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最大综合体范文

2024-03-08

杭州最大综合体范文第1篇

前言:

根据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余杭高铁站~余许区间明挖段地铁深基坑开挖的地质与周边的复杂情况, 分析了深基坑开挖中必须解决的柔性支护体系, 边坡失稳与变形控制问题。确定最大限度降低结构失稳的几率的竖向分层、水平分段的基坑开挖方法与顺序, 提出了快速开挖、快速封底的策略。实践表明, 快速封底能有效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根据监测情况, 提出减少换撑, 侧墙与中板或顶板同时浇筑施工的策略, 缩短了工期, 有效的控制了围护结构的变形起到了关键作用。

一、工程概况

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余杭高铁站~余许区间明挖段长度为609m, 其中明挖暗埋段为237m, 明挖U型槽为372m。本工程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基坑端头井宽度21.7m, 其余地段9.3~16.8m, 主体标准段基坑开挖深0~14.2m, 端头井基坑开挖深度为16.2m。由于基坑较深、地质条件较差, 因此确保基坑稳定, 加强监测, 控制周边环境沉降是本工程安全工作的重点。

基坑范围内主要分布 (1) 2人工填土、 (2) 2粉质粘土、 (4) 1淤泥质粘土、 (5) 2粉质粘土夹粉土、 (6) 2-1粉质粘土、 (7) 2-1粉质粘土夹粉土。基坑中 (4) 1淤泥质粘土、 (5) 2粉质粘土夹粉土, 基底主要位于 (6) 2-1粉质粘土, 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土体进行了三轴搅拌桩加固, 经加固后, 地基承载力条件较好。

明挖段三倍基坑深度范围内无建筑物, 基坑南侧为沪杭高铁, 距离基坑最小距离为82米。由此基坑开挖可能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 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对基坑本身结构安全影响较大; (2) 距离沪杭高铁既有线较近, 使开挖施工作业与交通相互形响严重, 这都将大大提高基坑开挖过程中基坑围结构变形的控制要求。

二、设计与施工要求

(1) 围护结构形式:明挖暗埋段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 标准幅宽4.6~6m, 墙深31~38m;U型槽段的围护结构采用Φ850@600SMW工法桩, 桩深11.5米~24.5米。

(2) 基坑支撑形式:主体基坑端头井位置设1道砼支撑+4道钢支撑+1道换撑, 其中第1道 (800×1000mm) 为钢筋砼支撑, 第2、3、4、5道及换撑均为φ609 (t=16mm) 钢管支撑。

三、保证基坑稳定的措施

(1) 严格控制连续墙接缝处刷壁, 防止接缝处渗水; (2) 基坑开挖至钢支撑设计标高下0.5m处必须停止开挖, 及时架设钢支撑; (3) 基坑开挖期间, 进行各项施工监测, 实行信息化施工, 以反馈的信息为依据, 确保开挖方法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4) 控制基坑顶边缘地面超载, 围护结构周边20米范围内地面超载不大于20KN/㎡。运输车辆车速不能大于15Km/h, 基坑周边3m范围内不得堆土及其他重物, 确保基坑边的稳定; (5) 基坑开挖前, 在坑外设排水沟, 坑内设置集水坑, 以防止土体被水浸泡; (6) 快速开挖、快速封底, 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 严格控制围护结构变形, 确保基坑安全。

四、确保节点工期是工程重点

按时提交明挖段盾构始发场地是工程重点。 (1)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施工场地条件, 开展多工作面进行施工, 是工期保证的有力措施。 (2) 针对本工程施工关键点, 合理筹化施工流程,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同时要尽可能缩短总工期。 (3合理安排, 分阶段施工:进场后尽快组织进行明挖段西端盾构始发段基坑开挖施工, 以保证满足盾构始发关键节点工期要求。 (4) 围绕深基坑的施工内容及施工顺序, 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 以提供盾构场地为节点工期, 后推其他分段各工序施工时间, 关键线路上的工序采取相应的增加资源等各种措施。 (5) 配备足够的设备、机具;足够的物资储备;足够的施工人员及足够的周转资金等以确保节点工期的顺利实现。

五、确保明挖长大深基坑施工安全是本工程的重点

(1) 根据施工设计文件, 结合建筑物保护的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深基坑施工和量测监控实施方案, 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执行。 (2) 认真研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特别是针对软土的流变性特点, 按照“时空效应”的规律, 切实注意做好坑外截流, 坑内排水, 贯彻竖向分层、纵向分段, 及时安设钢支撑, 组织机械化三班作业, 连续施工, 尽快完成。 (3) 尽可能预留土堤护壁:在基坑的两侧应预留土堤护壁, 减少因开挖卸载而引起的基坑变形。 (4) 加强对基坑周边环境、基坑变形及地下水位的监测, 组织信息化施工, 确保达到一级基坑变形控制的标准。 (5) 精心组织降水施工队伍, 按照明确的施工降水目标和控制地面沉降的要求, 跟踪降水施工全过程, 确保降水效果和控制地面沉降的要求。 (6) 地下水位高, 对深基坑施工将产生不利影响, 坑内实施管井降水的措施, 确保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安全。 (7) 为防止基坑底涌水、涌砂, 采取分段分层开挖, 随挖随撑, 在24小时内完成每步开挖与支撑安装, 减少开挖段长度, 加强降水, 开挖到底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 以防止基坑涌水、涌砂。 (8) 制定应急措施。当变形速率的监测数据达到警戒值时, 立即启动应急措施, 将风险性趋势控制在萌芽状态。

六、方案优化, 确保工期

精心施工, 优化施组, 利用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出了快速开挖、快速封底的策略。实践表明, 快速封底能有效控制围护结构的变形。根据监测情况, 提出减少换撑, 侧墙与中板或顶板同时浇筑施工的策略, 缩短了工期, 为盾构顺利始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有效的控制了围护结构的变形起到了关键作用。本工程按比建设单位下达的工期计划提前了一个月, 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 又确保了关键节点目标的如期实现, 本工程已通过建设单位、设计、政府监督主管部门一致好评、验收合格。

七、结论与建议

实践表明, 依据深基坑的地质与周边建筑条件并结合基坑本身结构特点, 提出的地铁深基坑开挖顺序、方法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主体结构施工方案、快速开挖、快速封底、及时放坡, 可以保证基坑本身的边坡稳定与围护结构安全;基坑主体结构中板或顶板与侧墙一次浇筑, 可以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保证关键节点工期目标要求,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 道路原有的车辆数目递增, 为了缓解这一范畴的交通压力, 地铁在大中城市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地铁建设施工中, 地铁深基坑开挖一直是一个难点, 工期紧、任务重, 这给地铁建设留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本文就根据自己的经验, 对地铁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如何优化施组, 缩短工期、降低工程管理成本, 加强安全管理, 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本人在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情况中有些心得体会, 深入探讨一下, 仅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复杂条件,地下轨道交通,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 高江.城市地铁车站施工方法选择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9 (9) :128-131

[2] 杨立军.基坑支护工程局部垮塌事故剖析[J].山西建筑2009 (26) :90-91

[3] 何书梅.地铁车站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J].岩土工程界2008 (11) :50-55

[4] 胡建华.谢石连.付奕.复杂环境下深大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J].建筑施工2009 (5) :424-426

上一篇:横行项目合同书范文下一篇:欢迎找麻烦歌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