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护理论文范文

2023-09-16

人文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通过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版和2006版两本《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人文地理学》新、旧版本的四大区别以及新版《人文地理学》的四大特色。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教材评析;教学改革

在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中,人文地理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地理科学类专门人才意义重大。近十几年来。为了不断完善和规范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教育部先后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教材攻关,取得了丰硕成果。2000年7月,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了我国第一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人文地理学》(王恩涌、赵荣、张小林等编著),标志着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是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尽管该教材并非尽善尽美,但对完善高校地理科学类专业教材体系和规范人文地理学教学内容仍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后的几年中,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均选用该教材作为地理科学类专业的必修课教材,且在全国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均以该教材作为首选参考教材。2006年5月,由同一课题组完成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人文地理学》(第二版)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发行,使人文地理学教材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因材施教,本文将在分析新、旧教材的差别和新教材基本特色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供广大高校同仁指正。

一、高教版《人文地理学》新、旧版本的四大区别

与第一版相比,新版教材在编写体系上做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章节减少,篇幅增大,内容上有较大幅度的充实。《人文地理学》第一版共设14章49节,第二版调整为13章48节,篇幅则由原来的41万字增至49万字,表明第二版在内容上有较大幅度的充实。

2 部分章节合并,体系更加科学。第一版中将原本属于人口地理学的内容分列为三章,即第三章(人口分布与迁移)、第四章(人口与发展)和第七章(种族、民族、民俗)。在新版中将其合并为一章,使内容体系更加科学。

3 新增“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一章,彰显了高校教材的基本要求。高校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平台,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旧教材中仅在第一章绪论中简单介绍了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方法论,而对具体的研究方法则没有涉及,显得笼统和肤浅。新版中增设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并分别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及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介绍,既系统又科学,弥补了第一版教材的不足。

4 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思考题”,既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基本规范,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新教材共精心设计了62个参考题,每章参考题数量最少的有3个,最多的为10个,绝大多数每章为4~6个不等。参考题不仅对学生了解重点难点内容起到了引导作用,而且通过作业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新版《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基本特色

新版《人文地理学》教材,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 以文化为主线阐述不同人文事象的时空特点是新教材的一大基本特色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人文事象归根结底是不同类型的文化现象。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的总和。它是在人类长期以来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因此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是和某一特定的文化联系在一起,从而构成不同文化的时空分布特点。研究和探讨文化的时空分布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始终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为体现文化与人文地理学的内在联系,新教材在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中,系统阐述了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文化景观、人地关系论以及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等内容,不仅强调了文化与人文地理学的密切联系,而且为教材中其他各章部门人文地理学内容的展开做了很好的铺垫。在其他各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阐述中,也始终以文化的产生和扩散为主导,以历史脉络为纽带,将众多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信息和繁杂的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给读者以清晰的思路和丰富的联想。而以往的教材则按人文地理要素分别论述,各要素自成一体,缺少前后关联和历史脉络,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充分体现人文地理学的文化主线,从而与新教材形成明显差别。

2 进一步强化了《人文地理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自德国地理学家李特尔奠定了近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基础以后,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已形成了由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邮电通讯地理学、商业地理学、消费地理学)、聚落地理学(包括城市地理学、乡村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包括文化景观学、文化生态学、语言及民族地理学、宗教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军事地理学、行为地理学、旅游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诸多部门组成的相对完整的科学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中人口是各种文化事象产生与发展的主体,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人口的增长、分布与迁移直接影响着人类文化的产生、分布与扩散;经济活动是人类为维持生存所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是人们利用劳动工具和劳动技能对地理环境改造、利用的过程,不同的经济活动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产生不同的文化,如农业文化、工业文化、商业文化、信息文化等;政治、军事活动是国家诞生以来为治国安邦、巩固边防和拓展疆域所进行的必要活动,这些活动均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政治、军事事象理所当然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等目的外出游览和观光,尽管旅游自古以来便有之,但旅游作为一种大规模的产业活动则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活在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创造了不同的旅游景观,且有着不同的旅游取向,这种旅游资源和旅游客流在空间上的组合与分布构成旅游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人类的行为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如城、乡居民的行为方式有很大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居民的行为也有很大不同,生活在岛屿和大陆上的居民的行为举止更是有着明显的差别,从而酿成不同的地域文化。此外,历史、社会等很多因素均对各种人文要素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渗透构筑了人文地理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作为一部综述和概论性质的《人文地理学》,新教材比较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3 突出了人文事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的基本特点

各种人文事象在地域上错综复杂的时空组合,除了与

诸多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外,其最重要的一点是与自然地理条件即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被称为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是制约各种人文事象时空分布与组合的主要因素,不同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则构成不同的人文景观。因此,只有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才能正确理解不同人文事象地域分布特点的内涵,也只有以人地关系为中心,才能科学预测各种人文事象未来地域组合的基本走向。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先后爆发了第二、第三次产业革命以及目前正在经历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即信息革命,使人类文化获得了空间的发展,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作为人文地理学的诸教材的名称,有的称之为“文化地理学”,有的称之为“文化景观学”,还有的在人文地理学主标题下辅以“人、文化、地”的副标题,充分体现了现代人文地理学突出人地关系、强调文化基础的基本特点。新版《人文地理学》教材的出版,更加突出了人文事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体现了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的基本特点。

4 注重了对学生空间意识和全球意识的培养,对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全球意识是现代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二战以后,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有人称之为“环球村落”或“地球村”,世界各国由于面临越来越多的共同问题,使人们原来持有的以国家为基础的“狭域”观念发生了动摇。在这种情况下,强烈的空间意识和全球意识便成为解决现实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基本前提。新版《人文地理学》教材较好地把握了这一基本宗旨。分别在农业、工业、旅游、政治地理各章中新增了“世界农业生产布局”、“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世界旅游资源与旅游地理”和“布热津斯基的跨欧亚安全体系”。这些内容的增加,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全球意识意义重大。

此外,新教材对现实世界的重大问题予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在教材的最后一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中,著者将现实问题分三个专题进行了阐述:一是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对人口迅速增长引发的资源问题(包括土地资源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资源破坏,矿产资源枯竭)、环境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水体防染、生态恶化)、社会问题(南北差距、住房紧张、交通拥挤、公用设施超负荷运转等)的分析,强化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二是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冷战结束后,一个全新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正在形成之中,新教材在对世纪之交政治地理新现实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了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以及合与分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等内容,对于读者深刻理解世纪之交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特点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具有很大的启迪作用。三是全球化与本土化。教材中从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及内涵分析入手,系統介绍了文化本土化与全球化以及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强化了空间意识和全球意识。

三、人文地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开设本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员初步掌握和了解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体系及研究方法,以及人文地理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为学员进一步学习部门人文地理和区域人文地理打好基础。因此,人文地理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部门人文地理和区域人文地理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针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培养合格地理专业人才的需要,笔者认为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讲授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

讲授法是教师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叙述和描绘教材内容的方式。长期以来,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方法大多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使学员基本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夸夸其谈、学生云幛雾罩,难以启迪学生的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每逢考试前,学员便死记硬背,试卷答案也多为教条式和“八股文式”,若遇发挥性题型,学员则“老虎吃天,无法下手”,充分暴露了单纯讲授法的弊端。为此,近年来我在讲授人文地理学课程时,变过去的单纯讲授为讲授法与谈话法、课堂讨论法、指导学生读书法以及发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充分发挥学生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2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人文地理学的传统教学手段往往是一本教科书、一盒粉笔和若干张专业地图,这种手段难以直观显示各种不同类型的人文景观,无法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必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教学手段相继被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也为人文地理学教学提供了极大方便,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从事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使用电视机、影碟机以及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不同类型的人文景观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有机结合,如在讲授宗教文化景观时,可将世界三大宗教和主要民族性宗教的教学片或通过电视录制剪辑的录像带在课堂上放映,并预先设置问题,通过组织课堂讨论,使学生掌握不同宗教景观的风格及地域分布特点:在讲授政治军事地理时,通过放映中东、朝鲜半岛、中印战争、中苏战争等音像教材,不仅可使学员直观感受交战区域的政治军事地理形势,而且使学员深入了解导致战争的政治军事地理因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同地理学的其他分支一样,人文地理学同样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学科。过去由于只重理论教学与课堂教学,忽视实地考察与教学实习,使人文地理学的教与学均局限于理论层面,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学目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实地考察或教学实习是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结合课堂教学,组织学员到课外、校外的城市、工厂、农村、宗教圣地等实地考察各种人文事象和人文景观,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眼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强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地考察可分为预备性考察和教学性考察。预备性考察又称预察,一般由教师对初步选定的人文事象和人文景观进行考察,从中筛选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一系列景观点,并制订科学的考察路线,为教学性考察做好准备。教学性考察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在每个考察点教师要先进行简要讲解,阐明考察主体,然后由学员进行认真观察,从中领悟其内涵。野外考察结束后,指导学员进行教学实习总结,从而完成教学过程。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是学好人文地理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4 教材内容与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

我国高校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从组织编写到出版发行少则3年,多则5年,而人文地理学与现实联系密切,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人口地理、政治地理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仅仅依靠教材,势必造成所讲内容与现实问题相脱节。这就要求教师处理教材时,在坚持教材所提供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新的研究成果和一些与现实联系密切、时效性强的资料信息进行必要的补充,并将教材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有机的结合。

把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学过程有两条途径:一是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二是通过新闻媒介以及著作、年鉴等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充实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世界人文地理研究和教学的潮流。使自己始终把握人文地理研究的前沿动态,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它们在人文地理学教学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完成人文地理教学的诸多环节。只有认真履行上述环节,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人文地理学教学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为国家的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地理专门人才。

人文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志愿文化作为一项先进的社会文化,在价值引导、精神激励、道德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志愿文化提倡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医学人文精神以病人为本,强调一切从人性出发,强调在医疗过程中对人的关心、关怀和尊重,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志愿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开拓新的文化认同空间,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志愿服务实践,从人文精神角度来探究志愿文化发展,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人文精神;医学院校;志愿文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度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文精神视阈下独立医学院大学生志愿文化研究”(编号:17LKT329)和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健康江苏战略下医学类独立院校志愿服务发展研究”(编号:2017SJBFDY516)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认知水平成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当务之急。志愿文化作为一项先进社会文化,在价值引导、精神激励、道德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强调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提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融洽,与人文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志愿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可以开拓一个新的文化认同空间,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2014年搬迁至连云港并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不仅在校内开展各项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同时依托医学专业知识背景,在校外开展急救知识普及宣传、防“艾”主题宣传、遗体捐献主题活动、“博爱青春”暑期实践活动等品牌活动,志愿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普及。因此,本文结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志愿服务实践,在校内发放800份调查问卷,从人文精神角度来探究志愿文化发展现状,探索促使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方法,为志愿文化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一、志愿文化的内涵

志愿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宝贵财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虽然有所差异,志愿活动呈现的特点也各不相同,但是大多志愿文化都具有一致的精神内涵。志愿文化是一种公益性文化,具有自愿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体现的是公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的是个人社会责任和社会利益的体现,其核心是利他主义。中国的志愿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国际志愿精神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在志愿活动实践中积累并发展起来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成果。

本文对志愿文化的描述为:在长期的志愿服务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活动方式、群体意识、道德准则等。它的基本理念是奉献、友爱、互助和进步,是一种倡导真诚友善和无私奉献的文化。

二、志愿文化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契合性

志愿文化作为一项先进的社会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文化提倡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医学人文精神是以病人为本,强调一切从人性出发,强调在医疗过程中对人的关心、关怀和尊重,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具有内在一致性。志愿文化所提倡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对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具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栋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于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医学院校大学生依托其医学专业优势,除了参加一般志愿服务外,还可以开展相应的医学志愿活动,具有专业性更强、内涵更丰富、医学人文精神联系更紧密等特点。志愿文化为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打造良好的校园亚环境,使学生强意识、提能力、重人文、育精神。

三、志愿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 志愿精神缺失

志愿精神是志愿文化的核心,国外志愿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志愿精神已经被社会大众广泛接受,并且在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很完善的运行机制。但是在我国,志愿精神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支持,对于志愿服务事业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部分志愿服务流于形式主义,志愿精神的缺失从根本上削弱了志愿服务的发展,造成志愿文化建设的缓慢。由于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偏差,导致学生持续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不够,在志愿服务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或分配的工作任务不能达到自我预期时,就会出现各种消极情绪,甚至直接退出志愿者队伍。

2. 志愿服务水平偏低

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志愿者缺乏稳定性,参与志愿活动的频次较低,志愿服务工作多数是短期性的,很少是长期的,绝大多数志愿者只是参与一两次活动,志愿者流动频率大、流动速度快,大学生本身的性格特点是热情但不稳定,对任何事情都感兴趣,但是又不能长期坚持,他们愿意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但是思想认识与行动实践出现矛盾,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很低。

3. 资金和物质保障不完善

独立学院志愿服务活动很少向社会募集资金,资金渠道单一,几乎完全依赖学院共青团组织,用于志愿服务的经费严重短缺。由于独立学院自身的财政计划、财政压力,原本不充足的活动经费往往捉襟见肘,使得志愿服务活动缺乏有效的物质保障。在宣传、组织、培训、奖励等方面,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足的经费已经严重影响到活动的开展效果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志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与长期建设。

四、完善志愿文化建设

随着志愿服务的快速发展,志愿者和志愿组织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同时外部环境对志愿服务的支持也存在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志愿文化是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和价值支撑,是志愿服务的灵魂,为此,要从根源上解决志愿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大力推进志愿文化建设。我们要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志愿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本着以人为本、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的原则,弘扬志愿精神文化,保障志愿制度文化,創新志愿行为文化,建设志愿物质文化,为志愿服务发展提供支持和动力,构建健康发展的志愿文化,从而为我国志愿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

1. 强化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志愿服务意识

“医学人文精神倡导以人为中心的医学价值观,特别强调对人的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是医学事业继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医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特殊人群,志愿献身医学,竭尽全力消除人类病痛,他们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和志愿精神。

通过强化医学人文教育,促使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对于志愿服务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医学人文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形成合力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在子女的人生中起着奠基作用,父母做好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关心他人、尊老爱幼、奉献社会,鼓励子女回馈社会,成为对他人、社会有用的人。学校教育要增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内涵,将志愿精神融入教学课程中,不仅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也有助于将志愿精神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准则。将志愿服务纳入到课程计划,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实践课程或者融入形势政策教育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的实践课中,作为学生个人成绩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假期社会实践、专项志愿服务项目等。同时,社会对志愿文化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包容,将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社会文化中。

2. 加强宣传动员,营造志愿文化氛围

志愿文化能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充满关爱和感恩的氛围,培养大学生感恩他人、回馈社会的优良品质。借助校园人文氛围、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各种志愿活动基础设施,创造一个“志愿者最光荣”的氛围,使学生对志愿精神产生共鸣并形成价值认同,让志愿服务得到学生的认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互联网+’高校志愿文化的发展思路正是基于互联网所引发的这种全方位的变革,借助互联网对高校志愿文化生產、传播和资源优化集成的作用,试图确立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志愿文化发展新形态。”充分发挥互联网信息传递、舆论监督的作用,将志愿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比如:利用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及时发布最新的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分享参加志愿服务后心得体会、感悟等。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从2016级新生开始,实行全员志愿者行动,即所有的新生都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可以报名学院开展的所有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形成了志愿服务活动“周周开展,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实现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

3. 加强志愿者培训

医学志愿服务专业性强,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练是不能开展的,因此,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强化非常必要。经过志愿者培训,使得学生获得、运用和分享知识、技能。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志愿者都渴望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志愿者培训能够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求,将极大地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在培训前全面调研培训需求,了解受训志愿者的现状,包括志愿者的专业方向、以前是否受过培训、喜欢的培训形式等,从不同角度科学地分析受训志愿者真实而具体的培训需求,并能够设计出较完备的培训课程,包括培训的原因、目标、对象、规模、时间、地点、方式等因素的确定。比如,专业的技术培训规模一般不能过大,但知名人士的演讲培训则要尽可能地扩大规模,培训的方式可以采取讲座、研讨、观看录像、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保证培训内容能够切实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对全体学生进行救护员培训和普及性培训,包括理论培训、技能培训、测试考评环节,并发放合格证书,便于后期开展相关志愿服务。

4. 创新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志愿服务项目创新要考虑到三个方面:服务对象的需求、志愿组织的服务范围和能力以及志愿者的动机与期待,服务项目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才能。一个成功的志愿服务项目策划是从对服务对象的分析和研究开始,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就像企业的产品开发一样,必须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比如,对通过抽样调查法、观察法、访问法等调查方法收集的被服务对象的需求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作为项目设计的一个起点。如服务对象的一些需求与志愿组织提供的服务内容一致,也与志愿者的期待相符合,可以寻找到三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这样一个好的志愿服务项目就有可能被设计出来。

此外,要积极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特征鲜明的医学志愿文化品牌,不仅有利于赢得社会公众的认可,而且对于志愿文化的传播和志愿服务的普及具有强大的推进作用。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同社会热点、焦点相结合,围绕公众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项目,同时进行深入、广泛的宣传,能够提高大学生对项目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比如,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依托学院专业优势,打造医学特色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群。围绕“健康连云港”建设,在学院内设立10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形成志愿服务项目群,分类设立重点品牌项目、重点品牌培育项目、一般品牌项目,依托为生命护航服务队、急救宣传服务队、与“艾”同行服务队、“老有所依”服务队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与此同时,与当地政府部门积极合作,共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开展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长期志愿服务活动。

参考文献:

[1] 耿文秀.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认知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

[2] 周侠.互联网+高校志愿文化的发展思路研究[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5-38.

(编辑:秦俊嫄)

人文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工具论和做人论:功利价值、发展价值的实现

把语文与“工具”联在一起,叶老并非始作俑者,但他提出的“语文是工具”的命题却影响最大。这个命题在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内涵,总起来说包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三个层次:“从思维科学角度来说,它是思维工具;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它是表达、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从教学论的角度,它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工具。”(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151页)“工具论”来自叶老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深入探讨,他是从教学目的来界定学科性质的。他不仅一贯坚持语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种工具,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发表能力,而且一贯坚持从人的生存这个根本去认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质。从40年代初说的:“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语文教育应“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到80年代初说的:“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必不可缺的工具,不善于使用这个工具,就无法工作和生活”,语文教学“现在教学生可不是让他们去应付考试,而是要让他们掌握生活和工作必要的本领”,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人要生存,首先必须掌握生存的本领和手段,而语文这个工具所培养的听、说、读、写能力就是现代社会人人不可缺的最起码最基本的本领,与人的生存目的紧紧相连。所以叶老不主张以文学代语文,认为“中学生不必写文学是原则,能够写文学却是例外。”只有“立定”语文这个“基本”,“绝不容许有一个人读不通写不好”,“才可以进一步弄文学”。撇开语文和文学分合的争论,立足于每一个人的生存来要求语文的功能,是符合“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的理念的。“工具论”正是突出了包括认知价值在内的语文的功利价值、生存价值。突出了语文教育的外显功能,是从功利、现实层次对语文学科的一种价值定位。只要人还有一天需要听、说、读、写,语文的工具价值就一天不会消失,工具性也就成为语文学科的基础属性。语文教育如果不能让学生认识、追求、实现工具价值,语文的本性必然丧失,语文课的目的就会离我们愈来愈远。可以说,“工具论”是语文教学的底线。“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恩格斯),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突破语文教学的底线,否定“工具论”,离开人的生存去谈人文精神,会不会和马克思主义的ABC拉开了距离呢?在我看来,叶老根据知识本性和社会需求提出的语文工具论,既有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理性精神,又包孕着对人的生存的人文关怀,闪现出现代教育价值观的光彩。明乎此,我们就能更清晰地听到、更深入地理解叶老晚年蕴含在“工具论”中的心声:“语文是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

不过叶老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探索并未到此止步。他不仅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阐发了合乎人的需要的语文的功利价值、现实价值,而且还从人的发展——人的更高的需要出发,阐发了合乎人的高层次需要的语文的发展价值、理想价值。这集中表现在“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理念上。早在30年代,他就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国文教学要“为儿童开发心灵”;40年代,他主张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是教育的宗旨,也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80年代,他认为不学好语文“甚至可以说就不能做人”,做精神世界和谐发展、身心全面发展的新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合格的劳动者。这些并非空洞的大道理,而是来自实践的实实在在的体验之升华。

说话如此,听、读、写不也同样如此?因此,要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学做人,要在学做人的过程中学语文。“做人论”突出了语文的发展价值、理想价值,突出了语文教育的内在功能,是从发展、理想层次对语文学科的另一价值定位。学语文和学做人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为实现语文的发展价值、理想价值提供了理论的与实践的依据。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学做人”,实现语文的发展价值,彰显其内在功能呢?叶老认为,“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而外,更需含有教育的意义”,要让学生从学习中“吸取精神上的营养料”。他批评了教学中专重技术训练,忽视“磨练思想、培养情感”的不良倾向,强调“磨练情思”,使受教育者“情绪丰富,思想绵密”是“泉源”、“根本”,“是探源的办法”。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精神上的成长作为一种价值理想来认识和追求,这是叶老思想的深刻之处。这种在学生的精神上发生营养作用,引导他们“学做人”的“养料”,当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如果说在发挥语文教育的生存价值的过程中,也会朦胧地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话,那么在实现语文教育的发展价值的时候,二者的体现就会显得集中、鲜明而自觉。关于科学精神,叶老说过,要“给予国文科以科学性”。这首先是指语文教学的目标、内容应讲究科学的序列,“合乎循序渐进的道理”,“形成一个周密的体系”。在这个问题上,叶老指出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有些矫枉过正,那就是具体要求失之于过严,不完全切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实践上难以达到。科学性还包括语文教学也要担负起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任务。学习语文“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备求表达得准确;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等”。所以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思维训练”,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即听说读写要符合思维规律和语言规律。这就是要讲究科学性,“讲求方法”,并使之“成为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就是要指导学生“循着思想自然的径路,事理发见的径路”,“在体会、揣摩、辨认、推求方面下工夫”,培养以理解、抽象、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等为内容的理性精神。关于人文精神,叶老的论述颇富于批判性。他说,语文教学必须“抛弃旧式教育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因为古典主义所提倡的“死记硬塞”,隔断了语文教学和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们“非但了解不了什么文化,并且在思想行动上筑了一道障壁,读比不读更坏”;利禄主义专在“摹仿迎合”上下工夫,“非但说不上终身受用,并且把心术弄坏了,所得是虚而所失是实。”他一贯反对教学被“应试”牵着鼻子走,对“应试作文”中的利禄主义和八股精神深恶痛绝,无情鞭挞:作文“只为迎合人家思想”,“极容易把学生引到揣摩风气的路子上去”,这“是操行上的极大缺点”(1935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1978年)“说话、作文必须老实……如果说虚假的话,写违心论,那是不道德。”(1982年)这一切,就是要拆掉旧教育那个“狭的笼”,把学生从旧思想旧传统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想现代人的思想”,“过现代人的生活”。在叶老看来,新的语文教育应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他主持制订的语文课程纲要和标准中,就鲜明地提出语文教学要“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以培养学生的“情意”,“增强民族意识”,使学生“胸襟扩大,眼光深远”,“有一种新精神”,“有自由发展思想的能力”。而这些又须以“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为前提,否则那些陈旧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就会在“弘扬人文”的口号下渗入学生的心灵。离开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造就现代人这个前提,抱着“人心不古”的心态去倡导人文,只能是南其辕而北其辙。难怪叶老要斩钉截铁地宣布:“切近不切近现代青年的现实生活,才是国文教学成功跟失败的分界标。”语文课围绕“学做人”对学生进行的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科学精神崇尚真理,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把实现人的价值放在第一位,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前者应兼容后者,二者侧重面不同但又相互联系。人的“文化一心理”的建构,既要人文精神的哺育,也要科学精神滋养,二者的融合构成了语文教育的精神底蕴,是当代世界语文教育发展的趋势。近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但人文精神失落,属“稀缺资源”的科学精神也亟待加强。当然,相对而言,人文精神教育在语文学科的精神教育中占有主要的地位。不过,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内容的精神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膨胀。

综上所述,叶老是从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价值层次去探索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语文教育的功利价值、现实价值对我们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具有方法、工具意义,“工具论”揭示了语文学科性质的基础层面,工具性成为语文学科的基础属性;语文教育的发展价值、理想价值对学生整个精神世界的全面发展有促进作用,“做人论”揭示了语文学科性质的更高层面,科学性和人文性成了语文学科的高层次属性,二者的辩证统一完整地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一不可。这种统一不是一半对一半,不是庸俗的辩证论,而是动态的平衡,统一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教育发展状况下,语文教育有时把功利价值放在第一位,有时把理想价值放在第一位,有时二者并重。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叶老所处的时代,人们的当务之急是解决生存问题,对个人来说,掌握谋生的本领、学会一技之长,做一个好公民、合格的劳动者,较之追求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自我发展的完善程度就更直接、更现实、更基本。就语文教育而言,“四会”应成为主要的价值追求,“工具论”应成为基本的价值取向。但这种追求和取向不是僵死的,语文作为生活和工作必需的工具,和“教育首先是满足人自身发展需要的工具”是有内在联系的,语文教育在实现功利价值的同时,往往要超越现实的目标,而不断倾向追求更高的价值。从“工具论”到“做人论”到二者的统一,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非坚持“工具论”之过。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语文从生活和工作必需的工具异化成了应试的工具,语文的应试价值既有别于一般的功利价值,更与发展价值背道而驰,体现的是“功利主义”或“工具主义”的价值观。“应试工具论”才是异化语文教学的真正罪魁。但我们毕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对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关键意义,教育的发展价值被人们愈来愈清晰地认识和接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必要再固守原有的价值观,而应与时俱进,主动调整价值追求和取向,那就是立足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这一教育本体价值,在坚持“工具论”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同时,积极提倡“做人论”的高层次的价值取向,把语文教育的功利价值、现实价值与发展价值、理想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把“工具论”和“做人论”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完成语文教学“特殊的使命”的基础上,在“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加强精神教育特别是人文精神的教育,以造就出全面发展的新人,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教和不需要教: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性

通过什么途径来实现语文学科的价值,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呢?那就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叶老这一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它完全符合人的本性和教育的本性,完全符合语文教育的根本规律。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学原则,包孕着丰富而深刻的科学、人文内涵,丰富而深刻的哲学底蕴,是实现(语文)教育价值的最佳途径。

首先,从提出的目的看,它是为了学生的需要,为了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为了落实“以学生为本位”的现代教育观,从而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叶老在大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活动中,一贯认为,“学校究竟是教育机关而不是机器,学生究竟是人而不是原料”,学生不能永远依靠教师,他们在一生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事情,终究都要靠自己去解决。因此,教师不能总是对学生不放心,不放手。从这个基本出发点,他向来主张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一辈子受用不尽。他说:语文教学当然也如此:“我以为学生既然要一辈子独自看书作文,语文教学就得着眼在这一点上,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应该把教育仅仅看做是积累知识,在信息社会的条件下,教育首先是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提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一种善于学习,能够自己掌握知识,跟上时代变化的能力。

其次,从核心的内容看,它解决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价值关系,使教学活动趋向于价值追求,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最优化,闪现出科学理性精神的光芒。一方面,学生要“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就促使他们不断发现自身,不断改变自身,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确证,确立以掌握生活、工作必需的工具和自身的完善、发展为目标的价值定向,从而以最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去追求去想象去创造,去发展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及其方法不断地积淀为自身的精神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价值,为日后进行一切实践活动、创造一切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另方面,教师也获得了解放,对学生进行“引导与启发”,“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这也要求他们不断改变自身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等等,不断发现自身的潜能,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善于指点和引导,“把学生看作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并给予适宜的培育和护理,使之“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从而实现并提升教师自身的价值。上述两个方面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师生互为主客体,互为需要和满足的对象,自觉地不断调整教学双方各自的心态、习惯、行为、方法,以便逐渐互相适应,达到默契——比较一致的价值认同。与此同时,教师和学生又都自觉不自觉地把各自的发展目标当作价值客体加以评价、选择,使自己不断接近、趋向理想的发展目标,使教育过程的价值在互动互变互升中实现。

最后,从达到的结果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交融,创造了一个“老师从容不迫,学生身心健康的境界”,回复了教育的本性。在这个境界里,改变了“古老的传统”,把被旧教育颠倒的秩序再颠倒了过来,教学过程完全“顺着自然的途径”,就是顺着人的自我发展的途径进行,学生的生活浸润在自生需求、努力学习的境遇里,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与教师生存、发展价值和创造、享受价值的充分体现,使教学达到了教育价值的高层次目标。这是一个具有高层次价值的境界。正如叶老赞叹和希望的: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学生所以要学要写,就为要进入这一境界,教师不该朝这样的境界努力吗?

大半个世纪的语文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使叶老深切感受和认识到传统语文教育思想和习惯势力的强大。语文教学的面貌几十年无大改观,使他心急如焚。1983年,他说:“现在是什么时代呢?八十年代!现在需要什么呢?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语文课再这样教下去行不行,不行!要改,非改革不可!”又说:“年纪越大的人,心越急……能不能快一点儿?语文教学到底是干什么的?要研究。”使命感、责任感、急迫之情溢于言表。也正是这前后的时期,“教只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思想达到成熟和完善,它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开始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语文教学第一线的一批有识之士拿起了这个理论武器,选择“教师讲,学生听”——旧教育思想和习惯的顽固堡垒作为“突破口”,掀起了语文教改的热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叶老的这个思想不但改变了我们的观念,引起了学习方式、教育哲学思想的根本变革,“连实践也革新了”。它是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极富原创性和个性的教育哲学思想,堪称中国教育哲学和语文教育理论的经典。从这里,我们不难把握到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根本精神与当前正在开展的课程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读叶老的语文教育论著,强烈感受到字里行间涌动着生命的活水,吹拂着生命的气息,从而激发自己“从源头上着力”,从生命的源头——生活开始真理的探求。随着生活的大踏步前进,我们应当有比圣陶先生更开放的胸襟,更丰富的实践,更科学的理性,更人文的情怀,去开拓中国语文教育的未来。

(注:本文转引邹贤敏主编的《新课标: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丛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本文有删节。)

人文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护理;人文;人文关怀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240

有句外国医学名言是 这样说的,“Treatment is more about restoring the peace of mind than about producing a cure.(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我们中国也有句名言“医者父母心,急患者之所急.”这当中都包含着医护人员对病者的人文关怀。对病者的人文关怀古来有之,当今世界经济快速迅猛发展,医学也跟着进步,护理人文关怀也越来越凹显出其重要性。我们的先人虽然注意到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但始终没有提出相关的理论来。

1.护理及护理学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发展

1.1护理的定义。护理的概念是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变化而发展的,nurse这一概念来源于拉丁语,原为养育、保护、照料等意。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FlorenceNightingale,1820~1910)1859年认为“护理是使病人置于能接受自然影响的最佳环境”。当时的护理主要是为了满足社会对急性病患者的需要。1943年SisterOlivia认为“护理是种艺术和科学的结合,包括照顾病人的一切,增进其智力、精神、身体的健康”。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对人、环境、健康、护理的认识,美国护士M-arthRogers在生态学家Newnan和Fitypatrick理论的影响下,认为应该重视人是一个整体,提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1966年美国VirginiaHenderson认为“护理是帮助健康人或病人进行保持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安宁)的活动,直到病人或健康人能独立照顾自己。”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对护理下的定义“护理是诊断与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其内容是护士对病人现存疾病的状态和潜在健康问题评估,依据护理理论确定护理诊断,应用护理程序这一科学的护理方法为病人解决问题,并对效果进行评价。这一概念提出护理要作为医疗的合作伙伴,而不是仅执行医嘱,护理的发展不再是注重疾病,而是在重视疾病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人的整体护理,注重护理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以上各项护理定义各有其重点,也有一定局限性,是与历史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相联系的,我们可根据时代的进展对护理下定义,因为护理的内容、目标、对象等总是不断变化的,护理的内涵也总是依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着。但护理的任务和目标却是可以确定的。护理工作的任务就是帮助患者 ,恢复健康;帮助健康的人,促进健康 。护理目标就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

1.2护理学的定义。目前对护理学概念尚无一致公认的标准定义。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护理学有了很大进展,对护理学的认识逐步提高。1981年我国著名学者周培源说:“护理学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1986年卫生部副部长顾英奇说:“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医疗有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護理专家林菊英说:“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护理理论逐渐自成体系,有其独立的学说和理论,有明确的为人民服务的职责。”究竟怎样定义护理学呢?许多护理学者提出不同的定义,但都认为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最近有些护理学者认为“护理学是研究维护人类身心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发展规律的应用性学科[1]。它以自然科学和会科学为基础,是医学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2]。”我认为此定义比较准确的说明了什么是护理学。护理的对象是人,护理学本质属性就包含人文性,它是研究并最终服务于人的科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高度综合的复合体[3]。护理学的研究目标是人类健康,不仅是病人,也包括健康人;研究内容是维护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护理学的任务:①建立有助于康复的物质和精神环境。②着重用教授和示范的方法预防疾病。③为个人、家庭和居民提供保健服务。联合国主管卫生工作的专门机构-一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1977年提出了一个战略目标:“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1.3护理学的发展史。护理学的产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护理学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息息相关。护理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他主要经历了自我护理(远古时代)、家庭护理(古代)、宗教护理(中世纪)、医院护理(中世纪末)、近代护理(19世纪中叶)、现代护理(20世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现代护理是南丁格尔创建的科学护理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20世纪护理学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其发展可概括的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19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有病就是不健康,健康就是没有疾病”阶段,此时护理的特点就是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只是针对于疾病的治疗,护理工作以执行医嘱为主,且形成一套规范的工作程序。协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成为这一时期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此时的护理教育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但为护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其致命弱点是只关心病人局部的病症,以协助医生消除病人身体上的病灶为目的,忽视了人的整体性,因而护理从属医疗,护士成为医生的助手,护理研究领域十分局限,束缚了护理专业的发展。

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新的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在心理上,社会中良好的适应状态” ,标志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形成。医学的指导思想为“以病人为中心”,护士与医生的关系转变为合作性的伙伴关系,护理从单纯执行医嘱的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应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身心整体的护理满足病人各方面的需要,如生理、心理,而不单纯的是疾病的治疗。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正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医院的护理现状。此时,护理学已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脱离了类同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改变了护理的内容和方法,但护理的研究内容仍局限于病人的康复,护理的工作场所限于医院内,尚未涉及群体保健和全民健康。

三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今)。1977年WHO提出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已成为各国健康保健人员的努力方向,护理从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职业转变为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1977年WHO提出了“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成为护理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护理的范围、对象和内容都将有很大的扩展。护理的对象不再仅仅局限于病人,扩展到健康、亚健康的人,扩展到生命全过程的护理,也从个体护理扩展到群体的护理,工作场所从医院扩展到家庭和社区,扩展到有人的地区,护理教育趋于完善。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是我国护理发展的方向。护理学已发展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综合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学科。

1.4 我国护理学的发展。早期的中医药学与护理学密不可分,医学与护理学合二为一,密不可分,“三分治,七分养”,是我国古代对医学与护理学的关系所做出的高度概括。中医把人体看成作是统一的有机体,并把人的健康与内在心理状态和外在生活环境紧密联系起来。中医药学为护理学的起源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在祖国医学中有关护理理论的技术记载就颇为丰富了,如我国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但当时并没有专门的护理人员,大多都是由大夫担任护理工作,一人任两职。鸦片战争前后,由于清政府与西方国家签定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外国人可自由出入中国。我国近代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护理的影响,随西医和宗教的传入开始。 当时的护士大多是外国人,由于当时社会的需要,更多的中国人去学习护理并成为护士,但那时的护士并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并不能算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护士。随着社会的发展,护士教育纳入国家正式教育系统,护士队伍壮大,护理教育体制日趋完善,护士晋升制度和注册制度的建立,护理出版物增加 ,护理研究日益发展都促进了我国护理学的发展。

2.人文关怀

2.1人文的概念。“人文”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又很难确切指陈的概念,“人文”与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独立人格、人的个性、人的生存和生活及其意义、人的理想和人的命运等等密切相关。 英语中人文即是humanism, 從概念上讲,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人文一词的中文,最早出现在《 易经 》中 贲卦 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宋 程颐 《 伊川易传 》卷二释作:“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人文原来是指人的各种传统属性。我国《辞海》称:“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现在大都采用辞海中的解释。

2.2人文关怀、人文主义、人文精神。关怀(caring,又称关心、关爱、关怀照顾等)是护理的核心概念与中心任务[4]。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5]。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科的核心和精髓[6]。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人文主义是以人为本位的 世界观 ,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精神,它形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立在人性论、人文主义倡导的个性解放、个人自由思想和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的基础之上,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高科技时代不断融入人类所有文化精神(包括科学精神、伦理精神、艺术精神)而逐渐成熟起来。护理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它所崇尚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和精神。虽然这其中包含了护理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护理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素养等内容,但人道主义的伦理意识和精神最重要。因为护理技术的正确应用、护理程序的有效实施、病人身心需求的合理满足等等,都需要护士的人道伦理意识作为前提,尤其是当护士单独从事某项服务时更需要良好的伦理意识加以保证,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要以人道和美德作为后盾”一样。护理实践中的人文精神与我们现今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显示了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有专家称,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是整体护理的内在动力,而整体护理则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和应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7]。人文素质要求现代医护人员具有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感、积极而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8]。

3.护理人文关怀

3.1护理人文关怀的提出及发展。护理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后现代时期正式提出来的。在美国精神病学家和内科学教授Engel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影响下,护理学者开始反思自身的专业价值、地位及研究领域等内容。美国护理理论家Leininger与Watson,鉴于她们丰富的人类文化学与精神心理学知识背景和专业价值观,分别于1975年和1979年提出“人文关怀是护理学的本质”的观点,并将护理学拓展到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健康”为本的人文关怀的发展阶段。Watson在她的著作《护理:关怀的哲学和科学》中首次应用了“人文关怀”这一词语。她将哲学以“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引入到护理学“关怀弱势人群的生命健康”的内涵之中,揭示了护理学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核,以“关怀整体人的生命价值”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包含着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怀。

3.2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内涵、核心内容。护理人文关怀是一个复合概念,是哲学与护理学的有机结合,是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学科的具体运用[9]。护理人文关怀也即是人文护理,是文化护理的核心内容之一[10],简单说是指护士将所学知识内化后,发自内心的给予病人的情感付出,以及对病人的同情理解和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关爱[11]。具体来说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以人道主义的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力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关怀和照护。即除了为患者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患者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患者的身心健康需求,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是一种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护理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主要包含有五个方面:理解患者的文化背景、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协调患者的人际关系、满足患者的个性需要[9]。

3.3我国护理人文关怀进展及发展趋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人类对健康与疾病概念的认识更为理性,更加全面。护理学作为一门逐步发展成熟的独立学科,在现代医学模式转化的实践过程中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集中体现就是护理人文关怀。护理人文关怀是社会发展和护理学科进步的产物。与国外相比,我国的护理人文关怀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较快,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绩,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我国人文护理发展趋势一、护理实践的发展 社区护理:下世纪护士将从医院走向各级初级医疗保健场所; 健康教育:护士在健康教育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 ;各专科护理 :面对和管理更加复杂和危重的病人。二、护理教育的发展 教育层次:扩大高等护理教育规模,提高护理教育层次和增加护理教育的多样性形式; 课程设置:体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三、开业护士的培养 护理管理的发展: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护理研究的发展:出于广泛深入开展的阶段,我国护理人员的科研素质和意识有待提高; 护理理论的发展:应用护理理论,检验和发展护理理论 。

总之,人文护理是现代护理的发展趋势,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必须人文护理。现在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人文护理即是以人为本的护理[12]。我国的人文护理才刚开始起步,我们要以虚心、诚恳的态度,刻苦耐劳的精神,向别的国家学习。我相信人文护理将在我国迅猛发展,人文护理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张静平.现代护理学.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2004,3-6.

[2]张静平.现代护理学.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2004,3-6.

[3]何宇芬,谭斌.浅谈临床护理队伍的人文素质教育[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4(17):1407-1408.

[4]段红梅.人文关怀体现护理质量提高[J].临床合理用药,2009,2(2):93.

[5]杨涯人,邹效维.论人文关怀的文化内涵.《学习与探索》,2008,02:11.

[6]刘德培,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2003,24(3):5-7.

[7]宣扬,申正付.医学生人文素质缺陷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7,(4):16.

[8]袁耿清.医用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2l2.

[9]计慧明. 护理人文关怀新进展.现代护理报:2009.

[10]王斌全.护理人文关怀与健康新概念[J].护理研究,2003, 17(1): 2.

[11]李旭.今后十年我国护理管理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杂志, 2001, 1(1): 24.

[12]丁炎明.以人为本护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41.

人文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研究的定义是有组织地、系统化地调查和探索,为解决某个问题或一个复杂的议题提供信息和答案,究其根本,就是不断地探索和调查。

研究要有基本的规范,特别是人文社科的研究。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并估算研究的价值;第二步,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文献,参考前人在这个问题上的成果,并寻找可能的创新和突破;第三步,问题的界定,即根据你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理论框架。理论框架在人文社科领域不是单纯的数学模型和公式,而是所研究的问题之间的逻辑框架。基于这个框架提出假说,然后用科学设计的研究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并阐述你的结果。如果得出的结果和假说一致,一篇论文就完成了,你可以进一步对你研究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但是通常你得出的结论和假设不一致,那就要再检查你对问题的界定、理论框架、假说及研究方法是否正确。

研究有几个要点要掌握:第一是理解研究逻辑的起点和终点;第二是学会提出好的问题;第三是明确研究的范围;第四是自我修炼的学术能力;第五是基于现实不断拷问你的研究结果。

人文社科研究的逻辑起点是政治经济学的价值判断,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比如哈佛大学教授、著名的哲学家罗尔斯的《正义论》提出,一个理想的社会,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应该是使境况最糟的社会成员效用最大化,这就是价值判断,其背后所有的研究都是基于此。在给定这样的价值判断以后,就可以利用经济学、社会学等方法,研究特定的机制体制来证实这一判断。

“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为谁研究”,这是人文社科学者的使命。所以人文社科学者不要忌諱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这些是研究者的生命。它和自然科学不一样,自然科学是中性的,因为它研究的是物质世界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社会运动规律虽然和物质运动规律有相似之处,但是它研究的是以人为中心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政治的综合体。

基于你的历史观、现实观、学术观作出的价值判断,是你提出一个好问题的基础。

如何提出好的问题?

首先,问题要上有高度,下接地气。高度就是要有理论突破。由新现象构建新理论,同时还能解释新旧两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就像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后者是一个突破,但是两者并不互相否定。接地气就是要回应社会关切,在抽象化具体问题的时候切中要害。人文社科研究必须直面现在社会上最大的问题,再通过研究来解决问题。

问题分为几类。根本问题,就是全人类永恒的问题,“什么是终极价值”“什么是幸福”之类。大问题,比如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开放能成功?小问题,比如哪些因素导致了海淀区的剖腹产比例高,等等。一直以来西方大量的人文社科杂志上都是小文章、小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过去在西方没有大问题,它已经是个稳定社会,该研究的已经研究完了。另一方面,现代人文社科的研究需要很多量化的东西,大问题无法量化,只能找小问题。

但如今是天翻地覆的变革时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都有无数大问题值得研究。所以初学研究的人,开始的时候从易解、容易有结论的小问题着手,但心里应该想着大问题。

如何寻找问题?中国学生的基本功比外国学生扎实很多,但是为什么中国学生的研究能力稍有欠缺?因为应试教育的学习范围有限,而做研究须广泛涉猎,触类旁通,所以阅读文献非常重要。阅读量代表你的高度和积累,人文社科领域不可能在很窄的领域深入,一定是先广后深,所以读文献非常重要。

如何读文献?

第一读标题,标题要跟你的研究兴趣点相关。

第二读摘要,摘要和你研究领域相关再去看。看文献精华都在开头和结尾,中间都是过程,你需要了解方法的时候再去看过程。

多接触前沿的学者也是寻找问题的好途径。在国外要抓住所有机会听讲座,讲座是学者的研究思路,而讲座上能不能提出好问题是关键,因为这代表你的学术能力。

第三是研究的范围。我们的每个研究是局部的,但是你一定要有全局观,是在看清了整个森林的基础上抓住一棵树,而不是还不知道森林是什么就抓住一片树叶在研究。

第四,修炼学术能力。首先你要清楚研究问题的逻辑。对初学者来说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找一篇相近的文章,先模仿再创新。做研究、练学术最重要的还是激情,就是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做研究需要知识和阅历的积淀,贵在坚持,尤其是人文学科更需要阅历。还有,方法论一定要有国际的广度和中国的深度。

第五,研究要用现实不断拷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就是实践。所以我们要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中国学者研究的素材太丰富了,中国的问题都是大问题。我们把实践总结、提炼、上升到理论,再反过来实证,实践、理论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既有学术的满足感,同时也有实践的成就感。

在国外,多和老师联系,让他们对你研究的问题感兴趣,愿意跟你交流。而经营这些关系的纽带是你的学术,以你的问题——中国问题的趣味性吸引他们,让他们有跟你合作做中国研究的愿望,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出国就很有意义。另外研究一定要有国际视野,即使是中国问题,交流的时候也要用国际的规范去包装和演绎,包装成国际上最前沿的问题,这样他们就会对你的研究产生兴趣。

人文社科不是象牙塔里的纯学术,而是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生产方式、意识形态和利益格局最鲜明的体现。19世纪末,牛顿力学成为经典物理学近乎完美的句点,大部分物理学家都认为19世纪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今后的物理学家只能修饰和完善这座大厦。但是上世纪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诞生给整个世界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时空观、运动观和物质观,是人类认识的一次根本性变革。

如今,人文社科学者也处于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其发展模式是民主政治、市场经济。但是现在民主政治遭到了重创,市场经济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也受到了极大挑战,国际整体思潮也在随之变化。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风靡世界,一个年轻经济学家写的书之所以会得到全球的热捧,也体现了整个国际思潮的变化。

这样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对当代人文社科理论体系造成了直接冲击,而这套理论体系是工业文明之后以西方为主导建立起来的,所以整个世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套体系还能不能继续发挥作用?每一次危机伴随的是对人类社会基本价值的思考,人类在呼唤新的理论、新的老师,这也成为思想理论和发展模式创新的契机。

整个世界格局在重新调整,时代为中国创造了很好的机遇,中国的领袖们抓住了这个机遇。如今的中国正在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现有的理论和发展模式已不足以支撑中国的发展,更不足以支撑世界的发展。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一定会在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里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模式。这是我们当代中国人文社会学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新一代留学生的使命,就是站在人类的肩膀上,为人类对更美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的思考。留学生们未来回国是要当“先生”,而不是继续当“学生”的,这个“先生”不是通常意义的回来当老师。中国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全人类探索更美好的社会制度出谋划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国发展了,我们应该将经验提炼出来给那些还在面临战争、饥荒和受到歧视的发展中国家参考,让他们能像我们一样发展富强起来。因此,中国的留学生们肩负着更为重大的责任。你们应当在汲取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这样的使命感会激励你们走向成功。(李玲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人文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关怀;人文精神;表达路径

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不但能够促进室内设计理念的改变,还能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要求,展现人性化设计理念,注重对人类思想的追求,在给人们提供良好室内环境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精神追求,梳理室内环境和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创建和谐、美好的室内环境。通过把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运用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不仅能够展现室内建筑自身的价值,同时还能突显人的思想追求,让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实现升华,促进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稳定发展。

1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含义的基本概述

在人的发展历史中,受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人文。人文作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体现出人类文化思想的改变,并彰显出一种较为健康的文化理念。通常来说,人文主要展现在对人类的高度注重方面,各项工作的落实均需要把人当作主体,综合思考人的思想和感受,把人的情感和思想当作基本,落实各项工作,以此在促进活动目标实现的同时,秉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让各项工作均附有人性化特性,在落实工作目标的同时,也能极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思想需求,给人们营造舒适、和谐的生活环境。[1]人文作为社会发展的具体展现形式,直接展现了现代化社会的发展理念,是人们在精神层级上的一种展现方式,通过人文思想,能够对人们精神思想有所认识,突显人们的生活追求和向往。

2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应用原则

2.1 文化差异修整原则

针对室内环境艺术来说,其和人文文化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是性质差异,两者包含在对应的学科中,其中环境艺术需要借助具体事物进行展现,包含在科学范围内,是一种客观现象,而人文文化则较为抽象,体现的是一种人类思想理念,是主观现象。由于人的思想意识大不相同,在开展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需要结合各种人文文化,根据人文文化自身的特性,对室内环境艺术方案加以适当修正,从而满足各个人员的思想要求,让室内环境更具独特性。[2]假设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没有根据人文文化差异对设计方案加以修整,将会使得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结果较为单一,缺乏个性,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者的要求,更无法获取需求者的认可和信赖。由此可见,在落实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应该因人而异,充分展现人文文化。

2.2 环境持续发展原则

受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在开展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应该秉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标准,把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贯彻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做好人和生态环境协作发展的工作,降低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环境的稳定发展。在具体设计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室内环境加以科学分配,并根据人文需求,应用环保型设计工艺和材料,实现空间框架的合理分配,在提升室内环境整体效果的基础上,达到环保的目的。此外,把各种文化要素结合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通过和各项现代化技术的融合,促进室内环境和人文文化的结合,让室内环境内涵更多元化。

2.3 设计独特性原则

科学技术作为促进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稳定发展的主要方式,而艺术形式则是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展现内容,由此可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也就是科技技术和艺术设计融合之后形成的产物。和其他设计比较,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自身有其独特性,因此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其独特性的角度入手,不可生搬硬套其他设计工艺和方案,而应该融合其他类型设计的优势,实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方案的创新和完善,在突显其独特性的基础上,优化设计方案和理念,保证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独特性,从而更好地迎合社会发展要求。[3]

3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表达路径

3.1 科学设定人文标准

将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运用到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的需求,从而在为人们提供良好设计服务的同时,还能促进人们精神的追求。在此环节中,人作为所有设计的主体,设计目标在于满足不同人的设计要求。因此,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标准,对人们的设计需求加以科学定位,掌握人们的居住习性和心理追求,再根据各个人群的具体状况编制相应的设计方案,让设计方案更具合理性和规范性。[4]根据人们的需求,在分布室内空间的过程中,应该科学规划空间框架,为各个人群提供针对性服务,极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在进行室内色彩搭配时,需要考虑各个人群对色彩的审美情况,适当修正色彩搭配方案,采用多种色彩组合的方式,创建符合人们心理需求的室內环境。

3.2 注重人的心理活动

室内空间参与人员在各个阶段对环境场所需求有一定的差异。从空间角度来看,室内环境设计应该在满足人们物质功能要求的基础上,让人们在空间格局中感受人文层级中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针对室内空间而言,因为受到空间格局、色彩搭配等因素的影响,给人们营造的视觉感受也会有所不同。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注重人群心理活动的发展走向,将人们心理定位和设计理念充分结合,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心理要求的空间,如果和人们的心理定位出现偏差,将会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产生消极情绪。[5]例如,当室内空间较为宽广时,将会给人们带来舒展、愉快的感受,但是空间格局较为庞大时,则会让人产生一种自身渺小的感受。而空间格局较小,则让人感到压抑。所以,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把人们的精神追求当作主体,把特性空间框架和人类思想情感结合起来,注重人们的心理追求,真正达到“以人为本”。

3.3 应用多元文化要素

文化作为民族发展之后物质财物和精神财物融合形成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内在物质。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民族文化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结合各个民族文化,形成了具备独特特性的多元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习性和发展,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在开展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时应用多元民族文化,不但能够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还能展现民族文化自身的价值,让室内环境突显各种文化要素,开阔文化视野。设计工作人员在进行室内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领域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性,把多元文化要素融入设计方案,让人们对各民族文化有所认识,充分体现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在迎合人们精神追求的基础上,实现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促进社会价值的展现。

3.4 营造良好的室内空间环境

室内空间环境作为空间格调和品位升华的关键,在进行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时,注重人的参与,把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心理追求当作最终标准。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全面发挥人们的互动能力,充分融合多元化的空间要素,提升室内空间的自由度,注重空间和应用人员的对等性。在空间构建方法方面,可以借助设计工作人员专业的设计工艺和方式,实现室内空间格局的优化,利用艺术设计体现空间意境,从而达到美学和舒适性的均衡。在室内空间设计时,应该极大限度地注重人和空间情景的融合,设计工作人员应该赋予空间更多的想象和力度,展现出设计的独有魅力。好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能够体现设计流程,在设计过程中,各项设计要素均可以进入人类视觉系统中,给人提供感官上的感受。[6]并且,人们在认知室内空间的过程中,也可以从视觉、嗅觉等多方面进行感悟。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个动态化的空间意境,能够让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得到满足。

4 结语

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能够促进室内设计的稳定发展。在设计时,应该秉持设计要求,突显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形式,展现设计的人性化。把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融入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营造良好的空间格局和意境的情况下,让人和室内环境和谐发展,充分展现人文情懷。

参考文献:

[1] 苏畅.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其发展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6(12):59+61.

[2] 李月.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价值研究[J].大众文艺,2016(11):88-89.

[3] 张帆,尤美淇.城市居住环境中人文关怀的表达与呈现[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2):109-110.

[4] 邢亚男,魏薇.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5(18):89.

[5] 杜嘉伟.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的解析[J].艺术科技,2014,27(06):284.

[6] 李熙成.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人性化处理分析[J].中国包装工业,2013(18):31.

作者简介:姚思聪慧(1990—),女,河南开封人,硕士,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上一篇:学术道德规范论文范文下一篇:文献检索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