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范文

2023-09-20

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范文第1篇

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参加审议。 在审议过程中,总书记就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三严三实”讲话是习总书记和党中央面对各级领导干部作风明显好转的情况下,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的一个新要求。而对于企业来说,领导们以权谋私,尸位素餐;员工们懒散懈怠,得过且过的等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不正之风也如顽疾一样常年存在,这样的新要求何尝不适用?所以现在企业大力提倡三严三实文化的开展和落实,是对原有企业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原有企业文化的一种创新,为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提供了新的遵循和准则。

三严三实对企业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以“三严”文化为切入点,对企业领导和员工工作中起到约束作用。

对于生产性企业来说,严以用权,其实并不是只针对领导来说,员工同样有对自己生产的产品有着监管的权力。所以,员工从产品流到自己手上那一刻,就要对自我进行约束和对其付起责任。加工前仔细确认,加工时严格按照工艺,加工后及时自检并流入下到工序,而不是听之任之,随性加工。当然,对企业领导来说,手中握有比底下员工更多的权力,就应该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为员工要营造一个公正公平,奖罚有度的工作氛围。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积累专业知识,帮员工解决加工中遇到的难题。而严以修身和严以律己,那更是企业中人人都要遵守的行为准则,无法管理好自己,必然也就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在陶瓷事业部的经营发展过程中,我们也一直遵循着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的质量方针每周一早礼上都会谨记背诵,针对公司纪律的八项规定,我们也主动上交了不违纪违规的承诺书。在这次公司开展的三严三实文化的活动中,我部领导更是提出了“待人真诚,管理严格”的标语并把它做匾悬挂张贴。对于企业文化的种种宣贯行为,其实都是对我们领导和员工一种鞭策和约束,从而大大推进了我部生产工作顺利开展并不断发展。

二、 以“三实”文化为落实点,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把企业职工凝聚在一起。

三严的提出,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三实上。企业要求各个员工和领导谋事要实、创新要实、做人要实,实际上就是要每个人都做到对自己岗位要始终保持尽心尽职的初心。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自己的职责,就会能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在背后不断推动公司壮大发展。

当前,陶瓷部门正在高速发展和工厂搬迁的关键时期, 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也为此做了一系列的努力,对现有的绩效考核的标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奖罚有度,不断完善现有制度、优化流程、提高效率。同时,对于工厂搬迁的员工态度进行摸底了解,积极解决未来员工会遇到的实际困难。在6S方面,我们同样开展落实6S相关责任人,把责任细化,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开展评比6S最差和最好的岗位进行奖惩,把责任真正落到实处等等。以三实文化作为引导,让员工们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加强相互间沟通和协作,遇到问题不推诿扯皮;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遇到困难合力攻坚,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工作机制,保证在产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生产顺利进行。

同时,此次三严三实的提出对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创新,从上到下,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根据公司的要求,陶瓷部门展开办实事解决现场难题的活动,让领导,技术骨干,与员工到现场去,到生产中遇到困难较多的岗位去,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同时开展“人人讲真话,人人做实事,人人敢提问”的演讲比赛,让员工们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三严三实的内涵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大胆说出来,与其他人一起分享。

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图书馆;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服务

作者简介 刘艳艳,广西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员,广西 南宁,530022;蒙启。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4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9)03-0179-0003

一、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文化是指人们关于图书馆活动认识、观念、规范及与之适应的工作方式、执政理念和社会评价等。具体含义是工作人员的图书馆观念、意识、价值、评价等。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未来。这说明文化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永久性的影响,短期的号召或专项突击式行动,远抵不过文化教育的内在驱动作用。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事关图书馆发展进程、全体馆员的根本利益。从理论上分析,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建设的深层次软件要素,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道德的软约束。因此,推广良好的办馆理念,培养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意识是非常有益和十分必要的。

21世纪的图书馆为适应随时代变化带来的竞争,就必须努力提升办馆实力,从而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考察一个图书馆的办馆实力,除了图书馆的设施、馆员力量等现实能力外,还有一种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隐性实力。这种隐性实力就是指适应时代要求的办馆理念、服务读者方面的具体的价值取向及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向,等等。这两方面的实力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图书馆的整体水平。而所谓的隐性实力,在某种意义上指的就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水平。

图书馆文化是包括图书馆设施环境、馆内文化活动及馆内隐性服务读者方面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社会大文化背景取向下,全体馆员在馆长率领下,经长期服务实践所形成的服务取向的共同认可、共同追求的心理特征,富有进取性的精神风貌及独具特色的服务风格,等等。它应具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应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特色。

其中,图书馆文化可指图书馆的整体布局设计。独具匠心的场馆建设、建筑的特色风格及别致的花草树木、引人注目的展板标语等各个方面,将这些看似表象的东西,赋予深刻的寓意,使它变成馆舍内一曲无声的歌,成为具有灵性的陶醉人情探索的工具。图书馆文化同时还包括了对图书馆服务本质的认知,对图书馆功能的思考,对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理解。馆内的人际氛围,领导和员工的互动,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时代特征的充分体现,团结友善的亲和关系,民主平等的愉悦气氛,馆内各种运作中产生的那种心灵上的默契等等,上述因素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图书馆文化。

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图书馆文化亦指图书馆在馆长的带领下,馆内领导员工在长期服务中培养而形成的那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同的探索指向等,它影响到馆内管理、服务的风格、政策目标的制定及运行的模式等各个方面。它是图书馆发展的精神上的内在驱动力,它反映一个图书馆办馆品味的高低。

此外,图书馆之间的竞争除了硬件设施、馆藏信息及馆员水平外,更加实质的差距就是在服务质量上。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和读者所需的信息量的多少。两个需求相同的读者在提供服务质量不同的图书馆里,得到的服务态度和所需的信息量是完全不同的。

而图书馆最重要的文化内容是图书馆对读者的影响。除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外,还有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的和谐默契,以及通过这一切反映出图书馆内明显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理想目标愿望及追求。实质上这些无声无形的东西才是图书馆服务读者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内容。图书馆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其主要目的不仅是吸引来了多少读者,而且是为来了的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读者是接受图书馆服务的直接对象,我们看重读者是因为读者对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质量。从这个角度看,图书馆努力的首要目标应当是读者所需要的良好的服务质量。要强化和提升图书馆隐性功能,就必须注重图书馆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围绕图书馆的目标的培育,致力于图书馆独特的文化色彩并具有明显价值取向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当前对培育图书馆文化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一)对培育图书馆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

通常我们会很容易误把现状的图书馆文化当作应有的良好的图书馆文化,认为图书馆只要正常运转,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部就班就万事大吉了。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文化传统客观存在。作为图书馆习惯的价值取向、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先进的还是落后的,都在图书馆活动中长期发挥作用,产生重要影响。但是,面对着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色彩的新形势,过去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色彩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二)对培育图书馆文化的耐性不够。未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很多的图书馆创建时间相对较短,少了现在发展的深厚底蕴,缺少长期的文化积淀,这是一个明显的短处。固有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新的文化的形成没有足够的认识,总想通过短期的强化作用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培育和建设图书馆文化还没有做到深入挖掘图书馆文化的内涵,甚至错误地把它当成是简单的几句口号和表面上的几个标语,长远的忧患意识不够,永葆图书馆事业青春的活力不够,人才、科技装备、技术都有待提高。

当前培育图书馆文化的理念还没能融入到每个图书馆人的日常工作中,馆员的头脑中没有时时处处都有一种从点点滴滴做起的意识,没有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完满,即还没能做到自然行之,还没能形成一种氛围。图书馆员之间没能做到互相影响、互相监督,且没认识到在培育图书馆文化中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没有让为培育图书馆良好文化做点什么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三)不能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图书馆事业有悠久的的历史,有许多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加以继承和发扬。但是根据形势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没能与时俱进。图书馆工作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但我们很多时候在工作中还是凭老经验,这个“老经验”的后果是工作没有创新、工作没有动力、工作没有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知识信息数量的迅猛增加和传播手段的日益丰富完善,广大公众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增多,单纯来图书馆读书看报及查资料的读者,较以往有减少的趋势,从“传递科学情报”这一图书馆的传统职能角度来讲,其利用率会相对降低。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发展,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

(四)缺乏有个性、充满活力的图书馆文化品牌

图书馆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大文化它具有自己的突出个性,这个个性就表现在它是为图书馆服务的,它是在图书馆长期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图书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服务的。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基本特点的体现,是一个图书馆独特的价值观和风格的具体反映,并以其鲜明的个性区别于其他图书馆,形成自己的具体特点,这就是图书馆的独特性。现阶段的很多图书馆的图书馆文化不能反映图书馆的实体地位,不能反映图书馆的独特服务,不具备这样的独特的个性。

三、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图书馆文化

(一)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办馆理念

图书馆文化建立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新的服务方式的探索寻求过程。图书馆文化的建立需要有一个新的服务理念和思想作为引领,因为图书馆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新的办馆理念和服务思想在图书馆服务各个环节的体现和反映。因而,图书馆文化建立首先应是认真学习研究新形势下服务涌现的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从而去探索把握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确立符合客观实际,适应时代要求,有利于创新服务的新的办馆理念和思想,并由此引领培育和建立创新服务的图书馆文化环境。

(二)要把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培育成一种习惯

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是一种办馆理念和思想的实施与把握,不是短期就能见成效的,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图书馆文化需要一个培养形成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全体图书馆馆员的认同和执行,形成图书馆内全体员工的无形规则及上下左右之间那种互动和谐,才能发挥出它的独特威力和作用,唯有让它成为一种习惯,才能让它长久、持续地发展更新。很多图书馆有着良好的传统,这个基础很好,只是随着环境的改变,我们的意识淡薄了,这种现象必须加以纠正和正确的引导,加以培育。图书馆文化深入人心后,人们都接受着各种良好的文化的熏陶,就会自我约束,良好的意识就会增强,就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培育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形成一种习惯。

(三)正确看待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关系

图书馆事业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方面很多的图书馆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了长期的积淀形成的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有许多传统是需要传承发扬的,并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去感受时代精神的召唤,实现图书馆文化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与时俱进,要开拓创新。因此,我们的丁作也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跟上前进的步伐,才能使图书馆事业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要创新,就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工作。要把学习、培训作为今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在学习问题上,每个人都不能特殊,通过学习提高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馆员这支队伍的素质。

为增加图书馆的人气,吸引更多的读者光顾图书馆,图书馆应采取新措施,扩展图书馆的读者面,提高公众利用图书馆的便利性。图书馆不但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社会教育中心,也是实行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社会教育作为图书馆的四大社会职能之一应备受重视。图书馆应由过去单纯的“文献服务”提升为综合性的“文化服务”,应由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文献中心”,转变为适应当代需求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让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创新的服务领域和吸引人气的新措施,使图书馆的读者人气保持旺盛。

(四)培育自己的特色、建立充满活力的图书馆文化品牌

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范文第3篇

民间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过去对文化的保护不足, 导致当前很多农村传统文化都没能继承下来。我国保护这些文化的需求是急切的, 需要明确当前的困难, 并针对性的解决, 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传承和保护面临的困境

1.1主流文化农村民间文化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即便是在偏远的乡村, 农民也能接收到当前消费性很强的主流文化。和传统的民间文化比起来, 主流文化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 也更适合日常娱乐, 同时, 农村的村民也会将这些文化看得更加高级, 增加了他们的认同[1]。传统的民间文化则一直缺少新媒体的传播, 传播方式比较狭窄, 无法广泛的传播。无论是在文化所在地还是所在地以外, 民间传统文化都在受到主流文化的挤压, 生存空间正在逐渐缩小。

1.2民间文化缺少传承

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进行着经济建设, 在文化建设上没有投入太多的资源。很多从事传统文化表演的民间艺人并没有得到保护, 使得他们很难依靠着这些手艺来生存, 另一方面, 农民在看到继承传统文化并不能改善他们的生活时, 就缺少了继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进一步降低了传统文化的传承空间。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保证民间文化传承的途径

2.1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农村的民众早就将农村民间传统文化和自己的生活和喜怒哀乐完全的结合了起来, 使得民间文化深深扎根与农村, 都带有着十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过去信息传播比较闭塞、文化交流并不发达的时代, 农村的业余生活就有这些传统的民间艺人支撑起来, 让农村的生活变得充实[2]。因此, 在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时, 将农民视为这项建设的主体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一项农村的民间文化而言, 农民即创造着它们, 也在传承着它们, 更实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享受着它们。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最大问题, 就是忽视了农民对民间文化的作用, 没有将农民当做民间文化的主体看待, 由于这些不足, 使得农村文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农民虽然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富了起来, 但是精神生活完全没有任何的进步。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为了能够促进文化发展, 必须要以农民为主体, 改变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 让农民接受全新的思维习惯, 促进农民的文化创造力。

2.2让民间艺人等发挥带头作用, 培养文艺队伍

一种文化是否被传承, 最重要的就是要看这个文化是否能够一直被人们所接受, 是否有人继续研究和演义。因此, 对于农村民间文化而言, 能够对文化传承有着核心作用的, 就是那些依旧从事着这些文化表演的民间艺人。很多文化在时代的变迁中逐渐失传, 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在有人艺人传承这种文化, 仅仅依靠一些书籍的记录是无法起到文化传承效果的, 这样的一种传承方式, 文化最后只能被保存在图书馆和博物馆中, 等于文化已经死去了[3]。因此, 为了保证民间文化的传承, 必须要发挥好民间艺人的骨干作用, 并且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情况和需求, 形成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有效激励民间艺人的创造, 让农村文化更有活力, 形成文化保护传承的群众基础。

首先, 要根据一个地区的情况, 因地制宜的采取文化建设的方法。很多民间艺人生活可能都成问题, 无暇估计艺术的传承, 需要投入资金, 保证他们在生活上没有困难, 为艺术传承创造物质条件。其次, 充分挖掘这些文化艺人在文化传承上的潜力, 建立乡村文化广场。通过乡村文化场和民间艺人让民间文化在一个地区“复活”, 同时培养一些人加入到文化的传承中, 组建传统文艺队伍, 同时对这些队伍的人员进行补贴, 让一个地区有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文艺的传承当中来。最后, 可以让这些民间艺人参加电视节目, 扩大民间文化的影响, 让人们更加接受, 传统文化的传承创造合适的舆论环境。

2.3发展传统文化产业, 促进传统文化发展

传统文化产业是发展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也是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的最好方法。农村传统文化带着浓烈的地域性, 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即是农村的平日里的活动内容, 也能作为一个基础来开展文化产业。首先需要解决资金问题, 必须要建立一个多元的投资融资体系, 有效拓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 前期进行政府补贴的同时, 吸引文化企业投入, 建立文化产业基金、投资公司等, 让民间的资本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发展当中。其次, 要继续加强农村民间文化的队伍建设, 提高地区存的文化素质, 为文化艺术创新创造土壤。最后, 需要加强对农村民间文化队伍的市场华知道, 引导文化艺术消费, 改变农村居民的价值观念。

2.4提高农民传承文化的主动性

一个文化能否被传承下去的重要因素就是能否被人们所接受, 因此, 在发展民间文化的同时, 也需要提升一个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 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水平欣赏民间文化, 并且能够在民间文化的发展中主动传承。首先, 通过民间艺人的讲解, 让农村人逐渐了解属于自己的民间文化和热爱自己的文化, 逐渐形成传承文化的主动性。其次, 要让农民的思想更加开放, 通过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 提高农村人的文化素质, 让农民在思想上具有更高的开放性。

结束语:

通过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 通过传统艺人来宣传传统文化, 提高农民集成文化的主动性, 加强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商业开发, 能够让民间传统文化在得到传承的同时, 被全社会认同, 让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摘要:继承和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进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这项工作在当前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当前在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上所面临的困难, 随后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和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民间文化,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 何兰萍.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开发研究, 2008 (02) :109-112.

[2] 朱惠娟.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传承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途径探析[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3 (02) :133-136.

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图书馆;图书馆文化;图书馆服务

作者简介 刘艳艳,广西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员,广西 南宁,530022;蒙启。四川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7级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10064

中图分类号 G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09)03-0179-0003

一、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文化是指人们关于图书馆活动认识、观念、规范及与之适应的工作方式、执政理念和社会评价等。具体含义是工作人员的图书馆观念、意识、价值、评价等。文化决定观念、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未来。这说明文化对于人的行为具有永久性的影响,短期的号召或专项突击式行动,远抵不过文化教育的内在驱动作用。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事关图书馆发展进程、全体馆员的根本利益。从理论上分析,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建设的深层次软件要素,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道德的软约束。因此,推广良好的办馆理念,培养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意识是非常有益和十分必要的。

21世纪的图书馆为适应随时代变化带来的竞争,就必须努力提升办馆实力,从而提高整体服务水平。考察一个图书馆的办馆实力,除了图书馆的设施、馆员力量等现实能力外,还有一种容易被人们所忽略的隐性实力。这种隐性实力就是指适应时代要求的办馆理念、服务读者方面的具体的价值取向及独具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向,等等。这两方面的实力结合在一起,才能体现图书馆的整体水平。而所谓的隐性实力,在某种意义上指的就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水平。

图书馆文化是包括图书馆设施环境、馆内文化活动及馆内隐性服务读者方面的文化。这种文化是在社会大文化背景取向下,全体馆员在馆长率领下,经长期服务实践所形成的服务取向的共同认可、共同追求的心理特征,富有进取性的精神风貌及独具特色的服务风格,等等。它应具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应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特色。

其中,图书馆文化可指图书馆的整体布局设计。独具匠心的场馆建设、建筑的特色风格及别致的花草树木、引人注目的展板标语等各个方面,将这些看似表象的东西,赋予深刻的寓意,使它变成馆舍内一曲无声的歌,成为具有灵性的陶醉人情探索的工具。图书馆文化同时还包括了对图书馆服务本质的认知,对图书馆功能的思考,对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理解。馆内的人际氛围,领导和员工的互动,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时代特征的充分体现,团结友善的亲和关系,民主平等的愉悦气氛,馆内各种运作中产生的那种心灵上的默契等等,上述因素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图书馆文化。

从现实意义上来讲,图书馆文化亦指图书馆在馆长的带领下,馆内领导员工在长期服务中培养而形成的那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同的探索指向等,它影响到馆内管理、服务的风格、政策目标的制定及运行的模式等各个方面。它是图书馆发展的精神上的内在驱动力,它反映一个图书馆办馆品味的高低。

此外,图书馆之间的竞争除了硬件设施、馆藏信息及馆员水平外,更加实质的差距就是在服务质量上。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态度和读者所需的信息量的多少。两个需求相同的读者在提供服务质量不同的图书馆里,得到的服务态度和所需的信息量是完全不同的。

而图书馆最重要的文化内容是图书馆对读者的影响。除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外,还有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的和谐默契,以及通过这一切反映出图书馆内明显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理想目标愿望及追求。实质上这些无声无形的东西才是图书馆服务读者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内容。图书馆是一种特殊的行业,其主要目的不仅是吸引来了多少读者,而且是为来了的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读者是接受图书馆服务的直接对象,我们看重读者是因为读者对提供的服务的满意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质量。从这个角度看,图书馆努力的首要目标应当是读者所需要的良好的服务质量。要强化和提升图书馆隐性功能,就必须注重图书馆文化的培育和建设,围绕图书馆的目标的培育,致力于图书馆独特的文化色彩并具有明显价值取向的图书馆文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二、当前对培育图书馆文化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一)对培育图书馆文化的认识不够深刻

通常我们会很容易误把现状的图书馆文化当作应有的良好的图书馆文化,认为图书馆只要正常运转,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按部就班就万事大吉了。图书馆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自觉或不自觉形成的文化传统客观存在。作为图书馆习惯的价值取向、思维定势和行为方式,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先进的还是落后的,都在图书馆活动中长期发挥作用,产生重要影响。但是,面对着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色彩的新形势,过去的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色彩的思维定势、价值取向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要求。

(二)对培育图书馆文化的耐性不够。未能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很多的图书馆创建时间相对较短,少了现在发展的深厚底蕴,缺少长期的文化积淀,这是一个明显的短处。固有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新的文化的形成没有足够的认识,总想通过短期的强化作用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培育和建设图书馆文化还没有做到深入挖掘图书馆文化的内涵,甚至错误地把它当成是简单的几句口号和表面上的几个标语,长远的忧患意识不够,永葆图书馆事业青春的活力不够,人才、科技装备、技术都有待提高。

当前培育图书馆文化的理念还没能融入到每个图书馆人的日常工作中,馆员的头脑中没有时时处处都有一种从点点滴滴做起的意识,没有尽力把事情做到最完满,即还没能做到自然行之,还没能形成一种氛围。图书馆员之间没能做到互相影响、互相监督,且没认识到在培育图书馆文化中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没有让为培育图书馆良好文化做点什么成为一种自然的习惯。

(三)不能正确处理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图书馆事业有悠久的的历史,有许多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加以继承和发扬。但是根据形势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任务的变化,没能与时俱进。图书馆工作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必须不断地学习,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但我们很多时候在工作中还是凭老经验,这个“老经验”的后果是工作没有创新、工作没有动力、工作没有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知识信息数量的迅猛增加和传播手段的日益丰富完善,广大公众获取知识信息渠道的增多,单纯来图书馆读书看报及查资料的读者,较以往有减少的趋势,从“传递科学情报”这一图书馆的传统职能角度来讲,其利用率会相对降低。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发展,但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不够。

(四)缺乏有个性、充满活力的图书馆文化品牌

图书馆文化是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大文化它具有自己的突出个性,这个个性就表现在它是为图书馆服务的,它是在图书馆长期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并为图书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服务的。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基本特点的体现,是一个图书馆独特的价值观和风格的具体反映,并以其鲜明的个性区别于其他图书馆,形成自己的具体特点,这就是图书馆的独特性。现阶段的很多图书馆的图书馆文化不能反映图书馆的实体地位,不能反映图书馆的独特服务,不具备这样的独特的个性。

三、建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图书馆文化

(一)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办馆理念

图书馆文化建立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新的服务方式的探索寻求过程。图书馆文化的建立需要有一个新的服务理念和思想作为引领,因为图书馆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新的办馆理念和服务思想在图书馆服务各个环节的体现和反映。因而,图书馆文化建立首先应是认真学习研究新形势下服务涌现的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从而去探索把握新形势下图书馆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确立符合客观实际,适应时代要求,有利于创新服务的新的办馆理念和思想,并由此引领培育和建立创新服务的图书馆文化环境。

(二)要把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培育成一种习惯

建立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是一种办馆理念和思想的实施与把握,不是短期就能见成效的,它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图书馆文化需要一个培养形成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全体图书馆馆员的认同和执行,形成图书馆内全体员工的无形规则及上下左右之间那种互动和谐,才能发挥出它的独特威力和作用,唯有让它成为一种习惯,才能让它长久、持续地发展更新。很多图书馆有着良好的传统,这个基础很好,只是随着环境的改变,我们的意识淡薄了,这种现象必须加以纠正和正确的引导,加以培育。图书馆文化深入人心后,人们都接受着各种良好的文化的熏陶,就会自我约束,良好的意识就会增强,就会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让培育良好的图书馆文化形成一种习惯。

(三)正确看待传统与时代创新的关系

图书馆事业有悠久的历史,在这方面很多的图书馆都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了长期的积淀形成的良好的图书馆文化,有许多传统是需要传承发扬的,并要在此基础上不断去感受时代精神的召唤,实现图书馆文化的创新。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与时俱进,要开拓创新。因此,我们的丁作也要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永远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跟上前进的步伐,才能使图书馆事业永远保持旺盛的活力。要创新,就要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工作。要把学习、培训作为今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在学习问题上,每个人都不能特殊,通过学习提高每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进而提高馆员这支队伍的素质。

为增加图书馆的人气,吸引更多的读者光顾图书馆,图书馆应采取新措施,扩展图书馆的读者面,提高公众利用图书馆的便利性。图书馆不但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科学文化水平的社会教育中心,也是实行终身教育的理想场所。社会教育作为图书馆的四大社会职能之一应备受重视。图书馆应由过去单纯的“文献服务”提升为综合性的“文化服务”,应由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文献中心”,转变为适应当代需求的“文化中心”、“教育中心”,让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创新的服务领域和吸引人气的新措施,使图书馆的读者人气保持旺盛。

(四)培育自己的特色、建立充满活力的图书馆文化品牌

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范文第5篇

1、国家对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提倡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所在, 是一个民族真正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它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 改变着一个民族的命运。近百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忽视。在民风淳朴的古代, 人能做到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而在当下, 奄奄一息的孩童躺在路边, 人们却能做到熟视无睹。这是怎样的一种道德沦陷?冷漠如斯, 发人深省。因此,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已经刻不容缓, 国家“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2006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民族文化保护”的内容提出:我们应该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首先在有条件的小学里开设书法、国画、传统手工艺等课程, 而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传统经典诗词的比例。在大学里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加强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基地建设, 促进相关学科发展。除了在校园里加强民族文化的传承, 我们还应在大众社会教育中, 积极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中华文化活动, 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修养, 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 国家的决策背后一定少不了千万民众的呼吁, 他们已经意识到民族文化的保护需要渗透到社会活动、学校教育等各个层面, 要最大限度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技艺得到传承。

2、广大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

2005年, 韩国将“江陵端午祭”呈报给巴黎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后被评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 端午节也名正言顺地成为韩国民族的传统佳节, 作为一个中国国民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历史上的圆明园被八国联军洗劫, 我们愤怒, 却未曾想过传统文化遗产同样能够被“掠夺”。中国人对于“韩国端午节”事件的耿耿于怀, 让我们深刻意识到对于传统文化的心理需求, 也唤醒了我们对于民族身份的归属感。文化遗产终究是历史形成的, 历史上属于谁毋庸置疑, 而谁对无形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得更好才是我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二个事件是2006年5月, 武汉市516名18岁学生在磨山楚城广场身着传统服装, 以肃穆的古礼举行了消声已久的成人仪式。我们暂且不论这些行为是否值得提倡, 却是民众对民族文化的一种心理需求, 一种民族归属感、认同感。服装作为人的第二张皮肤, 成了提升民族文化认知以及自我身份的“媒介”。与其说他们在寻找能够代表中国的传统服装, 不如说是在找寻属于民族的传统文化, 找寻失落的自我和身份。

二、基于校园景观对文化传递的推动

纵观国内外许多优秀的景观设计作品中, 无一例外的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景观设计中, 赋予景观以深刻的文化内涵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而校园景观作为景观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样应融入特定的文化内涵, 使校园景观成为文化的“传递者”。学校从一个特殊的育人场所来看, 校园景观除了具备景观所具有的物质构成要素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性, 这种文化性反映了学校的本质和特色。

学校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是科学文化的发源地。在校园景观构成中加入文化要素, 使校园景观更具深厚内涵, 使那些无形的文化更趋清晰、生动而不至于萎缩甚至消失。在校园景观中表现文化要素, 体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脉络, 使校园更具个性。而在校园景观设计中, 用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景观要素来展示本校特有的文化内涵, 以生动的视觉形象激活人们记忆中的历史人物、故事、遗迹, 不仅是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递, 更是一种传承。有形与无形的文化要素, 通过景观的重塑, 使师生更具认同感和参与感, 并在这种感官的交流中, 传递特定的历史、文化气息。如北大校园中的山水、古园林遗址, 甚至是一株百年的老树, 每一处都承载着一段历史与文化, 而无论这些己经被赋予了历史的景观还是那些正在加载中的景观都传递了传统历史文化的烙印。

三、校园景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及意义

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百年大计, 而校园景观的建造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 对促进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倡一种健康的, 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中国式校园景观环境, 不仅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民族归属感、认知感, 而且对中华文化的延续与传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提倡中国传统文化校园景观的营造是一个有长远意义且应该深入研究的课题。设计、创造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景观的前提, 需要我们能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 并且能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挑选到能符合校园主题的文化元素, 并且变革创新, 灵活的采用到校园景观设计之中。

四、结语

因此本论文的目的及意义是深入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同时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景观造园模式中值得借鉴与发扬的优秀思想, 从中总结其景观设计手法的表达及其在现代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内涵体现。

摘要:中国作为文明古国,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 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提倡一种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中国式校园景观环境, 不仅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民族归属感、认知感, 并且对中华文化的延续与传承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景观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校园景观,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1] 《大学校园整体设计—规划、景观、建筑》涂慧君.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

[2] 《校园园林绿地设计》梁永基、王莲清.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

[3] 《美丽校园植物景观设计》叶乐.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1

[4] 《明清文人园林艺术》张淑娴.编著.紫荆城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

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论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内涵及文化不自觉的表现,认为:强化文化的使命意识、生命意识和承命意识是体育与健康课程走向文化自觉的实现途径,文化使命意识是基于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的自觉;文化生命意识是基于传统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或重建,一种能够支撑和引领课程发展和传统特色使其焕发生命力的文化自觉;文化承命意识是基于平等对待外来文化和冲突的自觉,一种对本土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之外的理性承接。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自觉;体育与健康课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定下“文化强国”的主旋律,昭示着我国在文化问题上的一次深刻破题,回应了时代所带来的挑战,这一“顶层思路”的提出,反映了对文化的内在力量、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的深刻自觉。从文化角度考察,课程实际上起到了教育文化载体的作用,而文化作为课程的母体,它决定了课程的基本逻辑及内容范畴,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本身就是一场文化变革,它将西方的课程理念和思想进行移植并加以整合,放在我国原有体育课程整体文化意蕴中,必然与中国文化产生矛盾和冲突,出现诸多文化不“和谐”现象。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命题的提出,是当今课程改革的时代诉求,也是课程研究发展之必然。这种文化自觉意识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关系到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的构建在与文化他者的对比中是否完善和科学,能否将一种新的课程文化根植在课程改革的向心力和创造力之中。

1.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的栖身之所,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得以进行的舞台,它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孔不入地存在,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什么是文化自觉?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简单地说,“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要求我们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积极体悟、理解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引进吸收他者的优秀文化,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文化意蕴,这就是文化自觉的基本内涵。

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是文化自觉理论在体育与健康课程研究中的深化与发展,借鉴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论,笔者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是指:根据既定的课程和文化价值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进行选择、吸纳和融合,从而达到适应社会发展和自主发展需要的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动态过程。它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自觉到本土体育课程文化的优、缺点,能够扬长避短;第二,自觉尊重外来文化,并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处理好本土课程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2.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不自觉的表现

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问题,不同角色性格与课程发生关系的方式各不相同,观察、思考课程问题的角度也存在差异,其发生事实上存在于决策界、理论界、实践界三界之间,从这种关系出发,即“理论工作者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教育决策者往往从宏观发展的战略角度、实际工作者往往从操作角度思考问题。”从决策界、理论界与实践界的这种关系出发,本文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主要包括认识上的文化自觉与实践中的文化自觉,即决策界与理论界都从属于认识上的文化自觉,而一线体育教师(实践界)属于实践中的文化自觉,但实践中的文化自觉首先也需要转变观念即首先要形成认识上的文化自觉,所以,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最核心的是认识上的文化自觉,因为决策界与理论界都是文化和知识的拥有者,是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自觉的代表,他们的自觉与决策会转化为一定的制度和方略,影响决定着改革和实践,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这种认识上的文化不自觉主要表现在:首先,缺乏对外来体育课程文化与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理性认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文化激进主义”,主张全盘或从根本上接受现代西方以科学和人文为主要内涵的体育课程文化,对本土文化不自信。另一种观点是“文化保守主义”,这种主张过分强调中国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优秀传统,对自身的课程文化盲目自信,排斥外来文化,漠视其本身存在的不足,其危害也是非常严重的。其次,缺乏对体育课程文化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文化作为母体决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范畴,他们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但课程并非一味地消极跟随文化的发展,当它产生之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对文化的发展起能动作用。文化发展过程中,若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落后于文化的发展,则可能起到限制的作用。比如计划经济时期的偏重“双基”,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承载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文化和教育文化,在漫长的时期里曾与我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相辅相成,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落后性就禁锢了文化的发展与更新。在某种情况下,若课程在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发展速度更快,则会促进文化发生变迁。比如“终身体育”的观念传到我国后,这种体育意识得到了广泛接受,使文化受众大量增加,从而促使课程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文化发展规律一直伴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我国社会当前的转型导致文化的变迁加速,转型社会的文化特征,深深地渗入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最终将落实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当中。社会转型是一个革故鼎新的过程,它在摈弃旧有社会机制的同时,需要建立一整套的社会运作规则,才能维持社会正常有序的运转。而这一套新体制需要再先行形成的观念体系的指导下才能确立。因此,文化转型中观念的变革,又必须先于社会体制的转型。就此,有学者总结道,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的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是不同的。为了使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都能顺利地进行,需要采取措施,保证两者之间能够协调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到文化自觉,由于课程是作为文化载体的角色发生的,各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形态约束着它,从而相对落后于文化的发展。所以,只有在自觉条件下才能加快课程文化发展的速度,以与文化变迁的速度相适应。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通过何种途径实现,从而促使课程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体育与健康课程走向文化自觉的实现途径

3.1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使命意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呼唤各个领域的文化自觉,思想是文化的先导,体育与健康课程也要具有文化使命意识,所谓文化使命意识,是指体育与健康课程决策者、建设者或是参与改革的文化人,要自觉意识到时代赋予的使命,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对于教育及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种使命意识呢?很多人可能愿意从当下课程所存在的种种问题来理解文化创造或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毫无疑问,在当前文化急剧转型的时期,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确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诸如目标统领内容下体育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盲目;尊重学生运动兴趣下,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学习的忽视;转变学习方式理念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生搬硬套等。这些问题当然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创造所要面对的问题和使命,但从根本上说来,文化创造的目标却不仅限于此。

从根本上讲,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使命意识最本质的意义在于认识课程的文化主体地位,也就是说,人对文化的“自知之明”首先需要主体意识的觉醒。这里所讲的文化主体性,是指在课程文化中居于主体地位人(包括群体)而言,它包括人对课程文化需要的创造性、选择的能动性、价值体验的主动性等,文化是人根据人的需要而衍生和创造的,一旦某种文化不再符合社会发展和人发展的需要,就要改变和打破原来的文化,或者另外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性的课程文化赋予课程自律性和自觉性的文化品性,使课程本身就具有文化自觉性,而不是被动的、他律的、不自觉的。

纵观我国的体育课程发展史,自五四以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之间的抗争就一直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成为对未来中国前途发展道路与前景看不透前提下的“焦虑综合征”,体育课程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被动的特点和不自觉的特征。传统的体育课程突出了伦理政治的课程价值观和为社会经济生产服务的课程价值观,被赋予了社会文化工具的品质,把课程看作为学生身体和心理机械设定的教学内容活教材,从而导致课程文化主体性的缺失,把课程仅仅看作是文化传承的工具,不重视学生在课程中的体验。“我们回味一下课程的文化缘路与印记,一个令人怵目惊心的事实便会呈现在眼前。那就是,千百年来学校课程以及由其实际驱控的学校教育实践,从未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的宗旨、使命及存在的依据。”主体性的课程文化赋予课程自律性和自觉性的文化品性,注重课程文化的整体构建,而不仅仅将课程视为文化与知识传承的工具,它倡导为学生将来生活做准备或适应社会生活的课程价值观,将学生个人发展的意义放在突出位置,课程目标从预设走向生成,在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强身健体等传统功能和作用的基础上,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课程内容从科学走向融合,强调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强调为终身学习做准备,为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课程实施从灌输走向对话,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正如人文主义教育家蒙田所说:“我们所训练的,不是心智,也不是身体,而是一个人,我们绝不能把两者分开。”追求发达而丰富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理应成为时代精神,成为课程建设者们自觉选择的价值取向。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使命意识,即在当前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并存的社会现状下,我们应该也必须自觉到根据社会主导价值对课程文化进行选择和创新,努力实现文化主体意识的群体转向,把所有课程关涉者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都调动起来。从集体的无意识走向群体文化主体,通过反思与借鉴,创造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反应知识价值、强调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的新的、更为丰富的主流课程价值观念和文化。

3.2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建设文化强国,要及时把握人民对文化建设的新期待,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使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活”起来,外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情。”所谓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关键是在于能否自觉地、成功地继承和延续民族的文化生命,使传统的精神观念和价值在当代得到发展,能够具有“回家了”的亲切感的课程文化。当今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它不可能是与民族传统和历史无关的东西,它必定是一种对于传统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或重建,一种能够支撑和引领课程发展和本土特色的有生命力的文化,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的那样:“文化的生和死不同于生物的生和死,它有它自己的规律,它有它自己的基因,也就是它的种子……种子就是生命的基础,没有了这种能延续下去的种子,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文化也是一样,如果要是脱离了基础,脱离了历史和传统,也就发展不起来了。因此,历史和传统就是我们文化延续下去的根和种子。”

就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而言,一方面,我们要具备对传统体育课程文化在新时期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价值延伸的主观态度。认识到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已为我们留下了足够惨痛的教训——一个民族文化的断层必然使这个民族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从而导致课程文化生命力的丧失。另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对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再解释。这种解释就是文化的“反本开新”。所谓“反本”,是指在复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精髓;所谓“开新”,就是在坚持这些基本精神、继承发扬的前提下开拓创新。两者是互为促进的关系,“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在人类历史上,返本开新的文化品格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绵不辍,揭示了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而这种“反本开新”之所以可能,正是基于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常”与“变”,不断推动文化前行。也就是说,优秀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保留或再生,不仅是我们的主观愿望,而且也是一种客观的可能性,它需要长期不懈的科学探索,而基于这样一种客观可能性的文化自觉,才能够成为一种真正的自觉。此外,我们要科学探寻和辨析民族文化生命力本源,不能盲目肯定传统,要将传统文化与“新课改”在历史层面、社会层面、情境层面上进行新的综合,真正认识课程文化的“本”和“末”,将传统体育课程文化资源中的优秀成分归结、渗透到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当中。

“传统和创造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要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去看待未来;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也就是以发展的观点结合过去同现在的条件和要求,向未来的文化展开一个新的起点。”文化自觉的生命意识是对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在现实社会发生巨变时仍然能够通过“反本开新”而重获生命力的理性信念,从而认清课程文化生命力之所在,这种生命意识是建设课程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它能够使时代呼唤的文化底蕴“活”起来并外化为丰富多彩的“文化表情”。

3.3强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

“承命”是指对命运、生命的承接和担当,在这里意指对文化命运的承接、担当,所谓“苟列定矣,敢不承命。”“我本是奉天承命的人,上天特命我来统一天下。”“承命”中的“命”字是天命、命运之意,这里我们将其理解为文化的现实和规律,而文化的承命意识便是承接文化现实规律的使命。

就现实而言,我们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待西方外域文化,即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的世界性问题。在当今开放的信息化社会里,课程文化的世界性问题之价值可谓不言而喻,提高课程文化自觉能力的意义就越来越突出。正如皮尔森所说:“现代人开始领悟到人性正在走向一种包罗万象的世界文化;这种文化不是自动出现的,而是必须不断地由人自己来指导和驾驭。”在这“包罗万象的世界课程文化”面前,我们固然不能选择回避或视而不见,而应该真诚地善待之,尊重文化多样化的规律,并进而理性地承接、驾驭。具体而言,一方面,我们必须学会尊重、承认文化的多样性,那种深藏“夷夏之辨”的华夏中心主义观点,早已被中国近代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否定。承认世界课程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是承认本土课程文化的独特性与创造性,这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不断走向进步的基本素质与前提。另一方面,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要求我们应该遵循“中西融通”的原则,与之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对话”与交流。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作为文化形态的组成部分,理应参与到这场“对话”中来,“对话”的目的是倾听不同的课程思想、融合不同的课程资源、理解不同的课程文化。但是对于文化“对话”而言,通过“对话”,仅仅认识到自身课程文化的优势和他者文化的长处,然后坚守着文化相对主义的信念,依然不够因为“对话”的根本目的是要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于是,同样主张文化“对话”,就会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为“对话”而“对话”,通过“对话”发现自身之“美”和他人之“美”,“美美与共”;一种是为精进而“对话”,通过“对话”发现自身之“丑”和他人之“美”,进而自觉地以他人之“美”完善自身之“丑”。前者可使文化间和谐共融,后者可使文化不断优化。此外,我们要在“对话”中对不同文化持平等相待的态度,才可能在比较中对自己和其他异质文化的整合上有一种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认识,才可能冷静地发现各自文化的优长与不足,从而做到“对话”整合时有的放矢、扬长避短,不平等的文化“对话”和整合,往往是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囫囵吞枣,不利于对优秀文化要素的消化与吸收。“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就要走出自己的墙,从外面看。一个民族要认识别个民族,就要走进别人的墙,从里面看。其实,认识自己和认识别人是同时的。”在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语境中,那种将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对立起来或是在课程改革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模糊这种对立的心态,而是缺乏一种文化自觉的承命意识,我们需要自觉地正视这种体育课程文化冲突,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健康心态平等对待外来文化,这就是文化承命意识,是基于本土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之外的理性承接和担当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我们的课程文化自觉,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主能力,建构具有国际化和多元化视野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4.结语

文化强国呼唤文化自觉,而“文化本身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要达到文化自觉,就必须准确把握并尊重文化发展的这种内在规律,忽视这种规律就不可能达到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我们要形成文化自觉的使命意识、生命意识和承命意识,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对课程文化进行“合理性”的追求和创新。只有这样,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文化才能适应文化强国发展的需要,与世界先进课程文化发展同步,散发出熠熠光彩。

上一篇: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范文下一篇:大年初一的拜年吉祥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