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产品经理范文

2024-05-16

面试产品经理范文第1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没人带,自学慢,不在BAT怎么学产品?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联合200+BAT资深产品经理带你学 点此查看详情

今日头条个性化的资讯推荐功能精确地满足用户碎片化利用时间的需求,拥有先发优势的今日头条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与行为数据,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更要做到商业变现与用户体验两者的平衡,并且要寻求多样化的变现形式。同时要加大对内容的监控力度,创造出一套完整的自媒体用户管理体制,提高内容的质量,增强平台的权威性。

<img class="size-full wp-image-383978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1.jpg" alt="jinritoutiao" width="680" height="320" srcset="http:///wp-content/uploads/2016/07/jinritoutiao.jpg 680w, http:///wp-content/uploads/2016/07/jinritoutiao-404x190.jpg 404w" sizes="(max-width: 680px) 100vw, 680px" /></p>

一、行业概述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8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0.3%;手机网民规模达6.2亿,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升至90.1%。而易观智库研究数据显示,2015年9月,中国新闻客户端行业活跃人数达到3.38亿,渗透率为54.3%。

二、市场概况

继PC端的互联网门户之争后,随着宽带基础的设施的完备、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利好因素,互联网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用户呈现出从PC向移动端大规模转移的趋势,带动了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的暴增,用户时间趋于碎片化,移动新闻资讯行业成为互联网的巨大的流量来源,移动新闻客户端领域竞争激烈。从渗透率看,2015年下半年新闻资讯行业格局稳定,腾讯新闻凭借着庞大的流量入口,以其强大的用户覆盖率,位列第一。今日头条虽是后起之秀,但凭借着数据挖掘与引擎推荐迅速跑马圈地,直逼腾讯新闻。排名前四位的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搜狐新闻以及网易新闻,覆盖了近八成的新闻客户端市场。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2.png" alt="CZH1" width="700" height="375" /></p>

三、产品分析

(一)产品简介

今日头条是一款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挖掘与引擎推荐产品,旨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新闻资讯,实现内容与用户的精准连接。公开数据显示,于2012年8月上线的今日头条,截至2016年5月,累计激活用户数已达4.8亿,日活跃人数超过4700万,成为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资讯平台。

(二)核心功能

以技术为壁垒,以海量数据为依托,通过机器学习感知、理解、判断用户的行为特征,例如用户在新闻客户端的滑动、搜索、查询、点击、收藏、评论、分享等动作,综合用户具体的环境特征与社交属性判断用户的兴趣爱好,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新闻资讯,塑造千人千面的阅读场景。

(三)产品特色

今日头条主要两大特色。第

一、个性化的内容推荐机制,根据用户的喜好为其推荐个性化的媒体信息,让用户在信息过剩的互联网时代迅速获取自己所关心的内容,而不是千人一面。第

二、庞大的内容创业者群体。早期的今日头条将自身定位为内容平台,不做新闻生产者,只做新闻的搬运工,通过爬虫抓取第三方媒体网站信息,这样的做法让今日头条获取了海量的媒体信息,但也引来了版权之争。而后,今日头条为了减少版权纠纷与加强平台的内容把控能力,创办了头条号,吸引了大量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内容创作者的加入。

(四)产品slogan “你所关心的,才是头条”。传统意义上的头条意指与社会群体密切相关的信息,而今日头条的这句产品slogan则打破了传统,实现了以用户自身为中心,突显了今日头条旨在为用户提供个性资讯的产品定位。

(五)产品商业模式

互联网产品变现的方式总体上有三种,广告、电商以及游戏。今日头条选择了广告变现和电商变现。由于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使得今日头条能够根据用户的具体画像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但是平台无法给用户提供相应的消费场景,电商只能作为今日头条次要的变现方式而存在,包括与京东合作的商品导购和互联网理财产品。与格瓦拉合作的今日电影,此外今日头条还为手机游戏导流。

四、用户需求分析

(一)需求分析 关注社会热点与行业资讯,及时了解时事新闻,保持与外界的信息沟通。

通过轻松有趣的内容满足自身休闲娱乐的需求。

从海量的信息中得到解放,减少筛选信息的成本,能够快速获取自己的喜闻乐见的内容。

(二)用户分析

1、用户画像

性别:今日头条的主要以男性用户为主,男女比例大致为3:2,这符合在整个移动新闻资讯行业中,男性是主要的用户群体。 年龄: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比例为77.3%。其中3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为59.7%,用户群体趋向于年轻化。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3.png" alt="CZH2" width="708" height="288" /></p> 地理位置:用户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其他省会城市以及地级市,占比68.2%。 学历:41.3%的用户学历在大专及以上,其中本科生占比最高。58.7%的用户学历在高中及以下,其中高中/职校/技校/占比最高。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4.png" alt="CZH3" width="691" height="287" /></p> 职业与收入:自由职业者/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成为最大的用户群体,达到37.8%的比重,用户收入主要集中在4000元以下,低收入群体占大部分。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5.jpg" alt="CZH4" width="709" height="299" /></p>

2、用户使用场景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6.png" alt="CZH5" width="617" height="311" /></p> 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时间越来越趋于碎片化,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给用户提供了利用碎片化的渠道,人们对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依赖性也逐渐上升。碎片化时间的特点在于时间长度较短,场景具有不稳定性,用户所能够吸纳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今日头条通过数据挖掘与引擎推荐,实现内容与用户的精准连接,极大减少用户的信息筛选时间与隐性成本,使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其有限的碎片化时间。与其他传统新闻客户端相比,今日头条增加了用户的可利用的闲暇时间。假设一个使用场景,某天早上,一个白领在等待交通工具的过程中,当他打开某个传统新闻客户端后,却不知道自己该看哪一条,在快速滑动的过程中,他在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而他旁边使用着今日头条的用户,当他一打开客户端,系统就根据他的喜好向他推荐了相关新闻,他的筛选时间在理想情况下接近于零,用户体验将远远优于前者。

五、竞品分析

(一)、产品对比

渗透率:从渗透率看,2015年下半年新闻资讯行业格局稳定,腾讯新闻(31.8%)、今日头条(23.2%)、搜狐新闻(22.5%)网易新闻(17.1%)分别占据移动新闻资讯行业用户规模的前四位。

活跃度:(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对于2015年手机新闻客户端活跃用户占比,凭借腾讯在社交产品积累庞大用户的优势,腾讯新闻在活跃用户占比上排名第一,占比38.2%;网易新闻客户端以及今日头条以较小差距分列二三位,分别占比33.1%和32.1%。搜狐新闻占比28.9%,位列第四。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size-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7.jpg" alt="CZH6" width="553" height="316" /></p>

(二)、用户画像对比

腾讯新闻:用户群体性别最均衡,年轻已婚的女性相对较多。大部分用户集中于30岁以下的年龄段,用户群年轻化程度仅次于网易新闻。用户学历水平大部分在大专以下,低学历用户占比最高,收入大部分在4000元以下。 今日头条:以30以下的低收入年轻群体为主。

搜狐新闻:以35岁以上的成熟商业界男士为主,男性用户所占比重最高。

网易新闻:以30岁以下的用户为主,用户群更加年轻化,主要集中在地级市以上城市,大专及以上的高学历用户所占比重较大。公务员以及白领用户比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中高收入占比亦更高。

(三)、内容对比

腾讯新闻、搜狐新闻和网易新闻客户端凭借着早期的门户网站的原始积累,已然形成了系统化的内容布局与培育出了一批更为专业的内容生产者,有足够的能力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原创内容,不存在所谓的版权之争。而不做内容,只做平台的今日头条没有自身的内容编辑者,通过爬虫抓取媒体网站的内容,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并且创立头条号,吸引了众多的自媒体创业者,在内容的量上远远超过其他新闻客户端,并且能够做到多样化,个性化,大众化,但是存在侵权的风险。

六、产品功能体验

(一)产品结构图

<img class="attachment-large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8.jpg" alt="CZH7" width="613" height="605" /></p>

(二)产品体验

1、交互体验

页面展示:首页界面只展示用户关注的六个频道,其余频道隐藏在栏目右侧,用户可通过横向滑动来浏览自己关注的频道。另外,将系统所有频道通过折叠的方式隐藏于另一界面,用户可通过点击”+”来编辑频道。这样的设计有两个好处,第

一、展示的频道数量适中,能够集中用户的注意力,使用户能够快速选择。第

二、保证页面的统一与美观。今日头条基于用户的订阅来展现相关频道,因此频道的数量具有不确定性,如果采用列表式,不仅会占据大量页面空间,而且在排列上将无法做到整齐划一。

动作设计:与新浪微博客户端一样,今日头条采用下拉界面以刷新内容。由于存在不同的频道,用户可以通过左右滑动来切换频道,不用将手移动到上面的频道栏逐个点击,使用起来也颇为方便。在首页界面,每条内容的右下方均有×号,点击后用户既可直接选择不感兴趣,也可以选择相应的标签,以减少同类内容,实现精准推送。但是同样的功能在视频界面却消失了,用户需要点击右下角的“.….”,选择“不感兴趣”,贴上具体的兴趣标签或者直接选择“不感兴趣”,前后经过三次点击才能将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屏蔽,中间环节过多,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今日头条既然主张以用户的兴趣爱好为内容推送的出发点,却没有做到让用户方便快速地做出是否感兴趣的选择,我想这点需要改进。

<img class="size-full wp-image-383972 aligncenter" src="http://image99.360doc.com/DownloadImg/2016/08/2717/78822588_9.png" alt="20160801155211" width="632" height="499" srcset="http:///wp-content/uploads/2016/07/20160801155211.png 632w, http:///wp-content/uploads/2016/07/20160801155211-380x300.png 380w" sizes="(max-width: 632px) 100vw, 632px" /></a></p>

2、内容体验 个性化推荐特点明显

张一鸣认为今日头条的机器学习能够基于用户的兴趣满足个性化的推荐需求,用户用得越久,就会觉得越好用。笔者在体验今日头条的两个星期以来发现平台首页上的内容大部分是我关注的领域,比如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支付宝与微信,内容多样化,每一次的下拉更新都会出现新内容,而系统自动更新的速度也比较快,有个不好的地方在于,自己喜欢而未来得及的内容容易被覆盖,难以找到。而在视频界面,这一个性化推荐的特点也尤其明显,以演员、电影题材类型为基准点,系统推荐的视频短片基本符合我的兴趣爱好,但是这些视频短片基本没有注明电影的名称,所以当我看到某部电影的有趣片段,想上视频网站看全集时,却不知道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而在评论中我发现,里面有许多误导人的评论,故意说一些奇奇怪怪的电影名字,给我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平台内容质量把控力度仍然有待提高

广告是今日头条目标主要的变现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今日头条上的广告偏多,主要以游戏为主,也曾经出现过教育、金融贷款的推广。头条号的创立吸引力了大量的内容创业者,但是内容质量也有高低之分,部分内容以夺人眼球的标题吸引人,但是内容质量低下,容易误导用户,可见平台对内容的审核仍然有待加强。

(三)用户负面反馈

苹果APP Store上通过观察用户的评论总结出以下几点用户对今日头条的负面反馈

内容推荐质量差,甚至低俗,屏蔽后仍然出现类似的内容。 标题党夺人眼球,内容没有看点,影响读者对头条的信任感。 平台不加筛选的新闻搬运,没有官方判断,无法区分权威与非权威的文章,容易误导读者。 不实报道不经审核。

内容变化太快,难以继续阅读之前感兴趣的新闻。 旧新闻滥竽充数。 新闻评论都是水军。

系统卡顿,闪退,操作不流畅。 广告太多。

从以上反馈可以看出,用户对今日头条的不满之处主要有两个三个方面:内容质量有待提高,真实性与权威性有待加强;广告投放过多,影响用户体验;系统不够完善,流畅性有待提高。

七、SWOT分析 S:优势

1、数据挖掘、推荐引擎、智能算法的技术创新,抢占庞大的个性化资讯市场,实现内容与用户精准性连接。

2、相对个性化的产品形式,让今日头条受到内容创作者、用户、广告主的一定青睐,顺势成为个性资讯市场的独角兽。

3、头条号的创立吸引了大批量的内容创业者与传统媒体,强化了平台生产内容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内容的多样化,为个性推荐提供强大的内容保障。

4、引入社交基因,多样的社交渠道。用户可选择微信、腾讯QQ、新浪微博和人人网登录,使得今日头条能够获取迅速获取用户的社交关系链以及以往的社交信息,描绘出更为精准的用户画像,判断用户的喜好。 同时多样化的社交渠道也增强了平台自身的内容分发能力,起到引流的作用。

5、用户粘性居于行业前列。截止2015年10月28日,今日头条用户平均每日使用时长是腾讯新闻的两倍;新用户转化为忠实用户的比例是腾讯新闻的2.25倍。今日头条用户平均每日打开时长超过40分钟(据张一鸣的演讲,该数字今年3月已经上升到57分钟),该数据位于全网首位,远抛离其他新闻客户端。正是凭借这样的差距,即便今日头条在月度覆盖率上远不如腾讯新闻,但用户使用总时长占比却排名第一。 W:劣势

1、用户变现形式单一,尚未形成完整的产品生态。以广告为主要变现形式的今日头条,正面临着广告投放与用户体验之间应该如何平衡的难题。不少用户认为今日平台上的广告推送过多,影响了用户体验,给今日头条带来了用户流失的风险。而电商作为今日头条次要的变现形式,则与产品本身所提供的场景吻合度不高,并未给今日头条带来太多的变现空间。以BAT为首的巨头在移动资讯的战略路线上均为生态化发展,打造内容的多元化流量入口,进而让内容创作成为长期行为,今日头条的生态建设仍然有待突破。

2、传统新闻客户端有着多年的内容沉淀以及专业化的内容编辑,针对客户端的主流用户各自形成了自身的用户与内容壁垒,在权威性上远高于头条号上的自媒体创业者,如何管理平台上的内容创业者,提升内容的真实性与权威性,是今日头条需要考虑的问题。

3、在BTA与传统门户的强势介入之后,今日头条在个性化资讯市场的技术优势变得相对单薄,地位受到巨头的强势挑战。 O:机会

1、用户时间趋于碎片化,个性化资讯市场庞大。

2、作为较早的个性化资讯产品,今日头条已然积累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越了后知后觉的新闻客户端,有着先发优势。

3、自媒体创业成为互联网时代的趋势,头条号能够让自媒体创业者的内容精准地向用户推荐,减少了创业者寻找用户的成本,对自媒体人有强大的吸引力。 T:威胁

1、BAT与传统门户介入资讯市场。腾讯新闻借助微信与QQ两大流量入口,拥有大量的用户基础,在用户规模上居于首位。同时微信平台背后拥有超过2000万公众号,并聚集大量内容创作者,并且推出微信热文推荐,其原理与今日头条的数据挖掘与引擎推荐相一致。针对今日头条千人万元计划推出芒种计划,旨在扶持优质内容,并为内容创业者提供一键分发的权利。天天快报对标今日头条,与腾讯新闻客户端形成资讯产品双矩阵,显示了其争夺个性化资讯市场的决心。阿里巴巴以UC浏览器进行市场围攻,启动内容资讯的UC头条模式。百度形成百度号、百度新闻、百度贴吧产品矩阵。传统门户加大对个性化资讯的投入,有望绝地反击。个性资讯客户端号外将目标用户定位于90后,并将战线聚焦于三四线城市,大有一种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味道。一点资讯与手机厂商OPPO合作,选择在手机端上游采用预装的方式获取用户。各种迹象表明,个性化资讯市场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2、今日头条通过爬虫获取媒体网站的内容存在侵犯版权的风险,受到外界的质疑。

八、总结 张一鸣公开发言不愿意做腾讯的员工,今日头条与腾讯的联姻也宣布告吹,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步步为营的市场围攻。有人说未来是互联网的世界,也是BAT的世界,但其中也不乏像今日头条这样的独角兽企业能够在BAT的围攻下坚强的生存下来并茁壮成长。张一鸣想要的不是BAT的光环,而是中国第一内容创作平台。总体而言,今日头条个性化的资讯推荐功能精确地满足用户碎片化利用时间的需求,拥有先发优势的今日头条掌握了大量的用户与行为数据,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更要做到商业变现与用户体验两者的平衡,并且要寻求多样化的变现形式。同时要加大对内容的监控力度,创造出一套完整的自媒体用户管理体制,提高内容的质量,增强平台的权威性。当然,今日头条是否能够真正独立于BAT体系之外呢?我们拭目以待。

陈镇鸿(czh987404699) 产品热衷者

在校大四学生,正准备秋招,希望从事互联网产品/运营。

本文由 @陈镇鸿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面试产品经理范文第2篇

我相信很多刚接触产品的同学会与我一样,对这两个PM很犯晕,两个PM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场景,我们从职位分工的层面去做一个简单的认识。

例如我们是一家制造汽车的公司,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目前市场的情况主导团队去设计一种或一类符合公众消费观且具有独特优势的汽车。有了汽车之后,我们的运营团队就会用各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造势,接下来销售经理会根据产品的特点面向最终用户的推销,当某位客户有兴趣并准备购买时,我们的方案团队出现了,方案经理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在不改变汽车标准架构的前提下,按照客户提出的顶配、天窗、汽车颜色、个性化装饰等进行包装设计,最终定稿后方案团队将汽车设计图交给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组织工程师进行汽车制造,制造完成后用户提车缴费。

这就是一般公司一些较为基础职位的合作模式,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的区别在于:

1,产品经理的职责是为了设计一款产品,从而解决一类问题或引导社会发展;

2,项目经理的职责是把一个已经具体化的任务按计划完成;

3,产品经理关注的是市场动态,需求调研,数据挖掘和产品设计;

4,项目经理关注的是客户需求说明书(SOW)、任务合理程度;

5,产品经理关注产品的生命周期,迭代模式和是否能赚钱;

6,项目经理关注项目的成本控制(包括时间成本、人工成本,资金成本等)和保证质量;

7,产品经理的天职是做正确的事;

8,项目经理的天职是把事情做正确;

产品经理更多的扮演的是设计者,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重要的是判断力和创造力;

项目经理更多的扮演的是执行者,最重要的是执行力;

产品经理设计产品的过程是一个横向设计的过程,即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很可能有N多个项目以你的产品进行项目实施;

项目经理设计产品的过程是一个纵向设计的过程,即在项目生命周期内,一定只有一个产品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框架。

当然,有区别则必然会有相同之处,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1、两者都是一段时间内团队的负责人,所有与产品有关的事情都是产品经理的事情,同样所有与项目有关的事情项目经理也有责任解决。产品经理要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负责,确保市场需要。项目经理也要对自己的项目负责,确保按期完成;

2、两者都是一个团队的带头者,要确保在项目实施期间团队成员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挑战;

3、两者都是没有“兵权”,产品团队和项目团队都是一个虚拟团队,或者说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临时成立的团队,原则上两个人手中的RD永远属于研发总监管理,QA永远属于品管的老大考核;

两者都必须是富有个人魅力的领导者,在没有任何实质兵权的情况下,两者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以及个人领导力,促使团队成员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情。

其实,我个人觉得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如果说产品经理能够懂得一些项目管理知识,那么在产品设计期间一定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缩减成本。而项目经理如果能懂得一些用户体验,设计灵感的话可以更加准确的理解用户、方案的意思,尽可能高保真的制造出用户想要的东西。

面试产品经理范文第3篇

我相信很多刚接触产品的同学会与我一样,对这两个PM很犯晕,两个PM到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场景,我们从职位分工的层面去做一个简单的认识。

例如我们是一家制造汽车的公司,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是根据目前市场的情况主导团队去设计一种或一类符合公众消费观且具有独特优势的汽车。有了汽车之后,我们的运营团队就会用各种营销手段进行宣传造势,接下来销售经理会根据产品的特点面向最终用户的推销,当某位客户有兴趣并准备购买时,我们的方案团队出现了,方案经理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在不改变汽车标准架构的前提下,按照客户提出的顶配、天窗、汽车颜色、个性化装饰等进行包装设计,最终定稿后方案团队将汽车设计图交给项目经理,由项目经理组织工程师进行汽车制造,制造完成后用户提车缴费。

这就是一般公司一些较为基础职位的合作模式,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认识到产品经理与项目经理的区别在于:

1,产品经理的职责是为了设计一款产品,从而解决一类问题或引导社会发展;

2,项目经理的职责是把一个已经具体化的任务按计划完成;

3,产品经理关注的是市场动态,需求调研,数据挖掘和产品设计;

4,项目经理关注的是客户需求说明书(SOW)、任务合理程度;

5,产品经理关注产品的生命周期,迭代模式和是否能赚钱;

6,项目经理关注项目的成本控制(包括时间成本、人工成本,资金成本等)和保证质量;

7,产品经理的天职是做正确的事;

8,项目经理的天职是把事情做正确;

产品经理更多的扮演的是设计者,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最重要的是判断力和创造力;

项目经理更多的扮演的是执行者,最重要的是执行力;

产品经理设计产品的过程是一个横向设计的过程,即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很可能有N多个项目以你的产品进行项目实施;

项目经理设计产品的过程是一个纵向设计的过程,即在项目生命周期内,一定只有一个产品是项目实施的基础框架。

当然,有区别则必然会有相同之处,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1、两者都是一段时间内团队的负责人,所有与产品有关的事情都是产品经理的事情,同样所有与项目有关的事情项目经理也有责任解决。产品经理要对自己设计的产品负责,确保市场需要。项目经理也要对自己的项目负责,确保按期完成;

2、两者都是一个团队的带头者,要确保在项目实施期间团队成员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挑战;

3、两者都是没有“兵权”,产品团队和项目团队都是一个虚拟团队,或者说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临时成立的团队,原则上两个人手中的RD永远属于研发总监管理,QA永远属于品管的老大考核;

两者都必须是富有个人魅力的领导者,在没有任何实质兵权的情况下,两者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以及个人领导力,促使团队成员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事情。

其实,我个人觉得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如果说产品经理能够懂得一些项目管理知识,那么在产品设计期间一定会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缩减成本。而项目经理如果能懂得一些用户体验,设计灵感的话可以更加准确的理解用户、方案的意思,尽可能高保真的制造出用户想要的东西。

面试产品经理范文第4篇

《水平营销》、《市场营销》

产品用户体验:《用户体验的要素》、《赢在用户》、《一目了然》、《点石成金》、《胜于言传》

现实与浪漫:《设计心理学》、《情感化设计》,姐妹篇,按先后顺序读

交互设计:《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交互设计之路》、《GUI设计禁忌》、《可用性工程》

管理类:《公司进化论》、《跨越鸿沟》、《罗伯特议事规则》

项目管理:《软件工程》、《人月神话》、《人件》

逻辑思维、抽象事物:《UML基础、案例与应用》

敏捷方法:《敏捷估计与规划》、《敏捷迭代开发:管理者指南》

阿朱的《走出软件作坊》,小公司软件作坊,很实用

潜移默化另类:

科学修养、思维方法、心理学类:《决策与判断》、《别做正常的傻瓜》、《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黑天鹅》、《美第奇效应》、《社会性动物》、《统计学会撒谎》

人文修养、历史、经济、社会、政治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激荡三十年》、《万历十五年》、《常识》、《大败局》

新经济系列:《长尾理论》、《世界是平的》、《维基经济学》、《未来是湿的》、《众包》、《轻公司》、

面试产品经理范文第5篇

1.1咬边:咬边是焊缝边缘局部低于母材面的凹陷缺陷.它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焊接速度太快,电弧过长或运条操作不当形成. 1.2 焊瘤:焊瘤是熔化金属溢流到焊缝之外未熔化母材上形成的金属瘤,常出现在立焊、仰焊、横焊和单面焊双面成形的背面缝上. 1.3弧坑:弧坑是收弧不正确成形的,它影响外观质量并易引到裂纹,应清理后进行补修复. 1.4气孔:气孔是焊接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及时逸出,而残留在焊缝中形成的孔穴,产生的原因有焊条受潮,焊件不洁,电流过大或过小,电弧过气对溶池保护不良,焊接速度太快等. 1.5缩孔:缩孔是熔化金属在凝固过程中因收缩产生并残留在焊疑中的孔穴. 1.6夹杂和夹渣:由冶金反应产生的非金属夹杂物,氧化物和熔渣在焊接过程中来不及浮出,残留在焊缝中形成夹杂物和夹渣,形成夹渣的原因有:多层焊时清渣不干净,运条操作不当,焊接电流太小,工件坡口角度太小等. 1.7未焊合与未焊透:未焊合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小,电弧偏吹,待焊表面污染等原因,使熔化金属与母材或金属焊道之间没有完全熔化结合造成的. 1.8裂纹:焊接裂纹主要有冷裂纹和热裂纹,热裂纹是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故相浅温度附近产生的.产生的裂纹称结晶裂纹,常出现在焊缝中心和弧坑中,热裂纹出现在表面时有氧化白色,这是判断热裂纹的主要标志,冷裂纹是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时产生的裂纹.它是焊后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出现的裂纹.防止裂纹的槽施有预热、后热.采用低氢焊条,焊条烘干清除坡口附近油锈,减小焊接应力等.

2.表面喷涂部分

2.1 涂层光泽度:对喷涂表面用光泽仪将光线呈60°斜角方向射向涂层 表面后在其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一般平光漆的光泽度在30%以下. 2.2 结瘤:因油漆质量不良喷涂后而在涂层表面上形成的一块一块的疙瘩. 2.3 缩孔:俗称麻点,涂层干燥后滞留的若干大小不等分布各异的圆形小坑. 2.4 起泡:因喷涂时,涂层覆盖部分气体,在烘烤时而产生的表面凸起现象. 2.5 针孔:从喷涂表面贯穿到喷涂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2.6 开裂:在涂层表面形成一道道裂纹. 2.7 剥落:一道或多道涂层脱落. 2.8 粉化:涂层表面由于一种或几种漆基的降低颜料的分解而呈现出附着疏松细粉的现象. 2.9 颗粒: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如焊渣等)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2.10 流挂:喷涂时由于涂层的流动而产生的堆积现象. 2.11 露底:局部无涂层或覆盖不平. 2.12 夹杂物:由于前处理时未完全消除表面的杂物及喷涂环境不良而附着在涂层里的杂物.

3.电镀、铬酸盐处理件

3.1 镀前划痕:电镀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糙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磨擦痕迹,一般呈线型. 3.2 镀前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外来金属屑的影响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浅坑状痕迹. 3.3 抛光区:对基材上的腐蚀、划伤、焊接区、铆接区等部位进行机械抛光后表现出的局部高光泽、光亮区域、无裂痕. 3.4 烧伤:拉丝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而留下的烧蚀痕迹. 3.5 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3.6 露白:镀锌彩色钝化膜因摩擦而被去除露出锌层,呈现为区别于周围彩色的白色. 3.7 基材花斑:电镀或氧化前因基体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3.8 雾状:指镀层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云雾状覆盖物,多数产生于光亮镀层表面. 3.9 局部无铬层:指镀铬表面因电镀工艺的局限而在凹槽内、深孔内、折弯内角等低电位区出现铬层未电镀上的现象. 3.10 凹痕:因基材受撞击而呈现的凹陷现象. 3.11 修补:因膜层损伤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 3.12 异物: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与表面不同色的斑点. 3.13 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及底层表面;对其它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3.14 深划痕:表面膜层划伤、且伤及底层面;对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3.15 挂具印:指电镀、氧化或喷涂等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抵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3.16 针孔:从镀层表面贯穿到镀层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3.17 麻点: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3.18 起皮:镀层呈片状脱落基体的现象. 3.19 起泡:在电镀中由于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一种凸起状缺陷. 3.20 削落:由于某些原因(例如不均匀的热膨状或收缩)引起的镀层表面的破裂与脱落. 3.21 阴阳面:指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均或色泽不均匀的缺陷. 3.22 斑点:指镀层表面的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它是由于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粘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造成. 3.23 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的情况下形成的黑暗色,粗糙松散、质量差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 3.24 树枝状结晶:电镀时在阴极上(特别是边缘和其它高电流密度)形成粗糙、松散的树枝或不规则突起的沉积物. 3.25 海绵状镀层:与基体材料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3.26 黑点:因材料表面有未去除的锈迹、锈斑、电镀后在镀层表面形成的黑暗的缺陷.

4.塑胶件、压铸件

面试产品经理范文第6篇

一、你在设计产品过程中是如何获取用户需求的?按照优先级别排列3-5个。 答:

1、数据分析:通过一些客观数据,例如,流量、检索量等,能很好的说明问题;

2、邀请用户进行访谈,观察或者让用户说出自己的需求与偏好,这样的方法能够与用户面对面的交流,也能够在旁边静静地观察用户的使用习惯;

3、用户反馈:在网站上提供明显的让用户给网站提意见的链接或者邮箱地址;

4、搜索:这是产品管理人员一种主动收集信息的方式,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如博客搜索 、网页搜索 、博客空间 等渠道获得用户的评论;

要能够自主的区分何为“普通用户”的反馈、何为“评测人员”的试用报告;

搜索出来的原始内容相对于数据分析来说,更加依赖于人的分析与理解;

这种方法依赖于长期的观察与收集,短期的内容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二、什么是web2.0?请写出10个你所使用过、访问过、听说过的web2.0网站。 答:Web2.0 是相对Web1.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Web1.0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获取信息。Web2.0 则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所谓网站内容的制造者是说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用户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读者,同时 也成为互联网的作者;不再仅仅是在互联网上冲浪,同时也成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单纯的“读”向“写”以及“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 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发展,从而更加人性化!

Web2.0网站:各大博客网站 网易博客 微博

sina博客 微博 腾讯空间 朋友网 微博 搜狐博客 微博等 百度百科、WiKi百科 、赶集网、58同城、SNS网站开心网 人人网

天际网 土豆网,分享下载网站星期八 百度文库 新浪知识,点点、知乎、社区 天涯社区 新浪论坛等、订阅抓虾订阅、猪八戒威客、客齐集、UU通、skype、亿友、豆瓣等

三、请描述一个完整的产品规划方案包括哪些部分? 答:(1)详细的需求分析文档,来自公司、市场、用户; (2)风险评估分析、可行性分析、时间规划、资源需求分析; (3)各个部门配合流程、方式、分工安排; (4)开发、推广资源诉求文档; (5)运营、推广方案; (6)市场销售方案;

四、如何看待产品特性和用户群体的对应关系,如何有效的收集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信息. 答:作为一个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就从互联网产品简述吧,互联网的产品往往是面向海量用户的服务,它非常关注用户的行为和反馈,一切以用户价值为核心是互联网产品特性最核心的特点。这一特点也决定了互联网产品研发具有如下4个关键特性,其与用户群体的对应关系也包含如下:

产品的高度不确定性。互联网产品面向的用户非常多,这些用户分布在广泛的区域,存在着不同阶层的用户群体,用户的行为和习惯也大多不同,因此作为一家提供用户服务的互联网公司,用户需求的获取充满不确定性。如果没有科学的用户研究方法和体系,没有关注用户行为的量化分析工具和理念,是很难给出产品的清晰定位,因此也无法提供真正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服务。

产品需要快速响应用户的变化。因为产品的高度不确定性,大部分的互联网产品服务在整个用户研究,需求分析、产品研发及交付服务的过程中,都采用探索式、适应性的研发理念进行产品的研发。通常,他们会把整个产品研发周期划分为若干个迭代,采用迭代式的演进过程,不断的去交付新的产品特性,并通过观察用户的反馈和行为,进而随时调整产品的思路和方向。在这样的情况下,时间是一个很好的促进因素。迭代式开发方法让互联网公司可以更好的缩短产品上线的时间,并完成产品方向的检验和服务的提供,保证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有自己的实验室,如Google Labs,在该网站上可以看到Google正在试验中的新产品,用户可以去体验并给这些产品提交反馈,Google的开发团队会根据这些反馈来及时调整产品的方向,以提供更好的服务,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用户端到开发团队之间的互动,也很好的解决了这些产品本身所存在的高度不确定性的问题。

团队具备高度创新能力。

据统计在国外前50位最具创新性的公司从1995年到现在的年平均股票回报率为14.3%,远远高出行业标准。在互联网行业也是一样,Google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发现,创新是Google成功的秘宝。Google的创新法则包含精英的团队、创造性的氛围、自由提出想法的渠道和20%自由工作时间的机制。由精英组成的敏捷产品开发小团队作战模式是Google创新得于支撑的最关键因素。而在国内,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都还是采用“抄、糙、超“这样的一种产品服务跨越式发展思路,但是实际上,在激烈的竞争环境当中,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交付的产品都一直停留在“抄”的阶段,而“抄”也更多是形似而神不似。2007和2008年在web2.0的大潮当中,有多少模仿Facebook的SNS社区在不断涌起和不断消茫,其本质还是在于缺乏创新,缺乏对用户需求的最本质的把握和差异化服务的提供。可见,创新对于互联网产品是多么的重要。

产品的Small Release发布模式 。只有创新和更快的开发还是不够的。互联网公司必须更快的交付、交付出质量更好的,更符合用户需要的,并且交付成本更低的产品给用户,这样的公司才能具备更好的竞争优势。传统的软件公司在产品交付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才能解决产品交付的问题,如微软这样的公司,他们在交付类似office这样的软件时,需要先批量刻录,通过渠道发行,开产品发布会等等措施才能把产品交付到终端用户的手中,而交付后还存在巨大的风险,比如用户在安装的过程中出错了,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有很多Bug等等,所有这些都让传统的软件开发商需要投入巨大的代价来完成产品的交付。而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产品的交付有天然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这个巨大的平台,产品的交付可以以很低成本的交付到用户面前。但是由于有海量的用户在使用这些产品,如何保证交付的质量,如何保证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呢?我们把互联网产品的交付方法定义为Small release。它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发布过程是逐步对用户放量的过程,其二是尽量早发布,常发布,注重用户的反馈。通过Small release,我们不仅仅做到了更好控制发布过程中产品不完善所带来的大范围影响的风险,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并以最快的速度获取到用户的反馈,以帮助产品的改善。

高度不确定性和团队具备高度创新能力要求互联网产品研发要更关注“用户“和”体验“;快速响应变化和Small Release则说明了互联网产品研发的“适应变化”能力。

如何有效的收集使用产品的行为信息:

其实在创建产品之前都做了很多分析和调研,对用户使用习惯都有了些基本了解,需要对产品的用户体验信息做一些收集整理也就是用户使用产品的行为,收集用户使用产品行为信息首先需要确定俩个问题 :一是确定目标用户群体;而是确定收集的方法和途径。 为了有效的提高收集效率和成果,寻求贴近实际的近距离接触用户体验的方法,就是深入访谈和现场观察。

具体有效收集方法如下:

1、用户调查:访谈法(用户访谈、深度访谈) 背景资料问卷。

目标用户定义; 用户特征设计客体特征的背景知识积累

2、情景实验:验前问卷/访谈、观察法(典型任务操作) 有声思维、现场研究、验后回顾

用户细分;用户特征描述; 定性研究;问卷设计基础;

3、问卷调查:单层问卷、多层问卷;纸质问卷、网页问卷; 验前问卷、验后问卷;开放型问卷、封闭型问卷

4、数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相关分析 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为用户模型建立依据;提出设计简易和解决方法的依据 分析结果整合,指导可用性测试和界面方案设计。

五、如何对产品的优势,劣势,用户群特性分析?

答:产品的优劣势直接反映的是产品的核心价值和产品特性,而决定产品如何研发和开展的是用户群体的的分析,

分析清楚你的用户的群体如:分析一些用户的年龄,学历,知识水平,理性感性成分,性别,家庭背景,个人成长环境,对行业进入的深浅,使用的客户端品牌,操作系统,浏览器以及其版本,操作习惯,消费能力,个人好恶,地区,访问时间,停留时间,停留页面,操作语言等信息因为不同的需求去设计,彻底了解用户为他们而设计产品。总结一些分析方式:

1.深入调研本身行业 ,通过调研分析准备开拓的产品的同类同行竞争对手情况,

2、找出同行产品的优缺点,

3、找出自己产品的核心优势

4、找出该行业面临的问题,分析出市场威胁

5、根据产品特性,分析使用人群。

6、分析调研该产品的品牌形象是否深入人心,有没有非常强的市场潜力

六、你认为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答:产品经理应该是公司综合素质要求最高的一个角色,他必须具备一定的调研能力,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洞察力、分析力、策划力;他需要懂得市场和用户,也需要懂得产品和内容,甚至还需要懂得公司的战略和运营;另外还要懂得一些设计和程序开发,最后也少不了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可以说产品经理绝不是每样都精通,但肯定应该是样样都懂,他集中了公司所有团队的才干于一身。 产品经理的素质归为三类:

个人能力;

2、管理知识;3核心能力

1、个人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承受压力能力。

2、管理知识:战略管理知识、产品管理知识、时间管理知识、团队管理知识。

3、核心能力:产品规范管理、产品需求管理、产品项目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品牌管理。

七、你怎么理解要做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其关键是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

答:现在互联网行业中衍生出来很多产品,有很少能够成功的,例如团购网站就是个实例,很多产品经理其实根本没想好我们为什么要做,市场定位和产品核心价值都不明显,看别人都在做,于是跟风趋势。还有比如之前的SNS热和现在的微薄、团购、轻博客。

要做一个好的合格的产品经理,其关键是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要进行市场调查,做市场细分,这个市场大不大,有没有前景,做的人多不多,进入这个市场有没有堡垒,需不需要特定资源的优势。通盘考虑了这些,然后利用SWOT,做竞争对手分析,了解各自的强项和弱项,找到机会在哪里,威胁在哪里,并进行分析,我们来做合不合适,如何合适的话如何制订未来的战略。

八、简述你认为产品经理需要掌握哪些工具,和每类工具的作用?

日常工具:

Adobe photoshop CS :设计工具,效果图设计 Dreamweaver :页面制作工具,生成网页

思维导图工具MindManager :是一款用于进行知识管理的可视化通用软件,适合于进行思维导图的创建和管理。

OFFICE常用办公软:EXCEL表格制作、picture manager 页面架构流程制作、PPT演示工具、visio流程工具、业务流程、系统实现流程画出来,工作流程等、WORD用于文档方案策划编写等功能。

2、原型工具:Axure 产品交互原型制作工具,产品原型设计,生成虚拟网页,高保真效果图。

3、测试工具:火狐IE等浏览器测试,和一些TextDirector 基于WEB的测试管理工具。

九、简述原型设计是什么?原型设计如何体现?

答:(1)产品原型简单的说就是:产品设计成形之前的一个简单框架,对网站来讲,就是将页面模块、元素进行粗放式的或是排版和布局,深入一些,还会加入一些交互性的元素,使其更加具体、形象和生动,最终形成高保真交互设计原型。

(2)纸质原型:就是用笔和纸进行产品原型描绘是产品经理进行原型构思阶段使用的最佳方式,不过这才是原型设计的第一步,构思和框架基本确定之后,就需要将这个"纸上谈兵"的框架转移到更形象直观的电子文档上,便于后续的研讨、设计、开发和备案。

WORD:这是原型设计时常用的一种方式,在WORD文档建立一块画布,用文本框、图片、控件等等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原型设计方案。

VISIO:这也是常用的原型设计工具,它的操作比WORD更加方便快捷,可以进行快速原型设计,但表现力弱一些,毕竟它不是专门的网页原型设计工具。

Photoshop:也有人使用,不过用PS进行原型设计,费时费力,改动很不方便,容易降低效率。

Dreamweaver:这是网页设计工具,但是对于功能复杂并且交互性很强的产品,可以通过DW去设计简单的HTML交互稿,这样更有说服力。

专业原型设计工具:Axure RP Pro原型设计工具,不仅具有丰富的web控件,交互性也做得很好。

十、请列出做产品要思考的5个关键问题

产品定位:(我们做什么?产品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差异化在哪?)

标杆产品:(国内外类似网站成功案例有吗?我们有竞争对手吗?)

典型用户:(用户有哪几类?每一类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核心功能:(核心功能有哪些?分别满足用户的哪些核心需求?)

上一篇:秘书实习计划范文下一篇:蒙氏数学小班范文