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课件范文

2023-09-20

九年级数学课件范文第1篇

九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文桥中学

吴园田 课题: 太阳光与影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经历实践、 探索的过程, 了解平行投影的含义, 能够确定物体在太阳光下影子。

2、 通过观察、 想象, 了解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是不同的。

3、 了解平行投影与物体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1、 经历实践, 探索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

2、 通过观察、 想象, 了解不同时刻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方向的不

同,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1、 让学生体会影子在生活中的大量存在,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

2、 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平行投影的含义; 物体在太阳光下影子的确定; 平行投影与物体三种视图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操作与观察、 演示与想象、 直观与推理等过程,自己归纳总结得出有关结论。

教学方法和手段 观察想象法, 实践推理法。

教学设计理念 本节的设计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本节课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

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探究, 集中教授。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引入新课 引入: 太阳光与影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大家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物体在太阳光下形成的影子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我们通过众多实例进一步讨论物体在太阳光下所形成的影子的大小、 形状、 方向等。

新课学习

1. 投影的定义 师: 大家肯定见过影子, 你能举出实例吗? 在太阳光下人和树有影子; 在有月亮的晚上, 人和树也有影子;建筑物在太阳和月亮下也有影子.

师: 大家对于影子是司空见惯了, 那么, 有没有想过影子能给人类带来什么好处呢?

生: 我爷爷在田地里干活时, 经常根据他的影子来判断时间的早晚; 我奶奶在家也经常根据太阳照在门口的影子的大小, 来判断是否是晌午了。

师: 很好. 现在我们确定时间

时, 是通过看表来确定的, 但在古代并没有表, 勤劳的古代前辈利用智慧制造出了日晷.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 它由“晷面” 和“晷针” 组成, 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 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 晷针的影子在晷面上慢慢地移动, 以此来显示时刻。

其实不止在太阳光下, 只要在光线的照射下, 会在地面或墙壁上留下它的影子, 这就是投影现象。

像上面提到的晷针的影子, 以及窗户的影子、 遮阳伞的影子都是在太阳光下形成的。

2. 做一做

取若干长短不等的小棒及三角形、 矩形纸片, 观察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

改变小棒或纸片的位置和方向, 它们的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 大家先想象一下, 长短不等的小棒及三角形、 矩形纸片, 它们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是什么形状? 生: 影子的形状应该不变, 只是大小发生变化而已. 因此, 影子分别是线段、 三角形、

矩形。

师: 大家的想象是否与现实相符呢?我们一齐来做一个试验。

生: 试验的结果与想象不一定相符, 三角形的纸片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有时是三角形, 有时是线段; 矩形在太阳光下的影子有时是平行四边形, 有时是线段。

师: 现在来想象第二个问题。

生: 由人的影子在一天中的大小不同, 可以判断小棒或纸片的影子也是大小不同。

师: 请大家再进行试验, 互相交换意见后得出结论。

生: 当改变小棒或纸片的位置和方向时, 它们的影子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师: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刚才在做实验时有一种特殊情况, 当小棒或纸片与投影面平行时, 所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的特点呢? 生: 当小棒或纸片与投影面平行时, 所形成的影子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体全等。

师: 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行光线, 像这样的光线所形成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上面讨论过的小棒或纸片的影子就是平行投影。

3. 议一议

P122 图中的三幅图是在我国北方某地某天上午不同时刻的同一位置拍摄的。

(1) 在三个不同的时刻, 同一棵树的影子长度不同, 请将它们按拍摄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并说明你的理由。

(2) 在同一时刻, 大树和小树的影子与它们的高度之间有什么关系?与同伴进行交流。

师: 请大家互相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 顺序应为(3) (2) (1) 。

因为在早晨, 太阳位于正东方向, 此时树的影子较长, 影子位于树的正西方向, 在上午, 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 树影的长度逐渐变短,树影也由正西方向向正北方向移动。

(2) 因为大树的影子较长, 小树的影子较短, 因此应该有大树的高度与其影子的长度之比等于小树高度与其影长之比。

生: 我认为应该是大树与小树高度之比等于大树与小树影长之比。

4. 做一做 某校墙边有甲、 乙两根木杆。

(1) 某一时刻甲木杆在阳光下的影子如 P124 图所示, 你能画出此时乙木杆的影子吗?(用线段表

示影子) (2) 在上图中, 当乙木杆移动到什么位置时, 其影子刚好不落在墙上? (3) 在你所画的图形中有相似三角形吗?为什么?

九年级数学课件范文第2篇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每小题1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表现了自己豁达的胸襟。

4.《月夜忆舍弟》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题,既是写景,又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用极其微妙的心理,突出思乡之情。 5.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静相生,引人遐想,很有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词中“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的意境。

6.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7.生活中,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身处逆境,我们也要学会自勉,正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蒲松龄自勉联)

8.老子有句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启示我们:实现理想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否则理想就只是空谈。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6分)

9.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亵渎(xiè)

呢喃(lán)

枉然(wǎng)

自惭形秽(suì) B.广袤(mào) 瞥见(piě) 游弋(yì) 红装素裹(guǒ) C.嘶哑(sī) 鲜妍(yán) 冠冕(miǎn) 矫柔造作(jiǎo) D.娉婷(pīng) 箱箧(xiá) 妖娆(ráo) 自吹自擂(lěi)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共要吃

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

B.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

C.如果把信仰二字拆开,你会发现“信”与“仰”的关系那么紧密——信者,仰也;仰者,信也。 D.作为全省“戏曲进校园”试点城市,今年,我市在各中小学开辟了“戏曲”这一课程,我们学校选用的课本是《黄梅戏》。

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冬天过后,商场里的羽绒服价格一降再降,有的甚至下降了整整一倍。

B.有关部门应坚决取缔达不到最低标准的幼儿园,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幼儿园要求停业整顿,如此,才能避免伤害孩子的事件不再发生。

C.在“大数据,云分析”的理念渐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信“互联网+”会给中国人带来福音?正因为这样,不法分子才会浑水摸鱼,打出高科技的幌子来欺骗网民。 D.我国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农村地区相对匮乏,很多患者去城市医院就医,致使城市大医院人满为患,提高了医疗费用和患者负担。

1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荆楚大地”“传统佳节”“从严治党”“多么豪迈”与“精心设计”的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B.“针对有的党员干部容易犯的一些错误,按照省委、省纪委关于开展好全省第17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的要求,黄冈市编发《哪些红线不能踩》宣传教育读本。”这个单句状语前置。

C.“作为武汉网球公开赛的全球推广大使的李娜将参加法网行、赛事开票、武网儿童日、开赛仪式等多项推广活动。”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李娜推广活动”。

D.“只有当劳动与创新的想法有机结合,并且不断总结、反思,创新才可能最终得以实现。”这个二重复句的第一层是条件关系。

1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的瑰宝,词又称长短句,源于唐,盛于宋。词有婉约、豪放之分,豪放词创于苏轼,到辛弃疾发扬光大。

B.中国古代有天干地支纪年,其中十二地支不仅对应了十二生肖,也与每天的二十四小时对应。《智取生辰纲》中说“辰牌起行”,“辰牌”对应的是早晨七点到九点的时间。

C.《水浒传》中,劫取生辰纲之事败露后,晁盖等人投奔梁山,梁山大头领王伦不肯接纳,这让林冲十分气愤,他火并王伦,尊晁盖为山寨之主。

D.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了“中国梦”的问题,________因此,“中国梦”成为中国人的热门话题。

①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己的梦想,个人梦想的实现是建立在国家繁荣基础上的。 ②其实,换一个角度,中国梦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③它使人联想到民族奋进的滚滚大潮,气势磅礴的宏伟蓝图。

④所以,我们每一天向着自己的梦想出发,也是在缔造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 ⑤“中国梦”即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是十三亿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伟大梦想。 A.⑤④②③①

B.③⑤①④②

C.②①④⑤③

D.⑤③②①④ 15.语文实践活动(4分)

初三某班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班里要组织一场“网上阅读利弊谈”辩论赛。下边是双方辩词,请依据辩词内容,分别补写完成“因此”后的总结句。(2分)

正方辩词: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方便快捷,提高了阅读效率,可以学到书本中难以学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因此,中学生就阅读方式而言,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辩词:网上阅读弊大于利。网上阅读到的信息内容庞杂、泥沙俱下、良莠不齐,而我们中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尚未健全,容易受到不利影响。况且,长期在网上阅读还容易伤害眼睛。因此,中学生就阅读方式而言,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材料,写出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书籍的数量不断增多。在读书上,人们只有进行一番选择,才能找到既引起自己阅读兴趣又有阅读价值的书。而不加选择的阅读,至少说明在读书上还不成熟。

材料二: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我们只能从中取其一瓢,区别在于取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欣赏水平,乃至人生追求。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4分)

(一)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16~17题。(4分) 探秘中国“天眼”

①被誉为中国“天眼”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即中国建造世界上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

②射电望远镜,可不是肉眼观测的普通望远镜,它是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级的太空望远镜。 ③射电,是比红外线频率更低的电磁波段。射电望远镜,跟接收卫星信号的天线锅类似,通过锅的反射聚焦,把几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的信号聚拢到一点上。

④“宇宙空间混杂各种辐射,遥远的信号像雷声中的蝉鸣,没有超级灵敏的‘耳朵’,根本就分辨不出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说。半个多世纪以来,所有射电望远镜收集的能量尚翻不动一页纸。要想获得更远、更微弱的射电,“阅读”到宇宙深处的信息,就需要更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简言之,就是“锅”越大,星际穿越的距离就越远。

⑤FAST能够把近30个足球场这么大的接收面积里收集的信号,聚集在药片大小的空间里。与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灵敏度提高约10倍。这意味着,远在百亿光年外的射电信号,FAST也有可能“捕捉”到。

⑥打开卫星地图,贵州平塘县的地貌好似布满褶皱的大象皮肤。再提高分辨率,就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漏斗”——“天坑”群。其中有一个就是科学家寻觅十载为这个最大望远镜找的“家”。科学家们在当地居民的帮助下,跋山涉水勘察选址。经过反复筛选,最终在平塘县克度镇找到了“大窝凼”——最适合硕大“天眼”的深深的“眼窝”。

⑦FAST项目馈源支撑系统总工程师孙才红告诉记者,选址“大窝凼”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地貌最接近FAST的造型,工程开挖量最小;二是这里的喀斯特地质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不会在表面淤积而损坏和腐蚀望远镜;三是射电望远镜需要一处“静土”,“大窝凼”附近5千米半径之内没有一个乡镇,无线电环境理想。

⑧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反射面看起来像一口超级“大锅”。总长度超过1.5千米的钢圈梁,将上万根钢索牢牢固定住。反射面单元面板固定在上万根钢索上。

⑨“FAST的索网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网上活动的4450个反射面板产生变化,足以观测到任意方向的天体,同时,馈源舱也随索网一同运动,采集反馈信息。”面板单元技术总师、中国电科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郑元鹏说。

⑩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认为,FAST非常适合脉冲星的观测,可以检验广义相对论。此外,它对高能物理、极端物理、相对论的检验也都非常有意义。在天文专家赵之珩看来,FAST建成后能够接收到从宇宙深处发来的无线电波,会有一系列新的发现,从而推动我国天文研究向世界先进行列迈出一大步。赵之珩认为,现代天文学上的“两暗一黑”(即暗物质、暗能量、黑洞)还存在着许多的谜团,FAST接受和放大它们发来的微弱信号,有助于揭开这些谜团。

11(○)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史志成表示,FAST将对脉冲星、类星体等各种暗弱辐射源进行更精密观测,对它们的物质结构、产生机制进行深入探索,有望对认识宇宙起源与演化过程作出贡献。“宇宙中的生命体或高智商‘外星人’若存在,他们的产生、遗留之信息,若存在于浩瀚天宇中,也有可能被FAST探测并接收到。”史志成说。

16.选文的⑥⑦段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__,⑩11(○)段主要说明______________。(2分) 1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④段画线句子说明了宇宙射电的能量极其微弱,需要口径更大灵活度更高的射电望远镜。

B.第⑤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中国“天眼”灵敏度高的优点。

C.第⑧段画线句运用比喻,通俗而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天眼”的形状特征。

D.第11(○)段画线句中“有望”一词是表示推测,用在此处表明FAST可能(但还没有)对认识宇宙起源与演化过程作出实际贡献。

(二)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18~20题。(6分) 学习语文不能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还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18.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9.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2分)

选文第①段先针对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________为例,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0.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1~25题。(14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2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1)互相轩邈 ____________

(2)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 (3)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 (4)及下船

____________

2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急湍甚箭

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猿则百叫无绝

以为妙绝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项为之强 D.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邪 2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断两处)(2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言语句。(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5.甲乙两文画线句都写环境的幽静,但艺术手法不同,请简析。(4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22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李白的诗,回答26~28题。(8分) 【甲】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6.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赞美了对方文章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以小谢自比,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真实地写出诗人渡黄河、登太行时面临着“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难险阻。

C.“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遭遇之坎坷,凸现了他苦闷、彷徨、茫然的心理。

D.乙诗通过在谢朓楼与李云饯别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抑郁难平的苦闷,也流露出了消极遁世的思想。

27.“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用意?(2分)

28.这两首诗都写于李白在朝廷供奉翰林不到三年便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之时,面对相似的处境,作者最终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9~32题。(14分) 愿全世界的花都好好地开 丁立梅

①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②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③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恩赐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也是在那里,我初次接触到《诗经》,立马被那些好听的“歌谣”迷上。野外总是天高地阔的,我一会儿化身为那只在河之洲的斑鸠,一会儿又变身为采荇的女子,岁月绵远,天地皆好。

④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⑤读书却使我的内心,慢慢的,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了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而去。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的,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⑥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我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一本《诗经》连同它的解析,我一字不落地抄着,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年轻的管理员站我身边许久,我也没发觉,直到他不耐烦地伸出两指,在桌上轻叩,“该走了,要关门了。”语调冷冷的。我才吃一惊,抬头,阅览室的人已走光,夜已深。

⑦我不好意思地笑笑,归还了书。窗外七里香的花香,蛇样游走,带着露水的清凉。我心情愉悦,摸黑蹦跳着下楼,才走两级楼梯,身后突然传来管理员的声音:“慢点走,楼梯口黑。”依旧是冷冷的语调,我却听出了温度。我站在黑地里,独自微笑很久。

⑧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我蓬勃如水边的荇菜、野地里的卷耳和蔓草。也没想过自己到底为什么要迷恋,也没想过自己日后会走上写作的路,只是单纯地迷恋着、挚爱着,无关其他。

⑨很快,我要毕业了。突然收到一份礼物,是一本《诗经译注》,岳麓书社出版的,单价七块六毛,厚厚的一本。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⑩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询似的看他,他却无甚异常,仍是一副冰冰冷的样子,表情严肃。我又怀疑过经常坐我旁边读书的男生和女生,或许是他,或许是她。他们却埋首在书里面,无波,亦无浪。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的,吐着芬芳。

11(○)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都在。每当我的眼光抚过它时,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29.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经》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 B.文章结尾的画线句子照应了开头和标题,收束全文。

C.本文极力描写阅览室管理员的表情严肃、说话语调冰冷,主要是还原生活的真实,让读者读起来更真切。

D.文题中的“花”,不单纯指自然界的花,也指美好的事物、温暖的情感。 30.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的管理员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31.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妙处。

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又渺小又丑陋。

(2)分析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32.试比较本文第⑦段画线句子和下面的材料在写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方面的不同点。(4分)

【链接材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鲁迅《故乡》)

五、写作展示(50分)

3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题一:有一种记忆叫温暖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题二: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1.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2.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

3.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 4.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5.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九年级数学课件范文第3篇

一、试卷分析

本次质量检测由教研室统一命题,考试内容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全部知识。整套试题侧重基础,重点难点得当。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学生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试题总体比较灵活,容易出错,重视学生的良好解题习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培养学生良好做题习惯上做的不够。良好的做题习惯主要包括认真审题、工整答题、细心做题、仔细查题。本次考试有很多学生考了80—100分,不认真审题 ,不仔细查题,也是导致失分的原因。

2、优秀人数太少,后30%人数过多。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

1、进一步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学习课标,根据课标准确把握教材要求,提高自己科学运用教材的能力。,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

2、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无数事实证明: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审题不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书写不工整导致失分的,这些都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3、平时教学要坚持做到堂堂清、节节清。

堂堂清即要做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任务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既要有协作式学习,也要有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要保证每一节课学生的练习时间,练习设计要精、要活、要有层次,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教学反馈要真实、落到实处。节节清指每小节学习之后,要加强学习过程的形成性检测,及时了解每一节、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4、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要给后进生更多的关怀,更要给他们更多的帮助,后进生也有一颗希望学好的心,只是由于基础不好,或者习惯不好而又不能自制,要给他们希望,也要给他们方法。

5、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提高A档率的人数

6、加强中考前复习工作,把复习工作做好,应对中考力争在中考中考出应有的水平。

九年级数学组

九年级数学课件范文第4篇

一、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本人在课堂上每周有一两节课花5分钟左右时间,强调学习的目的性,举以往学生的成功经历。同时穿插情感教育,如何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二、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比如说我班的陈某、顾某等上课无精打采,针对他们的这种现象,时刻提醒他们学习的重要作用,上课能认真听讲,下课能完成该完成的任务,成绩也有所提升。

三、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四、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中经常性的穿插一些同学在课余中的小故事,同时想学生所想,用他们的思维理解问题,更快的融入到他们中去,从而让学生更信任老师,更愿意亲近老师,使学生的学习潜能的释放达到最大化。

五、完善数学学习兴趣小组的管理

我把我班45人分成两个大组,6个小组,设立六位大组长,一位数学课代表,一位班长,统管6位小组长,由小组长管理各自组七至八名同学,督促他们上交作业,反思错误寻找“病根”,进而更有效快捷的处理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易错处反思,对症下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发挥班级兴趣小组的作用,经常性的在班级里巩固他们的作用与地位,让学生们更好的配合他们。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九年级数学课件范文第5篇

(三)平行四边形试题2姓名

一、填空题(每小题5 分,共 35 分)

⒈叫梯形的中位线。

⒉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是:;

⒊直角梯形一腰与下底的长都为 6 cm,且它们的夹角为 60,则此梯形的上底为⒋等腰梯形的一腰长与中位线相等,梯形的周长为 24 cm,则腰长为;

⒌直角梯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是边长为 4的等边三角形,那么梯形的中位线长为;

⒍ 等腰梯形的两底分别为 34 cm、16 cm,底角为 60,那么腰长为;

⒎梯形中位线长为 7 cm,中位线被一条对角线分成两部分的差为 3 cm,则梯形两底分别为和;

二、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⒈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平行四边形

⒉顺次连结菱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A矩形B菱形C正方形D平行四边形

⒊直角梯形的两个直角顶点到对腰中点的距离-----()

A相等B不相等C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D互相垂直

⒋梯形 ABCD 中,DC∥AB,AB > CD ,AD > BC,那么-------------------()

A∠A < ∠BB∠A > ∠BC∠A = ∠BD无法确定

⒌任意三角形两边中点的连线与第三边的中线-----()

A互相垂直B互相平分C相等D互相垂直平分

二、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 = CD,M、N、E、F 分别为 AD、BC、BD、A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 MENF为菱形( 15 分)

C

D

F

MN

AE

B

四、写出并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15 分 )

五、如图,AD 是Δ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E、F、G 分别是 AB、BC、AC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 EFDG 为等腰梯形( 15 分 )

A

EG

BC

F D

六、选作:(10 分)已知ΔABC 中,E、F 分别为 AB、AC 的中点,CD 平分

∠BCA 交EF 于 D,求证:AD⊥DC

A

EDF

BC

贵阳市乌当区第二中学艾幼福

九年级数学课件范文第6篇

上学和放学

教学目的:

1、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

2、使学生平安上学和放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上一年级了,有的同学能够独自一个人或者和小伙伴上学、回家了,但是从家到学校的路上会有很多的危险,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安全,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二、教授新课

1、要遵守交通规则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2)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老师总结一些交通规则。

(3)齐背“红灯停、绿灯行”的安全儿歌。同学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抢红灯。

2、坐车时不要抢座位

(1)你们每天是怎么上学来的?有几个同学使自己坐公共汽车上学来的,你们能说说坐车时要注意什么吗?

(2)师生共同总结坐车时应该注意的安全。 (3)分组表演“坐车上学的路上”

3、不要在街上打闹或者游玩

(1)我们中午或者晚上排队回家,在路上除了遵守交通规则,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2)有的同学比较贪玩,看见街上很热闹,就想去玩一会儿,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为了减少发生危险的可能,放学后一定要早早回家,不要在街上游玩。

4、要远离高空危险物行走

(1)我们在上、下学的路上,经常看到一些广告牌、电线等,这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为了防止砸伤,我们一定要远离这些高空危险物,尤其是在刮风下雨的天气,最好能绕行。

三、师生共同总结

为了我们的安全,我们一定要远离危险,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第二课

认识交通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交通标志。

2、了解这些交通标志的作用,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平平是一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了。一天,他在爸爸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爸爸教了一首儿歌给平平。

2、一起背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警示要看清;过马路,左右看,交通规则记心中。”

二、教授新课

1、交通信号灯

(1)同学们,过马路的时候你们注意过交通信号灯吗? (2)谁说说交通信号灯是什么样子的?

(3)你们知道这三种不同颜色的信号灯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4)老师给大家讲解三种颜色信号灯表示的不同意思: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通行,黄灯表示警告。

(5)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应该怎么根据各种颜色的信号灯安全的过马路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补充,然后各组选出代表汇报。

2、认识交通安全标志

(1)出示几种交通安全标志让学生辨认。(2)人行横道是专门为行人设置的安全通道,行人走路要走人行横道。没有人行横道的地方,要靠路边行走,一定要注意前后左右的车辆,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3)机动车车道是道路中间的车道,供汽车等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4)非机动车车道是两边的车道,供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行驶。(出示图,边讲边让学生辨认)

三、扩展练习

1、除了刚才我们说过的这几种交通安全标志,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安全标志?

2、画一画你知道的交通安全标志,让大家猜。

第三课

认识简单的危险标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危险标志。

2、了解这些危险标志所表示的意义,避免危险的发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牌子,上面画着一个大大的感叹号,像这样(出示图片),们知道它代表什么意思吗?

2、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像它那样的标志,它们都属于危险标志一类,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吧!

二、教授新课

1、禁止标志

这类标志用红色来表示,形状呈圆形,里面有图案或者表示“禁止”“强制”意思的文字。用圆形来表示,是因为圆给人的感觉比较直接,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1)圆形里面有一根燃着的火柴,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2)圆形里面有一支点燃的烟,再打一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3)圆形里面有一个人,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4)圆形里面有一个手掌,外面画了一个斜杠,你们知道这表示什么吗? (5)你还看到过类似的标志吗?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认识警告标志(1)这类标志用黄色三角形来表示,意思是有危险,要注意安全。

(2)出示同学们都比较熟悉的交通警告标志:三角形里面有一个感叹号,表示要注意安全。

(3)再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警告标志:当心火灾、当心爆炸、当心有毒、当心触电等。

3、生活中的危险标志

你们见过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标志吗?

第四课

社区和室内活动安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社区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

2、在社区和室内做正当的游戏,注意安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一样大的小男孩,名叫欢欢。他聪明活泼,总是活蹦乱跳的,即使回到家里还是跳个不停,他从凳子上跳到沙发上,又从沙发上跳到床上,爸爸妈妈怎么哄他都不听。结果当他正准备从床上跳下来时,不小心碰到柜子脚上,头上撞了一个大包,疼的他哇哇大哭。

2、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

二、教授新课

1、在社区做安全的游戏

(1)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在社区玩耍,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的同学可以根据发言同学所说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师生总结社区做游戏的安全(不要打弹弓、投掷小刀;不要爬屋顶、爬树、跨横沟、从高处往下跳;捉迷藏不要躲在汽车底下,不要故意躲在隐蔽的地方去吓唬别人等)

2、在家里玩也要注意安全

(1)家是小朋友们的乐园,那家里有没有安全隐患呢? (2)为什么不能和小朋友们在房间里追跑打闹?

(3)如果在床上蹦蹦跳跳是不是就没有什么危险了?为什么呢? (4)有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做手工,总是把剪刀等尖锐物品放在床上,你们说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三、扩展训练

1、有个叫康康的小朋友在家爱看电视,他最爱看动画片和少儿节目,如《大风车》、幼儿知识竞赛或者智力竞赛等等。他参加竞赛还得过奖呢!爸爸妈妈经常表扬他,说他越来越聪明。你们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

2、我们在家里,还可以做哪些有益又安全的游戏?

第五课

用电安全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一些用电的安全常识。

2、使学生学会正确、安全的用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明明,有一天,他在家里看电视,忽然想吃苹果,就起身急匆匆的洗了一个苹果,也忘了擦手。等他回来一看,喜欢的电视节目已经结束了,他便走到电视机前去换频道。你们猜,这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2、明明刚一碰上去,手便被打了一下,原来是触电了,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用湿手去碰电器了。你们在家里发生过这样的事吗?

二、教授新课

1、安全用电标志

(1)你们了解安全用电标志吗?

(2)安全用电标志分为颜色标志和图形标志。颜色标志常用来区分各种不同性质、不同用途的导线,或用来表示某处安全程度。图形标志一般用来告诫人们不要去接近有危险的场所。

(3)红色、黄色、蓝色、绿色、黑色,你们知道都是用来标志什么的吗? (4)老师结合图片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标志代表的不同含义。

2、预防触电

(1)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在电。你们知道怎样预防触电吗? (2)师生共同总结用电尝试:家电停止使用时,要拔掉电源插头;手、脚和身体湿的时候不要触摸电器;不要把手伸进运转的电风扇、搅拌机和水果榨汁机里等等。

3、触电后怎么办

(1)触电后应立即拉下电源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

(2)迅速拨打电话,你们知道应该拨打什么电话号码吗?(3)如果无法及时找到或者断开电源,应该怎么办?

三、总结

1、我们经常看到电池,你们说摸电池会触电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哪些用电安全知识?

第六课、上学路上保安全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2、能力目标

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学习与人交往,尝试记录信息,并在体验活动中把信息转化为行动和经验;能够针对上学路上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培养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

了解上学路上的安全隐患,识记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警示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掌握与自己有关的交通规则;学会基本的防范技能

二、教学准备:

1、课件(《上学歌》、三种到校方式、《我能说“不”》)

2、简笔画(红绿灯、小桥、十字路口、公园、小百货店等)。

三、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

1、唱《上学歌》。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让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2、这首歌你喜欢吗?对,它写的都是我们小朋友上学的事。那么,你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呢?

3、经过概括,得出三种结论:(课件出示三幅到校方式特写图)

小朋友上学有的是步行,有的是坐自行车或电动车,还有的是坐公交车或爸爸妈妈自己开车送的。 (评析:用学生熟悉的《上学歌》导入新课,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你每天是怎么上学的?”是贯穿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主线,它是调动、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活动的学习情景。课堂学习情景的创设不仅是语言学习氛围的渲染,还是激发学生乐学,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二)画一画

1、小朋友,你们家住在哪儿?离学校远吗?(指生回答)

2、从你家到学校要经过哪些地方呢?

3、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贴上简笔画(红绿灯、小百货店、小桥、十字路口等)

4、谁能上来摆一摆?请你简单介绍一下吧。

5、师:我们都很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能把这些画下来吗?(你们可以照图画,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如果太难画,或者不会画,就用文字来表达吧!)看谁观察得仔细、画得清楚。

(评析:通过说一说、贴一贴、画一画引导学生回忆上学的路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分析上学路上的安全因素,为如何安全上学做好铺垫。)

(三)评一评

1、在四人小组中交流画的路线图。

2、组内交流,推选画得最好的同学上台汇报展示。

(评析:引导学生熟悉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和标志,人人动手画,评价时不是评价学生画画的水平和技巧,而应重在发现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

(四)议一议

1、过渡:一(1)班的小朋友就是棒,一会儿就把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画好了。那么你在上学路上见过下面这些情况吗?

2、课件演示:《我能说“不”》

3、如果你就在边上,你会怎么做呢?你是怎么想的?(指生回答)

4、你做过这样的事吗?(勾起学生的回忆,对照课件,剖析自己。)

5、教师总结(在上学路上玩耍后的不良后果):

(1)在上学路上玩卡片、玩蚂蚁,会迟到,影响我们一天上课的情绪。 (2)吃零食摊上的食物,会影响健康。

(3)玩摸奖游戏,买小玩具,浪费钱又影响学习。 板书:上学路上不玩耍。(齐读)

第七课 安全上学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能明白上学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交通安全常识。

(二)行为目标:

培养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遵守交通规则。行人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边走,穿行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在铁路道口注意来往车辆,不抢行。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动手及生活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确立自立、自卫的安全保护意识。

2、能认识有关的交通标志、交通设施。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布置学生到大街上认一认交通标志和设施。

教师:

1、画有交通设施的十字路口挂图及十字路口图若干。

2、交通标志图。

3、交通标志和设施的小图片若干,分类装入小塑料盒内。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新课。

1、听故事录音。(故事梗概:中山一个小朋友被一个自称是妈妈朋友的阿姨带走被卖到四川受尽折磨的故事)。

2、请学生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3、 看课件,听故事(故事梗概:一个男孩过马路闯红灯,险些造成交通事故。)

4、请学生们就故事内容说说自己的看法。

5、 教师小结:如果有陌生人来学校接自己,一般情况下不认识的人,我们不要随便跟人走,我们要加强自己的防范意识,要学会采取措施做好自我保护。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交通安全,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轻者受伤,重者死亡。给自己带来伤害,给家人带来痛苦,给社会带来麻烦。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上学路上》。

5、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课堂小调查,研讨上学路上应注意哪些方面。

1、小调查:上学途中,多少同学自己独自上学;多少同学和小伙伴结伴上学;多少同学由家人送上学。

2、小演习:教师播放铃声,让学生根据入学来的经验,做出相应的行动。然后查一查,东西带齐了没有,归程队排得好不好。

3、四人小组讨论:(1)放学时,应该注意什么?(2)回家路上,应怎样注意安全。

(三)、合作学习,认识交通标志设施。

1、认识交通设施:(出示课件)

繁华的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车辆特别多,为了保证行人的安全,交通的畅通,马路上修建了许多交通设施。同学们,你们能从屏幕上找出交通设施并说说它的作用吗? )同桌互相说说。

(2)指名上讲台说给大家听。

2、认识交通标志:

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大街上除了有交通设施外,还有许多交通标志。老师带来各种交通标志,你们想认识它们,和它们做朋友吗? (1)每组推荐一名代表上台抽一张交通标志。

(2)小组内交流讨论,抽到的交通标志上画了什么?是什么标志?在哪见过?有什么作用?

(3)汇报学习情况。(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仔细想,如果认为发言的同学说对了,就鼓掌鼓励,如果认为他说错了,就举手纠正。)

3、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其他交通标志。

(四)模拟活动,巩固新知。

1、布置一条十字路口的大街,张贴和设立各种交通标志、交通设施等

2、全班分成若干小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交通标志,一组当司机。教师和学生轮流当警察。

(五)、总结: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安排范文下一篇:弟子规全文阅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