调查,婚姻登记档案普遍遗失、损毁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婚姻登记档案管理不规范,归档不及时,甚至不归档,整理不规范甚至不整理,无专人、固定地点保管造成的,同时也存在人为损毁遗失现象,如本文开篇所载的柳桥乡婚姻登记档案遗失案,就十分典型。

2.3 档案利用不规范

据调查,婚姻登记档案保管部门在提供利用过程中,多数未建立档案利用制度,不严格按程序办理,对利用者身份审查不严,保密措施不健全,利用情况未作登记,利用效果未作统计分析,造成在利用过程中对登记内容失泄密,甚至档案原件遗失,既损害了婚姻登记当事人的权益,又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3 加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的措施

3.1 宣传切实贯彻《办法》依法办事

《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是我国婚姻登记档案管理的法规性文件,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广泛宣传并切实贯彻执行,推动婚姻登记档案的规范管理。让广大市民了解《办法》,让婚姻登记档案管理人员掌握《办法》,强化他们的科学管理意识和依法利用意识;及时组织婚姻登记档案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办法》,逐条领会要求,掌握技术规范,重点是婚姻登记材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和查档服务的具体规定,确保婚姻登记档案收集完整、整理规范、安全保管、合理利用,切实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2 集中保管档案

针对目前婚姻登记档案多处分散保管的现状,根据《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关于档案移交的规定,应做好的工作:一是婚姻登记主管部门在制定实施细则时,对婚姻登记档案的移交范围、时间做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特别要强调的是移交时既要核对每件登记档案的内容是否齐全,又要对照证书号、档案目录逐件核对,确保档案完整;二是各级档案馆要抓紧做好散存在下面的档案资料,防止婚姻登记档案继续损毁遗失。

3.3 严格依照《办法》规定办事

《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要求婚姻登记档案管理部门建立档案利用规章制度,明确办事程序;对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当事人及其委托人、司法部门等利用婚姻登记档案,分别作出实体性和程序性要求,并规定利用婚姻登记档案的不得公开登记内容,不得损害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婚姻登记档案不得外借,复印时应加盖档案保管部门印章。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和其他婚姻登记档案管理部门在开展查档服务时都必须严格遵守上述规定,不得违反。

总之,各级档案部门和婚姻登记机关必须遵照《档案法》和《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婚姻登记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有效保护婚姻登记信息,切实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立足档案工作实际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摘要:加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我就从一宗由婚姻登记档案遗失引发的离婚诉讼案谈起。其经过是:某市王某、李某于1994年8月自愿登记结婚,婚生一男一女,2006年6月5日双方离婚。2007年9月黄以离婚证遗失为由,通过婚姻登记档案管理人员李某将本人离婚登记档案,并于2008年9月10日以与李某未离婚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判令与李某离婚。法院审理后判决驳回原告请求。黄不服,以“原审认定事实不清,与李某是合法夫妻没有离婚”为由上诉至市中院,请求二审依法改判。2008年12月1日市中院作出终审判决:上诉人王某与被上诉人李某已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夫妻关系已经消亡,离婚诉讼请求不符,依法驳回。婚姻登记处根据市中院的终审判决为当事人王某、李某办理了离婚证补领手续。此案经媒体披露后,市档案局、监察局就婚姻登记档案遗失一事立案调查查明:那个婚姻登记档案管理人员李某对婚姻登记档案遗失负有责任,市监察局根据关规定,作出决定,给予李某行政记过处分。

上一篇: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论文范文下一篇:医院药师合理用药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