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健康发展范文

2023-12-05

推进中国健康发展范文第1篇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的发展战略主题于2016年提出,这是我国为实现全民健康、追求美好生活提出的发展理念。健康产业是具有丰富内涵,实现多要素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主要包括医疗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业以及各类新型健康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强调了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及转型的必要性。为此,各地方政府贯彻实施党中央的战略规划与安排,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实现各类资源与健康产业的融合,以期待健康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活力,为各地居民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科学的健康服务。广西丰富的旅游资源、众多的养老小镇成为发展健康产业的优势所在,由健康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居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本文以广西为例,分析其健康产业的发展概况,这对促进广西健康产业布局合理、优化升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广西健康产业的产业概况

广西自然资源丰富,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以及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盛宴、感知体验,为其孕育了众多健康养老圣地。巴马是驰名中外的长寿之乡,其百岁以上的老人占本地总人口的比例居世界第一。此外,广西还有众多养生养老小镇,例如,鹿寨县中渡保健养生养老小镇、兴安县华江保健养老小镇、阳朔兴坪保健养生养老小镇、刘三姐保健养生养老小镇等。根据广西统计年鉴记载,截至2017年年末,广西每千人拥有医院和卫生院病床数4张,每千人有6名卫生技术人员,社会保险福利费用总计829亿元,相比去年增长3.8%,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73万人,相比2016年增长37%;全区接待入境游客数为512万人,国内游客人数为51812…万人,旅游消费总额达到5580.4…亿元;举办全民健身活动2819次,举办全民健身活动人数为229万人,体育行业投资总额为…59.72…亿元;医药制造行业的总产值每年以21.21%的速度增长,达到…438.96…亿元,占地区GDP的…2.46%,相比去年上升0.69%[1]。健康产业是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健康产业的发展会对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健康产业的形成条件

1、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广西统计信息网记载了广西四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其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变动情况如图1所示,人口分布从年轻型转向典型的老年型。广西是老、少、边、山及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区,广西呈现未富先老、规模大、速度快、二元结构明显的特征。

截至2017年年末,超过65周岁的人口占广西地区总人口的比例为10%,已有轻度老年化的地区特征,预计到2020年,这一比例会持续上升,达到11.6%左右。广西人口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此现状将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期。与此同时医疗机器设备、医护人员、疗养院数量不足与日益迫切的大众养老需求矛盾升级,使健康产业的发展成为必然,这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017年,广西人均GDP为38102元,其中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2016年,增长幅度为7.7%;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6年增长了9.3%,上升幅度较大。近十年来,恩格尔系数降低了8.5%,这表明人们的需求层次在提升,越来越多的钱被用于更高层次的消费,消费结构正在改变,不断转型升级,身体的健康与保养成为大家的关注焦点,医疗保健是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必要环节。医疗美容行业未来可期,是一个庞大的市场。

3、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2015-2020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中指出我国白领阶层中,有76%的人身体状态都为亚健康,其中有糖尿病问题困扰的人数为9240万人,脂肪肝患者约为1.2亿人,高血压患者高达2.7亿人。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健康产业发展势不可挡,健康服务业的规模将逐步扩大。

(二)市场需求

人民生活水平正逐步改善,生活质量正在提高,生活方式也将发生变化,在我国,亚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同时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更加突出。人们追求健康,并且健康生活理念在我国逐渐普及,这些都为健康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机会。忙碌的工作会使人们身心俱疲,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会成越来越迫切。这种健康既包括身体的“零负担”,又包含心理层面的舒适状态。医疗保健,防患于未然;健康旅游+体育的休闲模式改善人们对生活的热忱,享受生活、热爱生活。

三、广西健康产业的产业体系

(一)广西健康产业的产业结构

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社会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与提升,健康产业就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为适应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它提倡全局的发展理念,它所追求的健康是包含身体、心理、社会和所处的环境等各方面的健康。这决定了健康产业的产业结构是丰富而全面的。其产业构成有健康养老、健康食品、智慧健康、健康旅游、健康休闲产业[2]。随着时代的发展,还会延伸出更加丰富、完整的产业链。

据广西统计年鉴记载,广西每一千名老人的床位数量是25张;旅游类消费总额为5580.4…亿元;平均到每个人,体育运动的场地面积只有1.21平方米;医药制造业的总产值为…438.9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相比上年上升了0.69%。广西健康产业发展时间较短,其内部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递增,这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缺口,无法满足人们需要,急需调整产业结构来适应市场。人均体育运动面积较少,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广西的旅游总收入呈现一个良好的态势,广西桂林成为国家首批健康旅游城市示范地,应充分发挥其资源富集优势,积极促进健康旅游与智慧旅游的发展,推动健康产业向高度化与合理化深入发展,从而为地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二)广西健康产业的产业组织

广西健康产业的产业规模不大,产业主体主要为中小型企业,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差,产品差异化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在市场行为方面,健康旅游、健康体育与医疗保健都缺乏广告宣传,健康的观念无法普及给大众,市场就无法进一步扩大;产业内部缺乏创新,就健康旅游来说,产品单一,在健康旅游的方式上并无创新,配套设施不完善。在市场绩效方面,考虑到健康产业发展时间较短,从政策发布到融资以及各项规划的实施需要时间,因此市场绩效并不明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广西健康产业的产业布局

到2020年,广西将重点依托桂林、南宁、河池、北海、贺州等地建设健康养老的产业聚集地[3];在健康旅游方面,形成北部湾健康旅游产业集聚地、巴马健康旅游集聚地;在健康休闲运动方面,基本建成由县到乡到村的全面公共体育设施网络,基本实现在十五分钟之内覆盖健身圈。

四、广西健康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广西考察时指出山清水秀生态美是广西的金字招牌,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2017年广西环境状况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环境质量状况良好,水质优良比为96.2%;全区的城市空气质量在全国范围内都处于领先水平,其优良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比例为91.1%。广西地区条件优越,生物丰富度居全国第三位,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中草药种类丰富,为发展生物医药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据统计,25个长寿之乡都集聚在广西,这对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十分有利。同时,广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为打造健康旅游胜地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劣势分析

资金供给不足。由于广西健康产业初步发展,较不成熟,新产品的研发、医疗器械装备的改进、体育健身设备的购买、场地的租用等都需要大笔开销。而目前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各地融资困难。并且对于投资商来说,在西部地区投资建厂会存在较高的外部交易成本,产业体系不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差都会使投资企业承担巨大的风险,因此,融资难是广西健康产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缺少专业人才。广西医学类院校主要包括桂林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4]。医疗行业相关人才培养体系是相对完整的,但广西每千人中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仅为6人,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健康产业中其他产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专业化人才匮乏的现象更为严重。

(三)机遇分析

政策引导。国家对人口老龄化的问题高度重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颁布实施将有力推动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5]。为响应国家的号召,广西政府在2017年颁布了《健康广西2030规划》《广西健康产业三年规划》等文件,将发展健康产业落实在实处,健康产业融资活动在广西陆续展开,推动了广西健康产业的发展。

(四)威胁分析

区域竞争威胁。广西发展健康产业,其基础设施、医疗水平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悬殊,无法形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广西周边各省纷纷颁布实施了健康产业的发展规划,竭力促进健康产业发展,将其打造成本地的支柱性产业,竞争十分激烈。这对广西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

五、广西健康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实现产业融合

要尽快实现健康与养老产业、旅游业、体育休闲业、食品药品业、医药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群[6]。延长产业链,丰富其结构,实现高附加价值。充分运用长板优势理论,在健康旅游和健康养老等方面,开发具有广西特色的产品和服务。要使产业体系越来越健全,产业配套能力越来越强,针对短板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其向更加合理化与高度化的方向发展。

(二)创新驱动培育新兴产业

创新是促进产业不断发展的动力支撑。健康产业是新兴产业,颇具生命力,我们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形成广西区的健康产业竞争力。通过科技创新,不断突破健康产业的核心技术,关键领域环节,掌握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市场创新、对新的市场进行开拓,满足人们新的需求,建立一种最适合健康产业发展的市场组织与结构,形成其核心竞争力;通过管理创新,引进新的管理手段、模式形成更有效的企业管理系统,从而实现产业的有效管理。

(三)加强政府监管

健康产业在我国正处于萌芽阶段。针对健康产业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的问题,要进一步对健康产业的进入标准和行业的规章制度做一个清晰的规定,明确其范围和界限,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禁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逐步规范市场的行为,使广西的健康产业能够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政府也要多颁布一些新政策去扶持健康产业,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为其保驾护航。

建设“健康中国”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当前,我们要重视健康产业的发展,以此作为推动我国实现全民健康、全社会共建共享目标的主要推动力,为“健康中国”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 各地方政府为适应“健康中国”的时代要求, 出台一系列政策以期将健康产业培育为各地区的支柱性产业。本文以广西为例,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从产业形成、产业体系、产业发展三个层面对广西健康产业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健康产业,产业体系,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广西健康产业三年专项行动计划[Z].2017-04-14.

[2] 卢婕.把健康产业打造成为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J].广西经济, 2017 (03) :14-17.

[3] “健康广西2030”规划[N].广西日报, 2017-06-01 (010) .

[4] 冯旭波.发挥资源优势打造广西特色大健康产业的思路与建议[J].中国商论, 2018 (12) :144-145.

[5] 赵桂阳.浅谈广西大健康产业发展环境分析[J].西部皮革, 2018, 40 (10) :19-20.

推进中国健康发展范文第2篇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以来,我国法制建设总体采取的是“立法先行”发展模式。在当时法制基础相当贫乏的条件下,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当务之急就是加强立法、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这种发展模式适应了当时的历史需要,通过短时期大规模立法迅速扭转了“无法可依”局面。

立法是法治运行过程的起点,而执法、司法、守法是对其的延续和发展。法治的目标与价值最终需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来实现。如果立法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实施,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那么法律将形同虚设,民众就会失望,法律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法治建设也将陷入“口惠而实不至”的境地。

一言以蔽之,建设法治中国不仅仅是加强立法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立法与执法、司法的有效对接与贯通,是要把“纸面上的法”通过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真正转化为“行动中的法”。为此,十八大报告在提出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工作总体布局之后,专门强调要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着重阐述了当前保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法的生命在于被赋予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多次就法律实施问题发表重要阐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行30周年纪念会上,总书记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就为新时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指明了方向和基本思路。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进一步保证宪法法律的实施进行了工作部署,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宪法实施监督机制和程序,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建立健全全社会忠于、遵守、维护、运用宪法法律的制度。

这表明,我们已经深刻意识到,能否实现“法治中国”的梦想,能否真正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不仅仅在于我们有无法律,更决定于这些法律能否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取决于这些法律能否通过执法和司法过程真正作用于社会生活。

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对于保证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实施意义更为凸显。这是因为,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民众尊重和信赖司法,这种尊重和信赖将有助于克服政府执法的缺陷;如果他们失去了对司法的信任和尊重,则他们对法律和秩序的尊重将会消失,从而对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推进中国健康发展范文第3篇

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

宣讲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行交流。

大家知道,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把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顺应党心民心,十分必要、非常及时,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所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今天,我向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汇报的内容有三点:

一、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历程及其重要意义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一、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历程及其重要意义

我们国家提出依法治国时间并不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首次写入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全国人大修改宪法,把这一条写入了宪法中,变成了一项宪法原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当然在后来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 1 告中,都有对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表述有一些差别。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关于加强法治中国建设的要求,但前提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主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是要考虑全面这两个字,因为在十八大以后,总书记在2012年12月4号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实施30周年的大会上,第一次提出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放在一起,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放在一起,反映了我们党在治国理政方面,在法治重要性认识方面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提高。所以这次四中全会明确以依法治国为主题,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过去不少党的报告中都有有关法治的内容,比如,1997年召开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2年在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了十八大,我们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提出‘科学立法、从严执法、公正司法、全面守法’的新十六字方针”。但是这一次全会的报告是完全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通篇都是有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因此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我们党对法治,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把法治摆在了一个更加神圣、更加重要、更加基础性的地位,所以也有人评价说,十八届四中全会必将是我们党的历史上,我们国家的历史上一个里程碑的会议。

具体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为什么我们党在这个阶段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且要以全会的形式讨论依法治国,并且要通过这样的一个决定呢?按照现在官方所披露出的信息,它的意义体现在四个方面。

2 第一个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有四个法治标准,一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二是法治政府基本建成;三是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四是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当时把这四个标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标准,现在来看,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的首先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服务。为什么呢?因为法治在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当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只能代表一个国家发展实力的一部分,包括军事、包括科技,但真正有实力的是什么呢?我认为是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这种制度和政治文明所蕴含的历史,以及所代表的价值方向,与其他物质文明相比,更有价值。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了法学界的一个观点:“法律是人类最大的发明,别的发明使人类学会了驾驭自然, 而法律使人类学会了如何驾驭自己。”可以说法治它是一个国家价值的体现,也是政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温家宝曾提到,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我想这个评价是到位的,因为我们讲法治不是简单意义上把法律当工具去看待,我们更多的是把它看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一种共同的价值,而且这种价值的本身,对于一个国家的富强、文明、民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这次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第一个意义。

3 第二个意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保障,同时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我们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那么什么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呢?最重要的标志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法治,因为法治是制度的最高形态,我们讲的治理体系,实际上指的就是一套符合现代理念的国家制度体系,这种制度体系和运用这种制度的能力称之为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怎么才能体现一个国家制度的最高级形态?无一例外每个国家的法治所制定的法律得到良好的实施是最关键的,现在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确实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打个比方,如果没有法律的保障,我们的改革是很难进行下去的,我们每一项重大的改革都是以法治为引领推进和保障的。比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如果法律不做及时的修改,那就会出现法律和改革之间的巨大冲突,一方面政策改了,但是另外一方面法律没有修改,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法治和改革之间要有密切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法治要起到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推动和保障的作用,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制度体系才能够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定型,越来越向法制化的方面迈进。最理想的就是当一个国家的各项治理制度,治理体系完备之后,最终应该都是以法治的形式所呈现的,没有法治很难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这是第二个重要的意义。

4 第三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它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十六届四中全会的时候通过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决定》,在这个决定中首次提出了依法执政的概念,过去我们都讲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但是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决定首次提出了依法执政的概念,也就是说国家要依法治国,对执政党而言要依法执政。所以现在习总书记把这几项内容合在一起,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起建设。

所以依法执政被纳入了整个国家的法治体系,法治框架上,依法执政实际上就是一个执政党执政能力提升的一种表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关于党内的法规和规范性的文件,制定的数量是非常多的,我们在去年还专门发布了党内法规体系,党内法规的制定条例和党内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办法,我们俗称叫做党内的立法法。制定党内的规则,包括党章、党内法规、党的规范性文件意见等等,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权限、程序,这说明我们在执政方面发生了变化,更加注重用法治的方式治国理政,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也更加依靠法治来提升我们党执政的能力,治国理政的能力,所以这一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三个重要意义。

第四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约束规范权力,保护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记得1997年刚刚提出依法治国的时候,很多人对这个概念还是有隔膜的,不能够准确完整全面的理解,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很多省就开始提出各类依法治理的口号,包括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县,有的地方提出依法治村、依法治家,各行各业提了很多的口号。这些口号提的对不对,也对也不对,对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推行法治,依法治国必须落实到方方面面,所以推进依法治理有必要。但是另

5 外一方面对法治本身有误解、误读的表现,因为法治的核心不是治老百姓,如果说用法律治老百姓、治民的话,那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法治,如果法治的重心放在治老百姓上,那就背离了法治的含义。英文中对法治的解读更加准确,英文中有一句话,什么是法治,法的统治,它强调制定良好的法律,得到全社会的遵行,强调法律至上,强调程序正当,强调规则,也强调平等。所以说我们说的法治不是简单管老百姓的法,那只能叫制度的制,真正的治是法的统治而不是人的统治。

国家机关也好,企事业单位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大家按照统一的、平等的规则来履行自己的义务,行使自己的权力,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才是法治。2008年5月4号,时任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到中国政法大学去视察,他说今天我刚进你们的大门口看到你们校门口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有四个大字,叫做法治天下。他说我再说一下,法比天大、法治天下,他说现在都在讲法治,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什么呢?五个方面,第一,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第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第三,一切组织和机构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第四,立法要发扬民主,法律要在群众中宣传普及。第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有法不依,不如无法。

所以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法律的权威靠人民的信仰,靠人民的信赖和人民的维护,同时人民也有义务,有责任去维护法治的权威。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那这次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概括起来是两句话,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6 主义法治体系;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可以连成一句话,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里我要解释一下,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的概念,过去,我们有法律体系一说,大家都知道2011年吴邦国委员长代表全国人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于2010年)已经形成,那个指的是立法层面的。目前,我们制定了242个法律,700多部行政法规,8000多个地方性法规,还有数以万计的政府规章形成了一个多层次跨领域的完整的有机的法律规范体系,他讲的是制度是规范。但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不是讲法律体系,而是讲法治体系,一个律,一个治,一字之差意义完全不同。法治体系强调的是法律制定的完备,而且能够得到切实的遵守和执行实施,又有相应的监督保障机制,这才叫法治体系。法律体系强调的是静态的规范层面,制度层面的体系,而法治体系强调的是动态的立体的、完整的体系,所以说法治体系更全面。

我们这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是我们在立法层面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个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了,但还是“毛坯房”,需要加工、装修、完善。在法律的实施层面要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徒法不足以自行”,必须通过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法律落实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把纸上的法律变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铁的法律。在监督层面我们要形成严厉的法治监督体系,必须对公权力、对执法权和司法权进行严密监督,主要是让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形成一个监督整体,形成一个完整合力。在保障层面我们要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最根本的保障

7 就是党的领导,还有队伍保障、人才保障、财政保障等。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这是《决定》的一个重大创新,为什么要把党内法规体系纳入总目标?我们党是执政党,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曾经深刻指出:“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没有党规党法,国法就很难保障。”所以现在媒体和社会解读的时候,往往说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含了五个体系,这五个体系就是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和健全的法规制度体系。这五个体系是第一次提出,所以,意义重大。

那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具体而言就是这么五个体系,建成一个五个体系的法治体系,建成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而言按照决定的要求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是我们说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一个具体的内容。

当然,还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且对如何实现这个总目标提了特别的要求,就是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这里,我重点谈谈坚持党的领导问题。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问题,是《决定》回答的最重大问题,回答得非常透彻、清晰、旗帜鲜明。为什么 8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原因是这个问题关系国本,关系我国法治的根本;另一个原因是社会上有不正确的认识,国外有各种攻击言论混淆视听。

坚持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第一位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我们说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党与法治的关系始终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这一问题处理得好,则法治兴;处理得不好,则法治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支撑,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应当看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完全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是要虚化、弱化甚至动摇、否定党的领导,而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也是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最本质的区别。我们要清醒认识到,一些敌对势力或政治异见人士鼓吹和宣扬“西方宪政”“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其要害就是质疑、削弱和否定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领导;一些人提出“党大”还是“法大”等似是而非的命题,发出把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噪音,不是政治上的糊涂,就是别有用心。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政治清醒和政治定力,从理论上主动澄清和

9 驳斥把党与法、党的政策与法律、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始终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特别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目标明确了,体系是清晰的、完整的,如何来实现这个目标,推进这个体系建设?重点有六个任务。

第一个任务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决定中有这样一句话“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在法治社会中,有良好的法律是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

对于这一任务,《决定》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二要完善立法体制;三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四要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每一点中都有很多方向性的改革措施,我们看一下媒体关注比较多的“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这可以说是一个亮点所在。

对于宪法,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是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长期以来我们的宪法意识淡薄,宪法的观念不够,落实宪法、实施宪法的保障制度机制不完备,违反宪法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说因为哪个人违反宪法被追究责任,或者哪些事情违反了宪法定了性,或者被曝光,很少。

10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连宪法的尊严都得不到应有的捍卫,何谈“法治”。

2012年12月4号,总书记强调了“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这次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把宪法摆在了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提出“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机制,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我们能够看到的有两点。

一是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大家知道我们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号颁布的,当时中共中央和司法部也联合发过文,把12月4号作为中国的法制宣传日,它的核心也是宣传《宪法》,但是每次宣传侧重具体的部门法宣传。这次《决定》把12月4号作为宪法日,明确提出“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宪法日意味着什么呢?实际上是唤醒全民族对宪法的高度认同和重视。虽说这是一个很小的改变,但是它的影响却是很深远的,这对增强全社会宪法的意识会有很大的作用。

二是建立宪法宣誓制度。为什么要建立宣誓制度?

第一个原因,每一个国家公职人员,人大和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官员,都要明白自己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都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要明白权力的来源。每个公务员都要有很强烈的使命感、荣誉感、责任感,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我们将要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公务员首先要弘扬宪法精神,就需要有必要的仪式,向宪法宣誓就是一个必要的仪式。

第三个原因,这也是借鉴国际惯例。目前国际上有142个国家有成文宪法,其中97个国家都有宪法宣誓制度。

11 我们看到,美国总统选举后,总统宣誓就职的时候,手是要按在宪法上,对着首席大法官来宣誓,要忠于宪法、维护宪法、实施宪法,我们没有这样的制度,所以这一次四中全会明确规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全会决定规定,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最高人民法院已经部署初任法官要向宪法宣誓。

另外,《决定》提出编纂民法典。

这是关注比较多的,那么,什么是民法典?它有什么作用?《民法典》指一部完整全面的民法法律,关于物权、债权、民事责任等与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保护密切相关的重要规定都包含在其中。

在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中,民法典的地位仅次于宪法。

民法典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没有民法就没有市场经济。一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是否健全,须以民事立法的健全为前提,其标志是有一部完善的民法典。

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804年3月公布的《法国民法典》,又被称为《拿破仑法典》。1799年,刚刚通过政变掌握政权的拿破仑,就开始编纂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曾讲过:“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多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仑的赫赫战功随着滑铁卢失败早已烟消云散,但拿破仑民法典却从法国走向全世界,成为大陆法系国家民法的蓝本。

完整的民法典内容复杂、体系庞大,是一项极为艰巨的系统工程。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三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但受当时的历史条件所限,始终未能完成。200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民法典草案,但鉴于民法典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学术观点有分歧,采取了“变批发为零售”的渐进式路径,先出台单行法,在条件成熟后再以此为基础研究制定一部完

12 整的民法典。截至目前,已经制定了《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单行法,民法的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再加上“各个单行法相互之间存在着较严重的重复、冲突与矛盾的现象。此外,某些重要的制度没有由单行法加以规定,导致现行立法格局存在着严重的缺漏”,在这样的情况下,编纂体系完整的民法典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

第二个任务就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总的来说,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非常的重。在我国,80%左右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行政机关能否依法行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法律实施的整体水平和法治国家建设的整体进程。

这次我们提出,政府建设的总目标是要建设法治政府,而且要加快建设。 那么,法治政府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标准是什么?《决定》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六个标准——“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

2004年国务院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上建成法治政府。结果到了今年正好是十年,法治政府没有建成。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法治政府基本建成,还有六年时间。六年之内我们的法治政府能不能基本的建成,这个确实还对于我们各级政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这些年来,我们的行政机关在依法行政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谈法治时滔滔不绝,做决策时权力滔滔”的思维惯势,到个别地方用“红头文件”否决生效的司法裁定,再到信奉“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的强制、暴力拆迁事件,少数干部依旧没有跳出“人

13 治”、“权治”的窠臼。

为了确保各级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严格实施法律、依法行政,《决定》从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六个方面进行了部署,每一项措施都紧紧围绕“保证法律严格实施”这个中心展开。

这里,我们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我们看在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前面,我们加上了两个字“依法”,也就是说,政府做任何工作都要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决定》讲了这样几点,

首先,行政机关“法定职责必须为”。 法律法规授权的职责必须要做,还要做好。

其次,行政机关“法无授权不可为”。政府的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授予的,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最后,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2、在依法决策方面,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为什么要强调这一点呢?就是老百姓说的出现了“三拍”现象即“拍脑瓜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今天这建个高楼,明天那里搞个新城,热

14 衷于搞政绩工程,这些看起来很美,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没有任何实际效益,有时还会留下一个“烂摊子”。而决策者往往还能升官走人,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决策者不需要承担责任。

以后所有的重大决策都要终身负责了,有了这个“紧箍咒”我相信很多领导做决策时都会十分慎重,不认真决策最后责任是你自己的,而且是终身承担。出了问题,还要坚决执行倒查机制,要回头看谁做的决策。

3、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2008年以后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允许老百姓对政府提出公开的要求。我们政府公开了大量的信息,但是与老百姓的这种需求要求发展相比的话,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间。

我前一段时间看了国务院各部委的网站。国务院50多个部委每年收到老百姓申请部委信息公开的案件数量,最多的一个部委达到了4万多件。4万4千件是住房城乡建设部,据说住建部有两三个人管信息公开工作,每年要面对4万多个信息公开的要求,这个压力非常大,但是必须做。下一步国务院要求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以后公开就是常态,什么都要尽可能的公开,不仅信息要公开,政务活动也要公开。而且有些地方探索,比如说老百姓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列席人大的会议;有些提出会议要公开,要上网,要直播;有些提出过程信息也要公开,不光结果要公开,过程也要公开。所以这次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五公开”。这“五公开”制度也是对政府的一个挑战。现在老百姓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信息公开的强烈要求会逼迫我们政府不断扩大公开范围。

15 大家知道,去年发生了陕西的“表哥”事件。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一次出现在车祸现场处理车祸,但是按照他的说法是一不小心表情有所放松,就被记者抓拍了一个“微笑哥”,紧接着发现他戴着不同的名表,最后抓出一个“表哥”来。这个事件发生的同时,有一个大学生第一时间向财政厅要求财务公开,要求知道杨达才一个月挣多少钱。他说,现在的政府三公经费都公开了,为什么杨达才不公开,这个不公开没有理由。陕西财政厅拖了10多天,在截止日期最后一天答复了一个信息上面写着:某某某同学,你申请的信息不属于政府信息公开范围,祝你学习进步。但是这小伙子出名了,现在全国各地哪儿抓住一个贪官,向当地财政部门申请公开贪官收入的人越来越多。所以,老百姓的意识越来越强了,我们现在强调的政务公开、司法公开,甚至立法公开、党务公开、重大事项公开,这是大势所趋,谁都阻挡不了这个发展的大势,只能顺应这个大势逐步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从决策到执法到财务到管理到结果都要公开,尽可能地公开。这是我想说的第三个重点任务,就是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些要求。

第三个任务是“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全会强调: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习近平曾经引用过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段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这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受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因此,全会决定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所以,《决定》对保障司法公正做出了新部署,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1、领导干部干预司法将被记录追究。

《决定》对此做了明确的要求。《决定》要求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主要有三个措施,第一是全程留痕,就是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要记录在案。第二要公开通报,领导干部插手司法活动情节恶劣的要公开通报。第三,如果干预个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追责责任。这一制度的建立将有效遏制领导干部干预具体案件。但“谁来记录,谁来处理,下一步制度如何落地至关重要。

“一个表述出来,还需要进一步的解读,需要配套跟进,需要制度上的细则,需要有专门的人来做这件事,使表述落到实处。”对接下来的相关制度规定拭目以待。

2、明确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长期以来,我国司法受到地方化和行政化的干预严重,“民告官”的司法途径不畅通成为司法体制的最大短板。三大诉讼中,行政诉讼受地方公权力机关“人、财、物”的影响最大,存在“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大顽疾。“民告官”的渠道不畅通,导致了两个不正常现象:一是大量本该通过行政诉讼解决的行政纠纷进入了信访渠道,出现“信访不信法”现象;二是行政案件“判后必上诉”现象屡见不鲜。为此,四中全会提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有利于增强司法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防止公权力对司法的干预。

3、明确提出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 不能否认,当前,司法不公、司法公信力不高问题较为突出,一些司法人员作风不正、办案不廉,办“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造成了一些案件办案质量不高甚至冤假错案时不时出现。由此在造成司法公信力严重减损

17 的同时,也引发了大量上访事件的发生。这次四中全会是针对法官、检察官等司法人员“量体裁衣”进行的这一制度设计,就是要在司法领域强化责任主体意识,形成权责统

一、“谁裁判、谁负责”的制度机制,对自己所办案件“终身”负责,以此增进办案人员的秉公办事的责任心和审慎度,从而提高司法的公正度和公信力。

4、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现在公安部门刑讯逼供少了,但有些地方变相地刑讯逼供的现象仍然时有所见,如搞在审讯中搞车轮战、不准嫌疑人睡觉。在眼前吊个大灯泡,你困得不得了就招了。现在高法规定,凡是通过冻饿晒烤获取的证据,都属于要在审判中排除的非法证据。过去我们常说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过去重点是放在不放过坏人上,今后必须放在不冤枉好人上。甚至哪怕可能放过坏人,也绝不能冤枉好人。因为坏人总要做坏事,今天没抓住他,下次也会抓住。但如果冤枉好人,就可能影响他的一生甚至家属子女的生活。而且好人占绝大多数,如果好人可以被随便冤枉,那么大家都没有安全感。

《决定》提出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对避免冤假错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没有法律和制度的保障,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下一个受害者。

第四个任务,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关于守法)。 法治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人们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才能形成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力量。

判断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一个社会是不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最主要的标志就是看其治理方式是不是法治,看其国民是不是普遍树立了对法治的信仰。

18 92年的时候张艺谋拍摄的一部农村题材的影片《秋菊打官司》走红大江南北,使“讨个说法”成为老百姓当中的流行词汇,现在很多人遇到事也会说“我到法院告你去”,这种公民法律意识的觉醒,是我们乐见的。但是由于受我国长期厌讼思想的影响,很多人还是遇到事情仍然会采取一些简单的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以暴制暴”的处理方式,这与我们建设法治社会是相悖的。要建设法治社会,就要引导全民树立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

关于树立法治意识,四中全会提出,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模范守法,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谁执法谁普法”,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第五个任务是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而且是三支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加强人大和政府的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这三支队伍要互相打通、互相交流。其次,要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主要是律师队伍建设,律师队伍应当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最后,要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研究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而不能照搬西方的法学理论。

第六个任务是关于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第一,坚持依法执政。党政主要负责人就要切实履行好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

第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第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决定》中指出,把法

19 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还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次作出规定:“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这一规定针对性很强,十分管用。只有在干部提拔、使用、管理上真正坚持、严格贯彻法治导向,才能切实提高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推进中国健康发展范文第4篇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内蒙古

许多奋

(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内蒙古 阿拉善盟 750306)

摘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重大任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关键,法治内蒙古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法治中国;法治内蒙古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加快建设法治内蒙古的目标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必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行政是法治政府的核心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严格执法,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关键是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依法行政。就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和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关系而言,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是途径,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目的。为了建设法治政府,必须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依法行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权限,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对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务,依法进行管理的活动。依法行政的本质,是有效制约和合理运用行政权力,它要求一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充分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行政职能,作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更不能非法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总书记强调,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推进严格执法,重点是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突出问题。对行政机关要强化制约、强化监督、强化公开,防止权力滥用。要以建设法治政府为目标,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

① 许多奋(1961—),男,中共阿拉善盟委党校法学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理论研究。

1 法制博览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依法行政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据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依法行政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基本保证。依法行政就是要约束公权力,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享受合法权利、追求公平正义。依法行政是行政管理为人民服务的切实保障;是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证;是提高政府形象,提高工作效率,取信于民的重要保证;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本保证。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严格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六项基本行为准则,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源自法授。李克强总理指出:“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责,所有行政行为都要于法有据,任何政府部门都不得法外设权。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不可任性。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所有行政行为都依法办事、程序正当。各级政府及工作人员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用法治引领改革发展破障闯关、推动民生改善和社会公正。要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筑牢法治“篱笆”、遏制权力“越线”。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政府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法治政府是法治国家的关键

我国法治政府,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和确立“推进依法行政”,十七大将“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到十八大提出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法治政府的内涵、性质、方向、目标和路径进一步明确。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是政府建设和反腐败的重要举措。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不断推进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不仅是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保障。

法治政府是现代政府管理体系的基石。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关键。中国的法律和法规,80%多是由行政机关来具体执行和落实的,而中国的公职人员、公务员当中,80%以上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这两个80%做到依法

2 法制博览

办事,全面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法治政府建设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重心。《决定》就“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重要措施:一是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就是要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公民权力(利)的边界,要求行政机关“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二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就是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三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就是要推进综合执法,加强对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的统一领导和协调,理顺城管执法体制,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健全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衔接机制,实现无缝衔接。四是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就是要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要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严格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要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责机制。五是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是要重点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对财政资金分配、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六是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就是要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作为原则,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有关事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定的重大任务,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全面依法治国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的信念、决心、行动,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领导干部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决定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方向、道路、进度。建设法治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也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弄明白法律规定我们怎么用权,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知晓为官做事的尺度。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所有领导干部都要警醒起来、行动起来,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树立法治思维、掌握法治方式,带动全党全国上下一起努力,以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成效,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法治内蒙古是法治中国的要求

3 法制博览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总书记强调,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建设法治中国,政府应该率先垂范,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应该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管理透明度,加快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步伐。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目标是建设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目标是实现法治政府;建成法治国家与法治政府的同时,形成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长远目标,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法治政府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点,核心是规范与制约政府权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法治社会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社会治理的内在要求,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总书记强调,要以法治凝聚共识,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社会氛围。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需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

法治中国建设与法治内蒙古建设,是总体与局部、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者辩证统

一、相辅相成。法治内蒙古建设,是贯彻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的具体部署,是推动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任务。建设法治内蒙古的目标任务是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进行的。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内蒙古,就是要在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内蒙古、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意见》提出的“五个着力加强”“两个坚持”“四个扎实推进”,即:一是要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部署要求,着力加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社会规范建设,加快形成完备的地方法规规范体系;着力加强保障宪法实施和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着力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着力加强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保障、干部人才保障和制度机制保障,加快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着力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坚持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二是要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布局的部署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推进依法执政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切实保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权威,培育社会成员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

4 法制博览

靠法的良好环境。三是要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点任务的部署要求,以提高立法质量为重点,扎实推进科学立法;以解决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严格执法;以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重点,扎实推进公正司法;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重点,扎实推进全民守法。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内蒙古,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政府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着力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折不扣地把四中全会《决定》和自治区党委九届十二次全会《意见》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严守法治原则,一切依法办事,按照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凝聚力量,扎实工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参考文献:

推进中国健康发展范文第5篇

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枣庄市委枣庄市人民政府

枣庄市辖五区一市,总面积4563平方公里,即684.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75.9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5.7。近几年来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以绿化促美化、以绿化促文明、以绿化促富裕,加快了林业事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全市有林地面积达到153.6万亩,森林覆盖率27.5,比2000年提高了5.3个百分点;全市林业总产值15.9亿元,比2000年增长299.4。具体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把林业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中去谋划、去运筹

加快林业发展,既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生态市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需要,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生态建设,意义重大。我市山区面积249.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6.5,这些地方自然条件差,种粮产量低、效益差,同时由于森林资源总量小,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水土流失比较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我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煤炭、建材工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与污染。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消化污染,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市委、市政府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出发,把加快林业发展作为全市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突出重点,立足市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中心,以五大生态工程和三大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了全市林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规划。近几年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连续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建设绿色枣庄的决定》、《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议》、《关于加快主要道路两侧可视山头绿化的意见》、《枣庄市绿色通道重点工程实施方案》、《枣庄市40万亩经济林和30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规划实施方案》等10多个文件,对林业发展提出了明确任务要求,全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明确责任,严格考核,把市、区(市)、乡镇(街道)三级党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林业局(站)长确定为林业建设的“五职责任人”,实行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三位一体,有力调动了各级党政干部抓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召开全市春季、雨季造林和冬季森林防火动员会议,市人大每年都视察并审议一次林业工作,全市上下形成了全力以赴、齐抓共管搞绿化的可喜局面。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新造林48.6万亩,比2000——2002年全市造林面积增加72.9。

二、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突破口,带动镇村绿化快速发展

我市共有64个乡镇(街道)、2095个行政村,镇村占地70余万亩,植树绿化的潜力很大。200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我市农村实际,在全市大力开展了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和切入点,以村庄“五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美化)、“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三通”(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三室”(图书室、卫生室、文体活动场所)建设为着力点,切实解决群众最为关心的实际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2004年搞好46个文明生态村创建试点的基础上,每年确定100个村进行文明生态村创建,2005年创建了106个,今年又确定了104个,推动广大农村向着繁荣、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农村扎实迈步。我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一是明确标准,坚持把造林绿化列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重要指标。在30多项创建指标量化考核总分105分中,绿化占20分。各级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以“村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老百姓在受益中”为目标,大力组织创建村庄绿化美化,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已有152个村达到文明生态村创建绿化标准,新增绿化面积21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绿化苗木560万株,绿化率均达到35以上。创建村绿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力带动了全市镇村绿化的快速发展。三年来,全市新增农田林网42万亩,新建和完善绿色通道810公里,村镇植树2400万株。

推进中国健康发展范文第6篇

(中共龙岩市委宣传部,福建 龙岩,364000)

关键词:“三农”难题破解途径思考

上世纪七十年末,困厄中的安徽农村率先奋起改革,成为攻克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发展难题的闯路先锋,收到一呼而天下应的惊世之效,此后,农村迎来一段耀眼辉煌的时期。但进入1990年代后,在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中,城乡之间,尤其是中西部及东部的山区农村与城市之间,开始出现与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局相背反的现象。一个新的名词——“三农”问题,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前行的一个隐忧,成为有社会和历史责任感的人们的一个歉疚,以至成为举国上下的心头之痛,也成为一个亟需攻克的重大难题。这里有客观的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有其必然性,但也有许多值得我们总结思考的问题。

一、对现代化进程给传统农村带来冲击的必然性及其结果应有足够的估量

传统的农村、农业和农民,既是旧文明形态(农耕文明)的载体,也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它们的发展趋势是农业和农民必须转型,农村必须转变,这是历史的必然,是人类文明进步,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工业化、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要任务、重要使命,就是要实现对落后文明形态的融合、转型、对接、更替。过去,我们曾视小生产者(农村、农民)为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资本主义因素的汪洋大海,并试图按“一大二公”、平均主义的社会构想锻造他们,结果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也使进步与落后文明形态失去一次融合、转换的历史机遇。始于安徽凤阳的“包产到户”及随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广大农村喷发出巨大的生机和活力,迎来了异常宽松,可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和潜能的环境和机会。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广大农村,在很短的时间里,不仅解决了自身的温饱问题,迎来了政通人和、各业兴旺、心齐气顺的中兴景象,还开始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几乎在没有任何官方的安排和压力下,又一次扮演了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资本积累的角色。可以说,这是农民融入城市文明圈的又一次机遇,但由于农村人口数量的庞大,城市容纳条件的局限,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管理制度等因素,使城乡之间出现的是融而不合,融而难合的现实状况。

“异军突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乡镇企业浪潮,燃起了拉近城乡距离的又一希望之光。东部沿海及环大城市区域的农村生产力因之得到新的释放,筑起了一条舒解城乡差距的快速通道。喜悦的人们曾一度赋予乡镇企业具有解决农村问题的普遍性的意义。但事实上过于乐观了。乡镇企业最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在于从用工、生产经营、效率、分配等各个方面举证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尤其为全民所有制的中、小型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活样品,而对农村改革发展的牵引作用,由于受地缘因素及农村的改革发展并没有提出构建二元工业体系的内在要求等原因的制约,除东部沿海等区域地带外,日益相形见拙,“三农”问题在乡镇企业大潮后引起震惊,是其也不堪大任的体现。

检视建国以来的农村发展经验,不需作更多繁琐的列举引证就能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即

如果不能因势利导从根本上转变传统陈旧的观念意识,瓦解宗法关系架构网络的人际社会秩序,以及改造自然半自然经济、文化状态下的生产生活方式,不管花多少精力,动多少脑筋,下多大力气,用多少方法,不仅无法解决城乡之间源于文明形态层次的冲撞、矛盾、抵牾而产生的问题,反而容易出现差距不断扩大,融合的难度和成本日益增加的背反现象。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在对待农村改革发展方面长期存在警觉不够、关注不够、应对不够、着力不够的问题。

二、把脉农村改革发展需适时调整城乡区划边界,做到“分类对待,分域推进”

城乡分化,已是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但农村之间的差别,却尚未引起足够的注意,其实,它的差别程度是让人瞠目的。特别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与山区、偏远地区农村的差别,用天壤之别来描述,一点也不为过。从经济学类别划分的角度讲,它们之间已不属同类了,同时也基本失去了同类的取样价值。但我们在政策设计、制定,改革举措的谋划、实施上,农村一直还是作为涵盖地、县、乡(镇)建制辖区和非农业人口的区划概念来界定的,这就使得从客观到微观上必然遇到一系列“剪不断,理还乱”的棘手问题。宏观上,使我们长期受困于两种情形,一是一直试图寻找到一种类似于家庭联产责任制的良方,能在短时间里开启新形势下农村问题之门的金钥匙而未果;二是觉得农村经济结构简单,回旋余地大,承包制解决了温饱问题,人心和社会的稳定有了基本保障,农村问题靠其自身的自然演化,靠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和城市的反哺辐射就能顺理成章地解决。实际的情况却出乎我们的预想,于是才有了十七届三中全会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上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微观上,继续笼而统之地沿用传统划定的农村概念,最易“误”导局势研判、政策制定、政绩评定及价值取向的就是数据的统计。

且不说环大城市的村镇,就是整个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自1990年代中后期始,已实实在在发生了翻天覆地今非昔比的巨大变化,可以说,一年一个百分点的城市化进程主要来自于这一地带的变化。但这些正加速朝城市靠拢、融合、对接,与传统农村渐行渐远的村镇,在统计上则仍然归属于农村。这不仅影响着农村GDP总量的经济学含义,影响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准的反映,影响城乡分配、收入差距的真实状况,影响“数字出官员、官员出数字”现象的兹长,更影响着山区、偏远地区农村、农民在整个国家改革发展棋局中的位次、份量。

城市与农村的划分,本是人为的产物,是人类为使社会活动有序化的一种标识。所以,无论作为概念还是实体,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动的,是动态化的。但长期以来,我们在这方面基本上是拘泥于旧框旧制,不思变动,不喜变革,以至出现在诸多已是现代化的城市中夹杂着城中村的极不和谐现象。因此,根据城市扩展情况适时地调整城乡区划边界,应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实际情况看,在不长的时间内(比如一个五年规划)将为城市扩展的地域,即使一时半会不便纳入城市管理体系,不论采取何种过渡办法,但切切不宜继续当着农村来对待。这种适时调整城乡区划边界的方法,定将产生一系列的积极效应。一是将更准确地反映我国城市化的进展速度,增强人民群众的信心;二是将更有利于各级政府准确了解掌握“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以增强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三是将更有利于分区域、分领域推进城乡二元结构管理体制的改革,以打破目前的一些困局;四是将有效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权威性、科学性;五是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各级政府的社会公信度。

三、破解“三农”难题,应大胆探索“一分三化”模式

“我国的改革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新判断,这也标志着在解决“三农”问题上,我国已进入从外部注入资金、人才、技术及新的制度要素阶段。当前,摆在理论与实际工作者面前的是关于具体运作层面的模式、路径和方法问题的思考与探索。而“一分三化”应是可以大胆探索的一个选项。

所谓“一分三化”,就是使大部分农民的居住点与农业生产经营点相分离和城镇化、公司化、农场化。

使农民的居住点与农业生产经营点相分离对破解“三农”难题的作用意义,尽管在理论上尚未作为一个概念来对待使用,但在实际生活中已不乏其例。最典型的是散见于各地的“造福工程”及农民自发的搬迁现象。这种分离方法,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挪窝不离土”。其最主要的优点是使农民能从根本上摆脱自然半自然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融入工业化、现代化文明生活圈,为实现传统农民“身份”的转型提供现实条件,同时,还有利于大幅度降低国家、社会、个人应对“三农”问题的成本代价。

“窝”往何处挪呢?这就带出城镇化的话题。

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小城镇的建设发展问题。

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大、中城市是无法过多接纳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从农村流出的庞大人群的。但如果不能使300多万个自然村的大部分人口从目前的环境条件中摆脱出来,国家的现代化强国之梦就必然会大受掣肘。城镇化已列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并已取得巨大成就,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总的看,地方各级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的功能作用,尚停留于兴办企业、形象打造、政绩展示的档次,而对其有利于从根本上化解“三农”问题的作用意义则鲜有思考。这其中除了基层乡镇都需应付财政上的“养家糊口”和干部考核提拔上的GDP数量等现实牵扯外,更主要的是涉及目前关于小城镇的定位和作用问题。

着眼于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构想,赋予小城镇的功能至少有:

1.大量接纳从边远分散、闭塞落后的村落分离出来的农村人口,是新型农业人口的聚居地。

2.为大量进入小城镇的人群提供接受教育、普及科技和法律知识、掌握现代生产技能、改善医疗卫生状况及养成文明生活习惯等的环境条件。

3.架构新型的生活社区,挤压消除陈旧的思想观念、小农意识和宗法关系的生存土壤和空间。

4.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实体的集聚区和低端交易基地。

5.是承接国家“三农”投入,建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和实施社会救济机制的基础平台。 总的说,新形势下的小城镇应该具有农业人口容纳器、科技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孵化器、法律意识和文明生活方式培育器以及国家“三农”投入附着器等主要功能和特征,从而成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形成的关键环节。

围绕小城镇应该具有的功能特征,是否可以推论出这样一个预想,如果能在20~30年的时间里,在全国重点建设大约1.5万个,人口在2~3万规模的小城镇,接纳地处分散封闭,偏远落后村落的大部分人口,使传统农村和农民在现代社会结构序列的权重大为弱化,从而使困扰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三农”问题得到带根本性的破解。

当然,这在实践上将面临两大考验,一是分离的成本费用;二是分离到小城镇农业人口的生存依靠。

解决分离的成本费用问题,渠道办法不少,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费用可由国家投入,地方政府在住房建设用地等方面实行优惠,农民的宅基地置换转让,金融方面给予中、长期低(贴)息优惠贷款等等。其中,国家、地方政府在这方面的投入支出,一是能起到对

内需的巨大拉动作用,二是能惠及于“三农”所有的对象。这可以说是一项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应的良方益策。

而解决分离到小城镇农业人口生存依靠的途径方法就是农场化、公司化。

目前,农民(尤其是山区和偏远地区的农民)的困难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因农业的比较效益低、科技效用低和没有规模效益而导致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二是子女教育、医疗卫生、信息获取等方面的困扰;三是社会保障制度涵盖面小、层次低。

第二、三方面的困难通过城镇化之路一定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改善、改变,解决第一个方面困难的出路,应该而且只有靠农场化、公司化。

农场化、公司化,一是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二是有利于形成投入机制,提高农业科技效用,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市场化水平;三是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大幅度提高农村地块、山场资源的利用率;四是有利于农业经济的能人、领头人和农业科技人员的才华施展;五是能为农民创造获得土地经营权入股或转入的收益机会;六是大量的家庭农场和农业经济类公司能提供大量的创业、就业机会,使农村劳动力“挪窝不离土”的新格局得以形成,从而有效减轻大量农业人口流向大城市的压力。

上一篇:唐顿庄园人物分析范文下一篇:探究体验式教学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